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精准医疗行业市场

精准医疗行业市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精准医疗行业市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精准医疗行业市场范文第1篇

在上海闸北区最繁华路段的一栋写字楼里,一家全国唯一专注于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的上市公司,正以此为中心,向全国3 000余家医疗机构提供覆盖医疗卫生、公共卫生及医疗保障等多个领域的产品。作为国内公共卫生信息领域的先行者,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了中国医疗健康信息行业最具竞争力的整体产品、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是国内医保风控平台建设的领跑者!它就是上海金仕达卫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卫宁软件”)。

卫宁软件最早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数字化软件研究与开发的高科技上市企业,股票代码:300253。公司从成立之初就瞄准医疗行业,倡导“打造全面的医疗行业解决方案”的核心企业文化,积极探索和实践医院信息管理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模式,立志于为医疗行业提供最优解决方案。卫宁人,卧薪尝胆,立志创新,使自己永葆活力,用顽强的生命力,在中国的医疗信息行业站稳了脚跟,并走在了行业的前列。

励精图治 行业翘楚

从19 9 4 年进入医疗健康行业以来,卫宁软件经历了并购扩张(金仕达医院事业部、昱普科技、高沧电脑、宇信网景、山西导通、上海天健等)、股份制改革(2 0 0 8年)、10大运营服务大区的建立、全国11个子公司的设立,到2011年正式成功上市,在今年迎来了公司成立的第21个年头。

多年来,卫宁软件的产品获得了“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上海市火炬计划项目”“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认定项目”“上海市重点新产品”等诸多殊荣,并获得国家及上海市科技创新基金的资助。随着公司规模、资产的迅速壮大,卫宁软件始终坚持专业化发展的战略抉择,积极探索创新,逐步成长为拥有各类用户3 000余家,其中三级以上用户180余家,是集设计、开发、销售、系统集成、服务于一体的国内最具活力和实力,并位列国内前茅的医疗软件行业技术先进企业。据国际数据公司IDC针对中国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市场调研报告,上海金仕达卫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已连续多年领先其他国内医疗信息化厂商,蝉联第一名。

卫宁软件于2006年通过了ISO9001质量控制体系(医疗软件设计、开发与服务;系统集成设计、开发、安装与服务)评审,2013年获得了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贰级资质,并先后于2013年和2014年通过了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CMMI 4级和CMMI 5级评估。通过不断实践,公司形成了一套适合于医疗领域专业软件公司设计、开发与服务的控制流程,具有医疗领域专业软件公司的特色。

在2011年成功登陆中国股市创业板之后的几年,卫宁软件的股价随着业绩一路上扬,甚至在股市最低迷的时刻,仍然逆势飞扬。殊不知,对于卫宁人来说,能够取得今天的辉煌,无疑是在艰辛创业之后得到的一种莫大的奖赏和回报。就在成功问鼎创业板的前一年,卫宁软件曾经历了IPO(首次公开发行)失败的挫折。但是卫宁人没有气馁,董事长周炜当时平静地告诉大家,我们已经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而我们完全能够依靠自己的努力克服。在9个月之后,卫宁软件顺利通过了中国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从而成功上市,实现了创业者的梦想。对于卫宁软件的创业团队来说,巨大转承起伏的人生体验,本身已经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享受成功的卫宁人,没有停滞不前,他们居安思危,永不止步。2011年8月24日,刚刚成功登陆中国创业板的上海金仕达卫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炜怀着成功的喜悦,在致全体员工书中,向大家提出了问题:“我们的使命是什么?我们是否还记得当年创业的初衷?”周炜还在信中提醒大家:在我们最初设立公司的那一天,从我们立志投身于中国医疗卫生软件行业的那一刻起,到今天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正如火如荼地发展,公司已经逐步壮大并且成功步入了资本市场,我们决不能忘记我们的使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提供完美的产品和服务,为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事业的发展壮大,缓解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的突出矛盾,促进实现和谐社会,使卫宁软件成为一家不仅仅是盈利,更是造福人类的伟大的IT公司。“今天的上市,我们迈出了企业发展最重要的第一步,不仅不能忘记使命,更要时刻牢记和发扬这种使命感”。

2014年,医疗卫生信息化行业领军人物王涛接受邀请来到卫宁软件担任CEO,他的就职演说为全体卫宁人带来了一个值得思考的全新话题——如今的卫宁无疑已获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充满期待的2015年以至更远的将来,卫宁软件如何从优秀迈向卓越,成为一个对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有所影响的企业。面对这一新的战略愿景,卫宁人积极思考、寻求答案:“百年精神、创新思维”——唯有不满足于个人财富和企业利润上的成功,唯有对中国人的健康事业心怀更紧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唯有以更为前瞻的眼光、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博大的胸怀去兼收并蓄,方能确定地去赢得不确定的未来。

核心产品 引领发展

1994年,卫宁软件最初的研发团队,基于FoxPro版本数据库开发了第一代产品,并成功服务了卫宁软件的第一个客户——上海胸科医院,以当时最新的技术完成了较为完整的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从此,卫宁软件以这一代产品为蓝本和基础,逐渐发展成成熟的产品体系。今天,卫宁软件的产品大家族已枝繁叶茂:医院综合系统(HIS)4.0代产品、临床系统(CIS)5.0代产品、医技产品、公共卫生产品、平台以及商业智能(BI)产品、健康管理产品以及移动产品等等。卫宁软件成为国内同时拥有HIS、LIS、RIS/PACS、EMR、PEMIS、RCMIS及CHSS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医疗信息产业骨干企业之一。

产品的功能不断深化,从简单的结算到如今对医生临床活动的支持,从临床活动到医技产品的延伸,再到医疗机构的内部管理实现现代化:最初的门诊挂号收费、出入院管理、医生工作站、药品物资管理到现如今的门诊一站式自助服务、病案管理、医务管理、指控系统、合理用药、传染病上报、远程会诊,……

随着市场对信息化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国内医改政策不断出新,卫宁软件的产品也顺应市场不断发展和提升。卫宁还通过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理念,实时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引入国际标准,深入开展HL7的本地化,推进柔性生产线和管理配置平台,以此提升卫宁软件的产品标准,不断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优化服务 辐射全国

以优质的售后服务团队为强大支撑,卫宁软件通过加强营销网络的建设,做好市场推广工作,完善客户关系管理,并提高技术支持和服务水平,以达到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水平目标。卫宁软件已在安徽、北京、深圳、江苏、湖南、湖北、甘肃成立了分、子公司,在广东、江西、山东、河南、福建、重庆等地成立了10多个办事处,技术支持网络辐射全国,为用户提供优质快捷的本地化服务。

建立客户服务中心。卫宁软件在上海总部建立了一个反应迅速、服务高效的客户服务中心,保障公司营销服务体系良好运行,为客户提供迅速、准确的咨询信息,开展业务受理和投诉处理,保持与客户的密切合作关系。

建立销售和服务网络。结合公司品牌战略,卫宁软件在全国重点市场区域建立分支机构。各地分支机构承担营销和本地服务功能,使服务平台延伸到全国各地,充分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努力实现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从而提升用户满意度,以巩固老用户和拓展新用户,持续占有并不断扩大市场。

以人为本 注重人才

如果说,创新是卫宁软件不断前进的动力。那么注重人才战略,才是卫宁软件独领行业十数年的秘密武器,也是公司孜孜以求、潜心打造的“卫宁文化”。公司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探索和实践医院信息管理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模式,追求高效,倡导以“打造全面的医疗行业解决方案”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卫宁软件现有开发、服务、销售、管理等各类员工超过2 000人。其中专业开发人员500多人,测试人员180多人,实施及维护人员500多人。公司核心人员以博士、硕士及高级工程师为主,占员工总数30%以上。

在“以人为本”的核心人文内涵指导下,卫宁软件的人才战略使公司的产品得到了根本性的变革。卫宁软件实现了技术、产品与用户体验的完美结合,在医疗行业和医疗信息化行业赢得了甚高的口碑,得到了对手的尊重,获得了用户的欢迎。

把握机遇 挑战互联

在今年的两会上,首现在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互联网+”,成为代表委员们口中的热词,而以往代表委员们长期关注的医改问题,也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变成了“互联网+医疗”。今年在业内人士看来,将是智能医疗的爆发之年。“互联网+”这种经济新形态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根植与演化,将强力推进医疗经济发展。通过无所不在的计算、无所不在的数据、无所不在的知识,它将改变人们的就医方式以及对于医疗产业的观念。当前,数十家上市公司开始向互联网医疗领域转型,不仅有医疗软件服务企业,还包括传统的医药生产和药品销售企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以及从地产等领域向医疗领域转型的行业,医疗信息化市场即将发生大震动。充分利用新一代医疗信息技术发展,将是卫宁软件作为医疗卫生信息化行业先行者在医疗知识大爆炸社会形态下的绝佳创新机遇。

卫宁软件最大的优势是庞大的医院资源。基于医院端资源,以移动互联网模式强势布局“三医联动”。卫宁软件搭建的医讯通移动医疗平台、云端医院平台,在医生、患者、电子处方、药品和临床知识库等方面,独具卡位优势。卫宁软件将通过“三医联动”,组合开拓新的互联网医疗市场:①医疗业务:继续深化临床和就医云移动应用,搭建慢病管理平台,汇集医生、患者、药商,实现C端慢病管理一步到位;②医保:兼顾政府和保险公司两大埋单者,搭建面向人社部的控费系统,及面向保险公司的控费、理赔系统;③处方:趁处方药权开闸之机,卫宁以HIS系统获取电子处方,以“医药福利云”囤积患者,有望与药商合作完成药品配送,掘金万亿处方药新蓝海。

卫宁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具有互联、精准、创新的特点。“卫宁式互联”在数据开放、广泛共享整合、业务协同、联动机制等方面独具特色。“互联网+”这个词虽然在大热中,但是在其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安全性与精准性成为其最大瓶颈。卫宁软件的医疗解决方案的精准性,体现在其能实现不同层次机构的精准服务支持,能针对不同疾病人群进行精准的健康照顾,且其决策分析是基于区域共享数据,并提供基于区域共享数据的精准服务推送。卫宁软件的解决方案完成了医疗个体定位的蜕变与角色关系的变革,极大地优化了服务路径。

挑战互联网医疗,在“互联网+”时代中大展宏图,卫宁软件势在必得。

百年梦想 健康卫士

自初创至今,卫宁软件披荆斩棘,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指引和督促着我们一步步前进。展望未来,过去的成功不代表未来的赢家。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BAT互联网大鳄纷纷企图颠覆医疗、医疗互联网创业无比活跃之际,卫宁软件,又如何去赢得未来?“百年精神、创新思维”——2014年底,卫宁软件年会上,CEO王涛给全体卫宁人带来了一个“百年梦想”。对于充满期待的2015年以致更远的将来,成就一个引领行业的优秀企业的“百年梦想”,将成为卫宁软件新的愿景。

精准医疗行业市场范文第2篇

医疗和网络技术双重推动下,精准医疗正在成为潜力巨大的市场。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为病人量身定制最佳治疗方案,不仅可以实现治疗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还会给全球健康和医疗产业带来巨大变革。目前的精准治疗在大数据技术、基因诊断、肿瘤免疫细胞治疗以及干细胞药物研发等技术的推动下,距离“治未病”的预防理念已经不远。目前我国正在制定“精准医疗”战略规划,并且这一规划被纳入到“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在未来,精准医疗将改变现有的诊断、治疗模式,引领未来医学的新时代。

事件 精准医疗纳入中国“十三五”规划

“精准医疗”的概念距今天并不遥远。20世纪初,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萌芽并快速发展,人类从此才有了基因组学的概念。随后直到3年前,奥巴马提出精准医疗计划(PMI),才让精准医疗开始大规模见诸报端。

目前,“精准医疗”还没有明确的定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给出的定义是:一个建立在了解个体基因、环境以及生活方式基础上的新兴疾病治疗和预防方法。而中国“清华系”的定义是:集合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医学方法,科学认知人体机能和疾病本质,以最有效、最安全、最经济的医疗服务获取个体和社会健康效益最大化的新型医学范畴。最简单的定义则是“针对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给出合适剂量的对症药物”的医疗技术。

“精准医疗”其实质与中医的“治未病”非常相似。

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认为,精准医疗应当包括精准检测、精准调理、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几大方面。在他看来,精准检测和精准调理尤为重要,充分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预防理念。“精准医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身有哪些疾病的易感基因,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比如说利用一个基因芯片可以检测人体近 3000 个基因位点,预测 13 大类、150 种疾病的患病风险。目前中国的中医体质分类就体现了精准调理的理念。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下,精准医疗需要的个体化检测方法目前有 10 多种,检测项目数百种。比如肺癌,现在已经能达到 16 种标准的检测。美国生物医药制药公司,正在研发 907 种针对 100 多种疾病的药物和医疗,其中包括 338 个单抗药物,250 个疫苗,93 个重组蛋白、60 个细胞疗法、45 个基因治疗、30 个特殊药物。

精准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大数据技术、基因诊断、肿瘤免疫细胞治疗以及干细胞药物研发的技术带领下,我国也意识到其重要性。随后在2015年2月,批示科技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成立中国精准医疗战略专家组;3月,科技部召开了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4月,卫计委和科技部进一步完善精准医疗计划并将提交国务院。到了2016年3月,精准医疗正式被纳入中国“十三五”规划。

随着精准医疗被纳入中国“十三五”规划,如何进一步挖掘我国医健领域巨大的发展潜力,积极推进精准医疗、医疗创新创业、产融合作等,成为我国医疗界关注的重点。2016年9月10日下午,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精准医疗“十三五”规划》,由海上丝绸之路投资基金管理中心、海上丝绸之路医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全国百家精准医疗医院签约仪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会上,有53家医院与主办方签订了战略合作。未来将采取建设、收购、重组的方式,在三年内完成全国百家精准医疗医院布局,实现国家精准医疗战略规划。

目前的精室搅普在和大健康产业一起,有望在顺应全球经济发展潮流的基础上实现提速增量、跨界融合和创新发展。

2016年11月19日,在“第六届Bio4P精准医疗创新论坛暨2016中国医健创新创业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说:“作为未来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大数据、认知计算等技术的精准医疗的实现、个人基因测序的普及正在给全球健康和医疗产业带来巨大变革。”

背景 精准医疗将引领未来医学新时代

现代生物医药科技的发展受益最大的就是医疗产业。国际领域精准医疗的建立主要源自美国医学界2011年首次提出“精准医学”概念。作为一种可以将个人基因、环境与生活习惯差异考虑在内的疾病预防与处置的新兴方法,精准医疗强调了几个以前难以考量的参量,及个体化、基因组测序技术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但是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和大数据科学的发展,这种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并且取得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成就。

比如我国属于出生缺陷高发国,保守估计我国出生缺陷的总发生率至少在4%―6%,每年大约有80万―120万出生缺陷患儿出生,每年因神经管畸形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2亿元。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一些孩子一出生就需要靠自己的能力存活下来,此时风险度最高。如何用基因检测的办法,把濒临危险的孩子挽救回来,这是非常重要的。

2016年6月8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成立“儿童精准医学中心”。主要利用精准医学的干预有望降低高危目标新生儿死亡率。比如新生儿单基因疾病单例模式全外显子测序(singletonWES)作为一线分子检测技术已经开始用于新生儿的临床检测。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周文浩指出,精准医疗在保障新生儿安全大有作为。“有一个孩子在出生时做了基因检测,发现有分子突变型的糖尿病,如果按传统医学方式治疗,就得注射胰岛素,根本没产生效果,后来用磺脲类药物治疗后发育情况得到了改善。“这可谓精准医疗给医生当头棒喝,原来教科书教给的东西需要重新审视。”周文浩说。他表示,其病房一年收六七千个孩子,仅医生肉眼能够看到明显畸形和遗传相关联的是3000例左右。如果按照传统做法,究竟是什么样的基因问题造成的,并不清楚。如今,他们的平台建成后,他们对2000多个孩子遗传相关的分子原因进行了逐一筛查,其中40%非常明确地找到了病因。”

这还只是精准医疗潜在应用的冰山一角。

2016年5月10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正式出炉。报告显示,2014年心血管病患者约2.9亿,每5个成年人中即有1人罹患心血管病。每年因心血管病死亡的人数约350万,居各种疾病之首。癌症、心血管以及遗传疾病等是高度复杂且高度个性化的疾病,治疗癌症、心血管以及遗传疾病等需要对每个病例进行详细分析。只有利用精准医疗模式,抛弃通用的解决方案,才能为找到个性化的医疗救治模式奠定基础。

目前,跨界 IT 大鳄们也都在布局精准医疗。比如重组创立新的控股公司 Alphabet 的谷歌,就开始对基因组分析技术大量投入。在2007年至 2016 年间, 谷歌已向 23andMe、 Foundation Medicine、 Flatiron Health、 DNAnexus等公司投资。google X实验室启动的Baseline Study项目,目的就是大量收集人类基因组标本并利用大数据合成健康人类基因图谱。这些都为精准医疗的未来发展增添无限想象。

焦点 精准医疗目前面临诸多挑战

作为当前大健康产业发展最为活跃的细分领域,精准医疗融合了生物信息分析、医疗大数据以及生物医药、高性能医疗设备、移动医疗等前沿技术,成为人类疾病治疗和健康管理的发展方向,也是众多医疗机构、制药企业、医疗设备研发制造企业、医疗服务机构积极争夺的市场,更是国家医疗健康体系建设重大领域之一。

精准医疗确实有着美好的前景,但是也要看到,精准医疗计划的夙愿虽好,挑战却不少。

首先,常见疾病变得小众化,技术新难度大,治疗费用愈发高昂。由于针对不同基因子类型的疾病,药物变得越来越精准,因此受益于该药的人数也越来越少。其结果就是,开发出来的药物越来越有效,但所面对的市场空间却越来越小。

比如目前精准医疗已涉及无创产前、辅助生殖、单基因病、新生儿筛查、肿瘤个体化治疗、遗传性肿瘤筛查、心血管病筛查、血液病筛查等。其中,肿瘤领域被业内视为未来最大的市场。据了解,目前肿瘤基因组已发现2000个已知和潜在的基因靶点,上百个肿瘤驱动基因已被确证,但真正完成靶点药物开发的并不多。

其次,是需要克服数据问题。精准医疗的精准化、个性化必须基于数据进行,中国精准医疗当前最缺的就是中国人的癌症数据库。“美国恶性肿瘤患者五年内存活率达到85%,中国仅有25%,在中国,很多患者发现癌症时已经到了晚期,精准医疗的运作已经迫在眉睫。”卫生部原副部长何界生认为,精准医疗就是“量体裁衣”,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涉及到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预防学等领域。个体之间基因、环境与生活习惯有差异,精准医疗立足于基因大数据之上,是把这些因素都考虑在内的疾病预防和处置的新型方法。

第三,则是病人数据隐私的保护问题愈发凸显。随着医疗数据采集、加工和应用,数据泄露时有发生,进而带来患者隐私的泄露。数据泄露会危及患者个人隐私,如孕妇个人信息的泄露,可能带来的一系列推销、诈骗等问题。而在大数据环境下隐私泄露的危险,不仅仅限于其泄露本身,还在于在此数据的基础上对于下一步行为的预测与判断。目前在中国个人信息经常被贩卖,在未来基因组信息将成为个人身份及隐私的重要部分,如何更好地保护个体数据隐私,构筑数据安全网络,将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反应速度不亚于其他发达国家,国家层面高度重视精准医疗研究应用工作,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都给予了支持,我国临床资源丰富,存在大量样本,为精准医疗的研发实施提供了便利。目前精准医疗计划获得众多政策利好支持。

比如中国科技部提出,到2030年,我国将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科技部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等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指出,精准医疗将是2016年优先启动的重点专项之一,并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该年度的科研专项涵盖目标,包括构建百万人以上的自然人群国家大型健康队列和重大疾病专病队列,建立生物医学大数据共享平台及大规模研发生物标志物、靶标、制剂的实验和分析技术体系,建设中国人群典型疾病精准医学临床方案的示范、应用和推广体系,推动一批精准治疗药物和分子检测技术产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等。

此外在临床领域,“十三五”期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将重点发展重大疾病化W药物、生物技术药物、新疫苗、新型细胞治疗制剂等多个创新药物品类,同时发展生物3D打印技术等重大医疗技术。这些政策和资金的加速落地实施,对推动我国精准医疗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启示

新产业发展政策引导非常关键

由于精准医学目前刚刚起步,一定会遇到在技术创新、法律法规、伦理层面等带来的挑战。“精准医学最大的风险不是医生,也不是院长,而是政策。一个好的政策可以让精准医学的技术发展得很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医务部部长张继东说。“现在国家提倡精准医学,这是很好的助推,但还面临着真正落地的障碍,即如何在医院中实施,这是政策层面的东西。”

精准医学是医学发展的要求和目标,精准医疗是这个时代大众对健康的需求,也是医学和临床发展的需求,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是唯一的动力。但是如果法律法规不完善、隐私保护缺失,则会影响国内精准医疗落地。

特别是由于精准医学将改变原有的诊疗模式,比如基因数据的应用、数据的分析和治疗方案的提出,都属于医疗界的巨大创新。例如当前,国内临床医疗多局限于依靠病人主诉、临床症状、生理生化指标和影像学改变来确定疾病情况。但在组织器官改变的下面,是大量的深层次分子生物学改变,包括遗传背景、变异、免疫和内分泌改变。以癌症早期诊断为例,发达国家的早期诊断率为50%以上,北欧甚至高达70%-80%,而中国不足 20%。

精确医疗的实践,必然需要解决一系列的支付、伦理、医患等问题,所以非常需要政策来引导,与此同时,从业者非常有必要将技术向老百姓用得起这样的方向努力,而不是过度地夸大,不然这个行业也会发展受挫。

目前国家层面已经有了部分政策安排。比如2015年发改委的《实施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的通知》中,“新型健康技术惠民工程”子项所支持的主要方向就是针对基因检测。《实施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的通知》第二条指出,“充分发挥基因检测等新型医疗技术以及现代中药在疾病防治方面的作用,提升群众健康保障能力。一是支持拥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和相关资质的机构,采取网络化布局,率先建设30个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以开展遗传病和出生缺陷基因筛查为重点,推动基因检测等先进健康技术普及惠民,引领重大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精准医疗行业市场范文第3篇

医药是一个牛股辈出的行业,从来买的都是成长而不是便宜,只不过各个时期的明星成长股背后的产业趋势和逻辑不同。

展望2016年,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随着药审政策趋严以及医院药占比的不断下降,2016年将是医药板块继续分化、估值体系重构、产业逻辑深刻变化的一年。

我们认为,应当选择受益于行业政策和改革大趋势的泛医疗服务、创新以及国企改制相关领域的标的。

体系改革,服务收益。

受益于改革和行业趋势,泛医疗服务领域中的医院、医养结合、分级诊疗、辅助生殖、处方药外流将有较大投资机会,具体如下:

1)民营医院。这是一个政策持续不断利好、有稳定现金流、成长性优秀的板块,建议选择可复制且有核心品牌资源的医院公司,如爱尔眼科(300015.SZ)、通策医疗(600763.SH)、信邦制药(002390.SZ)。

2)医养结合。医养结合将是未来资本市场的投资主线之一,其中康复医院由于可复制性和单床产出较高,现阶段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居家和高端养老将受益于长期护理险制度的建立,未来存在较大投资机会。建议关注南京新百(600682.SH)、湖南发展(000722.SZ)、澳洋科技(002172.SZ)等。

3)分级诊疗。未来两到三年将是分级诊疗政策密集出台期。我们认为,致力于社区医疗标准化的民营企业、体外诊断、基层医院、远程医疗等子领域将显著受益。建议关注信邦制药(002390.SZ)、达安基因(002030.SZ)等。

4)辅助生殖。二胎政策的放开为辅助生殖市场打开成长空间,准入门槛较高使得行业供不应求。牌照、技术、品牌是该行业三大关键因素。2016年预计行业会不断有上市公司涉足辅助生殖领域。

5)处方药外流。处方药外流将带来四大趋势:一是大中型医院的药品销售逐年放缓;二是零售药店承接医院的处方外流;三是社区承担的药品越来越多;四是医院DTP和DTC的药房高速发展。若网售处方药放开,则零售药店等子行业将显著受益,建议关注老百姓(603883.SH)、益丰药房(603939.SH)、一心堂(002727.SZ)、国药一致(000028.SZ)等。

药怎么办?唯有创新才有机会。我们重点提出精准医疗、创新药、制剂出口三大投资方向。

1)精准医疗:这会是2016年医药股中间非常重大的投资主线,从细胞治疗、干细胞到基因测序、基因编辑,资本对于创新的支持也越来越强。大量公司投身其中,野蛮生长时代过去之后,一批真正有技术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成为明日之星。建议关注龙头公司,如中源协和(600645.SH)、安科生物(300009.SZ)等。

2)创新药:2015年行业出现的重大变化是药审制度的改革。从MAH、化药注册分类制度改革方案到新的优先审评试点方案的推出,国内创新药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我们认为,创新药领域将是一个重要的拐点并将真正成为中国药企发展的一条重要主线。建议关注恒瑞医药(600276.SH)、泰格医药(300347.SZ)、长春高新(000661.SZ)等。

3)制剂出口:随着招标价降压力增加、仿制药审批要求提高,产业界对国际化的重视程度迅速提升。我们预判,2015年就是中国药企国际化的元年。华海、恒瑞、人福等企业的制剂出口业务已实现重大突破,海正、京新、华东等一批企业也在不断探索。技术输出方面,恒瑞和信达生物分别签署了巨额的对外授权协议。建议关注华海药业(600521.SH)、人福医药(600079.SH)等。

精准医疗行业市场范文第4篇

埃森哲报告所引述的相关数据显示,各家研究机构对于移动医疗的收入预测和前景预期不尽相同,但移动医疗市场规模总体上在不断扩大。ABI Research预计到2014年,全球范围内移动医疗收入将达到50亿美元;CSMG所预测的市场规模与之相近,约46亿美元,而Juniper Research的预测则相对保守,为19亿美元。

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的规模达到18.6亿元人民币,较2011年增长17.7%。

根据由布鲁金斯学会技术创新中心与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共同撰写的《中美移动医疗健康研究报告》数据,2017年全球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将达到230亿美元。而根据GSMA移动医疗健康发展预测模型预测,中国将以25亿美元的移动医疗健康收入占据亚太市场37%的份额。中国市场这一收入在全球市场中仅次于美国(59亿美元),排名第二。

在具体的增长领域中,远程监测设备是移动医疗健康中增长较快的部分。据GSMA和普华永道联合的报告显示,到2017年,中国医疗监测服务市场将达到12亿美元,其中超过90%的收入来自于慢性病管理。

该报告表示,视频会议作为另一个增长较快的领域,一方面能够帮助医务人员交流诊疗信息和经验,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欠发达地区的民众获得低成本和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此外,移动医疗健康应用市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报告引述Cube Labs的研究发现称,到2015年将会有30%的智能手机用户能够使用移动医疗健康应用。而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尽管移动医疗健康应用的种类和数量众多,但中国仅有2.9%的用户安装有移动医疗健康应用。

清科集团董事长倪振东解读《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投融资报告》时也提到,移动医疗是目前投资业界最关心两大行业,移动互联网和医疗健康的交集。从趋势来看,移动医疗将成为未来三五年的投资新方向,倪振东表示,“移动医疗的发展潜力巨大。”

IDG资本余征坤:移动医疗近期小机会,长期大机会

IDG资本合伙人余征坤用“近期小机会,长期大机会”来总结中国移动医疗行业的投资机会。

按余征坤的分类,移动医疗产品包括偏治疗型与偏娱乐型两类。就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管理等治疗型产品而言,从美国的经验来看,“在美国,以治疗为主的疾病管理产品模式已经成熟,例如德康医疗的手机应用已经获得了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的许可,同时有保险公司允许报销相关费用。尽管德康医疗目前不盈利,但收入增长非常迅速。”

余征坤认为,相关模式在美国已经较为成熟,但中国保险政策与美国存在巨大差异,所以无论是中国的社会保险还是商业保险,都暂时无法将慢性病的手机管理应用列入保险范围。

“短期没有看到成熟盈利模式的机会。”余征坤表示,从商业模式上来讲,由于政策限制,“短期做移动医疗就是烧钱,投资者必须要非常有耐性,不是说投完2-3年就能赚钱退出。”余征坤以电子血压计供应商A股上市公司九安医疗举例:“从财报来看,近期投入非常大而其价值体现在远期。”九安医疗接受有IDG资本投资,其主要生产可连接智能手机的iHealth电子血压计,余征坤将其称为“A股上市公司中最正宗的移动医疗标的之一。”

不仅治疗型产品如此,娱乐型产品同样面临“烧钱”的状况:脂肪测量仪等“偏娱乐型产品的投入非常大,短期看不到收益。”

但余征坤同时也表示,移动医疗行业长期有大机会。从趋势来看,医疗与互联网,特别是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机会巨大。“由于二者在天然属性上比较接近,因此较为容易切入。大家都有对健康管理的需求,无论是对针对老人、小孩,还是患有慢性病或重大疾病的病人,实时的监控和预警对于其疾病的控制有非常大的作用。”

在美国,保险公司为何愿意报销治疗型产品的费用?余征坤表示,这是“因为如果被保险人因为慢性病管理不当而造成身体损害后,保险公司的花费会更大,所以其宁愿从前端进行管理。”余征坤看好保险公司这一趋势在中国的发展,但“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实现。”

对于移动医疗的发展方向,余征坤表示,移动医疗第一个发展方向是数据的精确化。“用户可以使用很炫的设备或应用来测量人体的各种指标数据,但目前这些测量的数据比较粗糙,可能会丢失很多信息,对于医生来说没有太大的临床价值。”

在余征坤看来,“移动医疗的第二个发展方向是社交化:新鲜劲过了之后,也要有粘性,将用户留住,并且通过这些用户创造商业价值。”娱乐型产品的使用者可以将这类硬件或软件收集的数据上传至网络,与家人、朋友及同好分享,这是社交化最常见的体现方式。

余征坤认可移动医疗产品的大数据发展方向,但对于其具体的盈利空间表态审慎:第一,若进行精准营销,存在用户是否愿意将私人数据进行分享的问题,未取得用户同意分享私人数据存在一定的法律争议,而匿名化的集合性数据又无法实现广告的精准投放,“对于有营销需求的制药企业和医疗机构来说,其价值要大打折扣”;第二,尽管大数据是一个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指望通过大数据挣钱,目前来看不容易”,这需要数据足够精准,数据量足够大,尽管医生和制药厂家希望拿到这些数据,但用户接受度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考虑。

景林资产芮伟:时刻关注谁会买单

景林资产董事芮伟认为,中国健康服务业未来的发展规模可观,具体可用“智慧健康”来概括这一发展迅速的行业。“‘健康’是一个较‘医疗’更为宽泛的消费概念,而‘智慧’则孕育了从管理到决策的多层次内涵。”芮伟认为,医疗服务领域门槛较高,而信息技术领域创新性强、成长性好,在这二者的交叉环节中,一定会产生足够规模的金矿。

对于立足移动医疗行业的公司,芮伟强调,企业家需要特别注意消费闭环陷阱、信息挖掘不足及线上线下割裂等三个问题。

第一,“消费闭环的陷阱”。芮伟表示,创业者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在于,谁有权做出消费决策并最后买单。“当决策权位于非强势利益集团手里时,创业者需要拼的是规模。当决策权位于强势的利益集团手里时,创业者需要拼的是资源。而规模和资源都不是技术范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

第二,“有信息没数据,有数据没挖掘”。在芮伟看来,尽管移动医疗领域的创业者不由自主都会讲“数据的故事”,“但事实上,从信息到数据,从数据到挖掘并形成规律和有消费决策力的结果之间存在很深的鸿沟。中国的鸿沟主要体现在数据的相互不兼容上,在信息基础和标准化严重不健全的国家,这一点尤其明显。”

第三,“需要明确消费链条是在线上结束还是在线下结束”。芮伟建议企业家“需要将线上和线下紧密地结合起来,避免将其人为割裂,做移动医疗的轻资产公司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芮伟强调,企业家对以上三点处理不当,则“很难形成营销或投资上的闭环,很容易造成项目的无果而终。”对此,芮伟重点建议企业家在创业中关注愿意为产品或服务买单的人:“第一,时刻想着谁会买单;第二,时刻想着他为什么买单;第三,时刻想着除他之外,还有谁会买单。”

对于移动医疗这个医疗与信息交叉行业的投资,芮伟表示,景林资产将着重考察创业团队对“消费闭环”的认知、对金融资源的整合、对医患关系和患者关系的理解以及团队交叉人才的储备。

创业团队对产品“消费闭环”的认知是景林资产着重考察的内容。“创业者必须要知道,其记录的与健康有关的信息或数据最终是如何促进消费行为完成的,而不能仅仅是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或者改进用户体验。”芮伟强调,创业团队需要以信息及数据的积累为基础,把握用户的消费行为,促进交易完成:“当监测数据显示用户身体需要进行干预,例如需要吃药、需要找医生诊疗时,供求双方完成定价,消费行为就显现出来了。”

投资团队要考虑的第二个因素,是创业团队对于交叉人才的储备和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芮伟认为,创业团队的短板“不在于找不到IT精英或医疗行业的大拿,而是找不到一个能够进行跨界翻译、对接、转换并最终进行高效实现的人才。”

投资团队看重的第三个因素,是创业团队对于在价值链条中金融和支付两个环节的把握和资源整合能力。医药类的产品和服务“很大程度上并非由个人买单,第三方买单必然涉及到金融和支付工具的使用。”芮伟表示,医疗行业未来还会涉及到租赁和信贷工具的使用,“现在很多企业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但创业者需要在这方面有所储备。”

第四个因素是创业团队对医患关系和患者关系的理解。在芮伟看来,尽管目前在中国,病人与某个医生之间无法结成长期的医患关系,“缺乏‘我的医生’和‘我的病人’这样的概念。”但长期而言,“健康问题的解决重点在于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医生和病人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形成默契的关系。”而对创业团队来说,能否“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这个关系的积累和挖掘,决定了整个公司的价值。”

景林资产将医药板块视为重要战略性板块,芮伟表示,“从2013年年中到现在,景林资产开展了多项医药与信息化交叉项目的调研。”

平安创投张江:保险积极介入移动医疗

针对医疗领域,国内保险公司动作频繁,平安创新投资基金总经理张江表示,平安也不例外。“平安引入具有互联网经验的高级管理人才,在定位上,平安将增强健康险的健康管理属性。同时在投资方面,医疗健康包括数字医疗也是平安创投的重点投资方向之一。”

在发达国家的路径中,医疗保险公司多是从医疗网络的建设开始起步,同时从事医疗和健康管理工作。张江认为,“保险天然与医疗相结合。保险作为支付方在欧美是医疗健康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甚至能够影响药品和服务定价。”而针对移动医疗行业,张江表示,“从欧洲和美国的趋势来看,保险公司出于降低费用和提高服务水平的目的,与移动医疗和健康有深度结合,是其商业模式闭环上的合作伙伴。”但考虑到国情――“医疗服务在中国具有垄断地位。”而移动医疗在中国也刚刚开始发展萌芽――“在中国,目前最大的支付方是医保,而并非商业保险公司,因此国内外格局差别很大。”

根据国外的经验,移动医疗的商业模式中多由保险公司买单,而“中国大部分移动医疗公司会去找制药企业将流量变现,目前保险公司的参与力度较小。”但张江也强调,移动医疗产业生态所涉及的领域众多,“很难有一家公司能够全部‘吃’下来。”投资和商业模式合作是平安发力移动医疗行业的重要切入点。

保险公司为何要与移动医疗公司合作,参与到这场创业浪潮中?张江认为,保险公司本身有着强大的动力:第一,保险公司需要获取客户,尤其是线上客户的获取是自有线下网络的重要补充,移动医疗的领先公司能够为医疗保险公司提供助力。第二,保险公司需要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医疗健康管理服务,但对保险公司而言,一方面健康管理专业性较强,细分领域多,资源分散,另一方面时间上与现有资源整合更为高效,因此与移动医疗开展合作不失为一个好办法。第三,通过健康管理,降低客户的医疗费用发生。

对于感兴趣投资的创业公司产品形态,张江表示,移动医疗行业刚刚起步,很难说某一特定产品形态的创业时期就已经过去。在张江看来,应用和硬件这两个移动医疗的产品形态各具优势,“应用的获客成本相对低,扩散速度快,产品更新迭代速度也快;而快速低成本获取客户和产品快速更新迭代正是移动互联网的特点之一。”而“由于有苹果和谷歌等公司的推动,能够带动整个市场的发展,可穿戴设备应该很快会有一波‘爆发’。”关键是根据自己的优势选好自己的切入点。

在创业团队方面,张江表示,由于移动医疗是移动互联网与专业医疗服务的结合,因此团队需要同时了解互联网和医疗行业的属性,“更倾向于投资交叉背景的团队。”这样的团队一方面能够对这个新兴行业有清楚的认识,另一方面能够补齐团队的短板。“互联网背景的创业者往往对于医疗领域中存在的障碍估计不足,与这个领域的合作方沟通上也容易存在问题。而医疗背景的成员则思维上容易受固有观念和已有资源的限制。”

创投圈李晓宁:移动医疗创业重点在硬件

服务早期项目的投融资平台创投圈首席执行官李晓宁曾在2013年初接触过一些移动医疗的创业项目,李晓宁表示,“现在已经过了用手机应用来创业的时间点,很难再有创业机会,尤其是苹果Health Kit健康平台之后,很多小型应用,例如运动应用的发展空间将会被Healthbook的功能所替代,但硬件上还有很大的空间。”

李晓宁看好硬件设备在移动医疗创业上的机会,特别是在传感器方面,“例如接触皮肤的设备,对人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检测,24小时的数据可以用来做很多东西,例如检测你的情绪状态,每天消耗的热量等。要采集这些数据,必须要从新的传感器上得到解决。”

在李晓宁看来,中国现在最好的创业机会“还是在特定消费者人群的细分市场上”,重点是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来解决生活中的点滴问题,这个思路在移动医疗的创业上同样行得通。

华盖创投王宝华:移动医疗投资难度大

精准医疗行业市场范文第5篇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之后,各地随之推出优化“互联网+”审批流程的举措,意在打通“互联网+”审批环节的障碍。但由于“互联网+”涉及行业相当广泛,在条块分割管理体制的背景下,政出多门,造成政策不衔接、碎片化,有些政策早已过时等问题,以至于“互联网+”实际运作中有热度、没力度,落地运营步履维艰。

 

其中,如何发挥互联网在远程医疗领域的优势,缓解优质医疗资源紧缺、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是一个亟待厘清和解决、关乎民生的系统性问题。但这涉及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许可、远程医疗准入、医保统筹、价格制定、HIS系统接入、评估监管等诸多政策,牵一发动全身,以肿瘤精准放疗云平台建设为例,其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可以说是“互联网+远程医疗”推进过程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互联网+远程医疗”的现实障碍

 

我国肿瘤确诊率逐年提升,已成为我国人口的第一死因。据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赫捷院士、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主任陈万青等共同完成的、近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临床医师癌症杂志》(CA)上刊发的《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显示,2011年,我国新发肿瘤病例337万,比上年增加28万例;平均每天新发病例约9233人,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估算我国2015年有429.2万例新发肿瘤病例和281.4万例死亡病例。肿瘤三大治疗手段,手术、化疗与放疗的国际适应症比例均为70%,而我国放疗开展不足30%,恶性肿瘤死亡率148.81/10万。

 

我国城市肿瘤发病率高于农村,而农村死亡率高,西部肿瘤死亡率高于中东部,这些都与农村和西部地区医疗资源不足、诊治水平不高有关。为缓解优质医疗资源严重紧缺现状,提高恶性肿瘤生存率,提升基层医院诊治水平,减轻医保和个人经济负担,利用互联网对优质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实施远程诊治,无疑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自主研发的“互联网+远程医疗”思维模式下的精准云放疗平台建设应运而生。

 

该平台旨在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整合国际国内优质医疗资源,研发精准云质控、精准云计划等一系列网络信息系统,为基层医院和患者提供精准放疗方案,并通过对放疗实施全程指导、实施、评估和监控,使肿瘤诊断治疗不出县,提高生存率,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放疗质控管理系统。同时,通过该平台,也可对物理师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基层医院和医护人员的放疗水平。但在建设中却遇到各种障碍。

 

缺乏放疗规范化诊治指南和质控国家标准,诊疗效果难以评估,成为“互联网+”发挥优质资源规范化整合及标准化输出作用难以绕开的基础性障碍。

 

“互联网+”平台最大的优势是具有强大的资源整合作用,如何使这一特性发挥得更好,缓解优质资源紧缺现状,首先遇到的就是标准问题。我国尚没有统一的精准放疗国家标准,各地规范化诊治和质控标准差距较大,精准云放疗平台跨地区执行很困难。在难以对各地诊疗效果进行保障和评估的同时,其本身的权威性和诊治质量将可能受到质疑。美国等发达国家都有肿瘤精准放疗国家标准,美国医学物理学会(AAPM)、美国放射治疗技师学会(ASRT)等就是代表国家负责制定这类质控标准的组织。我国国家癌症中心下属国家肿瘤规范化诊治质控中心准备制定相应标准,由于人员、经费、审批等多头管理,各相关机构职责划分不清等因素限制,困难重重。即使是出台了相关标准,鉴于目前国家质控中心行政主体和权力不明确,各省市自治区质控中心建设不完善等问题,执行仍是个难题。

 

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许可证制度,限制了肿瘤放疗相关设备的合理配置,基层医院设备严重不足和老旧程度较高。

 

2011~2012年,我国接受放疗治疗的肿瘤患者约为56.9万人,不到需要接受放疗人数的30%,放疗设备不足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我国大型医疗设备长期实行配置许可证制度,其中甲类如质子治疗系统、PET-CT等,乙类直线加速器等均与肿瘤放疗直接相关。我国目前医用直线加速器保有量约为1900台,能够开展精确放疗的仅500台左右,且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和地区。由于配额稀缺,造成无效需求被激发,真正的需求被压制。随着我国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许可证制度改革,医用直线加速器在2020年前有望达到4000台,但现有设备不断老化淘汰,仍然有较大缺口,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拥有量和合理配置仍存在问题。通过精准云放疗平台进行资源整合,提高已有设备利用率,是重要出路。

 

我国现行远程医疗政策、法律责任和放疗定价体系不健全,公办医疗机构参与动力不足,社会资本进入难,持续发展难。

 

依托信息化技术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是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解决基层和边远地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2010—2014年,中央财政投入8428万元,支持22个中西部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了基层远程医疗系统。针对1999年原卫生部的《关于加强远程医疗会诊管理的通知》中存在的问题,2014年8月国家卫计委又了《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进行补充完善,但仍然规定只能在医疗机构之间开展远程会诊。由于大型优质医院少、专家时间成本高、远程诊疗法律和责任认定不健全、责权利不明确等原因,导致公办医疗机构参与动力不足。同时,远程放疗收费定价不符合市场规律,按照现行的专家会诊模式进行,社会资本难以进入等问题,不利于建立多样化的远程医疗商业模式。这些问题导致我国远程医疗的开展初期热情较高,持续性不强,发展较慢。

 

我国各地医保与合作医疗标准不统一,报销项目与比例的审批和执行严重滞后于新技术的发展,制约了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地医保标准不同,定价范围和标准也不同,对肿瘤放疗诊治项目的报销范围和定价,各地差异较大,部分地区仅有适形放疗定价标准,三维适形与调强治疗等新技术的定价和报销制度缺失,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城乡低收入家庭患者没有能力得到较好诊治,难以享受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医疗优质资源提供的好处。同时,客观上起到了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发展较低水平治疗手段的作用。另一方面,各地医保报销项目和费用比例随着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扩大和提高,但审批过程缓慢,严重滞后于新技术的发展和使用,形成新技术推广和应用难,是“互联网+远程医疗”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缺乏远程医疗信息共享政策和规则,一些地方医院重局部利益轻整体利益,重医院利益轻患者利益,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接入和信息共享困难。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ospi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HIS),是利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进行联机操作,为医院提供病人诊疗信息和管理信息并满足授权用户需求的数据共享和交换平台。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一些大医院相继在100M快速以太网上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目前绝大多数大中型医院都建立了HIS系统。最近几年,大型医院建立起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简称PACS)。HIS、PACS等是远程医疗必须依托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平台。一些地方医院基于防止本地患者资源外流等方面的考虑,通常以信息安全为由,拒绝打开HIS接口;一些处于优势地位的医院又缺乏利用该系统为患者服务的主动性和紧迫感。我国目前尚没有以远程医疗为前提的HIS接入和信息共享制度与政策保证,业内也没有能够达成共识和共同遵守的实施规则,各地各医院花费大量资金建立的HIS系统不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信息交换和共享作用,制约了远程医疗的发展。

 

远程精准放疗人才极为匮乏,技术评价、考核和等级认定体系尚未建立健全,放疗效果评估、监督体系缺位。

 

目前,我国约有70%的确诊患者接受放疗,平均每人花费至少5万元,仍有1/5的患者死于癌症,这与放疗物理师人数匮乏、技术能力良莠不齐有直接关系。按国际标准,提供放疗服务必须配备的人员包括医生、物理师和剂量师,我国物理师则兼任剂量师工作。2011年,我国有大约1161个肿瘤治疗中心,接受放疗治疗的患者大约56万,却只有1887名物理师。2014年,国内放疗单位增至1579家,每年增长约12%,物理师约2400人,增长约10%,物理师匮乏形势更加严峻。放疗技术对物理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基层医院放疗医护人员、物理师专业培训需求强烈,但规范化的培训周期至少半年到1年,大型医院的培训提供能力非常有限,加上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培训方积极性不高,很难满足培训需求。通过精准云放疗平台培训和培养人才,显然是“互联网+远程医疗”的优势之一。

 

如何推动“互联网+远程医疗”

 

针对现实困局,需要对推动“互联网+远程医疗”的相关政策和制度进行整合。

 

制定国家标准,建立“互联网+远程医疗”分级质控体系。一是利用专业资源,依据国外先进的放疗标准,参照RTOG\TG142\TG100等成熟标准,由国家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委托专业学会研究制定详细的行业标准;二是选取试点单位,试行修订后确定为国家标准,予以实行;三是根据医疗机构的技术能力和设备配置状况,建立与“互联网+远程医疗”相应的评级与质控体系,确定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远程医疗”的范围和项目级别,按级别提供诊治服务。

 

进一步简政放权,将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许可审批制改为准入制。同时,严格“互联网+远程医疗”初期准入标准,进行规范化试点。一是参照鼓励社会资本办医院的相关政策,允许各级医疗机构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采购配置放疗设备。对基础条件较好的医疗机构,可实行先购置后准入;二是严格肿瘤远程诊治的监管和准入体系,由国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对达到相应技术和设备标准,有条件进入“互联网+远程医疗”系统的,核发相应的医疗服务范围许可;三是由国家卫计委等相关部门牵头,选择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和互联网企业进行试点,可以“肿瘤精准放疗云平台”建设为试点项目,取得经验,逐步推广。

 

配套出台“互联网+远程医疗”项目的定价范围和标准,缩短医保目录更新时间,发挥市场定价机制作用。一是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快制定和整合“互联网+远程医疗”政策体系的节奏,尽快制定出台推动政策,修订障碍性政策;二是缩短医保目录更新时限,在总体费用控制的前提下,结合相关的医保政策,按优化、便捷的方式调整医疗定价体系;三是把该放给市场的放给市场,可以按市场需求调整定价的,尊重市场规律,由市场机制定价。

 

打破医疗数据封锁、割据局面,加快建立医疗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县级以上医院医疗数据联通共享。一是出台互联网企业与各级医疗机构合作共享医疗数据的鼓励政策,拆除实现远程医疗的地域、层级间数据封锁的政策“藩篱”;二是出台医护人员主动运用互联网开展诊疗的鼓励政策,将“互联网+远程医疗”模式渗透到诊疗一线;三是通过专业的医联体等组织,建立专业性的分科医疗数据共享平台,首先实现专科诊疗数据共享,降低诊治成本,提高治愈率;四是逐步实现医疗服务消费者端的数据标准化和共享,通过满意度调查、患者跟踪回访等,为医疗机构的诊疗效果和医护人员水平评估提供依据,实现有效监督。

 

加强“互联网+远程医疗”操作规范培训,严格医护人员上岗体系,推动专业行会成为技术规范化培训及考核评价的重要主体。有计划、有组织地加强医护人员培训与考核评价需要从4个方面入手:一是从战略高度认识这一问题,列入国家人才培养的相关规划,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同时,委托相关机构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根据规划组织规范化的专业培训;二是作为医疗机构考核评价指标之一,定期对医护人员“互联网+远程医疗”的操作能力和水平进行考核和评价;三是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指标体系中增加相关指标,提高医护人员学习“互联网+远程医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充分发挥行会作用,鼓励相关行会成为“互联网+远程医疗”培训及考核评价的重要主体,既有利于推动行会自身发展,又有利于规范化标准的普及、落实和评价监督。

精准医疗行业市场范文第6篇

关键词:医疗器械;项目研发;风险问题;管理措施;风险管理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2-0178-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2.086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技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均有了良好的改变,人们逐渐意识到身体素质与自身健康的重要性,这种意识也促进了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医疗器械项目的研发已成为高新科技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产业研发具有跨度大、研发时间久、难度系数高、法律要求严格、安全方面要求严苛等特点,这就增加了医疗器械研发的高风险,因此如何有效规避研发风险,提升研发质量是当前我国医疗界以及众多医疗器械研发人员所关心的问题,那就必须要了解现存的风险,并加强研发项目的风险规避与管理工作。

1 我国医疗器械研发背景与风险管理现状

1.1 研发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健康情况,包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健康状况,这就在无形之中提升了社会对医疗器械以及各种医疗保健产品的需求与要求,可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前景良好。就当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情况而言,规模较大或年营业额过亿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但是医疗器械的生产企业注册率则相对较高。现阶段我国各个等级的医院中国产医疗器械应用率和占有率偏低,大部分科技含量高的大型或精准型医疗设备和器械均购于国外,就这一点可以看出我国自产的医疗器械科技含量较低、研发与生产均缺乏一定的竞争力,同时大部分医院对我国国产的医疗器械质量以及售后服务质量评价较差。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医疗器械研发能力低、生产企业规模小、自主知识产权不足等,因此我国若想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要增加医疗器械研发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加强研发工作力度,进而提升国产医疗器械的核心竞争力。

1.2 风险管理现状

为提升医疗器械的研发质量,医疗器械行业以及相关研发人员的风险意识与其管理意识均有显著性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在提升研发质量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有专家认为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措施及管理程序的制定应以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主要包括企业规模、企业结构和组织机构、产品特点以及产品的作用方式等内容,并根据国家或国际相应标准在企业中建立起风险程序管理文件,以此对研发风险的识别方式、评估方法以及应对对策进行有效规范。除此之外还应该在企业内部培养或从外部吸收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保证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行业标准为《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YY/T 0316-2008),其内容明确了风险管理工作的组成及评审等信息,国家已于2016年1月26日了YY/T 0316-2016版行业标准以及《医疗器械YY/T 0316应用指南》(YY/T 1437-2016),其将于2017年1月1日实施。除此之外,《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以及《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也是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有关医疗器械研发及风险管理要求和标准。

2 医疗器械项目研发面临的风险问题

2.1 医疗器械项目研发特点带来的风险

当代世界是一个以科学技术为发展核心的世界,而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科技相关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在社会各个阶层的各个方面均有医疗器械的应用,例如人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疾病预防与控制、各大医院中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患者身体机能以及各项技能的恢复或康复干预等,均有不同种类医疗器械的参与。医疗器械在人类身体健康方面有着巨大的正面作用,同时医疗器械的应用具有十分强烈的专业性,若错误应用不仅会对医院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对应用者造成身体上的创伤,因此针对医疗器械的研发工作相关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在法律以及医疗安全方面提升了要求和标准。医疗器械的研发不仅具备普通产品研发中所拥有的未知性、创新性、不确定性等特点,还具备投资高、周期长、多变性等特点,这对其研发工作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2.2 医疗器械项目研发环节过多带来的风险

上文中提到医疗器械的项目研发存在较多的特点,为研发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阻碍,而特点相对繁多且复杂,那么在研发过程中的任意一个方面出现问题就会对整个研发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甚至是研发失败。比如,一个新型的医疗器械的研发过程十分复杂且漫长,需要工作人员在研发之前进行初期市场调查,了解当前市场对即将研发产品的需求性以及其他数据,并且还要根据调查数据对该项目的研发可行性进行细密的分析,可行性报告通过审批后需要据此由专业人士进行该研发项目设计方案的理论验证,对研发产品的预制品进行质量和可用性检测以及对研发产品的临床试验应用效果进行调查,调查结果符合相关标准后将其送检,有关部门对该产品进行合格审批后其才能进行最终的批量生产和销售,不仅周期漫长,其研发和生产还需要相当数量的资金予以支持,在上述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即使是十分微小的失误、数据误差、细微的差错或不达标等问题,都会导致该项目的整体研发失败。

2.3 医疗器械项目研发的双重特性带来的风险

每一个新型产品的研发过程都会面临较多的困难,并且还需要研发人员在该过程中不断的对产品进行创新和探索,普通的科研产品研发之路就已经有非常多的困难,而医疗器械的项目研发不仅具备普通产品的特性,同时还有属于自己的特点,这种双重特点为其研发造成了十分巨大的风险。例如,医疗器械项目研发存在的技术风险,市场需求在不断变化,而这种变化会给医疗器械项目研发带来市场风险以及政府根据市场需求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为医疗器械项目研发带来的市场政策风险;项目研发资金紧张以及周转不便利而给医疗器械项目研发带来的金融风险以及医疗器械项目研发成功后的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瑕疵或残次品等带来的质量风险等。

3 医疗器械项目研发风险应对与管理

医疗器械项目研发属于一种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活动,同时也是研发活动,这种企业间的良性竞争也是当代社会医疗器械市场竞争激烈以及科技水平快速提升的表现,同时新型产品的更新换代也为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进行项目研发提供了动力,在提供动力的同时也为其研发工作带来了风险与挑战。因此当前时期我国医疗器械项目研发风险规避与管理已成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在风险规避与管理工作的实施中需要企业做到以下四点:

3.1 提升企业的科技水平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加强其自身对国际先进科技的学习,提升科研技术水平。我国医疗器械项目研发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应用先进的科技进行项目研发,将科技融入产品中可有效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增加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除上述优势外,科技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降低落后技术在研发中所造成的质量和安全隐患数量,规避研发风险,因此企业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其医疗器械的研发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3.2 建立高效的组织结构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进行新产品项目研发过程中建立高质量、高效率的组织结构,对企业资料的应用率能够产生最大化的提升。高效组织结构的建立能够充分利用企业项目研发中心的资金、人力资源以及数据信息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分配,可以进一步提升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对研发风险的应对能力以及风险管理质量,由此可见,在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内部根据研况建立一个高效率的组织结构对其项目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3.3 对医疗器械市场进行科学预测

一个科研项目是否研究成功,不仅取决于该产品的应用性、实用性以及安全性,还需要有良好的市场接受度,也就是说,医疗器械的项目研发安全性、实用性以及有效性方面均已得到官方认可,但也并不证明该产品已经研发成功,还必须要有良好的市场接受度,即产品有市场需求,满足双方面条件才能证明产品研发成功。因此在研发之前对该产品的市场需求进行精准的预测对其研发风险的规避具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研发单位结合实际成立市场风险和需求预测小组,以降低市场风险。

3.4 政策风险的应对与管理

政策风险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项目研发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保证企业项目研发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需要对政策风险予以重视并进行有效规避。做好政策风险规避需要企业持续且密切地关注政府相关法律法规的动态,因为医疗器械属于一种特殊产品,因此政府为其颁布了注册法规以及行业标准以保证其安全性。企业在规避政策风险时必须对该产品的法律法进行深入了解,保证在产品研发前期进行正确立项,同时密切关注政府相关政策的动态,再有新的政策出台时可及时按照要求对研发工作进行相应调整,以保证研发顺利开展。

4 结语

总之,在科技不断发展与进步的新时期,医疗行业中的医疗器械研发工作数目激增、规模扩大,但是也因此带来较多的研发风险,企业应对研发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此制定风险规避与管理措施,进而提升企业在项目研发方面的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平,欧阳昭连,池慧,等.TRL及其在我国医疗器械技术成熟度评价中的应用探讨[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5,36(5).

精准医疗行业市场范文第7篇

基因测序是医疗诊断与治疗的革新技术,也是精准医疗的入口。从百亿空间的生育生殖检测,到千亿市场的肿瘤个体化治疗,再到万亿级的基因体检咨询市场,都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2016年被认为是国内基因产业元年。受信息技术推动,基因遗传数据的解读与利用迸发出新活力,引发医药与IT巨头跨界联手布局,抢占先机。各方资本也开始跑步进入这片市场蓝海,国内出现基因产业的创业浪潮。经过2014年和2015年两年的持续发酵,基因产业终于站上了“风口”。

基因产业的诞生

基因产业不等于基因检测,但是却由基因检测开端。目前,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已经突破了信息产业的摩尔定律,现在人类全基因组测序成本已经降到1000美元以下,未来这一数字还将继续下降。围绕基因新技术的创新,集聚了越来越多的人才、企业和资本,一个新兴产业已经诞生。

近年来,美国、欧盟、英国、日本、韩国等已将基因组科学作为生物产业重点领域。2014年,韩国政府启动耗资5.4亿美元的后基因组计划,推动新型基因组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2015年,美国政府宣布启动精准医疗计划,2016年将投入2.15亿美元支持基因技术的创新。

基因产业的高速发展,得益于测序技术的突破和大数据工具的运用。一方面,基因测序成本降低,为实际应用奠定基础。美国基因检测公司23andMe个人基因测序产品售价,从2006年的999美金降低至如今的99美金。目前公司估值已达11亿美元。另一方面,大数据分析工具加强了基因信息的解读能力。如果将基因数据比喻为人类的密码,那么获得密码远远不够,只有破解密码,基因数据才体现价值。正因为如此,IT(信息技术)与BT(生物技术)的融合发展成为新趋势,许多IT公司都在涉足基因信息的云存储与智能解读。

谷歌2015年开启了基因组的云存储服务,将单人基因组数据从100GB压缩至1GB,费用从25美元降至25美分。亚马逊投身基因信息分析的云存储平台建设,英特尔致力云技术以及相关芯片技术开发。IBM、微软也在开发基因数据分析利用云平台。

基因产业将是一个万亿级的蓝海市场,它的产业链包括测序仪器生产、测序服务提供、数据分析处理、衍生行业等。在产业链上游,基因测序仪基本被Illumina与Life Tech垄断,而华大基因通过收购CG介入,已具备自主研发及产业化能力。产业链中游是基因检测服务,目前NIPT技术已非常成熟,而PGS、肿瘤及遗传病筛查的科研项目不断创新前进,产业成熟度也在提升。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看到一个个千亿级别的基因检测服务产品。产业链下游,号称“上帝之手”的基因编辑治疗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美国企业Editas,Crispr Therapeutics拟在纳斯达克上市;而基因大数据领域将随着整个产业的不断扩张和普及指数级高速发展。

我国产业受政策环境影响巨大,基因行业在监管趋严的同时,政府鼓励性态度逐渐明确。2014年之前,中国基因产业基本处于放任发展状态。2014年2月开始,国家叫停基因检测项目,由此基因产业真正纳入监管视线。2015年进入部分放行期。现在基因测序行业正处于政策鼓励发展期,政策的明朗对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应用热点创业潮

基因技术目前已经在多个领域应用,其中生育、肿瘤等应用热点迎来了创业热潮。首先,用于产前胎儿罕见病筛查。我国出生缺陷约占出生人口总数的4%-6%,占全世界出生缺陷儿童的1/5,而产前胎儿疾病筛查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据统计,近三年来我国至少有20万孕妇接受产前基因检测。目前,相关基因检测已贯穿婚前、孕前、产前、新生儿等整个生育过程。

其次,用于肿瘤精准治疗。肿瘤的发病与基因突变有关。随着技术的进步,肿瘤基因检测已从需要手术的组织活检升级为血液检测的液体活检,对病患的创伤大大减少,精确度也大大提高。目前,我国已批准多家肿瘤诊断高通量基因测序试点单位。

第三,用于复杂疾病治疗。科学研究已表明,自闭症、心律失常、骨髓增殖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老年痴呆、肝病及罕见病等多种疾病都与遗传因素相关,我国一些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已经开始引用基因检测作为疾病治疗、药品研发的参考。

目前,企业和资本已经纷纷布局基因产业。深圳华大基因是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究中心,其服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一大批创业公司也在寻求机遇。碳云科技、基因猫、吉因加、观世健康科技、23魔方等公司纷纷出现,覆盖基因产业的不同环节。如吉因加致力于在肿瘤的防治中引入基因技术,观世主攻面向大众的基因检测精准医疗服务。

中国企业也在IT与BT技术的融合浪潮中寻找机遇。英特尔、华大基因、阿里云于2015年合作建立了亚太地区首个定位精准医疗应用云平台。华大基因将在此基础上构建基因组学的数据中心和分析平台。碳云智能科技公司则试图打造专业的健康数据收集平台,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分析并应用生命大数据。

虽然近年来基因行业风起云涌,但总的来看,国内“南华大,北利普康”的格局暂未改变,业内大佬的地位暂时无人能撼动。尽管如此,风口上的玩家已经陆续入局,基因产业也开始进入爆发式发展阶段。

技术研发与政策创新

相比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基因产业发展面临着技术研发与政策监管的双重挑战。虽然中国在基因组测序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相关的测序仪器制造、临床、医药研发等领域,仍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

从产业来看,基因检测是一个以技术论英雄的行业,谁掌握了先进的技术,谁就拥有了核心竞争力。未来,全面突破技术壁垒之后,行业面临的必然是一波大的洗牌,许多企业将飞速前进,而另一批则会很快消亡。

除了技术挑战,我国基因产业发展也面临认知以及医疗体制方面的障碍。首先,社会认知程度不高。基因测序仍是小众选择,许多患者、医生、政策部门并不了解基因测序知识。其次,与临床脱节,甚至冲突。对大部分医院而言,基因检测仍是游离于医院体系之外的患者自主选择。

在肿瘤治疗领域,靶向药是针对基因靶点的用药,严格来说病人用药之前需参考基因测序结果再判断用药。但由于基因测序仍不普及,许多医院不能给患者提供全面、深入的基因检测和解读,有的医生甚至盲目排斥基因检测,以至于有助于精准用药的基因检测在临床中不能得到推广。

另外,监管体制滞后。肿瘤基因测序需要测量多个基因点位,但现有的监管办法是逐一批准可测点位,客观上严重滞后于技术的实际探索。业内有这样一个比喻:理想的模式是监管“餐馆”而非对每一道“菜”进行检测。

从政策创新角度来看,需要在顶层设计、资源配置、评价体系等方面支持基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从而全面建立应对国际竞争的真正实力。在医疗体制方面,应尽快将基因测序无缝连接到医疗体系中去,与病历、医保结合,逐步地改变医生和病人的诊治参与方式。可以从试点单位进行局部探索,也可以借鉴美国多元监管模式支持新技术研发。

精准医疗行业市场范文第8篇

网购红利衰减,线上线下迎来融合时代。网购增速下降,电商经济将进入新常态阶段(增速下降到30%以下);网购人口红利锐减,传统价格战逐渐向精准营销过渡,社交及交易数据获广泛应用。

增速放缓引发渠道关系变革,电商开始与实体企业进行合作甚至融合。如阿里苏宁互相入股,苏宁与万达达成战略合作,京东入股永辉等。线上线下供应链资源共享是大趋势,从投资角度看,具备供应链比较优势的实体企业更易受电商青睐(网点、品类经营、仓储物流资源等)。

国企改革逐渐深化,继续贯穿行业全局。国企改革解除行业及公司发展桎梏,打破原有机制促进转型发生。其中,广州是改革力度及速度领先地区,深圳有望接力广州成为改革热点区域,上海、北京亦是改革重镇。

转型仍是零售行业主要的驱动因素,由于经济增长放缓、终端需求萎缩,传统零售企业模式转型势在必行,线上线下供应链融合提供新机遇。

转型方向一:拥抱互联网,发展跨境电商。目前跨境电商整体交易规模已近4万亿元,并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政策红利扶持下,跨境电商产业将蓬勃发展。

互联网环境及技术改善,黄金珠宝逐渐向线上迁徙。中国黄金珠宝市场规模未来三年有望达万亿规模;行业格局分散、CR不足40%,目前电商化率不足10%。

转型方向二:供应链服务。零售业本质为商品+服务,电商发展对实体渠道稀缺性产生冲击,并引领供应链效率变革升级,供应链服务随后快速发展;电商品牌化为大趋势,具备营销优势的电商代运营平台迎发展良机。

转型方向三:品牌企业受益消费升级、渠道效率提升。在渠道O2O转型推动下,品牌商与消费者联系将变得更加紧密与直接,品牌商有望迎来发展新机遇。

零售行业转型的主题风云变幻,创投、养老、VR都成为市场热点。

主题风云一:创投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国务院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各类科技园、孵化器等加快与互联网融合创新,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载体。

主题风云二:大健康,受益消费升级、人口老龄化。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养老产业供给不足、需求迫切,政府政策持续扶持,打开万亿级市场空间。其中,养老服务最具发展潜力,当前可行的盈利模式在于高端养老服务运营和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供应。

预计到2020年中国老龄化人口将达到2.5亿,养老产业需求市场将达到5万亿元。生育率的降低促使了“养儿防老”的观念转变,机构养老的模式开始兴起,目前中国“9073”的养老格局已基本明确。近年来,关于养老产业发展规划的国家和地方政策频频出台,尤其是对一些重点的养老子行业的大力支持,以及各大上市公司、民间资本开始大力布局养老产业,我们预计养老产业即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机会。

养老服务是养老产业四大板块的核心,其中医疗护理服务更是产业链的重中之重。养老与医疗的分离使得养老机构远未能满足老年人的医疗需求,我们认为未来“医养结合”有望解决养老和医疗分离的痛点。随着未来居家养老成为主流形态,上门护理的服务需求有望成为一片“蓝海”,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的发展将有效提高有限的专业人员对庞大的老年人群的覆盖,同时移动医疗也将实现对老年人健康更及时有效的监测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