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武术;教学;形神论

一、研究目的

本文从中国传统哲学范畴——“形神论”的角度,对高校武术教学中诸要素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武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形”与“神”的关系。以期在体育教学改革中把握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使高校武术教学达到真正的“形神合一”。

二、“形神论”的基本论点

“形神论”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形——与神相对,指可被感知的实体、外形、外在表现;神——与形相对,指内在的精神、事物之统领、艺术审美之极高境界。形是神的物质基础,神依附于形而存在,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夭,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对形、神关系的论述多见于养生哲学、古典美学、武术理论和气功理论之中。

三、“形”与“神”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教学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多因素的复杂的开放性动态系统,影响和制约这一系统的因素多、变化大、随机性强,各要素之间关系十分复杂。运用形神论的观点处理体育教学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矛盾,可较好的理顺系统中各种纷繁复杂要素之间的主次关系,从而能较好把握系统的状态,使其向优化方向发展。

高校武术教学系统所有要素的“形神”,最终都必须服从服务于学生这一教育主体。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却做不到这一点。如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自己显得“神”气十足,而学生却无精打采;有的教师把场地器材布置的“神”灵活现,可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并不高。要真正处理好系统诸要素的形神关系,首先必须弄清各要素中哪些属于“形”,哪些属于“神”,以及各要素间的形神关系;其次,要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素质为目标。

四、体育教学系统中诸因素形神关系的分析

体育教学整体系统是由学生、体育教师、教学内容(教材)、场地器材(教学的硬环境)、教学过程等要素组成的动态系统。这一动态系统的运转是否和谐与诸要素之间矛盾关系的处理是否恰当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1.学生的形与神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反映教学质量和素质教育效果的最直接的因素。学生的“形”指其外在的表现,包括:课堂上的言行举止、体育学习态度、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以及良好的姿态等;学生的“神”指其内在的素质,包括:对体育的认识及其内涵的正确理解、体育学习的内驱力、对体育科学知识及运动技能的渴求、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及对健康体魄的追求等。

要把学生培养成符合21世纪发展要求的“四有”人才,在其自身“形与神”关系的处理上,必须强调“形神兼备”。对于在校学生,主要任务是培养其良好的体育学习态度和品质,传授健身技能,使其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从外表看,似乎“形”方面的要求较多,其实不然,因为“形恃神以立”,学生只有有了内在素质的“神”,才可能产生良好的外在表现的“形”。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研究如何提高和激发学生的“神”,绝不可用“管、卡、压”来强迫学生表现出所谓的“形”,否则必将导致学生厌烦体育学习的后果。

学生的“形、神”受以下因素影响:①教师(不仅是体育教师,有时班主任和其他教师更为重要)的言传身教以及为人师表的垂范作用;②体育课堂常规的贯彻;③教学内容的选择;④全校及班级体育活动的氛围;⑤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总之,影响学生形神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教师自身的“形与神”对学生的影响起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广大体育教师在平时一定要注意自身“形神”的修炼。

2.体育教师的形与神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在整体系统中,起着调控作用,是诸要素之“魂”。体育教师的“形”是指其外在的表现,包括:言行举止、衣着服饰、授课语言艺术、教学方法手段、运动技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体育教师的“神”是指其能力和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行为素质以及教育教学能力、运动能力、组织管理领导能力等。根据职业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好自身的“形与神”的关系。

首先,在“形”的方面,教师对学生会产生较大影响。由于职业特点,体育教师和学生接触面最广、时间最多;因此,他的言行举止,在学生看来也应是最合标准规范的,对学生有极大的示范性。①仪表风度是其“形”的初级表现。准确、清晰、富有感染力的谈吐,清脆、果断、洪亮的口令,健壮的体魄以及“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的姿态,整洁、象征生命活力的运动服饰,都会给学生极大的感染力。②教学艺术性是其“形”的重要表现方式。通过精炼、准确的讲解,生动形象的描述,幽默恢谐的语言,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来充分展现当代体育教师的风采。③运动技能是其“形”的最主要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也是在学生中建立威信的最基础要素。一个运动技能较差的教师是很难让学生“服气”的。教师要“以身立教”,必须重视自身运动技能的学习、保持和提高。现在,一些中青年体育教师出现“吃老本”现象,他们不注意运动技能的进步提高,这将对其“形”造成极大的损害,必须加以警示。④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体育教师的美德,是“形”之最高表现。它会对学生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要特别注意自身的“形”。

其次,在“神”的方面,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努力“炼神”。武术教学以身体运动为媒介,特点有:在户外进行、受外界干扰较大、以运动技能教学为主、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活动中学生表现出“真实的我”、偶发事件多等。这就给教师在自身素质和能力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①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教育能力是教师“神”之统帅。②文化素质和教学能力是教师“神”之筋骨。③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教师“神”之基础。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较强的运动能力是体育教师展示体育技能的前提,也是接受继续教育的基础。一个身体素质差、运动能力低的教师,是不可能表现出应有的“精、气、神”的。④心理、行为素质和组织、管理、领导能力是教师“神”之辅助。体育教学看似简单,实则是复杂的动态系统。

3.教学内容(教材)的形与神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载体,它的“形”指可视可见的体育项目,包括:项目特点、技术结构、技术复杂程度等;它的“神”指蕴涵在教材之中的价值,包括:教育价值、健身价值、审美价值等。首先,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它在培育“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精神方面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其次,健身价值方面,武术追求的是壮内强外,体现的是劲;再次,武术具有防身制敌的攻防价值;第四,在审美方面,武术讲求的是刚柔并济、动静相间、形神兼备的传神美。不同教材存在较大的“形神”差异,在选编教材时须考虑“形神兼备”。对于那些“有形无神或少神”的项目不应作为主要教材或尽可能不选为教材。

现在,多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形”把握的还可以,而对教学内容的“神”掌握的却不尽人意。特别是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两大方面,大多数教师不以为然。这也是武术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大难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教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够,认为武术教学就是要增强学生体质,其他的都是别的教师的事,没必要管;二是教师自身这些方面的修养不够(如审美修养),知识匮乏,做起来较为困难。因此,欲发挥体育课程在教育中的巨大功能,体育教师必须提高认识,弥补这方面的缺陷,否则实施素质教育只能是空谈。

4.场地器材(教学的硬环境)的形与神

场地器材即体育教学的硬环境,是体育教学得以实施的条件。其“形”指场地器材的布置和利用情况;其“神”指合理程度、美观、安全等。在处理场地器材“形神”关系时,首先考虑的是“神”的问题。因为场地器材布置利用的合理与否、安全性如何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而美观大方的场地器材的布置会对学生的审美修养有直接的熏染、陶冶作用。这里的“合理程度”是指场地器材的布置使用是否考虑场地的大小、形状、方位以及与器材摆放和教学队形是否协调,器材利用率如何,器材布置是否便于教学等;“美观”指整体的和谐、教学环境的清洁,而不是指外形上的好看,就像浓妆艳抹之人并不一定有内在的美;“安全”指场地是否平整、器材是否牢固、有无危险隐患等。教学中,有些教师不太注重场地的利用和器材的布置,认为只要学生能活动开就可以了。有些教师为了所谓的美观,在堂课中利用大量的不同种类的器材,让学生搬来进去;而安全因素更易被一些教师忽视。因此富于“神”的场地器材布置利用,是非常重要的。体育教师绝不可等闲视之。

5.教学过程的形与神

这里所说的教学过程,是指武术教学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教学过程的“形”是指队形和队伍的调动等体现出的直观感觉;“神”是指学生学习的气氛、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教师精神状态。

教学过程的形神属较高层次的要求。它是在以上四方面形神关系把握好的前提下,进一步体现出来的。此时形神关系的处理,最好是形神兼备,若不能兼备时,应存“神”弃“形”。如:教学过程的队形不能成为制约学生感受体育乐趣的枷锁,因为,只有学生从体育活动中感受到乐趣,才会体现出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习气氛才会高涨。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纪律和队形整齐,要求学生每次做完动作后都必须规规矩矩的站好;特别是有上级领导检查教学时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做法只能对学生的积极性产生压抑,让学生厌恶体育学习。

教师精神状态对整个体育教学过程起着直接的影响和调控作用,一个精神萎靡,对学生的行为不理不睬,甚至把器材一发,自己旁边一坐或几个教师云山雾罩地侃大山、谈生意的教师,是不可能上好体育课的;这些行为会对体育教师的形象造成极大的损害。因此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提起了“神”,其他方面的神和形才能体现出来。对于青年教师,开始时应在形上下功夫;因为“神是在形的积累基础之上出现的”。

6.武术教学整体系统的形与神

武术课程教学整体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在这一整体系统中,教学质量以及素质教育的效果属于“神”,组成武术教学系统诸要素之间形成的关系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属于武术教学整体系统的“形”。

武术教学整体系统诸要素之间的“形神”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统一于学生的形神这一最终目标上。教学质量的高低,素质教育的效果如何,都与武术教学系统内诸要素的形神息息相关。因此,只有处理好系统中诸要素的形神关系,才能使系统的形神完美的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汪梅.论武术套路与创造力[J].搏击·武术科学,2007,6(4).

[2]刘建国.试论武术套路动作节奏[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3,18(3).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范文第2篇

【关键词】钢琴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03-01

随着经济的发展,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推进,钢琴作为音乐教育的一部分,受到各个年龄阶段学生和家长的青睐,钢琴教学、培训越来越普遍。无论是专业音乐学院的钢琴教育,还是师范类高校或者职业院校开设的钢琴课程,由于其秉持不同的教育思想、教育指导理念和教育目标,因此在整个钢琴教育领域形成了五花八门的教育模式,各有优缺点,却又互不相容,钢琴教育模式的多样化并不符合现实中钢琴教育需求普遍性发展的时代特色。因此,不断提高我国钢琴教育领域的师资队伍质量和整体水平,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这对于我国高师钢琴教育业乃至整个素质教育的发展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一、高师钢琴教学现状

钢琴课是高等师范类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一些院校还开设了钢琴小课、钢琴教学法、钢琴艺术史等课程。通过对高师的钢琴教学与教学实践的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钢琴乐曲所涵盖的内容,缺少深入研究;在内容上,学生们只是学习从古典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的欧洲钢琴音乐,由此产生了学习的局限性;在方式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缺少自我学习和创新研究能力,同时不太注重教学实践,与社会现实相脱节。

二、高师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内容不合理设置。就传统的钢琴教学来说,教师更加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演奏技能,对于音乐相关理论知识以及优秀作品的欣赏缺乏重视,这导致了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缺乏合理性,如果钢琴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忽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及作品欣赏,则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十分不利。

(二)教学模式缺乏多样性。由于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说教,这种方法不仅不会调动学生对于钢琴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同时还会禁锢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师生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教师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非常少,课堂氛围较为死板,对于演奏作品中蕴藏的内涵,学生也不能够自主思考,这些都会导致钢琴演奏变为机械的练习,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高师钢琴教学创新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科学制定教学目标。钢琴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是科学制定钢琴教学目标,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置,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以及音乐素养等,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从实际出发,使得教学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改革。首先,钢琴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对于钢琴学习兴趣的培养,充分激发学生对于钢琴学习的热情。其次,应该注重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这里所说的音乐素养不单单指的是对学生的演奏技巧进行培养,同时还需要学生学好钢琴相关理论知识,赏析大量优秀作品,能够从这些理论和作品中发现钢琴演奏规律,找到不同作品中的共性和特殊性,并将这些东西有效的融合起来,丰富自身,达到提升音乐素养的目的。第三,钢琴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创新,自主思考。

(二)创新教学内容。钢琴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主体是完善教学内容。首先,高校应该根据目前钢琴教学情况以及社会发展,丰富现有教学内容,在选择钢琴作品的时候应该注重其针对性,循序渐进,实现时代和经典的结合。其次,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就目前的授课情况来看,高校更加注重训练学生的演奏能力,缺少理论知识和作品赏析教学环节,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三)完善教学模式。钢琴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主要方法是完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灵活展开教学活动,结合使用多种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引导他们自主思考,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多与学生沟通,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互相帮助,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潜能充分被挖掘出来。

(四)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高校钢琴课堂也应该结合实际,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网络、多媒体等展开教学,这种方法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对于钢琴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在讲授贝多芬的《月光曲》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有关贝多芬的纪录片,让学生更加理解贝多芬的生平经历,把握创作的背景,学生在演奏《月光曲》时,自然就能够将乐曲中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

四、结语

通过对研究性学习理念深入分析与研究,将其完全渗入到钢琴教学与学习当中,并以此作为促进高师钢琴教学改革与创新方面的重要标准与前提,同时顺应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从而培养出符合时展需求的高素质师范类人才。

参考文献: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人文渗透

人文教育的渗透作为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论述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渗透之前要对人文教育进行正确把握,本文所指的人文教育渗透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以促进其全面提升人性境界、塑造完整的人格最终实现其社会价值的教育。它的实质在于对人性的教育与引导,核心在于培养被教育者的人文精神。在我国高中阶段开设的所有学科中,语文是最具有人文特性的学科,讲究的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而且人文性要大于工具性。语文教学要求被教育者通过学习首先要掌握读写识记的水平,其次,要通过阅读理解,对文字中所要表达的人文精神进行很好的领悟,从而提升和完善自己的人文层次和人格特征。

一、语文教学中人文教学的含义

1、引导学生领略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民族思想情感和历史文化内涵。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在几千年的发展变迁中,流传着数不清的优秀的文化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数不仅仅拥有极好的文采,更为主要的是饱含着深沉的情感和伟大的民族精神。这些都是我们的祖先遗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遗产。需要我们去认真地品读。语文教学就是一个这样的过程,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古代和近现代的文学作品,领略文人的风华与精神,并与当下的现实相结合,培养自我的人文修养。

2、引导学生感受汉语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汉语作为全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它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无论在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上,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和魅力。语文教学正是一个领略汉语文化的良好阵地,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汉语的精髓,不仅可以为以后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充分的沟通打好基础,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体验到汉族人民独特的语言感受,也可以通过学习全面的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3、养成良好的学习与阅读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事实上,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并不仅仅限于课堂,它可以培养学生一种学习与阅读的良好习惯,而这些能力,往往也可以延伸扩展到课堂之外的生活学习中去。教师在课堂上促使学生通过读写识记来养成良好的阅读与学习习惯,通过阅读名家名篇来感受他们身上那些常人不具备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这种习惯和精神的培养也是除过语文课堂之外的其它教学方式所不能赋予给学生的。

二、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方法探求

1、通过课本进行培养。高中语文课本是经过多位汉语语言界的专家学者共同商讨审定的,涉猎范围广、立意创新度高,相对于初中的语文教材,它在继续要求学生有很好的读写能力之外,更多的强调他们对于文章的中心思想把握以及所传达人文精神的领悟与探索。基于此,语文教材是一个开展人文教育的良好载体。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递进的层次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首先指导他们进行阅读理解,把握中心意思,其次,共同讨论,畅谈阅读感受,这种讨论过程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再进行引申教育,实现教材与人文教育的契合。

2、通过语文教师进行培养。语文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人文教育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个人人文因素对学生有着不可替代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教师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宽容善良的心态、平等待人的教学方法、热情真诚的为人处世方式以及博学多艺的才能等,她的学生就会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真切的感受得到,而这种潜在的培养方式的效果往往大于日复一日的说教。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进行频繁的互动,一方面扩散这种人文精神的传播效能,另一方面,积极地互动能够使教师准确的察觉和捕捉到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从而根据观察结果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从而达到最好的培养效果。

3、通过多种灵活的形式进行培养。语文教学人文教育的培养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结合来达到更佳的培养效果。多媒体教学是当下我国素质教育推广中使用范围较为宽泛一种教学手段,它结合多种媒介于一体,能够将音频、视频、图形、文字进行综合表现,如果高中语文教学能够准确的运用这种技术手段,就能够使人文教育的培养收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可以将文章的内容与相关的影视资料、音乐资料和图片资料灵活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多媒体手段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观看。这种方式可以最大化的调动学生的感官,促进他们思考,从而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学生不仅对课本知识有了更为深层次的认知和了解,还会更为准确的体察到作者通过文章所要传达的人文精神,可谓是一举多得。

结束语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多数语文教师都把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首要关注点,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这种功利性的教学目的也丧失了语文教育的灵魂和本真,是极其错误的。鉴于此,我们要督促高中语文教育相关负责人以及

各个语文教师从根本上转变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从现在开始,把自己从应试教育的思维中抽离出来,着重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课本、语文教师以及课外课内多种形式相结合,加大力度来提升学生正确思考问题的水平,促使他们形成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们能够以端正的人生态度来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发挥。

参考文献

[1]刘立明.高中语文教学人文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9).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范文第4篇

一、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现状

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面,逐渐摆脱了前苏联有关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影响,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心理学的一个层次进行研究,同时构建中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则、内容,逐渐将中国民族心理学纳入心理学的范畴。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受到了普遍关注。建国以来,民族学界受前苏联民族学研究的影响,把主要目标投向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斯大林在《和民族问题》一文中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在这个定义中,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四个特征之一,受到了异乎寻常的关注,许多学者著书立学,(注:参见熊锡元:《略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83年第4期;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吴团英:《民族心理素质是民族最具普遍性的特征》,《求是学刊》1982年第2期;顾学津:《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识别中的作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徐杰舜:《也谈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贺国安:《刘克甫谈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自我意识》,《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修世华:《关于“共同心理素质”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内涵、外延进行了概括。其中以熊锡元和吴团英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的概括最具代表性。熊锡元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其特征为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学艺术、社会风尚、生活风俗、宗教信仰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表现出自己的爱好、兴趣、能力、气质、性格、情操和民族自豪感。”吴团英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的共同心理特点,它由民族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及民族自我意识等诸种要素构成。”(注: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特点理解方面,学者们大多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渐变性;但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方面,分歧很大。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意识以及民族自我意识均成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代名词。甚至《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在对民族性格、民族意识、民族感情等词条的解释中,均写着参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第二,民族心理研究方兴未艾。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一些学者逐渐注意到对民族心理的研究受到了斯大林关于民族定义四个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限制,于是开始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纳入心理学分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作者从不同角度对民族心理作了研究。(注:参见周星:《民族心理论》,《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童列春:《中国民族心理形成的四个历史时期》,《理论月刊》1991年第4期;李尚凯:《民族心理研究概论》,《新疆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第3期;熊锡元:《民族心理与民族意识理论问题补遗》,《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戴桂斌认为民族心理由民族心理素质(包括民族的性格与能力)和民族心态(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及民族情趣等)两个部分组成。(注:参见戴桂斌:《略论民族心理》,《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心理分为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体系、思维方式三个要素。(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认为,民族心理划分为四个层次八个要素:(1)民族群体价值观念及其指导下的民族群体规范,包括价值观念和规范意识以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三个因素;(2)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即民族气质、民族能力(后天的熟练技能)、民族性格;(3)民族思维方式;(4)民族自我意识。(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戴庆渲认为民族心理结构应该由四个层次八个要素组成:第一层次,民族自识性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第二层次,民族思维方式;第三层次,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民族性格、民族能力、民族气质三个要素;第四层次,在价值观念指导下包括价值观在内的民族群体规范意识,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道德观念、民族审美情趣等。(注:参见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李尚凯认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它是各民族在一系列共同历史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共同性格、情感、爱好、习俗、成见、信念、心理状态等等精神素质的总和。民族心理的内部结构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可将民族心理分为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三大组成部分。民族心理素质是该民族在人类种系发展过程中所达到的心理水平,是民族心理中较为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认知特点、民族思维方式、民族气质、民族性格、民族能力等等;民族心理状态是该民族对社会面貌、社会变化的反映程度,是民族心理中较为不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民族情绪和情感、民族兴趣和爱好等等;民族自我意识是对本民族所处社会地位、所具身心特点的自我认识和评价以及对本民族利益的理解和维护,表现着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包括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民族气节、民族中心主义等等。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的统一整体,其中以民族心理素质为基础。(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韩忠太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方面:民族心理的内涵是一个民族的成员以先天的神经系统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作用、教育影响、文化熏陶下,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除了具有民族心理内涵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共同”和“素质”两个根本属性。从外延看,民族心理可以包含一个民族成员发生的各种心理现象,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外延只能包含一个民族全体成员普遍具有的共同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在学科归属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属于民族理论学,民族心理则归属于心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民族心理学的范畴。在研究课题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学研究工作者的理论问题之一,他们的研究具有宏观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则通常以心理现象为单位,具有微观性。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没有专门的研究方法;民族心理的研究方法则是运用心理学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跨文化分析法等。在研究目的方面:民族理论工作者研究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为了解释斯大林有关民族定义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而民族心理研究者一开始就把自己的研究目的与整个心理学的研究目的联系起来,即研究民族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此,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和民族心理是分属两个不同学科的概念。(注:参见韩忠太:《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的区别》,《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从以上作者对民族心理的理解来看,分歧很大,有些作者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纳为民族心理的一个层面,有的作者则认为两个概念在含义上大相径庭。另外,作者们对民族心理包含的内容持不同意见。

第三,个体民族心理研究逐渐兴起。如熊锡元对回族、傣族、汉族的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试论回回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思想战线》1986年第6期;熊锡元:《傣族共同心理素质探微》,《思想战线》1990年第4期;熊锡元:《汉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特征论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其中在分析回族共同心理素质时,他认为由于回族的其他三个民族特征并不明显,故共同心理素质在其形成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从强烈的民族意识、开拓与进取精神、心理状态和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的交织、保族与卫国——在逆境中求生存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回族的优秀心理素质,同时也指出回族应该防止和克服民族狭隘性、排它性等有害的心理素质。”(注:徐黎丽:《试论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荣丽贞则以蒙古人特有的祭神为例,认为祭祀风俗属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故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的关系也是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关系。(注:参见荣丽贞:《蒙古族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浅述》,《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6期。)苏世同认为苗族主体心理深受以农耕为基础的苗族文化的影响,表现出许多优良的心理素质,也保留了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这在文化风俗上有所反映。(注:参见苏世同:《论苗文化与苗族主体心理结构》,《吉首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伊力合木·克力木则认为敢于冒险、敢于出家门、不怕吃苦、具有流通观念和坚韧不拔的性格、不轻商等是维吾尔人经商心理的特征,而造成这种特征的历史根源为城市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及宗教。(注:参见伊力合木·克力木:《维吾尔族的经商心理及其历史根源》,《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还有其他一些学者也对一些民族的心理素质进行了研究。如周兴茂论述了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注:参见周兴茂:《论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那顺呼吁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注:参见那顺:《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闫丽娟、钟福国论述了裕固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闫丽娟、钟福国:《裕固族心理素质透视》,《西北史地》1998年第1期。)南文渊则综述了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研究概况,(注:参见南文渊:《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评说综述》,《青海民族研究》1997第3期。)石国义论述了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注:参见石国义:《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思辨》,《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崔英锦论证了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注:参见崔英锦:《略论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第4期。)马丽华论述了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注:参见马丽华:《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云公保太探讨了欧拉藏族尚武心理,(注:参见云公保太:《欧拉藏族尚武心理初探》,《青海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银军和杨顺清论述侗族民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银军:《试论侗族共同心理素质》,《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杨顺清:《侗族共同心理素质初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施建业论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注:参见施建业:《论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戴小明则对如何改善民族心理素质进行了对策性研究。(注:参见戴小明:《关于改善民族心理素质的思考》,《新疆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以上文章均从民族发展和繁荣的角度探讨某一特定民族心理对民族本身发展的影响,旨在帮助少数民族建立健康的心理特点,消除与民族发展有害的心理特点。但由于受民族学界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讨论的影响,许多作者对民族心理及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理解不同,因此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冠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其实,从研究的特定民族心理的内容来看,均属于民族心理特点的范畴。

第四,与民族心理相关的问题也成为一些学者的研究课题。如钟元俊对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的关系进行了论证;(注:参见钟元俊:《试论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2期。)郭建荣、郭广瑛探讨了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的影响;(注:参见郭建荣、郭广瑛:《论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影响》,《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张践认为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注:参见张践:《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民族研究》1985年第4期。)郭大烈论述了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的关系;(注:参见郭大烈:《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地区要改革开放,必须对民族心理结构方面的不良因素进行调整;(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则认为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相互作用,经过民族和阶级交织在一起的微观环境中介,经过民族心理构成因素和阶级心理构成因素叠加渗透在一起的个人心理素质和自我观念的中介,必然形成阶级心理对民族心理的决定性制约和民族心理对阶级心理的反作用,必然表现在既属于民族又属于阶级的主体行为中;(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李景春讨论了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的关系;(注:参见李景春:《论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李尚武则比较了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的异同点;(注:参见李尚武:《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比较》,《中国国情国力》2000年第4期。)卜鼎焕论述了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的关系。(注:参见卜鼎焕:《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哲学动态》1994年第12期。)另外,还有学者对“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进行了探讨。(注:参见施国光:《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浙江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以上文章虽然重点不同,但讨论的均是与民族心理有关的问题,其最终目标还是希望通过学术探讨,改善不良的民族心理素质对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心理学界也从改革开放以来开始注意到不同民族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但从20世纪80-90年表的有关论文来看,以研究个体民族心理和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为主。如汉族和裕固族儿童心理发展比较研究、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克木人和基诺族德育心理调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拉祜族和哈尼族的青少年品德形成的调查研究、北方少数民族罪犯心理初探等等。李尚凯将其总结为六类:各民族儿童认知发展的比较研究,各民族个性和品德形成发展的比较研究,民族社会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由于李尚凯对20世纪以来的民族心理学研究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概述,本文不再重复。

二、民族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这并不是说我国在民族心理学研究方面无懈可击。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学研究在定位、概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着缺陷。

第一,在学科定位方面,目前民族心理学的定位不正确,即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哪个学科没有解决。多少年来,心理学研究者总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是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但它在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便决定了它属于心理学科范畴;民族学研究者则一直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心理学研究内容,但其研究对象又是以民族为基础,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民族学研究范畴。其实,这两种看法均存在缺陷。理由是,从心理学方面来说,心理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但心理学的基础是个体心理学或普通心理学,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许多心理学分支均属交叉性的学科,如政治心理学、伦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均涉及到政治学、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的内容。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对民族心理的研究,但它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是一门集民族学和心理学为一身的交叉性的学科。再从民族学角度来说,民族学虽然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但它研究内容涉及民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它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如果民族学研究民族心理,必须具备心理学和民族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民族学基础上产生的民族心理学无疑属于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即民族心理学与民族学和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同时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任务就是研究民族心理发展的轨迹,总结民族心理发展规律。民族心理研究是民族心理学的根本使命。

第二,在概念方面,关于“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认识分歧很大。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辩论来看,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多达数十种。这些概念均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无论从外延和内涵来看,均缺乏普遍意义上的规定性和概括性。首先在“民族心理”概念研究方面,有的学者将民族心理概括为四个层次和八个要素。这样虽然能够全面表达作者对民族心理这一概念的理解,但内涵过于膨胀,外延势必缩小,而且作为概念,在文字表述方面缺乏精炼性。有的学者则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包含在民族心理之中,但对民族心理的本质理解方面缺乏概括性和普遍性。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属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因此必须采用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遵循普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即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心理过程是一个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等三种过程。人们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想像和思维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并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同时,会对客观事物表示自己的态度,如满意、喜欢、爱慕、厌恶、憎恨、妒忌、惧怕、愤怒、悲伤等,这就是情感过程。由于人们在进行心理活动时经常会遇到环境的影响,而人不肯屈服于环境,就要立志,拟定计划和步骤,坚持不懈地执行,这就是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又称个性差异,它表现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能力包括人的智能、知识和技能等;气质则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动上的表现,是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之一,如直爽、活泼、沉静、浮躁等;性格是人对别人和事物的态度和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刚直不阿与弄虚作假等。也就是说,人们的心理现象就是能力、气质、性格之间的差异性和认识、情感、意志之间统一性的结合。民族心理学作为普通心理学的分支,是研究民族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也包括民族心理过程和民族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民族心理过程则是指特定民族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则是指特定民族能力、气质和性格上的差异。由于民族是由不同年龄、性别、经历的人结合起来的共同体,因此民族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上存在着差异。民族心理就是特定的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其次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概念研究方面,有的作者将其与民族心理概念等同使用,有的作者则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自我意识或民族意识,还有一些作者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指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等等。笔者认为,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中,素质特指民族心理素质,即与民族心理有关的素质,而素质这一词汇在心理学上则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96页。)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共同特点。所谓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自动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脑有头盖骨保护,避免外界的损害;脊髓是脑的延长,深藏在脊髓骨的管内。神经由中枢系统分支遍布全身,对行为具有整体统一的效能。感觉神经趋向脊髓,而运动神经则远离脊髓,两者构成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周身、躯干、内脏等器官的神经系统。(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3页。)自动神经系统则专管营养生长过程,如胃的消化、血的循环、肺的呼吸之类,它的机能自动进行,不受意志的指使,故称自动神经系统,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以上所说的神经系统,则是心理产生的条件,一般来说,神经系统越简单,则心理活动越简单;神经系统越复杂,心理活动则越复杂。另外,除了这些神经系统以外,感觉器官也是心理产生的条件,如身体外部的眼、耳、鼻、舌、皮肤,身体内部的动觉、静觉、触摸觉及机体觉(如消化器官的饱、饿、渴,呼吸器官的顺畅、喘逆等)。(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第115页。)有了以上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心理现象也能够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民族心理素质实际上是指民族心理产生的生理条件,即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共同拥有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心理产生的物质性条件,两者不能同等看待。

第三,在内容方面,民族学界重视民族心理的宏观研究,心理学界则重视民族心理的微观研究。多年来民族学研究者一直投身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近年许多学者开始将其纳入民族心理的研究范畴内,并且构建中国民族心理研究的理论框架,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仍是许多研究者热衷探讨的问题,即使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也要贯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关于此点,本文第一部分已有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但由此可见,斯大林关于民族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学界仍有巨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者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绝大多数成果仍属于个体民族心理或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领域,如民族儿童心理特征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有关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可以说,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民族心理理论的研究,而对一些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也遵循民族心理理论的指导;心理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个体民族心理现象和个体民族成员心理现象的探讨。这种状况的存在,虽然表明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均取得一定成就,同时也说明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内容方面存在着差异。如果双方不及时沟通,差异会逐渐扩大,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得不到有机地结合,民族心理学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第四,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学界和心理学界各行其是,互不借鉴。我国民族学经过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和具体的研究方法,这就是实地调查法,它是民族学研究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法。所谓实地调查,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民族学工作者亲自进入民族地区,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注:参见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页。)它包括许多具体的调查方法,如观察与参与观察、个别访问、调查会、问卷法、谱系调查法、自传调查法、定点跟踪调查法、文物文献搜集法等等。除此之外,跨文化比较研究法、历史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数理统计方法也成为民族学研究的方法。(注:参见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342页。)但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民族学进行的心理研究问题来看,由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一直束缚着研究者们的头脑,因此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一直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学者也并非全部遵循民族学的实地调查法(亲自到民族地区体验和考察),即使有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者为本民族成员,但要研究本民族心理发展中的共同规律,不深入到本民族中间去,也很难得出客观和公正的结论,因为民族个体的心理现象千差万别。一般的学者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依靠文字资料,因此熊锡元先生倡导的使用实地调查法进行民族心理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要加强民族心理的调查与研究——〈民族心理调查与研究:基诺族〉序》,《民族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学的民族心理研究方法和其他心理学研究方法相同,即从选题开始,经过文献综述,形成假设;选择研究类型,对变量进行分类;选择被试,制订研究方案;收集和整理资料,得出结论;最后撰写科研报告。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一般采用非实验法,而非实验法又有五种具体方法,它们分别是调查法、测验法、实地考查法、历史研究法、地域比较法。(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心理学者使用这些比较规范的研究方法,在个体民族成员心理和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对一些不良的民族心理进行了对策研究。但由于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理论方面内容很分散,很难从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中总结某一民族或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发展规律。另外,民族学和心理学在具体研究方法上有许多雷同之处,但由于双方很少交流和合作,致使许多重复的研究项目出现,改变这种状况已迫在眉睫。

三、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前景

民族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的、交叉性的学科,尽管在定位、概念、内容及方法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各民族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各民族的心理研究将受到普遍关注,民族心理学研究前景光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已势在必行。属于民族心理研究范畴的内容很多,我们目前所接受的民族理论和民族问题无一不与民族心理有关。例如,在处理两个民族关系问题时,如果不了解这两个特定民族的心理现象和心理特点,从而对他们的行为做出预测,就无法制定出解决民族关系问题的对策。笔者在甘宁青地区研究民族关系问题时经常看到民族干部不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而采取了不合时宜的方法,致使民族成员之间的纠纷上升为民族关系问题。(注:参见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又如在制定民族政策时,如果不考虑各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即使这些政策能够帮助各个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他们也不会接受。在西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尽管从长远角度来看,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利益,但由于各民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多子多福的心理特征,使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这一政策,因此执行难度较大。(注:参见郭正礼主编:《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疆民族关系的对策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238页。)另外,诸如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均与民族的心理活动有关。因此民族学界要深入地进行民族研究,必须与心理学界建立广泛和长期的联系。从心理学界来说,尽管心理学在理论和方法上日趋成熟,但民族心理学作为它的一个分支,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民族学界长期以来积累的各种实地调查材料和理论研究成果,均可以成为心理学工作者进行民族心理研究的素材,因此民族学和心理学携手研究民族心理问题势在必行。如果合作得当,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将结出累累硕果。

第二,个体民族心理研究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民族心理研究的主流。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在某种程度上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开发。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行,国家、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开发商希望对西部各个民族有个全面的了解。西部各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心理特征,必定在民族区域自治法和自治条例实施过程中以及在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其中,民族心理的积极影响将促进西部大开发各项战略决策的实行和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如维吾尔族和回族善于经商的心理特点则有助于这两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消极影响则会阻碍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和民族地区发展,如一些民族闭关自守的心理特点则不利于该民族的发展和进步。许多从事民族心理研究的学者,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深入西部民族地区,调查西部各个民族的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论文,并积极倡导各个民族发扬优秀的民族心理特征,抛弃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心理特征,使西部各个民族早目走上兴旺发达之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实施,个体民族心理研究会进一步深入发展。因为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和法规的实施需要西部各个民族的配合,各个民族要配合国家的战略决策,首先要在心理方面充分地认识和理解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各个民族带来的好处,然后才能在行为上支持和拥护国家的决策。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行动导向;口语教学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理论与模式的研究也在不断进步,但英语口语教学始终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外语教学活动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目前,英语口语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未来职业特征,没有建立起“实用为主、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和生活脱节,不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更不符合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要以需求与应用为前提,通过重构知识和技能,强调学生间合作与交流,切实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行动导向口语教学的内涵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诞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法,要求学习过程必须依照职业的工作过程展开,以职业工作任务贯穿教学环节,以便获得完整的职业行动能力。近年来,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探索已被广泛提及,如刘洁(2008)探讨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电子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归晓曼(2009)在行动导向型教学策略下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进行了个案设计;卢春梅(2008)论述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行动导向模式的具体方法等等。行动导向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及与人协作共事的社会能力。

基于此,选择实际成长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场景为载体和支撑,以工学结合为基础,基于工作分析,落实职业能力,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重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创设学习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再现工作过程;基于任务分析,设计教学模式,以行动为导向,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为一体,课程教学方法适应课程教学内容需要,并因材施教;课程教学手段服务课程教学方法,素质教育和岗位能力的培养贯穿教学始终。

二、行动导向下的教学模式改革

根据杜威的理论,语言学习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被动学习而没有自身的体验不是真正的学习,也收不到良好的效果。以往的英语口语教学特色不鲜明,与其它语言教学一样,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单一,仍沿袭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的“填鸭式”教学形式,教师是主体,学生大多被动学习,学习兴趣不高,获取能力很少,应用能力不强,偏重于“听”,而“说”则缺少一种氛围,教师除课堂用语外,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讲英语的氛围没有形成,学生缺乏主动说出来的欲望和能力。另外,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只针对教材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基本的训练,不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没有更新,没有时事内容。如果学生不能积极参与语言训练,那么整堂课下来几乎没有什么收益。

行动导向的英语口语教学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动画,优化学习资源、加大信息输入量,把角色扮演引入课堂,模拟实际,大大调动了学生说英语的积极性,在快乐与游戏中学习,培养了语言技能。在教学组织上,根据内容需要选择教学场所,以分组教学模式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进行小组讨论、情景模拟。行动导向教学法有一套可单独使用、也可综合运用的教学方法,如引导文法、模拟仿真教学法、基于项目的引导教学法、头脑风暴法、案例教学法、张贴板法、岗位角色扮演法等,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根据教学需要,多种教学方法综合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构建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在适当的教学方法的引导下,轻松投入语言训练,体验角色,积极思考表现。

总之,从交际英语教学观点分析,英语口语训练和提高的最佳途径是不停地“用英语”。行动导向英语口语教学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对口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在英语口语教学中,通过各种条件的创设,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语言训练中,主动地建构自己的认知,并及时地暴露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得到改正与提高。教师也要不断激励学生,放大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始终保持努力探索、积极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强烈愿望,从而实现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目的。

(作者单位: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开发高职课程的“3343”模式 [J],李学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

[2]试论高职英语教学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J],卢春梅,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范文第6篇

书法学习中技能习得的心理机制 更多 精品 来源自 3 e d u 海 量 教 案

摘要:书法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当代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书法教育大都是靠老师的经验,缺乏科学的总结和引导,严重制约该学科的发展。在书法教育中引入心理学理论,建立符合心理规律的、系统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书法教育模式,是非常紧迫的任务。文章运用现代心理学理论,对书法学习中技能习得的心理机制进行分析,以期对书法教学有所启发。

关键词:书法学习 心理学 技能 心理机制

书法教育,包含技能教育、艺术教育、情操教育等多方面的内涵。近年来,书法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功能逐渐被学界重视。但较多的是侧重如何激发学习兴趣以及书法练习对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至于书法技能形成的内在规律和心理机制,学术界还少有论及。书法,或称书道,是一门心灵的艺术,称之为“法”或“道”,说明其同时又是技能(技巧)性极强的艺术。技能的形成,是书法充分发挥心理调节作用、实现艺术创作的基本前提。笔者拟运用现代心理学理论,结合书法教学实践,对书法技能形成的内在规律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期对书法教学有所启发。

一、书法技能形成的基本心理规律

书法是讲究“心手相应”的技能,技能的形成是进行高级艺术创作的必要前提条件。技能作为一种活动方式按其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动作技能是由一系列实际动作组织起来的完善而合理的活动方式,它表现为身体的肌肉、骨骼运动和与之相应的神经系统部分的活动。而心智技能则是把特定的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活动按一定的程序方式组织起来,并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过程。书法技能的训练是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相结合的活动,其中书法的书写过程可纳入动作技能的范畴,而读帖、临帖时的思维活动以及创作中的心态等因素则可归入心智技能的范畴。在书法技能的训练过程中,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总是相辅相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书法创作和练习都需要“心手相应”,写出来的字是脑的活动通过手的运笔“外化”的结果。

书法技能的形成必须经过一个从不熟练到熟练的磨砺过程。古代书论历来强调技能的熟练,正如姜夔在《续书谱》中说,书法“所贵熟习精通,心手相应,斯为美矣。”技能的熟练,是经过反复练习所形成的达到高度“完善化”和“自动化”,此时意识对动作的控制程度减至最低。要将技能发展到熟练的程度,必须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定向阶段、动作系统初步形成阶段、动作协调和技能完善阶段。这些因素决定了书法学习应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进行,按照书写姿势、笔画线条练习、间架结构分类练习等顺序进行学习和训练,每个阶段根据不同的任务反复练习,从对字形的局部掌握到整体掌握,再到大脑与动作的协调完善,进而加强动作的熟练和节奏,循序渐进,将局部的用笔联合成一个协调化的运笔模式,运笔速度加快,稳定性和灵活性提高,最后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

临摹是书法技能形成的不二法门,故有“初学不外临摹”之说(见周星莲《临池管见》)。任何技能都是通过模仿和联系获得的,书法是线条的艺术,学习如何塑造好线条形态最常用方法是临摹。临摹实际上是一个观察、记忆的过程,包括对汉字笔画、结构和对指、腕、臂动作的观察和记忆。

二、观察学习:规则的获得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知觉过程,比一般的知觉有更深的理解性。学生通过观察,对笔画的长短、粗细、偃仰、向背,墨色的浓淡,运笔的节奏,整体的风格、神韵等变化万端的线条组合产生鲜明而具体的感受和感性认识,以便于进行进一步的抽象概括。在学习书法技能的过程中,观察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静态观察。先观察碑帖或范字中点画的形状特征,如侧点、竖点、挑点,悬针竖、垂露竖的异同等等;其次,观察结构特征,看每一点画起笔、送笔、收笔的正确位置,点画间的呼应、交错、揖让和向背等关系,左右、上下偏旁的相对位置,上下左右偏旁所占空间的宽窄、四边留白的多少以及线条间的疏密等等,判断整个间架主体的形状是何种方形,外形是正或斜。

第二,动态观察。观察老师动作:先看握笔松紧;其次看起笔、行笔、收笔的方向、速度、力度,笔锋的提按顿挫;再次感受手感和运力(指力、腕力、臂力)。心理学实验研究表明,观察对正确的动作规则和结构规则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技能形成的必要准备。

提高观察有效性的关键是对注意力的训练。初学者临摹一般要求尽量逼真,但范字提供的信息很多,要在短时间内准确把握这些信息并不容易。一般来说,读帖时的注意都属于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随意注意,维持注意最有效的办法是明确其观察的目的和任务,通过各种强化增强其完成任务的愿望。在没有明确目的指导下的学生往往没有明确的注意对象,他可能对范字的各个部分都泛泛地加以注意,结果往往是顾此失彼。书法教学中可以将目标任务分解,例如第一步只需注意范字的基本笔画,第二步只需注意范字的结构规律等等。这样目的明确,每次注意指向的范围小,集中性更好,对技能的形成更为有利。另外,临摹不成文的或不懂内容的字帖也不利于维持注意。因此在书法教学过程中,融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诗词或国学经典的教学,相应临写一些诗词或经典,或者对碑帖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讲解,既是对智力活动的合理组织,又能激发学生兴趣,对维持注意十分有利,同时对文化底蕴的提升、习惯的养成、人格的熏陶等更是大有裨益。

三、记忆与表象融合:自由创作的起点

临摹还涉及到记忆的问题,包括对碑帖的形象记忆和对运笔的动作记忆。心理学理论认为:信息刺激在大脑皮层的有关部位建立暂时联系,在大脑中留下一定的“痕迹”,这种“痕迹”的保持就是记忆。临摹就是要将古人法帖中的“信息刺激”——即所蕴含的基本技巧、表现方法等,通过重复模仿训练,在大脑中建立联系和留下痕迹,不断积累后变为自己的能力。记忆是整个书写过程不可或缺的,临摹的成效与记忆的深浅是成正比例的。

传统意义上的临摹一般包括摹、临、背三个阶段。摹的方式很多,有仿影、描红、双钩、单钩等等;临主要指对临,传统的书法教学常常利用田字格、米字格、九宫格将方格切分,让学生容易掌握笔画、偏旁的位置,最终达到去格临写的水平。当然,对临并不一定要用笔写在纸上,有时候也可以通过读帖来完成,正如姚孟起在《字学忆参》中说:“古碑无不可学,汉代摩崖,手不能摹者摹以心,心识其形,手亦从之。”背指背临,或者称为“默临”,就是书写者不对照字帖,凭记忆将字形、笔画和神态写出来,即使手中无笔,也能将所习之字的笔画、结构、运笔一一在脑海中放映。摹、临、背的训练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识记、保持和重现的过程。摹写主要是训练对笔画的识记,而对临则主要是训练对间架结构、大小、高低等位置要素的识记。这种识记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得以保持。背临实际上就是对前期摹写和对临所得到的经验进行回忆和再认。类似背临的这种“尝试回忆”是强化加深记忆更有效的办法。所以,临摹的三个阶段是不断稳定和深化的记忆过程,它们对记忆力的训练各有侧重,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偏废。

通过摹、临、背的记忆训练,使学

习者对范字形象和运笔动作形成较为稳固的心理表象。心理表象不再是事物形象的简单再现,而是经过复合、融合,达到比知觉、比个别表象更丰富、更深刻的水平。学习者一旦能建立起记忆表象与运笔写字的联系,用头脑中的记忆表象指导手的动作,再省察动作过程与原有表象的差别,不断完善动作和表象,那么线形的临写就不是简单的描摹,而是一种积极思维活动的过程,是对书法艺术语言本质的思考和把握。

传为王羲之所作的《题〈笔阵图〉后》中,曾经详细描述创作前的心理活动过程:“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也就是说,自由创作实际上是一种记忆的延伸和再加工。时下有些书法教育工作者,急于求成,采取直接写成作品给学生临摹的方法去应付各种比赛和展览,在比赛中屡屡获得成绩,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这种方法打破了记忆形成和深化的链条,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离开了老师的书稿就很难进行独立创作。

结语

书法是一门有几千年历史的古老艺术。历代书论中也有不少关于书法教育的论述,但这些成果往往是个人经验的总结,而且十分零散,几千年来,中国的书法教育模式基本上停留在继承这些经验性的总结层面。这些总结中有不乏精彩的、至今仍然具有启发性的论述,但也有不尽合理的部分,这些都需要运用现代的科学认识去甄别和总结。心理学作为研究教育的有力武器,也应该被应用到书法教学中去,建立系统的书法教育中的心理机制理论,探索更为科学的教学模式。

书法学习中技能习得的心理机制 书法学习中技能习得的心理机制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

书法学习中技能习得的心理机制 更多 精品 来源自 3 e d u 海 量 教 案

语文学刊.2001(4).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主体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070-03

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主阵地,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学生自主择校、自费上学、自主择业,接受多种文化的熏陶,使得当代大学生自主意识不断增强,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单靠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验、知识,已显得力不从心。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德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反思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同志在2006年6月28日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今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是“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上下功夫”,牢牢把握时代精神,积极主动地传播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新规范,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充分关注社会和学生思想状况发展的实际,坚持与时俱进的观点;充分关注人才成长的规律,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激发学生自身潜在的活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创新,建立起面向21世纪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构架。

一、主体教育的科学内涵

所谓主体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1.价值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理论界在经历了几十年的争论,最终在教育的价值目标上,达成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共识。“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指将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个体,在教育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成为教育主体,从教育中获得全面的发展。高等学校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他们离“社会人”最近,但又区别于“社会人”;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主张,但又需要给予一定的引导和教育才能使其不断发展完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具体概括有以下三个方面:

(1)把学生当做主体。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摆正自己与学生的位置,真正做到让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成为自觉、能动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提高接受教育的积极性。

(2)关注学生个体的需要、潜能、个性以及精神世界的发展。马克思论述“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展开的,而将教育活动定义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关心不同个体的差异,充分引导、挖掘他们的潜力,使学生在精神、文化等各个方面均衡发展。

(3)扩大学生交往,鼓励学生创新。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学生、学生之间的交往方式,切实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去考虑,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一个和谐、温馨的校园环境。

2.教育过程:在教学活动实践基础上通过平等交往实现发展。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将自己作为教育主体,学生作为教育客体的教育理念是违背主体教育的精神的,它忽视了学生作为教育对象在教学活动实践中的主体积极性的发挥和教育效果的实现。主体教育理念强调在教育教学活动、实践中通过平等、相互的交往促进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因此,我们应在承认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要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成为有自主性的参与者,把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指引的外在要求变为学生提高自身内在修养的自觉、主动的学习;接受并领悟教育目标,积极汲取教育内容并加以内化,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从而外化为有道德的行为,能动的反作用于教育者和整个社会,也使得教育者在道德互动中完善教育方式、方法。

3.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体。主体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个体主体性,成为社会建设的主体力量。这包括:增加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3]在教育活动中,既关注学生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高度发展,也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灵感、直觉等非智力因素,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主体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体现

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是要“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激励人”,促进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健康发展,其根本是要保护和激发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的前提下,要积极地转变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将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作为工作的己任。

1.高校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自己的管理者,而教师则退居“幕后”,成为学生自我管理的监督者和指导者,为学生主体性发挥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条件。首先要拓展学生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的渠道,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感,通过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监督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较好地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其次,树立“管理育人”的工作理念,强化“服务”意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转变传统的“一言堂”“教师是权威”的教育观念,将学生和老师融为一体,建立“教育、管理、服务统一”的管理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想,在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再次,改进和完善学生综合测评体系,充分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一般性与多样性、基础性与发展性的有机统一。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应该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将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发展素质”有机结合,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得以充分的体现。

2.通过校园文化引导学生树立主体教育的意识。高校的校园文化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文化价值观的前提下,应积极鼓励形成多元价值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求异、求新、求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首先高校校园文化要以“围绕学生的学术和专业活动”为主阵地,通过形式多样的学术型校园文化活动来增进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汲取知识的主动性,加强校园学风建设。其次是大力支持和鼓励各类学生自发组织的校园社团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组织和协作能力,扩展学生知识面和交际面,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拓宽学生发挥主体性的空间。再次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挖掘学生个体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责任意识、竞争能力和挑战精神。

3.注重在“两课”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凸显学生主体性的教育。高校“两课”教育担当着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重任。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增加学生主体性教育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自身作为家庭、社会主体地位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积极主动地完善和发展自己。在教育方法上要引导学生树立主体人格,变单向、被动地灌输为平等、相互的教育交流,变命令式的训斥、批评为劝导性的说服,重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的培养。通过开展学生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为学生主体人格的完善成长提供必要保障。

4.以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为载体,激发学生的主体性。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已成为一门必修课,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动员,组织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到现实社会中去体验生活、积累经验、感悟人生,通过活生生的社会体验,使理论与实际、课堂与社会紧密结合。通过深入工农,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分析社会实践需要,发现自身的不足,获得自我完善的动力,树立正确的人身价值观。

加强学生的主体教育事实上是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教育对于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思政工作者更新教育理念、顺应时展也是一种积极的推动。

参考文献:

[1][3]张天宝.试论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0,(8):13-18.

[2]高向斌.主体教育:我国走向新世纪的一种教育理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5,(4):22-25.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范文第8篇

学生社区是一种特殊的社区形式,它与高校后勤,尤其是后勤住宿管理紧密相关。国外的高校社区主要在学生后勤管理和住宿管理模式上与我国高校管理模式明显不同,因此,两者在高校学生文化社区建设上必然存在很大差异。以德国、美国、日本等为代表的较早进行社区研究的国家,其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和住宿模式对我国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国外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现状

在后勤管理模式上,德国高校的后勤系统由州政府直接任命,由大学生服务中心管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公益性质,实行企业化运作,自主经营但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美国高校一般都拥有本校自办的后勤服务系统,且引进社会上各个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后勤管理,后勤员工的工资与经济效益也不挂钩。日本高校则由学校聘请有能力的人经营管理,采用师生自我服务的合作社组织形式,并通过给予参加该组织的师生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师生积极参加并共同发展该组织。

在住宿模式上,由于国外大学大多是开放式,有些大学还是当地社会的主要单位,与城市完全融为一体。因此,学生的住宿形式主要是以走读为主,大都没有学生宿舍,仅有少数比例的学生由学校负责提供住宿,其余的通过租借社会上的房屋解决。如德国大学生服务中心只解决7%~12%的学生住宿问题。在日本少数学校为解决初到日本的外国留学生语言不通的问题而建有少量学生宿舍,但在申请获批后学生也只允许住一年,一年后自行到校外租房。

2 国内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现状

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内涵主要体现在社区和文化两个概念上。因此,以社区及社区文化的创建为基础和切入点,进而研究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建设。在我国,由于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对高校学生社区尤其是文化社区进行研究的历史不长。通过资料查阅和结合实证调研,将学者对国内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建设所开展的较为粗浅的研究,总结如下四个主要方面。

(1)高校学生社区文化的内涵、特点、目标、意义和发展趋势

对于国内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探索,目前有关学者主要是从文化现象、文化内涵、文化功能三个层面进行了考察和研究,并普遍认为当前高校社区文化建设呈现教育、服务、管理多维一体化的发展态势,以适应高校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对育人阵地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新要求。

(2)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当前国内高校学生社区文化的建设处于初步阶段,尚有许多地方需进一步探讨完善,比如主要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组织管理力量薄弱”等突出问题。同时,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加强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创建的具体对策,如制定学生社区规则、加强学生社区组织创建等。

(3)高校学生社区管理和建设思路

学生社区在建设过程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给高校管理者带来启示,必须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开展社区的建设才能取得成效。有学者提出需要从促进社区管理队伍专业化、让辅导员进社区、加强党建工作等不同方面建设学生社区的新模式;或是从高校学生社区自治角度看,学生社区事务管理模式要拓展自治空间,把社区党建与社区自治有机结合起来等,充分发挥学生社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育人功能。

(4)高校学生社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高校学生社区的建设,重在发挥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育人功能。有学者通过分析了多元文化对高校学生社区创建的影响,就社区德育工作薄弱、文化创建缺乏特色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策略;也有的提出从加强辅导员队伍创建方面,探讨辅导员进社区对加强学生德育工作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二 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果

目前学者主要从问题、意义、功能、思路等角度对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探索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建设提供参考的依据和经验借鉴,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六方面。

1 明晰了高校学生社区和社区文化的内涵

通过前期的探索,学者对高校学生社区所包涵的特定区域、所具有的特殊性及鲜明的时代特征有较为清晰的定义,将大学生社区文化的内涵概括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社区为空间,以校园精神为核心,以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为内容的一种由全体学生共同创造和享受的群众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体现学校的人文精神。只有对高校学生社区内涵的准确理解,才能把握社区文化建设的方向,有助于找准社区建设的切入点。

2 明确了建设高校学生社区文化的必要性

由于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教育管理理念的变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机制创建逐步完善等客观因素,导致高校学生社区在管理上和素质教育上可能产生“真空地带”,因此,要加强学生社区文化的创建和管理。同时,从文化全球化趋势的角度看,多元文化的冲突对高校学生社区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为其提供了发展和改革的契机。在此背景下,建设良好的学生社区文化迫在眉睫,对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建设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必要性的充分肯定,是推进文化社区建设的内在动力。

3 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瓶颈

当前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如管理体制不完善、社区德育工作薄弱、文化创建特色不鲜明、创建时效性不强、缺乏展示和交流平台、“自治管理”和有效指导相脱节、薄弱的社区文化氛围与大学生精神需求的矛盾日趋突出。因此,只有进一步突破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瓶颈,才能推进社区的建设。

4 指出了高校学生社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的积极作用

即要树立“学生社区”育人新理念,重视发挥社区文化阵地的育人功能和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依托学生社区文化创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充分发挥其作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功能。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5 提出了加强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路及对策

根据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学者提出了各种思路和对策,具有代表性的如提出要从思想理论基础、组织架构、管理实践、环境创建、服务保障等多方面进行建设的思路,并以创建安全型、学习型、服务型、和谐型学生社区为目标;或是建立大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机制、以人为本的社区服务机制和高品味的社区文化活动机制的“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机制,发挥社区文化启迪人、教育人、发展人的作用。各种思路和对策为社区建设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

6 探讨了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构建优良社区文化创建长效机制是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有学者提出通过培养社区文化活动组织管理机制等途径,构建以优良的社区文化创建为载体的长效育人机制,以最大化获得并释放其育人效应。因此,长效机制是高校学生文化社区建设和运行的有力保障。

三 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理论研究上存在的问题

从对已有文献及研究资料分析中发现,相关研究对高校学生社区的内涵和社区的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积极意义有较明确论述,对高校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新情况也有大量分析和研究,但是对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实现方式的相关研究尚很薄弱,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模式未作深入探讨,未形成具有可行性的制度和长效机制,在研究方法上较为传统和简单,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

1 研究视角过于狭窄,缺乏理论深度

目前关于高校学生社区文化的研究,学者大多从社会学和传播学的角度入手,研究视觉狭窄。虽然有少数学者也借鉴文化社区理论、社会流动理论、学生发展理论及社会工作理念等,但大多仅停留在表面上,限于粗浅的借鉴分析,未能将其有效应用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使得研究缺乏理论深度和实效性。

2 定性分析多,实证研究少

现有的研究大多在目前的教育和培养机制改革背景下,结合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分析影响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各种因素,在理论上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多为定性分析,个别学者的实证研究也只停留在某一所或几所高校的问卷调查基础上,研究样本数量较少,缺乏代表性和权威性,实证研究成果只是简单地尝试实践后的经验总结层面上,而综合采用纵向、横向比较研究、统计分析研究,对高校各参与主体的调查研究等实证分析的研究成果很少。

3 宏观现状描述多,微观主体分析少

已有研究成果中,对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绝大部分仍然是宏观描述分析,主要表现在相关政策的解读、社区建设体制的普遍不适应性的讨论等。而在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主体多元化的趋势下,对多元主体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各自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合力发挥,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探讨。从现有成果看,微观主体方面研究也明显不足。所以,从微观参与主体如高校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学生和后勤管理部门等进一步研究,对补充研究成果意义重大。

4 “硬件”分析多,“软件”研究少

在研究的内容上,许多学者对高校学生社区文化的“硬件”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提出改善物质环境和硬件设施对营造社区文化的重要性,但却明显忽视了社区“软件”建设这一潜在的思想教育作用和育人功能,使得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育人目标。因此,进一步深挖和解剖高校学生文化社区“软件”方面的建设内涵是增强社区文化建设实效性的基础。

5 提出制度多,长效机制研究少

从研究的成效性看,目前的研究在政策和理论上有一定的突破,如有学者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品牌先导、系统整合等原则,建立学生社区内部激励机制、党团群联动机制、文化活动机制等基本的运行机制推进社区文化创建。但建设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创建的长效机制是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对其深入探讨,形成可供各高校参考和借鉴的机制却不多见。

以上概述了国内外高校学生文化社区建设的现状,认为当前国内高校学生社区中最突出的矛盾是社区文化氛围较为薄弱,与大学生的精神需求不相适应。因此,梳理总结了当前我国高校学生文化社区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果和在理论研究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高校有必要进一步探寻并明确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实现方式,建设学生文化社区平台,形成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进而构建社区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发挥将学生社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和育人功能,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李登春.高校学生社区:文化视域中的阐述[J].晋中学院

学报,2009(1).

[2]陈荣武,汪碧云.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化工

高等教育,2001(2).

[3]杨雪梅.论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构建[C].书院文化――

肇庆学院书院制建设工作会议论文汇编,2012.

[4]时长江.高校“社区”视角下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新载体

[J].高等理科教育,2005(3).

[5]陶光胜.基于自治与党建耦合的高校学生社区管理新

模式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3).

[6]王惠民.论多元文化冲突下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J].

社科纵横,2010(11).

[7]孙国权.关于高校辅导员进入学生公寓的思考[J].山西

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8]荆晓艳,谢怀建.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综述[J].唐山职

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9]吴俊泉.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探析[J].现代交

际,2011(9).

[10]黄政,谢春林.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与延展素质教

育时空探讨[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1).

[11]李亮,张红兵.高校学生社区管理探究[J].理论月刊,

2010(11).

[12]董焕敏,李智军.论社区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2).

[13]林晓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区建设

研究述评[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1).

[14]钱伟超,刘兰星.试论大学生社区的构建[J].苏州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15]代雷.关于高校学生社区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思考[J].

品牌(理论月刊),20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