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看法

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看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看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看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 会计 集中核算 管理 成效

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开展,对于提高国有企业的会计工作效率和财政理财能力,规范国有企业的会计行为,加强国有企业的廉政建设和会计监督具有重大的意义。毋庸置疑,我国国有企业在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探析新时期如何加强国有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国有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成效

(一)规范国有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以往由于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致使国有企业存在“人人手中有票据,个个身上有现金,账随人走或人走账无,常年不报账和不结账”的现象,并且国有企业无法按照《会计法》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来日清月结。会计集中核算的建立,使得国有企业只设报账员负责办理日常现金收支事务,会计业务纳入核算中心进行统一核算,账簿的建立、科目的设置和平整的装订等,都能按照统一的要求和规定来执行,从而极大地规范了国有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确保了会计核算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统一性。

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建立,使得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和会计核算相互制约,会计人员和会计主体进行了彻底分离,会计人员可以独立地行使会计监督和会计核算职能,严格按照会计规范化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也使得《会计法》在国有企业得到了更好的贯彻执行。

(二)强化会计监督的功能,从源头上制止腐败行为

在自设账户和自行核算的背景下,很多国有企业始终存在着“假账真做,真账假做,查不出是我的运气,查得出是你的本事”的心理,帐外设账和隐匿收入,导致贪污浪费等行为时有发生。

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开展,能够做到“收入一个漏斗,支出一个口子”,从制度和运作程序上规范国有企业的财务行为,初步形成了具有预防性和前瞻性的会计监督机制。与此同时,财会人员可以更大胆地实行会计监督职能,确保所有资金支出都在阳光下进行,实现了资金支出过程的全方位监督。通过对国有企业每项收支的审核,国有企业所有的资金来源和使用去向、财务账务都一目了然,对不合理的收入分配起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由此对乱支乱报现象进行有效遏制,从源头上制止腐败行为的发生。

(三)资金的统一管理,有利于部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

传统分散核算的理财方式重收入管理而轻支出管理,重审批分配而轻监督控制,这种模式缺乏严格的预算监督机制,缺少对资金使用过程的事前监督和全面控制,同时由于资金使用信息的反馈滞后,使得预算安排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开展,一方面使得国有企业核算中心能够实行“集中核算、分户管理”的管理办法,为编制部门预算提供可靠和详实的基础资料;另一方面在核算中心统一、集中和高效的核算体制下,国有企业的所有开支在企业审核的基础上要经核算中心审批后方可入账,这样能够确保部门预算真正发挥作用。

二、加强国有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管理

(一)明确职责分工,合理配备核算中心工作人员

合理配备核算中心工作人员,是国有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关键。只有配备了一定素质和质量的财务人员,才能确保对国有企业进行规范、全面的会计监督和财务核算,使会计核算工作人员能够有时间和能力进行相应的财务分析和专项课题调研,从而为国有企业提供更优质和专业的财务管理服务。

(二)健全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内控和保密制度

国有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开展,使得所有财务数据都必须录入到财务电算化系统中。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建立完善的内控措施,制定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内控和保密制度。具体说来,国有企业要对财务电算化账套实行企业权限管理,根据业务药物,设立各个电脑操作岗位(如软件操作员、系统维护员、系统管理员等),明确各自的权限。

(三)正确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

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既要监督,又要服务,在服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监督的智能。会计核算中心既要对预算企业进行会计核算与监督,又要实行资金集中支付,两种职能的统一意味着财政职能的延伸,又是预算管理强化的体现,这就要求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一方面要从财务审批程序、列支渠道等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监督;另一方面,核算会计更要重视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和转变工作作风,对各种规章制度进行熟练掌握,在充分了解国有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解决,从而切实为国有企业管好钱、理好财。

(四)加强内部管理,完善监控制度

对于会计核算中心,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自我内部监控制度,对每项业务和管理程序进行细化,确保职责清晰不交叉,并且各部门和岗位进行相互监督。此外,要不断完善环环相扣的外部监督制度,重视国有企业管理部门、税务部门、财政部门、社会审计和政府等的督查,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恰当的处理,从而确保国有企业财产物资和资金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欢.浅谈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0;33

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看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报刊行业;会计核算模式;探讨

我国文化事业正在以迅猛的速度发展,媒体行业也蓬勃兴起,报刊行业作为当今媒体行业的重点,也正在快速发展。在报刊行业发展过程中,要想保证能以理想的速度持续发展下去,就必须做到会计核算模式符合自身的发展水平,会计工作必须能为企业提供有效的预算机制。会计核算是企业的一项基本职能,对企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规范会计核算已经成为报刊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想提升报刊行业的会计核算水平,保证企业资产安全,就要对会计核算的内涵进行深入了解,并以此为基础,对当前我国报刊行业会计核算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与更正,要对报刊行业总体发展趋势做全面分析,对会计核算结构和报刊行业的发展模式进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报纸行业健康发展。企业生产经营的多个方面都会涉及到会计核算问题,因此,报刊行业的会计核算人员应当在充分了解业务操作流程和不同环节所需的核算与财务监控的前提下,从本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充分把握最基本的财务运行节奏。

报刊行业会计核算模式改革的重要性

1.面对新的行业环境,需要做出更多改进

以前,报刊行业所需要处理的款项比较单一,资金来源的种类较少,因此当时报刊行业的会计核算模式也较为简单。但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报刊行业所需要处理的款项增加,核算模式更加复杂,除订阅费用和发行费用外,诸如广告收入等项目也都列入其中。由于当今各类资本的涌入及经济形势的变化,使得报刊行业的资金来源多样化,报刊行业的会计核算模式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改变,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在此基础上,报刊行业的会计核算模式要想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环境,就必须与新型工作系统相配套,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监管和预算工作顺利进行。

2.报刊行业经营模式的改变

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会受到计划管理的约束,其发展形式单一。但在市场经济不断推进的时代,我国各行各业都逐渐摆脱了计划经济的制约,发展形式多种多样。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显露头角,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占有份额,就要不断优化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模式。在当今市场经济模式下,报刊行业必须从各个角度全方面地考虑成本,力图把成本价格控制在最低,并对各项费用按照压缩弹性的程度进行精确分析,从而不断提高企业整体运作效率。

3.为决策参考提供帮助

在会计核算中对发行成本予以合理控制,是会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它能够保证企业的运转资金更加充足,保证企业的各项基本费用能够压缩到最低。合理地对报刊的发行量和发行范围进行控制,有助于提升报纸的有效阅读率,将无效发行方式尽可能降到最低,以保证报刊行业的经济收入。将广告投送到特定用户群体,也是报刊行业在进行读者筛选后要做的重要工作,无论是对发行成本的控制,还是对广告的投送,都要对这些成本进行合理核算,都需要对报刊行业的会计核算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进而优化核算模式,为经营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

当前报刊行业会计核算模式存在的问题

1.缺少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实现,国际会计准则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会计核算也逐步进入正规程序,当今许多国外企业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为企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企业的会计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未能对现有的核算制度进行改革,对会计准则的落实还不到位,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核算方式和核算效率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此外,报刊行业中还有部分企业的核算工作是交由企业中的财务部门主管处理,还没有设立专门的会计核算机构或核算中心,部门建设不健全容易造成职责不明、资金走向不清的问题。对于建立了相关的会计核算机构或核算中心的企业,其中仍有部分企业内设机构层次不清,各部门的分工不明确,容易造成会计核算管理性差、工作效率低的问题,这会成为会计核算工作发展的障碍。

2.缺少强有力的会计核算管控制度

我国部分报刊企业由于对财务管控和监督等职能没有深刻的认识,造成在对会计制度进行管控时,未能建立相应完善的会计管控制度。此外,有些报刊企业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对会计制度进行合理改革,使得财务监管职能受到多方制约,工作效率较低。具体表现在:没有建立完整的会计核算科目和会计核算账目,使得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数据混杂;没有按照《会计法》的相关要求设立相应的会计机构组织,使得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常出现一个会计人员担任多种职务的现象,这样不但会造成会计人员身心疲惫,还会出现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低的问题;会计制度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常常是摆设。会计管控制度是基本的会计工作内容,也是整个工作的关键,如果不够健全,会使会计核算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上容易出现信息错误,这样必然会严重制约企业的正常运行。

3.财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会计从业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会计法》是会计从业人员工作的准则,其基本内容必须掌握,每项工作都应以《会计法》的基本要求为出发点,这样才能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报刊行业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较低,他们对《会计法》的内容了解不多。根据统计数据发现,会计从业人员虽然有多年的从业经历,但在实际工作中接受系统教育的机会较少,从业人员很难得到企业组织的专业培训,这会造成会计人员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会计核算制度与核算系统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创新,也会造成从业人员想要提升自己能力的意识比较淡薄。此外,在报刊行业中虽然拥有一些高素质的从业人员,这些人员凭借自己在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对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有深入了解,但有些高素质从业人员的电子操作技能较低,他们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普遍采用手工操作。财务工作比较繁杂,要想达到高速、高效的会计核算效果,就必须将核算工作电子化。只有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从业人员,才能保证会计核算速度快、数据准、及时高效。

4.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形同虚设

对会计核算模式进行整改优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确保会计规范化作业和会计核算整体水平提升。但就目前实际发展情况看,许多报刊管理人员注重其市场扩展与开发,对会计核算工作关注较少。有些会计人员虽然已经开始使用电脑办公,但他们对会计核算系统不熟悉,仍采用最为传统的记账方式和对账方式,这就使得工作效率低下,会计核算系统不能很好地跟进;或者部分企业的会计核算设备较为落后,未能得到及时升级,资源存储性能低,容易出现核算数据丢失的问题,甚至有些企业根本就没有引进会计核算系统。这些都会导致报刊企业会计核算速度缓慢,会计核算数据不能及时为企业决策服务,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最终核算出来的数据错误率不断升高。

5.在科学引导方面会计核算模式不占优势

当今社会市场竞争强烈,随着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许多报刊行业都对新市场开发格外关注,但企业的精力是有限的,在新的市场开发上投放的精力大,就会使得企业对内部的关注度下降,造成企业内部制度管理工作出现不同程度的漏洞。在这些漏洞中,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控制制度显得格外突出,造成会计核算模式缺乏专业制度的引导。虽然许多报刊企业都追求全方位的发展,但有些企业对会计工作的控制制度严重违背会计核算规章的基本要求,使得企业无法适应当今市场的发展趋势,无法在市场经济的潮流下更好地发展。

如何对报刊行业会计核算进行改革

1.进一步调整会计核算内部制度

报刊企业要想保证会计核算能够良性运作,一定要保证会计人员深入理解和掌握《会计法》中的基本内容。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调整:第一,企业要为会计从业人员提供培训机会,帮助他们提升工作效率,要善于发现与更正企业运行过程中的问题,着力提高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鼓励员工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帮助企业不断提高整体效益水平。第二,严格遵循《会计法》中的基本要求,对会计核算机构进行完善,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将各自的本职工作做到最好,要避免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保证专门工作人员对其工作内容有充分的了解,从而推动企业不断进步发展。第三,建立强有力的行业监督机制,要不断提高企业内部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定期地对其员工的业务技能进行综合考察评定,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保证各项工作能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2.创新意识对核算人员非常关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报刊企业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要想促进报刊行业良好运行,就要保证报刊行业的专业人员能够做到专业化,因此要对其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只有得到专业化的技能培训,才能更好地执行各自的任务。当报刊行业的专业人员接受专业化培训后,有利于他们掌握新技术,领悟新法规,使他们逐渐抛弃以往传统的会计核算方式,对新型的会计核算方式有深入了解,主动对会计核算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企业要帮助会计人员充分认识当今经济发展趋势和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对企业所处的发展环境有更精准、更深入的了解,这有利于促进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要保证会计核算人员能够与时俱进,要对其进行不定期的考核,对其工作质量予以评定,对其工作技能进行严格考核。此外,企业的监督管理也必不可少。只有对各项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才能保证工作井然有序,才能保证会计管理制度能够合理有效地运行,才能充分调动从业人员的工作激情和专业潜能,企业的业绩才会得到提高。

3.使用更加先进的数字化系统

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看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分析研究

前言

对于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来说,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就很容易出现资产流失或是贪污舞弊等行为。因此可以说,建立出完整的教育会计核算中心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极为重要了。且对于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来说,就是将会计服务与监督结合在一起的管理模式。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可以有效发挥出会计监督的效果,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一、目前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现状

(一)内部制度不完善。只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但是就目前的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来说,在内部控制制度上还存在一定的缺失,这样也就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岗位上的不合理。就目前的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来说,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专业人员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加之受到工作量大等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一人多岗的现象。由于职权上的混乱,使得责任也不能落实到实际中去,这样也就造成了许多问题的发生[1]。

(三)工作流程上的问题。在教育会计核算中心中,专业的审核人员不足,这样一些大额的资金就由领导部门来进行审核,而限额以下的资金,则是由核算中心的审计人员来进行互审。且一些会计人员还要负责多个学校中的审计工作,这样也就使得工作量增多,而会计人员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就直接签字,这样也就没有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最终也就使得会计监督职能不能落实到实际中。

(四)会计信息失真。在一些学校中,许多学校在收支上没有及时入账,这样也就出现了“坐支”的现象。且在一些学校中,在费用上出现了一定的随意性,如将招待费等划入到会议费中,甚至是一些学校中的原始票据并不能反映出实际的业务,严重的还有一些人为捏造的等,这样也就使得会计信息信息上出现了信息失真的现象[2]。

(五)核算与资产管理上相脱节。从实际上来讲,教育会计核算中心与学校之间,不论是在资产记录上,还是在管理上,都存在着脱节的现象,这样也就使得学校中针对物资管理等方面问题不断。如在一些学校中的固定资产有着账面上的记载,但是在实物上却并不存在。甚至是一些学校之间在进行资产转移的过程中,并没有办理相关的调拨手续,也就没有记录到账面上。此外在教育会计核算中心中,一支综合素质高与专业能力强的团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实际上来看,却存在着专业人员少于工作量大的现象,加之一些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积极性不高,这样也就没有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最终也就造成了工作效果不高。

二、提高教育会计河段中心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措施

通过上述可以看出,虽然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问题也不断涌现,所以就必须要不断深入发掘与探索,建立出完善的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这样才能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实现长远的发展。

(一)建立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就目前的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来说,想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严格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来进行,在此基础上建立出完善的控制制度与执行机制,这样才能保证核算中心与学校的控制实现有效的融合,规范好学校。同时也可以保证内部牵制、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可以落实到实际中[3]。

(二)建立出岗位分离与定期轮岗的制度。通过科学的安排来设置出会计岗位,对于不相容的岗位之间要进行分离,同时还要对岗位的职责进行划分,以此来将责任落实到实际中去,这样不仅实现了岗位之间的制约,还提高了监督与管理的效果。此外还应当要制定出完善的岗位轮换制度,组织会计人员做好培训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这样也可以有效避免行为的发生。

(三)规范审批与工作流程。只有明确岗位的实际业务权利与范围,才能制定出科学的审批程序与责任,同时还可以建立出会签制度等,以此来规范好会计事项的处理流程,只有保证岗位之间形成完整的“流水线”才能提高核算监督的效果。如在学校中,可以先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然后在递交到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来进行制单与复审,只有对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审核无误后,才能进行后续的工作。通过这种方法也可以有效避免学校中的财务收支上出现违法的行为,避免不合理的支出现象[4]。

(四)做好会计核算与预算上的管理。只有制定出完善的收支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学校预算的完整性,同时还可以避免学校中出现公款私存等现象。只有将各项收支全部划入到学校预算工作中去,才能使管理制度更加完善与具体。通过加大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可以及时发现不满足要求的原始凭证,并要求学校要及时进行补充,这样才能进行报销。对于超出业务范围的工作,经办人员有权进行拒绝,同时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

(五)做好财产上的控制工作。在核算中心中,要明确固定资产的增减报账程序,做好各项环节的流程,避免出现与事实不符的现象。对于学校来讲,也要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建立出完善的管理制度,以此来保证资产的完整性。

(六)提高业务人员的综合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严格执行相关的管理条例,做好统一管理工作,同时还要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工作,以此来保证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同时还要增强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结语: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只有建立出完善的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做好经费上的管理,保证学校中的资产完整性,避免出现信息虚假与贪污等现象的发生,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永祥.高校产业集团会计核算中心的实践与思考——基于翔宇集团的分析[J].财会通讯(综合版),2012,(10):75-76

[2]张家旺.完善会计核算中心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思考[J].财会通讯(理财版),2012,(11):34-35.

[3]依兰.会计委派制的新尝试——全国首家省级机关会计核算中心在陕西省成立[J].广西会计,2010,(09):20-21.

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看法范文第4篇

 

对于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来说,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就很容易出现资产流失或是贪污舞弊等行为。因此可以说,建立出完整的教育会计核算中心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极为重要了。且对于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来说,就是将会计服务与监督结合在一起的管理模式。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可以有效发挥出会计监督的效果,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一、目前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现状

 

(一)内部制度不完善。只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但是就目前的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来说,在内部控制制度上还存在一定的缺失,这样也就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岗位上的不合理。就目前的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来说,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专业人员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加之受到工作量大等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一人多岗的现象。由于职权上的混乱,使得责任也不能落实到实际中去,这样也就造成了许多问题的发生[1]。

 

(三)工作流程上的问题。在教育会计核算中心中,专业的审核人员不足,这样一些大额的资金就由领导部门来进行审核,而限额以下的资金,则是由核算中心的审计人员来进行互审。且一些会计人员还要负责多个学校中的审计工作,这样也就使得工作量增多,而会计人员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就直接签字,这样也就没有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最终也就使得会计监督职能不能落实到实际中。

 

(四)会计信息失真。在一些学校中,许多学校在收支上没有及时入账,这样也就出现了“坐支”的现象。且在一些学校中,在费用上出现了一定的随意性,如将招待费等划入到会议费中,甚至是一些学校中的原始票据并不能反映出实际的业务,严重的还有一些人为捏造的等,这样也就使得会计信息信息上出现了信息失真的现象[2]。

 

(五)核算与资产管理上相脱节。从实际上来讲,教育会计核算中心与学校之间,不论是在资产记录上,还是在管理上,都存在着脱节的现象,这样也就使得学校中针对物资管理等方面问题不断。如在一些学校中的固定资产有着账面上的记载,但是在实物上却并不存在。甚至是一些学校之间在进行资产转移的过程中,并没有办理相关的调拨手续,也就没有记录到账面上。此外在教育会计核算中心中,一支综合素质高与专业能力强的团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实际上来看,却存在着专业人员少于工作量大的现象,加之一些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积极性不高,这样也就没有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最终也就造成了工作效果不高。

 

二、提高教育会计河段中心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措施

 

通过上述可以看出,虽然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问题也不断涌现,所以就必须要不断深入发掘与探索,建立出完善的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这样才能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实现长远的发展。

 

(一)建立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就目前的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来说,想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严格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来进行,在此基础上建立出完善的控制制度与执行机制,这样才能保证核算中心与学校的控制实现有效的融合,规范好学校。同时也可以保证内部牵制、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可以落实到实际中[3]。

 

(二)建立出岗位分离与定期轮岗的制度。通过科学的安排来设置出会计岗位,对于不相容的岗位之间要进行分离,同时还要对岗位的职责进行划分,以此来将责任落实到实际中去,这样不仅实现了岗位之间的制约,还提高了监督与管理的效果。此外还应当要制定出完善的岗位轮换制度,组织会计人员做好培训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这样也可以有效避免徇私舞弊行为的发生。

 

(三)规范审批与工作流程。只有明确岗位的实际业务权利与范围,才能制定出科学的审批程序与责任,同时还可以建立出会签制度等,以此来规范好会计事项的处理流程,只有保证岗位之间形成完整的“流水线”才能提高核算监督的效果。如在学校中,可以先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然后在递交到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来进行制单与复审,只有对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审核无误后,才能进行后续的工作。通过这种方法也可以有效避免学校中的财务收支上出现违法的行为,避免不合理的支出现象[4]。

 

(四)做好会计核算与预算上的管理。只有制定出完善的收支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学校预算的完整性,同时还可以避免学校中出现公款私存等现象。只有将各项收支全部划入到学校预算工作中去,才能使管理制度更加完善与具体。通过加大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可以及时发现不满足要求的原始凭证,并要求学校要及时进行补充,这样才能进行报销。对于超出业务范围的工作,经办人员有权进行拒绝,同时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

 

(五)做好财产上的控制工作。在核算中心中,要明确固定资产的增减报账程序,做好各项环节的流程,避免出现与事实不符的现象。对于学校来讲,也要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建立出完善的管理制度,以此来保证资产的完整性。

 

(六)提高业务人员的综合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严格执行相关的管理条例,做好统一管理工作,同时还要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工作,以此来保证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同时还要增强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只有建立出完善的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做好经费上的管理,保证学校中的资产完整性,避免出现信息虚假与贪污等现象的发生,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看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对策

作为财务会计核算和财务会计管理服务的各项基础性工作的统称,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在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目前很多单位对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不足,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内部财务收支失控,严重影响了单位正常经营活动的开展,因此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就如何实现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提出了几点看法和建议。

1. 加强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性

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指单位或者是部门根据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要求设置会计机构,配备财会人员、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预测经济形势、参与经营决策和考核经济责任的一系列最基本和最基础的工作。在单位正常经营活动中,加强财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加强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有助于提高财务会计的工作水平。财会人员的职责包括核算和监督,如果没有规范的财务会计基础工作,那么收集、处理和利用会计信息就会失去可靠性,财务会计的工作水平也难以提高;(2)加强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有助于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财会人员作为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着,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财务会计工作的质量,这就要求财会人员严格遵守财务会计基础规范,不断改进和加强财务会计工作,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3)加强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有助于单位经营和管理的有序进行。单位的诸多经营决策和管理方案都离不开会计工作,需要参考相应的财务指标,因此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能够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客观,从而促进单位的健康发展。

2. 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很多单位都加强了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且加强了对财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财会业务培训,促进了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改善和提高。但是仍然有很多单位的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不够规范,存在很多缺陷和漏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

财务会计基础工作对单位经营管理业绩的影响往往并不是直接的,不表现在盈亏数字上,因此很多单位负责人都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贬低其作用,将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视为支付中心,或者是应付工商、银行和税务部门的检查,对一些不符合规范的财务会计行为熟视无睹,即使发现问题也不去纠正,使得财务管理的应有作用受到限制,财务会计工作处于混乱状态,影响了单位的经济效益。

2.2 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财务会计人员的需求数量增长很快,很多单位和部门对财会人员的资格要求不严,导致很多财会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没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也不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与此同时,单位没有组织财会人员进行后续的教育培训和岗位培训,致使财会人员无从理解和掌握国家最新的会计规章制度,使得某些财会人员不符合上岗资格要求,其理解和业务能力低下,对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无所适从,造成会计基础工作的混乱。

2.3 财务会计电算化水平较低

财务会计电算化技术的应用改变了财务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数据存储方式、记账方法、账簿内容和形式等,大大提高了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和技术性。但目前财务会计电算化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会计流程,财务会计核算还停留在“以机代手”记账阶段,只是将传统的财务会计流程搬到计算机上,同时财会部门独立于其他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不能协调一致,使得财会工作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4 财务会计监督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很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相互脱节,缺乏可行性,未能实现约束作用;授权审批制度执行不彻底,不能做到层层把关和各司其责;缺乏严格的财务会计流程,处理财会业务随意性较大。很多单位根本没有人过问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财务会计制度是否健全、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流程是否符合要求,根本不对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进行全面检查、监督和指导,使得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与否完全取决于单位财会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

3. 促进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对策

3.1 加强管理者对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认识

管理者要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学习和落实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重视并加强财务会计基础工作,强化对财务的管理,实现财会工作的规范化。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做好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是提升财会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将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视为单位内部管理和社会管理的行为,对本单位的财务会计基础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确保财会部门和财会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授意、指使或强令财会机构和财会人员违法处理有关会计事项。

3.2 加强建设高素质的财会人才队伍

要确保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就必须加强高素质财会人才队伍的建设,具体说来:在现有财会人员队伍基层上加强培训和教育,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力度,促进财会行为规范化的实现,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重视提升财会人员的自我修养,将法律的外在约束和道德的内在约束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建立健全单位财会人员业绩档案管理制度和培养制度,重视财会人员的培训、考核、晋升和淘汰。

3.3 提高财会电算化水平

财会电算化技术已经在我国各单位广泛使用,为财会实时控制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优化财会业务流程的同时,要使用结构化内部控制规划、控制标准和控制方法(如预算控制方法和标准成本控制方法等),将单位固定资产和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保障与物资管理等模块的经济财务信息实时纳入会计实时控制模块,明晰收入来源,界定成本支出渠道,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成本核算,为单位各种经营活动决策的做出提高科学依据,以提高单位的资源管理质量和效率。

3.4 健全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督体制

单位要建立健全检查和监督制度,对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监督,及时纠正错误和巩固成果;督促财会部门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全面财务预算的管理制度、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内部稽核制度及牵制制度、财产清查保全制度、财务授权审批制度、内部财务分析制度、单相重大财务事项报告制度和内部财务预警制度;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和专职审计人员,以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第一版)[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邵迎花.浅析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0).

[3]王琳.浅议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措施和成效[J].中国外资,2011(11).

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看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对策

1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1)会计集中核算模糊了基层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降低了基层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意识,削弱了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相分离。筹集、使用、管理资金,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等财务管理职能仍在单位,而会计核算工作由政府在财政部门单设的会计集中核算中心负责。单位内部不再设账,也没有会计人员,只配备报账员,负责本单位日常报账和与核算中心的联系工作。而对基层单位而言,本来相关法律法规意识不是很强,认为既然会计核算职责不在本单位,本单位负责人当然不应对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及时性负责。加之,基层单位一些事务比较琐碎繁杂,单位负责人会依赖核算中心进行日常的审核把关,而减少对财务活动合法性的关注,将本单位财务管理的目标只盯在资金的筹集、争取和使用上。

(2)财务日常监管与单位业务相脱节,造成对基层单位的财务监督管理出现盲区,不利于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和维护国家的财经纪律。

主要表现有:

会计核算模式上的缺陷。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核算中心一人管十多个单位的账,大厅式的工作模式,取消了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岗位,注销了单位的银行帐户,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从原单位分离出来,转移到会计核算中心行使,这就造成了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监督的分离与脱节,加之各基层单位又是比较分散的,这就使会计核算中心失去了实地实时监督的优势。

②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单位的实物资产管理成为非常薄弱的环节。一方面账务核算过于笼统,账面不能反映实物资产的类别。另一方面,大多数单位没有按照资产管理规定,建立和登记资产明细卡片,没有定期进行资产盘点,造成资产购置、受赠、置换、报废等不做账务处理、账实不符的情况普遍存在。

③单位往来资金长期挂账,无人定期核对清理,容易产生呆账、死账等。上述管理上的漏洞,使得单位的各种违规行为处于长期隐蔽状态,不能及时发现、及时纠正,也容易给一些违法乱纪者提供可乘之机,造成国家财产损失,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3)集中核算内容不完整,核算方法不健全,不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对单位收取的预算外收入、罚没款没有设置相应明细的应缴科目核算,只有在资金实际缴存后,核算中心凭上缴资金凭证,在财政专户资金中集中反映各种上存情况。由于单位没有账。大多数单位也没有建立各类资金台账,造成预算外资金和罚没款的收、缴、存情况无账可查。另外,对一个单位的各项专项资金只在一个账户里反映,没有进行明细核算,不能反映各类专项资金的拨人、拨出和结余情况,不利于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和监督拨付、使用情况。核算内容不完整、核算方法不健全等问题,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不能准确反映单位各项财政资金的全貌。从单位个体来说,不利于合理地安排、调度资金,对可用资金难以做到心中有数。

(4)单位和核算中心在衔接、配合上存在不足,直接影响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一方面,单位在发生有关经济业务时,不能及时向核算中心提供有关经济活动的详细情况,造成核算中心在核算时间上的不及时和核算内容上的不具体明细。另一方面,由于会计集中核算人员不主动了解情况或业务不精通,常出现核算错误情况,如将不同性质的资金混淆记入同一账户,将汇款退回作暂存款挂账,单位重汇时又列支出等等。会计核算上的种种不规范和不及时,必然会影响到单位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及财务决策的及时准确性。

2改进我国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对策

(1)强化责任意识,进一步转变会计核算中心职能,夯实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在继续推进会计集中核算改革的进程中,要进一步明确各方责任,理顺财政部

(2)完善会计集中核算体制,减少财务日常监管盲区,促进各项会计制度的执行,更好地维护国家财经法纪。首先要扩大会计集中核算的覆盖面,将核算单位所有下属单位的账务也逐步纳入进来,不留尾巴。其次,完善各项配套的操作办法,让单位和核算中心的职责定位和情况沟通有章可循、易于操作,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密切配合。-再次,定期组织对单位的资产盘点,加强实物管理。财政部门要严格界定固定资产范围,使会计中心能够统一固定资产入账口径;要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报废处置审批制度,健全固定资产账务审核机制,严格规范预算单位固定资产核算。

(3)继续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加快实行部门科学预算的进度。部门预算是一个涵盖各部门所有公共资金的完整预算,其预算编制以部门为单位,将各类不同性质的财政资金均统一反映在该部门的年度预算之中。因此,要进一步推行预算管理改革,改进和完善预算支出科目体系,早编细编预算,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预算单位所有的财政支出都要严格按规定标准和相应的科目列入预算,一经审核批准,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都要严格按预算执行;财政部门要对各部门实行从预算编制、预算下达、资金拨付到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实行从预算编制、预算下达、资金拨付到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并追踪问效。切实强化预算管理,为会计中心的健康运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新晨

(4)发挥财政日常监督与审计综合监督的合力作用,及时纠正会计集中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单位财务管理规范化水平的提高。首先,财政部门应做好对核算中心的业务指导,提升基层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不断改进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其次,财政部门应加强对单位的财务监督和管理,通过定期或专项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不断研究对策进行整治。再次,审计部门对由于核算中心方面原因而形成的问题,应在审计报告中一并反映,并要从宏观角度提出改进建议,以促使有关方面进行整改完善。

(5)积极创造条件,搞好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收付的融合。一是将所有预算单位的资金全部集中在国库。可以避免库外资金的无效、低效运作,使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更加得心应手。二是能够减少国库、会计中心与专业银行之间人为的频繁的资金划拨、结算和对账的麻烦。三是将大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尤其是南会计中心所提供的月、季、年终决算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囊括资料的全面性及会计信息的可利用性。因此,我们应搞好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收付的谋合,努力实现收入税收化、支出预算化、账户国库化、了解全面化、核算完整化。

参考文献

[1]王冬梅,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几点思考[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6,(5)

[2]周晓冰,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几个问题[J],财会研究,2006,(2)

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看法范文第7篇

摘 要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财政体制也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会计集中核算作为我国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一大突破,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但以此同时,一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开始显现。本文将以事业单位和企业相结合的新的角度,简要分析会计集中核算的积极优势,并针对存在的弊端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会计 集中核算 单位 企业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传统的会计核算方式已显现出较多的弊端,不适合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为了规范单位和企业的财务管理及会计行为,会计集中核算孕育而生。会计集中核算是指国家财政部门成立会计核算中心,保持各事业单位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自不变,取消单位的内部会计,只设报账员,通过会计委派,对单位集中办理会计核算业务,以监督单位的会计和出纳行为。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各企业也逐渐开始实行会计集中核算。

一、会计集中核算之优势分析

会计集中核算是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的改革突破,它对于单位的自我规范和企业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相比传统的会计核算方式,其具体优势有:

一是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效率、规范了核算方法的合理性。由财政部门或企业总部建立的会计核算中心,其工作人员都是从专业从事会计并具有一定的会计出纳经验的人员中选的,他们都具有扎实的财会核算与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将各单位和企业各部门的资金进行统一核算,采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计算和管理,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会计核算中心人员在对原始凭证进行合理合法性检查时,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相关人员进行纠正或补办。这样可以更好地治理单位腐败,提高单位和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是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证了财政资金的安全。对于各政府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单位的资金将集中在会计核算中心的统一账户上,这样将更加有利于政府财政部门对各项财政收支的统一调度和管理,对于乱开账户、随意挪用资金等现象能起到明显的遏制作用。同时,财政部门改变了对各单位资金使用的监控手段,能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更正,增加了各单位资金的透明度,使财政资金的安全使用得到了严格的保障。

三是改善了企业的资金结构、加强了企业对部门管理。在企业中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能够有效地调节企业的资金结构,使企业的资金得到的统一筹集和调配,同时加强企业对部门经费的管理。如在中小型企业中,生产部门更多的是需要资金的投入,而销售部门则更多的是资金收入,因此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可以将部分资金合理地转移到生产部门,以保证公司的持续发展。而在企业集团中采取会计集中核算,则可以更好地协调各子公司的资金使用情况。集团可以方便地调剂将属于另一下属企业的闲置资金让渡给有资金需求的企业使用,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银行借款,还可减少内部资金的沉淀,提高了集团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

二、会计集中核算之弊端分析

会计集中核算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一员,其对于促进事业单位和企业的良好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改革措施也开始暴露出一些弊端,具体分析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1.所报资金财务不明确,相关法律责任不清晰。新《会计法》中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但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原先属于各单位的内部财会部门被取消,会计核算中心负责了所有的单位和企业各部门财务情况。这样将导致会计核算中心在不明确各单位或各企业部门的财务状况时,为个别虚报、谎报、漏报等提供了便利。而一旦审核出单位或企业部门的财务问题,尤其是单位或部门领导发生经济问题的时候,由于此时的会计相关人员已不再参与各单位或企业各部门的管理,那么应该由谁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便出现模糊。

2.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短缺,办事效率不断下降。由于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之后,财政的支出只是保证了员工工资和公务经费,但各单位实际承担公务经费的能力有限,使其日常经费开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样容易无形中滋长“有钱好办事”这种不良风气,导致事业单位的办事效率下降,进而可能损害办事人员的利益。因此,如何把握好既坚持相关规定,节俭经费,又能保证单位业务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是我们接下来应该努力思考解决的问题。

3.会计核算质量不高,企业各部门积极性下降。企业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由于会计工作人员对各部门的生产过程、经营方式、工艺流程等不了解,因此难以确保会计核算的质量。对集团公司来说,各子公司的财务采取统一调度,使下属企业的权利受到了一定的制约,经济行为受到很大的限制,这将影响其经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影响整个集团公司的发展。

三、会计集中核算的完善

不可否认,会计集中核算作为我国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倘若不能得到较好的认识和解决,将影响改革的成效和继续深入进行。针对会计集中核算的弊端,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加强会计收支监管,明确管理人员责任,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大宣传反腐意识,实施适当惩奖制度,授权一定经济自由等措施,以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陈出新.关于会计集中核算若干问题的探讨.江西财税与会计.2001.8.

[2]陆悦.关于完善公司会计集中核算有关问题的思考.广东科技.2011.14.

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看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林木;工厂化育苗;会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生物技术的发展在很多行业的应用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苗木以达到快速繁殖及工厂化育苗也已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福建省林科院在组培技术研究方面的起步较晚,90年代中期才开始一些珍贵树种、花卉的组培研究试验,1999年成立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组织科研人员进行桉树、芳樟、香椿、杉木及部分花卉的培育技术研究及试验生产,2002年对桉树、香椿等成熟品种进行小规模工厂化生产。

林木组培工厂化育苗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有独特的生产模式和核算方法,在会计核算上未形成一套可循的处理方法,笔者参照企业会计准则和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小规模林木工厂化育苗会计核算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林木组织培养育苗的概念和会计核算特点

1.林木组织培养育苗的概念。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培养林木的一个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在适宜的环境下,使其再生成无数根芽齐全、遗传性状一致的小植株。主要是通过制作掊养基和消毒、继代接种、炼苗、小苗移栽、大棚培育等生产工序,利用生物技术使苗木快速繁殖从而进行工厂化育苗,产品具有培育快、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在苗木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会计核算特点。(1)会计核算上相似于工业企业会计核算方式。组培工厂化育苗实质上是一个生产苗木的生物工厂,有一定的生产步骤和工序,各种物料消耗和人工成本基本可以可靠计量,可根据计划制定产量。(2)产品具有生物资产特性。林木组培工厂化的产品为苗木,是为出售而持有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进行确认和计量。(3)苗木未出售前培育费用持续发生,出售时间不会完全一致,成本费用的确认难以达到完全意义上的准确成本。(4)受林业造林工作的季节性影响,组培苗木生产大多集中在每年的10月份至下年的4月份进行,月产量不均衡。

二、组培工厂化育苗的会计确认和计量

组培苗木主要分为两个培育阶段:在组培车间生产的瓶子苗和移栽到温室大棚管理的营养袋苗,在日常核算中成本费用也按这两个阶段分苗木品格进行归集,并随工序分步结转。

1.瓶苗成本核算

瓶苗生产部分的主要工作是进行玻璃仪器及培养瓶洗涤、培养基配制及分装、培养基消毒、无菌操作、接种转移、扩大培养、苗情控制、炼苗等,发生的主要成本费用是工人工资、培养材料(含白糖、琼脂、化学药品)、水费、电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等。

(1)生产技术部门要设有专人负责记录各种瓶苗所耗用的培养材料、所耗费人工,统计瓶苗继代天数,计算盘点瓶苗数量,对各项费用进行分类归集和分配,这是保证会计确认准确性的关键原始记录。

(2)核算时设置“生产成本”科目,按照苗木品种设置二级科目,再设置培养材料、工资、电费、水费、其他费用等三级科目分项核算。如对发生的可直接计入成本的材料、工资、其他费用会计处理如下:

借:生产成本—xx(树种)瓶苗—培养材料

或:生产成本—xx(树种)瓶苗—工资

贷:材料—琼脂(白糖、药品等)

或:应付工资等

培育过程发生的无法直接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如生产管理人员工资、杂工工资、水费、电费、设备折旧费等先计入“制造费用—瓶苗”归集,待瓶苗培育结束,可按各品种瓶苗培育株数进行分摊。分摊时借记“生产成本—xx(树种)瓶苗(水费、电费)”等,贷记“制造费用——瓶苗”。

(3)瓶苗培育结束或年度终了,生产部门应对各品种苗木生产有效株数进行实物盘点。对因技术原因导致瓶苗污染率、生根率超过正常损耗的,相对应的成本经批准后作为非正常损失转入“营业外支出”。对有少数瓶苗直接出售的,先按计划成本结转,待实际单位成本分摊后再调整销售成本。

2.营养袋苗成本核算

(1)炼苗结束后,瓶苗需移栽到营养袋中继续培育,主要工作是进行容器装填、小苗移栽、苗圃管理(淋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发生的主要成本是外购容器、基质土壤、肥料、药品、人工费等。核算时先将瓶苗归集的成本转入袋苗成本,借记“生产成本—xx(树种)袋苗”,贷记“生产成本—xx(树种)袋苗”,将外购容器(土壤)、药品、肥料、生产人工等直接费用计入袋苗生产成本,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xx(树种)袋苗—营养袋(工资、药品等)

或:生产成本—xx(树种)袋苗—肥料

贷:材料—营养袋(肥料、药品等)

或:应付工资等

(2)对发生的公共费用先在“制造费用—袋苗”归集,等苗木成长到可出售规格时按不同品种苗木数量分配方计入成本。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xx(树种)袋苗(工资、药品等)

贷:制造费用—袋苗

(3)袋苗培育至可出售或年度终了时,生产部门应对各品种苗木进行实地盘点,对苗木自然损耗,不调整生产成本明细账金额;对培育不当或自然灾害原因形成的苗木损耗,其相应的生产成本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3.苗木出售核算

苗木培育至可出售规格时,视为产品已完工,应将生产成本结转,会计分录为借记“消耗性生物资产—xx苗(树种)”,贷记“生产成本—生产成本—xx(树种)袋苗”。出售时根据苗木销售合同和出库单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同时结转苗木销售成本,会计分录为借记“主营业务成本xx(树种)苗”,贷记“消耗性生物资产—xx苗(树种)”。

会计核算是为生产经营服务的。林木组培工厂化育苗是新兴行业,会计核算上有其自身的特点,但目前尚处于摸索阶段,笔者只是从实际工作出发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以供探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