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

儿童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儿童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儿童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艺评论;价值体系;文学理论;文学批评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6)05-0071-09

《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践研究》是2015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本论文从“我所理解”的角度,阐述对此课题若干方面的基本理解。因为着眼课题涉及的最大外延和最基本问题的初步规划和设想,所以,粗线条提出的可能研究的若干问题不可能也不打算详细展开。目的是得到同行学者的讨论与批评,以便后续深入研究。

一、如何理解价值体系

体系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体系有怎样的特质特征?体系自身以及与外在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1.体系的概念

汉语的体系/系统,体制(名词)在英文中均对应为“noun”。英语中此词语的基本意思有两个:第一个意思,一整套同时运作的事物,通常被看作是某个结构或某个具有内部联系的网络的组成部分的总和;一个复合的整体。例如国家铁路系统:液体经由管道系统进行传送。第二个意思,按照已经完成的部分制定的整套规则或程序:有组织的计划或方法。例如政府的多党制体系;公立教育系统。从英文原来的涵义,翻译成汉语后,在不同场所,分别有体系、系统以及体制等表述。

我国《辞海》的“体系”条目说:“若干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如理论体系;语法体系;工业体系”。从该辞条的关键词“构成”可知,体系是人类为实现某方面目的的人为建构,即有意识的主观行为。虽说是人为建构,也必须依赖于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例如语法体系,说话是人类原本既有的自然行为,于不自觉状态中遵循特有规律。语法学家将这种规律总结提升概括为“语法体系”。因此,所谓体系,是基于对于客观存在事物或者事实的准确认识和把握之后有意识建构的整体。

如上介绍均出自“体系”的本体论角度界定和理解。那么,方法论角度,关于体系会有怎样的说法呢?“所谓系统方法。就是要求把对象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认识和改造的方法。就是把系统和环境的关系联系起来看成一个更大整体来考察对象的方法。也就是说,它是从整体出发。始终着眼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从而综合地处理问题,以达到最佳目的的一种方法”。这里的“把系统和环境的关系联系起来”是个非常重要的思想。让我们再借助皮亚杰在《人文科学认识论》中曾经就“结构”这个概念的讨论,来看体系和系统就更清楚了。皮亚杰说。机体即“―个活的结构构成一个‘开放’系统。也就是说,它在与外界不断的交流中保存了自己。但它并不因此而不含有一个自身封闭的系统,其要素在从外界吸取给养的同时通过相互作用而得到维持。……这样一种结构就能作静态描述,因为它尽管永远活动着,仍保存着自身,但原则上它是活动的,因为它构成种种不断变化的相当稳定的形式”。由于结构本身可理解为是一个系统/体系。所以,可将皮亚杰关于“结构”的“与外界不断的交流中保存了自己”的思想借用来认知系统/体系。

2.体系的特性与特征

本体论和方法论两个角度的界定,让我们看清楚了体系的特征和特性。

第一,体系是人为建构的结果。体系是人类为了某方面目的而有意识建构的一个整体。当建构的一个整体诉诸逻辑性的文字表述时,即为该体系的理论形态。缘于人为建构,所以,系统必定具有不断调整的任务和可能调整的机制。比如,公立教育系统,就要不断调整到符合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对教育的需求。还要与社会其他部门协调和谐等。质言之,体系建构与调整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行为,建构与调整都遵循其相应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体系建构是主观的,因此,体系是主客观相互吻合的产物。

第二,体系具有稳定性、整体性和活动性。体系遵循自己所属的规律。人类建构体系有目的,在尊重规律基础上期望体系稳定和完整。比如,公有教育体系,一旦形成就具有各层次教育的搭配协调。以保证其稳定和完整。此即稳定性和整体性。稳定性和整体性如何得到保障?依靠其活动。活动的涵义,包括体系内部的各层次和组成部分之间的调整,也包括“把系统和环境的关系联系起来”,根据环境变化而对体系进行调整。这就形成了活动性。活动性乃为体系的重要特性之一:体系之内各个部分以及各部分均分别地与整体具有内在联系,这种联系是维持其活动性、稳定性和整体性的保证。

第三,体系的相对性。体系多大呢?从如上皮亚杰关于结构的理解和表述中可以看出来,体系是相对性概念,不是大小概念。对外在环境来说,它是一个整体即体系,对它内部的某个部分来说,这个整体相应地又成为了外在环境。即任何一个体系都有其内外两个方面的相对性。比如公有教育体系,其外在的社会整体是一个体系,其内在的某个层次的教育也自成一个体系。相对特性决定了它的活动性,对内对外的活动,以维持其稳定与完整。体系的相对性,要求体系的设计者具有辩证思维。

那么。什么是价值体系?这就需要首先确定文艺评论。文艺评论的性质和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价值,都与文学观念密切相关。而对于体系的准确理解,才能准确理解以怎样的文学观念为基石建构文艺评论价值体系,所以,文艺评论、价值、体系是三个互相牵制的概念范畴。此部分只好暂且放下“文艺评论”和“价值”两个概念。在如下几个方面,基于体系的本体论和方法论两方面综合性理解,来探讨建构价值体系必须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及相关问题。

二、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

“文艺评论”的“价值体系”建设是人为的有意识的理论工作,有怎样的文学观/文艺观,就有怎样的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理论建设的逻辑起点。古今中外有过很多种文学观,文艺观,认可和选取哪种?笔者以为,我国新时期是文学研究广泛汲取中西方历时与共时的文学思想资源并加以反思、批判与创新的重要时期。也最具系统论思想方法,是最值得关注和珍视的理论时期。这个时期文艺学重要的理论成果可以作为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

1.系统论视野中的新时期文艺学重要理论成果的考察

新时期30余年,我国文艺学界建设当代文学理论有四个方面的资源:其一是当下文学创作经验的总结:其二是“五四”以来建立起来的现代文学理论;其三是中华古代文学理论;其四是西方文论中具有真理性的成分。在如此理论资源及其继承创新实践背景下,我国新时期文艺学创获了诸多理论成果。其中得到学界共识并在批评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的重要理论成果有:文学审美特征理论、文学反映论、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观念、文学活动论、文体诗学、比较诗学、文艺心理学等理论。那么。这些理论之间具有怎样的内在关联性?具有关联性并且自洽,则表明这些理论可以与一个关于文学的共同本质的原理相统一。或者说。以某种关于文学本质的理论与相关理论可自成一体地成为文学基本原理。

获得学术界共识的文学理论成果及其相互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如下:“审美特征”论。确认了“审美”是文学整体性结构关系生成的一种形而上的新质。审美是主体与客体、个人与社会所缔结的一种特殊关系。……审美的根本功能是为了创造人的完整的精神生活,为了获得完满的人性,为了使人成为“全面的人”。审美特征论探究起步于文学本质的理论反思。反思之结果是取代了“形象特征”说。最后落脚于文学基本特征理论。文学反映论,此理论是从文学与整体性生活关系的角度,以文学审美特征区别于一般认识论的对于整体性生活的审美反映。这就决定了存在与意识、社会基础与上层建筑乃至意识形态关系的维度,可顺乎学理地得出“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的观念,此观念被有的学者看作新时期文艺学第一原理。朱立元等在总结“文艺理论中国化”工作中,也认为“审美意识形态论不仅是新时期文艺理论对于文艺极端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反拨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肇始于20世纪初我国现代文艺理论意识形态论和审美论两脉的扬弃与重建,代表了新时期以来文艺理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成果”。当然,关于审美意识形态概念及其思想辨析,需要单独研究。而且此概念在钱中文教授和童庆炳教授,以及其他一些教授的理解和表述中也有差异。但诸位学者以此为文学的基本性质这一点上没有大的分歧。童庆炳教授将文学认定为具有审美与意识形态双重性质,而且表述为文艺学的“第一原理”。这样,文学审美特征论、文学反映论和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三者就构成了关于文学本质的基本理论。他将的“人的活动”思想引入了文艺学理论,认为文学以活动的方式存在,是整个人类活动中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这样的审美活动。是人与对象的诗意情感关系,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同时确认了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论思想,文学活动包括作家的创作、创作之结晶的文学作品、作为文学接受者的一般读者和批评家。构成这个活动得以运行的是人类生活的世界。文学活动处于运转中,活动的各个环节并非直接连接,新时期文艺学充分注意学理性。认为作家与作品、作品与接受者等各个部分之间,以及各个部分内部,均存在若干尚不十分清楚的需要探索的过渡性因素。这些过渡性因素恰恰是文学基本理论更加细化的部位。从文艺学界既有探索和研究成果来看,业已发现并论证了世界与文学活动中的主体(笔者认为包括作家和接受者)的“一般中介”――社会心理,以及文学活动中的主体(笔者认为包括作家和接受者),以及该主体与作品之间的“特殊中介”――艺术文体。仅从作品这个组成部分自身来说,则存在着形式与内容的互相征服说,相互征服之结果的文体,则具有若干层面,这些理论涉及到新时期颇有成就的文艺心理学理论、文体诗学理论以及中西比较诗学等理论领域。文学审美特征、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等关于文学本质的观念与思想,均合乎逻辑地渗透在文学活动过程中。童庆炳教授所著的《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一书全部四章的题目最准确地标示了如上理论逻辑:“第一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本质”,“第二章: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第三章: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第四章:文学接受的艺术规律”等。从如上梳理和辨析,可以合乎逻辑地认为,从文学活动论切入,可以顺乎学理地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本质以及细部的文体学、文艺心理学等相关的具体理论相互兼容与支持。由此。笔者尝试从文学活动论切入,考察从该活动系统可否延伸出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理论建设的内在要求。

2.文学活动的系统性与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理论建设问题

如果说,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理论建设是一个人为的任务,那么,这个任务是怎样提出来的?从上面介绍的新时期各种得到共识的文学理论成果来看,它们相互之间圆融自洽,体现了文学的系统性与整体性。其中的审美意识形态作为本质,渗透于文学活动全过程,这就形成了一个以审美意识形态为本质的文学活动的概念。那么,文学活动的内涵与特征如何?

文学活动的内涵是:“第一,文学活动是满足人的高层次需要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第二,人的需要作为人的活动的动力,决定着活动的本质。文学活动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活动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的审美需要而产生的。因而文学活动的独特本质是审美。”文学活动具有哪些要素呢?“人的活动的要素共有两个:主体及其能动性,客体及其属性。所谓活动就是这两个要素之间所产生的复杂关系。具体到文学活动,其要素是四个:第一主体及其能动性(作家),第一客体及其属性(生活),第二主体及其能动性(欣赏者),第二客体及其属性(作品)。这四个要素,构成了两组关系,即第一主体及其能动性与第一客体所形成的关系(作家与生活的关系),第二主体及其能动性与第二客体所形成的关系(欣赏者与作品的关系)”。这个文学活动的思想与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的“艺术批评的诸座标”即四要素的思想,殊途同归。

艺术接受者包括哪些主体?童庆炳教授在《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的第四章《文学接受的艺术规律》中提出“审美接受可分为一般读者的欣赏性接受和批评家的批评性接受两种。欣赏性接受更重感性,批评性接受更重理性,但审美则是它们的共同特征”。由此可知,在文学活动思想中,批评家处于接受者位置,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欣赏者。批评家秉承怎样的文学观念、评价标准。以及批评发生怎样的效应等,都将存在于文学活动中,并且与整个文学活动的其它部位发生内在联系。在我看来。第一,批评家对于作品的批评、对于文学发展整体的把握和评价、对于新萌芽的文学思想和思潮的警觉与表述、总结等,其中影响较大者,均推动了特定时代的文学思潮、审美追求等,并以各种方式和渠道渗透并影响到作家创作的各方面。无论作家认可与否。第二,一般读者虽然不是批评家,但是他们有自发性的评论。即法国文学批评家蒂博代区分出的三种批评之一的自发的批评。街头巷尾、亲人聚会等都随时议论自己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和阅读的文学书籍,这是自发的评论。自发式批评是构成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软性存在方式。批评家与一般读者同为接受者。但是批评家对作品的品鉴与评论对一般读者的艺术接受都会发生影响。第三,批评家批评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作品。批评既有对于艺术魅力程度的评鉴,更有对于其艺术价值构成机制的分析,并通过分析而合乎学理地转向审美价值的评价。第四,批评家对作品做学理性分析与评价,作为对于文艺作品内部艺术规律的不断发现和逐步深入,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论凝炼产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第五,无论对于作家、一般读者。还是对作品的品鉴、评价和判断,都以审美评价的方式,通过各种复杂的渠道影响到社会生活。特别关涉到人文理想等精神价值领域。质言之。与世界发生了联系。当然影响不是直接发生的,而是经过“一般中介”――社会心理所发生的。既然批评家在文学活动中处于如此位置,有其特定功能,并且与其他各部分有内在关联。那么,在批评实践中,批评家以怎样的文学观念及融汇于其中的价值取向予以批评实践?这种实践是否有益于文学活动健康发展和人的审美需要?这些问题需要理论来回答,即应建设批评家可秉持的价值取向、立足点、评价标准等理论,质言之,从文学活动论的读者接受部分,以及批评家部分,自然可延伸出文艺批评价值体系的理论问题。换个角度说。即这种理论问题的提出,缘自文学活动论逻辑链中的作家创作论、艺术作品论、鉴赏论等理论,当然,更是来自文学活动的各个部位的实践。

3.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逻辑起点

第一,文学活动论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制约关系,是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建设问题提出的理论依据,活动的实践则是问题提出的现实依据。第二,文学活动论本身的“世界”因素,就是以一个更大于文学活动的外在环境即社会环境及其活动为条件的。质言之,文学活动论体现了系统论思想方法,具体涉及到价值,则给予价值产生于关系的思想方法。第三,因为文学活动论以系统论为思想方法。所以,可以恰当地解决文艺,文学的区分和关联问题。

三、从两种批评理论的关系与内在悖论看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理论建设

文艺评论是有意识的理性活动。涉及文学观念和不同层次的批评理论等诸方面。文学观念问题,通过前面的理论梳理,确认文学是审美活动,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以此文学观念为基石延伸出来的文学理论各组成部分具有自洽性和内在逻辑性。

1.既有文学批评理论及其实践的现状分析

既有文学批评理论,蔚为大观的主要为探究文学作品艺术价值形成机制的批评理论。我们承认,文学以审美特质即其艺术魅力而掌握住读者,换个角度说,读者被其艺术魅力所感染使其价值得以实现。因此,批评以确认作品艺术魅力为前提,但是,批评家与一般读者的不同,在于他要继而说清楚,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获得的,如何获得就是艺术作品的艺术魅力形成的内在机制,也可表述为艺术价值形成机制。那么,与这样的批评目的相关的具体批评理论有哪些种类呢?笔者从自身研究经验和对诸如叙事学等理论的掌握和理解,认为可以分为如下两种。

第一种,具体文体的作品本体理论。比如诗歌艺术本体论、小说艺术本体论等。一块金币的这面是本体论,另一面就是方法论。例如叙事学,就是关于叙事作品构成的本体理论,叙事学关于叙述人称、视角和叙述时间等形式方面的理性探究,关于叙事作品作为一个陈述句,它有怎样的故事语法的说明等,如果批评家将之用来批评叙事性作品,即为探究艺术价值形成机制的学理性批评理论。运用叙事学理论可以分析叙事性作品如小说“怎么样”(有没有艺术魅力)、“如何”(艺术效果有哪些)等,即能说清楚该小说作品如此吸引人感染人的审美效应的原因。从工作原理和方法说,这种理论和运用此理论的具体批评。必定是分析性质的。新时期以来,由于广泛地借鉴中国古代文论、中国现当代文论和西方古典和现代文学理论,这样的具体文体的作品本体理论。成果非常丰硕。

但是从如上理论,自然引发出了一个问题:探究文学作品艺术价值形成机制的批评理论,毕竟属于分析性理论。分析性理论可否与评价性理论衔接?如果可以。那么,分析性批评就可以自然地转换为评价性批评,即可理解为,分析性理论和评价性理论具有学理的自洽和兼容性。评价性理论也就应该归属于文学理论范畴。而不是文学之外的用来评价的什么理论了。如果不可以,那么,就可认为分析性批评理论属于文学理论范畴。而评价l生批评理论则属于文学理论范畴之外的其他理论领域。笔者认可前一种,当然具体论述和形成系统理论的任务非常复杂。

第二种,分析性批评理论学理性地转向评价的批评理论。文学理论已经区分出诗歌学和解释学两种文学研究模式。“诗歌学以已经验证的意义或者效果为起点,研究它们是怎样取得的。而解释学则不同,它以文本为基点,研究文本的意义、力图发现新的、更好的解释”。前述的第一种,目的就是研究作品的意义或者效果是怎样取得的。从逻辑上说。如果一部作品经得起艺术价值形成机制的分析,说明它确实具有艺术价值。那么,所谓的艺术价值是什么呢?是合乎人类与现实的诗意情感关系,确证了人类对于向往的精神家园的审美追求,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那么,应该说,这样的作品就是有价值的。由此可知,分析性和评价性理论的衔接以及评价性理论的具体内涵和内容,就是笔者所说的第二种理论。目前这种理论尚未存在。笔者基于经典文学作品文本分析理论与实践,逐步产生这个理论设想。认为“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怎样进行价值判断和评价?不是主观随意地、无根据地判断和评价,而是基于分析的判断和评价。即从学理分析自然转换至判断和评价”。有了此判断和评价。分析性批评才真正落实在文学的人文属性之上。笔者既往对叙事性作品的研究中曾经做过若干探索,诸如文本内外方法互相结合转换:以及晚近的故事理念文学批评观之下的“作品内外精神同构的故事批评方法”、“系统观视阈的故事批评方法”、“‘宏隐喻’视阈的故事批评方法”、“口头与书面相通的故事批评方法”、“互文视阈的故事批评方法”、“品味与辨析讲述者的故事批评方法”、“文学文体学视阈的故事批评方法”等。笔者表述为“此书所谓方法论是以故事为切入点的文学批评方法论”。但这个探索性研究的论题限定在叙事性文学作品批评方法论范围,尚未提升到一般文学原理层面。现在,从如上两种批评之间的关联性来看,文艺评论价值体系视阈中重新探究的理论任务自然提了出来。

目前的批评实践中侧重分析陛的批评,一般具有学理性,属于学术性批评。侧重价值性的批评,常与分析分开而脱离了学理。即直接介入评价和判断。笔者以为。这呈现为理论上的自相矛盾,乃为悖论,作为一个问题需要研究。

2.既有批评理论及其观念的悖论分析

既然既有批评理论存在上述问题,那么,与文学理论的既有观念有怎样的内在关联性?

我国学术界有学者认为。应该区分出“一般文学观”和“文学价值观”两种观念。认为“一般文学观念侧重于认知对象‘是什么’方面的问题,……一般文学观念属于‘事实认知’,……是一种以思维方式为核心的社会意识形态,本质上是阐释性的、说明性的、其最高层次是科学的、系统的文学知识体系”。侧重认知对象“是什么”方面的问题。属于“事实认知”。文学价值观侧重于认知对象“应该如何”方面的问题,属于“价值认知”,是一种以基本评价标准为核心的价值信念。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尺度,其最高层次是审美理想,即内在的、稳定的评价模式。以“事实认知”为主要目的的批评理论,置于一般文学观念之下。以“价值认知”为主要目的的批评理论。置于文学价值观之下。笔者以为,如此区分必定会相应产生一些理论困难。

认为“事实认知”为主要目的的批评为分析性的、知识特性,这点笔者没有任何异议。但是,如果认为“价值认知”不属于知识,自然不能属于文学原理范畴,对此我有异议。因为,这涉及了若干问题:一般文学观念是否含有价值成分?对作品价值评价的理论是否可纳入文学理论知识体系?笔者进一步整理了我国目前的批评理论,以为目前将一般文学观和文学价值观分而置之的理念和思路有一定问题。如果从文学审美特性角度和审美意识形态的本质论来看,一般文学观念就是文学价值观念。文艺作品“应该如何”的理论理当属于一般文学观念覆盖之下的批评理论。我国新时期的文学审美特征论认为。“文学的对象和内容必须具有审美价值,或是在描写之后具有审美价值”。这就可推导出,文学是与审美价值相关联的事物。文学具有审美价值。不仅取决于“文学的对象和内容必须具有审美价值”,诸如与人的精神具有感应的优美、壮美、崇高等感情,而且,还取决于那些经过描写之后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可见文学审美在对象、内容以及反映方式两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特性。从审美反映的对象看待对象,总是以审美情感来判断与评价。以对象能否契合和满足主体自身的审美需要为原则。从审美目的看,“由于审美的对象是事物的价值属性,是现实生活中的美的正负价值(即事物的美或丑的性质),而美是对人而存在的,是一对象能否满足主体的审美需要,从审美对象中获得某种满足而引起的。所以,从审美愉快中所反映出来的总是主体对对象的一种直接或间接的(即通过对丑的否定来肯定美)肯定的态度,亦即‘应如何’的问题。这就决定了审美反映不可能以陈述判断,而只能是以评价判断来加以表达”。质言之,作家艺术家面对创造题材和对象内容,以审美原则为选择评价之根本。读者阅读和接受文学艺术作品,也以审美原则为选择和评价之根本。文学本身即关涉人们的精神家园的审美活动,其发生本身就有实实在在的功利性,或者按照康德所说的,其呈现为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表面超功利无目的,内在本质上却合乎人们追求自由、美好生活的总目的。这是一般美学表述,文学原理的表述,则是“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不仅由于意识形态与人们的情感和精神世界的互融渗透关系,还因为意识形态会反作用于社会生活,不断改变人们精神生活环境等,由此自然地具有了功利性。因此,从文学本性来说,作为原理的文学理论,也就具有价值特性。所以,作为文学原理的文艺批评理论应该含有两种义项:担负搞清楚“应如何”的艺术是如何构成的?其艺术价值形成机制如何?从批评任务自身来说,就包含价值判断和评价。

笔者以为,恰恰是从目前批评理论的现状出发,我们发现了这个观念性问题。也再次证明: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之必要。

3.文艺评论价值体系视野的批评理论假设

文艺评论价值体系中题中应有之义的批评理论,应是怎样的理论?

在尊重既有具体文学批评理论基础上。探寻价值体系范围之内的某种衔接批评理论,以便与既有具体文学批评理论兼容。这种理论既是从文学活动中的批评家延伸出来的,同时,又遵循文学基本原理范围内部各种因素特质的逻辑联系,因此,也具有文学原理之本质。它的特性应该具有两个方面:其一,从体系来说,它是知识性的、原理性的、稳定性的。其二,此批评理论用于文学批评,即可体现“应该如何”的价值判断与引导的功能。质言之,将以往脱离学理的直接价值判断和评价的文学批评,纳入到学理性批评范围之内,从非学术活动转变为学术活动。

这既可以看作是一种理论设想,也可理解为是文学批评理论自身呈现的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理论假设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四、文艺评论价值体系与批评实践的关系

1.价值体系与批评实践的印证关系抑或例证关系

为什么提出这样的区分性问题?所谓印证关系,就是说本文列出的四个批评实践性子课题,对批评实践历时与共时的考察应该能够印证文艺评论的价值体系。那么,可以印证吗?根据托马斯-阿奎纳的看法。形而上学或存在论所探讨的固有对象即是“是”自身。他在论证“是”自身的时候。指出“是”包括本质与存在两种形态。存在形态先于本质形态,存在的“是”是“是”最具体、个别的、实体的独一无二的完美实现。这是他区分出“原初性存在”和“逻辑性存在”的基础。因为。他认为存在形态先于本质形态,所以,他强调“原初性存在”的“是”重于“逻辑性存在”的“是”。对应于我们的话题,具体的批评实践是原初性存在,而价值体系则是逻辑性存在。这符合事实,因为批评总是分散的自发性存在。价值体系则是在考察和归纳、总结批评实践基础上,并依据一定理论起点而形成的理论体系。但是,这样的体系一旦成型,就不再直接与批评实践直接对应了。从实践到理论的体系性,中间经历若干范畴的、具体理论环节的转化,由此,已经不可能互相对应,根据此原理,本文不取印证式关系,而采取例证式关系的研究逻辑。所谓例证式关系,是指在考察具体批评实践的时候,根据这些批评各自特点并从某个侧面可以证明价值体系的理论。就表明作为体系的理论具有合理性。因为普遍性具有最大覆盖性和包容性。理当能够覆盖住各种批评实践的特殊性。或者说,批评实践的特殊性中因为具有普遍性因素,才可被普遍性的体系所覆盖。

2.实践性批评对于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建设的意义

如果说实践性批评对于价值体系是例证式关系,那么,实践性批评自身的本体性意义在哪里?明了了这一点,即为抵近“实践研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实践性批评的意义在于:第一,实践性批评涉及到文学的各个门类、各个阶段及其意识形态环境、各个民族和各种文体,所以,它自身携带着全部丰富性和复杂性。向价值体系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这就实际地规约着价值体系理论的外延、范围和覆盖性。比如,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其口头文学的模式、母题、类型等,在当下作家书面文学中依然占有很大比重,特别是对于叙事文学产生深远影响。批评如果尊重这个特点,那么,少数民族叙事文学批评的实践性个案。就要求价值体系建设要考虑此因素。第二,实践性批评自身就是动态的发展的,而且横向地与当下社会环境和文化语境、意识形态背景等密切关联。最突出的例子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在当代依然有大量读者,特别是被如香港、台湾和澳门的人们阅读,则可能出现不同价值观背景下的审美判断差异乃至相反理解。这就向价值体系提出了历时的纵向的动态因素问题。也提出了不同语境的差异问题。再如。儿童文学随着生活的变化,文体、传播和媒介都不断发生变化。以往界定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本质的时候,几乎是将儿童文学忽略不计。儿童文学似乎不存在意识形态性成为历来的潜意识。但其实不然。比如,围际知名儿童文学研究专家彼得・哈林戴尔(Peter Hollindale)在1988年提出“童书与意识形态”,从意识形态角度来看儿童文学,哈林戴尔由此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就此话题发言的专家。再如,杰克・齐普斯(Jack Zipes)侧重童书/童话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问题研究,极有影响。贺伯特・寇尔(Herbert Kohl)举西方孩童耳熟能详的童书《大象巴巴》的故事为例,深入剖析成人、童书与儿童的权利运作关系问题。贾桂琳・罗丝(Jacqueline Rose)撷取精神分析理论,以西方儿童文学名著《彼得潘》为例,阐明“儿童”概念乃是成人欲望的想象。这些遍布世界各地的儿童文学批评及其理论,相对于价值体系,是实践性的,但给予我们以灵感:儿童文学和童书,在孩子价值观形成中的地位和机制是什么?非常值得研究。需要纳入价值体系思考中。以往我们理解的儿童文学就是孩子睡前的讲故事,现在则必须放置于文化传播重要手段的地位来思考了。

价值体系与批评实践的关系,概而言之,体现了关于系统/体系的特质和特征。最主要地是体现了前面所述的体系/系统只有在与外界交流互动中才能保存自身的特质和特征。但它并不因此而不含有一个自身封闭的系统。批评实践则是作为环境/外界与价值体系交流最密切相关的方面:由此可见,“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践研究”选题,具有内在科学性、合理性和实际可操作性一作了如上几个方面的大致讨论和理论设想,现在可以初步给予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一个定位了。

五、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必要说明与定位

1.说明及其简要论证

说明之一:关于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字面看应该指包括文学、影视、绘画、音乐等所有当代艺术分类所可囊括的所有艺术样式。但是,考虑到倘若顾及所有艺术样式。势必分散力量,与“有限规模”的要求不符,故而将“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界定在文学评论(批评)的价值体系。

那么,如何理解并解决以文学评论(批评)的价值体系界定“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并能体现包含各艺术门类的“文艺评论的价值体系”的应有内涵?

首先,历史依据。受苏联学术命名和规范的影响,建国初期,我国将研究文学发生发展、文学创作以及作品形式和文学接受活动等原理和规律的学科,认定为文学学。照顾汉语习惯称之文艺学。

其次,学理论据。关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1988年童庆炳的《文学理论导引》从三个层次讨论文学的本质特征,分别为,第一层次。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有共同的本质。都是社会生活的能动的反映。第二层次,文学这种意识形态在内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它的特殊本质: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它以人的整体的具有审美属性的生活为独特内容,以艺术形象为反映生活的独特形式。第三层次,作为语言艺术,文学又有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性,即艺术形象的间接性,描述生活的宽广性、蕴含恩想的深刻性和语言媒质的韵律性。这个论证逻辑显示出,仅在第三层次上,才区分文学与其他艺术的不同,可倒向推导出,所有艺术门类均具有第一、二层次的属性。那么,如果具体到文艺/文学之关系,笔者以为,在认可审美意识形态的前提下,可以将层次作些调整。即可否把文艺价值最基本的审美情感设置为第一层次。这是超越于时代、民族具有共同性的因素。意识形态则为第二层次,第三层次为艺术形式等技术方面因素。著名美学家蒋孔阳在1980年发表的《美和美的创造》一文提出,“艺术的本质和美的本质,基本上是一致的。美具有形象性、感染性、社会性以及能够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特点。艺术也都具有这些特点,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说,美是艺术的基本属性。不美的‘艺术’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从事艺术工作的人,不管他办不办得到,但从本质上说,他都应当是创造美的艺术的人,创造美和创造艺术,在基本的规律上是一致的”。我以为,蒋孔阳教授的表述可为支撑。倘若如此理解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并兼顾到其他艺术门类,在逻辑上如果行得通,是否可解决以文学代替或者代表文艺却不周延的问题?

最后,理论发展事实的依据。中国和西方,指称文学的诗学,都是发源最早到目前为止也最成熟的艺术种类的理论。西方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对诗人的理解、界定与态度,以及亚里斯多德的《诗学》等理论的着重点均为文学。中国先秦有儒家和道家,虽然也有文学之外的如音乐理论《乐记》,但非常侧重音乐的感物而动与乐察民心的价值。总体来说,是综合性讨论艺术。艺术观念与思想中对文学的关注非常明显。现代门类艺术概念的发生是18世纪的事情。1746年法国神学家和艺术理论家阿贝・巴托(Abbe Batteux)以认识论哲学为基础,在《归结到同一原则下的美的艺术》一文中,首次对艺术进行了分类。其“美的艺术”含有音乐、诗、绘画、雕塑和舞蹈等五个艺术门类。与“美的艺术”并列的还有“居中的艺术”(含有建筑和论辩术)以及“机械的艺术”(含有纺织等)。可见艺术门类区分及其理论比文学理论要晚得多。其理论成熟程度自然要有所不同。至于影视艺术、摄影艺术等依赖现代技术而出现的艺术门类,其理论更为晚近。所以,以成熟的文学为讨论艺术的本体有其合理性。

说明之二:关于价值。

何为价值?

《辞海》的“价值”辞条表述为:“指事物的用途或积极作用。如参考价值:有价值的作品。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基本属性之一。”。辞条乃为最基本与客观的表述。其实,关于价值为客观自在存在,还是在关系中存在,始终是价值理论的不同思想。

价值理论从古希腊的柏拉图起就诞生了,但是。直到19世纪初,超越于经济范围的价值论,作为哲学分支的独立理论和学科方才诞生。价值概念,起步于经济学并超越于经济学,进而转向了并进入一般价值理论。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在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是人们所利用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表示物的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性。马克思关于价值的最值得关注的思想,是他在《资本论》中提出的“价值对象性”概念。马克思把物的社会存在描述为物的“价值对象性”。并且把价值的对象性和价值予以区分。将价值看作是价值对象性的表现形式。捷克哲学家弗-布罗日克汲取了马克思的这个概念。将其提升为价值论的基本范畴:“这是个富于独创性的见解。他所谓的价值对象性,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为我之物’(不论是自然的还是人造的)对社会的人具有的功能。”即“价值对象性”是建立在价值和价值需求评价主体之间的关系性概念。由于价值对象性是与人有关系的概念。方可理解为是“为我之物”。概而言之,凡是和人类建立了功能性关系的事物。就是价值对象性存在物。这就应和了马克思关于价值与价值对象性相互区分的思想。而且可以概括为:表现为一定价值的价值对象性,是由客体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地位和功能所决定的。由此,关于价值,可概括为:其一,不存在自在的孤立的价值,所谓“指事物的用途或积极作用”,一定是指事物对谁有用途或积极作用。即“将价值看作价值对象性的表现形式”。其二,价值存在于和需要评价主体的关系中。在这个角度看,价值的存在即价值对象性存在。其三,价值因为与人的需求关系密切而具有类别和等级。

如上介绍了价值产生于关系的思想,在价值哲学中的体现和表述。其实,本论文以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并存在于文学活动论为本课题理论基点,已经蕴含了审美价值产生于关系的文学思想和思维方式。

2.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理论的定位

第一,定位于文学基本原理。

由于从文学活动延伸出来的理论与实践性问题,而文学活动业已有自身的基本性质的规定,关于此性质的理论即为文学原理,所以,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理论定位于文学原理,逻辑上应该说得通。按照逻辑,如此定位应该具有下面一些特点:首先,它具有自律性,也就是说,它自成体系,又与既有文学原理具有兼容、贯通、内在逻辑关联性,由此而具有整体性。其次,它也受其他诸多因素影响而出现他律特征,因为外在环境会有变化,文学原理内部和理论之间相互衔接部位的若干新理论的出现和更加细化,都需要不断有所调整,由此具有活动性。最后,因为与文学原理各部分有互相兼容贯通和内在逻辑联系,所以,它总是通过学理论证而获得的。由此而具有知识性和科学性。这些乃为人文科学的特点。质言之。该体系建立后属于文学基本原理,即文艺评论价值体系是具有稳定性、完整性、活动性、科学性与知识性的理论。

儿童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范文第2篇

在我接触的高中作文教学序列中,还没有一种令老师们以为高效并对其完全满意的训练模式。相当多的老师面临这样的困惑:高一高二与高三的作文教学路数如果完全一致,很可能造成模拟题下放,基础年级的写作教学失去活力;如果刻意强调高一高二与高三作文教学的不同,基础年级与毕业年级的教学就成了“两张皮”。

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高中作文教学还可以有怎样的构建方式?自由写作与应试写作,真的不能调和吗?

面对当下相当一部分无序、无用、无力、无趣的作文教学设计,我想:能否找到一种设计思路,将写作能力训练安放在满足某种任务需求和创造需求之中,从而将能力训练落到实处。我姑且将在这种设计思路下形成的写作课称为“创意写作”课,尽管我知道“创意写作”这个概念在不同的言说者那里已有了不同的意义。

“创意写作”这个词,从理论上说应该是个公共概念,即创造性写作的总称。它后来被文学创作“垄断”,成为一个专有概念,即文学性写作,具有创作性、小众性、非实用性等特点。这种以文学写作为核心的狭义的“创意写作”,有它不完全适合基础教育大面积推广的一面,所以我这里所说的“创意写作”,是个广义的概念,即具有创造性的写作内容和写作形式的总和。所谓创造性的写作内容,指反映生活上的丰富多彩,生活有多少需要,写作内容就有多大空间。所谓创造性的写作形式,指在表现手法、文体式样与表达方式上的饶有新意,即训练学生能够运用各种办法提升写作的整体效果。这种“创意写作”教学,应具有如下任务:训练学生用文字创造性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进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技能,使之成为能够满足工作、生活需要的文字工作者。它符合公民教育的基本需求,符合中学生写作能力训练的基本要求,而这种教学内容也是老师们能胜任的。

基于此,我所说的“创意写作”便有了两个基本的训练方向:第一,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二,能够富有创造力地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为了达到这两个目的,我们的作文教学应为学生设计符合现实需要、符合教学规律的“排演场”。下面举例谈谈这种训练设计的呈现与背后的想法。

【示例一】

学校组织高中学生利用假期到边远山区开展支教活动,具体任务是帮助、辅导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的儿童。请你为当地教育电台《每日一诗》栏目写一段广播稿,向孩子们介绍一首中国古典诗词。要求:内容有特色,语言通俗。300字左右。

【示例二】

[情境]小钟是校园广播电台的一名文艺编辑,每年要做四期与季节有关的广播节目,每期时长1小时。请你帮助他完成下面的任务。

[任务]在春、夏、秋、冬四季中任选一季,填在下面标题中,例如“春之韵”,自编一个广播节目的微创脚本。

____之韵

[要求]1.根据所选内容,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2.请在文学、音乐、美术、书法、影视、戏曲、历史、地理等领域多方取材,编排串联,或讲述故事,或表达况味,或抒写韵致,或寄托情思,或布施教化……

3.考虑广播节目的特性,注意语言表达。

4.字数根据内容安排与节目时长而定。

上面这两个训练设计,同为广播稿写作,一小一大,由浅入深,构成较为分明的训练梯度。以它们为例,比较容易看出我所说的这种“创意写作”训练的几个基本特征:

①任务性

写作教学不是培养专业的自由作家,而是要培养能做事的“文字工作者”。这就决定了写作训练不是见风写风见雨写雨的所谓文人泛情,作文设计必须以解决生活中某个实际问题为指向,这个问题有时候甚至是某个生活难题、某种生活困境。为了实践过程更加逼真,训练可以借助情境写作的方式。“示例一”的任务有三个:第一,自己“吃透”一首诗;第二,能够面对特定对象讲诗;第三,讲授的结果不但要让诗深入人心,还要尽可能感召辍学的孩子令其重返校园。“示例二”的任务有四个:第一,为某一季节赋予意义;第二,使受众接触到不同领域的艺术作品(材料),开阔其视野,增强其审美体验;第三,借助广播的独特形式,利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引导受众的想象,使其感受到一个艺术作品或文化产品的魅力;第四,在广播时长的催逼或限制下确定写作的容量,使作品给人丰富多彩又意犹未尽的多重感受。

这两个训练设计,从写作内容上看,都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任务。但均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来说,是机遇性与挑战性并存的。

②知能性

基础教育中“创意写作”的训练设计,应符合现行教学体制下的知能目标。也就是说,无论设计怎样一个训练,都应该考虑它的阶段意义,即学生的知识储备与技能发展。在知识上,可以将其阅读成果作为设计依据。比如“示例一”,要求学生能够调动阅读积累(课内与课外掌握的诗歌作品)来选择恰当的讲授材料,取材的实质是对阅读学习的巩固与反刍。比如“示例二”,当一个学生无法达到旁征博引以填充这1个小时的节目时间时,他就会去阅读、聆听、观赏……从学习中吸纳取得“养料”,取材的实质就变成对新知的学习。或检验学习或推动学习,这两个示例,都是有一定的知识要求的。

在技能上,每个训练设计都有其主要的训练目的,从而使学生在某个方向上获得主要的技能提升。比如“示例一”,从写作角度说,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语言表达的得体、有魅力,从课内课外阅读中取材并不难,难的是话怎么说才能打动人心。“示例二”,除了语言表达方面的技能外,训练的主要目的在于取材与用材,在于材中见意。这是在“示例一”基础之上发展了的训练内容。确定每一个训练设计的主攻方向,才能保证其价值,才能评价其效果。

③综合性

尽管我们要确定训练的主攻方向,但写作本身带有明显的综合性。除了主要训练目的外,学生还要考虑其他一些相关问题。比如“示例一”的训练,主攻的虽是语言表达的得体、有魅力,但同时要考虑赏析诗歌的一般步骤和规律,换句话说,学生先要能写一则比较“结实”的赏析文字,然后将其变成广播稿表演给孩子们听;“示例二”的训练,主攻的虽是取材与用材,但还涉及如何讲故事、如何造意境,也许还会涉及如何运用背景音乐等跨学科的知识技能。总之,每个训练的成果最后都要以一种综合作品的面貌呈现。在一个训练设计的“立体”要求中,学生可以受到多重锻炼。

④活动性

基于以上一些特点,训练设计不得不考虑让学生“动起来”的问题。写作训练不完全是在教室中进行的,比较理想的写作实践常常是行动训练。上面两个示例,都是具有动态性的设计。尤其是“示例二”,写前的观摩学习(广播节目)、“翻箱倒柜”(搜集、盘点材料),写后的修改完善、录制小样或现场演示等均是写作训练的一部分。这种“动起来”的写作训练是实践课的基本特点决定的。

⑤创意性

基础教育中的“创意写作”是生活应用写作的高级形态,必须要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空间。比如“示例一”中就有需要表现创意之处,即如何让失学的孩子们听到这个广播节目后燃起上学的热望。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化如何处理才得体、有效呢?作者必须为此想一些巧妙的办法。“示例二”中,“春”“夏”“秋”“冬”这四个字仅仅是自然季节的标志吗?人生呢?生命呢?如果一位选择“春之韵”的学生能够挖掘这一季的阳光、温暖、希望、活力等神韵,诠释出内在的“春意”,将会非常有意思。当然,还会有“春天里的冬天”“夏热与秋凉的交会”“青丝与白发的共勉”“春华与秋实的交辉”等等意念……所谓小广播与大天地,这个创意舞台是设计者必须要为学生搭建的。

⑥合作性

写作本是一个人的思考与表达,但生活中的“写作”,又常常需要大家合作完成。比如我们要策划一台校园晚会,需要的文字工作者很多:除歌曲、小品、相声、诗朗诵等节目类作者之外,还要有主持词、广告词甚至请校方批准此活动的申请书、策划书的作者等。写作中的分工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我们觉得有必要通过写作训练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可以推动他们在各自独立劳动的基础上实现交会。比如“示例二”,可令学生单独完成某一季的写作;也可以将4人结成一组,各司一季,最后请小组以“季节”为题将四季加以创造性的多样组合,以达到集体规模,构成团队作品。学生在合作中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也可以得到其他伙伴的帮助,甚至可能使自己原本不擅长的东西得到改善。

⑦接续性

训练设计还有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当学生不能一次性达到要求怎么办?写作训练要遵循螺旋式上升的规律,很多东西不是一下子就能写好的。修改是一个办法,同类问题的“翻作”也是一个办法,所以这两个训练在设计上有着明显的接续关系:同为广播稿,一小一大,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既有共同要解决的问题,也有分头要解决的问题。希望学生在这种同中有异的接续训练中,巩固已有成果,尝试解决新的问题,不断由稚嫩走向成熟。

以上这些想法,仅是设计者的主观意愿。为了解学生面对此类训练的接受程度,我让他们将对这样两道写作训练题的感受写下来,学生的反馈如下:

①这两道训练题,不存在审题上的问题,一看就知道要什么。我不用担心跑题,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怎么写上。

②这两个问题是我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遇到的。我就曾经想参与学校广播站的节目制作、主持工作;很多同学对此热情都很高,但大家的准备都不太够。

③这两道题的意义不光体现在这两件具体事情上,写广播稿所需要的智慧,我在做校刊的时候也一样需要,它们都得按照编者的意图搭架子、找素材、想表达。

④这两个问题都比较具体,所以就不能说空话、套话。过去我写作文,不怎么想它的用处,现在则必须要考虑它的实际效果。

⑤第一题对我来说,主要难在通过诗词讲解感召听众;第二题,主要难在多领域取材上,完全聚焦在某一个领域,节目就太单调了,可我的知识面比较窄……

⑥第二题我不愁材料,但怎么把它们串起来,对我来说有点儿困难。寻找每个材料的使用角度,是我亟待解决的。

从学生反馈的信息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3点启示:

①过去的高中作文训练设计,常常以模拟高考为主要方向,训练题本身往往是假问题;而这里所说的“创意写作”训练设计是生活中面对的真问题,其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②过去的高中作文训练,往往是“供题一成文一评分”这一单线条的运动。而这里所说的“创意写作”的训练,为了解决一个真实的问题.学生在写作之前或之中必须学习一些知识,比如以上两例中“广播稿”的写法、“示例一”中古诗词作品的解读与鉴赏,“示例二”中对多个领域素材的了解认识。对于一个渴望享受写作成就感的学生来说,这些是可以依靠自学得到的。

③学生真正需要教师帮助突破的,是“创意”,即“示例一”中“如何感召辍学生,令其重返校园”,“示例二”中“如何将素材巧妙串起来表情达意”,“如何通过讲故事等方式让节目更加迷人”……教师唯有关注到这个层面,他(她)的劳动才可能满足学生发展和社会生活所需,他(她)的智能才可能与学生共同生长。

可见,在基础教育中开设这样一种“创意写作”课程或设计相关内容,不但有可能,而且有必要。对大多数人来说,一生中的大部分写作都不是纯粹自由的写作,可以说都是在“应试”;而每一次漂亮的写作,都是在某方面具有创意的表现。与上面两例类似的训练设计,我们还可以创制出很多,它们有助于高中作文教学从高考模拟题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进而使写作训练变得更有实用价值,也更有趣。当然,这种面对大多数人、面对现实生活的训练设计绝不是几个零散的题目所能勾勒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上两例只是引玉之砖,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将这样一种训练体系一点点搭建起来。我确信,无论学生未来从事何种行业,这种通识性的任务意识与创意思维是应该萌发于基础教育中的。

满足大多数人对“创意写作”的广义诉求,是中学作文教学设计应该担当也可以担当的。

儿童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校教育;多元社会;文化抗阻;网络对抗;文化敏感性;心理距离

一、学生群体的“外来者”“沉默者”和“少数者”

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的战略机遇期和跨越期,社会转型具有多元复合的基本特征,学校教育面临着来自不同地域、不同阶层和不同民族的学生群体,要求教师充分了解自身及学校系统所持有的文化及文化传播特征。学校教育活动应让社会主流文化外的差异性群体受益,这是教育公平的体现,也是教师作为现代文化反思者和多元文化融合促进者的责任。学校是一个微型社会,必然会呈现价值多元的文化碰撞,多元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使学生群体的文化差异凸显,主要表现为“外来者”“少数者”“沉默者”和“少数者”的边缘文化抗阻。“外来者”是指“进城务工人员”等外来人口子女构成的学生群体。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吸引了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地方学校接纳外来人口子女或“民工子弟”也成为常事。此类学生大都来自欠发达地区,无论是在学校生活还是课堂交往中,他们都表现得羞怯、消极,与发达地区学生交往显得信心不足,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值也较低,他们很容易被贴上“后进生”标签,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和流入地学生之间不可消弭的“文化屏障”使他们难以融入到班级的正式结构中。“沉默者”则反映在学生的语言系统方面,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指出,“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还是筛选工具,语言讲究系统性、逻辑性和文化修养性,它们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1〕。工人阶层或贫民阶层家庭的学生使用的语言符号和中产阶层家庭学生使用的语言符号只在语种上相同,具体的语言形式、描述方法及其依赖的生活情景系统完全不同。研究表明,中产阶层家庭学生更容易概括和表达抽象观念,相较工人阶层或贫民阶层家庭的学生,他们融入学校生活更容易,而前者则显得更困难、更迟缓、更沉默,在卫生知识、良好语言习惯和礼仪行为方面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可能性大大高于其他学生,较难被理解、宽容和欣赏。“少数者”指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多元社会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广泛的民族交往,学校教育领域的民族交往更为复杂,学校教育关注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强调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但要将少数民族学生完全嵌入汉族文化的教育管理格局,则会产生诸多文化偏见,这不是因为教师不尊重少数民族文化,而是汉族教师缺少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真实体验,他们对少数民族群体的理解来自大众媒体的过滤,总认为民族文化抗阻是教育接触过程的文化分歧,其实,在没有接触少数民族学生之前,他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刻板印象就已经存在了。综上可见,“外来者”“沉默者”和“少数者”的文化抗阻现象主要表现为阶层性和文化异质性。首先,教育本身没有阶层差异,但文化却带有阶层色彩,学校教育对阶层文化冲突的处理是多元社会转型无法避免的问题,大多数学校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是通过道德教育,但恰好是道德教育让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价值多元带来了财富观和人生观的差异,道德规划在统一价值观方面显得十分乏力,学校应该走向更高层次、更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则教育,即通过社会正义与人的尊严教育,引导年轻一带去改造社会缺陷与不足,让道德教育不再是针对“人”的批判,而是指向人们对社会发展方向和性质的一种共性要求。例如,流浪儿童在城市的边缘化生存必然伴随着歧视,但如果仅仅是质疑歧视者,则达不到任何教育目的,而应该将教育放在城市生活对个体生存的限制性方面考虑,强化城市伦理而包容人性,引导学生去理解弱势群体对主流价值的拒斥和防御,让人的尊严与社会正义成为批判的价值基础,而不是单纯地宣扬道德立场。其次,如何面对学生身上的异质文化。学生身上的异质性文化与地域文化共存,在多元社会转型期,我们应看到地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我国地域文化类型众多,如东北文化、游牧文化、青海文化、闽台文化、吴越文化、蒙古草原文化等,少数民族学生身上的文化价值观是地域文化和民族价值取向的综合体,少数民族学生的边缘化危机是多元社会转型背景下风险社会语境的一部分,社会文化越是多元,学生的边缘化风险越高,同时还附带着学业危机、心理危机以及道德危机。缓解“少数者”的边缘危机需要教师重视文化亲缘关系,实现学生深度文化交流与对话。例如,福建中学的历史教师针对班级中的高山族学生,开展了包括地方历史、本地民俗、特产小吃、地方方言、传说故事、民歌戏曲、地方文学在内的地方史和地方文化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以海西建设的时代精神为主线,确立了“绿色海西、蓝色海西、人文海西、红色海西、科技海西和五缘海西等特色文化交流专题”〔2〕,让学生自由分组选择课题,亲自动手进行资料收集,调查地方知识,并为班里的高山族学生额外布置了闽台地域文化交流专题,鼓励他们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展示地域文化与个体生命记忆的融合,让学生共同寻找文化的联系和差异,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由爱家乡、爱民族延伸至爱国家,建立学生对中华地域的文化集群认知。

二、网络对抗、弱势逆袭与文化断裂的教育层序格局

多元社会转型也意味着社会冲突的多发,社会类型由“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转向,社会结构的差序格局形成。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多元文化碰撞的网络对抗形式悄然生成,学校教育面临的以“网生代”学生为主力的文化抗阻尤为明显,学生话语权的网络迁移使他们不再担心自己的言语和行为被教师、同学或熟人所牵绊,一些学生作为弱势群体借助网络实现“逆袭”,他们隐瞒社会身份、经济能力、文化水平,将自己封闭在网络世界的“语言比拼”中不闻实务,或沉迷于网络游戏获取精神补偿和虚幻的成就感,他们网络人格和现实人格的差异对学校教育造成了严重的干扰,教育成本和教育风险随之加剧。“多元社会转型使物质文化与科学技术更新速度加快,教育制度与观念则出现迟延现象,导致断裂的教育层序格局。”〔3〕一方面,传统社会最优良、最精华的部分与现代社会逐渐失去联系,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泛文化”、次文化盛行,拉大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鸿沟,代际知识、文化和师生关系的裂痕催生了大量媚俗煽情、暴力感性的文化垃圾,却广受一些学生的推崇,网络文化的娱乐性对传统道义责任和人文理想的遮蔽让学校教育需要投入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来“拨乱归正”。多元社会转型创造出了一种新文化———“赛伯空间”,它是对电脑化和网络化空间泛娱乐文化的称谓,也是社会转型期人类独有的文化样态,去中心、无等级和开放性消解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学校教育在娱乐氛围浓厚的感性文化领域几乎无法与之抗衡,反而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视听化”教育倾向,这种改变迎合了“赛伯空间”的即时性体验,“利用云媒体形态、影像画面的感官刺激来替代大脑思维和想象的无限性”〔4〕。当前,学校教育被电子媒介、全球化、城市化的宏大浪潮打乱了步伐,教育回应时代的方式并不是跟随时代,开放的媒介资源、无边界化学习和虚拟教学环境只能构成教学技术的选择,学校教育活动仍然要以文化实体为基础,网络文化是虚体文化,学校教育的优势是对自身实体文化的复合型输出。例如,南京实验中学的一位班主任发现班级学生非常热衷于网络穿越小说,沉溺穿越剧而不能自拔,在一些学生的周记本上经常会看到“择一人终一生”的影视台词,这位班主任灵机一动,组织大家观看了《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在黑板上写下“择一事终一生”的班会主题,从“择一人终一生”的网络虚拟文化到“择一事终一生”的传统实体文化,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根本差异,后者是包含了属性、空间、时间和方法的复数概念。只有真正理解了实体文化和虚拟文化的含金量,学校教育才会丢掉对新鲜文化的“路径依赖”,脱离感官刺激的低级教育形态,致力于内在价值的递增和自我强化,这位班主任向我们证明了现代教育完全可以通过优化和创新利用传统实体文化去传递真实情感,修补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社会的失联。另一方面,高新技术涌现和易得的媒体系统使那些接受力和文化吸附力强劲的学生凭借开放的信息传播平台获得了知识解读、输送和再创造的渠道,显示出了师生两代人相互影响的教育特质,“巨大的社会变迁造成的文化断裂激活了年轻一代学生向年长一代反向输送价值的文化反哺现象”〔5〕。尽管“网生代”学生失去了长辈原有的生活环境,他们却表现出利用超文本阅读来建构和处理传统知识价值的创新意识,学校教育应积极应对后喻文化的崭新挑战。后喻文化来源于师生之间的代际数字鸿沟,“网生代”学生先天比教师更能把握数字化学习方式,其接触现代知识的思维频度、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对先进学习工具的应用让作为数字移民的成年人反而变为了弱势群体,此类数字文化抗阻是有益的,它催促教师权威意识、信息技术运用意识、多媒体教学意识的转向。教师应改变传统信息接收的习惯支配模式,训练自身的视觉、图形思维,深入学生非线性的随机学习方式,积极向学生取经,树立互教互学的师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