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业人的必备素质

职业人的必备素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职业人的必备素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职业人的必备素质范文第1篇

一、职业人格的含义与特征

职业人格是指人作为职业的权利和义务主体具备的基本人品和资格及心理面貌[1]。职业人格是个体健康人格在职业领域中的自然要求和具体表现,既体现了一定的社会职业活动的要求,又体现了个体自由发展的需求。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职业态度的塑造和职业准备的完成,最终都表现为职业人格的形成。职业人格是个体从事一定职业所必备的最核心的基本素质

职业人格是人格的下位概念,是职业化了的人格,因此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动力性等人格的基本特征。但与一般的人格相比,职业人格还具有职业性、主体性、发展性等特征。

职业人格受职业的制约,具有职业性表征是职业人格区别于一般人格的主要特点。职业人格与特定职业的职业规范相联系,不同的职业要求从业者具备不同的职业人格。职业人格与职业紧密联系的特点决定了职业人格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非常明显。

职业人格是对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的心理品质做出的职业性规定,其主体是人,因而具有主体性。尽管职业人格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点,但其形成并非从业者单方面受制于社会职业而被动机械地实现对职业的适应和顺从。相反,职业人格是人这一职业活动的主体能动作用于客观职业环境的产物。人能意识到自己在职业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运用人类的智慧主动适应和改造社会职业环境,从而实现人与职业的完美结合。“人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的根本之所在是:人可以在自己的生命活动中获得新的生命”[2]31。在主动的有意识的职业活动中,人能收获劳动和创造的职业幸福感和价值感,达成与职业的和谐互动进而实现自我价值并超越自我,提升职业人格,成就新的自我,职业也会因人的能动作用而得到变革与发展。

人的发展性决定了人格和职业人格的发展性。职业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先天和后天的“结晶”,是个体在具备遗传和成熟因素所提供的生理前提下,在后天的现实的职业环境中以理想的职业人格为目标,通过不断的职业实践逐渐养成和发展的。每一种职业对从业者都有理想的职业人格的要求,而从业者已有的现实的职业人格并非恰好都符合这一要求,但人本质上具有可反身性、可自控性、可受授性、可暗示性、可超越性[2]417-420,当理想的要求和现有的发展水平产生矛盾的时候,这些与人的自我意识紧密相关的特性使人自觉地利用并创造各种可能的和现实的条件,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超越、自我塑造,朝理想的职业人格迈进,最终实现内在人格与外在职业要求的和谐统一。

二、职业人格培育: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受“能力本位”价值观的影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实践中出现了“唯技能”“唯就业”的倾向,而从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复杂的职业环境出发,着眼个体的完整发展,指向主体的自我实现的职业人格培育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职业人格集中体现了一定社会职业活动的需求和个体自由发展的需求,或可协调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性”与“教育性”的矛盾,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技术理性和人文关怀的和谐一致。

(一)职业人格契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内在价值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教育性必然是第一性的。职业教育的内在价值或本体价值反映的是对人的身心发展需求的满足程度,尤其是对人的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发展需要的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内在价值是技术价值、实践价值、解放价值的辩证统一[3]。技术价值是基础,它通过培养学生的工具理性满足其技术需求,实践价值是技术价值的进一步深化,反映的是职业教育对学生主体交往理性的满足,解放价值是对技术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反思和超越,通过锻造学生的批判理性激发其解放兴趣。“锻造学生的批判理性”具体表现为培养学生的技术伦理意识、主体意识和价值反思意识、合作交往意识。

高职学生职业人格培育强调职业主体通过职业实践,在交往合作中体验内化生成,它关注学生在技术操作中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技能体系的能力和建构自己的职业情感的能力,重视学生合作能力与交往能力的发展,契合职业教育的技术价值和交往价值。职业人格的主体性特征内在地蕴含着学生作为完整的、独立的、自由的人的主体性诉求,职业人格培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技术责任意识的培养,明确自身的伦理担当;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反思能力,使他们明确自身的独特价值,在技术活动中释放与实现技术主体的人性力量,自觉地将内在的人性诉求渗透在技术活动的各个环节,使技术活动的开展符合人的内在本性。职业人格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立足生命存在,关注生命体验,呼唤生命活力,提升生命质量”[4]的价值追求契合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内在价值。

(二)职业人格指向人的生存、生长和生成目的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职业教育过程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有研究者通过职业教育目的质的规定性分析,将职业教育目的划分为人的“生存”、“生长”和“生成”三个层级,其中基础目的是关注人的生存能力,即培养受教育者具有专业定向性的基本职业能力;高级目的是关注人的生长,即非专业定向性综合职业能力;终极目的是关注人的生成,即培育真善美统一的人格[5]。职业人格具有发展性,其生成是职业主体内部生理机制及其所处的外部环境之间不断发生作用的结果。外部环境作用于主体,经由主体的认知、思维、实践等活动形成主体认同,进而达成自觉实践,并不断调整、提升,最终升华成职业人格。职业人格的生成必须经历由职业知识、技能等认知性职业要素向内生性职业素质的内化,内生性职业素质向外显性职业行为的外化,职业素质向职业人格的升华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必然包含职业主体的基本专业能力、基本综合能力、基本社会能力等关注人的“生成”的基本职业能力的形成,包含职业主体的综合职业胜任能力、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关注人的“生长”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养成,包含个体精神世界的丰富和个体自我完善目标的实现,即求真、至善、臻美的人格“生成”。由此可见,职业人格培育与现代职业教育关注人的“生存”、“生长”和“生成”的目的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三)职业人格是现代生产方式对职业人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和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新的分工体系和新的生产方式趋向易变、灵活,只要求劳动者掌握某一简单职业技能即可的传统的流水线式的生产作业已不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要求,不断涌现的新岗位、新职业需要劳动者不再固守僵化的程序,而是讲究优化组合。现代社会从业者更换职业的频率越来越高意味着单一的职业技能不再适应这一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已超过能力的概念范畴,从业者的自主性或独立性已逐渐被列为首位。劳动者必须具备处理资源、处理人际关系、处理信息、系统看待事物、运用技术等综合性的职业能力,在基本技能、思维技能和个性品质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现代生产方式对职业人的要求的重心已由职业技能转向更具全面性、整体性的素质和能力,即要求职业人具备健全的职业人格。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担负起培养具有完善人格的完满职业人的重任。

(四)职业人格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导向和动力

职业人格是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职业情感、职业态度、职业兴趣等因素的综合体,其中职业价值观是人们依据自身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概括性和动力作用的一套信念系统,它不但决定了人们的择业倾向,而且决定了人们的工作态度。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有利于学生将模糊的职业意识转化为清晰的职业目标,深入理解职业价值和人生意义,进而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唤起学生对职业活动中真善美的追求,确保学生的职业生涯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进。

职业人的必备素质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观;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每个人到一定的年龄,都会选择一份职业,获得谋生的权利和发展的机会。由于境况的千差万别,个人需求和理想的各不相同,每个人对待职业的观念也大有差别,即人们对某一特定职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因人而异的,而观念决定思想,思想支配行为,行为决定结果,职业观一经形成,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甚至指导具体的职业行为。

职业观的作用

职业观有改善生活、发展个性、服务社会三大要素,三者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形成不同层次的职业观,对个人的择业意向、从业态度、专业行为等起到支配作用。

(一)、职业观影响着择业人的择业意向

职业观决定着择业者对职业的认识、对职业的评价。每个择业者都是自觉不自觉地以一种就业观指导自己选择职业的行为。人们生活、学习环境的不同,外界如老师、家长对职业的认识不同,社会择业指导水平的差别等,都影响着择业者。特别是刚从学校毕业第一次走向职场的大学生们,使他们对选择什么职业、什么是好职业、个人适合从事什么职业等问题形成不同的看法。[1]正是由于在这些问题上的看法不同,个人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择业方向、不同的职业行为。有人择业方向正确,有人进入误区;有人在职场中成绩卓著,有人却豪无作为,甚至屡次在择业竞争中失败。

(二)、职业观影响职业人的从业态度

职业观对从业态度有着特殊的影响。一个职业人积极性的高低和完成任务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职业观。职业伦理学研究表明,先进生产者的职业态度指标最高。

做任何事情,其成败进退,与职业人所采取的态度密切相关。严谨客观、精益求精的从业态度,使职业人有积极强烈的使命感,打造“敬业、乐业、专业”的个人职业信誉品牌。反之,从业态度不端正,就会过分追求短期利益,谁给的钱多就为谁“打工”,一年吃掉几年的饭,不知爱惜自己的名声、前途与个人品牌,甚至为了钱可以置道德与法律于不顾,发生诸如携款潜逃之类的恶性事件。从业态度具有经济学和伦理学的双重意义,它不仅揭示职业人在职业生活中的客观状况,参与社会生产的方式,同时也揭示他们的主观态度。所以,确立正确的从业态度是从业者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2]

(三)职业观影响职业人的专业行为

正确的职业观是“全心投入,尽职尽责”的前提。美国著名思想家巴士卡里雅说过:“你在哪个位置,就应该热爱这个位置,因为这里就是你发展的起点”。对一个喜欢自己的工作,并认为它很有价值的人来说,工作便成为生活中一个十分愉快的部分。只要对自己的工作发自内心世界的热爱,即使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创造出奇迹来。

大学生培养职业素养的策略

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成为一个优秀的“职场”人士,会做人,会做事,是现代职场所看重的。

(一)、修心做人,“品格”至上

品格是人性中最重要的东西,它是道德规范在人心智中的内在化。做人比做事更重要。在职场上,真正成功人士,必是品德高尚之人。让人品熠熠生辉的八个因素有:正直如山、善良如水、宽容似海,仁爱在心、诚实守信、自律自制、学会感恩、知足常乐。很多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将人品排在所有素质的第一位,超过了智慧、创新、情商、激情等素质。

(二)、了解自我,注重健康

通过对自我的了解,选择适合的工作或事业。人生目的明确,自我能力强的职业人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他们即使面临挫折,也能努力坚持,投身其中并为之奋斗,对财富、家庭、社交、休闲等进行切实可行的规划,以满足自己的期望,因而能够在生产或其他工作中充分发挥发挥主观能动性。成功的事业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一个身体健康的职业人,做起事来精力充沛,干劲十足,并能担负较繁重的工作,不会因体力不支而无法完成任务。一个心理健康的职业人士,才能和谐发展。

(三)、踏实认真,敬业乐业

近来,对“职场”中的用人需求的调查结果表明,做事踏实认真是“职场”遴选人才时应优先考虑的条件。工作积极主动、做事从不计较大小、从不为自己找借口、敬业乐业、责任感强的人在职场中是最受欢迎的,而那些动辄想跳槽,耐心不足、不虚心、办事不踏实的人,则是在职场中最不受欢迎的。

(四)、善于沟通,合作和谐

随着社会日趋开放和多元化,沟通能力已成为现代人们生活必备的能力。对一个职业人而言,必然要面对同事、老板、客户,甚至还需要处理企业与股东、同行、政府、社区居民的关系,平时经常会有与其他单位或个人进行协调、解说、宣传等工作。同时在当今的社会里,一个人再优秀、再杰出,如果仅凭自己的力量也难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凡是能够顺利完成工作的人,必定要具有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这几乎成为各种职业的普遍要求。个性极端或太富理想的人,较难与人和谐相处。即使满腹经纶、也难以施展,在职场中不太容易立足。因此想要做好一件事情绝对不能仅凭个人爱好独断专行。只有通过不断沟通、协调、讨论,从整体利益优先考虑,集合众人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做出为大家所接受和支持的决定,才能在职场中从容行走。

(五)、知识专精,“职感”敏锐

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行各业所需专业知识越来越专业而且精深。因此,专业知识掌握的水平已成为在职场上招聘人才时重点考虑的问题。[3]同时现代职场面临诸多变化,几乎每天都处在变化之中,只有抢先发现机遇,确切掌握时效,妥善应对各种局面,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具有职业敏感性强的职业人能及时收集各种信息,及时做好职业应对的准备。专业能力高,分析能力强,反应敏捷,快速正确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职场”中人,将是备受重视而大有发展前途的人

【参考文献】

[1]夏青.浅谈高等教育中大学生职业观念的培养[J].新课程.2012(12)

职业人的必备素质范文第3篇

关键词:法律伦理;法律道德;职业伦理教育 

 

法律伦理,从广义上说,包括法律制度伦理与法律职业伦理;从狭义上说,仅指法律职业伦理。法律职业伦理是法律职业者在其职务生活与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法律职业伦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法律职业者忠诚于法律、公平对待当事人、廉洁自律等等。一般认为法律职业人应具有三种素质,一为法律知识,一为社会常识,一为法律道德。其中,法律职业道德是法律职业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是构成法律职业人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对于法律职业者而言,法律职业道德要求其做到信仰法律、心存正义、廉洁公正、忠于职守,这种道德人格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基石。正如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教授2003年12月9日在山西大学所作“法学教育”专题报告中说:“法学是价值之学,真正的法学教育应是价值观的教育,应是法律正义观的教育,高等法学院校应是法律价值观的集散地。”法律职业人的道德伦理素养决定着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和前景,因此,必须予以重视。 

 

一、重视法学职业伦理教育之理由 

 

法学职业伦理是法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法学教育乃是一国法律制度最基本的造型因素之一。作为培养决定社会最终公平正义的法律职业人士的法学教育必须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笔者认为重视法学伦理教育的理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职业伦理是公民道德素养的高度概括。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一定的道德伦理要求,这些基本的道德伦理要求规范着公民的行为,使社会在有序的状态下运行。在中国,这种道德伦理的规范作用尤为突出。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封建儒家伦理对当今社会仍然有巨大的影响,伦理型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特质,是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在重视伦理道德的中国,国家和社会对公民的道德素养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公民的道德标准是法律职业伦理的基石。法律伦理是伦理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根植于我国社会的一般伦理之中。离开社会一般伦理,不可能形成法律伦理。作为法律职业人士首先应当具有一般公民所具有的基本道德素养。这是作为公民而言,应当做到的最基本的为人准则。一般公民具有的道德素养,法律职业人士当然应当具有。因为法律职业伦理无非是公民的一般道德标准在法律领域的高度概括,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公民在特殊领域应当遵循的社会一般道德准则。在国家重视和提倡提高全社会公民的道德素养的大环境下,重视和提高法律职业人士的道德素养是重视公民道德素养的必然要求。 

2.法律职业伦理是法律职业人必备的职业道德。法律职业人首先必须具备合格公民的道德底线,但仅止于此是不够的。法治是法律职业人之治,法律职业人作为实现法治的关键因素,必须具有其他公民所不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如同医生应当遵循医德、教师应当遵循师德一样,法律职业人也同样应当信守特殊的法律职业道德。著名法学教育家孙晓楼早在为民国法律教育所做的规划中就提出:“有了法律学问,而没有法律道德,那是不合乎法律的本质意义,也不合乎法律教育的目的。”法学院校培养的法律人才须具有刚直不阿的品行,要“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不徇私情,不畏高压,尊崇法律。而忽略法律伦理和法律理想的法学教育只能向社会输送高级渣滓,甚至成为破坏良好社会秩序的害群之马。法律职业人的法律伦理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法律的实效。因为“当一条规则和一套规则的实效因道德上的抵制而受到威胁时,它的有效性就可能变成一个毫无意义的外壳。”可见,法律职业人的法律伦理素养对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具有重要作用。 

3.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是防范司法腐败的重要手段。当今,司法腐败现象严重,形形的司法腐败在社会中普遍存在。司法腐败泛滥的现实使人们开始深思导致司法腐败的深层原因,在对司法腐败追根溯源的时候,人们发现法律职业人的道德伦理素养是导致司法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司法实践中,法律职业者享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相对于外部监督制约而言,职业道德和自律是更为重要和有效的控制司法腐败的重要防线。法律职业人的整体素质不高、欠缺法治国家所要求的法律职业道德素养是导致司法腐败的直接因素,这一因素比制度不完善等因素更为直接和关键。因此,化解和遏制司法腐败,必须从重视法学伦理教育开始,从源头上堵截司法腐败的产生。可见,法律伦理教育是遏制司法腐败的一个重要途径。 

基于以上理由,笔者认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必须在法学教育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那么,我国当今法学教育中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是怎样的呢?这需要对我国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现状予以概览。 

二、法学职业伦理教育之现状 

 

从我国当前法学教育中的职业伦理教育现状看,在我国当今法律教育中普遍存在忽视法律伦理教育地位的倾向。法律职业伦理培养的缺失是我国当前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法学教育缺乏法律职业伦理教育。高等法学教育应当承担传授法律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和进行法律价值观教育,树立法律正义两方面的任务。但是,我国现今高校法学教育只重视法律知识的传授,始终未对法律正义价值观的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缺少法律伦理方面的研究,也没有开设法律伦理方面的课程。截至1999年,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本科、硕士和博士的培养规定中都没有把法律伦理作为培养要求。虽然在1999年修订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中,首次明确地把“法律职业伦理”作为一门课程单独设置,但其使用的教材内容空泛,难以达到培养法律职业伦理素质的目的。目前在我国只有少数高等法学院校开设了《司法职业道德》选修课程,至今还没有高校专门从法律伦理角度开设课程。高等法学教育长期没有把法律伦理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一直为我国法律教育所忽视,这无疑是高校法学教育的一个重大缺陷。而在法治发达的西方高校法学教育中,大都设有司法伦理之类的法律职业道德训导课程。比如英国的《律师职业行为指引》一书每年都出版一本,在法学院的教学中是重头戏。而我们的高校法律教育至今在这方面还是空白,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2.司法考试忽视对司法伦理的考察。国家司法考试作为公民进入法律职业圈的门槛,在考察法律职业人对法律专业知识掌握的同时,却没有将职业伦理作为一个考察内容在考核中予以重点考核。虽然在司法资格考试中,有关于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考试内容,但是,法律职业是实践性极强的活动,法律实践中要求的法律职业伦理不能通过书面考试的方式考察出来。掌握法律知识、通过书面考试的人并不必然在司法实践中具有较高的道德伦理素养。司法考试对考生伦理素养的考察与实践中的要求相差甚远,难以达到考核法律职业人的法律伦理素养的目的。 

3.法律职业伦理观念教育意识淡漠。以往我国高校法学教育一直是重知识性传授的法学教育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以诠释法律条文和法律规则为主要教学内容,不关注隐含在法律背后的法律理念和价值取向,缺乏对法律知识的价值和伦理的阐释和关怀,导致许多法学专业学生只知法律的条文,不知法律的价值和伦理。老师在传授法律知识的时候,忽略对学生法律伦理素养的培养,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考察,不重视道德伦理修养,使本应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做到的法律职业伦理培养和言传身教成为空中楼阁,这是作为教育主体的老师法律伦理教育意识不强的必然结果。

 

三、完善法学职业伦理教育的设想 

 

法律职业人的职责是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主持公道。为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法律教育除专业知识教育外,还应特别注意法律职业人的道德素质教育。因为法律职业的特殊性要求从事法律工作的职业者不仅应该系统掌握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应该具有高尚的司法品格,遵守司法伦理。法学教育是形成法律职业人士司法伦理素质的基础。法学教育应重视道德教育与信仰教育,使学生对法学知识系统了解与把握的同时,促使学生形成法律信仰。为实现上述目标,完善法学职业伦理教育,笔者认为应当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将法律伦理教育融于日常教学中,并设置法律伦理课程。将法律伦理教育贯穿于法学教学过程中和开设专门的法律伦理课程是完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应融于法律职业教育中,体现在法律教育的各个环节。改变长期以来我国法学教育只重视法学理论教学、忽视职业伦理教育,将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依赖于一般德育教育的做法。将法律伦理教育贯穿于全部法律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通过采取课堂讨论、诊所式教学、法庭辩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伦理视角对法律教学中的争论问题加以探讨和研究,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法律伦理素养。不仅应当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律伦理认知能力,还应当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法律伦理行为能力。因为司法伦理素养的形成不是教出来的,更多的是训练出来的。未来的法学教育必须注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伦理,增进法学教育的实务化和伦理化取向。另一方面,应当设置专门的法律职业伦理课程对学生的法律职业伦理意识加以强化。通过专门、系统的课程讲解加大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掌握在将来职业实践中应当遵循的职业操守,并通过考试内容与方法上的调

职业人的必备素质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医学生;核心能力;概念;结构;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2(b)-0166-03

Discussion on the core-competence of medical students in new situation

ZHOU Jifang ZHU Dechao WANG Xulun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610081, China

[Abstract] Core-competence is an essential mental characteristic of medical students when they take part in medical activities, which is consist of communicative ability, self-study ability,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and medical professional personality. It plays a core role in the competence system of medical students and it is influenced by school education, practical activity and nonintellectual factor.

[Key words] Medical students; Core-competence; Concept; Structure; Influencing factor

随着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医疗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患者为中心”,医疗方式也由“诊断-治疗”型转变为“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型[1]。这些功能的变化,给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生必须成为既有高超医疗技术,又集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为一体的高素质人才[2]。因此,加强医学生核心能力的研究,推进医学教育改革,更显迫切和必要。

1 医学生核心能力的概念

核心能力(core-competence)是由美国战略管理专家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尔(Har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中首次提出的,原用于描述企业的竞争力,强调其具有的价值性、独特性、难以模仿和不可替代性、长期性等特征。该概念提出后得到了广泛认同,“核心知识”、“核心能力”的概念被广泛引用,成为各领域研究的热点[3]。我国和国际上一些医学教育组织也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医学生核心能力标准。如2002年4月,国际医学教育组织制订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标准,即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s in Medical Education),将医学生核心能力分为 7个领域60条标准[4]。我国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介绍》和中国医科大学等17所院校在2000年校协作项目制订的培养目标中,也都对此做出了较详细的规定。重视医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尽管“核心能力”一词已人人皆知,但仍没有形成一个权威的定义。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尔(Harmel)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Coombs等提出的组合观认为,核心能力是各种能力的组合;吉林大学邹国庆等认为,核心能力是以独特的知识和技能为特征表现出来的等[5]。心理学认为,能力是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是影响活动效果的基本因素,是符合活动要求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6]。综合各家观点,笔者认为,医学生核心能力是指医学专业大学生在完成医疗卫生活动中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

医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是在学习和运用医学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完成的。离开学习和训练,其核心能力是得不到发展的。在训练水平、花费时间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能力强的个人将比能力弱的个人取得更好的成效。可以说,医学生的核心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在医学知识和技能上可能达到的水平和成就。

2 医学生核心能力的构成

最早对能力结构进行探讨的心理学家是英国的斯皮尔曼(Spearman),他提出了能力的“二因素说”,认为人的能力由两种因素构成:“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7]。一般因素是个人的基本能力,也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基础。特殊因素是个人完成各种特殊活动所必需具备的能力。人完成任何一种活动都是由G和S两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当医学生进行一项医疗活动时,既离不开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等一般能力,也需要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等特殊能力的参与。

教育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医学生核心能力的结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影响较大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卫生人力开发司教育处处长Boelen博士提出的“五星级医生”概念,其认为医学生应具备“提供卫生保健、做出决策、善于沟通、领导社区、精通管理”五方面能力[8]。英国医学教育总会认为,医学生应具备“获取包括个体、家庭和社会的有关健康、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理解;获取和熟练掌握基本临床能力;获取和表现出高质量医学实践所必需的态度”三方面的能力。美国医学教育协会认为,医学生应具备“在伦理学、职业道德方面必须是利他主义的;在医学基础知识、科研和临床知识方面必须是知识化的;必须具备熟练的临床技能;在预防、信息、公共卫生方面必须具备全面责任感”四方面能力[9]。国际医学教育组织制订出了7个领域60条标准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标准”。对以上观点进行概括和分析,并结合现代医学和我国新医改提出的要求,笔者认为,医学生核心能力应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组成部分:语言交流能力、自我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医学职业人格。在医学生的能力体系中,其居于核心位置,处于基础地位,重要性不言而喻。

2.1 语言交流能力

在医疗活动中,医生必须与患者、患者家属及相关人员进行交流,了解病情和病史,获得同事的支持和帮助。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非生物因素也会在患者的健康状态中反映出来,如经济地位、家庭关系、文化背景、个人卫生习惯等都影响着患者的健康、疾病及功能状态[10]。因此,医生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仔细倾听,精确、简炼地进行描述,掌握社交技巧,擅于与他人进行交流,这对于医疗活动的成功是极为重要的。对医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医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2.2 自我学习能力

“教育的真正目的之一,是教会年轻人在今后一生中能自己教育自己。”[11]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医学知识爆炸的21世纪,个人所能掌握的知识是微不足道的。无论学生在校成绩如何出色,其所能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总是有限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学习:内在的财富》报告中就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概念,强调把着眼点从教育转向学习,强调教育的使命就是使人学会学习,教育应该培养终身学习者。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网络信息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如何获取最新的高质量的医学信息,并能懂得如何分析和利用它们,从而做出最佳决定,是医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二是使用循证医学的能力。循证医学是20世纪90年代迅速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关于如何遵循科学证据进行一切医疗卫生实践活动的科学,简单地说就是“遵循证据的医学”[12]。它强调按现有最佳科学证据进行医学决策,不能单凭主观臆断或个体经验来决定,必须通过医学实践提供的证据来检验。循证医学改变了传统的以个人经验为主,依靠教科书、专著和医学期刊上零散的研究报告以及高年资医师的指导进行治疗的模式,确保了真正有效的新疗法的迅速推广和一些无效疗法的及时中止。三是自省的能力。医学生必须能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和弱点,能够理解并正确对待批评,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医生和人。孔子曰:“吾常三省吾身。”医学生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正确面对职业压力等问题,确保自己的身心健康并不断进步。四是继续学习的能力。医生是一个需要付出毕生精力的职业。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治疗手段日新月异,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就是继续学习的能力。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必须知道自己应该学习什么及怎样学习。

2.3 问题解决能力

医学生在学校可以学习到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原理,如病理学、生理学方面的知识,它们使医学生能理解病症与疾病诊治的关系,了解治疗的原理。但医学生必须学会将科学知识和医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用理论知识去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医生应该能发现问题,并从个人、家庭、文化及经济等不同方面来确定问题的本质,收集准确的相关资料,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实施治疗,解除患者的病痛。这是医学生最重要的核心能力。

2.4 医学职业人格

职业人格是个人为适应社会职业所需要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独特结合,它可从职业意识、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性格等方面体现出来[13-14]。良好的职业人格一旦形成,往往能使个人正确的职业观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表现,从而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竞争,它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当前,新医改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环境客观上又存在着医患关系紧张、医疗道德缺失、监督机制缺失等不利因素,使医学生不得不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巨大的工作压力,因此,加强医学生的职业性人格的培养十分重要。

3 医学生核心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医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先天素质和后天因素。先天素质是指有机体以遗传为基础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如感觉器官的感受性、肢体的灵活性等。后天因素主要指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先天素质虽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造成医学生核心能力出现个体差异的,主要是后天因素的影响。

3.1 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施加影响的活动。良好的学校教育在学生能力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医学生核心能力的方向发展、发展水平及速度,与其接受的医学教育密切相关。当然,在教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能力并不是无条件地、绝对地、自发地,而是依赖教师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正确选择、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教学方法的恰当使用等。教师是在传授知识、培训技能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因此,正确认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至关重要。

3.2 实践活动的影响

人的能力总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先天素质、环境和教育,能力也难以发展起来。东汉科学家王充就提出了“施用累能”、“科用累能”的思想,强调能力是在活动中积累的起来的,从事不同职业的实践活动可以积累不同的能力。医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高度结合的科学,其学科特点决定了医学实践活动在其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可以说,医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医学生核心能力的必要条件。

3.3 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具体可表现为成就动机、求知欲、自信心、自尊心、好胜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制力、坚持性等。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主要在能力的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强化六方面发挥作用[15]。非智力因素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能力发展的水平和活动的结果。

综上所述,良好的语言交流能力、完善的自我学习能力、过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健康的医学职业人格,是医学生在经过了医学教育后必须发展起来的最核心、最基本的能力。唯有如此,医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加强医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是当代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 周道清,孙立荣.新形势下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9):42-44.

[2] 游金辉,陈耀辉,张小明,等.以人为本―注重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0,5(4):363-365.

[3] 田永,任波.关于核心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辨析[J].石油教育,2004,(2):60-63.

[4] 国际医学教育组织.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EB/OL]. http://hx.scu.省略/web/bkjy/ReadNews.asp?NewsID=38&BigClassID=4&SmallClassID=10&SpecialID=0.2005-5-17.

[5] 邹国庆,徐庆仑.核心能力的构成维度及其特性[J].中国工业经济,2005,(5):96-103.

[6] 孟昭兰.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7] 黄希庭.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8] 曾诚,张伟,宛小燕.以培养目标定位医学生核心能力标准[J].医学教育探索,2004,3(1):23-27.

[9] 贺加,郭立.21世纪医生培养目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实现措施[J].医学与哲学,2011,22(10):12-16.

[10] Gerald SL,Audrey FJ.美国人眼中21世纪的中国医学教育[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15):901-904.

[11] 程伟.高等教育改革迫切需要深刻的观念变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38-40.

[12] 张景,陈正堂.建议医学院校尽快开展循证医学教育[J].重庆医学,2009,38(1):102-104.

[13] 李恩昌,刘宪亮.论医学生医学职业人格培养的必要性――医学职业人格研究之一[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1):21-24.

[14] 苏澎,徐通.日本医学教学模式对国内临床实习工作的启示与思考[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0,5(2):183-184.

职业人的必备素质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职业核心能力

中图分类号:TP31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9-0000-02

Vocational Core Competencies Training Using in Computer Teaching

Xu Fang

(Zhejiang Institute of Mechanical&Electric Engineering,Hangzhou310053,China)

Abstract:Corporate demand for talent in addition to professional skills,professional qualities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which is often more students into the workplace after a lack of abilit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he actual situation,proposed computer science teaching in the core of the professional abilities of students of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lans to enable students to teamwork,communication skills,self-management capabilities to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Keywords:Computer;Teaching;Professional core competencies

一、引言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除了专业技能,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就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近几年企业的一些用人情况的调查以及麦可思对高职学生就业的调查情况都反映出高职院校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专业基础不扎实,在与人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创新、责任感、自我学习等综合素质方面也较为欠缺。在技术更新迅速的当代社会,这种能力和素质无论对企业还是对个人都是极其重要的。

二、高职学生与职业核心能力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逐渐明晰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具有扎实专业基础、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高职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和培训最终走向企业,完成学生向合格的企业人的转化。企业对职业人的需求除了应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外,职业素养也是同样重要的要求,即职业核心能力,指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其主要包括: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自我管理、解决问题。

当前,职业核心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就业、再就业和职场升迁所必备的能力,也是在校、已就业和即将就业人群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随着90后逐渐进入高校学习,作为新的成长起来的一代,90后大学生自身有着特有的一些特质,一些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思想早熟、个性独立、依赖性强、喜欢显摆、抗压性低、受挫性低、稳定度低、重视外表、物质与享乐、不善于团队合作。而高职学校在人才培养中,为实现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通过学校的教学努力实现学生与企业职业人之间的转化,分析学生与企业职业人的根本差异,学生在校学习中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烈,而在企业中作为职业人需要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因此需要通过学校的职业化教育来实现学生身份的转变。

从图2-1中我们可以看到,职业化包括三个方面: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规范、职业化技能,其中职业化技能通过专业课程体系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获取,职业化素养和职业化行为规范的培养不是开设单独的课程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一些载体来实施,例如课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学生社团等等,其中专业课程的教学是非常好的一个载体,通过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素养和行为规范的培养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实施方案

专业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重要阶段。在讲授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用人单位的岗位任职要求,有意识地将岗位任职要求引进课堂教学,让学生清楚未来从事职业需要具备什么“职业素养”,包括“人文素质”和“技能素养”要求,做好职业定位的工作。

高职的教学强调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计算机专业课程通常实践性较强,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被大量运用,因材在课程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就业岗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开展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职业场景布置、企业制度执行、分组团队合作、协作沟通交流、严格时间管理、行为规范准则。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象思维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针对该现象,首先在实践场景上突出形象、直观,在课程中主要以项目组组织形式来组织区域分割,营造软件企业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引入企业的制度并执行,从软、硬两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使学生以职业人身份进行学习,提升学生职业化意识。

针对前面提到的学生普遍存在的不善于团队合作的现状,计算机类的专业实践课程比较适合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而以往学生自由分组随意性较强,部分学生由于分组反而造成一定的依赖性,因此在分组中教师需要进行一定的统筹规划,使产生的分组最终能达到教学中团队合作的目标,并能起到一定的帮带作用。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关注两头的学生,即能力较强和较弱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使各组成员能力配比相对平衡,以便于更好地开展分组项目实践。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协作沟通能力,分组教学实践只是一个形式载体,其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在分组合作的过程中了解各岗位的工作职能,能更好地协作以便项目顺利实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积极的作用,我们可以开展课程教学安排。

由于计算机项目实践中项目计划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每次课程中要求组长按照整体的进度安排进行小组任务分解布置,细化到每个组员当天完成的任务要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重点检查组长的分工是否合理,工作量是否恰当,通过这个过程的不断反复,组长的组织能力能得到一定提升。另外教师检查每个组当天的进度完成情况,重点不在于完成任务的百分比,而在于没有完成的原因以及小组之间的沟通环节和组长的管理过程,帮助学生找出问题,并给学生提出解决方案,通过这个过程的不断反复,学生的协作沟通能力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另外时间观念在学生中普遍较弱,尤其对任务完成的时间进度缺乏紧迫感,对承担的任务缺少规划,因此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严格的时间管理来培养学生的一些自我管理能力。在笔者从事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在分组项目实践教学中可以从两点入手:考勤和任务递交,其中考勤作为单位对员工的基本考核要求,在学校教学中也一直存在,而任务完成递交的时间要求在以往的教学中通常管理不严,因此结合分组任务分工,明确每一项任务的递交时间并严格检查,加大延迟递交考核的力度,给学生时间紧迫感和严格的时间意识。这一点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中看似简单但非常重要。

最后,职业素养有时往往体现在一些日常的细小的行为中,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一些行为进行具体化,并纳入到最终的考核要求中。例如对项目组对计算机的管理、沟通讨论对一些重要问题的记录等等。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是以就业为导向,因此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满足企业的需求,而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不仅仅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还需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即职业的核心能力。教育部在2006年16号文件中也指出,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而这往往是院校人才培养中更为重要的一方面,通过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可以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符合企业对人才的全方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童山东.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教学实践探索[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职业人的必备素质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人文课程;建设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基于行动导向理念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3JSJG30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6)02-0040-02

近年来,高职职业人文教育的价值被逐步认知,并得到多样化实践,但总体而言,还处于起步阶段。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是一种“职业形态的人文教育——职业人文教育”,主要包括职业认知、职业道德、职业通用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1]职业人文素养对于高职学生具有基础和先导作用,良好的人文素养是职业准入的一道门槛,它有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并能渗透到专业技能教育中,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职人才。本文主要对高职教育中职业人文课程建设做以研究。

一、高职教育中职业人文课程建设思路

职业人文课程是面向高职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周密规划。一是以社会职业岗位需求为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职业素养的本质属性是职业的,以社会职业岗位需求为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指明了课程建设目标确立的依据,即课程建设应从社会职业岗位需求出发,围绕学生的基本人文素养和职业通用能力提高展开,这样就为课程建设找到了“突破口”和“切入点”,即按照认知规律和工作逻辑相结合的原则,开发与设计课程内容。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循序渐进原则。职业人文课程在高职院校中开设并不普遍、课程建设时间又较短,因此,课程建设要有问题意识。课程建设必须基于社会职业岗位需求,在分析现有教育教学状况基础上,找到职业人文教育方面凸显的实然偏差及问题,循着问题导向路径,在解决问题中进行课程建设。三是突出人文教育特色。职业人文课程建设除要考虑职业教育特点与要求外,还要遵循人文素养教育教学规律,体现人文教育特色,这样教育教学才能取得实效。四是统筹开展课程建设。要加强职业人文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明确课程建设目标,构建课程内容及课程体系,重视职业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搭建职业人文教育与地域历史文化教育、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平台,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教育教学考评体系与保障机制等。

二、高职教育中职业人文课程建设主要内容

现代职教课程论思想表明,课程不仅是有组织的教育内容,而且是一个包括教师、学生、课程资源与教育情境的生态系统。[2(]P4)职业人文课程建设就是指根据职业岗位需要,确定课程目标,再围绕这一课程目标,建构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和进行相关教学活动,并开展相应的设计、实施、评价等工作过程。课程建设时要处理好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核心课程与一般课程、课程设置中的模块式与综合化等之间的关系。职业人文课程建设时,还要及时吸收人文教育最新成果,不但要反映社会现实,更要未雨绸缪,把握未来社会发展趋势。课程体系构建时,要注意各课程间的统一,分清主次,把握重点,在基本职业人文素养与职业通用能力培养的层面上构建课程的内容和框架。

1.明确课程教育目标。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职业人文课程的教育目标就是通过相关人文知识的学习及其教学活动,使学生具备基本人文素养和与人合作、语言沟通、应用文写作等职业通用能力,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持久的职业热情,培养社会需要的“职业人”、“岗位人”,并为学好其它课程提供有力支撑。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职教师的职业人文素养是高职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品质基础,其主要内涵包括职业道德、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态度、人文素养以及为人师表的师风师德等,具有专业性、内隐性、整体性、渗透性和开放性等特点。[3]职业人文师资队伍建设要注意学科的优化组合,注意教师梯队的形成。整合校内人文师资教学力量,利用好基础部、思政部、党群、宣传、学工等部门人文师资力量;建立校外人文兼职教师队伍库,以满足教学需要。

3.建构课程内容与教材。教学内容是课程建设的核心要素。首先要根据职业岗位对学生职业人文素养的要求,据此分析出相关的职业人文素养要点,遵循学习规律,谋划学习模块,解构职业人文课程内容。其次,融合人文学科相关内容,重新建构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基本人文素养和必备的职业通用能力的教学内容。基本人文素养方面的教学内容应包括人文通识、文明礼仪、艺术欣赏和经典选读等内容;职业通用能力方面教育内容应包括语言表达、沟通交流、应用文写作以及就业创业等内容。再次,要注重挖掘地域人文资源,形成特色教学内容,切实做到教学内容“宽、厚、精、新”。围绕课程教育目标与内容,按照职业人才培养路径、脉络,将生活、学习、人文、科技、行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提炼要点,形成框架设计,跨学科选取内容,以活动为载体,以互联网、多媒体为支撑,有效与新媒体技术链接,建构综合立体教材。

4.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由于高职院校办学历史较短,历史积淀不足,人文环境欠佳,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又相对较短,人文基础也较薄弱。因此,应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以及“人文素养养成式”的培养方式。即在进行学情分析基础上,对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学生加以肯定、鼓励,放手让其自我发展、完善;对人文素养欠佳的学生通过组织开展参观感受、体验等实践活动,利用校内外人文实践基地,使学生身临其境,促进其自主发展提高。还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课程网站,开展网上学习、讨论、交流,网上提交作业及网上考评考核等,提高学习效果。

5.强化课程教学管理与考核评价。教学管理是课程建设的制度保证,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一是制订人文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应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课程学分、学时;二是加强人文课程的教学过程管理,制订学业成绩考评体系;三是要促进人文课程建设、教学研究、教学质量提升等相关政策制度的制订与完善;四是建立健全教学督导制度与督导队伍,定期对课程教学进行督察和反馈;五是教学力量与教学资源要形成共享机制。要注重认知和行动两个过程,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职业人文教育“双结合”考评机制。教学评价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转变为“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的综合考评;从注重结果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整体性评价。

三、高职教育中职业人文课程建设特色与创新

1.创新课程设计理念。课程设计要以社会职业岗位需求为课程设计的起点,围绕职业岗位人的职业人文素养要求,打破学科体系,整合学科内容,精选人文知识,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人文素养和职业通用能力,从而设计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这样,通过课程教学,既将人文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职业人文素养,又能在职业通用能力培养过程中,增长职业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及持久的发展潜力等。

2.建设独具特色的教学内容。应整合和利用那些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与行业文化资源,以保证课程的生命力及成效。如开发利用淮安“运河之都”文化资源,将“开放、包容、恢弘、传承”的运河文化精神融入到教学中;利用故居、纪念馆等作为人文教育实践基地,并开展“班”创建活动。再如,根据淮安市IT、钢铁、盐化工等支柱产业需要及岗位要求,按照认知规律和工作逻辑相结合的原理,谋划针对地方产业需要的职业人文教育学习模块,将行业(企业)文化嵌入到人文课程教学中去。

3.建设一种综合型的立体教材。由于高职学制、学时相对较短,不可能开设系统而全面的人文素质课程,职业人文课程内容必须整合、精炼,并注重综合型立体教材建设。如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员编写出版的《职业人文综合教程》教材,上册《人文基础》整合了文史哲等人文知识基本内容,并建设了人文知识资源库;中册《职业人文》立足岗位需求,注重职业通用能力培养,教材从“通识能力”培养逻辑设计开始,巧妙对接“职业通用能力”培养,坚持跨学科“课程串”的设计理念,以活动为载体,建构新型教材,并建设了包括就业创业等案例资源、音像教材相托的“立体化”教学包;下册《行业文化》着重针对专业对应的社会岗位(群)编写教材。

4.采用模块化的课程教学设计。精心设计职业人文素养课程中的“基本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通用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基本人文素养”方面教学内容应设计成必修与选修模块,其必修模块着重进行人文通识、文明礼仪等教学,选修模块应结合专业特色以及学生兴趣爱好开展教学,着重进行艺术欣赏、经典选读等教育;“职业通用能力”培养教育内容也应设计成必修与选修模块,其必修模块应着重进行语言表达、沟通交流、应用文写作等能力培养,选修模块应着重进行就业、创业能力等培养。

参考文献:

[1]高宝立.职业人文教育论——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特殊性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5).

[2]徐国庆.现代职教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职业人的必备素质范文第7篇

关键词:职业人;公民人;道德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思政课由于难以打破学科体系,教学改革举步维艰。思政课要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内容改革势在必行。

一、高职思政课程内容相关问题剖析

1.思政课程内容与高职学生成长需要不匹配影响了课程的受欢迎度。高职思政教材由国家统编,系统性、综合性、抽象性鲜明却乏鲜活,针对高职教育规律、体现高职学生特点不足,不能完全适应高职学生发展需求。思政教学内容与学生需要的不匹配使得部分高职学生的成长被分裂在了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从总体上看,高职思政课在学生心目中还难以改变“学而无味、学而无用”的印象。

2.思政课程部分内容的重复与传统的授课方式降低了课程的受关注度。现行思政教材过分强调理论体系的完整,以致部分教学内容重复,甚至与中学政治内容重叠。虽然德育强调灌输,但熟知未必等于真知,这种重复极易引起学生的学习疲劳。更何况从中学到大学,满堂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常常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进而影响对思政理论的认同与关注。

3.思政课程在高职改革背景下内容多、课时紧、大班授课的现状突显了课程的低效度。高职学制多为“2+1”及其变形,以保证学生有充分时间顶岗实习。虽然国家强调思政总课时不减,但不少高职院校规定公共基础课程必须提前结课以保证专业课程实训,实际上变通减免思政课时在所难免,思政课程内容“面广量大”问题日渐突显。加之生师比问题,大班授课成为思政教学的必然选择。大班授课带来厌学与课堂纪律等共性难题,思政课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二、高职思政课程内容的重构思路是实现“本本――人本”的转型

教材是教师授课的基本参照,但并不是处理授课内容的惟一思路。只要能涵盖主要的理论观点,不违背思政课教学“正面教育及方向性原则”,教师可以实现“从本本到人本”的转化。“从本本到人本”是指打破教师教条地依据教材体系安排教学内容的惯性,教学内容的设置根据学生发展需求,以高职学生道德品质应用与解决成长问题为主线。

基于此,本文尝试将现有思政课教学内容(教育部05方案规定的两门课程及新增的“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程)整合为“职业人-生存”、“公民人-生活”、“道德人-生命”三大模块。其逻辑为:个体的人生意义是在“生存、生活、生命”三个层次上展开的,为此,根据人生意义三层次“以何为生”、“如何共生”、“为何而生”三大问题分别对应于个体“职业人”、“公民人”、“道德人”角色所要解决的问题。人生意义三层次之间是递进兼包含的关系,彼此存在交叉之处,因此本文的模块化设置只是相对而言,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依据任务与情境侧重选择与分类。

1.职业人。职业人从解决“以何为生”问题的角度考虑,可将适应大学生活、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内容列在一起作为“职业人”的教学模块(参见下表1),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意识教育。

2.公民人。个体的存在同时展现在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两大领域中。两大生活领域各有规则与要求,都需要学习才能解决“如何共生”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投身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但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技能及品性仍比较弱,因此,开展公民教育,处理好个人与公共生活领域的关系成为高职思政教学模块二的主要内容(参见下表2)。

3.道德人。生命是道德存在的基础,道德赋予生命以意义,两者是人之存在并达到生命顶峰的必备条件。高职思政课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知善、向善、行善”,获得生命的意义。生命与道德的这种关系要求高职思政教学以“为何而生”为主线,联系生命的展开及其构成的不同生活空间,在由此衍生的需要道德调节的爱情、家庭、职业、社会、国家、信仰等方面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参见表3)。

三、高职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思政课的特殊性,实现“本本――人本”的教学转型需要配套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明确系统化课改思路才能取得实效。

1.平等对话,师生携手挖掘教学资源。真正实现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深入学生心灵,找到学生成长过程中最关心、最困惑的问题,设计成学习情境,组织学生共同解答。

2.创立团队,师生合作协同学习。根据教师的专长组成教学团队,分别负责三个模块的教学设计;学生团队协作,各学习小组承担不同的学习任务;思政教研室要借助学校德育大平台,利用高职校企合作的优势,结合专业特点开展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教育。

3.理实一体,师生在情境中践行所学。思政教师要关注学生课内外的表现,要走进学生的世界,担当起班主任、辅导员的职责,要带队下企业实习,结合专业学习实施思政实践教学,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学生职业人、公民人、道德人的体会与认识,提升道德能力。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4.

[2] 韦政通.生存、生活、生命――人生意义的三阶段论[J].法制资讯,2009,(1):34.

职业人的必备素质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职;职业伦理;培育

在社会日益强调公民素养和公民教育的今天,职业素养是决定高职院校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的因素,而作为职业素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职业伦理则是个人职业生涯的终生伴侣。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陈欣新曾撰文指出,职业人应该具备的三个基本素质是“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伦理”。职业伦理在相关职业的形成中孕育而生,是职业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的统一。职业伦理是一种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维护着职业共同体的形象和地位,也是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因而,就高职教育而言,职业伦理精神的培育是其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伦理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分析

1.职业伦理培育工作开展不力,成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中的短板。当前,在中国各类高等院校包括高等职业院校中,并不缺少思想道德修养或者职业道德类课程的开设,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也不可谓不重视。各高职院校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然而,社会群体职业道德出现了整体下滑的态势也是不争的事实。当然,这与社会转型期社会大环境骤变的大背景不无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各类高校包括高职院校的职业伦理教育被职业道德教育替代,而当下中国高校职业道德教育又普遍效能低下不无关系。

目前,在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职业伦理教育与其他“德育”课程一样,主要通过专门的、正式的“职业道德课”进行,考评测试以书面考试形式为主,授课内容陈旧,也基本只面向低年级学生。在教育方法上,职业伦理教育仍以理论教学、课堂教育为主,枯燥乏味,教师授课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有学者曾说:“高校德育工作方法采用的单一的灌输、应景式的照本宣科、言之无物的刻板说教已无法吸引学生。”

2.培育职业伦理精神是高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职业伦理精神是职业发展的最高境界, 是职业人的灵魂, 是职场成功者的必备要素。大学生未来就业, 不仅需要扎实的职业技能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 而且还需要包括职业伦理精神、职业道德品质等在内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可以说, 未来职业生涯是否顺畅, 是否成功, 职业道德素质是关键性因素。实践证明, 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未来职业生活的成败。因此, 对当代大学生要加强其职业伦理精神的培养, 注重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与本科院校培养的研究型、学术型人才相比,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技术技能人才, 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职业伦理精神的培育更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伦理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

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将来就业等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未来职业人应当具备诚实守信、责任意识、竞争精神、合作意识、敬业精神等职业伦理精神。

1.诚实守信。诚实, 是言行一致, 不说假话。守信, 是讲信用, 不失信, 能够履行跟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的信任。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也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处理社会关系的一条道德准则,只有诚实守信, 才能提升自身的人格境界, 实现做人的价值。只有诚实守信, 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才能获得真正的朋友。诚信精神是社会主义职业伦理中最重要的一种伦理精神。

2.责任意识。责任即担当,是一切良好美德的表现和基础。责任意识是建立培养一切优秀品质和美好行为的首要因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 个体行为总是各中社会关系和他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所以, 个人必须对他人或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近年来, 受市场经济文化的负面影响, 人们的责任意识有淡化趋势, 对他人、社会及自然环境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就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来看, 学生往往较多考虑个人兴趣、自我发展及经济收入, 侧重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忽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具有浓厚的功利性和实用主义倾向。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强化学生的职业责任感、道德责任感、社会责任感, 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3.竞争意识。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一种竞争型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 孕育和呼唤与其相适应的竞争精神。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 是高职院校德育创新的主要内容。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 人才市场的竞争, 不仅仅是技能的竞争, 更贴切的说还是人品的竞争、综合素质的竞争。因此,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竞争意识, 促使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努力学知识,炼技能, 更应注重提升其自身的道德境界,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4.合作意识。敢于竞争, 乐于善于合作, 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良好德性。合作不仅是一种比知识、技能更重要的能力, 更是一种素质, 体现一个人的层次。大学生要注重日常生活中、在学习过程中、人际交往中培养合作精神。在高校的素质教育中,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是其重要内容。高职学生要正确树立正确的合作观,辩证看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培养“敢于竞争,乐于合作”精神的同时, 树立“竞合”意识, 即在竞争中合作, 在合作中竞争。

5.敬业精神。敬业是职业伦理精神的首要内涵。敬业是对自身从事的工作的一种态度, 主要表现为尊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 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 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能否做到爱岗敬业, 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 是衡量一个从业者职业道德水准的标尺。

三、构建富有实效的高职学生职业伦理精神培育模式

首先,明确职业伦理精神培育的地位,将职业伦理教育纳入高职教育过程中。在此并非要求简单地开设职业伦理类课程,而是将职业伦理教育思想贯穿于高职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因而,职业伦理精神的培育不能依靠个别教师或某类教师,而应当是高职院校全体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共同任务。为实现这一任务,在宏观方面转变职业教育人的观念,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在中观层面努力提升受教育者自身的伦理自修和发展能力;微观方面则是教育手段、方式方法的创新。通过将职业伦理精神培育融于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的全过程中,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实训实习等途径来帮助学生树立职业角色意识。

其次,职业伦理精神培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将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重于实践的职业人,而非具有丰富道德知识的道德“专家”。因此,在强调教育者的主导地位的同时,强化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在职业伦理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个体自省和团体互动相结合,通过道德困境的案例教学、情景体验、角色扮演、互动式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解决职业伦理问题的积极性,引导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这些训练完成职业伦理规范的再认识和内化。

再次,职业伦理精神培育的前提是高职教育工作者伦理道德素质的提高和相关研究的深入。高职学生职业伦理精神培育有赖于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而这种教育不仅仅是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还体现在学生学习、生活、群团活动等过程中。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时刻清醒认识自己“教育者”和“实践者”的双重身份,言传身教,发挥表率作用。这对教育工作者本身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职业伦理精神培育的顺利开展还需要教育工作者们对专业伦理内容、教学教法等的不断深入的研究,从而不断提高培育的实效性。

最后,职业伦理教育评价体系的创新是实现高职学生职业伦理精神培育目标的重要保证。传统智育模式下的常规考试考评方式难以评价职业伦理教育的教学效果,重理论轻实践,对职业伦理教育难以起到促进的作用,甚至会对职业伦理素质的认识产生误导。因而,评价体系的创新是职业伦理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职业伦理教育效果的评价应当将学生职业伦理类课程的常规考核与其日常道德表现相结合,深入考察,综合评定。

参考文献:

[1]王荣发.现代职业伦理学[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1.

[2]崔宜明.韦伯问题与职业伦理[J].河北学刊,2005,(4):23.

[3]王 伟.论职业精神[N].光明日报,2004,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