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学科课程建设方案

体育学科课程建设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体育学科课程建设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体育学科课程建设方案范文第1篇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育核心素养需要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组织、教学方式、评价策略等诸多方面进行改革,其中,最为基础、最为根本的要素则是课程建设。

外国语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传统决定我们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外国语学校的办学历史告诉我们,真正优秀的高素质、国际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必然是具有和谐身心的健康人,具有高尚品质的文明人,具有厚博知识的现代人,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真正的国际化人才必然具有素养,即身心素养、艺术素养、品格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造素养、国际素养、本土素养。

自然,外国语学校的育人目标要求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学校课程体系。2014年,重庆外国语学校“普通高中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方式改革项目”被重庆市教委评定为重庆市教育综合改革基础教育重点项目。通过一年多的研究与实验,我们系统地梳理和总结过去50多年学校课程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基本思路,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特色化、校本课程专题化、社团活动课程化为基本策略;以组织建设、师资培训、课程建设、课程管理评价、经费保障、网络建设为重要抓手;以课程整合、课型重建、课程分级、首席教师制、精品课程建设、社团活动课程化、一生一课表、综合素质评价为基本创新点;以综合分层教学、学科分层走班、学科模块走班、学科兴趣走班、社团兴趣走班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拟定《重庆外国语学校高中“融智+”课程体系》《普通高中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方式改革项目工作方案》《重庆外国语学校高中课程建设工作方案》《重庆外国语学校高中课程实施与管理工作方案》等重要文件,初步形成了具有外国语学校特色、培养“核心素养+个性特长”的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学校课程体系。

我们将重庆外国语学校课程体系命名为“融智+”课程体系。“融智”之“融”即融汇、融合、融通; “智”即智力、智能、智慧。 必修课程、必选课程之外,还有自选课程和自修课程;学科类课程之外,还有社团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显性课程之外,还有隐性课程。其中的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必修课程、必选课程、学科类课程、显性课程主要是针对“核心素养”而开设的,是为“融智课程”;个性化课程、自选课程、自修课程、社团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四大文化节(外语节、体艺节、科技节、读书节)以及各类隐性课程等则主要是针对“个性特长”而开设的,是为“+课程”。

为了便于理解与记忆,我们将重庆外国语学校课程体系编码为“14882064300”。其中的“1”是以“为培养高素质、国际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奠基”为核心理念;“4”是以“培养具有和谐身心的健康人,具有高尚品质的文明人,具有厚博知识的现代人,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为育人目标;第一个“8”是以“身心素养、艺术素养、品格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造素养、国际素养、本土素养”等素养为核心素养;第二个“8”是将所有高中课程整合为体育与健康、艺术、人文与社会、语言与文学、数学与科学、技术与综合实践、外国文化、中国文化等领域;“20”是整个高中课程包括体育与健康、心理、音乐、美术、政治、历史、地理、语文、外语(含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日语、西班牙语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社团、外国文化、中国文化等20门学科;“64”指20门学科的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与个性化课程课程所构成的64个课程序列;“300”指8大课程领域20门学科64个课程序列所包括的300个以上的课程模块或专题。

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师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关键性的要素。这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需要多少老师来教?需要什么样的老师来教?这是每一所学校必须面临的而且必须解决好的难题,因为这直接决定课程改革的成败,直接决定学生的未来和学校的命运。

体育学科课程建设方案范文第2篇

[论文摘 要] 本文紧紧围绕教育部提出的精品课程“五个一流”的建设目标,详细探讨了其对高校在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积极引领示范作用,以促进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实施精品课程建设是国家教育部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综合改革与实践,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各个高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高等教育重点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的重要体现。目前,高校的精品课程一般包括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一所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数量和质量等已成为衡量其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该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因此,精品课程建设也对高校的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本文针对精品课程建设“五个一流”(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标准要求,探讨级精品课建设对高校在教学当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以期为今后普通高校深入开展教学改革,进行各级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参考信息。

1、组建一流教师队伍可引导高校注重凝练学科方向,打造敬业高效的学科团队

一般来讲,每所高校自创建以来就一直在围绕某一个学科专业不断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加强自己特色专业的团队建设,特别是自高校扩招以来,许多新兴学科和热门专业纷纷亮相,使很多学校由专业院校逐步发展成为综合性院校,导致很多学校多元化发展,迷失了自己强项专业的发展方向。通过精品课程要求的一流教师队伍建设,很多高校逐步醒悟过来,经过冷静思考、精心梳理,重新定位学校的办学目的和办学特色,在长期的学科专业历史积淀基础上,围绕强势特色专业整合学校资源,加强凝练学科方向,打造专业学科平台,组建一支敬业奉献、团结协作、人员稳定、务实进取、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业务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主讲教师团队,使本校的特色优势专业学科不断得以传承和创新,也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的师资保证,更为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都体育学院在这方面做出较为成功的范例。1998 年以前,首都体育学院田径学科在全国仅处于中等水平,但是从1998 年开始实施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学科专业形势分析研究,认为田径学科应为其优势学科,进而针对田径学科提出“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平台,以团队建设为核心,以创建高质量成果为重点”的指导思想,遵循“汇精英、纳群言”的建设思路,实施了“3 个结合”,即“校内外相结合、多学科相结合、老中青相结合”,于2006 年成功创建了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人才强教学术创新团队。经过两年多的认真建设,于2008 年进一步提出:“适应社会发展,拓宽田径学科内涵”,通过校内外相结合、老中青相结合、不同学科相结合、不同专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强化提升田径学科队伍的学术业务水平、开阔学术视野、增强科研意识,田径学科成功创建国家级田径精品课程及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

2、提供一流教学内容促使高校紧紧围绕本校特色专业学科方向,密切跟踪学科前沿,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充实完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一流教学内容”要求精品课程的内容要有科学性、先进性、趣味性、实践性、实效性,既要保留传统教学内容体系的连续性,又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科学技术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的新颖性,既要体现系统的理论知识,又要反映本专业最新的生产实践状况。例如,河南工业大学的省级精品课程《储藏物昆虫学》是该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粮油储藏方向的专业课,其课程内容和体系独具特色,系统讲授储藏物昆虫的理论知识和实验实践技能。理论教学内容系统讲授储藏物昆虫的形态学、分类学、生物学、生理学和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实验实践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借助相关工具对常见的重要储藏物昆虫种类正确分类鉴别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同时注重课内课外两个课堂的教学辅导、加强校内校外实验实践基地的建设,注重教学与科研、生产实践的相互促进作用,以此促进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与完善[2]。

3、采用一流教学方法促使教学团队以人为本,因人、因材施教,适时适当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采用“一流教学方法”是准确、全面、高效展现和传授“一流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和技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采用“一流教学方法”促使教学团队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过程中能够以人为本,因人、因材施教,适时适当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技巧,完美体现教学内容、实现预期教学效果。在吸收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并不断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以多媒体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代表的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其灵活、先进、实用、高效的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积极活跃的师生互动氛围、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也使教学质量显著提高。特别是很多高校及其管理部门通过举行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教学大赛,鼓励广大教师主动参与教学改革,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具体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不断尝试和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国家级精品课《普通动物学》野外实习观鸟教学过程中,课程组教师针师资缺乏、教学指导效果差、对被观察动物干扰影响大等问题,改进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采用无线导游系统,既有利于指导教师与学生及时互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科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3]。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运用在很多课程的野外或生产实习教学活动中,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4、构建“一流教材体系”促使课程团队教师兼收并蓄,保持特色

成功的构建“一流教材教材体系” 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教学内容,体现教学要求[4],为课程教学内容的完善和教学方法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载体,也为学生进行系统课程学习,掌握课程所规定的知识提供了可靠的参考资料。“一流教材体系”要重点突出课程的专业特色,既要保持教材内容的系统完整,又要根据学科发展和生产实践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兼收并蓄。如南京大学的国家级精品课程《热学》教材建设过程中,针对当前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增加与教学课时不断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注重把教材的内容编写得更为新颖、丰富、多样化,不但便于学生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也便于教师在课堂上抓住课程重点,着重讲授课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启发和培养学生独立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5]。

5、“一流教学管理”促使高校不断创新机制,迅速建立和完善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体系,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从精品课程建设“一流教学管理”的要求出发,促使高校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管理观念,更新教学管理理念,积极创新管理机制,变消极、僵化的教学管理模式为积极、灵活的教学服务管理体系,由被动转为主动,显著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实现理想的教学管理效果。首先,普通高校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切实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不再把课堂教学作为一项简单的教学任务,而是把课堂教学变为展示才华、传授知识和技能、启迪心灵、激发学生活力、实现个人理想的大舞台,让教学一线老师在教学、职称晋升、荣誉及其他待遇上得到应有的回报。其次,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效果评价制度。对老师的教学效果采取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学校督导组评价相结合,校内和校外专家评价相结合,从教案、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听课效果、课程考核方式等多方面全方位评价[6]。最后,学校要对课程建设在政策与经费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切实鼓励广大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方,使其在进修学习、相关仪器设备的配置更新等方面具有可靠的资金和制度保障。

6、总结

精品课程建设“五个一流”的标准要求,促使高校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体制,引领高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教材体系创新、教学管理体制转变和完善等方面的不断进步,对其提高教学效果、保障教学质量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也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再上新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鸿江,尹军. 从国家级精品课程到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经验与启示[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 ,21(4):385-387.

[2] 柴欣,于明,武优西. 在精品课建设中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素质与水平[J]. 计算机教育,2009,12:142-143

[3] 郭冬生. 无线导游系统在国家级精品课《普通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活动中的应用[J]. 实验室科学,2007,5:187-188.

[4]周带娣. 文献检索课国家级精品教材的建设构想[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5):81-83.

体育学科课程建设方案范文第3篇

整体构建凸显学校特色的万和校区课程

我们的的课程设置突出国际化特色,把国家课程转化为学校可操作的、体现学校发展特质的课程,依据校区课程建设方案,整体安排课程计划。

稳步推进特色课程

1.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策略——A+N模式(A代表国家规定的课时数)

语文课程为“A+1+2模式”——1课时阅读;2课时写字。专人、专地、专时,保质、保量,保证学生经历 6年240节阅读和480节写字课的学习,建立起浓厚的阅读兴趣,积累一定的阅读量且能写一手好字。

英语课程为“A+1+1模式”——1课时主题阅读;1课时英语剧;保证每天都有1节英语课。每周1课时的主题阅读,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目前已初步形成1-4年级的主题阅读纲要。每周1课时的英语剧由中外教师共同组织完成。每学期至少15课时的教学,所有学生参与表演一个英语戏剧。

本学期1-4年级英语剧的剧目:一年级:小红帽 Little Red Riding Hood,二年级:石头汤 Stone Soup,三年级:白雪公主 Snow White,四年级:灰姑娘 Cinderella。

每个学生6年下来,都能参与并完成12个英语剧的学习,达成课标中“能说会道”的教学目标,同时深入了解西方文化,增强英语语言的理解运用。

数学课程为“A+1+1模式”——1课时形象思维训练课;1课时逻辑思维训练课。开设思维训练课,致力打造具有芳草特色的数学文化。

体育健康课程为“A+1+1+5模式”——1课时形体;1课时特色技能;5个大课间。每周增加2课时,保证每天都有一节体育课。认真落实每天半小时的大课间锻炼,高质量完成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为丰富学生的运动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平均每周1课时的特色技能,以2大球2小球为主(足球、篮球、网球、乒乓球),已初步拟出6年的校本计划,设计开发了一系列的体育课程。

艺术课程为“课内拓展,课外提升”模式。课内拓展主要是指:音乐课程采用A+1模式——1课时器乐进课堂;美术课程采用A+2模式——2课时写字,即前面语文拓展内容,内容设置在语文,具体实施在艺术;形体课作为艺术与健康体育的结合。课外提升主要是指成立芳草“乐和”艺术团和专家艺术专业委员会,下设6个分团;举办“幸福万和 艺术起航”学生艺术才华展示系列活动,突出全员性、系列性和多元化的理念,打造万和校区艺术教育的特色活动。

2.国际化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

课程途径

开发儿童哲学课。儿童哲学课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课程,是思考问题方法的训练,同时促进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每周1课时。现一年级的校本教材初稿已完成,二、三年级的校本教材在编写中。

开发电影课。电影课以主题观看、思考、讨论为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校区《小生命的诞生》已在中央电视台录制并播放。

开发文明礼仪课。我们以市级立项课题为载体,利用主题班队会和专题教育课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确立文明礼仪课的“知识点”和“观察点”,初步研制了具有国际特色的小学阶段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体系,探索开发相应的教学课例。

cooperation合作课。主要是通过游戏让学生感受外教的口语,借助西方教师注重合作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听说能力有限,不能适应外教的教学方式。芳草课程建设出台后,我们借鉴五年级国外留学的经验,把学习载体由原来的游戏改成戏剧。调整后,学生在戏剧学习体验中提高了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合作能力,效果较好。

实施途径

着力建设友好社区。秉承“万蔓和翮”的教育理念,学校与家长和社区之间建立了友好、合作的关系。开展亲子阅读、亲子运动会、走进社区等系列活动。制作接送卡,使家长每天都可以走进学校,主动参与到学校的各项工作及管理中来。

努力开发主题实践活动。“我家的歌”“地球仪会说话”是万和校区有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拉近了学校与家庭和社区,以及学生与社会的距离。

积极走进教辅中心。我们注重挖掘各类资源,每个班、每个月都有半天的时间,到芳草地教辅中心去体验和学习一些生动、有趣的艺术课程。

开辟社会大课堂。每月开展一次社会大课堂活动,系统制订了1-6年级整体活动方案。

保障特色课程实施的举措

1.长短课时

依据小学生有效注意时间的规律,将原来的40分钟1课时改为35分钟和30分钟两种课时。在原有总时长的情况下,每星期能排出10课时,这样既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有助益,又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国际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开辟了新途径。

特别要强调的是,原来40分钟的内容要在35分钟或30分钟内完成,对于教师来说,无论备课还是课堂教学,都是一个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过程,都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梳理、编排。

2.小班编制

周课时的增加,需要相应数量的师资,但依据人事政策又不能增加教师。为了保证改革顺利实施,我们确立了班额20-25名学生的“小班教学策略”。语、数、英学科要在35分钟时间内完成大班40分钟的教学内容,实现了以缩短教学时间为主要方式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其他学科通过并班上课的方式(两个班并在一起)减少总课时数,以缓解人事政策中单纯按班数计算编制,课时数增加人事编制不增加的矛盾。

3. 专家保障

学校建立了课程改革专家团队保障。

4. PTESA保驾护航

家长、教师、专家、学校四方联合会,再加入学生一方,构成五维立体空间。

课程建设的困难与思考

需要建立合理的师资队伍和研究机制。作为发展中的不完全学校,在年级不全、班数少,但又要开足、开全学科且需开发新课程的情况下,研究力量较单薄,需要跟进教师研究梯队建设。

需要建立精良的干部队伍和编制保障的高效实施。作为一个不成熟的校区,岗多人少,身兼数职的干部教师较多,而且新的领导班子、新组建的教师队伍,应对常规的工作已感觉吃力,但仍要在保障正常教育教学的基础上,投入到课程改革各项目的设计、实施、梳理与提升上。

需要建立学科专家,尤其是体育专家指导团队。

体育学科课程建设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程开发; 整合;评价

学校课程建设是推进教育实践创新和学校个性化的重要措施。学校可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为指引,在课程资的开发和整合、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明确目标,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1.力戒阻力,统筹安排。充分认识学校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从急功近利的心态中解脱出来,克服阻力,打消“边缘学科”这一思维观念,建立一套系统的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评价机制等,纠正学校及综合课程实施的错误。

2.领导带头学习有关理论,与教师共同研究,与学生共同调查讨论,提出研究课题,制订工作方案。

3.加强校本培训,引导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二、以人为本,开发资源,积极实践

首先,将教师特长与学生兴趣需要相结合。以学生需要为基础,以“全人”培养为出发点,经有特长教师开发、开发小组研究、学生家长赞同,我们第一期便确定了28项课题进行研究,既有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也有来自现实生活的,更有创造研究型的。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中学习和感受,尊重每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

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微机室、实验室、花园的作用。用和挖掘社区的课程资源,聘请乡镇街道的特长名人、管理人员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外辅导员。

其次,体现课程开发的连锁效应:做研究、出课程、促专业成长。“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综合实践课程连续两年在全区成果展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充分展示了综合实践课程的水平。我们在此基础上加大了课程开发的力度,立足各学科,组建学科社团,进行学科拓展活动。为了拓宽学生视野,开设了物理与生活等科学与技术类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素养,开设了新教育指导下的“晨诵午读暮省”、口才训练、文学欣赏等人文素养类课程;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开设了生命化德育、社会实践等德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并且有效地整合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体育节、艺术节等)、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等,构成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程。

第三,为学生外请专业教师、讲授传统及流行课程,补充校内资源不足。如聘请民间酿酒师为顾问,指导学生酿制桑葚酒;聘请当代篆刻名家为篆刻顾问,随时对学生篆刻学习进行指导。同时我们还聘请有特长的家长来开设三十余门选修课程。

三、构建体系,多元评价,反思成长

构建体系。随着经验的积累,学校的课程建设正如火如荼,每学期都能坚持开设30门以上的校本课程。2010年9月,学校课程改革小组成员把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中相同或相近的内容进行归类整理,构建了具有时代特征和我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即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为主干的课程结构。

体育学科课程建设方案范文第5篇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涉及农学、工程、环境等多门学科,因此,在设置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但目前全国开设该专业的高等院校大多对人才培养方案基本处于探索阶段,潍坊学院在2003年第一次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实施的情况下,经过2006年不断调整修订,但仍然存在课程设置相对不合理、实践环节与社会需求衔接不够紧密,原有专业课程模块需要重新调整等问题,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势在必行。2010年,我们在走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基础上,借鉴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特色,根据潍坊学院实际,注重改革方案的地域特色和方案实施的可行性,构建了新的特色人才培养方案[2]。

2构建和实施特色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是教学计划的最基本单元,是专业教学改革方案的具体落脚点。依据学科、社会和学生需求,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采取“纵向压缩,横向拓宽”的措施,建立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突出了“厚基础、宽课程、长实践”特色,从而拓宽了专业基础,强化了实践应用能力[3]。

2.1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将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有机结合,突出课程建设,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在原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重新优化和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总体框架,课程体系划分为三个平台,由通知教育课程平台(必修和选修)、学科基础与专业课程平台(必修和选修)、专业选修课程(限选和任选)平台,加大选修课比例,推行套餐式服务,充分发挥学校学科齐全、文理渗透、农工结合的综合性优势,鼓励学生跨院、跨专业选课,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全面发展。通识教育课程: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注重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坚持外语教学四年不断线,实行分级教学,建设自主学习的网络环境;坚持计算机全程教学与应用,强化计算机网络的教学与实践,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体育教学由竞技体育向健康体育转变,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健身习惯;重视艺术与人文教育,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严格公共选修课程的审核准入制度,加强过程管理,提高课程质量。学科基础与专业课程:根据该专业涉及农学、工程、环境三个学科的特点,改变了原培养计划中农学类课程所占比例较大,工程和环境类课程缺乏的局面,实现了农学、工程和环境三大学科的有机结合;精选课程,推行小课制,对农学类课程中与专业关系不够密切的课程进行了删减,对与学科专业关系密切必须保留课程的学时进行了压缩,使农学、工程、环境三类课程保持在一个合适的比例。

工程和环境类课程中增设了工程力学、画法几何、测量学、自动化控制原理等课程,生物类课程中压缩了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等的学时,将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由专业基础必修课调整为选修课。学科基础与专业选修课程:在专业限选课中,密切结合潍坊特色农业,浓缩、精选核心课程,科学设置设施农业科学和设施农业工程两个模块方向。设施农业科学方向包括设施种植和设施养殖两大内容,主要设置设施园艺学、设施植物保护学、水产养殖学、动物医学等核心课程;设施农业工程方向包括设施工程设计建造和设施工程环境调控两大内容,主要设置农业设施设计基础、设施农业工程环境学、设施农业工程工艺学等核心课程。在任选课的设置上,以提高学生专业基本素养和个性发展能力为目标,力求体现专业特色,丰富和深化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鲜明个性,新增设设施专用品种选育、工厂化育苗、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绿色食品生产与检测等课程。集中进行的实践课程:除军训和公益劳动外,集中进行的实践课程分为学科基础实践、专业基础实践、专业实践、专业综合实践和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五个部分因课程设置不同每个部分对应1~3门课程,学科基础实践重在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认知能力,专业基础实践和专业实践重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专业综合实践重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重在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整后,集中进行的实践课程共达到33周,实验和实践课程在总学分的比重达到37.5%。经过调整,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的比例达到5.2∶1.8∶1,这与我国试行学分制以来的各大著名高校的比例基本一致,既考虑了学科课程发展的需要,更尊重学生个性特征需要,促进了三元课程结构的形成,有利于具有较高技能和丰富个性人才的培养;实践课程学分得到提高,实验实践学分在总学分中比例增加,构建四学年“三四四”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2.2课程设置实施特色

对课程设置进行了整合优化,将必修课与选修课有机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学生培养实行学年学分制,总学分为160学分,其中必修课程86学分,选修课程32学分,实践环节和其他共33学分。课程设置具有“厚、新、宽、活、长”的特点。“厚”主要是强化专业的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比重,如在基础课设置中就包括了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较一般的农学类和工程类专业的基础课设置有很大的不同,数学、化学的基础显著加强。“新”体现在专业课的设置上,结合潍坊是农业大市、寿光设施蔬菜发达和诸城畜产品产业化水平较高的实际,充分考虑设施农业发展的需求,在专业限选课上设置设施农业科学和设施农业工程两个方向,其中设施农业科学方向中同时设置设施种植和设施养殖的相关课程,这在全国其他高校中是没有的;设施农业工程方向中,除了设置农业设施工程环境学、农业设施设计与制造课程,还设置了设施植物栽培学等农学类课程,从而将农学、工程和环境等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宽和活”体现在选修课的设置上,我们将选修课分为三大类:专业类、拓展类和前沿类。

专业类课程以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目的,如设施专用品种选育、工厂化育苗、饲料加工工艺学等课程;拓展类课程则以扩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如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绿色食品生产与检测等课程;前沿类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对学生科研深造具有重要作用,如生物化学专题、分子生物学专题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目的,自主选择相关课程,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积极性。“长”体现在长实验、长实践上。在实验课程的设置上,重点提高实验课程时数和质量,实验学时达476学时。分为“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四层次实验课程,依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组织能力和自主实验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实践课程分为“学科基础实践-专业基础实践-专业实践-专业综合实践-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五层次实践环节,层层递进,依次提高,特别是专业综合实践,在第7学期集中进行,此时专业课程已经学完,设置8周到寿光高科技园等校外合作基地进行专业综合实践,深入实践、到实际生产一线获取增长才干的机会。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含科研训练)在第6~8学期结合教师科研课题开始进行,主要集中在第8学期。通过以上四年不间断的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训练,可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适应社会,树立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把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3人才方案实施的可行性

(1)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重新调整了课程设置,合理调整了专业课程,避免了课程重复、交叉等问题。增加了设施农业工程方向模块,重点开设温室设计与建造、温室自动环境调控技术、设施作物栽培、设施养殖等课程,真正体现了理农渗透、农工结合的宽口径特点。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其他省份的学生可根据家乡地域的特点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选择。

(2)结合潍坊设施农业现代化、国际化的区域优势,依托校外寿光高科技博览园、青州绿博园等联合教学基地,能够到现代化的生产一线得到实践操作和锻炼机会。

(3)实施素质教育,实行学年学分制,注重个性发展,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与潜能,鼓励学生跨系、跨专业选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自由选修全校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来拓宽知识面。调整后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贴近农业发展的实际,更加有利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体育学科课程建设方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体育新闻学科 课程设置 培养模式 建设

数字化媒体时代的到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媒体活动的网络化和数字化。无论是文字的内容还是图片的内容,包括摄像的内容,都通过网络、通过数字来整合,传输方式、集成方式全部是网络化和数字化的。与之对应,新媒体传播主体就变得更加多元化。与此同时,很多传播广告不再通过传统的发行渠道,不再通过有线电视信号,而是卫星、网络等等。面对用户端的多样及时性碎片性,作为媒体端,采集的传输也变得非常多样化,各方面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全媒体的网络。如何应对这么一个非常复杂、而且又在发展中的网络,是媒体界的一个挑战。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事业和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中国当代体育新闻传播事业也发展迅猛,大量的体育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将被社会所需。如何培养体育全媒体人才的体育新闻学科建设则是面对挑战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体育新闻学科建设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校新闻专业发展迅速,全国高校新闻专业点已达661个,新闻专业在校生12~13万人,年毕业生3~4万人,但社会新闻媒体总需求只有1万多人,总体就业形势是供大于求。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体育新闻专业只有重新审视自己的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理念,改革现有教学和培养体制,才能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获得长足进步。体育新闻传播专业是近几年新兴的专业,其人才要求不仅需要懂基本的新闻理论,更需要具备体育特色、懂得体育知识的专门性体育新闻传播人才。

1.课程设置杂而不专。

随着新闻学体制的改革,新闻传播等相关专业就主干课程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归纳为以下8门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中国新闻史、世界新闻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论、媒介批评、电脑网络编辑。新闻教育的一个通病,就是课程设置极其相似(如表),却没有从学生自身接受能力的实际出发。

由表可见,各体育院校的新闻专业课程设置大体趋同,仅有极少数学院有其特色的课程。四年本科课程多而杂,门门都会一点且重复性大,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充分熟练地掌握一门技能。面对不断开设的新课,易造成学而浅的局面。

2.缺乏适用教材。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所必须的硬件。新闻教学在开始之初,便以突出特色、注重特色培养为口号,但在教材的选择上并未真正实现专业特色。一方面,教材选择并未突出教学培养重点。大多学校选择教材的时候,多是为学生考研提供方便,并参照重点大学的教材选择;另一方面,个别院校开设的新兴传媒专业教材尚未编写出来。有关体育新闻类的教材严重缺乏,教学过程当中只能参照一般的新闻学教材,这样便导致特色专业理论知识构架不清晰,学生无法从基本理论出发来指导业务实践。

3.师资队伍不稳定,缺乏教学经验。

学院办学之初,教师可以依靠本校的教师资源和聘请教师来解决问题。但随着新闻专业的发展,师资力量远远不能满足培养全媒体人才的需要。尽管有所改善,但大多数教师都是刚毕业的硕士生,普遍缺乏新闻学的实践操作经历和经验。从实际调查情况看,虽然大部分教师努力学习一些其他社会科学,但整体零散而缺乏系统,肤浅而不厚实,难以适应专业课教学。

二、体育新闻学科发展要求

网络的发展是对传统的新闻传播理念与方式的一次革命。在这种新形势下,我国急需培养能够适应传播全球化竞争的全媒体专业人才。这种人才不仅应具备新闻理论基础,还必须熟练掌握新闻业务,并对媒介融合有所了解。与此同时,加强与媒介集团的合作,建设新闻实验室,以增加案例分析课程为手段,通过观念、知识、素质、能力等培养标准,构建符合体育新闻人才培养目标的办学模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明确办学定位。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和安排。各体育院校应设立不同的办学定位,要切合实际地定位为教学型大学或者应用型大学。各体育院校服务于区域,也是办学定位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应结合体育新闻学发展现状,制定出适应体育的教学定位,积极为新闻学产业培养高素质人才。这样,不但可以体现各地区体育院校的新闻专业办学特色,还可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2.确定体育新闻专业全媒体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采、写、编、评、摄全面发展的、体育和新闻兼通的、能在各类新闻媒体及相关领域从事体育新闻的全媒体人才。体育新闻教育毕竟是一般新闻教育的分支,必须重视坚实的新闻基础教育。在培养目标中,我们强调体育新闻人才的专业化与多学科的培养。未来的体育新闻人不仅是精通某个新闻业务,而且还是媒介融合环境下全媒体的通用人才。

3.多学科知识技能修养的掌握。

通晓各个体育项目并精通某个专项,要了解体育类的知识,如体育概论、体育史、奥林匹克运动、世界顶级赛事与体育明星、各项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和运动竞赛规则。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学、社会学、信息科学的渗入都是不可避免的知识储备。课程开设要注重多学科知识的技能修养,形成由浅入深、由基础到专业、由普遍到特色一条线。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各体育院校可以实行公开招聘,择优录取。在教师聘用方面,根据学科建设及学术、年龄梯度等制定教师人员等级比例来聘用,合理配置师资,稳定教师队伍,加强学术交流。实行访问学习、委培学习等教师队伍建设措施。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双师型教师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并制定出一套适合学院自身发展的绩效评估体系、福利待遇等相关政策。

三、数字化媒体时代的体育新闻学科建设对策

1.优化体育院校新闻专业课程设置。

为适应现代体育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需要,其人才培养目标应是具备新闻学和体育学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交叉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新闻、宣传政策法规及体育新闻报道纪律,能在新闻、出版、宣传、体育部门从事记者、编辑、节目制作与管理工作的体育新闻高级专门人才。建议体育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以下几大类:体育新闻传播类(专业核心课)、体育知识板块(专业基础课)、基础类知识板块(专业基础课)、实践类和其他类。

2.构建体育新闻专业质量工程。

体育新闻学科建设是一个长久的系统工程,往上看:要实现专业支撑学科;往下看:专业发展需要师资、课程、教材、教学、科研和设备、实践条件等要素支持。这是一个系统的“质量工程”。显然,培养高素质的体育新闻人才,筑牢质量这条生命线是关键。为此,我们必须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中心工作,快捷并实效地运行着“质量工程”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师资培训:教师在岗培训和送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实行教师实习制,定期选派教师到媒体实习轮训,定期聘请媒体优秀从业人员到校讲学;②教学水平:教学竞赛,学生评教,精品课建设;③实践能力:加强与媒体的联系,建立大量实习基地,开展摄影比赛、征文大赛,校内实践与校外实习相结合,校内模拟实战,校外广泛联系实习单位;④科研、硬件:课题立项、论文教材、实验室和文化基地建设。

3.整合体育新闻+英语专业资源。

全国体育院校的外语和新闻专业大都是分开的两个系,跨系间进行专业协调难度系数颇高,因此,各体育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特色进行专业互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是各体育院校新闻专业近年的工作重点。比如,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专业的优势在于外语+新闻。具体诠释为,人无我有:两个专业为一个整体系;人有我新:双语教学在两个专业同时进行,新闻专业在高年级双语教学,外语专业四年级开设新闻专业英语基础训练;人新我优:教学成果的全面展示。

4.确定体育院校新闻人才培养模式。

体育新闻人才不单单是新闻人,而是要具备体育特色,懂得体育知识,能够体育新闻的专门性人才。那么,在教学改革中以培养方案、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产学研结合等方面为基础来进行体育新闻专业的教学改革。通过学习借鉴各体育院校的专业特色,我们认为,体育新闻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应该遵循建构一种专才+通才的新模式。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可为: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结合,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理论,再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应用中形成技术应用能力。遵循两个结合的指导思想,将整体课程体系重组为新闻传播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和新闻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并对两大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重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内容改革相适应,进行教材建设;设施先进,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的实训基地建设,是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保证;形成良好产学研结合的机制,将产学研工作贯穿体育新闻人才培养全过程是,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必然途径。

注 释:

[1][4] 孟文娣、毕雪梅、张锐、贾静:《对体育新闻传播专业办学模式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 8月

[2] [5]王玉珍、姜晓红、林芳、嵇玲:《创新型体育新闻传播专业编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10月

[3] 张江南:《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专业发展理念检析》,《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3月

[6]于晓光:《体育新闻专业发展建设研究》,《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体育学科课程建设方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学校课程领导;课程实施

当前上海的课程改革经历了文本建设(标准的制订与教材的开发)、全面实施以及形成制度三个阶段,改革的目标是为了加强课程的选择性和均衡性。国家对学校课程方案实施和课程开发的赋权,使学校对课程的作为有了更大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学校承担了课程建设和实施的重要任务,学校校长和教师在课程行为中的角色由单一的课程计划执行者变为决策者、开发者、实施者、管理者的综合体。校长和教师实施课程的能力,成为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加强学校课程领导在全面实施阶段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同中学从1987年开展课程结构的整体改革,又参加了上海的“一期课改”和“二期课改”,近二十年改革历程的实践,我们梳理出一条经验:美好的课程改革愿景,必须与学校的文化相结合;理想的课程方案,必须与学校的特点相融合。我们认为,将课改理念、课程方案校本化的过程,就是实现学校课程领导的过程。

加强学校课程的领导,首先体现在对课改原则性的把握上。在学校原课程领导行为中,我们:坚持课改的理念和改革的目标,坚持基础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三类课程的结构,坚持控制周课时总量,坚持非考试科目的最低课时量。并在这“五个坚持”的原则性前提下,对课程方案进行创造性实施。

一、关注“三个层面”:校本化建设之路

“三个层面”指课程方案校本化整体设计,课程标准校本化实施,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校本开发。

课改理念提出,学校的课程实施应当满足每一个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的理解是:学校的课程实施不仅应当满足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需求,还应当最大限度地提供学生“品德形成和人格健全、潜能开发和认知发展、艺术修养和体育健身、社会实施和动手操作”等方面的经历;学校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不仅仅是满足学生知识获得的需要,更要通过课程实施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校的课程建设和实施不仅应当满足学生共性的学习和发展需求,还应当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和社会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在整体思考学校的课程设计时,我们把握“三个立足”,努力做到“三个有利于”。立足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诸育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目标的全面和谐发展;立足于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和个性特长发展的差异性;立足于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需求,使课程实施更加有利于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更加有利于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和个性特长的发展,更加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课程方案校本化的整体设计

在课程方案设计上,贯彻课程方案提出的“建立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为主干的课程结构”要求,确立“课程目标的整体性、课程结构的多元性、课程教学的差异性”三个原则,力求做到“保住底线”──打牢学生共同发展的基础;“发展差异”──发展学生不同的基础;“鼓励冒尖”──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学校对课程方案进行了校本化的设计。

1.制订学校的课程实施系统学校课程实施系统见下图:

在课程实施系统中,我们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的功能形态再进行校本整合,通过必修课程的设置,落实学科课程标准的共性要求,“保住底线”,打牢学生共同发展的基础,为学生提供共同修习的课程,是国家课程的一部分。通过限定选修课程的设置,落实学科课程标准对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基础要求,“发展差异”,发展学生不同的基础,是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一部分。通过自主选修课程的设置,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学生适应未来多样化生活奠定基础,“鼓励冒尖”,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是国家课程的部分内容和学校开发的课程。研究型课程作为课程的一种形态,以项目或课题形式保证学生有共同修习的经历,同时渗透在学科基础科目、学科拓展科目、科学素养科目和人文素养科目中,保证学生选择学习的经历。

从课程实施系统的特点来分析,学校对课程方案的校本化设计体现了这样的特点:目标整体,结构多元,尊重选择,差异发展。

2.编订每学期的课程实施计划

学校课程实施系统保证了学校课程实施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学校编订每学期的课程实施计划。课程实施计划严格按照每周35节的课时总量安排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实施。基础型课程的课时总量严格按照课程方案的规定,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实施得到课时的保障。

3.制订学分制课程管理与评价方案

针对课程结构的变化和学生选习时空的扩大,学校必须建立起一种统一而规范的课程管理制度,以保障课程目标的达成和课程选习的实施。我校对这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的课程管理与学业评价制度,即以这时学分进行课程管理,由基本学分和奖励学分组合进行学业评价。

基本学分:以学时为计算单位,按照学生学习领域设置,完成规定学时并考验合格给予规定学分,不合格不给学分,补考合格再给予学分。在整个高中阶段,必须取得规定的最低学时学分才能高中毕业。

奖励学分:由于基本学分只能反映这生完成学习的基本量,不能反映学习的质。为能反映学习的质,增设奖励学分,其目的是使学分制起到评价指标的作用,以全面反映出学生在完成课程规定的学科知识、能力掌握与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基本要求时所表现的差异性;以及反映出学生在自主积极获得知识与技能、学习与活动能力等深广度上、个性特长发展上的差异性,从而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扬长避短,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开发创造性潜力。

采用学分制进行课程管理,既保证了基础型课程的学习,又能充分反映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价值和地位,为学生选择性地学习和个性化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课程标准校本化实施

课程标准是“对学生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并没有提出某一年段的具体要求,很容易导致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以“教材标准”代替“课程标准”。谭程标准在学校的落实,应当将课程标准要求的目标达成细化为每一个阶段的行动目标,实现“段段清”。课程标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它不是对学生的最高要求;还应当允许不同层次、类型的这校在“保住底线”的前提下,提出适应本校学生特点的学习要求。基于这样的理解,在课程实施中,我们提出了“年段分解,底线上移,功能优化”的原则,将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在三类课程中,制订并实施了《大同中学学科课程标准实施纲要》。

年段分解: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课程标准的要求具体化、细化在三个不同年段和三类课程中,以保障课程目标的“段段清”。

底线上移:结合学校的办学基础和学生基础,对课程标准进行校本化处理,在严格限定基础型课程内容的同时,适当提高了其在拓展型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要求。

功能优化: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的不同要坟进行优化整合,提出针对学校学生特点的要求。

例如,《大同中学化学学科课程标准实施纲要》,就以《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为基础,并进行了如下一些主要的处理。

在基础型课程中,细化了学习内容的三级主题,并对“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水平适当提高了教学要求。同时对“学生实验”的安排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

把《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中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各主题的“活动建议”内容有选择地分散到各学期中,并对“过程能力和方法”的培养作了明确的要求,作为学生限定性学习的内容。

设计拓展型课程:化学实验、应用化学、科学技术和社会、综合理科、化学双语等,课程内容一部分来源于《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中拓展型课程各主题的“活动建议”,另一部分延用了学校多年积累的较成熟的主题。

设计了每一学年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撰写论文的层次要求。

例如,《信息科技学科课程标准实施纲要》,提出了如下每一年段的具体实施内容。

高一年级:基础型课程部分总课时数为68课时;拓展型部分(选修课程)课时数为60课时;探究型课程部分(研究型学习类课程与竞赛辅导)课时数为20课时;其中信息科技与其他学科学习整合的项目包括:网络技术与道德(上)、IT活动课(上)、计算机双语(上)。

高二年级:以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为主,其中拓展型部分(选修课程)课时数为60课时;探究型课程部分(研究型学习类课程与竞赛辅导)课时数为20课时;其中信息科技与其他学科学习整合的项目包括:受人与动物启发的自动化(其中部分内容涉及人工智能)、IT活动课(下)、计算机双语(下)、网络技术与道德(下)。

高三年级:以研究型课程为主,主要是学校计算机特长认定学生的辅导和培养,结合英特尔创新大赛及明日科技之星的活动开展以学生研究为核心的研究性学习。

转贴于 课程标准的校本化设计与实施,使课程目标的达成有了更加明确的质量标准,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自主权确立了有力的保障,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可能。学校要求教师根据标准,结合学生的经验、教学的资源和自身的优势对教材进行再开发,设计适应性的方案,在课堂教学落实课标的行动中重点探索“三个问题”,关注“四个变化”;实现三个“转变”。

课堂教学探索“三个问题”:如何解决课堂学生学习的低迷状态;如何使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成为形成积极价值观的过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关注“四个变化”:“一维目标”向“三维目标”的变化;“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变化;接受性学习向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变化;传统手段向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变化。

课堂教学实现“三个转变”:变知识讲授为生活建构;变教案执行为学程设计;变课堂操练为主动探究。

(三)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校本开发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指出:学校要根据各阶段课程结构的总体要求,充分利用所赋予的课程自主权,加强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尤其要加强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可供选择的高质量学校课程。

加强对学校课程研究和开发的领导,是学校课程领导的重要内容。学校重视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的研发、整体设计学校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实施框架,整体推进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科目的开发。

1.整体设计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实施框架

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特长为核心,着眼于培养人格健全、才力出众的时代优秀“大同人”的教育目标,立足共同价值观的培养和个性多元化的教育,整体设计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实施框架。

学校拓展型课程从修习方式上分为三类:国家规定的专题教育活动和彰显学校育人追求的专题课程为必修课程;学科拓展科目和综合拓展科目(校本)中的双语课程为限定选修科目;综合拓展科目(校本)中的课程为学生自主选修的科目,体现学生不同发展的需求。

研究型课程结构图

学校研究型课程在教育目标上,以培养学生思维模式的创新为核心,基本上建立起高中阶段研究型课程的总目标和高中三年既相互渗透、各个阶段又有所侧重递进的分阶段教育目标。在教育内容上,以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批判反思问题为主线,基本上构成高中三年既有整体组合、又有分阶段侧重点,既面向全体学生,又保障学生学习差异的课程与教学载体。

2.整体推进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开发

学校整体推进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开发,不追求科目开设的数量,不单纯依靠教师特长设科,具体实践中做到“一个指向”“两种策略”“三个结合”“四个途径”。

一个指向:培养走向未来的“大同人”

走向未来的“大同人”,应该有深厚的人文功底、扎实的科学素养、追求超越的创新意识和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基础;应该是“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学有特长”“既怀民族情感,又有国际视野”的现代人。

学校拓展型课程的实施框架

两种策略:广域建设,特色开发

“让课程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首先体现在课程的选择性上,学校必须为学生选择提供足够的校本课程的科目。但校本课程的建设不能光追求数量,而应当根据学校文化的需求,走“校本课程特色化,特色课程精品化”之路。

我们将学校的培养目标提炼为“全球意识与民族自尊、合作与竞争、民主与法制、网络意识与网络道德、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创业与风险意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往与慎独”等八个方面的教育内容,整合在八个学习领域中。广域建设,立足八个学习领域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选择学习内容。特色开发,立足文化育人,重点开发支撑学校办学特色、体现学校文化的课程科目。

三个结合:与学科课程结合,与社会多样化需求结合,与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结合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我们努力做到“三个结合”,即:课程开发与学科课程结合,拓展基础学科的学习内容,努力夯实学生的学科功底;与社会多样化需求结合,及时吸纳科技、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奠定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基础;与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相结合,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养成和发展。

四个途径:学校开发,课程引进,教师申报,专家指导

校本开发是基于学校、为了学生的课程领导行为,单纯地依靠教师特长设置和开发课程,很难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因此,学校还必须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建设课程。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学校的教育内容,由学校牵头组织课程开发,例如,我校的“STS课程”“大同文化”课程等;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选择、引进课程,如《知识论》(TOK);对教师申报的课程进行评估,对符合学校教育目标的课程支持教师开发;广泛开发社会资源,利用专家、学者专业优势设置拓展型课程。

3.加强选课指导,引导学生学会选择

针对学校课程广域建设、差异实施的特点,学校加强了对学生课程学习选择性的指导,制订了《上海市大同中学学校课程学习手册》,在学校课程的实施计划、实施方法、课程内容、教学与评价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选课咨询。开展高一新生学前指导课程学习培训活动,每学期第一周进行选课培训动员,为学生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选择学习、主动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学校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开发“选修课程网络系统”。该网络系统集教师课程申报、课程审批、选课指导、课程选择、过程管理、学业管理与评价、课程评价、师生沟通、学习资源、作业递交与批改等功能于一体,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在学校课程管理中的作用。

二、优化“两个行为”:课程管理行为与课程开发行为

立足于学校教育哲学的课程开发也不应该是随意、单一的依据教师兴趣、特长的行为。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课程的管理与评价使其规范化,以提升课程开发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效性。为此,学校必须建立起以校为本的课程管理与评价的机制。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规范课程管理行为,发挥教师参与课程管理的作用,成立“学校课程建设研究小组”,由校长、教学研究室、教育科学研究室、德育研究室主任及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与教师的代表组成;在校长室直接领导下负责学校课程构建、课程开发、课程管理与评价等有关学校课程教材改革方面的规划、设计和研究实施等工作。学校依托课改研究基地学校的优势,聘请有关课程与教学专家为顾问参加重大项目的咨询与研讨;在学校课程管理与评价中根据需要邀请部分学生代表参加。

学校课程建设研究小组的主要任务是:

研究、完善学校课程整体结构,对学校课程布局的优化进行探讨;

研究、讨论每一学期的课程计划,为学校课程计划的实施提供咨询;

进行新课程开发的探索,对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地行指导,并进行课程教学调研和课程教学评价;

对学校选修课程进行课程评价,审议、评估学校选修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选修方式、课程学分;

在学校课程(选修课程)实施中,进行教师教学、学生选修、学习效果与质量的调研,进行学校课程教学的管理,并参与学校选修课程教师的考评。

根据“学校课程建设研究小组”的意见,学校在实践中规范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程序;每学期有课程申报,每个申报都有课程建设研究小组的评估,每个评估都有对申报教师的反馈,凡评估认定的给予立项,每个立项课程都有课程实施的计划,每个立项课程的教学都有课程建设研究小组成员的过程跟踪指导。

同时,我们还规范了教师课程开发的行为,要求教师做到每门课程有“五个一”:每门课程都有清晰的课程目标表述,每门课程都有细致的实施要求,每门课程都有科学的内容设计,每门课程都有合理的课程评价计划,每学年为学生提供一份课程选修信息。

体育学科课程建设方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学分制 课程建设 人才培养 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我国高校开始尝试实施学分制,到现在学分制已成为我国高校教学管理的主要模式。学分制是一种高等学校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有效教学管理模式,它以课程为中心,突出一个“选”字。而高校课程建设是教学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加强和完善高校的课程建设是推动教学基本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因此,开展高校学分制下的课程建设的研究是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 学分制及课程的内涵

1.1学分制的内涵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以其能充分体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等特点日益受到关注。我国大众化教育的逐步实现和地区基础教育质量的差异化使我国高等院校生源质量差异不断增大,高校不同地区新生入学分数甚至相差200分以上。然而学分制的核心选课制和弹性学制,可以较好地解决学生个体入学成绩差异的问题。学分制的实施,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拓宽知识面、了解专业发展的前沿动态的大量课程,学生可以自主选修所需的知识,同一课程可以自主选择所修的教师,这就促使教师必须不断加强研究,努力钻研新知识,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及教学内容,开设高水平的课程,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满足学生选课的要求;同时,由选课而生成的临时班级很大程度淡化了学科、班级、年级的概念,随机变化成分加大,课程建设更趋复杂化。

1.2课程的内涵及高等教育课程的特征

人们对课程的认识是经过漫长的课程建设实践而逐步提高的。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年间。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时写道:“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使用了课程一词。在这里,课程的含义仅仅是指学习的范围、时限和进程的意思,不涉及教学方法上的要求和规范。

到了近现代,教育科学的不断发展使得课程的内涵也不断丰富,但存在不同的界定。课程概念广泛来说是指学校教育中为所有学生提供的和重建的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和。它是建立在多元智力理论的基础上的,具体讲课程就是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所规定和表述的那些教学内容。

在高等学校,课程是学校按照高等教育的目的所建构的一种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学校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单元,是学校教学活动最基本的细胞。高等学校的课程除了少数政治课程、外语类课程和体育课程外,大部分课程是由高校自主设置的,课程内容依据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来制定的。高等教育有以下特征:它是教育制度中的最高层次,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最基本、最根本的社会职能,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更加紧密;其次,高等教育是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受教育群体知识结构和思维发展已达到一个相当水平,因此高等学校课程的特点,就应该以专业为基础,知识是系统的、有层次的,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联系紧密。

1.3课程建设的内涵

课程建设是指课程管理主体对各专业教学科目、教学活动、教学情景及其进程和学校教育情景的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监控协调过程。课程建设的内涵特别丰富,其本质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重组,主体内容包括: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课程教学设施(包括实验设施)的建设;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与装备;课程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等。其中,端正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前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深入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重要内容。

2 学分制下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

学分制的特点决定了高校的课程建设工作面临如下任务:

第一,课程需要名称规范、统一编码,以利于微机管理。另外,学生选课需要有一个规范、客观、公正的选课信息。因而,必须建立课程介绍体系(课程库)。课程信息是教学管理平台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第二,加强课程资源开发,迅速增加课程数量、完善课程资源构成结构。因为拥有充足的、学科覆盖齐全、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紧密联系社会发展需求、反映学科前沿发展水平的课程资源是实施学分制的基本条件。

第三,改革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与管理。学分制起源于选课制,但不等于选课制,它所涉及的实际上是对新的人才培养规格的方案设计――课程体系的变革。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学分制的要求重构课程体系。

第四,在教学管理上,从课程的开设、课程的内容到考核都要有明确的规定,辅以有效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课程建设必须有目的有序的开展,对于课程建设的效果要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估体系和评估标准,采取科学的课程评估方法和正确的评估途径,以促进课程质量的提高。

3 学分制下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部分课程建设理念不清晰,课程建设无明确目标

部分课程组课程建设指导思想不端正,课程建设理念不清。主要是对学校的办学理念认识不深刻,对课程所在专业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该课程在学生专业培养中的应起作用没有认真的研究。

3.2课程建设理论研究薄弱

由于研究力量不足,研究方向不明,学校课程建设理论研究相对薄弱,目前仍然处于初始阶段。主要表现为:对高等教育课程的特殊性和学分制下的课程体系建设缺乏系统的研究;就教学内容和讲授技巧研究得多,课程论研究得少;就课程论课程的多,与相关学科联系少;对基本理论研究多,对应用研究少等。

3.3教师对课程建设的认识不够

由于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短期内又很难见到成效,学校对于教师又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导致部分教师对课程建设认识不足。有的教师认为只要通过课堂讲授完成知识传授,就完成了任务,缺乏对课程建设的全面认识;有的教师认为课程建设是形式主义,与个人发展没有太大关系。个别课程负责人对课程建设的态度不端正,平时抓得不紧,接近验收搞临时突击,拼凑材料。

3.4教学的梯队尚待优化

有的课程组师资队伍相对薄弱,高级职称较少;有的课程组尚未形成良性教学梯队,课程建设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有的课程师资教学水平有所欠缺,教学质量偏低,知识更新速度缓慢。

4 加强课程建设的思考

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开展的基础性工作,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4.1加强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

课程建设是一项由理论指导实践、从实践中总结理论循环前进的一项工作,然而现实中,许多高校课程建设都是根据现实情况提出课程建设的方案和实施意见的,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高等院校应加强课程理论研究,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课程研究理论,通过理论研究来指导课程建设实践,借鉴成功的课程建设经验,规范课程建设,制定科学的课程建设制度,来促进课程建设质量的提高。

4.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

哈佛前校长柯南特曾说:大学的声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一代代教师的质量。课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建设一支师德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结构合理、潜心教学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任务。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要充分发挥有科学特长或教学专长教师的作用,通过他们不断创新,将科学研究成果不断引入到课程中,丰富课程内容,提升课程建设质量。师资队伍建设还要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4.3加强课程内涵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

课程内涵建设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它们构成了课程建设的核心。首先,根据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时展的必然。因此高校要主动适应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课程新体系。其次,积极推进具有研究研讨性质的新型教学模式,将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模式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将课堂讲授和研究研讨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第三,根据课程特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这是信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教学方法和手段越来越丰富,如何将丰富的信息化手段引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4.4加强管理是巩固课程建设成果重要手段

课程建设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必须坚持做好平时的管理工作和再建设工作,抓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从课程建设的各项激励手段入手,进一步加大激励力度,构建课程全部全程激励机制。课程全部全程激励机制即对所有课程实施课程达标、改革示范课、校级精品课程、市级精品课程,直至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层层递进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建立使每位教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都有阶段性建设目标,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加强建设力度,丰富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