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苏教版音乐教学反思

苏教版音乐教学反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苏教版音乐教学反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苏教版音乐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情境创设 练习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A-

0023-01

前不久笔者有幸参加了一次赛课活动,热闹的动画、艺术的情境、新颖的练习,让笔者在获益的同时,也在不断反思:热闹的课堂是不是就是有效的课堂?活力四射的课堂是不是高效的课堂?课堂改革的轰轰烈烈,使我们教者在课堂设计时总习惯于瞄准情境的创新、动画的新颖有趣、练习的开放灵活……导致了课堂教学由“满堂灌”的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繁华背后学生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精彩”的课堂背后的作业却惨不忍睹。笔者不禁感叹:给一节本该严谨、细致的数学课这么多的修饰,到底是增光添彩,还是画蛇添足?

一、还教学目标本真

新课程倡导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理性技能的发展,而且要关注其道德、审美、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提升。有些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为了让数学课显得丰满,数学课堂成为师生联络感情的阵地,成为爱国教育、环保教育的思想品德课。如,某老师在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说课中,将几道例题设置在一个情境中:带孩子去游乐园,在游戏过程中遇到选择游戏项目――射飞镖中环数的问题,这本该是一道列举策略富有代表性而又有趣的数学题,然而,该教师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他把射飞镖游戏真实地带到课堂中,先和学生玩一遍游戏再进行教学。试问:热闹的游戏过后,能安静思考问题的学生有几人?笔者认为,拉近师生关系可以通过老师亲切的笑容、幽默的语言,学生遇到困难时的及时帮助等来完成,而不是一定要让一道本该安静灵动的数学题承担这个任务。

数学课最本真的教学目标是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而道德情感的发展却蕴藏于所有学科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在逻辑性强的数学教学中,关注学生道德、审美、情感的发展,笔者认为不应当刻意而为之,切不可喧宾夺主。又如,某教师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千克与吨》时,出示: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再生纸800千克,相当于少砍17棵大树。(1)如果每人每月回收2千克废纸,一年每人可以回收废纸多少千克?照这样计算,你们全班同学一年回收的废纸大约有1吨吗?(2)按照一个班级的同学一年回收1吨废纸计算,你们全校同学一年回收的废纸约相当于砍了多少棵大树?在一番安静的计算之后,不少学生发出“哇……”的惊叹声,教者适时提问:通过计算,你们有什么感受?环保意识教育如行云流水般自然。

二、还创设情境本真

情境的创设给枯燥的数学课堂增添了不少生机,但不少教师却为情境而情境。如有教师在教学“一一列举”这节课时借助《喜羊羊与灰太狼》创设情境:课始先播放主题曲,调皮的孩子随着音乐兴奋起来。而后老师将书中的例题改为“慢羊羊村长为了防止灰太狼的攻击,用18米的栅栏围成一个羊羊们休息的场地,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当下,便有学生在窃窃私语:“就这种栅栏,灰太狼从上面跨也跨过去了,根本不起作用。”由此可见,矫揉造作的例题修改反倒让学生的思绪远离了课堂。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课堂中创设情境,是为了让抽象的数学有所依托,让学生学有兴趣,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因此,数学课堂中创设情境应更多地关注它的数学性、实用性。又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小数》一课时,教者出示超市情境,情境中有意识地将物品的价格(小数)显示出来,学生很快进入情境,认识到这节课是要学跟小数有关的内容,并且体会到学习小数的必要性。情境创设在数学课堂中的使用要有度,不要把眼光仅盯在情境的新颖性和有趣性上,还应还数学情境本真,让数学课充满数学味。

三、还练习设计本真

一堂课要想上得出彩,很多老师都会在练习设计上下工夫,追求新、难、活。不少老师为了体现对教材的充分挖掘,完全摒弃教材里的练习,将课外书上的难题、活题,甚至奥数题放到练习中,这是非常不可取的。作为新授课,我们面对的不是部分优等生,而是全体学生。笔者认为适量的基本练习很有必要。但若片面追求题目的形式新颖,势必会导致学生两极分化。

苏教版音乐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创设情境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能引起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不断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氯气的生产原理”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开始我就给学生放一段有关海的音乐,配有海浪的声音,同时展示几组有关海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接着用一段抒情的话引入新课:“浩瀚的海洋曾经是孕育人类生命的摇篮,在大海的深蓝处,隐藏着多少人类未知的谜,向大海进军,又是多少人苦苦追求的梦想。今天让我们走向海洋,学习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然后设置问题:“你知道浩瀚的大海中究竟蕴藏着哪些物质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讨论随即展开。

反思: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二、运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中,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明确学生探究主体的地位,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热情,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学”中乙醇的有关性质时,可增加学生实验:在酒精灯的内焰和外焰部分加热铜丝,观察现象。当看到不同的现象时,学生露出了惊奇的表情,纷纷在思考肯定是酒精灯内外焰的物质不一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恍然大悟:在外焰加热时,铜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将铜丝移近内焰时,挥发出的酒精蒸气与氧化铜反应又生成铜,所以铜丝表面就出现变黑又变光亮的奇怪现象,如此反复。铜丝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同时纠正了学生在初中形成的“催化剂不参加反应”的错误印象。

反思: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其主动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质疑的意识。只有主动积极的思维意识的觉醒,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运用变式教学,确保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持续热情

新鲜感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其产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

本人曾尝试在化学课上用双语教学来增加学生学习化学和英语的兴趣,所以准备了一节双语课:《离子反应》(Ionic Reaction)。通过这节课学生知道了一些化学用语的英语翻译,比如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定义:Electrolytes are the compounds that can conduct electricity in aqueous solution or when molten.Nonelectrolytes are the compounds that cannot conduct electricity in aqueous solution and when molten.从英语翻译中显然能找到两者的共同点:均是化合物compounds;不同点:or和and的区别。学生很快掌握了该知识。离子反应的书写步骤用的中英文表达为:①写(Write); ②拆(Break);③删(Delete);④查(Check),同样简洁明了。

反思:本堂课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教学效果也不错。缺点在于备课量大,单词容量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样的教学只能偶尔进行。

四、共享生活体验,巩固学生的主动参与

化学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生活中充满着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化学,人们的健康更离不开化学。教师如果能把自己的健康理念以及这方面的体悟、思考和认识融入化学教学中,无疑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感受化学的魅力。

苏教版音乐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小学音乐 同课异构 问题设计

著名音乐专家吴斌老师曾说:“问题是起点、是主线、是过程、是方法。”所以问题的设计很重要。那两位老师是如何通过预设的问题对“核心问题”解决的呢?

首先,两位老师都关注到了藏族歌曲的特点,用有目的的导入直接切入主题。

在歌曲重难点的教学板块中,两位老师的教学问题设计也各显神通,各有所侧重,但有同工异曲之效。

在歌曲教唱的环节,甲老师预设的问题由浅入深,一环扣一环,很好地发挥了老师的引领作用,紧紧地抓住了歌曲装饰音这个特点,对教材进行了深层次挖掘,解决得较为透彻,很好地体现了教学内容的梯度性。乙老师的预设更多关注全体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发现学习中的问题运用学生已有经验共同解决。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音乐素养,他们对音乐的感悟、运用、创新能力已经达到一定程度,老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唱一唱,然后根据学生资源的生成调整自己的预设,把大问题放下去,看学生回馈上来的回答是否有多元化思维出现。老师要当场加以肯定,让学生知道老师喜欢他们尝试多种角度的思维方式,呈现多元化的生成。其实,甲老师设计背后的理念是紧紧抓住装饰音这个特点,作为歌曲的主线,渗透下去,让学生学好、唱好。那么我们不妨用一个学生更容易接受的办法解决,用藏族特有的献哈达的踏点步舞蹈动作解决装饰音的问题,边唱边演示几遍给学生看,学生很快会领悟到藏族歌曲和舞蹈有密切关系。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都与少数民族有关,既然少数民族的歌曲大都是载歌载舞的形式出现,那么为什么不能用最简洁的办法解决重难点呢?虽然音乐和舞蹈是两个不同的艺术种类,但它们是相关的姐妹艺术,在课堂中,我们可以善于利用各种资源为教学服务,这样既省力又一举多得地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当学习的主人。

其次,在教学中,两位老师都关注到学生“心唱”这一问题,让学生先在心里对旋律的高低有一个粗略“心唱”,然后过渡到自信地歌唱,再到声情并茂地演唱。值得一提的是,甲老师还在唱歌词前提醒学生要注意词与谱的结合,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立场”在课堂中的渗透,显示了教师对“新课程”核心理念“学生立场”的关注和思考。“学生立场”不等于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与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一样,都是将“教”与“学”对立起来了,这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我们应该关注到对学生成长或发展有帮助的教学过程和生成资源,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的情况分析到位,给学生话语权、选择权、评价权,再针对这些进行相应设问,体现主流文化教学的价值。

所以,每一堂课、每个环节、每个设问的背后都能反映出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程度。一堂好课不是看老师的专业水准有多高,而是看教学理念在课中运用的程度有多深。故而,吃透教材,关注学生真实情况,让他们真正自己听赏、发现、感悟、提升,才是老师要努力的方向。

苏教版音乐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CAI课件 质疑 观点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于是,CAI进入数学课堂已是历史的必然。由于是新兴事物,一时间,大家都觉得给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它通过文本、图象、声音、动画等方式渗透进数学课堂,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于是,大家在自己的课上铺天盖地地运用CAI课件。但是,数学课堂在利用CAI课件辅助教学时,在不少地方存在问题或者说走入了误区,教师可别让CAI课件迷了眼,下面笔者就结合几个案例,针对这些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虽异彩纷呈,却只是为用而用

镜头一: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第一课时中,一位老师是这样导入的:声音和课件图片一起出示:

师问:听,什么声音。有些调皮的孩子故意扯开去,就是不说羊的声音。

教师再问:看画面上的王大叔在干什么呀?

生1:可能在看羊。

生2:不对,在修理羊圈呢……

其他学生还把手举得高高的,欲发表意见。

师:出示题目,读到: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花圃,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此时笔者发现,已经过去了8分钟……

镜头二:在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第一课时中,一位教师为了突出转化无处不在,转化的作用大时,制作了一个配以声音,图片和音乐的故事结尾:爱迪生灯泡的容积的求法。课件的制作非常精美,有图片,并叫一学生配乐朗读。朗读完了之后。师总结:看来,转化真的无处不在,我们要以转化的眼光看问题,于此同时,底下的学生在互相猜测,咦,这是谁的声音呢,他们或交头接耳活左顾右盼……

质疑:镜头一中,教师以声音把羊的声音录进课件,并用扫描仪把书上插图扫描到课件中。功夫很深,目的是很美好的,也很明确的。就是利用CAI课件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但是,执教者却忽视了,过份亮丽的、鲜艳的色彩却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的本质,寻找数学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声音设置上,以羊的声音导入,这样的举措看似活跃了课堂的氛围,但实际的效果是容易打断其它正在思考问题的同学的思维,把学生导向了一个错误的方向。

镜头二中:以故事结尾这样的方式本身在设计上没有任何错误,但是为什么非得用课件呈现呢,其实,教师在这儿可以简简单单自己讲出来即可。花大力气却吃力不讨好。

观点:数学CAI课件应该力求简单、方便、易于操作,考虑其实效性原则,要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本质,有利于学生体验数学语言的美和教学内容的和谐;若课件只是为了追求“花俏”外,为了用而用,那么,不用也罢。所以,在教学中,如果没有配套的课件,教师可以因陋就简,用投影仪出示相关例题或图片,配上教师合理的教学语言,同样也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

二、只注重演示现象,而忽略数学之本质

镜头三: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找规律》的一个教学片段:通过观察表格得出:拿法=参观券张数-每次拿连号券张数+1后,教师出示了画面:让学生看画面,边演示边说:看同学们其实还有更简单的,更快捷的方法。就像上面,10张券,每次拿两张,把平移的框移到最后,框中第一个数就是9,(从尾数往前数2个数),即可得到9种不同的拿法,以此类推,每次拿3张,则把框移到最后,框中的第一个数是8,(从尾数往前数3个数)即得到8种不同的拿法,若是共有15张券,每次拿4张连号的券,则把框移到最后,框中的第一个数数12,(从15往前数4个数),即有12种不同的拿法。学生看了之后,连连点头,说:“哇,真的更简单了!”

镜头四: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用连除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片段:新授完例题和练一练之后,教师课件出示一巩固练习图片:共150片药片,每日3次,每次2片,提出问题:这瓶药片可以服多少天?

生1:2×3=6(片),150÷6=25(天)

师:好的,鼠标移到相应位置,点击,出示了学生的刚刚说的列式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2:150÷3=50,50÷2=25(天)

教师迟疑了一会儿,说:“不对。你能说出150÷3=50表示什么意思吗?

学生有些没有头绪,接着,师说:“不能解释就说明不对。那到底还可以怎样列呢?”

于是,生3:150÷2=75(次),75÷3=25(天),师:在相应的区域用鼠标点击一下后,出示相应列式。师:你能解释一下150÷2=75(次)吗?

生3:这些药片一共可以吃几次。教师满意的点点头,在接下来的一些列的训练中,诸如生2这样无法解释的回答再没有出现过,课堂异常的“顺利”……

质疑:镜头三的课堂主要内容为“找”规律,而非是“讲”规律,教师把规律作为一种现象以图片形式逐一出示,那么,何处体现了学生找规律的过程。

镜头四中,当学生出现超出教师思维过程和设计过程以外的解题方法和思维过程,电脑不能显示,这时教师就能这样草草应付学生,三言两语打发了事,不顾学生能否接受,只顾自己的教学流程。这样罔顾了数学教育的本质,要知道刚才学生的回答完全是合理的。150÷3=50(天),(此处表示的是假设每日吃一片可以吃多少天?),50÷2=25(天)而该教师在有学生有这层次学习需求时应该给予合理解释。

观点:小学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以培养学生素养为基本目标,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包括要使学生懂得数学的价值,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自信心,有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能力学会数学交流以及数学的思想方法;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为基本目标,包括观察与比较,分析与综合,抽象欲概括,判断与推理。因此,CAI课件设计要注意设计良好的人机对话,使课件具有较强的人机交互互动性,能实现生成。切勿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认知特点。数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会学”的本领,即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应该领着学生走,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应该扶着学生走,而不是推着学生走;要含蓄的讲,而不是直白告诉。要把学习的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培养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优化学生的学,而不是成“CAI课件放映员”,只注重演示现象,而忽略数学之本质

三、课件喧宾夺主,忽视学生主体性

镜头五:在景山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圆柱圆锥的认识》:

(1)游戏导入

师:课件出示旋转正面画有鸟、反面画有鸟笼的教具。

问: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鸟在鸟笼中的效果?(旋转)

师:旋转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课件出示宾馆的旋转门。今天我们要来看看数学中的旋转。

(2)观察旋转图片,认识立体图形。FLASH课件出示:旋转长方形,问得到什么?认识圆柱,指出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高。宽是圆柱的底面半径。针对具体实物圆柱,指一指,半径和高,指出高有无数条。

(3)以同样的方式教学圆锥的认识。

(4)书上相关的练习以PPT的形式一一出示。

(5)全课总结,边总结边回放课件。

质疑:首先,此处教师运用FLASH技术把长方形、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圆柱、圆锥的过程用多媒体制作出来,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但是在整节课中,我们可以看到,课件贯穿始终,教师没有板书,甚至没有教案也行,整个课件就是一个课本大搬家,鼠标一点就过去了。没有学生的感知、观察、操作、想象,于是,笔者不禁要问了,这堂课是CAI课件是主角,还是学生是主体。答案当然是后者。而整节课以课件贯穿始终,更多的关注了CAI课件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生命,学生的主体性似乎沦落了。

苏教版音乐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小提琴曲《苗岭的早晨》,感受作品表现的意境、A-BA的结构形式和不同段落的音乐特点。

2.积极参与听、唱、动、奏等音乐实践活动,跟音乐模唱苗族飞歌的曲调。

3.在音乐活动中初步感受和体验苗族独特的音乐文化。

二、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学唱苗族“飞歌”。

1.师:小朋友们,老师放假到南方旅游,那里的景色可美了!到处都是绿油油的大山,到处都飘扬着这样的歌曲。(教师范唱飞歌曲调)2.情境模唱,学生初步感受“飞歌”音调。3.(出示旋律图形谱)老师把这首乐曲中最主要的几个音符写出来,请学生跟着老师唱,并用手势帮助唱准音符的高低。4.初步感受飞歌中的特色音b3,跟着音乐模唱。5.欣赏不同乐器演奏的“飞歌”,要求特别关注色彩音b3,并跟着音乐哼唱。6.了解这段旋律就是苗族特有的“飞歌”。7.结合短片,简介苗族。

(l)头上和脖子上都有漂亮的银饰。(2)居住在西南的大山里。(3)飞歌是苗族人最爱唱的山歌。

设计意图: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用“回声”来模唱“飞歌”的旋律。通过画图形谱和对比演唱,初步了解“飞歌”中的骨干音和色彩音,并能跟着音乐模唱。欣赏不同乐器演奏的“飞歌”,激发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进一步熟悉“飞歌”的音调。

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细化欣赏“飞歌”主题。

1.师:今天,老师推荐给大家欣赏的是《苗岭的早晨》,它是根据苗族飞歌的音调创作的。飞歌的旋律就藏在当中,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到飞歌的旋律就跟着哼唱。2.引导学生关注小提琴的音色,引出乐器,了解乐曲的演奏形式是小提琴独奏。3.简单了解小提琴:(1)认识小提琴的外形。(2)了解小提琴有四根弦,最里面的l弦最细,最外面的4弦最粗。(3)跟着老师或同学学习拉奏小提琴,再次体验小提琴优美的音色。4.分组演奏小提琴与钢琴,体验两种乐器的相互配合的效果。

设计意图:模仿小提琴演奏,初步了解小提琴的外形和音色,了解弓与弦的粗细,为后面的欣赏做铺垫。通过模仿小提琴与钢琴的互相对答,感受两种乐器的不同音色,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熟悉“飞歌”主题。

欣赏全曲。

1.师:下面我们完整感受乐曲《苗岭的早晨》,听听飞歌出现在乐曲的什么地方,出现了几次。引导学生参与“飞歌”的欣赏。2.老师出示色块、图形和线条,引导学生用色块、线条和图形表现音乐的相同与不同。3.通过学生在黑板上贴图形,用自己的方式表现音乐的结构为三段体。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飞歌”已经相当熟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欣赏全曲,借助“飞歌”出现的次数和位置,让学生形象地了解音乐结构,并尝试用图形、色块与线条表现乐曲的ABA三段体结构。

欣赏乐曲第二乐段。

1.欣赏第二乐段的第一主题B1,并与第一乐段进行对比。2.引导学生跟着音乐拍手,并用图形谱加以引导。3.边拍手边加上“535”唱一唱,引导学生发现隐藏在该段乐曲中的“飞歌”主题。4.请男同学在双数小节加上“嘿嘿”的呐喊声,将音乐情绪推向。5.完整欣赏乐曲第二部分,了解第一主题Bl在第二乐段中出现的次数,感受小提琴与钢琴的完美配合。6.(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第二乐段第二主题B2的图形谱)引导学生跟着图形谱欣赏音乐。(1)聆听主题B2开始的比较低的三个音符,了解是用小提琴的粗弦演奏。(2)-边模仿演奏一边唱出句首的三个音符555和111,了解这段旋律仍然是由飞歌的曲调变化而来的。(3)加入响板和铃鼓等打击乐器参与演奏。7.完整欣赏《苗岭的早晨》,参与音乐演奏。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第二乐段的欣赏加入了演唱、律动、图形谱和打击乐器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体验的基础上加深对音乐的感受。

拓展延伸。

1.拓展欣赏含有“飞歌”的音乐片段:

女声独唱——《苗岭飞歌》(阿幼朵)

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

女声独唱——《苗岭的早晨》(吴碧霞)

2.师:老师这里有几段音乐,你们听听当中有没有“飞歌”的曲调藏在里面,听到后举手告诉老师。

3.结语:今天我们欣赏了小提琴独奏《苗岭的早晨》,还听了好几首含有飞歌曲调的音乐作品。同学们对飞歌的旋律一定已经非常熟悉了。课后,希望同学们到网上下载这些音乐作品来听一听,体验飞歌给我们带来的美的享受。

2.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教师让学生听了三首含有“飞歌”主题的音乐作品,一是作为检测,二是再一次让学生了解飞歌独特的主题,三是为了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三、教学反思

《苗岭的早晨》选自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这首乐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陈刚先生1975年根据同名口笛独奏曲改编而成的一首小提琴独奏曲。其素材取自贵州黔东南苗族“飞歌”的音调。苗族的飞歌明朗高亢,多连续的上下跳进,节奏自由舒展,往往是几个密集的音符后突然放开,任意延长,展现出站在苗岭上纵情高歌的律动特征,b3的运用给旋律增添了独特的韵味。作曲家保留了原曲中苗族飞歌的音乐语言,同时吸收民族乐器的演奏技法,结合小提琴的抒情特性进行创作。这首乐曲深受人们的喜爱,被编人多套教材,我选用的教材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如何让三年级的孩子对欣赏该乐曲保持“持久的兴趣”,如何让他们能够熟悉和再认“飞歌”的旋律,是我在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让学生参与听、唱、动、奏等音乐实践活动,我从如下几个方面人手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音乐带来的美的享受。

1.情境导人,初步感受“飞歌”音调。好的“导入”,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即将学习的作品的内容和意境中去,做好学习的思想准备。根据低年级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的心理特征,我在课堂伊始,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小朋友们,老师假期里到南方旅游,那里的景色可美了!到处都是绿油油的大山,听,大山里到处都飘扬着这样的歌曲。(教师范唱飞歌曲调)接着通过做“回声”的小游戏,情境模唱,让学生初步感受了苗族“飞歌”的音调。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情境导人法使学生如临其境,它的本质特征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此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

2.参与音乐实践,强化音乐感受。新课标指出,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是在生动、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生成和实现的。

由于三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容易分神。因此,我设计了多种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反复聆听、模唱飞歌的旋律。如,运用图谱解决“飞歌”学唱的难点,把飞歌中最主要的几个音符按照高低写在山的图形上,直观展现旋律的高低,引导学生较准确地演唱;请学生欣赏不同乐器演奏的飞歌,让他们跟着模唱等。在欣赏乐曲的第二乐段时,引导学生跟着音乐拍手,并用图形谱加以引导。然后再加上“535”唱一唱,引导学生发现隐藏在该段乐曲中“飞歌”的主题。请男同学在双数小节加上“嘿嘿”的呐喊声,将音乐的情绪推向。欣赏第二主题时,引导学生跟着老师边画图形谱边欣赏音乐。主题开始的三个音符比较低.是用小提琴的粗弦演奏。教师通过模仿小提琴演奏,一边演奏一边唱出句首的三个音符555和Ill,感受这段旋律仍然是用飞歌的曲调变化发展而来的。最后,再请学生加入响板和铃鼓等打击乐器参与演奏。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3.关注母语文化,开阔音乐视野。在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中,首次出现了一个词语一“母语音乐文化”。目前,世界音乐文化研究重点趋向本土母语文化,重视母语文化的音乐教育,是世界音乐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中华母语音乐文化”是由55个少数民族以及汉民族各个地域不同风格的音乐组成的。这也是我选择《苗岭的早晨》作为教学内容的初衷。

在这堂课中我紧紧抓住苗族最有特色的“飞歌”音调,让学生了解“飞歌”是苗族人最爱唱的山歌。通过模唱和参与音乐活动,不断强化学生对“飞歌”的感受,让“飞歌”深深印在孩子的脑海中。在课堂教学的最后,我给学生听了三首含有苗族“飞歌主题”的音乐作品,一是作为检测,了解孩子是否记住了“飞歌”的主题,尤其是色彩音的出现,能否准确辨别出来;二是再一次让学生聆听“飞歌”独特的旋律,加深对“飞歌”的印象。三是让学生聆听不同作品中的“飞歌”旋律,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音乐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欣赏音乐作品,我们也让学生简单了解了苗族。

苏教版音乐教学反思范文第6篇

/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化学教育 高中化学教科书 新课程改革 能源视角 全球视角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化学教学应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长期以来,自然学科一直被视为是西方学术的典范,在以往数理化的学科教学中,鲜见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渗透。为此,一些教育专家也呼吁在化学教育教学中应该重视结合化学学科特点,适当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为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元素在化学教育教学中的功能与作用,需要进一步厘清传统文化与当代化学教育的关系,有必要对化学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及其作用进行深入的剖析与研究。

1 传统文化元素内涵的界定

“文化(Culture)”这一概念由英国文化学家爱德华·泰勒(Edward Taylor)1871年在《原始文化》(Original culture)一书中最早提出了狭义文化的经典学说,即文化包括知识(knowledge)、信仰(belief)、艺术(art)、道德(moral)、习俗(custom)、法律(1aw)以及自然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习惯(habit)及能力(ability)在内的复杂综合体(synthesis)。此后,不少哲学家、人类学家、语言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等一大批学者专家试图从各自的学科领域来界定文化的内涵,不同学科领域对文化内涵也有着不同的界定。例如,哲学界认为文化从本质上说是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而存在主义则认为文化是对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存在方式的描述。故而,迄今为止仍没有一个统一公认的概念。收集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概念有二百余种。

相关专家考证,“文化”是我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语。“文”的原义,是各色交错的纹理;“化”是事物性质或形态的改变,又可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据《易·系辞下》称:“物相杂,故日文。”《礼记·乐记》载:“五色成文而不乱。”《说文解字》载:“文”,错画也,象交叉。“化”,原义为生成、改易、造化。“文”与“化”合并为“文化”二字联用,较早出现于战国末期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中。商务印书馆增订的《现代汉语词典》给“文化”的释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现当代,我国也有不少学者研究文化的内涵,例如,龙应台2005年10月在中国青年报撰文《文化是什么?》指出:“文化其实是道德、品位、智能积累的总和,它体现在人们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所处的自然环境。学者王小波则认为,文化是一个社会中精神财富的积累,它借助物质媒介如艺术品、书籍等等流传后世或向外围世界传播。企业文化学家秦在东教授指出“所谓文化是人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通俗地说,就是用文化的视角审视客观世界,从知识角度和情感方向上进行整体的价值判断,事实上就是人们对事物本身进行价值判断时所蕴藏的道德精神、法律精神等方面的特别关注。”

笔者认为,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或社会现象的客观存在,是人类长期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所形成的历史积淀物。具体而言,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地理、历史、文学艺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思维特点、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等等。而“传统文化”通常是指民族文化发展中积淀的相对稳定的生存方式和生存乐趣,是主宰人们思想行为的习惯化的程式。

2 化学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元素的比较研究

选取使用范围广、代表性强的人教版、苏教版和鲁科版的高中化学教科书为样本,通过对3个版本24册教科书各个板块内容的剖析,找出包涵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文本材料,其中涉及范围广泛,有科技、经济、政治、地理、历史、建筑、文学、艺术、哲学和宗教等内容。

2.1 引入传统文化元素内容的比较研究

3个不同版本的化学教科书在引入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内容时,有着一些相同的特点:首先,编者们都注意把传统文化元素与化学学科特点相结合,巧妙地融入到教科书中去。其次,都坚持正确导向,材料多选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再次,呈现方式多样,有诗词、成语、实物、图画等等。最后,编者们都注意选材的亲生性,侧重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①从选材的角度看,3个版本化学教科书都选取了我国曾取得辉煌成就的素材,如火药、造纸等四大发明、侯氏制碱法、陶器、瓷器和青铜器等等。这些素材既可以作为化学知识、概念的佐证,又可以让学习者了解中华民族古代科技发展的卓越成就,从而激起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认同感。②从呈现方式上看,都巧妙地将精美的传统语言文字融入化学学科中,有韵美的诗词文章,也有生动、平实、朴素的农谚俗语,如“按图索骥”、“杞人忧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粪和肥,肥料飞”、“万物土中生”、“雷雨发庄稼”、“何其相似乃尔”等等。这种极富民族特色的表述方式与当今化学理论在教科书中和谐共鸣,能够很大程度上调动学习者学习化学的热情,帮助他们理解化学情境。③从呈现栏目上看,3个版本化学教科书呈现传统文化元素的栏目可谓是丰富多彩。有“引言”、“正文”、“插图”、“尾注”、“联想·质疑”、“资料在线”、“交流·研讨”、“生活指南”、“动手空间”、“学以致用”、“化学史话”、“资料卡”、“问题解决”、“练习与实践”、“你知道吗”、“科学探究”、“科学视野”、“学与问”、“习题”等等。形式多样的呈现栏目,可以使学习者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沐浴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妙之美。

3个版本的化学教科书在引入传统文化元素的内容时既有共同特征,又各有所长。因此,选取3个版本的《化学与生活》进行比较研究,具体如表1所示。

由表1不难看出:人教版化学教科书,在引入传统文化元素时多以俗语、名言、古文典籍的形式引入,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凝练、深刻,展现得淋漓尽致;苏教版化学教科书在引入传统文化元素时则较多地使用精美的图片,更侧重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完美结合;鲁科版化学教科书在引入传统文化元素时则较多地使用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平实、实用、亲民,学习者能够切身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与魅力。

2.2 引入传统文化元素数量的比较研究

3个版本的化学教科书各有8册,它们分别是《化学(必修1)》、《化学(必修2)》、《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和《实验化学》。按照不同版本、不同模块对其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鲁科版教科书中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内容总数最多,达一百多处。从不同模块来看,各版本化学教科书中涉及传统文化元素的内容最多的模块都主要集中在化学(必修1)、化学(必修2)、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4个模块,所占的比例合计高达80%左右。而这4个模块中化学与生活模块所占的比例最高。就单个模块来看,涉及传统文化元素内容最多的是鲁科版的《化学与生活》,高达34处,所占比例为33.3%,最少的是鲁科版的《物质结构与性质》,仅有1处(是第97页利用AFM技术“刻”的孟浩然唐诗春晓),所占比例仅为0.98%。

2.3 引入传统文化元素的分类比较研究

借鉴有关领域的相关研究,将传统文化元素划分为5个部分,它们分别是:①传统思想(思想、意识形态、价值观等);②传统习俗(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③传统生活(衣食住行、日常用具等);④提出艺术(诗词、书法、绘画、音乐等);⑤文化遗产(传统技术、遗物、遗迹等)_3]。以此为据,对3个版本24册教科书的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从左至右分别为传统思想、传统生活、传统艺术、文化遗产)。

由图1不难发现:在传统文化元素划分的5个领域内,3个版本化学教科书中引入内容最多的是文化遗产与传统生活,合计总数分别为人教版84处、苏教版88处、鲁科版95处,所占比例分别为93.33%、93.62%、93.14%。涉及传统思想与传统艺术的部分较少,合计起来都只有几处,而传统习俗的部分都是空缺的。文化遗产与传统生活受到编者们的普遍重视,主要因为这2个领域与化学学科联系较为紧密,涉及或运用化学知识的部分较多,同时也有编者们所坚持的传统观的原因。整体上,化学教科书引入传统文化元素的领域反映了编者们始终坚持一种动态发展的传统观,秉持了褒扬性为主兼顾批判性继承的叙述原则。

3 传统文化元素的化学教育价值分析

化学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世纪的化学课程改革中应重视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以人为本;以学习者的发展为宗旨,要从化学不仅是一门有特定研究对象的科学知识而且是一种人类文化的角度去理解化学学科,把化学知识作为新世纪的公民所必须的科学素养来掌握;并使学习者正确认识应用化学研究成果的利与弊,从文明、道德、伦理、法律的角度对化学品及技术的消费进行反思。这样就可以使化学科学的发展达到与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的和谐统一,完整地体现化学教育的真谛。

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长期创造活动的结晶,它反映着人们当下的精神状况、价值取向,人们既是传统文化的缔造者,又是传统文化的缔造物。传统文化的特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本质的特征,认识、尊重和发展传统文化其实就是认识、尊重和发展人们自身。传统文化具有特殊的战略价值,人们要善于从战略的高度来审视和利用传统文化的价值,避免犯历史性的错误。

3.1 从继承视角和发展视角认识传统文化对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

美国著名核化学家西博格(Seaborg,GlennTheodore)教授曾说过,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恩格斯也曾指出,发现摩擦生火的意义超过发明蒸汽机,他甚至把这种发现看作人类历史的开端。《庄子·外物篇》记载“木与木相摩则燃”;《韩非子·五蠹》记载“民食果蔬,蚌蛤,腥臊恶臭,而伤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而民悦之。”从化学热力学的角度讲,摩擦生火就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火是人类打开化学大门的第一把钥匙,从此人类开始了利用化学促进自身社会发展的步伐。化肥的生产和使用,解决了地球上几十亿人的吃饭问题;化学医药的发展延长了全人类人均二十多年寿命……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化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

3.2 从历史视角和能源视角认识传统文化对化学教育的学术价值

火不仅是人类打开化学大门的第一把钥匙,也开启了人类利用能源的第一步。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我国早在明朝的《天工开物·井盐》里就有记载“西川有火井,事奇甚,……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化学不仅推动了人类社会历史与现代的进步,它也是人类未来能源危机解决的良药。

东西方传统文化有着巨大差异,从近代以来中国在自然科学方面被西方超越。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自然科学是阻碍还是促进,成为众多学者争论的焦点。然而,李约瑟(Needham)的研究表明: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发现或发明,大约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土壤化学的开创、造纸火药的发明、陶器瓷器的制作工艺、青铜器的制作、铁犁铧的锻铸等等,中国总是世界第一。以上事实说明,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不但不是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阻力,相反,可以成为其繁荣的基础。研究表明,在化学教学中相应地融入我国传统文化元素,是有利于学习者理解化学技术前沿问题的,也有利于繁荣传统文化,有利于继承发展传统文化中的可贵的文化自觉。

3.3 从多元视角和全球视角认识传统文化对化学教育的文化价值

化学是植根于文化之中的,化学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繁荣。研究化学和化学教育的多元文化是人类文化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多元文化学认为,文化因素是化学和化学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强调化学理论与技术都是一种文化产品。化学教科书是人类科技文明的载体,化学教学承担着向新一代传递人类文明的重任。传统文化是国人过往共同生活的经验,是长期比较选择后普遍认为合理可接受的内容,传统文化是化学课堂教学中师生间有效沟通的中介,它能够消融师生间的隔阂、促进生生间的团结协作。而将多种文化元素整合进化学课程中,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并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应对未来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代表人物小威廉姆·E.多尔(William E.Dole)曾激烈地批评过单纯地只强调“学科教育”,他倡导的是一种多元文化背景下蕴涵传统文化元素的“学科教育”,也就是一种所谓的“源于某个区域但又联系全球的文化感”。大卫·尼尔森(David Nelson)等人也曾倡导过在学科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应该尊重所有人种的多元文化。因此,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既要反对妄自菲薄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又要警惕夜郎自大的狭隘民族主义。

3.4 从生命视角和环保视角认识传统文化对化学教育的学生生命发展价值

苏教版音乐教学反思范文第7篇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生活事件;家庭主题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4-0046-03

【作者简介】陈桂萍,南京市浦口外国语学校(南京,210031),高级教师,南京市品德学科带头人。

儿童品德和社会性的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此儿童的生活是品德课程的基础。教学中,教师常常运用儿童当下的生活事件开展活动,将课堂负载的世界与儿童生活的世界打通,以此实现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的课程理念。

一、当前家庭主题教学中运用“生活事件”存在的问题

家庭主题类内容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分量。因此,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选择学生家庭生活中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事件”作为教学的起点,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发学生的道德体验,但是在“生活事件”的运用方面存在以下的误区。

1.虚拟的“生活事件”远离真情。

真实的生活事件才有可能感动人。在家庭主题的教学中,我们或组织亲情故事交流活动,或围绕某个主题讲述家庭中发生的故事。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上《父母的疼爱》一课时,有教师提出这样的要求:小组内说一说我们和父母之间发生的感人的故事,看谁说得最能打动我们,我们就请他在全班交流。为了满足教师的要求,学生们在小组内带来了很多家庭突发的“意外”:“身患绝症”的家长,“破碎”的家庭……这些虚构的故事还能有几分真情?这些虚拟的生活事件,没有以真实生活为基础,无论多么“感人”、逼真,都会让人有疏离感。因此,这些事件并不能让学生获得真切的道德体验与感知,更无法形成真实的道德行为。这背离了道德教育的初衷。我们引导学生讲述的生活事件,应从道德教育的角度出发,选取课程需要的片段,凸显亲情,放大父母关爱子女的细节,事件本身不能虚构。

2.特殊的“生活事件”远离学生生活。

在课堂上,我们通常会选取一些伟大的、感人的事例,以达到渲染主题的目的。还以《父母的疼爱》为例,教师在学生讲述亲情故事后,讲述了“托起生命的奇迹的故事”,父母在缆车坠地的一瞬间,把两岁半的儿子举起,保全了儿子的生命,自己却摔得粉身碎骨;一位母亲把自己的手送进黑熊口中,救了被黑熊袭击的儿子。深情讲述,配上图片和音乐,确实能让学生被这种大爱打动。

我们承认,伟大与崇高的“生活事件”具有震撼力,是伟大的爱,但却与儿童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距离,我们应引导学生从普通的生活事件中感受父母的爱。从特殊的、非典型的故事回归日常生活事件,可以让学生从这些生活琐事中认识自我、感受生活,从而塑造品性和人格。这才能让“伟大”接地气,让日常生活真正走进品德课堂。

3.虚妄的“生活事件”让学生远离成长。

道德教育要为儿童的未来负责,儿童也必定要长成成人。但是,现在与儿童是未来和成人的必由之路,也就是说,儿童当下生活具有无可替代的教育价值。有些教师用人造的道德生活事件取代学生正在进行的道德生活事件,这样,学生的道德体验就会脱离现实、具体与真实,走向虚假、空洞与抽象。

例如:在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上《现在的我能做什么》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为了启发学生联系生活思考在家庭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形成初步的感恩意识,在道德实践环节出示连线题:我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选项有:小老师、小喇叭、小护士、小眼镜、小拐杖、小棉袄、小导游。三年级的学生是家庭的核心和宝贝,一家人围着他们转,很少能成为上述选项中的角色。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们只能凭空想象,课堂看似热闹非凡、精彩纷呈,实际上事不关己、说说而已。

二、“生活事件”的有效运用

生活事件可以增强教学的真实感。有效地运用生活事件,能让学生通过认识、感知、体验,获得道德认知,形成道德情感,促进道德发展。

1.内容选择关注主体性。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选用了大量的与儿童家庭生活、日常生活场景相关的资料。但由于教材编写是十多年前完成的,因此有些生活片段,并不能代表学生当下的生活实际。很多时候,学生带着好奇心去阅读这些故事,却没有进行深入思考,无法与文本产生共鸣,更无法激起内心的道德冲突。因此,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在深入了解学生与父母交往中遭遇的真实问题的基础上,自主选取那些最能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典型事件,并让其成为教学资源,然后通过课堂讨论、对话等活动,诱发学生的道德冲突,深化其对道德的感悟与理解。

2.学习方式突出体验性。

在生活事件中获得道德成长,是学生道德发展最生动的方式。这种成长主要以主体的体验、感悟为主要途径。因此,我们在品德教学中,针对家庭主题类教学,应充分挖掘儿童家庭生活中有意义的生活事件,x予儿童参与者、当事人的角色,引发儿童内心的道德冲突、反思、体验,引导儿童设身处地地感受、想象、思考与交流。儿童作为道德生活的小主人的自主性不断被强化,必然会产生源于内心的真实的道德感悟。

3.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关注生活事件,获得更丰富的道德感知。

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儿童眼中生活事件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并以贴近儿童生活的教育内容和形式,拓宽学生视野,引导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多角度认识生活问题,形成更丰富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如在《现在的我能做什么》一课中,学生谈到能为父母长辈做些什么的时候,都说给父母洗脚、给奶奶捶背这些公益广告中宣传的场景。其实学生能做的有很多,如孩子可以做父母、祖辈的小眼镜、小拐杖、小棉袄、小导游……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比如:在父母遇到烦恼的时候,我可以……在和父母一起旅游的时候,我可以……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病的时候,我可以……这样,学生的讲述就会自然而然地丰富起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情境练习,小组讨论:国庆长假到了,天天一家准备出游(或者去外地看望亲人),你如果是天天,可以帮助父母做哪些准备。以此让学生知道我是家中的一分子,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应该的。

4.引导学生更细致地体悟生活事件,获得更深刻的道德体验。

家庭主题的教学,指向儿童的家庭生活,目的是让学生感知家庭中的爱。所以教师应尽可能地呈现生活事件,让学生用心去经历、体验,体验亲情的美好温馨,体察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体会父母的奋斗与努力,体悟父母的付出与艰难,从而让学生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情感世界变得丰富起来,而这些只能在家庭生活的细节中挖掘。一位教师在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时就非常注重细节的把握。在初步感知父母子女间的亲情的环节中,教师出示两幅图,一幅是父亲背着孩子的画面,一幅是妈妈在校门口接孩子放学的画面。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父母的表情、动作,甚至眼神,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想想父母此时的心情,由此引出父母对子女的疼爱。这种处理方式把父母的疼爱这一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情感体验。有效运用基于儿童当下生活的事件,能促使儿童获得深刻的道德体验,继而使刻板、成人化的道德规范,变得真实可感。这样才能让儿童被生活触动,被细节打动,被情境感动,达到道德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5.引导学生辩证地分析生活事件,获得更全面的道德判断。

社会生活是多元的,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知与感受也各具特点。因此,教师应当依托生活事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帮助学生完成独立思辨的过程。在《父母的疼爱》一课中,教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件小时候用过的物品,并与同学交流父母对自己关爱的故事。此举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温馨的回忆中解读家人对自己的爱。在大家交流亲情故事的感人场景中,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我读幼儿园时拿同学的玩具回家,爸爸还过打我呢。”从他的语气中,分明隐含着不满。似乎还有几个应和的学生,“嗯,是的,我爸也打过我!”面对这一生活事件的不同解读,教师怎么办?忽视已不可能。孩子真实的心理往往最能激起同龄人的共鸣。所以,教师只能正视它,抓住这一生成的资源,调整策略,朝着既定的教学目标前进。教师坦然而从容地顺着学生的思维,请他说说他最难忘的一次挨打的经历。特别是当时的感受。学生们纷纷附和说:“我爸爸太凶了!无论我怎么求他,他坚决不同意给我买iPad!”“我眼睛都哭肿了,我妈妈也不同意我不去上钢琴课。”……面对学生们“控诉”,教师首先表示同情。接着,请学生猜猜此时此刻打我们的爸爸妈妈心里的感受会是怎样的,学生们一下子愣住了,他们从来没有这样想过!教师此时作为一位母亲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切地道出“打在儿身,痛在娘心”的感受,然后顺势布置作业:课后采访父母当时的感受,下节课上进行交流。同时开展“父母严格要求是不是爱我们?”的讨论,以此引发学生的道德冲突,让其明白“父母的爱是多元的,并非仅仅是满足我们的要求”这一种。

品德课程是活动型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支持者,应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架,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引导学生愉快地投入活动。品德课堂又充满着对话性,它强调对儿童文化的尊重,体现了一种师生平等的态度。因此在关注儿童生活事件的教W中,应讲求道德性,尊重差异,不轻易地比较、简单地评判,珍视每一个学生独特的生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余粤.儿童社会性品质的培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9).

[2]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杜文婷.浅议小学情境下的儿童道德社会化[J].基础教育,2008(11).

苏教版音乐教学反思范文第8篇

语文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目标的多样性,让我们的阅读教学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景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一直以来,语文教学侧重于教师按自己的思维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教学过程单调、静止甚至僵化,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牵绊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了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需要找准阅读的生长点,从根本上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一、觅矛盾生成点——催生学生智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应发展思维能力。”为此,我们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关键,它参与、支配着一切智力活动,是语文课程重要的教学任务。

(一)异中求同,生成矛盾

在进行阅读指导时,要抓住文本的要领,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寻找异同点,生成矛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的思考。例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伊索寓言》(三则)一课,在学生朗读葡萄架下的狐狸、牧羊的孩子以及大树下的狐狸说话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找出这三个人物语言的相同点,那就是——说谎。尔后,教师很自然地提出问题:这两只狐狸和放羊的孩子为什么要撒谎呢?学生带着问题自由地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词句支持自己的观点;同时,小组讨论谈谈对其中一个故事的想法。教师也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伊索寓言》中的三则小故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发现以下几个相同点:一是结尾都有一个道理,即为“格言式结尾”;二是每个故事都有一两个动物,故事的主角是动物,作者是采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的;三是狐狸和狼一般扮演反面不光彩的角色;四是这些故事都耐人寻味。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找到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加深了对《伊索寓言》作品形式特点的了解。同时,在课堂上学生也真正做到自己去寻找方法,去发现规律,去探求思路。

(二)同中求异,生成矛盾

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探究和发现。教材中的课文,往往蕴含着许多看似矛盾的地方。教学时,抓住这些地方设计问题,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是以《伊索寓言》的教学为例。教师提出问题:“葡萄架下的狐狸、大树下的狐狸,还有那个牧羊的孩子,为什么要撒谎呢?”在交流中,学生明白了这三个人物的不同心理: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而牧童是为了寻开心、捉弄村民,大树下的狐狸撒谎则隐藏着阴谋。通过对三者的比较,学生得知他们谎话背后隐藏的不同的心理。因此,教学中我们要运用比较的阅读法,从相同点中寻求不同之处,以扩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欣赏等能力。

教师在引领学生对这三个小故事的不断比较中,不断地生成新的矛盾。这让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迅速地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异中求同,同中见异,既突出课文重点,又活跃课堂气氛,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线的原则。在课堂中,它催生出学生一个又一个智慧的火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觅内容“联结点”——延展文本背景

在教材中,有许多文本的内容是相关联的。这种关联,或存在于文本的作者与相关作品中,或存在于文本所描绘的事件、景物、场景等内容中。如果我们教师能打破课文之间、单元之间,甚至是课内外之间的壁垒,巧妙地寻觅到内容的“联结点”,就能让教学内容变得丰富而灵动、深刻而有韵味。如,在教学《寻隐者不遇》一诗时,我设计了以下一些教学板块:

板块一:走近隐者。紧扣住题目中“隐者”一词,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知道哪些隐者。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回忆诸葛亮、姜子牙等隐者的人生经历,重点让学生回顾学过的《三顾茅庐》一文,联系文中有关隆中环境的描写,体会这些隐者的高洁品性。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学生进行角色对话表演。教师适时地追问学生(诗人扮演者):“你为何不辞辛劳来寻他?”又问下面的学生:“隐者为何要隐居山林?他为何要去采药?”在这样的交流中,学生渐渐领悟到诗人对隐者的仰慕之情。同时,隐者的形象也在学生心中逐渐丰满起来,隐者高洁的性格深深地印在了学生心中。

板块二:走近诗人。在以上教学的基础上,我又让学生阅读本册教材中后面出现的课文《推敲》,感悟文中主人公贾岛的严谨认真。同时,相机出示其他文人墨客对贾岛的评价,然后出示贾岛自己的诗作:“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学生在反复吟诵中,寻觅贾岛诗作的高明之处。至此,贾岛的形象也深深地刻在学生心上。

在上述案例中,我把古诗《寻隐者不遇》与课文《推敲》进行整合。这样加强了课文之间、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中,真正走进古诗所展现的广阔时空,与诗人心相通、情相融。

简而言之,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寻找内容的“联结点”,寻找文本之间共同特征。这不仅对文本中的形象有一定的理解,而且对作品的主题也有更深一层的认识。教师以简单的思维观,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打破课文、单元之间的界限,抓住课内与课外、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形成阅读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觅表达“比照点”——迁移运用写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站在表达的高度审视文本,我们就会发现不同的文本内容能根据表达方法的异同进行重组。在重组的教学内容中,引领学生比照不同文本的表达异同,能更加深化对表达方法及表达效果的领悟,从而能更好地让学生迁移运用这一写法。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望月》和《灰椋鸟》两篇课文,都有景物描写的段落,但所展现的意境与画面迥然不同。《望月》展现的是一幅清幽旷远的月映清江图,流露的是作者的愉悦之情;《灰椋鸟》所呈现的是壮观、热闹的鸟儿归林图,抒发的是作者对灰椋鸟的无比喜爱之情。这一静一动,让人感受到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趣味。基于此,我把这两篇课文中的景物描写进行重组,建构了一个新的教学模块——景语与情语。教学中,引领学生把这一静一动的两处景物描写进行比照阅读。在潜心涵咏中,学生走进文本意境和作者心境,领悟静态与动态描写的表达之异。最后,让学生迁移运用这一表达方法,仿写大自然中的一处景物(可以是一处山景、水景,可以是日出、日落,还可以是鸟语花香……)。

再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由《秦兵马俑》、《埃及金字塔》和《音乐之都维也纳》三篇课文组成。这是一组说明文。前两课课文,采用了一些相同的说明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把这两篇课文进行了有机整合。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被誉为世界的奇迹,作者是怎样将秦兵马俑与埃及金字塔的特点写具体的呢?找到相关的语段,细细地品读,可以动笔圈圈,简单地写写批注。”然后,让学生在汇报交流,使他们明白:文章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同时,相机引导,让他们体会这样的说明方法好在哪里,深化学生对表达方法及表达效果的领悟。最后,设计迁移运用环节,运用这些说明方法,介绍一处景物。教这些文章时,让学生去品味这些技巧的同时,也在自己的作文中试着去运用,增强了作文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