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考历史史料价值

高考历史史料价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高考历史史料价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考历史史料价值范文第1篇

一、以历史课程主干知识为基础,利用史料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判断、综合概括能力

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记忆是基础,运用是目标,理解是关键。历史基础知识是实现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力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考试题仍然是立足课程主干知识,紧紧围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设置题目。

高考命题具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鲜明特点,避开教材谈课程,利用教材中没有出现过的史料设题是最好的体现。各地高考试题无一例外的都是增加了史料的运用,利用史料创设情境,设置问题。考查的就是学生从史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的正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能力。

史料呈现的方式、种类也是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包括:

文字、表格、图片、图表、漫画等等。通过史料的设置,不仅仅使题目新颖,考查学生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外的史料,给学生创造更多的阅读理解、分析概括的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灵活运用奠定基础。

二、把史料、史论、史观引入课堂,加强对学生历史理论和历史方法的指导

史料的运用不仅在于创设新情境,还是进行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基础,分析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史论是指关于客观历史,如:史事、人物、历史现象等的评论,是研究史料得出的结论;史观则是研究历史的角度和方法,是方法论和世界观的反映。

这类题目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要求考生对史

料、史论、史观进行阅读、理解,分析、概括,提取有效信息。第二种是让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史料、史论、史观的真伪或者评价。第三种是对史料、史论、史观相互间的关系进行阐释、论证,得出历史研究的原则和方法。这类题目构建了史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框架,呈现了史学研究的基本过程,也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历史观以及多层次、多角度、辩证地、创造性地分析和论证问题的能力,以及历史学习与历史研究的方法和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基本人文素养。

鉴于这种考查角度,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史料、史论、史观的教育,除了让学生明白三者的基本概念,还要引导学生大胆设疑、小心求证、史论结合、有理有据、自圆其说。既使用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也要关注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新趋势,把生态史观、社会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等及时引入,加强利用。

三、关注时代与社会,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高考试题还体现了紧扣热点、关注社会和时代的特点,也是通过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时代主题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历史教育实际上是培养“人”的教育。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历史教育的人本追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就从个人、国家和民族、世界和人类三个维度明确地提出了“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要求:包括个人的人文精神、人生境界、人生态度、健全人格、坚强意志、团队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形成与完善;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等。

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关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适度关注时代主题与社会热点,做到学科特点和时代特征有机结合,科学性与人文性相得益彰。

历史是一门可以“鉴往知来”的人文学科,具有不可替代的人文教育、思想引导、决策参考和社会改造的功能。教师要不失时机的教育学生弄明白什么是民主、共和、、理性、人文精神、和平与发展,还有思想解放、制度创新、和谐社会、社会保障、民族主义等,要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关心国家大事和人类命运,使学生初步具有一个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核心价值观念。

四、重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个性发展

新高考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倡导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近年来,各省高考题都增加了开放性题目,把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学习能力作为考点,更加重视对考生创新品质的考查。

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与独立思考,给考生留下了多角度思维的空间,评分标准的设计也是多元化的,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开放性,强调思维水平的区分。虽然开放,但也并非无章可循,不管哪一种类型的答案知识基础还是主要的得分点,答题技巧要符合题目中给出的具体要求。主要是多角度分析,全面的认识问题,语言组织和表达上尽可能地采用书面语言、学科语言组织答案,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史论结合、有理有据、自圆其说。

这种考查方式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进行怎样的语言组织和文字表达训练,以及科学的学习和研究历史的方法理论。

高考历史史料价值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江苏省高考试题 历史复习 史料阅读能力

纵观近三年的江苏省历史高考试题,多以创设“新材料”、“新情景”的形式出现,将考查目标定位在能否以读通史料、运用史料为落脚点,这就要求在历史复习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即能够“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说明历史观点”[1]。江苏省有人教版和人民版两套教材,两者差异很大,而高考命题不拘泥于不同版本的表述,如何在复习中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现作如下探讨。

一、帮助学生整理教材,构建从整本书到阶段特征再到每课的框架,站在宏观看微观,自上而下、高屋建瓴地掌握史实。

(一)掌握人类历史进程的基本规律,这是掌握史料阅读能力的一个基本方法。

如必修(1):“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进程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历程。探讨它们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与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是历史必修课程政治模块的重要目标。”[2]必修1政治史的核心在于权力的分配,高三复习时可以先从宏观上构建必修1第一到第三单元、第六单元的整体框架,如下:

以宏观带动微观,不仅易于学生提纲挈领地掌握史实,而且能揭示知识点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得出启示,形成史观。这也就掌握了阅读史料的基本方法。以2009年江苏高考第7题为例:

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

A.全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

B.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

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D.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

此题选B。该题考查的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所以复习时应先掌握近代化的概念。近代化是人类世界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这是基于人类文明发展一般规律得出的结论。但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出发,还面临另一任务:民族独立。

(二)提炼单元阶段特征,这是提升史料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必修3本教材以专题形式呈现,最大的弊端是割断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整体性,不能有机揭示经济、政治、思想之间的联系。而每年考试说明则以时间段为单位,呈现经济、政治、思想的具体考点。所以在复习中要准确揭示各时期的阶段特征,即掌握知识的横向结构,这样学生才会融会贯通。

以2010年江苏高考第21题第(3)问为例: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3分)【答案】城市商业布局:打破市坊界限;思想:出现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理学);文学:出现一种更易抒发感情,表现市井生活的新体裁(宋词)。该题以茶叶为抓手,揭示宋代的社会特征,从狭窄的角度,考出了历史的广阔。所以在复习中要使学生形成多维的知识结构。如:对中国的发展史可以进行如下尝试:

(三)帮助学生构建每课的知识结构,这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途径。

高考试题虽以能力测试为主,但史实是关键。在教学中,可编写教材阅读提纲,将孤立、分散的史实以一定的线索整合在一起。由于“一纲多本”的现实,教师首先要阅读不同版本的教材,提炼出覆盖教材核心的主题,用高度概括的文字,把主干史实纳入框架中,使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如果每课都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简明扼要的结构,坚持下去就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

以2010年江苏高考第23题为例: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前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

请回答:(1)图①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①和图②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斯大林工业化政策有何不同?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答案】(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为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不同:改变部分企业的国有性质,实行租让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高度集中管理。评价:发展学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恢复经济,巩固工农联盟。

但在高三复习中,完全可以将对新经济政策的评价容纳到具体结构中去,考试时遇到类似的题目则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如:

二、培养学生掌握历史研究的最基本原则,即“史论结合”。

所谓“史论结合”,也就是要让论点“从史料中来,到史料中去”。“从史料中来”即要能“从纷繁复杂的史实中认识事物的特征;独立地对问题提出不同看法”。[3]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形成史观的过程,更是阅读能力升华的过程。“到史料中去”即运用理论指导研究。在教学中涉及某一史论的时候,可要求学生尽量多地举例证明,使学生举一反三,从而汲取历史的智慧,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历史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这也是历史学科的价值所在。

以2010年第24题第(3)为例: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原则是什么?【答案】论从史出。

本题考查了历史研究的最重要原则,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大学《史学概论》中一些史学研究的基本要求,如“孤证不立”和“无证不信”;反对按照某种先入的理念剪裁史料;坚持史料互的证,要能从同一问题上的不同意见中发现问题。

新课改的高考方向注重考查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所以在教学中要加强培养。一位教育学家曾说:“学生的智能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课堂教学的契机,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这不仅能使学生提高能力,而且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2011江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学科考试说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1-2.

[2]江苏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1.

[3]2011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学科考试说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2.

高考历史史料价值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3―0071―01

高考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关注人文素养、体现课改精神已成为当前高考命题的一种重要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从提升学科素养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从而提升历史教学的立意及效率。

一、通过历史事件及史料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和思考

新课程要求教师将“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理念贯穿于历史教学中,使学习成为学生体验和上升生命价值的过程。如,在学习“欧洲的联合”这一内容时,笔者引入了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法国总统戴高乐的照片及其生平介绍。为了再次调动学生的思维,笔者还引用了相关史料,从法德和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并感悟“宽容、合作、双赢”的历史智慧及现实意义。通过引导学生在前人的思想和命运中反思、追问,不仅丰富了他们的思想,更教给了学生生活的智慧和艺术,同时也帮助学生理解了“求发展、保安全,走和平崛起之路”是当今中国的正确选择。

二、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及史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诚信、公平是当代公民素养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历史思维和素养的现代公民。在课堂教学中,这些素养得到锻炼和提升,才能真正体现出历史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如,在“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利用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观看了纪录片《徽商》,以学生较为熟悉的徽商代表人物胡雪岩为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并分析徽商从兴起到衰落的原因以及徽商精神的现实意义,并要求学生在课后通过网络等途径深入了解徽商。在交流讨论中,学生说出了如下的心得体会:

1.历经百年,胡庆余堂依然熠熠生辉,“真不二价”是其信守的经营理念,“讲道义、重诚信”是现代中国人应该坚守的道德基准。

2.徽商以勤奋和吃苦耐劳而著称。开拓进取、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的勇气和经历,为徽州人树起了不朽的“徽骆驼”纪念碑。

3.徽商执着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且卓有成效。

4.徽商虽然致富,依然自奉俭约,克勤克俭。面对国难民困或旱荒水灾时,却又会慷慨解囊,将财富奉献给社会。

徽商身上这种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卫国安民的爱国精神,惠而不费的勤俭精神,汇聚起来就是一种不因时代变迁而褪色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而这些正是时代赋予我们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的重大使命。

三、让史料说话,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感悟历史的能力

让史料说话,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感悟历史的能力,实现“由教师教一样的历史”向“学生发现不同的历史”的转变,是新课改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如,在进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的教学中,我精选了以下两段史料:

材料一 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 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判刑时必须始终考虑罪犯的年龄与涉世不深。

――桑德罗・斯奇巴尼选编《民法大全选译》

材料二 古代罗马人相信,在人类之外客观存在着一种必须服从的力量,这就是约束人类的自然法则,法律的目的是保证人类“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

――《民法大全》

在材料呈现之后,我引导学生围绕如下问题进行思考:《民法大全》中蕴含了哪些法理精神?有何现实意义?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再引导学生领悟法律在人类社会中对维系公共秩序、协调社会矛盾的积极作用。通过学习,学生明确了法律在维持国家长治久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国家进行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强化了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让学生感悟、体会到正义、自由等蕴含在罗马法中不朽的法理精神。

高考历史史料价值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型选择题;解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9008101

近年来,史料型选择题在高考历史试卷中出现的频率日渐增多,这一趋势引起了越来越多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并积极探索相关的应试技巧。笔者身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同样加入到了研究史料型选择题解题技巧的行列之中,现将个人的一些想法与感悟总结、归纳如下。

一、高中历史史料型选择题的概述

历史高考试卷中的史料型选择题通常会引用某些历史专家或者历史人物的相关言论,并在其后附注一定的题目。从整体上来讲,历史高考试卷中的史料型选择题立足于高中历史教材中所出现的基本知识点,侧重于考查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掌握以及迁移能力。2016年全国历史Ⅰ卷的第26题及32题都是该题型的很好诠释,具体如下所示。

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相较于一般的选择题,史料型历史选择题有着其独特之处。下面,笔者仅结合具体的历史题目对史料型历史选择题的有效解题技巧展开分析与探讨。

二、高中历史史料型选择题结题技巧分析

解题技巧一:组合关键信息,快速解题

20世纪30年代初,知名民主人士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妄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不战送江山,万世同羞耻……”诗中的“江山”主要是指(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平津地区 D.华东地区

学生在解答该选择题时应当快速抓住题目所给出的信息,在提炼出“20世纪30年代初”“民主人士”“不战送江山”等关键信息之后,结合所学的高中历史知识点可知,何香凝借助其诗讽刺的是于1931年后所采取的“不抵抗政策”,其直接后果便是东北地区大片领土被日本人占领。由此,答案呼之欲出,即为A。

解题技巧二:解析题干,轻松排除

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曾经说过:“他们迫切要求在世界上赢得尊敬,他们看到大国是靠军事实力赢得尊敬的,于是力求与这些国家并立。由于资源缺乏,技术落后,他们不能不采用比古代暴君希律王更加毒辣的手段。”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他们”主要是指欧美列强

B. “大国靠军事实力赢得尊敬”指二战后的美国

C. “这些国家”主要指中国等亚洲国家

D. “更加毒辣的手段”即指等

不同于上题,该题最大的特点是学生无法通过浏览题目快速从中抓住关键词,于是,学生需要在认真解析题干的基础上,恰当运用排除法。

高考历史史料价值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谱牒史料 命题思路 时序 动机 综合

近年来谱牒类试题颇受命题者的青睐,除了它本身的史料价值外,还具有一定的人文价值。谱牒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所蕴含的“家风”和“族风”包含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理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命题者根据需要对谱牒史料加以整合,推陈出新,在知识再现、线索分析、论据对比、生成结论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近年来谱牒类试题的考查,其命制思路有迹可循,探求该类试题的命制思路,有利于在日常教学中对其进行针对性解读,有助于学生高考解题思维的培养、观察视角的选择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思路一:时序与地域

历史时序观念是指在历史学习中树立时间意识,运用各种时间术语及历史分期进行历史陈述,把握历史变迁与延续、原因与结果等逻辑关系。历史时序观念是分析和理解历史知识的纵向轴。谱牒史料试题利用涉及的不同时代内容,达到勾勒社会嬗变脉络的目的。历史学习中,在全球史观指导下的地域观念是指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思想文化有不同的历史渊源和不同的发展线索,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特色的文明互相碰撞,彼此交融,共同发展。地域观念是剖析历史的横向标。通过中西方谱牒史料的展示,反映不同文明的发展及碰撞交融也是一项重要的考查手段。

材料一:立族长,立族正、族副,劾查良莠,宣圣谕,敦族义,创祠宇,置祭田,守坟墓,重谱牒,立宗会,叙伦理,正闺门,端蒙养。――据明万历四十年《虎墩崔氏族谱》“族约”(注:圣谕指明太祖朱元璋的“圣谕六言”,即“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1)概括材料一中“族约”内容的主要特点,这些“族约”在当时有何作用?

材料二:(在19世纪的西欧)没有生产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父母一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群组。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了父母的家,当有了一个在新地方安居的机会时尤其如此。……这种“空巢”家庭(指子女离家后父母独居的家庭)数量的增加是近来家庭发展的一个特征,并且是与工业化进程相联系的。

――[奥]迈克尔・米特罗尔、雷因哈德・西德尔《欧洲家庭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西欧家庭结构和家庭职能的发展特征,并简要说明其原因。

材料三:叶善F负责这版族谱的编写。他详细叙述了自己留学日本十年的经历,以及对自己产生的影响,“琴自奏也,耜自耕杼,目织工自成器也,极之纤细……呈新社会庄严璀璨之现象。”“何以故?”他反问道,“此皆为国家主义的民族,而非家族主义的民族也。”……而在1867年版的《叶氏族谱》倭仁序对传统家族制充满赞誉,认为它是中国社会秩序的基础。――[美]周锡瑞《叶――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

(3)材料三中《叶氏族谱》前后两个版本序言中的家族观念有何变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宋元以后,私家之谱,不登于朝,于是支离傅会,纷纭蝽驳,私造官阶,倒置年代,遥遥华胄,徒为有识者喷饭之助矣。

――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1116,《巨野姚氏族谱序》

(4)综合以上材料分析族谱、家谱在研究家庭变革方面的史料价值?

答案:(1)特点:宣扬教化,维护等级制度;强调伦理道德,体现儒家思想;重视宗族关系管理。作用:约束族人言行,调节家庭关系,凝聚宗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

(2)特征:家庭结构:父母独居家庭数量增加;家庭职能:家庭的生产职能逐渐消失。原因:工业革命,机器生产逐渐取代家庭手工业,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雇佣劳动者进入工厂做工;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加强;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3)变化:前者强调传统家族制度,后者强调民族主义。原因: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西学东渐,西方的民族、国家观念得到传播;近代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叶至F本人留学日本的经历对其产生影响。

(4)族谱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家庭和社会状况,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但是族谱、家谱本身严谨性不够,存在为尊者讳、为亲者讳的情况,有虚假成分,需要与其他史料印证。

在时序与地域思维指导下,该题最大的特点是作纵横双向比较,巧妙地把古今中西的谱牒史料关联起来,让学生借助历史知识的迁移分析历史现象,深化对社会发展变迁的认识。首问要求阅读材料并准确提取有效信息,调动并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通过人际关系的调整、宗族内部的管理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三个层次概括谱牒的特点及作用。次问通过对谱牒史料分析所得的历史进行逻辑整理和认知对比,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发展观察历史的脉动,在工业革命这一历史关键节点浓墨重彩地勾勒西方家庭结构的变化及深刻的经济思想根源。三问注重人物与时势的交互作用、理念与制度的差距联系对历史现象做出合理判断,突出了中国近代以来新旧观念的兴替。最后一问则是综合材料,通过有效衔接和严密的逻辑推理,客观辩证地分析谱牒史料的价值所在。

在该题型中,涉及时序问题往往以核心概念为牵引,聚焦问题,发散思维,突出历史发展中的传承与创新,强调历史的延续性立足于社会稳定等角度分析,而历史的变迁则突出社会进步的思路。地域观念的考查集中反映在以全球史观为指导的中西方文明的碰撞交汇,拓宽学生视野宽度和思维广度。

思路二:动机与效果

动机属于主观范畴,指支配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主观愿望或意向,是人们活动的直接动因。效果属于客观范畴,反映人们按照一定的动机进行实践而产生的客观后果。动机是效果的行动指导,效果则是动机的行动体现,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人的动机是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并在实践中实现从动机到效果的转化。动机的好坏及其效果的好坏,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最终的、客观的回答。谱牒类试题中往往会结合史料中反映的历史现象深究其背后的社会根源,并考察其带来的社会变化。

材料: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

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6分)

答案:(1)内容: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

(2)作用: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抑制旧士族的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

本题旨在借助唐太宗改革谱牒的史料考察其政策的内容及影响。概括谱牒改革内容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据材料“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可得出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据材料“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可得出扩大入选范围;据材料“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可得出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据材料“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可得出建立新的门第标准。第二问分析谱牒改革的作用即着眼于基于动机的历史效果。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从当时看,据材料“皇族被列为第一”和所学知识可得出加强皇室地位,维持了政权的稳定,抑制了“山东士族”的影响。从长远看,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此题囊括了史料概括和历史认知两大能级要求,通过学生认识并分析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关注历史背后的进步意义,全面客观看待历史。

在此思路指导下,透过谱牒史料阐释历史问题的过程中,试题不再拘泥于单一知识点的罗列,更多地侧重于历史思维逻辑的完善,其集中体现于观点的准确、论据的充分及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特别是以“‘历史事实’为题,或为论证的逻辑起点展开他们的理论和观点,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层层剖析,来说明历史的复杂性或历史学的多种属性”[1]。许多问题不要求考生面面俱到,而是要做到观点与史实的逻辑一致性,揭示历史现象背后的动机与其产生的社会影响。

思路三:联系与综合

谱牒史料的形式和内容集中了档案学、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旨要,因此,摒弃非是即彼的线性简单对立思维,关注历史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以宽容的多元理解的心态解读谱牒方能完整准确地理解历史。

如前例,综合四则材料分析谱牒的史料价值,必须熟练运用科学的历史研究方法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其史料价值。比较常见的方法有辩证唯物主义法、历史比较法等,在谱牒史料丰富的情况下还应考虑多学科综合研究,密切关注谱牒史料与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人口学、语言学等学科的交流与相互借鉴。

囿于认知理解,本文仅从谱牒类试题的命制思路中时序与地域、动机与效果、联系与综合三个角度分析,这并不意味着应试教育向前迈了一步,而是基于史实的规律探寻与思维拓展得以提高。事实上,在高考命题中,探索命题规律与反命题规律是相生相伴的,无论何种思路,最后均落实在改变问题的视角、彰显能力立意、熟练运用史学方法及逻辑思维的考查要求上,以期取得甄别、选拔人才的功能。研究命题思路,提炼相关的理论要素,同样起到锻炼思维、提高阅读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历史涵养的功效。

高考历史史料价值范文第6篇

(民族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历史教育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期,新课程改革对它提出了新的理念和要求,其中的历史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为基础教育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到课改推进的步伐。本文针对其中的弊病进行初步分析,并试图探索对策,希望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历史课改;现状;对策

“普九”以来,基础教育取得了很大成就,然而总体水平不容乐观,尤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它愈加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2004年,山东作为全国首批四个试点省份之一,率先实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历史传统教学也受到很大冲击。在这个关键时期,及时掌握和了解历史教育领域的第一手材料,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假期中,本人对青岛和菏泽的部分教师、学生和主管部门进行了走访调查,获得了一些讯息,希望能有所价值。

一、历史课改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以来,广大教师根据新要求组织教学,进步很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似乎达到了最佳状态。但其中有不少“照葫芦画瓢”的成分,求形式而轻本质,取外在而丢核心,导致课改南辕北辙。

(一)重形式、轻本质

新课改是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明确,倡导探究式学习和创新性教学。但有些教师“照猫画虎”,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组织上,刻意追求新颖的形式,课堂几乎变成了“聊天室”,换来的是活跃的气氛、知识的遗漏。

在课改中,多媒体教学以其灵活、生动的优势迅速得到普及,对自主学习、优化课堂帮助很大。但一些教师错误的认为多媒体可以取代课堂设计和板书,对其严重依赖,历史课变成了多媒体技术课,没有它就不会正常教学。

(二)部分教师抵制课改

大部分教师很好的接受了新要求,但个别存有抵制情绪。其内因在于自身不能适应变化,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停止不前。解读课改大纲,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方法,改变老套的知识结构,对一些素质不过硬的教师来说的确有一定难度。此外,课改的不成熟性也是其外因所在。课改政策变化较大,很大的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给教师增加了不少压力。改革以来,在一些操作环节上出现了一些浮躁的现象,这对教师的影响很大,往往会挫伤其积极性,从主动参与倒退成被动应付。

(三)教材衔接不当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制定的初、高中历史课程在目标、内容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致使两种教材不能很好地衔接起来,也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依然是按图索骥,对相关初、高中知识点没有足够联系和扩展,让学生对知识体系产生怀疑,逐渐失去兴趣,对教学极为不利。

(四)对新旧教学模式、教材的片面认识

新编教材内容大量删减,设计也更美观,更吸收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和考古发现,教师讲的少了,学生有了更多参与的机会,这是十分积极的。但是一些人“喜新厌旧”,对原先的教材和教学模式不屑一顾,全部剔除,忘记了新旧之间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与此相伴而生的高考命题改革也让一些糊涂的人更加糊涂,埋怨新课改和高考不相兼容、顾此失彼。

二、推进历史课改的对策

(一)以学定教,学生主体

“以学定教”即把学生作为教学根本,教师作为辅助,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包括:以学定教――依据学生实际制定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学生先自学,教师后传授;多学少教――学生多自学,教师少主导;以学论教――根据学生实际来发展教育,因地制宜;以研促教――教师要不断进行学科研究,推动教学发展。

(二)培养兴趣,快乐学习

兴趣是创造良好教学环境的重要条件之一,利于调动学生内在潜力、积极思考,是成功教学不可或缺的法宝。生动形象的描述、大胆的质疑、巧用多媒体教学都是其必要的手段。

快乐教学是要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调动教师和学生的双向积极性,努力创设融洽的氛围,最大限度的使学生主动学习,替代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的模式。第一,在教学中创设历史情景,轻松讲授知识;第二,历史结合现实,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第三,鼓励创新思维培养,摆脱习惯认知的束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三)优化教材,减轻负担

“一标多本”已经取代了原先人教版“一家独大”的局面,不同地区可以因地制宜,量身选择。首先,要正确认识“一标多本”,对各版教材要科学借鉴。其次,结合《考试大纲》教学,对人教版和其他版本教材相一致的内容,可以大胆的取舍。第三,加强图表教学的发掘和运用,更直观的把历史史实展现出来,易于学生接受。对于优化教材,我们还是要本着“探究、存疑、批判”的治学态度来开展。

(四)史料教学,适应课改

课改对历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的高考改革也是如此,传统的考试制度面临巨大压力。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分析,史料教学是应对这一问题有效方法之一。史料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史料为载体,强调培养批判思维和历史意识,增强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促使学生感受历史,真正落实新课改的理念,与高考改革相适应。同时也要避免把史料教学蜕变成训练学生应试能力的工具,降低其价值。

历史教育改革总体上还是积极进步的,其自身也在不断的与时俱进。尽管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某些障碍,但只要坚持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必然会满足教育和国家的整体需要,提高国民素质,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海深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历史课改走出“雾霾”,必将踏入广阔的天地。

本文系自治区“2014年研究生高水平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陆安.关于青岛市历史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山东教育(中学刊),2005(11).

高考历史史料价值范文第7篇

一、“讲”符合高中历史学科特点

特点之一是现今教科书编撰“缺漏”现象普遍存在,这让我们中学生无法独立从教材中获取完整的历史情境并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教师又该如何“补救”这些“缺漏”呢?特点之二是历史学科内容具有浓厚时代性,这是因为现行高中历史新课程教科书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史学界研究的新成果,该特点让我们中学生无法独立贴近现实、还原历史,甚至无法领悟历史学科内容的时代立意,教师又该如何适时引导呢?特点之三是历史教科书蕴含“正能量”因素,历史纷繁芜杂,高中生的史料真伪辨析能力有限,无法独立地从中汲取更多积极的主流价值观,即“正能量”,教师又该如何让课堂涵盖三维目标呢?

在当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并存的环境下,这三个特点势必使我们中学历史教师的“讲”显得更为重要。历史教育专家金相成认为:一个好的历史老师不在于他是不是使用多媒体教学,而是在于他讲得怎样,我们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不一样,就是要靠老师讲,这样讲出来的一堂好的历史课,知识在里面了,能力在里面了,思想教育在里面了。

二、“讲”的前奏

前奏(前期工作)即导学案及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完成情况。导学案是提前集体备课、集思广益的产物,可以达到师生共享,这正顺应了“以导促学、以学促教”的原则。每课导学案编排主要有以下五部分:高考历史考试大纲内容、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知识点梳理、围绕本课重难点设计的自主探究问题以及精选近年历史高考题。这需要各位教师课前花大量时间备课和相互间精诚合作,并据对历史教材的理解和各年级各班的学情去全面整理好每课的导学案,然后提前一天或两天发给学生,上课前任课教师对学生做好的导学案一一查看,并汇总其中学生所出现的问题。

思路决定出路,视角切换出新意。每课导学案是课堂教学实施的剧本,因此,每位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思路,各自的教学特色在课堂中才能不停地散发出来,更能吸引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走近历史、感受历史。

三、五“讲”演绎高效历史课

下面以必修一专题六“民主政治摇篮―古代希腊”为例体验“五讲”之美。一讲高考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让学生了解考纲“雅典民主政治”和课标“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这利于学生鉴史以知西方民主政治起源在哪。二讲知识点及其“缺漏”处,“讲”不是背书,须有声有色、有情有感、有理有据,引入适量史料(或故事或视屏或图文资料)来“补救”课本。本课可补充如下内容:美国爱伦坡《致海伦》、希腊三贤、体验雅典人每天的生活以及分析学生在导学案中的问题等,让学生在愉悦的历史情境中获取希腊直接民主产生与发展的完整历史画面,并形成知识体系。三讲“自主合作探究题”,从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归纳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基本条件,并对比其与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特征有何差异?这些能引导学生全面突破课本重难点。四讲“正能量”即积极的主流价值观,挖掘这一蕴含在教材中的“正能量”,并用以引导课堂教学,如古希腊城邦体制下三大精神“勇敢、民主、科学”彰显公民追求自由、平等、集体荣誉感的人文环境,让学生明白《致海伦》诗中“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的内涵,最终清楚“天时、地利、人和”三大条件促成西方民主政治的起源。五讲高考真题,本课引入上海单科高考第四题: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f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利

高考历史史料价值范文第8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能力

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对史料教学高度重视,明确规定:“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与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史料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过程中的价值日益凸显。

结合从教以来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新形势下通过有效的史料教学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利用史料引导学生亲近历史,这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前提

史料作为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载体,落实在课堂教学中,便要求教师选择史料一定要有针对性、典型性,选取最能揭示问题本质的史料。具体说来,教师必须首先摸清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重点、难点,选用那些最具情境性、典型性和启发性的史料作为素材,形式要多样,具有趣味性。在史学阅读过程中,整理收集有用史料资源,了解史料产生时间、史料语境、史料旨向,增强驾驭史料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最常用的史料有三大类:文字史料、图片史料、音像史料。在实际运用中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运用,这样能形象生动地补充说明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历史、理解历史。选取史料时要注意所引用史料难度的适宜性,要依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做到难易适中,通俗易懂。选取的史料数量不能过多,过多的史料只能起到负面影响,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目标完成。

二、通过史料引导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提供典型史料,引导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此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解读文本,通过联系、对比、归纳总结等各种思维训练方法,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历史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内容丰富、生动直观的史料,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讲述“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时,我选取了三幅图片,分别是新疆克孜尔石窟飞天壁画、甘肃敦煌石窟飞天壁画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佛像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后看到了其中人物服饰的变化:地理位置最西的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画的是的飞天,而其东面的敦煌石窟壁画中全穿上了裙子,至多半裸上身,到了中原洛阳的龙门石窟更是穿上了汉族宽袍大袖的衣服。这一组图片史料足以说明这样的观点:宗教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会受到当地人们生产劳动、生活习俗、思想信仰等的影响,也有一个冲突、交往和融合的过程。石窟壁画人物服饰的变化说明:一方面,中国文化有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一面;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文化自身很强大,外来文化一旦进入就会被加以改造,以适应汉民族的审美情趣,否则就无法存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检测中,除了传统的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考察外,应多提供一些知识含量较高的史料作为题目,比如在学习“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可补充“清明上河图”、“宋代海上贸易图”、“泉州清真寺”、“宋代犁耕图”等多个图片类史料,让学生从中获得信息、得出结论或佐证课文结论。因此,我认为史料教学,并不一定要局限于课本所采纳史实的范围,教师大可以在多样化、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中,创造更丰富的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运用史料引导学生迁移、反思历史,这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目标

新课改对于高中阶段有关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在目标方面表述为“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解释、评价历史事实;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搜集和整理史料,提取信息,用以思考和解决新情境下的问题;懂得对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虽然这里只提出“初步、懂得”等看似相对简单的要求,但对于迁移和反思能力的养成,我们并不能就此忽略。以高考历史题为例,引用鲁迅《电的利弊》中的一段话:“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请学生分析思考。在基本的史实与史料基础上,学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唐末我国就开始将火药运用到军事上了。指南针,先秦用于生产生活。后用到航海。鸦片,唐朝就开始作为药物使用。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只是用来“御敌”的吗?鸦片只是用来“医病”的吗?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可以认识到鲁迅先生生活在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做为有良知有责任心的中国人,不得不进行呐喊甚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偏激的看法,在那个时候是很正常的心理。通过提供史料进行启发性教学,鼓励学生去分析史料的内容,从中引出推论,使学生不再仅仅停留在背诵教材和教师做出的现成结论,让历史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历史学的要求:学科特点、学科思想、学科方法:基于证据的逻辑推理能力;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培养学生的史学能力。历史知识最显著、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过去性。因此,作为中学生,理解历史必然有较大的难度,领悟历史的能力也较差,倘若一知半解地死记教材结论,就会严重制约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史料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培养、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史学阅读过程中,整理收集有用史料资源,了解史料产生时间、史料语境、史料旨向,增强驾驭史料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

(《史料教学与史学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结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