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语文教学常见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常见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小学语文教学常见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语文教学常见问题范文第1篇

>> 浅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小学作文教学中选材谋篇环节指导策略的研究 浅谈写作中选材的失误与规避措施 对机械设计中选材问题的分析 让学生从日记中选材作文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谈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浅议农村小学英语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分析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刍议 浅谈小学作文的选材 浅谈考场作文中关于议论文的选材 作文的选材及运用 作文批阅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 农村小学语文现状及改进的几点措施 农村中学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浅析当前小学高年级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写作中选材的方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5-24.

[4] 向巧芬.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应抓好“三注重”[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8).

[5] 苏丹薇.“求真”――我的语文教学故事[N].广州日报,2010-10-10.

[6] 程郁缀.唐诗宋词(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1.1.

小学语文教学常见问题范文第2篇

关健词:小学语文 课堂提问 问题 兴趣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常生活中处处都会使用到语文,而小学语文对于小学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启蒙,关系到小学生未来思维的培养和发展。陶行知曾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有独立思路的可能。”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则成为了能否启蒙小学生思想的重点。本文对其做出如下策略分析。

一.小W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中常见问题

1.提问过多。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中教师们普遍认为,只有提的问题多了,学生们才会努力去思考。海森堡曾说过:“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提问过于频繁,反而会使学生们没有了思考的时间,不仅会打击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效率也会大大降低。

2.互动不足。教师们大多都认为教师在课堂上永远是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们只需要在下面回答问题,听老师讲课就可以了。实则不然,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夸夸其谈,自顾自的讲着已经在上课前就已经备好的教案,自以为自己讲的很生动,其实大多学生早已经觉得枯燥乏味,思想随着教师的声音早就到了九霄云外。

3.提问过难过易,不经思考。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大多数都存在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表现个性化教学。教师们对自己的每一位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上都并不了解,提出的问题有的太难、有的太易,例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时,有的教师就会提问:“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地球?我们要怎样保护地球?”小学生对于地球的认知能有多大?提出的问题太过庞大,小学生又怎么能答的上来呢。又问:“是什么污染了我们的地球?我们应该怎么办?”这种问题就过于常识性,太过简易又没有了深度,无法体现出课文想表达的意思。

4.课堂提问时机不恰当。课堂提问当中有着很大的窍门,如果提问的时机不对,那么就会错过提高课堂气氛的最佳时间。当学生们都在绞尽脑汁的思考课文而无法理解时,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去进行适当的引导,提出一个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进行跳跃,并有所顿悟的问题。当学生们都明白的课文的精髓,这时,再提出能够活跃课堂气氛的问题,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增加学生对老师的喜爱程度,而且还能使学生们情绪高涨,营造一个欢乐的课堂氛围。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策略

1.问题要有针对性

教师们在提出课堂提问时应当加强对问题的针对性,提问就要一步到位,一句话说到点子上,这样学生们的思维才不会乱飞,例如在学习《詹天佑》时,提问:“詹天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我国铁路的发展有着什么意义?”一句话说明中心问题,学生也不会跑偏。

2.加强师生之间交流互动

教师们在课堂上要一改之前繁琐枯燥乏味的讲课模式和无聊的问题,多提出一些能与学生们交流互动的问题,充分调动小学生们的课堂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浅水洼里的小鱼》时,教师安排学生们上台进行表演,做些小游戏,表演的出色的同学可以获得小红花,让学生们积极踊跃上台参与,增加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3.问题要兼顾不同水平学生

学生总有聪明的和相对思考慢一些的。因此在提问时不可将一种问题问向所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一点的,提出的问题要相对难一点,答的好教师也应当夸奖,这样可以更加增加他们对语文的热情和兴趣,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教师提问时要稍微照顾一下他们,提出的问题要简单一些,不要给他们太大的心理压力,要适当鼓励他们,给他们自信,以此来增加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4.学会寻找课堂提问时机

课堂上学生积极性不高,学习语文兴趣下降,跟提问的时机有很大关系。教师也需要了解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比如,“同学们都和自己的爸爸去公园看过鸟吗?”这种类似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维发散,并准确提出相关课文问题,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

三.结语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一个好的课堂提问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也同样重要。综上所述,虽然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问题总是有着解决的办法,教师们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多吸取课堂提问教学经验,这样小学语文教学才能长久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王桂娟.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J].神州,2014,08:132.

小学语文教学常见问题范文第3篇

>> 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 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及能力的培养 例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也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教育也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如果语文教学多一点培养创造力的意识和办法,学生走向社会就会多一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国家就会多一些创新人才。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一、创造能力的表现

学生的创造力,主要包括哪些方面,或者说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呢?

一个方面是创新的意识。也可以称创新的精神。包括好奇心,探究的兴趣,求新求异的欲望等。这些素质与生俱来,人皆有之。幼儿对一切充满好奇,爱看爱问,爱尝试既是证明。绝大多数幼儿对识字、写字、背诵古诗等充满兴趣是佐证。儿童入学后,爱学还是厌学,爱问还是不问,对新异事物敏感还是麻木,主要取决于后天的教育,当然包括语文教学的成败,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曾经作过一个调查:对于不同环境下长大的60对同卵双生子进行智力分析,发现他们的智力特征30%相同,70%不同。可见后天的教育对人的智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学不仅不能泯灭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而且必须千方百计地爱护和保护他们的好奇心,不断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肯定和鼓励他们点滴的发现,像爱护幼苗一样呵护和培植他们的创新意识。学龄前儿童是智力一切的关键时期,也是培育创新意识的关键时期。这方面的工作要从一年级语文教学抓起。

另一方面是创新的能力。主要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表现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的新与活。新,要求在理解中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感受,有独立的见解;在表达中不说套话、假话、大话、空话,有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在与众不同中透出新意。活,要求在理解、表达时在思考问题时,思路要宽,不同局限在某一点、某一方面,思维不应该是线性的而是发散的,放射性的,做到在广阔的背景下,沿新旧多条路径思考。活还要求在理解、表达时,在思考问题时,思维要活,不与思维的定势,善于交换角度灵活地思考。总之,要在理解,表达中体现出灵活与机智,透出灵性,做到越学越聪明。

创新能力培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爱因斯坦说过:相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源泉。神话中的奔月、补天、插上翅膀、脚踏烽火轮穿行等等,几乎成为现实。语文教学既要让学生多阅读充满创造想象的神话、童话、科幻故事,又是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特别是展开异想天开的创造想象。这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幻想是想象力的升华,其特点在于摆脱了现实的束缚去塑造未来。科学发展的历史表现,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总是伴随着幻想,幻想往往是发明创造的先行者,是人类的巨大动力,它不仅引导人们去发现新问题,而且还能激励人们作出新的努力和探索去从事创造性的劳动。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和爱护学生的科学幻想,使幻想变成他们学习信心和动力。让学生在“创新”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训练创新思维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

二、培养创新能力的措施

1、更新观念,创造条件。首先要从思想上确认,在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题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的学习实践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是学生的朋友,是学生在学习上的导师要引导、诱导、辅导的作用。可以帮一帮、扶一扶,甚至进行示范,但决不可以越俎代庖,用过多的讲和问代替学生的学和思。在课堂中要多为他们提供应用的实践机会,鼓励他们主动学习勇于探索。其次,课堂不只是教师的讲台,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场所。教师在备课时应多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要认真分析学生学习的有利条件与存在的困难,做好提供有效指导和具体帮助和准备;课堂上要多组织学生自行学习,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为他们提供切实具体的辅导,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他们多读、多看、多想、多做,引导他们在主动学习和应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教语文离不开引导学生多读书,包括读好课文。语文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多鼓励他们动脑,动口,动手,自学自悟,独立求索。语文教学改革重要重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要做到不待老师讲便能主动地读;不待老师问便能积极思考;不待老师布置和检查便能主动学习。学生如果有了主动学习的态度和独立钻研的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增强也就有了基础和可能。

2、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常见问题范文第4篇

>>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彰显人文情怀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情怀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抒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情怀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语文教学呼唤人文情怀 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情怀 人文情怀 ――论语文教学的魅力 信息化时代大学语文教学人文情怀的培养 关于新课标下语文教学中人文情怀的认识和培养 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研究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情怀的培养 探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情怀 悲悯:中学语文教学中 不容忽视的人文情怀 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人文情怀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情怀缺失问题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情感的策略 中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人文情怀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人文情怀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人文情怀的培养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教学实践证明,语文教学工作最有利于实施人文教育,唤起人文精神,点燃人性的良知。充满人文情怀的语文教学过程又是加强学生道德修养,提升文化品位,促进素质教育的阶梯。所以我们要把语文课上得有情有趣,让语文课充满人文情怀。【关键词】人文情怀语文教学人文精神 一、在语文教学中贯穿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人文教育倡导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谐,人和人的关爱,它给人的是热情。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商品琳琅满目,品种繁多,人们的生活需要已在极大程度上受到满足,可是,越来越多的人却感到精神上的空虚,由此延伸出一些精神疾病,甚至成为一种社会的病态。究其根源, 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人在青少年时代就缺少追求,精神世界呈现出苍白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与我们的教育越来越缺少人文情怀是密切相关的。审视今日教育,其价值取向之偏颇在于过度地为实用和功利而教育和受教育。学校偏重于科学教育,疏忽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关怀;重视教会学生生存的手段,疏忽引导学生懂得生活的意义。片面强调人的社会性,漠视人的个性,功利因素成为主导面,人成为社会的工具,教育则成为创造工具的手段。时代呼唤着新教育,要变人为的教育为为人的教育,教育应该更多地考虑个体的人和人的自身发展。也就是说,我们应在语文教育中多提倡人文情怀的渗透。尤其部分学生精神家园迷失、人文关怀淡薄、行为方式失范,还产生校园暴力、网上犯罪等现象,这些不仅反映了校园科学精神的不足,也证明了人文精神的失落。重建学生的价值理性、呼唤人文关怀已成为语文教学的必然。使毎位学生都体会到被尊重,被关爱,被善待的快乐。从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从对学生的关爱中体现人文精神。

二、教师要有目标地从语文教材中挖掘人文精神。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尊重人文精神,实践它。优秀的语文教师总是把自己博大的人文情怀与具体的教学过程统一起来,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以良好的感染力把自己的人文品质无私地传导给他的学生,使学生如沐春风,养成自己的人文精神。作为教材语文课文必定含有深刻的人文内涵。有的课文其人文内涵是显而易见的,如《秋天的怀念》、《地震中的父与子》、《鲁本的秘密》等,它显然是教育启发学生学会关爱我们的亲人;《最后的辉煌》、《放弃射门》则是启发学生如何回报社会,面对自己成功的辉煌和对方守门员的受伤,福勒放弃射门,赞扬了福勒高尚的体育风范,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得失,使学生受到一种人性美的熏陶,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道德。而大多数课文其人文内涵是隐性的,如《鲸》、《海豚救人》等,像这样的一些课文,我们可以深刻地挖掘一下其中的人文内涵,可以设计“鲸的自述”“海豚救人背后的思考”等活动,启发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就是从对教材人文精神的挖掘中使学生学会关爱别人,关注自然,关注自身道德的完善。既然教材中蕴涵着如此丰富的人文内涵,我们上课时就可以采取多样灵活的方法,在趣味盎然的情境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

三、教师要艺术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情怀。

语文作为培养学生素养的文化课,与提高基础知识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我认为课本知识离不开学生素养这个基础,语文已成为提高其它各科知识的重要工具,真正体现了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我对语文教学与课本知识的互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结合所学课本知识,有针对地导入人文精神教育,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作文教学中,我还开展了一些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锻炼他们的胆量,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语文课本所选入的大量作品都是文化精品。其中不乏形象鲜明、血肉饱满的“典型人物”,他们的心灵就很值得学生去关注。我曾布置学生罗列出课文中出现过的有关人物形象,作同类比较。结果发现,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对相关人物的性格特征把握得更为深入。通过字、词、句及文章有关内容的赏析,使情感教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分析中。教师在实施这一教学形式时,要充分调动起教学双方内在的情感。教师若能充分挖掘出教学内容中所蕴涵的情感因素,并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加以表现,从而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就能在课堂上形成师生间和谐的“情感交流场”,并在情感的流程中完成知识输出与接纳的目的。

四、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中良好人文环境的创设

小学语文教学常见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返璞归真;自然高效;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36-0055-02

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这也是其最大的学科特点。教师要准确把握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打造真实自然、活力四射的课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切感受语文这一学科独特的艺术气息和灵动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加强对教学艺术的研究,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课堂“返璞归真”,也使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中有所收获。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习热情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具有注意力不持久、容易分心和被新鲜事物所吸引的特点,很难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课。偏偏很多教师教学语文时喜欢“直奔主题”,在没有课堂导入的情况下直接开始讲述教学内容,使语文教学变得生硬、呆板。学生可能听几句就走神了,迟迟不能进入学习状态。这也是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常见问题。

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实施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时,首先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为一堂课奠定良好的开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并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课堂导入的设计可以反映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同时它也是一门教学艺术。具体来说,小学语文课堂中经常采用的导入方式有谈话导入、故事导入、游戏导入、媒体导入等。教师在教学前可以与学生适当交流,加强师生互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帮助学生放松心情,同时也通过自由交谈营造轻松的氛围。教师在谈话中适时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教学内容上去,能使学生较快进入语文学习的状态。

此外,教师要合理运用游戏导入这一最受小学生欢迎的导入方式。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一文时,可以请学生用朗诵和表演的方式形象地展现故事情节,让语文课堂焕发生机。

二、课前预习,提高教学有效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语文是一门与其它科目紧密相关的学科,也与生活息息相关。语文教材涵盖丰富的内容,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提炼总结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并且词汇量小,因而小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但短暂的课堂教学时间和繁重的教学任务导致部分教师将语文教学变成单纯的“群体性”教学,只强调标记好的“重难点”内容,很多问题一带而过,学生的问题一直持续到课堂学习结束也得不到解决,而且很多应该在课前解决的问题也没有解决,只能占用课上的宝贵时间。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指导他们进行课前预习,这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第一步。小学生有很强的惰性且十分情绪化,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就要从小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教给学生科学的预习方法,提高其预习的有效性;要讲究预习的策略,只有学生对预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深入地进行预习,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做的就是建立完善的检查机制,认真批改作业,合理评价,把学生的预习情况列入班级常规考核的项目,采取激励的手段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以此提高学生的预习热情。

三、更新教法,构建高效课堂

小学语文内容丰富,包括文化知识、生活知识和科学知识等。面对如此丰富的内容,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大胆创新,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避免生搬硬套,通过教学实践逐渐研究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实现教真语文,构建自然高效课堂的目标,让学生从“厌学”到“乐学”,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感受语文的魅力。

通过实践,笔者发现对话法、电教法、讲授法等是目前小学语文课堂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在选择这些教学方法时要立足实际,综合考虑学生的自身素质、接受能力、教材内容及教学目标,进而做出最科学的选择。以“电教法”为例,电教设备在当前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这与小学生的特点也有一定的关联。多媒体等电教设备直观形象,能够调动小学生多个感官,并且以图片、影像等作为载体,向学生传输教学内容,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语文课堂学习。例如,学习《木兰从军》一文时,小学生对课文和“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并不熟悉,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花木兰的动画,作为课文学习前的铺垫和导入,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有初步了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这也是构建自然、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途径。

四、小组合作,引入竞争机制

小组合作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方式。小学生对教师存在一定的依赖、崇拜心理,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距离感,和教师交流时学生存在被控制性和模仿性,但与同学交流时,小学生可以自由表达想法,他们之间是一种平等、分享的关系。此外,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碰撞出思维火花,往往可以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多疑问也能在交流过程中被解决。因此,教师要合理划分小组,鼓励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的日常表现、性格爱好、学习能力等因素,划分“互补式”的小组,尽量避免“强强联合”的小组模式,要实现“以优带差”,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逐步缩小差距。另外,还要对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使每个人都有相对侧重的职责,之后角色互换,让每个成员都能得到锻炼。

为了实现教真语文,构建高效、自然的语文课堂目标,还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利用小学生求知欲旺盛、好胜心强的特点,鼓励他们在课堂中积极表现,开展语文动态生成性的教学活动。每一阶段的学习结束后,教师都可以寻找合适时机组织活动,设计相关比赛项目,如朗诵比赛、写作比赛等,并设置合理的奖励措施,这也是使小学语文回归真实的有效途径。

总而言之,为了实现教真语文,构建自然、高效的课堂教学目标,教师要及时挖掘语文课堂中的生成资源,大胆创新,颠覆传统的教学方法,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为语文课堂增添魅力,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准确把握小学生的特点,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覃熙林.例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生成艺术[J].教学随笔,2010,(12).

[2] 范菁华.豪华落尽见真淳――构建语文高效课堂之我见[J].中学语文(下旬),2011,(11).

[3] 陆常波.教真语文,构建自然高效的课堂[J].小学语文教学,2015,(21).

[4] 王璐璐.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华章,2010,(27).

小学语文教学常见问题范文第6篇

关键词:任职教育;课件制作;多媒体

目前,任职教育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任职教育相对学历教育,具有新的规律和特点,这对每一位教育者,尤其是任职教育教员是一种严峻考验。任职教育教员除了要有深厚渊博的知识,较高的道德素养,还要有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

作为老师,上好每一堂课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主要途径,因此,每一堂课的准备至关重要。从课程标准到课程内容,从教案编写到课程设计,从板书设计到多媒体课件制作都凝结着老师的辛勤汗水。但是,课程内容准备的无论多么充分、课堂设计无论多么好,真正产生效果要通过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课程内容,使学生能听得清、看得明、做得对,这就需要在备课上下工夫。备课除了要对所教的课程内容非常熟悉,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外,重要的是如何表达出来,让学生能够真正听懂,实现这个目标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制作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利用了多媒体技术,把文字、图形、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信息有机组合并加工处理,能把课堂上不易用语言表达的细节内容充分体现出来,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的教学内容更适合用多媒体演示。任职教育教员如何才能又快又好地制作出与岗位任职联系紧密的多媒体课件呢?

一般的,多媒体课件制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界面设计、布局设计、美工设计和交互方式设计等。对任职教育院校的教员来说,复杂的多媒体制作应用软件,例如Director、Authorware、Flash等,大多数教员用得不多,也不太熟悉,很难用其来完成效果好的课件。应用最多的是Microsofe Office、PowerPoint等软件,这类软件使用起来既方便又简单。但是,很多教员在制作课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和问题。

一、课件没有充分体现以学员为主体

学历教育是教师为主体,教师主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而任职教育是以学员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参与学习活动,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控制学习过程。某些教员讲课时,将课件从头播放到结束,不停地讲课。教员认真准备的课,学员没有听进去。建议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设计课件时要设疑引思,抓住表征事物现象的基本特征,使教学课件适合任职教育大多数学生的要求,例如讲课前介绍本节课内容、目的,讲课过程中提出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视频引出问题,通过动画引起思考等。

二、课件没有充分联系任职岗位

某些任职教育教员在授课过程中将大篇幅的文字搬入课件中,讲课时所说的内容和课件完全相同,即使没看课件,给学员的感觉也是照本宣科地读课件上的内容,显得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学生感觉没兴趣。我们应该正确使用多媒体课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建议课件上的文字不宜过多,只选择重点的、需要特意强调的内容。口头讲授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讲课方式。老师将内容吃透,用最浅显的方式,通过口头将其表达出来,真正将理论与岗位任职的实例联系起来,而不能将课件当作课本,那样就失去了多媒体课件的真正意义了。

三、课件素材选取不当

素材要和内容贴切,内容决定素材,决定表现形式。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当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特点来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看教学内容是否需要,不要认为加入图片就比不加好看,如果没有和内容相关,合适的图片,宁愿不加多余的图片。并不是所有的多媒体都必须加图片、声音、视频、动画,要看它是否和内容相符。有了合适内容的图片,还要对其进行一般的处理,例如将图片上与教学无关的内容要去掉、对图片进行美化和修饰。当然这些内容的完成,需要在平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中完成。

四、课件色彩搭配不协调

现在色彩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环境,如广告、服装、汽车、建筑等,与我们生活最接近的日用品也不断地追求色彩的变换。那么,色彩怎样应用于我们的课件设计呢?不要认为色彩艳丽就是好看,素雅就不吸引人:有时恰恰相反。课件要看是什么内容、何种场合去决定使用何种色调。有些课件让人看了以后,眼花缭乱,不知道想表达什么意思。各种图片、动画都往课件中放,反而损坏了课件的意境。现代研究表明,色彩会给人精神很多影响。例如色彩的冷暖、色彩的远近和舒适感、色彩的轻重和软硬感、色彩的易记忆性、色彩的联想和象征等。人对色彩的情感也随着年龄的差异、性别的差异、种族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不同属性、不同的颜色有着不同“力”的感觉,康定斯基认为:黄色的“力”是离心的,青色的“力”是向心的;红色的“力”是稳定的等等。建议参考有关平面设计书籍,了解色彩的搭配和色相的象征意义。一般情况下,一张背景图上,放置元素的颜色不要过多,否则,会造成版面混乱不庄重的印象。

五、视频处理不完全

视频播放经常是任职教员讲课所需要的一种素材。可是,经常会遇到播放的视频上有一些无关的内容,例如无关的广告、下载链接、图片等等,这些都应该处理掉,否则,将影响学员的注意力和多媒体课件的完美性,甚至使学员对任职教员教学态度产生怀疑。建议一般情况下,使用“格式工厂”。“格式工厂”运用起来简单方便,可以粗略提取,也可以对界面的大小进行截取。如果需要精确提取,再使用“格式工厂”就不十分准确了,而“绘声绘影”可以精确截取到帧。打开“绘声绘影”,在“编辑/Video”状态下,加载视频,选中视频点击右键选择“单素材修整”,这时视频已经变成了一帧一个窗口。利用“飞梭栏”进行快速搜索和精确定位,然后点击开始标志,找到截取位置执行结束标志,最后,进行确认。当视频上有一些内容你不需要时,例如电话号码、网址、杂乱广告等,而这些帧画面又必须要时,可以使用视频轨和覆叠轨,将视频文件拖放到视频轨,找到需要隐藏不需要内容的帧视频,在覆叠轨点击右键选择插入与内容有关的视频或图片,调整插入的视频或内容大小及帧的长短,将无关内容覆盖掉。图片可以到Photoshop里自制或修改,当然所插入视频或图片内容尽量与主视频有关,色调也要尽量一致。当然,有了好的多媒体课件,还要有好的硬件环境,当硬件条件不利时,我们就要考虑用软件来弥补。

六、充分发挥软件对硬件设备的性能提升作用

任职教育选修计算机课,上课人数有时多有时少。上课人数多时距离远的学员就看不清屏幕上多媒体课件的细节了,这时应使用NetMeeting。

授课过程中经常会讲到细节的地方,远距离的学生可能看不清屏幕,尤其是计算机课程,操作步骤比较多,例如运用Photoshop制图,一个步骤没跟上,后面就没办法做了,只有打断老师或者等下课了再问老师。建议简单而又快捷的方法是安装NetMeefing,

让大屏幕拉到学生面前的计算机屏幕,即学员通过本机可以看到教师机显示的课件或软件内容。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中执行C:/Pmgram Fileknet Meeting\Conf.EXE进行安装,安装过程中要选择局域网,被叫方填写主叫方地址后,点击“电话”图标呼叫主叫方,主叫方点击“接受”或设置为自动接收呼叫,把桌面设为共享。这样学生就在自己的电脑上看到了投影上显示的内容了。当硬件环境不允许,电脑运行速度慢,要提高电脑运行速度,需增加虚拟内存。单击“我的电脑”,右键选择“属性”,依次选择高级/性能高级,虚拟内存,更改/自定义大小,初始大小和最大值可设成相同数,大小为原数值的2倍即可。

在任职教育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要克服诸多问题和误区,多媒体课件才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课件制作应围绕教学需求,适应任职教育特点规律,让多媒体课件与学员学习习惯结合起来,这样多媒体课件在任职教育中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

什么是语文素质?具体地讲,语文素质内涵至少应包括这样几方面的内容:(1)语文基础知识素质;(2)语文智能素质,如观察力、思维能力、想象力、记忆力;(3)语文技能素质,即听、说、读、写能力;(4)语文审美素质,如语感能力和鉴赏能力等。语文素质教育的实质和中心任务,就是要训练语文基本功训练。那么语文素质究竟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

一、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

训练能力就是通过小学语文教学,训练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识字、写字、听话、说话、阅读和作文能力等;同时,辅之以一般能力的训练,如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的训练。所谓语言文字训练,简而言之,就是字、词、段、篇的训练和听、说、读、写的训练。换言之,就是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训练。语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识记训练、语感训练、读写训练。其中,培养语感是语言文字内化的教学,可以说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内功。语言文字是交际的工具,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教学中掌握并运用这个工具,就必须强化操作训练。

二、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情操

陶冶情操就是结合小学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特点,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和审美意识。小学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应讲究思想教育的自然渗透,既要到位,又不能越位,切实做到思想教育和语言文字训练的辩证统一。小学语文教学固然要从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人手,但自始至终要强调的一个根本点,就是要教学生做人之道。“要为人,先做人”,这是文道统一的原则的本质要求,也是传统语文教学思想的精华。从小学语文教学来看,文道统一原则包含双重含义:一是语文课文本身是文道统一体;二是整个语文教学活动自始至终地贯彻文道统一原则。

三、教学中锤炼学生的个性品格

锤炼品格就是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品德修养教育。小学虽然是基础教育阶段,但也必须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品格训练,为他们逐步提高语言文字修养打基础。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语言的完整性、条理性、准确性、具体性等方面的训练以及语言构造(字、词、句、段、篇关系)与语言速度等方面的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既要将语言文字品格训练贯彻始终,又要注意针对不同年级、不同训练要求、不同训练重点,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进行。语言文字的品格训练中,应以语感训练为基础,以语言规律为指导。

四、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常见问题范文第7篇

在这个信息的时代,教与学的时空被无限地放大延伸。小学语文教师不再是依靠教材、教学参考等有限的资料进行教学设计,展开课堂教学活动了。同时,教师们对网络资源的依赖程度也日益加深,网络上各种形式的资源库为小学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这无疑推动了广大教师的课堂创新能力。然而,仅依赖于这些共享式的资源库很难满足教学的全部需求,教材体系不同,评价机制不同,以及每个教师的教学特色不同,决定了构建教师个人资源库的必要性。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和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也必将走向信息化。因此,语文教师要从多渠道获取各类数字化资源,创建个人教学资源库,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个性化发展。

二、构建小学语文个人教学资源库的思路

1.以教材为基础,建立资源库目录分类

科学的分类是有效地管理和使用教学资源库的前提,也是教师建立资源库的基础。《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依据资源素材类型将教育资源分为以下九种类别:媒体素材、试题库、试卷、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然而,就个人教学资源库的构建而言,可将这些分类作为子目录归于两大文件夹之中:年级教学资源库和通用资源库(具体子目录如下图所示),努力做到层次分明、格式统一、内容详尽。这样的文件夹便于以后的使用和查找。

2.以网络为平台,收集各种教学资源

目前,网上教学资源无限丰富,创建个人教学资源库自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网络教学资源的途径很多,如搜狐、网易、新浪等大型门户网站;中国基础教育网、中国K12网等教育网站;百度、Google等通用搜索引擎;hao123、5566、2345等通用网址导航;电子杂志、博客等搜索功能。教师通过网络搜索获得所需资源后,经过处理保存到相应的目录中。在收集各种网络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如何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加工,增值原有资源,对语文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挑战。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数字化环境下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方向。

3.以苏教版为基础,涵盖多种教材版本

全国各地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版本很多,网络教案试题等版本自然也很多。因此,在构建个人教学资源库的时候,应按照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在本地所用的苏教版教材基础上,博采众长,及时吸纳其他主流教材版本的同步资源。资源库的生命力在于更新,所以,要加强对教学资源库的更新管理。

三、构建小学语文个人教学资源库的意义

1.有利于改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综合能力

首先,信息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多样性要求教师必须改变课堂上传统的讲解说教。教师个人教学资源库的构建能够在教师进行课程设计时提供典型而又有操作性的各种资源,大量的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无疑能够激发教师教学设计的创新能力。其次,构建教师个人资源库还要求构建者要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这需要教师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的电脑知识和有关的操作技能,了解和学习必用的软件,培养自己设计和制作课件的能力。再次,个人教学资源库的构建要求教师注意平时积累。教师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的信息越多越好,无论是上网搜寻信息,还是阅读有关纸质材料,都需要教师及时发现那些隐含的信息,这是对教师分析和判断能力的锻炼。此外,教师还要不断提高对已有资源的整合能力,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创造性地策划、再加工。

2.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夸美纽斯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教师个人教学资源库的构建,为教师教学设计提供了大量素材。那些贴合教材内容的图片,甚至是视频资料的使用,具有很强的直观冲击力,可以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不断吸引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中来,调动起学生的认知心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获得相应的知识。利用视觉、听觉的直观性,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在听课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领悟教材的思想,这是新课标的特点和要求之一。实践证明,这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常见问题范文第8篇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241-01

人才的培养关乎一个民族未来的发展方向,小学时期的教育将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道路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做好小学的教育工作始终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工作重点。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在小学教育中占据重要比例。经过众多学者和教师的不断努力,小学作文教学一直在向前发展进步,为小学作文教学开辟了新的道路。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当前很多小学高年级学生所写的作文并不能达到课程要求,写作内容不真实、没有贴近生活是众多小学高年级作文写作中主要表现出来的问题。小学时期的作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知识储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的工作,将会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作文一直是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对于知识素材的积累较少,生活经历还不够丰富,语言组织运用能力也不够强,不能够专心进行作文写作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进行语文作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因为年纪较小,写作经历还不够丰富,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完全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作文写作这方面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写作方式。因而教师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作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启迪作用,教师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为学生答疑解惑,增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当前小学高年级的作文中容易出现内容空洞、不够真实的问题,很多的作文内容并不是学生自己所写,参考作文资料的情况比较普遍。并且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欠缺,常常出现语句不通、语法错误的情况。作文教学工作本身不容易展开,想要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写出优质的作文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专家学者和教师们始终在研究如何大幅度提高小学高年级的写作水平。实践表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对于这项写作课程没有足够的兴趣,不愿意勤加练习。同时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并没有掌握到很好的方法。针对小学高年级的作文教学工作,师生之间需要更多地沟通了解,积极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1]。

二、做好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工作中的策略

1、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兴趣。小学高年级学生对于作文写作的课程本身没有兴趣,是导致作文写作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师需要对症下药,为激发学生的作文写作兴趣做出不断努力。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总会有强烈的认知兴趣,教师在进行具体的作文教学中,要能够利用学生这个心理特点,积极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自身有着学习写作的强烈愿望,才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逐步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事物的能力,让学生主动观察自己内心感兴趣的事物。学生在观察事物的时候,能够对于事物的表象和本质都有所了解,获取到真实的资料,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话可说,自然就愿意进行作文写作。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余生活,同时还能够有意识地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经历,也可以让学生们积极发言,针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进行有条理地叙说。学生在进行经常性地交流之后,对于写作能够达到得心应手的水平。针对小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为学生们提供一些写作契机,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更多地起到鼓励学生自主写作的作用[2]。

2、鼓励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因为生活阅历不够丰富,往往存在着写作过程中没有内容可写的现象。教师可以针对小学生的这一特性,鼓励学生多多阅读,积累写作素材。作文写作是为了再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生活中汲取养分,才是作文写作的重要动力。小学生想要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将其付诸于纸上,就需要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不断积累。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当中,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为学生的写作提供素材。小学课本是学生进行学习、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学生必须能够将课程要求的课文进行熟练掌握,对课文所表达的主旨要能够复述。课程改革之后的新教材更加适应了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够为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供帮助。教师可以积极利用课本,让学生真正理解到课文中字词句的含义[3]。

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作文工作中,教师要发挥积极主动的指导作用,为学生提高语言组织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写作出的作文,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教师需要将这些作文进行逐一批改,对于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语法错误、语句不通、内容不详的问题要做好批注工作,使得学生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对于自己作文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所了解,从而及时解决[4]。教师还要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对于大多数学生都会发生的问题,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们进行专门的指导和解答。同时教师在进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文批改工作时,还要注意到学生的自信心问题,不能够太过严厉以至于打击到学生的写作热情。

参考文献:

[1] 陈惠萍.浅析语境理论对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启示[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1):249;

[2] 李金叶. 探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J]. 成功(教育), 201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