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创造劳动力自身的价值

新创造劳动力自身的价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新创造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创造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范文第1篇

    本文我们以狭义的概念来理解和论述创业。创业指的是“从零开始创办一家新企业”;创业企业指的是“新创建的企业即新创企业”。由于当代的创业大多发生在高科技领域,如信息、生物基因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先进环保技术等,因此,本文中确当代创业企业,特指“新创立确当代科技创新型企业”,其创业者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

    一、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

    创业企业的诞生始发于创业者的创业劳动,创业劳动实际上是科技创新劳动的拓展和延续,科技创新劳动是创业劳动的“源”和“核”。探寻当代创业企业的经济性质,其出发点和关键就在于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性质的理解。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是一种有机融合科学和技术内在禀性的高智力劳动。从劳动形式上分析,这种高智力劳动是一种高度复杂劳动,不同于一般的复杂劳动和智力劳动,更完全不同于简单劳动或体力劳动,呈现出自身所特有的异质性。(注:这里的“异质性”是从具体劳动的层面上所作出的分析,而不是抽象劳动的层面。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凝聚在商品中的人类的抽象劳动是无差异的。)

    1.劳动内容的高度专业化和劳动形态的高度专用性

    和产业经济时代的机器发明、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等行为中的创新劳动相比较,由于市场深化和细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专业化水平更高。在科技产品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更趋激烈、消费需求更趋个性化确当代经济生活中,科技创新活动要取得成功,必然要确定极其明确的目标,瞄准极其清楚的制高点和攻关领域,专注于特定的活动对象和活动空间。这集中体现为当代科技创新劳动内容的高度专业化。它要求接受更为专门化的教育和练习,要求培育更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要求把握更为精、尖、新的知识和拥有更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实验能力。

    和高度专业化相适应的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形态的高度专用性。高度专业化的学习、探究、创造和实践,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积淀后,往往形成为一种特定的思维能力和劳动品质而表现为劳动形态的高度专用性。这种高度专用性的劳动形态,一旦移作他用,往往成为“沉没”资产,其内在的价值就大大受损。

    2.劳动物化产品的高度创造性

    (1)体现为产品市场需求的先导性和创造性。奔腾式确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物化产品具有优质的消费属性(包括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一个成功的高科技产品(包括有形的商品和无形的服务)的开发和问世,往往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市场,适应了市场需求者的消费趋向,强有力地引导着市场消费的方向,强劲地改善着人们的消费结构,提升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当代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兴起和所获得的巨大成功,赋予了萨伊的“供给创造需求”理论以新的内涵。

    (2)体现为产品效用的高度创造性。当代高科技产品是一种高知识密集型产品,从而富有高效用。也就是说,单位产品具有更大的有用性,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某一种或几种需要。①当代科技创新是对自然物质属性和自然能力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区别于传统产业机器生产在性质上仅仅是对自然物质的一般加工和表层属性的自然能力的利用(刘诗白,2001)。因此,较之传统产业生产,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能够带来劳动生产力的几何级数式的进步,从而创造出巨大的生产能力。同时,高科技生产手段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所耗费的非核心技术或产品的其他物质资源的本钱极低,高科技产品在批量生产下边际物质本钱几乎为零。②高知识密集型产品更具“人性化”特征。高科技消费品更适合消费者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符合消费者个体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更为内在、真实的需求,能迎合消费者对单元产品的高质量多功能提供的要求。高知识含量的消费品由于更能满足现代人的文明消费和审美情趣,从而富有高效用。

    (3)体现为产品价值的高度创造性。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比马克思笔下的工程师一类的“高级工人”的所谓一般“复杂劳动”更高层次的“高度复杂劳动”,是一般复杂劳动的倍加。这种高度复杂劳动,比起一般复杂劳动,具有以下两个更为突出的特征:①劳动力再生产的用度更高。当代科技创新活动,劳动的专业化特征表现得极为明显,它需要更为扎实的科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积累,需要更为丰富的实践和实验经验。因此,科技劳动力的形成,需要投进更高的学习教育用度;当代科技创新活动具有更高的劳动强度,是一种高强度的劳动力耗费,需要有较高的劳动力的补偿用度。另外,由于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度社会化(即是高度社会结合和社会协助的劳动),创新者的劳动能力实际形成用度中还必须包含间接参和科技创新的社会劳动能力的再生产用度(刘诗白,2001)。因此,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而言,其劳动力再生产的用度应该高于一般复杂劳动。②劳动力使用创造的价值增值更大。高品质的科技创新产品的成功问世,在一定时期内往往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垄断地位,由此获得了可观的“逾额利润”。综合以上两点,我们以为,和一般劳动产品相比,在高科技产品中,其所耗费的物质资源C部分可能下降,但是劳动力价值V部分和价值增值M部分却以更大比例上升。这样,在同一单位时间内,C V M在整体上是大大进步了。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高度复杂劳动,同样能够换算为“自乘的”“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较一般复杂劳动能形成更高的价值。

    3.价值创造的高度风险性

    一方面,某种创意、想法、灵感要转化为现实的物化产品,需要“苦思冥想”、持续探索、高度关注,需要反复试错、重复实验,终极仍有可能失败。这期间不仅要投进大量的、凡人难以想像的精力,还往往需要投进一定的物质资源。失败的结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当事人要承担着极大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即使研发取得了现实的物质载体,由于当代科技创新的快节奏和当代市场演变的高速度,同样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当代科技产品周期极短,产品更新速度极快,市场竞争又日趋激烈,这使得在高科技产业中,某一项技术往往只有NO.1是成功者,NO.2以下大都难以得到能够赖以生存的市场份额,从而成为市场竞争的失败者。硅谷中均匀大约九成的风险投资是不成功的,就充分表明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度风险性。

    4.效应产生的高度非线性

    一般性的生产性劳动或简单劳动,其效应的产生往往是直接而明显的、即期而平稳的,劳动的付出和其所产生的效应之间往往呈现出一种明显的恒比例关系即线性关系。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高度复杂劳动则和此不同,其效应的产生往往不是直接和即期的,更多的是具有潜伏性、时间性、动态性以及跳跃性。科技劳动者价值的创造并不完全是一时的,

    而是长期的;并不完全是当期就能表现出来的,有的要经过一段时期才能体现出来;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动态变化的;并不完全是连续的,而是阶段性的。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就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付出和其所产生的效应或价值创造之间不是一种恒定的比例关系即线性关系,而往往呈现出一种倍增或倍减的非恒定关系即非线性关系。

    5.集聚社会资源的高度粘吸性

    科技创新劳动,作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关键性资源,具有强大的集聚社会资源的功能。产业经济时代的物质资本往往是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发动机和粘合剂,处于资源组合的核心地位。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生产力形态的人力资本,已经独立地走向社会经济生活的舞台中心。科技创新劳动物化产品的高度创造性功能及其特征,强有力地吸引着其他的社会经济资源和之结合,并相互耦合、相互渗透,呈现为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所特有的集聚社会资源的“高粘性”。正是由于这种特性,才出现了当代的“创业革命”即创业职能的职业化现象和趋向。

    在当代创业企业中,出资者不仅和经营治理者实现了分离,而且和创业者也实现了分离。事实上,当代计算机、因特网、通讯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过程,同时也是科技创新工作者在风险资本支撑下转变为企业家的过程。像康柏电脑、美国在线、E-Bay、雅虎等这些享誉全球的明星企业,正是创业革命进程的产物和见证。原为斯坦福大学计算机教授的非吉米·克拉克先生就是这一进程中的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代表人物。克拉克先后成功创立了3家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着名高科技企业,却没有在其中任何一家公司中担任经营层职务。他不仅不参与企业成立后的营运治理,甚至对技术开发本身,也是只讲创意而不问实施。这样,克拉克成了一个纯粹的创业者。他的职能是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他的上风,即在于对技术发展方向作出敏锐的判定及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的创意。

新创造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就业形势;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本身具有自己的优势,如较高的教育资历水平等。但社会上大多企业需要的是具有更多社会经验的劳动力。所以,大学生常常被拒之门外,无法积累社会经验。创业创新能力不仅能够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能间接地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

在我国的教育理念下,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都是全面型、专而不精型的“弱能”型人才。这种人才脱离了社会实际、社会需求,没有实际动手能力和经验能力,完全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人才培养定位不准、专业设置结构失调、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等都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难以转变

高校毕业生往往对自己的就业定位在高起点、高期望上,这在无形之中加剧了就业的难度。就业观念应该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作出相对的调整,重新定位。忌眼高手低,要求苛刻。不怕苦、不怕累。

(三)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欠缺

目前,企业、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甚至有的企业、单位根本不愿意录用毕业生。综合能力要求就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企业、单位不仅要求毕业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强的专业技能,还要求毕业生能够吃苦耐劳,甚至要求一些其它的条件,如英语水平、驾驶能力和计算机水平等。但毕业生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实际动手能力薄弱。这是高校课程设置导致的结果,致使许多大学生具备专业知识,而被拒之门外。

二、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一)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目前的社会经济下,大学生创业创新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一方面,目前,我国有大量的创业者。其中,有部分创业者素质低下,导致企业产量低下,制约了企业的壮大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城乡结构的不断调整转变,适应城乡经济发展的劳动力要求也不断提高。新型劳动力不仅要具备基本的劳动技能,而且还要具备一些新技术、新能力,如开发和创新、创造能力。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正符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人才需求的要求。

(二)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逐年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高层次劳动力流向各地。在大学生难以就业的形势下,自主创业成为一项不错的选择。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就业不仅解决了本身的就业问题,也间接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壮大大学生的创业队伍是十分之有必要的。在大学生创造财富的同时,形成一股大学生创业的新风潮、新风气,鼓励更多人创业,不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大学生创业创新的自身要求

(一)基本素质

创业者应当具备强硬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包括创业者的自我意识、情感、性格等要素。自我意识应当自信或是自主;情感应当理智、理性;性格应当坚韧、开朗。身体素质,指创业者应该具备健康、体力精力充沛的基本要求。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在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压力下坚持过来。知识素质,要求创业者具备专业的知识。包括熟知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有关的法律法规、科学的经营知识和管理方法、市场经济方面的知识、科技文化知识等等。能力素质,包括创业者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社交能力等等。

(二)要有充分的资源

创业之前要认真思考、考虑成熟再行动。首先要考虑资源问题,如业务资源、客户资源、财务资源、人力资源、行业经验资源、技术资源等等。这些资源创业者并不一定要全部具备,但至少应该具备一些重要的资源条件,如财务资源和客户资源,这两者之一的任何资源都足以去弥补缺失的某种资源。如果以上的资源条件都不具备,那么就要谨慎考虑是否创业、创业能否成功。

四、如何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的能力

(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高等教育的方式和思想观念

在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大学生为主体,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创新创业教育、开放教育、素质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新理念;必须重视作为主体的大学生的主体价值,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能力;系统训练大学生的思维能力、选择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实践能力等。

(二)开设创业教育类课程

创业教育类课程的开设,能够使大学生学习到有关创业的理论知识。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政策法律法规等理论知识。创业毕竟是一种对综合理论知识运用的实践行为,所以相关创业的理论知识在创业过程中是举足轻重的。在创业教育类课程的开设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施行。一是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创业教育类基础课程;二是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开设创业教育类知识的自主学习;三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创业教育类特色课程。

(三)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对于缺乏实践、只有理论知识的大学生来说,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是非常有意义的。鼓励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的积极性。有“点子”、有“灵感”就可以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直接接触社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的真正需求,选准创新创业项目,不断地实践,积累经验。有想法、有计划就可以参加创新创业竞赛。通过项目培训、市场调差、完成创新创业计划书等阶段,大学生可以获得模拟创新创业的经验和创业知识。

(四)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支持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更好地引导、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行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在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作出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后,国家也需要出台鼓励、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支持体系。(作者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新创造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范文第3篇

关键词:离岸外包;职住外移;工作外包;国际产业调整

美国高科技咨询机构——ForresterResearch的报告称:“美国服务经济领域在经过了3O多年的持续扩张后,离岸外包将成为美国从追求发展速度向追求效率转变的一种催化剂。”

2004年6月10日,联邦劳工部宣布,2004年第一季度,美国因业务外包而损失的就业机会比例为2.5%。约有2/3的职位流动源自制造业,在第一季度的失业者中,制造业工人占1/4。这是该部门首次对外包所导致的就业机会损失量做出评估。

外包近来在美国引起的争议还远不止这些,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美国政府、民众和媒体对外包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应呢?本文尝试从外包概念的兴起,其近年来在美国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来分析它对美国就业市场乃至整个经济的影响。

一、外包概念的兴起与离岸外包的发展

企业总是根据市场需求、竞争环境的变化来调整其组织的构造和边界。在上个世纪30年代,由福特汽车公司所倡导的“垂直一体化”战略所带来的所有权优势、规模效应、对供应链和市场的控制力,随着科技和通讯技术的发展、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和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而逐渐黯淡。由C.K.Prahalad和Gary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第一次提出的“外包”(Outsourcing)概念在过去的l5年间一跃成为最有代表性的企业经营趋势。

所谓“外包”,指的是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专注于其核心业务,并借助企业外部的专业机构的资源完成企业内部非核心的、次要的或辅的功能或业务,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经营方式。其实质在于强调企业必须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有助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业务上,而把那些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业务交给外部专业的服务供应商,获得成本和效率优势。

作为一种经营手段,外包的历史可追溯到200年前,但它在80年代开始才得以广泛应用,并从无价值增值的辅功能(如清洁、保安、餐饮供应),发展到关键的支持和增值性功能(如人力资源管理、审计IT技术、制造、营销、物流),甚至延伸至研究与开发等领域。

伴随着更经济的运输方式的出现,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和通讯技术的变革,企业信息传递的成本降低,效率和质量得以显著提高,外部交易成本的降低使得在此之上建立的企业组织形式可以更加灵活地在市场和企业自身,在网络和一体化组织之间进行选择,从而使跨国界的离岸外包成为可能。

二、美国外包业务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就规模而言,外包从一种企业控制成本的手段,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业务模式只不过经历了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邓百氏公司在(《1998年全球业务外包研究报告中称:相比1997年23%的升幅,l998年全球年营业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中,业务外包的支出上升了27%,1998年全球业务外包的总支出增加至2350亿美元。米切尔·F·卡伯特联合有限公司于2002年6月发表的《2002年全球外包市场》的调查报告中指出,2001年全球企业对14.8%的日常运营业务进行了外包;全球外包业务正在以每年l9.6%的速度增长,美国占到了全球外包市场的2/3,其特点和趋势表现为:

1.大公司首当其冲。中小企业紧随其后从主体而言,外包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取得竞争优势、配合全球化资源配置而采取的经营战略。外包市场的2/3由大公司消费构成,1996年,美国年销售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大公司中有25%选择了外包。2000年,年销售额l000~500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也很快加入到外包行列,选择外包的中小企业数量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约25%。外包不是企业能力弱的标志,相反,它为中小企业创造机遇,使其得以利用外包商在某一方面的专业化优势和规模效应,配合发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位于美国中西部的IT企业就早大公司一步,率先将部分业务外包至印度。

2.离岸外包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展从外包活动实施的地域而言,当今的信息技术环境最大限度地拓展了企业寻求最佳外部资源的可能性,外包突破国界、地域的限制从本土扩展到海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据美国葛特纳机构的估计,2004年,有超过80%的美国企业考虑离岸外包美国的IT工作,其中40%的美国企业将完成某些类型的外包,或者从非美国本土的服务供应商那里获得IT服务。

在制造业,离岸外包已经从单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手工制品、纺织品、轻工和化工产品),发展到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如汽车、飞机的重要零部件)。

离岸外包逐渐向价值链的上、下游拓展。为了节约研发成本,规避研发风险,处于价值链前端的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技术离岸外包逐渐兴起。据美国EIU(TheEconomicIntelligenceUnit)1993年对50多家世界级大企业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企业承认,它们在90年代,接近或超过一半的技术竞争力来源于企业外部。外包的技术也从企业的非核心技术、容易购买的成熟技术、标准化技术转变为决定企业未来技术竞争优势的研发项目外包。另外,欧美很多企业将客户服务中心或售后服务的电话支持系统转移到了印度,又创造了售后服务外包的可能性,如AT&T就将电话交换中心搬到了印度。

三、离岸外包对美国就业市场的效应分析

在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沃尔夫和另外两位经济学家合作的《减员在美国:现实、起源和后果》中归纳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就业市场:减员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新创造的职位数目长期而言远远高于失去的旧职位数目。据统计,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创造的职位达到2400万个,同期失去的旧职位只有800万个。外包所引发的美国就业机会流失,特别是近来由高技术和服务为主的外包所导致的情况与90年代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异。

首先,虽然长期而言新创造的职位仍将远远超过失去的旧职位,然而短期来看,外包在过去几年新创造的职位并不比失去的旧职位多多少。按照美国经济研究机构的估算,2001年l1月,美国经济应开始由低谷回升,而到2003年底,就业机会却减少了大约70多万个,形成了与90年代高增长、高就业率相对应的“失业型复苏”。而且,由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失去岗位的员工为了适应新的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更为复杂,其间所经历的过渡期必然更为困难。

其次,外包为美国创造了新的工作机会。必须指出的是,即便是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员工也从外包中获得了利益。制造电器和电子产品的德国西门子公司在美国雇佣了6.5万名员工。仅在新泽西州,索尼公司就雇佣了2000人。全球主要图像公司之一、比利时的AgfaGevaert集团也在美国雇佣了5000人。西班牙TerraLycos公司也在美国雇佣了4l8人,这仅仅是一些例子。拥有微软、IBM等美国IT大厂会员的美国信息技术协会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公司业务外包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因此能创造出更多的工作机会。报告说,去年美国净增加了9万份工作。报告预测,到2008年,公司通过业务外包将在美国创造出317000份新的工作机会。

第三,白领工作蓝领化,美国知识型服务岗位向具有智力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国家转移已成定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最近的调查表明,占全美白领工作l1%的大约140万个工作机会,面临“外包”的威胁。那些无需与客户进行面对面交流且与信息密切相关的工作首当其冲,像电脑编程、软件开发、医嘱转录、会计和税务、技术、建筑绘图、初级法律和投资研究、保险索赔处理等。同样的工作,一个中国工程师每月工资大约为500美,印度为700美元,美国则是4000美元。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劳动力素质的结合,使得美国外包至发展中国家的工作机会,从制造业向技术含量提高的软件设计和售后服务发展。虽然劳动力成本同美国达到同一水平的时间可能比预期的要短,但外包使美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国际人力资源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第四,外包带来的岗位流失,从本质上必须依靠自身优势,通过创新制造出新的就业机会来解决。ForresterResearch最近的报告预言,在外国设有分公司的美国高科技企业雇用的外国工作人员将从目前的40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330万人。而在未来的12年中,美国的高科技公司将把300多万个工作迁移到其他国家去,其中包括中国、印度和菲律宾。另一家咨询机构加特纳资讯科技服务公司的资料表明,300万个工作机会占全美工作机会的2%。分析人士指出,这些工作机会一旦被外包到国外,几乎再也不可能回到美国国内。多余劳动力转向相应的高增长行业的难度也增加了。因此,通过再培训等方式的继续教育,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同时,必须利用美国企业的优势制造新的就业机会。70年代制造业大举向国外转移引发的反对声浪,就是通过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带来的新的就业机会化解的。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补偿现在在高端制造业和软件开发业务上流失的工作机会。需要指出的是,据美国商务部门统计,目前美国信息技术人才短缺34.6万名,到2008年,缺口还会扩大到130万名。尽管美国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但每年毕业的有充分劳动技能的工人还是不足,应当引起美国教育系统的反思。

新创造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业投资;就业;吸纳能力;溢出效应

0引言

创业投资主要是投资于未上市的新兴高科技企业,技术的进步加速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产业效率的提高会相对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从总体上来讲产业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整个社会经济体的就业吸纳能力。创业投资的溢出效应对员工的长期就业情况有积极影响。就我国目前的就业现状而言,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失业人群组成成分比以往更为复杂,且面临我国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因此,基于创业投资对就业可能带来的积极效应与目前就业环境的严峻形势,本文系统分析了创业投资对就业的影响因素,以期从中获得促进就业的新途径。

1文献回顾

国内外研究证实,创业投资对就业存在着积极的影响。在国外,Puri和Zarutskie通过调查分析人口普查数据,发现在1981-2005年这25年的样本期间中只有0.11%的新公司是由创业投资建立的,但这些公司却占到了4%-5.5%的就业。在国内,惠恩才(2005)在对我国创业投资发展障碍与对策研究中指出:创业投资的就业效应有效地填补了我国传统投资体系的空白,帮助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地成长与发展,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且加速了人才的流动,活跃了人才市场,促进了就业。吴成林(2011)在对创业投资的区域经济发展效应研究中也提到了创业投资对就业存在积极的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集聚、传统产业的逐渐升级以及大量新兴产业的加速形成显著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增加了就业机会。创业投资一方面通过对缺乏启动资金的项目进行投资,鼓励创业行为,增加初创企业的数量;另一方面通过帮助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创业投资对就业形成影响的几个主要因素。

2创业投资对就业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创业企业就业的增长是创业投资通过影响被投资企业的资本、技术、人才、管理、创新等因素从而影响该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所带来的最终表现结果。而整个行业、社会就业水平的提升则是创业投资基金投资于具有发展潜力以及快速成长的公司,从而促使产业集聚、加速传统行业技术升级和催生大量新兴产业的结果。创业投资溢出效应通过提高员工个人素质水平来改善他们的就业质量、增加就业机会,间接地影响就业。本文从就业吸纳能力和创业投资溢出效应两个角度分析创业投资对就业的具体影响因素。

2.1就业吸纳能力

就业吸纳能力通常是指某个行业或某个产业吸收接纳劳动力的能力和提供就业机会的潜力。就业吸纳能力分析是从就业机会提供方的角度理解创业投资对就业的影响。李依臻从就业结构偏离度与就业弹性两个方面对我国三大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劳动效率的大幅提高、高素质劳动力的不断增加以及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逐步调整,第三产业将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主要产业。而创业投资支持的高技术企业大多属于第三产业。樊秀峰、周文博和成静在对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吸纳能力的研究中也发现:第三产业拉动就业的潜力明显比第一、第二产业更大,劳动力也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实践证明,创业投资对提高就业吸纳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创业投资影响就业吸纳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产业集聚。产业集聚通常是指某一产业为了追求集聚效益,即外部经济、创新效益、竞争优势等自发在某个区域内高度集中的过程。一方面,创业投资受产业集聚强大外部作用的影响,通常倾向于提供更多的资本,对具有专门技术、好的创新创业项目但缺乏启动资金的创业家进行资助,解决了创业者的融资难题,实现了创业企业家的梦想。随着越来越多的创新创业企业在该地区不断聚集,加速了该区域的产业集聚,在此过程中也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提高了该地区的就业水平。另一方面,创新创业园区资源的开发、基础设施的建设、生产设施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使得该区域对劳动力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因而创业投资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就业水平。

(2)传统行业技术升级。创业投资为大量处于萌芽阶段的初创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也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技术的创新,促进我国传统行业技术的升级。近年来,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传统行业技术的升级对就业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在一些学者看来,企业生产技术升级,生产力也随之提高,直接导致了企业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大机器设备逐步取代人工,相对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另一些学者认为,由于技术上的进步,企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由于企业追求自身价值最大化,企业的规模很有可能会进一步扩大,进而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这也就是说传统行业技术升级是把“双刃剑”,有可能促进就业也有可能减少就业,其对就业的最终影响需要通过比较二者影响程度的相对大小。但笔者认为,从短期来看,传动行业技术升级会导致部分人失业,然而从长远来看,技术的进步,会提高整个社会经济体的就业吸纳能力,促进就业,同时也有利于改善人们的就业质量。

(3)催生新兴产业。近年来,新兴产业大量涌现,蓬勃发展。在《“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国务院把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列为国家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重要举措。研究发现,每个新兴产业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创业投资的支持。2015年1月,国务院决定设立总规模为400亿元的国家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创新创业型企业的起步和发展,而新兴产业作为新的“就业池”,将会极大地增强整个社会经济体的就业吸纳能力。

2.2创业投资溢出效应创业投资溢出效应分析

从员工的角度理解创业投资对就业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创业投资的溢出效应对员工的长期职业生涯有着积极的影响:更大的就业机会、更高的薪资水平、更短的“失业期”。高波在对创业投资溢出效应的研究中指出:创业投资从知识创新、技术扩散、组织成长与制度变迁以及人力资本积累四个方面实现其独特的溢出效应。创业投资溢出效应的实现过程同时也对员工的就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认为,员工在创业投资溢出效应中从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先进经验的积累两个方面受益,提高了自身就业水平,间接促进了就业。

(1)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主要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利用等。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创业投资对信息技术愈发重视。国内外研究表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缺乏创业投资的企业的员工更容易遭受技能贬值,从而经历薪水缩减、被解雇、失业、就业质量降低、就业的机会减少这一系列过程。而那些有创业投资的企业的员工,尤其是从事与信息技术有关的职业的员工,已经从创业投资的溢出效应中受益。刘春梅(2010)在对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及实证分析中发现:知识技术密集型的信息技术行业会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从而显著增加劳动者的就业机会。研究还发现对信息技术行业的投资已经改变了人们对技能的需求,这些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各种行业中越来越被看重,并且新的技能通常可以在雇主间转移,促进了员工个人的长期就业。

(2)学习曲线效应。创业投资支持的对象通常是技术含量高、创新性较强的科技项目,创业企业也一般为高新技术企业。创业企业的员工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在高新技术行业积累了先进的工作经验,在运用高新技术及产品时比没有经验的人更加熟练。这些经验同样为人才市场重视和需要。所以创业企业的员工即使后来被解雇或者员工为了自身更好的发展离开企业,由于市场对这样的人才的迫切需要,使得他们会比其他没有相关经验的人经历更短的“失业期”。综上分析,创业投资对就业的影响,从就业机会的提供者的角度看,创业投资通过产业聚集、传统行业技术升级、催生大量新兴产业增加了创业企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从而增加了产业和整个社会经济体就业吸纳能力,促进了就业;从就业者自身来讲,创业投资的溢出效应通过信息技术的掌握、先进经验的积累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加了个人就业机会,进而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就业水平。

3结语

本文分析并总结了创业投资对就业的影响因素,得出创业投资对就业存在着积极影响的结论,再结合创业投资在我国发展的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培育和发展合格的投资者,拓宽创投资金的来源渠道。在保证风险可控、安全流动的前提下,银行、信托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和具有风险识别与承受能力的个人可以发展成为创投基金的来源。②建立和完善创业投资信用机制。通过建立投资者和创业企业家个人等的信用档案,减少合作双方信息的不对称,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③鼓励和支持“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创新创业型企业一体化发展并积极引导新型创业服务平台众创空间的建设,共同构建起一个更加完善的创业孵化体系,通过创新创业带动就业。

主要参考文献

[1]惠恩才.我国风险投资发展障碍与对策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5.

[2]吴成林.风险投资的区域经济发展效应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1.

新创造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范文第5篇

本文我们以狭义的概念来理解和论述创业。创业指的是“从零开始创办一家新企业”;创业企业指的是“新创建的企业即新创企业”。由于当代的创业大多发生在高科技领域,如、基因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先进环保技术等,因此,本文中的当代创业企业,特指“新创立的当代科技创新型企业”,其创业者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

一、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

创业企业的诞生始发于创业者的创业劳动,创业劳动实际上是科技创新劳动的拓展与延续,科技创新劳动是创业劳动的“源”与“核”。探寻当代创业企业的经济性质,其出发点和关键就在于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性质的理解。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是一种有机融合科学与技术内在禀性的高智力劳动。从劳动形式上分析,这种高智力劳动是一种高度复杂劳动,不同于一般的复杂劳动和智力劳动,更完全不同于简单劳动或体力劳动,呈现出自身所特有的异质性。(注:这里的“异质性”是从具体劳动的层面上所作出的分析,而不是抽象劳动的层面。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的抽象劳动是无差异的。)

1.劳动内容的高度专业化与劳动形态的高度专用性

与工业经济时代的机器发明、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等行为中的创新劳动相比较,由于市场深化与细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专业化水平更高。在科技产品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更趋激烈、消费需求更趋个性化的当代经济生活中,科技创新活动要取得成功,必然要确定极其明确的目标,瞄准极其清晰的制高点和攻关领域,专注于特定的活动对象与活动空间。这集中体现为当代科技创新劳动内容的高度专业化。它要求接受更为专门化的与训练,要求培育更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要求掌握更为精、尖、新的知识与拥有更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实验能力。

与高度专业化相适应的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形态的高度专用性。高度专业化的学习、研究、创造与实践,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积淀后,往往形成为一种特定的思维能力与劳动品质而表现为劳动形态的高度专用性。这种高度专用性的劳动形态,一旦移作他用,往往成为“沉没”资产,其内在的价值就大大受损。

2.劳动物化产品的高度创造性

(1)体现为产品市场需求的先导性与创造性。飞跃式的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物化产品具有优质的消费属性(包括生活消费与生产消费)。一个成功的高科技产品(包括有形的商品与无形的服务)的开发与问世,往往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市场,适应了市场需求者的消费趋势,强有力地引导着市场消费的方向,强劲地改善着人们的消费结构,提升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当代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兴起和所获得的巨大成功,赋予了萨伊的“供给创造需求”理论以新的内涵。

(2)体现为产品效用的高度创造性。当代高科技产品是一种高知识密集型产品,从而富有高效用。也就是说,单位产品具有更大的有用性,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某一种或几种需要。①当代科技创新是对自然物质属性和自然能力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区别于传统工业机器生产在性质上仅仅是对自然物质的一般加工和表层属性的自然能力的利用(刘诗白,2001)。因此,较之传统工业生产,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能够带来劳动生产力的几何级数式的提高,从而创造出巨大的生产能力。同时,高科技生产手段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所耗费的非核心技术或产品的其他物质资源的成本极低,高科技产品在批量生产下边际物质成本几乎为零。②高知识密集型产品更具“人性化”特征。高科技消费品更适合消费者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符合消费者个体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更为内在、真实的需求,能迎合消费者对单元产品的高质量多功能提供的要求。高知识含量的消费品由于更能满足现代人的文明消费和审美情趣,从而富有高效用。

(3)体现为产品价值的高度创造性。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比马克思笔下的工程师一类的“高级工人”的所谓一般“复杂劳动”更高层次的“高度复杂劳动”,是一般复杂劳动的倍加。这种高度复杂劳动,比起一般复杂劳动,具有以下两个更为突出的特点:①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更高。当代科技创新活动,劳动的专业化特征表现得极为明显,它需要更为扎实的科学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积累,需要更为丰富的实践与实验经验。因此,科技劳动力的形成,需要投入更高的学习教育费用;当代科技创新活动具有更高的劳动强度,是一种高强度的劳动力耗费,需要有较高的劳动力的补偿费用。另外,由于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度社会化(即是高度社会结合和社会协助的劳动),创新者的劳动能力实际形成费用中还必须包含间接参与科技创新的社会劳动能力的再生产费用(刘诗白,2001)。因此,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而言,其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应该高于一般复杂劳动。②劳动力使用创造的价值增值更大。高品质的科技创新产品的成功问世,在一定时期内往往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垄断地位,由此获得了可观的“超额利润”。综合以上两点,我们认为,与一般劳动产品相比,在高科技产品中,其所耗费的物质资源c部分可能下降,但是劳动力价值v部分与价值增值m部分却以更大比例上升。这样,在同一单位时间内,c+v+m在整体上是大大提高了。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高度复杂劳动,同样能够换算为“自乘的”“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较一般复杂劳动能形成更高的价值。

3.价值创造的高度风险性

一方面,某种创意、想法、灵感要转化为现实的物化产品,需要“苦思冥想”、持续探索、高度关注,需要反复试错、重复实验,最终仍有可能失败。这期间不仅要投入大量的、常人难以想像的精力,还往往需要投入一定的物质资源。失败的结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当事人要承担着极大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即使研发取得了现实的物质载体,由于当代科 技创新的快节奏和当代市场演变的高速度,同样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当代科技产品周期极短,产品更新速度极快,市场竞争又日趋激烈,这使得在高科技产业中,某一项技术往往只有no.1是成功者,no.2以下大都难以得到能够赖以生存的市场份额,从而成为市场竞争的失败者。硅谷中平均大约九成的风险投资是不成功的,就充分表明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度风险性。

4.效应产生的高度非线性

一般性的生产性劳动或简单劳动,其效应的产生往往是直接而明显的、即期而平稳的,劳动的付出与其所产生的效应之间往往呈现出一种显着的恒比例关系即线性关系。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高度复杂劳动则与此不同,其效应的产生往往不是直接和即期的,更多的是具有潜在性、时间性、动态性以及跳跃性。科技劳动者价值的创造并不完全是一时的,而是长期的;并不完全是当期就能表现出来的,有的要经过一段时期才能体现出来;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动态变化的;并不完全是连续的,而是阶段性的。用语言来表达,就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付出与其所产生的效应或价值创造之间不是一种恒定的比例关系即线性关系,而往往呈现出一种倍增或倍减的非恒定关系即非线性关系。

5.集聚社会资源的高度粘吸性

科技创新劳动,作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关键性资源,具有强大的集聚社会资源的功能。工业经济时代的物质资本往往是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发动机和粘合剂,处于资源组合的核心地位。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生产力形态的人力资本,已经独立地走向社会经济生活的舞台中心。科技创新劳动物化产品的高度创造及其特征,强有力地吸引着其他的社会经济资源与之结合,并相互耦合、相互渗透,呈现为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所特有的集聚社会资源的“高粘性”。正是由于这种特性,才出现了当代的“创业革命”即创业职能的职业化现象与趋势。

在当代创业企业中,出资者不仅与经营管理者实现了分离,而且与创业者也实现了分离。事实上,当代计算机、因特网、通信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过程,同时也是科技创新工作者在风险资本支撑下转变为企业家的过程。像康柏电脑、美国在线、e-bay、雅虎等这些享誉全球的明星企业,正是创业革命进程的产物与见证。原为斯坦福大学计算机教授的非吉米·克拉克先生就是这一进程中的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代表人物。克拉克先后成功创立了3家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知名高科技企业,却没有在其中任何一家公司中担任经营层职务。他不仅不介入企业成立后的营运管理,甚至对技术开发本身,也是只讲创意而不问实施。这样,克拉克成了一个纯粹的创业者。他的职能是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他的优势,即在于对技术发展方向作出敏锐的判断及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的创意。

二、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计量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与一般的生产性劳动最大的区别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决定了该劳动报酬形式的多元化和多层次性。从构成上看,科技创新劳动报酬(y)应该包括和体现为以下几种收入形式:①工资性收入a。这是一种再生产劳动力费用,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的初级或低级形式。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的收入更主要地是体现在其他的非工资性收入形式上。②风险收入b。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度专用性以及价值创造的高风险性特征,使得科技劳动者承担着极大的市场风险、生产风险与财务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承担者应该获得相应的风险收入。③超额收入c。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物化产品的高度创造性带来了巨大的超额利润,超额利润的源泉是科技创新劳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超额利润的创造者应该获得相应的超额收入。④非线性收入d。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效应的产生和价值创造的高度不确定性即非线性使得企业利润的实现也呈现出潜在性、时间性、动态性、跳跃性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实现的非线性特征带来了一种特殊的收入报酬形式即非线性收入。⑤创业收入e。当代科技创新劳动集聚社会资源的高粘吸性带来了社会资源的重新整合,实现了资源配置状态和经济组织状态的创新,从而产生了创业利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业者应该获得创业收入。

当代科技创新者的劳动报酬是由以上几个部分共同组成的,即y=a+b+c+d+e。(注:严格地讲,b、c、d、e各种形式的收入之间存在着交叉或部分重叠的可能性。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在本文中暂且不考虑这种情况,这并不影响问题的探讨与结论。)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难以全面地反映出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式中的b、c、d、e等非工资性收入形式都是由科技创新劳动的自身属性带来的,是特殊的劳动报酬形式,不能把它们完全归类于非劳动属性的收入,这是一种根植于科技创新劳动基础上的市场化收入。

由多层次、多元化的收入形式构成的报酬结构特征充分体现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计量的特殊性、复杂性与艰巨性:①由于风险是不可计量的,与其相应的风险收入就是难以直接测算的。②超额利润是个事后变量,而且是极不确定的。通过科技劳动力市场上的直接交易,以固定合约的工资形式给付,根本无法真实体现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价值形成功能。超额收入是无法事先计量的。③创造价值的潜在性、时间性、动态性、跳跃性特点决定了一次性计量和当期计量的非科学性,人为计量或计量也必然是失真的。非线性收入是难以进行一次性计量或当期计量的。④创业收入是集合了多种要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组织租金”,这种“组织租金”只能以某种特殊的“剩余索取权”的形式表现出来。总而言之,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是无法直接地、一次性地、事前地给予定价的。很显然,无论是采用单一的固定合约的工资形式,还是采用传统的年薪制、奖金制或业绩提成制等一般性的剩余索取的形式,都是无法真实、全面反映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市场价值的。科技创新者的风险收入、超额收入、非线性收入、创业收入是高度不确定的,多层次、多元化、以不确定性收入为主的报酬结构充分体现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计量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三、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市场性综合定价机制

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决定了对这种劳动报酬的计量只能采取间接的、重复的、持续的、适合于不确定性状态的定价机制。我们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样的定价机制实质上就是市场中的企业定价机制。由科技创新者自身创办企业,拥有创业企业的所有权,就是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进行计量的一种较好的市场性综合定价机制。

1.企业的生产机制提供了对科技创新劳动进行间接定价的基础

多元化的科技创新劳动的报酬结构首先表明了市场无法对它进行直接定价,只能采取间接定价的迂回方式,即先是通过市场对“劳动的实体”的交易进行直接定价后再来间接反映科技创新劳动报酬。在科技劳动力市场上的直接交易仅仅反映科技劳动者的一般工资性收入部分,而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都只能通过“劳动的实体”的交易来体现和获取。这里所谓的“劳动的实体”是指劳动的物化产品(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或劳动者劳动持久性投入的组织载体。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个“劳动的实体”就是企业本身或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产品源于企业的生产机制,离开了企业最基本的生产,与现代生产力相适应的产品的提供是根本不可能的。同样,离开了企业的生产机制(提供服务性商品的企业也具有生产), 企业在市场上的交易就失去了根基。因此,企业内在的生产机制提供了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进行间接定价的基础。要实现对科技创新劳动的间接定价,只能采取企业组织的迂回计量方式。

2.企业的交易机制提供了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进行多次重复地间接计量的平台

我们知道,现代企业理论尤其是其中的企业契约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体,是某个“中心签约人”与一系列市场上的经济主体相互交易的产物(阿尔钦、德姆塞茨,1972;詹森、麦克林,1976;巴泽尔,1989)。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企业的交易机制的内涵。企业的交易机制提供了一个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进行多次重复地间接计量的平台。从最基本的意义上分析,企业的交易机制体现为企业主与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上的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易。各种市场主体以各自特有的方式对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进行着计量,科技创新劳动报酬就是在这样的相互交易过程中实现的。下面我们对此分别作简要分析。

(1)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对科技创新劳动的计量。①风险资本市场上风险资本家的计量。一般来说,风险投资家是按照某创业者预期会创造出最高价值的标准,从每个研发项目中选定一个进行阶段性融资以使项目得以完成。风险资本家与创业者之间存在着阶段性博弈,他们之间是进行着一场锦标赛,只有那些能产生最高的预期价值的创业者才能得到在第三阶段完成项目所必要的资本。这种“锦标赛式”的治理机制(青木昌彦,2000)最显着的功能是风险资本家在一群创业者的试错过程中能够把确实具有创业才能且能带来最高预期价值的创业者甄别出来。实际上,这种特殊的锦标赛式的治理机制也是风险资本家对科技创新劳动的定价机制。科技创新劳动所内含的的真实价值就是在这样的阶段性锦标赛式的治理过程中一步步反映出来的。这种灵活的治理机制有效地反映了科技创新劳动的高风险性与非线性。②股票市场上社会投资者的计量。人们借助于股票或由其派生的股票期权等种种金融工具,通过股票市场上的价格信号,巧妙地实现了对科技创新劳动的多次重复地间接定价。在股票市场上,各种各样复杂的内生力量相互运动、博弈和共同作用而自发生成的股价信号内在地包含了科技创新劳动的种种特性。投资者是通过股票市场上的买或卖来判断和决定创业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也是通过股票市场上提供的价格信号来预期某种高科技产品的内在价值,更是通过股票市场上的股票价格生成机制来对不可捉摸的充满高风险性的科技创新劳动进行他们各自心目中的“理想”定价。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对科技创新劳动“出价”并最终形成了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这样,借助于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行为,实现了科技劳动力市场上无法直接计量的定价机制的转移,实现了企业内部进行计量的艰巨性到企业外部的资本市场的转移。

(2)产品市场上消费者和供应商对科技创新劳动的计量。消费者日常的“货币选择”行为表面上看是对科技消费产品的购买,实际上是在进行着对凝结在科技产品身上的科技创新劳动的市场化计量,这一点无需多言。我们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创业企业与众多的供应商之间的产品交易过程,也体现了供应商对科技创新劳动的计量意义。供应商对购销合约的履行状况、供应商的资产专用性投资的热情度大小,创业企业外部网络化中各相关协作经济体的经济行为,实际上都或多或少反映了他们对科技创新劳动形成价值功能的判断与预期,直接或间接体现了他们对科技创新劳动效应发挥的现状或未来潜力的许可或质疑。这些都是供应商对科技创新劳动进行计量的表现。

(3)劳动力市场上非科技创新劳动者对科技创新劳动的计量。科技创新者的创业收入、超额收入等非合约性收入的获得,是建立在企业内其他非科技创新劳动者之间相互协作产生的“集体力”基础上的。劳动者对各自雇佣合约的执行态度、劳动力的流动势态,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个“集体力”的形成。劳动力市场上供给方的“出价”行为以及从业者对他们所工作的企业的认同感,不仅体现了劳动者对自身能力的评价,也是劳动者对创业者的价值创造功能的评价。

以上的分析表明,作为一种异质性的科技创新劳动的报酬计量,本来应在科技劳动力市场上由供需双方来解决或应在企业内部由创业者与其他要素所有者各方来解决但又难以合理解决的问题,却在多元的市场交易中由千千万万的“局外人”解决了。在这多元的市场上,无数的经济主体以各自的方式相互作用、综合交织,共同计量着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在市场经济中,具备这样的通过多元化的市场交易重复多次地间接地进行的综合定价机制,除了企业组织外别无他物。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是个多元市场性的综合定价机制。

新创造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范文第6篇

关键词:按要素分配 萨伊教条 要素所有权 生产资料所有制

一、按要素分配的含义

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其中,多种分配方式主要是指按要素分配。所谓要素,指的是构成生产过程的各种因素,也就是创造物质财富的要素,这是撇开生产关系来看的要素。然而按要素分配这一表述中的“要素”含义,已经超出生产力本身的范畴,因为生产要素,无论是劳动还是物质生产资料,它们本身不会提出分配生产成果的要求,能够提出分配要求和决定分配关系的是人。是与生产要素有关系的人。因此,按要素分配中的“要素”,只能从“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或者提供者所提出的要求”这样一种含义去理解。按要素分配的一般含义,就是按照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或者提供者所提出的要求,分配生产过程创造的价值财富。这种含义下的按要素分配,实质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生产关系决定的分配关系,不能撇开生产关系来解释按要素分配。

二、按要素分配政策的依据

现阶段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马克思指出:“分配关系本质上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的,是生产关系的反面。”分配关系归根结底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了不同要素所有者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进而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分配方式和分配关系。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与之相应,在分配领域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在公有制经济内部,实行按劳分配。在私有制经济中,生产要素归不同的所有者拥有,必须承认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以付出一定的回报为条件取得要素的所有者的同意,才能使用归他们所有的各种要素,从而进行生产。

在生产要素归属不同的所有者的条件下必然产生按要素分配的关系。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都是有限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了“经济价值”这个概念来说明土地所有权的经济意义。所谓经济价值,是相对于经济关系中一定的主体而言的物质利益或经济收益。同样。技术、管理、资本等各种不同的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也都具有相应的经济价值。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可以凭借自己的要素所有权,从产业资本家手中获得报酬,使所有权的经济价值得以实现。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下,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生产过程是资本家所拥有的各种不同的生产要素相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果也自然归资本家所有。产业资本家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后,货币资本家、土地所有者必定会凭借其借贷资本所有权和土地所有权参与剩余价值的瓜分。货币资本家获得利息,并不是因为他参与了生产活动利息。只是货币资本家拥有的借贷资本所有权的经济价值实现形式。同样,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也是由于要素所有权经济价值的实现。

马克思说:“劳动力的、资本的和土地的所有权,就是商品这些不同价值组成部分,所以会分别属于各自的所有者并把这些价值组成部分转化为他们的收入的原因。”理解目前我国实行的按要素分配政策,必须牢记这是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进行的,与之相适应,必须实行按要素分配政策为主,按要素分配只能在生产领域占据非主体地位的非公有制经济中实行。应将按要素分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免造成收入差距过大。

三、按要素分配与萨伊教条的本质区别

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关系的本质往往会被假象所掩盖。按要素分配容易让人产生错觉,以为按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就是萨伊“三位一体”公式。“三位一体”公式认为,资本、土地和劳动作为生产的三要素,共同参与了价值的创造,与之相应,三者就要参与分配,并分别获得利润、地租和工资。萨伊直观地反映经济关系本质的表面现象,并加以教条式的解释,这个理论也被称作萨伊教条。对萨伊教条的错误理论进行分析,澄清按要素分配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按要素分配政策。

(一)萨伊教条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殊历史性质

资本――利润,土地――地租,劳动――工资,这个三位一体公式撇开了土地、劳动在使用上的资本主义社会形式,把抽象的、缺少社会形式的土地(属于人类在自然界本身领域)和劳动(属于人类具体有用劳动的一般领域)直接与资本(属于生产关系领域)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人为地并列在一起,似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永恒的社会关系。

(二)萨伊教条混淆了价值创造和使用价值生产的区别

萨伊教条认为土地、资本与劳动一起创造了价值,模糊了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个事实。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产品价值形成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生产资料的价值,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通过具体有用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抽象人类劳动则创造出了大于劳动力价值的、包含剩余价值的价值,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马克思批判了那种在物质财富中,只看到劳动的作用,而忽视资本、土地等生产资料作用的错误观点。他强调指出:“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并充分肯定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鼻祖威廉・配第的名言: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生产资料通过具体有用劳动,将自身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生产出了新使用价值,为新价值的创造提供了物质条件。

(三)萨伊教条混淆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

萨伊教条包含了两部分内容,其中前半部分讲的是价值创造问题,后半部分则是关于价值的分配。实际上,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价值创造属于生产领域,价值分配则属于收入分配领域,决定分配关系的并不是价值由谁创造。而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这些一定的分配形式是以生产条件的一定的社会性质和生产当事人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前提的。因此,一定的分配关系只是历史规定的生产关系的表现。”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下,资本家在通过使劳动力在直接生产过程中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创造出了大于劳动力价值的、包含剩余价值的价值。由于这个最终生产出来的产品,是由资本家购得的劳动力商品与生产资料商品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所有权当然归资本家所有。

(四)萨伊教条是拜物教观念的体现

新创造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

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应用文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而高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就是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应根据不同高等教育类型、不同学科专业、不同人才培养目标的特征进行优化,方能凸显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高校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特征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出于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我们开始以分科教育来快速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基于文科专业的类别特点,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之相呼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

(一)培养目标的综合性从大学教育或社会需求的角度看,高等学校开设各专业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人才。因此,各类型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相通的,即强调培养人才的应用性。高等教育的应用性就是通过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来适应并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但将“适应社会需要”笼统地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并不能准确地概括本科层次高校各专业的应用性。本科层次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抓住培育创造型人才的本质。这种本质在于培养文科专业学生能够运用综合知识和能力,乃至跨专业跨学科的视角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把职业教育单纯的“职业能力”培养提升为“综合素质”培养,即知识的复合性、能力的综合性和素质的全面性。这是高校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同理工科专业或其他职业类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的根本区别。

(二)教学形态的联动性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人才,需要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形态。由于高校文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其创新创业教学形态和组织机制也更加丰富多样,其教学形态主要是以跨学科融通为突破,以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综合采用理论与知识传授型教学形态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联动性教学形态。同时,在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和机制支撑上,基本形成了以教务处、就业指导中心、研究生院等机构为主干,以学生工作部、校团委、各院系为支撑,以第二课堂、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依托的各司其职、协调联动的组织机制体系。联动的教学形态和组织机制涵盖了高校文科学生成长的全过程,潜移默化地将创新创业的素质和能力培养贯穿到学生的思想、学习及生活中,全方位激发其创新创业的灵感与潜能。

(三)创新创业成果的非物质性提及创新创业,人们通常都会联想到技术发明、实验室等有形的物质形态,而对文科专业创新创业的成果很难用有形的物体来描述。这是因为文科和理科研究领域的不同。理工科的研究在实验室,而文科的研究在整个社会,因此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是精神和文化的成果,难以形成具象的东西供人参观。虽然其成果是无形的,也不是最直接的生产力,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却是不可或缺的。因为人类社会不仅需要自然科学的创新,同样需要社会科学的创新,尤其是文化软实力在国家综合国力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精神需求层次的提升,文化产业作为最具前景的第三产业正蓬勃发展,这都为高校文科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广阔的时代舞台和更多的机遇。

(四)服务面向的广泛性高校文科生就业后主要面向的是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领域集中在第三产业或管理服务类专业性的职业。他们面对的是来自各行各业、各个部门以及形形的人,提供的是多元个性的服务。尤其是“互联网+”时代改变了商品和服务提供者与接收者的关系模式,传统的以提供者为中心的思维逐渐演变为以用户为中心,日益强调跨界发展和用户体验。这种用户评价体系正倒逼着行业不断转型升级,同时也表现出了服务行业创新创业的广阔前景。正如互联网行业流行的一句话:谁掌握了用户,谁就掌握了未来。“互联网+”时代下的行业转型和服务升级,也为高校文科生更好发挥特长、减少专业对口与否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提供更多创新创业的机会创造了条件。

二、高校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

伴随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和创新创业浪潮的蓬勃发展,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特别是高校文科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日益突出。

(一)有利于细化和拓展高校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高校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抓住人才的创造性,因此高校文科专业根据其学生特点、专业特点和成长规律“量身定做”,细化和拓展了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机制和方式。在教育机制上,人们意识中的创新创业教育方式主要是通过开展科技比赛或办科技园进行培养,但如果高校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仅停留在一些技术含量低、经营套路老化或形式主义的实践教学,将不能体现其本质。基于此认识,很多高校在长期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逐步拓展了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建设和工作机制,基本构建了以人才为核心、创新为关键、平台为载体、服务为基础的人才培养与创新驱动发展体系。在考核方式上,基于高校文科专业学生未来就业后工作具有很强的人性化、个性化和创造性,在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考核时,除了采取当下的常规考核方式外,同时将创意、创效、创优这些具有创造性的元素嵌入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拓展为推行创意教育、创效教育、创优教育。

新创造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范文第8篇

关键词:技工学生; 就业指导; 创业教育

学生从进入技校学习起,就带有明显的职业倾向和就业的愿望,学生毕业时能否被顺利推荐就业,找到比较满意的单位并安心工作,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将直接影响学校声誉和招生任务的完成,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工作,许多国家在劳动用工部门和教育部门及相关领域都引入这项工作。不难看出,它是联系学校与社会、学生与就业、学业与择业、立业、创业的桥梁。

国内外就业指导研究的成果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从目前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分析,大体可归为四类:一是研究个人择业倾向问题;二是研究职业发展和职业成熟问题;三是研究职业决策过程;四是研究作用于个人职业发展和职业选择的社会因素。强调学校就业指导应视为系统长期的教育过程,强调应结合日常教育工作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这些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发和教益。

因此,立足职业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迎接新时代的呼唤与挑战,充分考虑职校生个体发展的内在需要,来研究和探索技工学校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就业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内涵

1.职业指导的内涵。职业是指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我们这里所说的职业指导是指技工学校根据社会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依据行业对人才规格的不同需求,针对专业实际和学生个性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择业、从业、立业、创业等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其核心是做好技工学校学生的职业辅导工作,社会服务工作,以缓解就业形势,实施职业指导问题。

2.创业教育的内涵。我们这里所说的创业教育是指依据社会需要和个性特点,有目的、有步骤地对技校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创业知识和能力、创业思路、策略等的教育,以提高学生创业综合素质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其目的是为国家和地方培养适应各种需要的创造性人才,为技校生的择业、就业、创业奠定基础,从而实现国家和地方对中、高级技术人才的合理配置,使他们有效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点在于对学生进行创业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否则就谈不上创业人才的培养和造就。

3.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关系。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创业教育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且为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缓解社会压力提供了条件。由于创业教育最终须根据社会需求和个性特长得以实施,因此,要充分发挥创业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我们必须进行就业指导,为创业教育提供专业,调整专业结构,培养人才规格及人才素质要求的依据。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是一项综合工程,它既包括转变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变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及习惯;还包括职业指导的理论基础、教育思想、指导效用、指导原则、指导方法、途径等;也包括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原则、方法、模式、途径、价值等一系列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强调系统性、综合性、实践性是本课题的重要特征。

二、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内容

建议分三个阶段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

1.刚入学的学生对自己、社会、职业等方面知识的了解是极其欠缺的,对其应着重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的教育,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和学习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从学生入学起,就向他们灌输竞争择业的意识,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性格、气质、兴趣、专业及社会需要,确定就业的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将来实现就业目标铺平道路。同时,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系统地、扎实地学习专业知识以及与就业目标相关的其它知识,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学能力。

2.对二年级的学生着重进行专业技能和社会认知能力的培养。此阶段的学生主要以学习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为主,并完成所有项目的技能考核。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围绕专业技能的需要,自学辅修旁系专业,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一身多证的技能型人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注意培养自己的社会活动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与人沟通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和承受挫折的心理调适能力。

3.对毕业班的学生着重进行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分析以及就业定位、择业技巧和面试心态的调试。毕业前,就业目标是学生的学习动力。毕业时,就业目标就表现为就业定位,如果当初确定的就业目标与毕业时的就业形势不一致,就业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在劳动力市场竞争激励的环境下,技校生能否获得一席之地,这就要求他们从实际出发,根据就业形势和自身的能力水平,进行就业定位,先就业、后择业、再立业,不要盲目等待。并且要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艰苦创业的思想,帮助学生冷静地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和趋势,鼓励学生了解到劳动力市场用工状况,为成功就业谋得更广阔的空间和机会。要建立自信心,学会推销自己、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及应有的礼貌和言行举止,以最佳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就必然会取得成功。

三、探索就业指导、创业教育途径

就业指导的途径多种多样,经过近几年实践得出的效果良好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设置就业、创业课

⑴课程内容上要有针对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很多实际问题,在课程内容上就要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比如:①如何确立正确的就业观念;②客观地认识自己,建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实现就业的愿望和要求;③怎样作好求职择业的心理准备;④怎样增强自己在择业中的自信心;⑤如何正确的认识自我、评价自己,找准自己合适的位置;⑥掌握面试的技巧与艺术。这些抽象的问题通过教师通俗化、具体化的讲解,从而帮助学生认清目前就业的现状和了解国家有关的就业政策,树立科学正确的择业观。

⑵教育形式活跃,内容要丰富。就业指导不能只靠毕业前来开设,从入学教育起就融入教育教学过程,让他们通过了解认识理解正确把握这样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来产生作用。从形式上可以采取如下方式:①聘请就业指导方面的老师就该方面问题做系列讲座;②请本校近年成功就业的学生回校作现身说法;③聘请与学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的企业代表来介绍用人情况和面试技巧问题,消除学生对就业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为多渠道就业打下基础。

2.重视学科教学。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的内容,在备课中处理好教学内容,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及时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具体实施,在内容上寓就业指导于学科教学之中。具体的措施是:①召开全校教师会议,统一认识,明确目标与内容、重要性与必要性。②结合学科自身特点和自己的教学经验,灵活取舍教材内容;在备课中精心设计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渗透内容,处理好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内容的完成与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渗透内容的关系;适当增加渗透内容,彼此兼顾,各有侧重。③将学科知识考核与就业指导教育内容的考核有机结合,比例由各任课教师自己掌握。

我们要求教师平时多多收集和积累资料,主要是国内外,校内外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有益的方法、途径、技巧、失误等。将这些经验和失误以案例的形式写进教案,用小故事、小专题的形式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深入学生的心田,为学生所喜爱和乐于接受。

重视课堂教学操作管理。积极探索“在教中学,在学中悟,在悟中创”的方法:①在教师的带领下,尤其是在实习教师的带领下,引导学生在“模仿中创造”,如数控车工、模具钳工、双电维修、计算机网络、会计等专业性项目;②在相互质疑中明确择业、创业的方法、技巧。讨论、质疑有利激活思维、活跃思维,开发创新思维;③在生产实习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方法、技巧,更要为学生铺设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的途径;引导学生发现创新的新途径,逐步形成创造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大胆细致、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

3.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

⑴通过班会、团委、学生会、文学社组织的各种活动,开展就业指导、模拟创业情景训练。

⑵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是实施就业指导的辅助手段。每学期必须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下企业、公司、旅游点,赴劳务市场、人才交流中心、职业中介机构等开展调查、实习锻炼、试聘应聘等活动,以便了解社会需求、认识职业特点、提高求职能力。

⑶学校要充分利用宣传媒体及校园文化如校园计算机网络、校园广播、电视、校黑板报、宣传橱窗、校报、教科研文摘、自制小报等开展就业指导。另外,学校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优秀艺术作品展览、各种操作技能比武、文化娱乐活动,不仅可丰富学生的闲暇生活,展示他们的个性和特长,还可提高交际能力、合作能力,达到陶冶情操、全面发展的目的。

4.建立就业指导工作网络,开展咨询中介服务。从1998年开始就组建了企业与学校联合咨询委员会,学校通过对各类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把用人企业按其性质、类型、规模、经营状况、用工种类、用工时间、对员工素质的要求及员工的待遇等进行归档管理,及时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并通过劳动力市场调查、供求分析、问题咨询、信息、指导报名等多种活动,有效发挥了学校就业指导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就业中介机构在毕业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学校与职业中介的联系,与各地的劳动力人才市场、职介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架起与职业中介机构的桥梁,多渠道地做好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

总之,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创业观、价值观、人生观;具有开拓创新、不怕挫折、吃苦耐劳、敢于创业的精神;可以使学生能正确对待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并善于将目前的学习与远大理想有机结合;促进了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努力挖掘自己的潜能;促进了学生明确所学专业与职业就业竞争形势,产生紧迫感,激起奋进与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力;促进了基础薄弱的学生重新点燃勤奋学习、奋力拼搏的火花;促进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提高和可持续发展。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使学生掌握了职业知识,求职方法和技巧,提高了识业、择业、就业能力,为社会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尹凤霞主编.学生心理保健手册.北京:华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