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本土文化的概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全球化 本土化 全球本 土化音乐教育 本土知识
引言
现今随着经济的频繁往来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一系列全球问题的产生使人们越来越密不可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角度也变得全球化了。“全球化”作为目前最流行的术语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世界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文化的交流也成为各国际关系的重要方面。西方学者罗兰·罗伯森“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概念的提出正是作为一种文化上的对策和设想,认为“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全球文化是以多样性和差异性为标志。作为全球化的对立面“本土化”以独特的生命力与之抗衡,世界文化将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音乐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使之也深受全球化的洗礼。“全球本土化”也给予音乐教育以重要启示。要深入理解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须从对全球化的认识开始。
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
全球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涉及到不同的学科和领域。邬志辉教授在《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中归纳了五种界定模式(传播学的界定模式、经济学的界定模式、文化学的界定模式、生态学的界定模式、政治学的界定模式),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多纬度的发展过程,各纬度在表现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全球化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对不同国家来说,全球化的意义可能是不一样的:全球化是一个矛盾性的发展过程,单一与多样、特殊与普遍等矛盾和悖论都同时并存与全球化的结构当中。”音乐教育属于文化范畴,所以在这里重点看看文化学的界定模式:“就文化的全球化而言,它不是一个日趋同质化(homogenization)和一体化(unification)的过程。相反,它是一个全球化和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普遍性、全球化和地方化之间矛盾公生并在全球背景下凸显强化的过程。”可见全球化在文化领域更多的是一种全球与本土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没有差异就没有交流的必要,没有交流就不会与进步,因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从观念上,全球化并不是一个同质化过程。至少对现在来说,那种认为非西方世界最终将因循一个单一发展模式的合流观念是过于简单化的。他没有考虑到各种全球化趋势中的复杂性因素。……因此,当今世界成为这样一个竞技场,全球化和它的对立物——本土化——各擅胜场,正在同时对个体和群体产生巨大的压力。”(杜维明《对话与创新》)著名文化理论家野健一郎也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种文化之间的接触越频繁,文化越趋多样化”。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同样也促进了各本土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说没有全球文化只有本土文化,各本土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未来世界文化朝着“全球本土化”发展。
在音乐的“全球本土化”中,印度小提琴音乐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小提琴是欧洲音乐的重要乐器之一,大约在两百年前传入南印度宫廷,现在南印度音乐会几乎离不开小提琴了。从音乐风格到演奏方式,印度小提琴音乐与西方小提琴音乐都有着极大的不同。相信也听过印度小提琴演奏的人肯定会为它们完全不同的音色留下深刻的印象。为适应印度音乐的要求,印度人把小提琴改为c、g、c、g定音,席地而坐演奏,把琴放在胸前和右脚之间。风格模仿印度的歌唱,演奏多滑音。他们采用自己的方式改进小提琴。使小提琴成为了印度人自己的乐器。现在印度小提琴音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印度传统音乐做到了真正的“全球化”,在现代世界中保持了自身的整体性和独立性,成为音乐的“全球本土化”的典范。
二、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
在全球化进程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一时代背景又向教育提出了挑战。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对全球化问题的反应慢一拍。缺少音乐教育基本理论的全球性思考。当看到音乐教育全球化这一概念时难免会误解为全球音乐教育的趋同,甚至是全球音乐教育的西化。这显然是对全球化这一概念的片面或不深刻的理解。由此引入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以更好的理解全球化语境下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是指所有全球共同认可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都必须适应本土的音乐教育环境,以体现本土人民的主体性:所有有建树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总是有地域性的,总是产生于特殊、具体的音乐教育环境.总是由解决具体音乐教育问题的人创造的,而后才具有了一般性并被全球的“他者”广为借鉴、学习和再创。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包括以下特征:
1、音乐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音乐教育的普遍性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音乐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种趋同。如音乐的终身学习和把音乐视为文化,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音乐等观念正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对话式教学正取代灌输式教学已成为全球音乐教学认可的方法等等。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在虽然各国音乐的终身学习等观念已被接纳,但各国的接受程度、范围各有不同:各国的教学方法也各有不同的运用。
2、音乐教育的一体化和分裂化的统一。音乐教育的一体化体现在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建立,如1953年成立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等。这些国际组织在全世界、在国家之间乃至在地区之间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如ISME在半个世纪来纠正了全球普遍存在的欧洲文化中心论,正式提出了世界音乐(WordMusics)教育的概念。“多元文化教育”、“世界音乐”、“全球观点”等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就在全球音乐教育一体化的同时,各国、各民族、各地方的独立性不断加强,珍视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传统以及保护和促进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努力,不仅是各民族国家,也是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一种追求。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成果正是各国、各民族乃至各地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3、音乐教育的国际化与地方化的统一。为了便于交流、沟通和比较,国际社会越来越采用为世界各国所共同接纳与共同遵守的标准与规范。但音乐教育的国际化并不是绝对的和单一的对应。如在一些术语概念上,由于语言文化和理解方式的不同则应慎重的理解和运用。
三、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体育社会学;农村体育研究;本土视角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6-0025-05
Local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rural sports
LUO Xiang-li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012,China)
Abstract: Today’s study of rural sports focuses more on subject contents, but lacks in study methods and perspectives. By analyzing the contradictive relation between “near experiences” and “future experiences” in rural sports, the author probed into the necessity of local perspective in today’s study by comparing the realistic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magination of “future experiences” and “near experiences”, explained its feasibility by analyzing today’s achievements in local study of rural sports, considered that we should, 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ly contemplate and control rural sports, maintain a local perspective besides referring to western sociological methods and theories and holding to the ground of modern sports, and therefore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 for localized study of rural sports: firmly root to the local ground; rely more on local study methods.
Key words: sport society;study of rural sports;local perspective
当前政府对农村问题的关切,促成了学术界对农村体育研究的关注,并取得了不少学术和实践方面的研究成果,如对农村体育的调查与对策研究等,这有助于指导农村体育的开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没有差别地看待农村体育,尤其是各地域的农村本土现实,完全以现代体育的视角审视,以城市的标准来规范农村体育,缺少农村体育运动区域特征及发展模式的深入探索,研究及实践指导也偏离了现实基础。对此,张万秋[1]的《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现状与展望――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体系出发》一文,进行了反思。由对农村体育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的缺陷分析,区分了社会研究中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强调在研究方式上,应该多采取作为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定性研究。为此,提出以村落社区为研究单位,以田野调查的方法进行定性研究,以实现研究视角和方法上的突破。研究认为要全面地审视与把握农村体育,参照西方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秉持现代体育的立场之外,还应该具有本土的视角。
1农村体育研究本土化取向的学理
所谓本土化,是指要建立符合中国本土情况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中国的社会实际。只有这样,研究出来的东西才符合中国的现实,才有价值[2]。用格尔兹的话来说,“本土意识”所代表的问题就是“近经验”与“远经验”之间的矛盾。所谓近经验指的就是文化中人们的生活常识与社会观念,它是一种本土的观念;远经验指的就是学者们用来分析、概括被研究者的知识和生活状况的模式和概念。它是一种异土的、社会界限外部的观念[3]。从这样的认识角度,可以看出农村体育本土意识的认识论支撑,也就是“远经验”无法解释本土的体育活动的现实,只有“近经验”才能提炼出具有乡土特点的问题与解释模式。
只有站在中国农村的基本国情及各地农民自在的体育立场,才能真正了解各种地方性的体育娱乐活动,获得促进农村体育发展的原动力。譬如,农村体育有其草根社会的质朴与丰富性。在活动内容上,诸多乡土体育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成为农村民众自在自发的活动,却不符合现代体育规范;在组织上,因农村更为习惯的是首属关系群体,而陌生于次属群体,便不同于建立在次属关系上的城市体育组织。故以现代体育的视角,则难以理解农村体育的问题,以及难以指导农村体育的开展。如依赖本土的首属关系群体,依赖乡土精英,以乡土体育活动的开展形成农村体育,反而比现代体育更具活力与效率。
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是社会研究的原动力,问题与矛盾促使人们思考,促使人们去寻求解决方案,并最终导致了研究形态的规范和发展。农村体育研究,要扎根于中国乡土社会的体育实践,也应该有自己的问题意识。但这个问题不是学者建构的,而是农民眼里的困境,他们的“近经验”,才是农村体育的真问题,真正的认识和决策应该开始于我们对农村体育“近经验”的研究。如此,就不是将农村体育的问题去图解现代体育的“远经验”,而是要推行一种本土化的研究视角,如此才能真正解决中国农村体育的问题。
而当前不少研究立足的视角,多借用现代体育的模式,以此审视农村体育的一切,由此“远经验”掩盖了农村体育现实中的真问题。其主要的研究误区不仅在于方法上,即农民的体育需求多停留于问卷调查,借助于西方现代社会科学理念来建构“中国农村体育结构”,并且参照“现代城市体育”。而且在内容上又停留于政府的政策解读,着眼于现代体育的发展,忽略民间乡土体育的“近经验”。以西方的社会学视角,切割农村体育的实际问题,将现代体育的需求硬塞入农村社会。由此对农村体育的把握总是隔靴搔痒,难得要领。
正如翟学伟[4]所认为:研究的本土立场即不直接通过西方学科中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来发现现象和问题,而是从本土的现象和问题出发,来寻求相应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应对工具,建立本土的学术概念、理论和分析框架。因此本文所强调的“本土视角”,就是以农村当地文化生活中自在的“近经验”为事实对象,从当地农民的需求和条件出发,而摆脱学术概念等“远经验”对农村体育的僵化认识,由此持有的一种研究立场,因而提出农村体育的研究应该强调与复归于“本土立场”,就具有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探究意义。
2农村体育研究的现状及本土化尝试
社会学研究的本土化思潮首先体现在社会心理学领域。英国心理学家希勒斯在1981年首次提出了本土心理学的概念[5]。1982年台湾学者杨国枢提出“本土性契合”标准的理论,认为“当地之研究者的思想观念与当地之被研究者的心理行为之间的密切配合、贴合、接合或契合,可以称为‘本土性契合’。”[6]20世纪90年代大陆学术界的“社会科学本土化”的声音则是对中国社会科学主体性的直接诉求,反映了一些有志向的中国学者不满足于80 年代对西方理论和思想的一般和简单地搬用,在他们看来,不能仅满足于以西方的理论框架、概念、范畴和命题来研究中国,因为这样存在着把中国人的经验装进西方的概念体系,从而把对中国问题的研究变成一种文化殖民工具的危险。但社会科学本土化的研究倾向并没有在体育学术界得到回应。这不仅是因为体育研究还在借鉴、追随现代西方社会科学研究的规范,自觉提升研究的规范和科学性;而且也因为体育学术界倾向于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等现代事物的研究,轻车熟路地遵循于现代西方研究范式就能够从容解决问题;而农村体育研究处于研究边缘,没有投入更多力量进行开拓性的本土研究。因此,农村体育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与探究,尤其在本土化方面,尚存在着较大的拓展空间。
2.1农村体育的研究状况
1)研究立场。在研究立场上,以现代西方体育较为成熟模式来检验中国的农村体育,以理所当然的城市社区体育模式作为标杆,来审视农村体育的发展阶段和不足,已经成为众多研究者不自觉的共识与前提,并造成一种假想的农村体育的荒芜与落后。因为把农村体育简单地认为是城市社区体育的翻版或延伸,就局限于现代体育的普及,而漠视内生性的乡土体育的活力,这种研究缺少对中国农村体育本身内容的考察。在这种研究视野中,现代体育似乎是超越时空的,是不需要具体场景,且与农村本身的状况没有关系的。因此农村只是现代体育推广的对象而已,乡土体育的特色被当成被改造的对象,农民的真切需求被当成无关宏旨的背景。这种忽视农村体育特色与条件的研究倾向,正是当前中国农村体育研究存在偏误的一个原因。
2)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上,以“远经验”的研究模式作为裁定“近经验”的手段,就多以概念推导评判农村体育,以问卷等定量研究方法为探求农村体育状况的基本手段,但对农村体育的解释度并不强。如以学术界普遍采用的问卷调查为例,问卷的设计、实施都较少考虑到农村居民的实际情况。这些问卷,因与农村民众的认识与习性不符,而难以获得其“近经验”的确切结果。譬如不少学者以体育人口的基本理念考察农村体育活动,以星期为时间段调查农民的体育活动方式,就与农村集市节律和农事安排有出入;对于学者来说是看不到真切的农民体育,对农民来说是不理解体育何为;而在问卷实施时,还较少考虑到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低下,甚至有众多文盲的现状,以及地方方言的障碍,使得问卷调查难以调查清楚农村体育真正的现实。而对于切入农村实际的田野调查,以及其他质性的研究方法,却在农村体育的研究中较少应用。由此,农村体育研究变成了单面向“远经验”的解释文本,而失掉了乡土体育之“近经验”的另一面。
3)研究内容。在研究内容上,以“远经验”的理想规范“近经验”的现实,即多以现代体育为目标,将城市社区体育的基本内容套用于农村社区,由此形成农村体育的运作策略。而对乡土体育内容却视而不见,这种脱离乡土社会背景的体育活动在农民看来无关自己的需求,在管理者看来又太遥远;那么,这样的农村体育研究,就难以全面揭示出农村体育的丰富性,也难以获得农民的真正认同,难以构建出可以兼顾现代体育的发展要求和农村体育的特色成果。譬如以农村体育活动开展为例,如以“远经验”的规范来运行,采用现代组织化管理形式,组织农民参加体育活动或比赛,则活动的组织成本较高,由此给体育管理及组织造成负担;而如果以农民的“近经验”来审视,农民自组织开展的乡土体育活动,利用乡土民间的关系资源,以及其他非正式的组织资源,就将活动搞得风风火火。那么哪种组织形式更具现实优势呢?现代体育在农村的开展需要资金、场地,如许多示范村建设的篮球场地,但使用效果不大;而乡土体育活动大都是因地制宜,适于当地环境的娱乐活动。从人与环境的和谐方面来看,乡土体育活动或许更具优势,但被我们“远经验”的想象忽略了。
2.2农村体育研究本土化的探索
现代体育肇起于西方发达国家,而广布全球。因此我们看待所有的体育活动,自觉或不自觉以西方现代体育的视角评判它们,形成了一种既定的立场。这样一种思潮对于促成现代体育的普及和提高,确实有其重要意义,但对于农村社会的一些乡土体育活动来说,则导致了不少问题,出现了解释的困惑。对于这些与西方现代体育不在同一个文化体系下的乡土体育来说,如果研究视角遵循于城市体育模式,以现有的概念为出发点,那么乡土的现实就被虚搁,就难以落实到事实层面上,即使是以问题为出发点,也是虚构出来的假问题。因此,对于农村体育的探讨,就要有意识地警惕以“远经验”的理想替代“近经验”的现实,而强调立足于本土视角;虽然这一方面的研究较为单薄,但还是有些研究在农村体育的本土倾向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研究立场的本土倾向。
当前农村体育研究立足于本土的研究还不多,但也有不少有益尝试。我们曾以村民的视角,探索农村体育问题,由此归纳出“村落体育”的本土概念,用来解释农村体育的基本特点和形态,获得了乡土体育解释的力度[7]。在该研究中,认为“村落体育”即在农村村落环境下,以村民为主体,以自在的或融合着娱乐消闲、健体的目的,所进行的非生产性的身体运动的统称。即以农民的眼光来看待农村的体育活动,而表现出乡土体育与习俗整合为一体,与生产生活混在一起的特点。这样,不同于城市社区体育的组织制度化。农村乡土体育主要是以非制度性的机制运行。其活动的形态特征是混沌的,它囊括了融入日常起居、岁时节气、婚丧习俗,甚至相关的迷信活动中的娱乐休闲等非生产性的身体活动;其主导的理念特征是自在的,它与现代社会中的明确的体育理念不同,功能并不很清晰。因为就村落文化意识而言,是非自觉的或是混沌、朦胧的,所有的村落文化诸如体育文化、节日文化、巫文化等都是模糊在一起的,具有萌芽的意义。如此来认识农村体育,就能够比较贴近农村体育的“近经验”。
2)研究方法的本土倾向。
在研究方法方面,也有一些研究者有意识地紧贴农村现实而采取参与式的个案研究方法等。如胡庆山等[8]的《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以湖北省大洲村为个案》,作者在大洲村村民家中走访发现,许多农户家里仍保留着祭神的神龛,每天他(她)们都对着神佛行朝拜夕叩之礼,于是解释为大洲村的农民体育文化地位已经沦丧,让位于传统的封建文化和现代的低俗文化了,由此引发作者的文化反思。还有如梅茂荣[9]的《关于苏北乡镇节日体育活动项目及其变迁的社会学调查――以响水县乡镇体育开展状况为例》,作者通过1990、2000和2006年的3个传统节日活动的比较,审视了节日中人们所从事的体育活动,如武术、秧歌、踩高跷、骑竹马、民俗舞、划旱船、拔河、秋千、灯会、庙会、舞龙、舞狮等;由本土经验而辨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对于新兴体育活动的接受度逐渐增加,而传统的活动却逐渐消退。这些研究都揭开了农村体育各具特色的一角,引人深思。
3农村体育研究的本土走向及建议
体育社会学在近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不仅在理论上走向成熟,而且在方法上也获得了长足的进展。许多经典教材及理论成果提供了社会体育研究的依据,其研究的方法也为社会体育的研究提供了技术保障。但要认识中国农村的乡土体育,还应该考虑到扎根于本土社会的特殊性。如在村民的观念里,体育仅仅是电视中的几个竞技比赛项目;如果以规范的现代体育审视整个农村体育,就忽略了当地的传统体育与游艺活动;这构成了理念上的偏差。而在实践方面,在农村僵化地推广现代体育,就存在活动方式与主体需求的难以对接等问题。由此现代体育的推广出现了这种弊端:既忽视了农民的需求,又浪费了体育的资源。
所以杨国枢[10]深有感触地说:“西化心理学采用西方探讨的课题、运用的理论、界定的变项、制作的测量工具,其无助于当地人之心理与行为的理解,无助于当地人之心理生活的改善,更无助于当地人之社会问题的预防或解决。”农村体育研究的本土化取向,就在于摆脱了研究者可能为西方社会科学的视野所迷惑的局限,树立起乡土体育与草根组织问题的主位意识和相关研究方法,从而获得对中国农村体育的行为及组织运作具有确切解释力和指导性的研究成果。由此开启一个打破现有观念界限,寻求对农村体育问题进行全面、有效解释,从“概念中心”迈向“问题中心”的更加务实的研究走向。使我们将大众体育的目光从城市转向农村,从书本转向行动,从理想转向现实,从理论转向实践,因而它也必然会促使学者开始关注农村体育的问题,关注草根的乡土体育问题。
3.1扎根于本土的立场
这里本土立场的含义,不仅只是相对于现代体育的中国特色,而且也是相对于城市体育的农村乡土特色;不仅是利用现代的成熟理论解读农村体育现状及组织特征,而且要根源于草根阶层的认识把握乡土体育资源与自组织关系,为当地农村体育发展服务。农村体育研究缺乏对农民“近经验”的足够强调,其突出表现有二,一是将农村体育当作可以分割的碎片,忽视了农村体育活动本身的完整性;二是戴着过于厚重的现代体育眼镜去看待乡土活动,缺少对民众经验本身的足够尊重。
因此,主要策略是增强本土化意识,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方法论为中心。即先生在晚年谈到“文化自觉”[11],就是围绕着中国的社会变迁,而脚踏实地从事本土定向研究。在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非均衡的背景下,农村地区间的体育文化发展状态十分不同,没有广泛而深入的本土调查经验,不可能对全国农村体育发展状况有真切的判断。随着西方现代化的扩张和文化观的传播,“规范/不规范”成为衡量体育文化先进、落后的标准,就成为了描述区域体育发展差异的尺度。在这个评价框架内,农村的、基层的、民间的、乡土的体育文化就被一些人看成是落后的文化,天然地被置于下风,当地人也会逐渐认为乡土体育文化是低俗、落后的。多样性的体育生态被单一性所压倒,乡土体育活动的丰富性趋于消失。这时,更需要研究者扎根本土立场,重建农民日常生活中的体育文化,农民的体育需求可能更多集中在精神娱乐方面,那么乡土体育活动就应该占据农村体育的重要地位而复归于民众的真实需求。
所以,增强农村体育研究者的本土化意识,逐步扩大本土化研究队伍,从团队上保障本土化运动深入、持续开展,是当前农村体育研究应该加强的方面。
3.2倚重本土研究的方法
研究不仅要有审视问题的本土视角,而且要有认识问题的本土方法。对于农村体育的研究,主要是扎根于具体问题的引向,而采取的针对性方法。因此,在农村体育的调研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多采用人类学的参与研究法、文化诠释法等,主要可从两个方面着手研究,一是深入的个案调查,以理清农村体育运作的内在逻辑;二是区域比较,以形成包含了具体的对中国农村体育整体的认识。
对于个案调查,可以为调查者获得第一手的直观资料,走出书斋和既有文字理论的框架,从活生生的农村体育活动中获取体验[12],获得灵感源泉。个案调查还有可能将乡土体育文本构建成关于农村体育发展的全面文本,挖掘出农村体育发展困境和优势背后的原因和动力。而区域比较则可以积累不同地区广泛而深入的个案资料,以期建立完整、真实可靠的农村体育形貌及与体育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社会景象。其次可以将农村体育的特点与农村的社会发展状况结合起来理解农村体育,并将农村体育置于中国国情中来发展。
我国农村体育的研究,已经从边缘课题转变成一门显学,并且取得了不少阶段性的成果。但要在此基础上取得更进一步的理论成果,在推广现代体育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农村体育研究的本土意识,维护好农村体育的本土文化生态,为农村体育实践做出切实的指导与贡献。本土意识下的研究,将开拓出农村体育研究原创性的新天地。如通过深入的个案调查、区域对比,挖掘其中的地方性问题;然后在农村体育内在发展的逻辑中归纳出独特经验与运行特色:当前农村的乡土体育与现代体育如何对接与融合?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的农民需要或者适合什么式样的体育活动?怎样组织和引导更适合农民当下的性情和行为方式的体育活动?这都需要切实以本土的视角、农民的眼光来研讨农村体育问题。当然,本土化视角实际上只关注到了以农村为代表的地方性知识这一层次;所以并不排斥现代体育的研究视角。农村体育问题的真正解决,需要不同视角下的众多研究相互支撑与结合。
参考文献:
[1] 张万秋,邱红. 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现状与展望――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体系出发[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22(2):8-10.
[2] 余建华. 关于社会学研究本土化的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东方论坛,2006(4):89-92.
[3] 王铭铭. 超越文化的局限:本土人类学与中国社会科学的思考[J].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7(20):38-58.
[4] 翟学伟. 人情、面子与权利的再生产[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0.
[5] 陈卫旗. 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的移植和应用方法[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40-45.
[6] 吴重庆. 农村研究与社会科学本土化[J]. 浙江学刊,2002(3):92-94.
[7] 罗湘林. 对一个村落体育的考察与分析[J]. 体育科学,2006,26(4):86-95.
[8] 胡庆山,王健,王维,等.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以湖北省大洲村为个案[J]. 体育科学,2007,27(10):40-48.
[9] 梅茂荣. 关于苏北乡镇节日体育活动项目及其变迁的社会学调查――以响水县乡镇体育开展状况为例[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1(4):34-37.
[10] 杨国枢. 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一、标准化营销战略
(一)标准化营销战略的概念
所谓标准化营销战略,是指随着各国消费习惯的趋近及消费文化的融合,跨国经营的公司认为全球市场的共性大于个性,即使存在某些细微的区别也可以完全忽略,从而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提供统一的产品,制定统一的营销策略,进行统一的营销活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的生产、营销以及相互竞争都相继突破了国家、地区和行业的界限,日益成为一种标准性的行为,标准化营销也随即成为一种流行的营销理念和营销趋势。
(二)标准化营销战略的优劣势
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进军世界市场时,都倾向于采取标准化营销战略,这和该策略本身所具备的优势是分不开的。
1.有利于塑造统一的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企业通过采用标准的技术来生产标准性能的产品,针对各个国家和地区间共有的文化特征和消费心理,设计出标准的产品名称、产品商标和产品包装,使消费者对该产品形成一个统一的、个性鲜明的、印象深刻的品牌形象,从而塑造出标准的企业理念、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这样通过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有力的宣传,不难获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接受。
2.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获得价格优势。标准化营销战略在采购、生产、研发、物流、分销以及促销等各方面进行标准化经营和管理,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这样会大大降低企业各方面的成本,从而有利于节约资源,获得价格优势,增强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竞争力。
3.有利于企业在全球的协调控制。跨国公司通过制定统一的产品策略、营销策略和管理策略,能够减少管理的复杂性,大大简化公司的运作成本及运作程序,提升公司的运作效率,并实现组织结构的单元化和管理控制的程序化。
然而,在进行全球化经营活动中,标准化营销战略本身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劣势。首先,标准化营销最重要的弱点在于它不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差异,想当然地把全世界市场都归为一种消费者群体,从而摒弃了不同区域的特殊消费需求。其次,标准化营销所宣扬的规模经济效益强调降低成本,这会使一些企业不是以市场需求作为出发点,而是根据自身生产能力来安排生产,最终导致企业与市场不协调发展。另外,从竞争方面来说,一味追求大规模低价格会导致企业间的恶性竞争,致使企业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来进行技术的创新及新产品的开发。
二、本土化营销战略
(一)本土化营销战略的概念
所谓本土化营销战略是指将不同国家及地区都作为一个独立的市场来对待,跨国公司根据每个目标市场的特殊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营销战略。本土化营销战略认为,尽管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越来越快,世界各国消费者的需求特征日益趋同,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消费者的需求仍存在显著的差异。
(二)本土化营销战略的优劣势
同标准化营销战略一样,本土化营销战略本身也具有其合理之处和弱点。具体而言,本土化营销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够更好地为本地市场提供适应性产品。实施本土化营销战略的跨国公司通过对全球市场进行划分,对各个市场的消费需求进行考察,针对不同的文化特征和消费习惯,制定相应的产品策略和营销策略,因而能更好地融合到当地市场中,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2.有利于优化企业在全球市场的资源配置。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进行投资时,可以充分利用东道国的资金、技术、原材料以及劳动力等,通过对这些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和调整,在生产及制造环节获得较大的优势,从而实现物尽其用、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3.有利于更大程度地融入当地文化。实施本土化营销战略的跨国公司能更好地重视和关注国外市场的文化差异,时刻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并根据当地文化因素的特点,对市场营销组合要素进行及时、适当的修改。
同时,本土化营销也有其自身的弱势。首先,跨国公司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制定不同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会导致消费者对公司品牌不能有统一准确的认识。其次,由于跨国公司实施不同的营销策略组合,导致在生产、研发、物流及管理等方面不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就自然会扩大其生产成本和营销成本。
三、全球本土化营销战略
(一)全球本土化营销战略的概念
通过对两种营销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单纯的标准化营销战略和单纯的本土化营销战略对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活动都是不利的,而应该站在全球的视角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地区差异,综合以上两种营销手段。因此,“全球本土化营销战略”这一中间战略模式应运而生。
全球本土化营销战略是一种“全球化战略,本土化行动”的模式,兼容了标准化和本土化的优势,在全球市场上进行总揽,对公司形象以及产品品牌等进行宏观的把握和统一的规划;在地方市场上进行细化,针对当地特殊的文化特征,实施不同的营销策略。这样既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经济,降低了生产成本,又适应了当地的消费差异,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二)全球本土化营销战略的形式
全球本土化营销战略是一种综合式的营销模式,对标准化和本土化进行适度的分配和协调是全球本土化影响战略的精髓所在。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可供参考:
1.品牌标准化,产品本土化。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树立统一、独特、鲜明的企业形象对于跨国公司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品牌标准化的同时,也应考虑各地消费者的不同消费习惯,对产品做出相应的调整。例如麦当劳,无论是在品牌设计还是店面设计上都进行标准化,配备统一的包装,布置统一的风格,提供统一的服务,而为了能够更好地融合当地市场中,其销售的食物在不同区域间却有着差异性。
2.产品标准化,营销本土化。这主要是指企业在营销方面的运作难以开展。营销和当地市场的文化特征是紧密联系的,而不同地区间的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就要求跨国公司制定不同的营销方案。可口可乐在全球实行产品标准化,即它的包装统一是红白两色;定为统一宣扬一种年轻、活力和快乐的形象;饮料的配方及口味也都是统一的,但它在特定市场推出的广告都是针对当地市场专门设计的,有着跨文化的感召力。
3.核心技术标准化,具体形式本土化。跨国公司对核心技术实行统一标准,保证产品的主要功能、用途及性能的一致性,这可以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同时,针对不同子市场的要求,可以对产品的一些附加形式做出稍微的改动。美国微软公司针对全球市场开发的标准化产品,并针对不同地区的语言差异推出了当地语言版本,方便了各国使用者的操作和运用。
品牌全球化本土化战略
随着全球化竞争加剧,“国际化”成为很多中国企业扩张市场、扩大规模的必由之路,几乎所有中国大陆本土的顶尖企业都已经或计划开始了他们品牌国际化的征程。如何让顾客对品牌忠贞不渝,如何让品牌升华为顾客的一种信仰,这已是每一个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的不同,往往出现跨区域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理念认同上的差异,这对企业发展全球性品牌战略无疑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文化兼容度越高,品牌的本土化程度也越高,与之相对的全球化程度也越高。这正是国内企业所欠缺的。
一、品牌全球化及本土化的有关概念
品牌全球化是个进程,指的是企业品牌和企业产品的流动冲破区域和国界的束缚,影响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的生活。品牌全球化还包括企业人员的跨国界流动。人员的流动是物质和精神流动最高程度的综合。
品牌本土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目的。一个事物为了适应当前所处的环境而做的变化,通俗的说就是要入乡随俗。本土化这一概念也广泛的用于不同的行业。本土化是现代营销观念的反映,它的核心是:企业一切经营活动以消费者为核心,而不是以商家的喜好、习惯为准绳,企业规范必须随地区性变化引起的顾客变化而改变。“本土化”的实质是跨国公司将生产、营销、管理、人事等全方位融入东道国经济中的过程,它有利于跨国公司降低海外派遣人员和跨国经营的高昂费用、与当地社会文化融合、减少当地社会对外来资本的危机情绪,有利于东道国经济安全、增加就业机会、管理变革、加速与国际接轨。
二、全球化还是本土化――品牌传播所面临的战略选择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把世界推向一个日益融合的社会,年轻一代中语言的障碍、习惯的差异正日益缩小,世界各地的人们――不论他们身在何处,都渴望得到共同的产品,并寻求相同的生活方式。
品牌传播全球化是指企业以全球市场为目标,其广告策略、表现方式、品牌个性形象等都采用统一化战略,通过品牌形象国际化元素的融入,以获取公众的认同与支持。实施品牌传播全球化策略的优势在于:首先,可以降低营销成本。品牌传播全球化在传播沟通方面实施统一的活动,使得广告、促销、包装以及品牌的其他方面的设计宣传成本大大降低,形成了巨大的规模经济效益。文化是一个地区特有的精神财富,是历史形成的特定价值观,是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的。所以,文化的差异将继续存在并会被进一步扩大。品牌的一半是文化,由于品牌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特征必然要经受来自各国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考验。世界各国文化的差异性决定了实行品牌传播本土化策略的必要性。
三、如何实施我国企业品牌全球化与本土化战略
(一)建设全球品牌
中国企业普遍认为拥有全球品牌对海外市场的成功至关重要,一些企业通过直接收购外国品牌来缩短品牌建设之路。但事实上,仅仅拥有一个品牌标识,或者在媒体宣传上投入资金是不够的,品牌的建设与管理是一个持续的、循环的过程,用户只有通过产品或服务的持续体验才能不断加强对品牌的认知。
中国的品牌建设之路与欧洲、美国大不相同。欧美国家经历了多年“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商品服务,品牌管理发展得比较成熟。
(二)实施本土化战略的方式
第一,树立当地企业形象。中国跨国企业在进入当地市场时,由于自身品牌在东道国的知名度不够,同时又是外资企业,通常会受到当地政府和消费者的抵触。如果能够实行人员、企业文化、物料、营销等本土化,在公众中树立本地企业的形象,中国企业往往会得到较多的认同和欢迎。
第二、贴近并迅速占领当地市场。中国国内企业由于对国外市场缺乏了解,同时又远离目标市场,不能紧跟目标市场的变化和发展,容易丧失市场机会。而实行本土化,选用当地人力资源,实现物料、研发、营销等就地取材,通过子公司对当地市场的观察,企业就可以根据消费者的要求和市场的变化在第一时间研发、生产,占领当地市场。
第三、发挥比较优势降低生产成本。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同时必然会考虑到成本的要求。实行经营本土化,可以帮助中国企业利用当地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降低生产成本,或减少库存,缩短生产周期,并节约运输费用,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第四、紧跟先进技术的发展方向。由于科技还不够发达,中国的跨国企业在与世界大型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往往因为不能掌握核心技术而处于下风。为了追赶世界先进的科技发展方向,中国企业通过在科技发达国家或地区设立研发机构,雇佣当地的高素质的技术人员、科学家,利用当地的硬件条件和丰富的科技信息,以提升本企业的科技竞争力,不失为一条科技振兴的捷径。
(三)品牌传播中全球化战略与本土化战略的融合
品牌的核心价值是品牌的精髓,代表了一个品牌最中心且永恒的要素,也是品牌传播的核心内容。它能让消费者明确、清晰地识别并记住品牌的利益点与个性,是促使消费者认同、喜欢、乃至爱上一个品牌的主要力量。从本土化视角出发建立品牌与消费者的关品牌传播过程实际上是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建立关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品牌应努力适应当地文化环境。
第一、品牌代言人选择的本土化策略。品牌代言人是塑造品牌形象、推广品牌价值的关键因素,从本土化角度出发确定品牌代言人可以拉近不同市场消费者的距离,使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建立更亲密的联系。
关键词:中国公共行政学;本土化问题;研究;不足
中图分类号: D0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6-100-2
引言
国外研究学者指出,从特定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中总结出来的行政管理成果,若不经过本土化处理在其他社会文化环境中解决行政问题适用性较差,也就是说,在全新的环境体系下应当总结归纳属于其自身特点的行政学理论和规律,但是对于我国而言,有关公共行政学研究以西方行政学理论和公共问题为主,这样一来导致研究内容同我国公共实际情况出现偏差,同时对我国公共行政学本土化实践指导意义不大。基于这种情况,我国在今后公共行政学研究过程中,必须进行研究对象的调整,将重点向国内转移,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行政学理论研究,以为今后本土化行政问题的解决对策的制定提供参考资料。
1 公共行政学本土化概述
社会学科在新的环境下出现并应用必须进行本土化过程,这既是这一学科的特殊性要求,同时也是新社会文化环境发展的趋势。对于我国而言,本土化最初在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研究中,尤其是社会学和心理学本土化研究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基于此,对公共行政学进行本土化研究也是该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
1.1 公共行政学本土化内涵
现阶段,本土化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历史、文化、经济等多方面概念。新事物本土化发展必须同社会环境、应用对象等相适应,同样中国公共行政学本土化也需要一中国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公共行政学理论的本土化处理来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在这四部分内容中,尤以“本土化的过程”不确定性较高,因此也是今后我国关于公共行政学本土化研究的重点和核心。从以上分析可以总结出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本土化内涵:以我国历史文化背景为依托,汲取西方发达国家有关公共行政学理论经验,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构建以中国特色为主的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创建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公共行政学科,为今后公共行政实践操作提供正确的指导。
1.2 公共行政学本土化内容
从公共行政学本土化内涵方面分析,公共行政学本土化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理论和概念、研究方式及工具、研究对象。站在研究对象角度分析,公共行政学的根本是本土化问题的解决,这就要求研究学者在进行国际公共行政问题研究的过程中应当逐渐将重点向国内公共行政问题转变,但是并不是指公共行政学研究对象就是本土公共问题,选择的标准必须符合相关的要求。
2 探寻我国公共行政学本土化不足表现及原因
无论是从学科理论体系构建还是从实践指导应用方面,我国关于公共行政学都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学科建设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通过对公共行政学科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公共行政学关于独具中国特色的理论研究、概念尚未形成,在对公共行政实践进行指导过程中经常出现偏差,指导作用不大,培养人才同社会需求不符,这些问题的存在都证明了一个问题:我国还没有构建属于自己的公共行政学科,本土化问题还比较严峻。
2.1 本土公共行政学缺乏原创理论
基础理论是学术研究的核心,一旦核心缺失,那么问题的研究也就会停滞不前,同样对于公共行政学而言,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概念、理论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本土公共行政学后续研究的基石,是一切关于学科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我国关于公共行政学研究都是以西方发达国家行政理论为基础的,如古德诺为代表的传统公共行政学、弗雷德里克新公共行政学、奥斯本新公共管理理论等。另外,学科的本土化可以从理论内容和语言表达来探寻,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公共行政学概念、理论、实践指导等分析可以发现,主要案例、理论表达等都是以西方发达国家行政学内容为基础的,从我国政府部门实践指导范例中很难发现属于中国特色的影子。
2.2 理论研究对本土化实践指导意义不大
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政府关于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定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同时加上政治、行政体制改革等的不断深化,政府职能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另外受到复杂环境的影响,由突发性公共危机引发的公共问题时有发生,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主体在社会发展中承担的责任越来越重,亟需公共行政基础理论体系指导实践,但是现实情况是我国公共行政本土化不足,在实践应用中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3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学本土化路径选择
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我国关于公共行政学本土化问题研究比较早,但是关于公共行政学本土化问题的反思和创新方面的表现差强人意。纵观我国公共行政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都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尤其是本土化问题随着社会发展日趋严重,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进行公共行政学本土化成为了当前学科研究的重点。
3.1 建立本土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
时至今日,我国传统形成思想对目前公共行政实践也存在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对现代人逻辑思维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影。因此要想从根本上了解和掌握我国公共行政文化内涵,必须从传统行政思想理论着手。有学者指出,我国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从传统资源中挖掘积极行政学内容对构建属于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对政府部门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应注意的是,改革并不意味着否决之前的所有,而是以当下实际情况为基础,通过对行政文化和环境的认识和分析来进行创新,有关这一点可以从我国部分高校行政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一举措的实施将会为形成我国公共行政学原创理论提供基础。
3.2 以本土公共行政实践问题为基础开展理论研究
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以实践为服务对象的,同样对于公共行政理论研究也是以实践问题解决为目的的,一旦理论无法应用实践问题,那么理论体系构建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在进行中国行政学本土化问题研究过程中,就需要从实践中积累。首先,中国公共行政学应当建立属于中国特色的价值导向。我国国情同英国、美国有着本质的不同,对于这一点在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应当提高认识。其次,以中国实践经验为指导。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前提是了解和掌握我国的实际情况,知晓我国公共行政学的本质,因此在探寻中国公共行政学本土化的过程中,应当对历史资料和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从而清晰我国公共行政过程,保证整个学科研究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提升公共行政学的应用范畴。另外在研究过程中还应当重视国际化问题和本土化问题。我国关于公共行政学研究一直以“国际学术前沿”自居,但是过程中应当正视这样一个问题“历史文化环境的不同其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存在差异的”,因此要想保障我国公共行政学的前瞻性前提是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了本土化问题。
3.3 加强行政学研究方法训练
中国公共行政学本土化研究过程中研究方法的确定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关于学科研究方法同理论体系构建,学科研究深度和广度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公共行政学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中应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哲学层面和技术层面,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还应当对具体研究流程、相关标准等进行确定,并检验研究方法在实践应用中的效果体现。这就要求在今后关于中国公共行政学本土化研究过程中,首先国家社科基金等应当加大对该项研究的资金投入,其次还需要我国权威公共行政学期刊等提供平台支持,以为公共行政学研究方法的规范性提供引导作用。
4 结论
综上所述,近年来,有关我国行政学本土化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内容也在不断加深,但是应当注意的是我国公共行政学本土化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研究还不成熟,在行政公共实践问题指导过程中应用价值还不高,还不具鲜明的中国特色,因此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还需加大力度。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地铁;VI设计;环保理念;本土文化
地铁VI设计是信息传播与公共视觉的载体,它与地铁的整体视觉秩序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将地铁的视觉识别系统规划纳入新的地铁视觉秩序与文化气质的整体构建之中,以特有的视觉符号系统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并产生记忆,从而传达地铁的理念和文化。运用本土元素反映环保问题,以直观有效的视觉文化语言传递给大众环保意识,有助于提醒人们保护环境、爱护公物。本文以长沙地铁的VI设计为研究对象,从环保理念与本土文化融合的多角度视野,探讨VI设计在地铁领域中的应用和审美体现,为长沙地铁文化传播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国内外研究现状
地铁属于城市交通工具之一,为地铁研发的识别系统,如地铁LOGO、地点指示牌、工作人员制服等具有识别作用的设计称之为“地铁VI(Visual Identity)设计”。地铁Ⅵ设计在地铁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1国外地铁VI设计的发展状况
地铁在国外有百余年的历史,作为视觉导向的地铁VI设计也日益完善。美国纽约地铁的文化传播不仅包括具有欧美风格的艺术品,还包括非洲与亚洲的装饰风格。莫斯科地铁建设之初,为了提升城市文化,经过不同艺术家和建筑师的精心设计,以各种人物和历史事件为主题,用石英岩和大理石刻成各种浮雕,既彰显富丽堂皇,又重温历史画卷。伦敦地铁的文化主要以广告为主,目的在于让人们充分了解该企业或品牌,使宣传效果达到最大化。
1.2国内地铁VI设计的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都有了地铁,许多其他城市的地铁也在紧锣密鼓地修建当中。因为地铁的舒适、便捷、环保,不仅很快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而且具有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经过提炼和加工,使城市文化的特点更加鲜明,城市文化的品位和层次得到提升。上海是世界级的海派文化都市,未来亚洲的金融中心,地铁运用时尚的壁画,让来往的人体会到上海的时尚、优雅、富有内涵的城市文化。南京地铁一号线设计专门的壁画,充分反映出南京的历史文化内涵。香港地铁将导视系统设置在站厅层的非计费区。这种设计有助于车站的管理,可增加乘客在车站内的往返次数和停留时间。整个车站的公共安全方面的标识设计均使用相同的卡通形象,色彩对比鲜明亮丽,字体效果一目了然。
2长沙地铁环境特征分析
2.1地理环境分析
长沙市地铁线路的特征及概览对视觉识别和大众体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014年4月,长沙地铁2号线正式开通运营,全长22.262公里,横贯长沙东西,成为长沙市东西方向公交压力和客流量最大的交通走廊。到2018年,长沙将陆续完成1号、3号、4号、5号等4条线路,将在长株潭三大经济圈穿梭自如。可见,长沙地铁的建设和发展是长沙未来交通的发展趋势,同时孕育着视觉识别系统资源的新生和成长。
2.2长沙人文环境分析
长沙拥有3100年的悠久历史和绚丽多彩的湖湘文化,长沙文化在湖湘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以地铁2号线为例,线路途经长沙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橘子洲和岳麓山,其他新建的地铁线路也将充分考虑到长沙的人文特色,将古迹名胜和风景区划人地铁规划范围内,使人们能快速便捷地到达每个旅游景点。长沙的人文环境镌刻着文化的烙印,将城市生活气息、历史积淀等渗透在长沙生活环境的各个角落,与视觉体验融为一体。地铁视觉识别设计一定能在长沙独特的文化内涵中找到合适的视觉定位,发挥应有的作用。
3长沙地铁VI设计分析
长沙地铁的VI设计是把长沙地铁文化推向全社会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借助于地铁VI设计,以特有的视觉符号系统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并产生记忆,从而传达长沙地铁的理念和文化。目前,我国在地铁VI设计方面总体的理念指导不够,环保概念和本土文化地结合在创新运用方面依然有限,存在着对地铁特色功能、文化定位不明确和对于传统文化与环保概念感知不强烈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3.1通过地铁公共艺术来传达环保理念
在长沙地铁Ⅵ设计中以环保概念和本土文化内涵作为支撑点,通过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来吸引大众眼球,再基于本土文化上编著关于环保的小故事来反映环保理念的重要性。在设计地铁公共艺术时,可以采用湘绣这一传统手工艺――魅力丝线,岁月针传,既传承了经典文化,又用湘绣秀出了一片环保新天地。
3.2通过地铁广告来传达环保理念
地铁广告的受注目程度高、影响力广泛等特点能增加对产品的认知度。设计者可以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得、有个性的,带有人文主义色彩的地铁公益广告,在创作过程中融入长沙本土的红色文化,并适时定量的在各个地点投放,耳濡目染,提高大众的环保理念。红色文化是具有革命性的、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文化。将红色文化运用其中,不仅能让大众铭记历史,提高了自身的责任感、荣誉感,而且还严肃地传达了环保理念的重要性。
3.3通过视觉识别导视系统来传播环保理念
地铁导视设计要注意它的规范化和讲究功能第一的设计法则。通过好的导向设计来取晚大众在乘坐地铁时的情绪。在地铁这种地下密闭空间中,不合理的导向设计会导致大众产生逆反情绪,精神紧张,不利于环保理念的有效传播。因此,在传播环保理念的过程中导视系统的设计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毋庸置疑,书写英国电影首先必须理解什么是英国电影,它的界限在何处,它何以区别于其他电影。这些问题看似浅近直白,但也绝非不言而喻,我们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每个角度必将对一部电影之所以被称作是“英国的”提出一种不同的思考方式。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是一种定义的方法,但评论家和历史学者却很少将法律法规作为定义英国电影民族性的一种有效手段。意识形态批评可以探寻电影在形成和维护英国民族观念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把民众想象为整个民族社群中分享共同身份的成员。文化历史学的角度可以探索英国电影植根于民族传统的各种方式。而受众研究则可以考察电影的宣传话语、评论实践以及观众如何与某种民族身份及民族性相关联。
我之前对英国电影的研究以不同方式吸收了以上各种方法。如同其他使用这些方法的学者一样,我或许总是太急于证明英国电影展现了一种富有凝聚力的、统一的、人所共识的国家影像。1下文将用这些方法进行更深入的论证,以避开一味寻找代表民族共识的影像亦或维持民族、文化形式和身份固定不变的界限。换句话说,我想通过上述角度引发人们对文化差异性的注意。
这些阐释似乎尤其适合用来审视当代电影。如今,新的电影制作方式滋生了多元文化主义、跨国主义和文化变迁。尽管这种发展趋势可能是有限的,但它还是对传统观念中的英国性和民族共识性的影像造成了强有力的冲击。我将指出,与其将这种电影看作民族电影的产物,还不如将它纳入后民族电影(post-national films)的框架。但我还将指出,这种对英国民族性传统观念的澄清正逐步成为早期英国电影史研究的成果。三四十年代的影片成了肥沃的土壤——尽管有人指出,当时民族共识性的影像占据了主导,可如今更多人正把注意力转移到对当时英国电影的差异性、以及共识性文化与跨国文化结合的程度上。
本土的和外来的
首先我还是要坚持对定义问题作一些说明。民族电影即专注于表现本土文化传统,唤起与探索本民族文化遗产的电影。这种定义看似合理,但是本土的文化传统究竟又是什么呢?依据字典上严格的定义,一桩本土的行为、事件或者观念必须能够在其发生地找到源头;严格说来,本土是外来的——或者说源自外国的——对立面。那么在文化领域,又有多少行为、事件或者观念在上述意义上能够纯粹地被认为是本土的,而没有丝毫外来和异质的影响呢?民族遗产果真如此的“纯洁”吗?亦或说,某种程度上它只是一种文化的拼贴杂烩与混合交迭,有时还呈现出反传统的、混合来自不同源头的文化特征?对于多元文化的社群—— 一个外来散居民族的“家园”——讨论本土性又有怎样的意义?我们正在谈论谁的遗产?正是这些问题开始困扰着本土性的概念。
传统的概念同样问题重重。我们可以宽泛地说,某部电影深深地植根于民族的或者本土的文化传统中,但是对传统而言究竟什么是重要的?一个行动、事件或者观念必须重复多少次或者持续多长时间,才能被称之为是一种传统?通常我们说的遗产属于继承而来,或由前辈传到我们手中。但是除了继承,我们又如何看待被创造、强制性的和输入的传统呢?在一个单一民族国家里,“遗产”的脉络必须回溯到什么年代,才能使得一桩行为、事件或观念被视为深植于民族文化或是一项本土传统?
《霍华德庄园》(詹姆斯艾弗里,1992)是一部很容易被描述为深植于民族文化传统的影片。从许多方面来讲,它似乎是阐释英国民族电影——更准确地说,英格兰民族电影——的最完美典范。由此,将这部影片读解为对英格兰神话的再现并不奇怪。一个古老、拥有漫长历史的国度,田园和传统式的精神内核,传承问题便尤为显得重要。电影从多方面清晰地展现了民族传统的观念。它援引了为人所熟悉的谈话以及风光、建筑和村镇的景象;浸润着传统中得体、优雅的行为举止和礼仪;重拾了英国的文学遗产——影片改编自作家E M 福斯特的经典着作。2
然而,将《霍华德庄园》视为“被发明的传统”(invented tradition)比“继承的传统”要更为合理。如果说电影人通过辛勤努力,使《霍华德庄园》保留了福斯特小说中的敏感和景象,那么他们也成功地重塑了一个“福斯特”,使之更像是一位古董商而非现代主义者,故事也成了一部古装片而非一部时装剧。福斯特电影化的庆典同样昭示着一种更深远的趋势,即现代主义的作家们融入到被建构的文学遗产中,成为其一部分。同样变革和融入的进程可以在晚近《霍华德庄园》一类的英国遗产电影中发现,如《火的战车》(休赫德森,1981)、《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詹姆斯艾弗里,1986)、《理智与情感》(李安,1995)和《伊丽莎白》(夏克哈卡普,1998)。这是最近的一轮建构,规范迅速被建立,传统很快被“发明”出来。当然,其中一些规范便意在塑造电影中传统、古老的面貌。
福斯特的小说同样也被认为对英国性的本质进行了反思,并非一味地遵循传统,也不仅仅针对剧中主角——代表德国系盎格鲁文化形态的疏勒格尔姐妹。这种杂糅性的意味,以及相生的游移身份,同样在叙述中以电影化的呈现不断强化。这从致谢名单开始就有所显露,名单采用前卫艺术的字体,由法国画家安德烈德莱恩用野兽派风格绘制。但这些举措并未将电影局限在狭小的民族传统的视域中,而是放置于整个欧洲现代主义和世界艺术浪潮之下。这一点都不足为怪,看看这部影片背后的多国资金支持和制作团体就显而易见了。(该片主要由英国、美国和日本投资,导演詹姆斯艾弗里是美国人,制片伊斯梅尔莫钱特是印度人,剧本由波兰裔犹太人鲁斯布劳瓦贾布瓦拉改编,她目前定居印度。)
国别电影还是后国别电影?
以上事例说明,传统与遗产、本土性与民族性是非常复杂的,绝不是想当然的问题。但情况一贯如此吗?亦或是,存在着一个时期,在此之前民族身份并非这般问题重重?有观点认为,确实存在一条清晰的界限。据此,半个世纪以来的英国电影在影像呈现上发生过一次转型:从同质化向异质化过渡。这个过程涵盖了自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伊林电影到八九十年代的英国新电影。伊林电影似乎描绘了一个共识性的民族,而如同《我美丽的洗衣店》(斯蒂芬弗里尔斯,1985)、《海滩上的巴吉》(格林德查德哈,1993)、《猜火车》(丹尼波伊尔,1995)和《我的名字叫乔》(肯洛奇,1998)之类的电影则清晰地呈现出更为暧昧的当代英国影像。更令人称奇的,恐怕要数我之前的观点,即在《霍华德庄园》这类看似纯粹和保守的英国电影中找到这种转型的依据。总的来说,考虑到战后英国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景观上巨大的变化,同质化向异质化的转型似乎不可避免。它尤其同新的社会文化阶层以及由特定族裔背景或由青年时尚确立并反映当地环境的亚文化社群的产生相呼应。此类特殊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归因于文化的分裂和多元化,并被广泛认为随着现代主义进程和后现代主义体验中信仰的丧失而形成。所以,从共识性的英国电影到异质化、备受争议的英国电影,转变确实无法避免。无论是隐蔽式的《霍华德庄园》,亦或更为自觉表现差异的《我美丽的洗衣店》、《海滩上的巴吉》、《猜火车》和《我的名字叫乔》,皆是如此。
在最近关于身份、文化和民族的争论中,类似“不稳定性”、“跨国性”等名词越来越多地成为焦点,相应的,旅行和迁徙、拘束和离散、边缘和杂糅成为主要的隐喻。3至于英国电影,我们可以在诸如《我美丽的洗衣店》、《海滩上的巴吉》等作品中发现这种趋势。譬如,蒂姆考里根对《我美丽的洗衣店》的讨论,强调了家的安全感和身份的稳定性始终只是环境暂时性的产物,而非深深地嵌入于传统中;事实上,身份是不断流动的,归属感总是暂时的。4与此说类似,沙瑞塔马立克认为《海滩上的巴吉》中英亚身份以及英印电影美学之间的张力,在电影形式上产生了一种杂糅性的。5
这些相对较新的电影,无疑是将多元文化主义和跨国主义的当代体验作为主题。它们探讨了在后殖民的英格兰,发生在不同的文化身份和形式之间复杂的、时而急剧妥协或对抗的关系。这些电影的产生,以及认同它们的批评话语,或许可以十分合理地看作是一种转型的暗示,即否定将这个民族想象成单一的、共识性的、有机整体般的社群。
这些电影还能够被看作是民族电影的产物吗?事实上或许将它们看作“后民族电影”更为有效,因为它们背离了将社群、文化、身份等问题归结为单一民族化的倾向。后民族电影的概念显然更好地强调了体现多元文化主义、差异性和杂糅性的电影。约翰希尔对这一看法持反对意见,他坚持认为我所谓的“后民族电影”完全可以用民族电影的概念来解释:简言之,不能仅仅因为英国拍摄的电影不再固守既有的民族观点,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完全丢弃民族电影的概念。他写道,我们不能“低估民族电影重构某一民族亦或不列颠多民族的可能性;以及不以同质化的、‘纯洁’的民族身份为前提,把握民族文化特性的可能性”。6
希尔并不仅仅在进行着一场学院派的理论争鸣,而在某种程度上介入了一场政策论争。考虑到单一民族国家维持着一套强大有效的法律机器,且政府电影政策以同样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在这些层面和术语上进行论证仍然十分重要。因此,从民族的高度出发,拍摄既不鼓吹同质的民族神话,但又关注社会文化差异,关注“不列颠‘民族’生活既有的复杂性”的电影7 ,这便是争论的必要性之所在。保证《我美丽的洗衣店》、《海滩上的巴吉》这样的影片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拍摄,精心运营、传播到最大范围的观众仍然十分重要。但问题是,以英国民族电影的名义来宣传此类影片是否有效,尤其是在“一个可辨识的明确的不列颠大语境中”,“使用和宣传那些民族的特殊素材”。8
1课程与教学论的本土化
1.1本土化和课程与教学论
本土化是指外来文化与本土原有文化相互碰撞、沟通、融合并形成新的本土文化的变化发展过程。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这是与本土课程与教学论既相联又相区别的概念,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和本土课程与教学论是指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两种状况和两种过程。由于中国现代课程与教学论主要是在移植西方近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几乎是西方近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翻版,所以,这里所谈论的本土课程与教学论主要是指中国传统课程与教学论。
1.2中国传统课程与教学论及其特色
传统课程与教学论是指在教育实践历史基础上形成的、经历代流传的教学思想体系。现代课程与教学论是指以传统课程与教学论体系为基础的、在现代课程与教学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与教学思想体系。
2课程与教学论为何要本土化
(1)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客观需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要进一步深化发展并取得良好成效,迫切需要符合我国文化传统和基础教育实际的、能够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理论即本土化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2)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是应对国际化课程与教学论思想挑战的需要,国际化绝不等于全面外化(全盘西化),而是要体现民族化和平等。在引进外国教育理论的过程中,常存在以下问题:
?P全盘照搬,不顾实际。翻开我国出版的各种课程与教学论书籍,内容里充斥着国外的教育理论与学说。不分“土壤”、“气候”的移植,难免有“南橘北枳”、“食洋不化”之虞。
?Q削足适履,失去自我。把本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纳入西方课程教学思想的体系中,好像只有这样才成为真问题的研究,才显得有真水平,才是真科学。这种做法就使我们的课程与教学论完全失却了本国文化根脉、丧失了自身特色。
3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建构的内容
3.1本国传统课程与教学论的现代适切性创造性改造
中国传统课程与教学论不仅源远流长、内容丰富,而且有许多是反映了课程教学活动规律、经过历史和实践双重检验的、优秀的、至今仍具有实践指导和理论借鉴价值的东西。
3.2本国课程与教学实践经验
20 世纪以来,我国在引进外国各种课程与教学论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课程与教学实际进行了多次改革实验,积累了丰富的课程与教学实践经验,涌现出多种课程与教学思想。
3.3国外课程与教学理论的本土适切性改造与转化
近代以来,我国引进了大量国外课程与教学理论,应当说,这些外来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引入对中国课程与教学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引进国外的课程与教学论,必须避免曾经出现过的偏差,需要对其进行语境和文脉的分析与追溯,寻求适应和切合中国文化根脉和教育实践的契合点,并且进行话语和范式的改造与转换,使其真正中国化而成为本土化的课程与教学论。
3.4本国课程与教学理论体系与研究范式的建构
长期以来,在教学与课程的关系上,我国秉持以“教学”而非“课程”为主导的话语体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着眼于“学”而非“教”;在“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上,不是从纯粹“理念”或“概念”(范畴)出发,而是从实践“问题”或“实用”出发。
这种以解决课程与教学实践问题、指导学生学习为目的的?n程与教学论与建立在思辨、实验和逻辑理性、哲学范畴之上的课程与教学论完全不同,正是我们所急需的。本土化课程与教学论建设,应当而且必须植根于本国文化教育传统的根基,实现理论体系、话语方式和研究范式的转换。
4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的策略
4.1继承与创造性转化传统课程与教学论思想
传统课程与教学论思想的继承和创造性转化,必须首先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所谓继承就是对传统课程与教学论思想的精华进行选择、吸收、利用,将其创造性地转化成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有机构成部分,使课程与教学论体现出鲜明的本土民族特色。
4.2借鉴与创造性转化国外课程与教学论思想
所谓“借鉴”,包含两层意思:借鉴发达国家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成功做法;借鉴发达国家现行课程与教学论的合理成分。前者可以使我们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及其理论建构少走弯路;后者则可为优化我们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方案和理论建设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