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商经济现状

电商经济现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电商经济现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电商经济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跨境电商 中小企业 出口转型

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全世界的经济始终都处于一个疲软的状态,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来说,也不能幸免,这无非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跨境电商近年来却以一个爆发式的形态飞速发展,使我国的中小企业看到了转机,争取可以在在这样的大潮中得到生存和发展。本文着重分析了跨境电商发展现状,我国中小企业对此现状做出的出口的转型所应用的对策,希望可以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改革建议。

一、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随着近些年来经济一体化以及互联网的不断的应用和发展,逐渐出现了一种新型国际贸易模式:跨境电商。跨境电商也终究会成为未来贸易发展的潮流。我国贸易如果想不断发展,就应该抓住跨境电商这一巨大的发展潜力,将其作为我国外贸的一个重要的增长点。经过多方的探究,我们得知我国的跨境电商发展的异常迅猛,与传统的贸易发展趋势形成了特别鲜明的对比,面对这一大好的形式,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国家跨境电商利好政策,并不断完善,行业参与者也不断推动行业产业链,这一系列的有利因素促进我国跨境电商可以起码在未来几年中都可以以一个平稳快速的方式的进行良好的发展。

二、我国跨境电商环境下中小企业的挑战

虽然国家的相关政策对中小企业发展跨境电商给予大力支持,而且外部环境也在不断进行改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那些一系列的挑战是不可避免的,需要直接面对。物流、支付和诚信是跨境电商所要面对的最主要的三大挑战。跨境电商它自身的高运费和高关税和安全性较低是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在支付环节又要面临着兑换风险以及有关资金的安全方面的风险。在出现经济纠纷问题时怎样做到最公正的调节,使买卖双方的自身利益都可以得到保障,这两方面也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我国中小企业在进行跨境电商时。很少有知名的品牌,产品的附加值也就相对来说较低,而且供应链的反映能力也有欠缺,不能做到准确快速,税收和“山寨”也是另外两个需要解决的难题,另外我国在跨境电商方面也缺乏技术高超的人才,这些都制约着我国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

三、跨境电商环境下中小企业出口转型的对策

(一)政府的扶持力度应不断加大

我国现有的关于跨境电商的出口贸易政策和法律法规其实都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全新的贸易模式,我国各部门政府应该加强协调我国已经制定的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税收政策,在现有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改进,政府还应该不断出台能够很好适用于现阶段的跨境电商这一发展模式的鼓励政策,使物流、信用、支付等支撑体系的得到充分的发展。可以通过建设示范城市的方式,不仅可以发现跨境电商在发展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又可以带动整个国家跨境电商模式的全面发展,为了促进我国跨境电商的更加健康的发展,我国政府应该不断扶持和培养一些影响力大而且有着好的信誉的电商企业,并且可以构建健康严格的中小企业评价体系,让彼此在互相监督的体制下可以做到百花齐放。

(二)加强培养出跨境电商的综合性人才

人才的缺失就会造成中小企业定位不准以及网店和网站的水平普遍较低等情况。中小企业重视跨境电商的发展的确重要,但也不应该忽视对有关于跨境电商方面的人才的培养。跨境电商面对的来自全世界每个地方的顾客,而这些顾客的语言、文化、习俗、甚至都大不相同,使跨境电商的相关程序变得更加复杂,这时一个熟练掌握在线支付、通关、物流等各个方面的跨境电商从业人员就显得格外重要,我国的确需要这种全能型人才,必须花费很长的时间来培养。

(三)向小单和多种交易模式的方向转型

在进行这一方面的转型时,第一应该注意的就是要选择合适的物流公司,也不能忽略出现仓储的风险。物流公司要着重注意它的历史和口碑,这样的物流公司拥有更高的可信度、服务水平和能力。不同的货物应该被选择最适合的物流方式,但是物流方式又十分广泛,这就需要商家进行合理的选择。而卖家最为关心的就是有关于价格方面的问题了,决不能采取一味的压低价格的方式,这样最终会对客户的体验进行损害。在仓储方面,有关于海外仓储的风险应格外注意,那些体积大、价格高、易碎的货物应用于海外仓储,这时就应该着重注意商家自身的经济实力以及抵抗风险的能力。

四、结束语

我国当前的经济正面临的转型和升级,而跨境电子商务的爆发式发展不仅为我国中小型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是也带来了全新的机遇,这其中的商机和发展的空间可以促进我国的跨境电商的发展,还可以推进我国对于国外贸易的增长,推进我国的对外贸易的不断转型和升级。

参考文献:

[1]黄冬梅,汤天啊.浙江传统中小外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的瓶颈及对策研究[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电商经济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对策 现状 工商管理

一、前言

在我国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工商管理这项基础性工作将会肩负更多重要的责任,尤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工商管理职能的切实发挥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1]所以分析我国工商管理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显得十分重要。

二、我国工商管理现状

(一)缺乏专业人才

以知识的生产、分配、消费为基础的经济才是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市场经济,然而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工商管理人员仍然深受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没有充分了解我国当前的新经济形势,有的工商管理人员虽然是专业大学毕业生,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缺乏实践经验,造成了经营管理不善。

(二)缺乏强劲的执法力度

工商管理部门拥有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的职能,这些有助于我国依法治国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行。所以,在执法过程中,工商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有效履行工商行政执法职能。然而,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工商管理部门缺乏强劲的执法力度,不能很好地处理现代社会关系,从电视、微信、微博等媒介中可以看到类似的负面事件时有发生。此外,当前我国工商管理地方保护主义的现象依然存在,“地区割据”“行业封锁”等有关地方保护主义的词汇常常出现在各大新闻中,这严重阻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制约了工商部门的各项活动,增加了工商管理部门的执法难度,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创建。

(三)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

作为政府主管市场监督的重要载体,尽管工商管理部门有效地促进了市场经济、社会管理等的进行,然而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其内部问题依然严重。[2]我国的工商管理部门比较多,国家需要进行的资金投入也相应增加,可是与各部门相应的管理制度却没有得到落实,造成了资产使用效率低,资产流失现象突出。加之工商管理部门缺乏相对完善的内部审计机构,在进行管理、会计审计工作时没有完全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监督活动的独立进行。

我国工商管理的效果也直接影响到每一个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因此分析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我国工商管理的改善对策

(一)注重培养人才

要想在最大程度上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就必须改善我国工商管理工作。在工商管理工作中,人才居于核心地位,因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对其管理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而高校是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所以在我国当前大力倡导教育改革的环境下,高校也必须积极投入其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用先进的教育方式,培养现代工商管理工作所需要的人才。在培养的过程中,高校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使高校学生不仅能实现自我价值,还能更好地进行工商管理工作,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除了在高校中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各个阶段的教育过程中,都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增强学生了解社会的能力。

(二)规范执法工作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市场的地域性、局限性已经逐渐被解除,工商管理的难度及任务也相应加大。所以,工商执法工作必须得到加强,我国相关部门首先要有效调整工商执法相关政策,增强他们的执法效力;要不断优化完善我国的《反不正当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有效规范工商管理部门的考核工作以及执法活动,明确部门及人员的权责,防止部门职能交叉等问题的产生,最终使工商管理部门拥有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三)完善管理体制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工商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现象出来。为了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完善工商管理体制。首先,可以增强登记管理职能,宏观调控行业发展宽度,避免市场中比例失衡问题,最终促进产业机构与经济之间协调发展。其次,要对管理体制进行适当改革,增强体制统一性和机构在工作中的权威性。此外,在我国对外开放逐步加强的形势下,工商管理部门要加强与国外企业的沟通交流,最终创建出和谐的市场经济环境。

(四)创建内部控制制度

在内外环境同时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工商管理部门需要进行相应调整,独立进行经济监督活动。对于省工商管理部门来说,要以收支两条线为中心,全面管理整个省份的工商财务经费,要依据支出情况,统一审核划拨人员等经费。[3]此外,工商部门还要有效联系物质管理部门,将管理账目等的入库手续进行合理设置,确保账账相符、账物相符。对于内部审核机构,要使其对单位负责人进行直接汇报,从而促进良好监督局的形成。对于工商管理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要全面评价,完善监督服务职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工商管理工作必须破除传统模式,积极创新,为工商管理工作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为高中学生,可能无法从国家层面上全面、有效地分析我国的工商管理的现状,但是分析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为其改善提出自己的见解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己将来的就业方向和选择,也增强了自身的分析判断能力,为将来走进社会,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工商管理是维护我国经济秩序的重要部门,对构建和谐经济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我国政府部门要根据工商管理的现状,从制度、体制等方面着手,对其进行完善,最终增强工商管理职能。

(作者单位为山西省大同二中)

参考文献

[1] 孙若潮.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科技风,2012(08):262.

电商经济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历程;农产品

一、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历程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经历了供销社――集市和农贸市场――超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

计划经济时期,供销合作社按照国家和政府的意志对农产品进行统购包销,是组织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它由总社、包括省、市、县级社在内的联合社和乡镇一级的基层供销社组成,所以是一个上下连接、覆盖城乡的全国性流通网络,在当时起到了连接城乡市场、促进城乡物资交流的作用。

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同时,城市对于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1991年,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的通知》提出,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流通体系。1992年,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市场开始发挥其资源配置作用,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供销社决定农产品流通、连接城乡市场的作用逐渐弱化。自此,农产品开始大量涌入农产品批发市场,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数量和规模都成上升趋势。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壮大,使得大量农产品进入以零售为主、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集市或农贸市场。随着经济的繁荣,集市和农贸市场的管理和发展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矛盾,例如基础设施落后存在安全隐患,场内规章制度不健全,对保鲜、保活、卫生检疫等方面不够重视,交易秩序混乱等。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强化农产品市场管理、规范农产品流通秩序。与此同时,随着对自身健康及食品安全的不断重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去超市买菜。所以,农产品进超市,以及对农贸市场进行超市化改造,成了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

以上传统的农产品流通中,流通渠道过长,物流技术落后,信息化程度低,已经不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所以农产品电子商务应运而生。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优势在于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随时进行跨区域交易,扩大了农产品流通渠道,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物流成本,节约交易费用,提高了交易过程中的信息化程度。

然而农产品电子商务也存在不足之处。在农产品电子商务条件下,市场上依然存在销售品质低劣农产品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无法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农村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使农产品回归农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只要电子商务贸易主体或者贸易对象涉农,就可称为农村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可以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准确对接,消费者能够充分了解生产者的情况,进行农产品质量追溯,同时也对生产者起到监督的作用。从供需角度看,一方面市场上对高品质的农产品需求量大,另一方面,高品质农产品供给又不足,低劣农产品充斥其中。2015年11月10日,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也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进行改革,提高竞争力。农产品电子商务对“供给侧”的疏忽,造成了高品质农产品需求难以满足的困境。农村电子商务使得生产者准确获取消费者需求信息,按照需求量组织安排生产,能够实现供需平衡,恰恰迎合了“供给侧改革”。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电子商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对农村电子商务的研究也较为成熟。国外关于农村电子商务研究主要包括发展现状研究、商务模式的研究和物流供应链的研究等。

1.发展现状研究

英国学者Warren和Martyn(2004)通过对本国农产品电商的调查,提出本国农产品电商普及缓慢,农民对网络的使用率太低。希腊学者N.Manouselis、A.Konstantas、N.Palavitsinis、C.Costopoulou和A.B.Sideridis(2009)通过对希腊农产品电商市场的抽样调查,并对产品、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希腊目前的农产品电商发展趋势较好,农产品企业相继出现,但其提供专业技术和知识支持等服务太少,电商的基础设施在乡村地区还不够完善,与国际接轨仍有困难。

2.商务模式研究

美国学者Ivanic(2001)指出,农产品贸易依托互联网进行,让销售方式得到了根本改变。美国学者W.Wen(2007)以知识管理为基础,对农村电子商务模式进行创新。澳大利亚学者Molla(2011)对澳大利亚农业通过电子商务的平台进行交易的方式做了研究,并指出了澳大利亚农村电子商务存在信息处理系统不完善的问题。伊朗学者A.Ali(2011)分析了伊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情况,并以此创新了伊朗农村电子商务新模式。

3.物流配送和供应链研究

英国学者H.Renting(2003)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助于通过对农产品供应链的追溯来进行农产品质量追溯。美国学者Wooseung Jang等(2009)通过构建农村中小企业物流模型,证明了中小企业发展合作社有助于加强农产品供应链的管理。Ruiz Garcia等(2010)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对农产品供应链进行搜和跟踪,将更有助于了解农产品的物流情况。瑞典学者Techane(2011)在农产品电子商务条件下,对食品供应链的网络集成化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

从国外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在准确把握本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商务模式创新,目前更多地是进行物流配送和供应链的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农村电子商务的研究整体来说稍有滞后,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商务模式、案例研究、现状与对策、平台建设、物流配送等五个方面。

1.商务模式研究

杨静等(2008)将农村电子商务分为P2C2B、B2B和P2G2B(P 为个体农户,C是农业协会或合作社,B为涉农企业或大型超市,G是政府)三种模式。侯晴霏(2011)认为农村电子商务的三大要素是商务模式、物流模式和运营平台,并提出区域对区域、区域对商家和商家对区域三种以区域为核心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叶秀敏(2011)按照交易主体分类,认为当前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可以分为A2A模式(人与人)、A2C模式(人与消费者)和 C2C模式(个人卖家与个人买家)三种。韩剑鸣(2013)提出P2G2B(农户―政府―农产品需求部门)和B2B&C(农业生产企业―农产品需求企业+个人需求者)两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郭承龙(2015)提出由核心单元(运营单元、美工单元、客服单元、推广单元和配货单元)、紧密单元(生产单元、仓储单元和采购单元)、辅助单元(电商协会、融资单元、培训单元)等组成的农村电子商务共生系统结构,并根据这种共生结构将农村电商模式划分为寄生模式、非对称模式、偏利模式、对称模式和一体化模式等。

我国对于农村电子商务模式研究的局限在于一是没有形统一的标准化的模式分类,二是提出创新模式之后很少进行可行性分析。

2.案例研究

有学者以某一地区为例创新了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吴晓萍(2010)对安徽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安徽电子商务发展的创新模式,一是组建电子商务信息平台,把农民、企业、市场、社会有机结合的绿色产业链模式,二是农业龙头企业自建特色网站模式。赵蕾等(2012)以石家庄市为例,介绍了石家庄市实施农超对接的情况,认为在电子商务背景下,农超对接是石家庄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一种新型模式。

还有人总结了典型的“自上而下”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2010年,中国社科院信息中心与阿里研究中心通过对江苏睢宁沙集镇的调研,首次提出“沙集模式”。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2010)指出,“沙集模式”指的是个体农户自发地使用电商交易平台进行家具的交易,获取收益后吸引其他农户复制该行为,带动家具制造及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由此促进了整个农村的全面发展。马凤兴等(2013)总结出在北山狼户外用品有限公司带领下,农户网商成为北山狼户外用品的分销商,注重打造“北山狼”自有品牌的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北山模式”。郑春峰(2015)进一步对浙江义乌“青岩刘模式”进行总结,得出“青岩刘模式”是网商形成区域联盟,以提高对上游批发商的议价能力,保证产品低价格的竞争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吸引相关配套产业加入市场经营。

上面三种典型的农村电商模式的共同点在于都是农民最先自发组织起来的电子商务交易活动,不同之处在于“沙集模式”和“青岩刘模式”品牌意识差,商户分散经营,而“北山模式”则相反,因而更具竞争力。

3.现状与对策研究

于小燕(2009)从我国农民上网用户比例很低且尚缺乏对网络信息的认知、农副产品物流滞后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并提出大力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加强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发展特色品牌农业等对策。张健(2009)分析了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的现状,指出要想加快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需要大力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等。陈亚洲等(2011)认为农民电子商务意识不够,基础设施薄弱,且多数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服务效率低,由此提出了以市场需求为驱动力,农户、政府、企业三者之间共同协调配合的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议。徐芳(2012)从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所处的信息环境、农业自身存在的缺陷和政策、法律等软环境的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现状,认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农民的积极参与,需要市场和技术的大力支持,需要法律法规的约束。

可以看出,为了突破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困境,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国内文献大多只是分析现状,查找原因,然后提出相应对策,并没有对对策实施的效果进行实证研究。

4.平台建设研究

孟晓明(2009)指出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分为四种,分别是企业自有电子商务平台、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协同电子商务平台和国际化电子商务平台。李红等(2011)提出基于供销社创新农产品供应主体,建设现代农产品流通信息体系,构建农产品、食用品标准体系和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渠道等。张胜军等(2011)分析了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农产品商务信息服务平台、交易平台和人才培养平台在内的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建议。弭凤峰(2014)分析了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基础原理,结合吉林省农村电子商务信息平台的实践经验,提出建设以“小超市、大连锁”为特征的新型农村电子商务信息平台。

5.物流配送研究

一些学者对农村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模型进行了研究。文龙光等(2011)针对我国农村地区开展区域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区域客运班车系统的配送解决方案。刘维(2013)在探讨了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几个基本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新型物流配送模型。吴勇杰(2013)在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分析的前提下提出以邮政为基础在城镇建立物流配送中心的物流配送新模型,并指出该模型的不足之处。

另外一些学者从其他角度对农村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进行探索。苏珊珊(2014)对辽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进行了SWOT 分析,其中优势是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政策支持提供了便利条件;劣势是农村物流企业规模小,物流信息水平化低,服务功能单一;机会是物流需求量增大;威胁是政策不够完善。刘利猛等(2015)认为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的良性互动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促进农村地区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协同发展,提出了重点建设县级以下物流配送体系等建议。

综观国内文献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研究,可以发现缺少对物流配送模型和物流配送效率等的实证研究。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经历了供销社――集市和农贸市场――超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从国内农村电子商务的文献可以看出,尚无学者研究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也没有从发展历程这一新的角度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其他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国内学者对农村电子商务定性研究的多,定量分析的少,不论是从商务模式、案例研究、现状与对策、平台建设还是物流配送方面,很少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目前尚缺乏农村电子商务条件下经济效益的评价、农村信息化测评体系、物流配送效率等的研究。

国内文献主要集中在对电子商务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应用的研究,比如说物流问题,没有关注电子商务在引导农产品生产方面的作用。此外,农产品电子商务只是农村电子商务的一部分,农村电子商务的交易对象是农村商品,例如“沙集模式”中的家具、“北山模式”中的户外运动用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惠及“三农”的不只是农产品,还有其他农村商品。而国内大部分学者都聚焦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忽视了除农产品外其他农村商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作者单位:1.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2.北京工商大学文科实践中心)

参考文献:

[1] 杨静,刘培刚,王志成.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8):117-121.

[2] 侯晴霏,侯济恭.以区域为核心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J].农业网络信息,2011,(5):5-8.

[3] 叶秀敏.三种模式惠“草根”――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探析[J].信息化建设,2011,(11):7-9.

[4] 韩剑鸣.农村电子商务供应链发展模式及定价探讨[J].商业时代,2013,(17):43-45.

[5] 郭承龙.农村电子商务模式探析――基于淘宝村的调研[J].经济体制改革,2015,(5):110-115.

[6] 吴晓萍.安徽农村电子商务的创新发展探讨[J].商业时代,2010,(3):117-119.

电商经济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趋势

网络电子商务,简称电商,近些年来在我国成长迅速。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开始在网上购买个人所需物品,由此诞生的电商巨头也数不胜数,众所周知的阿里巴巴、京东、当当网等等。电子商务的发展让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享受到便利的生活,在较为偏远的农村,近来也开始更多地接触互联网接触电子商务,而电商带给农民的好处更是巨大的,村民们种植养殖的农副产品从传统贩卖到现在通过互联网电商在网上贩卖,销售更加便利也避免了很多时间地域造成的问题。

一、电商在我国农村的发展现状

电商行业在我国农村的建设发展越来越迅速,电子商务的发展崛起主要依赖着互联网的发展迅速,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达造就了辉煌的电商行业,我国对于电商在农村的建设尤为关注,为此还建立了专门的农业数据库农业技术数据库来主要负责收集农民农业的数据,现代化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得到了一些这样的数据支持,数据库中大量的信息还为一些专门的农业管理部门提供了重要的帮助。但是这些数据库的信息只是单纯为了政府部门使用而已,对于真正受益人的农民和农业企业想要传达这些信息面临着很多困难,使农民不能真正得到重要信息。所以要加强建立农业信息的服务平台,建设好农村的通信桥梁,切实培养电商人才,农民和企业要对电子商务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政府部门的背后支持

电商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总体经济的发展,也为农村的发展带来了曙光,近年来我国开始重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颁布了许多积极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由此促进了许多人才,基本设施,大环境等的改善。政府重点了以下几点重点工程:

1.“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

通过大量技术培训,经济支持等方式,帮助农村青年学会运用电子商务技术创业、发展、致富。

2.“快递向西、向下服务拓展工程”

这个工程的主要目的是要让乡镇的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起来,增加物流行业在我国西部、中部。偏远地区的遍及,尽量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有物流”。

3.“电商扶贫工程”

该工程由国务院带头,牵动国家财政资金,带动社会上更多富裕资本一起进入培养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鼓励发展贫困乡优良产品,使之更贴合当今市场的需求。

4.“巾帼电商创业行动”

为了鼓励女子靠着“妇女之家”类似的平台开展电商业务,主要销售各类农产品,实现妇女致富的道路。

5.“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

由商业部,财务部实现的行动倡议,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该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创建了许多电子商务走进农村的示范案例,促进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大力发展,增加了电子商务在农村整体经济中的占额,大大加快了农村电商的发展进程。

(二)农村信息沟通设施的改善

争取将通信互联网等现代化沟通设施实现村村通户户通是一直以来我国都在大力发展的事务,目前,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上升了许多,政府和网络运营在这方面共同努力为偏远的农村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在此同时,电子商务也发展出了一项分支――移动电商。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让移动购物成了炙手可热的新兴功能,智能手机具有方便快捷,成本较电脑更低的特点,如今到处可见使用手机的人群,网购人群更是与日俱增,手机已然成为更流行的购物端口。

有数据显示,每一年农村使用互联网的网民都在增加,甚至有高出城市的势头,到了2016年,农村网购人群预计达4600万。所以在中国,农村已然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网购重要消费群体,他有着巨大的潜力供电商们挖掘,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农村或成为网络高消费市场。

(三)国内外电商巨头的介入

近年来,我国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大力发展,整合农村传统的货物流通问题,实现互联网村村通,大大促进了农产品和工业产品在城镇和乡村之间的快速流通,受到了很好的反响。企业也得到了市场主体的领导权,发挥作用,在农村寻找新的巨大经济消费潜力。

许多电商界的巨头也嗅到了新的商机,纷纷来到农村建设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链。苏宁易购首当其冲先与某电器在石家庄签订了合约,宣布允许该电器公司成为首批授权点之一。苏宁此举想从此开个口子想二三线以后的农村乡镇扩张市场。同时其他电商产业巨头也不甘示弱,先后进入农村电商的建设,加快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四)村民参与度越来越高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让身处现代的人们已然养成闲时刷刷手机玩玩电脑的习惯,而互联网的便利让人们享受到了足不出户便能买好所有东西的滋味,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率现在也是越来越高,农村居民从一开始的不懂、不愿到现在逐渐喜欢上了互联网,使用互联网网购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居民对于互联网的认识也不断提高,甚至一些精明的村民学会了在互联网上卖出自己的农产品,让互联网交易在农村也发展起来是帮助农民更好发家致富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为了农民的切身利益着想的。

(五)消费产生多样化选择

中国的农业最为发达,是公认的农很业大国,所以农村,农民众多,是一股强大的消费力。但是由于农村地处偏远交通经济不够发达,很多农民的消费需求并不能很好的给予满足,能够给农村经济发展起来的行业很少。尽管国家已经给了农村很多好政策,但是农民的工资收入水平增长率依然没有达到城镇的水平。这样使得农民在选择购买商品时可以供选择的东西很少,很多物品都只有一种,造成村民无法随心挑选商品的尴尬情况。而农村电子商务的产生,比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难题,使用互联网搭建的网上购物平台,可以使农民有了更多优质的商品可以供大家选择,并且还可以货比三家,就算是一件同样的商品,也有数以万计的卖家同时销售,可以选择质量最优价格最低廉的商品,是村民们最关心的事。简单来说,电子商务在农村的普及,给以往选择单一的农民带来了更多便利,所以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受到农民们的欢迎。

(六)增添了更多更好的销售农产品的方式

生活在农村,经常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最关心的依然是自己家的农产品能否卖得出来,能否有一个好的销量。以往的农产品销售方式比较单一,一般都是通过简单的菜市场或者批发等。销路何在一直深深让村民们困扰着,经常在电视上会看到某某乡村,种植的蔬菜瓜果由于找不到销路,卖不出去,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烂在土地里的新闻,有时候一年的辛苦可能就此付诸东流。但是自从有了农村电子商务这些互联网的手段,农民多了很多可以销售农产品的渠道,销量也可以大幅上升,农民的收入自然就能提高上来了。

二、农村电商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配送

在构建互联网购物平台时,市场在物流配送、村民消费习惯、如何正确的产品定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比起城市购物人群的相对集中的密集,农村居民的网购分布相对分散,由此快递员无法像城市里那样快速高效的将包裹分装完毕。但是农村不行,首先农村的交通设施不够完善,快递运送车辆很难进入,送货时间成本加大,很多快递公司可能只将快递物件投递在比较方便的县城,基本只去交通更方便的乡镇,而进入村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电商产业链物流却成了最大的短板,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首先要做好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句话说“想致富先修路”,交通便利了,农村物流才能更好地发展起来。其次,增加农村电商物流站点的布置,投入更多资本。农村电商物流站点是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起来的重要环节,加强物流站的建设就是大力发展农村电商。

(二)成本问题

电商巨头们就是看中了农村所具有的潜力才纷纷来到这里建设农村电商网络,然而,农村电商的建设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农村市场本身现有的消费能力、店租、成本等诸多问题一直困扰着电商企业,导致农村的电商发展很难真正实施。

苏宁易购的负责人想出了一个办法,让自营和加盟的形式相辅相成,互相补充。“早在2010年年初,苏宁便提出了全面进入三四级市场,让门店开到全国更多的县城,并利用实体店和苏宁易购的产品优势满足周边乡镇居民一站式购物需求,并通过苏宁易购服务站作为门店的延伸,让O2O模式更加具有深度和广度。”他介绍说。

村县比较有规模的大型销售实体店都成为了电商巨头争夺的对象。实体与网络双线并行,得到的销售发展将是以前单方面实体销售所比不上的。这样无论是对电商巨头企业,销售实体店,还是顾客买家,都有各自的好处。

另外,这些授权服务站不止为了销售商品,也具有各种多元化的服务,兼具品牌推广,购物消费,金融理财,物流售后,便民服务,企业招商等各种功能。更是包含了日用家电、消费百货、食品饮料、化妆品、婴幼儿等多种行业,并且有少量实物商品的摆放,让村民能够实地体验和使用。这也是大部分电商企业在农村的普遍发展模式。

三、农村电商的基本发展模式

目前,在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电商产业蒸蒸日上,但是到底基于一个什么模式发展,相关研究还比较少。一般来说,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模式跟大环境的一般电商发展模式差不多,但是要对农村特殊的环境进行更细致的分解。

(一)自组织和产业再造模式

自组织和产业再造模式是农村电商根据农村自主自营产业的发展而得来的。

当地农民自主组织起来创业或者外来务工农民返乡创业,靠淘宝网销售商品,带头人前路探索成功后,就能迅速地带领一批同村同乡的人共同进入这个行业,在网上销售相同的产品,这种模式叫做自组织模式。

而产业再造模式就是指,在当地的企业无法承受来自市场巨大的销售经营压力,竞争太过激烈,无法继续开展销售。于是这些企业通过淘宝等网购平台,从处于劣势的线下实体业务逐渐转变到线上销售来,利用原有的一些优势比如供货商,固定客户等,在网上重新开展交易模式。

(二)资源型产业和特色产业模式

资源型产业和特色产业模式是根据农村电商的资源依赖性决定的模式。资源型产业模式就是利用农村当地的丰厚的资源优势,通过网上购物交易平台第三方的介入,在网上开拓交易渠道和新兴市场。

特色产业模式是当农村当地不具有任何优势的资源环境,但是他们可以借助第三方电商交易平台,创造一个具有他们自己特色的产业链群体模式。

(三)自产自销模式

农村产业很常见的模式,就是通过自己进货或者自己生产,然后再自行销售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形成主要来源于电商的形成,自产自销省去了许多中间费用,使农民自己所得利润更高。

(四)订单网销模式

这个模式的电商主要使用者不是农民自己,而是他人。这些电商自身无法生产或者生产能力不足以应对庞大的消费群体,就必须与农民签订合同,农民负责生产,电商负责销售的模式。

(五)共生模式

淘宝的产业同质化越发严重,但是已经有了初步的完整的产业链群体。即农村电商的主营发展企业,同时出现了完整的上下线服务。这些上下游服务带着产业不同环节互相配合,整体构建了完整的组合模式。比如产业连带的美工、物流等可以帮助主营企业更完善的业务群;可以帮助协调网上交易平台电商和政府之间的关系的电商协会等等。

结束语

加大农村经济已经是我国重视的基本国策之一,在农村经济建设的大背景下,农村电商通过政府和各界巨头的支持稳步向前发展,这标志着偏远地区也在跟上互联网大时代的步伐,成为新世纪的一分子。但是农村电商发展起步较晚,我们在关心它的优势及可能带来的利益的同时,也要看清楚农村电商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和短板,重视这些问题才能让农村电商拥有更值得期待的未来成绩。

参考文献:

[1]曹建平.浅析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与对策[J].北方经贸,2015,05:70-71.

[2]郭承龙.农村电子商务模式探析――基于淘宝村的调研[J].经济体制改革,2015,05:110-115.

电商经济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农业生态旅游

一、引言

海南全省土地总面积占我国热带面积的42.5%,农业作物种类繁多,热带作物品种十分丰富。海南海域辽阔,河库众多,水产品种类和数量丰富,空气和水环境质量世界一流。丰富的“3S”资源、奇特的山野温泉、原始雨林、美丽的田园风光和热带农业生态环境构成了优越的旅游资源库。目前旅游客源来自于三方面,一为国际游客,这部分游客主要倾向于历史特色与国家特色浓厚的旅游景点;二为外地游客,这部分游客出行时间较为集中,其出行受旅游营销或口碑的影响较大;三为本地游客,这部分游客一直是各地区旅游开发中的盲点,大量、多次是这一群体的显著特征。

传统旅游业发展受旅游资源分布限制,其开展的地域与项目泾渭分明,其面对群体也相对单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代表的旅游业越来越受到重视,旅游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得到普及,旅游资源分布界限被打破,固化的旅游景点被充满地域特色的特殊旅游项目替代,吸引可更多旅游需求群体的参与。创新的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淡化了旅游业中一直存在的旺季与淡季之分,使区域旅游持续繁荣成为可能。

海南省一直致力于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大前提下发展旅游业,解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带动了诸多产业协同发展,强化了生态资源保护。旅游电子商务的出现为旅游业发展插上了翅膀,突破了传统旅游对时间、地域、信息的依赖,成为旅游产业在现阶段发展的特色,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旅游电商产业已成为振兴传统旅游业的重要手段。

二、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目前在兴建国际旅游岛的战略方针下,海南地区的旅游行业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想要强化和振兴海南旅游行业,提升海南区域旅游在国际市场市场上的竞争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是十分有效的渠道。旅游电子商务在我国起步较晚,现阶段在国民经济与技术进步的带动下,呈飞速发展态势。由于消费习惯传统、从业人才缺乏、个性化服务缺少、协同能力差及整体协调性不高等因素的影响,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且发达国家旅游电商经验与国内实际情况之间存在差异,在借鉴国外经验过程中缺乏本土化改造。所以在吸取国外经验教训的同时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旅游电商方案与对策,从而提升海南旅游业的总体竞争力,最终使海南旅游产业具备国际竞争力。目前国内旅游电商发展模式单一,缺乏区域性特色,不能形成合力。大部分的旅游电商网站功能单一,偏重于基本的信息与交易功能,所含信息量较少、更新缓慢、技术落后,没能实现社会化功能。作为新亮点和突破口的海南生态旅游呈现规模小,发展慢,规划差的特点。虽然海南生态旅游电商网站正在抓紧建设,但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现阶段,技术支持和发展思路成为行业革新的决定性因素,旅游电商如何利用好流行的新技术,引进社会化智能旅游新思路成为当务之急。

海南旅游电子商务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还围绕着产品信息化、交易电子化以及网站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普遍存在网络平台建设水平低、旅游企业网站宣传不到位、支付手段单一等问题,缺陷明显。同时旅游产品类别不足,社会化旅游服务不够,移动电商建设滞后等问题是旅游电商企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上述因素直接制约了海南旅游电商的发展速度。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建设进程设想如下表所示。

1.政府主导下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情况

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大体可分为企业主导与政府主导两种。由政府主导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可以映出政府对旅游产业的支持力度。就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而言,政府主导的主动性高于企业主导,这也凸显出旅游业对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海南金旅网”作为国家旅游局倡导和发起“金旅工程”的组成部分,成为海南公共旅游信息官方网络平台。由于人力、资金及管理体制及职能等诸多方面的限制,海南金旅网只承担了政府政务网的基本功能,还没有发挥出作为拥有社会公共资源的电子商务网络平台的优势。政府主导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迟缓,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特别是对农业生态旅游等新生项目,导致政府主导建设后劲不足,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就目前来看,海南旅游电商面对的客户群体有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不能脱颖而出,势必淹没在市场的洪流中。政府主导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具有的权威性是企业电子商务平台无法比拟的,但企业主导的建设更具灵活性更接地气转化更高。因此,采用两种主导平行发展是海南旅游资源推广与建设的关键所在,任何一条线的弱化都会影响到另一条线的正常运行,进而拖累整个旅游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旅游电商市场发展趋向

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共有41.2亿人次国内或出境游,相当于全国人口一年旅游近3次。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统计,中国旅游产业对GDP综合贡献达到了10.1%,超过了教育、银行、汽车产业。传统旅游市场的持续火爆也引发了电子商务旅游市场的高速发展。旅游产品的开发、销售、宣传开始由线下往线上渠道转移,线上渠道所占比重上升趋势非常明显。以技术为依托的网络化发展在旅游电子商务市场拓展中展现了巨大力量,互联网+旅游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三、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

1.强化旅游电子商务在旅游产业链中的地位

传统旅游业与旅游电子商务的结合发展,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动向与必然趋势。旅游电子商务依托互联网优势,其发展伴随技术进步与消费习惯转变,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旅游业发展策略中,应将旅游电子商务放到整个产业链的核心位置,从政策引导、资金扶持、资源配套和建设规划等方面加强对旅游电子商务的投入力度,使之成为推动旅游产业链整体发展的外部动力。

2.本土化发展策略

发展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应结合海南区域情况,深化旅游电子商务服务。海南旅游企业电子商务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需要完善与借鉴的地方很多。在旅游产业发展中,适当借鉴其他区域的发展经验,在短期内有助于旅游产业发展,但从长期来看,要避免缺乏本土化特色旅游产品的打造,而导致的旅游产品整体竞争力不足,没有长效性的局面。在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相关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要考虑本地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开发有本土特色、难以复制的旅游项目与商业模式。另外,要大力培育“服水土”的本地旅游企业,以旅游企业带动当地旅游业持续发展。

3.培养旅游专业人才

在互联网+旅游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主旋律背景下,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从单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顾名思义,互联网+旅游不仅需要扎实的旅游专业知识,还应具备相应互联网操作技能。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必然是线上与线下协同发展,网络技术是旅游产业整体腾飞的重要力量。知识结构单一很难适应复杂的社会竞争,也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关乎旅游产业当前与未来,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是系统性工程,人才是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4.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旅游

目前海南整体旅游产业经济呈现上升势头,对GDP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与关注。传统的旅游行业间竞争也日趋激励,具体体现在景点与景点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旅游企业在整合和优化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大力拓展新兴旅游项目的开发,弥补本区域产业结构不足,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海南应利用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依托热带农业生态资源的优势,大力开发和推行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将农业生态旅游与传统人文、历史、自然景点等旅游资源有效结合,开发具有成本低、可操作、技术高、线上线下结合的试点项目,实现海南区域旅游特色突围。在此过程中还应注意将农业生态旅游项目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紧密结合,以技术为产业驱动力,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使农业生态旅游搭乘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快车,为海南旅游经济整体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四、结语

综上所述,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但是其存在的问题同样明显。旅游产业作为海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依托海南自身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建设区域特色旅游服务,组建云服务、大数据支持下的社会化、智能化的海南农业生态旅游电商平台。坚持以政策支持为保障,以产业结构优化为目标,将农业生态旅游打造成海南旅游的标识性项目。

参考文献:

[1]陈颖杰.海南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3).

[2]蔡舒.浅谈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策略[J].科技展望,2015(05).

[3]雷春.在线商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及对策研究--以海南三亚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3(05).

[4]陈璐.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商贸,2012(01).

[5]易振华.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2014(01).

[6]陈文婷.海南省旅游电子商务开发现状与发展对策[J].琼州学院学报,2008(02).

电商经济现状范文第6篇

关键词:跨境电商;人才;平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158-02

一、跨境电商概述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组织,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也从此开启了中国国际贸易时代的繁荣昌盛,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但是随着全球和中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中国工人工资的快速上涨,全国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成本越来越高,中国制造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从面导致了中国外贸出口和进口的全行业不景气;与之相对应的2014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4.2万亿,同比增长33.3%;2015年跨境电子商务增速高达30%以上,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增速超过70%,跨境电商正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和重要抓手。

二、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发展现状

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崛起,企业需要的跨境电商人才越来越多,企业领导者在市场上可以找到且能选择的多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而国际贸易专业一般的学校都有开设,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离校,但是还有近90%的企业认为目前跨境电商人才厅缺,这是一个十分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大量学生毕业,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人。通过仔细了解企业需求和对比学校培养目标,发现毕业生在技能和实践能力达不到企业的需求。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跨境电商行业,需要越来越多的跨境电商人才,而各高等院校只是增加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数量,根本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为此我们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到企业需要最多的是具有一定实战技能,在校期间操作过速卖通、WISH、AMAZON、DHGATE、阿里巴巴国际站等跨境电商平台中的一个或多个平台,这个需求比例占到70%;了解跨境电商概念,会上传产品和一些入门知道的初级人才占到20%;业界精英等顶级人才占到10%。

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企业更需要的是能够从事业务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并且企业希望大学多增设实践性比较强的课。

三、当前我国跨境电商教学的现状和不足

目前,在跨境电商行业,企业招聘的毕业生专业主要是电子商务、国际商务、商务英语、外语等小语种和国际贸易等专业。尽管现阶段有这么多专业毕业生从事跨境电商待业,可是这些毕业生毕业时大多未能满足行业和企业的需求,企业人事部门普遍认为现在从事跨境电商的毕业生不管来自哪个专业都表现为知识面比较窄,专业知道不扎实,实践技能不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责任心缺乏,遇事容易放弃,职业道德也缺乏,这就让我们反思我们的大学教育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我们教出来的学生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有很多学生能力不足?我们接下来到底应该怎么办?

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的不断发展,跨境电商企业涉及的类目越来越多,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业界人士普遍认为企业招聘跨境电商人才时更多倾向于选择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

四、跨境电商平台教学内容和方式

企业需要具有实操技能的跨境电商人才,而学校大部分课程以理论为主,这其中一个因素就是缺乏具有跨境电商实操的教师,他们不知道怎么操作跨境电商平台,为此我们总结了一些平台的操作模式,以Wish和Aamzon为例,教师可以以此进行教学内容的修改。

五、结语

跨境电商的高速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跨境电商人才,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尤其需要出口型跨境电商人才,为此需要各高校抓紧修改教学计划和课程培养目标,以吻合行业和企业的需求,多增加实操类的专业课程,从而培养出具有实操能力、满足企业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4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R].2015,(04).

电商经济现状范文第7篇

摘要:电子商务正在不断地改变传统的市场运行规则、经济增长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面貌,电子商务已成为引领鄞州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本文通过对近年来鄞州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的探讨、分析、研究,结合电商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指出面临的问题,明确目标导向,提出具体对策。

关键词 :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对策

引言

电子商务是指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开展的经济活动,这包括电子商务交易企业、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电子商务服务企业三大类市场主体。电子商务作为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成长性、开放性、创新性强的特点,实现了商流、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融合发展,能带来强大的知识、技术和经济等溢出效应,是促进现代服务业和智慧经济的重要举措,更是推进鄞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1、全区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1.1 电子商务市场规模日益壮大

电子商务已广泛应用于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成为企业寻找商机、开拓市场的关键渠道,正在成为鄞州经济快速增长的助推器。仅在“阿里巴巴”网页,输入“鄞州”

关键词 进行搜索,就可以找到45.33万条产品信息,1991条供应商公司信息。以全区纳入国家统计标准的“四上”企业为例,2014年共计475家企业有电子商务交易行为,占企业总数的15.9%,累计实现电子商务销售额188.1亿元,同比增长56.4%,销售额占全区GDP比重达14.5%。同时工业、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成为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主力军,其中涉及工业企业341家,批发和零售业企业73家,全年电子商务销售额分别达到114.8亿元和71.5亿元。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投资环境,全区电子商务发展进入快车道,2014年12月鄞州区被浙江省商务厅确定为第二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区,作为区域电商重镇的地位加速确立。

1.2 电子商务经营方式更趋丰富

随着国内外电子商务日趋活跃,投资主体日渐多元化,业务模式不断创新,全区企业利用电子商务适应市场环境的能力逐步提升。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电商经营类型多样化的格局,有雅戈尔、奥克斯、杉杉、广博等传统制造业企业加快电子商务普及应用,并通过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子商务平台“借船出海”,努力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的“无缝对接”;有汇金大通、海商网络、我要印等电商第三方平台10余家,使市场资源集聚化,为买卖双方提供交易撮合,带动了大批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有宾果、九鼎、亿海等电商服务企业100余家,提供电子商务外包业务,帮助传统企业进一步降低电子商务的进入门槛和经营成本。

2015年1月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汇金大通有色金属现货交易平台被列入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平台。随着市场形势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鄞州区电子商务产业紧跟时代潮流,正从传统的B2B、B2C等模式,开始向包括C2C、O2O在内的多模式竞争性共存方向发展,电子商务新业态加速形成。

1.3 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建设不断开拓

随着国土空间资源日益紧缺与环境提升需要,鄞州区正大力促进电子商务发展要素的集聚,以“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式高标准建设电子商务功能园区,为打造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提供坚实的综合平台支撑。通过凝聚政府、企业、社会三方资源,一方面对现有旧工业区、旧厂房等进行更新改造,另一方面依托中心区空置的楼宇资源进行招商引资,全区已建成了一舟跨境电商园、欧琳电商园、鄞州(首南)电商创业园、厚力网购智慧园等电商集聚区。同时,2014年9月宁波栎社保税物流中心成功获批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将为全区发展跨境电商创造了新机遇和新载体。各园区重点引进电子商务、软件开发、创意设计,物流仓储等一系列围绕电商产业发展的企业,整合资源、加强服务、倾斜政策,有效增强了园区的产业吸纳力、辐射力、带动力,引领全区电子商务产业实现新跨越。

1.4 电子商务发展环境逐渐成熟

除了贯彻落实好国家、省、市制定的相关政策外,为了细化措施,抓好落实,鄞州区因地制宜地采取行动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助力电子商务又好又快发展。为建立电子商务协同推进机制,2013年6月成立鄞州区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区电子商务发展工作的总体领导、谋划和布局。2014年4月区府办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促进鄞州电子商务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提供了路径。同年9月召开(中国·鄞州)跨境电商高峰论坛,1 2月进行了鄞州区“风云电商”企业评选活动,这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发展电子商务的良好氛围。以引进并重点支持一批电子商务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创业创新为目的,2015年2月宁波市启动“3315电商计划”,鄞州区给予优厚的配套资助,为加快集聚电商智力资源和高端项目创造了有利的竞争条件。

2、当前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2.1 与电子商务发达地区相比,鄞州区电子商务起步时间相对较晚,电商创业兴业的文化氛围不浓,缺少标杆型电商企业,单个企业的品牌优势和规模效应还不显著。同时区域电子商务发展分散,层次不高,还未形成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企业集群,省级电商示范产业基地更处于空缺状态。

2.2 电商综合溢出效应释放不足,利用电子商务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尚未充分显现。一方面鄞州的许多企业未及时更新经营观念和方法,对发展电商处于观望之中,另一方面是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有限,导致电商销售额占比还不高。

2.3 随着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增多,目前全区电商专业人才总量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而行业领军人才和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更是严重缺乏,人才不足已成为制约电商产业蓬勃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

2.4 区内电商交易企业、平台企业、服务企业总体上各自为阵,互联网金融、软件开发、创意设计、物流配送、风险投资等电商配套服务和支撑体系缺乏集聚、协同和整合,尚未形成完善的电子商务产业链,难以形成竞争合力。

2.5 各类电商企业业务创新不足,经营模式、销售策略、产品内容等往往存在抄袭模仿的问题,而对服务价值深度挖掘不够,导致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利润空间缩小。

2.6 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现有的电子商务统计监测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以鄞州区现有的统计力量、基础与方法难以适应电商统计工作的高标准要求,影响政府部门对电商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及时准确把握。

3、全区电子商务发展的目标导向

比尔·盖茨曾经预言:“二十一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已刻不容缓,这既是市场“新常态”的倒逼力量和必然选择,也是鄞州适应国际国内发展趋势的迫切需要,更是企业进一步转型升级的现实课题。

3.1 使电子商务成为拉动鄞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015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对于鄞州而言,要善于抓住机遇,在新常态下重新布局经济发展战略支点,争做电商时代的领跑者,增强电子商务对全区经济的支撑、带动和优化作用,使之成为助推经济再成长的新动力。

3.2 使电子商务成为保持区域竞争力的优先选项

互联网拉平了不同区域在地理位置、商业机会、资源要素等方面的差距,区域间综合竞争更加激烈。形势紧迫,如不加速发展电子商务,将会削弱鄞州的区域竞争力、创造力、吸引力,影响今后的发展潜力、格局和质量。当前挑战严峻,鄞州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不但与海宁、义乌、余杭等电商发达县(市、区)有较大差距,而且面对诸暨、余姚、临安等第二梯队也未占明显优势。全区电子商务发展任重道远,亟需补齐短板,使之成为保持区域竞争优势的新砝码。

3.3 使电子商务成为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

随着互联网交易规模的日益扩大,电子商务给企业带来了市场重新洗牌的契机。推动传统企业面向电子商务的转型升级,重点抓好商品营销、品牌传播、客户管理、产品开发等领域的电商化变革,发挥好电子商务在减少交易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和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等方面的优势。以电子商务的推广应用作为突破口,最大限度地激发转型升级活力,使之成为促进企业加快创新驱动、智能转型、绿色发展的新利器。

4、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

4.1 政府部门需要制定详细的电商发展规划,找准自身职能定位,加强产业发展调研和指导,从政策、服务、资源等多方面着手加大电子商务的扶持力度。各电商产业园区要注重创新公共服务模式,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全方位、一站式、专业化配套服务。建议由政府牵头组建鄞州电商产业联盟,发挥其在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交流、合作和监督的作用,让电商产业发展更快更稳。

4.2 鼓励区内电商企业创新发展,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之路。寻找国内外电商产业发展的空白点和薄弱点,有效规避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向教育、医疗、金融、旅游等领域深度延伸,深耕跨境电商市场,开创电商事业新蓝海。同时要加快全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开辟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村经济增质提速。

4.3 为区内纺织服装、电气机械、通用设备等传统优势产业应用和转型电子商务提供良好条件。实现传统实体经济和电子商务的有机结合。以培育和创建电商示范企业、平台及产业基地为抓手,努力把电商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对创建成功的示范企业、平台及产业基地给予一定的奖励,加快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实现“电商换市”的战略目标。

4.4 加强电商人才队伍建设,优先引进有实力的电商团队和项目。充分发挥区内高等院校众多的优势,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电子商务“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机制,可尝试开展“订单式”电商人才培养,真正实现智力资源为我所用。另外根据需要可针对性开办电商培训班,提高从业者电子商务操作技能,壮大电商就业创业群体。

4.5 构建和优化区域电商生态产业链,注重资源整合,形成电子商务集群优势。利用南部商务区的庞大楼宇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电子商务专业楼宇,尽快实现鄞州电商的规模优势、市场优势和品牌优势,积极抢占全省全市电商产业制高点。积极推进建设更宽广的综合性金融平台,使中小电商企业在融资上获得更大的便利,以支持创新能力强、高成长型电商企业发展步伐。

4.6 政府商务部门和统计部门要加强电子商务统计监测工作,密切分工协作,互相配合支持,共同推动建立起一支专业的电商统计队伍。同时要加强电子商务统计数据的质量审核,做好数据分析和工作,为制定全区电子商务发展政策与落实考核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盛威.宁波鄞州区中小型企业的电子商务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1(2):155-156.

[2] 雷丙杰,孙静.区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发展问题研究——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14(6):77-78.

[3] 张伦.通州区电子商务企业集聚初探[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4,30(6):41-44.

电商经济现状范文第8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实用型人才;特点;现状

改革开放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结构变化的同时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社会需要实用型人才。工商管理人才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当前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作为人才输出基地就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当前学校培养人才的重心应该逐渐地转移到实用型人才培养上来。对学校来说,在培养工商管理实用型人才时,应该采取更多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工商管理及工商管理专业

工商管理是一个涉及了很多内容的一个行业,主要涉及了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工商管理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的一门科学。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来说,它是一个涉及到很多学科的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具体的专业方向,可以选择的方向有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企业投资等。工商管理专业从开始发展到现在,一直是随着我国经营主体的体制改革而不断地发展、成熟。

二、工商管理人才需求及其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工商管理人才需求情况。社会体制及经济结构的变化,使得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零售业的快速发展加大了社会对店铺管理人才的需求。为了刺激消费,国家出台了一些刺激消费的政策,比如说家电的以旧换新、家电补贴政策,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消费。这种背景下我国的连锁店急剧增加,零售业展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因此对店铺管理人员的需求也急剧增加;第二,管理人才难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目前,工商企业管理人员中非常缺少高级管理人才,而且从事基层工商管理的人员素质不高、学历也比较低,专科以下的从业人员比例大约为50%,这些人员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所以我国高校应该向社会输送一些素质高的管理人才[2]。

(二)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目前,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人才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情况。从零售业的发展及人才需求情况可以看出,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极度匮乏。对于零售业来说,一个好的店长可以明显提高零售店的营业额。目前,优秀的店长都是通过高薪聘用的,因为培养一个店长需要大约3年的时间,并且一个普通的员工想成为一名店长需要经过大量的培训,这个过程既费时又费力,所以零售业中通常都以高薪挖人。然而,作为人才输出的高校没有发挥出它们培养人才的作用,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急剧的攀升,但是高校对该类人才的培养却存在严重脱节现象,通过调查发现几乎没有一所高校开设店铺管理专业,即使开设了相关的专业,其人才培养的方向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另外,高校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校在人才培养的定位上存在盲从性,很多高校都存在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定位盲从,教育资源没有优化配置,培养的人才实践能力差,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其次,高校培养目标有所偏离。目前,各高校都比较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了实践教学,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可能是一个合格的工商管理人才。

三、对工商管理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开展工商管理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能够更好地刺激学生去思考、去主动的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在工商管理教学过程中,首先老师应该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老师切身的实践过才能够了解到工商管理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这样老师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方向;其次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而促使他们主动提出问题,甚至是解决问题。在工商管理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地传授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教学,如果只是理论授课,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胜任职位需求。

(二)建立实习基地。工商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所以在专业人才培养时脱离实践培养和培训是不可以的。高校为了保证培养出来的管理人员可以胜任自己的工作,就必须加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可以给工商管理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实践机会,学校要树立面向应用,依托行业办学的建设理念,而且可以广泛邀请企业专家和行业人士参与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相信通过这种方式一定会培养出更多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结语:总而言之,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结构的转变给工商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各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要想输出更多能够胜任工商管理专业需求的人才,就要加强实践教学,切不可与社会需求脱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