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的认同

传统文化的认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传统文化的认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传统文化的认同范文第1篇

一、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现状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学工处就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现状做了一项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平均分69.30分,标准差为9.630。得分显著高于中分,接近于“比较符合”评价标准,表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评价呈积极意见。研究一种文化就应当重视“文化”概念本身主要特性:(1)历史性;(2)群体性;(3)影响性。调查中分别援用“文史文化”“民族文化”和“思想文化”来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三个主要特性。值得深思的是,大学生在“思想文化”项目得分与年龄变量成反比,与其他要素相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思想文化”的提名相对较少,且很提名内容单调重复,多为耳熟能详的“孝道”“仁爱”等词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整体来讲,虽然其中的任何一项信息都是不可或缺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文化”部分博大精深,如此低数量、窄内涵的涉及警示着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把握,“思想文化”的忽视折射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蜕变。高校一直是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领地和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和灵魂,作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在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推进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二、中国传统文化认同价值教育的合理性

中国传统文化认同价值具有独特的导向功能,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服务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承担着光荣使命。

1.构建大学生理性民族认同情感民族认同涉及国家政治和民族文化两个方面的特性。由于在政治领域中政治因素具有多变性的特点,而民族文化是民族认同感形成的根本和土壤,相对来说较为稳定。民族认同感表达了个体对文化浸润后的态度评价,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是本民族认同的文化价值观。民族认同对多民族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民族认同的状况既会对地区和国家稳定产生影响,也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及人格发展等造成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识里具有强烈的感彩,它是国家认同心理的深层源泉,每个民族成员都生活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世代相传地承受着同一种文化传统,个人的价值观念就是在这种集体文化传统的潜移默化中构建起来的。中国新时代大学生思考的问题是爱国与责任,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基本依据,“崇尚统一”是这个文化价值体系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民族认同是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基石,没有民族认同固然无法产生华族文化认同,在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应如何找到自己的独特之处从而谋求在世界舞台上的位置?我们很清醒地知道中国的独特不在于她的地大物博,更不在于她的人口众多和她是发展中国家,唯一的解释是回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价值,其意义也就在于发展民族事业,巩固国家利益,振奋民族精神。国,必须理智去爱,用自己的辛劳与汗水,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使中国强大起来。

2.缓冲现代性对大学生的猛烈冲击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文化认同,她是凝聚民族的精神纽带,是民族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文化认同是指个体自己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与某个文化中多数成员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相同或相一致的程度。随着人类从原始文明经传统农业文明发展到近现代的工业文明,文化认同也由一种天然自在的形态发展到作为一个问题存在于人类的精神生活之中,它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具有特殊的功能:标识民族特性,塑造认同心理,是维系社会秩序的“粘合剂”,是培育社会成员国家统一意识的深层基础。文化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这已经是无法否认的事实,中国传统文化是唯一一个在完整意义上传承下来的文化模式。但在全球化影响下,我国传统文化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现代性在社会结构、交往范式、公共管理等各个方面冲击并解构着传统的一切方式,在十字路口传统文化将起到一种怎样的作用,这是祖国和历史交给我们中华儿女的无法逃避的使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当代的生活中依旧存在着有价值的传统文化片断,其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归根结底还是一种文化认同和归属,就不能不从青年大学生的行为、思想、观念和语言研究起,青年一代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语言等符号标识的了解,青年的关注程度会影响到人生价值观的构建,甚至会关联到国家的统一,政治的安定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

3.塑造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人格人无时无刻不处在文化之中,作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存在,文化认同对于人的存在和发展意义重大。未来社会的人才应该是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比如心理健康、社会化程度高、具有健康的体魄等。但是在剧烈变动的现代社会中,个人经常容易“迷失自己”,感觉不到生活的意义和自己存在的意义,这是因为“现代生活的社会力量往往是一种导致不稳定的力量和从根本上进行摧毁的力量。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自我认同一方面表现出较强的个性化倾向和主体意识,强烈要求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价值和尊严,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这使得个性充分展示的同时,也导致群体内部的个体差异性越来越明显。如果缺少与他人的沟通和相互理解,就会导致心理孤独,形成心理障碍,影响自我认同。另一方面,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寻求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相统一的高目标的自我实现,表现出重精神和重物质相结合的特点,并试图寻找二者的最佳契合点,但在实际生活中又因价值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不协调性而往往达不到和谐和统一,进而也影响到自我认同。现代性的视野里,我们大学生该如何形成自我的确定性而又稳定性的认同呢?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一种正处于个体自我意识形成发展、自我认同走向完善的重要飞跃大学时期,大学生们普遍存在着自我认同危机的问题,面临着角色冲突紧张、角色紧张、角色中断、角色扮演失败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们在压力、需求以及混乱中容易迷失自己,角色混乱一旦发生,就会在未来的几年中失去目标感,而如果缺乏稳定的价值观体系,他们就很难发展出成熟的、可以引导其生活的价值体系。可以说,自我同一性的人格是能够理智地看待并且接受自己以及外界,能够精力充沛,热爱生活,不会沉浸在悲叹、抱怨或悔恨之中,而且奋发向上,积极而独立,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会体验到自我价值以及社会的承认与赞许。

三、大学校园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认同价值的基本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认同价值在大学校园中的建设应广泛而不失特色,兼容并包,和谐发展,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成为新一代接班人。

1.制定层次分明的认同价值教育目标认同发展是动力,基于这一点认识,认同价值应在关于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自我认同的教育上提出具有科学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目标。民族认同是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基石,没有民族认同固然无法产生华族文化认同,但文化认同不足,也无法强化民族认同。因此,我们的民族认同价值教育目标可以注重培养民族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政治目标和最高利益,这种民族认同心理应沉积于我们每一个大学生的价值系统的最深部,主导着我们大学生一切的核心价值和行为准则。而信仰、价值观、规范、习俗等使大学生在文化认知上具有共同的心理情感和意识,从而塑造该民族成员的共同个性、行为模式、心理倾向和精神结构,即在这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下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民族心理。自我认同教育目标则着重强调学生为主体,使他们的理智活动与意志活动达到统一,使他们道德价值判断与道德价值选择趋于统一。通过如此针对性认同价值目标教育使得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

2.构筑三位一体的认同价值校园文化一种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它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三位一体的认同价值校园文化应该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制度的,也有行为的;既包括学校校舍的设计规划、校园的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内容,当然也包括办学理念、规章制度、师生价值取向、集体舆论、校风、学风、教风等精神文化形态的内容。通过大量的、丰富的认同价值观熏染,为和谐校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促使学生更加自觉的接受熏陶。认同价值校园文化一旦形成,会使学校存在着一种强大的文化气场,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校园心理现象,是一种学校精神文化现象,也是一个较高满意度的和谐校园。

传统文化的认同范文第2篇

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艺术,才能更好地在人类文明中以特有的民族文化艺术形式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传统文化艺术是民族的脊梁,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丰富而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的民族,是一个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强大影响力的民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精髓,世界艺术的瑰宝,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尤其是贯穿其中的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在世界文化艺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极大了丰富了世界文化艺术的内涵,我国古老文明灿烂悠久的文化艺术在世界先进文化艺术氛围的影响下,也将传递民族强烈的道德、情绪感染力及传统文化艺术价值,就此,本文就如何更好的传承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做一探索。

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

文化是艺术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东西,它赋予艺术神奇而特殊的魅力,艺术是文化外在的表现形式,它极大地丰富了文化的内涵,并将文化的深厚底蕴得以更好地发扬。这种文化与艺术在相互促进和相互交融、升华中不断形成了文化特有的艺术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绝不仅仅是指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拥有的那些丰富多彩的艺术样式和作品,而主要是指贯穿于我国文化艺术传统中的那种极富感染力的艺术精神。艺术精神指的是在古代文化传统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心理模式,它超越于儒、道、释不同文化体系之上,深藏于整个文化传统的深层结构之中,左右了中国古人几千年的精神风貌。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价值传承并发扬光大,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和丰富世界文化艺术做出贡献。

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价值

1.文化中的艺术精神对人们的道德、情感、人格都有积极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是人生修养中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而传统文化艺术在陶冶人们的性情、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完善人格方面都有积极作用。经过对文化艺术理论的提升和认识的自觉,渗透于社会、人生的各个领域,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更主要地体现为一种对社会、人生意义的理解、人生价值的判断、个人生活态度和方式的思考、对完善人格的追求乃至对为人处世的态度方法的把握与运用等等。

2.文化中的艺术精神指导着人们的艺术实践活动。艺术精神的养成是离不开艺术实创作和欣赏,但艺术精神高于艺术创作和欣赏,并在发展中不断的指导着艺术实践活动。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都反映了人们对人生的理解与追求,是人们内心情感的直接表现。文化艺术的熏陶提高了人们的艺术修养和高尚的艺术欣赏趣味,文化艺术精神不断提升,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提高了人们的创造灵感、欣赏水平,对人们参与实践活动有较好的引导作用。

三、如何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

在当代多元文化形式并存的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发展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并能够对中国本土文化艺术精神有很好的领会与把握,同时,能够发展出一种较为有效的艺术方式并提炼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最重要的精神,将我国传统文化精神传承并发扬,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1.加强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普及。当今世界文化艺术多元化趋势明显,我们唯有高擎中华艺术文化的大旗,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加强文化艺术教育,尤其是加强对各级各类续续的文化艺术教育,把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形态之一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并加强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力度,主要是艺术欣赏、艺术审美的教育。

传统文化的认同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语文教学;教学方法;教学理论

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涤尽过后的中华文明留给了人们太多美好的东西,尤其是那些有着丰富人文内涵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面对着科技文明来临所带来的信息大爆炸和外国文化的渗透和冲击,传统文化似乎也在当代文明中渐行渐远。近年来,人们开始认识到并逐渐接受传统文化对国人来说确实十分重要,因此,传统文化又重新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中,但是传统文化的现状并没有人们预期的那么乐观。语文作为一种人文社会学科的存在,它的作用不仅停留在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涵养,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及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所以如何把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下的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探索语文教学新思路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一、传统文化在我国的现状

(一)传统艺术濒临失传。近年来,大工业生产时代的到来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也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导致人们的心态也越来越浮躁,很多传统手工艺术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甚至面临几近失传的状态,如桃花坞木刻年画等。另外还有很多传统戏剧也面临失传的状态,如白局(南京地区的古老曲种)等。传统节日的氛围再也没有往日的浓烈,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传统节日的吸引力甚至不如西方的一些节日,甚至中国人最在意的春节如今也没有了以前的那种热闹。传统艺术凝结着先人的智慧和汗水,现在却面临失传的困境,这是一个应该引起所有国人注意的问题,甚至是让人们感到无比担心的一个问题。所以,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势在必行。(二)道德的缺失。传统美德的总结与认同,是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伦理道德传统的关键,也是现代中国道德文明建设极为重要的源头活水。但是在现有经济市场背景下,人们都在忙着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却忽视了对道德的追求,社会上各种负能量的事件层出不穷,如地沟油、各种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等。人们甚至一度陷入了道德信任危机,如老人倒了不敢扶。更有甚者,如药家鑫事件等。纷繁复杂的社会给了学生相对多元的导向,但是也让学生受到了很多不良思想的影响,产生了不正确的价值观。在整个社会都面临道德危机的时候,传统道德中的仁、义、信地提出就显得十分重要。(三)民族自信力低。一个国家的公民只有对自己国家的文化认同,才能够热爱自己的国家,才愿意以自己国家的文化为准则来要求自己,才能拥有更高的民族自尊和自信。但是在这样一个经济、信息全球化的时代,整个世界成为了一个大的地球村,文化的交流也更加的频繁和便利。面对西方文化如洪水般涌入,很多人变得不知所措。在国内,很多学生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尤其是他们在口头语言使用上更是深受其影响。他们说“hold”那是时髦,讲成语却说“太酸”。另外,很多学生深受西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误认为那是个性解放,甚至认为先辈奉行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可笑的。还有很多学生在外出深造以后都选择了留在国外,在如今多元文化冲击的背景下丧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

二、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的必要性

(一)文化政策的影响。主席提出要认识到传统文化对我们当今这个时代的伟大意义,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把我们民族形成的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结合,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航标。另外,一些相应的文化政策和法律也开始出台,因此,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是语文学科十分重要的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表明:“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十分必要,这是语文课程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牢记的理念。(二)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的需要。如果想知道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什么样子,那就应该关注这个国家的青少年,因为未来是属于他们的。我们的中国梦能否实现,也取决于他们。因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程度,非旦关系到他们个人的道德建设,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传统文化于学生而言,不仅能够让他们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和内涵,以本民族文化为自豪,而且还能够唤起他们强烈的爱国情怀,让他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民族振兴的巨大责任。当他们愿意以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准则作为自己行事做人标准的时候,他们就能塑造出更加健康的完善的人格,进而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当他们能够认同自己文化的时候,他们才能够拥有更强的民族自信。当他们行走在这个竞争无比激烈的世界上的时候,他们才能够昂首挺胸。

三、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功利浮躁的社会环境以及应试教育带来的巨大压力。在快节奏生活方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大多数人关心的是如何以最快的时间求得最大的利益,而传统文化的学习是一个相当宏大的并且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所以很少人愿意做这种前期成本投入太大,见效却十分缓慢的事情。另外,高考是我国目前相对而言最公平也是最便捷的一种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方式,因此在短时间内,高考制度无法得到改变。这种评价方式的单一,造成了各种考试的泛滥,而学生为了能够顺利通过高考这根独木桥,很容易陷入为了考试而学习的误区,成为只会做题而没有思想和灵魂的机器。学生去学校学习的不是知识,反而是为了学习答题的技巧。即使是学习文言文,但是学习的功利性也让他们无法安下心来去欣赏传统文化的内涵。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无法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开展。(二)教师缺少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面对高考,老师也承受着升学率带来的压力。很多老师所进行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怎样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他们在忙着钻研答题技巧,钻研高考真题。老师追求和关注的不是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而是考试功能。在这种背景下,很多老师无暇顾及提高自己的自身素养,甚至都没有建立完整的知识系统和结构。即使有些文本涉及到传统文化,老师也只是把它当成一个范例去对待,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或者只是简单介绍一下背景,教师忽略了他本可以用比较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三)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不高,认同不够。很多学生对传统文化都不能持一种比较端正的态度,认为传统文化是一种过时的文化,距离人们太过遥远,无法适应当今这个知识信息飞速更新的时代,对于他们而言变成了一种没有太多意义和价值的存在,甚至认为坚守古人的东西是一种迂腐的做法,因此,很多学生无法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除此之外,有部分学生缺乏社会感,对中华文化式微的事实表现出冷漠的姿态,面对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他们缺乏必要的心理防线和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对“糖衣炮弹式”的西方强势文化媒体的入侵,免疫力极低,缺乏辨伪存真的能力,没有强烈的文化安全意识。

四、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的措施

(一)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教师应该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不能仅为了考试而教,把学生当成考试的机器,而应该意识到学生是作为一个思想独立、人格独立的独一无二的个体而存在的。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关于如何能够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的技巧,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成长。教师应该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掌握系统的传统文化的理论和知识,进而引导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蕴含的那种美和韵味。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进行情感熏陶和疏导,使学生正确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使学生形成传统文化的思想共鸣,教育学生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内化为自己的准则和信念。另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所学习到的关于传统文化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如在讲《陈情表》中的孝道时,可以让学生为父母洗一次脚等。(二)转换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第一,教师在进行涉及到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教学时,可以通过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能够更加自由、独立的思考,进而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导,而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第二,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更相近、更有趣的传统文化内容引入课堂,如在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可以加入关于重阳节的一些知识,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第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学习,鉴赏一些经典篇目,还可以提高学生文言文的翻译能力和理解能力,引导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应用,如应用到写作中。第四,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学习互助兴趣小组拓展传统文化学习的途径。第五,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通过一些电视节目,如百家讲坛等让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三)教学内容上挖掘传统文化的因子。教师在讲解文本时,不能只停留在疏通字词、翻译文本上,还应该不断地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因子。在进行文言文的学习时,能够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让学生进行知人论世。教师应当将教材中一些传统文化的观点与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对其中蕴含的道德观念与文化价值要给与重点介绍。如在学习琵琶行时,不仅应该知道这是当时作者被贬谪,仕途失意之所作,还应该从商人重利轻别离中意识到当时商人的身份地位极其低下,这是与当时重农抑商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的。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学生应该勇于承担起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和富民强国之路一样任重而道远,希望能够认识到传统文化传承的必要性,不断探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使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2]黄秋生.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邓攀.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实施教育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5

[5]王晓红.论高中语文课对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感的培养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5,6

[6]潘涌.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学[D].贵州师范大学,2015,5

传统文化的认同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传统节日认同;文化安全;国内;唐人街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158-02

一、传统节日认同与民族文化安全

(一)关于传统节日认同

我国作为世界上节日最多的国家之一,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中最重要的节日有四个: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传统节日认同是指对于对自己所属的民族传统节日的认知、归属和情感态度。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民族的民众,无论地位高低、年龄大小,都会自觉自愿地将身心回归到节日文化活动中,我国每年春节人潮滚滚的春运大军便是例证。传统文化承载着人们对国家文化的普遍认同,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同,向外界展示的是具有一定特色的集体节日文化。

(二)传统节日认同的文化安全内涵

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大力弘扬这一民族重要文化对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维系文化安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

十报告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提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①总体来说,中国传统节日是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关于传统节日的渊源,有很多的寓言故事、著名的诗词、民间谚语等等,这些经典故事汇集起来,大体上构成了中国文化发展的脉络。民众通过周而复始的节庆不断地给传统的民族文化节日增添新内容,以此来传递、继承与发展本民族文化。

2.文化遗产的重成组成部分

2005年11月,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这一消息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感叹中国的“端午”被韩国“端”走了,也让国人真正意识到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和保护文化遗产的迫切性。我国传统节日的发展经过千年的积淀,融入了中华儿女的情感,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二、国内与唐人街传统节日认同的比较研究

(一)国内传统节日行为

按自然时序,我国国内人们会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时进行传统教育、传统仪式、传统表演等活动来庆祝节日。

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在民间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这一时段都是春节的范畴。人们大多在春节时期进行扫尘、祭灶、熬年守岁、贴春联和门神、吃年夜饭、放爆竹、吃元宵、闹花灯等等节日活动。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五个节气,主要风俗有:踏青、扫墓、放风筝、植树等。端午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节日活动主要有:佩饰、祛除五毒、插艾蒿和赛龙舟等等。中秋节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拥有悠久的历史。其中最主要的活动是吃月饼和赏月。

(二)传统节日在唐人街

生活在唐人街的海外的华人华侨们,除了参与他们现在居住国的国家节日和民族节日活动之外,他们同样重视祖国的传统节日。在传统时令不约而同地聚合,举办具有鲜明中华文化印记的庆祝活动,以此慰藉自己根系祖国的情怀。

海外华子很多是生活在异文化社会的华人,尤其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离开祖国移居他国的人们,过春节时仍然要按照国内的习惯包饺子、吃汤圆或面条以及给孩子压岁钱等。在日本唐人街南京町,神户华侨总会通过举办龙舞、太极拳、杂技、游行等活动来庆祝每年度的春节,形成了南京町独特的“唐人街”春节氛围[1]。

(三)关于海内外的比较:传统节日认同有差异

1.国内传统节日认同“淡化”

近年来,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传统节日被人们所淡化甚至被遗忘,过节完全没有了过节的气氛。中国社会调查所于2011年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5%的大学生不能说出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名称,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较差[2]。与此同时,传统节日内涵的日益丧失甚至走向空洞,由原先丰满严整的体系凋落得只剩时间意义上的空壳[3],以对现代社会影响最大的春节为例,如今国内节庆的仪式不断减少,甚至于代表着团圆祥和的年夜饭也被逐渐搬到饭店。

2.唐人街“选择性同化”下的传统习俗记忆与节日认同[4]

“除旧历元旦贺岁外,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等节令,侨社经常推行”[5]。早期的唐人街中移民的中国人深受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在民俗生活上自然沿袭了国内的模式。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唐人街逐渐摆脱传统模式,华侨们接受当地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习俗,积极地融入主流美利坚文化,他们也会忘情地投入到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

但事实证明,经过了一个世纪有余的发展,华人文化并未被美国主流社会文化完全“洋化”,这是因为美国华人在文化认同的过程中扮演了极具主动性的角色,采取了“选择性同化”的文化适应策略。每逢传统节日,舞狮子、踩高跷、耍龙灯、走旱船等传统庆祝方式还会照旧在唐人街上演并广受欢迎。

三、从海内外传统节日认同比较看民族文化安全

海外华人们为庆祝节日在异域进行传统节日活动,岁时节庆等民族文化精髓在唐人街的存续,反观国内传统节庆却日趋“淡化”,国内和唐人街传统节日认同差异背后有何原因?本文在国内和唐人街对比研究基础上,总结了以下三方面。

(一)传统节日认同意识的强化与民族文化安全

传统节日的认同强弱对民族文化安全产生重大的影响,通过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树立起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节庆文化当作准则和责任心的表现,从而维系民族文化安全。

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归属和认同感对华人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而这种较强认同感在唐人街华人们对重大节日的隆重庆祝中得以充分体现。相比之下,现今国内的情况不容乐观,传统节庆逐渐“淡化”。有些国人混淆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名称,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也普遍较差。

(二)传统节日行为的沿袭与民族文化安全

通过沿袭传统节庆活动重新赢得国人对传统节日文化风俗的重视,将鲜活的民族文化从逐渐“淡化”的现状中复苏,从而将民族文化安全的维系意识根植于国人的心中。

民俗是靠语言和行为传承的,对比我国国内和唐人街,可以发现华侨华人对传统习俗的记忆,主要源于对民族文化中那类属于无言的民族节日、生活、饮食、服饰等民俗文化的持久继承。在传统节日之际进行节庆活动,如春节时期贴春联、放爆竹;清明节之际植树、放风筝;端午节插艾蒿、赛龙舟;中秋节和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通过传统节日行为,实现人人过节,并且人人懂得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最终使民族文化安全得以维系。

(三)民族文化心理的共振与民族文化安全

民族文化心理共振是我们民族文化认同意识的重要情感基础,对于民族文化安全的维护起着积极作用。浓浓的节日庆祝彰显民族的特色,华侨们从而会获得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因而强化了民族文化心理共振,使传统民族节庆文化在海内外得以枝繁叶茂。华人们通过民族节庆活动将民族文化心理共振深刻地表达出来,使岁时节庆等民俗精髓在异域得以存续。

在心理共振的基础上接受传统文化对我们身心的洗礼,感受传统习俗的魅力,领略传统活动的风采,从而发自内心地塑造出对传统文化的主人翁意识,去维系民族文化安全。

四、总结

我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节日之际,海内外人们都会通过节庆活动来进行庆祝。按自然时序,国内人们会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进行节日庆祝。而唐人街的华人华侨们同样在异域存续祖国的传统节日,以此慰藉自己根系祖国的情怀。

相比之下,近年来,国内传统节日认同日益“淡化”过节完全没有了过节的气氛。在比较国内和唐人街传统节日认同差异之后,探究出其内在原因并找出强化文化认同的要素,本文总结了以下三方面去探讨传统节日的认同和民族文化安全的构建。

第一,通过强化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树立起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节庆文化当作准则和责任心的表现,从而维系民族文化安全。

第二,通过传统节日行为的沿袭,在整个社会形成传统节庆文化氛围和熏陶环境,使得人人过节、知节,从而将民族文化安全的维系意识根植国人的心中,保护民族文化安全。

第三,民族文化心理共振还是我们民族文化认同意识的情感基础。在此基础上接受传统文化,从而发自内心地塑造出文化主人翁的意识,维系民族文化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小荣.中国传统文化在“唐人街”的传承与认知[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曲爱香,张丽霞.青少年传统节日文化熏陶教育与国家文化安全[J].学术论坛,2012(3).

[3]顾宗侠.论传统节日的民族认同功能[D].大连:辽宁大学,2012.

[4]何彬.从海外角度看传统节日与民族文化认同[J].文化遗产,2008(1).

[5]刘伯骥.美国华侨史续编[G].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610-611.

[6]孟宪平.文化安全、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理论探索,2008(6).

[7]傅漩.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认同[J].学术探索,2004(6):114.

[8]王文兵.文化自觉:一个满含实践意向的理论概念[J].思想战线,2008(4).

[9]王萌.传统节日文化调查的启示[J].时代教育,2008(4).

[10]康金有.在全球化背景下关于中国文化安全的思考[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1).

[11]赵东玉.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传统文化的认同范文第5篇

在现代社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形势下,企业为了更好地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关注广告宣传。对于广告行业来说,平面广告设计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同时也是一种具备较强视觉冲击力和信息传播力的形式。平面广告作品本身画面具有较强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可以更好地对视觉信息进行传达和交流。平面广告设计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同时也涵盖了艺术美和文化性的特征。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对于传统文化要素进行融入,可以更好地体现我国传统文化气息,并且具有独特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可以达到不同的文化传播效果。

平面广告设计中传统文化因子的应用的必要性

每个民族自身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和历史,正是由于这些文化历史的差异性存在,这才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和多元的文化。我国传统文化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具有包容性、独创性、保守性、统一性的文化体系,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传统文化源于过去,同时对于现在和未来也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在新理念下,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应用也需要与时俱进地调整和发展。平面广告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从业者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本身会受到多种文化思想和文化氛围的影响,而传统文化正是众多影响中较为重要且深远的一个影响。传统民族文化涵盖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博大精深的文化理念,在平面广告设计中进行应用,可以更好地对于广告表现形式进行充实,同时也可以对于平面广告的内涵精神进行更好地丰富。

对于传统文化观念进行合理应用

在平面广告中对于传统文化因子进行应用,要结合当前我国人们自身思想观念的特点,并且对于传统文化中和人们心理密切相关的内容和联系进行深入的探究和精准的应用,这样才能对于传统文化的特色进行体现,同时也提升广告作品的受认可程度,提升传播效力。在平面广告设计的过程中,要对于传统文化的精神与底蕴进行不断地渗透,并且设计者同时也应该对传统文化进行不断地探究和分析,结合当代平面广告设计的特色,对于传统文化的应用进行不断地创新与发展,从而达到提升平面广告作品影响力的目的。对于优秀的平面广告设计的作品来说,其本身必须要具备特色,这样才能引发更加深度的认同。平面广告作品中,对于传统文化因子进行应用,可以更好地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和观念进行体现,同时让欣赏着产生对这种价值的认同,这样才可以实现下一步对商品进行关注的意识。优秀的广告设计理念下,传统文化因子的应用可以通过多种艺术形式进行体现,这样可以更好地淡化商业色彩,让广告本身富有文化和内涵,提升视觉审美效果。传统文化因子的影响分析第一,儒家文化的影响。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儒家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情感的体现上,并且通过色彩来展开象征。这种色彩的应用上,需要从形象以及心理方面来进行融合和塑造。例如,在京剧海报设计中,要根据人物的品行和性格,对于色彩进行应用,背景色则大多采取黑色。颜色本身的象征意义,其通过传统文化进行展现,可以从形象、心理等多个角度,对于涉及理念和思路进行展现。第二,道家文化的影响。道家文化理念,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重视清静、优雅的美感,这种设计思路需要更加关注对此类理念的实现。在理念下,黑色的色彩观念是周光耀的体现之一。例如,在山水画设计中,很多平面设计与之相关的内容,都采取这种黑色的色彩观,更加突出对自然美的追求。第三,民间观念的影响。对于平面广告设计来说,其色彩观念也收到不同民间设计观念的影响。在不同地区,其本身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同时历史的演变也存在差异性,因此不同的民族有着自身独特的审美观念,这也应该体现在平面设计当中。在进行平面广告设计的过程中,要对于民族色彩观念进行认同,同时这也是提升作品的认可程度的重要举措。只有对于民族色彩观念进行正确地对待和尊重,这样才能提升整个设计作品的最终价值。很多优秀的设计师,都已经深刻认识到民间色彩观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意义,以名族色彩观为依据,设计出具有民间风格、又象征现代文化艺术的优秀平面广告作品。

结束语

传统文化的认同范文第6篇

信息化、全球化导致对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陷入了困境之中,不仅弱化了国家的政治权威,冲淡了民族国家的文化归属感,而且公民身份认同也呈现多元化特征。国家认同教育理念模糊、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是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只有确立既秉承传统文化又拥有全球视野的教育理念,选取有效的教育内容,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手段,才能使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走出困境。

关键词

国家认同教育 认同危机 破解策略

经济全球化和随之而来的信息多元化不仅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在西方的意识形态及生活方式冲击下,我国的传统价值取向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意识也出现了较大偏差与错位,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府来说,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此,分析我国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深刻反思问题存在的原因,寻找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家认同教育的困境扫描

英国学者沃克指出,如果社会缺少某种集体认同感和共识,那么它很快就会分崩离析[1]。当前,在全球化、信息化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和冲击下,中小学生不仅国家意识模糊、民族文化淡化,而且其爱国热情和理想信念也日渐低落和缺乏,加之传统学校层面上的国家认同教育观念陈旧,方法呆板,内容落后,不仅难以引起学生的认同感,甚至还极易使得他们产生厌烦和抵触的情绪。因此,国家认同教育困难重重。

1.全球化弱化了民族国家的政治权威

哈贝马斯指出,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民族国家的权利正在被超国家制度逐渐剥夺,国家机构也正趋于空洞,国家也终将非国家化,直至的终结[2]。随着民族国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程度越来越深,对其一元化的权威地位冲击也就越来越大。因此,公民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就会呈现出多元化倾向,这种多元化认同对民族国家的价值理念和社会意识必然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和影响,进而严重削弱民族国家的政治权威。除此之外,经济全球化也加速了劳动力市场国际化流动的步伐,国际移民的激增、跨国公司员工的国际间流动从根本上打破了原有的国家壁垒,破除了传统民族国家公民的身份约束,必然会动摇公民对固有的国家的认同内容。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化多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推行的单向过程。对涉世不深的中小学生来说,极有可能造成他们国家政治认同出现混乱,这是国家的认同教育必须要面对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信息化冲淡了民族国家的文化归属感

文化认同不仅使得公民找到了历史文化的归属[3],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对国家主流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然而,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极具个性和多样化的符号语言逐渐成为大众文化的主体,不仅文化的自由空间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扩展,摆脱了既定社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元的时空限制,而且也超越了传统文化多元并存的现实语境,形成了文化多元互融的格局。这种多元互融的格局不仅消解了民族国家的边界,也瓦解了原有的一体化社会认同。

当前我国错综复杂的多元文化融合给许多中小学生造成了严重的文化认同危机,他们除了学会对西方繁荣经济的极度羡慕和对其生活方式的一味模仿外,还无比推崇西方文化价值观,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可产生了较大的动摇和抵触,不仅造成了政治信仰的模糊,也使得我国民族历史及文化的传承面临严重危机。

3.后现代思想促成了公民身份认同的多元化

现代公民身份是单一的,就是指国家公民,这是其现代性的重要体现,这种现代性既体现在民族国家完善的体系和高度集中的政权上,也体现在国家认同的同质性和公民身份认同的单一性上。而后现代通过对现代公民身份的单一性解构,使公民的身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其身份的单一性由于时空的变化被彻底地打破,可能是国家公民,也可能会是次国家公民,还可能是世界公民等等,他们的身份认同也因其效忠的对象不同,随着其多重身份的变化,呈现出多元化认同倾向。与此同时,后现代通过对多元差异的强调来消解现代族群身份的无差异认同。后现代主义反对民族国家采用的无差异政治方式让不同种族和性别的公民拥有单一的国家认同,认为民族国家存在种族、性别的差异,他们的需求是多元且各不相同的,应该承认差异、充分尊重差异,强调公民身份认同要在满足国家共性要求的基础上,要给特定族群以特殊权利,享有差异认同。由于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没形成,人格塑造尚未完善,加之缺乏社会经验,极易被后现代思想宣扬的去中心、破权威、多元化等观点所迷惑,难辨事实真伪,进而造成国家认同的迷茫。

二、国家认同教育危机探析

全球化、信息化以及后现代思想不仅弱化了青少年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还动摇了他们对国家政治权威的认同,使青少年的国家认同陷入了困难和危机之中。

1.国家认同教育理念模糊

教育理念是教育活动的指南针,不树立正确的国家认同教育理念,就难以解决全球化趋势下对中小学生实施国家认同教育所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也无法设定切合实际的国家认同教育目标和内容,更不要说结合时代要求对其实施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了。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的形式开展的,但在高考的指挥棒下,重智轻德,中小学校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而思想政治课所占的分数比值又不高,自然无法引起老师和学生的重视,使得国家认同教育无法有效地贯彻和落实。有研究数据表明,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国家政权认同模糊不清,不知晓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清楚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造成这种现状的主因就是国家对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观念过于老化,仅有的僵化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不利于学生政治辨别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正确的政治立场的确立和政治信仰的形成。

2.国家认同教育内容陈旧

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下,国家认同教育的内容过于陈旧,时代性特征不强,无法跟上全球化发展的步伐。一方面,学校教育涉及到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大多以我国古代的或者近代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作为教育的典型事例,尽管历史上他们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经典,曾经激发起了一代又一代国人的爱国热情,但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青少年获取的信息是海量的,如果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选择仍然只停留在传统的历史文化上,不仅无法满足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日渐增强的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也很难达到和实现国家认同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中小学校针对国家认同教育过于注重理论教育,要么单纯地进行知识灌输,要么过分地夸大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仅仅停留在为了教育而教育的形式上,使得教育内容缺少中心,连续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都存在问题。

3.国家认同教育形式单一

长期以来,教育者习惯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用说理式的话语方式对学生实施教育,他们不仅陶醉于这种脱离中小学生实际的空洞抽象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理论,还要强迫学生无条件地接受和服从,这对生活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青少年来说不仅难以激起他们的爱国热情,甚者还会对这种脱离他们生活世界和现实语境的说教式国家认同教育产生极度的反感和抵触[4]。因此,要想使国家认同教育的内容得到有效地落实,还必须借助于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这些手段和方法必须根据青少年的特点,进行不断地改进与创新。

三、国家认同教育的理性应对

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必须适应时代要求,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形式,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对中小学生实施国家认同教育。

1.确立秉承传统文化与拥有全球视野的教育理念

青少年因知识水平和年龄所限,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处在发展期,面对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以及繁重的课业负担,其国家认同感极易产生矛盾冲突,缺少公民应有的意识和责任担当。因此,我们必须秉承传统文化,具备全球视野,将多元、反思的教育理念融入国家认同教育,坚持以我国传统文化和国家利益为根本,站在全人类视野的高度,将其培养成为既是国家利益的坚定维护者和国家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又是未来拥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爱国者。一是要处理好民族性与全球性的关系。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激烈竞争更多体现在民族凝聚力和民族文化是否强大和繁荣上,一个国家的文化如果仅靠“舶来”就会丧失民族国家的自信与自尊,公民也就难以产生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所以国家认同教育必须根植于灿烂辉煌的文化土壤,借助于悠久的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自觉抵制西方文化的侵蚀,进而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二是要处理好归属感与开放性的关系。全球化带来的全球性问题关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生存,这就要求国家认同教育必须避免一国独大、封闭自负的短视行为,要以开放的心态吸纳人类一切进步思想和优秀成果,为了人类共同利益和世界的繁荣稳定,在进行国家认同、政治制度认同、文化认同教育的同时,还要增强民族国家间中小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对他们进行全球意识的培养,促其养成开放包容的品格,能用开放的胸怀面对和尊重不同文化和价值观。

2.选取切实有效的教育内容

为了使国家认同教育的内容能够被中小学生接受和认可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选取科学的、紧跟时代潮流的、富有我国特色的、符合中学生年龄特点和社会发展实际的教育内容。首先,要加强政治认同教育,丰富学生的政治情感体验。当下我国关于政治认同的教育内容多是通过课程的形式呈现,比如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品德与生活等,初中的历史课、思想品德课等,教师有目的和有计划地将知识传输给学生,尽管可以提高学生政治认同的知识水平,但学生缺少内在的情感动机和理性基础,所以难以对政治认同形成理性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为了取得政治认同教育的实际效果,政治认同教育必须更多地结合学生的特点,借助于政治生活体验的方式进行,变意识形态的灌输教育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提高青少年的政治热情,形成正确的政治信仰。其次,要强化文化认同教育,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一方面,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不仅要把传统文化教育彻底融入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真正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还要充分挖掘我国丰富传统文化资源,让学生在厚重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进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要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切实发挥其对国家认同教育的价值导向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青少年进行国家认同教育的方向和标杆。因此,中小学校必须认真贯彻落实,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贴近中小学生生活实际,帮助他们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实质,培养他们热爱和忠诚祖国的情怀。

3.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手段

学校作为开展国家认同教育的最重要的阵地,要针对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切实改革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实现由传统单向度的政治知识和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教化方式,转向以政治体验活动为主的双向度教学方式,进而使其养成自觉的政治理性。为此,一方面要把国家认同教育与中小学生的自我发展相结合,变空洞的政治说教为学生的自主研讨,让学生在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交锋中,通过老师对难点和盲点的讲解不断加深对政治知识的正确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还要加大对中小学生的课外指导力度,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多媒体手段,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养成关注国家政治生活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感受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自觉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另一方面要采取符合中小学生认知特征的教育方式,寓教于乐,提高国家认同教育的针对性。有研究显示,儿童的国家认同感在4至7岁时就发展的比较清晰准确了[2],这种认同感主要不是通过说教而是通过“仪式”或“象征”的方式获得的,比如在升国旗、奏国歌的庄严仪式中,学生就可以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原本抽象的国家认同通过这种仪式变得清晰明了。再者,国家认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参与,才能培养出既具有全球化视野,又拥有共同价值观的国家公民,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雷切尔・沃克.震撼世界的六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怎样葬送了苏联[M].张金鉴,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9.

[2] 冯建军.公民身份的国家认同:时代挑战与教育应答[J].社会科学战线,2012(7).

[3] 周俊.全球公民社会引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传统文化的认同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文化;文化整合;两课教学;中国传统文化

一、关于文化整合的界定

文化是什么?目前学术界对于文化的基本看法,认为文化是凝结在历史中的一种生存方式,是在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特定民族或特定人群中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方式。文化决定我们的语言风格、也决定我们怎样言行的方式,我们怎样思考和反思,我们有怎样的痛苦和冲突,有怎样的希望和憧憬。那么文化又具有怎样的功能呢?文化不仅对个体具有行为和价值规范的功能,而且对于社会活动也具有内在机理和图示。文化与个体的关系相互影响,微妙神奇之处就在于虽然文化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但它一旦形成和强大会反过来制约个体的行为,文化影响和制约了我们的生存和价值需要。文化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梁漱溟曾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认为文化的精神方面“如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社会生活方面“我们对于周围的人——家族,朋友,社会,国家,世界——之间的生活方法都属于社会生活的一方面,如社会组织伦理习惯政治制度及经济关系”,物质生活方面,“如饮食、起居种种享用,人类对于自然界求生存的各种是。”[1]从梁漱溟现实对于文化印象的深刻描述中,对于这一概念我们并不陌生,人就是生活在文化中的,从这个层面上讲,文化是人的类本质,文化是一种人的历史生活实践的凝结。因此,什么是文化整合?文化整合,首先是特定的人群在特定历史的时代大背景下实践生活,是对于其所创造的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在被影响和制约的过程中发挥文化的价值功能,保持和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可以包括特定群体对于语言认同、风俗习惯认同、社会价值规范的认同、认同、艺术欣赏和享受的认同等等。文化整合应当是形成和塑造“自我”的过程,这个自我完成的过程又同时具有社会性和自觉性。而且这一过程也体现了人的活动的超越性和创造性。在探究文化整合的概念时,我们还应区别自在文化和自觉文化的区别。自在文化是以天然积淀的形式,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方式和活动图式。其中包括礼俗、习惯、道德戒律、行为准则、经验常识等,甚至是以一种顽固的形式生长在特定人群的血脉中。而自觉文化是指以自觉的知识或思维方式为背景,比如科学探索活动是自觉揭示规律,哲学是自觉对人的生命进行反思,艺术是对于美意识的自觉和对于美的活动的创造,政治制度也会以一种自觉文化因素而存在运行发挥制约和保障。因此,自觉文化以一种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的自觉的方式存在或实践着。在自觉文化和自在文化下会形成不同的文化模式,比如原始社会的自然主义文化模式、传统农业文明的经验主义文化模式、现代工业文明的理性主义文化模式以及后工业文明的理想主义文化模式。在人类历史时空一路穿梭而来的各种文化模式,都有着诸多不完善以及令人眷恋之处。

二、文化危机和文化转型下的传统文化资源整合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模式,常以特定时代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方式、价值体系和社会内在机理而制约、影响、规范着个体的人格、个体的活动和社会运行,而且还通过文化模式在较大的历史尺度上的变迁,即在文明形态意义上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换和更替,更加深刻地、从更高的层面上制约、影响和规范着人的活动和社会的运行。因而,在文化模式的变迁中,抓住主导型文化模式这一关键角度,有利于解决文化模式在历经历史变迁中的文化转型和危机时,解释一种文化模式从常规稳定期进入冲突紊乱、怀疑混乱时期(文化危机)的现象和原因,有利于文化模式向剧变期和革命期转变为一种新的主导性文化模式(文化转型)。

三、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失范与文化冲突的现象及原因

我们对于文化失范的理解不能简单停留在感性现象的描述层面,而应将其界定为特定转型变革时期“原有主导性文化模式的失范”。在主导性文化模式失范时,社会的人们往往怀疑原有文化模式中的文化传统、信仰和文化精神,因为原有的文化模式不再有效制约和规范个体的行为和社会机制运行,同时一些新的文化特质或精神要素开始介入正处于怀疑中的群体,并同原有的模式、观念形成冲突和混乱的境况,可以称之为原有的主导性文化模式陷入了文化危机。比如石河子大学的桑华和卿涛在《关于高校素质教育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一文中谈到: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怀疑和轻视的态度,尤其青年学生“面对市场经济和激烈的求职竞争,认为传统文化无用,在校期间应该关注实际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传统文化学习与否是与未来发展关系不大”,“对西方文化羡慕、崇拜,认为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东西,已经落伍,在今天已经失去了时代价值和意义”,或者“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但是对其认识仅停留在粗浅的层面”。[2]在当前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下,青年学生出现了以自我为中心、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倾向,同时在人格修养、伦理道德、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出现令人担忧的情况,都是源于传统文化模式陷入文化危机和文化转型之中造成的。同时,在时代历史的变迁中,当代青年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现实的成因,也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变迁的文化激进主义造成的历史原因。文化激进主义所带来的直接恶果就是传统文化的断层。2)西方社会意识、文化观念的影响,市场经济和商业文化带来了斤斤计较、蝇营狗苟的竞争和理性,也带来个人利益追求的过程中利益最大化的思想观念。3)中国民众目前以“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生活的原生态”为主导性的市民文化、消费文化和通俗文化一体的混合模式的局限性导致了当代年轻人变为了眼中只有现实物质和现实娱乐,无理想、无社会责任感的“空心人”。4)中国社会转型下的文化滞差和文化冲突的矛盾影响,文化滞差是指在现代中国转型过程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最滞后的不是物质文明的发展,而是科教文化的滞后,也就是本土先进的文化创造性和创新性不够。而文化冲突是指,一方面原有的信仰、文化传统遗失和被瓦解,另一方面原有传统文化模式中的人情主义和经验主义又在当下中国卷土重来,用人情对抗和违公平,用经验主义代替理性主义,无契约精神和法治精神等等,使得年轻一代要么妥协适应,要么选择无奈颓废。5)高职院校自身文化整合及文化转型要求缺乏重视及创新实践能力等等现实原因造成。目前高职院校虽然认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既缺乏实践行动,又没有制度上的保障。

四、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如何落实传统文化资源整合

高职院校“两课”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既是保障学生思想合格的核心单元,也是肩负传统文化资源整合的落实者和行动者。传统文化是指文化精髓的总体表征。而传统文化资源是指文化具体的载体资源。“两课”教学中所要进行整合的传统文化资源有其特定的对象,如思想文化资源(传统文化典籍)、地方文化资源、诗词歌赋、传统曲艺、艺术、历史人物、典故等都可以作为本课题吸收整合的文化资源。结合相应课程,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习主题进行梳理、整合和构建。1)建立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加强传统文化启蒙。在“两课”教学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事实上首先是一项文化启蒙的工程。因此,要强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加强文化启蒙方面的研究和建设。既可以通过建立和共享全国性传统文化资源库来为“两课”教学服务。高职院校通过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融入到特色资源建设和特色教学内容中去。这其中,除了包括与有积淀、有内涵、高水准的优秀教师和专家合作建立校级优秀精品课程资源,也包括开发服务于教学的校本教材和教学视频,并将资源分类入库,方便学生课下学习和追踪必要的文化知识,提高在课堂中进一步领会和体悟传统文化内涵的认同度和积极性。2)除了针对他们面对变革时的困惑和文化精神的冲突进行开导,还应加强青年对于社会“主导性文化模式”选择过程的引导和教育,尤其帮助他们系统进行文化反省和反思、文化批判,文化重建。因而在教学中,应重视案例和情境教学的方法相结合,首先要引导青年学生当前对于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反思,尤其对于当前以“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生活的原生态”为主导性的市民文化、消费文化和通俗文化一体的混合文化模式进行反思、反省和批判。同时,以传统文化中的精神精华和内涵来重新看待和塑造自身对于社会现实和实践的看法和态度,帮助学生自身完成文化重建。3)汲取传统文化思想精华,从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角度加强对于传统文化的梳理和创新。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为例,作为思政课教师必须立足于中国现实背景来确立课程教学资源的文化整合,找准文化整合的立足点。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中国应当是以一种理性文化的核心价值作为中国新文化精神的基本内涵,在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理性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取代中国传统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文化模式,从而确立一种现性主义文化模式。“这种现性文化模式,是一种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发展哲学和文化哲学为主导,以自由、法治、个人的尊严为主要内涵的文化价值,凸显了个人的解放性和主体性的主导性精神文化模式。”[3]但是,两课教学的文化整合,还应将着眼点放到现代中国文化精神的培育上,尤其是要加强现代中国人、中国学生在文化软实力上的建设的核心地位。尤其使我们看到,中国优秀文化精神和价值内涵,可以起到平衡社会机制的作用,以及抑制现代人由于竞争和现实利益的争夺而导致的人的异化方面起到了重要抵制和化解作用。在实践教学中,注入中国经典文学与文化典籍的阅读和解读,可以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精神感染力和文化规训作用。这些经典既包括深受青年学生喜爱的《封神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也包括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以及荀子的《儒校》、《正名》,这些典籍都是“文以明道”的经典规训。通过故事、专题讲座等形式,在教学中将传统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念中,比如,忠孝文化、轻利重义的文化、中庸和谐的思想、内圣外王的君子人格文化、积极入世情怀、自省安人、谨慎自律的文化、求真务实的文化、民为邦本、天人合一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文化等等。4)注重教学实践平台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不仅需要课堂教学上的“坐而论道”,更在于能不能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直观感受。主题实践课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条件地结合和利用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校内外实践活动,比如通过走访山川古迹、参加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加入传统文化实践方面的志愿者活动、参观艺术博物馆,对于地方民风、民俗、民情、民间艺术等方面进行体验教育和感悟教育,让学生通过知行合一的方式体悟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内涵,陶冶文化情操,培养人文情怀。这样才能使高职大学生在应用和实践中将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学习、研究和服务社会中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个体的人才素质和素养。

参考文献

[1]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55-56.

[2]郭大成,庞海芍:《素质教育与大学教育改革2015年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4):324.

传统文化的认同范文第8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扬弃;“中国梦”

五千年的璀璨文化,一直以来都是炎黄子孙的骄傲。然而,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的今天,在西方文化愈加深刻地走进日常生活的今天,我们的价值观是否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传统文化在当今的中国又以怎样的形式存在?如何合理鉴别与扬弃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国梦”有什么重大意义?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之间寻找答案。

一、国人的文化认同危机

对于韩国成功申请“江陵端午祭”为世界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事,作为中国人,我们感到羞愧。对于80后、90后以及00后疯狂追星、追捧哈韩文化、欧美嬉皮士文化、黑帮文化却恰恰忽视了中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不禁黯然神伤。近年来,我们不难发现譬如腊八节、寒食节、清明节、中元节等等的中国传统节日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甚至连春节和中秋节这对于中华儿女来说有重大意义的节日也再没有曾经那份浓厚的期盼,更没有了往日的节日气氛。相反,每当圣诞节到来前夕,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处处是狂欢的男男女女,每当2月14的情人节,玫瑰花的销量尽管是平常价钱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却总是能榜上有名。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我们不禁要问是传统文化过时了吗?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打磨殆尽了吗?是西方文化、哈韩文化就比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更有内涵、更有韵味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过时,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蕴依然犹存,只是国人出现了严重的文化认同危机。在这个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出现多元文化并不稀奇。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入了世贸组织,国门向世界敞开的同时,也将我国充分地卷入了世界市场之中。随之而来的就是信息化的颠覆性革命,网络和通讯设备的普及改变了我们以往的生活方式,同样也带来了一定的困扰,那就是文化的迷失。互联网的使用让我们的教育更加丰富多彩,然而也恰是因为网络的高度使用,家庭、学校和小范围的社会生活已经无法满足新生代获取知识的需求,因此在形形的网络文化中,新一代被看似时尚、潮流、个性的别国文化所吸引,渐渐地就在文化中迷失了。这也是市场经济给我们价值观带来的冲击的结果,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盛行使人们唯利是图,不讲“仁义礼智信”,不讲谦恭,不讲孝道,传统的价值体系遭到了严重破坏,文化的认同危机就是这样顺理成章地诞生了。

二、传统文化的扬与弃

当然,传统文化在今天虽然遭到西方文化和其他亚洲文化的冲击,但并不是荡然无存。在我们今天的中国社会,传统文化的存留方式也有不同的形式,总体上是优秀文化与糟粕文化并存。在对待传统文化上,我们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摒弃糟粕文化。在弘扬优秀文化的方式方法上也要注意发展和创新。

(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抛弃糟粕文化

传统文化之所以被区分出优劣,并不是其本身的好坏,只是现代人用现代人的标准来加以考量的结果。那么究竟这个考量的标准是什么呢?那就是被考察的传统文化是否能够顺应时展大潮、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这个意义上划分,我们得到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例如忠义孝道、仁者爱人、信守承诺、乐于助人、路不拾遗等等优良的品质。然而,在时代不断发展变迁的道路上,有些消极的传统文化也依然遗留在现代的中国社会生活之中,例如封建迷信的盛行、男女地位不平等、重农抑商、官本位问题严重等社会现象。良好的社会风气要有一定的社会文化作为基垫,优秀的文化引领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糟粕的文化则使社会倒退最终走向崩溃的边缘。因此,我们要想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就要大力弘扬先进的优秀的积极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的精华不断传承并发扬光大。汉语热与孔子学院的广泛建立让世界听到了来自中国的声音,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依然在闪烁着璀璨的光辉。同时,我们也要坚定地摒弃社会上不健康、不积极、不阳光、不传播正能量的传统文化残余。近期,食品安全问题再一次拉紧了国民的神经、电信诈骗屡禁不止、传销组织打着连锁经营的幌子在各大城市坑害民众、儿女们住着洋房老人却无处安身,这些现象反映出部分国人道德的缺失、诚信的匮乏、孝道的背离,而孝道忠厚、诚信有礼正是中华民族近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优良文化。正如《三字经》上说:“首孝悌,次谨信”①。可见,古人是多么重视孝道和诚信。孔子对于孝道和诚信也有自己的见解,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②孔子教导我们要谨遵孝道、讲诚信,亲近仁德之士。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万万不可不细细钻研。

(二)在方式与方法上要推陈出新

在弘扬传统文化过程中也要注意方式和方法的发展与创新,使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接轨,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尤其要让年轻人容易接受。新生代们出生在信息化、市场化与全球化的时代,传统文化的根基没有那么深厚,特别容易在文化认同上迷失方向。而今天的青少年就是明天祖国的希望和栋梁,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否在未来的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千年以后依然熠熠生辉,关键就要看一代代的薪火相传。因此,为了紧跟时代,我们要在宣传优秀文化时紧贴现实、推陈出新。可以在网络上加大宣传力度,用传统道德文化约束网络失德行为;可以在教育中加入传统文化的精华成份,以娱乐的方式让学生们在快乐中潜移默化地被感染和熏陶;可以加大对身边好人好事的表彰力度,培养社会良好的道德风气;可以在媒体上多创办优秀文化栏目,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从某种角度上说,我们已经将这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方法融入了社会生活之中,《三字经》《弟子规》走进了课堂,传统文化的知识竞赛与文艺汇演争先上演,感动中国的年度评选人物让我们钦佩不已,《百家讲坛》《快乐汉语桥》等优秀电视节目使优秀传统文化再次走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传统道德文化观念深入人心。然而,在我们取得了一定成果的同时,有些不合时宜的做法也值得深刻反思。在某些教育讲坛中,听众都是一些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青少年,而在宣传传统文化时竟然与佛教紧密相连,从小就让他们有浓烈的,进而在长身体的阶段禁食肉蛋奶,只吃素食。我们尊重佛教的信仰,但这种做法是否是我们想要的宣传传统文化的效果,这种方式是否科学值得我们深思,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青年一代能否在身体与心智上承担起祖国托付的重任,我们不得而知。还有一些人以宣传传统文化为名,出售盗版光碟和书籍,成立会所,从而谋取暴利,在他们出售的光碟视频中要求女人要谨遵《女儿经》的盛典,女人要把男人当成天,否则德不配位是要遭到报应的。这是很明显地在宣传传统的“三纲”,中国近代以来刚刚把妇女从封建的桎梏中解救出来,却要在21世纪还要将妇女置于男人之下,非要分出个三六九等,这难道不是历史的倒退吗?因此,强调在宣传传统文化时要注意方式方法的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是十分必要的,要将不符合时展潮流的消极文化改良或摒弃。

三、提升文化软实力,助力“中国梦”

传统文化是历史给予我们的丰厚遗产,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这对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中国梦”的实现都有重要意义。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中国的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考量综合国力的标准从来都不只是GDP的增长,还要衡量人口、政治、军事、环境、文化、科技等多方面因素。国家的发展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驾齐驱。文化软实力的增加对于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提升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作为有着五千年光辉历史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与古印度文化、西欧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并列为四大文化系统,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文明进程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也在世界各大文化中闪耀着中华文化的光芒,孔子学院在全世界已经建立了200多所,汉语、中国民俗、中国画等等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走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这有利于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因而对于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增强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进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因此优秀的传统文化从对外和对内两方面都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为提升文化软实力提供储备力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就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过程。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圆梦“中国梦”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