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语文教学课程

小学语文教学课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小学语文教学课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语文教学课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积极性

一、采用情景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语文课堂中,老师是课堂的主体,是课堂的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实际上这种教学模式的效果并不理想。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在课堂中采用情景教学更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积极性也会被调动起来。老师要根据课本内容,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场景,激发学生兴趣。比如,在学习《司马光》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可以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小品或者小话剧的表演,活跃课堂气氛,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同时对课本内容的掌握也会更加牢靠。

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在课堂中,老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会有自己的学习任务,小组成员之间要各司其职,完成小组的总任务。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组员之间互相探讨,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方式还可以激发学生小小的“责任感”,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三、充分、合理地采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小学语文也不例外。多媒体技术有着它独特的优势,它集声音、图像和动画等多种感官因素于一身,可以声情并茂地表现教学内容。与课本相比,小学生对具有颜色和声音的课件更感兴趣。另外,多媒体可以利用庞大的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所以,在课堂中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是一个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总之,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学习,与时俱进,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奠下坚实的基石。

小学语文教学课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程 小学语文 教学

反思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 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三、语文课堂的问题意识--学生没问题,教师有问题。

学生没有问题,教师就有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不积极理睬,教师有问题;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有问题。有效的问题:有一定的思维价值,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位置,用适宜的方式提出。读应是语文教学的主干,想象,思维,技能,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是附着在这一主干上的,是融合于其中的。课堂是要放手让学生思考问题,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机会。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就应该鼓励,并顺着这一问题去引导学生,给他从小种下探索思考的种子。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课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而不应囿于书本和教参的框框。我们不应该带有 什么什么不是语文课要解决的问题 这种错误观念。我们只有打破学科分界,学生的问题意识才有广阔的空间。而且所提问题不一定当堂都能澄清,更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最后,教师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开阔学生的思维,先开阔自己的视野。以前我们经常谈论的是:如果课堂上学生提出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该怎么办?而如今我们应该思考 学生提不出问题该怎么办 了。

小学语文教学课程范文第3篇

>> 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探析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师的新观念 新课程下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 浅析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新观念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观念的思考 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教学新观念 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的探讨 浅析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观念更新 探讨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 论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 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分析 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新观念 小学语文教师的新课程新观念 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探讨 基于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新观念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反思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观念 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观念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孙建华")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小学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变革和挑战。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观念已经明显落后,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必须从更新小学语文教学的观念入手,去解决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情感交流欠缺、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等问题,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程改革 小学语文 教学观念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2-0110-02

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的启蒙阶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运用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观念对于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们积极探索更新小学语文教学的新途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的主动性不够、师生情感交流欠缺等诸多问题,亟待改进。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就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教学观念更新的意义及策略谈谈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形式缺乏多样性

过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缺乏多样性,较为单一,一般教师都是从讲授知识的角度进行教学,而学生则被动接受地进行学习,两者的状态相对来说较为独立,课堂教学依托于教师预定好的教案及线路来进行,学生没有主动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教师为了教学更为顺利地进行,要求学生保持整齐而且统一的坐姿,这对师生的课堂互动和学生的发散思维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2.各学科之间的教学相对独立,缺乏渗透性

一直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接受的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知识系统,很难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首先,这种各学科相对独立的现象阻碍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联想力的培养与发展。其次,不但教学的趣味性会大打折扣,同时整体上的教学效率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

3.课堂教学中缺乏师生的情感交流与互动

就语文教学本身来说,其在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及积极健康的情感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一直以来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在此方面做得不够。讲授式、填鸭式的教学很多时候都是在照本宣科,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缺乏情感上的交流与互动。

4.忽略教学过程和方法训练

方法训练是我们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备受各界关注。现阶段在教育领域逐步推行从知识转向方法的新的教学方式,比如说,对仅注重灌输的知识学习的小学语文教学弊端的克服,对于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有了更多的关注,在陈述性转为程序性的知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被动全盘接受知识的教育体系下学生更多的是进行机械的模仿和一些基础性问题的处理,对于其获取知识的具体过程及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的训练几乎被忽略掉,致使小学语文教学跟不上时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二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观念的更新

1.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机地融合

小学各学科之间存在着较为普遍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小学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相互之间的联系与融合,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有助于学生联想能力、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拓展学生思维方面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2.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中存在主观地将教师与学生、教授与学习分割开来的现象,两者以相对独立的状态存在,非常不利于知识的传递、师生的互动及情感的交流,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要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教―学互动,让群体活动代替传统的个体活动,用多向交流取代过去的单向交流,让教师从过去的教学主体转变为教学主导,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师生在互动中相互影响,共同提升。具体来说,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首先,采用对话的方式代替过去传话为主的交流方式,切实地实现信息的双向流动,通过有机的沟通来传递信息和交流情感;其次,在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以求师生共同发展,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绝对的教或学,传统的教学过分偏重于知识传输,主观地将教与学分割开了;再次,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注重知识的深入探讨,在资源有效利用的情况下把教材与教师、学生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互动中进一步拓展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3.加强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小学语文教学绝对不能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在进行系统化学习的同时,让学生在这一特定的成长阶段更为高效地掌握相关知识是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对于具有极强应用性的语文,应该把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尤其要注意将课堂生活化,同时也要将生活课堂化。将实际的生活背景置于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进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生活课堂化要求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主动地进行细心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从实际生活中获取课堂教学活动没有涉及的有益知识,有利于学生培养和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拓展知识面。

4.在教学中加强自主探究、合作及讨论的教学形式的运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教师一定要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是广大教师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恰当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其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新的知识,并切实地体验到知识形成的具体过程,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给学生营造愉悦和宽松的学习氛围,充分激发其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这对于激发、培养及发挥其主动性和创新思维有重要作用。将讨论的教学方式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但能活跃和开拓学生的思维,而且学生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会投入更多的精力,主动发表意见,这与仅仅听老师讲解相比,学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讨论过程更多地了解掌握学生的情况,可以从多个角度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中的问题,丰富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知识。

5.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互换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总是把教师摆在主体地位,教师对于小学生真实的需求没有很好地去了解和把握,这也是教学质量一直以来不高的原因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该互换角色,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人文精神。教师应将自己定位在辅助学生学习的角色,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6.进一步重视学生的教学评价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除了重视教师的教学评价外,也应该对学生的教学评价更加重视。不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还要通过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评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对一学期以来的学习做自我回顾和总结,为今后的学习计划制订提供帮助和依据,同时更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成为学习真正意义上的主人。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帮助学生自身和教师从多方面了解实际情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三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观念;语文素养;教学模式

当前,中国小学语文教学正面临着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目的是更好地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进步,使小学语文的教学品质有所提高。传统的语文教学因为受我国多年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观念上存在许多弊端,新课程、新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固有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新课程呼唤小学语文中的新观念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有着一定的弊端:第一,只重视教师的表演,只关注学生的整齐,一切顺着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思路教学,维护着严格的课堂秩序。第二,学科之间缺乏一定的沟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按照一定的语文课本走向进行传授,这样使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缺乏沟通,学生难以融会贯通。第三,忽视课堂学生的情感活动,只顾关注客观世界而忽略了自我意识。第四,越过过程与方法,重视结论。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只大量地灌输前人的结论,学生机械地记住,缺乏自主性与创造性。

而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则是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只有将素质教育理论、个性教育理论、创新教育理论这些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的理论基础实施到传统教学中,才能摒除传统教学的弊端,使小学语文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

1.语文学科综合化

所谓语文学科综合化,是一种由语文学习的过程转变为综合运用语文知识使之成为一种能力的过程,它是一种要实现“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实践活动与书本知识的紧密结合还有读写听说等能力的整体发展”的过程。作为各种综合方式相运用的过程,我们应当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给学生打好基础,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不囿于教材,多方面了解语文知识,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自主的乐观心态与学习意识,实现学生学习方法的灵活与创新。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非个体的一种学习方法,这是一种团队学习方式,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责任分工与互学习。在这种语文合作学习中,教师以一个指导者的身份纵观全局,有时也是一个好的“参与者”与“组织者”。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做好控制时间、有效参与、积极合作,正确指导、引导合作学习的多样化等工作。

3.师生互动

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是新课程观念的主要部分,新课程强调,师生之间应当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启发,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分享彼此的知识与思想,还能丰富教学内容。只有师生之间相互交流与互动,才能达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目的。

4.语文课程生活化

语文课程生活化就是将一定的教学活动置于现有的生活大背景之中,促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将教学的目的转化为生活主题的内在需要,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获得更加不易忘却的知识。在学习中陶冶情操。我们应实施生活化教学,使学生的学习融入生活实践中,在生活中学习与应用语文知识,使学生有更深刻的理解、思考与感悟。

语文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追求高水平的教育,教师要不断向新课程、新观念靠拢。只有教师切实落实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观念,才能使学生对语文有更好的理解与应用,达到一个较好的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课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精品课程建设;问题;措施;探索实践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各门学科都必须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但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在不少的地方,还沿用着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还存在着不少的弊端,需要教师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名符其实的,高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师,才能跟上迅猛的教育发展趋势。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现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材在改变其原有面貌的基础上也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对于文章内容的选择上是非常严格的,这些新文章必须要经过仔细审核才可以加入学习课本,这些内容的扩充使语文教材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贴近生活,拉近了小学生与大自然间存在的距离,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着重要意义,这种改革备受教师与学生的喜爱。除此之外,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的号召,在编改校本教材的过程中有部分小学也开始逐步尝试加入其中,并且对编写成果加以使用,为展开校本课程实践活动奠定了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限制于成绩的好坏与学历的高低,更加侧重于人才的实用性,所以教育要从小学生抓起,在教学过程中把提高学生的运用实践能力做为重点教学内容。教材文章中分别配有预习内容以及课后思考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有目标性的进行学习,引导学生自行收集相关内容材料并加以分析;学校还设置了部分教学实践课程,这对提高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上教师缺乏创新意识

在现在的教学体系中,大部分教师依然在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种观念陈旧并且机械式的教学过程,严重的忽略了小学生爱玩好动的本质,课堂气氛压抑再加上学习内容的乏味无趣,容易导致小学生的求知欲受到大幅度的挫伤,这样以来,教育便失去了它真正的意义。

2.教学策略形式化

当前的社会现实让校方更注重的是升学率以及学校排名。教师在学校施加的压力之下,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必然也是针对于考试重点进行深度分析。这样一来,教学过程毫无创新可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自己讲解为主,全体学生以听记为辅,这样严重的忽略了学生自身的主体性,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引导监督的作用,学生才是课程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不可以一味的填鸭式教学,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的把书本的理论知识教于学生,那么学生所接受的也不过是乏味无趣的文字符号,这样不但会减少学生对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不利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学策略形式化的存在是小学语文教学精品课程建设中的绊脚石。

三、小学语文教学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改进措施

1.增强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

创新是实施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环节,教师是课程学习中的主导者,所以教学效果要达到创新的目的,必然得要求教师应具备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掌握一些课本最表层的东西,这样学生的学习思维会受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开拓思维,把课堂内容做成幻灯片或者是小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这样一来既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又可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把学习内容加以理解,这种教学方式对小学语文教学精品课程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2.引导学生的参与教学活动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学活动主要以教师传授学生知识为目的,这样重结果而忽略过程的教学方式,会造成学生的“高分低能”,这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政策相违背,不利于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发展,针对这种教学状况,对教师的教学结构及目的进行了改进。小学语文教学精品课程建设中必须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它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与监督下完成教学目标,从而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开拓学生的思维,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论精品课程的建设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它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有着重要作用。语文是加强学生理解能力的重要学科,它做为陪伴学生终身的教育学科在整体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引进西方教育模式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部分成就,但是这个过程中仍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陈旧的教学理念已不再适应当前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在提升自己修养及创新意识的同时,让学生参与在教学活动中,增加其对学习的积极性及趣味性。

参考文献:

[1]孔瑞平.打造高效灵动的课堂[J].小学时代(教师),2010年07期

小学语文教学课程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语文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在新理念影响下的教学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语文教学所追求的主题就是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小学语文是学生人生中最为基础的学科,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作为对基础学科的基本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重点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求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使学生主体在身心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笔者浅淡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实践探索的几点成果。

一、挖掘学生潜力,营造开放性的教学环境

新课程标准重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抓住小学生好奇心重、独有的探索精神使学生自由地发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总体来说就是要求教师积极创设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积极自然地表现自我,勇敢表达想法。捕捉学生最为真实的想法能够帮助教师在授课时顺利进行。以教学实例为例子,“秋思”的教学设计中。首先让学生自主感知阅读,在教师引导下表达观点。营造开放性的教学环境意在使学生自由想象,通过营造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教学设计是营造开放性教学环境的关键,在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把握好想象自由发挥的正确的方向,有利于结合学生的思维与教学的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点拨引导,设立正确的教学方向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应将学生视为整体的主体,进而是有不同个性的“人”。教师要因材施教,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要适时地点拨引导,同时尊重学生的声音,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师生互动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默契度。在课堂教学的生成和生成的课堂教学的整体中,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捕捉课堂教学中的信息,能够有智慧地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并针对一个问题巧妙地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和人生进行思考。好的老师有“化险为夷”“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使得课堂上呈现一个又一个精彩的“亮点”。

三、尊重“不同的声音”

探究性学习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学习的效果也是开放型的。允许学生预设的教学情境中存有多种思路,多种设想,积极培养学生多元的情感体验。语文文本的解读本就是多元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读者以及不同的情感体验都能造成阅读的差异,对文本的解读必然呈现多元化的态势。文学作品的阅读应当是放飞心情的自由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鼓励“不同的声音”,在开放的环境中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展示自我。对教师而言。要在课堂教学中使不同观点发生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例如:在教学“幸福是什么”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对幸福有进一步体验。我采用了小组体验学习的方法,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有关幸福的讨论,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听到了不同的幸福体验。在交换思想的过程中增进了体验和认识。讨论过后,从中以总结性的归纳让学生表达出对幸福的认识,学生的答案融进了真情实感。有的说幸福就是我下岗的父母能够早日重新找到工作;有的说幸福就是将来自己能够当一名科学家,制造出中国的宇宙飞船;还有的说幸福就是母亲的疾病能够早日康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将课文内容进行拓展,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联系生活,追求真情实感

来自生活的真实的体验能够充实语文学习的情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途径之一是把生活拉进语文课堂。日常的生活要经过教师的提炼引入课堂,把生活拉进语文课堂首先要考虑它的语文教学价值,例如在教“口语交际”时。不能带有随意性。途径之二是让语文课堂走向生活。这就要求将语文课堂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广大教师要以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生生共同创造的舞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活动也因此面充满活力和生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曹明海,潘庆玉.语文教育思想论[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

[3]于源溟.现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艺术[M].北京: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

[4]沈小李.课堂评价的艺术与功能[J].学语文教学,2005(11).

小学语文教学课程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教学质量

为密切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此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1]。在此,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既为综合素养,切不可将语文教学脱离生活的大背景。教学的生活化的理念应至始至终地贯穿于教学中,让教学贴近生活。为此,越来越多的老师关注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即:老师将生活内容融入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以此为图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感悟人生。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不仅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同时更好地感受课文的潜在价值。以生活为背景的教学也使得学生懂得生活的意义并主动创造生活的价值。

一、生活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生活为教学提供正确的导向: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自主学习和实践,在主动参与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此,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成为语文教学的方法之一。老师引导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前提下跳出书本,观察和体验生活,并在生活中通过和同学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知识;生活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新课标中提到的“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建立语文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并将所学的各科知识充分利用到生活当中,同时在社会的大环境下学语文并学以致用。生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体验之后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实现课堂教学和生活运用的统一,学生可以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生活为老师提供更大的挑战:基础教育改革改变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老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无法预见的问题,这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生活化教学,老师也需要不断学习以便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

二、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1.以家庭为基地的语文教学生活化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儿童学习的启蒙教师。在家庭这个大环境中,学生可以通过父母的对话获得很多知识。由于父母职业和认知的不同,造成了每个学生家庭都有不同的特点。老师要想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必须充分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色,并以此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老师,则可以让他写一段学校的情况简介;有的学生家长是医生,则可以让他写一则如何预防感冒的健康手册;有的学生家长是做生意的,则可以让他设计一条广告语。如此设计出的学习任务不仅让学生有话可说,更让家长加入了孩子学习的过程。全家合力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既让学生掌握了所学知识、增长了课外知识,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家庭合作学习的气氛,增加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最好的教育素材莫过于生活,学生周围发生的事件都具有教育意义。正如建构主义强调的:教育应该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在课堂导入环节时,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经常以学生在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情境作铺垫来帮助学生理解。在文本教学中,老师可以依据文本内容的特点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综合性活动如记者、推销员、解说员、明星等角色扮演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在教授三年级《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时,我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熟知的描绘方法将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向同学描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也非常具有想象力和创造性。通过语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巩固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又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是激发了学生的潜力。

3.社会中的语文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要建立好课堂内与课堂外的联系、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一切教育资源,开拓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机会。作为老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语文,更要引导学生应用语文。如清明参观列士纪念馆时,可以让学生尝试做导游;老师可以让学生注意街边广告标语、通知,纠正其中的错别字;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留心电视上的广告用语中的谐音字等。只要有心学,身边处处是真实的教学素材。学生还能在这些活动感受到语文的用处,同时也在使用语文的过程中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充分体现了生活中时时有语文、处处有语文的事实,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应用语文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语文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语文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课本的教学,它是一个开放、灵活的空间,正所谓“一切生活皆语文”。因此,我们应改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丰富、多样地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真正做到“语文生活化”:让学生在语文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1. 6

[2]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邬青松.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J].小学生之友, 2009(9): 41

小学语文教学课程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基础性;实践性;阅读;新课改

小学语文具有基础性强、实践性多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注重多元化课堂的开展,能够把语文作为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丰富知识的良好平台。当然,在跳出语文教语文的传统教学模式上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一、 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课的教学效果比较低效。教师在教学当中不能有效的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不到语文的实际价值,枯燥无味,导致小学语文教学遇到极大的瓶颈。

(一) 教师在教学当中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随着课改的发展,小学语文在课程设计上发生了重要的改变,这就使得习惯了传统教学的教师难以适应,对新课标的教材吃得不透。在实际的教案编写过程中,教学目标不明确,一味的借鉴与形式化课改下的教学要求。而且,小学语文教师缺乏自身的知识扩展,总以为小学语文很简单,不需要在进行相关教育着作的研读,进而出现教师实质性的教育理念的缺乏。

(二) 忽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总是以“牵引”式的教学法把知识点直白的灌输给学生,使得学生感觉枯燥。而且教学上缺失实践交流的活动课,没有实质性的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做到充足的巩固。诸如教师在对于汉语拼音字母的教学中,教师对字母的发音不够准确,在教学中总是用不够标准的字母发音去教学生,而且课堂上缺乏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不能自主进行字母发音练习。这样的教学方法是非常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

(三) 口语、阅读、写作的教学过于形式化,缺乏实质性的创新

小学语文的课程应该非常重视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而教师只是依据考试的要求,缺失学生口语能力的教学;在阅读上宽泛,没有实质性的阅读价值,而且往往在阅读上出现以“教师阅读为主,学生阅读为辅”的现象;在写作上,对学生的要求和约束过于应试化,学生在写作上要依据教师的模板和考试的要求去写一些“四平八稳”的形式化作文,使得学生写作思维的创新能力丧失。

二、 跳出语文教语文的教学模式

语文作为小学中的一门主要课程,具有充足的教学时间。而且其课程也要求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性教学的要求,同时这也是跳出传统语文教语文的有效教学方法。当然,要在实际的教学当中真正的跳出这种模式,还需要更加具体的教学方式和考试制度做有力的保障。

(一) 加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在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上更加的注重教师的实践性教学。而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还比较的传统,教学理念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课改的要求。加之,在当前的考试制度下,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观念同样可以达到考试的要求,使得教师不愿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改变这沿袭了多年的教学模式。因此,学校和教育部门要加大对教师的新理念的教育,让教师充分吃透课改的实质内涵,同时做到在制度上约束,学校在教学管理上不能形式化,应该加强具体的教学考察,考察教师的实际教学模式,避免教师“滥竽充数”。

(二) 重视教材的主导地位,立足教材开展多元化的教学

在实际的教学中要突出教材的实际地位,立足好教材进而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在对学生知识的传输时,不能完全根据实际的考试制度来实施教学。诸如在教材中重视学生课外能力的拓展,而该部分在考试中不作要求,但教师仍然要为学生提供相关的阅读资料,并且组织有效的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材料,以便于学生查阅。这种重视教材主导地位的方式,可以既做到了立足教材的要求,有利于教师的课程开拓,而且又培养了学生自我阅读和思维的能力。

(三) 在教学上,做到有计划、有目标的开展教学

我国的小学教育还是以集体的教学形式开展,而且往往人数的基数比较大。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的教学计划和目标进行有效的教学开展,可以做到对学生学习问题的及时发现,进而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的,来适应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的教学需求。诸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大部分男同学的写作能力比较的缺乏,进而可以依据有效的计划,有步骤的加强部分男同学的写作培养,同时教师可以在不占用学a生课外活动的前提下,对其进行课外辅导,来加强其写作能力;如果发现部分的女同学的阅读分析能力比较的缺乏,教师就需要制定有效的加强阅读锻炼的计划,计划如何合理的安排阅读时间、阅读材料的选择。然后,按照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实施。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诸多领域的学习缺陷,而且有利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模式的创新设计,使得课改下的教学模式多元化和具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