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生课外阅读措施

小学生课外阅读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小学生课外阅读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生课外阅读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 影响因素 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人们的受教育水平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都表现得十分明显。特别是在农村的小学教育中,其受教育水平相对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受教育人数大幅度增加,教学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有所提升等。但在农村的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思考,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办法予以解决。

一、影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因素

第一,书籍资源的匮乏。农村普遍缺乏书籍,因此适合小学生阅读的、高质量并且受小学生欢迎的书籍更是少之又少。一方面是由于家长们只会给孩子买一些学习用的辅导书籍,书目单一,强迫孩子学习文化课程,扼杀了他们阅读课外书籍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课外书籍比较昂贵,使得很多小学生负担不起课外书籍的费用,只能望书兴叹了。

第二,读书时间的缺乏。由于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老师和家长经常给学生留过多的作业,让他们把时间耗费在复习资料的完成上面,面对如此紧张的学习局面,课外书籍的阅读成为一种难以实现的目标。

第三,读书兴趣的缺失。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普遍较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阅读兴趣的缺失,使他们不重视阅读课外的书籍。除此之外,电视、网络等传媒手段的飞速发展,吸引了小学生们的注意力,使他们觉得乏味枯燥的文字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因此他们的课余生活被电视和网络等牢牢占据。

二、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措施

(一)培养阅读的兴趣

要激发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可以从几个方面予以解决。首先,可以通过外部环境的改变来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比如,可以在教室、图书馆等场所张贴读书的标语和名言,在学校醒目的位置设置推荐新书的专栏等,让学生受到熏陶,逐渐爱上阅读课外书籍。其次,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比如举办课外阅读的演讲比赛,或者举办课外阅读的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在活动结束后可以适当奖励学生,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也就愈加浓烈。第三,教师还可以在授课过程中,穿插一些热爱读书的名人轶事,树立榜样,也可以表扬一些热衷于阅读课外书籍的学生,同样也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四,家长也应该积极配合教师,在家里鼓励孩子多阅读,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兴趣。

(二)建立课外阅读的机制

首先,学校应该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这需要有关部门给予财力和物力等方面的支持,比如图书馆、阅览室的建设,还有课外书籍的购置。除此之外,这些资源要充分利用起来,全面向师生开放,不能使其成为摆设。体现课外阅读的开放性。比如,可以有计划的安排学生到图书馆阅读,并且由专门的负责人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使其条理化和系统化。其次,要营造热爱读书的氛围。学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并和教育、文化、法制等部门联手,当然还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读书的环境,形成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风气和氛围。在这里,家长应当发挥模范作用,保证学生每天至少有一小时的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为学生营造全面的读书氛围。第三,应当建立和完善课外阅读的效果评价机制。效果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读后感、读书笔记或者读书心得等方面,使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读书方法和读书态度,进而得到充分的肯定。通过效果评价,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读书对于人类的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读书应当有所选择,如果无选择性、无目的性的阅读,不仅没有益处,还会产生负面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指导学生选择有益身心发展的书籍作为课外阅读的对象,比如可以选择与课本课文有关的文章进行阅读,或者班级统一订阅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报刊杂志,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益。此外,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教师应当注重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比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字句应当查阅工具书:遇到优美的语句标注出来并且摘抄下来;指导学生写读后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加强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并且艰巨的任务,需要教育部门、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多方面的配合。同时,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在阅读过程中接触到的名人轶事,对小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伟.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3):37—37.

小学生课外阅读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拓展阅读 活动

一、拓展阅读活动的意义

在今天,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时,强调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已成为所有教师努力的方向。而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拓展阅读活动就是小学语文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的具体实施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既是对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提高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对学校教育及语文学科的拓宽、延伸和补充。它能有力的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 ,好奇心强,记忆力好,正处于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按理说:搞好课外阅读,扩大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素质 ,是一件不难做到的事情。然而现实的情况并非如此。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并不乐观。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扎根于人们的头脑之中;教师教学只重视课本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虽然也在时不时地强调,但由于没有采取得力的措施,课外阅读只有广泛的号召,但实际上基本流于新式。学生并没有主动去学习。

(二)由于社会生存竞争的压力,许多家长也把学习课本知识的分高分低当作孩子学习成绩好坏的唯一标准。他们愿意花费大量资金为孩子购买大量的课本练习 、答案、 小学生优秀作文选集让他们去做、去读;而不愿意让孩子去接触除此之外的任何书籍。

(三)由于教师和家长都不太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因而学生的阅读时间保证不了;阅读书籍供给不上,即便老师布置有家庭阅读任务学生也完成不了。

三、拓展阅读活动的具体方法

针对当前学生课外阅读不容乐观的情况,要想使语文教学达到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的有机结合,作为语文教师就必须想办法改变这一现状。那么改变这种现象的措施应该有那些呢?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想应该采取下列办法方可凑效。

(一)教师要把课外阅读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得法于课内,发展与课外,要想让学生把知识学好学活,课内课外必须紧密结合。而要做到紧密结合,就需把课外阅读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安排阅读时间,要指导阅读方法。要推荐优秀读物,要组织学生参与喜闻乐见的各种课外阅读活动。

1.要安排好阅读时间。既然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知识领域,那就必须为学生创造便于阅读的客观条件。而最主要的条件之一就是:阅读时间。如何安排阅读时间?这就要根据学生年龄、知识、能力等特征来确定阅读的数量、时间、内容及要求。并且要按照学生阅读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来安排好拓展阅读的具体计划。安排好了以后。就要坚决贯彻执行,雷打不动。

2.要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小学生阅读能力尚在形成阶段,所以要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就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有了方法,学生就可提高阅读效益。这些方法很多,诸如浏览法、泛读法、略读法、精读法及慢读与速读等。在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的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并教会他们如何摘抄、剪裁、编写读书卡、编写阅读提纲等方法;还要鼓励学生多写读后感、读后评、心得体会等,以便积累知识,提高语文素质。

3.要给学生推荐优秀读物。书籍种类繁多,浩瀚如海。那些书籍适合小学生阅读,作为教师了然于心。既然这样,在小学生课外读物的选择上,教师就要主动为学生推荐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推荐的原则是: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年级的高低,推荐那些知识性、实用性强、趣味性高的书籍给学生。如: “童话寓言故事”、“少儿科普知识”、“名人小时候趣事”等,让他们能在自己喜爱的书籍海洋中愉快的畅游。

4.要组织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课外阅读活动。为了更好的促使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的学习,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与爱好,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是一个较好的办法。这些活动诸如故事会、朗读比赛、畅谈读书心得等都是学生乐意参加的。学生在参加这些活动中,同学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共同得到提高。

(二)教师要与家长配合,做好学生课外阅读的各项工作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说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支持。而且还要努力使每个家庭根据学校要求指导孩子制订一个家庭课外阅读的计划。并建立一个家庭小图书室,而且要达到一定的藏书量,这样就便于学生在放学以后在家里也可以博览群书了。

2.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家庭课外阅读的情况;与家长一起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检查、评估、督促和指导。

(三)教师要组织学生在班级定时举办课外阅读成果展评

小学生课外阅读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阅读 现状分析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外阅读十分重视,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曾多次谈及阅读的重要性,他还曾说过,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对于素质教育的培养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发展个人兴趣,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学习的兴趣,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学生们进行课外阅读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方式,理应得到教师的支持,但是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却并不乐观。

一、调查研究方案

(一)调查范围

面向学校中不同年龄和学习阶段的小学生,还有部分问题面向学生家长。

(二)调查方法

基本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以访谈法和观察法加以辅助。在对学生发放问卷的基础上,还可以对一些学生、语文教师教师和家长进行访谈,或者到图书馆和书店观察小学生的阅读情况,通过各种方式的结合综合调查结果。

(三)问卷设计

问卷设置几个大的问题,包括:小学生的年级,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态度,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原因,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和课外阅读书目的类型等等,也可根据实际调查需要扩展问题。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高年级的学生阅读量比低年级的学生大

这是因为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知识储备是不同的,低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系统的语文学习,对语文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掌握和理解不足,所以还没有产生课外阅读的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知识的增加,学生们逐渐产生了对提高知识储备和发展个人兴趣的需要,所以会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

(二)大部分学生喜欢读书,但是读书的频率并不高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进行课外阅读是一件轻松愉悦的事情,有助于缓解紧张学习生活带来的压力,但是学生们进行课外阅读的频率却并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现在的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基本普及,人们的娱乐休闲活动也向这些产品进行转移,学生受到这种风潮的影响,在课外的休闲活动基本上是通过手机和电脑实现的,所以相对阅读书籍,学生们更倾向于在电脑和手机上观看视频和玩游戏,但这不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发展。

(三)进行课外阅读的原因大多受教师与同学的影响

极大部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教师对课外阅读的强制要求,为了保证学生们一定的课外阅读量,教师都会选择合适的书籍推荐学生们在课下进行阅读,并布置相应的任务敦促学生的阅读;第二点便是受其他同学的影响,小学生普遍存在从众心理,且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共性,所以很容易受到其他同学的影响而开始进行阅读。

(四)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有较大差别

虽然学生们都开展了阅读活动,但不同学生的阅读时间和质量是有较大差别的,很大部分学生的阅读时间为每周10小时以下。造成学生阅读时间不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出去学生自身对阅读的意向,还有便是学生进行学科学习的时间,有的学生接受能力比较强,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就相对较短,而另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弱,就需要花费更多的课外时间进行学习,所以就导致了课外阅读的时间存在差异。

(五)课外阅读的书目以休闲娱乐为主,名著阅读很少涉及

目前市面上的书籍和杂志类型各式各样,学生可以方便地进行自主选择,但是受小学生心理特征的影响,更多的学生喜欢阅读休闲娱乐的杂志,而对一些严肃和生涩的名著敬谢不敏,导致课外阅读没有达到实现学生自身能力提高的效果。

(六)一部分家长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进行阅读,却不关心阅读的内容

对于部分学生家长来说,他们虽然给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却没有对孩子的课外阅读认真规划,对学生阅读的内容没有深入了解,也不清楚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需要阅读什么类型的书籍。

(七)教师主要敦促对名著的阅读,但对阅读方法的指导不足

很多教师只是单纯地布置了阅读任务,但对阅读方法的指导不到位,对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而言,他们并没有学会高效地进行阅读,这就导致了课外阅读的不彻底,不利于对素质教育的培养。

三、进行正确课外阅读的办法

(一)塑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

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的自制力较弱,尤其对电子和网络产品缺乏自我控制,所以需要教师和家长注重对阅读环境的正面熏陶,清扫学生学习和阅读的环境,才能引导学生积极正确地进行课外阅读。

(二)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课外书

不同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需求不同,但也要注意不能有求必应,教师和家长要结合综合评价为小学生选择合适阅读的书目,正确引导学生发展兴趣。

(三)教师对课外阅读进行专业指导

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正处在培养阶段,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教师的科W指导,教师需要在课堂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安排阅读活动,并纠正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长期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追踪,从各个方面努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课外阅读观念和阅读习惯。

四、结语

小学生课外阅读措施范文第4篇

一、小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阅读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家长、教师都已经成为共识,但实际情况并没有因为大家的重视而受到好的效果。经调查显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普遍不足,只有30.5%的中小学生喜欢课外阅读,而且随着年级越高学生的阅读量没有成比例递增,反而增量在下降。原因在于

1、对阅读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很多的学生和家长都认识到阅读得重要性,但对“阅读”概念的理解存在着误区,主要是没有区分阅读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种类型,仅把阅读简单限定在课内阅读的范围,加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仅仅阅读教材中的几篇文章,认为只要把教材上有的都读懂了、读熟练了就高枕无忧了对课外阅读不屑一顾,甚至还有的学生家长认为课外书是闲书,认为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读多了没有好处,反而有坏处。这种对阅读认识的误区和局限性,限制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减少了阅读量。

2、阅读时间和精力不够。由于年龄的原因,在特定的时间内小学生精力都是有限的。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影响了很多的家长和老师,在学校期间,孩子们的时间表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几乎没有一丝儿的闲暇空余。课后还有家庭作业,补习班、兴趣班等各类名目繁多的培训班在等着他们。甚至连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都被习题和训练占用。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身心健康都很难保障,更何况“享受”课外阅读,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读书。

3、不能自由选择书目。读书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目进行阅读。但现有的小学生的阅读却变得几近功利,好像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快乐,而是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带有功利性的读书使得孩子们缺乏读物选择的权利和自由,一些家长和教师以“影响功课和考试”为借口,限制着孩子们阅读的自由。只有老师推荐的书才是好书,才有用,其他的书都是“闲书”,是被禁止的。岂不知,这种读书的不自由会败坏着孩子们的阅读胃口,消耗着他们的阅读热情。要么“厌食”不喜欢读书,要么读了“不消化”失去了读书的能力。

二、如何开展愉快的课外阅读

面对小学生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教育管理部门、学校语文教师和家长都有引起高度的重视,采取切实的措施,改变这种现状。

1、正确认识阅读的意义。首先让家长消化对课外阅读的误解。学校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的方式或者向家长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介绍课外阅读的好处,让他们明白课外阅读与学习语文课程之间的密切关系,对孩子终身发展有重大积极作用。要完全消除家长将“阅读”和“考试”相互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让家长支持小学生的阅读行为,在买书的费用上和阅读的时间上给予帮助。

其次,要学生认识课外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教师可利用一切给学生交流的机会,比如班会、文体课等给学生讲各种有趣的故事或者组织好书推介会,让学生感受到课外知识的奇妙与有趣,从而爱上课外阅读。还可以通过名人故事激励学生好好读书,比如闹市读书,吃“墨水”等故事,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更重要的是让小学生知道课外阅读对于自己的语文学习和一生发展的重要性,阅读中会有很大的收获。

2、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一个人的阅读习惯会影响他的一生,好的阅读习惯终身受益。一个好的阅读习惯会让阅读变成一种必须,阅读是快乐的,就想现在很多孩子打游戏、看电视一样。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都喜欢打游戏、看电视,不喜欢阅读呢?原因在于他没有在阅读中找到快乐。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家长、教师甚至学校和社会的配合,要长期坚持。一是要保证每天有充裕的阅读时间,这个时间最好能固定下来,每天到这个时间就是阅读时间,小孩子会形成一种自觉行为,进而形成习惯。二是家长和老师要给孩子提供阅读的空间,给予阅读的环境,影响他们一起读书。比如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在学校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交流读书心得等。孩子因为读书收获了书中的美,还能收获大家对他的尊重,孩子自然会喜欢上读书的。

3、给予孩子阅读内容选择的自由。给与孩子阅读内容选择的自由很大成分是不用把阅读带有过多的功利性,不要把阅读和考试挂上关系,把阅读的目的性指向考试。带有功利性的阅读会在阅读书目、阅读的方式上限制孩子们的阅读积极性。很多教师和家长给学生的阅读做出了许多硬性的规定,比如记录分析好字好词,摘抄优美经典的句段并要求背诵某些内容等,这些硬性规定是家长和老师想急于看到课外阅读的成效措施,其实这是一种揠苗助长的行为,无形中增加了孩子们课外阅读的负担,他们会因为阅读的辛苦而厌恶阅读。阅读的成效不是读了几篇文章,背诵了几段经典语句就能体现的,要靠长期的坚持和积累,之后出现了一种无心插柳柳成阴的收获。

小学生课外阅读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课外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少年儿童高尚的思想品德和情操、增长他们的科学文化知识、开阔他们的眼界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进行有益的课外阅读,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课外阅读在小学高年级学生健康成长中的意义

课外阅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养料,能够滋养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格,陶冶学生的人性和情操,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句话,能够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有利于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从传统语文教学观到大语文教学观,是一个从知识本位向人本位转化的过程,它不再以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为教学的终极目的,而是以掌握学习能力,促进人格与个性全面发展为依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通过课外阅读,让小学生自己去选择,去探索,去发现,去感悟,强化主体意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真正感受到读书的乐趣,激发起更浓厚的读书欲望,最终把阅读变成习惯。

(二)有利于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小学高年级学生通过阅读优秀的童话故事、人物传记、少年小说、世界名著等,会从中有所感悟,启迪灵魂,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很多课外书籍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精髓,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受到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启发,心中再现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体会到爱、友谊、虔诚、包容、勇敢甚至爱国主义情怀等杰出人类精神,开拓了视野,健全了道德品质,从而启迪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内心世界,提升人格,促进其健康、独立地成长。

(三)有利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新课标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识字、写字,还有阅读、写话、口语交际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这有助于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出发,跳出规定的语文课本,将语文学习的视野投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四)有利于促进小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有学者发现那些经常进行课外阅读的小学生,性格一般比较开朗,个性更加健全,相反很少或者几乎不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性格孤僻的比重较大。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和读者之间心灵的沟通,学生在与作品的沟通当中更加深刻的领悟积极、健康的知识、熏陶自我的情感,这对小学生良好个性行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智力的开发

大量的课外阅读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智力”背景,小学阶段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阶段。学生通过对课外书籍的阅读能够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长期的阅读更是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顿悟和理解的能力,提升学生知识的储备,开发学生思维,对学生形成良好智力背景有重要促进意义。

二、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健康成长的课外阅读指导实践

课外阅读指导是一项专业技能,并非任何指导都能促进学生成长。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健康成长的课外阅读指导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正确选择课外阅读内容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辨识能力和选择能力,他们有着自己强烈的好恶,并且相比于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面更广,理解能力更强。这些都决定了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具备更多的自主性。但作为老师来说,并不能因此完全放弃对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因为毕竟小学生思想看法还处在形成阶段,对于哪些书适合他们还不够了解。教师在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的同时,也要从阅读内容上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让学生能够过滤掉不良书籍,挑选真正有价值的、具有时代性的书籍来阅读。必要的话,可以给学生开列一个书单,书单的内容要照顾到学生这一时期的审美能力,避开过于艰深晦涩的书籍。

(二)营造课外阅读氛围

班级氛围也是一种语言,蕴含着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意义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独特作用。要让班级形成一种读书氛围,首先,可以成立班级读书角。通过每个学生提供一部分自己的书籍,同学之间相互传看,实行资源共享。其次,固定班级阅读时间如:利用晨读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每天晚上安排30分钟阅读时间等。第三,课外阅读与班级活动相结合。根据儿童心理活动规律,学生通过阅读,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就想通过一定形式来表现自己的创造意识,所以我们要根据儿童成长的心理发展规律,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来增强学生对所做事情的兴趣从中感受掌握知识和收获的喜悦。

(三)培养课外阅读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阅读习惯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的。形成了积极、勤于阅读习惯的小学生,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写作水平也将得到很大的提高。然而笔者了解到,现在很多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尚未形成在阅读时做批注、做读书笔记等习惯,因此教师应当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课外阅读措施范文第6篇

一、研究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扬州“亲近母语”课题的广泛开展,人们越来越觉得只注重一本教科书是封闭的教学,牺牲的是个性、是创造、是自学的能力,是对学习语文兴趣的扼杀,于是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余时间的阅读。所谓的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综观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阅读兴趣比较单一:休闲性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这些书与文学经典著作相比,多了一些庸俗,少了很多先人富有哲理的思维火花,少了许多描述人性的闪光。(2)阅读习惯和阅读量大相径庭:家长受过比较高等教育的家庭,他们的孩子通常会比所受教育比较低的家庭的孩子有更好的阅读习惯、更长久的阅读时间、更大的阅读量;家长的兴趣指向及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们的习惯养成。(3)课外阅读的时间的比重减少:电视、电影、上网等多种活动方式的包围之下,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孩子们有了更多活动选择;同时,在这些活动方式的冲击下,课外阅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时间被无聊的电视节目占据着,学生变得不愿独立思考,特别依赖其他人。(4)阅读消费较少:经调查,小学生的诸多消费中,用于娱乐的消费远远高于购买书刊的费用。(5)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正在退化:学生缺乏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阅读的退化不仅会使人的思维迟钝,智力功能萎缩,导致学生品德弱化,人文精神失落,更会危及民族基础素质,造成民族文化的退化。

《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强调了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并且积极倡导“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及新教材的改革,标志着我国语文教育进入一个新纪元。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心,探索并完善阅读教学体系,成为目前中小学语文教育界日益关注的焦点。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当前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本课题虽有人在研究,但是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是很理想,尤其并未解决小学生爱读、想读这两个基本而关键的问题。

二、研究目标

因此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以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动性为总的出发点和归宿,创设“小学生主动阅读”的系列活动,建构课外阅读教学的网络化沟通的理想模式,激活学生潜在的语言表达因素,使学生爱读、想读,探索有利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积累主动发展的有效途径。结合开展“让好书引领学生成长”活动,给处在记忆黄金时期和人格形成时期的写学生,播下最好的种子,撒下最好的养料,让小学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精神,让学生一步步浸润在书籍的海洋里,丰厚文化底蕴,培养健全人格。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真情阅读,在基础上,努力培养“书香少年”。

三、研究意义

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怎样在新的课改背景下,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课内外阅读教育的衔接和整合,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方法的指导,是我们选择本课题研究的初衷。我们认为,开展对本课题研究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1.“终身学习”型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人,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在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发现和学习新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2.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积极地阅读课外健康读物的学生,往往文化修养较为深厚,生活视野开阔,个性心理健全。相反,那些将自己束缚在题海里,连报纸也不翻一翻的学生,其性格上孤僻忧郁,急躁畏难的情绪日益严重。孩子是未来社会的希望,孩子们健康的成长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健康的发展。

3.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博览群书的人,比孤陋寡闻的人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为将来自学更多知识和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4.学校人文化教育的需要。

我们认为学校不应只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一个育人的摇篮。许多经典名著,虽然时间已久远,但是著作中闪烁着的人性的温暖,却依然能够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人文化的校园需要有人文化的教育环境,人文化的教育环境需要培育思想修养较高、文化底蕴浓厚的学生。这正是我们为实现办学目标而开展的一项重要的教改实践。

四、课题名称: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研究

五、研究内容:

1、营造书香文化,彻底改变农村小学课外阅读观。

很多有识之士在提到如何改变学生课外阅读现状时都提高了“书香校园”这个词,但我们认为,“校园”在这里只是环境的一个别称,是一种形式上的东西,很多学校都高举“营造书香校园”的旗帜,但只是在标语、名人名言上下功夫,在图书室里课外书籍的数量上下功夫,在学生读书的量上下功夫,这些当然都是需要的。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意义没有真正的理解,他们还是将课外阅读的目的“锁定”在考试和作文上,这样的“书香校园”对学生是很不利的。我们认为,要营造书香校园,首先要营造一种书香文化,让农村小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读书,如何去读书,让他们知道书在他们人生历程中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课外阅读的内驱力,真正自觉自愿地去读书,让读书就像吃饭一样变成一种习惯,一种需要,以彻底改变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观。

2、打造书香学生,积极探索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途径

综观诸多有关课外阅读的论文,其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有:推荐阅读书目、扩大阅读范围、开展阅读活动、写好阅读笔记等等,这些都是好方法。但仔细研究这些论文,我们便可发现,这些都是初步的表层的做法,那么,推荐阅读书目以后怎么做的?扩大阅读范围之后怎么跟踪学生的?开展阅读活动效果的持续性做法是什么?如何对待学生的阅读笔记的?对于农村小学生,我们还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如何保证?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如何消除留守状态带来的影响?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如何实现家校结合?如何利用农村的大环境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在农村,打造书香学生的难度虽然大,但我们想,只要我们,只要我们攻克了以上难关,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蓝天必定是必定会更加明澈!

3、构建书香人生,着力研究课外阅读效果的可持续性

“是的,读书是为了人生,而不是为了在这物欲横流的尘世赢得一席耀武扬威之地;更不是为了在这世态炎凉的社会争得多少功名利禄。读书,这种质朴的过程只不过是想把自己简陋却不失尊严的人生变得五彩斑斓,变的充实,变的天真淳朴,让属于一个灵魂的本质放射出光芒,折射出生命的美丽……”这段话真正道出了读书的真谛之所在!我们认为,读书不仅仅是为了作文,不是为了考试,也不是为了将来能考上重点大学,为了使自己将来能够飞黄腾达。我们能不能通过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实效性的研究达到一种考试、“书中自有黄金屋”以外的东西?我们能不能通过对小学生课外阅读实效性的研究,对农村孩子的人生观产生影响?我们能不能让农村学生懂得:“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伴随着读书而发展”(朱永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我们认为,这就是通过我们的指导而达成的课外阅读效果的可持续性的问题了!

六、研究途径

(1)构建学生课外阅读的网络,创造条件,主动阅读

(2)改革评价方法,将课外阅读的评定纳入学期语文学习评价中去,为学生提供交流、展示、欣赏习作的时空。建立读者意识,为学生提供交流、展示、欣赏的时空,提供发表见解的机会。将学生课外阅读的主体愿望变为一种习惯。

(3)教师定期推荐阅读书目,推荐订阅少儿期刊、报纸;教师坚持为学生诵读经典;教师利用阅读教学时间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并指导中高年级学生写读书笔记。

(4)每个教学班级设立图书角,在每个年级建立学生个人图书交流中心;定期举行学生好书推荐活动。每个班每学期出两期有关“课外阅读”的墙报或者黑板报,同时由语文教研组牵头,每学期出一到两期橱窗墙报,并设计一些小的栏目:如“好书大家读”“读书感悟”“读书心语”等。

(5)背诵《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生必背古诗;同时与我校承担的《亲近母语的研究》这一课题相结合,阅读《亲近母语》教材中所要求的学生必读文章,及时写好读书笔记,提高读书的效果;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评比竞赛等活动;定期评选“读书大王”、“诵读大王”、“读书小明星”、“小小藏书家”等。

(6)课内外及时衔接,教师辅导学生链接课内延伸至课外的相关书籍文章,拓宽视野;教师撰写教育日志,建立学生的阅读档案,积累好一系列过程性资料。

(7)与名著对话是我校的课外阅读的传统,在研究过程中,将把这一活动进一步落实、深化、以使得我校的学生在毕业只前实现与中国的四大名著对话。同时,结合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实现有关其他国内外有关名著的对话。

七、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查阅文献,学习教育理论,了解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通过广泛吸收和借鉴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为课题研究寻找一条捷径。

(2)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与观察法相结合,对实验班学生采取实验前问卷调查,阅读情感测试;实验中阅读表现观察;实验后再次调查、测试,前后对比。

(3)群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结合法:在群体主动性研究的同时,进行个案跟踪研究。

(4)经验总结法:及时从课题实验中总结得失,撰写研究报告,实验论文,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

八、成果显示

1、负责人撰写《研究方案》、《开题报告》,《结题报告》。

2、其他的研究人员完成《论文集》。

3、案例集

4、教育日志

5、学生作品

让学生有每日读书的好习惯,有充满智慧的大脑,有优雅的举止和谈吐;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着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书香门第。为学生辟出个体自主活动的时空,发挥阅读课堂教学的辐射作用,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真情阅读,在基础上,努力培养“书香少年”。

八、组织机构

顾问:潘湘云何治平

组长:尤兴胜

成员:王艳朱彩萍潘文琴谢小花

沈红梅王军戴萍严肃

小学生课外阅读措施范文第7篇

一、创设阅读情境,激发浓厚的阅读兴趣

对于初学阅读的小学生来说,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认知水平不高,识字还很少,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还处于萌芽状态,感兴趣的内容主要是以图文并茂的故事为主,所以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注重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学生将阅读和乐趣结合起来。创设阅读情境是指教师为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供很好的环境和氛围。教师在这样策略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如何去创设阅读的情境呢?教师可以从每天的课堂上抽一点时间出来,给学生讲故事,内容可以是一些篇幅短、情节简单的童话、寓言、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慢慢地刺激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在班级环境的布置中可以设置一个读书角,为学生提供一些图文并茂的读物并定期更换,让学生有书可读,并给他们安排好阅读的时间等,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还可以在班级举办阅读竞赛、讲故事等小活动,利用有效竞争来促进阅读动力,形成良性阅读氛围;鼓励学生自己去组织一些班级集体参与的活动等等。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不仅能够使学生在良好的阅读情境中阅读,而且能够激发和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进行有效督促,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和意志力比较弱,加上阅读能力有限,所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很有必要。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和监督,有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如果学生在阅读时就已经知道什么样的习惯是有助于阅读的,那么自然会努力养成这样的阅读习惯,所以,教师可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例如:阅读时“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要爱护书本,阅读时要注意用眼坐姿等阅读卫生,阅读时尽量做笔记等等。当具体的阅读要求提出后,教师应当进行合理的引导和监督,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阅读习惯。例如,引导学生在课间休息、中午休息或其他自由活动时间阅读,合理安排好阅读的时间。鼓励低年级的小学生在阅读后与同学交流阅读感想并尝试用文字和图画描绘出来,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写读书日记等,并进行检查和批改。通过读书笔记可以看出一个学生阅读的思维过程,能很好地检查阅读效果。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根据所读内容的不同,灵活运用不同的读书笔记的写法,将阅读过程具体化、细致化、将阅读所感和收获书面化。

三、加强阅读指导,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

真正的教师对学生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因为课外阅读在更大程度上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所以只有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才可能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游刃有余,收获更多。中低年级的小学生处在认知水平、识字量、分析判断能力和记忆力都相对比较低的水平上,对于阅读方法的学习和掌握还很有难度,所以这一指导策略主要是针对高年级的学生而言。

高年级的学生不仅对课外书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还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时教师就应该侧重正确阅读方法的指导,就指导学生掌握略读和精读的方法来说,对于课外书的阅读主要的方法应该是略读,可是书中精彩的片段也需要精读。略读是学生达到“博览”的重要途径,学生运用略读的方法能够读的多一些,广泛一些,而精读则是提高阅读质量的重要途径,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将自己的感受、联想和对文章的总结写下来,摘抄一些文中好的片段和句子,并在读后进行反思和反复阅读等等。

四、采取多种形式,课内课外阅读紧密结合

教育心理学中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这一策略提出的依据。由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水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适当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达到更高一层次的发展水平。“新课程理念强调,在加大思维容量的同时,要扩大有效信息量的传递,课文阅读与课外阅读要紧密结合,要指导学生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获取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用这一理论就能很好地阐明课外书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的意义所在了。教师注重将教材的知识点拓展到课外的知识面,实现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一方面原因是课内知识的扩展而不会产生陌生感,学生更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原因是未涉及过的知识而感到新鲜和有趣,学生会比较主动地去阅读。

例如名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指导阅读与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课《海伦凯勒》的阅读学习相结合。学生在学习了《海伦凯勒》之后,对海伦不幸的遭遇产生了同情,同时又被她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所折服,他们希望进一步了解这个不凡的小女孩,这时我们教师可以向他们推荐海伦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他们通过阅读真正地走进海伦的内心,和海伦来一场情感的交流。这样的阅读符合学生的情感需要,且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容易引起共鸣。

小学生课外阅读措施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课外阅读 现状分析 措施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然而,经调查显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普遍不足,仅有一部分的中小学生喜欢课外阅读,而且存在着年级越高越不爱读书的情况。本该是人生一大乐事的“读书”,为何不受孩子们的欢迎,甚至让他们谈“书”色变了?

一、分析现状

课外阅读是孩子们求知、启智、奠定良好素质的重要平台,但是广大学生面对课外阅读不是笑逐颜开,积极欢迎,而是愁眉苦脸,消极应对,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缺乏对课外阅读正确的认识。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和家长对“阅读”这个概念的理解存在着误区。他们认为,阅读就是指读好语文书,只要钻透那薄薄的一本语文书,认真上好那短短的一节语文课,做对那无数的练习题,那就算是高枕无忧了。有着这样错误的认识,他们自然对课外阅读是不屑一顾,认为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

2、缺乏阅读的时间和精力。

小学生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而在“考试猛于虎”的今天,孩子们的时间表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几乎没有一丝儿的闲暇空余:早上至下午都是坐在课堂里上课,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则是在题海中苦苦挣扎,双休日还有名目繁多的各种培训班在等着他们。孩子不是超人,海绵里的水再挤也是有限的。在这样情况下,试问他们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轻松地“享受”课外阅读的乐趣吗?

3、缺乏读物选择的权利和自由。

孩子的课外阅读是关系着孩子文化积累和心灵成长的大问题,但总有一些家长和教师以“影响功课和考试”为借口,认为课外读物是“闲书”,有意无意的限制着孩子们阅读的自由。但是再经典的好文章就如同再美味的佳肴一样,若是天天都吃,也会腻味的。

二、解决措施

(一)让孩子明确课外阅读的意义。

1、如以“告家长书”的形式或者是召开家长会的方式与其进交流,介绍课外阅读的好处,列举世界上的一些伟人、名人,无不是从童年大量的阅读引起阅读的兴趣,迁移为强烈的学习兴趣、求知欲而走向成功的,让他们明白课外阅读对孩子终身发展的重大作用,消除家长将“阅读”和“考试”相互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充分认识到考试只是孩子一个阶段性的人生体验,而课外阅读则会伴随他们一生的发展;

2、家长为孩子创造浓郁的阅读氛围。事实证明,家长爱读书的家庭,孩子基本上也爱好读书。号召家长们在家多读书,给孩子以良好的薰陶和感染,甚至和孩子共读同一本书,读后共同交流读后的感受和体会。这种方式不仅会让家长们也感受到书的魅力,而且能增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二)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养成良好习惯。

阅读时间是阅读质量的保证。目前很多小学生普遍反应:我们没有时间读书。看看现实,也难怪他们。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在活泼好动的童年时期,一天中,听完课,做完老师和家长们布置的作业后,他们最渴望的就是尽情的玩乐。对他们来说,比起白纸黑字的书本来,与小伙伴们一起出去玩耍,打游戏,或是看电视等娱乐活动更显得要轻松,不费脑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帮助孩子们合理的安排阅读时间,保障他们的阅读精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固定阅读时间

每天安排“师生共读”时间。一到时间,大家都坐在教室里,手捧自己心爱的课外书籍,静心阅读。刚开始时我是采取强制手段,每天要检查人数,检查是否带了书籍,检查阅读态度是否端正,可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惊喜地发现,这些检查渐渐的都不需要了,甚至有好多学生纷纷提前来到学校进行课外阅读,他们说:读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2、压缩课内阅读时间

我在备课时,仔细地钻研教材,锁定教学的难点和精点,提高课堂的效率,节约课堂时间。在此基础上,我将每周五的语文课开辟出来,改为“阅读指导、交流课”,专门用于对孩子们进行阅读的指导,让他们就自己所阅读的书籍进行读后的讨论。事实证明,这样不但没有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让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倍增。

(三)营造宽松氛围,追求开放的阅读方式。

1、阅读材料,自由选择为主,经典推荐为辅。

据我调查,孩子们感兴趣的书有两种:

(1)符合孩子年龄特征,能满足他们心理需求的书。孩子的心理需求具有其特定的年龄特点,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寻求冒险刺激,渴望神秘的经历

(2)能紧跟时展,适应时尚潮流的书。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如今的孩子对于科学,对于宇宙、未来的了解和渴望,对于流行、时尚的跟随,都是我们小时候所不能够比拟的。

2、阅读交流,允许各抒已见,珍视独特体验。

(1)允许存在阅读体验的差异性。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受个性、阅历、知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孩子们对读物的解读也必然是会有一定的差异性。作为教师,要慎重将成人的体验强加给我们的孩子,只有这样,课外阅读才是鲜活的,才能真正植根于孩子的生命之中。

(2)允许存在阅读后表现的差异。孩子通过课外阅读会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在对阅读内容的体验和感悟中获得的。例如,再读了同一本书之后,有的孩子喜欢低头沉思,有的孩子喜欢聚在一起热烈讨论,有的孩子喜欢模仿书中人物比比划划……各种不同的表现正是孩子阅读之后的兴奋溢于言表,一种真情的流露,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宽容对待,不应一味加以指责,打击孩子的阅读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