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间接融资的特点

间接融资的特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间接融资的特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间接融资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信贷融资 原因 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国家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和民营经济企业的迅猛发展,中小企业已经占到国家企业总数的99%以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资金问题仍是中小企业的最突出的困难之一。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帮助支持,然而,由于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大、贷款额度小、手续成本高,从而在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贷款变得越来越困难。如何使中小企业走出融资难的困境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规模不断增加,以外源融资为主。

近年来来,中小企业融资规模不断增长,在过去的2013年,中小企业企业的融资规模涨幅几近翻番。可以说,中国经济的未来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可以从不同的融资渠道以不同的融资方式筹措资金。中小企业融资在划分方式上基本上可以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而外源融资又可以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在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的关系看,中小企业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演变,从形式上看,中小企业外源融资方面具有明显倾向,2010年-2013年,中小企业企业的内源融资最高仅有26.95%,73%的资金都是外源融资。

(二)在外源融资中,以信贷融资方式为主。

近年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比率比较高,2010~2013年,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比率处于46.02%~62.1%之间。而间接融资中的信贷融资比率处于36.46%~40.28%,随着中小企业规模逐年扩大,信贷融资占间接融资比率的很大一部分。但从长期资金的来源来看,中小企业在筹措资金时,首选信贷融资。这就反映出中小企业具有信贷融资偏好。

三、我国中小企业选择信贷融资的原因

(一)融资成本较低。

对于间接融资来说,我国的中小企业贷款特点是数量小、频率高、时间性强等方面,融资的经济规模明显是不全面。但是银行在发放贷款时,每笔贷款的交易成本其实差别并不大。继而高融资成本必然将我国多数中小企业排除在直接融资市场之外。存在着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监督等成本,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较小,因此其单位贷款的交易成本就比较低,形成了融资过程中的规模优势问题。因此,中小企业融资的成本较低,具有经济优势。

(二)中小企业上市较难,欠缺融资的渠道。

我国股票市场还不成熟,进入股票市场缺少层次性,入市条件因门槛过高而使广大中小企业很难进入。中小企业很难通过股票市场这样的“规模控制、集中管理”的方式进行发行企业债券来筹集资金。还有我国的民间借贷市场并未完全开放,无法满足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现今我国在资本市场存在严重缺陷,体现在资本市场没有层次的差异性,尤其是在低层次的资本市场中明显不足[1]。

(三)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外源融资成为必然选择。

企业在发展战略的制定方面、经营项目的取舍方面、融资方式的选择方面都必须综合考虑该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态势。中小企业单靠内源资本,难以满足公司不断扩张对资金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公司的扩张和发展,只有通过外源融资的途径来实现。由此,在内源融资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必然导致外源融资的扩大。

四、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一)金融机构的信贷决策机制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

国有商业银行为尽量减少放贷风险,针对中小企业信用评价的等级评价标准制订了不利的条件。目前四大国有银行在我国的一级分行均采取信贷权限上收及“审贷分离”政策,二级以下分支机构没有信贷决策权,加上一笔贷款经过信贷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信贷审批部门等层层把关,逐级重复审批,一般至少需30天,与中小企业贷款时间紧、频率高、周转快的需求存在很大矛盾[3]。有时银行贷款到位,企业商机已失。

(二)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存在漏洞。

目前,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相当多的区域没有建立担保机构。建立了的担保机构分布较松散,保障基金小,保证能力较差,担保机构费用偏高。保证公司一般要求企业提供担保抵押和质押,这些收费为银行利息的30-40%,大大增加了企业融资的成本。与此同时担保公司仍然存在部门监督制度不健全和外部监管困难的地方隐患,一些担保机构的资本运作甚至偏离了担保业务。

(三)商业银行的经营思想与现行体制存在不适应。

由于受传统思维方式和业务运作模式的影响,商业银行仍普遍将信贷规模重点投向大型企业,这类信贷业务具有客户数量少、客户规模大、贷款金额大、收益高等特点。对于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短视行为,把中小企业等同于“散小差”客户,认为客户规模小、所有制成分复杂、经营稳定性差,且贷款数额小、客户分散、单户贡献度不高,因此没有作为一项战略性业务落实到位[4]。

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主要是在落实第二还款来源的基础上,较短时间内满足客户快速、小额的融资需要,所以具有“短、小、频、急”的特点[5]。目前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经营体制、信贷产品设计等方面,并没有充分体现出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便捷、快速的特点,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李缜.对我国资产证券化法制环境的分析和立法构想[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2]范开阳.民营企业成长的金融支持[D].南开大学,2006.

[3] 崔军.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障碍及对策分析[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间接融资的特点范文第2篇

一、传统融资路径

与现代融资路径相比,传统融资路径是指这些融资路径为广大融资者所熟知、出现时间较早、市场成熟度较高的融资路径。主要包括内源与外源融资路径、直接与间接融资路径及股权和债权融资路径等。

(一)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

内源融资是指企业不断将创业者的个人储蓄或企业的经营成果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即企业内部资金的融通活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立之时,往往是通过内源性融资进行资金的筹措,且内源性融资是科技型中小企业长期融资的重要途径,其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投资者的初始投资、亲朋好友的借款及企业内部积累等。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内源融资路径下企业获得的资金具有“自主性强、成本低、风险低、限制性小”等特点,但具有明显的不可复制性和持续性。外源融资主要是依靠企业外部的各个资金投资者而形成的融资路径,这些投资者不受地域限制,分布世界各地,其形式是向金融机构借款、商业信用、发行债券与股票等。外源融资路径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采用的融资路径,与内源融资路径相比,此路径下企业获得的资金具有“流动性大、效率高、成本高、风险高”等特点,但融资成本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是通过自销、包销或代销等方式直接向社会公众出售公司股票和债券而取得资金的融资路径。此路径获得的资金具有“直接性、长期性、流动性、不可逆性”等特点。

间接融资是通过金融机构等金融中介,把社会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由金融机构以商业贷款等形式借给企业,是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金融机构间接获取资金的一种重要途径。当然,能否获得银行贷款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如:企业的规模、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等,而这些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与直接融资路径相比,此路径获得的资金具有“间接性、短期性、非流通性、可逆性”等特点。

(三)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

股权融资是企业以增资或扩股等方式向其股东或新的投资者直接进行融资的路径。通过股权融资路径获得的资金,企业可以长期使用,不需还本付息,但新老股东同样享受企业的权益,这也是股权融资企业必需付出的代价。通过此路径获得的资金就是企业的股本和股本溢价,只要企业存在,一直可以使用。

债权融资则是以银行借贷和发行债券等方式向债权人融资的路径。通过债权融资筹集的资金称为企业的负债,它代表着对企业的债权,企业可以在一定的期限内使用,到期需要还本付息,企业资金中所有权资金和负债资金之间的比例关系称之为企业的资金结构或资本结构。

二、现代融资路径

现代融资路径是近几年新出现的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要求的新型融资路径,是适应金融创新和时展等新要求而出现的融资路径。主要包括:资本市场融资、风险投资、非正式金融融资、担保投资、融资租赁、知识产权质押等。

(一)资本市场融资

资本市场融资是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筹措到的资金。在我国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过程很复杂,但对消除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瓶颈起着很大作用,证券市场是企业进行直接融资的资本融资形式。若科技型中小企业能顺利上市并进入证券市场,也就摆脱了企业资金短缺的困境。具体来说,就是支持那些具有高成长性和收益而暂时不符合主板市场的要求但又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直接融资。

(二)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一种权益资本。天使投资是风险投资中独具特色的一种,大多发生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种子期,周期大约5年左右。风投一直都在高风险中运营并以排除风险和提高资本运营效率为目标,金融精英们将风险资本投向未上市企业的、有大潜力的、正在迅速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为这些企业提供股权资本,最终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功上市,通过企业上市后的股票收益或将股权转让而退出投資。

(三)非正式金融融资

非正式金融融资是指非正式组织的民间金融活动,游离于监管当局之外的民间融资。非正式融资活动尽管未得到监管部门的认可,但生命力旺盛且十分活跃,其原因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大量资金的需求。而非正式融资活动中大部分是服务于民营经济、弥补了资金需求市场中的不足。当然,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非正式金融融资活动的优势,正确引导、培养其成为专业公司,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作贡献。

(四)担保投资

担保投资是有条件的担保机构将保费(部分或全部保费)作为风险投资转换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股权、认股权、期权、分红权、可转换债权等方式投向企业,担保投资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投资,也可以看作担保机构的一种风险投资。与风投相似,担保机构可通过公开上市、偿付协议、收购和兼并等方法实现投资收益。选择担保投资,投资者的投资所赚取的利息会根据固定利率、浮动利率、或与市场挂钩的公式计算。

(五)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是集融资和融物为一体的信用方式,兼有商品信贷和资金信贷的双重特征。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融资租赁获得必需的固定资产(机器设备等)和流转资金,形式灵活多样。租赁双方在租赁期间转让的仅仅是其使用权,承租人只能使用设备而不得改变设备的形态和性质,但可与企业的其他固定资产一样计提折旧,出租人通过租赁资产并在保证其完整无损的前提下实现收益。融资租赁手续简便易行,较适合资本薄弱、资金需求量小但需求急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的一条重要路径。

(六)知识产权质押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企业以合法拥有的专利权、注册商标专用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质押贷款的一种融资路径。它突破了传统有形资产抵押贷款单一模式,但质押贷款的额度低,只占发明专利权评估值的25%(实用新型专利权更低,只占评估值的15%),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间接融资的特点范文第3篇

(一)直接融资门槛太高目前,我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主要是债券和股票的发行。虽然我国的证券交易所已经推出了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但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依然很难。因为中小企业数目众多,关键是中小企自身的综合能力都相对有限,而中企业企业板和创业板的上市条件虽然比主办要宽松很多,但很少有中小企业能达到要求,自然也就不能轻易上市。总而言之,当前我国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状况决定了我国多数中小企业难以通过直接融资资金支持。

二)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一般的中小企业在银行间接贷款融资,就算最后审批通过放款下来,算一算综和收费,利率上浮,抵押手续费等各种程序的费用,企业所承受的财务成本基本在8%左右。更有一些不能及时通过间接融资途径获取贷款的中小企只能寻找其他更快捷但是财务成本更高的途径去解决自身资金急需,比如通过民间借贷,民间借贷的通常都是月息3分至4分,而且贷款周期短,中小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获取贷款仅仅解决燃眉之急,非长久之计。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一)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1、市场竞争力薄弱我国中小企业人员数量比较少,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财务制度不规范,财务核算制度不健全,产品销售渠道拓展面狭窄,销售收入以及回款不理想,在向金融机构报送资料时难免会弄虚作假,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当然更倾向于选择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客户。2、贷款抵押品缺失我国中小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多为租赁用地,而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一般较低,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放款条件比较严格,抵押品大多是放款的必要条件。对于小部分中小企而言,有一部分自有房产和土地以及抵押物,但是在抵押评估过程中,金融机构给的折扣率比较低,能贷出来的金额也大大折扣,远不能满足企业实际需求。

(二)金融机构倾向性明显我国中小企业自有资金不足,大多采取间接融资。而间接融资方式中又以银行贷款为首选。但是由于商业银行的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中部分条款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歧视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一些金融机构的这种歧视非常明显,他们对上市公司以及大型企业的审批效率和服务态度跟对中小企业简直是天差地别。

(三)整体市场环境不乐观自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低迷,融资环境糟糕。但是我国股票与债券市场多针对国企与大型民企,中小企业往往因为无法越过门槛而被拒之门外。虽然在深圳开设了创业板,但因其风险程度高,成功上市的企业也少之又少。

三、改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提升企业自身综合能力1、提升企业信用水平从细节做起,在原材料采购过程,材料验收合格,对供应商要按合同及时付款;在销售过程中,要对客户保证产品质量以及做好售后工作;在财务工作中,要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会计核算,要定期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做到真实合法,公开透明。2、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可供中小企业选择的融资方式很多,比如内源融资,间接贷款融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股权融资等等,每一种融资方式都有自身的特点,中小企业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融资方式,在缓解企业资金困境的情况下,使企业的财务成本降到最低。

(二)鼓励金融机构积极配合1、转变营销策略金融机构不应该一开始就区分大企业,小企业,只要符合“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经营原则,应该用给予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同等的融资机会。2、推行金融创新中小企业数目众多,行业特点各异,发展经营程度也不尽相同,各金融机构应该对这些中小企业投入专门的服务团队,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指定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方案。3、完善多元化金融体系除了鼓励现有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扶持力度,还能大力发展小型的金融机构,民间非官方的金融机构,逐步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在寻求金融机构合作这个层面上有更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间接融资的特点范文第4篇

一、我国地产企业融资现状

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高收入,高风险,高产出。随着我国房地产投融资体制的变化和央行关于住宅开发贷款和住宅按揭贷款限制性规定等政策出台的出台,金融业门槛逐步加高,再加上土地招头标政策的实施,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已不再局限于产品本身,资本实力成为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房地产企业能否尽快建立健全多渠道的房地产融资体系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

二、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房地产融资是房地产企业发展链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然而,在房地产融资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潜在的问题。首先,我国房地产融资结构比较单一,间接融资比重过大。房地产开发的三个阶段(取得土地的前期阶段,施工阶段和销售阶段)每一阶段都离不开银行资金的支持,房地产开发所需资金仍约有60%的资金来自银行贷款,间接融资的比重依然过大。其次,房地产融资的限制因素太多,对房地产经营而言,资金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之一。由于央行加强房地产企业信贷业务管理,房企的银行融资渠道受限要求各商业银行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控制房地产信贷,对高档房和个人商业用房贷款进行了严格限制,使房地产最脆弱的神经――资金链受到打击。同时房地产其特殊的产业特点决定了房地产企业首发上市(IPO)的可能性很小,在证券市场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房地产企业也很难通过IPO申请达致上市目标。最后,房地产银行贷款方式及金融创新太少,房地产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其特点是:开发周期长,投资规模大,这必然要求房地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才能更好的运转下去。目前我国房地产开发所需资金只要来源于银行贷款,而银行现有的几种贷款方式的期限都比较短,这就与房地产开发周期长这一特点相矛盾,再加上我国金融创新少,融资方式有限,所以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将十分困难。

三、解决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问题的具体对策

(一)灵活运用金融工具

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在现代市场经济的趋势下,越来越金融化运作,其分工也日益专业化。如何有效地建立房地产金融平台,在平台上合理使用、充分利用房地产基金、房地产债券、房地产信托和资产证券化等金融产品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因而、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在已有金融工具的基础上,日益扩展,例如发行房地产信托计划、参股金融机构、收购上市公司等,为实现融资的目的,房地产企业需要充分使用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充分利用现有的金融工具,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

(二)开拓民间资本融资

对于资金较为短缺的房地产企业来说,通过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开发,也可以获得稳健的资金渠道,通过合作开发,可以获得需要的资金,也可以分散风险和资金负担。合作开发的形式较多:从合作企业伙伴的角度来说,可以与一家企业合作合作,或者多家企业共同合作;从合作的期限来说,可以形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可以进行短期项目合作;从合作的形式来说,可以采取紧密型的组织形式,也可以采用松散型的组织合作形式。通过向民间资本寻求融资,合作开发的方式对于缓解房地产企业自身资金压力、转移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有很大的好处。

(三)充分利用外资的融资渠道

间接融资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金融体制 改革

中小企业泛指与行业内大型企业相比,在人员数量、资产总额、企业经营等方面都规模较小的企业。这些企业的资金来源大多数是个人或少数人,因此企业在人员雇佣和营业收入上都较小,经营者大多是企业业主,不易受到外界干涉。当下正处于国内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初阶,金融资源未能得到合理高效的配置,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起伏不大,亟需深入探索和研究这一时代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助力社会经济发展。

一、当代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中小民营企业能够很好地满足国民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创造了大量GDP,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一直以来,中小企业提升技术实力、扩大资本规模和市场占有规模主要依靠向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方式。但由于中小企业发展规模较小,发展前景比较模糊,自身资产也不多,再加上和商业银行的信息不对等,使得中小企业在向商业银行贷款的过程由于交易成本和风险等因素,使得贷款难度较大。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多种融资方式共同存在,不断优化着资本市场结构,也提高了市场活力以及追求金融资源最大化的基本要求。此外,由于间接融资方式交易程序复杂、资金使用效率低、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相对较高,再加上资本市场发展机制不健全、相关法律的缺失、政府扶持制度的缺位以及投融资体制发展滞后等,集中造成了采用直接融资方式的中小企业占比非常小。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形成原因

其一,中小企业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间接融资的成本较高、程序复杂;而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的相关体制和政策亦不健全,相关渠道非常有限。

其二,中小企业在内部公司的经营结构、治理结构、信用评价、法律监督等方面存在不足。例如,部分企业内控管理制度不健全,公司治理存在漏洞或者合同法律维权不重视等方面的问题,无形中增加了经营风险。

其三,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风险控制能力等相对较低,投资者在投资风险不确定或者投资风险较大的情况下,投资活动非常有限,因此造成中小企业此方面融资的能力非常有限。

其四,相关金融机构、信用担保机构、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支持等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中小企业在进行融资时,必须依托信用担保机构提供一定的担保业务,但是这些机构在担保费用、担保程序、担保业务管理等方面和市场的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贷款模式

(一)小额贷款模式,小额贷款是面向融资能力较低的中小企业和需要小额贷款的其他机构而设立的。其基本特征即贷款的数值金额相对较小,但能够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投资风险大、风险易传播以及投资收益小、获利空间有限的矛盾问题。但基于投资风险和防范存款人的正常利益受到损害等不同因素的考虑,小额贷款仍然实行“只贷不存”的原则。

(二)股权融资模式,这一融资模式的基本特点和基本模式即是企业股东通过出让企业部分所有权来获取生产发展所需要的金融服务,中小企业通过股权融资方式所获取的资金具有稳定性好、风险易分散、股利分配比较灵活等优点,但同时由于在外部股权融资渠道狭窄、相关法律和制度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小企业在探索股权融资的道路时仍然存在问题,亟待完善资本市场建设,发展与建立主板市场、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二板市场、三板市场以及场外交易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三)供应链金融模式,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是近年来中小企业通过间接融资进行自身发展以及获取金融服务的一种新模式。例如,兴业银行面向中小企业推出的“金芝麻”供应链金融服务;招商银行结合小微企业推出的“电子供应链金融服务”等都属于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其通过将全面金融服务渗透到一个完整产业链或者多个互相配套的生产企业来有效促进产业链经济的不断发展、满足企业综合金融服务、上下游企业资本对接等,能够有效解决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企业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等问题。

(四)知识产权融资模式,即以知识产权为资本向银行机构等贷款,是一种辅的担保物和担保形式。例如,当前北京中关村的知识产权交易局和交通银行联合发展运作的产权交易模块,即属于此类融资模式。但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抵押融资服务模式还存在知识产权保护和建设欠缺、知识产权价值存在波动、知识产权转让和评估依据较少等尚处于不成熟阶段。为此,亟待完善产权交易渠道和机制,建设国家级的产权交易综合平台,建立专门的企业知识产权评估、服务机构。

四、结语

传统经济下中小企业仅能依靠间接方式融资,交易程序复杂、资金使用率低、融资门槛,且融资成本高,再加上资本市场发展机制不健全、相关法律的缺失、政府扶持制度的欠缺以及投融资体制发展滞后等多重因素,造成中小企业融资成功的比例非常小。立足于国内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宏观经济结构继续优化、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更新等新形势下,加上“经济新常态”发展的重要特点,扩大企业融资渠道、发展融资新途径将是中小企业日后获得持续发展生命力的重要支撑之一。

参考文献:

[1]管晓永.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投资主体[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0).

[2]巴曙松.防止中小企业融资难度重新加大[J].中国中小企业,2010(02).

[3]孙丽华,杨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近)文献综述[J].北方经济,2005(14).

[4]尹雯,付雅婷,张华.我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困境的博弈分析[J].北方经济,2009(16).

间接融资的特点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企业项目;融资渠道;对策

一、引言

企业生产或经营过程是一种融资本、技术、管理密集型的投资行为,企业运营过程中所占用的资金量是非常庞大的,如果不借助于各种融资手段,企业做大做强过程中必然会受到资金供给的约束,因而,可以说,企业的发展需要金融业和健全的资金市场作为后盾。随着企业围绕项目进行业务拓展,项目的发展日益受到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重视。因此,企业项目融资不仅是项目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于企业项目的成长和盈利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项目融资的发展和规范程度越来越高,在项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迫使企业不得不理性思考项目融资理念、重视项目融资,有的企业把项目融资当做企业的主要战略之一。然而企业因所做的项目不同、所处的产业链环节不同而有着不同的风险和融资需求,因此必须对企业项目融资途径进行分析,确定最优的融资途径,本研究即就企业项目融资展开研究。

二、不同时期的企业项目融资需求特点

本研究所述企业项目是指不同于基础设施项目、也不同于房地产项目的企业生产性项目,其具有特殊性,不同阶段所需资金有不同特点,所以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对项目融资需求有不同要求。

(1)处于企业创立初期的融资需求特点。处于企业创立初期是指刚刚成立的企业,其生产经营项目的想法往往比较多,因此,处于该阶段的企业项目所需的资金也比较多,其融资需求主要出于对生产经营所需必备项目的初步开发。一般来说,处于企业创立初期的项目所需的资金需求量大,但是渠道并不多。这一时期由于企业项目融资过程中还没有大规模的生产和经营主体,缺少固定资产抵押或者信誉担保,而处于企业创立初期又注定在生产开发技术、产品、制度等初级阶段,这一时期的企业项目盈利能力不足,加上承担的风险能力也有限,所需要的启动资金获取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处于企业创立的项目融资往往以选择直接融资渠道为主,间接融资渠道为辅。(2)处于成长期企业项目融资需求特点。处于成长期企业项目融资需求仍然比较大,经过了初期的直接投入,企业的发展也会取得一定的成果,其信誉和可以经营的项目多了起来,担保物也逐步完善起来,但是面临着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企业改善和业务拓展。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的不断成长和壮大,大多数企业处于这个阶段。这一阶段的项目资金短缺的主要原因是资金的流出经常大于现金的流入,加上前期的直接融资使用比较多,资金不能完全适应企业投资的需求,处于成长期的企业项目投入急需多方筹集资金以弥补现金的短缺,因此,处于成长期的企业项目的融资渠道重点是拓宽间接融资

渠道。(3)处于成熟期的融资需求特点。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已经比较完善,为了维持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企业往往会引进一些成长性好的项目,企业一般性生产项目已经进入到了正常化的轨道,逐步盈利,积累了一定的资产和信誉,但是处于成熟期企业需要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拓展项目的业务领域,同时还需要对现有的项目进行维护,处于这一阶段的企业所需的项目更多以是希望能够获得政策扶持性项目,同时以间接融资渠道选择。主要解决项目日常经营周转资金,同时企业项目主要从商业银行及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等获得外源融资,一些条件较好的企业也可能开始以直接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为主,如大公司参股、员工认股、股票公开上市等融资模式。

三、企业项目融资可供选择的渠道

(1)一般项目融资渠道。对于企业的国内项目融资来说,渠道主要有如下几种:企业自身积累的资本、向民间筹措、利用投资公司、向金融机构贷款、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获得政府的政策性资金支持。对于企业的境外项目融资来说,渠道主要有如下几种:国外私人资本、国外企业、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机构、国际组织。(2)生产性企业项目融资渠道和模式构建。本文探讨的主要是生产型企业融资渠道和模式。生产支付融资模式完全以产品和这部分产品收益的所有权作为担保品,而不是采用转让或抵押方式进行融资。这种形式主要针对项目贷款的还款方式而言,借款方在项目投产后不以项目产品的销售收入来偿还债务,而是直接以项目产品来还本付息。在贷款得到清偿前,贷款方拥有项目部分或全部产品的所有权。一般用于资源贮量已经探明并且项目现金流能够较准确计算的资源开发型项目。由贷款银行或项目投资者建立一个融资中介机构 (一般为信托基金结构),由该机构与项目公司签定“生产支付”协议,购买项目全部或一定比例的资源储量或未来生产的资源性产品产量,作为融资的基础。根据生产支付协议,融资中介机构以支付“购货款”的形式为项目公司融资,提供项目的建设和资本投资资金,而项目公司则承诺按照一定的价格计算公式安排生产支付,并以项目固定资产抵押和完工担保作为项目融资的信用保证。融资中介机构以生产支付协议规定产品销售收入权益及其有关购买合同作为还款保证,贷款银行为融资中介机构安排用于购买这部分资源性产品的资金。在项目进入生产期后,根据销售协议,项目公司作为融资中介机构的销售其产品,销售收入直接进入融资中介机构用以偿还债务。若没有销售协议,则融资中介机构要在市场上直接销售产品,以销售收入偿还从贷款银行处借入的“购货款”。

信用保证结构较其他融资方式独特。生产支付是通过直接拥有项目的产品和销售收入,而不是通过抵押或权益转让的方式来实现融资的信用保证的。较易于被安排成无追索或有限追索融资形式,较少受债务比例的限制,融资的灵活性较大。在生产支付融资结构中,贷款银行一般只为项目的建设资本费用提供融资,而不承担项目生产费用的贷款,并且要求项目投资者提供最低生产量、最低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的担保。生产支付的融资期限一般短于项目预期的经济生命周期融资中介机构在生产支付融资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企业项目融资的对策建议

一是多途径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利用融资政策,发掘融资渠道,加强与银监部门的沟通,取得金融部门的信任,建立良好的银企信贷关系,畅通融资渠道,以确保融资顺畅。二是做好融资风险管理。确保融资风险可控,以保障企业项目经验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规范资金管理。稳步推进资金计划管理;强化资金管理措施,构建财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向规范化迈进。

参考文献:

[1]肖翔,刘天善.企业融资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

间接融资的特点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中外企业;融资制度;融资方式

[论文摘要]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融资制度的建设是中小企业能否存续发展的必要前提。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的企业将与外国的中小企业在国际舞台上正面竞争,因此,正确对中外中小企业的融资制度进行必要的比较,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的融资制度是推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必要途径。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分析

尽管我国理论界和现实经济实践中没有形成真正的融资制度概念,但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基本可以归纳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现状:从政策目标看,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目标主要是就业目标,目的是稳定社会经济秩序,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都在次要地位,并未充分重视;从融资体系看,银行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机构,财政以被动方式对国有中小企业资本金进行补充(当影响到中小企业生存);从融资方式看,间接融资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形式;从风险控制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没有一个完善的释放和控制体系。

二、国外中小企业融资制度分析

(一)美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主要构成

1.政策性金融机构。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SBA)是美国对中小企业进行间接融资扶持的主要政策性金融机构。

2.商业性的融资机构。在美国,由于受到法律限制,地方商业银行必须将融资额度的25%左右投向中小企业,除了商业银行以外,互助基金也是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个人和中小企业投资入股形成的这种机构,可以看作合作社,主要为成员提供贷款,储蓄是贷款的先决条件。

3.风险投资公司。之所以将风险投资公司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分开,是因为风险投资公司的性质介于政策性与商业性之间。美国的风险投资公司的特点是:勇于对新建企业投资,在首次公开招股的企业中,约有1/3是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对象。

(二)日本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构成

1.政策性的融资机构。日本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环境卫生公库、商工组合中央金库以及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均为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它们具有不同的分工。目的和宗旨都是为保证中小企业获得充足资金。

2.商业性的融资机构。在日本,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商业银行逐渐向中小企业增加贷款发放,到20世纪90年代初,对中小企业融资额度占融资总额的65.8%,比20世纪8O年代增加了25个百分点,以后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该比率略有下降。除了商业银行体系,日本也有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即互助银行、信用金库等,这些金融机构的特点是:地方性强;互助、合作性质强。

(三)美国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

1.进入金融市场进行直接融资。与其它国家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结构比较,美国中小企业发行有价证券(公司债券、股票)的比例最高。美国中小企业长期资金的供给主要来源于公司债券,短期资金则依赖于银行信贷。这与美国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不无关系。

美国的公司债券发行市场发展较早,规模较大,企业筹资的顺序为公司债券、股票、银行贷款,债券发行的比例大大超过银行融资。这是因为:除商业银行、公共事业外,企业发行债券的原则比较自由,在法律上对发行债券形成的负债总额不作限制;可发行债券种类多,中小企业能够方便地发行资信评估低等级或无等级债券;企业与作为主承销商的证券公司对发行总额、发行条件进行协商,即可作出发行决定。

中小企业由于受企业形态、组织规模、股东人数、资本金规模等各种条件限制,其股票往往不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但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仍可以在柜台市场进行交易。柜台市场相对于组织严密的证券交易市场而言,通常被称为非组织的市场。柜台市场的主要经济功能有:非上市企业可以通过将其股份在柜台市场上公开出售以获得资本,增加资本金;为一些在证券交易所下市的企业提供一定期间的流动性。

美国的中小企业股权融资主要通过柜台市场。中小企业柜台市场包括:通过计算机中心。把各证券公司用通信网络相联系的NASTAQ系统;柜台交易市场主要由全美证券协会(NASD)管理。在该协会开发的NASrAQ系统上登记的企业,分为NMS和SMALLCAP。引入NASTAQ系统以前,主要由PINKSHEET传播股价、成交量等信息,1972年引入NASTAQ系统之后,实现了买卖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处理能力,市场规模也迅速扩大,成交量仅次于纽约证券交易所,居全美国第二位,并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实现了网上挂牌交易。

风险投资公司对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从本质上是一种股权融资。但是,风险投资公司融资与一般上市融资存在区别:首先,风险投资公司通常仅对创业或者发展期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而上市融资的中小企业一般已经进入成长期;其次,风险投资公司获取的股权通常比较集中,有改变中小企业治理结构的要求,会要求对中小企业的实际控制权,而上市后新增的股权一般比较分散,不会影响原管理层的实际控制权;最后,风险投资公司所获取的股权一般暂时不会流通,待进入柜台市场或正式上市后才会流通。

2.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间接融资。商业银行体系仍然是美国中小企业的最重要资金来源之一。商业银行主要为美国中小企业提供短期流动资金。

(四)日本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

1.间接融资。日本中小企业是以银行信贷为主要资金来源筹措长短期资金的。日本的中小企业自有资本比率平均为l3%,只相当于大企业的60%左右,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依存度又比大企业高得多。

2.直接融资。日本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方式也有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两种,不过,占主导地位的是债券融资。在日本,中小企业一般只具有发行私募债券的资格和能力,私募债券由于透明度低,不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被认为是不正规的债券。

柜台市场在日本称为店头市场。1991年,日本也开始启动本国柜台市场网上交易系统(JASTAQ),但在市场规模、股票流通性方面都不如美国。美国和日本的柜台市场,对经济的差异影响迥异,美国新经济可以说是NASTAQ独力支撑的。对高科技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日本柜台市场与美国的区别在于:首先,管理机构管理的侧重点不同。美国注重资金分配的市场效率性,强调企业信息的公开性、规章制度的透明性和公正性,强调投资者自己负责的原则,从而以较低的管理成本管理市场。日本侧重于行政指导,规范市场行为,严格控制进入柜台市场的标准,以此达到保护投资者的目的。其次,它们登记基准方面的实质性不同。日本店头市场的登记基准形式上虽与美国NASTAQ中以小规模企业为对象的SMALLCAP相近,但其实质基准远远高于形式标准。再次,企业进入柜台交易的目的不同。由于企业公开发行股份的第一目的在于筹措资金,而NASTAQ的各种费用大大低于纽约证券市场,因此,美国有大量的已经具备进入纽约证券交易所资格的大企业仍然留在NASTAQ的NMS柜台市场中。在日本,只有在东京、大阪证券交易所一部或二部上市的企业,才能得到公众的信任。进入一部或二部,通常必须从店头市场开始。最后,投资者观念不同。在美国,证券持有者主要是家庭经济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个人金融资产中50%以上是投向证券和非法人企业的,其中股票约占69.9%。这种敢于冒险的投资态度,给柜台市场带来了活力。而在日本股市上,个人投资者所占股份只有23.5%,其余均为金融机构、事业法人等掌握,对高风险的柜台市场,个人投资者很少。

日本以美国的中小企业投资法为蓝本,于1963年制定了中小企业投资育成公司法。成立了三个由政府、地方公共团体以及民间企业共同出资的中小企业投资育成公司。对于有助于产业结构高度化,或有助于加强产业国际竞争的中小企业,经过认定以后,该公司实行股份投资,给以经营、技术上的指导,并把企业一直扶持到能在证券市场上市筹资。日本的风险投资公司的特点为:几乎不参与创建企业的投资,对创建l0年以上的中小企业的投资约占2/3,对创建未满5年的企业的投资仅占16%;参与企业投资的几乎都是证券、金融机构下属的子公司型投资公司;融资比投资多;从投资领域看,非高新技术产业占较大比率。由此可见,日本的风险投资公司尽量避免风险,力求将失败率控制在最低程度。

三、中外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比较

(一)融资体系的比较

从直接融资看,我国中小企业的债券市场和股权交易市场发育不足,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过于依赖间接融资体系;从间接融资看,中小企业的政策性融资还未建立,直到1997年担保机构才刚刚发育,所以,商业银行体系承担了全部中小企业融资重任,这是不正常现象;从商业银行体系的运作看,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并不适应中小企业融资的要求,因此,需要改革。

(二)融资方式的比较

到目前为止,我国股票市场的流通股总市值还不到GDP的20%,债券市场也受到严格的金融管制,中小企业难以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获得资金。从间接融资看,中小企业主要通过抵押和担保手段向商业银行融资,并且,难以得到政策性的担保支持,融资手段的单一,造成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三)融资风险控制系统的比较

间接融资的特点范文第8篇

    关键词:民营科技企业;融资问题;企业发展

    民营科技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主要分为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指某一特定企业或经济单位所需投资是通过该企业内部积累(留存收益和折旧基金等)提供资金的融资方式。外源融资是指企业或经济单位通过外部金融市场获得投资的资金来源的融资方式。外源型融资主要包括企业直接融资(债权股权融资等)、间接融资(银行借贷等)以及其他融资方式。

    从企业发展的阶段来看,创业初期的民营科技企业缺乏风险投资扶持,小型企业借贷缺乏有效的担保机制;处于成长期的企业由于缺少新的资本金注入,往往无法抓住快速发展的机遇实现规模的扩张。从融资方式来看,间接融资方面,民营科技企业多为中小企业,资金来源渠道比较狭窄,资本规模也相对较小。同时,民营科技企业的性质也决定了其投资项目多具有相对较高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在讲求安全性、流动性的商业银行难以获得贷款担保以及贷款支持。直接融资方面,民营科技企业由于资产规模、效益指标等方面的原因很难达到国内证券市场的上市要求,国外上市机会亦十分渺茫。以往的地方性股权交易市场使股份制民营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得以部分缓解, 但是1998 年为防范金融风险,对未经人民银行和证监会批准的地方性股权交易市场加以关闭,更使民营科技企业的融资方式受到限制。

    一、融资手段单一,严重依赖于内部积累,外部融资比例较小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的民营企业融资比例中内源性融资比例高达90.5%,而广东民营中小企业作为广东省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内部融资的比重也达到60%。由此可见,民营科技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于企业家自有资本以及企业的资本积累,而不是通过市场的资本集中过程。政治经济学原理告诉本文,资本集中却可以在短时间为资金需求方汇聚众多社会资本,而传统的资本积累虽然是使社会总资本扩大的主要方式,但这种融资过程是相对缓慢的,与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势头和发展速度是不相称的。

    另外,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内源性融资依赖严重,并且存在着长期性的特点。经营年限在5 年之下的民营企业,自我融资比例达到92%以上的水平, 经营年限超过10 年才出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很明显,这于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随着中国加入世贸,资本市场的全面开放,民营企业在面临着巨大冲击的同时也面临着广阔的融资空间,因此,拓展资本融通渠道,多元化融资结构对于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我国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20 多年来, 经济生产规模不断的壮大,驾驭市场的变化的能力在不断的提高,形成了以内源性融资为主导,间接融资为辅的融资特点。我国民营企业融资无论是初创期还是发展时期, 都严重依赖自我融资渠道,80%左右的民营企业认为,融资困难已经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发展。据调查显示,我国民营经济初创时的启动资金有90%以上主要来自于资金持有者,当初的合伙人以及他们的家庭来解决,这也就从资本来源角度解释了为什么我国民营企业有很大一部分是家族企业的原因。

    二、契约不完备导致投资者对创业者评估偏低,股权融资受到抑制

    投资者的外部资本是民营科技企业创立、生存和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当投资者将资本投向特定的企业家时,就将其资本的实际使用权让渡给了企业家。企业家的创业活动充满着不确定性,这也意味着投资者将资本投入了一项结果不确定的活动中,承担着投资遭受损失的风险。而且外部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产多为流动性差的物质资本,其专用性程度较高,投入企业后其价值严重依赖于团队的存在和其他团队成员的行为,受团队成员机会主义行为“敲竹杠”(hold-up)的风险较高,因而面临着事后被套牢的可能性较大,使得中小投资者对创业者评估偏低。

    另外,从资本市场来看,与银行借贷和发行债券的间接融资相比,从证券市场直接融资是企业低成本扩张的有效途径。股权融资成本相对较低,面向社会融资,融资规模可以达到较大范围。融资连续性好,企业上市后只要经营业绩较好,满足配股条件,每年均有可能实施配股融资, 可以得到股票市场的持续资金支持。

    此外,证券市场融资所获得资金具有非偿还性特点,一般情况下投资者不能回抽出资,在未出现破产风波情况下,股价升高,说明公司效益稳步前进, 使得投资者自动持有股份或者更多的持有;股价走低,短期投资者大量买入,或者已高价持有者常抱有机会主义心理,继续持有或者更多的持有以保持较低均值成本。但是在我国股票市场不发达,市盈率高,上市公司股票尚未实现全流通,股权分置现象明显,造成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极不合理、不规范。这主要表现为:上市公司股权被人为地割裂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两部分,非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约为2 / 3,并且通常处于控股地位。其结果是,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同股不同权,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容易产生一股独大、甚至一股独霸现象,使流通股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害,严重伤害中小股民投资热情,使得中小投资者对创业者评估偏低。另外,投资者的赎回权和退出权的行使受到限制,致使投资者投入资金时顾虑颇多, 又由于民营创新科技企业的自身结构和产权不清问题,投资者多采取观望态度。

    股票市场是企业外源型融资的一个主要渠道。由于我国缺乏二板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因此绝大多数股票资本交易都集中在沪深两市,而民营企业在这个市场上阻力重重。2001 年末,沪深两市1175 家A 股上市公司中只有118 家民营企业,其中买壳上市的就有65 家; 而到2005 年上半年,1300 多家国内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包括借壳上市的才刚刚超过200 家。面对过高的上市门槛,很多民营企业主动将股票市场排除在自己的融资渠道之外。

    三、融资渠道狭窄,债券的发行和银行借贷面临困难

    目前银行贷款以及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贷款仍是我省民营科技企业获得长期发展主要的间接性外源融资渠道。据2000 年中国第四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在向银行借款时,有63.3%的企业感到困难和很困难;时难时易的占22.1%;比较容易贷到款的只占14.6%,并且民营企业贷款难问题一直以来都制约着我省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外源融资渠道不通畅,导致民营企业高度依赖内源融资。同时,民营企业的外源融资方式以银行信贷为主,但银行贷款的支持力度是不够的。银行向民营企业发放贷款余额所占企业融资结构比重即使从长期来看最高也只是在5%左右徘徊。

    本文认为造成贷款融资困难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商业银行对于所有制、业务经营成本以及交易费用等3 方面的考虑。

    1.所有制方面

    (国有)商业银行统计数据表明,虽然作为市场的运作主体的非国有中小企业信贷质量往往优于国有中小企业,但其在经济活动中却受到企业所有制的约束,受到不应有的信贷歧视。非国有中小企业在获得贷款比例上不占优势,民营科技企业贷款比例更是杯水车薪。银行对民营创新企业的所有制歧视原因有三:其一,国家发展规划和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政策倾斜;其二,所有制结构决定民营科技企业自身素质遭到置疑,“贷了就跑”(loan andrun) 的机会主义行为使得银行不愿在创新期投入风险资本;其三,民营企业容易被外资俘虏,成为外资间接约束和影响商业银行的工具。

    2.业务经营成本方面

    相对于大型企业贷款不仅资金规模大, 而且风险相对较小,还款比较有保证,收益相对较高,民营科技企业尤其是在其创业阶段,贷款规模小,虽然潜在收益可能很大,但是巨大沉没成本的存在,增加了银行的贷款风险。同时,由于我国利率受到严格管制,小规模信贷造成的成本差异又无法通过利率差的调整获得补偿,因此从规模经济角度决定了民营创新企业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困难重重。

    3.交易成本方面

    ①信息成本、监督成本方面。银行在发放贷款前需要对申请贷款的企业进行资信审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银行对于企业信息的可获得性方面存在劣势,保证获得准确和全面的信息的成本相当大。同时,“逆向选择”也使银行最终放贷质量无法达到最优水平。此外,发放贷款后银行要对所贷放的资金运用情况进行监督,并且对企业的重大决策进行干预,以确保贷款本息的回收。然而企业获得贷款后的“道德风险”的存在也使得银行在获取信息方面处于严重劣势,在未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受约束的情况下,银行几乎丧失了对民营创新企业贷款的有效监督权。

    ②违约(破产)成本方面。相对于具有国家财政支持的国有企业以及有大量可抵押固定资产的大中型企业来说,民营创新企业没有良好的可抵押资产作为担保。根据工商银行公布的2002 年上半年统计数据, 广东地区的各项存款余额为4086.40 亿元,而各项贷款的余额为2763.24 亿元,似乎尚有许多贷款空间。但是,我国《银行法》规定,在贷款是如不能提供足够的抵押、质押或担保是不行的。而在进行低压借贷是,银行所承认的抵押品只有土地、房产等不动产。而对于民营科技型创业企业,自身的资产主要是知识产权和技术等无形资产, 难以提供银行认可的贷款担保。这就意味着民营科技企业创业一旦失败,银行将承担其风险投资的全部风险。风险转移的信用担保体制不完善,并且在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备的前提下,对于专利以及研发技术,银行亦无法通过剩余要求权来回收投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