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案

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案范文第1篇

Abstract: Taking the medical institution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carefully analyzes problems of the fixed asset management in public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then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countermeasures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of public institutions to contribute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competition of public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even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of public institutions.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Key words: public institution;fixed assets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9-0045-02

0引言

医疗单位固定资产具有品种繁多、分布广泛、功能多样等特点,是医疗单位运营的本质,医疗单位专业设备的优劣代表了医疗单位的管理水平。①随着卫生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医疗单位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不断增大,加强医疗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管理好固定资产,保证其充分发挥功能,对提高医疗单位的社会效益,增强管理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医疗单位的经济运行,是医疗单位实行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基础。

1医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在长期的固定资产管理实践中,医疗事业单位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形成了较为严密的管理体系,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医疗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还存在着差距。从主观上说,责任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不够、管理不严、责任不清、奖罚不明,造成有章不循的现象出现。同时,医疗事业单位现行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从客观上说,由于资产结构分类复杂、且医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数量多、金额大,给单位及时、准确地反映资产状况及其变化带来了许多困难,造成固定资产实物与账务难以核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随着医疗事业单位的发展不断加速,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多采用分块的管理方式,资产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部门管理,缺乏统一协调,管理信息不对称。②目前的管理方式存在很多问题,如资产使用效率低、更新速度快、更新换代快,技改投入大,维护成本高、使用寿命偏低等。②成本管理方面,不能实现成本的精细预算和有效管控,成本管理基本上是以分块管理为主,这种管理方式,往往造成运维成本增加,不能适应医疗事业单位精益化发展的要求。③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价值管理、使用保管部门之间沟通不及时,信息不通畅,对资产的变动情况掌握不一致。④财务部门作为固定资产价值管理者对日益更新的生产技术知识掌握不够、对设备认识不够、现场对资产进行核对监督力度较弱。

2医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发展对策

2.1 管控固定资产新增环节由相关部门自行零星购置固定资产,应由经办部门根据单位批准的预算和计划组织实施。资产购入后,应及时办理资产验收、交接手续,并报财务部门办理固定资产入账手续。零星购置的固定资产需要安装的,待资产安装完成后将安装费用一并转增固定资产。通过无偿调入、上级主管单位划拨等方式增加的固定资产,应由经办部门根据相关批准文件组织实施。根据固定资产调拨或交接清册,办理验收交接手续,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确认调拨单或交接清册后,财务部门据以办理资产增加转账手续,并建立固定资产卡片,根据核定价值计提折旧。

2.2 完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①严格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及执行。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明确规定固定资产的范围、分类标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开展设备主人制度,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无论通过何种渠道形成的固定资产实物均列入管理范围,固定资产价值除出现规定内的情况时,不得随意变动固定资产价值。②采取固定资产的卡片管理。单位固定资产卡片根据管理的需要设置明细项目。财务部管理专责对卡片进行日常管理、更新、维护,所属各单位配有专人负责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工作,按照《固定资产实物登记表》,做好资产的登记、建立台账。规定每年11-12月份为固定资产定期全面盘点时间,根据管理或更改工程具体要求进行不定期抽查盘点,根据盘点情况,针对盘点检查出的问题,制定不同的处置方案报决策层及其他相关单位审批。③重视其他日常管理。固定资产其他信息发生改变,如资产主人的变更,存放地点的调整等,若发生此类变动,则由发生变动资产的主人填制《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表》,经实物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核认定后,进行资产卡片的调整。涉及固定资产内部调拨的,则需填制《固定资产内部调拨表》,由实物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核,分管领导批准后进行资产的内部调拨,并调整固定资产卡片及明细账、台账的信息记载。

2.3 提升固定资产运营效率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财富,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的全过程中,应重视资产价值构成和为单位带来社会效益的能力。在投资、购建的同时就应该进行认真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在使用、维护、更改、报废、处置等过程中更应慎重考虑,统筹安排,并进行可行性论证,以避免给单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造成国有资产流失。①实行固定资产有效、低效、无效分类管理。综合安全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个方面的考虑,划分出有效、低效、无效资产,对于无效低效资产,各类资产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处置方案,对于需做报废处置的资产,积极履行相关报批手续,进行固定资产清理;对于需要进行更新改造的固定资产,制定技改计划,完善手续,逐步实施。对于在原工作地点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资产,但在其他部门、工作区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调剂到相应部门,以提高单位资产利用率。②实施设备主人制度。提高固定资产运营效率,是降本增效的手段。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实施细则、实施设备主人制度,规定设备资产有指定的专人维护。由设备主人负责监督所保管资产的运营状况,分析故障原因,每月编报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表,将效能发生变化的固定资产上报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根据各单位上报的情况表分析资产的运营效率,对各部门资产进行调剂,及时调整资产的使用部门与使用场所,从而使资产运行更符合生产需要,提高其运行效率。此外,设备主人及时检查到所保管的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尽量减少修理维护性支出,降低资产运行维护成本。

2.4 开展固定资产的状态检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断扩大,在人员相对增长较慢的情况下,设备的检修给单位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客户对设备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开展设备的状态检修,可以根据设备的运行周期和健康状况,调整检修周期,节约人力物力,提高单位社会效益。状态检修是单位以安全、可靠性、环境、成本为基础,通过设备资产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检修决策,达到运行安全可靠,检修成本合理的一种检修策略③。

2.5 实行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固定资产的全寿命管理,是资产在其使用生命周期内的全过程的管理,以转变传统资产管理方式为重点,简化管理层次,缩短管理链条,实现资产管理体制上的转变④;用流程管理打破职能管理的界限,实现管理机制从条块职能管理向闭环流程管理的转变;用精益化管理统筹各阶段工作,实现管理方法从定性粗放管理向定量精益管理的转变;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实现管理手段向信息化管理的转变,实现资产在其生命周期内的最大效益,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单位的社会效益。①科学规划设计。基于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的思想,以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整体最优作为规划设计工作的决策依据,建立符合规划设计阶段特点的管理方法,建立规划、可研、技术改造、成本控制等化解的投资决策优化排序模型,对规划方案进行优化。⑤推广典型优化设计方案,节约资产投资,提高社会效益。②实行招标采购。建立物资招标采购体系,开展大规模的物资集中规模采购。实现招标采购工作在管理模式、供应商管理、评价方法、设备监造等方面的科学优化,实现对项目实施的进度、成本、质量等方面的全面控制,改变以往的零散的自行招投标采购方式,发挥集团优势,降低采购成本,以合理的价格采购技术标准统一、产品质量可靠的产品,满足事业单位的基本运作需求。③加强运行与维护。在资产状态评估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实现运行维护的优化,实现设备资产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以运行、检修成本定额为基础,建立设备资产运行维护支出管控机制,实现作业成本标准化管理。建立整体设备资产、分类设备资产、和单体设备资产的状态分析和风险分析评估模型,开展标准化作业管理,配置合适的备品备件,降低资产的运行维护成本,增加单位效益。④实行退役评估。应用设备资产的评估结果,优化技术改造方案,建立优化退役资产的再利用评估流程,判断技术改造方案中涉及到的资产的健康状况,是否还有利用价值,建立资产的调节利用的机制,推行资产在不同场合调节使用,通过退役资产的集团化运作,发挥资产的最大利用价值,对记过评估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资产按程序履行报废资产的处置。⑤建立全寿命周期信息管理平台。建立从项目前期、可研、规划、立项、初设、招投标、基建、运维、评估的一体化信息平台,将各方面的信息高度集成,资产存在的不同阶段,有相应的部门负责资料的录入,实现资产管理信息的全方位共享。

3结论

固定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的基础工作之一,尤其是医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总资产的比例较大,因此资产管理在日常运营管理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以医疗事业单位为例对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方法进行研究,进一步加强资产的管理,引入“资产主人”概念,明确各级管理部门、人员职责;重新梳理、优化资产管理流程,突出实物资产的增加、转移、减少等关键环节的管控措施,实现实物资产全过程、全领域、全生命周期管理。

注释:①谭菁.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J].财经界(学术版),2009,(08):12-15.

②全文蔚.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09,(12):20-23.

③高丽,吕海翠.浅谈医院固定资产管理[J].商情(财经研究),2007,(12):23-27.

④梁爱玲,谭婉君.加强医院固定资产资产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09,(09);03-08.

⑤李俊磊.医院固定资产管理[J].财会研究,2009,(05):33-37.

参考文献:

[1]谭菁.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J].财经界(学术版),2009,(08).

[2]全文蔚.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09,(12).

[3]李旖玲.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J].现代医院,2009,(09).

[4]高丽,吕海翠.浅谈医院固定资产管理[J].商情(财经研究),2007,(12).

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新会计制度

县级医院的固定资产对于院方开展和实施各项工作、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院的固定资产是医院经营的载体,医院进行发展研究、疾病治疗、临床医学诊断等活动都和固定资产是息息相关的,尤其是医疗设备的专业性、功能、质量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医院的诊断与治疗水平,而院内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就诊率与病床位的使用率。因此,县级医院要想保持稳定发展规模、先进的医疗救治水平以及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固定资产的高效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同时,县级医院的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较高,因此固定资产的管理也是财务会计等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资产管理的重点。基于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会计制度下县级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一、规范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的购入程序

当下,大多数县级医院对于固定资产购置的管理不够系统完善。院方未能进行系统化、全方位地对固定资产的购置进行统筹规划。尤其是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方案,院方通常无法做到对其进行专业地评估,关于购置方案的可行性与收益性未能准确的界定,从而容易出现资产购置数量、时间、质量等不合理现象。基于此,县级医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对固定资产的购置进行有效得管理,以求能够尽可能在保证医疗服务、研究水平的同时减少成本的浪费。第一,县级医院应该成立专门进行资产管理的部门,主要对院方固定资产的评估、购置、分布、应用、检修、清理等进行全面管理。财务管理部门对总的固定资产账目进行管理,资产管理部门则主要对固定资产的一级明细账目进行管理,而相应的固定资产应用部门对资产的二级明细账目进行管理。同时,医院固定资产的购入及其入账等工作需要在实施之前取得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第二,县级管理医院应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的固定资产评估体系。首先,院内有购置固定资产需求的部门提出资产购置申请,资产管理部门组织相关的人员对当先的医疗设备市场进行调查,并形成购置方案;然后,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购置方案进行初步审核,审核通过后交由上级领导小组进行在审核;最后,院方组织相关的医疗专家成立评估下组,对固定资产购置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专业性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现有的购置方案进行修正。

二、注重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

我国县级医院在资产管理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过度重视资产采购而忽视资产管理的现象。这就导致县级医院资产管理低效、混乱等问题滋生,比如在固定资产折旧、盘查等环节无法做到账实相符。根据之前的医院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是不计提折旧的,折旧只在净资产中反映,并不作为固定资产的抵减项目,这就导致县级医院固定资产账面上所反映的固定资产原值不断提高,但现实中院内固定资产的折损程度不断加重,出现严重账实不一致的现象。这种这就方式不但不能反映出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不利于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而且不能及时的对固定资产残值、转让价值的评估提供依据与参考。为此,我国相关部门对医院会计制度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主要对累计折旧这一会计科目进行完善,建立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参照企业内对资产进行计提折旧的方法对医院的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折旧是指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采用新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对其折旧额度进行计提,同时对折旧的数量进行分摊,进而能够使得会计报表如实反映出固定资产的原值与净值,使得医院对院内固定资产的规模、折损程度、现有价值等有准确的评估,有利于与资产管理相关部门的监督与控制,对固定资产的报废、折损以及外调变价进行及时审核与批示。

三、加强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的评估考核

当下,我国县级医院对于固定资产的增值保值意识不够强,缺乏对固定资产指标的考核。基于此,县级医院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指标考核制度,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首先,县级医院可以将科室使用设备及设施的折旧值计入科室的成本科目。针对医院设备折损、淘汰速度较高,设备被长时间搁置,造成成本浪费等问题,院方应将科室的设备、设施等按照相应的折旧率计算折旧,并将其计入科室的成本,进而能够有效解决科室资产闲置、报废不处理等问题。其次,科室内的每一项设备,应由科室的相关核算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由设备管理部门对资产进行定期的考核、保养与维修,进而促进科室内设备的保值与增值。再次,县级医院应该将设备资源是否合理配置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考核指标之一。这一考核指标的设定,能够有效地督促院方对各科室之间的闲置器材与设备进行合理调配。即打破原有的科室壁垒,将现有的设备进行重新整合,统一配置,使设备能够在需要的科室发挥价值,进而减少管理成本。

四、强化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

首先,院方应该提升各科室对固定资产进行监督管理的意识,相关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能够定期地检查监督与管理制度的实施现状,并能及时对现有固定资产的配置和使用状况进行调查,进而采取合理的资产配置手段,将闲置资产进行合理配置,提高现有设备与设施的使用率,防止不合理采购和资源的浪费。其次,县级医院对于固定资产的保管,应该做到全程管理,即在资产的购置环节进行验收,各个科室设备的领用要进行如实登记,对账实相符进行严格把关。同时,通过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完善固定资产总账、一级与二级明细分类账以及资产管理卡片等会计资料的管理制度,做到帐帐一致、帐卡一致。财务管理部门与各科室设置固定资产登记卡,一式两份,分别放在财务管理部门与使用资产的科室,之后,科室每进一项设备,登记卡增加一张,调出或报废一项设备,登记卡减少一张。院方也可以通过定期的全面清查和不定期的部分抽查等方式,对院内固定资产的盘盈与盘亏现状进行检查,进而有利于进行相应的财务处理。资产的管理要做到权利与责任相对等,倘若资产有所损失,能够及时找到相应的负责人,进而对其追究相应责任。尤其是对资产的违法挪用、侵占、窃取等行为,进行严格处理。再次,关于院内固定资产的核销进行严格监管,通过建立完善的报批与审批流程,对资产进行核销处理和缴纳存留,严禁出现该部分资金的不合理使用及其它违法乱纪现象。

五、实现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信息化

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县级医院在进行资产管理的过程中用将管理流程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的共享功能。具体来讲,首先,县级医院对于固定资产的购入、入库、使用、配置、调用、报废等处理信息进行精准记录,保证信息载入的及时性和详尽性,并将该资产处理信息进行有效保存,进而实现院内有关固定资产信息的共享,有效防止设备及相关设施出现闲置等资源浪费现象,提升设备的使用频率与效率。其次,院方可以通过互联网渠道,实现固定资产信息的及时更新与同步,协助财务管理部门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财务信息核对,进而为医院快速高效地对固定资产进行动态化地全程监督与管理提供了便利。同时,院方可以进行电子信息化监督,严格研究科室对固定资产使用权限的获取,需通过扫描条形码或者二维码来确认。由此可以看出一套完善的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实现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共享化,同时能够协助院方对设备进行有效地监督与控制。

作者:熊丁 单位:安岳县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周明志.我国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财会学习,2016,01:229-230.

[2]王若.浅析县级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J].河北企业,2014,01:37.

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很多施工企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施工工作需要对较多的资金和资产进行运作,这些资产的管理水平和核算效率对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施工企业的行业竞争力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很多施工企业都将分析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作为工作的重点。

一、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企业固定资产采购计划缺乏科学性

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很多施工企业都进行了资产升级,很多行政审批机构在审查施工企业资质的过程中,往往将固定资产审查作为重要的考核依据,一些施工企业为了提升本企业的竞争力,只能对固定资产进行大规模的采购,以适应行政审批机构的调查。这种方式造成了一些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采购方案缺乏科学性,存在盲目采购或重复采购的问题。一些施工企业在刚刚进入某一施工领域的时候,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固定资产采购,以满足施工企业的工作需要,这些固定资产的采购存在较大的风险,如果刚刚进入某些领域的施工企业由于其它原因并未中标,那么这些固定资产将有很大一部分不能用于施工企业的其他工作。另外,一些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的预算管理方面缺乏科学性,很多企业在进行项目成本预算的过程中难以对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固定资产采买和租赁进行详细的调查,造成固定资产的管理方案难以适应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企业增添了不必要的资产管理成本。

(二)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过于繁复

施工企业的设备管理也是资产管理的一部分,包括大型施工所需的起重机设备和相关实验装置的管理,这一部分的管理往往交由施工企业的设备部门进行管理。在此之外,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设置较为复杂,很多施工企业由于机构重叠等情况,难以在企业内部实施良好的统一协调管理,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难以完全适应企业的实际情况,造成一些管理执行中的漏洞。

(三)施工企业固定资产记账和折旧环节缺乏规范性

施工企业实施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的漏洞造成了施工企业内部不同领域之间难以进行快速的协调,一些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在进行账目统计的过程中,由于难以适应资产在不同项目之间频繁的调整和变动,造成账目统计效率低下,个别领域存在统计不全面的问题,还有些账目统计人员难以对不同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使得账目的统计情况同施工企业的施工情况存在差异,影响规划管理等工作的进行。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也是影响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质量的重点,一些施工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折旧的过程中,采取的方法比较简单。一些固定资产在没有完全进行使用的情况下,简单的根据施工企业单一的折旧制度进行的折旧,不能合理的在项目间分摊折旧,造成工程项目的数据不准确。

(四)固定资产盘点及固资管理部门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企业并没有设立专门的固资管理部门,所有工作内容都推给财会部门,因缺少专门的固资管理机构,那么其固资管理效率也势必会大打折扣。此外施工企业需定期开展固资盘点工作,很多企业在进行固资盘点时仅仅是对固资数量进行统计,并没有对固资的使用及报废情况进行系统梳理,那么也就无法了解固资的具体情况,大大影响了固资管理的有效性。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提升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性

首先,施工企业要对固定资产购买制度进行改良和细化,要完善企业的资产审批制度,在购买价格昂贵的固定资产的过程中,领导部门和决策机构要对需要进行购买的固定资产和资产购买的价格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要完善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的预算管理制度,在购买新的资产之前,要做好充分的预算管理工作,以便科学的判断资产购买的科学性,避免资产重复采购。设备采购资金是施工企业经济支出的关键环节,因此,要从设备的管理入手,对施工企业的施工全过程需要的设备支持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统计,并根据实际需要制定资产采购制度,以便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采购能够在保证施工正常进行的情况下进行价格的调控,实现施工企业资产采购成本的降低。

(二)科学设置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机构

首先,要为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设置单独的部门,由专门机构牵头,各部门共同配合,对固定资产管理机制进行改良,以便企业固定资产的账目统计工作能够高效进行。要在施工企业内部实施部门之间职权的调整和改革,避免权力交叉和责任交叉的存在,提升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行政效率。要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实施细化,从各类资产的价值入手对企业现有的固定资产价值进行分析,并且对各个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标准进行整合,使专业部门能够运用单一的资产管理方式进行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的全过程管理。

(三)提升施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和记账环节的规范性

首先,要建立施工企业固定资产调查制度,定期对企业现有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统计,以便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能够按照企业的资产使用现状进行管理制度的改良。例如,我国广东省某施工企业就建立了固定资产审查制度,每个月对企业现有固定资产的市场价值和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使用平均法进行资产的折旧,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质量,降低了企业的资产管理成本,为企业赢得了更好的竞争环境。

(四)科学设置资产管理部门,完善固资盘点工作

为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施工企业在设立专门的固资管理部门的基础上,增设固资的监管及辅助部门,强化固资管理的监督工作,规范固资管理流程,以完善的固资管理系统提升固资管理有效性。在固资盘点方面,除常规的固资数量统计外,还要盘点使用状况,根据使用状况调整折旧方法,对无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要及时启动报废流程,最大限度降低资产损失。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工作是提升施工企业行业竞争力的重要工作,深入的分析当前我国施工企业在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良方案,对提升我国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德会,王晓杰.内部控制审计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13(24).

[2]薛琦彦.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实施[J].财务与金融,2013(01).

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案范文第4篇

当今社会中,在医院的日常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医院的固定资产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只有加强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将医院现有物力资源充分利用,使得医院的固定资产能够增值和保值,这样才能够从本质上为整个社会提供高效及优质的医疗服务。首先,要完善医院的职能管理机构,根据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一个三级管理的体制,第一级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就是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中心,可以由财务负责人、院长,以及副院长等领导来组成,负责整个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检查监督及政策方面的指导工作。第二级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就是医院的职能管理部门,比如说医院的财务科、医院的基建科、医院的总务科、医院的设备科,以及医院的采购部等部门,这一个级别是医院整个固定资产管理十分关键的环节,这一个级别负责整个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担负着开展医院固定资产具体工作,定期或者不定期实施固定资产的清查。第三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就是医院的固定资产领用部门,必须要设置专门负责人员来开展医院固定资产的处置、固定资产的维修、固定资产的保管,以及固定资产的领用等,定期或者不定期来实施对账、盘点,实施人员调动工作及时移交。其次,要建立健全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于医院的固定资产部门之间、维护,以及日常使用之间的调拨等管理环节制定出十分详细和具体的管理制度和细则,配备专职的监督检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对奖惩制度进行明确规定,通过制度将责任明确,做到制度到人,这样能够使得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本质上避免管理混乱,以及责任推诿等问题。

二、优化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要严格控制资产购置

在开展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树立起风险的意识,根据医院自身的固定资产使用经验,以及医院经营管理规模,对其进行合理预测,制定出医院固定资产购置的风险防范方案,有效避免医院出现盲目投资,以及重复投资的现象,把医院的固定资产构建全面纳入到医院的固定资产购置年度预算之中,并且结合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详细医疗设备的采购计划,严格按照医院的固定资产购置来实施预算管理,对医院固定资产购置的总额进行控制。其次,要加强医院的固定资产购置经济效益分析及可行性论证,医院的医疗设备一直都是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重中之重,在医院购置设备的初级阶段中,要求必须要向医院的申购科室提交申购的报告和申请,在报告和申请中,将病人需求作为前提和导向,对医院固定资产购置必要性,运行效益进行分析。

三、优化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要加强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和维护

如果医院能够及时对固定资产进行维护,不仅仅能够将医院的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很好地延长,还可以从本质上节省很多维修费用,将医院自身运行成本有效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经济效益。所以,医院的医疗仪器设备使用的部门,必须要将其管理的责任明确,指定专人对其进行管理,完善日常维护及日常管理工作,对于医院固定资产的完整及安全负责,从本质上提高医院的固定资产使用效率。要求医院的财务部门必须要将每一个科室设备的损毁情况、维修情况,以及占用情况实施归集,对其进行量化,使其能够计入到科室成本中,进而实施固定资产有偿使用,将固定资产的使用和职工绩效工资挂钩,强化医院各个科室的医疗设备保值、增值意识,进而对医疗设备进行合理使用、合理购置。对那些大型的医疗设备进行购置,医院的绩效考核部门还要折旧年限之中实施成本效益的分析工作,并且把分析的结果及时反馈到使用科室,促进科室加强对医疗设备进行管理,最终提升医疗设备的效益。

四、结语

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案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校的投入不断增加,高校的固定资产总值每年都会快速增长。加强对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有利于为高校事业发展提供保障,提供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内部控制相对薄弱,影响固定资产管理的整体效果,应该建立完善的高校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体系,确保高校固定资产的完整性。本文首先分析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缺陷,然后分析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最后提出应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内控缺陷的措施,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缺陷;应对措施

高校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以及教研工作的基础,固定资产的数量、价值能够有效的反映出高校办校规模以及教学条件。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高校固定资产不但增加,做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内控工作成为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问题之一。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高校固定资产还处于不断增加的状态下,加强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缺陷分析

1.缺乏有效的固定资产内部监督评价机制,内控意识相对薄弱

现阶段,绝大部分高校中都成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并且内部审计制度缺乏完善性,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监督评价体系。审计机构往往对资产采购、验收等环节的审计工作较为重视,对资产的管理、使用、资产转移等方面的作用较为忽视。另外,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的增长量以及经费投入量较为重视,却忽视了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2.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高校固定资产现阶段实行按类别分类管理,然后由财务部门根据资产的价值进行统一核算管理;资产管理单位的主要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实物的管理,同时管理各个院系中占有使用,形成了多头管理的局面,固定资产的管理者与使用者发生重合,造成管理职权不分等问题,严重影响固定资产管理的内控质量。

3.高校固定资产缺乏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

由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为归口管理,相关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为了自身资产使用提供方便,各个部门过分的追求小而全的管理,导致固定资产采购前期无法形成有效的方案论证,从而导致高校固定资产缺乏统一的调配,甚至出现重复购置现象。在高校内部,各个院系、办公室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也没有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导致固定资产在采购后的运转效率降低,甚至出现部分资产长时间的闲置,造成高校资产浪费损失。

4.高校固定资产信息记录存在账务不符等问题现阶段,高校财务部在固定资产核算过程中,仅仅核算固定资产的价值,而没有形成有效的台账,导致账物分离。同时由于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还没有形成,使得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存在很大的差异,会计核算滞后现象严重;另外,在固定资产管理日常工作中,管理部门为了节省时间往往不严格执行清查盘点制度,账务不符问题日益突出。

二、完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内控制度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不断的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提升责任管理意识

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基础上,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保证制度的安全性、可操作性等,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以及安全完整性。同时实行有效的资产清查、审批、验收、使用、收益处置等管理制度,提倡全员参加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定合理的责任制度,将内控责任落实到个人,形成相互配合与制约的全员内部控制体系。

2.实行不相容岗位分离管理制度,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岗位不相容问题,包括资产采购与验收、预算编制与预算审批、固定资产处置申请与审批执行、会计核算与业务办理等,因此需要建立不相容岗位管理制度,完善岗位分工责任制,形成相互制约的工作管理控制体系。

对于高校固定资产的购置阶段,必须保证购置的透明性、公正性以及规范性,推行政府采购与公开招标等方式。对于大额固定资产购置,需要采取有效的集体决策,并由集体对购置计划方案进行审批,保证决策的科学合理性。资产采购承担单位需要对资产供应商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做好市场调研工作,选择信誉度高、报价低的供应商,并与其签订有效的合同文件。同时加强对中标的厂商,不定期的对其生产产品进行抽查。在资产验收过程中,管理部门应该组织财务部门、使用部门、监察审计部门等一起进行对资产的验收。对购置资产的种类、数量、规格、质量、技术参数等进行检查,并逐一与购置合同中进行对比,还需要对相关的技术参数事项相应的测试。在验收完成后,管理部门需要出具验收报告,并将验收信息出去,并做好后续的建卡、登记、入账、手续办理等工作。

对高校固定资产使用的过程中,使用部门应该同时承担对资产的维护保养工作。使用部门应该保证本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完整、真实、安全,并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归入本部门工作职责范围内,同时作为评价工作绩效的指标,缓解使用部门轻管理的现状。管理部门应该定期对高校固定资产进行盘查,降低固定资产风险。

对于高校固定资产的处理过程,应该严格的遵循分级责任管理的原则,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办事,将资产处置审批工作当做是资产内部控制的重点。对固定资产处置种类、数量等进行明确,并明确资产处置的权限与责任,同时对资产处置管理资料进行不断的完善。在资产处置前,相关部门还应该对其进行严格的论证与评估,提出处置的意见。在处置阶段中,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保证账物一致性。将学校对外出租收入、对外投资等归入预算管理中。

3.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内控监督评价指标体系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评价指标体系,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对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保证内部控制方式满足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标准,保证各个控制点全部建立相应的内控制度;(2)在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政治,及时的消除内控缺陷;(3)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保证制度发挥有效的作用。

4.在加强内部控制的同时加强外部监督

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除了加强内部控制外,还需要加强外部监督力度,两则相结合,更能提高资产管理的质量,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的利用价值。其中,内部控制工作贯穿于资产购置、验收、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中。同时,高校固定资产属于国有资产的一部分,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有关部门需要不定期的对高校进行抽样调查,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会计事务所进行专项审计工作。

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内控缺陷的应对措施

1.加强对高校固定资产组织人员控制

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岗位分工过程中,严格的按照不相容滋味分离的原则,并对各个岗位职权范围进行明确,想成人员控制制度。将组织机构、岗位责任等作为组织控制的核心内容。在人员控制中,主要包括不相容岗位分离、专业相关管理等。将归口管理、财务部门管理与资产使用部门管理三方面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有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组织使用部门、财务部门、监察部门等,对高校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控制。

2.高校固定资产授权审批控制

对高校固定资产的审批人员以及经办人员赋予一定的权限,形成经办人与审批人员相互制约控制的局面,并对固定资产管理各个环节工作的责任、权限等进行明确。固定资产经办人以及审批人员需要在其工作权限中工作,审批人员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审批的资产,经办人可以拒绝办理,同时需要向上级部门提出报告,起到良好的监督制约作用。

3.高校固定资产会计系统控制

根据我国会计行业的相关规定,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会计控制系统,并设置专门的会计核算岗位,通过会计控制制度,对高校固定资产实行有效的价值评价,为内部控制提供有力的依据。在会计控制系统中,需要对固定资产会计审核范围、标准等进行明确,并建立资产明细卡以及台账,对新增的规定资产进行及时的核算与归类;对一定年限的固定资产进行折旧计价处理。另外,会计控制系统的建立,形成了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管理部门以及财务部门三方面相互制约的关系体系,固定资产使用与管理部门除了设置会计核算总账外,建立了固定资产卡与资产保管明细卡等,上面详细的记录了高效固定资产的相关信息,包括资产购置时间、验收时间、使用部门名称、资产数量、类型、价值金额等。

4.高校固定资产预算控制

高效固定资产购置、使用、处置与资产预算编制与质量属于一个统一的过程。高效固定资产主要包括建筑楼、教学设备、实验设备等,对学校资金占用量比例较大,所以应该加强对其的管理。学校新增的固定资产需要经过严格的预算编制、申请、审批、招标购置、验收等,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账可查。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应该与财务部门一起,对已有的固定资产进行审核,并根据高校整体的经费预算、发展规划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年度预算编制工作,对各个预算控制点要求进行明确,并坚持节约型高校校园的理念,理顺高校库存量与增长量之间的关系。

5.高校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控制

高校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的实施,主要是为高校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提供保障。学校应该成立资产清查小组,有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人员、使用部门人员、财务部门人员共同组成,不定期或定期对高校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的进行解决,避免高校固定资产流失。另外,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应该承担起资产维护保养的责任,定期对其进行检查与维护。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记录工作,妥善保管好相关的资料,做好资料安全备份工作。

6.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

高校固定资产不管是一般设备、专用设备,还是图书、标本及陈列物,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要求都是很高的。高校领导要认识到资产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对固定资产管理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校要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按照工作需要和内控制度要求足额设置岗位,配备高层次、高素质专业人员。学校各资产使用、保管基层单位应设专职或兼职的资产管理人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让更多的资产管理者参加培训学习。培养提高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应明确每人的工作职责,不得越权行事。对于一些诸如采购、保管、登记等重要岗位的工作人员,应定期或不定期轮换工作岗位,不断挖掘员工的潜力潜能。固定资产管理队伍控制就是要提升资产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促进资产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四、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固定资产属于国有资产的一部分,现阶段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高校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下,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因此,应该不断的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避免高校资产浪费,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实现高校固定资产增值的目的,促进其更好的为高校教科研活动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吴海英.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内控缺陷及对策研究[J].金融观察,2012,23(4):124-125.

[2]刘富强.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校园地,2013,26(7):99-100.

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高职院校不断扩大招生培养高层次人才。随之而来的是高校的校区不断增加,学校的固定资产也越来越多,配套的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现在,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需要加大力度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改革,创新管理机制,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这样才能避免固定资产的浪费闲置现象,从根本上让高校的资源合理配置使用。笔者鉴于此,就固定资产的制度改革、管理方式和固定资产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以此提高资源利用率。

一、目前高校的固定资产面临的问题

(一)没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高校的不断扩大,对于固定资产的需求也相应增加。高校的采购人员没有在购买固定设备时存在盲目购买的现象,不顾学校的经济条件购置一些没有实质用处的设备,导致设备闲置,造成了资源浪费现象,往往是高校和高校攀比,过度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二)固定资产的账务管理存在问题

固定资产的购置都要计入账目,在固定资产入账管理上存在着很多混乱问题。第一,固定资产的入账价格和实际的购置价格不符,这样在实际的管理中导致其价值虚高或者虚低,在进行核算时支出和账目无法对上。第二,固定资产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确认,这样会导致很多固定资产数目混乱,造成资产流失的情况。因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不确定,所以会有很多的设备记价不符合,而固定资产一般都是由各个学校的二级单位进行分头管理,各自使用,容易导致高校物品私人化,被一些人作为自己的财产。

(三)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不统一

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完善,没有统一的部门进行管理。第一,缺乏专业的人员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普遍的高校管理人员存在重视财务,忽略固定资产的思想,不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就是虽然设立了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但是没有专业人员管理,各院校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常常是从其他部门不相关专业人员中抽调,只是在每年按规定进行资产盘点工作。有的部门更是把固定资产直接挂在了财务部门或后勤部门,把工作随意安置。第二,多头管理,没有统一的管理口径。学校的的部门林立,条块分割现象严重。不同部门的固定资产各自进行管理,实验仪器归教学部门管理,图书杂志等归图书馆管理,房屋等土地资产归后勤部门管理,诸如此类的管理方式还有很多,虽然看似都有管理者进行管理,但是却没有一个统筹的管理部门,造成管理上的混乱。第三,没有完备的资产预算机制。通常情况下,学校对于投入的预算很重视,对于购置后的资产管理没有统一的方法,怎么配置资产,共享资源,导致的后果就是不断重复购置相似的设备,低效使用和闲置资源。

二、解决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重视日常的管理工作,从细节出发资产的管理工作需要从细节之处注意,把基础的记录工作做好。(1),主动参与到财务部门的管理工作中来,在账务记录上设置统一的标准,计入总账和计入二级账目的名称一致,资产管理部门需要与财务部门同步设立总账和明细账、根据不同的用途设置分类账户明细账目。需要把握的原则就是总账金额总和和各二级单位的总账金额一致。(2)仔细核对账务是资产管理工作规关键所在。这是一项比较简单但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需要灵活应用。对于规模比较大的高校,需要以月为单位,进行账务核对工作;对于规模小的工作则需要以极度为单位进行账务核对的工作。在资产管理部门和各使用部门,因为使用部门众多,无法逐一核对,因此可以每个月重点核查几个部门,保证资产管理部门每年至少对各个使用部门的账目核对一次。(3)账目核对的结果要保证。因为各种现实情况会导致各种未达账项的出现,这些无法到账的资金会影响账本核对的结果,所以为了保证账目结果的准确性一定要对未达账项采取有效的措施。(4)将财务系统与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进行有机结合,以确保两个系统的数据统一。

三、完善高校固定资产的机构设置

针对各部门没有专人管理固定资产的现象,高校需要健全管理机制,各二级单位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进行专人管理,这样才能加强高校的基础设施管理,提高监管的力度。鼓励管理人员创新管理方式,突破传统的管理方式,将固定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纳入到同一轨道上来,财务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集中进行。机构设置上设立统一的资产管理部门,再相应设立预算中心、资产中心和资金中心,资金和资产都统筹管理,这样可以钱物统一,有利于预算工作的顺利进行,改变“重钱轻物”的错误观念,从而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现象。

四、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壮大师资管理队伍

高素质的资产管理人员对于固定资产有系统性地认识,能够从科学的角度考虑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这样有利于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现有的情况是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烦冗,工作人员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管理需求,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扭转管理不善的局面,高校需要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引进科学的管理机制,组织现有的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提升专业度,从而适应目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要求,做到科学管理、有效管理和资源合理配置。

五、制定固定资产管理的系统管理体系,加强全过程管理

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庞大、难度比较大,需要高校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体系,多方合力共同配合,参与到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中来,全方位进行管理。做好管理策划,管理运行,事后及时跟踪和检查。在管理策划上,首先需要设立高校资产管理的管理目标,在指导思想、工作职责和组织机构等方面设立明确的规则,围绕管理目标进行,持续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改革和深化。其次在管理运行上,管理策划的各种目标、方案都是理论性的,比较抽象,需要把这些理论的东西进行具体化,切实有效进行落地才能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如果只是喊口号的话,那么将变成一纸空谈,浪费前期的管理和规划。最后在跟踪和管理上,为了实现固定资产的管理目标实现,落地的方案和措施一定要实时进行监督,采取普查或者抽查的方式,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这样将固定资产的使用进行全面的跟踪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样从固定资产购置开始到使用和后期管理上做到全方位的管理,对于不合理的地方不断进行改善。

六、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网络系统

考虑到固定资产盘点和整理的复杂程度,高校应该结合实际利用先进网络技术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网络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是自行设计的,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请专门的软件公司进行设计。建立网络管理网络可以对购买的设备、大型固定资产以及每个部门配置的相关设备资料形成系统化的记录。固定资产的管理网络系统是智能化的,能够从设备的购入到使用、后期维修阶段全程跟踪,将固定资产置于实时监控的状态中。这样可以动态管理校园的固定资产,最大化节约资源,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

七、结束语

高职院样一定要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当做重点工作来进行,创新固定资产的管理方式,设立专门的管理人员,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完善管理机制,将固定资产的管理形成良好的机制,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现象,从而在根本上为高职院样的基础设施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鹤鸣.LU大学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10.

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学校;固定资产;管理

随着国家教育教学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越发重视的基础上继续加大了在这方面的基础投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里面也暴漏出了许多问题,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依旧是学校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因此,要想办法提高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提高其使用效率。这些对学校进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一、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一些特点

学校固定资产是保证学校财务、后勤、教学、等一系列工作能够正常开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也是学校服务社会,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保证。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教学质量好坏的综合评价因素之一。学校固定资产的来源渠道也是呈现多极化分布的趋势,比如说有来自于上级政府部门的拨款,还有来自社会爱心人士的捐赠,以及对这些资金在调配上所存在的问题,因此对于学校来说,要管理这么庞大且复杂的资产是相当困难的。具体的管理特点由下所示。

(一)所涉范围广泛。

固定资产管理活动贯穿于学校的方方面面中,对于学校所涉及到的一系列的活动都离不开固定资产的保障和支持。

(二)分散性盛。

从整体范围来说,固定资产可以说是贯穿于学校的各个方面,对于全校的学生老师都是有所涉及,这就导致了学校对每一件每一处的固定资产的管控难度大和不能更精确更好的把控其使用情况。

(三)工作繁重

除了原有的一些固定资产外,例如学校内部的图书室内所储存的数量及其庞大的图书,以及桌椅板凳等,都是极其容易造成损毁的,这些都对于在管理工作上带来了及其沉重的压力[1]。

二、目前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情况以及在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一)学校固定资产如何进行分类以及管理现状

按照惯例,对于学校固定资产的划分,可以大致分为六种类型,一是学校的房屋建筑以及周边的一些附属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是外在比较看得出来明显的。二是专用设备,即学校针对某些教学所专门配置的一些专用设备。三是通用设备,即学校用来日常进行沟通交流的设备。四是文物以及所展示陈列的物品,即学校接受社会各界捐赠所得到的大批物品。五是图书,即学校进行同时分配与学生和老师的相关教学书籍。六是其他的一些没有在上述所提到的别的固定资产。随着国家对教育教学质量上越发严格的要求,所针对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也是相当的雷厉风行。长时间以来,固定资产一直都是学校管理环节中的薄弱部分,虽然说国家对这方面一直是三令五申,但是都可以说是收效甚微,该发生的依旧会发生,该怎么样的依旧会怎么样。其中依旧是存在着对管理体制上疏忽,麻痹大意,意识环节的薄弱,相对管理机制的严重缺失。还有就是对于学校固定资产重复进行购买的浪费情况。

(二)学校固定资产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长时间以来,在管理这方面,一直是学校整体的一个薄弱环节,具体可以体现为在绝大多数的学校中,一直存在着这样的一个情况,那就是重视教育,轻视管理。有些学校并没有把国家在这一块的先关规定放在心上,将所要求的内容抛诸脑后。对固定资产管理方式的不规范,态度上的严重松懈,都是导致其发生原因造成严重后果的重要因素。出了问题相互推拖,找不到具体负责人,造成固定资产使用和管理上的严重松懈浪费,这些都是要求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具体分析的,在进行妥善处理的,否则长时间这么下去,就会造成固定资产管理,维护人员职权非配不清等问题,导致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出现重大性失误。

三、学校管理方面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和监督上的失误

(一)疏忽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环节的问题

学校并没有第一时间将固定资产管理纳入到整体的财产预算体系当中,这就导致了其购买的计划性统一性不够完善,各个部门只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单独进行购买预算,在极大程度上会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和重复率。缺乏的是一个相对有权利的管理监察者,对购买资源的协调力度大大的不够,从而导致极大程度上的浪费,这些都是极其不可取的。

(二)对固定资产查实落实不到位,制度被严重架空

对于固定资产管理上的不到位,不够具体,不够全面。对日常的设备使用情况以及核心会计计算情况的不够明朗,都会在对其进行管理的基础上造成一定的麻烦。虽然学校有相应的监察部门,但是缺乏到落实,没有可具体操作的资产管理内容,最终导致华而不实,形同虚设。

(三)固定资产管理较为单一化

学校固定资产基础管理环节上的相对薄弱,管理手段严重单一化,缺乏高效性与与时俱进。从2006年以来,经过国家大规模对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清查后,为了以防在计算上的疏漏,大多数学校都采用了相对应的管理软件来进行相关登记。从财务部门的角度上来看,运用软件进行管理,既减少了管理人员的负担,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高效性。但是这样做也衍生出了诸多的弊端,虽然说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环节上确实是减轻了不少压力,但是毕竟数据不能完全替代人。在运用这种便捷管理模式的同时,所衍生出来的弊端是,学校的财务部门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并没有能够进行统筹兼顾的有效联系。导致的是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疏散,学校也只不过是从会计的角度来做了对固定财务的计算处理而已。对于使用那些管理软件来说,只能说是将才做管理的模式从手工转变成了软件电脑,但也是换汤不换药而已。这些都并不能在根本上改变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所造成的落后、懈怠等现象[2]。

四、造成学校固定资产上管理模式不当的原因

(一)学校部门并没有对管理固定资产

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得到根本的认识学校大部分都比较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和人才的培养,而对于这些学校固定资产物质基础上并没有过多的认识性。个部门之间也缺乏相对统一的管理和协调,严重影响了学校固定资产的正常使用率。

(二)缺乏固定相关管理条例

学校虽然有相关管理条例,但是大多数都缺乏固定可行的高效实际操作性,在对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情况上,都缺乏相对可行的实际应用能力。各个部门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划分界限不明确,造成了极其严重的铺张浪费重复购买率等现象。

五、改善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一些方案

(一)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建立健全相关机构

对于固定资产如何进行管理,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一个焦点。学校要按照国有资源部门和财政部门所颁布的一系列条例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分的完善。

(二)完备线管管理机制,并且配备相关技术检查人员

学校应该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国有固定财产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并且要派出专人对其所使用的情况出入的情况都要进行一对一的认真核查。此外,学校还要注重对此类管理人员的全方位培养,要让他们在达到要求的同时,基本素质也能得到提升。

(三)加强日常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并且建立长期有效的监察管理制度

完善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程序,并且制定相关的管理检查制度,在对固定资产进行使用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每一步都要做到有迹可循,真实有效。相关部门之间要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合理的沟通,有效杜绝管理制度上所存在的漏洞。

(四)建立学校固定资产的考核评估和相关的奖罚制度

在现有的制度下,通过改良进行更为系统化的建立,从而建立自上而下的根本改革考察制度。并且对看管固定资产的人员进行统一的考核和评审。对于完成者要实行奖励制度,对于玩忽职守者实行惩罚制度,以此来调动他们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对固定财产的有效管理[3]。总之,固定资产是否能够进行有效管理,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关乎到了学校的办学效率,利益,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的整体大局。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固有财产在使用情况上所面临的挑战也是越发的严重,所以要在做好对其进行妥善管理处置的基础前提下,更要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以及理念方案,以此来提高学校的综合水平,促进其能够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环.完善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外资,2015(12).

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国家财政部进行的国有资产清除工作至07年已经结束,在清查工作中对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纰漏以及图书资料管理制度等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图书资料管理中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发展。因而,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势在必行。

1、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缺乏资产管理意识和管理机构

当前,图书馆虽然已经建立了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但是因为缺乏资产管理的观念导致这些制度形同虚设,无法真正落实。而且,当前建立的管理制度还不完善,例如,缺乏资产管理制度,领导外借设备现象严重等等,这些都影响着固定资产的管理。

1.2不规范的文献移交管理手续

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各级部门并不严格,因而管理者在实际管理中为了减轻工作量,往往会简化文献资料移交和接收的手续。从购买新文献资料到资料在图书馆中的流通,整个环节必须制定一个详细的清单,但是有的图书馆把这个程序简化成一个数据或者是不严格的交接单。入库的文献资料也没有进行清点,交接程序不严格,使得很多图书资料入库数量和质量都无法保证。

1.3账物管理缺乏相互监督

购置文献资料的整个过程从报请到核算都应该严格遵守和实行,但是在传递或者典藏时却简化了程序,执行不严。例如,没有建立资产明细账目,只对一些接收的文献数量进行简单的记录,对典藏的监督和管理缺乏;对于资料清点以及文献损害和丢失缺乏相应的制度,使得图书馆资料十分混乱;资料统计上没有严格的制度,制定报表时也不及时;有的图书馆中的资料甚至没有登记入账,诸如捐赠的文献等;内部私藏在图书馆中十分普遍,防窃力度不严;最后,图书馆实施的非动态化的管理,重视使用忽视管理,账物不符的问题也十分严重。

1.4期刊册数统计不科学

在图书馆资料固定资产统计中,要求把期刊合订成一册。因为以往的期刊无法完全装订所以采用的是种数乘以系数的方法计算,这种方法计算后结果往往和实际数量相差太大,导致金额和数量不准确,影响了总量的真实性[1]。尽管,目前已经开始采用延时统计,但是原来的错误还没有得到更正。

2、解决方案

2.1采取控制活动,加强部门监督和配合

图书馆资料固定资产的申购、采购到报废等一系列环节都要严格的加以控制,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第一,图书财务部门和资产部门在相互独立的同时也要相互配合。

第二,对于总量以及金额较大的设备申请购买之前要开展调研和论证,在资产职能部门安排后才能进行。

第三,在购买大量设备和仪器前可以在网上进行招标,同时要纪检部门参与。

第四,验收设备时要由资产职能部门和使用部门的专业人员参加,确保验收效果。

第五,定期清查各个部门使用的资产,对损坏和丢失的资产要及时的维修,确保账实相符。

第六,提高审计、职能、财务部门对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各个部门要相互配合确保内部控制完善化。

2.2培训高素质管理队伍

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要选择有责任心,业务能力强的人员担任管理工作,而且选择的人员要稳定,对这些人员应该定期的进行培训,增强其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对于资产的登记、盘点、维修等工作要细致到位,管理人员要经过培训后才能上岗工作,上岗后为了确保工作有序开展也就要定期进行培训。财务部门以及资产管理部门要定期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清查,对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和处理,清查的结果要编制成报表,报废资产要办理相关手续,对于闲置的资产要及时的调配。做到账实相符以提高图书资料资产管理效果。

2.3统一标准、数据和要求

2.3.1账簿

以固定资产管理标准作为明细账目依据,无论图书馆采用纸质还是电子的方式全馆都要统一进行。对于典藏账簿以及会计账簿等都应该和财务管理的要求相符合。

2.3.2价格

价格是文献资料的基础,也是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项目。在图书馆的馆藏文献当中,对于属于非人民币标注的方法要在保留原来标注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年代的汇率情况参考进行折算注明。在以后文献入藏时,不使用人民币结算方法的要由采购部门在封底增加人民币标准方式[2]。而修补破损的图书资料时也要在新的封底上标准价格。

2.3.3保管

图书馆的库房应该要专门人员进行管理。管理人员对自己管理范围的图书资料要以《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为依据,确保资料完好[3]。管理人员还应该定期的巡库。为了方便管理,对于带有光盘的资料要把光盘的内容上传到管理系统中以读者阅读,而光盘和书籍分开收藏时要有专架,并且在封面要标注对应的信息。

2.4实行动态管理

确保固定资产管理有序,实施动态管理是关键。动态化管理包括:

第一,对图书文献的进出要进行全程的管理,避免出现滞后问题。

第二,把采购和典藏作为管理面,典藏和馆藏作为另外一个管理面,进行联动管理,上下监督,相互制约[4]。

第三,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

3、结论

文献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只有持久的坚持才能确保管理效果。为了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对图书资料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是必要的。图书馆资料的管理是具有科学性和规律性的,只有掌握其规律和科学性的基础上才能提高管理效果,发挥资产的效益,促进图书馆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