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东西方文化的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赛珍珠 中国出路 传教士 文学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87-03
193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以写中国题材小说而闻名世界的作家赛珍珠女士。赛珍珠在中国生活了近四十年,对中国社会、文化和人民有深刻的了解,并对中国怀有特殊情结。她以自己双重的文化身份为出发点来认识中国,当她的所见与西方社会对东方中国的传统认识的不同时,她对中国的感情和她对第二祖国的使命感激发了她的创作灵感,因此,她创作了诸多关于中国的文学作品,并对"中国问题"做了颇有见地的个人理解和思考。
在赛珍珠看来,五千年延续不断的中国文化是辉煌灿烂的,并有其应当给予坚守的成份。但是,它的确也已经发展到几近穷尽的困难境地,如何摆脱数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愚昧因素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束缚,赛珍珠对东方中国社会、国民思想和文化出路作了深层思考。在审视中国的方方面面并试图找到一条她认为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时,她很自然地将西方社会的诸多先进的思想理念作为她思考问题时的关注点。
赛珍珠笔下的主要人物有来自西方的文化使者——传教士、有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传统中国人、有生长在美国深受美国文化影响的“海归派”,还有远涉重洋学成归国的留学派等等。这些人物以不同的方式将西方先进的文化带给中国。赛珍珠的笔下的人物宛如她本人的化身,是文化的使者,带着她理想化了的观念以积极的形象展现在东西方读者的面前。
(一)赛珍珠作为一个传教士的女儿和妻子,且本人又曾具有传教士的身份,作为一个在双重世界中成长并深受基督教影响的人,虽然她早年因在中国生活深受中国传统的文化的影响,并且认识到美国教会的侵略性质,从而与教会和传教士决裂。但是,她决裂并不是针对基督教本身,对于基督教“博爱”和“包容”的精神她仍然是极为推崇的。因此,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她仍然塑造了不少充满博爱和宽容之心的传教士形象。
赛珍珠在她的中篇小说《天使》中塑造了一个意图拯救中国的异教徒但却被中国人的恶习气逼得自杀的女传教士形象;在《龙子》中她塑造了一位扶贫救危,为收留被日本侵略军迫害得无处藏身的中国妇女和儿童而不顾自己安危的白人女传教士。而在这些传教士形象中最为引人瞩目,最为丰满的则是赛珍珠在《群芳亭》中塑造的修士——安德鲁。
在《群芳亭》中,赛珍珠描写了两个传教士的形象,一位是强调“世界上只有一个宗教”的夏小姐,而另一位则是宣扬“天下一家”的宗教观和人道主义之爱的安德鲁。从这个角度来看,安德鲁更像是一个西方文化的传播者而非一个传教士,在书中赛珍珠通过夏小姐之口说出安德鲁的宗教观:
“他和无神论者没有什么两样!”……
“我认为他并不是真正相信上帝。”[1]
因此,可以说安德鲁所代表的并非基督教教会,他到中国来传授的是他所倡导的“博爱”、“宽容”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他所习得的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
安德鲁的出现是在吴太太面临为寻求“自己的生活”而陷入精神上困境的时候。渴望找到自我、突破自己现在生活方式的吴太太无论是通过为吴老爷纳妾还是将家务委托大儿媳管理,却始终不能走出原有的生活阴影,也不能获得人性上的真正自由。
而安德鲁的出现,特别是他大胆地宣称:“全人类的血液都是同一种物质,大家彼此都是亲骨肉”[2],消除了吴太太对外国传教士的芥蒂,并与安德鲁建立起了跨越国界、种族、宗教和身份的沟通。小说的第八章,赛珍珠以近乎说教的形式描写了一段吴太太与安德鲁的一席畅谈,这次交谈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看作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吴太太和西方文化使者安德鲁之间的一场关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结果没有任何悬念,代表中国文化的吴太太在面对西方文化使者的说教下心胸顿然开朗:
她(吴太太——笔者注)已经越出了围墙……当她登上星星时,她看见整个地球躺在她眼前,上面布有七个海洋、各个国家和她从书本上了解到的各种民族、南极北极及其不融解的冰雪、热带以及热带地区的生命。“站在星星的角度看,”她想道,“毫无疑问,一切尽收眼底。”[3]
“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越过围墙”[4],吴太太在走出“围墙”畅游在自己世界中回到现实后面对家人的询问和质疑,她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你们难道永远不会自己解决问题吗?”这里的“围墙”象征的是吴太太一直想突破的中国传统思想的精神枷锁和传统妇德思想。在她丈夫、儿子的眼里,吴太太自40岁生日后就仿佛变了一个人,不可理喻,感觉她失去了原有的理智。
安德鲁虽然因为救助穷人而客死异乡,但他与吴太太在精神世界的沟通打开了吴太太封闭的内心世界。最终,吴太太继承了安德鲁在中国的事业,她收留了安德鲁收养的数十名孤儿,将自己从安德鲁处的所学所感教授于他们,并将安德鲁的思想继续在中国的大地上播下种子。
安德鲁的身上浓缩了赛珍珠一生的人生体验,也浓缩了她的人生观。从某种角度来说,安德鲁就是赛珍珠的代言人,道出了她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国民性格的弊端进行改良的尝试。
赛珍珠在中国生活了四十年,她一开始是以传教士女儿的身份,而后是以传教士的身份在中国生活,因此她对传教士的生活和思想是十分了解的。在赛珍珠看来以安德鲁为代表的传教士是来自西方的文化使者,他们虽然平凡,却不知辛劳的传教,他们努力向东方中国引介了西方先进的文化,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中国人的人生轨迹,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并使中国人获得了人生和精神上的自由,使他们看到了人生的真正意义。
从某种意义来讲,西方传教士将西方先进的文化和思想通过传教的方式带给中国人民,这奉行的是一种“送来主义”,这种送来的方式在赛珍珠看来是西方文化“主动”对陷入困境的中国文化的一种“扶贫”行为。
(二) 《〈大地〉三部曲》是赛珍珠审视中国出路的一部力作,文章在前两部分《大地》、《儿子们》中分别探讨了王龙挣扎于社会底层而后又发财致富成为富甲一方的地主生活的发迹史、堕落史以及王龙之子王虎的武装割据的道路。在赛珍珠眼中,尽管这是中国人试图对昏庸颓废的封建社会的冲击,是中国社会发展历程中的动态因素,但是由于没有更多新元素的注入,他们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于是,赛珍珠进一步塑造了王源这个人物形象。
王源是军阀王虎的儿子,相貌平平并酷似他的祖母阿兰。他自幼就不爱枪柄爱锄头,喜欢在田野里独自沉默;而他的父亲王虎是一个威震一方的军阀并一心想要王源秉承父业,并专门为他请来了一位教官教他骑马射击。但是王源忘不了田野,忘不了田野里的果树和庄稼,忘不了田野里的宁静。
在小说中,赛珍珠笔下黄家的衰败和王龙的发达是紧紧相连的,作者借助王龙提出这样的观点:黄家的衰败是疏远了土地,纳妾吸毒,铺张排场,终于入不敷出,落得个卖田卖房的下场。王源的这种对土地的依恋是他爷爷王龙的因子在他身上的隔代相传,这种对土地热爱的因素在赛珍珠看来也是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最为可取的一部分,她认为农民离开了土地就如同鱼儿离开了水。而堕落的王龙之所以仍然能够从衰败中挺过来,也仅仅因为他忠于土地。
然而,仅仅只是不离开土地,中国人要想获得社会的巨大变革和人性的解放还不够,仅仅是守住土地,中国人不可能从土地中找到走出祖辈阴影的道路。于是,赛珍珠塑造了王源这样一个有学识,并以引导其他农民过上好的生活为自己理想的人物,试图通过这个人物来探索出一条出路。
但要实现这样的一个理想,王源该如何去突破先人已经形成的思想怪圈呢?仅仅从他祖辈那里继承了对土地的感情的力量是薄弱的,他需要一股新鲜的力量,一个在中国大陆上从未有过的新生力量来帮助他完成他的愿望。于是赛珍珠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让他出国,到太平洋彼岸的美国。
在王源到达美国这个新国家西海岸的港口大城市时:“他感到他见到的东西比他曾听说的更生动。摩天大楼高耸入云,街道平平整整……所有的人看上去都清清爽爽、丰衣足食。他们皮肤洁白,服装整洁,令人赏心悦目。”[5]尽管王源眼中的美国近乎完美,但他并没有为异国的生活习惯所同化。随着他在美国生活的时间越长,他看到这个表面完美的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状态。他对周末街上的灯火辉煌店铺里“年轻人正在欢闹嬉戏”,“姑娘们与他们一起哗笑喧闹”的景象感到厌恶,对他的朋友吉姆与他房东太太的女儿间的轻浮的暧昧举动感到莫名的耻辱。
赛珍珠通过王源的眼睛对自己的国度——美国做了较为客观的评述。王源坚守的是中国人传统中优质的那一部分,他不认同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爱情观,他抵触那些在赛珍珠看来也是美国文化中不光鲜的那部分美国生活方式。
所以,王源与他“灵魂象那些诗韵”的堂兄王孟——一个与他一同远涉重洋却很快为西方的生活方式所同化的人——是不一样的,王源只能生活在自己的独特的世界里,生活在孤独中。王源的遭遇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赛珍珠本人生活经历的翻版,王源对美国的认识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赛珍珠在东西方文化之间取舍的辨证观点。
作者塑造了王源这个同时具备东西方异质文化身份的人物形象,并让他回到中国大陆去完成更为艰巨的使命——传承他从美国学得的先进的知识和西方的先进文化。最终,王源完成学业独自回到阔别六年的祖国,回国后他在一个学校教授他从西方学来的知识,在小说的最后作者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方式:
王源打开了装有外国良种的袋子。青年们(他的学生——笔者注)都将双手握成杯状,源将那些饱满的金色种子倒进他们的手中。现在他觉得这些种子特别珍贵。[6]
这段描写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这里的种子正是象征了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精神种子,而这里的土地则象征了中国人的淳朴善良的精神。王源如此珍藏,选择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这正是赛珍珠的愿望——东西方文化的种子能够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根发芽。
王源是是众多留学西洋的年青人中的一分子,他有理想,有报复,富有挑战精神。赛珍珠希望他的学成归来并带来的西方文化,希望他能传播西方的先进文化就如同他将带回来的“金色种子”散入中国大地。赛珍珠相信,这些将会对中国的社会和人民生活动巨变带来新的动力。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赛珍珠为王源展开的这条学成归国的道路也正是她对中国诸多留洋海外,接受了西方先进思想熏陶的中国留学生的一种期望,希望他们能跟随王源的足迹,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回到祖国,用自己先进的知识开化中国的百姓,力图中国的强大和富裕。
如果说传教士奉行的是拿来,那么王源的留学西洋有所选择的学习就可以看作时一种主动的“拿来主义”了,而这种拿来因为具有选择的主动性而更为赛珍珠所提倡,因而王源也就成为赛珍珠笔下最为着力刻画的,最富有象征意味的人物形象之一。
(三)所谓“联姻”又称作“婚姻”是指男女双方在法律的认可前提下,经过法律有关的手续而合法地生活在一起的法律行为。
在赛珍珠的小说里,有不少关于东西方人或虽为中国人却具有异质文化身份的男女相恋或联姻的情节。在描写的作品《龙种》中,农民林郯的小儿子对自幼长在国外并接受西方文化教育的外交官之女——梅兰的狂热而无果的追求;在书信体小说《东风·西风》中桂兰的哥哥不顾家庭的礼教和父母之命,以放弃继承权为代价与西方女子结合;《群芳亭》中的峰镆在美国留学期间与美国姑娘玛格丽特之间的深情相恋等等。
而在赛珍珠的整个文学创作中,她首次将视角转向描写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长篇小说《同胞》则是较成功地描写了不同文化身份男女间的联姻的优秀作品。
故事的主人公之一梁文华博士是一个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东方学者。他早年生长、生活在中国,并受到孔子思想的熏陶。而后移居美国,他在美国靠讲述中国文化为生,他把自己同他所钟情的中国古典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美国华人看来英俊、高大的梁博士是华人圈中一种骄傲,是中国文化的捍卫者。但在梁文华的内心深处,“他对中国文化的一些表现形式还是感到困惑甚至是疑惑乃至于羞愧的。”[7]当他在唐人街的戏院看戏的时候,他就在想“眼前舞台上这些大摇大摆、高声吟唱的演员和他们色彩鲜艳的古代服装,给人一种幼稚、傻气的感觉”[8]。彼得?康在《赛珍珠传》中说道 “梁博士代表了整个西化了的知识分子阶层。”[9]在笔者看来,这样的评论是准确的。
而与之相对峙,他的太太则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梁太太的内心深处,她憎恨、鄙视所有的美国人”[10],这种感情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间的隔阂。梁文华与他太太的结合是父母之命,他们俩的结合体现的是东西方文化的联姻,尽管在赛珍珠笔下梁文华夫妇并非联姻成功的典范,这恰恰说明赛珍珠在东西方文化交融过程中的一个观点:二者的交流与融合不可能一蹴而就,表明了赛珍珠对事物发展循序渐进过程的充分认识。
赛珍珠把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理想更大地寄希望于第二代,第三代人的身上。于是梁文华与她太太之间的婚姻的结晶——四个儿女,尽管他们生性各异,但是他们都是赛珍珠笔下集东西方文化于一身的典型形象。而其中描写最突出,形象最丰满的则是梁文华的长子詹姆斯·梁。
詹姆斯尽管出生在中国,却是自幼随父母定居美国。从父母那里他接受到的是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教育;在美国学校和社会里他接受的又是美国式的教育,受到的是美国文化的熏陶。可以说他生活在双重的文化背景下,有着与赛珍珠相似的双重文化身份。
虽然在美国他受到良好的教育,有美好的前途和优越多生活条件,然而他仍然念念不忘灾难深重的祖国,并决意从医学院毕业后回国。他回国的目的很明确,“我想回中国去,在我们的祖国工作”,因为“中国需要我们,中国的医院太少了!有朝一日,我要在中国办一所大医院,病人都能来看病、治疗。”[11]他向女友的父亲李先生表白说:“我是在美国长大的,可是这里不是久留之地。不管美国人待我们多好,我们还是流落在异国他乡。可是,这还不是我要回国的原因。我有一个愿望——也许有点异想天开——我想为自己的人民做点事情”。[12]
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更需要他的中国人,最终他放弃了他钟爱的女友,抛弃了他在美国的大好前程和优越生活回到灾难深重祖国,来到偏僻的农村开了一家诊所,为广大缺医少药的农民治病,实现他的理想。
在小说的最后,詹姆斯遵从他母亲、妹妹玛丽及其丈夫刘成近乎玩笑似的提议而娶“一个脾气好的女人,身体强壮,健康,一个农民的女儿”[13]为妻的决定令读者瞠目结舌,但这确实是赛珍珠的美好愿望!在赛珍珠看来,这段联姻的描写对詹姆斯来说“……不仅仅是婚姻,还是与他自己人民的重新结合。”[14]最后,他终于意识到,他的妻子玉梅“正是他所需要的与他自己的人民联系的桥梁。……通过她,他已开始在他祖先的土地上扎下根来。”[15]
詹姆斯的人生经历与赛珍珠的极为相似,他们都在年幼时背井离乡,受到他国思想的熏陶,他们身上都融合了两种文化。所以赛珍珠笔下的詹姆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赛珍珠本人,詹姆斯那种富有正义感,有理想,并且为理想宁愿抛弃爱人的人物形象是赛珍珠心目中东西方文化交融产生的理想化了的新生代。
这种东西方人或者更为确切地说是分别代表东西方不同文化的人之间的联姻的情节的描写体现了赛珍珠希望通过联姻的方式把西方文化更为深入的根植于东方文化之中。与传教士的“送来”和留学生的“拿来”相比,联姻的方式显得不免有些中庸,这也许正是赛珍珠受到中国文化思想熏陶的又一表现,是对中国中庸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一种创造性运用。
(四)不管怎样,从赛珍珠的笔墨中,我们看到的是赛珍珠希望西方先进的文化能在中国植根发芽,是希望西方文明的先进部分能引发中国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生活巨大变化的愿望,是希望西方先进文化能够给古老的东方文化注入新鲜活力的美好设想。
通过以上对赛珍珠文本的剖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群芳亭》中受到安德鲁教化后的吴太太,《同胞》的詹姆斯还是《分家》中的王源,在他们的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在本质上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他们自身通过对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兼收并蓄从而走出了中国传统思想的束缚,走出了中国传统的困惑。这种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兼容特别是东方中国人对西方先进文化的吸收在某种程度上是赛珍珠对东西方两种异质文化之间交融的可能性的肯定回答。
为什么赛珍珠能够提出于其他西方学者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上不同的观点呢?这很大程度上还是应当归因于赛珍珠她双重的文化身份。可以说,正是赛珍珠身上融合了东西方两种文化,且二者融洽相处,使她认识到这种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动可能性和必要性,并且她也为之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尽管赛珍珠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认识并不全面,所思考的“中国之路”也不一定完全适合中国的实质情况。但从本质上讲,正是赛珍珠的努力和尝试在东方与西方之间打通了一条相互交流和认识的通道,在二十世纪初期能够成为倡导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先驱之一的赛珍珠是难能可贵的。在1938瑞典皇家学院授予赛珍珠诺贝尔文学奖的大型宴会上,主持人介绍说:“赛珍珠女士,你用你的作品,使我们懂得如何在这个人口众多的群体中看到个人,并向我们展示了家庭的兴衰变化,以及土地在构建家庭中的基础作用。由此,你赋予了我们西方人一种中国精神,使我们意识到那些弥足珍贵的思想感情。正是这样的思想感情,才把我们大家作为人类在这个地球上连接在一起。”[16]
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已经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一种潮流的今天,在几乎所有的话题都应当置于“全球化语境”中才能具有前瞻性的今天,重读赛珍珠,我们依然充满崇敬。
参考文献:
[1][2][3][4][美国]赛珍珠:《群芳亭》,漓江出版社,1998年版,第109页、161页、164页、164页。
[5][6][7][美国]赛珍珠:《〈大地〉三部曲》之《分家》,漓江出版社,1998年版,第761页、761页、902页。
[8]郭英剑《抒写“海归派”知识分子的发轫之作——论赛珍珠长篇小说〈同胞〉》摘自《赛珍珠纪念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3年版,第249页。
[9][11][12][13][14][15][美国]赛珍珠:《同胞》,漓江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22页、43页、346页、371页、382页。
[10][美国]彼得·康:《赛珍珠传》,漓江出版社,1998年版, 第351页。
[16]转引自Elizabeth Croll: Wise Daughters from Foreign Lands-European Women Writers in China, London, Pandora, 1989, p.209。
一、东西方文化差异之表现
自有文明以来,人类经历过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碰撞与交流。而在这之中,古老的中华文化与以古希腊文明为源头的欧美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则更是为各类学者所注目。首先,尽管一般文化都有大体一致的内容要素和基本结构,但是每一个稳定的文化系统却都有自己不同的侧重点或中心目的。基于此,我们可以认为东西方文化在其基本精神上是有差异的。(本文中东方文化统一以中国文化为例,西方文化则以英美文化概述。)也就是说东西方文化的最大差异首先表现在各自文化精神的核心是不一样的,东方文化以人文传统为核心,而西方文化则以科学精神为核心。根据这一论断我们可以说,中国的文化是对人的反思,而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则体现在理性精神、客观态度与求真的执著等方面。其次,中西方不同文化特质也离不开对两种语言系统的比较。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沃尔夫师徒所创立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不同的人们应该具有相应的不同的思维模式,语言决定了人们的思维,思维不能脱离语言而存在。汉语的妙处就在于“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有些飘忽不定,而西语则是板上钉钉,一丝不苟。就如同一首小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汉语中,有人能将其重新断句变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样一来,意思仍通,但形式上就像词了。流传的关于此诗的英文版大约有七种,然而无一例外都要逐词逐句翻译,就如“断魂”一词,无非只能用“heart”来做文章。无法表现出作者内心的那种惆怅忧郁之情,可见西语之用词着实严谨。再次,中西文化中艺术这一分支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从总体上来说,中国艺术体现出强烈的写意性、程式化和整体感、运动感,追求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和谐。西方艺术则体现出强烈的写实性、科学性和真实感,在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的同时,常常也表现出偏重形式的倾向。概括言之,就是中国艺术重于“写意”,而西方艺术则重于“写实”。中国艺术中的“写意”是指以作者的主观表现为出发点的艺术表达方式,也就是以不同的艺术形式描绘客观事物在作者心中的投影,以意统形,亦即东方艺术家所苦苦追求的“意境”之说。而西方艺术则是竭力强调满足视听真实之美,从而更加注重对外在客观世界的捕捉。这种思维方式外向型的特点以及寻求圆满的欲望和认识的阶段性局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又使西方艺术在模仿的对象以及模仿的方法和手段上不断发生新的变化,成为西方艺术流派众多、花样翻新的动力。既然要谈到文学鉴赏,那么东西方文化中关于文学方面的差异则不得不提。有研究表明,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不仅显示出不同的文化内涵、截然异趣的风格特色,而且在其成长历程中还显示出双向悖逆的不同发展趋向。传统中国文学以抒情为表现中心,重视作者本人的主观情意的表达。而西方古典文学传统则更加关注反映客观现实,借以引导读者认识其自身的生存状态与生活中的真善美。很明显的例子就是从中国历代流传下来的诗歌。从大量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诗歌以抒情为主,而叙事文学则少之又少。反之,西方文学中即使是诗歌也离不开叙事,从而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史诗传统。例如,《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等。
二、英美文学中东西方鉴赏角度及评价之不同———以卡夫卡、海明威为例
在西方,“文学鉴赏”更多地被称为“文学评论”,尽管在某些微语意上来说“鉴赏”与“评论”是存在着不同的,但是在本文中,将对这两个概念作为一种含义来理解,即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运用文学理论对文学现象进行研究、探讨,揭示文学的发展规律,以指导文学创作,并从中获得对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审美的愉悦和享受。以下,将对读者所熟知的几位作者的作品进行适当剖析,以期发现基于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将对同样的作品予以怎样的鉴赏与评论。卡夫卡是我们都比较熟知的一位有个性的作者,他的《变形记》《城堡》等作品可谓是深入人心。西方评论者关于《城堡》以及卡夫卡其他小说的主题内涵有三种解释:(1)犹太人长期漂泊,试图寻找精神家园;(2)人类寻找上帝;(3)人类追寻真理和人生目的。然而美国作家及文化评论家苏珊?桑塔格指出,关于卡夫卡的三种评论是属于社会分析、宗教分析、心理学分析,这与卡夫卡的艺术全无关联,因为这些评论完全注重卡夫卡小说的内容而不注重艺术本身。相反,再来看我国学者对其鉴赏评论的内容:“卡夫卡的小说思想内容荒诞离奇,艺术形式新颖别致,采用平铺直叙的手法讲述一个内容严肃的故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点:象征性、荒诞性、冷漠性、意识流。他善于利用富有实感的形象来反映生活,探求人生哲理,揭示现实世界中的困境。小说结构紧凑,行文简洁流畅,语调平淡冷峻。”由此可以看出,东西方评论者在评论立足点上还是有较大的不同的,西方学者在“写实性”思想指导下更注重剖析作品中的主旨,揭示深层次哲理性通识意义,而东方学者在“写意性”思想指导下则注重个体作品研究,挖掘作品中的艺术特色表现手法等,并且东西方文学评论在用词以及行文逻辑上也是有很大的不同的。美国评论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曾评论说,海明威小说中的“硬汉崇拜”现象不过是作者本人“个人神话”或“自我戏剧化”的一种象征喻。在一个异己的商业社会之中,硬汉形象是海明威对社会生活中实际矛盾的一种想象性的解决,海明威的小说创作不过是作者本人遏制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策略性活动。而中国评论家则认为海明威作品中所塑造的“硬汉形象”坚忍刚毅、勇敢正直,他们的“硬”不仅在于勇于抗争、视死如归,更在于他们忍受苦难的能力以及对待失败的优雅风度。面对战争的噩梦以及荒诞的生存境遇下的失落、迷茫的困扰,抚摸身上的创伤,建立起生存的法则:“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种对待命运的态度,是在特定时代条件下,一个民族的生活哲学体现。同样是一个“硬汉”形象,西方学者从现实出发解读出的是作者个人的理想化,而东方学者则认为是隐喻一个民族的生存哲学。西方文化的核心精神是客观求实,因此,对于作品主旨的升华总是十分慎重,轻易不上升一个层面来进行总结,也就是说严格尊重客观现实;而东方文化的核心精神则是人文精神,注重对人本身的反思,这一反思可以是个体本身,可以上升到群体社会,甚至是全人类都为之适用。这也是中国文化中始终强调的“经世致用”的道理。
三、文化差异在文学鉴赏中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文化比较;建筑创作;文化发展
1 前言
近几年我国学术界掀起了关于东西方文化比较的讨论热潮。这使人想起了上个世纪初的,尽管时间已经过去百年,而所争论的仍旧是东西文化孰优孰劣的问题。这个争论纠缠百年而未有结论,说明问题的复杂性;而这种论战均由文化比较进而涉及政治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等多个领域,涉及社会发展方向,更使人们对这一论争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有了清醒的认识。对于中国建筑师来说,在全球化语境中对东西方文化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比较,不仅对于个人的创作,特别是对于中国建筑的发展更有重要的意义,
2 东西方文化比较与跨文化发展
2.1 人类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变化,任何文化都是在社会的发展、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摒弃旧的素质,同时不断产生新的素质而延续下来的。任何文化都在不断的演变和发展,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内涵,因此,用一种静态、不变的观点来比较东西方文化这样两个大系统显然很不科学。对于文化一定要有一个动态的理解。
2.2 用这个观点看,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天生消极落后,他也不是总对社会的发展起到阻滞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汉唐盛世的形成,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曾经起过很大的推动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是到明清以后才逐渐显出它的颓势。即使如此,有人统计在清朝康熙年间(300年前)中国的GDP总值占世界的1/4,比现在美国所占的比例还大,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阻滞作用只是在近一、二百年才越来越突显出来,要说中国文化天然消极落后显然不符合最起码的历史事实。
3 “两个合一”的创作理念
3.1 “天人合一”是古代人们对宇宙的认知模式,即天地万物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自然和谐的关系。老子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对这种关系的朴素而原始的论述,结合建筑创作,我们可以作以下几个层面的理解:
3.1.1 “天人合一”是对宇宙,同时也是对建筑的一种认知模式。世界万物,包括建筑在内,从表面上看是相互独立的个体,而事实上,它们之间有着内在有机的整体联系。从这种联系出发,重综合、重整体的认知模式就成了东方文化的一大特色,这和西方文化重个体、重分析显然不同。这种不同有人曾以中西医学为例来说明:说西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中医则是头痛医脚,脚痛医头。反映在建筑上,与西方建筑史多分析神庙、教堂等个体建筑不同,“周易”、“堪舆”、“园冶”等,则对建筑和“天”、“地”、“人”之间的联系给予更多的关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建筑创作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复杂。因此,在创作中,淡化建筑的主体意识,强调“天人合一”所蕴含的重综合、重整体的认知模式是十分重要的。
3.1.2 从“天人合一”的理念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东方文化对人生、对一切事物的终极追求,那就是自然和谐。“和”,是“天人合一”理念的核心。与这一理念不同,西方文化比较注重对事物的分析,强调事物的相互对立的一面,事实上,我们也曾经强调过“一分为二”。但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对矛盾的分析是手段,是过程,而和谐才是目的。因此在建筑创作领域中,我们还是要讲“和”、讲“合二为一”,因为这正是改变当前生态平衡和城市景观遭到破坏的现状所必需的。
3.2 理象合一
这里所谓理,是指理性;象,则是指意象。意象生成包括了非理性的因素,所以“理象合一”也可以说是理性和非理性的合一。“理象合一”既是一种方法论(建筑创作的方法论),也可以看成是对建筑的一种认识论。
如何做方案呢?是先排平面呢还是先考虑造型?功能和形式哪个更重要呢?这些问题常常难以回答。因为影响建筑创作的因素十分复杂,不是一个简单的功能和形式的关系问题,而建筑创作的因素十分复杂,不是一个简单的功能和形式的关系问题,而建筑创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也决不是“形式服从功能”一类的单向的逻辑形式所能解释的。因此,研究建筑创作的过程和创造机制,找出一些带规律的东西来,将使我们在创作时多一点自觉性,尽量少走一些弯路。
3.2.1 理性思考
理性思考不仅是指功能、适用或经济,它是一个宽泛的,能涵盖更多内容的概念。建筑师在拿到设计任务书后不仅要考虑功能、经济问题,他还要分析环境,研究与规划的衔接,还要研究所采用的结构和设备的先进性和可行性,研究生态保护、交通、防灾,还要与业主一起分析市场并给予准确的市场定位・・・・・・・等等,特别是那些大型复杂的工程,还会有更多,更为综合的问题需要研究和思考。因此,应该肯定地说,理性思考是建筑创作的基础,没有认真反复的理性思考,作品就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是经不起推敲的。
3.2.2 意象,按照美国学者阿瑞提的说法,是人的一种“主观体验”,对于建筑师来说,这种体验主要是以视觉的形式来表现。“大多数的意象都是朦胧、含混。模糊的”,并且以一种“猝然的、意料不到的、就像一道闪光”似的方式显现出来。阿瑞提把意象定位于“人的自发性和独创性的流露”,我们把这些抽象的语言简化,那么意象,和我们中国人常常说的“神思”、“灵感”相近,只是神思、灵感没有反映出那种以视觉为表达方式的特点,因此我们所说的意象或者意象生成,将更适于研究建筑创作的全过程,它是建筑过程中一个最活跃的因素。
4 立足自己
强调立足自己,是要求建筑师要独立思考。既不受时尚流行的影响,迷信洋人,也不受框框条条的束缚,囿于传统。发挥独创性是建筑创作的前提。
强调立足自己,更主要的是要强调立足中国建筑师“自己”,要建构有自身文化精神的中国建筑理论框架,在创作中走出自己的路子。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调整心态,建立信心。我们应该承认差距,而且跟着别人走同一条路,那么差距还是下个当大的,但如果走自己的、有自己文化精神之路呢?情况就会不同了。立足自己,走自己的路,中国现代建筑的前景无限广阔。
参考文献:
[1]高能 从文化的视角看当今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 [期刊论文] -山西建筑2009(13)
一、合理规划教学,比较人文思想差异
若想让高中生学好英语,首先要让他们明白什么是英语,即东西方的思想差异与人文差异所在。在日常课程讲解时,教师不但要向学生阐述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进行东西方人文思想差异的比较,以此帮助高中生进一步认识西方,了解英语,从而懂得如何正确地使用英语。在高中英语中经常出现一些与汉语相似,但实则神离的词语,倘若高中生未能了解到这一点,就会容易出错。拿dog一词为例,中国人常常将这个词看成是贬义词,因为我们会用“鸡飞狗跳”等词对事物进行讽刺。但是,由于文化理念的差异,西方人却喜欢将dog看成是褒义词,比如我们所熟知的那句Love me,love my dog. 总的来讲,帮助高中生了解东西方思想人文差异,可以让他们在解答试卷的时候从根源处着手,以免因为认知上的错误而闹出笑话。
二、日常交流互动,理解西方文化特征
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在利用英语与他人沟通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中式英语”,这无疑会给交流带来障碍。甚至由于不理解西方的风土人情、人文特征,会给交流的双方造成严重的误解。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高中生认为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取得高分,升入更好的学府,至于学英语有什么用,真正的价值是什么,他们很少去思考。那么,该如何扭转这一现象,并让高中生更好地认知西方思想文化特征呢?我们不妨从礼貌用语入手。在同西方人进行交谈的时候,非常忌讳说“Would you mind doing...?”因为西方人最不喜欢被人强行灌输意识。又比如对他人提出某些建议的时候,西方人通常都不会使用祈使句。在反对或拒绝他人的想法和观点时,西方人经常会说I’m afraid...Sorry...此外,在日常训练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将西方文化导入习题中,以此加深学生对西方本土人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
―Do you want another drink? ―.
A. I don’t think soB. No way
C. Not at allD. I wouldn’t say no
在解答这道选择题时不能光靠对语法和句型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要导入西方文化特征。这时,倘若学生未能了解相关知识,那么自然会回答错误。
三、材料信息搜索,探寻文化背景信息
由于高中课堂尚未开设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相关教学,因此我们只能凭借教材来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目前,我国英语教材中涉及许多与西方文化历史背景有关的段落和词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词句展开教学,从而落实对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除了英语教材之外,一些阅读练习题中同样会涉及这类内容,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合理地进行挖掘,以此探寻出更多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比如在讲解《Body Language》阅读习题时,其中涉及一句话“cross ones fingers...”这时教师及时告诉学生英国人大部分都是基督徒,当他们“cross the fingers”的时候,就说明他们在许诺、祈祷、祝福,那么“I will cross my fingers for you”的真实含义便可以理解为“我为你祝福”。
四、延伸课堂讲解,导入风俗人文历史
1因为对事物认识的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不对等
在中国,龙是我们的图腾,是我们的吉祥物。但在西方神话传说中,龙是表示邪恶的怪物。在中世纪,dragon是罪恶的象征,圣经故事中恶魔撒旦(Satan)就被认为是thegreatdragon。此外,dragon还有“泼妇”的意思,所以,dragon在英语国家人中所引起的联想与中国人的“龙”完全不同,所以,翻译时就要格外注意。香港、韩国、台湾、和新加坡四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被西方人称为“亚洲四小龙”,如果将其翻译成FourAsianDragons恐怕不太妥当。而翻译成成FourAsianTigers,这就是一种比较贴切的文化信息的对等,因为tiger(老虎)在西方人心中是一种强悍的动物。从《牛津英语词典增补本第二卷》中对Tiger的释义可以看出这种翻译法是比较贴切的:AnicknameforanyoneofthemoresuccessfulsmallereconomiesofEastAsia,esp.thoseofHongKong,Singapore,Taiwan,andSouthKorea.(任何一个在经济上较为成功的东亚小国或地区,尤其指香港、新加坡、台湾和韩国。)所以说,将“亚洲四小龙”翻译成FourAsianTigers在文化信息方面基本达到了对等,也符合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理解。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在准确领会了东西方在某个说法上的具体表达方式后,才能达到彼此认同,平等交流的目的。
2因为对色彩的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不对等
东西方国家之间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对色彩在表达的含义上是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比如:蓝色(blue)在西方国家有忧郁的含义,美国有“蓝色星期一”(BlueMonday)。Bluesky在英语中意思是“没有价值”,另外,埃及人和比利时人视蓝色为倒霉的颜色。但蓝色在中国人心中一般不会引起“忧郁”或“倒霉”的联想,反而人们喜欢使用蓝色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再比如,在中国红色预示着喜庆,中国人结婚习惯穿红色衣服,喜欢过年贴红喜字。生意人希望“开门红”,经营赚钱了,大家都来分“红利”,股票升值用“飘红”。但在西方国家视“红色”为残暴、不吉利,红色意味着流血。美国人一般不喜欢紫色;法国入不喜欢墨绿色却偏爱蓝色。在马来西亚,绿色被认为与疾病有关。巴西人忌讳棕黄色。西方人视白色为纯洁、美好的象征,在中国白色有不吉祥的文化含义。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可能将绿色和“缺少经验”联系起来,而在中国绿色代表春天,象征新生和希望。所以从色彩上看,东西方国家对色彩的理解以及其蕴藏的含义是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相左的,如果不顾及东西方在色彩表达含义上的不同,以本国对色彩认同的观点去翻译和交流,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或忌讳。
3因为数字表达含义的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不对等
东西方国家之间在使用数字表达含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如果只按照本国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与西方人交流,很有可能使沟通困难甚至出现误会和尴尬,以下是东西方国家在使用数字表达上的一些差异:
“7”在欧美国家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商标为“7-Up”的饮料翻译或汉语为“七喜”,而不是“七上”。英语国家的人心目中的“7”相当于中国人的“8”。“7”对英语国家人是个大吉大利的数字,投掷中以“7”为胜利。商标还有MildSeven、7-Eleven(连锁店)。但在我国,“7”是个普通的数字。
“8”在中国被认为是吉祥数字,与“发”谐音,公司庆典,开业等都喜欢挑选带“8”的日子,但在西方国家,eight只是一个普通数字。而“4”在中国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不论结婚、开业、甚至小到购买手机号码都尽量避开使用,但four在西方国家也是很普通的数字。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9”因为与“久”同音,所以“9”经常用来表示“长久”的意思。例如,我国历史中,历代帝王都崇拜“9”,希望其天下长治久安。但在英语中的nine没有这种含义。
在西方,“13”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其原因就是与圣经故事中耶稣被他的第十三个门徒犹大出卖有关。所以,在西方国家,人们通常避免使用“13”这个数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字“13”则没有这种文化含义。
论文摘要:文化现代性就是指要以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为主导,以民族文化为本位,保持中国儒学文化所蕴涵的稳定性、延续性和包容性,学习西方的理性精神,把握真、善、美的理性认知方式,直面全球背景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反思现代人的实践行为和思维方式,拯救现代人心中的困惑、彷徨与焦虑,使东西方文化从差异逐渐走向融合,这也正是笔者所要探讨的问题——对文化现代性哲学解读之意义所在。
马克思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本质的体现,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是认识和指导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之所以把先进文化称之为和谐文化,表现在其价值取向是有利于全人类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使人们在心灵自由、身体健康、财富均衡分配等方面获得最大满足,最终实现多民族、多文化相互尊重、和谐并存而共荣。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文化自觉。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只有用一元化指导思想整合和引导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文化建设,才能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谐文化是全球经济、政治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可以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文化现代性的一根“红线”。
一、问题的提出
19世纪,曾经有所谓“世纪末的悲哀?笼罩着现代人的心灵,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批判对人性的异化,把探寻人类共同的精神出路作为主旨,建构真、善、美之统一的人类精神境界,实现人类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正是对人的“单面性”的超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现代性的主体,就是强调人的尊严与自由,肯定人的主体地位,让人以主体姿态面对整个世界,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创造、享受、内化人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公众话语”,来真正得以实现。人就是通过生活世界,自觉选择实践环节来实现人的需要和满足,从而成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
随着实证科学的泛化与技术统治的深入,人们的追求集中在对物的占有与消费上,“物”成为衡量人的唯一标准,人越来越被程序化了。因此,人的期望以及某种意识被深深地解构了,人所扮演的角色,在一种“物是人非”的境遇中,人就变得“无能为力”和“力所不及”了。道德沦丧、文化艺术商品化、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功利化等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导致人们表现出对处境的担忧、对前途的彷徨,特别是对丧失未来可能性的顾虑、焦灼。所以,只有上升到文化的层面,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二、探寻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
纵观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区别,还要追溯到人类的发展形成时期。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的形成主要是源于东西方自然环境及地形地貌的差异所决定的。翻开地图可以清楚地看到东方的河流基本都是东西走向的,在河边及附近居住的原始人类,不能随动物的迁徙而奔走,一年要面对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为了生存,为了繁衍后代,开创了钻木取火,以及神农氏的谷物等植物的种植技术,从而出现了以农耕文化为主的生活模式。由此靠感觉和经验来判断的方式,自然就成为了东方人赖以生存的思维方式,为此出现了东方古代科学的盛行与发展,奠定了东方文化的感性基础。而西方的地貌大多是南北走向的河流,在一条河流上会同时跨越一年四季的气候与温度。古人类可以在不远离河流的地方进行狩猎,以满足对食物的需求,而且动物的迁徙也不会远离河流,所以,古人类就会随着动物的迁徙而发展成为游牧式的生活方式,如何精准地捕获猎物成了他们思考与创造的契机。因此,严谨的科学观念和理性思维自然就发展成为西方文化发展的根脉,成为西方文化发展的渊源。最终决定了西方的理性基础。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使得东西方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而在生存问题得以解决之后,东西方的差异也自然在缩小,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也越来越走向融合。
三、从“儒学”来解读文化现代性
谈文化现代性,就要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探寻人类的精神出路,追究人生的动力与意义的来源。而中国的儒学文化的稳定性、延续性以及包合性,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从中国百年思想史来看
中国百余年的历史与当今的“现代性”观念是不相吻合的。中国试图以迅捷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为了解决中国的出路问题,历代仁人志士殚精竭虑、上下求索,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自我完善的折衷方案遭到否定。在文化启蒙运动中,竭力强调中国的儒学文化不能解决日益具有全球色彩的现代化问题。尤其是科技问题,因为儒学文化最核心的价值体系中,几乎没有科技的一席之地,而科技正好是侵略与反抗的“工具”,所以人们对儒家的治国方略抱着一种全盘否定的态度。因此,中国人在西方的坚船利炮面前放弃了自己一向赖以立身行世的价值标准,事实上并没有就此获得成功,反而遭到日本帝国主义国家不同方式的侵略,这也正是主体价值丧失的结果。
(二)从中国现代化的文化进程来看
中国儒学文化在20世纪8O年代中期曾一度被批判,中国到底是向传统文化寻根,还是转向西方?因为当时很多知识分子认为,中国之所以不能很快进入现代化国家之行列,就是因为中国儒学文化“有问题”,直到李泽厚的《中国近现代史论》一书的出版,让人们在理性思考中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而且也直接影响了2O世纪8O年代中国大陆的思想启蒙运动,
(三)从现代人的生存状况来看
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人的独立性越强,人与人的依赖性也越强,因此决不能把自己的利益置他人于不顾。人类在面临生存危机的时候,接踵而来的便是精神危机,当我们在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精神上的缺失感反倒日益严重。这正是价值理性匮乏的集中表现。所以迫切需要一种文化的支撑,让人们心灵上得到充实,让人们时刻感到自己是社会中有价值的一分子,是家庭成员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而学会尊重生命。
四.从韦伯的“祛魅”来解读文化现代性
按照被称为“欧洲近代文化之子”的韦伯的观点来看,文化现代性就是世界的“祛魅”,是宗教世界观的消除和世俗文化的产生形成过程。在《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韦伯指出,新教和传统的宗教是不一样的,因为传统的宗教禁锢人的精神,而新教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了世俗的生活,恢复了人的本性。所以,只有打破了人类数千年来习以为常的传统制度和行为,才能够进入到“现代”的境地,而传统主义不允许任何创新的尝试,所以也封杀了进步的可能性。在韦伯看来,人们在思想行动上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利益的计算,他认为只有在西方,尤其是中古时期的欧洲,理念上的因素以“宗教”最具有代表性,它就是一个“底版”,是现代性的根基,并且能够产生实际的力量。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发展成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不能只用经济的原因来解释,西方的某种“精神气质以及人的个性化起了关键的作用”。按照韦伯的观点,现在的“道德观”是从宗教信仰中发展出来的,它借助于科学经验,获得了自主规范性,而其中的根本,是西方独具的理性精神。从韦伯社会学的角度来审视,所谓的现代性是一个不断分化的历史进程。在世俗和宗教事物被加以分化之后,社会的与文化的事物也逐渐分离开来。韦伯表述为经济、政治、审美、等诸多价值领域的分化。
关键词;日本电影 东西方文化《入殓师》
自日本电影《入殓师》上映后就备受大众好评,且获得很多奖项,由此可见该电影的影响力。这部电影对日本电影风格进行了继承与弘扬,叙事情感细腻,而且节奏也比较缓慢,最能打动观影人的是漫长的电影抒情内容。《入殓师》所关注的关键点一方面是对传统与民族文化的继承,另一方面是关注个人情感诉求,人和社会、家庭和社会的关系,这明显有别于以往的东方电影。《入殓师》主要传达的是集体化与个人主义的矛盾与冲突,其中集体化是日本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虽然在二战后改观比较明显,然而,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家”文化的集体特性。在这部电影中,小林大悟的身份是单独个体,重点对个人情感上的传递进行追求。而且《入殓》还对罪文化、耻文化进行着传达。在西方电影创作方面,成长的主题相对来说比较常见,其实就是主人公自我认识、价值等环节的成长与蜕变,而该电影内部所彰显的亲情与自我情感则比较倾向于西方文化。《入殓师》最后是解读亲情,其核心依旧是弘扬日本“家”文化,同时也将电影创作者的矛盾心理显示出来。
一、《入殓师》重新解读家庭观念
(一)影片所蕴含的日本家庭观
人到中年的一个大提琴手小林大悟是《入殓师》电影的主人公,因为乐队的解散,小林大悟失去了工作,所以就和妻子居住在母亲遗留的房子中,同时阴差阳错地从事入殓师这一职业。该工作内容和尸体搬运有关,尽管有着非常可观的薪资收入,却遭到亲朋好友的强烈反对,唯一坚持的是小林大悟,故事情节随之升华,小林大悟戏剧性为父亲入殓,而且在入殓期间与因情人而出走的父亲达成单方面谅解。电影中所传达的价值观念与家庭观念不同于日本传统社会观念,以往的日本社会与电影相对较为保守,且比较倾向于被社会同化,此为日本文化中的集体意识、父权意识以及家庭意识。然而,《入殓师》所传达出来的父亲抛弃家庭,母亲离世,从表面上看没有家庭价值与观念,然而,影片中的社长其实就是父亲的角色,他在小林大悟失业时为他提供工作,并扮演其工作导师的角色,严厉指导因首次接触尸体而恐惧的小林,举手投足间都彰显着同情与认真果敢。虽然小林缺乏父爱与母爱,但是观众同样可以从影片中感受到小林绝对服从的家庭信仰,因此社长在《入殓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关心小林的同时,又给予其入殓师的工作,暗喻父权社会下日本子承父业的观念。
(二)影片颠覆传统家庭观念
《入殓师》在解读家庭观念上并非传统单一的,也是在对与传统相违背的故事进行描述,而主人公故事就是对传统的反叛。比方说,小林大悟父亲与家庭观念相违背,所以遭到精神与物质方面的惩罚,沦落到孤老终生的下场,迫于压力,想念妻儿又没有回家的勇气。而小林的角色也极为反叛亲情,通过分析小林对家庭与亲情的态度发现,小林与传统日本人不同,他像一个失去猎枪与快马的牛仔,从城市辗转至农村,从事入殓师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开始谅解父亲。该影片的根本和西部电影中发现金矿最终获得人性救赎的情节相同,主人公主要传达人性化故事,且不被家庭所制约与束缚,主要彰显西方敢作敢为与特立独行的一种精神,与日本传统家文化集体精神相背离。
二、《入殓师》中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的冲撞
(一)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的概念
所谓耻感文化,其实就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通过收集与整理大量二手资料,将耻感文化当成日本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关键是基于有别于西方罪感文化所总结出来。而且耻感文化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关键内容,在对耻感心理感受充分发掘与升华后,确保其变成文化积淀的一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文化与国人行为,同时也对国家体制设计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是国家性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影片所传达的耻感文化
通过分析影片中主人公小林大悟社会活动范围与特点发现,小林大悟的角色是与西方文化相偏向的。事实上,人类的羞耻感来源于对集体归属感的不解与迷茫,此为日本社会主要特征,因此可将小林大悟罪恶感的来源推断出来,电影中很多情节对该点进行了详细描述。在小林大悟开始从事入殓师工作时就承受着社会认同压力,其原因是入殓师的工作不被社会所认同与接受,是缺乏集体归属感的一份工作,事实上这也是小林大悟内心世界的冲突与矛盾,其所产生的羞耻感导致小林被迫承受源于社会与家庭的指责,然而,在影片中观众还会看到一个具有西方特色的小林大悟。从根本上说,罪感文化最为核心的环节是劝人为善,此为以西方基督文化为基础的一种自我救赎文化,电影《入殓师》中,虽然小林遭受亲友的反对与指责,然而,最终小林坚持下来从事该项工作,小林认为自己是对的,并表示这是比较规范的一个职业,同时也是救赎与自我价值实现的一份工作,对自我认识与自身职业认同感非常强烈。
(三)影片所传达的罪感文化
《入殓师》同样从社长视角解读了两种文化。九年前社长妻子去世,其入殓工作由社长承担,《入殓师》即刻向“吃”的话题转换。在社长的观念中,有些人既然为生存而谋生,为何不找一份压力小的工作,其实多数烦恼都是外界给予的。《入殓师》后期给出很多镜头,将小林大悟在工作期间手法越来越娴熟的特性彰显出来,体现出小林大悟对自我的认可与对工作的热爱。此外,还有一个镜头是入殓一个孩子,该镜头暗示非常明显,那就是孩子自杀的真实原因与活着的时候热衷于化女装等,这明显和现实社会有着格格不入的特征,然而,其共同点在于服从自己内心,虽然也会产生耻感,然而,均有其存在的道理与价值,是自我认同与价值方面的追求,在该过程中,主人公小林也发生着意识与观念的转变,慢慢与耻感的外部影响相脱离,坚信自己从事的职业并不丢脸,也不觉得羞耻,甚至重视内心世界救赎,基于罪恶的视角看待问题,而该罪感文化明显靠拢西方文化,该行为也很少在现实社会中出现,无法在社会中形成问题解决的一个常规方式。
到目前为止,在东西方文化差异根源问题上,相关学术界并未形成统一观点,很多学者表示此为东西方教育环境与家庭结构不同所导致。其中西方资产阶级的家庭重视培养子女的独立性,孩子在家庭反抗与斗争中慢慢成长。然而,相比于西方家庭自主、独立的家庭观念,东方家庭对其子女斗争意识有着非常明显的弱化作用,主要偏向于同化与服从,孩子在儿童时期就缺乏独立场所。而两者中的公私分明立场是东西方文化主要区别,还有一个就是父权社会的协同。所以,在《入师》中,我们能够看到一方面屈服罪感文化、另一方面存在耻感文化属性的主人公小林,可以将该文化差异转变隐晦传达出来是电影的高明之处,而小林大悟的成长道路其实就是文化认同的彻底转变。
三、《入殓师》解读父爱
(一)影片中传统父亲形象
上文中我们提到小林这个人物身上的西方文化特点,就个人的认同和情感诉求来说,他的确是一个敢爱敢恨、勇于追求自我价值的人,但同时这个人物身上又有着强烈的日本文化印记。而故事情节也正是在这种日本文化的推动下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并悄悄地为人物的转变提供了内在的动力。仅从故事的主线来看,这是一个成长的故事,但是人物成长中的内核其实是一个关乎亲情以及家庭的故事,故事的结尾小林彻底地理解了自己的父亲,真正地实现了家庭以及亲情的回归,而电影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故事设定获得了电影主体表达上的升华。
(二)影片基于西方文化剖析父亲形象
为将社长角色重点突出出来,影片同样刻意注重描写小林与社长两人的情感。通过观众角度剖析,小林亲生父亲和社长两者对比非常鲜明,而且在比较中彰显传承与延续,特别是在小林大悟目睹去世后的父亲与父亲遗物时,小林惊呆了,他感慨;“这就是人生吗?”很明显,在此时,观众能够明白亲情中主人公小林大悟所表现出的一种情感执拗,尤其是在小林大悟居无定所期间,他宁愿在外流浪,也不会选择来父亲这边,小林在意识到该点时,同样读懂了父亲的感受,在此时,这位满是缺点又有些陌生的父亲形象得到人生救赎。日本文化奉行父亲庇护和子女风险的对等性,然而在小林大悟目睹父亲临死前依旧握着童年石头时,小林大悟第一次流泪了。事实上,父亲一直都没有忘记小林,此时彻底在小林心中填满了原有的父亲形象,他最后变成一个得到儿子理解与认同的合格父亲。这不仅彰显着《入殓师》中对死亡与生命的解读,在重建亲子关系方面并非重新获取或者分配权利,关键是传递东方文化中固有的温情,所以,《入殓师》所传达的文化和日本传统文化存在一定差异性。
1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两难困境分析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英语也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这对全球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来说意义重大。相关专家预测,英语和英语文化在当前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将处于强劲而迅猛的发展态势,伴随英语在世界各地的席卷,随之而来的西方文价值观念也将在全球各地区迅速蔓延,其结果就是导致西方价值观对我国的传统主流价值观带来挑战和冲击,最终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现阶段,我国在处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与增强本国文化软实力的关系上已经面临两难困境,一方面,若大力引进和传播英语文化,必定会导致我国传统主流文化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到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若不主动吸取和传播英语文化,大学生的英语素质和能力很难得到有效提升,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也将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具体来说,英语文化的大力传播可能对我国文化软实力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大学生因好奇而出现英语文化中毒的现象。随着西方文化对我国社会影响的进一步增强,在国际上逐渐形成西方文化占上风的不平衡格局,部分高校大学生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往往在购物上过度追求外国奢侈品,或者花费大量资金过圣诞节等外国节日,这些与我国中华民族以勤俭为荣的优秀传统美德是相悖的。不仅如此,西方文化中往往涉及诸多黄色、暴力等不良内容,尤其是一些英语电影中,这就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受到不良西方文化的侵袭,完全将我国的传统主流文化价值观抛之脑后;第二,大学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无法将西方文化与我国本土文化有机结合。一直以来,我国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都不够重视本国语言与本土文化的主导作用,完全将英语和英语文化放在首位,形成了英语“一枝独秀”的局面,这就很容易导致大学生无法处理好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之间的关系,出现盲目崇洋媚外的不良现象;第三,大学生在价值观上出现困惑甚至朝着非正确的方向发展。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我国为了学习和借鉴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理论成果等,开始大力敞开国门,使得地方意识形态、文化观念等不断涌入,这些带有浓厚资本主义色彩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价值观极大地震撼了我国的高校学生,一些大学生逐渐抛弃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观念,倾向于学习西方文化价值观,并在错误的方向上越陷越深。还有一些大学生由于看到西方文化的某些好处,开始对本国文化价值观产生怀疑,甚至不知道到底该何去何从,陷入一种迷茫而不知所措的境地。
2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出现两难困境的主要原因分析
2.1过度偏重于词汇教学
现行的英语教学大纲中对大学生需要掌握的单词量进行了明确规定,这就导致高校英语教师和学生都比较关注对英语单词的学习和记忆,虽然很多学生都对英语单词的写法、读音达到了基本掌握的程度,但是却不知道每个单词的具体意思及其应该用在哪些地方,这种英语学习模式实际上是非常肤浅的,只能说学到了表面,但根本没有领会到精髓与核心,长期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之下,学生不仅无法很快融入英语环境之中,反而会增加其学习压力,导致其陷入英语词汇学习水平无法提升的不良境地。
2.2教学手段十分落后,且灵活性偏低
当前,我国部分地区的高校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在教育投资上往往存在很大的不足,这就导致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很难得到根本改善,有些甚至仍然停留在传统教学阶段,只能利用教科书、粉笔、黑板等基本工具进行教学,缺乏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必要配套设施,这样的教学手段不仅无法做到与时俱进,同时还缺乏创造性和灵活性,对学生英语自学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
2.3不重视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我国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主要是以课本知识为主,教学任务大都通过课堂授课完成,教师只重视教科书中有的内容,而且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熟练背诵,忽视了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未教给学生基本的应用技巧。此外,还有部分高校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课程重视度明显偏低,只是为了迎合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才开设了公共英语课程,学生之所以学习英语,主要也是为了顺利完成学业,显然,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下是很难实现英语教学综合质量的提升的。
2.4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很难顺利推进
虽然截至目前,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开展了较长一段时间,但从整体上来看,成效并不明显,各类学校、各个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都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点许多教育工作人员也都意识到了,因此,对学科教学模式与内容的调整和创新已经成为教育领域普遍认同的问题,但由于改革体制不完善、方向不明确,导致具体的学科教学改革工作很难顺利推进,尤其是对于大学公共英语这门学科来说,由于缺乏具体目标和方向的指导,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的改革成效。
3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两难困境的解决对策
3.1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
大学生要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就必须学好大学公共英语这门课程。教师在进行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时候,应当做到紧跟时代步伐,实现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向大学英语教育的转变,换句话说,就是在大学生进行文化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其文化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培养其鉴别是非对错的能力,结合大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出现的价值观困惑、矛盾等问题,适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而使其确立与社会主义革新价值体系相符的正确价值观。众所周知,不管是哪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重要价值,同时也有自身的局限性与不足,因此,在开展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各类不同文化环境之下所出现的价值观倾向,一旦发现学生本体价值观与非本体价值观出现矛盾的情况时,必须学会发挥本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使之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主流价值观。
3.2将跨文化交际理念应用于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
全球各地的文化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且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仅仅从本土文化的角度来理解这些文化差异是完全不可行的,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应当积极倡导大学生借助观看原声外语电影、听外语电台等形式来感受纯正的外国语言文化,这样就能使大学生在接近真实的场景中切实体会到英语文化的浓厚氛围。闭门造车只能自取灭亡,这是我国几千年发展历史总结出的有效经验,大学公共英语教师要实现其教学水平的提升,就必须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树立起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意识理念,不断训练和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
3.3提高对东西方文化平衡问题的重视度
大学生学习英语语言与体验英语文化的一大关键载体就是大学公共英语课本,所以,在进行大学公共英语课本编写的时候,必须注重对东西方文化平衡问题的处理。可在课本中增加一些有关我国传统文化的英语素材或者反映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英语单词,着重培养大学生利用英语来描述和表达本国传统文化的能力。此外,还应当在编写课本的时候注重对大学生文化平等意识的培养,既不能使大学生产生一种西方文化优于我国文化的感觉,同时也不能使其认为本国传统文化要比其他文化更加优越,而应当让大学生认识到,不管是哪种文化,都有其优势和劣势、精华与糟粕,在学习西方文化的时候,应当选择其精华的部分与我国本土文化相结合,这样才能不断壮大我国的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