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危重病人护理措施

危重病人护理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危重病人护理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危重病人护理措施范文第1篇

我院自2003年1月~2006年12月从管理入手,狠抓危重病人基础护理质量,取得明显效果,危重病人基础护理符合率从过去的91.8%上升为现在的97%,病人满意度从过去的92%上升为现在的96%,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危重病人并发症,现介绍如下。

1 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

1.1 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提高基础护理质量的前提:我们有计划地组织护士系统学习医学伦理学、护士素质修养、护士职业道德等,从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入手,使护士认识到工作中没有贵贱之分,只要对治疗有利,我们就应尽职尽责去做,不论工作闲忙,不论有无领导的督促检查,也不论白天和晚上,对病人都要尽心尽职,对工作都要负责任。

1.2 护士应视奉献为永恒的主题:我们教育护士,既然选择了护理这项工作,就要在商品经济飞跃发展的新形势下,不忘奉献,不忘对社会应负的责任和义务。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以护理事业的先驱南丁格尔为榜样,用爱心去呵护每例遭受疾病折磨的病人。

1.3 营造积极的护理文化氛围:在护理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管理,人性化服务,营造和谐的护理环境,和谐的护患关系,倡导“团结、友爱、协作”,“关爱生命、关爱健康、关爱病人”“以病人为中心”,“护士应具备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真诚服务,爱心奉献”等。护士在这种氛围指导下,积极愉快地工作,处处替病人着想,努力完成各项工作,基础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

2 提高对基础护理重要性的认识

2.1 要让护士特别是新护士认识到基础护理不仅是让病人清洁、舒适,更重要的是减少危重病人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如口腔护理,可减少口腔黏膜感染,控制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翻身、拍背可预防卧床病人坠积性肺炎发生;留置导尿的病人会阴护理可减少尿路感染;肢体活动可减少危重病人因卧床并发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有计划地进行基础护理知识讲课,基础护理知识提问及理论考试,用过去出现并发症例警示护士,时刻都要重视危重病人基础护理质量。

2.2 经常组织对危重病人基础护理查房:通过查房提高护士认识,找出基础护理薄弱环节,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如对一些成功的护理病案,有瑕疵的护理病案,或正在护理着的危重病人进行查房讨论,总结成功经验,接受不足教训,提高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对危重病人基础护理质量。

2.3 落实基础护理,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加强基础护理,可以协调、融洽护患关系,密切观察病情,了解病人需求,进行健康教育,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提高整体护理水平等。

3 加强危重病人基础护理质量监控

3.1 基础护理量化管理:我们使用的是表格式基础护理护嘱单,使基础护理项目由“软指标”变为“硬指标”,必须落实并签名。基础护理落实后签名,由电脑录入,统计工作量。对连续基础护理做得少,做得差的护士,帮助分析原因,要求尽快改正。基础护理做得多,做得好的护士给予表扬和奖励。

3.2 重视晨间床头交接班:早上床头交接班,在班护士全部参加,对每个危重病人进行仔细询问、检查、督促、指导工作,让每一个护士对危重病人的护理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检查了夜班的基础护理质量。因夜班的基础护理是一个薄弱的时间段,没人监督,加上护士疲倦,往往做得不到位,通过早交班的检查、督促,可促进晚间的基础护理落实。

3.3 每周有基础护理日,每天有基础护理时:固定每天的基础护理时间段,并抓落实,有利于基础护理的落实。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规定:周二下午是基础护理日,这天下午每个护士都要抽空下病房给病人洗头、擦澡、剪指甲等,护士长根据各护士工作量进行分工,护士完成自己指定的基础护理项目。每天的基础护理时间:6:30~7:30(晨间护理)、8:00~9:30、14:30~15:30、19:30~20:30(晚间护理),这些时间段有专门的护士在做基础护理,在这段时间里除抢救外,必须做基础护理,这样确保基础护理的落实。

3.4 病房护士长每日最少进行5次危重病人查房:护士长5次查房为:早交班时1次,10点左右1次,上午下班前1次,下午上班后、下班前各1次。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指导护士如何做好基础护理。对于常见的共性问题,在全科护士交班会上强调,以保证危重病人的观察护理到位。我院还实行了护理质量百分制管理,满分100分,每个缺陷分值化,查到不足或受到病人批评扣分,护理部检查后,受到表扬或得到病人表扬的加分。月底评出每个护士的得分,并和每月的服务之星评选和奖金挂钩,切实做到奖勤罚懒。

3.5 征求病人意见:每月下发1~2次意见卡,征求病人对基础护理意见。基础护理质量如何,病人感受最准确,让病人参与质量评价,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病人与管理人员共同监督,加大了质量控制的力度,避免了只单纯检查所带来的片面性。病人的评价结果与护士利益挂钩,也是促使护士的动力之一。

参考文献:

危重病人护理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危重病人;血气分析;护理

在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中,需要使用呼吸机的病人约占42%左右。我们对128例使用呼吸机的危重病人进行血气分析监测,以指导氧疗、监测病人的心肺功能、判断病人有无酸碱失衡、有无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的存在等,正确使用呼吸机及安全撤除呼吸机对危重病人的护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能正确熟练掌握血气分析资料并应用于临床护理。我对128例使用呼吸机的危重病人进行血气分析监测,先将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128例危重病人中,男75例,女53例,年龄最小为69岁,最大为90岁。这128例危重病人住院后即需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支持呼吸。潮气量按10mg/kg计算,吸氧浓度为60~80%,呼吸机支持时间最短2小时,最长90天,其中15例因心肺功能差,血气分析不满意而行气管切开继续呼吸机支持呼吸。

1.2方法:血气分析抽取标本的部位一般为桡动脉或股动脉,使用呼吸机半小时后,常规需要进行第一次血气分析。以后根据首次血气分析的结果以及病人的临床症状,来判断血气分析的次数和间隔时间。在通常情况下,入院当天每4小时进行一次血气分析,后改为每8小时1次。当病人的病情发生变化时,需要调整呼吸机的各项参数,要随时进行血气分析。

如何安全撤除呼吸机对危重病人的护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停机及拔管,要严密在血气监测下进行,以判断有无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

存在。

2结果

在128例危重病人中,结果有20例存在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9例低氧血症,6例轻度的高碳酸血症。这些危重病人需要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在调整呼吸机参数后20分钟须进行1次血气分析,以判断呼吸机各项参数调整是否合理。

3护理

3.1抽取血气分析标本护理要点:

一般选择桡动脉或股动脉抽取血标本,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病情需要时,可在动脉内置留导管,以减少反复刺激及感染发生机会。

3.2采集血标本后,局部至少压迫5分钟以上,避免产生血肿。

3.3血标本应排除气泡,并立即送检。因故不能及时送检时,标本应暂放置在冰箱内。

3.4采集血标本前,要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解释血气分析的重要性,并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4讨论

4.1酸碱平衡失调的判断护理人员必须熟记PH,PaO2 判断PaCO2BE及HCO3的正常值及其代表的临床意义。

危重病人因心肺功能不全,以及药物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酸碱失衡。我们主要依靠PH、BE、HCO3–、PaCO2,同时结合临床表现,

以判断是否有酸碱失衡存在。若PH在正常范围,当BE大于3或小于–3,虽有酸碱失衡存在,可经体内代偿及缓冲。若PH在异常范围,当BE大于3或小于–3,则认为是酸碱失衡失代偿。

关于原发性失衡和继发性失衡的鉴别。原则上结合临床作出初步诊断,若PH的偏离与PaCO2诊断变化相一致,可认为呼吸性酸碱失衡是原发性内稳态失衡。若PH的改变与HCO3的变化一致,则代谢性酸碱失衡是原发性酸碱失衡。临床上往往存在混合型酸碱失衡,如代谢性酸中毒时,可有代谢性呼吸性碱中毒存在。对代谢性酸中毒,可按所需补碱量(mmol)=体重х碱缺/4所得量的1/3~1/2补入,并经常进行血气分析,并跟据血气分析结果决定是否继续补碱;补碱必须十分谨慎。对于呼吸性酸中毒,依靠调整呼吸机参数来进行纠正。

4.2 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的防治若病人突然烦躁不安,口唇发绀,呼吸急促,要注意有无低氧血症存在。常见原因为:①病人呼吸与呼吸机拮抗②气管导管移位③呼吸道分泌物阻塞④吸氧浓度偏低。若病人面颊潮红,呼吸急促,要注意有无高碳酸血症存在。

上述变化可通过:①调整呼吸机参数②检查胸廓抬动情况③吸净呼吸道内分泌物等措施解决,必要时可应用肌松剂或镇静剂。采取上述措施必须在血气分析监测下进行。

4.3 在血气分析监测指导下,安全撤离呼吸机 机械通气病人,若FIO260mmHg(80KPa)、PaCO2

参考文献

危重病人护理措施范文第3篇

本文调查了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自2009年1月-2010年1月院内转运危重病人5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院内转运危重病人50例,男30例,女20例。脑出血8例,多发伤8例,脑梗塞9例,急性心梗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5例,肝挫裂伤5例,颅脑损伤6例 ;其中22例转神经外科,9例转心内科,9例转神经内科,5例转呼吸内科,5例转肝胆外科。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急诊科50例危重患者转运到各科室前后的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及途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350例危重病人在转运过程中有18例发生了病情变化:

其中脉氧饱和度改变者10例,低于90%以下8例;呼吸血压改变14例,因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后,18例转为稳定。转送成功50例次,成功率为100%。

2护理

2.1病人本身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转运途中出现的意外病情改变[1],病情危重患者病情复杂,多有复合性外伤、多脏器衰竭,血压异常波动、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或过缓,甚至呼吸暂停颅内压增高导致意识改变,患者剧烈躁动导致管道移位、脱管等。50例患者中有10例在转运过程中血压增高,血压最高可达200/120mmHg;4例心率加快,最快可达140次/分;有10例脉氧饱和度下降,最低达到56%。危重患者病情不稳定,在转送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病情恶化,影响转运安全。

2.2转送前对病人的病情评估不全面:

转送前未能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用药情况、静脉通路及途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隐患。

2.3途中监护急救困难:

在转运途中,由于急救车的颠簸以及病人无意识的不配合等,实施急救监护非常困难,脉搏数不清、血压测不准、抽吸药液非常困难等直接造成抢救失败和再损伤等异常情况,影响了安全转运。

2.4实施各项医疗措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危重病人有多种治疗措施,如携带氧气、留置静脉通道等,在转送过程中管道容易堵塞、扭曲、滑脱或移位,给病人的治疗带来不良后果,影响安全转运。

2.5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遇见性不足:

对转送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未能正确分析评估,对患者的运送承受能力估计过高。

2.6交接班不完善:

运送医护人员将病人转到后,与接受科室的医护人员床边交接不全面不细致,使接受科室的医护人员未能详细了解病人的病情、治疗护理及心理状态等,从而影响了下一步的治疗护理。

2.7未提前与各科室协调好:

本资料中有1例患者投诉的原因是接受科室间未事先沟通好,床旁抢救器械准备不完善,抢救不及时而使病情加重。

3讨论

3.1迅速全面做出病情评估:

对危及病人生命的首要问题及时迅速做出评估,如病人的神志是否清醒,气道是否通畅,有无自主呼吸,脉搏和血压等进行评估后迅速进行处理;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再进行全身性的评估[2]。

3.2提高护士应变能力:

发生护理纠纷的基本原因是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加之危重病人疾病的复杂性、特殊性、多变性,必须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

3.3保证有效的监测与生命支持:

危重患者在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生病情变化,转送中的生命监测水平等同于急诊科的监护水平,并能获得在急诊科等同的气道管理的高级生命支持质量,尤其是气道护理。

3.4做好安全防护:

运送途中转运车加护栏,对于神志不清、小儿病人转运时应加以约束,防止坠床。

3.5建立交接流程:

转运患者时,运送人员将病人运送到目的地后,与接收人员认真进行全面交接,共同安置好病人。

3.6提高搬运技巧:

搬运患者时动作要轻稳,对疑有颈椎骨折的病人要用颈托固定颈部,防止因抬病人不当造成病人继发性颈椎损伤加重。转运危重患者不是一个简单的转运过程,而是一个监护治疗连续的过程,成功转运病人的关键所在是充分做好必要的转运前准备,转运途中的严密监护与记录等措施,以保证患者安全顺利到达目的地。

参考文献

危重病人护理措施范文第4篇

为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我院根据护理工作的特点,要求护士长对病区护理工作进行五查管理,经过3年的实践,证明该方法行之有效,现报告如下。

1 方 法

(1)一查。护士长每天早上提前20min到病区查夜班护士对特殊治疗、标本采集、危重病人护理落实情况,了解危重病人、新入院病人的病情及睡眠状况。(2)二查。10:00~11:00查行动不便及无人照顾病人的陪检情况,输液单“三签”是否有遗漏,危重病人的特殊护理是否落实到位及护理文件的记录等。(3)三查。15:00参加查对医嘱后,重点查看危重病人基础护理、了解责任护士对各种特殊治疗、专科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落实情况。(4)四查。下班前1min查全天工作有无遗漏及急救物品、药品备用情况。(5)五查。1~2次/周不定期夜查房,重点查工作责任心较差或缺乏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了解她们独立在岗的工作情况。

2 讨 论

2.1 (1)一查能使护士长掌握了解中夜班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晨间交班时通报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从而不断提高护士的安全护理意识,增强责任心[1]。(2)二查能使护理工作保质保量完成。(3) 三查能促进健康教育在护患之间形成互动关系,护士的工作热情增加,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增高。(4)四查能促使白班护士按时完成本班工作,同时关心中夜班人员工作需要,加深内部团结协作。(5)五差能使护士在无人监督下自觉忠实于病人的健康利益,同事护士长与护士主动沟通,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护理工作内在质量的提高。

2.2 (1)五查体现了护士长爱岗敬业的精神,为护士起到了表率作用。(2)护士长在第一时间掌握病区危重病人的第一手资料,根据需要合理排班,使病区工作井然有序。(3)护士长通过五查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地杜绝了护理纠纷和差错事故的发生。(4)护士长直接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提高了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5)通过五查,护士长能直接掌握每位护士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和思想动态,建立护士长与护士工作中的良好沟通,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护士长的管理水平。

危重病人护理措施范文第5篇

近年来,国内外对危重病人压疮的认识和防治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对发生压疮的观点及预防的重点存在某些差异。我国护理资源不足,常常在病人出现压疮时才采取护理措施,而不是运用护理程序去发现和解决病人问题。如何根据我国现状,提高预防危重病人压疮的有效性是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重症监护患者常有血液循环障碍、姿势固定、全身营养不良、贫血、水肿、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加上意识不清、焦虑、精神失常、多汗、大小便失禁以及局部皮肤的摩擦和剪切作用等而很容易发生压疮。压疮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加重病情,延长疾病康复时间,严重者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一旦发生压疮,不但加重患者的病情和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对重症监护患者必须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和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一 重症监护患者易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

1.导致压疮发生的局部因素有压力,摩擦力,剪切力和潮湿,垂直压力作用于皮肤是导致压疮发生的重要因素。9。3Ka的压力持续2h就可能引起不可逆的细胞改变,因此每间隔一段时间就要为患者减轻局部压力。仰卧位时足跟的体压超过9。33Ka,故平卧时除重视枕部,肩胛部、骶尾部压疮的预防外,更应该注意足跟部压疮的预防。手术患者损伤局部存在不同程度的温度变化和再灌注损伤,因治疗采取坐位或半坐位时,若上身抬高超过30°,骶尾部和足跟部都承受着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因大小便失禁、引流液污染、出汗等导致皮肤浸渍潮湿,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会增加5倍。

2.导致压疮发生的全身性因素有感觉丧失、营养不良、组织灌注不足、年龄、体质、体温、精神心理因素。感觉丧失的患者感受不到过度压迫的疼痛刺激,不会自动变换或要求变换,很容易造成局部皮肤的过度、长期受压。营养不良的患者皮肤更容易受损,伤口愈合更加困难。组织血流灌注不足导致缺氧,影响组织的营养供给,皮肤抵抗力下降。老年人、消瘦、体温过高或过低者,精神抑郁者均易发生压疮。

年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50岁以上病人较50岁以下病人发病率高出7~8倍。

3.吸烟吸烟者压疮的危险性显著升高。吸烟者足跟压疮是非吸烟者的4倍,吸烟量与压疮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4.认知功能意识不清者较清醒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显著增高。

5.药物危重病人长期使用镇静剂、类固醇导致机体抵抗力及活动能力下降也是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

6.高热皮肤压疮与体温的关系密切,根据文献报道昏迷病人在20小时内发生压疮:发生压疮病人平均体温大于38。5℃;未发生压疮病人的体温平均小于37。5℃。有研究表明:体温上升1度,代谢率增加10%,因此体温过高也是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

7.体重消瘦者较肥胖者发生压疮的机率高,但肥胖的危重病人脂肪组织血液供应相对较少及活动困难,在床上翻身时易被拖拉,而导致压疮的发生。现已证明,压力大小与压力作用时间呈抛物线关系,既较大压力产生压疮所需时间比较小压力短。

二 危重病人压疮的护理

1.正确评估危重病人,把积极评估病人情况作为预防压疮的关键步骤,要对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常用的有Braden压疮评分法,已在世界各医疗机构广泛应用。

2.压力各种减压设备的应用

3.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和摩擦,每2h为病人翻身拍背1次,对于水肿、感觉麻木等危重病人需增加翻身次数。采取侧倾30度方法预防压疮,当人体侧卧与床成30度时,有利于人体骨突起部位压力分散和血液流动,能降低压疮发生的风险;避免损害皮肤角质层,防止病人身体滑动。

4.电动防压疮气垫床通过交替充放气方式,不断改变危重病人的受压点,缩短

5.防压疮凉液垫使用凉液垫,利用垫内液体流动,减少局部压力,降低局部温度,减少耗氧。传统用于预防压疮的烤灯现已不主张使用,烤灯使局部皮温升高,增加压疮的易发性。

6.压疮重在预防对能轻微活动的危重病人,每日应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以维持关节的活动性和肌肉张力,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减少压疮发生。指导有效深呼吸,增加身心舒适感;指导并协助双上肢主动旋转、屈曲、伸展等活动;协助下肢被动活动髋、膝、踝关节作相关的屈、伸、转等被动活,开始动作应缓慢放松,每次二十分钟。

7.清洁护理保持床单的清洁、平整、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皮肤;禁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

8.环境管理病室每日通风,减少人员流动,地面、桌面用消毒液拭擦。

9.饮食护理营养不良使皮肤弹性降低,增加压疮发生的机率,延迟创面愈合及疾病的转归,免疫力降低等。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节膳食结构,加强营养支持。

10.建立压疮监控记录,在床头建立翻身表,表中记录翻身时间,等,翻身时间要严格按时间表进行,不得随意更改,翻身前后要对压疮好发部位的皮肤认真检查并记录结果。对可能发生压疮患者,全身皮肤检查1次/d。

三 讨论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准确记录,每次换药时对伤口进行评估以制订和修改计划,提高护理质量。

2.加强责任心护士应加强责任心,提高对压疮危害性的认识,减少由于护理工作失误而造成压疮发生。

3.建立翻身卡压疮预防的重点在加强护理管理上,重视基础护理,床头挂翻身卡,翻身后记录时间、及皮肤情况。

4.护士长巡视病房时,观察患者皮肤情况,检查翻身卡填写的准确性和措施的合理性,保证卧床患者翻身卡的使用得到落实。

5.使用翻身卡,使患者及家属了解皮肤护理的方法和重要性,对护理工作起到监督作用,使患者的护理得到全程、有效的管理。

6.心理护理对病人同情、理解和关心,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告知病人减少受压和摩擦,配合治疗及护理。加强护士的心理品质修养,注意心理护理中的“负反馈”现象。

7.压疮的预防主要在于消除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注意局部护理和患者全身情况相结合的综合预防。间接性解除压力是有效预防压疮的关键,对病情允许能自行翻身的患者,鼓励和协助患者经常更换卧位。

危重病人护理措施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卧位;危重病人;护理/管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39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20-01

危重病人极易受意识状态、镇静剂、肌松剂等因素影响而长期卧床,从而导致包括肺不张、低氧血糖、肺炎、静脉血栓、压力性溃疡等在内的诸多不良后果。研究表明,针对不同的患者的病情而采取合适的卧位对预防因卧床不动而引发的并发症以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1]。本文主要通过回顾文献的方式指出仰卧位、抬高床头半卧位、侧卧位、俯卧位等不同卧位对危重病人生理的影响以及在危重症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注意的问题。

1 护理中常见卧位

有以下几种:水平仰卧位、半卧位、侧卧位、俯卧位,另有持续转动,因需器械辅助使用不够普遍[2],在此不做陈述。

1.1 水平仰卧位 当变换时人体受影响最大的是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平仰卧位时,重力对于循环系统的作用减少,使回心血量增加;换气血流之比,上肺野和下肺野较为平均。因此,水平仰卧位适用于循环血量不足、血管扩张致静脉回流减少的病人。水平仰卧位时,头与足动脉压相似,故颅内压将增高;由于心脏、膈肌的压迫,肺容量会减少,顺应性也减少,静脉回流增加。因此有呼吸功能障碍的病人、肥胖者均不宜采用此。

1.2 半卧位 半卧位是上半身抬高30°-45°的,同时可将枕头放于膝关节下从而使腿屈曲,或两腿原样伸展。半卧位时有助于患者食物通过幽门进入小肠,减少胃内容物潴留,从而有效减少反流及误吸的发生。半卧位还可使膈肌下降,减少呼吸时的阻力,增加吸气时肺扩张时胸膜腔的负压,有利于肺扩张和改善肺的通气功能。胸腔负压增加也有利于静脉血流及淋巴液的回流。所以,半卧位时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两方面都有好处,而且病人也会感觉舒服。半卧位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入呼吸道及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重要措施。常用于心肺疾病患者所引起的呼吸困难、机械通气、颅内高压、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头面部手术后的病人。半卧位可能导致骶尾部压力性溃疡的发生危险率增高。因此,半卧位的禁忌症如下:低心脏指数、低血压、外伤性脑损害、俯卧位、医嘱规定禁忌的卧位等情况。

1.3 侧卧位 侧卧位是脸面向一侧的卧位。面向的一侧身子稍向上,上肢屈曲,下肢髋关节、膝关节稍屈曲,下肢上侧比下侧伸向前。侧卧位的优点是可防止意识不清的病人误咽呕吐物和血液。早期的证据显示侧卧位对血压的改变个体差异很大,但是对低心输出量、低体温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的病人影响比较明显。危重病人应采用左侧还是右侧卧位的判断依据是病人的肺部状况及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研究表明:病人患单侧肺疾病时,取患侧卧位,会产生通气与血流灌注的不匹配,导致低氧血症。因为当患侧卧位时,由于重力的作用,血流会增加,但患侧肺的通气进一步受损,通气与灌注的比例进一步恶化。所以,单侧肺疾病的病人应采用健侧卧位。肺脓肿及肺出血宜采用患侧卧位,可防止引流物堵塞健侧肺。健侧卧位的禁忌症如下:肺脓肿、肺出血及间质性肺气肿。

1.4 俯卧位 不同时引起胸内压力变化的各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纵膈。俯卧位时纵膈邻近胸骨,它对背侧肺组织的压力作用消失。这时背侧胸腔压力小于仰卧位时背侧胸腔压力,胸腔内压力梯度差减少。研究发现,俯卧位时氧含量明显提高,但心输出量、有效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均没有明显的改变。俯卧位时病人腹内压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对肾功能的影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俯卧位通气不仅适用于ARDS病人,也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肺损伤病人。目前认为,俯卧位通气应在ARDS的早期进行。俯卧位通气能有效改善大部分ARDS/ALI病人的氧合状况,减少肺损伤的发生,但有关实施的最佳时机、频率、持续时间尚不清楚。采取俯卧位的病人要注意做好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和观察记录。禁忌症为休克、急性出血、复合伤、怀孕、颅内高压、近期腹部手术、脊柱不稳定等患者。并发症为神经压迫、肌肉压伤、静脉淤血、视网膜损伤、气管插管脱落、受压部位褥疮、膈肌运动受限。

2 ICU病人护理现状

2.1 变换的频率 目前的护理标准是2h协助病人翻身一次,但具体执行情况不佳,90以上%的病人未能按照标准而得到护理,大约47%的病人平卧4-8h,23%的病人在8h内不翻身,原因有:护士不重视、担心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缺乏足够的人员和时间都可能导致此现象发生,同时,病人的耐受力、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和疼痛同样影响定时转换,有证据显示重症病人转换时会承受较大痛苦。是否每个危急重病人都有必要2h变换1次至今仍无定论。

2.2 半卧位的执行 危重病人应采用抬高床头的半卧位,这一观点已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实践支持,但临床上并未广泛执行。因此有必要对ICU护士进行半卧位重要性的认知教育,提供方便、可行的测量方法。要求护士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抬高角度的测量及记录等一系列措施是执行规范的保证。

3 总 结

大量的证据表明[3],“抬高床头”半卧位能有效地降低VAP发生率,但是也可能造成压力性溃疡。应该加强护士的培训,使他们认识到护理的重要性,并制定相关的操作规范及指引,使护理落到实处。要使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必须根据病人的生理状况及科学的证据对病人进行相应护理。

参考文献

[1] Tyler ML.The respiratory effects of body positioning and immobilization.Respir Care,1984(19):472-483.

危重病人护理措施范文第7篇

 

为了配合广东省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质量万里行”、推广优质护理服务等活动的具体要求,为了加强医院护理管理,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建立健全护理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护理部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与协调的职能,保证护理系统的最优运转和护理质量,护理部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护理专业委员会、考评小组进行完善和补充。

护理管理委员会

1、         人员配备

主任:张涵英      副主任:刘素勤

成员:欧静   秦美云   邬丽霞   胡先碧   杨红华  郭含芳   黄   芳   余清钗  何   洪    刘火艳   梁沉芬 

下设4个质量督导小组

(1)护理工作领导与督导小组组长:刘素勤

负责修改完善落实护理各项规章制度;修改完善落实护理教学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负责考评护士长工作、护理质量控制、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教学工作的考评。

(2)医院环境管理与护理文件书写督导小组

组长:胡先碧  成员:杨红华 黄芳

负责医院环境管理和护理文件管理的月考评

(3)危重病人护理、基础护理质量(包括满意度调查)督导小组

组长:秦美云   成员:余清钗

负责危重病人护理、基础护理质量、护理差错分析的月考评和病人满意度的调查

(4)急诊急救、教学培训(包括护士素质)管理督导小组

组长:欧静  成员:何洪  郭含芳

负责急诊急救工作的月考评和全院三基训练、教学、培训。

(5)医院感染控制、消毒隔离管理督导小组

组长:邬丽霞  成员:刘火艳   梁沉芬

负责医院感染控制、消毒隔离管理的月考评。

2、工作任务及内容

(1)工作任务:按省卫生厅对护理质量的统一标准和要求,督促落实护理各项规章制度与技术操作规程;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和修改各种疾病护理常规;评价护理质量,保证优质护理服务;并找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督导解决问题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2)工作范围:基本护理制度管理;基础护理质量与危重病人护理质量管理;消毒隔离与感染控制管理;科室卫生管理;护理文件、病历书写记录管理;护理差错、事故分析与鉴定;护士素质与护理单元管理。

3、         工作职责

(1)由护理部主任领导,指定成员共同参与。

(2)按省统一标准,定期检查与评价各科室核心护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并督促各项基本制度的落实。

(3)督促和检查基础护理记危重病人护理、消毒隔离与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确定其工作质量的优劣,根据专业发展制定和修改各种疾病患者的护理常规向全院护理人员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帮助。

(4)检查科室卫生维持状况,确保患者住院环境清洁、舒适。

(5)定期检查与评价护理文件、病历书写记录的质量,根据护理专业的发展、护理工作模式的变革及护理信息处理现代化的要求,科学研究和制定书写规范,并指导使用。

(6)进行护理成本与效益的分析,提高劳动价值和工作效率。

(7)定期分析与鉴定护理差错、事故,提出防范措施,减少或消除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8)评定护理人员素质与科学管理,为护士素质与管理技能的提高、培训提供有效的参考。

(9)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检查小组会,由副主任主持,反馈检查情况,布置下阶段工作。

危重病人护理措施范文第8篇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64-01

ICU是危重病人进行集中治疗的场所,其特点是病人病情危重变化快,治疗复杂,应用多种监护,抢救、仪器和设备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护,是一个高风险科室。因此,ICU护理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其风险种类,常见原因及控制手段具体介绍如下:

1 工作人员应急能力低

其常见原因有:缺乏工作经验,专业理论及基础知识,对危重病人的评估能力差,不能熟练地使用抢救仪器,救护技术不熟练,控制手段:

1.1 对进ICU工作的护士进行短期规范化培训,使其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常见疾病的观察要点与方法,危重病人抢救技术等。

1.2 高年资护士做好传、帮、带工作。

1.3 护士长督促低年资,新进ICU的护士加强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方面的学习,要求他们苦练基本功。

1.4 经常组织护士学习新知识,新业务、新技术、并定期对他们进行理论,监护水平,护理技能,应急能力考核。

2 窒息

其常见原因有:气管插管病人湿化不够,吸痰不及时,痰痂堵塞,喉头痉挛,无力咳痰,大量咯血,呕吐物误咽;其控制手段如下:

2.1 充分湿化气道,吸痰及时,方法正确。

2.2 大量咯血时病人头侧向一侧,如血压稳定,则取头低足高位,及时去除血块,血液。

2.3 病人呕吐时头侧向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床边备吸引器及其相关用物。

2.4 正确判断窒息原因,对因处理,如血痂、痰痂等引起的气管插管堵塞,可用气管插管,内芯条疏通,再吸引,无法疏通者更换气管插管,如其他原因引起者则头侧向一边,紧急吸引,保持气管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3 口头医嘱

常见原因有:抢救病人多,医生来不及开书面医嘱,医生不在科室,电话口头嘱咐,夜间护士呼叫值班医生,但医生不愿意起床开医嘱。控制手段:

3.1 抢救时口头医嘱,护士必须复诵一遍,抢救结束后,护士应督促医师及时补开医嘱。

3.2 一般情况下不执行口头医嘱。

4 监护仪器故障

常见原因有:设置不合理,电源未接上,元件损坏,保险丝断,机内积灰多;控制手段有:

4.1 熟练掌握监护仪的使用方法,合理设置报警范围。

4.2 遇故障时检查电路连接情况。

4.3 定期检修监护设备,由专人保管,维护保养。

5 院内感染

常见原因:危重病人全身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多;医务人员无菌操作观念不强,消毒隔离制度不落实或方法不妥,消毒隔离设施不合理,用品缺乏,控制手段有:

5.1 增强病人抵抗力,必要时实行保护性隔离。

5.2 医务人员自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严格出入ICU的制度,各项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控制非工作人员出入ICU,设立单独的物品消毒间,购置必要的消毒隔离用品。

6 管道脱开扭曲

常见原因有:导管质量差,不配套,管道受压,扭曲未能及时发现,病人不合作或不理解置管的重要性擅自拔掉,其控制手段有:

6.1 使用前检查物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