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近年来经济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基于此,本文对义乌市国际服务贸易经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总结出了义乌市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对策建议。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结构地调整和国际分工地深入,各国纷纷加快服务贸易发展的脚步。近年来,政府相继出台了《服务贸易“十二五”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等政策,随着这些政策逐步落实、效果开始显现,相信未来一段时期服务贸易将迎来黄金发展期。义乌市作为中国商贸行业的代表性地区,服务贸易在义乌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作为全球著名的小商品贸易市场,虽然义乌的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成为义乌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但是其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弱,与其发达的货物贸易相比严重滞后。
目前,义乌的服务贸易还存在颇多问题,结合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与趋势,加快义乌市服务贸易发展势在必行,因此为义乌服务贸易发展提出相应的路径选择与建议,对义乌发展服务贸易经济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进出口规模与速度并重
义乌服务贸易近年来持续保持顺差,出口额远大于进口额。在贸易政策方面,政府要摒弃改革开放初期的只重视出口而忽视进口的贸易政策,应注重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协调发展。对于高附加值的服务业,义乌应该鼓励进口,扩大专利使用和特许等服务的进口。对于先进技术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产品的进口,可以通过技术借鉴与学习,以促进义乌企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吸引跨国公司来义乌建立研发中心,加大对服务业的吸引,并提高义乌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
虽然义乌服务业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但在金融服务、专业服务、医疗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等许多高端服务贸易领域里,仍然有部分服务业务尚未对外资完全开放,尽管已有的市场开放吸引了部分服务业的跨国企业来义乌投资,这些外资企业带来了技术研发、管理经营理念、营销手段等溢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义乌服务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近年来义乌对金融、通讯等新兴行业的进口需求逐渐增大,但在义乌服务贸易进口结构中占比最多的还是运输、旅游等传统业。
服务贸易进口会对义乌经济增长起积极的作用,从结构上来说,新兴和传统行业的服务进口都会推动义乌的经济增长,但是新兴行业对经济的贡献度要大于传统行业,义乌必须调整进口服务贸易的结构,以促进经济平稳增长。近年来,义乌的服务贸易出口持平稳持续发展势头,在此基础上,义乌要为服务贸易出口继续创造健康、有序的竞争环境。
因此,义乌应该牢牢跟随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潮流,不断提高服务贸易出口质量,只有抓住了服务贸易进口与出口的关系,既重视进出口的速度,也关注进出口的规模,既重视进口的战略意义,也关注出口的推动作用。
二、优化国际贸易结构
经过改革开放多年的发展,义乌服务贸易不断跃上新台阶,发展速度较快。其服务出口主要由购物旅行带动,近几年呈平稳较快发展势头,但是相比于货物贸易,其服务贸易却严重滞后,要促进贸易结构的平衡与优化,肯定离不开发展服务贸易。义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发达的货物贸易和庞大外商客流是义乌的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义乌,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义乌对外贸易中,货物贸易占主要的比重,多年来义乌的服务贸易一直严重滞后于货物贸易,两者发展较不平衡。义乌在提高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同时,要继续保持原有的传统服务贸易领域的出口优势,积极发展高附加值的新兴领域,促进贸易结构的优化,构筑更加开放的国际贸易经济发展方式。
目前,义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较不平衡,传统行业的优势明显,高附加值新兴行业明显滞后于相应的货物贸易行业,因而无法很好地为货物贸易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支持,在一定程度上甚至阻碍了货物贸易的发展,同时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的推动作用也就不能充分发挥,这严重阻碍两者的协调进步与发展。因此,优化义乌国际贸易的内部结构已成为义乌打造服务商贸强城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传统项目和新兴项目并进
近年来,义乌服务贸易总量不断提高,但内部结构并没有得到明显改观,国际服务贸易类型较少,交通运输、旅游和批发贸易等传统行业始终占据服务业主要地位,而信息技术、教育文化等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仍发展不足,无法成为义乌服务贸易的主要组成要素。
商贸、中介、文化等行业发展尚不尽如人意,这种状况势必影响到义乌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
根据服务贸易发展状况,要继续推动义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或企业的发展,继续保持义乌旅游和运输服务的出口优势,传统服务项目的发展不容忽视。另一方面,要选择有发展潜力的服务项目,不断拓展其发展空间。如果只注重优势产业的发展而忽视新兴产业的培养,那么服务贸易便会畸形发展,而不是全面、健康的发展。
从义乌服务贸易结构来看,近年来现代服务业的有很大的进步,结构比重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且义乌人力资本和技术的积累速度也在不断的提升,这对于义乌发展现代服务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改变部分服务产业的劣势地位,维持现有部分产业的优势地位,使传统领域与新兴领域携手并进、协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义乌加快现代化进程,提高服务贸易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相信义乌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升其市场的国际化水平,成为这将对外交往的一张金名片。
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绩效;评估;中国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5)08-0001-04
一、引 言
将开放经济作为一个专门范畴来研究最初始于西方经济学家。开放经济在西方经济学中只有一个英文单词:“open economy”,西方经济学认为开放经济即为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经济形态,开放经济的主要内容是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因此,对于开放型经济的研究,西方学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构建衡量贸易开放度和资本开放度指标的设计上,并且以此来判断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开放程度如何,是否是开放型经济等。
中国学者们也从多个角度对开放经济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但受经济条件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我国学者对开放型经济并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概念,并且对开放型经济的内涵研究和实证评价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现象。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学者对于开放型经济发展评价方面的研究也主要致力于在学习西方经济学对开放经济的认识基础上研究来研究贸易开放度和资本开放度。90年代之后,中国学者对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评价研究逐渐丰富起来,致力于构建综合指标体系来反映我国的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例如中国北京市统计局(1992)[1]构建了共计14个具体指标的综合指标体系来反映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程度。周长城、谢颖(2008)[2]梳理了国际经济社会综合指标体系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在新的发展观下,衡量中国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应该从更高的视野角度去设置,这样才具有能进行广泛比较和分析的意义。刘晓玲(2013)[3]构建了反映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是基于开放型经济狭义内涵上的评价指标的设计。王晓亮、王英(2013)[4]构建了共计24个具体指标的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7个省市进行了评价。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不难发现:长期基于西方经济学对开放经济的认识影响下,对一国或区域开放经济的发展评价方面,国内外研究一直难以摆脱对开放程度评价的研究层面上,而忽视了更重要的开放体制给一国或区域所带来的发展效益和发展质量上。
本研究认为,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应该反映开放的动态性和持续性,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发展从一开始就是全面开放的,未来也不会存在一国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完全开放,除非这一超级大国在各行各业都具备世界经济中的绝对优势。因此,本论文认为开放型经济应该满足以下4个基本特征:①开放型经济是与封闭型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两者之间有质的差别;②在开放型经济中,商品、资本、劳务、技术等要素可以较自由跨界流动,其流动性呈现不断增强,最终趋于和直至达到完全无限制;③参与国际分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优化资源,生产效率不断提高;④政府基本按照市场经济的机制和规则进行管理活动,政府职能和市场机制不断协调。据此判断,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都是致力于发展开放型经济,且开放程度逐步上升,未来进一步开放的趋势非常显著,因此,我国的宏观经济即为开放型经济。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实证研究了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30余年的发展绩效轨迹,为“构建中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了理论与实证分析。
二、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
从开放型经济的广义内涵出发,遵循全面性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动态性与稳定性相结合、整体性与独立性相结合、一般性与可比性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了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经济发展效益、社会发展效益和资源环境效益3个层面。其中,经济发展效益反映经济开放的国家体制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成效;社会发展效益反映经济开放的国家体制所带来的社会进步;资源环境效益反映经济开放的国家体制伴随着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资源承载和环境压力。该指标体系下设共37个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指标设置重在考察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成绩和效率,在发展规模基础上更加重视发展质量的提升,本论文不考虑无法定量化的政策制度因素相关的指标。指标的选取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相关专家意见,力求使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能够切实发挥科学评价、经济规划、决策导向的重要作用。
三、实证研究
(一)研究方法
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是由Hotelling于1933年首先提出的。主成分分析法通过一种降维处理技术,将多个变量化为保留绝大多数原始信息的几个独立主成分,对于多指标综合评价具有消除相关影响、客观定权和合理评价的优势。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步骤:①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②对标准化阵求相关系数矩阵;③求解相关矩阵的特征方程,取得特征根与特征向量;④确定主成分;⑤运用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
(二)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根据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选取研究区间为1985~2012年,采集以上37项指标共28年的相关数据,原始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年鉴》、《中国外资统计》、《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公报》,人均耕地面积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网站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数据。指标体系中9个逆向指标(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通过取负值进行了正向化处理,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按1978年可比价计算。各指标数据的标准化采用了Spss 软件自带的Z-score标准化方法。
(三)实证结果分析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总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得出1985~2012年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总绩效得分如表2所示,绘制中国开放型经济总绩效得分图并拟合趋势线如图1所示,拟合三次曲线的拟合优度最高(R2=0.8758)。
可以看出,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总绩效基本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85~1996年),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呈现低速震荡前行的特征,位于倒U型曲线上升阶段的中低部。在这一阶段,中国从完全的封闭型经济打开了对外单边开放的窗口,从沿海开放向内陆延伸,初步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由于开放经济发展的基础弱、单边性、探索性的发展特点,因此,这一阶段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呈现出了低速、震荡、前行的发展特征。第二阶段(1997~2006年),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呈现高速、稳定、增长的特征,这一阶段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得分值由1997年的-0.49增长到2006年的1.22,绩效得分翻了2倍有余,绩效年平均增长率高达66%。这一阶段,随着1997年和2002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开放型经济在国际经济稳定大环境下飞速增长,2006年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得分达到历史最大值,这一阶段处于倒U型趋势线快速上升到顶部的阶段。第三阶段(2007年至今),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呈现不稳定的下降趋势特征,除2010年绩效得分上升外其他年份均出现了绩效下降,下降速度在2007年、2008年和2011年均高达28%以上,2012年下降速度有所减缓,为3.7%。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加剧并于2008年底全面爆发所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近年来国际经济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国际经济发展低迷,加之我国国内近年来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等因素影响,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呈现出了不稳定的下降趋势特征,形成了明显的倒U型曲线下降趋势发展特征,表明目前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四、近年来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下降的主要原因分析
通过以上对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的实证评估,得出自2007年以来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出现了持续下降的趋势,深入剖析发展绩效下降的主要原因,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
(一)外部因素
浮现于2007年,全面爆发于2008年底的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及其后期效应是造成我国开放型经济自2007年以来发展绩效出现持续下降的重要原因。一是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持续低迷,欧债危机也持续蔓延,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全球需求持续萎缩,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对我国长期以来以出口和外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我国外贸增长速度2007年为26%,2009年一度出现较大的负增长,2012年也仅为7.9%;外资增长速度自2007年后下降趋势较为明显,2009和2012年均出现了负增长,分别为-2.6%和-3.7%;我国外贸对经济的贡献度和外资对经济的贡献度自2007年后均出现了大幅下降,分别从2007年的18%和31%下降至2012年的-2.1%和25%,分别下降了20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二是近年来,全球经济“再平衡”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 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制造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更趋激烈,进一步抑制了我国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三是2008年后,全球气候变化谈判持续升温,发达国家力推制定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则,制定了越来越多的环境技术标准,为贸易保护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对我国以及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工业化进程造成了全新的环境约束,以高碳排放为特征的中国制造业还未实现彻底转型已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竞争压力。
(二)内部因素
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国际竞争力弱,在当今国际服务贸易引领经济快速增长的潮流中,我国落后的服务贸易已成为制约我国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一大瓶颈;生产要素结构中,我国近年来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导致制造业生产成本上升,同时也削弱了吸引外商投资的优势,并且中国技术的自主创新仍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且受制于引进技术的瓶颈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限制,使技术创新拉动经济增长的效应短期内难以提高;投资和消费结构中,我国向来重投资、轻消费,违背了经济发展本身的规律,投资和消费结构的不协调造成了我国目前难以发挥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城乡结构中,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依然存在,城乡差距持续拉大,民生问题日益凸显,并且因地区差异而更显错综复杂。另一方面,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资源与环境压力增大,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已日益成为制约我国开放型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2012中国矿产资源报告》中统计,中国每年大量从国外进口石油、铁、铜等大宗矿产资源,其对外贸易依存度已处于高位,2011年主要矿产对外依存度为:石油56.7%,铁矿石56.4%,铜71.4%,铝61.5%,钾肥51.5%。从能源供求状况来看,中国从1992年开始其能源消费量超过能源生产量,且缺口呈现不断拉大的态势,2012年,中国能源供需缺口高达29 884万吨标准煤。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30余年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使我国环境透支严重。2013年以来,我国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甚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雾霾和污染天,据统计,我国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2012年分别比1985年增长了7.9倍和5.3倍,环境问题已对我国的开放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五、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的几点建议
目前,为了转变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倒U型下降趋势线轨迹,中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为了切实提高中国未来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促进中国开放型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从对外策略和对内策略两方面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对外策略上,一是为了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以及TPP协议,我国应大力推动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并加快推进其他区域、次区域合作,努力通过深入发展对外合作来寻求资源与拓展市场,这是中国开放型经济新时期的重要战略;二是借助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拓展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通过向金砖国家企业进行放贷,推动人民币逐步国际化,同时通过金砖国家的经济需求来消化我国制造业的产能过剩,进而拉动我国的经济发展;三是国际金融危机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20国集团取代8国集团已成为大国经济政策交流对话与协调的新平台,中国在全球治理变革中应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努力改变发达国家主导全球规则制定的局面。
对内策略上,一是大力发展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生产成本,抵消由于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所带来的经济影响,未来中国经济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永葆活力;二是深入进行分配体制改革,通过分配体制改革缩小贫富差距,培育消费能力,发挥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三是创新资源与环境发展战略,重点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利用资源和环境的市场机制和治理体制,引导居民调整生活消费方式等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平衡资源供求和减少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统计局外向型经济外经统计课题研究组.关于建立外向型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J].统计研究,1992(4):26-31.
[2] 周长城,谢颖.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8(1):89-94.
[3] 刘晓玲.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对外经贸,2013(9):30-32.
[4] 王晓亮,王英.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8-30.
[5] 刘耀彬.开放经济下贸易、环境与城市化协调评价与情景模拟 [J].华东经济管理,2013(5):28-33.
[6] 李伟伟.中国外资利用效率测评及其时空变化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2(6):733-741.
[7] 韩玉军,陈华超.世界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J].国际贸易,2006(10):32.
[8] 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新形势;劳动经济;特征;发展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087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1
1 新形势下劳动经济呈现的特征
在当前的经济新形势下,我国劳动经济也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与状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人口红利”向“人才t利”转变
“人口红利”指的是凭借较多的劳动力数量、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及较高的中青年劳动力比重等,为社会经济发展形成巨大推力。“人才红利”指的是利用较高技术、能力的人才,来代替以往投入的大量劳动力来获得同等或更高的经济效益。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人口红利”效应的支持,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用工成本的逐渐增加,以往的“人口红利”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需要了。为此,我国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逐渐将以往“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劳动力市场更加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与利用,充分释放“人才红利”的优势与作用。
1.2 由“被动就业”转向“主动创业”
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掀起了新时期的又一次创业浪潮。最能体现这一转变特征的就是一方面国家出台了相关创业扶持政策;另一方面近年来高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视,很多高校开始在专业教育中增加关于创业教育的内容,这表明当前国家积极鼓励人才创业,并且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也在逐渐加强。从整体的就业形势来看,“被动就业”转向“主动就业”也是近年来劳动经济市场的潜在趋势。
1.3 从“国内劳动”向“国际劳动”转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快推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区域内经济发展更添活力。在加上“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我国劳动市场选择范围更加广阔,促使劳动市场逐渐由“国内劳动”向“国际劳动”转变。
1.4 就业环境更加公平
据调查显示,我国以往的劳动力市场中长期存在着一些就业歧视观念与行为,如性别歧视、地域歧视、学历背景歧视、相貌歧视及年龄歧视等,这些就业歧视对大部分就业者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而随着近年来劳动保护法的不断完善、劳动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等,促使劳动市场逐步消除就业歧视,加快了打造公平就业环境的进程。就劳动市场整体发展形势来看,当前的就业环境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善。
1.5 劳动关系更加平等
在以往的劳动就业形式中,人们普遍认为雇佣者与劳动者之间是上下级的关系,而随着近年来劳动经济形式的转变,劳动者逐渐由“打工者”的角色转变为“合作者”。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总体来说,在新形势下我国劳动经济主要特征是劳动经济结构在不断地优化升级,劳动力市场更有活力、劳动理念更加开放、劳动领域更加广阔、劳动关系更加和谐。
2 新形势下促进劳动经济发展的几点设想
以上主要从劳动力市场、劳动领域、劳动关系、劳动分工及劳动理念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新时期劳动经济呈现的特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供需、劳动分工、劳动关系等也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因此,分析研究如何促进劳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对劳动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1 持续扩大劳务输出
从当前劳动经济表现的特征来看,国际市场的开放给劳动者更大的选择机会,也给我国产业发展带来极大的空间。在此形势下,我国应改变以往传统的劳动就业模式,主动开展劳务输出,拓展国际劳务合作、扩大国际劳务市场;引导和鼓励劳动者向经济技术发达的地区输出,缓解就业压力。同时鼓励他们学习这些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经营理念方法及营销策略等,也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
2.2 完善与之相关的法律制度
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法律制度这一基础保障,并且要在发展中不断地完善。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形式及不同的执法状况,梳理分析新形势下劳动法律、法规及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并提出对策,完善相对应的法律制度。例如:从当前的劳动关系来说,劳动者与雇佣者的关系较以往更为平等,但劳动就业歧视及劳动合同不规范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从劳动力培训来说,对失业人员再就业起了相当的作用,但是从培训面来看还不够普及。因此,不断地完善与劳动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尤为重要。
2.3 国家加大对创业就业的支持力度
面对当前社会越来越多的创业情况,国家要给予足够的资助与扶持,以鼓励创业就业带动经济增长。一方面,要在政策措施上为创业者提供一定的创业贷款资助与创业风险保障,让劳动者可以放心大胆地创业就业,以此来提升我国劳动经济市场的活力与发展力;另一方面,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创业就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提升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与劳动价值,使劳动者更好地适应“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的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环境工程;生态城市;意义;措施
1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
1.1环境保护的需要
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人口数量与日俱增,这就加大了城市的资源消耗,城市压力越来越大,同时城市的环境问题也逐渐地突出,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每天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电能、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这些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难以实现循环利用,再加上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对城市生态环境和资源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环境过程建设,对于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减少城市大气、土壤、水资源污染等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城市环境污染具有一定的蔓延性效果,很多城市为环境保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但是收效甚微,只能在短时间内起到缓解的作用,而对城市的长远和持续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通过采取有效的工程建设行动,能够提高城市的环境保护效果,改善城市生态脆弱性的局面,提高城市生态能力。
1.2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城市环境问题会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加强生态城市建设,对于城市经济发展也会带来积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生活中不仅重视物质保障,同时也更加注意精神上的追求,追求精神上的愉悦。生态城市能够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为人们提供接近大自然的机会,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生态城市还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外在环境,减少环境对于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特别是随着人们公民权利意识的提高,“健康权”等权利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加强生态城市建设,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能够有效地吸引人才,吸引相关的产业投资等,从而达到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目标。
2环境工程建设在生态城市的应用
2.1加强资源的回收利用
对于生态城市来说,加强资源的回收利用,一方面能够减少城市环境的污染,同时又能够实现城市资源的循环使用,从而减少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污染主要体现在水体污染、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等方面,因此应当重视污水等资源的防治和回收,对于污水处理来说,应当坚持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的策略,从而实现城市内部水循环使用,通过将污水进行分级别处理,提高城市污水的利用效率,近年来部分城市加强对雨水的回收利用,不仅减少了城市在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减少了城市的水污染。同时近年来一些城市将污水处理之后用来灌溉城市草地,或者作为城市公园用水等,对于减少城市水资源的浪费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要加强对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处理,这样对于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城市水资源的消耗具有重要的意义。
2.2积极应用节能减排技术
节能减排技术在构建生态城市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加强了环境保护的力度,特别是对于企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染加强了监管,对生态城市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在城市环境污染中,企业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污染物,近年来在我国很多环境污染严重的城市,具有钢铁、水泥等污染型企业规模大、数量多的特点,通过积极地应用节能减排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工业对于城市环境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节能减排技术的投入,一方面重视对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从而促进了我国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同时对于企业积极应用节能减排技术的,也加强了对企业的奖励,或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技术的生根落地。对于生态城市的发展来说,应当积极地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和利用,降低企业的能耗,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保障,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不断地完善城市的产业结构,加强对城市能源结构的调整,例如近年来不少城市推进的“煤改气”工程,不仅减少了城市对煤炭资源的消耗,同时也减少了城市的污染,受到了越来越多城市的欢迎。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环境问题也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环境工程的建设是实现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目前我国环境污染愈发严重,已经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阻碍了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只有积极做好环境工程的建设与应用,才能真正构建科学生态文明城市。
参考文献
[1]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赵宝江.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N].中国环境报,2005-07-26003.
关键词:日照;特色经济;发展;合作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日照是一座新兴的港口城市,以“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山东半岛南翼,东临黄海,隔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北邻青岛,南接连云港,西通内陆诸省区,处于环太平洋经济圈和环(黄)渤海经济圈。市域面积5,36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0公里,总人口280万。这里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美,港路交通优势明显,被国家确定为新欧亚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近年来,日照加强了与青岛、韩国和日本的合作,并且凭借它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日照与以青岛为主体的城市群的经济合作
(一)日照经济开发区与青岛接轨。近年来,日照经济开发区按照“传统产业互补、新兴产业共建、协同配套发展”的原则,积极接轨青岛,与青岛开展大协作、大配套,积极引进关联配套项目,拉长产业链,形成群聚效应,着力打造青岛及半岛的临港大工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配套基地。
在接轨青岛过程中,日照经济开发区招商局组织区内企业参加在青岛举办的各种展会活动,全面展示开发区优良的投资环境、蓬勃发展的临港产业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为进一步扩大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结合全区“走出去”与“请进来”活动,开展各类项目洽谈与招商推介活动60余次,与山东国际贸易、青岛金田纺织、青岛碱业等近30家重点企业进行互访,在协作中携手共进,在竞争中谋求发展。
(二)日照港与青岛港的合作。“以港兴市”是城市的重要发展战略。十几年来,青岛港在青岛市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日照港近年来迅速崛起,2006年日照港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成为全国沿海第9个亿吨,全省第二个亿吨大港,同样极大地促进了日照的经济发展。目前,世界港口正由以运输枢纽及工业发展基地为特征的第二代港口,向以现代物流中心、信息中心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为特征的第三代港口转变。青岛港和日照港强强联合,变竞争为合作,不仅对加快两港发展,而且对加快形成山东“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加快崛起、西部跨越赶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对两港合作,省直部门要给予大力支持、积极推进。同时,希望青岛港、日照港在两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发挥青岛港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管理和企业文化优势,发挥日照港的区位优势,同心协力、做大做强,在激烈的港口竞争中率先建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为大力发展山东海洋经济、全面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日照与韩国、日本的经济合作
构建山东与日韩“产业协作区”,山东的核心就是胶东半岛。政协委员黄自伟在发言时说,胶东半岛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有外省不可比拟的区位优势。目前已形成了以青岛大型城市为龙头,烟台、威海、日照等地级市,招远、蓬莱、荣成、文登等县级市,石岛、成山头等小城镇为基础的胶东半岛四级城市网络优势;青岛、烟台、日照等沿海城市的海、陆、空、铁立体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工业、农业、资源等经济发展优势明显;胶东半岛的文化、科技、高素质的劳力资源优势打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这些都为建设“产业协作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各国实现共赢和促进发展的潮流。中、日、韩三国地缘临近、资源互补,加强区域经济技术合作具有坚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为适应这一潮流,推进区域合作共赢发展,日照以独特的区位、港口、环境优势和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赢得了第六次泛黄海中、日、韩经济技术交流会议的承办权,同时,日照还是日本、韩国新的投资热点地区。日照与日本、韩国一衣带水,交往密切,已先后同日本的室兰市、韩国的平泽市缔结了友城关系,在韩国设立了办事处,开通了至韩国平泽的客箱班轮,韩国的现代汽车、大宇水泥和日本丸红株式会社的电子玻璃、名古屋制酪等一大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的项目相继落户日照,日照与韩国、日本的贸易额已超过10亿美元。可以说,日照已成为日、韩新的投资热点地区。
日、韩是我国的近邻,相互间经贸往来频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日照乃至广大腹地与日、韩两国的经贸合作也越来越紧密。据统计,日韩两国每年经日照港中转的货物吞吐量接近600万吨。日照―韩国釜山、日照―日本关西集装箱航线是日青集装箱公司成立以来新开辟的两条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新航线的成功开通,不仅降低了综合运输成本,更为日照乃至腹地各相关企业提供了直达日、韩两国的高效、快捷的海上通道。航线开通后,每周一班,年可为日照港增加3万标箱的吞吐能力。
三、日照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一)海洋经济。日照市东临黄海,有99.6公里海岸线,其中优质金沙滩64公里,规划建港岸线24.9公里;浅海水域广阔,海水可养殖面积6万公顷,滩涂面积5,000公顷,海洋资源十分丰富,且生态环境优良,近岸海域水质保持国家一类标准,具备发展海洋经济的优越条件。
近年来,全市各级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机遇,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在毫不放松海洋渔业发展的同时,以港口经济、滨海旅游业为重点,大力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海洋运输业、临港工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为主的海洋产业体系。2007年全市海洋产业(不包括临港工业)增加值达到16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5.4%,海洋产业已成为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二)港口经济。作为一座新兴沿海港口城市和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日照港口优势突出。近年来,日照市依托港口、区位优势,大力实施“港口立市”战略,加快发展以临港工业、港口物流贸易等为重点的港口经济,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临港工业迅猛崛起。目前,初步形成了以钢铁、能源、机械制造、浆纸、食品加工、石油化工、木制品加工等产业为重点的临港工业体系,临港工业已成为拉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导力量,日照临港工业将进一步发展壮大;二是港口物流快速发展。物流是港口的基本功能,日照在加快港口基本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以港口物流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业,培育发展了一批专业物流企业,建设了一批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吸引了众多大型企业投资于物流业,初步形成了以港口为端点,以内陆物流中心为集散点的综合流通网络。“十五”以来,随着港口服务功能的拓展和市场开发力度的加大,日照港货物吞吐量持续快速增长,以港口为端点、以内陆物流中心为集散点的综合流通网络初步形成。
(三)旅游经济。日照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山东省重点旅游区之一,既有灿烂的历史文化,也有奇秀的山岳景色,更有旖旎的海滨风光,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特别是百公里海岸线上,有绵延64公里的优质金沙滩,“蓝天、碧海、金沙滩”相得益彰,构成避暑疗养、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近年来,日照市充分发挥资源、环境等优势,以滨海度假旅游为龙头,以生态旅游、民俗旅游、农业旅游、体育旅游等为特色,加大旅游开发建设和品牌培育力度,促进了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全市拥有山海天省级旅游度假区1处,A级旅游景区6家,民俗旅游村20多个,星级酒店23家,旅行社130多家。2007年全市接待游客1,237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66亿元,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11%,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日照市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围绕建设国际水准滨海名城和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阳光海岸、水运之都”为品牌形象,以休闲度假旅游为发展重点,以产业化为发展方向,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旅游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努力打造特色鲜明、国际一流的滨海休闲度假胜地。第一,要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培育,进而向主导产业迈进;第二,要按照世贸组织规则要求去组织开发,把日照旅游放到全国、全省大格局中去规划建设;第三,突出滨海旅游特色,形成以海为主,海、山、古、林融为一体,相得益彰的格局;第四,发展旅游要与城市建设、结构调整、文化挖掘、精神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就旅游抓旅游。
(四)体育经济。日照位于暖温带,生态环境优良,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海水、阳光、沙滩“3S”资源一流,日照万平口的湖,是我国北方沿海现存的尚未封闭、面积较大的典型的沙坝湖,湖水遵循半日潮的规律涨落进出,具有很好的自净能力,在城市建设布局中最具表现力,为沿海城市所罕见,是开展帆船、帆板等水上运动的理想之地。
近年来,日照市着眼于构建国际水准的滨海城市,提升城市竞争力,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精心打造“水上运动之都”品牌。先后规划建设了世帆赛基地、水上运动基地等一批高标准水上运动设施,其中世帆赛基地被誉为“亚洲第一、世界一流”;水上运动基地可满足国际、国内8个大项、123个小项的水上比赛需要,为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水运比赛基地。2005年以来,日照成功举办了国际欧洲级和470级帆船世界锦标赛、全国青年帆船锦标赛、全国沙滩排球锦标赛、全国帆船锦标赛总决赛、首届中国水上动会、中日韩大帆船锦标赛等40多项重大赛事,促进了水上运动的发展。另外,还承办2008年奥运会帆船帆板热身赛、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水上比赛项目和2010年中国水上运动会,水上运动正在成为日照对外形象的鲜明标志。同时,围绕赛事活动,依托运动设施,积极发展体育健身、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会展等相关产业,取得了良好成效。
总之,日照市充分发挥港口、区位、生态、资源等比较优势,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大力培育港口经济、旅游经济、海洋经济、体育经济等特色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日照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经管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赵西君等.沿海阴影城市成因及应对方略―以日照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8.1.
[2]解世增.以建设半岛城市群为契机积极做好“依托青岛接轨青岛服务青岛”[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4.8.
[3]青岛经济研究园[N].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2006.11.
[4]安伯平等.推进港城一体化加快发展港口经济[J].港口经济,2008.2.
支柱产业地位愈加稳固
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金融业科学发展的外部环境得到持续改善,首都的丰富资源和雄厚基础也为金融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这些利好因素的带动下,近年来北京金融业获得了迅速推进,有力地反哺了首都经济社会的发展。
金融资产规模居全国第一。截至2012年年底,北京市金融业共拥有法人单位1568个,当年新增517个;截至2012年11月底,金融业资产总规模達到79.1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一;从业人员平均人数32.2万人,同比增长10.3%。其中,以银行业为主的货币金融服务占据主体地位,拥有438家法人单位,资产规模69.8万亿元,占比88.3%,吸纳就业16.7万人,占比51.8%。
对GDP贡献率在各行业中拔头筹。2012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592.5亿元,同比增长14.4%,高于“十五”期间的平均增速11.2%、“十一五”期间的平均增速11%。金融业增加值占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较高水平,“十五”期间平均值为12.5%,“十一五”期间为13.1%,2012年達到14.6%的最高值,占比仅次于工业,在第三产业中居首。金融业对北京GDP的贡献率居高不下,在“十五”期间的平均贡献率为12.7%,在各行业中排名第二(低于工业);“十一五”期间为11.3%,排名第三(低于工业和批发零售业);2012年達到最高值24.7%,在各行业中居于首位。金融业对税收贡献突出,2012年金融业实现税收3480.7亿元,同比增长37.9%,占全市三级税收的比重達到40%。
一半以上金融服务供应外省。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在基础条件、商务设施、研发能力、专业服务、政府服务和开放程度各方面均具备较强优势,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国内大企业集团总部落户北京,造就了北京经济发展具备较为显著的总部经济特征,金融服务外向度也较高。资金是企业总部与分支机构之间联系的强力纽带,北京作为金融总部机构高度聚集的区域,除了为本地企业、居民提供金融服务外,还为这些总部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提供大量的各种类型、各种业态的金融服务。根据2010年投入产出表测算,北京市金融业向外省市(含境外)提供的金融服务占比達到51%,也就是说北京超过一半以上的金融服务提供给了外省市企事业单位,对外辐射力位居全市各行业首位。
新兴业态不断涌现
近年来,北京金融业快速发展,现代金融体系不断健全,金融市场规模快速扩张,为首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融资平台。
社会融资规模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初步统计,2012年北京市社会融资规模为1.3万亿元,占全国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達8.3%,明显高于全国其他地区。银行信贷作为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2001~2012年,北京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从14109.2亿元增加到84837.3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从7612.2亿元增加到43189.5亿元。2012年,本外币贷款新增的3508亿元主要投向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制造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和领域,信贷资金积极发挥了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作用。与此同时,直接融资也获得快速发展。其中,2012年非金融企业通过非信贷方式融资9609.2亿元,约为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新增额的2.7倍,比2011年同期增加881.5亿元,对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成为拥有全国资本交易市场的城市。证券市场作为主要的直接融资场所,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北京证券市场快速发展,证券市场成交额从2001年的12596.5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85412.9亿元。其中,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股票成交额44993.4亿元,占证券市场成交额的52.7%;债券成交额37388.6亿元,基金成交额2355.9亿元,权证、募集资金及其他成交额675.1亿元。2012年9月20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新三板”)在京设立,使北京成为继上海、深圳之后第三个拥有全国资本交易市场的城市,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快建设。截至2012年年末,新三板共有挂牌企业207家,其中北京地区182家。本市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数分别为126家、38家、53家,总数稳居全国第二。
保险密度、深度居全国首位。保险业总体上保持着稳定增长态势,2001年到2012年,北京市原保险保费收入由141.3亿元增长到923.1亿元。同时,保险赔付支出也由2001年的32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286.2亿元。2012年北京地区的保险密度为4268.7元,保险深度为5.2%,居全国首位。特别是“7?21”特大自然灾害中,北京保险业已累计赔付11.3亿元,是近年来我国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中保险补偿水平较高的一次。
新兴金融机构不断涌现。除了传统的银行、证券、保险金融机构以外,近年来,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兴金融机构在北京不断涌现。新兴金融业态代表着金融业创新发展的新趋势,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潜力。北银消费金融公司作为全国首批试点,2010年3月率先开业,截至2012年年底,累计发放贷款额超过16亿元,经营状况和创新进展领先全国。截至2012年年底,全市小额贷款公司達到62家,注册资本金達到79.6亿元,年度累计发放贷款138亿元,贷款余额69.5亿元。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领先全国,截至2012年年末在京发展的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管理机构達801家,管理资本总量共计10991.7亿元;2012年发生的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均居全国首位。
功能区凸显集聚效应
北京市金融机构的分布呈现出高集聚和广覆盖相结合的特点。
高集聚。北京市金融业在位于西城区的金融街和朝阳区的商务中心区的带动下,正形成“一主一副三新四后台”的金融产业布局,产业发展的梯度效应和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在1568家金融法人中,金融机构主要集中在东城、西城、朝阳、海淀四区,共1274家,占全部的81.3%。具体来看,朝阳区439家,占比28%;西城区348家,占比22%;海淀区294家,占比19%;东城区193家,占比12%;其他区县294家,共占比19%。
一、现金投放回笼基本情况
1、2010-2012年现金投放回笼量逐年增加,总体呈现净回笼。根据2010-2012年在中国人民银行抚州市中心支行出入库商业银行进出库统计表分析,抚州市金融机构现金进出库总额逐年增加,现金投放回笼总体上表现为连续三年净回笼(图1)。
2、现金投放、回笼呈现假日经济现象,即节前现金大投放,节后现金大回笼。通过对2010年至2012年的现金收支情况进行分析,节日前后,尤其是春节前后是现金流量最大,出入库最为频繁,各年度现金投放回笼的“春节假日经济效应特征”特别明显。
2010――2012年一季度现金投放回笼数据显示,2010年一季度现金回笼占当年回笼的51.1%;2011年一季度现金回笼占当年回笼的59.18%;2012年一季度现金回笼占当年回笼的49.29%。其中:2010――2012年一季现金净回笼额分别占当年现金净回笼总额的75.76%、74.50%、74.91%。这组数据表明,春节假日经济对现金投放回笼影响十分明显。
二、货币投放回笼渠道结构性分析
1、居民储蓄收入是金融机构现金回笼的主渠道。从抚州辖区金融机构现金收入渠道来看,2010年商品销售收入62.5亿元、服务业收入48.8亿元、城乡个体经营收入21.9亿元、储蓄存款收入1131.4亿元。2011年储蓄存款额521.9亿元,增长16.4%;2012年储蓄存款额637.8亿元,增长18.16%,从近两年储蓄存款增长率看,今后储蓄存款仍将保持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商品销售、服务业和城乡个体经营回笼现金能力逐年增强。
2、居民储蓄支出是金融机构现金投放的主渠道,管理费支出和居民提取贷款支出的投放压力未减。从金融机构支出渠道来看,2010年工资性支出38.89亿元、农副产品采购支出21.89亿元、行政管理费支出82.13亿元、城乡个体经营支出25.5亿元、储蓄支出1114.8亿元、居民提取贷款支出46亿元。从几项数据分析,储蓄支出在总现金支出中占比重较大。
三、现金投放、回笼社会因素分析
1、地方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抚州市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2012年生产总值达825.04亿元,比2010年增长23.64%,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市的货币投放回笼状况。首先,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到2012年末,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37.11亿元,增长10.2%,带动了金融机构服务业项目现金收入的增长,增加了货币回笼量。其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增长,增强了货币回笼趋势。因此,地方经济的发展是现金回笼的强劲拉力。
2、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的收入水平连续上升,消费水平逐年增强,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2012年抚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2元,较上年增长13.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1389元,较上年增长12.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095元,较上年增长14.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364元,较上年增长10.5%。这是构成现金大投放、大回笼的主要因素。
3、股票市场的波动。近几年来,随着股票市场的持续振荡,股票的投资收益不容乐观,失去了原本的投资效应。因此,居民的理财方式发生了转变。据调查,在居民现有金融资产中,认为购买短期理财产品最合算的客户占调查对象80%以上。投资理财方式的转变,一方面使现金持有量减少,使现金从社会闲散状态回笼到银行购买短期理财产品,增加了银行现金回笼的压力。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单一的理财产品减少了市场投资渠道,投资者收益相对减少,使得现金流向渠道得不到拓展。
四、现金大投放、大回笼折射出来的新问题
抚州市近年来银行持续的货币大投放大回笼虽反映了经济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有利商品的快速交易,促进了当地商品贸易的发展,但同时也折射出一些新问题。
1、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并没有得到广泛推动和使用。近年抚州市县域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县级金融机构支付结算工具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极不协调,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导致部分县现金投放持续增长。
2、乡镇金融服务功能减弱。近几年来县级以下金融机构急剧收缩,使乡镇仅有农信社一家金融机构,金融服务缺位及电子货币的功能的未充分发挥,使得贫困、落后的农村个体、私营企业不得不大量使用现金。在金融机构发放的借记卡中,除实际居民储蓄外,个体、私营企业的储蓄资金留存率很低,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提取现金工具,并未从根本上减少现金流通的作用。
3、现金管理流于形式,经济主体偏好现金交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经济往来日趋复杂化,一些规定已无法约束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现金收支活动管理出现“真空”地带,特别是私营企业、个体户把储蓄账户作为结算账户使用,商业银行统称为个人储蓄存款,成为现金管理的“空白点”。
五、几点建议
为确保现金供应与经济发展同步,应强化现金流通理论和政策的研究探索,完善现金投放回笼调控机制和管理方式,并提出如下建议。
1、强化现金流通状况预测机制,丰富现金分析、统计的内容,发挥现金分析的前瞻性,提升预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深入把握各种影响现金运行的主要因素,拓展市场现金需求信息采集渠道,及时了解经济运行状况,做到全面、准确地把握人民币现金流通状况。同时,加强现金运行趋势分析,密切关注对现金投放回笼有重要影响的情况和问题,着重关注对本辖区现金运行特点、分析特定环境下影响现金运行的因素,准确把握现金运行态势。同时,建立现金供应应急机制,重视假日经济现象的调查研究,广泛收集各方信息,做好现金预研预判,以保证现金投放的合理性。
湖北对外经济贸易贸易顺差
对外经济贸易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随着中国各方面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各种产品的质量也随之提高,其他各国也加大了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对外经济贸易不仅能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还能促进其他各方面的交流。一个省份的对外经济贸易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动力。
一、湖北省对外经济贸易的现状
湖北省的对外贸易近年来发展良好,特别是在全球经济错综复杂、全国进出口双双下降的背景下,湖北省外贸逆势上扬。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湖北省的进出口总额为2838.8亿元,同比增长7.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3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出口1817.1亿元,同比增长11%;进口1021.7亿元,同比增长1.4%。
(一)贸易总额不断增加,近年来出口增速加快
1990年湖北的对外贸易总额是152188万美元,进口总额39185万美元,出口总额113003万美元;到2000年增加到320249万美元,其中出口192880万美元,进口127369万美元;2010年,进出口口总额增长到2593211万美元,其中出口1444180万美元,进口1149031万美元。特别是在近几年,出口增势更是明显(见图1)。2015年,进出口总额达4622490万美元,出口额2957684万美元,进口额1664806万美元。
湖北省对外经济贸易近年来一直在快速发展。2000-2014年14年间湖北省的进出口增长了12.45倍,而全国总体进出口只增长了5.73倍。湖北省的增长速度是全国的两倍之多。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湖北的进出口增长率仍高达为39%,出口增长率为43%(见表1),比全国平均增长率分别高出31和36个百分点。在全国经济低迷的2015年,湖北的对外贸易实现了进一步的增长。这与多年来,我国积极主动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促使对外投资合作取得跨越式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大。而进口总额增长相对较低,使得湖北省产生了巨大的贸易顺差。
(二)对外贸易结构更加优化
2014年,湖北省按贸易方式计算的进出口中,以一般贸易为主要贸易方式,一般贸易方式的进口和出口都达到其总额的70%左右;其次的贸易方式是进料加工贸易,进口和出口均占其总额的26%。按经济类型分的进出口中,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口数额最多,达到682190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41.55%;民营企业的出口额占取了49.79%的比例,达到1326652万美元。与以往相比,民企、外企和国企出口比重发生较大变化,由以往的各占三分之一变为5:3:2,民营企业成为拉动湖北省出口增长的主力军。
数据显示,湖北2015年机电、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双增长,七大类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则大幅下降,外贸经济效益提升。在进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进出口总值1411.1亿元,增长14.8%,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9.7%。其中,出口865.1亿元,增长20.3%;进口546亿元,增长7.1%。此外,高新技术产品(与机电产品有交叉)进出口值846亿元,增长22.9%,其中,出口499.8亿元,增长29%;进口346.2亿元,增长15.1%。出口产品中传统优势产业产品如化肥、船舶等保持增长,消费电子、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产品成为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从具体商品类别来看,部分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如手机出口150.7亿元,增长3.9倍;平板电脑出口45.2亿元,增长65.6%;集成电路出口32.4亿元,增长57.3%;铁路设备出口14亿元,增长1倍。可见湖北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外进一步打开了市场。
(三)贸易对象以亚洲为主
湖北省进出口商品的主要对象是亚洲范围内,中国周围的国家及地区,在亚洲进行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占到了总量的1/2,主要是从日本进口,出口则是集中于香港地区。其次是欧洲,从欧洲的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18%,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20%,贸易对象主要是德国和法国。从非洲进口的比例最少,占进口总额的5%;出口给大洋洲的比例最少,仅为2%。在亚洲范围外,发生频繁经济贸易往来的多为发达国家,且多表现为贸易顺差。
二、存在的问题
(一)巨大的贸易顺差
湖北省存在着大额的贸易顺差,近几年均表现为出口急剧增长,居民的进口需求不足,且趋势越来越明显。贸易顺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例如:缓解就业压力、消化部分过剩产品等,但贸易顺差同时也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例如: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外汇储备激增、外贸依存度过高等。一味地追求出口额增长带来的经济发展,会导致对外贸易失衡,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二)出口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目前,全省出口主要还是集中在皮毛制品、化工、纸制品、钢铁、化工产品和玩具、家具、纺织、服装、制鞋以及电子元器件等劳动密集型且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粗加工产品上。这些产品多采取低价销售、数量扩张的方式来占据市场份额,出口获取的利润值低。尽管近几年这种情况已经在慢慢改善,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占取很大出口份额。
三、对策及建议
(一)合理减少出口,增加进口需求
政府应该重视巨大贸易顺差额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摒弃过分追求出口创汇和贸易顺差,从而适当的减少出口额度;合理减少对进口商品的征税,增大人们的进口需求,降低贸易顺差。这不但有利于湖北省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减少外国贸易保护者所引起的贸易摩擦。
调整出口结构,重视高端产品发展
在稳妥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应该逐渐减少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量,同时注重企业的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品,支持企业培育自主品牌。出口商品要由以往的科技含量低、加工程度低、附加值低的产品逐步向科技含量相对较高、加工程度深、附加值大的产品调整。
(三)注重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民营企业的发展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势,应把握势头帮助民营企业争取更大发展。政府应该缓解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鼓励银行发放较低利率的贷款给这些企业,鼓励外商向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投资。同时,这些企业应该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把握住机会。另外,还要帮扶一些出口困难较大的民营企业渡过难关,加强对中小企业扩大进口的指导与服务。搭建更多的进口促进平台,推动进出口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