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的农耕文化

传统的农耕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传统的农耕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传统的农耕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旅游;乡村旅游;农家;农业;农村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1-0284-02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说:“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各国倍受关注的领域。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已具相当规模,走上了规范发展的轨道;非洲部分国家开展具有探险与访古意味的乡村之旅,成为很多西方游客的最爱;东南亚部分国家,依托独特地域文化开展主要针对国外游客的乡村旅游,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世界乡村旅游的发展实践表明,乡村旅游符合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潮流,现实及潜在的市场需求都十分广阔。我国的乡村旅游植根于五千年的农耕文化传统。我国悠久的农业历史、不同的自然条件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孕育了丰富多样、绚丽多彩、各具特色的农耕文化”。

纵观今天中国的旅游业的现状,在乡村旅游的开发领域还有待深入挖掘,特别是在利用我国现有农业经济和农业文明国度积淀的深厚的旅游文化资源,还有待提炼其精华部分。小规模、小范围的农家乐模式比比皆是,如何把农耕旅游提高到产业链的高度,去认识其开发价值的最大可能性,有待我们不断提出新的创想模式。

一、创想提出

(一)总体目标

建立一个体验式的“农家博物馆”。

(二)博物馆规划

{1}建造中国农家宅院;{2}汇聚中国农家农具;{3}把畜养业、种植业、水产业融为一体;{4}创造一种新的度假感受、旅游生活和新的农家饮食文化。

(三)实施宗旨

挖掘中国传统农家文化与现代农业经济蕴藏的双重含量。

(四)含量分析

{1}投资少,不同于当今中国投资过大的旅游景点、度假村等;{2}打破单一的畜养业、种植业、水产业周期过长,缩短生产与消费的距离;{3}挖掘农家传统的、习以为常的饮食品味,提取口感好、营养成分高的食品精华。在受西方饮食文化强烈冲击的今天,注入一支兴奋剂;{4}利用资源,建立小型原料加工场地。

(五)设计理念

{1}中国传统农俗化的,赋予新的生命的农村人文景观;{2}中国式的农家风格的“迪斯尼乐园”。

(六)设计定位

{1}远离都市感受;{2}包尝农家风情。

(七)规模景观

{1}农风农俗农家宝,养殖滋生农家肴;{2}果树竹林满山跑;人来人往人畜旺;{3}东西南北农生趣,走进农门喜洋洋。

(八)理论依据

{1}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换一种生活方式的心理需求;{2}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奠定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基础,有取之不尽的文化保障;{3}了解中国历史、寓教于乐。是青少年真切体会、学习的好地方和场所;{4}安度晚年、尽享自然。是老年人休养地的好去处;{5}异国风情、异域风情的直观感受,是外国人真正感受中国文化的旅游胜地。

二、变农为宝

(一)参考定位

{1}交通方便,有山有水,市郊地段;{2}因地造势,因地制宜;{3}消除人造风景痕迹。回归自然;{4}浓缩后提炼的农家生活体验。

(二)项目初设

{1}农家宾馆――挖掘中国历史上从古到今农村院落风格,建造,恢复泥巴土墙、木板房、石头墙、竹编墙特色,分高中低不同档次,提供完善的卫生实施,配上农村传统的。老式家具和农村用具,利用地形地貌,点造西北窑洞、东北木屋、南海渔家等;{2}农居佳肴――开发各地农村传统的腊肉、风腌肉、酱肉系列,提炼风烟菜、咸菜、新鲜蔬菜、野菜系列、以及各种杂粮的传统品味和新的吃法。加之饲养的鸡鸭鱼等,形成取之不尽的美食美味的原材料基地;{3}乡村食酒――挖掘农村中各种粮食酒的土法制作,如:高粱酒、玉米酒、糯米酒、黑米酒等的制作工艺,提炼出新的口感;{4}农风茶趣――躺在凉椅上,端着土瓦碗,手摇大蒲扇,品尝地方茶。院坝里乘凉,竹林里聊天;{5}水岸垂钓――搭建水边草棚,设置木船木筏,提供垂钓工具。岸上、水上、田坎上都是垂钓好地方;{6}自主野餐――修筑野外{不可移}石灶,提供饮具材料。自煮、自烧、自烤;{7}农装影像――利用残抢断壁,捕捉乡村情调,配以农家服装、农具作道具,可使农夫、农妇、村姑形象艺术化;{8}农活体验――变农活为乐趣。配备风车、水车、纺线车、织布车等。利用菜地、种植地带,游客可种菜植树。利用水田,提供捕鱼工具,下田模鱼;{9}增设项目――野外帐篷、吊床、秋千。

(三)项目推进

{1}把老年大学与休养地结合起来;{2}建立农科知识普及基地,含技术培训、农作物知识传授;{3}完善农村知识读物售卖,挖掘土生土长草药售卖。农家劳动用具工艺品化售卖;{4}结合宗教文化,营造朝拜热点,与旅游、消费结合起来;{5}把地方剧舞台最古老形式融汇其中,强化农村生活;{6}建设环村石子马路,配上古风马拉木车、人力车作游览、观光工具;{7}提炼中国不同时期的农装、鞋帽等,用作摄影道具。古式农装可加工成睡衣新款式;{8}养鸟以养鸽为主,点化农村景观感受,增强宁静祥和气氛,还可食用;{9}利用开发的饮食系列,配上农家特色包装,作礼品赠送或售卖;{10}种植鲜花,是环境的需要,也可做礼品赠送与出售;{11}完善农具、用具的收藏与管理。现代化、工业化的过程,使传统的农家农具、用具在渐渐消失,对此进行清理和收藏,具有文化和经济等综合价值。

(四)娱乐开发与整理

{1}地方剧舞台的综合娱乐利用:戏剧表演、农装表演;民间杂耍、乡村音乐;皮影艺术、露天电影;拔河比赛、风筝制作与放风筝比赛。{2}结合环乡马路,搞乡村自行车比赛。{3}家家酒比赛,即自助野菜的自煮、自烧,自考风味特色比赛。{4}稻草人弓弹打靶比赛。{5}钓鱼比赛。{6}识认农村常用字比赛。{7}下田摸鱼比赛。{8}荡秋千比赛。{9}捆扎谷草、稻草比赛。{10}风车、水车游戏与健美运动结合的比赛。{11}古井提水比赛。{12}纺线、织布表演。{13}用泥巴制作艺术造型比赛。

三、结语

传统的农耕文化范文第2篇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历史上最早发展农业的国家之一。从古代起,我国就有重农思想,到西汉时期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统治者认为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安定民生,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统治地位。

中国现代哲学家张岱年认为:“研究中国农业文化的历史演变及其影响,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课题。”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研究农业文化意义重大。也有学者认为:“农业文化史研究的农业文化不等同于农业社会的文化。”他认为农业文化是由农业生产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与农业生产活动直接相关的和对农业生产活动有直接影响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可以进一步把农业文化的内容划分为智能文化,如农业生产技术、经验,物质文化如各种农产品,规范文化如农业法令政策,精神文化如对农神的崇拜等四大部分。王利华还将文化学的理论引入到农业文化中,认为可以把农业文化分成物质、制度和观念三个层面来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进行研究。

本文中的农业文化指在农业生产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各种文化的总称,主要包括农业物质文化和农业精神文化。农业物质文化指耕种方式,农耕器具等实物性质的文化;农业非物质文化指在农耕过程中形成的生产技术,生产经验以及祭祀活动等精神层面的文化。

二、农业文化的流失

(一)农业文化中的物质性文化的流失――以农耕器具为例。在农业发展史中,农耕器具被发明和创造出来,并且成为了农业文明的主体,其本身就蕴含着厚重而又丰富的农业文化。我国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过程发明了许多农耕器具如风车、水车、耕、犁、镰刀、锄头、榔头等等。在现代文明到来之前,这些传统的农业生产工具在发展农业经济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目前,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也由于许多农耕器具无处保管,使许多传统农耕器具和生活用具被废弃,而且不少还面临着损坏和毁灭的危险。但文明的发展,不是简单地以一种新的文明取代另一种文明。收集整理古旧农机具实物和资料是传承农耕文化的需要,是启迪教育后人的需要,是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需要,是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也是现代人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二)农业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的流失――以孝文化为例。孝,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而农业发展是孝文化产生的根本因素。中国传统文化是从高度发展的农业生产的基础之上凝聚而成的,是典型的农耕文化。我国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使得祖辈的权力在亲子关系中表现得最为明显,长幼有序的规范也由此产生。

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小农经济逐渐解体,取而代之的大型的生产操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在思想文化、经济生活、家庭结构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冲击和流动人口的增多,随之而来最明显的一个现象之一就是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在孝文化中,孝敬父母是做人之根本。而在中国现代农村中,年轻劳动力的大量向城市流动,留守老人增多,家庭规模缩小,核心家庭增多,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压力过大,思想观念外化和西化,多种文化的交织,导致价值观的多元化。孝文化趋于淡薄,很多农村家庭已经失去了养老功能。

三、对农业文化的活态保护

(一)现存的对农业文化的保护形式。对于现代农业生产中现存的农业文化的保护形式,首先是原始农业的继续。在偏远的农村,仍旧保持着牛耕地等一系列看似原始的农业劳作方式。这些农民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在保护原始的农业文化,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条件接触到现代的农业科技或者是没有经济力量引进高端的农业科技,购买大型的农业器械;其次,民俗博物馆的存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原始农耕方式,保存和陈列了一部分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再次,农耕文化园的出现,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丰富了人们对农耕文化的了解。

(二)活态保护的概念。活态保护是指让文化真实地生活在文化创造者的世界里面。一般对文化的保护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静态的,一种是活态的。静态保护主要是对民间文化成果进行记录、收集、保存、陈列,必要的时间能够再现,我们也称标本式的保护。而活态保护则要让文化生态在流传中继承,在展示中保护,在利用中发展,在活动中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文化生态效益的最佳相合。

(三)活态保护的措施。农业文化的活态保护,主要是指对传统农耕器具、特色农作物、农耕技术和经验、风俗习惯、民间艺术等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文化保护。

对于农业文化中的物质性文化保护,现代社会制定了明确的法律、法规,民众的保护意识较强,保护相对比较完善。而农业文化中的非物质胜文化保护则相对薄弱。对于农业文化中的非物质性文化的活态保护。要注重传承人的培养,并使其具备一定的社会生活功能,而不至于失传。此外还可以利用传媒技术,制作影碟记录一些现存的农业文化。

(四)在进行活态保护中应注意的问题。首先,对于农业文化的活态保护应该是有选择性的保护。现代化,具有不可逆性。这使得保护者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一方面要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叉在全盘保护和有选择性的保护间徘徊。有些人类学者认为应该保持某些村庄的原生态性,以便后人研究。但是所有人,包括生存在较为原始的村庄里的人,一旦接触到现代文明,便一定会有所改变。这是毋庸置疑的。为了研究一种文化现象而束缚人的发展要求,是不合理的。

传统的农耕文化范文第3篇

我国传统的乡村聚落是劳动人民通过长期奋斗创造的,是以自然-社会-人关联起来的居住单元,是由相对单纯的城乡关系,经过自我循环模式和自我发展经历形成的社会形态,它的结构既复杂又广泛。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形成背景不同,不是经由专业设计人员设计的,没有基础的“理想的规划”,它是由当地村民根据地形和农耕文化这些特定元素,充分发挥了其独立自助、精神思想自由的主观能动性设计并建设的,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乡村最大、最吸引人的特色就是乡村田园风光中那种恬静、优美的愿生态建筑特色。如果这种原始的自然风光能够被保留,田园环境资源特色被合理的开发利用,让传统的民居和农村特色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农耕之美的魅力也将被充分释放[1]。不管是一望无尽的稻田,还是层层叠叠的丘陵,在景观中,都是给人视觉的一种强烈冲击感。

二、乡村景观设计的原则

(一)城乡差别化协调发展原则

就乡村景观特色来说,农业、乡村元素的关键词语是自然、宽广、传统,而城市景观特色的关键词则是现代、娱乐、多元。我国乡村文化是一种纯粹的文化,主要是由于我国当前乡村文化受农耕文明的影响很深,整个村落和都是以姓氏为纽带的,如有些村子里的祠堂、宗族长等,乡村社会中的熟识的人际关系,相较城市而言有很大的不同[3]。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乡村发展可以给我们以借鉴。以法国为例,其乡村布局一般围绕教堂聚集密集分布。而且,其民居大都被农田和树木所包围。其他一欧洲国家以及日、韩等国的乡村景观和城市之间也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然而,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乡村生活非常惬意,许多乡村地区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最佳人居环境。结合国外城市及农村的发展的经验,采用城乡差别化协调发展原则符合我国的城乡发展当前的实际情况,根据“生产发展模式、生活的富余状态、民风文明、乡村整洁干净、有高效的管理”这一发展要求,不断实现社会主义农村的新建设,使城乡实现差异化、协调性发展模式。

(二)整体性原则

乡村的景观设计与计划应当坚持区域经济建设的组织形态,在设计规划中必须有整体性意识。也就是说,景观设计时,首先要对乡村的地区情形、地理位置、基础设备建设、旅游性能、乡村发展状态机竞争形势、未来发展需要、上级政府要求、自身定位等不同角度实行全方位、多思维及深层次的研究与分析。在取得充足系统的资料、在保障设计方案的可执行性前提下,确立目标和整体架构。一是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设计乡村景观的功能布局,做到从整体布局出发,加强其有机整体的协调性与连接性,尽量使功能、属性各不相同的各个乡村空间在整体形象、风貌上保持和谐一致;二是全面系统分析农村生态资源,在景观布局及生态建设中,不断完善生态景观的整体性与持续稳定发展。

(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

所有乡村都有自身的特质。因为地域差异,其自然条件的景观资源也不同。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对自然山水等地形特点、人文典故、民族风情等因素的通盘考虑,在全面挖掘挑选过程中,通过优势特征的结合,建立各自全新的主题[4]。这一主题一般都是建立在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基础之上的,其立意通常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创意,景观情感与主题建造凸显得更为真实。乡村间的差异和自我特性将丰富旅游资源,使旅游者将有更多的兴趣体验,旅游品质将有更高的保障。如川西农耕文化建设,这个主题中就包含了很多内容。根据“耕”“渔”“读”“樵”这四种涵义不同的农耕思想,就可以从四个角度做相应的主题景区规划与设计,使其景观设计有鲜明的特色,整体形象更具创新性。

(四)保护生态环境持续发展原则

由于工业污染与高强度的农业耕作生产,加之资源过度的开采,目前我国部分农村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因此,要想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建设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环境是非常重要的[5]。

三、小结

传统的农耕文化范文第4篇

思恩区――饮水思源 感恩报德

中华黄河坛牌楼

中华黄河坛牌楼是黄河坛的正门。这个15.8米高,45米跨度的9门10柱特大型牌楼,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青铜牌楼。中华黄河坛牌楼的设计,柱子采用“玉琮”造型;横坊采用青铜器饕餮纹造型;主门顶上设太阳鸟、龙凤呈祥;两个副门顶上分别饰有日、月,以示天地乾坤;主门横匾书写“中华黄河坛”5个大字;太阳门横匾书写“敬天”;月亮门横匾书写“法地”;其背面分别对应书写“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柱顶为方形,4个方位分别对应“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之象;柱顶为“望天吼”,又称为“盼君归”,昭示黄河母亲盼望海内外黄河儿女归来。

碑林大道

进入中华黄河坛牌楼,面前是黄河坛3条大道中的第一条大道――长63米、宽54米的碑林大道。碑林大道两旁分列着18道铜碑,上面刻有精选了历代吟咏黄河的著名诗篇。有《诗经・卫风・河广》《山海经・西次三经》的黄河选句,庄子《秋水》的章句,屈原《九歌・河伯》的诗句,以及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咏颂黄河的传世名篇。

黄河五千年照壁

长7.2米、高7.2米的黄河五千年照壁在内容上涵盖了中华古代和历代封建王朝主要历史事件、代表人物及所反映的传统文化。“三皇五帝夏周商,五霸七雄闹春秋。秦扫六合惜失鹿,楚忘社稷归炎刘。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争未休。宋辽金元明方立,封建王朝清到头。”一条清晰的历史线路跃然铜壁。铜浮雕的背面,是黄河五千年大型文字版,按照经、史、子、集传统思路,分为“黄河之水”“黄河之史”“黄河之子”“黄河之坛”4个章节,将黄河5000年历史文化精华浓缩为18000字,展现在世人面前。

思恩牌楼

思恩牌楼左右分别镌刻“饮水思源”“感恩报德”,即是“思恩区”主题――展示中华传统的孝道文化,表达报孝母亲河的赤子之情。牌楼两侧的麒麟神兽夺人眼球。古人云“麒麟显而黄河清,黄河清而圣人出”,源自黄河之吉祥神兽的麒麟,立在牌楼两侧作为守护灵兽再合适不过了。

天健桥 人和桥 地坤桥

穿过牌楼,是一泓呈黄河领域九省地图状的水面。水面上有3座大型九孔拱桥,分别为天健桥、人和桥、地坤桥,天健桥为“龙柱”,人和桥为“十二生肖柱”,地坤桥为“凤柱”,意为龙凤呈祥,阴阳合泰。

天赐地馈 浑天地动

思恩区设有天赐阁、地馈阁,寓意黄河恩泽乃“天之恩赐”“地之馈赠”。天赐阁与地馈阁左右分设浑天仪、地动仪。由此,天赐地馈,浑天地动,遥相呼应。

农耕大道

连接思恩区和礼恩区的是长99米、宽36米的农耕大道。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生在黄河边,长在黄河边,耕种在黄河边,生活在黄河边。走上农耕大道,二十四节气图腾柱和朝代农章带着我们踏上祖先的脚印。

二十四节气图腾柱

二十四节气图腾柱高达9米,分列道路两旁,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六节气排列。图腾柱选用青铜材料,每根柱顶有表现这个节气的花信风;柱体配有与这个节气相对应地农耕浮雕图;柱底以竹简文字说明。图腾柱上的农耕浮雕图历史上从未有过,这次专家组精心组织了一批民俗、历史、雕塑、年画的各方面专家,生动形象地将农耕民俗用浮雕展示了出来,实乃历史首创。

朝代农策

农耕大道中央矗立着18面汉白玉石鼓,刻有从远古至今的历朝历代的农策赋税,逐一浏览,便可知晓中国农耕赋税徭役的演变过程。

礼恩区――为黄河作注 为历史留名

礼恩牌楼

一座高12米、跨度27米的礼恩牌楼标志着进入礼恩区了。礼恩牌楼选用坊、楼结合的形式,并配有西夏文化元素符号的图案,代表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结合。牌楼左右分立龙马神龟,均高2.7米,取“龙马负图,神龟献书”之传说。

文华大道

长99米、宽36米的“文华大道”,由十八竹简、朝代文脉两部分组成。

十八竹简右侧分别取自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侧为《道德经》《坛经》《孙子兵法》《黄帝内经》《汜胜之书》《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分别以青铜竹简的形式再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序。

朝代文脉以“石书”形式展现,分别为旧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石书展示的不是帝王更替,而是从中华传统文化萌芽开始,每个朝代的传承关系。

黄河坛

由方坛和圆坛组成,以应天圆地方之说。方坛边长99.99米,总面积9999平方米,选用方柱头,在东、南、西、北各方位分别雕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守护。中间圆坛用圆柱头,一层青水,二层青云,三层青龙,代表天地之间、巨龙腾飞。圆坛设有5条通道,分别为金、木、水、火、土,五行列位。每个通道上排列12个甲子,共有六十甲子镇守。

黄河鼎 黄河钟 黄河鼓

黄河坛圆坛顶中央精心铸造一青铜大鼎,高6.3米,为“中华黄河鼎”,背面为“司母河”。鼎左侧为大禹治水,铸九鼎定九州;鼎右侧为河图洛书;鼎边为朝代更替;鼎扭为龙凤呈祥;鼎上还分别刻有河伯出行、农耕、渔、猎、纺织、哺育、祭祀、战争等8幅黄河农耕图。在龙脊八面上有八八六十四卦;鼎腿为牛首纹;黄河鼎的底座上刻有铭文,背面有手书“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谁藐视黄河,谁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黄河坛方坛右侧为黄河钟,左侧为黄河鼓,取“晨钟暮鼓,钟鼓齐鸣”之意。由金陵古艺术青铜研究所设计的黄河钟选九州之青铜,重9.999吨、高3.6米、口径2.61米,蒲牢高0.54米。饰以“太极”“八卦”“河图”“洛书”“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与贺兰山“人物和农庄”岩画等黄河文化吉祥图案,被誉为“黄河第一大钟”。

感恩区――同根同源 民族团结

感恩牌楼

感恩牌楼高12米、跨度27米,牌楼前有黄河铜牛,十八青铜礼器分设左右,陈列铜灯、香炉、香案,上设三大殿,中为“中华人文始祖殿”,塑有“三皇五帝”之圣像;左为“慈孝懿范殿”,塑有女娲、嫘祖、娥皇女英、历代贤母及二十四孝,展现中华民族之伟大女性之懿范和孝道之楷模;右为百家姓祠堂,为炎黄子孙、中华民族,同祖同宗、同根同源之佐证,民族团结和睦、共同繁荣之象征。寓意“感谢黄河母亲哺乳之恩”。

传统的农耕文化范文第5篇

农耕田园里,畅享绿色生活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上,数千年皆为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早在先秦时期,民间流传的《击壤歌》即有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说的是民间百姓击打土壤,歌颂太平盛世的情景。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苦累而又简单美好。以渔樵耕读为代表的农耕文明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实践总结,其间蕴含的“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理念早已广播人心。

岁月流转,如今身处商业社会,我们远离土地,不知道吃的东西来自哪里,不知道食物经过了怎样的加工。孩子不知道绿绿的稻秧是什么模样,不知道面食的原料来自金黄的麦田。远离了土地,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我们对四季变化的感知也变得迟钝,面对纷繁的工作,我们也不再分日出日落,黑白颠倒是家常便饭。

更触动人们敏感神经的,是各类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各种激素、催熟剂、农药等都让人避之唯恐不及,我们也愈发怀念以前那菜绿瓜红的年代。站在超市中,人们常常不由自主感叹:现在的西红柿不如以前好吃了,用激素催大的鸡不如以前放养的土鸡有营养了。于是,人们更多的时候会停留于“绿色食品”专柜,宁愿多花点钱也要买一份“健康”、“营养”。

其实我们寻找的,不只是健康美味的食材,更是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田园情结,流淌在中国人血液里的农耕文化精神。

人们渴望生态健康的食品,渴望亲近自然,渴望回归田园,体验中华民族古老的农耕文化。于是,一个叫“善耕田”的品牌产生了,其品牌旗下的“绿领生活汇”俱乐部,致力于打造健康、生态、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创造绿色生活圈;其主营的产品,是生态有机蔬菜、优质原产地水果、禽蛋及肉类产品,生态速食礼盒;其经营的生态农场“绿领公社”,不仅是种植有机蔬菜的美丽田园,更是传承古老农耕文明的教育体验基地。

传统农耕使用人力、畜力,讲究精耕细作,需要大量劳动力,生产效率低下,产量不高,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但古时农民使用的是农家肥,不使用农药化肥,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几乎都是有机方式生产,种出来的粮食非常安全。时代在演变,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靠人畜力量精耕细作,再到现代化高效率的机器种植,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在现代化的今天,来传承农耕文化,不是照搬传统,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又保持种植产品的高质量。

“绿领”生态农场给了我们答案。在这个农场,随处可见现代农业技术设备――塑料大棚,滴灌管道,杀虫灯……同时,他们又从来不用另一类现代的产品,比如农药,化肥,杀虫剂,催熟剂,激素……也许你在这里看不到传统的耕牛拖犁,看不到引水沟渠,看不到青箬笠绿蓑衣,但你看得到提高了生产效率的现代农业,却同时保持了传统农耕一样的生态食物品质。善耕田旗下的十大农场,从平原到山地,从成都到九寨沟,保障客户全年四季多元化新鲜时蔬需求,新鲜蔬菜从种植――加工――配送,都直接由善耕田一手操办。

田间劳作,亲身体验农耕文化

在周末或节假日,前往善耕田的有机农场“绿领公社”进行游园体验活动的客人日益增多,除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和有机美食外,善耕田还提供趣味课堂、农耕体验、果蔬创意DIY及寻宝、钓鱼、烧烤等趣味横生的活动,让热爱生态自然的客人在绿领公社享受愉悦的田园生活。

金秋九月的一个周末,十多个家庭组团前去位于成都郫县安德镇的“绿领”农场,参加农耕文化亲子互动活动。10点,伙伴们陆续到齐,农场资深讲师先为给大家讲解从石器时代到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以及现代农业面临的种种困境。

“这是锄头”,“这是水车”,“这是镰刀”,“这是我们四川以前特有的鸡公车”,“这是犁地的犁头”,“这是收割机”……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把自己认识的农具和粮食大声的告诉讲师。从城市来到乡村田园,放下电子数码产品来了解和体验农业文化,大人孩子都显得兴奋无比。

了解了农业发展历程和简单的农业知识后,接下来便是种植环节了。“小朋友们,把你们手上的小铲子横放在土地上,这就是每颗菜苗的距离。”农场工作人员在田地一旁教着小朋友,“这个距离才能保证每颗菜都能充分均匀的吸收到阳光水分。”“好了,现在挖一个小坑。坑不要挖太大,我们是在种小菜苗,不是种树哦。”在讲师幽默的讲解中,孩子们认真种着蔬菜。

蔬菜种好,已是午饭时分,大家开始为自己的的午餐出一份力,动手包起抄手来。除此外,还有农场特色的生态汤锅,菜品全部来自农场按照有机标准种植的生态蔬菜,刚刚从菜地采摘来,新鲜的生菜,莴笋,白菜,香菜,菌子……配上剁椒香碟,在被菜地环绕的小院中,慢慢品尝,实在别有一番风味。

在农场的另一边,是几块成熟了的金黄稻田,其间更有不少蚂蚱。稻谷丰收的季节,农场正好让大家体验一次水稻收割的全过程,更让孩子明白,每天吃的米饭,便是从稻田而来。午饭过后,大家拿上割稻子的镰刀,来到田里收割水稻。刚开始还担心小朋友们不愿意去劳动,却没想到吃饱喝足的小孩们,都积极的拿上工具走进田间,认真的割起来。“妈妈,爸爸,我逮到了一只蚂蚱……”,不时有孩子的欢笑声从稻田里传出来。

收割完成,在田里进行的扎稻草人比赛,更受孩子欢迎,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田里立起一个个稻草人,守望着这块收割后的田野。接下来的寻宝活动,因充满悬念而让小朋友们异常兴奋,待农场工作人员藏好宝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走向田地间,警觉地搜寻起来,这些宝贝也许藏在收割后的稻草中,也许在某一垄蔬菜间,也许挂在某个瓜架上……

传统的农耕文化范文第6篇

    一、经济发展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首先,现代经济的发展会对以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为基础的民族产生深刻影响,其结果是促进民族经济适应新的社会经济背景而发生经济形态的转变,民族经济形式的转变同时会导致民族文化调适、转型,从而在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新的文化诞生。这是现代经济对民族文化主要的影响。“各个民族的文化意义就在于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动力。”[1]民族文化的变迁与转型是为更好地适应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需要而进行的转变。“最有机会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的那些民族,最有可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实际上,环境也迫使它们非迅速发展不可,由于它们面临的不仅有发展的机会,还有被淘汰的压力。”[2]在现代经济环境下,融入较先进文化,不仅是保留自身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促进本民族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避免淘汰最有效的手段方法。以农牧为主的达斡尔族人过渡到农耕与畜牧混合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为例,达斡尔人的传统民族文化,如“罕拜舞”改变了原有的文化形态。新“罕拜舞”保留了原始舞蹈中农耕狩猎的舞蹈动作,结合了现代人的特点,发展成为老少在广场能够健身的大众化舞蹈,成为传承达斡尔文化的重要载体。鄂伦春人从单一狩猎向农耕文化转变,他们走出山林,放下心爱的猎枪,开始农耕生活。而农耕之余,发展起来的桦皮画艺术则将对山林的留恋留在了方寸之间,传统文化以新的形式存活在当下生活中。这些文化模式的转变一方面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使之更快适应社会整体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对于民族文化来讲,伴随着新经济而产生的新文化,是一种文化的进步。

    其次,混居经济对文化影响是促使文化模式的趋同,其结果是淡化本民族文化,共同形成新的大文化。从现在我国民族分布来看,我国少数民族“在空间上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显着特点。从全国范围来看,主要是和汉族杂居相处,就某一局部地区而言,主要是少数民族之间或同时与汉族混杂居住。”[3]在黑龙江地区,混居是本地区特别鲜明的居住特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黑龙江有54个少数民族,朝鲜族以黑龙江中、东部牡丹江及周边地区为主散居地;满族主要散居在哈尔滨双城周边地区;蒙古族主要散居在黑龙江靠近的西部地区;人数较少的赫哲族居住在同江、抚远紧邻俄罗斯的边界地区。散居的民族在居住的具体村落中又形成了相对集中的态势。各地朝鲜屯、回民村、蒙古民族乡镇多是民族人口相对多的地区。由于各民族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来看是值得提倡的,问题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那些人口少的民族在其他民族影响下很难坚守自己的文化传统。散杂居地的不仅经济发展模式要相互影响,文化也处于相互融合的态势。要想保留住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就必须有自己特色的经济产业。因为这种经济上的强大并带有本民族文化基因的文化是能够随着经济发展得以延续的。但是,那些人口规模小、本民族的消费群体在逐渐减少的民族在文化与经济转型中面临着更多文化基因的丢失。如鄂温克、鄂伦春、赫哲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都是由于人口过少,在周围强大的汉、蒙、满族经济文化的影响下,经济、文化都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文化传承举步维艰。缺乏经济发展目标的民族文化保留是艰难的,民族文化丧失了本身具有的文化特点,致使本民族文化淡化,随之而来的是与主流文化的趋同。

    再次,地缘经济是衡量外部经济对民族文化影响的重要标志。空间距离是民族传统文化保留的重要尺度。经济越不发达,距离中心城市越远,民族文化的遗存保留就越加完好,受到城市化经济冲击的影响越小。地缘经济的辐射强弱,地缘优势对经济发展起重大作用。以齐齐哈尔梅里斯达斡尔聚居区为例,在接近市区的区政府附近的达斡尔族村齐齐哈村,达斡尔人居住的建筑与其他汉族人的建筑模式已经看不出有任何区别,唯独在建筑上保留了开西窗户的习惯。而当地的汉人在建筑时也采纳了西窗建筑风格,除此之外,看不到一点有达斡尔族的建筑风格的民居。而远离城市的偏远卧牛吐、莽格吐民族乡还保留着相对完整的民居。此外,汉民族经济发展,带动了周边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得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逐步融合,其原有的文化特点逐渐淡去。少数民族要想在社会上生存,必须要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这里汉文化与其他民族问题的交流是相互的,彼此相互影响着的。总的来说,汉文化由于处于文化的主流与支配地位,对其他少数民族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其他民族的发展自觉不自觉地向汉文化靠拢,与汉文化接轨。因此在民族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也自觉不自觉地改变着自己固有的文化传统。经济发展制约着文化,经济的变化造成了文化潜移,在与外来文化接触中导致民族传统的改变。

    二、民族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首先,传统文化模式的滞后性,制约着当地民族经济的发展。相应的文化建立在相应的经济基础之上,而经济模式的转变,要求文化相应转型。当出现经济文化不同步问题时,原有文化将失去存在基础。以黑龙江鄂伦春涉猎经济发展困境与鄂伦春原生态山林文化为例。当20世纪初期,大小兴安岭均有鄂伦春猎人的身影,他们或以“乌力楞”(同一父系的人们或几代子孙组成的集体涉猎组织)、“阿额”(由3~5人自愿组成的临时性生产组织)、个人为主,进行涉猎活动。但到了1953年,在黑龙江地区的鄂伦春人告别了驰骋山林的生活,分别在黑河瑷珲区新生乡、逊克县新鄂乡、新兴乡、塔河县的十八站乡、呼玛县的白银纳乡和嘉荫县乌拉嘎镇胜利鄂伦春民族村建立了5乡1镇的鄂伦春新乡村,开始了定居的生活。生产方式也由涉猎为主转向农耕为主。这种变化导致了以山林文化为主的文化形式,如桦皮文化、涉猎文化由于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而变得淡化乃至逐渐消失。“由于完全脱离了传统的渔猎生活方式,伴随生活方式而生的传统文化也随之断裂,处于濒临衰亡的边缘,现代的鄂伦春文化几乎被汉化。”[4]对于文化来说,原来伴随经济发展模式的传统文化逐步变迁、消失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对于经济来说,这种过时的文化因为很难适应新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成为经济发展的羁绊。因此,要改变原有的文化模式,进行文化调试,这样才能使文化与经济和谐共进。

    其次,民族文化中的一些消极落后的习俗与心理等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导致行为方式消极,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以黑河市瑷珲乡新生乡为例。在1984年开始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鄂伦春族有42户承包了土地。到1985年,42户鄂伦春人共承包土地1665亩,人均22.5亩。实际情况是,在1984~1995年,全乡鄂伦春族只有10户种了部分土地,有20户将土地转包给他人,5户分到土地后既没有转包也没有耕种,而是出现了“弃农归猎”的现象。[5]这种怀旧的习惯对民族文化的坚守,对民族文化的保持固然有一定意义,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不与经济发展合拍的文化传统毕竟是文化进程中的阻碍,这种消极的因素极大地制约着民族经济发展,使民族经济在原有的圈子里循环,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

    再次,在现代化人际关系交往模式转变过程中,文化意识中的原始习惯定式对新变化的不适应,造成了民族心理的调适困难,影响着经济发展。如:鄂伦春人中的“乌力楞”氏族组织中实行绝对平均分配,即使是氏族内部劳动技能差的人也能够得到基本乃至最好的物质保障,面对现代化竞争意识加强,一部分鄂伦春人显得无所适从。固守传统、缺乏积极发展新经济等思想观念,加之骨子里民族性格中的耿直因素,使他们很容易与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模式合不上节奏。当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他们对新的经济发展带来的文化变迁处于一种茫然状态。内心深处对驰骋大自然的留恋,使他们对农耕文化或更进步一些的现代文明产生纠结。

传统的农耕文化范文第7篇

1芜湖市挖掘农耕文化,发展休闲农业的现状与特色

芜湖市地处安徽长江中下游南岸,是个山水相伴、风景迤逦的滨江山水园林城市。农村地域面积占78%,地貌类型多样、生态物种繁多、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为农业特色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多年来,芜湖市在实施《芜湖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以自然生态和农耕文化为依托,以文化创意为手段的休闲观光农业蓬勃发展,产业集群发展正在形成,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支撑的文化创意深加工农产品建设悄然兴起,以休闲农业为动议的“一村一品”块状特色经济发展逐渐起步。随着都市型现代农业不断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使植生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农耕文化的创意因素也在不断增加,文化品味得到日益提升,涌现出一批休闲农业的好典型。如大浦体验农耕、丫山花海石林、陶辛水韵观光、绿荣农家园林、香枫生态农庄、五洲生态庄园、海平休闲山庄、怡龙景观山庄、鱼钩沟休闲庄园、缪庄生态水乡、格林美葡提采摘、锡铂徽派山庄、红红火火农庄、楠溪生态山庄、怡香生态农庄、龙窝假日湖滨、格里原始森林、同福食粥文化、溜溜果园文化、马仁佛教文化等。

1.1以突出立意新、特色明、个性鲜的特点,建设休闲农业体验园以特有的山水风光为依托,以赏花、观叶、采果等休闲旅游项目为引线,进行农事体验活动,坚持“绿色、科技、休闲、参与”的基本发展思路,传承农耕文化,实现生产、生态、文化、科教、旅游、载体等多功能并举。芜湖海平生态休闲山庄是一家集餐饮、宾馆、会务、采摘、垂钓、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服务企业,也是安徽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和五星级农家乐。山庄风光迤逦,有占地面积2000m2的徽派餐饮部,古典风格沿湖垂钓长廊500m,盘山总长1500m的赏景林道,沿林道休憩茅草凉亭多个,绿化和假山堆砌面积10000m2,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和桃园、竹园散布园区内,游客可沿着餐饮长廊顺着拉索桥至垂钓台垂钓,品茶,就餐,划船,为游客提供了别具一格的山水休闲娱乐环境。

1.2以当地习俗和人文景观为基点,集旅游文化、休闲观光与特色农业于一体我市在特色农业发展基础上加入了文化创意元素,把农耕文化与旅游产业等结合起来,利用地区性民俗文化禀赋和历史传承,以融文化、民俗、民乐、民趣、休闲、生产、餐饮、体验、购物等为一体的形式,积极筹办多种文化创意型节庆活动。例如鸠江区官陡门民俗文化科技旅游节,起源于官陡门庙会,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了弘扬民俗文化,鸠江区政府开始介入引导,在每年农历1月15日举办“鸠江区官陡门民俗文化科技旅游节”。每当节庆时,人山人海,龙狮齐舞,喝彩声声,锣鼓喧天,欢声笑语,此起彼伏。舞长龙、耍狮子、跑旱船、跳秧歌,敲腰鼓,一个个深受群众喜爱的民俗文艺节目,为广大群众送上了丰盛的文化创意大餐。

1.3以农业品牌为主要创意对象,通过科技和艺术加工,提升文化创意农食文化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文化品牌建设为出发点,以品牌为创意对象,对其进行策划和广告宣扬,使其文化附加值提高,造就了极具文化特色的优质品牌产品。例如安徽同福食品有限公司,是中国碗粥行业强势领军企业。其“同福碗粥”品牌堆积了农耕文化、稻米文化和粥文化的丰富内涵,坚持“品牌、休闲、礼品”三结合,把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同传统文化有效地嫁接,将自主品牌培育与地方特色文化有机结合,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公司建立了“中国粥文化研究院”,旨在追溯和应用碗粥的历史文化,建设以展示博大精深的粥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饮粥文化已成为现代都市修养身心的热流,同福在传承古代粥文化的同时,积极打造新时代文化元素,使农业五谷产品经过加工,渗入了现代文化创意理念,引领着中华现代粥文化的新潮流。

1.4以挖掘传统市场资源优势为起点,大力打造文化创意市场建设休闲农业的价值靠市场实现,通过农村市场的培育,以及农业生产文化、产品历史文化、农居生活文化与乡村自然环境的综合塑造,实现休闲农业市场和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之间的有效对接。我市大力推进市场化建设和服务工作中,重视文化创意在市场建设中的注入,着力建设地区性乃至全国性的涉农产品交易市场和物流配送中心。例如安徽峨桥国际茶城,茶叶经销和茶文化历史渊源已久,文化底蕴深厚,由历史上的驿路小茶街市,日益壮大,发展成为“买全国名茶、卖全国名茶”的“江南第一茶市,引来四面八方的交易商,使其成为外联市场、内联农户的桥梁和纽带。与此同时,也带动了茶馆、运输、仓储、茶加工、艺术包装和茶器具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使茶文化得到了宣扬和发展,峨桥国际茶城已成为芜湖茶文化产业的一张名片。在日前闭幕的中国(芜湖)第五届茶博会上,已有不少客商建议成立“中国芜湖茶文化博物馆”,可以想象随着茶文化博物馆建设,将使茶历史、茶文化、茶美学和茶工艺等得到全面展示和宣传。

1.5以利用历史文化禀赋和传承佛教文化为基点,建设佛文化的生态基地我市在后,宗教政策得到落实,为保护历史文化古迹,多处千年古刹得以修复和建设。例如繁昌马仁寺景区,始建于唐德贞元11年,古树名刹、梵音袅袅的马仁寺成为遐迩佛子们的心皈之地,马仁寺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省级地质公园,马仁奇峰森林旅游区却以宗教文化为引擎,以奇峰、奇石、奇壁、奇屋、奇洞、奇林等"六奇"为特色,已成为文化创意和休闲娱乐的最佳场所。

2发展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总体而言,芜湖市休闲农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类型不少,但农耕文化体验和文化创意程度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文化品味还不够高。

2.1对休闲农业缺乏必要的认识和发展规划近几年,休闲农业在我国京、沪、成都等大城市发展较快。我市对农家乐、特色农业等较为重视,但对休闲农业的内涵界定较为陌生,休闲农业是在农家乐、特色农业的基础上,增添了文化、艺术、科技和创新的理念,使其达到更高的层次。各级管理部门尚没有制定休闲农业的发展规划,还没有形成发展休闲农业的合力。

2.2我市现有的休闲农业其创意程度不够艺术化、个性化及文化修养不足,联系农耕文化不够紧密,直接影响农产品附加值的提高。农耕文化和农事体验格调简单,建设水平较为低下,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精深加工、文化艺术包装和销售服务滞后,产品科技含量较低,文化品味欠高,标准化、安全化生产意识不强,产品竞争能力和效益亟待提高。

2.3休闲农业产品的科研投入和技术储备严重不足农产品生产加工工艺科技创新能力薄弱,农产品品牌的国内市场知名度和认可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缺少国际影响力强的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品牌和高新技术产品品牌。

2.4休闲农业专业人才不够由于其经营运作的高层次人才紧缺,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因此在接受新观念、获取新信息、注入新文化、提高新技能、参与市场竞争等方面有较大困难,难以冲破传统农业和小农意识的束缚。

3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的设想

3.1制定休闲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对我市休闲农业的现状进行科学评估,将休闲农业作为芜湖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新兴产业加以培育,对农耕文化进行挖掘和培植,把休闲、文化和创意作为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制定休闲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创建一批休闲农业园区,建成一批国家级的休闲农业项目,整合一批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壮大我市休闲农业产业。

3.2建立健全支持休闲农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休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这不仅体现在休闲农业产品品牌的开发上,也体现在休闲农业园区的建设上,还体现在与农耕文化连接和衍生开发的建设力度上。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农民参与程度高、农事体验趣味浓厚、对外影响大的休闲农业项目,加大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要制定休闲农业投资和支持创意发展的政策,如政府贴息贷款,延长还款期限,建立休闲农业风险基金和休闲农业项目扶持资金等。

3.3推出一批休闲农业节庆活动一方面要把休闲农业作为农业展览和节庆新命题,不再局限于农业品牌的简单宣传,要用历史、文化、艺术的理念增添企业产品的科技内涵;另一方面以农展节庆为抓手,组织和举办休闲农业节庆活动,例如丫山江南牡丹节、官陡门民俗文化科技旅游节、溜溜果园梅果文化节、傻子瓜子文化节、荷花文化节、油桃文化节、葡萄文化节、风筝文化节等等。在文化节上,组织休闲农业大赛和才艺表演,推广文化创意农产品,推动休闲农业与消费市场的有效对接。

3.4打造一批休闲农业优质产品品牌休闲农业产品品牌可以结合“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著名品牌、农产品质量认证和商标等进行运作。借鉴荷兰花卉产业的成功经验,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注册农产品商标,创建名牌产品,创新农业经营模式。通过对农业文化品牌、农产品商标、知识产权等符号价值的创意经营,地区性标志性农业“品牌—历史—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引领新的消费时尚,形成新的市场,塑造一批新的休闲农业品牌。

传统的农耕文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川北民居建筑;穿斗卯榫结构;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J504文献标识码:A

川北山区,气候春潮夏热、秋湿冬阴特点突出。自春秋战国以来,川北民居在发展巩固高墙、大间、通透等适应性建筑特色的同时,逐步将穿斗与卯榫结构理念运用于建筑设计,至明清时期,穿斗与卯榫结构在川北民居建筑中已然形成别具特色、独树一帜的民居建筑风格。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穿斗与卯榫结构在川北民居建筑实践中不断得到创新发展,并已升华为具有地区文化特质和农耕特性的民居建筑形象。

一、川北民居建筑的特点

川北民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川北民居已从传统意义上的居住地,拓展延伸了其起居、生产、交流等功能[1],其建筑式样充分展现出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文化发展的时代烙印。纵观川北民居建筑,无不体现出“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相对集中”的布局思想和“功能合理、主题鲜明、文化厚重”的设计手法。

依山傍水,强调自然融合。为适应山区居住要求,川北民居建筑无论从选址、设计环节,还是从布局、构建方面,都充分考虑照顾到环境的影响和生产生活的需要,并不强求外形的复杂多变和整体意义上的聚集效应。在选址布局上,多突出建筑与山水的自然和谐,遇山则随山势,逢水则顺水流,地势开阔时群聚四合,屋基仄逼时独户而居,朝向或南或北,大门或东或西,充分遵循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原则,不追求“宽、大、直”,不要求高度、坡度、宽度的统一,充分结合地形,宜宽则宽,宜窄则窄(图1、2),尽可能结合利用地形地貌,避免因大规模土石方开挖而破坏山体、植被、水体等自然环境,在看似随意的布局中,贯穿着错落有致与远近适宜、遵从自然与崇尚和谐的生态理念。特别在立面处理上,多省去繁琐的雕琢与装饰工艺,讲究简洁明快、清新自然和朴素淡雅的整体风貌,与川北山区复杂多变的环境体貌恰巧形成鲜明对比,给人视觉上以审美享受。

高墙大间,强调方便生活。川北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民居建筑多围绕农耕生活需要进行规划构建。满足田地耕作需要是房屋选址的标准和原则。相对集中居民点的布置大多选址在地势、日照、通风等自然条件好,交通、水利、供电等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地段,而田地分散、地势复杂处则采取独户而居的方式。由于山区气候炎热潮湿,作物晾晒、存储以及牲畜养殖等对环境要求较为特殊,因而川北山区民居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均采用加大开间、增高墙面、门窗对开以及设置明楼等方式,最大限度采用穿斗与卯榫结构设计手法,以增加房屋的空间容量、加速空气对流和方便存储物品,即使地处高地,民居建筑也高大敞亮、屋檐宽阔、门窗密布。在大部分川北民居建筑中(图3),高开式明楼、裙板式排窗与高挑式顶梁设计,既便于通风透气,也强化了房屋设计中穿斗、卯榫与挑梁运用

精雕细作,强调以小见大。川北民居建筑尽管从外表看风格朴素、简明大方,但其内涵十分丰富,尤其是在门窗等布局造型上,十分注重细节雕琢,强调粗中有细,以小见大。在保留至今的大量明清时期川北民居建筑中,可以看出古人对门窗的处理用心良苦。如以原貌复原的广元昭化古镇及其周边地区为例,镂空木窗、雕花门扇以及廊檐悬柱对吉祥图案和祥云符号等的大量运用,不仅原味保留了三国时期建筑的文化特色,传达出中华民族浓厚的祈福情结,而且也对川北人民勤劳善良、质朴敦厚的品质予以了充分宣泄。特别是穿斗与卯榫结构的广泛运用,使得以土木结构为主的川北民居建筑,通过对门窗、廊柱、挑头、悬柱等建筑构件的精心雕琢和设计手法变换,不仅彰显了建筑的民居韵味与活力,而且也达到了改善与调和房屋构建单调沉闷的目的,为建筑特色塑造、农耕文化宣传以及地域历史传承发挥了独特作用。

二、穿斗与卯榫结构在川北民居建筑中的应用

在川北民居中,土木结构建筑占有的比例远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因而房屋构建对木材的依赖程度达到空前高度,加之川北地区林材资源丰富,山区居民均可就地取材,这就为穿斗与卯榫结构的应用普及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卯榫窗户彰显历史内涵。窗户在川北民居建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到一尺见方的圈舍透气栅栏窗,大至满墙雕工精湛的正堂装饰窗,窗户都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建筑构件,无不显示出其独特而丰富的魅力。在现存几乎所有的木质窗户中,从简单的穿杆式结构,到繁复的万字型构造,再到雕饰精美的镶嵌式造型,卯榫结构的运用都无一例外地传承了隐榫技艺。在造型设计上,卯榫窗户在充分考虑通风、采光等基本功能的同时,十分讲究通过造型变化和图形装饰达到活化建筑理念、传达风土人情、彰显历史文化的目的。如在窗格中嵌入牡丹、荷花、以及梅花等四季花卉传达祈福意愿,通过大小、样式的变化如条形窗、圆形窗、扇形窗等以表达兴趣爱好和审美情趣等。通过卯榫构造变化,窗户不再是采光通风的工具,已成为传达情感、描述意境的手段。(图4)

雕花门扇蕴含文化情感。配合裙板和隔扇运用,雕花门扇作为一种传统,普遍见于明清时期川北民居建筑中。特别在南充、郎中、巴中以及广元一带,在门板上雕刻吉祥文字、人物图像或动植物纹样,再经过板框榫槽固定成型的卯榫结构雕刻门扇随处可见。这种充满寓意的雕刻纹样门扇,不仅贴切地表达出川北民居建筑善于借物抒情、以小见大的设计手法,而且也充分展示了川北民众祈望五谷丰登、追求自然和谐、讲究生活情趣以及崇尚传统文明、本性勤劳善良的地区特色。在广元、巴中、南充等地,门扇图饰还通过对女皇文化、文化、三国文化等的故事性描述,为传统教育和历史沿承提供了民俗渠道。如经过精雕细作后的裙板式立面处理,雕花门扇的抒情意味更加浓郁,特别是门扇图饰的变化对比,恰到好处地将装饰与审美统一起来,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挑梁结构体现高超技艺。以立柱和横梁结成梁架,梁架之间再由枋、檩条构成间的构架,檩条上通过青瓦覆盖连成屋面,房间之间用木质裙板或土墙相隔,川北民居这种传统的建筑手法,一方面使墙面的承重压力得到减轻,便于门窗等的自由设计,另一方面,也为后期明楼的建造和牲畜圈舍的搭建预留了空间。同时,适应不断增强的接檐发展要求,挑梁在屋檐设计中的作用被充分地挖掘出来,特别是通过挑梁的接力设计,使得川北民居均可利用宽大街檐和敞亮明楼进行作物晾晒和风干处理,从而避免了秋季阴雨潮湿天气对秋收的不利影响。通过强化穿斗的叠加功能和卯榫的独特构造作用,极大地满足了顶梁设计的变化要求(图5)。

三、现代川北民居建筑中穿斗与卯榫结构的创新发展

(一)更加注重风貌打造

近年来,川北地区相继集中开展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活动,“一地一产业、一区一风貌”建设相继纳入各级政府议事日程。尽管各地工作重点有所侧重,但民居特色风貌打造却异曲同工,相得益彰。继承以“青瓦、白墙、灰屋脊”为基本格调、“尺子拐、撮箕口”为平面组合方式的民居设计传统,各地通过对穿斗与卯榫在民居建筑中的灵活运用与手法变化,更加注重当地传统特色建筑符号、建筑表情(如坐脊、翘檐、纹饰门窗等)的统一表现,把一户一居建造纳入政府民居景观式打造工程,在总体上不仅保留了朴素、自然、协调的川北民居建筑特色,而且也在各地风土人情味道提升、民居建筑品质升华上营造了气势,彰显了活力。墙面仿古处理的民居(图6)在风貌统一打造工作中,各地均尊崇民众对传统建筑式样的习俗,在充分保留顶梁结构的同时,始终贯穿绿色建筑理念,通过减少对木材的使用和寻找替代建材,如采取木条贴墙造型和彩线勾勒等方式,仍然可以达到在现代建筑材质上大规模进行风貌改造的目的。这样既破解了新时期传统民居建筑特色的保护与传承矛盾,也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川北山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找到了有效的展示载体和平台。

(二)更加注重内涵建设

川北民居有别于其他民居形式的特色就在于房屋的设计含有丰富的农耕文化,而由农耕文化发展升华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庭院文化则成为了川北民居建筑的现代名片,其中庭院文化更是现代川北民居建筑的精髓。大到郎中的三国文化、巴中与苍溪的文化、广元的女皇文化设计,小到农户的经济庭院、休闲庭院、观赏庭院的打造,均考虑满足当地特色文化氛围的营造需要。无论在庭院总体布局,还是在房屋设计、装修以及园林的规划建设上,都将历史故事、人物传说、风俗习惯等历史文化内涵,通过门窗图形纹样改造、明楼造型变化、挑梁雕刻渲染等特色造型空间设计、图形符号描述、旅游建筑一条龙式打造等直白的表述方式进行演示升华,使得川北民居建筑在吸收传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不再拘泥于形式上的模仿,而是积极融入现代文明,更加注重外形“神似”和内涵表达,如文化场所、图书阅览室、农家休闲设施等现代建筑设计元素,以及电视、网络、电话、匾联等文明符号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川北民居建筑形式。如通过休闲式小栅栏与小凉亭的装点,木接檐与砖街檐的结合,既体现了现代建筑设计的灵动变化,也丰富了地域特征明确的文化内涵。

(三)更加注重环境陪衬

川北现代民居建筑设计,十分注重保护和合理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始终把单个民居作为适应大环境要求的生态细胞进行规划建设,布局上凸显民居与周围环境的完美结合,如将梨、猕猴桃、柑桔、柚、葡萄、蔬菜等庭园经济植物以及松、竹、梅、花草等观赏植物纳入规划设计,并巧借假山、流水、亭台等人造景致的烘托作用,极力营造出“一院一景观、一家一格调”的山村农家形象[1]。即使是普通农家自建住房,也普遍懂得用山体作背景,园林作陪衬,房屋宜高则高,宜古则古,使房屋在山、水、林、田、园的掩映中画龙点睛、摇曳生辉,完美展示川北“生态民居”“经济民居”“休闲民居”的建筑特色与风貌。特别是现代仿穿斗与卯榫构造的砖梁式顶梁结构的普遍应用,在川北民居建筑与自然的“一体化”融合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结语

现代川北民居建筑,尽管普遍开始由土木结构向砖混结构转变,但顶梁却仍沿承了传统的穿斗与卯榫结构,即使是砖梁设计,也都完好地保留了屋顶的高架式构造,并传承了房屋建造中对环境的适应性要求。特别是在现代民居风貌建设上,许多地方均采用仿木纹墙面勾勒、砖混式明楼设计等方式进行仿古改造,为川北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更多用材便利与更大发展空间,也为传统的穿斗与卯榫结构在川北民居建筑中的创新发展找到了新的办法与途径。

参考文献:

[1]挖掘文化内涵凸现川北民居特色[N].广元日报,2008-3-15.

[2]张春迎.川北民居建筑特色刍议[J].中华建设,2011,(7).

[3]张鸿、唐星明.绿色建筑与新农村建设刍议——以川北民居建筑为例[J],艺术探索,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