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icu的基础护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重型颅脑外伤患者;icu护理;方法
重型颅脑外伤是脑外科危重急症,患者病情严重、复杂多变,而且术后极易发生并发症,严重的甚至会危害生命[1]。重型颅脑外伤通常需进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等外科手术治疗,术后需进入ICU监护,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各项指标,同时为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存率,需加强对患者的护理,从而有利于预后。本文选取73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ICU护理方法和效果,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入院治疗的73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1例男性,32例女性,年龄16~73岁,按疾病种类可分为:21例硬脑膜下血肿,19例硬脑膜外血肿,15例脑出血,13例脑干损伤,5例广泛性脑挫裂伤。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重型颅脑外伤临床诊断标准,且经CT或MRI扫描确诊,患者致伤原因主要有车祸、高空跌落、重物锐器打击等。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昏迷且行手术治疗,术后均于ICU监护。
1.2方法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均于ICU监护,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呼吸、血压、脉搏、呼吸、体温、颅内压等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加强ICU护理,以利于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方法处理异常情况。
1.2.1密切监测病情 密切监测患者意识、瞳孔、心肺功能等变化,通过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护理过程中,需每30min观察一次双侧瞳孔变化,若患者瞳孔不对称,而且呼吸困难、颅内压升高,必须加强护理,以防发生脑疝。重型颅脑外伤会严重影响心肺功能了,为防止患者心肺功能衰竭,护理过程中必须密切监测血压、尿量、心电图变化。
1.2.2心理护理 ICU患者因身体、精神承受巨大压力,极易出现烦躁、恐惧、绝望、紧张等不良心理反应,尤其是ICU中的仪器声、报警声以及周围患者声,会加重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因此,在ICU护理中,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的和患者沟通交流,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1.2.3基础护理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ICU基础护理主要包括:①详细观察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护理2次/d口腔,用碘伏棉球消毒2次尿道口,避免尿道口感染,并注意引流袋位置比膀胱低,以防尿液反流导致泌尿感染。②术后,严格无菌操作给予患者术腔引流,按时清洁引流管,以防医源性感染。③必须更换衣、鞋、帽,戴口罩后,医护人员才能进入ICU;④术后,给予患者亚低温治疗,以减少脑组织耗氧量,恢复颅内压,预防脑水肿。
1.2.4中心静脉置管护理 ICU患者因长期输液、输入血制品等,应选择中心静脉置管,并做好相应护理。
1.2.5呼吸道护理 呼吸道护理主要包括:①禁止呼吸道感染者探视患者,将室温控制在18~22℃,湿度控制在50%~60%,并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变化,确定其呼吸道是否阻塞;②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和呼吸道呕吐物、分泌物,并定时协助患者翻身,以防误吸堵塞呼吸道;③术后患者若气管插管或切开气管,需严格掌握吸痰时机,即患者呼吸不畅、咳嗽有痰、血氧饱和度下降时,动作轻柔给予患者15s吸痰;④若患者呼吸道干燥,痰液黏稠难以吸出,需每小时在气道滴生理盐水,确保呼吸道湿润。
1.2.6康复护理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极易发生智能障碍、肢体功能障碍等后遗症,需早期进行功能康复锻炼,具体为: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被动功能锻炼,逐渐锻炼大关节、小关节,且逐渐增加运动幅度[2]。若早期患者因疼痛不愿锻炼,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鼓励安慰,并按摩肢体关节,促进肢体功能和肌力恢复。
1.3效果评定标准 详细观察记录ICU患者护理后生命体征、病情等变化情况,以痊愈、有效、死亡表示患者ICU护理后效果。痊愈:ICU护理后,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颅内血肿完全清除;有效:患者生命体征有所改善,颅内血肿有所清除;死亡:患者无生命体征。将痊愈、有效作为患者总有效情况。
2 结果
经术后ICU护理后,73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护理总有效70例,总有效率为95.89%,其中痊愈55例(75.34%),有效15例(20.55%)。3例(4.11%)患者因病情严重,而且伴重要脏器衰竭,没有抢救成功而死亡。ICU监护期间,有2例(2.74%)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经及时采取有效方法处理后均完全改善。
3 讨论
重型颅脑外伤指的是因硬脑膜下血肿、硬脑膜外血肿、脑出血、脑干损伤、广泛性脑挫裂伤等昏迷超过6h的危重急症,患者通常病情严重,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且术后需进入ICU监护[3]。为提高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必须对其实施密切监测病情、心理护理、基础护理、中心静脉置管护理、呼吸道护理、康复护理等ICU护理,早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确保呼吸道通畅,恢复颅内压,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院内感染率,有效改善预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蔡月玲.重型颅脑外伤病人脑亚低温治疗的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8).
方法:选取了2009年10月―201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24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被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1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采取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评分为85.1±2.9分,而研究组为95.8±4.1分,研究组的基础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
讨论:对ICU患者采取人文关怀护理观念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对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持续性 人文关怀理念 ICU护理 基础护理质量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033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034-01
近些年,随着人们对医疗护理知识的了解,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将护理的重心由护理任务转为患者的具体需求,更加全面地考虑到患者的身心感受。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12例ICU患者采取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进行护理,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了2009年10月―201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被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12例。其中研究组男性68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22岁―85岁,平均46±2.9岁;对照组男性67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24岁―84岁,平均45±3.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以及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进行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进行护理,具体的内容为:①营造人文关怀氛围,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氛围,尽量降低医疗器械工作时的声音,光照以及灯照应当柔和,走廊内应适当安装相关的扶手、指示图等,对于病房内的色彩应当适当进行丰富,以削弱病房的冰冷感和严肃感;②尊重和关爱患者,在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时,注意措辞,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感,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动作应当轻柔使患者感受到被关爱感。另外,还应当尊重患者的隐私,在为患者更换衣服、擦洗时,逐一进行遮挡,尊重患者的及习惯;③多了解患者的需求,并根据患者的需求对护理方案进行调整,尊重患者的意愿,可以根据患者的喜好播放一些舒缓积极的音乐,提供适量的书刊等,指导患者科学地进行康复锻炼以及营养搭配等。然后由两组患者对基础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3 评价标准。其中基础护理质量的评分内容包括压疮情况、感染情况、护理差错、护患纠纷等内容,评分介于0分―100分之间,分值越高代表基础护理质量越高。护理的满意度划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三个等级,其中十分满意以及满意均归为满意。两项评价由患者及家属在护理人员的解说指导下完成。
1.4 数据处理。运用统计学方法借助SPSS14.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的处理结果以X±S的形式来表示,计数资料的处理结果以率(%)的形式来表示,卡方检验,t检验,其中P
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评分为85.1±2.9分,而研究组为95.8±4.1分,研究组的基础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对ICU患者采取持续性人文护理观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本组中,研究组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评分为95.8±4.1分,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8.21%,均明显超出了对照组患者。实施持续性人文护理的基本原则是:首先,时刻围绕患者为中心,由于ICU患者的病情往往具有急危重的特点,并且ICU患者的护理为封闭式管理模式,因此患者在住院期间极易出现恐惧、孤独、空虚等不良情绪,对于时间、地点等也会出现认知障碍,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当多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及时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对于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应当及时予以排解开导。护理时动作应当细致轻柔,使患者感受到被关爱感以及被尊重感,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嘱进行治疗。护理人员也应当积极提高自身的责任感,积极维护患者的隐私以及信仰,注重维护自身的形象,护理工作做到积极主动,热情周到。另外,还应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为患者创造整洁舒适、安静积极的医疗环境。在做好基础的消毒通风工作的同时,同时满足不同患者的个性化需求,例如播放患者喜爱的音乐,为患者提供患者喜爱的书刊等,总而言之,围绕患者的护理需求尽量丰富护理的内涵,使患者能够尽早康复,回归正常的工作及生活。
参考文献
[1] 徐英.浅谈人文关怀在ICU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0,(30)
icu是集中现代化的监护和急救设备,对各种急危重症病人集中加强监护、治疗和护理的病房单元。由于icu的工作特点,要求护士必须掌握跨专业、跨学科的知识,熟练的急救技能,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强烈的责任感和慎独精神[1]。由于护士人力资源有限,且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的培训尚未普遍开展,icu护士配置通常是从临床各科室抽调及新毕业护士补充,这些护士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胜任icu护理工作,这对icu护士长是个严峻的考验。本科2004年成立综合icu以来,采用分层次、分阶段对进入icu的护士进行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icu护士综合能力的培养措施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2004年—2008年进入icu护士23名(包括轮转护士在内),年龄20岁~31岁;均为女性;本科3名,大专15名,中专5名;8名为学校分配后直接进入icu,15名为从其他科室抽调的护理骨干,工作时间最长者为10年。
2 培养方案
2.1 培训目标
2.1.1 新毕业和低年资护士培训目标
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各班工作流程、基础护理技能、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常见病种护理常规及护理要点等;同时重视新护士职业情感的培养,使她们树立良好的护理职业理念,热爱护理工作。
2.1.2 工作1年~2年的护士培训目标
除具备以上能力,还必须熟悉各专科护理理论、护理要点及护理技术;掌握各专科疾病的病情观察要点、主要治疗药品的给药方法、常用剂量及毒性反应;掌握化验的留取方法及化验正常值;掌握科内常见操作的配合及抢救配合;加强此阶段护士的交流与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2.1.3 工作3年~5年的护士培训目标
具有熟练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能胜任各项护理工作;熟悉专科护理理论知识。
2.1.4 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培训目标
可结合工作需要与个人特长,使之发挥教学、科研或管理才干,达到护师及主管护师的任职水平。
2.2 培训内容
配备专科教材,如《icu护士必读》,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为培训教材,将计划中的培训题目分配给护士长及带教能力强的护士,按培训时间讲授,必要时单独讲解。具体内容如下:①icu的发展、现状,建立icu基本条件、布局及设施;②icu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各班次的工作内容;③icu常用仪器操作及专科技能培训,如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微量泵、除颤仪的使用;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排痰法、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术、中心静脉置管术及动脉穿刺置管术等术后的维护与护理等;④各专科疾病的护理知识;⑤护理应急预案及风险管理,如呼吸机停电的应急预案、非计划拔管的预防等;⑥icu病人的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方法;⑦icu院内感染的监控等[2]。
2.3 培训方法
2.3.1 低年资护士及新入icu的护士培训方法
要求3个月~4个月基本完成培训内容。第1周~第2周以见习为主,熟悉icu环境,如各通道的出入线路、物品的放置等,明确icu感染管理的要求,了解icu基本工作程序,各种规章制度等,护士长为培训老师,通过言传身教,使其尽快融入icu护士角色中,引导她们树立良好的护理职业理念,热爱本职工作。第2~第4周主要培训icu病人基础护理要求及方法,有专门带教老师带领进行晨、晚间护理,讲解危重病人的生活护理特点和要求,危重病人生命体征的观察方法、危重病人的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方法等。第2个月培训内容为icu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护理文书书写等。第3个月~第4个月培训内容为危重病人的气道管理、有创血压和中心静脉压的监测方法、各种特殊药物的配制、专用急救技能,如除颤、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的配合等。
2.3.2 工作1年~2年的护士培训方法
除熟练掌握上述培训内容外,科室每月安排相关专科知识集中业务学习,遇特殊病例可临时安排,由护士长或教学能力强的护士讲课,同时要求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
2.3.3 工作3年~5年的护士培训方法
到相关科室参加短期轮转学习,如心电图室、麻醉科、大内科、大外科,以便更好的掌握各种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提高各专科护理工作能力。
2.3.4 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培训方法
到上级医院icu进修学习及参加各种类型的重症监护培训学习班,学习先进的护理管理经验、护理技术及操作方法,尽快普及新技术、新知识,使之发挥教学、科研或管理才干。
2.3.5 其他
2.3.5.1 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
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护理查房,遇特殊疑难或涉及多科室的护理病例,邀请护理部及相关专科护士长及护理骨干进行护理会诊,全科护士参加,会诊拟定的特殊护理措施及要求,要人人掌握并严格执行。
2.3.5.2 参加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
积极参加新开展手术的术前讨论及科主任主持的死亡病例讨论,从病情、治疗、手术和护理方面进行分析,巩固护理专科理论知识,积蓄护理经验,提高对危重病人的护理水平。
2.3.5.3 利用晨间交班提问,提高icu护士的专业能力
护士长利用晨间交班时间就icu护理基本理论、专科相关知识以及病人的具体护理问题对全科护士进行提问。通过实践证明,该方法的实施提高了icu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培养了icu护士的预见性思维能力,促进了icu护士勤学好问、严谨求实的良好作风的养成。
2.4 考核
科室根据学习计划进行分层次、分阶段考核,理论包括疾病护理常规、专科综合理论知识、各项核心制度、应急预案、护理风险防范知识等,80分以上合格;操作包括常用护理操作、各项仪器的使用、icu专科技术操作等,90分以上合格。同时结合护士长、高年资护士跟班带教中观察的情况、科室医生的评价等从劳动纪律、团结协作、思想品德、工作能力、责任心、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能力的评价,分优、良、差3个等级,考核优或良为合格,根据考核情况再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3 结果
经过培训,在23名护士中,逐步挑选出综合能力较强的12名护士从事icu护理工作并逐渐成为本科骨干,其余护士进入各临床科室并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促进了我院护理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ICU气管插管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的积极作用。方法:ICU气管插管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的焦虑程度。结果:观察组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ICU 气管插管 心理护理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9.269
气管插管是为危重患者改善通气,辅助呼吸的一种人工呼吸方法1。而ICU收治的患者,往往病情危重,需要呼吸机给予支持。而对于清醒的患者,由于气管插管导致吞咽困难和沟通障碍等,会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影响治疗和康复2。我院在临床工作中,对气管插管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0年3月~2011年12月ICU气管插管68例患者,患者意识清楚,能配合本次研究。为避免组间护理方法的渗透,将患者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其中男15例,女19例,年龄27~62岁,平均4562±755岁。观察组34例,其中男17例,女17例,年龄26~64岁,平均4597±703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基础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首先,护士要告知患者气管插管的必要性,以消除其紧张的情绪。降低ICU内的仪器噪音和报警音,要求医护人员不要大声喧哗,不要在患者面前谈论病情3。耐心地告知患者为什么ICU内会有噪音,并告诉患者报警音响的原因,以消除其不良情绪。告诉患者在ICU内有护士对其进行24小时的监护,以随时观察其病情变化,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感。教会患者使用动作、手势、表情、眼神等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有书写需要的患者,护士可以提供写字板等。告诉患者尽量少转头,以减少对黏膜的刺激。护士还可以使用音乐疗法,在ICU内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稳定患者心情。护士要用和蔼可亲的温和语气,多与患者焦虑,多给予鼓励和安抚。此外,护士还可以多向患者提供治疗效果较好的病例,以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的焦虑程度。使用国际通用的焦虑自评量表,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其焦虑程度越重。得分在50分以上,表示其有焦虑状态。
统计学处理:将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ɑ=005。P
结 果
观察组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CSX]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情况比较
组别例数护理前护理后
观察组3465.95±7.5247.62±5.99*
对照组3466.59±6.9558.95±6.26
[BG)F][CSX%0,0,0,40] 注:与对照组比较,*P
讨 论
ICU的患者多为急危重症患者,而气管插管作为一项侵入性操作,会加重患者的紧张焦虑和恐惧情绪。部分患者还会出现ICU综合征4。
我院在临床工作中,加强了心理护理干预,根据实际情况,为患者选择合适的心理护理服务。且心理护理从环境出发,从多方面、多角度稳定其情绪,降低患者的焦虑恐惧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焦虑状态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护士在心理护理干预中,要注意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尤其是语言沟通方面,要针对患者的主要心理问题,主动地询问,细心地发现,耐心地解释和沟通。同时,还要注意患者反馈,判断心理护理是否有效,是否能够缓解其情绪。对心理护理效果不佳的患者,护士要积极改变护理干预措施,找到能够缓解患者负性情绪的方法,例如让家属探视等。
综上所述,ICU气管插管患者多存在有较为严重的焦虑状态,需要护士加强心理护理,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舒适度。
参考文献
1 宋丽平.ICU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后病人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2):57—58.
2 罗德生,王慧,方敏,等.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6):36—37.
摘要:目的:探讨ICU联合护理查房的方法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运用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为中心的综合病例查房、以护理问题为中心的查房、以预防并发症为中心的查房以及以提高护士预见性为中心的管理性查房方式。结果:通过ICU联合护理查房,保证了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更加完善了危重病例的护理记录,提高了护士的业务及管理水平以及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同时节省资源、取得资源共享的效果。结论:ICU联合查房作为护理管理的一种方式,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加强了护理部的管理能力和对危重症疾病的宏观调控,使护理部能及时发现和解决临床存在的问题,对全院的ICU病房起到督导和规范的效果,对临床护理的持续改进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关键词:护理查房;护理质量;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医学的专科化,各学科的专业性也越来越强,护理学作为与医学联系紧密的学科也不断随之发展。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病人对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的专科化发展是势在必行。在ICU病房里,危重病人病情复杂。往往同时伴有两种以上的疾病,要想保证优质的护理质量,这就要求ICU的每位护士都应是“全科护士”,必须掌握各专科疾病的理论知识和各种抢救技术,同时还要求有较强的综合管理能力。我院自2000年开始实施每月一次全院ICU联合护理查房,明显提高了各专科ICU护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现将联合护理查房的组织与实施方法介绍如下:
1.方法
我院分设有内科、外科、神经科、急诊等多个专科的ICU病房。ICU联合护理查房是由护理部组织从全院各ICU病房里选择危重、疑难、复杂和具备护理难点的典型病例,先由负责查房的科室准备好相关资料,上报护理部审阅,再将资料发给相关科室,根据准备的内容和具体情况选择ICU联合护理查房的方式,然后针对该病历的疑点、难点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从讨论中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和经验。其中包括有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为中心的综合病例查房、以护理问题为中心的查房、以预防共同并发症为中心的查房以及以提高ICU护士的预见、拓宽管理领域为目的的查房等多种联合查房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在ICU联合护理查房中,在护理人员发表意见的过程中不要直截了当地作负面评价,而是寻找亮点,在给予鼓励的前提下其他护理人员及时补充遗漏或修正认识上的偏差。ICU联合护理查房鼓励全院ICU护士以及所涉及专科疾病的病房护士参与讨论和发表自己的见解,逐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开拓管理视野,加强了对危重患者的管理,促进了危重病人护理质量的提高。
2.护理查房分类
2.1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为中心的综合病例查房
护理查房主要目的是提高ICU护士对合并专科以外疾病的危重和疑难病例的护理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将最恰当、最优质的护理措施应用在临床危重病人身上,提高了危重病例的护理质量。
2.2以护理问题为中心的护理查房
各专科ICU护士和护士长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所查阅的文献积极发言。针对病例,找出最佳的护理方案。如休克的护理:休克是因出血、感染、过敏、心脏疾患等原因引起的急性循环功能不全,组织和器官氧合和血液灌注不足,微循环淤滞,普遍性细胞缺氧而使重要器官受损,出现一系列全身反应的病理综合征。护理人员首先明确休克的机制,评估病人由此出现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保证有效的循环;采取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氧等措施,必要时气管切开并加强气道湿化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判断病情变化,如四肢湿冷反映周围血管阻力改变,中心静脉压反映血容量的变化,脉压反映心排血量的情况,尿量反映组织内脏的灌注情况。同时给予心电监护,严密监测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动态变化。以上是围绕病人的护理问题进行的护理查房,这种护理查房可以作为现场教学的一种方法。
2.3以预防并发症为中心的护理查房
危重病人合并并发症,其后果往往更加严重,如何预防和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例如心肌梗死病人的常见并发症:①心原性休克,主要是由于心肌梗死面积超过40%,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l周内发生。表现为收缩压低于80mmHg,病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数、尿量减少到每小时<20ml、反应迟钝甚至昏厥;②心律失常,当心肌收缩功能不全致心排出量骤减,多发生于起病后1~2周,尤其在24h内,以室性心律失常为最多见;③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为梗死后心肌收缩力显著减弱所致等。首先对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的发病机制要有充分的认识,在制订护理措施上就能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较强。由此制订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发病第1周应绝对卧床休息,以防止梗死范围扩大,注意排便的护理和避免饱餐。排便困难或过度用力都可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脏破裂等并发症,不可掉以轻心。
2.4以提高护士预见性为中心的管理性查房
ICU病房是一个汇集许多管理难点的医疗单位。例如抢救、监护仪器的保养使用、各项抢救技术的正确实施、消毒隔离技术的有效监管、防压疮等基础护理的及时质控以及书写护理病历的规范合法等。组织者可以把查找某一管理问题作为查房主题,引导大家预见性地检讨分析管理现状,找出管理盲区,制订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将管理失误杜绝在萌芽之中。
3.讨论
3.1保证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
基础护理是护理工作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操作技术。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使基础护理工作日趋淡化和异化,其中最明显是实习护生和低年资的护士缺乏做基础护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基本功”不强,从而导致护理质量的下降。进行ICU联合护理查房可以检查危重病人基础护理是否做到位及是否有效,保证了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
3.2更加完善危重病例的护理记录
护理查房不仅要检查危重病例的护理质量,还要检查危重病例的护理记录。如生命体征、瞳孔、意识、抢救记录、实施的各种治疗和护理措施、实验室检查的结果、24h出入量记录等。护理记录要体现病情动态变化和护理的连续性、护理措施落实的及时有效性以及治疗效果评价的标准性。特别是病情突然变化时有无应急处理记录、记录中用词或术语是否规范、有无出现漏记、涂改、重抄、代签名等现象。规范护理病例书写,从而提高护理记录的法律效应。
3.3提高了护士的业务及管理水平
护理查房作为护理管理的一种手段,通过组织和主持联合护理查房,充分发挥每位护士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主动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从而加深了全体护士对护理工作意义的认识,“自我成就感”得到满足,无形中也增加了病房的凝聚力。
3.4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能力
护理部组织ICU联合查房,对护士长来说也是一个自身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及时了解本科室危重病例的护理情况,发现临床中存在的护理问题,保证了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同时,通过护理查房可以了解每位护士的工作情况、业务水平,对护士的工作起到指导和督促的作用。
3.5节省资源、资源共享
采用ICU联合护理查房的方式,促进了各ICU病房间的交流,共同讨论制定的护理措施可以直接在病房实施,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同时,减少了各专科ICU病房分开组织查房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即达到了“以最少的时间、人力、物力取得最好的效果”的目的。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857-01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各类危重患者集中治疗、监测的特殊病房,需要一批高素质及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对危重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密切监测和连续的治疗与护理。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护理模式的转变、医疗体制改革的全面实施以及各种新的护理技术和设施的使用,护理工作的内容和范围都在不断变化,临床护理工作量不断增加。现将护理工作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1 ICU病人疾病严重程度与护理工作量的相关性分析
ICU是危重症患者的集中地,研究表明[1]不同特征患者其护理工作量也有所不同,对护理人员各方面要求也很高。ICU患者病情重,变化快,医疗干预措施多,护理工作量也相对较大。我国的护士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治疗性护理,尤其是昏迷、呼吸科、意识障碍或头颅手术患者,病情变化快给予机械通气的频率及次数较多、吸痰、呼吸机管路护理等占据了护士大部分时间,同时,由于各种治疗手段的干预限制,患者的自理能力下降或缺失,用于生活护理的工作量也会增加。随着入住ICU时间的延长,患者的护理工作量随其病情的加重会逐渐增加。部分患者大多无法接受手术治疗,保守疗法又无法较快去除病因,因此病程较长[2],且随着病程的延长,其病情逐渐加重,各种侵入性操作和支持治疗导致的医院感染、继发性疾病成为危害患者安全的重要因素,其治疗护理难度较大,护士工作量必然增加。
2 ICU病人意识程度与护理工作量的相关性分析
ICU工作中基础护理工作占较大的比例,ICU病人因有各种监护仪器及导管而不能自行活动,病人床上活动大多由护士协助。同时患者自理能力差,生活护理相对较多,护理工作相对繁重。而清醒病人基础护理工作量明显低于昏迷病人。清醒病人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自理活动,例如刷牙,进食进水,床上活动等,有利于病人自理能力的恢复,向正常人过渡。昏迷患者的基础工作量相对较大,必须全部由护士完成,且有的操作比如协助翻身、洗头擦身,人工气道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等需2人甚至以上同时操作,更占据了护理大量的时间,与国外报道[3]一致。
3 ICU病人不同转归方式与护理工作量的相关性分析
预后不良的患者护理工作量显著多于预后较好的患者。一般而言,患者濒死前,各种特殊治疗、抢救以及与其相关的检验、输液、处置等救治措施较多,其护理工作量亦相应增加,加之某些患者病情反复变化,抢救次数的增加更增加了护理工作量[4]。死亡病人的平均每天的护理工作量显著高于好转病人的护理工作量[5]。
4 ICU病人不同治疗方案与护理工作量的相关性分析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护理工作技术要求也随之提高,并不仅限于发药输液等基本操作。ICU患者的治疗方案逐渐多样化,护理操作项目也逐渐增多。多种新业务新技术的广泛开展,新仪器、新设备的更新应用,如胸外科使用振动牌痰机进行肺部体疗,床边血滤机的使用,支气管显微镜进行深部排痰,大多需要护士来完成具体的操作、配合操作或清洁处理,使护士工作量增加。手术患者工作量低于非手术患者,其原因可能:ICU已提前获得手术患者必要的信息,因此有足够时间进行准备,患者被送至ICU时,大部分病情处于稳定状态,且ICU医护人员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危险和病情变化有所预防和准备,随着患者清醒以及循环功能、呼吸功能的恢复,出血、栓塞等各种危险因素的减少,护理工作量就会随之减少。而非手术患者转入ICU时病情多复杂,伴随呼吸、循环等多系统功能方面问题,患者需要进行各种检查以及获得呼吸、循环等系统的支持,护士必须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随时准备抢救患者的生命,因此伴随的药物、物品、仪器设备的准备和各种急救技术的实施,护士工作量必然增加。护理服务范围的扩大,护理模式的转变,要求护士不但要完成医嘱以内的各种治疗任务,还要求护士积极开展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等。
5 ICU病人不同住院时期与护理工作量的相关性分析
不同的入住ICU时间段所需要的护理工作量不同。病人入住ICU当日的护理工作量与次日和最后一日相比,有显著差异[4],这一结果与国外研究一致[6]。病人入住ICU当日大多是病情危重、生命垂危,需要较多的监护措施,如各种监护仪、呼吸机、引流装置的连接和观察等,而即将离开ICU的患者,由于病情好转需要撤去各种非必须的仪器与抢救、治疗设备,还要将病人送回其所属病房,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理工作量.。
ICU的护理质量是危重患者能否救治成功的直接影响因素,能体现医院的救治水平[7]。国外研究显示,护理人力配置与护理质量及医院效率密切相关,护理人力的配置方法大都根据护理工作量来决定,护理工作量的计算是护士人力配置的基础[8]。护理管理者应该根据护理工作量合理安排各班次护理人员,以保证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樱.ICU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护理工作量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0):26-27.
[2] 郭浩然.综合医院临床科室平均住院日合理计算的探讨[J].中国医院统计,2002,9(3):167-168.
[3] Miranda DR,deRijk A,SchaufeIi w. Simplifie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Scoring Systrm The Tiss-28 items-Results from a multicenter study[J].Crit Care Med,1996,24:64-73.
[4] 苏兰若,沙丽.护理活动评估量表在ICU护理工作量调查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8,22(9):2329-2331.
[5] 沙丽,苏兰若.应用护理活动评估量表对ICU护理工作量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7):591-594.
[6] 彭刚艺.广东省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4,4(2):15-19.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预防;ICU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338-01
ICU 综合征是指在 ICU 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兼有其他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985 年日本学者黑泽尚提出 ICU 综合征新概念为:在 ICU 监护的病人,意识清醒 2~3d 后出现谵妄状态和其他病征,并且这些表现在转室后3~4d 依然存在的,称为 ICU 综合征[1]。就目前国内文献来看,ICU 收治的病人中 20%~50%发生本征。
集束干预策略(Bundle of Care)是近年来危重症领域出现的新理念,以循证医学为基础旨在统一和规范干预措施,提高抢救效率,集束干预在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呼吸机的护理干预中均显示出非常好的效果[2]。集束化护理是指一组护理干预措施,其每一个元素都经临床证实能改善患者结局,它们的共同实施比单独执行更能改善患者结局[3]。我科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预防ICU综合征,取得明显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4年1月至2014 年10月本院ICU 收治的80例清醒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19~96岁,平均年龄58岁。其中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呼吸衰竭、心力衰竭、重症哮喘并伴有肺部感染现象、复合外伤、脑血管意外、有机磷中毒等病症。纳入标准:①病人至少带有1根管道(如静脉留置针、尿管、胃管、引流管等);②入住ICU时间≥24h。③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或家属同意)。排除标准:①既往或目前有精神疾病和/或意识障碍者;②入组后ICU住院时间超过2周;③研究中患者放弃治疗或死亡。
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入住ICU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ICU 综合征的诊断
采用 ICU 意识模糊评估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for the intensive care unit,CAM-ICU)作为 ICU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标准。评估内容包括4个方面:①意识状态的急性改变或反复波动;②注意缺损;③思维紊乱;④意识清晰度的改变。当①②③或①②④或①②③④为阳性时,即可诊断该患者为 ICU 综合征。该量表是Ely等[4]根据精神疾病诊断统计分类手册第四版修订而来,是专门为评估 ICU 患者是否存在谵妄而设计的评估工具,国内有学者[5]对其进行汉化,其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9%~100%,93%~100%,测量者间信度为 0.79~0.96,测量时间平均为2 min[6]。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ICU护理常规。各班次护理人员按重症监护原则按时观察病情,及时应对患者出现的各种ICU综合征症状。按需做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满足患者合理的基本生理需求。
集束化组 根据集束化护理原则评估患者生命体征、自理能力、心理状态、社会关系、文化程度、饮食起居习惯等与病人密切相关的因素,自病人入科时间起进入动态评估状态,评估贯穿于整个病情发展和时间推移的过程中。分析产生ICU综合征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结合文献分析、总结,归纳制订出集束化护理方案。
1.3.1预防:(1)做好入室前的访视工作,耐心地向患者介绍ICU 环境、陪护制度,使病人有良好的心理准备。(2)建立术前访视制度,对转入ICU前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向患者说明入 ICU 的目的及处置,以利于减少 ICU 综合征的发生率。(3)急诊入 ICU 的患者,因病情较重,甚至面临死亡,需加强对病人的心理护理,使其减轻心理负担。
1.3.2 护理措施
⑴ 改善环境:①根据病人需要选择合适的光线,尽可能使用柔和的灯光、避免光线直射病人眼睛。每日早晚播放轻音乐,可缓和交感神经的过度紧张,促进感情、情绪的镇静化,减少或预防 ICU综合征的出现。②安静的环境使人心情放松,所以工作人员的走路、谈话、操作均要轻盈,尽量减少心电监护、呼吸机及输液泵等的报警。③抢救病人时,床与床间应用屏风或布帘相隔,以避免影响其他患者的情绪。
⑵ 尊重病人:在进行基础护理及各种检查治疗性操作时,尽量减少暴露患者身体部位,保护好患者的隐私, 顾及患者的自尊。
⑶ 保障病人的睡眠:①各项操作集中进行,夜间治疗护理时,应动作轻柔,避免影响病人休息。②ICU 的环境,容易使患者昼夜睡眠时间颠倒,应鼓励患者白天少睡。③必要时应用镇痛镇静药物。
⑷ 加强沟通,关爱患者 ①关心体贴病人,尽量满足病人需求,从而消除病人的恐惧、孤独和寂寞感。②条件允许时鼓励患者与家属会面,以便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及安慰。
⑸ 提供专业化护理照顾:责任制护士对本组病人实行24小时负责制,为病人实施连续性、系统性、计划性护理服务。了解 ICU 综合征及其前驱症状,以利于早期发现并有效治疗。
⑹ 尽量避免约束病人:在允许范围内鼓励病人活动。病人配合时告知病人各种管道的意义,若不配合再给予约束或者遵医嘱给予镇静。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 SPSS 17.0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 以 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 ICU 综合征发生率比较结果显示,集束化组患者ICU 综合征发生率为 17.5%,远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37.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见表1。
3 讨论
ICU 的出现为危重症患者的及时救助提供了规范及高质量的生命支持,为挽救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但由于ICU特殊的治疗环境,同时也给患者心理上带来了创伤。传统的护理方法只重视满足患者基本的生理需要,忽视了对患者精神方面需求的满足。护士应加强学习, 不仅要掌握护理专业知识, 在工作中还应扩大知识面,掌握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运用沟通技巧多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特点,给予不同心理支持及心理疏导。了解发生 ICU 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和诱发因素, 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将集束化护理理念应用于预防ICU综合征的护理中,明显降低了ICU综合征的发生率。但因危重患者多,护士素质参差不齐,集束化护理方案的执行情况难以监管,如何保证集束化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因此,要加强护士培训,使每位护理人员都能认真、自觉、连续地执行集束化护理方案。
参考文献
[1] 魏树均,魏树森.ICU 综合征[J].北京医学,2005,17(4):226.
[2] 刘鹏,何炜,陈宏林.呼吸机集束化干预策略的文献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2):1235-1237.
[3] Resar R,Pronovost P,Haraden C,etal.Using abundle approach to improve ventilator care processes and reduce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J].J Qual Patient Saf,2005,31:243-248.
[4] Ely EW,Siegel MD,Inouye SK. Delirium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an under-recognized syndrome of organ dys-function [J]. Semin Respir Crit Care Med,2001,22(2):115-126.
【关键词】 ICU; 感染; 护理
随着近年来ICU(重症监护室)的创建与完善,临床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获得了显著的提高,但是ICU患者病情复杂,治疗过程中危险因素增多,这是ICU的院内感染率为其他病房的4~6倍以及严重感染能够导致抢救最终失败的原因。本次研究选择2009年5月—2011年5月救治于本院的90例ICU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了回顾分析,目的是探讨ICU患者的危险性因素及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ICU收治患者912例,发生医院感染90例,占9.9%,其中男57例,女33例,年龄3~86岁,应用Ⅱ联以上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者有63例,占70%。
1.2 感染情况分析
1.2.1 90例院内感染患者中,3~20岁5例,占6%;21~38岁9例,占10%;39~56岁32例,占36%;>56岁44例,占38%。下呼吸道感染46例,占54%;泌尿道感染16例,占19%;胃肠道感染12例,占13%;皮肤感染9例,占10%;血液感染2例,占2%;上呼吸道感染2例,占2%;其他感染3例,占3%。
1.2.2 90例院内感染患者中,脑血管疾病患者20例,占22%;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6例,占18%;损伤性疾病患者14例,占16%;消化系统疾病患者13例,占14%;肿瘤患者11例,占12%;药物中毒患者6例,占7%;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患者3例,占3%;其他患者为7例,占8%。
1.2.3 90例院内感染患者中,真菌类感染患者26例,居首位;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15例,感染铜绿假单胞菌5例,感染大肠埃希菌6例,感染金黄色葡萄球7例,感染阪崎肠杆菌5例,感染阴沟杆菌4例,感染肺炎克雷伯菌6例,感染热带假丝酵母菌3例,其他感染葡萄球菌与链球菌以及单胞菌等27例,其中混合感染患者l4例。
2 护理干预
2.1 加强基础护理 做好口腔与呼吸道的护理,对患者每2小时给予翻身、拍背,并雾化吸入、湿化气道,鼓励患者多咳痰,做深呼吸运动,保证充分及时地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并使患者皮肤保持清洁与干燥[1]。根据患者院内感染的基础疾病分布情况,给予合理的营养及膳食搭配,以增强患者的抵抗力,降低感染率。
2.2 合理使用抗生素 ICU患者发生真菌感染与长期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有很大的关系。有报道显示,长期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患者,其真菌感染率增加。因此,应严格掌握抗生素应用的适应证及禁忌证[2],注意预防应用、联合应用及停药、加量减量的原则,做到防止二重感染与耐药菌的产生,增强患者抵抗力,降低感染率。
2.3 加强护理引流管 ICU患者病情复杂,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常应用各种引流管[3],掌握各种引流管的护理非常重要,如胃管的护理、腹腔引流的护理、胸腔闭式引流护理等。各种引流管的名称、放置部位及其作用应熟练掌握,引流管长短要适宜,固定要妥善、合理。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勤检查引流管,避免出现引流管发生扭曲、阻塞、脱落等不良情况[4],延误患者病情。每天观察记录引流出的液体的量、性质,引流瓶、引流袋应定时更换。以上各种操作都务必注意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护理过程中发现异常,应及时联系呼叫医生,采取合理及时的应对处理措施。
2.4 多与陪床家属进行沟通 ICU患者多处于嗜睡昏迷状态,除了各种监护仪器对病情进行监测外,患者的其他一些重要病情变化情况要从患者陪床家属获取,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可以了解患者发病情况及病情的发展情况,以免疏漏患者的一些重要病情变化。
3 结果
老年患者占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多数,而感染率最高的基础疾病为消化道疾病、损伤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脑血管疾病,同时关系密切的因素还有抗菌类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医务人员对交叉感染的意识匮乏、创伤性的操作、机体抵抗力的下降。
4 讨论
现今人们逐渐增强了健康意识,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有所改变,而ICU患者的病情更重更复杂,因此,针对ICU患者的各种危险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策略非常重要,以期给患者提供患者最佳护理方法,降低死亡率。
针对ICU患者的各种危险因素采取临床针对性护理措施,增强了对患者病情的评估及病情监测,预防和减少了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提高了患者生存率。研究分析表明,中老年患者的院内感染率较高,因此,加强中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意义重大。分析还表明,下呼吸道感染在院内感染的部位分布中占首位,因此,加强控制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措施不容疏忽,应给予患者肺部物理治疗,定时翻身、拍背、吸痰等护理措施,同时取合适的以及定时评估肺部呼吸音,监测体温、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X线胸片等[5],以预防、监测肺部感染。有咳嗽、咳痰者及时留取痰标本,实施个体化、多方位的护理。另外,院内感染患者中真菌感染率最高,这与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有密切的关系,这对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责任护士要加强对患者及家属健康知识教育,并加强与陪床家属的沟通交流,以及时准确地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避免护理工作中出现遗漏现象。
综上所述,加强ICU病房患者的护理,改善环境与操作中能引起感染和污染的环节,恪守护理工作中的无菌原则,以消除感染源,切断感染传播途径,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降低ICU患者医院感染率的最有效的护理对策是遵循科学合理的抗生素应用原则,临床护理工作应落实并加强。
参考文献
[1] 朱丽,曹相原.ICU重症患者CRBSI临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1,33(10):2.
[2] 乔智灏.ICU中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0):3.
[3] 陈燕萍.冼慧仪.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3):2.
[4] 辛曙光.585例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与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l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