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化学专业研究生就业方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教育 核心竞争力 职业规划
[作者简介]顾舒静(1984- ),女,江苏镇江人,江苏大学临床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素质教育;姜宇(1978- ),女,吉林通化人,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徐惠红(1976- ),女,江苏武进人,江苏大学机关党工委,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江苏 镇江 212013)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2012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研究生核心竞争力培养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251280004)和2009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硕士研究生新生心理干预模式研究”(项目编号:09SJB88008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3-0083-02
以就业为导向的医学研究生核心竞争力培养,需要高度重视搞好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提升研究生就业能力,只有利用研究生在校的三年时间,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进行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打造,从多方面、多角度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在真正走向社会时才能从容不迫,很好完成从“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缩短社会适应期,真正适应国家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一、关于“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引起了学界的重视,涉及就业观念、宏观层面以及就业影响因素的分析。国外“提升学生就业力合作小组”认为,从社会人力资本的角度透视,竞争力是由学业、技能、理解能力以及个人品质所构成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高,学生就业及职业生涯的成功概率就大,它将使个人、行业力量、社会以及经济等多方受益,其核心内容是专业理解力和专业技能。我国学者大多将竞争力放到一个竞争的环境中进行考察,提出“就业竞争力”的概念。如禹元蔚将其定义为毕业生具有比竞争对手更能够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能力;楼锡锦等进一步将其概括为环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三个层面。此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具体学科的毕业生就业状况,针对各个学科提出各自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能力、战略能力。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所拥有的、别人不具备或无法在短期内具备的优势资源,是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职业生涯的发展态势。
医学专业是比较特殊的专业,如无意外,毕业生大多是到各级医疗单位及相关部门就业,丰富的医学学科知识本身就是相较于其他专业学生的优势,但是专业内毕业生在就业时存在同质化知识结构背景下的竞争。因此医学研究生在面对当前就业竞争时,必须凸显出与众不同的实力。在当前医患关系极度紧张的背景下,医疗工作岗位要求的并不是空空的文凭,而是积累的更深厚的学识、磨炼的更坚强的意志、更沉稳成熟的性格、更宽广的视野、更充盈的智慧和更能征服他人的个人魅力。
二、以就业为导向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策略
在分析研究以就业为导向的核心竞争力时,笔者认为,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大致有两方面:一是,研究生个体优势构建,引用生涯辅导理论,结合职业生涯的构筑,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良好的社会化能力和合理的就业观,力求打造一种有利于自我个性发展的竞争优势;二是,学科专业整体优势构建,打造医学研究生出色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可以从医学基础理论、临床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三个方面,树立能够贯穿于求职与从业过程的核心学科优势。具体构建如图所示:
(一)个体优势的构建
1.职业道德与社会化。社会化是研究生走向职业成熟的关键。社会行为能力成熟对医学研究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包括适应环境能力、交往沟通能力、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等。研究生阶段是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时期,它既是在初级社会化基础上的继续,又是完成社会化的质的转变的关键期,即从一个非独立的社会人转变为一个能适应社会各种要求的社会人,最终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如今,有的研究生不能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较弱,应聘时不会展现自我,表达能力欠佳等,这都是研究生“核心竞争力”不完善的种种表现。医学研究生需要通过自我的提升和成长,以及各种途径的历练,形成让自己受用一生的人格魅力、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笔者认为,为保障职业道德教育和提高研究生社会行为能力教育的进行,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第一,建设专业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形成以研究生思政辅导员为主,导师有效参加、有机结合的工作体制。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辅导员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第二,抓好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研究生党支部建设,通过狠抓研究生党建工作带动思政教育建设,同时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壮大积极分子队伍,合理发展学生党员,认真组织生活。
第三,注重研究生干部的培养,充分发挥研究生会的作用,培养优秀的研究生干部。多方面培养研究生环境适应、交往沟通、团队合作与协调等能力。
2.生涯辅导理论与职业规划辅导。实际上,生涯辅导涵盖整个生涯发展历程,它并不以单纯解决就业问题为重点。但是受到时间、历史原因等限制,我国高校中目前主要还是侧重于帮助高校学生解决与职业相关的具体实际问题。开展的多是职业规划课程,而不是生涯规划课程。
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开展职业规划:
第一,推进就业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工作。在常规宣传就业政策和信息、法律法规、校园招聘会等基础上,不断提高研究生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认识。督促研究生注重自我培养,早谋划、早打算,以职业的心理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不断调整自己的择业心态,避免单一性和盲目性;
第二,重视用人单位的人才价值观的指导作用。跟踪研究医疗单位的人才需求导向;并且与医疗单位建立双向培训的合作机制,学院以学科标准为医疗机构培训员工,完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医疗机构以医师行业标准为学院培训研究生,为其职业生涯的构建打牢基础。
第三,从第一责任人“导师”入手,建立健全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体系。要突出导师的重要作用,导师作为第一责任人,应指导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自身特点,合理安排课程,设计学分结构,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帮助树立正确就业观,提高职业素养。
(二)整体优势的构建
从整个学科专业的角度来审视就业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就是医学毕业生能否拥有完善的临床综合素质。归根结底,医学,尤其是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既有丰富的医学理论基础,又有良好的临床诊断技能,方能称为合格的医学研究生。笔者将医学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大致分为医学理论基础教育、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培养三个部分。
1.医学理论基础教育与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相比更具有专业性研究性,不再是通识教育。拥有比本科生更扎实更专业的学科知识,更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更强的将理论转化为运用的能力,这非常有利于打造研究生以就业为导向的“核心竞争力”。
第一,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研究生医学基础理论教育。随着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新趋势,医学院校有必要及时对研究生培养方案作出适时的修改。基础理论课对医学研究生培养起着基础性作用,开设高水平的基础课程,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讲授基础课程。同时,导师应具体指导每一位研究生根据自身水平阅读数部学术专著,广泛阅读专业期刊,定期举行科室座谈会。
第二,制定临床考核机制,提高研究生临床诊疗能力。为了避免医学研究生成为毫无临床能力的“书柜”,应当建立完善的临床培养体系,严格按照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要求训练和指导研究生书写病例、接诊、检查、治疗等各环节。教学医院要安排不少于12个月的临床实践,包括不同三级学科科室轮转、管床、门诊实习等。定期考核研究生临床实操能力,不能通过考核的,不得进行下一个科室轮转。通过临床培养机制,培养出进医院就能立即进行诊疗工作的医生。
2.研究生创新思维和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现今培养复合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大势所趋,医学研究生虽然以临床实践培养为主,但是并不是说就不要进行临床科研、临床教学。任何一个学科,其实践、教学与科研都是相辅相成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建立研究生临床带教机制,培养医学研究生教学能力。从培养方案上规定,医学研究生必须承担本科实习生的临床带教任务,并实行反馈打分制度。督促教学医院和导师,注重研究生教学能力的培养。
第二,完善研究生科研机制,提高医学研究生科研素质。正确指导研究生学会选题,学会从实践中摸索课题的方法。加强医学研究生自我教育,端正学习动机,树立科学的怀疑精神,克服想走捷径的不良习惯,克服对权威的过分迷信,敢于突破和超越前人。
总之,医学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通力合作,相互配合。要充分利用职业规划指导、思政教育、理论教育、科研实践、临床实践这几个重要环节,才能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医学研究生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范耿,常军武,周增桓.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6).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Z].2005-02-02.
[3]楼锡锦,周树红,吴丽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7).
[4]宋春芳,刘海芳.浅议研究生就业焦虑[J].科协论坛,2008(2).
[5]禹元蔚.高校应如何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J].高教研究,2006(7).
关键词:焊接学科;研究生培养;跨专业研究生;特殊性;策略
作者简介:陈玉华(1979-),男,湖北武穴人,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焊接工程系主任,副教授;黄春平(1980-),男,江西吉安人,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讲师。(江西 南昌 33006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11YB378)、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XJG-11-24)、南昌航空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YJG20110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026-02
高度分化同时又高度综合,是现代科学发展所呈现出的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因此在客观上要求有更多数量和更高质量的具有开阔视野和广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在研究生阶段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更是受到高度重视,跨专业报考研究生也因此得到广泛的提倡。[1-4]据统计,近年来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报考人数有将近50%的考生是属于跨学科、跨专业的。[5]在研究生扩招之前,跨专业报考的研究生中,相当大的比例是源于学生的兴趣导向,或者是一些新兴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需要不同知识结构和知识背景的生源。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化,就业导向所导致的跨专业报考研究生的比例越来越高,但这部分研究生在后续培养中的问题和矛盾也不断凸现。本文以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为例,对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所存在的特殊性及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现状
从现有文献调研来看,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对于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关注不够,涉及该方面的文献非常有限,大庆石油学院[6]对地质类跨专业研究生、浙江财经学院[7]对管理类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大庆石油学院在分析地质类跨专业生源的研究生对硕士点建设利弊的基础上,对跨专业地质类研究生的培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认为跨专业研究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需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设计和实施,即从招生、入学前、授课阶段、开题报告前及进入论文写作阶段等各个环节结合导师、授课教师及管理人员给予共同的特别关注,协同指导,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克服跨专业研究生的不足,适应地质类研究生教学与培养方式,并发扬其跨专业的知识结构特色,成为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真正成为合格的地质类硕士毕业生。[6]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对于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机制、模式及策略等问题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跨学科、跨专业报考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成才还缺乏有益的指导。
二、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特殊性
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是材料加工工程硕士点的方向之一,历来就业前景较好、研究经费充裕、科研条件好,因此,每年都有近60%的生源是跨专业、跨方向报考的。以2009、2010级研究生为例,其本科专业有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金属材料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锻压方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铸造方向)等。
1.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研究生的优势
跨专业考生与本专业考生相比,有一些特点和优势[6]: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考虑问题的角度和思路颇有特色,对于圈内传统观点和学说敢于质疑,另辟蹊径。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焊接学科研究生,本科所学专业为材料类专业的,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微观组织结构分析的能力,本科所学专业为机械类专业的,在焊接设备、工装夹具的设计方面和本专业学生相比有优势,这些对本专业生源的研究生构成了激励和促进。
2.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
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的研究生虽然有利于选拔更多的具有宽广基础知识的优秀生源入学,从源头上为培养复合型、具有创新能力的焊接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但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和矛盾:
(1)在焊接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存在较大的困难。由于现有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是针对本科为焊接专业的研究生所制定的,但现在面对的对象有一半左右是对焊接专业一无所知的跨专业研究生,因为统一授课对象的基础不一样,如果授课内容和难度以跨专业研究生为基础来安排,那么本专业研究生会“吃不饱”,如果以本专业研究生为基础来安排,跨专业的考生又“跟不上”。
(2)由于与本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相差太远(不同的跨专业生源的基础也还有明显的差别),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的研究生对于焊接专业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不太清楚,一方面在后续的课题研究中无法进行深入研究,硕士论文的质量也不高,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完成课题的开题报告,进而影响到整个培养环节的进行。另一方面,部分跨专业学生比较勤奋、努力,虽然能够完成硕士论文、顺利毕业,但硕士论文的撰写中经常会用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词语,反映出其专业基础不扎实,在毕业后的工作中也会出现对焊接专业的很多基本知识掌握程度不够、内行人说外行话的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认为:虽然读了焊接方向的研究生,做了与焊接相关的课题,但并不真正了解焊接,在毕业后的工作中缺乏自信心。
三、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策略
针对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跨专业报考的研究生日益增多、培养对象的基础相差越来越大这一现状,为了全面提升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跨专业报考的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在跨专业报考研究生的培养中引入了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认证的新模式。
“国际焊接工程师”是ISO1473l标准中所规定的最高层次的焊接技术人员和质量监督人员,是与焊接相关企业获得国际产品质量认证的要素之一,获得者可从事产品的结构设计、生产制造、质量保证、研究和开发等各个领域的焊接技术和相应的管理工作,在企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培训内容包括与焊接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既有材料、机械、力学、电子电工等焊接专业基础知识,也有“焊接工艺及设备”、“材料及材料的焊接行为”、“焊接结构与设计”、“焊接生产及应用”四门主干课程,还有国际(ISO)、欧洲(EN)、美国(ASME)、德国(DIN)标准与规程和国际先进的焊接技术、国内著名专家的科研与生产实践经验。
通过对近几年跨专业、跨方向报考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的研究生的本科专业、知识结构进行调研,与国际授权的机械工业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进行研讨,确定焊接学科研究生参加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入学条件和资格,结合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入学要求,对焊接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和改革,将部分焊接本科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如“焊接理论基础”、“弧焊电源”、“焊接结构”、“材料焊接性”等设置成研究生培养计划的选修课程,供跨专业、跨方向学生选修,使其具备一定的焊接基础理论,以满足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入学资格审查。通过中期考试后,对这些学生进行国际焊接工程师的培训,并按照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体系的要求,将部分培训内容和现有课程有机融合,全面提高其焊接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按照“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体系,对参与培养的研究生进行40学时的焊接技能实训,包括焊条电弧焊、气焊、气割、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氩弧焊操作,提升这些研究生的操作技能和对焊接的感性认识。
四、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的实施效果
3年来,共有23名跨专业报告的研究生参与了该培养模式的试点,取得了良好效果。2011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吴某,本科所学专业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与焊接专业相差甚远,通过该模式的培养顺利毕业并拿到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毕业后成为某学校焊接专业的教师,能够胜任焊接专业课程的教学;2012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龚某,本科所学专业为化学工程,通过该模式的培养顺利毕业并拿到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毕业后成为某公司焊接责任工程师,硕士论文被推荐为省级优秀硕士论文;2013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姜某,本科所学专业为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通过该模式的培养顺利毕业并拿到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并签约某高铁车厢生产企业。
五、结论
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和本专业研究生不同,且各个个体之间的差别也较大,导致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在课程教学、课题研究和硕士论文的撰写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通过改革现有培养模式,在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体系中引入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课程,夯实了跨专业研究生的焊接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其焊接专业的技能,培养了焊接学科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和工程实践能力,增强了研究生的就业优势。
参考文献:
[1]杨春艳,王晨.21世纪以来欧美研究生教育改革新趋势[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9):60-65.
[2]沈以赴,夏品奇.国际化培养:高质量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举措[J].中国高等教育,2010,(1):36-38.
[3]熊玲,李忠,赵伟.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程研究生培养目标及相关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60-65.
[4]杨华.基于工科特点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河南教育,2010,(12):3-4.
[5]李秀兵,姚秀颖,何振雄,等.我国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64-71.
关键词:创新;就业服务体系;就业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已从过去的“统包统分”转变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尤其是近几年来,高校扩招使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首先,本科生就业人数逐年上升。从2003年212万人到2010年640万人(预计)。2009年比2008年净增33万人;2010年比2009年净增40万人。而且研究生毕业人数在上升。其次,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就业去向发展不平衡,从地区看:东部发达地区需求较旺,中西部虽然有较大需求往往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基层需要人,却没有人愿意去,毕业生同学“愿意到天南海北,不愿意到新西兰”;愿意做国家公务员;不愿意到基层就业。
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概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在最短时间内认同企业文化;对企业忠诚有团队归属感;不苛求名校出身只要综合素质好;有敬业精神和职业素质;有专业技术能力、沟通能力强;有亲和力、有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带着激情去工作等等。这些被企业普遍认同的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也是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面临新的社会发展形势形势,高校基层教学院系如何根据自身专业需要,调整办学方向及就业服务理念是新时期强调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一项新的研究方向。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
近几年,我国各年高校本科毕业生总数见表一。从表中不难看出,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呈逐年递增趋势,据预测,2011年毕业生总数将再创新高。
(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滞后
高校专业设置的结构性问题突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既有数量矛盾也有结构矛盾,相比而言,结构矛盾是主要矛盾。大学生的就业虽然已经市场化,但大学的专业设置调整相对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大多数高校招生与就业脱节,专业设置功利化,由于缺乏对社会需求及就业前景的深入调研和理性预测,加之投入不足,不少院校开设新专业,热衷于投入相对少的人文管理类专业,而自然科学类专业因设备投入大、办学成本高而遭冷遇;高职院校虽然定位在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但相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双技能、双师型”人才缺乏。另外,我国高等教育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高校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
大学生进入人才市场的总量虽然每年都在增加,但市场服务手段、服务方式以及社会各中介服务机构为大学生就业提供的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与日趋增长的总量配置需求和个性化服务需要还有一定差距。就高校而言,各校就业政策也不尽一致;就人才交流及就业服务机构而言,有的是行使管理职能,有的是服务机构实行成本服务,还有甚者把为毕业生服务变成了一种谋利手段。这种市场不完善的配置手段延长了用人机构的转换过程,妨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另有不少企业(主要是民营中小企业)用人行为不规范、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回避该承担的社会保障责任等,损害了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四)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滞后
一方面,不顾自身的条件,就业期望值过高,对就业待遇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片面追求到经济发达地区(如天津、上海、南京、北京、广东等)就业需求量并不高的地区就业,不愿到西部就业需求量大但还未饱和的地区就业;希望从事行政、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工作,不愿意到一些中小型企业或民营企业工作,导致许多用人单位不敢接收,从而高不成低不就;另一方面,不少毕业生仍然存在“等”、“靠”、“观望”等被动就业观念,就业积极性差,以致“错失良机”。
二、基层教学院系如何创新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基层教学院系是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础,如何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培养出用人单位乐于接受的人才是基层教学院系需要正视的问题。我院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初步建立了“入学教育提醒就业,人才培养顺应就业,职业规划指导就业,考研辅导提升就业,校企合作助推就业,全员参与帮助就业,强化实践引导就业,拓宽渠道保证就业”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大大的提升了毕业生就业时的竞争能力。
(一)入学教育提醒就业
就是在大一新生进行入学教育的过程中,开展专业就业方向和领域教育,以实际实例告知学生本专业毕业后的就业去向,提醒学生毕业后可供选择的就业方式和方向,从大一开始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明确努力方向。
(二)人才培养顺应就业
就是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过程中,不断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完善;根据不同学生的就业意向,设定不同的课程模块,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适应学生就业需要。我院在09年培养方案修订中,通过设立不同课程模块、开设选修课、举行专家讲座等方法完善了课程体系,使培养方案更科学、适应;同时,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和学生就业的实际,新的培养方案中实行“6.5学期+1.5学期”的教改新模式,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受到企业的认同。
(三)职业规划指导就业
就是从大一开始,通过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课程和举办不同形式的职业规划设计活动,消除学生对于本专业在校学习及就业方面的迷茫,引导、指导学生提前规划就业方向,以便学生根据个人就业意向,有目的地开展社会实践,获取相关知识,增强自身就业竞争力。具体安排是低年级侧重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高年级侧重就业创业技能提升。
(四)考研辅导提升就业
就是通过引导学生考研,为学生提供考研辅导,鼓励学生考取研究生,提升学生就业质量。根据学生需要,每年为学生开设考研经验交流会,方便高低年级学生之间主动交流;在不耽误本院系教学时间的基础上对大三学生开放部分实验室,利于学生在专业实践上有针对性的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2010年我院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占毕业生总数的30%以上。
(五)校企合作助推就业
就是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通过建立教学实习基地,设立校企业联合办学理事会的方式,扩大与企业的人才培养合作和联合科研合作。通过顶岗实习等方式,为学生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提供更为广泛的岗位实践和更为充裕的实习时间,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增进企业对学生的了解和认可,实现学生直接就业。更为重要的是,毕业生得到的企业的认可,仅09年理事单位就提供了近200个就业岗位,占毕业生人数的近70%以上,就业渠道更通畅。
(六)全员参与帮助就业
就是动员全院教师员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就业工作中来,尤其是毕业生毕业实习的指导教师,利用自身与社会合作科研的优势,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学生就业。近年来,推荐就业的学生大都收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甚至提前向院系预定次年毕业生到本单位工作。
(七)强化实践引导就业
就是着力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主要方式有,鼓励、引导学生提前参与教师科研,设立学生创新基金,让学生自愿、自主确立研究课题,学院提供资金支持,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开展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大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2009年,筹集经费40万元,设立学院科研创新基金。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65项,通过专家论证,立项26项,每项资助3000元。另推荐学校科研创新课题立项5项,开放实验室项目立项6项。学生参与600余人/次,占高年级(二年级及以上)学生总数的50%以上;立项参加学生208人,占年级学生总数61.9%。
(八)拓宽渠道保证就业
就是在分类引导的基础上,(比如公务员、考研、大学生村官等)利用学院自身科研和科技推广的优势,不断拓展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提前参与企业科研生产,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三、结束语
当前,在新的形势下,高校个基层教学院系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根本”的办学理念,用发展的眼光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并不断创新,勇于探索,切实提高院系的就业工作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力争做到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用人单位满意、让社会满意。
对就业价值观的测量是对决定毕业生就业价值观的23个子因子进行打分,按照选择“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非常不重要”分别赋值“1-5分”然后加总求平均数,平均数越小,个子因子在就业价值观中的作用越重要。
1.1注重自我兴趣取向在选择就业方向、单位时,要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对口、工作自主性大不受约束等。正如统计结果显示,在“自主性大不受约束”、“符合兴趣爱好”、“发挥自己的才能”认为重要的、非常重要的分别占到被试的58.6%、69.9%和72%(如图4所示)。说明在就业诸多问题的选择上比较注重自己的情趣爱好。大部分被试选择在自己熟悉的体育行业就业,或者进高校,或进中小学,也有的希望从事体育俱乐部工作,这些都是希望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1.2职业功利化选择成下降趋势图5所示,“单位规模大、单位知名度高、单位在大城市”所占的比例都不到50%,不再是就业选择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图1所示,体育硕士绝大多数将工作单位定位在中小学,而不是以前的政府单位、高校。图2所示,大多数体育硕士将就业地点在中小城市,觉得一线城市的生活压力太大,幸福指数比较低。综合来看,体育硕士不再处于崇拜大城市,追求名单位的阶段,而在就业价值观的选择时考虑日后安家立业的具体情况,十分务实。这主要体现是经济危机爆发后,物价上涨,现有的工资水平已经让毕业生在大城市生活感到了太大的压力。
1.3注重实现自我价值根据表1显示,在发展因素的子因子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可见大部分的被试都希望将来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一辈子埋没,希望尽最大的努力去实现自身价值,去创造更多的财富。
1.4竞争意识强烈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大众化阶段,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接受教育,这已经不再是少数人的权利。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每年都有几十万的就业缺口期待解决,研究生不断扩招,研究生的就业压力也逐渐增大,不再是“皇帝女儿不愁嫁”。现在体育硕士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竞争高校岗位不如博士研究生、论科研能力不如体育人文专业、比运动技能不如运动训练专业、要考取中小学教师,又面临着国家第一批免费师范生带来的压力,大学本科生的就业范围同样是集中在中小学,这又是一方面的竞争压力。现在毕业生之间的岗位竞争是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同样存在岗位竞争。第一届毕业生想在就业问题上有一个很好的开端,就要积极竞争积极争取,“狭路相逢勇者胜”只有自己摆对心态,不断争取,勇敢面对,才有可能在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有一片自己的立足之地。
2结论
1.就业首选为中小学教师体育硕士对职业的选择更倾向于中小学教师,只有少部分选择高校教师、国家机关、公务员、读博士、自主创业,对就业形势有比较客观的认识;大城市情节大大降温,侧重二线、三线城市,追求家庭幸福指数,不再盲目追求功利主义;工资大多定位在2500-3500之间。2.跨专业学生就业难跨专业报考体育硕士的学生的就业比较困难,他们就业时大多不会从事体育有关的行业,转而从事自己大学所学专业,或者自己创业。跨专业学生本科为非体育专业,对体育认识不多,基础理论知识非常欠缺;没有经过系统教师资格课程学习、教育实习,实践能力缺乏,就业时专业不对口,造成就业困难。3.就业比较实际,注重生存因素就整体来看,体育硕士研究生最重视“生存因素”,其次是“发展因素”和“情感因素”,其就业价值观是务实、切合实际的。和以前类似的研究成果相比,具有明显的连续性,但更加务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环境所发生的变化。作为不同的性别或者不同的家庭经济状况的体育硕士来说,就业价值观念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对性别而言,男性比较重视住房问题,而女性仍然对家庭的关注度较高;对于家住农村或者家庭比较困难的人来说,同样将住房放在第一位,因为对他们而言,压力主要来自住房;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最关心的是待遇问题和兴趣爱好。
3对策研究
3.1完善自我首先要端正好心态,不应该有消极态度和抵触情绪,积极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含金量”,刻苦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掌握更多的运动项目,做到“一专多能”,增强专业理论知识,好的运动技术是靠深厚的理论功底做基础的,要做到能够学进去更能够说的出来,示范动作要准确、大方、优美,讲解要准确到位;尽可能多的参加各种比赛,争取拿到名次获得证书,这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同时也为自己的简历增光添彩。在基础理论知识方面要积极适应时展,与时代接轨,学好英语和计算机。积极参加学校社团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锻炼自己的组织、协调、合作、沟通和表达能力,这是在一个集体中必不可少的一些基本能力。
3.2引导体育硕士树立正确的就业待遇观念人的需求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物质层面,一个是精神层面。如只有物质方面的满足是体会不到快乐和幸福的,只有同时增强精神层面的满足感,才是真正的幸福。因此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除了追求物质财富,还要树立事业心、成就感、满足感。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中去实现自己的价值,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国家需要的西部地区就业或者是支教,为我国偏远地区的教育事业发挥一下自己的光和热。自我价值的实现不仅是物质方面,还有精神方面的满足,比如奉献精神.一生中能够风风火火的经历一段创业时光,那将是一辈子受用的宝贵财富。
3.3营造良好的环境学生的就业价值观的培养有两个大的教育背景,一个是社会大环境,二是学校小环境,社会大环境是影响范围最广的因素。根据研究表明,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价值观的取向主要来自社会方面的影响,当社会之风刮向物质追求时,研究生也会偏向物质化,因此,社会风气、社会环境对当代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正之风的蔓延势必会打击毕业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打击学生找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尽快解决这些问题,还学生一个纯净的、和谐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是直接作用于体育硕士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净化校园环境是搞好体育硕士研究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有力保障。优化学校环境一要强化学校秩序,通过科学严谨的管理、完善的制度、健康活泼的学校活动来营造一种健康、和谐、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二是要完善学校的人际关系和舆论环境让学生感觉到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梦想积极奋斗。
一、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现状
从现有文献调研来看,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对于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关注不够,涉及该方面的文献非常有限,大庆石油学院[6]对地质类跨专业研究生、浙江财经学院[7]对管理类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大庆石油学院在分析地质类跨专业生源的研究生对硕士点建设利弊的基础上,对跨专业地质类研究生的培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认为跨专业研究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需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设计和实施,即从招生、入学前、授课阶段、开题报告前及进入论文写作阶段等各个环节结合导师、授课教师及管理人员给予共同的特别关注,协同指导,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克服跨专业研究生的不足,适应地质类研究生教学与培养方式,并发扬其跨专业的知识结构特色,成为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真正成为合格的地质类硕士毕业生。[6]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对于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机制、模式及策略等问题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跨学科、跨专业报考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成才还缺乏有益的指导。
二、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特殊性
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是材料加工工程硕士点的方向之一,历来就业前景较好、研究经费充裕、科研条件好,因此,每年都有近60%的生源是跨专业、跨方向报考的。以2009、2010级研究生为例,其本科专业有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金属材料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锻压方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铸造方向)等。
1.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研究生的优势
跨专业考生与本专业考生相比,有一些特点和优势[6]: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考虑问题的角度和思路颇有特色,对于圈内传统观点和学说敢于质疑,另辟蹊径。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焊接学科研究生,本科所学专业为材料类专业的,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微观组织结构分析的能力,本科所学专业为机械类专业的,在焊接设备、工装夹具的设计方面和本专业学生相比有优势,这些对本专业生源的研究生构成了激励和促进。
2.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
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的研究生虽然有利于选拔更多的具有宽广基础知识的优秀生源入学,从源头上为培养复合型、具有创新能力的焊接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但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和矛盾:
(1)在焊接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存在较大的困难。由于现有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是针对本科为焊接专业的研究生所制定的,但现在面对的对象有一半左右是对焊接专业一无所知的跨专业研究生,因为统一授课对象的基础不一样,如果授课内容和难度以跨专业研究生为基础来安排,那么本专业研究生会“吃不饱”,如果以本专业研究生为基础来安排,跨专业的考生又“跟不上”。
(2)由于与本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相差太远(不同的跨专业生源的基础也还有明显的差别),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的研究生对于焊接专业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不太清楚,一方面在后续的课题研究中无法进行深入研究,硕士论文的质量也不高,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完成课题的开题报告,进而影响到整个培养环节的进行。另一方面,部分跨专业学生比较勤奋、努力,虽然能够完成硕士论文、顺利毕业,但硕士论文的撰写中经常会用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词语,反映出其专业基础不扎实,在毕业后的工作中也会出现对焊接专业的很多基本知识掌握程度不够、内行人说外行话的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认为:虽然读了焊接方向的研究生,做了与焊接相关的课题,但并不真正了解焊接,在毕业后的工作中缺乏自信心。
三、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策略
针对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跨专业报考的研究生日益增多、培养对象的基础相差越来越大这一现状,为了全面提升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跨专业报考的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在跨专业报考研究生的培养中引入了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认证的新模式。
“国际焊接工程师”是ISO1473l标准中所规定的最高层次的焊接技术人员和质量监督人员,是与焊接相关企业获得国际产品质量认证的要素之一,获得者可从事产品的结构设计、生产制造、质量保证、研究和开发等各个领域的焊接技术和相应的管理工作,在企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培训内容包括与焊接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既有材料、机械、力学、电子电工等焊接专业基础知识,也有“焊接工艺及设备”、“材料及材料的焊接行为”、“焊接结构与设计”、“焊接生产及应用”四门主干课程,还有国际(ISO)、欧洲(EN)、美国(ASME)、德国(DIN)标准与规程和国际先进的焊接技术、国内著名专家的科研与生产实践经验。
通过对近几年跨专业、跨方向报考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的研究生的本科专业、知识结构进行调研,与国际授权的机械工业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进行研讨,确定焊接学科研究生参加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入学条件和资格,结合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入学要求,对焊接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和改革,将部分焊接本科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如“焊接理论基础”、“弧焊电源”、“焊接结构”、“材料焊接性”等设置成研究生培养计 划的选修课程,供跨专业、跨方向学生选修,使其具备一定的焊接基础理论,以满足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入学资格审查。通过中期考试后,对这些学生进行国际焊接工程师的培训,并按照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体系的要求,将部分培训内容和现有课程有机融合,全面提高其焊接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按照“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体系,对参与培养的研究生进行40学时的焊接技能实训,包括焊条电弧焊、气焊、气割、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氩弧焊操作,提升这些研究生的操作技能和对焊接的感性认识。
四、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的实施效果
3年来,共有23名跨专业报告的研究生参与了该培养模式的试点,取得了良好效果。2011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吴某,本科所学专业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与焊接专业相差甚远,通过该模式的培养顺利毕业并拿到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毕业后成为某学校焊接专业的教师,能够胜任焊接专业课程的教学;2012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龚某,本科所学专业为化学工程,通过该模式的培养顺利毕业并拿到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毕业后成为某公司焊接责任工程师,硕士论文被推荐为省级优秀硕士论文;2013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姜某,本科所学专业为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通过该模式的培养顺利毕业并拿到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并签约某高铁车厢生产企业。
五、结论
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和本专业研究生不同,且各个个体之间的差别也较大,导致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在课程教学、课题研究和硕士论文的撰写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通过改革现有培养模式,在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体系中引入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课程,夯实了跨专业研究生的焊接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其焊接专业的技能,培养了焊接学科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和工程实践能力,增强了研究生的就业优势。
参考文献:
[1]杨春艳,王晨.21世纪以来欧美研究生教育改革新趋势[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9):60-65.
[2]沈以赴,夏品奇.国际化培养:高质量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举措[J].中国高等教育,2010,(1):36-38.
[3]熊玲,李忠,赵伟.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程研究生培养目标及相关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60-65.
[4]杨华.基于工科特点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河南教育,2010,(12):3-4.
[5]李秀兵,姚秀颖,何振雄,等.我国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64-71.
关键词: 全日制 专业学位 入学考试 初试科目 化学工程
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改革,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从2003至今教育部没有停止过调整和完善。我国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时间还较短,还没有充分把握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规律。我国现行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基本上可以说是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移植[1],令人担忧的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显现的弊端也一并移植,如“考试科目设置不合理不科学、考试内容僵化、复试流于形式”等方面的问题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批评,近年来关于“改革招考制度,提高生源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作为把握生源质量的第一个关键环节,是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关口。招生考试不仅关系到人才选拔的质量,而且是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方向标。只有拥有了优质生源,才能进一步保证其培养质量。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已进入第六个年头,报考专业学位的考生逐渐增多。2014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172万,比2013年减少4万,为五年来首次下降,不过相比学术硕士报名人数的减少,专业学位硕士报名人数逆势上升,报名人数较前一年增加9万人,达到68万人,占报考总人数的39.5%,比前一年的33.5%增长了6%[2]。但39类专业学位专业报考热度不均衡,人数两极分化,从2013年报考与录取的数据对比来看,有些专业领域报录比不太乐观,调剂考生比重过大。化学工程领域专业硕士招生就是如此。专业学位招生初期没有获得社会认可生源不足情有可原,但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分析问题,打通生源通道,改革招生选拔方式,则会阻碍专业学位的发展。以我校化学工程专业学位报考为例,由于招生起步晚了两年,我校招生四年,在招生人数逐年递增的情况下,报考人数并不乐观,每年还需调剂相当数量的生源。基于此以初试科目调查为切入口,分析其他培养单位之间初试科目设置的一致与区别,从中找到我校报考受冷的原因。我们认为充分认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性,结合高校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科学合理地探讨改进和完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新时期高等教育领域不得不关注的重大问题。
一、2014年我国化学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设置概况
从专业学位的招生单位来说,我国参与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有400多个,占我国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总数的60%。通过调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教育部主管)公布的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对2014年化学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进行查询并统计,全国共有31个省、直辖市的172所高校中的196个(同一高校不同二级学院及科研院所按不同培养单位计算)培养单位招收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招单位的40%。
表1 第四单元初试科目名称列表及设置单位分布
从上表可以看出,设置化工原理类考试的培养单位最多,其次是物理化学,考试科目名称最多的属于工科类,大学四大化学基础类科目占51.9%。如果按化学和化工类课程划分,则考化学类课程为62.2%,化工类课程为37.8%。
二、2014年我国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设置分析
1.专业硕士与工学硕士、理学硕士初试科目比较
由于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时间较短,还没有形成其明显特点,因此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很大程度上是在参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形成的[1],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是参照工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设置的,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第一单元考试科目相同,不同的是第二单元,学术型硕士初试科目为英语一,专业硕士只有31个招生单位考英语一,占18%,大部分招生单位初试科目是英语二,另外有20个单位设置了选考俄语、日语、德语科目,也就是说专业硕士的外语水平相对于学术型硕士要求、考试难度相对低一些。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选拔初试加强了对考生一般能力的考查,统考科目与工学硕士研究生相同,主要测试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知识。第三单元没有放低要求,初试科目与学硕相同都是数学二;第四单元对于化学工程领域专业硕士来说考试难度也与学术型硕士不相上下(见表4)。总的来说专业硕士入学考试除外语初试科目为英语二整体难度较学术硕士稍低一点,其他科目基本上没有放低要求。
表4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对比
2.初试业务课科目分析
上文已提到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业务课一为数学二,是全国统考科目,相比化学理学硕士的自主命题科目似乎难以吸引考生报考;业务课二的初试科目是表三的86种科目之一,可以分成以下几类:一类为化学学科四门大学基础课,占48.9%,一类为化工基础课,其中化工原理占31%,还有42个科目不属于大学基础课程,占11.6%;初试科目中以单一课程考查为主,占90.9%,至少包括两门大学本科基础课程的综合科目只占9.1%。表5列出了四所高校在化学化工专硕、工学、理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设置的初试科目,从中可以看出初试科目的一致与区别。
表5 四所高校的第四单元初试科目比较
从上表可以看出,部分高校已经对专硕的选拔与学硕区别开来,有些院校在设置初试科目时分了等级,但还远远没有引起大部分高校的重视。专硕应该更注重考查学生的工程教育潜能、学科特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如果考生没有对所欲攻读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了解和掌握,就很难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测查的重点应是大学本科阶段前三年专业基础课的内容,但一定要与工学硕士区别对待。
3.初试科目对生源的影响
对于一些招生单位来说,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的工学硕士一般招不满,更何况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第四单位考试31%的招生单位考“化工原理”,业内人士分析评价这比考本科四大主干课程“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更难。
业务课一都与工学硕士相同,业务课二有四种情况,专业硕士初试科目有些招生单位与工学硕士相同,有些与理学硕士相同,有些自成一体,既不与工学硕士相同,更不与理学硕士相同,有些与理学工学硕士相同但分了等级。总的来说,化学工程领域专硕研究生入学考试整体难度与学术型硕士的初试要求差不多,与工学硕士相比外语方面稍有降低。但业务科是一样的,甚至要求高一些。
初试科目设置应以考生来源为重要参考依据,或者以专硕培养要求为依据,由于工科生源不足,学术型研究生报考的人都少,专业硕士就更少,调剂考生大都来自理科生源,要吸引生源就要调整考试科目,可以适当增加选考科目,调查显示有38个培养单位只设置了一门化工原理,只设置一门科目的有94个单位,差不多有半数的单位只设置1门科目,这种单一科目的选择性太差,势必影响生源数量和质量。从硕士研究生就业趋势来看,更大量的是走向社会实际领域。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有更大需求,有更迫切的愿望。考生考研时要搞清楚考研的目的,不要盲目服从,学术型硕士毕业后从事学术的比例很小,读博士的比例不足10%,尽早确立职业生涯,能有的放矢地培养人才。
三、结论与思考
专业硕士初试科目的确定一般在每年的6月―7月份由培养单位的二级学院根据教育部的指导性文件自主确定,有些培养单位会认真研究,不断优化招生各环节,但部分培养单位一成不变,对生源数量和质量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不重视招生研究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报考学术硕士没有录取可以校内调剂到专业硕士,考生可以避开数学考试的软肋,培养单位有生源补充。但长此以往对专硕的培养不利,大多数专硕调剂考生实际上都有低人一等的想法,应该从报考开始就要明确目标,尽量减少调剂。另外,专硕的初试科目比起学硕来说太杂应该统一,考试内容应该综合,培养单位应建立健全科学公正的招生选拔机制,按照强化基础、突出综合能力考查的原则,加强对自命题业务课考试科目和内容设置的研究探讨,进一步优化初试。
专业学位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入学考试改革的方向是应用型、能力型考试。考试科目、内容等都应朝实用性、能力型方面靠拢,尽量在专业学位的应用性特点方面突出选拔性目标。从考试科目和内容方面来说,应先适当调研,研究清楚目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必备基本素质与条件,以此作为考试试题命制的基本依据[4]。
研究生招生工作,承担着为国家选拔高层次学术型和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任,招生工作的顺利实施,涉及广大考生的切身利益,不仅直接关系到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公信力和新生入学质量,还关系到社会公平公正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5]。因此,一定要充分认识做好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积极意义,进一步增强优化国家教育考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研究生招生管理工作,完善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努力提高招生工作科学化、现代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切实做到尊重考生,服务考生,维护考生合法权益,建立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
参考文献:
[1]周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中国教育在线.http:///html/ky/report/index.shtml.
[3]陈睿.美国新版GRE考试对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改革的启示.中国考试,2006,06:8-11.
[4]余桂红,张应强.研究生招考方式改革百年:流变与特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1:43-47.
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中央和国家各有关部门出台了多项就业促进政策,2008年国家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认真总结我国促进就业的实践经验,并借鉴国外促进就业立法经验,积极发挥政策的利益调节和刺激功能,引导大学生多元化、多渠道就业[1]。
1 调查对象、方式和范围
1.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我院1997-2016共二十届部分毕业生6162人,其中中药学专业2508人、药学专业876人、制药工程专业1699人、市场营销专业1079人,包括已经就业的毕业生、继续深造的硕士研究生,见表1。
1.2 调查方式
通过对药学院毕业生就业数据整理、电话咨询、实地探访等方式对毕业生就业方向进行调研。
1.3 调查范围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学、药学、制药工程和市场营销四个专业1997-2016届部分毕业生。
2 调查结果
2.1药学类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去向
通过对6162人的就业单位类型分析,我们把就职单位总共分了七个类型,包括行政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疗单位、医药企业、社会药房、其他。在就业类型调查中发现,医药企业和医疗单位所占比例相对大,说明大多数专业毕业生趋向于此两种方向就业。这与马晓匡教授对大理学院药学与化学学院毕业生去向研究结果一致[2]。这种现象反映了药学类毕业生就业方向与所学专业呈正相关,见图1。
2.2 药学类毕业大学生的行业就业率
2010年之前四个专业的行业就业率维持平稳运行,之后就业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见表2。通过调查发现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方面2010年后的毕业生为个性张扬的90后,时代性格特点、就业观念的变化影响了就业率,使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就业难的社会现状,也导致就业率的下降[2]。
2.3 药学类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前景
通过对四个专业的一次就业率分析,四个专业一次就业率都高达90%以上,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药学类大学生有良好的就业前景,见表3。毕业生从事医疗单位人数趋势在总体呈上升趋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实施宏观积极的就业政策,药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逐渐上升,就业前景十分乐观。
药学类专业毕业生从事药房工作的人数逐渐上升,经调查发现社会药房处于改革阶段,由以往拥有一个药剂师可同时开多家连锁药房向一个药剂师只允许开一家药房改革,这是导致毕业生向社会药房倾斜的主要原因。在改革浪潮推动之下,社会药房将需要更多的药学类专业相关人才,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将扩大药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在对近三年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调查显示为94%,比平均就业率高近两个百分点。该专业存在着就业面广泛的特点,从事市场服务与开发、销售,其他行业如经济、管理、贸易等有相当一部分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见图2。市场营销专业人员的就业方向多元化,行政事业单位1.3%,国有企业4.3%,私营企业74.1%,港澳台投资企业5.3%,外商投资企业4.7%,个体经营10.3%,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不管是市场营销专业还是其他专业,用人单位最多的是私营企业,其次为个体经营。通过调查分析得药学类市场营销毕业生从事医药企业占46.6%,占主体部分。充分说明药学类市场营销独具特色,其就业前景相当可观。
3 对策及建议
3.1 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教育与引导
在调研中发现很多毕业生存在好高骛远的心态,但其专业知识水平与实际工作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就需要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特别是应该从学生入校起进行积极引导,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和就业观念。在学习和工作中脚踏实地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3]。
3.2 改进培养方法与课程设置争取达到最优化
学校应多举办与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如案例分析、调研)、加强专业学习的广度、加强学科前沿知识的介绍、加强对专业学习的引导、加强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与讨论:多举办高水平的专题讲座;加强专业学习的深度[4]。
3.3 提高专业化程度
通过研究近十年药学类专业就业单位类型分析,毕业生在知名医药企业就职人数逐年增加,说明我校培养的人才专业化程度提高。为更好适应市场的需求,我们应加??人才的培养专业化程度。
3.4 大学生就业与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建立一名教师联系一个班级体、一名教师联系一名学生等制度,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领域等方面的优势,加强学生在专业学习、专业发展方面的教育,正确指导大学生考研及专业发展,避免盲目学习及盲目考研,同时也能促进大学生的良好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建立与用人单位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专业教师队伍的作用,以此来加强药学院大学生的就业,提高就业质量[5]。
地球物理学是一个融地球物理、现代测绘于一体的新型地球物理专业,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属于交叉边缘学科。地球物理学可细分为固体地球物理学与空间地球物理学两大方向,前者研究地球本身,后者研究太空星体。固体地球物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与地震密切相关,主要是学习地球物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掌握地球内部构造、地震预测、地球物理工程、能源及矿产资源勘察等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技能。本专业主要课程有地球物理学(地震学、重力学、地磁学、地电学)、地球物理观测、地质学、连续介质力学、计算机及信息处理等。除此之外,一般还会安排主要课程的实验和实习、野外地质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以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为例,该专业创建于1956年,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历史最为悠久,注重夯实学生数学、物理基础,培养其深厚的外语与计算机能力,使学生既具有较强的从事现代地球物理学研究的能力,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多方面工作的需求。
值得考生注意的是,该专业需要学生怀有极大的热情与浓厚的兴趣,能够埋头研究历史数据,耐心观测和搜集新数据。因此,考生在报考前要慎重考虑,切忌随波逐流。此外,由于高度的专业化,学生未来的就业大都是从事与地震相关的工作,职业选择面相对较窄,也致使该专业拥有比较高的深造率。除了继续深造之外,本专业的毕业生其他主要去向是到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能源与资源部门、灾害预测预报部门、通讯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工程技术与业务管理等工作。
地质工程(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一看到地质工程专业,不少人往往容易望文生义,认为这个专业就是要去找矿藏、石油,跟石头打交道。实际上,地质工程属于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地质学与工程学相互渗透、交叉的边缘学科。专业着眼点在于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地质工程主要研究如何获取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和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形式,进而研究认识、评价、改造和保护地质环境。比较有特色的院校有: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吉林大学等。主要课程为:基础地质学、矿产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地貌学及第四级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勘探、岩土工程勘察、钻掘工程学、基础工程施工、环境地质学、地质工程学等。这些都是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因而该专业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该专业的就业方向比较广泛,如地质调查、油气及固体矿产资源的普查勘探与评价、大型工矿企业和水利水电建设、公路和铁道建设、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的调查、勘察及监测等。就业前景是考生选择专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据麦可思《大学生就业年度指标》中的“就业前景最看好的本科专业”调查显示,地质工程名列“绿牌”专业(绿牌专业是指月收入、就业率持续走高,失业量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专业,属于需求增长型专业)的榜首。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属于地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其前身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新专业。2012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专业。
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该专业注重培养掌握国土资源整治与开发、生态环境评价和规划、城乡区域建设规划等方面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涵盖自然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环境经济学等。
由于这一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报考之前,考生还需要留意其开设院校是否有体检要求。如长安大学明确提出该专业色盲、一眼矫正视力大于800度者慎报。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较高,毕业生主要集中在高校与科研单位、国土资源管理、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规划以及城市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科研及管理部门。考生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报考土地资源管理、环境工程和自然地理等研究方向的研究生。
测绘工程(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测绘行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行业,从总体上来说属于服务行业,专业技术含量较高。而测绘工程,主要是研究地球空间信息的一门学科,是国家基础建设以及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支撑技术,属于当今世界非常具有发展前途的三大高新技术之一。
测绘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空间定位、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知识,并研究利用这些技术测定地球与其他星体形状、建筑物(构筑物)的三维特征及其与指定参考系的关系、地球重力场及其内部物理特征、运动物体的特征及其多维参数,研究这些技术在工程、工业和人类生活中应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掌握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表达与应用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现代空间测量技术、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科学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坚实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良好业务素质的高级测绘科技人才。
地球化学(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