首页 > 文章中心 > 较好的综合素质

较好的综合素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较好的综合素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较好的综合素质范文第1篇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349-01

引言

合作学习是当前比较热门的教学模式之一,这种教学模式是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而产生的,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将学生合理的分为几个小组,然后小组之间展开合作互助学习,问题大家一起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发展,合作意识增强了,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是值得在实际教学中推广应用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就来谈一谈。

一、合作学习探讨

合作学习是教育方式中创新改革的学习方式,指的是相关的小组成员或者是全体团队为了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团结在一起,通过相互帮助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模式。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是在学习中逐渐培养学生的相关实践技能与指导技能,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将学生潜在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挖掘出来,并进行合理的分工操作,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形成合作参与的思想,还能够使学生的主体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合作学习让学生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自主的研究与探讨,使学生明白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够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久而久之,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二、合作学习早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应用

1、有效带动学生对相关信息的处理。在进行语文教学之前,老师可以给学生安排将要学习的知识的学习目标,鼓励学生要积极的对教学资料进行查找,较好的运用自己找到的资料,让自己查找的资料具有实际的价值[1]。这样的教育方法较好的培养了学生平时查找并处理信息的能力,对延伸学生语文学习的思维是有重要作用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开展这种学习模式,学生们都很积极地参与到查找资料的工作中来,但是实际情况是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是参差不齐的,所以,学生要把自己查到的资料相互进行分享,不断的丰富自身的信息储备,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相关语文知识。所以,作为语文老师,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以前一定要协助学生进行资料的查找,不断的促进学生协调配合的积极性。

2、小组协作学习促进学生共同参与意识。老师要对学生间的关系与周围同学的友情进行重视。要确保课堂上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始终感觉到团队的良好气氛。老师在教学时不但要引导学生发展好相互间的情感,还要带领学生在学习知识时要相互的协作配合,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或者是团队,在教学中让学生组间进行协作配合达到教师安排的学习目标,老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的评估,对出现的问题就行及时的纠正。这样,学生在相互合作中进行交流共享资源,取长补短,找出自己的不足,采纳别人的建议进行自我完善,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另外,在小组的协作配合中,要告诉学生要清楚自身的职责与能力,告诉学生要有较高的责任感,不断取得进步。

3、通过阅读技能提升学生的合作理念[2]。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对语文段落的阅读,这样不但能够提高阅读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方式来阅读课文,让学生亲身去感受文章的内涵,共同协作,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促进学生合作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的经典著作通常都是各种角色相互合作的,所以,老师可以采取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老师要把语文段落以剧本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自行分配不同的角色进行扮演,学生在课余时间一起进行排练,在课堂上将课文内容以舞台剧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特别的学习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发掘出学生的优点,使他们能够较好的展现自我能力,进而达到较好的表演效果,要完成这项任务,学生之间要互相的配合协调,突显了合作学习的原则,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5、拓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协作技能。要较好的实现教育新改革的教学目标,就要进行有效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大开自己的眼界,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增强,进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语文老师要多为学生创设语文课外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走向大自然,拥抱大自然,使他们感受课外生活的美好。充分的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较好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合作学习,发展了学生的能力,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与课堂效果的提升。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科学的教学模式,当前已经在我国的广大学校课堂中应用起来了。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学科,是语言学习的起步阶段,学好小学语文对学生的一生发展都是有重要意义的,因此,小学语文要应用新颖、科学的教学模式,其中合作学习就是比较好的选择,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对产生的问题进行相互间的合作学习,学生协作共同的完成教师留下的任务,同学们之间在合作学习中可以取长补短,不断的完善自己,使他们懂得了要想完成任务,必须团结合作,使他们懂得了团结的重要性,发展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学习效果是很好的。

参考文献:

较好的综合素质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素质教育;有效途径

初中物理在初中教育教学阶段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物理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为符合教学要求及实际需求,教师应当积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从而更好地实现物理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素质。

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为能够较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升其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另外,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为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可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从而使学生通过探究问题,逐渐形成自主学习习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综合素质。比如,在对“运动的速度”这一内容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向学生引出问题,如学生赛跑的实例,可使学生在分析实例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时间、速度及路程之间存在的关系,自主推导速度计算公式,从而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学生无法进展时为其提供一定帮助,从而使教师为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提供帮助,最终可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以提升。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在素质教育方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属于核心内容,而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十分必要。在初中物理实际教学过程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将抽象思维、形象思维以及直觉思维进行有效融合,而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其主要就是形象思维及抽象思维,其中抽象思维仍处于经验水平,往往需要数量较大且形象、直观的材料作为支持。在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方面,主要包括两个途径,其中一种为可通过物理实验进行培养,通过大量实验观察和实验实践,学生可获取较多的感性材料,这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十分有利。另外,可通过物理实践活动进行培养。物理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及社会生产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教师可提供良好的条件让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在物理实践活动过程中,在学生获得丰富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可提供必要条件,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建立概念,形成规律,使学生对物理知识加强巩固。另外,学生可在具体实践中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使物理知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价值,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对其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最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合作意识的培养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提升学生素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保证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后更好地与他人进行合作,更好地融入团队,这对于学生个人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物理实验对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培养,这主要是因为很多物理实验需要多人共同完成,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获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因此,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更好地进行合作,进一步加强协作交流,在获取物理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使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得以有效提高,最终对学生素质进行较好的培养,使素质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

四、结语

在当前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是新课改的要求。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应重视素质教育,从各个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培养,最终使学生的素质得以提高。

作者:蔡世要 单位:泉州市石狮永宁中学

参考文献:

[1]杨东祺.浅议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2(2).

较好的综合素质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 素质教育 调查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在培养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继续教育有基础的高素质劳动者。为了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四川交通运输职业学校从2007年起,从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改革、规范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完善素质教育手段、试行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入手,逐步形成了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培养体系。在此基础上,申报了学校《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课题。在课题研究之初,课题组设计了《中职学校素质教育调查问卷》,分别对在校生、顶岗实习生和毕业生开展抽样调查。本文对顶岗实习生和毕业生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研究,从顶岗实习生和毕业生的视角,对中职学校针对中职学生开展的综合素质教育进行评价,并分析问题,提出建议。

1.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1.1抽样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顶岗实习生和毕业生,总人数为1000人,其中顶岗实习生占70%,毕业生占30%,问卷回收率73%。

顶岗实习生即为中职校三年级学生。所谓顶岗实习,是将学生安排在企业的某一实际工作岗位上,由企业人员指导学生按照操作规程,完成生产任务,实现企业效益;同时在真实的情景中,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完成学校的实习教学要求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对学生个人能力的综合考核,也是对学校教育教学效果的综合检验。顶岗实习生调查实际回收问卷数为443份。

毕业生的调查对象,我们抽取了工作年限满一年及以上者,工作相对稳定的学生。实际参与人数287人。

1.2问卷调查

由于顶岗实习生和毕业生工作地点比较分散,我们着重在成都市及周边城市选择了几个点开展调查。其地域环境相差不大,参与调查学生的工作环境、收入状况、生活环境、继续教育环境等都比较近似,使调查结果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可进行对比分析。

2.调查结果分析与评价

通过调查,对问卷的归类整理分析,形成如下总体评价。

2.1中职生对学校实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改革有较高的认同,对掌握专业技能和学习理论知识,认为二者同等重要。

(1)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对实际工作是否合适”的选项,“适合”与“不合适”各占40% ,20%的学生选择了“无影响”。这说明,学校开设的课程对学生工作有帮助,但与实际工作也有脱节。由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两年,只能学习一些很基本的专业技能,有相当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去学习和掌握,所以有较高比例的学生选择了“不合适”。

(2)对“职业教育的教学应注重什么”选项的选择,有57%的学生选择“理实结合理论偏轻”,33%的学生选择“理实结合理论偏重”,只有10%的学生选择“只注重动手”,对于“只注重理论”选项无学生选择。我们经常强调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实际上理论知识很有必要。

(3)对“学校开展心理健康课的必要性”的选择,“很有必要”占73% ,“没有必要”7%,“无所谓”20%。这反映出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渴求。

(4)对“开展形势教育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是否必要”的调查中,认为“很有必要”70%,“没有必要”10 %,“无所谓”20%。这反映出中职生的心智成熟,关心时事政治,具有政治信仰和理想。

(5)在“音乐、美术课对中职生有用吗”的调查中,有57%的学生认为“很有用”,认为“无所谓”30%,有13%认为“没有必要”。

我们通常认为,中职教育应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教学应重实践轻理论。但从上述五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毕业生和顶岗实习生看来,理实同等重要。学校开设的课程,不仅要开设专业课程,音乐美术、心理健康、形势教育等课程仍很必要。

2.2中职生普遍认为,学校的人文环境、教育模式以及教育理念、内容和形式,对学生的成长有较大影响。

(1)在“职校学习对你工作帮助较大的是什么”的选项中,43%的学生选择“好习惯”,“好品格”23%,“专业技能”27%,“文化知识”7%。这说明学校的教育功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学校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习惯,对学生来说,是他们一生都受用的一笔财富。

(2)对“课外活动对你帮助最大的是什么”选择结果:“各类文体活动”70%,“各类兴趣小组”13%,“上网”12%,“上图书馆”5%。这说明大多数中职生比较活跃,喜欢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和兴趣小组,学校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很有必要。

(3)对“学校开展的素质教育,对你参加工作影响较大的有哪些方面”的回答,43%是“参加技能训练”,有27%“参加社团活动”, “担任学生干部”的有20%,也有10%愿意参加“班主任等的思想教育”。说明学生希望在校期间的活动以提高能力为主。

(4)对“在校期间对你影响最大的是什么”的回答,43%的学生认为是“环境”,30%认为是“班主任”,回答是“同学”的占17% ,是“任课老师”的占10% 。这说明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5)在“如果重新入学,你有什么样的希望”的选项中,67%认为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17%认为“尽力使自己思想成熟”,16%认为“珍惜在校时光”,没有学生愿意“和以前一样”。

(6)对“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模式”的看法,认为应该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占43%,应该实行“军事化管理”占33% ,对“封闭式管理”模式只有13% 认同,有11%认为可实行“开放式管理”。 这个选项结果,应当引起我们对我校目前正实施的封闭式学生管理模式的重新思考。

(7)对“在校生应培养什么素质”的回答,“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57%,“社会适应能力”27%,“动手能力”7%,“吃苦耐劳精神”9%,还有2%的选择了“其他,如待人接物、礼仪,自理、自制、自控、自强意识,身体素质等”。良好习惯的养成,仍然是中职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8)对“中职教育应偏重课堂学习还是素质拓展”的回答,“两者并重”80%,“重素质、轻学习”17%,没有学生选择“重学习、轻素质”,应偏重“其他”方面的占3%。调查结果反映出学生思考问题还是很理性的。

(9)对“在校期间最值得怀念的是什么”的回答,“同学情谊” 43%,“师生友谊”47%,也就是说90%的学生选择了人际关系,较好的人文环境有助于学生成长成才。有10%选择“学校环境”。

中职生的年龄大多数处在15-18岁,正值青春期,是他们身体成长、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中职校的教育管理,对其习惯养成、性格形成、生活态度、职业思想等等都会有较大的影响。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虽然学生对学校的管理模式有不同的看法,但学校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理念、以拓展素质为主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的良好学习环境、人性化的师生交流方式等,都对学生起着积极的影响,使学生毕业后仍然对学校充满无限怀念。

2.3面对激烈竞争的就业形势,中职生有清醒的认识;但对自己的发展前景,还有些模糊。

(1)对“中职生应具备哪些竞争优势”的调查,“吃苦耐劳” 为47%,“较好的动手能力”30%,“较高的综合素质”13%,“优秀的成绩”10%。毕业生和顶岗实习生,在工作岗位上受到职业岗位要求的约束和职业环境的熏陶,认为职业能力中吃苦耐劳和动手能力是关键能力。

(2)对“当前就业形势难易”的判断,认为“困难”有50 %,“容易”23%,认为“不好说”有27%。目前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重视,中职生就业形势还比较乐观。

(3)对“在校生开展就业指导的重要性”的调查,60%认为“非常重要”,有33%的认为“重要”,认为“不重要”的占7%。

(4)对“用人单位看重学生哪些素质”的调查中,选“为人品质”的37% ,另外,“专业技术能力”33%,“能说会道”20%,“写作能力”3%,“仪态仪表”3%,“计算机操作能力”7%。品质和专业能力仍是首要。

(5)“对中职生的社会发展前景的评价”看法的调查,有37%认为是“好”,有30%为“一般”,也有33%认为“不好说”。可以看出,大致各占约30%,也就是说,学生对自己的发展前景还看不清晰。

目前,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引导下,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认可度在不断提高,中职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中职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逐渐被企业接纳,近几年我校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4%以上。但到了工作岗位后,多数中职生所从事的工作是一线的技术工作,处在最基层。虽然顶岗实习了一年或工作了一两年,学生仍看不到发展前景。

3.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3.1问题分析

通过对顶岗实习生和毕业生问卷调查的分析和评价可以看出,我校目前实施的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还存在以下问题:

(1)理实并重的问题。目前,学校在教学中推行重实践轻理论的要求。这个教学要求是基于中职生文化基础差,学习理论知识难度大的基本判断而作出的。而在调查中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应“两者并重”,这说明中职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需求。

(2)课堂内外并重的问题。课堂教学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占学生一日生活的大部分时间;课外素质拓展是学生发挥非智力因素、培养能力、发展特长、适应环境的重要形式。但二者并重,学校难以兼顾。

(3)眼前与长远并重的问题。一般中职学生经过三年的中职教育,取得中专学历,大多数就业,少数继续深造。中专学历和技能,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讲,是远远不够的。

3.2对策建议

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或建议。

3.2.1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实结合。

“2+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三年,前两年在学校学习理论和技能,后一年在企业参加顶岗实习,三年中各有侧重。第一学年,学校可加重基础课程的安排,以夯实基础为主;第二学年,学生主要在专业技能学习站学习专业课程,以夯实专业技能为主;第三学年,学生主要培养实践技能,以实现校企“零距离”的目标为主,最终实现理实结合。

3.2.2课内课外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不论课内还是课外,都是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课堂。对于较薄弱的第二课堂,学校可通过设立讲坛、开设专题讲座、建立素质教育基地、开设素质教育课、主题活动等形式,将课外素质教育阵地建立起来,使第二课堂进入一日常规。用常规教育的手段丰富素质教育内容,使课内课外统筹协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2.3多学制并存的学习模式,可提高中职生的学历层次。

多学制并存,是指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完成中职学习教学计划的同时,可通过继续教育方式学习同专业专科层次的课程。只要专业相同,学习内容有很多是相近的,有利于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树立学习信心。

学生对发展前景模糊不清,是因为他们的积淀不够,学生需要知识的积淀和能力的积淀。知识的积淀可通过继续教育解决,能力的积淀可在工作中实现。多学制并存的学习模式,可提高中职生的学历层次,从而提高中职生的职场竞争力。

较好的综合素质范文第4篇

1.1提升美术教育有效性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美术教育也朝着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方向不断发展,为了可以更好的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提升美术教育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只有有效的美术教学才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和美育的培养,才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老师要重视美术教育有效性的提升,通过多种手段实现教学创新,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1.2提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能够促进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全面的提升美术教育的有效性,才可以更好的提升美术教育的发展质量,也才可以更好的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实现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达到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如果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很低,那么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美术教育自身也难以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对于促进美术教育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3提升美术教育的有效性能够增强美术教育的整体效果从美术教育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够促进美术教育质量的根本提升。所以,从促进美术教育发展的情况来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提升美术教育的有效性很有必要,只有有效的美术课程教学,才能够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美术教学的内容,才也能够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因此美术教育有效性的提升对于美术教育整体效果的提升意义重大,在实践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2在教学过程中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路分析

通过研究美术教学的基本过程,对美术教育的思路进行总结和分析,要想提升美术教育的有效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做足课前准备,制定教学目标

美术教育虽然有着一定的特殊性,但是也应该认识到美术教育和其他课程的教学有着相同之处,老师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的情况,完善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从目前美术课堂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老师在教学之前准备工作的质量直接会影响到教学的最终结果。因此在美术教学之前,老师要重视自身的准备工作,将美术课堂的课前准备工作看作是提升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切实的提升课前准备工作的质量,以更好的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所以,在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想提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在课前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课堂是实施美术教育的主阵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将主要的精力放在课堂教学之中。从目前美术教育的实际情况来分析,要想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十分重要。美术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教学目标太低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目标过高会使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科学的设置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这对于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十分重要。

2.2创新课程作业形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美术教育和其他科目的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老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在布置课堂作业的过程中,不断的创新作业形式,使得美术课堂的作业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兴趣的作用,促进学生绘画技能的提升,提升美术教学的效果。在美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课堂作业是检验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比较好的方式,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对作业足够的重视,创新课堂作业的形式。如除了布置一些课本上的绘画作业之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画生活中的人物和风景,如“给爸爸的画像”,“最喜欢的小说画插图”等,这些作业形式贴近学生的特点,也和学生的生活所联系,可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而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广泛参与,比较容易获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老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身的不同看法,发挥学生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老师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应该扮演出一个引导者和解疑者的角色,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给学生适时的点拨,这样才可以更好提升美术教育的有效性,也有利于学生自身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2.3实施科学评价,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较好的综合素质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056-01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渐渐的受到人们的重视,那么小学美术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科目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美术欣赏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有所提升,这是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的,本文就来谈一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法。

一、传授知识

在我们实际使用的美术教材中我们会发现:教科书中对美术知识的表述往往只是前边薄薄的一部分文字,后面较多的是图例的表现形式。美术教材一直都是应用较少的文字配合较大篇幅的图画来展现所要表达的内容的。美术额这样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就要求我们去用心体会,传授美术知识肯定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但是那些只有用眼睛去看与用心灵去感受的“美术语言”,只能是通过美术作品来表达,单纯的应用语言来表达是不能达到较好的理解效果的。形象作为美术知识的载体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我们在美术课堂中,语言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主要的还是要用形象传神的艺术形式表达,这样的效果是最好的。我们可以找一些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并让学生进行相互的探讨研究,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学生在这种课堂教学中会较深刻的体会学习的知识,达到掌握的目的。

二、练习辅导

被的科目是要通过不断的练习、老师的辅导来提升学习效果的,但是美术和其他的学科是不同的,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技巧,不仅要接受老师所讲的那一部分内容,还要靠不断的练习去体会知识、去领悟知识的深意。其实,在进行美术练习的过程中,也就是很好的去体验、理解知识的过程。此外,其他学科的作业强调学生要独立完成,而美术与它们是不同的,在练习中是恰恰相反的,它需要学生进行互助合作,在相互讨论中完成练习。所以,在进行美术的练习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的课堂环境,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的交流、讨论,学生在相互的讨论中会对知识进行再次的深刻认知,相互的取长补短,不但能够较好的完成练习,而且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也提升了,达到的效果是最佳的。但是老师要注意的是,学生的自由也要有个限度,也要适当的控制课堂的秩序,要随时对学生解决不了的很难的问题进行协助,但是要注意度。

三、作业讲评

以往在美术课中进行作业讲评是这样的[1,2]:老师在课堂上拿着几张美术作业进行评价,讲讲哪里好哪里不好,应该怎样才能更加完善,这样做其实是没有什么错的,但是每次作业讲评都是这种模式,学生是会产生厌烦情绪的,兴趣全无。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在讨论中我们会自然的提出一些疑问:素质教育是不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是否符合每课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是不是适合在美术教学中应用?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教师会常常为了鼓励学生,开展一些作业评比的竞赛,想用这种模式鼓励学生较好的完成作业,但是现实是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表面上是热热闹闹的,其实这种模式是不适合美术教学的要求的。因为小孩子会由于评比的导向而改弦易辙,让自己的作品为了受到表扬而变得虚假,不注重自我天性的解放,一味的迎合老师的需求,长久如此,孩子的审美能力就没有了,孩子的创新能力也被抹杀了,孩子主动求知的意识不存在了,这不能较好的达到教学的目标。

其实,儿童的美术作品应是不一样的,应该是天马行空的,他们的想象力我们根本就预料不到,他们的天真应该是处处体现的,我们不能用一根尺子进行衡量,作业讲评的确成了伤脑筋的事。但是如果我们进行仔细的分析,还是可以找出律的。学生在完成作业之后会有一种取得成果的满足与喜悦之情,他们很希望自己的作业被认可。我们作为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对作业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首先,讲评的话题应注意紧扣课堂教学要求,由于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作业讲评也要有所区别。其次要注意鼓励全体学生的自信心,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适应当前教学现状的。教师不要用成人的既定标准去衡量学生的作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欣赏学生的作业,有些学生虽然作业完成的不那么好,但是是很努力、很用心完成的,教师要把这些都看在眼里,对这些学生的作业也要提出表扬,并肯定他们认真学习的态度,学生在收到鼓励的时候都是很开心的,能够促使他们上课更加认真的听讲,对自己的美术知识的学习更加的有信心,从而提高作业完成的质量,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随着我国教学结构的改革,素质教育受到广泛的重视,我们重视要发展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只看重语文、数学等传统学科,因此,小学美术学科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成为小学阶段重要的科目之一。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3],我们要注重美术欣赏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有所提升,这是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的,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探索,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性化的、科学的美术课堂氛围,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为主导,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不断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美术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汪大学,孙希奎,徐显斌.利用原生艺术资源 推进学校素质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09(12):77.

较好的综合素质范文第6篇

(一)“法律文化节”有利于法科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法律职业从某种程度上说属于“精英职业”。因此,需要高等院校法学院系培养出高素质的精英式法律人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和培养过程中,重智商、轻德育,重知识传授、轻能力与素质培养的现象始终没有得到改变。高等院校中法学院系沦为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培训班”,绝大多数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将本科生的司法考试通过率作为判断高校法学专业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在追求司法考试通过率的当代,法科学生的综合素质被普遍忽视。事实上,法律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只有全面提高法科学生的综合素质,法学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才会提升。“法律文化节”作为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展示学生才华的重要校园文化活动,对法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法律文化节”等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可以丰富法科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还可以培养法科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使他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努力成为具有过硬法律知识和技能背景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法律人才。

(二)“法律文化节”有利于法科学生形成职业价值观

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法学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就应当形成和确立的。因此,引导法学专业学生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正确职业价值观,就成为高校法学院系就业指导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作为就业指导重要载体的“法律文化节”活动,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从文化价值的导向来看,“法律文化节”是指通过举办一些带有法律职业因素的节目和活动使高校法学院系的法科学生无形中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动方式、价值取向等各方面对自己将来从事法律职业产生一种认同,进而实现对法科学生的精神、心灵和性格全面塑造的目的。因此,构建良好的法律职业文化氛围,对法科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使他们在大学期间就能理智地确立自己的职业价值观。

(三)“法律文化节”有利于法科学生增强就业信心

法学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充足的就业信心则是法科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前提。作为就业指导的重要载体,“法律文化节”可以在增强学生就业信心方面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校园文化具有渗透性强、影响持久、形象生动、直观易懂等特点,能活化就业指导的内容,使就业指导的形式更加生动活泼,就业指导更有活力,更有吸引力,更易为人们所接受,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从而收到更好的效果。通过“法律文化节”这一校园文化活动,可以让法科学生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前就能提前体验法律职业,让学生感受到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魅力,从而使他们尽早做好从事法律职业的准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法律文化节”让法科学生对未来的法律职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还激发了他们为这一职业奋斗的热情,从而增强了他们从事法律职业的信心。

二“、法律文化节”的内容构建

本文认为“法律文化节”的内容构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模拟法庭审判赛

通过模拟法庭审判活动,可以让法科学生在未进入社会从事法律职业之前,就能用法律人的思维来解决社会问题,使法科学生能深刻体会到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所在。通过模拟法庭审判活动,法科学生可以较为清楚地认识到法官、检察官和律师职业的职业性质。具体而言,高校法学院系的模拟法庭审判赛可以选择程序较为完善的刑事案件进行模拟审判。模拟法庭审判赛可以是某个法学院中几个班级之间的模拟法庭审判比赛,也可以是多个法学院法科学生之间的模拟法庭审判比赛。

(二)法科学生演讲赛

卓越的法科学生应当具有一流的口才,而演讲比赛是培养法科学生口才能力的最佳途径。“法律文化节”的内容中,应当包含法科学生的演讲比赛。通过演讲比赛,可以培养和锻炼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演讲能力的法科学生,通过演讲比赛,可以为法科学生毕业以后从事律师工作打下扎实基础。法科学生演讲赛的形式可以是采取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比赛形式,也可以是法学专业的学生与同一高校中其他院系学生之间的比赛。培养法科学生演讲的才能,不仅应当鼓励法科学生参加不同高校法学院系之间的演讲比赛,而且应当鼓励学生参与英语类演讲比赛。因为,卓越的法律人才必须具备国际视野和熟练掌握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所以“法律文化节”演讲比赛中可以设置法科学生的英语类演讲比赛。

(三)法科学生辩论赛

2007年,麦可思研究院在《中国企事业对大学毕业生职业技能需求报告》中将“有效的口头沟通”排在毕业生五大能力之首。因此,大学生口才能力的培养关系到他们对未来的把握和职业发展。善辩是优秀律师必须具备的能力。自古以来,律师就有“讼师”名号。在现代社会,律师行业也有“铁嘴铜牙”的职业形象。“法律文化节”中应当有辩论赛这一活动内容。一般而言,法科学生辩论赛应该以社会中的热点法律问题为辩题。辩论赛可以采取法科学生对赛法科学生模式,也可以采取法科学生对赛非法科学生模式。为了促进地区高校之间法学院系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采取大学高教园区内法学院系之间的法科学生辩论赛模式。

(四)法学论文写作赛

较好的综合素质范文第7篇

科学规范地评价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先得将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价指标确定下来,所以首要任务就是幼儿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作为幼儿教师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教师综合素质评价需要先研究已有的信息资料,基于此来从价值上判断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状况,这样做主要就是为了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虽然国内外有关幼儿教师评价研究成果颇丰。然而就幼儿教师评价理论研究看来,还是有不少不足存在的:第一,当前国内以定性研究为主,缺少定量研究;第二,就研究层面而言,基本上只是停留在现状层面;第三,就教师评价指标体系而言,基本上是对中小学的套用,对于幼儿教师的个性化要求就被忽略了;第四,缺乏合理的根据来实现对幼儿教师评价的量化,所以其结果往往不够科学准确;第五,不能全面地评价幼儿教师,主要只是进行工作评价,缺少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来与幼儿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相适合。所以,将一套较好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起来,以便与幼儿教师实际相符,并做到定量和完善。

二、构建幼儿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模型

就幼儿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模型而言,其系统是按照从高到低多层次的,包括诸多构成要素,例如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指标权重等。这同时也作为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评价内容要素。

(一)评价对象和目标的确定幼儿教师综合素质评价对象自然是幼儿园的教师。要按照一定的目标来进行指标体系的设置。如今我国的幼儿教育有着良好的发展形势,要想促使这种发展更加有序化和迅速,就需要引进和打造一支优秀的幼儿教师队伍。但是,就当前的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来看,不尽如人意,并且成了发展的制约因素,限制着学前教育的发展。在幼儿教育实践中首先一定要将这一问题解决好。研究对象指定是幼儿教师,就是要从价值角度对其综合素质作出判断,从而达到激励教师的目的,以便学校能够更好地选拔、任用和培训幼儿教师的选拔,进而实现科学化的管理。

(二)各级评价指标的确定在将评价的对象和目标确定下来之后,第一个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按照教育方针政策和评估的目的为依据来进行目标的分解。还要考虑到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和现代管理多种理论,主要采用的方法有:文献法、访谈法和问卷法等。该体系主要按照三个维度来划分,即专业理念和师德、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其中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涵盖了2个二级指标,即关于职业理解与认识等,还有8个三级指标;专业知识所涵盖的二级指标有3个,三级指标有2个;专业能力涵盖的二级指标有4个,三级指标有13个。

(三)标度和等级的确定标度,顾名思义就是达到标准的程度。可将幼儿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划分为优、良、中、差四等级;可以就幼儿教师综合素质所达到的等级程度采用描述性语言来分等级进行区分,四个等级为“完全符合、大部分符合、基本符合、基本不符合”。采用量化形式表示则分别对应的是100、80、60、40。

(四)权重的确定由于评价指标存在不同,所以对对象预定目标实现情况的判断,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所谓的指标权重,顾名思义就是该体系中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如何,同时促其数值化,而这个数值便是所谓的权重。确定权重的方法有专家咨询费、层次分析法、平均数加权法等。通过整理和分析问卷调查的数据,设计出具有较强合理性的问卷结构,具有比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这时候取得数据就可以来对研究期望获得的结果进行验证。由此也表明了问卷所获数据所具有的参考价值,如此便为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深入研究打下一定基础。

(五)幼儿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的试评在拟定评价指标体系之后,进行试评,以便再次修订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规定,以便使该指标体系更加充实和完善。

三、结论与建议

较好的综合素质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课外体育活动 学习素质 学习能力 学习品格 综合素质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社会现代化的根本目的。现代人要具有实践、创新、学习、适应、融合的综合能力。现代综合素质是现代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学习素质是现代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成分。现代学习素质的培养实质上就是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面对多变的21世纪,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过程中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学习素质由学习动力、学习品格、学习能力因素构成。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补充和加强,课外活动为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学生的学习素质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

课外体育活动在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品格、学习能力等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就学生现代学习素质培养的点滴尝试与大家交流。

一、培养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力

1.从兴趣出发,调动学生学习内趋力

一位名人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这一点体现的最充分。在活动中采取兴趣分组,即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所要学习活动的项目。既然是自己的选择,就会有浓厚的兴趣,从而大大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内趋力,引发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能主动学习,就会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探究性学习。

2.加强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外体育活动中,选择体育方面优秀、经过训练的体育骨干学生对活动学生进行辅导合作,把他们好的习惯及锻炼身体的方式方法传授给学生并适时进行教育。使学生明确:除喜欢的活动项目外,任何活动项目对自己的成长都有益处,从而扩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广泛学习兴趣。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发创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尝到“探索――成功”的创造性乐趣,增添对自己才智认可的愉悦感,从而培养兴趣。我所教的学生都是中师和幼师的学生。都肩负着双重任务(现在是学生,将来是基础教育工作者)。创造限度的发展,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培养面向科研、生产、管理第一线的一流制药工程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旺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1):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