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图书馆的空间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空间设计 空间分割 Hunt图书馆
分类号 G258.91
DOI 10.16810/ki.1672-514X.2017.04.022
Abstract This paper pays attention to the space design of Hunt Library, and describes the spatial layout, the use of color, the choice and the display of furnitur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technology. Hunt Library’s smooth space layout, intelligent service environment and intimate details of service are worth studying.
Keywords Space design. Space division. Hunt Library.
图书馆室内空间设计是根据图书馆的使用性质,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宜人的阅读环境,以满足用户的阅读和休闲需求的空间创造活动[1]。传统图书馆的空间功能主要围绕着藏书展开,在功能上也以书刊借阅为主。现代图书馆秉持平等开放的服务原则,在功能上突破了文献的藏与用,更多关注图书馆知识与信息中心功能的实现。因此,图书馆空间的功能开始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发展方向,力图通过平衡与协调来创造一个提供成长的智慧环境。2013年2月,美国Hunt图书馆正式投入使用,作为现代智慧型图书馆的典型,Hunt图书馆从诞生起就备受瞩目[2]。本文通过分析Hunt图书馆空间设计特点,以期为我国图书馆的空间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1 Hunt图书馆简介
美国Hunt图书馆2013年获得图书馆建筑奖(AIA/ALA Library Building Award),定位为单位的智囊心脏。这座以北卡罗莱纳州前州长詹姆斯・B・亨特(James B.Hunt)名字命名的图书馆共七层,地下两层地上五层,总面积205 00平方米,藏书150万册,能容纳1700名读者[3-4]。Hunt图书馆由Snohetta建筑师事务所设计,本着低碳环保的原则,31%的建筑材料来源于回收资源,馆内采光注重自然光的使用,避免照明的浪费。Hunt图书馆在屋顶安装太阳能辐射板,利用太阳能为图书馆提供冷气和暖气。此外,还利用屋顶花园和雨水花园帮助进行有效的雨水管理,美化环境的同r还能调节馆内温度湿度[5]。正如图书馆馆长Susan Nutter所说,Hunt图书馆是一个对未来而不是过去负责的图书馆,需要为用户提供的不仅是一个阅读学习场所,更是一个集学习、研究、实验和合作的互动式交流的地方,将利用科技的进步推动学校科研和学术的成长[6]。
2 Hunt图书馆空间设计分析
图书馆的内部空间设计应该以满足并提升用户的图书馆体验为原则。Hunt图书馆从用户需求出发,注重细节服务,采用开放流畅的空间布局及性格鲜明的空间元素,设计、营造出独有的图书馆风格。其便捷智能的科技运用及人性化的家具设计,在方便用户使用的同时也体现了图书馆的智慧化和个性化。
2.1 开放流畅的空间设置
Hunt图书馆建在一个斜坡上,平面简洁,依地形坡度略有些偏转[7]。为了能够将馆内空间进行合理流畅地划分,设计师采用色彩、绿色植物及玻璃来营造出多变的空间布局。Hunt图书馆除了常规的学习区域和阅读区域,还增设了研习室、学术办公室、游戏实验室、创客空间、新生代学习共享空间及一个礼堂。为了保证采光,在地面的五层中,每一层都拥有开阔明亮的中庭空间设计,利用开放式的楼梯联系上下,不仅淡化了完全自由的立面,而且还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相遇和交流的机会。楼梯间、设备间、复印室、自动售卖机等自由地布置在每一层中,突破了柱网的局限,以方便用户使用为第一原则。
Hunt图书馆的阅览区域共有两种,一是传统阅览区,二是雨庭阅览区[8]。传统的阅览区域被放置在Hunt图书馆的南端,三面环绕书架,另外一面朝向湖面,大片的幕墙玻璃带来充足的自然光线,保证阅览区域的照明。雨庭阅览区没有成排的书架和古板的座椅,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形状各种摆放的舒适座椅。三个半圆的书架穿插在沙发、巴塞罗那椅、天鹅椅和高脚桌中,用户既可以在雨庭阅览区中自由阅读,也可以和同伴在此讨论问题,甚至还可以在沙发上晒太阳打盹。
为了最大程度地拓展用户学习空间,Hunt图书馆设计了仓储式书库,以配合传统书库的使用。传统书库仍然采用开放式书架的方式,存储近年来出版的近三万册图书。仓储式书库名为“书虫(BookBot)”,利用机器人存取系统自动分拣图书,用户只需要在交互设备上的检索目录系统中挑选好需要借的图书,系统就会指使机器人找到图书所在的位置,将图书传递到取书台,用户凭有效证件借阅即可。
Hunt图书馆重新定义了图书馆的学习区域,为用户提供了研习室、创客空间、实验室以及共享空间。Hunt图书馆设置了100多间大小不同的研习室,除了配备视频会议所需要的传讯设备和笔记本外,室内的三面墙壁均设置为可供书写的面板[3]。Hunt图书馆三层设置了新生代学习共享空间,共享空间里既有开阔的阅览区,也有游戏实验室、视觉实验室、创意工坊及各种数字媒体的制作场所。新生代学习共享空间各实验室之间没有围墙的阻隔,整个共享空间呈现出开放一体化的格局,方便用户在不同功能区域之间转换。
2.2 性格鲜明的空间元素设计
对于图书馆而言,不同的空间元素营造出不同的空间环境,而不同的空间环境就容易形成不同的空间性格[9]。图书馆在空间布局与设计时,需要考虑运用不同的空间元素,构建出与用户相协调的空间环境以提升用户舒适度。Hunt图书馆注重运用特点鲜明的空间元素装饰内部空间,给予读者美好的视觉享受和精神放松。
首先,在色彩的选择和运用上,Hunt图书馆大胆并且富有个性化。黄色为楼梯的专用色彩,楼梯的扶手和阶梯都涂上了鲜艳的黄色,在阳光的照射下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电梯间为蓝灰色,大厅为银白色,多媒体展示厅和临时工作人员用房则采用紫色。不同功能区采用不同的颜色既摆脱了传统图书馆呆板的形象,而且还能增加图书馆各功能区的辨识度,醒目地吸引目标用户。其次,Hunt图书馆对地面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两点上:一是利用地面色彩和纹理的起伏变化来分割和连接不同的功能空间,如位于南端的传统阅览空间地毯选择黄色,与楼梯的黄色相连接,增加空间的开阔感和一体感;二是利用地面上的各种标语来标识区域和进行读者引导。再者,在图案的设计和选择上,Hunt图书馆秉持一贯的大胆创新风格,根据不同的空间选择不同的装饰图案。例如在阅览区,图案的选择以平和优雅风格为主,辅之以一些标识性的图案。在共享空间、实验室和创客空间中,图案的选择则以幽默搞怪风格为主,注重利用色彩和投影增加空间的动态感和创造性。
2.3 便捷智能的科技运用
Hunt图书馆以计算机科技的运用为基础,力图通过科技的力量推动学校教学和科研的进步。便捷智能的科技运用,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具有前瞻性的智慧场所[10]。Hunt图书馆对科技的运用首先体现在自动化存取系统“书虫”上。“书虫”系统拥有18 000个书箱,依靠人机交互系统自动分拣和存储200万册实体图书。用户既可以在图书馆局域网中借阅“书虫”的图书,也可以在移动设备上借阅。除了自动化存取系统,Hunt图书馆还拥有高性能的研究系统及大规模的可视化“云”。图书馆内随处可见各种高清显示屏,研究人员可以进行云计算和云存储。Hunt图书馆在正门的入口处设置了一个组合型的大屏幕墙,用户可以以触摸的形式使用屏幕上的维基有声百科。研习室内设置视频会议传讯设施,让用户能够远程参加各种会议,或者邀请其他人员参与讨论之中,实现与世界各地同行同步交流。除此之外,Hunt图书馆还采用了很多其他的先进技术,如创客空间内的3D打印技术、原型建模设备、数字媒体生产设备及投影仪和便携式移动设备等。
2.4 人性化的家具设计与陈设
家具的设计与陈列,不仅关系到用户在图书馆的阅读体验,而且也影响了图书馆空间环境的整体风格。图书馆的家具主要包括了图书馆的桌椅和书架,这些家具除了具有实用功能外,还可以调节图书馆内部空间关系,转换图书馆空间功能,从而提高图书馆空间利用率[11]。从形态上看,Hunt图书馆的书架总共有三种,一种是在雨庭阅览区的半圆书架,一种是普通阅览区的完全封闭式书架,还有一种是仓储式书库的密集书架。在雨庭预览区中,半圆书架穿插在各桌椅中,看似随意的布局却能带来一种放松自由的感觉。完全封闭式书架即传统的上下封顶书架,分布在普通阅览区中,配合普通阅览区方方正正的桌椅,摆放在靠墙的位置。密集书架位于仓储式书库中,由一个个金属箱组成,高度超过十米,排列紧密。
丰富多样的各类桌椅是Hunt图书馆的重要特色,全馆共有75种不同形态的1750张座椅,分布于全馆的各个角落[3]。Hunt图书馆的座椅不仅具有多种形状,在颜色上也非常丰富。如位于雨庭预览区的沙发有黄色、紫色还有蓝色,天鹅椅以红色为主,巴塞罗那椅则是蓝色的。再如休闲区的弧形沙发,蓝色黄色交错,不仅视觉上给予用户强烈的冲击,而且还能够给予空间流畅的弧度感,起到空间分割的作用。
3 Hunt图书馆空间设计带来的启示
Hunt图书馆运用巧妙的空g设计和智能化的新技术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智慧型图书馆。总结Hunt图书馆的空间设计,其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视角、流畅的空间布局、智能化的服务环境以及贴心的细节服务都值得我国图书馆学习。
3.1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视角
一般而言,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决定了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又决定了图书馆的空间设计[12]。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是Hunt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原则之一。从空间功能的划分到空间元素的布置,从空间家具的设计和陈列到各种新技术的运用,这些都充分地说明了Hunt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视角。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图书馆改变了藏与用的服务模式,更多地向智慧服务方向发展。因此,传统的尽量收藏更多的书刊和实物资料的设计原则已经不再适合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我国图书馆要转变片面追求大馆舍、大空间的思想,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从用户的角度去考虑空间功能的划分和空间元素的布置,为用户营造出更加舒适、智能的服务环境,增强用户对图书馆的使用好感。
3.2 创新图书馆空间布局,提供社交化服务空间
图书馆的建筑空间体积庞大,服务距离、阅览效果、活动空间布局等诸多因素都应该考虑在内[13]。Hunt图书馆在进行空间功能划分时注重整体空间的流畅性和连接性,各个功能分区突破了柱网的限制,巧妙地运用了色彩、植物和玻璃进行空间划分和连接。再者,将图书馆打造成集学习、研究、实验和合作的互动式交流场所是Hunt图书馆的服务愿景。因此,在空间功能布局上,Hunt图书馆更加注重学习和交流场所的设置,为用户提供具有社交属性的服务空间。作为承担着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图书馆在空间设计上要注重分割出群体活动所需要的空间,设置研习室、会议场所、讨论室及实验室等,让用户能够利用图书馆的空间资源开展沙龙、小组讨论和实验设计等活动。同时,图书馆在空间设计时还应该设置足够的绿化和休闲空间,利用这些元素巧妙地连接各个功能分区,增加图书馆空间的流畅性和整体性,为用户营造出轻松休闲的阅读环境。
3.3 营造智能化和自助化的服务环境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增加图书馆的科技感,还能够将图书馆打造成学术科研平台,吸引更多的用户利用图书馆资源。作为用户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图书馆在进行空间设计时要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用户营造智能化和自助化的服务环境。以Hunt图书馆为例,自动存取系统的使用让Hunt图书馆成为一个“看不到书”的图书馆。各种高清显示屏的运用,让用户能够在图书馆内自由地进行云计算和云存储。还有游戏实验室和创客空间内的设备,实现用户从创意构想到成品展示的过程。除了对一些信息技术进行运用外,图书馆还应该注重对节能新技术的运用,如太阳能技术、自然水冷系统、智能化楼宇管理系统等。利用这些新技术不仅能够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节约图书馆建设成本,为图书馆带来良性循环。
3.4 注重人文关怀,关注细节设计
注重人文关怀是图书馆服务的基本原则之一,人文关怀不仅体现在图书馆提供的平等公平服务上,还体现在图书馆的一些细节服务上。为了给用户营造出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Hunt图书馆给用户提供75种不同形态的座椅。在研习室中,Hunt图书馆用懒人沙发代替了传统的方正型桌椅,用户可以更加放松地讨论和学习。再者,为了避免书架太高用户拿不到最顶层的图书,Hunt图书馆严格控制阅览室中的开放式书架高度,避免因为书架的高度给用户带来麻烦。我国图书馆在一些空间元素的设计和选择上,也要注重人文关怀,将细节服务发挥到最佳状态。如在标识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图书馆的建筑风格、空间规模、地理位置和色系字号等因素,做到标识清晰醒目。在图书馆家具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符合人体工学的家具,让用户能够在更舒适的环境中阅读。此外,图书馆还应该设置一定数量的无障碍服务设施,为特殊用户群体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
4 结语
Hunt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其空间设计的各个方面,本文以Hunt图书馆的空间设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Hunt图书馆的空间布局、色彩的运用、家具的选择与摆放及高科技的运用。经过分析可知,Hunt图书馆流畅的空间布局、智能化的服务环境及贴心的细节服务都值得我国图书馆学习。国内图书馆在进行空间设计时要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观念,创新图书馆空间布局,提供社交化服务空间,利用高新技术营造出智能化和自助化的服务环境,注重人文关怀和细节服务。
参考文献:
[ 1 ] 丁娜.英国开卷公司“以读者为中心”的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J].图书馆建设,2014(5):61-67.
[ 2 ] 徐越人.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图书馆空间和服务设计应用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4(5):114-120.
[ 3 ] 陈格理.展向未来的大学图书馆:Hunt图书馆[J].图书馆论坛,2015(2):102-106,112.
[ 4 ] JAMES B. Hunt Jr. Library[EB/OL].(2013-01-02)[2016-04-20].https:///wiki/en:James%20B.%20Hunt%20Jr.%20Library?uselang=zh-CN.
[ 5 ] Sustainable side of hunt library[EB/OL].(2013-03-05)[2016-04-20].https://sustainability.ncsu.edu/the-sustainable-side-of-hunt-library/.
[ 6 ] 王燕.现代技术成就杰出大学图书馆[EB/OL].(2015-12-25)[2016-04-20].http:///20151225/n432563108.shtml.
[ 7 ] 武云霞,夏明.图书馆的未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亨特图书馆侧记[J].新建筑,2014(2):108-111.
[ 8 ] 田阳.学习的剧场: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亨特图书馆[J].住区,2015(2):91-103.
[ 9 ] 朱钟炎,王耀仁,王邦雄.室内环境设计原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65.
[10] 张丽娟,陈越,李丽萍.高校图书馆的智能化管理与服务: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图书馆带来的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2):26-29.
[11] 朱淳,周昕涛.现代室内设计教程[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29.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互动空间 人性化
一、序言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现代社会已进入完全的资讯时代,现代的高校图书馆已经脱离图书馆传统的知识“储藏者”角色,成为资讯时代资讯传播的重要实体。在高校中,图书馆除借阅服务外,还要提供参考咨询、教学支持等多种专业化服务和资讯交流服务等内容。现代高校图书馆已成为一个“学术交流”和“教学相长”的场所,一个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和积累经验的资讯场所。因此,现代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的设计需要注重人与资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为师生建构一种新的体验。
本文是参观台湾实践大学、华梵大学等高校图书馆后的感悟。
二、高校图书馆内部互动空间概念
本文主要就高校图书馆的互动空间设计展开论述,范围限定在高校图书馆的内部空间。高校图书馆内部互动空间主要是为师生提供学习、交流、休闲、休息活动的场所。具体的空间形式包括学习及资讯交流活动区【借阅览空间(自习室、等候区、出入口、借还书服务区、参考资料区、特藏区、期刊室)、中庭空间、交通空间、廊道空间等】,学术交流活动区(讲演室、会议室、讨论室)和休闲交流活动区(视听室、语言学习室、书店、咖啡厅)等。
高校图书馆内部互动空间应视校内师生的需求而设计,应该让学生体会到亲切、自由、活跃、和谐和归属感,调节和愉悦学生的心情,让每个同学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活动领域。
要满足如此体验,需要分析学生在图书馆内部会发生的互动行为,笔者初步总结为以下三类:
1、学习及资讯交流活动,如阅览专业书刊、自习等。
2、学术交流活动,如讨论、沙龙、讲演、展览、作品发表等。
3、休闲交流活动,如聊天、喝咖啡、放松减压等。
因此,高校图书馆内部互动空间氛围的营造和铺陈尤为重要,它将成为一个让师生充分施展个性和激发师生无穷创造力的实体平台,通过物理空间和环境的变换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态度。
三、学习及资讯交流区的互动空间设计
学习及资讯交流区的互动空间设计主要是借阅览区和其相配的中庭、走廊过道等空间的规划设计。借阅览区传统上就是一个借阅读书的地方,一般是由书架区和独立的阅览区组成,需要绝对安静,因而在内部空间设计上主要考虑人与书的静态互动,忽略人与人的动态互动需求,整个空间布局机械刻板,不够人性化。人性化的内部空间设计应首先体现在对人本身的关爱上,主要表现在人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前者研究人的行为方式,强调环境之于身体的舒适性;后者则强调空间所具有的抚慰人的心灵的语言,让环境对人产生不可抗拒的亲和力,这是人文精神的体现。高校图书馆内部互动空间设计就要体现这一原则,人与环境要做到和谐统一。结合台湾实践大学等高校图书馆的特色,谈几点值得借鉴的设计。
1、独特的新书阅览推荐区
常见新书阅览区一般是在图书馆“阅览层”内开辟的一处区域,开放空间,自由组合布置各种类型和形式的桌椅,中间一个类似堆头的展示书架。有的在四周开辟独特的沙发阅览区,让读者各得其所。由于开放空间缺少主题性元素,感觉不是很起眼。
实践大学的新书推荐区设计很吸引眼球。地点设在图书馆入口出,空间设计成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空间,三面是墙,墙面浅灰,吸附固定在墙面的多层深灰色隔板,层层排列的线条很好地体现了节奏与韵律的美。中心部分是一个让人休息大木方块,由小木块重复拼接而成,中间镂空,形成视觉上的延续和变化。通过小木块拼接方向的变化,形成了一种旋转变化的韵律感;下面的底座,将大木方块垫离地面,整体仿佛一个立体雕塑,让整个空间立刻活跃起来。旁边的墙上放置一块平板电视,用来滚动推荐不同的新书。这样的空间让你不得不深受吸引。
2、开辟学校文化展示陈设
现代高校图书馆的陈设多见在墙面点缀一些小幅字画或利用大厅墙面制作巨幅壁画、壁挂、浅浮雕等,或在柱边摆放石膏雕塑,或在中庭或在天井陈设一组室内山水。
实践大学图书馆在入口处紧挨着开辟了一个展示空间,展示介绍学校创始人、学校的文化理念“饮水思源”和“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整个空间的塑造非常有历史感和文化感,清晰地表达了学校推崇品德锤炼的价值导向。
3、空间的流动和通透
现代主义大师米斯•凡德罗积极强调的“流动空间”指空间之间相互渗透,甚至从室内延伸到外部,最少的阻隔成为其特征。通过视线的穿透,让内部空间的张力产生视觉的秩序感和延伸感,并让这种通透的视觉感受跟随空间的变化流动起来。
实践大学图书馆入口处和外墙的设计,很好展现了流动空间的设计理念。走进实践大学图书馆,在借还书服务处看不到独立办公空间常见的阻隔视线的墙;其与相邻书库或资料区之间也没有阻隔视线的隔离物,借还书服务处仿佛是阅览资料区的一部分,两者的空间概念融为一体,豁然大气的感觉非常好。
另外,“流动空间”理念还体现在图书馆的大面积外立面玻璃墙的设计上,无论从内到外或从外到内都能感受到空间的通透。从外面能看到里面的整面书墙,感受到内部书香四溢;从内部则可以看到外面绿意盎然的校园美景,感受到外面的活力四射。
4、走廊和过道的再利用
一般图书馆阅览区与资料区是两个独立的区域。读者的动线是从资料区找到想要的资料,再来到阅览区,找个座位看书。实践大学图书馆打破了这样一个动线原则,将阅览区和资料区融合在一起,既是资料区也是阅览区。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一个是可以减少通高的整面书墙带来的空间压抑感,另一个是充分利用过道的空间,将其变为阅览的空间。通高的整面书墙搭配和谐淡雅的色调给人高大神圣感,但书墙之间的过道空间距离较小,难免带来压抑感。解决的办法是加宽书墙之间的距离,距离的增加带来的就是空间的利用率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将阅览区融入到资料区。索性将书墙之间的过道距离加大,再放上桌子和椅子,过道兼具阅览区功能,木质的桌面和淡黄色的灯光同时让整个空间多了几分亲和力和温馨感。
如果你想让某件事情显得重要,那就将它放在你必须经过的地方――把有用的东西放在最显眼的地方(IDEO《十种创新能力》)。实践大学图书馆中的期刊阅览区设计,很好的印证了这句话。走廊是人人都要通过的空间,通常都是匆匆而过,很少会停留,把它和期刊区结合在一起更是一个大胆创新的想法。首先将走廊适当加宽,然后将走廊的一边墙设计成期刊杂志阅览架;另一面则设计成玻璃墙,在固定玻璃墙的梁柱之间,固定一块隔板,隔板离地面的高度正好是人的坐高,宽度正好能满足一个人盘腿坐在上面;保留过道中间的宽度,仍然是大家的走廊过道,丝毫不影响人的动线。这样一个改动,不用放任何桌椅,就将一个走廊改造成一个期刊阅览区。好处不言而喻:增加了空间的利用率;增加了期刊杂志的利用率;学生盘腿坐在隔板上认真看书的样子,透露出神气和惬意――这一设计让很多学生受益。
四、学术交流区的互动空间设计
为什么要设置学术交流区?通过观察和与学生交流,可以发现,教室在学生心中是深入学习的起点,是老师传授知识的地方,同时是与学习小组成员会面的场所,但通常不是进行认真研讨场所的首选。如何为学生提供一个小组深入研讨的空间――“准教室”?
在实践大学和华梵大学图书馆,就有这样供研究生个人自修,供小班上课讨论,适合团队小组进行讨论的“准教室”。“准教室”是相对独立的小空间,里面有白板,配有桌椅、笔记本电脑电源接口及平板显示器,学生们可以通过系统预定这些“准教室”,使用时间可以很长。
五、休闲交流区的互动空间设计
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除此以外,大学生活还应该有更多元化的体验,学会一首歌,谈一场恋爱,熟练一项运动等。高校大学生的这些人性化需求如能得到满足,则不仅缓解学习压力,还能健全学生的人格。
实践大学图书馆专门开辟了视听区。这个有点像公司 “创意空间”的休闲交流区运用了开放式的设计手法,里面摆放着便于搬移的家具、装有笔记本电脑电源的座椅、装有平板电脑的桌子以及随机的耳机,方便并肩协作。在开放空间内部,开辟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讨论空间,除正面是全透明玻璃门外,空间的其它三面封闭。这样的小“包间”里同样配备协作讨论设备,学生们通过系统预定这些“包间”,使用时间自由。
有人在视听区听“滚石”演唱会;有人在“包间”为巴萨罗那队加油;有人在咖啡厅边看书边喝咖啡;有人在讨论室争论不休……他们在学习,也在分享快乐,分享令人终生铭记的高校学习生活的体验。
六、结语
资讯时代,图书馆仍是读者与知识交会的场所,是“学术交流”和“教学相长”的场所,是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和经验积累的场所;只是知识的呈现方式以及读者与知识交会的方式大有不同。资讯代,图书馆是做研究的地方,同时还是人们社交、讨论问题与消除压力的场所。因此,图书馆除了加强硬件升级,为读者提供优质资讯资源外,对内部空间的软性设计同样需要关注。注重人与资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在空间规划及设计上强调弹性和可持续性,台湾实践大学、华梵大学图书馆在通过空间设计为师生建构人文体验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迪。
参考文献:
[1]张绮曼.郑曙阳.室内设计资料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2]叶孝杰.秩序与空间 汕头大学图书馆.室内设计与装修,2010(04).
[3]郑宏.环境景观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曾琪淑.代博物附室之部空.台湾图书馆管理季刊,第二卷第四期,2006.
现代图书馆为社会个体提供了信息、知识获取的场域,为文化的交融碰撞做出了贡献,并且使社会个体在获益知识的同时,一并体悟到空间布局的精致建构之美。从美学意义来看,图书馆空间规划与布局应着重使主体实现对所处空间的感官认知并最终生成视觉场。就功能区域而言,通常可将图书馆的内部场域界分为供公众活动的公共场域、供公众获取知识与信息的信息场域以及发挥保障的辅助场域。三个场域彼此独立又同气连枝,在图书馆的全局性场域中协同发挥效用。
1.1公共场域设计
现代图书馆的内部公共场域是图书馆的公众进行活动的区域,通常由图书馆正厅、读书区、茶室或咖啡室等休闲区组成,有的图书馆还包括新增设的信息展示区域,因此常被比喻为“信息集市”。在图书馆的公共场域设计理念上,要力求突出彰显其知识与信息交互共享特质,以及公众活动的流动性特质,使来此的公众能够产生宁静舒适和脱离俗务羁绊之感。因此,现代图书馆在设计时,设计师不能单纯依凭刻板僵化的建筑体积与面积的简单叠加,必须赋予该场域以动态感。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尽可能使该场域具备张力,并能够借助不同空间的错落,实现空间的延续性,使身处其中者能够产生散点透视感,并同时能在该场域感受到氛围的浸染。由此,川流不息的公众、延展的场域以及顺畅的通行情况便拼接起了公共场域多样化的表象。
如“普里茨克建筑奖”获得者诺曼•福斯特主持设计的柏林自由大学哲学系图书馆。该图书馆馆内有650个座位,楼板边缘采用波浪形曲线设计,从而扩大室内空间,便于阅览桌摆放。每层楼板的二分之一长度处是波浪曲线弧度的分界点,分为内弯曲和外弯曲,这样走廊高度就可以达到两层甚至三层。阅览桌沿中庭摆放,可以清楚看到室内中间位置。读者可以选择靠近自己研究目标的单独空间进行查阅浏览。从整体上看,图书馆内部没有划分出特殊、私密房间,各个空间都是自由开放的,给人一种轻松、舒适的感觉。而在图书馆顶层放有一些躺椅,主要是为了供读者一边休息一边看书,十分人性化。在图书馆内部正中是能够便捷进入馆内其他区域的综合性空间,自一层往上,逐层延展,并且在该结构中,公共场域不再是单纯的活动区域,而是演变成为集行为同感官于一体的中转性节点。现代社会的生活频率大幅提升,忙碌的都市人群更希望能在闲暇时间调适心境,因此,在图书馆的休闲区域,有必要配置使人能够放松身心的景观要素,使来此的人们情绪得以舒缓。此外,在进行公共场域设计时可以将展示空间一并在馆中设置,因为具有创意性和阶段性的各类展示不仅可以使公众能够保持长时期的新鲜感,同时还可以通过兴办多样化的展示活动,有力地推动不同文化的融合。
1.2信息场域设计
信息场域即书籍借阅之处,能够为来此的公众提供静谧的研读空间。就利用诉求而言,公众在获取知识时,既寄希望于图书馆能为其提供相对私密的独处空间,同时也希望借助空间实现与外部环境的沟通,因此,前述缘由即是设计师在设计信息场域时所要秉承的理念,而其中的关键之处在于对空间布局的合理规划和把握。现今,多数图书馆并未充分了解来馆读者的内在心理诉求,只是提供一个开放式空间的公共图书阅览室供其使用,而较好的空间设计方式应是借助书架、书桌等的设计和摆放,为读者营造出相对私密的独处空间,满足其内在心理诉求。许多优秀的设计师在进行图书馆空间设计时,会基于人性化的考虑,设计别具一格的图书馆陈设。如,埃克赛特学院图书馆的设计者,美国现代建筑师路易斯•康在设计该建筑时就别具匠心。埃克赛特学院图书馆的独立阅览室由玻璃、墙体共同围成,里面设有单独书桌和椅子,形成一个半私密的私人空间。
独立阅览室并不紧挨藏书室和其他阅览室,较少受到外界干扰,而其内部空间的分割方式也较为独特,主要采用隔墙来进行区域设置。在阅览室的座位陈设中,中庭的座位可以看到别的读者,四周围的座位比较注重私密性。四周围座位都是半封闭设计的单独座位,均安置在窗体下方,阅览桌和窗台构成90度直角,读者在阅读的同时可以欣赏窗外风景,还可以通过手动调整遮阳板来改变太阳的照射光线强度。阅览室用隔墙划分出不同单元空间,一个单元空间内设有两个同向座位。阅览桌上放有一些风格独特的画作,这样不仅给阅览室内增添许多艺术氛围,同时也让人感觉十分安静、祥和。埃克赛特学院图书馆阅览室的设计,让身处其中的每个人,既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同时还能与外界有效沟通,这种精巧的馆内陈设设计,使来馆的读者获得了独特的私密性体验,取得了更好的阅读效果。在信息场域的设计过程中,如何把握内部合理布局同样不容忽视,如果要构建以人为中心点的空间,就需要构建和配置不同的满足人们需求的各类因素。如,在馆内的通道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通道对其连带性空间的影响,在实现通道功能性的同时免除对他人的不利影响;每一层的专供读者阅览的区域至该层的边缘有必要保持合理的距离,使处于上层的人不会因观望下层注意力分散,也让处于下层人不会产生被人窥探之感等。
1.3辅助场域设计
通常而言,馆内的辅助场域多由书库、档案室等组成,此类场域的功能集中在保管与管理方面,同时也是保障图书馆顺畅营运的关键。在设计时,要使馆内员工的工作空间与来馆公众的空间不发生冲突,同时要构建快捷的通道,以便效能化的实现馆内综合管理。此外,辅助场域的保管特性决定了在设计时要保障其通风和采光的需要。保管空间的配置与设计必须要保持相对的超前意识,必须考虑到馆藏的动态变化以及未来学科的变化,因此要保持保管空间设计的灵活性以适应未来的走势。如韩国设计师李恩永设计的德国斯图加特市新图书馆,该图书馆建筑借鉴了布雷的牛顿纪念碑设计形式,建筑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即内核、外壳、体量,外部形态好似一个魔方,内部结构却如一个漏斗。
整个空间由外挂式楼梯连接,建筑缝隙之间设有过渡区域,入口是统一的,采用几何形状设计,来馆公众可以从四方进入到图书馆内部,并且在上下楼的同时可以观赏到整个图书馆的空间设计。图书馆的内核设计虽然采用的是古代万神庙建筑风格,但对其进行了新的诠释。图书馆最大亮点在于漏斗形设计的图书室,这个利用第二立面构成的空间共分为五层,中厅上面挂有顶灯,阅览室大厅楼梯采用螺旋式结构,每层楼梯的设置成相对性,形成一个流动走廊。而这样的走廊在图书室内交错排列,开口都朝向玻璃屋顶,像漏斗一样。而玻璃屋顶的设计,保证了室内采光充足。屋顶玻璃内层被格栅吊顶封闭,以此保持屋内整洁、宽敞。另外,屋顶玻璃外层也是封闭的。该建筑用百叶窗来遮挡阳光,整个建筑呈立方体形态。在这样充满现代设计感的图书室里,人们充分体验到的不仅是阅读的乐趣,还有现代艺术的感受。
2图书馆空间的光环境设计
图书馆的光环境设计属于图书馆空间视觉元素设计的重要部分,在图书馆主要进行的是必须依赖于光源的阅读活动,因此,在图书馆设计时,对采光的重视是其重心。在14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彼时的图书馆通常以窗体为基准,把书桌置于与其形成90度角的位置,以便能够得到不直射眼睛的光源。在图书馆的建筑体量持续增大的过程中,来自屋顶的光线取代日光成为新的光源,在此基础上,馆内的内顶升级为设计的要点,借助对顶光的合理设计,营造出宜于阅读的空间。国际儿童图书馆的设计者———来自大阪的安藤忠雄设计了半透明的幕布,使进入馆内的光线被其柔化处理。此外,在色彩搭配和照明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将色彩对读者的心理影响也考虑其中。国际儿童图书馆阅览室正上方的顶棚,设计师采用了纯度和明度较高的浅色系,并配以浅蓝色的大面积冷光顶灯,给人以安静、冷静、理智的感觉。墙体的色调同样采用的是高明度的浅色系色彩,与顶棚的冷色调相呼应。天花板和地板的色调采用的是中性色,与顶棚和墙体的色调形成冷暖对比,借厚重的色彩凸显雅致简捷之感。除顶棚的大面积蓝色冷光灯以外,图书馆所有的小顶灯,以及墙体上方和楼梯口道的射灯,均采用暖光灯,与天花板和地板的中性色调相呼应。并且通过冷光灯与暖光灯的叠加使用,在光环境上缓解读者的视觉疲劳,大大提高读者的研读效率。
3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空间与视觉设计的发展和变革
当前是信息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成为促使图书馆发展与创新的推手,许多图书馆开始为读者提供便捷的线上服务平台等信息化场所。此类场所的出现改变了旧有的图书馆空间格局,如新兴的数字化阅览室等。个人电脑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因此空间设计标准与普通的阅览室设计标准区别明显。同时,由于个人电脑的放置需要,对电源线和网络线路的配置与分布必须考虑在内,此种情形对图书馆及其室内陈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由于数字化阅览室通过互联网实现了信息的高速获取,信息的获取者与生成者成正比例增长,其信息传播速度远远超过传统的纸质媒介,乃至有人针对此种情况分析,在不远的将来,纸质书将推退历史舞台,电子书籍取而代之。虽然高速信息公路使社会公众很大程度实现了向虚拟现实的转向,但需要正视的是,虚拟化的社会活动无法替代多样化的社会主体交互诉求,因此,对于公众而言,能够为其提供思索和精神获益的空间是不可或缺的。
>> 国外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空间拓展研究 高校图书馆文化创新服务发展研究 图书馆空间变革下共享空间服务的发展趋势研究 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高校图书馆细节服务研究 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 第三空间的图书馆服务能力研究 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服务研究 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发展和现状研究 高校图书馆图书外包加工服务模式研究 高校读者对图书馆空间需求的研究 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研究 高校图书馆“第三空间”构建研究 高校图书馆移动创客空间构建研究 基于图书馆精神剖析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发展 图书馆空间服务探讨 图书馆空间服务构建策略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发展现状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 2 ] RADCLIFFE D, WILSON H, POWELL D. Learning
Space in Higher Education:Positive Outcomes by Design Space[EB/OL].(2009-05-08)[2014-12-25]..
[ 4 ] 郑学军.为阅读而设计:图书馆的建筑空间[EB/OL].(2010-06-19)[2015-04-03]..
[ 5 ] 王左利.以未来视角设计图书馆空间:访浙江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黄晨[EB/OL].(2014-09-16)[2014-11-03].
http:///zxz_6542/20140916/t20140916_11
76091.shtml.
[ 6 ] 黄东翔.复合型大学图书馆读者空间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2.
[ 7 ] 盛艾.美国华盛顿大学科研共享空间评估项目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14(22):73-76.
[ 8 ] 孙旭萍.基于“翻转课堂”的华盛顿大学Odegaard图书馆空间设计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5(3):55-58.
[ 9 ] 徐越人.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图书馆空间和服务设计应用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4(5):114-120.
[10] NCSU Libraries. Explore Hunt Library Technology [EB/OL].(2013-01-01)[2015-05-03].http://lib.ncsu.edu/huntlibrary/technology.
关键词:地域文化;图书馆室内空间;设计定位;塑造手法
Abstract: this paper, from the Angle of regional culture of library interior design, this paper discussed regional culture in the library in the design of indoor design orientation and moulding technique, to create with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library of the interior space.
Keywords: regional culture; The library indoor space; Design localization; Shaping technique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图书馆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或者一种文化的象征,反应其所在地区的文化历史及当今文化建设成就[1]。图书馆的形成和演变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涉及到经济、宗教、历史变革、民族文化等,同样这些因素也都影响与制约着图书馆事业的变化与发展。由此可见,图书馆的设计必然要反映所在民族和地域的文化特征。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图书馆室内设计往往一味套用国内外成功的设计模式,从空间组织、功能布局到各空间照明、色彩、材料都惊人的相似,缺乏特色和创意,单纯追求所谓的现代化,未能体现图书馆的文化属性。为了改善这一现象,就需要对图书馆的设计进行创新,以凸显具有文化价值的图书馆室内空间气氛。而其中地域文化的表现将成为图书馆设计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2地域文化的内涵
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的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体力和脑力劳动创造的,并不断得以积淀、发展和升华的物质和精神的全部成果和成就[2]。从地域文化的本质来看,地域文化是以地域限定的,具有相对明确而稳定的文化形态,它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是由一个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劳作以及社会历史的演进中积淀而成的。
3影响地域文化形成的因素
不同地域,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道德模式等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这些构成了影响地域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特征、气候特征、地方资源等方面,是形成地域文化的内在因素;二是人文因素,主要包括历史变革、民族民俗、等方面,是形成地域文化的外在因素。正是这些因素的相互影响,才构架出独特的地域风貌。
具体到室内设计中,就是要尊重历史文脉传统,尊重自然和人文因素,尊重当地的生活方式、民风民俗、,与时代的发展要求相结合,批判地加以继承。以室内空间各组成部分的空间形态、色彩、材质、陈设、材料、肌理以及空间的整体氛围表现地域性设计语言。
4 地域文化在图书馆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表现手法
4.1空间形态的地域性表现
空间形态的表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具有流动性、包容性和含蓄性,并在一定方面体现了人的价值追求与文化发展的一致性[3]。不同的空间形态具有不同的情态特征,在室内环境中,这些基本要素通过不同的处理手法给人以不同的视觉、心理和文化等全方位感受,它与地域、民族、功能需求有关,不同的自然环境造成各地区文化极大的差别,从而影响到建筑及各室内空间形态的多样性,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域性建筑,如福建的圆形土楼、北京四合院、皖南民居。
如美国奥尔斯顿图书馆慎重处理了街道与室内空间形态的关系,将内部空间划分为四条与街道平行的带,首先是图书和阅览带,包括书库、参考书及沿街的一些办公室。第二条是由阅览庭院和阅览室组成的内庭院带;第三条带由会议室和相关设施组成;第四条是馆外的停车带。
同时,不同的民族文化、民俗习惯、及审美情趣,创造出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建筑空间形态:如傣族的竹楼,蒙古族采用的帐包式住房,彝族的“一颗印”。这些不同地域、民族的典型建筑空间形态都是我们进行图书馆室内空间设计时表达地域性的丰富来源。如位于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书院,利用轴线的导向和组织秩序,层层推进、逐步深入到整个书院最崇高的唯一一座三层建筑空间——御书楼,这种空间形态体现“居中为尊”的宗法礼教及湖湘文化传统的“主静”“居敬”的理学思想。内部也运用对称的布局的构图形式,使其空间形态充满了秩序感,很好的体现了中国“礼制”文化的精神。
在进行地域性设计时,图书馆室内空间形态的创造和演绎是基于现有的建筑空间特征进行的二次设计,通过对不同主题的室内空间进行深入观察和了解,利用抽象、简化的手法,进行不同空间形式、比例、尺度的变化,以及整体与局部的打散、重构等现代设计手段,将地方传统建筑结构形式中的价值观念、情感模式和行为方式的部分因素加以深入挖掘并融入到已有的空间形态中,使空间形态与地域文化相呼应,以呈现出既富有时代感又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全新设计语言,创造出丰富和谐的室内氛围。
5.2色彩的地域性表现
色彩作为空间环境中最具有活力的因素,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不同的国家、民族和地区,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生活方式的不同,表现在人的服饰、居住环境、生活空间等方面不尽相同,对色彩同样也形成了各自的偏好和地域的差异性。
因此,在满足图书馆各功能空间的独特的色彩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充分了解和尊重不同地域文化中对于色彩的审美差异和喜好,把握色彩的地域性特征,以唤起人们的情感联想与共鸣,通过对不同民族和地域色彩的对比、类比、概括和提炼,把色彩环境的营造建立在人与空间和谐的基础之上,使色彩作为视觉符号传递所需表达的地域文化意义。
5.3材质的地域性表现
材质包含材料的外在形态、色彩、质地、肌理,是人的视觉对材料表面特征和材料一般物理属性的综合反映和综合印象[4]。不同质感、不同肌理的材料能够表达不同的表情。如粗糙的材料给人朴实、自然的感觉;质地细腻的材料给人高贵、典雅的感觉;肌理丰富的材料给人粗犷的雕塑感。传统的建筑材料多以土、木、砖、石等为主,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与运用,人们对这些自然材料的认识已不仅仅是物理属性上体现,这些材料与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水融,使人们产生亲切感、自然感,在应用与表现手法上体现出这一地域的环境特征、风土风貌,都带有了极强的地域特征。
在图书馆室内空间设计中,选择富有地域特色的材料用于现代空间设计中,不仅体现出生态适应性的原则,符合经济适用、环保的基本设计要求,而且可以使人们对环境产生归属感,增强情感上的凝聚力。
如哥伦比亚的维拉纽瓦公共图书馆,整个图书馆的室内外建造均就地取材,采伐自当地人工林的松树搭成透风的网隔墙及运用地方石材堆砌成坚固的堡垒状大墙,最大限度地减少项目费用的同时,使整个建筑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
5.4陈设的地域性表现
在图书馆室内环境中陈设品也占据着重要地位,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对于室内陈设的喜好、要求有所差异,对读者和馆员心理、阅读效果、工作效率有直接的影响。在图书馆室内空间放置具有地域性的陈设品,传达出不同历史、地域、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精神、历史积淀,使人们获得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并以在此学习为乐,激发人们的求知欲。如在河南省图书馆入口处陈设的古铜鼎,作为该馆的标志性饰物,把商周古远文化融入其中,尊贵典雅,画龙点睛,一件饰品便重现了河南光辉的历史、展现了中原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中华文明发祥地这一特点。
陈设设计的地域性表现不仅要服从于整体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更重要的是尊重和理解不同地域民族的文化传统。陈设设计对地域文化的关照是创造思想的重要源泉,对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人性化公共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
6 总结
地域文化反映的是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在图书馆室内设计中弘扬地域文化特色,利用地域文化中的特色、特点来为当代人服务,来为人们提供精神的享受,提升内在的空间文化品味,才能让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创造出健康的生态文化环境。
目前图书馆建设已经不断向着数字图书馆转变,信息化时代的图书馆建设已经远非传统意义上那么简单,新技术背景下,数字图书馆已经不断普及,提供了更加广泛且成熟的服务功能。数字图书馆的时代已经来临,而其资源与技术体系的提升与完善也是必然要求,数字图书馆的普及使其功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空间布局的设计与功能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为了使新时期的数字图书馆功能得以更好的发挥,就必然要对其空间布局进行优化设计,以实现对图书馆资源的更好利用。
一、我国图书馆空间布局与利用的发展情况
自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已经从简单的图书管理、典藏、阅览等基础功能,上升到一个资源自由获取公共服务平台。目前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已经运用了不少的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与技术,在实施图书馆的建设规划上投入了较大的精力,然而由于图书馆其特殊的社会功能,仅仅以普通建筑的设计理念与技术对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及功能进行设计,势必无法满足新时期的数字图书馆布局与功能需求。早在2008年,我国颁布了《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就专门对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做出了明确的标准:要求图书馆在建设的布局设计上应当遵循适用性原则,保持与现代图书馆服务方式与服务需求的同步,另外还应当以图书馆的规模作为依据,对其功能性进行合理设计。而标准对图书馆外观设计方面的要求则主要集中在文化氛围的营造及实用效果。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在依据新的标准对市内的公共图书馆进行改扩建或新建,新的图书馆空间布局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新时期的图书馆建设更注重图书馆环境、休闲、社交等人性化需求,并将空间布局与功能的设计与服务需求融合起来。
二、图书馆空间布局与利用的科学原则
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及利用在信息化时代环境下,应当本着科学的原则实施设计,才能使其功能服务性得到不断的完善,使其社会功能更好的发挥,实现多元化需求的全面满足。根据新时期数字图书馆建设特点,以及当前读者的各种多元化需求,要满足其科学性设计与规划,就应当满足以下几点原则:
第一,参与性原则。参与性原则的主体是指读者,在实施数字图书馆的空间布局设计时,必然应当考虑到读者的参与性,只有较高的参与性,才是符合读者人性化、多元化需求的好的设计方案。
第二,阅读性原则。阅读是图书馆的一个最传统和最主要的内容,可以说大部分去图书馆的读者都是为了阅读,因此在实施空间布局设计时应当利用更多的精力来开发阅读空间,从而保障图书馆的基础核心功能的正常发挥。
第三,拓展性原则。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在设计时应当保证其拓展性,由于数字图书馆已经不仅仅是实体资源形式,而是加入了更多的数字化资源,因此就要求图书馆的空间能够将不同类型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其通过空间实现功能上的互动。
三、图书馆空间布局与功能利用建设措施
1、拓展空间功能。实施图书馆的空间布局设计最终目的在于使其功能性得到拓展,从而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因此在实施空间布局的设计时,就应当对图书馆的空间拓展功能进行重点建设。同时空间功能的拓展也应当在以读者的阅读需求为前提的条件下进行设计。具体来说一般的读者在对阅读空间的需求上是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和个性化,应当能够在自由、安静、合适的环境下进行阅读,同时还能够在不影响他人阅读的前提下满足个人的需求。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图书馆的功能需求上又有了新的提升,例如深思、喝茶、影音功能、研讨交流、学习等,因此空间布局应当通过拓展空间功能实现对这些多元化需求的满足。
2、建立智能化信息共享中心。数字时代的图书馆在空间布局上应当对信息共享提起更高的关注,建立专门的智能化信息共享中心是必要的。智能化信息共享中心所提供的服务主要有参考咨询、专业学科、电子阅览等,根据这些功能需求进行共享中心的功能与布局设计,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数字图书馆需要在智能化的信息共享中心的支持下才能满足其数字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实现图书馆利用价值的更大发挥,就必然要在空间布局上下大功夫,使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3、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空间布局与功能利用的设计方案关系着整个图书馆功能的完善发挥,为了更好的为读者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是非常重要的设计与管理理念。除了在空间布局上采取资源的合理分布外,还应当根据读者的需求频率与数量进行资源的合理性空间规划,同时还要突出不同阅读空间的服务特色,不仅要使资源数量达到读者的需求标准,同时还应当保证读者在阅读空间的活动度、知识需求等得到满足。
四、结语
图书馆的空间布局与利用一直以来都是图书馆设计与建设的重要任务,为了使其功能能够更好的发挥,实现图书馆强大的社会作用,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图书馆建设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随着我国建筑及设计行业的不断进步,空间设计已经在颠覆传统与创新方面获得了优越的成果。作为重要的社会空间,图书馆的设计关系着人们在生产与工作之外的重要社会行为,担当着重要的社会使命,因此图书馆的发展变革与其空间布局与利用密不可分。
1 现代图书馆建筑的发展趋势
1.1体现以人为主体的设计思想
现代图书馆已由原来的以藏为主、以书为主的观念代之以人为主、以用为主的指导思想,为广大读者提供方便、高效、舒适的阅览环境。图书馆正处于过渡和逐渐转变的阶段,各方面的技术装备和组织结构都在发生变化。考虑到整体布局和各方面的灵活利用,本着工艺和功能的需求。在借、阅、管、藏各方面独立运用,互不干涉,平稳发展,以求带来最大的利益。
1.2实行开架借阅和特种储藏及多媒体的广泛应用
现阶段,我国图书馆以由原来的闭架到现在的完全开架借阅。本着分别不同情况、不同藏阅体现图书馆的结构布局。采用多种手法方便广大读者,以适应新旧交替时期的需求。例如:我校图书馆已由原来的一个大的书库分散为各个小库,各个小库分别藏有指定的几类图书。图书馆东西区域为开放式书库,学生可根据指示标牌来选择自己所需的图书。另外还有休闲书吧、艺术专业阅览室、教师阅览室、现刊、过刊室、电子阅览室等。有各种指向标记,实现各个方向、各个层次分别有效管理,这也提高了整个图书馆的可识别性,也更加方便了广大读者借阅、查找。
1.3图书馆的建筑设计转变为高效和设计的适用性
现代图书馆讲究空间高大,左右对称,装潢、装饰优美,这也体现了“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现代化图书馆办学理念,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学习、交流、休闲的优雅场所,同时表现出图书馆浓郁的书香特色,创造出高雅的艺术文化氛围。就我校图书馆为例,本着从实际效益出发,重视节约能源、空间合理利用的原则,紧凑、经济、实惠,使读者认识到图书馆不仅是一个借书、藏书与阅览的容器,还是一个人与人交流的场所,“图”和“书”的艺术结构寓意着读者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等。休闲书吧的出现,使人们在读书之余可以休闲养性,品味时尚,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关怀。
1.4图书馆各部门之间的灵活运用及各自独立的发展空间
从图书馆的工作实际来看,有些业务工作是需要小房间的。如采编、典藏、研究室等。这就使图书馆的设计匠心独具,既要充分考虑到房间自然采光,又要空间灵活互换,节省了人员,方便了读者。图书馆并不是说大房间不好,开间太大势必影响照明和空气调节,造成污染和能耗,也不便于管理。因此,要正确处理大和小的关系,既要方便读者,又要给他们一定的私密性空间。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1.5建筑色彩及造型的视觉效果
建筑造型和色彩是给人的第一印象,一座漂亮的图书馆建筑产生的精神力量是巨大的,它给读者以亲切感,使读者赏心悦目,更愿意来图书馆学习和研究、交流。如我校图书馆采用红色的基调,热烈、奔放,墙壁是白色的,代表纯洁和安静,再配以木制的桌椅和钢制书架,给读者创造一种宁静、温馨的学习环境,大理石地砖显的庄重和典雅,周围的玻璃墙壁通透、清洁,环境设施高(下转第71页)(上接第68页)雅、卫生,充分体现了“经济、实用、美观”的效果。
2 图书馆建设的当前和长远的利益关系
一个图书馆建成后要使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这就给图书馆建筑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建设高校图书馆更是如此,一定要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尤其是在高等院校高速发展的阶段。设计上考虑图书馆建筑本身的扩展空间,而且考虑学校规模的发展需要。如我校应本着本科教学评估对图书馆建筑的要求标准。减少高层建筑投资,节约能耗,减少人力,另外还应减少投资费用及运转维护费用等,以节约财力和物力,把时间和金钱更好、更快的应用于教学、科研,取得更多的成果回报社会。
3 高技术服务领域的建设和维护
随着现代化程度的发展和建设,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设备被广泛应用,图书馆的技术设备空间也成为必不可少的用房空间。电子计算机在图书借阅、管理、采购、编目和书目文献检索上的应用,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多媒体知识载体的应用,使读者阅览和馆员工作效率在不断提高,图书馆馆舍的建筑空间要与之相适应,远离噪音减少干扰,也要相对固定,尽量减少对读者的影响及方便维修等。
4 室外周边环境的建筑设施
建筑边缘要形成一些有深度和有遮盖的空间,可以使人们尽情坐着、依靠和散步,这些地方最好位于周边上那些能看到丰富多彩的室外生活的地方,读者行为路线中的停留、休息行为用建筑化的行为,如:水池、坐凳、休息亭等,成为一个可观、可谈、可通行的小品空间,藉此营造外部环境的视觉体验效果,使整个建筑物看起来亲切、丰富,强化了建筑物的美观、大气效果,延长读者停留时间,大量的自发性活动便会越来越多,更加促进社会交往活动。
5 结束语
信息时代给图书馆的建筑空间设计带来新的理念和要求,因为图书馆的建筑空间直接影响着图书馆作用的发挥和使用效率。人们期待美好的建筑环境,人们也更期待良好的服务氛围和优雅的管理人员,在追求美的同时,人们也迫切需要更高的精神享受,期待人与人的良好沟通和互相学习的良好氛围。建筑造型是时代和民族的产物,是艺术的凝结,漂亮的建筑造型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审美感受,同时也希望带给广大读者心灵的抚慰和震撼!
参考文献:
[1]徐忠明.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理念和实践.高校图书馆工作,2008(4).
新疆师范大学创立于1978年12月,其前身是乌鲁木齐市第一师范学校和新疆教师培训部。在学校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新疆师范大学始终坚持政治家、教育家办教育,努力成为支撑新疆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力量;始终不渝地追求科学、文明、进步与真理,秉承“博学笃行,为人师表”的校训,形成了“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始终以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为己任,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1年始建并于2014年11月投入使用的新疆师范大学新校区――温泉校区位于位于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占地面积为2519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为100万?O,分三期建设,计划用5-8年时间完成。温泉校区将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寓诗情于校园,寓画意于景观,新疆一流、中亚地标式建筑群。而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就坐落于温泉校区的中心位置,处于校区的中轴线,建筑面积约4.4万平方米,整体建筑造型新颖,气势恢弘,是温泉校区的标志性建筑,是目前新疆地区诸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单体建筑。经过三年的建设施工,图书馆一期建设工程已基本结束,已于2015年3月投入使用。
一、立体化设计空间布局的理念
新疆师范大学温泉校区图书馆建筑主体分三个区域,无地下层,一区为长方形的建筑主体楼,共建有12个楼层,二区为四层大扇形平面的开架阅览区,三区为能容纳近500余人的大型学术报告厅。在室内设计中,选取富有新疆地域特色的沙漠、绿洲、冰凌等造型提炼为设计元素,与三角形、矩形、弧线流线形等图形相搭配,充分表现建筑的顶面、墙面、地面,通过点、线、面诠释了新疆师范大学温泉校区图书馆的设计理念“知识的绿洲”。
二、空间功能布局
温泉校区图书馆于2015年4月6日正常运行。本着以人为本、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宗旨建设、管理图书馆。目前,温泉校区图书馆民汉文图书共计约24.5万册,期刊资源4.8万册。新馆采用RFID技术自助借还图书,实行每周七天开放模式,每天开放时间为12小时。图书开放区域设有休闲区、阅览区、自习区、电子阅览区,同时可容纳1700余人同时阅览。
从阅览空间功能划分上,一区一层为大厅右侧设有总服务台,提供查询服务,左侧为休闲区设有咖啡吧;二层为可容纳300人的两间独立自习室;三层为文科现刊、过刊阅览区并设有研究功能空间;四层为蒙文图书、文科工具书阅览区并设有研究功能空间;五层为可容纳250人的数字资源阅览区、信息共享空间和多媒体视听区; 六层为古籍特藏馆、新疆师范大学教师个人图书馆并设有研究功能空间;二区一层为密集书库,可容纳图书100万册;二层、三层为读者可自助借还图书的大开间阅览区,可容纳图书70万册、读者800余人;每个楼层均设有休闲区域,办公区域与阅览空间保持了足够的分隔,避免了办公人员的流动对读者阅览带来的影响。
从建筑造型上区分的一区、二区,主要是将来图书馆不同目的的人流按区分散,将借阅量大、人流密集的阅览区设置在全开放的二区,使读者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新书资讯,而陈列着珍贵文献的古籍、特藏类文献设置在相对独立、半封闭的一区,则能够更好地为读者营造安静高雅的阅览空间。
三、图书馆空间功能多样性
国内高校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积极思考着图书馆能为读者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尤其是面对互联网海量信息的检索功能猛烈冲击着现代大学图书馆最基本的文献收集借阅功能,纸质图书的借阅量逐年减少等诸多问题,各高校图书馆都在积极的探索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其中不难发现,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不仅仅满足在各类文献资源,在此基础上,读者需要图书馆满足其学习、研究、社交、展示,甚至是娱乐这些功能,因此高校图书馆不论是旧馆改造,还是新建都是为了在空间功能中尽可能的满足读者的需求。
1.紧密契合地方文化建设
新疆师范大学提出将图书馆作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团结拼搏、奋发有为的校园文化工作氛围,唱响校园文化主旋律,营造“文、博、雅、序、活”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图书馆建设伊始,学校就对图书馆文化空间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以期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进一步增强学校软实力。
2.满足读者休闲娱乐需求的空间
休闲空间已经成为现代图书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在空间功能规划中将休闲区按照读者需求设置在各个楼层,一楼左侧的咖啡厅为读者提供互相交流的空间,这里远离阅览区和工作区,读者可以自由随意的交谈,享用茶点而不用担心打扰到别人,同样在要求安静的二层、三层阅览区也设置了近100余座位,座位选择了简约舒适、款式各异、色彩亮丽的休闲沙发,读者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可坐可卧,读者在汲取知识的同时,能够放松身心,体验休闲舒适的阅读环境。
3.满足读者学术探讨需求的空间
近年来,随着各高校对科研学术的重视,读者以团队形式进行学习、研讨成为普遍出现,从空间上设置相对独立、个性的研修室逐渐成为图书馆空间功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师范大学温泉校区图书馆在一区三层至十层,每层都设置了六间相对独立的研修室,配置家具,读者可按需求自行组合,不仅供读者讨论学习,也是研究生导师提供授课的场地,同时根据读者群体的特点,满足读者创造性学习等需求。
4.满足读者的自助需求
科技的发展,使人们逐渐开始享受自助服务的过程,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新馆在不断为读者提供便利的同时,还设置读者自助服务空间,即读者自己为自己服务,改变了传统的所有服务工作皆由人工服务的做法,将部分服务项目和任务转交由读者利用图书馆提供的自助设备去自主完成,以实现读者自我满足的服务模式。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新馆在大厅设立了自助借还区域,通过RFID自助借还系统的实施,使读者能够自主实现图书借还,同时在二区二、三层公共区域安放了自助借还书机,方便读者就近借还图书;后期还将在个楼层公共区域自助打印、复印、扫描机,读者可以通过校园卡实现图书馆内所有自助服务系统的身份认证和扣费,不但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便利,也有效地降低了图书馆在读者服务上的管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