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指出社会参与学校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在社会参与的力量中,家庭对小学生成长最为重要。家长是否有效地协同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决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家校心育的协同开展,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互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化。

青少年学生的成长环境主要有学校、社会和家庭。其中,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参与学校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在社会参与的力量中,家庭对小学生成长最为重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整个社会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则是孩子在其人生道路上所接受的一切教育的基础。所以,家长的教育行为是关系着孩子良好个性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关系着民族素质、国家命运的大事。家长是否有效的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决定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家校心育的协同开展,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相互补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化。

目前,有关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基本上立足于学校如何指导家庭,认为学校在协作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现实中家长素质良莠不齐;另一方面,学校是从事教育的专门机构,拥有大量的教育专职人员,懂得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能按教育规律科学地对儿童施以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起主导作用有利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成为一个一致的过程。而如何深入进行合作,家庭在协作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如何发挥,未有较深入的研究。这就造成了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不高、流于形式的现状,在实践中存在着种种问题。

一、家校协同开展心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教师对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

我曾对本校部分学生家长,进行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调查。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认识到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认识与行动存在差距。无论是与教师的谈话或是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家长很少涉及或没有涉及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从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看,大部分家长缺乏参与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或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专业人员的事情,是学校的任务,自己只管孩子的吃、穿、住。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一上了学,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一股脑儿地全推给了学校,从思想上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不仅如此,他们还会把家长参与看作是学校推卸责任、是学校无能的表现。

在对数十名教师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有个别教师认为“与家长保持一定的距离会工作得更好”,认为“后进生主要是因得不到家长的关心”,“家长让孩子看电视太多了”,“觉得家长不关心他们的孩子”,“放弃了父母的职责”。有个别教师认为,家长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养差,心理健康教育又是新生事物,家长并不太了解,学校若组织家长参与心育麻烦太多,简直是自讨苦吃;或认为除了学校家长对学校的其他活动并不积极,他们跟教师在教育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见解和期望,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另外,一些学校认为搞心理健康教育只要建个心理咨询室或辅导室应付上级检查,在硬件上作文章,根本谈不上与家长合作;或只由个别教师面向少数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要与这些家长联系;或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热衷于编家长读本、讲概念,搞形式主义。

(二)实践中家校协作心育的误区

1.目的不明,活动简单化。在实践中,一些教师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归于家长,认为是家教不好。或者将家长会,家访等家校协作形式看做是向家长告状的好机会,很少与家长协商解决问题。反之,家长也会有这种行为。有了这样一道屏障,双方根本无法平等地进行沟通合作。另外,学校开展的活动少有心理教育色彩,与班队活动协同;或在家长学校活动时什么都讲,没有专题。

2.活动缺乏针对性,流于形式。学校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笼统而空洞,内容庞杂而无序。往往是班主任认为必要时就进行,许多是有了问题才想起家长。即使是已经开展的活动,也往往没有计划、活动记录和总结,在活动时间上时断时续,只是围绕几个大的时期如期初、期末、节假日等进行,就是健康教育板报和小报也是几个月才出一期,家长学校好几个月才组织一次活动,随意性、盲目性强,家长所获得的也只是一些规劝性的知识和技能,很难迁移到日常家庭教育中。

3.以学校为中心,双向交流少。许多学校在实践中采用简单的灌输方法,仅仅把书报杂志上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摘抄到黑板、宣传栏或小报上,算是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家长会几乎成了报告会——基本上是教师讲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或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家长只是接收器。这种单向交流,处处以学校为中心,只考虑到学校的需求,效果可想而知。

(三)专业人员匮乏,部分教师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家校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教师。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无论从规模还是业务水平,都不能与现实的需求相适应。专业教师相当匮乏,一所学校专职教师一般为1名,而需要服务的学生达几千人。部分教师尽管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的训练,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由于教育教学经验不足,还基本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有的教师仓促上阵,缺乏科学基础知识,容易误导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有的教师只是讲授心理学知识,并要求学生上课记笔记,划重点,在对家长进行辅导的时候也是如此,这种重知识轻体验的授课反而加重了学生负担。另外,部分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优秀师资的欠缺,是制约家校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

二、国内外开展家校合作的方法

1.国外如何开展家校合作

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家校合作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学校所采取的主要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美国学者按家长在学校合作中担任的角色分为三类:

①家长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家长以这种角色参与的家校合作方式主要有: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小报、家庭教育咨询、家校书面联系、电话联系和个别家长约见等。

②家长作为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者。这类家校合作的方式主要有:家长报告会、课外辅导、家长帮助指导职业实习和特殊技能训练等。

③家长作为学校教育决策参与者。家长参与决策的具体合作方式有:家长咨询委员会、教师-家长会、家长出任校董事会成员等。

2.我国开展家校合作的实践

在我国,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传统的“家长会”。根据学校工作日程安排,一般在开学、期末考试结束或举行大型活动之前,召集家长到校,沟通双方的情况。

二是近年来兴起的“家长学校”。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为家长提供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技巧。

三是家访。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将普防、随访和定期访问结合。家访可以具体个别地针对学生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家校联系,其最大的作用在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主动性。

三、我校家校协同开展心理教育的策略

(一)强化协作理念,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1.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提高教师的认识和心育水平。学校要创设良好的家校协作气氛,首先要培训教师,让所有教师明确协作的意义及目的,懂得学校与家庭的协作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利益。另外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提高教师的心育水平。我校全体教职工通过定期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如:①征定并阅读《中小学心理健康》杂志;②请进来,2007年7月我校请山西大学心理教育专家刘丽老师、2008年9月请太原电视大学的张奠石校长为全校教师作专题讲座;③走出去,2007年5月和2008年8月我校派专人到北京和哈尔滨参加了全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论坛;2008年10月校领导亲自参观心理教育示范校等等,通过这些方式一是让教师学习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认识,增加自身素质;二是掌握协作心育的基本要领,以积极的态度,接纳家长为协作伙伴,视家长为教育资源,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来。

2.通过参与活动和针对性培训,提高家长的认识和心育能力。我校主要通过每年落实“421”工程。即:4次家长培训会;2次家长参与的亲子活动;1次家长开放评价。

首先,每学年初要进行家长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参与教育的情况,及时捕捉信息。通过汇总,了解家长参与情况,已有的认知水平,进行针对性的培训。①对家长所存在的心育问题,划分类型,再有针对性地组织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能密切联系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②组织专家与家长面对面座谈,现场解疑。如:我校请山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的专家对全校家长进行专题讲座,随后进行了与专家的面对面交流;2008年请“知心姐姐”报告团的老师对全体家长进行赏识培训;③向家长发放有关学习材料,并推荐针对性较强的书籍;④请学校的部分教师、优秀家长介绍成长的经验,因为榜样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最容易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产生隐性和显性的综合效应。2007年11月我校组织学校领导、优秀教师夏燕萍和袁巧荣分年级与家长进行座谈;2008年5月邀请长治好家长周大淇对全校家长进行经验交流;⑤学校有针对性、有计划地组织一些亲子互动的情境活动,如:每年5月的体育节,亲子趣味运动会,设置了父母和孩子、父或母与孩子的项目;11月读书节,父母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并和孩子一起交流分享成果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们作为主要组织者,使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新的认识,并能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更主动地与学校协作。

(二)协调组织机构,促进家校协作升华

为巩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必须建立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因为家庭和学校建立有效联络时,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可能很难达成目标,需要学校从制度方面对合作加以保障与鼓励。

为此,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逐步形成从上到下的行政领导、主要负责人、家长委员会三方指导体系。行政领导负责抓具体协调工作,协调各方,齐抓共管,统一领导,形成合力;主要负责人实行指导与管理结合、扶持与检查并重的工作方针,保证家校协同发展有序,措施有效,目标明确,方案落实;家长委员中的专家、学者、家长代表负责调查反馈合作情况,通过举办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推动家校的有效协作,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三)从家庭教育入手,提高家长自身素质

1.开办家长学校,举办系列讲座,传播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为家庭、学校的协作打好基础。家长学校授课内容主要涉及: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既从学校工作出发,也从家长的实际需要出发,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参加讲课的有专家学者,也有学校的领导、教师,还有家长本人。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举行大型心理健康讲座以及经验交流会,给家长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如:在聆听了长治优秀家长周大淇的经验介绍后,家长写心得交流讲座感受。另外通过参观学生作品;召开小型家长座谈会,共同研究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如:2008年11月我校举办家长学校的代表座谈会,让家长学校的成员来到学校参观校园、学校的设施设备、参加学校学生的早操、进到教室听教师授课,并和校领导座谈等;2007年5月,校长、心理教育的两位专家和学校单亲家长召开了心理健康教育研讨,就单亲家庭的教育问题展开了讨论,为单亲家庭的教育指明方向。

2.家访是学校和家庭联系的重要渠道,形成家访制度。学校要求班主任每学年对学生普访一次,对学生存在的缺点和问题,主动从学校、教师的角度承担责任,不埋怨家长,不指责学生,和家长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进步。如:2008年9月我校召开了全校教师集体家访大行动,全校教师家访一位结对的学困生和一位单亲家庭的学生,走入学生的家庭,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和家长的讨论、了解,共同找到学生存在问题的症结,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和办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加强宣传和咨询,让家长和社会更多地了解并关注学校教育,形成积极参与教育的协作氛围。利用学校板报、广播、家庭教育小报等,指导家庭教育。请家长走进校门,参与学校活动,了解学校,重新认识学校,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如我校每年上半年举办亲子趣味运动会;6月举办学生综合展示活动;下半年举办“读书节”亲子共读书并交流分享活动;英语节家长参与活动,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活动,体验教育,增强亲子感情。

(四)挖掘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拓展教育功能

社区教育是时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更包括社区的、家庭的正规的、非正规的一切教育过程。实施家校合作,客观上必须进行教育空间的拓展,开展全程、全员、全方位的社区教育,让每个学生、每个家长,随时随地都有学习的机会,随时都能感受到“教育场”的作用,从而提高家校协作的成效。社会的教育资源丰富多彩,如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公园等文化设施,各类工厂、机关、部队,还有社会上各种文艺人才、英雄人物、离退休干部、教师等都是教育有重要力量。

学校主动挖掘并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把家长学校与各种形式的社区活动联系起来,加强指导与引导,整合与拓展教育功能,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大环境。

总之,家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开展,才能优势互补,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资料

1、程正方《学校管理心理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8

2、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8颁布

3、沈贵鹏载《教育研究》《关于心育的几点思考》2002年5月刊

4、姚本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家校协同 现代教育 新课改 要求 途径 问题

家校协同是指在现代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教育资源、教育力量主动协调、积极合作、形成合力,对教育对象实施同步教育,以求使教育效果实现最大化的教育模式。家校协同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新课改对家校协同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者也在实践中创造出许多新的途径,笔者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一、新课改对家校协同提出的新要求

1.新课改要求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学生的生活。“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培养具有完善个性、乐于并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生活化”的个人,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家庭和学校不仅是学生最重要的两个生活场所,而且是对学生生活最重要的影响者,双方只有积极沟通、协调,才能全面了解学生生活,走进学生生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新课改要求学校与家庭共同构建学生的价值体系。新课程改革要求在落实基本知识能力的基础上,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可是在现实教育中,在对待学生价值体系的问题上,学校与家庭往往不太一致。比如,当学校希望学生全面发展的时候,一部分家长却可能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业: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都可以不管。在目前全社会价值体系异常复杂的情况下,这种方向上的错位,必将大大降低教育的整体功能。所以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学生的价值体系,需要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

3.新课改期望通过家校协同保障改革顺利进行。从操作层面上看,新课程改革在教学方面有许多新的方式,这些方式能不能顺利实施,取决于家庭能不能积极配合。比如,在新课程改革展开以后,学生需要完成许多活动性课程教学,单纯在学校范围内不可能完成这些活动性的教学任务,家长的配合显得尤为重要。还比如有些课程试验区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减少或者不留家庭作业,这时家长不能理解和接受,这些家长希望老师多布置一些家庭作业,以充分安排孩子们的课外时间,这样他们才觉得放心,才觉得老师尽到了应尽的责任,这种理解上的差异,需要通过协调、沟通来消除。

二、新课改背景下家校协同的新途径

家校协同的具体途径很多,传统的方式主要是家长会、家访等,新课程实施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结合新课程的特点,又摸索出许多新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是学校教育走向民主和开放的必然要求,它标志着学校教育形态的变化。它主要是由学校聘请关心学校,热心教育事业,在教育方面有经验的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不但适时地参与学校的教学工作,而且还参与学校规划决策的讨论,日常的教学管理,并且随时可以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学校。

2.家长开放日。学校定期向家长开放,让家长走进课堂,了解学校,也是家校协同的新途径。在家长开放日中,学校和老师可以组织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提供多样化的参与机会给家长选择。家长可以进入课堂听课,也可以参观学校的校情展览。

3.教育沙龙。学校和家长通过“沙龙”的形式,定期在一起聚会,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交流,也是家校协同的一种新途径。由于沙龙交流具有休闲、宽松的特征,家长和老师可以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畅所欲言,有利于家长和老师平等地交流,有利于激发家长参与教育的意识,共同提高教育能力。浙江杭州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就定期举办这样的教育沙龙,深受家长的欢迎,并已渐渐成为家校协同的重要方式。

4.互动短信。学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通信公司合作,利用短信平台与家长交流,也是家校协同的一种新途径。学校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用短信方式将学生的个人情况,学生所在班级的情况,学校的情况以及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发给家长,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回复短信向学校和班主任反映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样,家长在百忙之中可以轻松掌握学生的基本动态,学校也可以通过短信了解家长的看法和建议,有利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融合,形成合力。

浙江嘉兴市实验小学使用这种“家校互联”短信平台,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在,每天阅读渗透着老师们浓浓爱生之意的短信已经成为家长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些家长甚至将老师们发送过来的短信每一条都保存了下来,记录孩子的成长史。同时,家长们也积极回复老师们的短信,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学校教育中。目前,这种“互动短信”式的协同方式已经向其他学校推广开来。

5.网络论坛。新课程实施中,一些学校利用互联网创建论坛,并把论坛地址告知家长,家长和学校可以通过在论坛留言进行交流,也成为家校协同的重要途径。家长可以通过论坛留言,向学校反映意见和建议,并且可以在论坛上与可以与其他家长教育经验进行交流;学校可以通过论坛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以便因材施教,另外,可以通过论坛把众多家长的观点收集起来,集中人力、精力进行分析和解答,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高学校教育的效率。

三、新课改背景下家校协同应注意的问题

1.学校和教师应掌握与家长合作交流的技巧,坚持主动、公正、平等和求同存异的原则,与家长和谐交流。另外,对特殊家庭和特殊人群的子女的协同教育,应给予更多关注。

2.家长要主动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同时,要对自己的孩子做出合理的评价,不能期望过高,眼高手低,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计划和学习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走好每一步。

3.“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学生才是教育真正的主体。在协同教育中,家长和老师都要倾听学生的心声,重视学生本人的看法和观点,让学生参与到家校协同的活动中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新课程实施中,只有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协调一致,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构建

一、构建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一)理论依据――协同学(Synergetic)原理

1.协同学简介

协同学亦称协同论或协和学,是一门研究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在相互协同作用下,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变的科学。它于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哈肯教授(H.Haken)所创立,是一门新兴的、影响最大的、普适性最强的横断学科之一。1973年,“协同”概念提出,1977年,协同学理论体系形成。该理论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法兰克福汇报》曾评论:“哈肯创立的协同学不仅是可以应用于许多方面的一种物理理论,它也是对整个世界进行观察的一种新方法。”协同论为人们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成了哲学的一种新思维。

2.协同学基本观点

协同理论研究的是开放系统在外部一定条件的作用下,其内部各要素、各子系统之间,如何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自组织(指事物或一组变量从无联系的状态进入到有联系的状态的过程)成为一个协同系统的过程。其基本观点如下:

(1)协同学的核心――“协同效应”

是指在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当外界控制参量达到一定的阈值时,要素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关联代替其相对独立,相互竞争占据主导地位,从而表现出协调、合作,其整体效应增强,系统从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态,即“协同导致有序”,有序是协同的产物。它认为,系统形成协同运动的关键条件是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有机联系、协作和配合。如系统中各要素彼此独立、互不相干,那就不会形成任何有序结构。

“非线性”是说,系统的行为并不是其子系统行为的叠加,而是由各个子系统相互调节和组织来决定的。从中可以看出,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不同的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功能。另外,在一个由各子系统协同作用而组成的复杂系统中,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不仅是各子系统的功能之和,还包括各子系统相互联系形成有序结构而产生的功能。

(2)协同学的硬核――“自组织”

“协同”思想揭示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机制与规律,提出了自组织的理论。所谓自组织就是系统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控制参量),当其达到某一临界值时,系统中子系统间的关系,便能克服独立运动而自发产生协同的现象。也就是说,自组织是系统有序化的内在根据,系统的协同效应是由自组织来实现的。

需注意的是,自组织不是以各个子系统受到强制或损害为代价的。例如一群工人,他们不是在外部命令的条件下(如在工长的统一指挥下)工作,而是靠某种相互默契,工人们就能协同合作、各司其职来生产产品,这样的过程就是自组织。否则,就是一个他组织。一般来说,一个系统的自组织性越强,系统的整体功能就越能达到最佳状态。

(二)现实依据――各种辅导模式的局限性

心理辅导按其服务对象和目标来划分,可分为三种模式:障碍性心理辅导、适应性心理辅导、发展性心理辅导。三种模式各有特点,具体见下表:

从表中各项比较中可以看到:每一种心理辅导模式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不可能普遍适用。现实中,心理辅导模式的单一化已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化和心理需求的多元化产生了尖锐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就要把这三种心理辅导模式加以协同,以形成一种优势互补、能发挥最大效能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二、构建的主要内容

根据协同学的基本思想,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模式,就是要把高校中各种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进行有机的联系和整合,使之从无序走向有序,以形成一个能最大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效力的系统。具体来说,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模式,需要其各个子系统间的有机联系、协作和配合,即在辅导模式、工作队伍、教育力量、实施途径和辅导形式等方面的协同。

1.辅导模式的协同

从上述对障碍性、适应性、发展性三种心理辅导模式的比较,我们知道,每一种模式都有其局限性,单一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多层次性,客观现实需要我们对这三种模式加以整合与协同。在对三种模式的整合和协同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对它们进行简单的拼凑或叠加,而是要分清主次,进行有序排列和组合。

我们知道,教育对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具有强大的发展功能,教育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发展性是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著名的教育家赞科夫也提出,学校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学生包括差生的发展上下工夫。从中可以看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性是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本质特征。另外,从对众多大学生的心理调查资料来看,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一般占总数的17%左右。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心理正常发展的学生。可见,在障碍性、适应性和发展性三种心理辅导模式中,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因其更符合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更符合大学生现实的心理问题而必将成为我国高校心理辅导的基本模式。因此,在三种心理辅导模式中应以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为主,障碍性和适应性心理辅导模式为辅。只有这样,三种辅导模式才能优势互补,发挥出最大功能。

2.工作队伍的协同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主要由三支力量构成,即医务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他们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力量和中坚力量。他们既有自身的优势与特长,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与不足。因此,需要三支力量有效配合,优势互补,相互学习,相互融合,从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队伍。具体来说,一要加强理论学习。在国外,心理咨询师需要接受长时间的专业训练,一般都有哲学或教育学、医学、心理学博士学位。二要进行实践操作。心理咨询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科学。在国外,心理咨询师在其可以独立开业以前,一般都有很长的一段由导师督导下的临床实践经历,并有严格的资格认证过程。三要以科研为指导。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要进行科学研究。为开拓视野,增强科研能力,可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及相关的学术活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除由这三支力量组成外,还需要有其他人员如学校管理人员、各科教学人员、学生等的支持和配合,人人有责,人人参与。如学校管理人员通过制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计划,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协助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等工作,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有序进行;各

科教学人员则通过本学科所蕴涵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结合具体教学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而学生作为受教育者,通过学校教育获得心理卫生知识,掌握心理调节技能,发展自身心理素质。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协同不仅是三支力量内部的有效配合,同时也是全校师生的相互支持与通力合作。

3.教育力量的协同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力量从学校内部来看,是以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为核心的全员参与(上文已论述)。而从学校外部来看,则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力量的协同,构建起以学校为主导、家庭和社会(社区)共同努力的整体教育网络。

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地位。首先,学校拥有良好的育人环境,有严密的组织领导体系,有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有一定数量接受教育的学生,有一定的场所、资金和设备等。这就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组织、师资、人员、场地与资金保障。其次,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有组织、有系统、有目的和有计划的,而不是零散的、片面的、非系统的、不完整的。再次,它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安排、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最后,学校教育面向所有学生,并以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因此,毫无疑问,学校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教育这支主力应与家庭、社会联手,取得它们的支持和帮助。因为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都与家庭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专家认为,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植根于家庭,显现于学校,加重于社会”。如父母离异、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冲击,极易引起心理问题。因此,家庭和社会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支持环境。

社会各种传媒要向学生宣传心理卫生知识,限制一些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娱乐场所,杜绝各种不良书籍和音像资料对学生的侵害。每个社区设学生心理健康关心委员会,举办短期培训班,向家长普及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提高家长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从而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仅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应突破校园界限,与家庭和社会紧密结合,形成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

4.实施途径的协同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课堂教学、学科渗透、课外活动和环境熏陶等。它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起主导作用,而其他途径通过渗透,起辅助作用。各种途径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自身目标,就必须借助教学这一中心途径。通过课堂教学向广大学生系统地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这是任何形式的教育也取代不了的。因此,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到学校教学体系之中,排入课表,并依据不同的年级层次开展相应的课堂教学活动。为使心理健康教育朝规范化、课程化方向发展,需要构建由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组成的全新的课程体系。它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并与其他课程和各类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形成协同效应。

除课堂教学外,学科渗透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有效途径。这不仅因为学科课程本身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学科教学本身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特地位,也因为各科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一方面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来设计教学,另一方面则要深挖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结合学科教学任务来融会和体现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心理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它打破了课堂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形式上的局限性,使学生更易接受,并能积极参与,也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课外活动来实施。其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有以下一些做法: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俱乐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举办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竞赛活动等。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交往、合作、做人、处事,增强了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了心理素质。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通过校园环境进行。校园里干净整洁、优雅美观的物质环境,积极向上、不断追求的文化环境以及充满关爱、平等和谐的人际环境,将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积极作用。

5.辅导形式的协同

目前,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个别辅导形式开展,团体辅导并不普遍。个别辅导主要着眼于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通过咨询员的咨询和治疗,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个别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障碍性、适应性心理辅导模式向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的转变,团体辅导逐渐被各高校重视和应用。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比,在受欢迎度、辅导效率、成效等方面都更胜一筹。这是因为:第一,团体辅导符合学生心理特征。青年大学生喜合群、爱模仿,易受团体成员影响,从众心强。因此,团体辅导深受学生欢迎,成效显著。第二,团体辅导提供了一种特定的社会生活机会,学生可以借助团体本身的影响力来学习某种生活经验或改变某种不良行为,并获得集体生活经验。第三,团体辅导能够有效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这一瓶颈问题。第四,团体辅导具有集体性和组织性的特征,可以大大提高辅导的效率。可以预见,团体辅导由于其自身的诸多优势,必将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基本和最常用的形式。在欧美各国,大力倡导小组辅导,美国中学的高中就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辅导。

当然,团体辅导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重视团体辅导并不意味着放弃个别辅导。由于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各有利弊,所以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各取所长,优势互补。

总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构建,需要上述各要素之间克服独立运动,相互协调,优势互补,从而产生协同效应,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合力,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功能。

三、构建应注意的问题

1.谨防简单化倾向

协同学认为,复杂系统是由其内部的各要素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的。这里的“非线性”意味着协同并不是各种要素的简单相加。因此,我们在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过程中,要防止简单化的倾向。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模式、人员、力量、途径和形式加以简单相加,就能产生出一个有序的、能发挥最大效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而是需要我们克服各要素间的相对独立和相互竞争状态,让它们产生相互关联、相互配合,才可能形成一个和谐、有序的系统。

2.重视系统的有序组合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三位一体 协同创新 小学全科教师 培养路径

一、“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机制下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时代背景

(一)国家教师教育改革深化与“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机制下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

教师培养模式是高素质教师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1]。随着国家教师教育改革的深化,小学全科教师是国际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小学师资培养模式,也是我国小学师范资培养的重要新兴趋势与未来发展方向。《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文件明确提出未来小学卓越教师培养的目标是“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因为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在我国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亟待厘清,这就使得其专业建设与特色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本目的申报与实施就显得有其紧迫性与针对性。

“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是《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提出的重要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改革模式。“三位”是指高等师范院校、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一体”是指三方互动合作,机构管理一体化;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有机衔接的教育过程一体化;大学教师、中小学教师与师范专业学生合作学习的专业发展一体化。“协同创新”是指在“三位一体”的基础上,师范院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协同培养教师的新机制,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资源、教学团队、实践基地、教学研究及培养质量评价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协同创新。

(二)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定位与“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机制。

1.“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机制契合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的定位。“小学全科教师”作为一个学理性概念的正式提出,目前在国内为数不多的研究中,一般认为小学全科教师是由具备相应教师资质的教育机构专门培养的、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合理、能承担国家规定的小学阶段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的教师[2]。我国大陆传统的小学师资一般采用分科培养的方式。在国际上,发达国家基于“小学教师是一种综合性的职业”的理念,一般不实行分科教学而采用小班制、包班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因此本科小学师资普遍采取全科培养方式,如法国的小学教师进行资格认定时要考查其多科教学的能力,英国小学教师要胜任全国统一课程中任一学科的教学,美国的小学教师要包班教学、教授小学的所有科目等,我国台湾地区本科小学师资的培养是普遍采取全科培养方式。近年来,在我国大陆中、西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由于人口分散,小学办学规模小、班小年级多,在师资紧张的情况下急需教师包班、全科教学。因此,从2006年至今,湖南、江西、广西、重庆等省市先后启动和开展了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教育改革试点工作。另外,在我国沿海地区,如上海、广东、浙江等地,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小班教学、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成为可能,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日益受到关注,如2011年,浙江省就将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列为教育体制改革的试点项目。因此,小学全科教师要掌握通识性知识,以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3]。培养全科教师有两方面意义:一是立足当前,为农村培养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小学师资,促进重庆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立足未来,为小学全科教师这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新的建设思路,从而推动教师教育的变革发展。

2.“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机制契合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能力导向的模式。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近年来,“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机制下的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一直致力于人才培养转型改革的积极探索,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从一开始即定位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研发了小学全科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并以能力培养为逻辑起点,系统构建了“一个实践教学体系,三个岗位能力平台”,以整体提升人才培养的岗位能力适切性与实践性。

3.“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机制契合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开放办学的平台。“三位一体”模式强调国家政府对教育的调控和管理。教师不可能避开国家对教育系统所负的责任和所实施的控制[4]。在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机制下的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积极推进行业合作、开放办学,与政府、教委、进修院校、小学、教育企业签订共建协议,探索高校、政府、行业“三位一体”协同创新。“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机制下的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可以依托校地合作平台――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在政府专项建设资金的支持下,启动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培养人才的“师资共建、基地共建、课程共建、资源共享、学分互认”五个行动计划,为创新性、实践性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平台支持。

二、“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机制下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路径

(一)建立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三位一体”教学科研协同创新机制。

1.明确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三位一体”教学协同创新机制的内容。为了建立合作共赢长效机制,高师院校可以与地方政府、小学协同制定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目标,并在课程体系、课程资源、教学团队、实践基地、教学研究、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合作。三方可以共同开发和建设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通过专家讲座、网络课堂和岗位互换等多种形式,吸收一线小学的优秀专家加入小学全科教师专业的教学团队。三方协作,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在小学全科教师专业课程教学方面的作用,为小学全科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专业发展服务,也为小学全科教师未来开展科研工作、科研成果转化创造条件。对于小学全科教师教学及科研质量进行多方监控,采取高等师范院校、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一线小学共同参与的方式进行评价。

2.明确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三位一体”科研协同创新机制的内容。建立高等师范院校、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一线小学协同科研机制、提高社会服务能力。高师院校的小学全科教师专业科研人员应直接参与一线小学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在注重职前教师培养的同时,大力开展与行业合作,以紧贴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前沿。同时,通过三方科研协同创新,设立横向课题,带动一线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以服务区域教育发展的职后培训,促进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与小学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结合,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地区小学全科教师发展的不同需求,使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三位一体”科研协同创新机制的内容朝“多元化、多层次、多样性、订单式、网络化、多区域、国际化”等方向发展。开展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三位一体”科学研究合作,主要包括:一是合作申报教师教育研究项目,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共同申报各级纵向和横向教育规划、教研教改研究项目,重点开展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研究,高师院校利用自身图书资源、仪器设备、信息资源,引导、帮助中小学校教师参与研究,提升中小学校教师研究水平;中小学校为高师院校专家、学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便利使他们有效开展教师教育、基础教育研究工作。二是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双方主动吸纳对方教师参与教研教改项目、教研室活动、教改实验。三是开展学术研究活动,高师院校组织专家学者到中小学开展讲学、讲座活动,帮助中小学教师提升教育理论水平、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中小学办学质量;中小学选派优秀教师,帮助高师院校教师更好地开展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对接研究。四是强化办学特色建设,高师院校与中小学互相支持,共同加强办学特色建设;双方组织专家学者共同研究和总结双方办学经验,培育或强化办学特色,帮助对方诊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二)建立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三位一体”人才发展协同创新机制。

1.建立人才发展协商机制。构建以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为桥梁的“师范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地方中小学”的实习模式,既可提高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又可促进教育公平,形成多赢的局面[5]。吸纳地方政府和小学的一线教育行政人员、教研员、校长及教师建立“小学教育(全科方向)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研制、修订专业能力标准,建立人才培养联动机制。继续深化与地方政府共建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的“基地共建、师资共建、课程共建、资源共享、学分互认”五个行动计划,打破师范院校的封闭式办学壁垒,促进校地深度融合,建立人才培养的三方联动机制。

2.建立人才发展反馈机制。“三位一体”模式以高校为引领,有助于利用自身的专业理论优势,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中小学整体设计与学校改进提供实践支撑,为政府教师教育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6]。建立师范学院与地方政府的有效对接路径,在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中及时收集学生校外实践、实习的实况与建议,邀请一线教研员、教师进入本校,观测学生能力测试、竞赛及试作等并提出改M意见,在学生毕业后跟踪、收集并分析毕业生岗位能力信息,将以上信息及时反馈至后续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3.建立人才发展创新机制。教师教育具有公共性、专业性等基本属性[7]。有效整合师范院校与地方政府、一线小学的研究与实践力量,充分发挥师范院校教师团队在地方小学教育发展中的智力支持作用,充分吸收地方小学教育一线优秀校长、教研员、教师的实践智慧,共同组建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协同开展教研及应用性横向课题研究。

(三)建立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三位一体”专业发展协同创新机制。

1.区域综合改革协同创新。以农村地区素质教育示范区建设为目标,围绕“一个中心”(教育教学中心),实施“五大行动”(课程改革行动、评价改革行动、教师教育改革行动、办学体制改革行动、管理体制改革行动),具体抓实项目支点,助推城乡区域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

2.学校专业发展协同创新。在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打造多所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学校,师范院校与地方政府教委、进修校共同组成专家团队,围绕特色学校发展规划、课程领导力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传统文化教育等领域,以阶段性专项实施的形式,助推实验区小学专业发展。

3.教师专业发展协同创新。实施“1+1名师培育计划”,由师范院校1名专业教师助带1名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小学教师,共同围绕课程改革、教学创新、教研提升等领域开展同伴互助,以实现高校教师实践智慧、中小学教师理性思考能力的双向提升,培养一批高校和中小学名师;在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系统构建涵盖“国培、市培、区培、校本研修及自我研修”五大领域的特色培训体系,为实验区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建立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三位一体”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机制。

1.课程资源共享。师范院校开放办学,培养教育行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我国教师教育的重要改革趋势。师范院校与地方政府相互开放网络、图书馆及其他教育资源,并优先为对方提供合作研发、成果转化等各方面资源共享的机会。为提高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岗位能力,实验区充分整合高校理论研究与地方一线实践智慧的优势,组成课程开发团队,以横向委托课题的形式联合开发小学全科教师专业实践课程、情景性课程及区域性校本课程、培训课程,初步完成了小学全科教师专业学生校外实践教学手册的编写,小学教育个案的收集及情景性课程的录制,以及一线小学教育、教学的各类教育案例的收集。

2.评价资源共享。师范院校为地方各类小学教师提供各种在职培训、研修的机会,并通过学分银行对进修教师的职后培训、研修进行学分评价认证;师范院校小学全科教师专业学生部分学分(校外实践教学、技能测试等)交由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一线教研员和教师进行培养质量等级认证。

3.人力资源共享。探索高校与地方政府一线“双向互聘”、“岗位互换”、“协同创新”的教师发展新机制,建立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聘请小学名师到高校担任兼职教师,从事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工作。专业核心课程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建立专任教师和小学教师共同开发课程、小学兼职教师负责共建课程的良性机制,通过外置课程探索课堂与实习基地的一体化建设。三方共同实施小学全科教师专业带头人“一岗双师”制度,选聘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一线专家为师范院校的校外专业带头人。加大对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力度,通过项目合作、学术交流、进修等方式,使其成为既能把握行业和职业发展方向、了解专业建设与改革,又有高水平课程开发和教学实践能力、在行业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建立对小学全科专业带头人的定期量化考核机制,加强管理和监督。

参考文献:

[1]孙霄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N].中国教育报,2010-9-14.

[2]江净帆.小学全科教师的价值诉求与能力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6(4).

[3]田振华.小学全科教师的内涵、价值及培养路径[J].教育评论,2015(4).

[4]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管理卷)[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166.

[5]王慧.地方师范院校“三位一体”教师教育实践运行机制的构建[J].教育探索,2014(5).

[6]孔凡哲,彬彬.U-S合作的焦点:以专业引领促学校发展――以大学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4(8).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3-0079-03

高职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半壁河山。不容乐观的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一直备受社会的质疑,其发展已经遇到瓶颈,难以突破。协同创新思想的提出,无疑给高职教育发展及其人才培养改革点亮了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

(一)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人才培养总的要求,是高校教育类型与层次质的规定性的反映。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既要体现“高等性”这个层次性的质的特点,又要体现“职业性”这个类型性的质的特点。高等性决定了与中等职业学校(简称中职)的培养目标有着严格的区分。职业性决定了与普通高等学校(俗称本科)培养目标不一致。中职主要以培养低端操作技能为主的人才,本科主要以培养掌握系统理论知识为主的人才。而高职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懂得操作技能的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目前,高职的理论教育在本质上仍然沿袭本科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方法,实践教育与中职的低端技能操作没有进行严格区分,且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没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存在两张皮的现象。

(二)培养过程封闭

近几年,校企合作成为人才培养改革的亮点和热点。但实际上,校企合作没有进入实质性阶段。绝大部分企业仅仅承担着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的责任。高校仍然是人才培养的唯一主体。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人才培养过程的封闭,培养内容与企业脱节。学校不了解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只能闭着眼睛“照本宣科”,以知识传授为主,其教学模式仍然停留在“教师、教材、课堂”三中心上。实践教育的项目也并非来自企业的真实案例,要么围绕知识点自己设计相关项目,要么东拼西凑寻找一些案例。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客观主义的教学理念、重知识轻践的价值取向、以机械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等封闭性的人才培养特点。

(三)培养结果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一方面,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大量高端技能型人才;一方面,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企业的某些工种甚至高薪都招聘不到人才。企业人才“供不应求”与学校人才“供过于求”造成的结构性失业问题非常显著。根据教育部的信息显示,2015届硕士研究生的签约率为26%,本科生的签约率为35%。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 协同创新思想的提出及其意义

2012年,财政部、教育部联合下文《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文件明确指出:“创新能力是提高质量的灵魂。鼓励高等学校同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实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显著与持续提升。”不言而喻,协同创新是指高等学校、地方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起来,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机制,共享优质资源,实现人才培养、科技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同步提升,推动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有效互动的一种高等教育治理范式。其本质是打破各个协同主体所属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本、信息、技术等之间的壁垒和边界,对其进行最大化的整合、开发、利用,使其为一个共同目标进行高效、协调运作,从而激发各个协同主体的创新能力。所以,协同创新对人才培养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和推动意义。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人力

资源支持

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每年保持8%的高速增长,但发展方式是以廉价劳动力、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粗犷型发展方式。现在,我国经济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企业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根据中国人才发展报告预测:未来几年,优秀的中国企业及外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大概在200万―300万,但能够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不到30万。这批人才来自哪里,这是我们高职教育义不容辞的任务。高职院校只有对当前人才培养进行改革,与其他协同主体共同培养创新型人才,才能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推动我国经济再次腾飞。

(二)聚集优质教育资源,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院校通过实施“协同创新”战略,根据自身实际要求,主动寻求与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聚集他们的优质教育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坚实的基础和更广阔的平台。只有在各个协同主体之间不同的知识环境、不同的能力侧重、不同的价值需求下进行多元化培养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才不会是同一个面孔,才会具有个体的特质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同时,学校和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学校非常清楚地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也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参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践指导等。学校和企业的无缝对接,使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的标准,才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佛山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实践

佛山职业技术教育基地于2014年成立,总部单位设在佛山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9月,成立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园区校企合作联盟,首批102家企业加入第一届理事会。2014年12月,成立佛山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联盟,包括44所院校、18家行业协会及128家企业成员单位。自基地成立以来,开展了一系列人才培养改革实践活动。

(一)政、校、行(企)参与,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政校协同模式:政府是人才培养的领头羊、保障者。高职院校一般由地方政府举办,服务于区域性经济的发展。高职教育的区域性特点决定了政府是协同主体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应根据国家的法规政策,结合地方经济的现状,指导并参与高职院校的建设,使其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领头羊,决定人才培养的根本性方向,而且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者。它担负着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及资金保障,调动各协同主体积极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为了摸清佛山市产业转型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佛山市教育局牵头部署,联合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等多个政府部门对佛山市第二、三产业(涉及17个行业)进行调研,形成佛山市产业转型升级对技能型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含1个总报告和17个分报告),为各高职院校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佛山市政府出台《佛山市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企业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及工伤保险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佛山的协同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

2.校企协同模式:深度合作,全程参与人才培养。企业是人才培养成效的直接检验单位,所以校企合作成效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离开了企业的参与,人才培养改革就成了无源之水。佛山职业教育技术基地非常重视企业的作用。不仅与国家工业园三水园区建立了合作联盟,而且聚集全市企业的力量,成立了佛山市校企合作联盟,共有两百多家企业参与,并且成立了6个校企合作共同体。各共同体在在校企双方共同努力下,围绕推荐毕业生就业、安排学生实习、企业员工培训与鉴定、校企共同开展项目合作、共建专业与课程及实训基地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如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理工职业学院自2011年来,有近3000人次的学生赴一汽大众有限公司顶岗实习,并有500多名学生入职公司;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一汽大众、中美玩具等10家企业进行数控编程与加工、维修技术等各类培训,进2014年累计培训5500人次;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与新尔城电子有限公司成功合作申报2014年顺德区科技计划项目《基于直流无刷电机的节能型空调新风系统控制器》;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与三水合成公司共同开发了《快速成型》等3门校企合作教材。

3.校校协同模式:搭建高职人才培养立交桥。如何建立一条像普通高等教育一样的成才通道,是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专家关注和改革的重点。佛山职业教育技术基地从实践上摸索着开辟出一条路子,搭建起中职―高职―本科相互衔接的技能人才培养递进架构。佛山职业教育基地不仅组织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与三水区工业中等专业学校等市内7所省重以上中职学校或技校共同参与,选择7个与佛山产业密切联系的专业实行“2.5+0.5+2”中高职贯通分段培养,而且还组织佛山市高职院校与佛山科技学院进行“3+2”、四年制应用本科联合培养,开展学制衔接、分段教学试点,探讨“高级专业技能+本科综合素质”的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本次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获得了中国教育报的“搭建立交桥,职教快步跑”专题报道。

(二)以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为抓手,创新

教师教育教学理念

只有教师教学理念转变了,教学改革才能落实到每一堂课上,才能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1.邀请著名专家进行讲座。佛山职业技术学院邀请了我国著名高职专家姜大源教授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基本问题与课程开发”的专题讲座。姜大源教授分析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宏观层面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类型两个质的属性做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引Ы淌Υ痈源上认识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及发展方向;并邀请了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渠川钰教授做《“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与考核》讲座,教授结合他们学院的实际案例从微观层面探讨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及课程的教学改革,使教师觉得教学改革不再是雾里看花,而是有据可依。

2.对教师进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及测评。邀请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培训基地的专家对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全体教师进行了两期共8天的培训,并对培训教师进行了两批次测评。培训专家以项目化课程改革为抓手,结合一门门具体的典型课程(包含公共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核心课),就课程设计理念、重构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情境、组织实施、考核评价等进行了详细和具体的培训。培训结束后,他们对受训教师提交的作业进行了悉心的批改和指导,并对作业合格的教师进行了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测评。截止到2015年,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共有60多名教师通过了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测评。

(三)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只有建立有利于突破不同协同主体所属要素之间的壁垒,形成有利于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方面活力的体制机制,才能保障各协同主体的利益,才能持续合作,才能不断出人才、出成果。

1.成立协同创新组织机构。佛山职业教育基地自成立校企合作联盟后,对其组织架构、章程、联盟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等规章制度进行了制定,并组建了佛山市机械装备行业等6个校企合作共同体,为协同开展人才培养做好基础的组织准备。

2.改革内部管理制度。以前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唯一主体,管理制度具有条条框框式的刚性特点。现在,政府、企业(行业)都是人才培养主体,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所以师资配备、培养方案、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多方面管理制度与现行的人才培养方式都会存在矛盾与冲突。所以对现行管理制度进行大力改革,是推动协同人才培养的根本。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在现有学生来源的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的基础上,制定了《学分银行试行办法》,并进行了试点。在园区企业订单班、员工成人学历教育、现代学徒制学员范围内试行,实行学分累积,突破传统的专业限制和学习时段限制,将学生完成学业时间从固定学习制度改变为弹性学习制,学习时间可集中也可中断,更好地将学生学习与园区企业的生产周期结合起来,更好地服务学生、服务园区企业。

(四)搭建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平台

1.市级协同创新平台。佛山职业教育基地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快速制造国际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佛山推广基地,成立了佛山市快速制造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旨在为企业创新产品进行反求加工、快速成型、快速模具加工等方面科研开发与技术服务;与数字家庭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签订了合作意向书,依托国家工程中心成立佛山数字家庭协同创新平台,开展数字家庭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集成技术研究;同时,学院获批“佛山市工业机器人技术科技创新研究与应用平台”等4个科研创新平台,获得市财政支持建设经费260万元。

2.校级协同创新平台。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三水区、南海区、高明区、禅城区、佛山市科技局等11个政府部门、行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9个校企协同创新机构。比如在园区校企协同联盟的领导下,与园区管委会协同,与园区行业企业共同建立了园区产教合作中心(它是联盟理事会下属的园区校企合作实体结构,主要包括园区人力资源发展中心、园区协同创新研发中心和园区中小企业混合云计算服务平台)和4个二级合作学院(三水合成快速制造学院、长安福特汽车服务学院、爱康光伏技术学院、海尔物流管理学院)。

协同创新是提升高职院校内涵、打造品牌的重要途径。佛山职业技术教育基地成立两年来,一直致力于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文抛砖引玉,希望给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郭江平,谢晓轲.高职院校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提升社会 服务能力的研究与实践――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J].职教论坛,2014,(2).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 意见(教技〔2012〕6号)[Z].

[3]胡献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探究[J].广西 社会科学,2014,(2).

[4]乔玉香,安立龙.论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 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2014,(10).

[5]肖坤,夏伟,卢晓中.论协同创新引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J].高教探索,2014,(3).

[6]刘岚.校企协同创新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 中国市场,2014,(51).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6篇

克己:这里的“克己”就是克制、战胜自己,使内在修养、举止言谈符合人师行为准则,躬身修己、修己安人,达到人与自然和社会保持平衡、协调、和谐、统一。作为校长助手,副校长更应以此为准则,摆正位置、当好配角。工作中副校长应尊重校长核心地位,维护校长威信,始终坚持“站好位,不越位”、“善于补台,勤于补台”原则,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发扬团队精神,做好校长参谋,协助校长实施办学方略。

厚道:厚道意为修身做人,即克己明德、厚道包容、和合乐善,强调培育德行、养育人性,提升人文素养。作为校长助手,副校长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和理论学习,“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同时,协助校长以厚道为根本,引领教师把道德修养放在首位,努力践行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认真履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倡导教师尚德质朴、宽以待人、以身作则,养成良好品德,最终促使自身修养日臻完美,达到“德才兼备”的至高境界。

合群:“合”者,即“和”也,源于古代哲学家“和合思想”。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以“和”为最高价值,当今社会也主张共建和谐社会。作为校长助手,副校长要以合群为准则,积极引导教师群体互相欣赏、团结协作、共同提高,引导教师间和睦共处,培育团队和协作精神,工作中达成和谐、融洽氛围,使上下级能理解、沟通,同事间能协作、配合,最终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

有为:“有为”的要义是为“有为之为”、为“有为之言”、为“有为之举”,达到“可学而能,可事而成”的境界,即要积极主动、矢志不移地探究知识,提升学术素养,提高专业技能,以达到学术精深、思想渊博的境地。作为副校长,一定要笃学而有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创设和谐的教育氛围,从以下方面协助校长做好管理工作。

一是当好助手,管好学校。副校长要协助校长以和谐教育思想为指导,明确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构建现代学校制度,注重公平和民主,讲求质量和效率,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让教职员工参与学校管理,推动学校管理的优质化进程,提升学校的竞争力。

二是创设平台,打造队伍。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副校长要协助校长创设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培育克己、厚道、合群、有为的干部教师团队,促进“教、学、研、训”一体化,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育学校名师。

三是构建体系,促生发展。副校长要协助校长建立以人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机制,把课堂作为第一观测点,注重教学实效性,唤醒学生的生命价值,实现知识与技能增长、德行与悟性提升、共性与个性融合,促进学生发展。

四是形成特色,培育品牌。特色和品牌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未来学校建设中,副校长要协助校长在教师专业发展、科组建设、学生个性发展、校园文化等方面形成特色和品牌,进一步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7篇

如何“服务”?如何确立服务的意识与理念?为怎样的“大多数人服务”?在当前践行“教育就是服务”的理念,就是要树立“办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的目标,积极构建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社会的“五层面五服务”新型教育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全体教育人的教育服务能力,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的教育服务品牌项目,使学校真正成为教师发展的家园、学生成长的乐园、社区建设的学园。

一、机关服务学校要扬新气,显诚心

机关服务学校要创新转型,确立“你出题、我解题”,主导“出谋划策”的角色。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要走进学校,进一步降低管理重心,通过蹲点到校面对面交流和研讨等措施,零距离地真诚开展服务,全面提升教育管理效能和服务指导水平;让学校定期出具“服务需求清单”,结合学校发展规划与需要,主动送政策上门,强化深度对接,找准化矛盾、解难题的有效路剑为每所学校制订个性化的“服务计划”,做到“服务计划”定位精准、针对性强、时效性快。充分利用教育行政、教研部门的固有优势,跟进学校重大课题研究和重点项目建设,坚持服务与把关并重,在课程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等方面,摸清学校发展需求,发挥桥梁媒介作用,扮好智库角色,引进优质资源,搭建发展平台,促进学校分类提升、整体进位,打造立体化的精准服务体系,切实为学校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学校服务教师要接地气,善暖心

学校服务教师要追求质量,确立“你发展、我支持”,深化“一师一案”服务。以增强教师的岗位幸福感、事业成就感和身心愉悦感为导向,构建有利于教师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良好教育生态,积极关注不同职业阶段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有效落实教师分层分类培养计划,引导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在教师培训、进修等方面搭建资源平台,创设“绿色通道”。针对老中青不同年龄阶段教师的职业需求与热情,创设“教师讲师团”“园丁大讲堂”“领雁工匠群”等平台,真正让每位教师展示有舞台、发展有支点、成长有空间。服务教师“跳出教育看教育”,成立教师发展大教育联盟,特聘各行各业专业人士为客座教授,举办各类知识技能讲座,开阔教师眼界,丰厚人文底蕴;定期组织教师走出校园,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寻访、游学交流活动,让教师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过程中获得更多人生体验,成就幸福教育生涯。调动教师积极工作情态,从“4个金标准午餐”到“阳光锻炼1小时”再到“微爱有你、暖心行动”,科学指导教师释压抗压,切实关注教师的精神世界,维护教师的职业尊严,让教师的职业生活有质量。

三、教师服务学生要有底气,真关心

教师服务学生要幸福成长,确立“生中心、差异化”,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四个引路人”的标准,转变教书育人方式,因材施教,以学定教,尊重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个体差异,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式,挖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他们乐学善学、学有所成,服务每个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终身幸福奠基。全面推进“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积极开展读懂学生、理解学生的“知心行动”,淬炼学生的意志品格,开展富有体验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实施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思想道德教育,积极探索班集体建设中的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让学生在实践历练中增长才干、磨砺意志、体验成长。加强学生艺术、体育、科技社团建设,培育学生的个性特长,立足学生喜欢、学生自治,提高社团活动的覆盖面和参与度,为学生个性潜能的发展提供广阔舞台。关怀弱势学生群体,加大对家庭困难学生和学业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师生结对,全面帮扶,精准辅导。

四、学校服务家长要聚人气,多尽心

学校服务家长要同心共育,确立“你预约、我上门”,践行“精准服务”理念。针对“80后”“90后”家长群体,拓宽服务渠道,开展预约服务、订单服务、面对面服务,用好“合育APP”、微信、QQ群等新媒体新平台,构建家校之间常态化、实时性的交流沟通机制,切实为家长解难事,为家庭教育办实事。

以“咱们的孩子,咱们携手共育”为目标,健全家委会、家长学校、家校合育中心等家校合育组织建设,服务合育工作的制度化,使家校合育工作成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建立由学校管理者、骨干教师和教育专业人士组成的家庭教育服务协理团,设立家教咨询中心,开通家校合育热线,制定“家教手册”,开展“合育服务微行动”,为家长提供具有较强专业性和针对性的服务指导,用贴心的举措拉近家校情感距离。

打破校园“围墙”,“走出去”“请进来”,设立“校长接待日”“家访123”和“家长开放周”,听诉求,求认同,多互动,互理解,强化合育过程中的“客户体验”,打造适应新时代、新家长、新需求的服务模式,致力于服务的精准、精确,真正提高家校合育需求的契合度,提升家校合育的质量与人气。

五、教育服务社会要讲和气,能动心

教育服务社会要开放共建,确立“能互动、多协同”,实现“多元共享”的跃迁。传统教育定位于学校这个空间场域,可以说服务的空间、时间与对象是相对封闭的。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教育需求与渠道更加多元开放,“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呼唤教育以开放的心态、公平的机制,建立立体化、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大服务”体系,与教育链伙伴强强联合,打造更优质的教育服务网络、更丰富的教育实践应用、更贴心的教育服务模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为“三个文明”发展、为广大教育受众创造更多的价值。

坚持以开放为导向、以需求为中心、以服务价值最大化为目的的服务理念,积极打造教育服务社会的众创、众扶、众筹、众生平台,建立健全教育行政机关、学校、教育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创客多方协同的新型“教育服务”创新机制,真正打破教育与教育间、教育与外部间的壁垒,提升教育服务合作伙伴、教育外部社会的管理水平和内涵效能,从而达到教育与社会的技术协同、发展协同、创新协同、管理协同、价值协同、教育教学成效协同等全方位服务的协同共享,架设统筹协调、互为合作、风险共担、共同发展、质量共享、绿色生态的运作管理体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服务特征及感知的转变,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8篇

关键词:微博;协同教育;家校协同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4)13/15-0019-02

引言

自古以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就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不断重视,“家校协同”教育得到普遍关注。2006年南国农先生在《成功协同教育的四大支柱》中把协同教育定义为[1]:协同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它是联合对学生有影响的各社会机构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提高教育的效果、效率和效益。[2]而家校协同又是协同教育的重要组成环节。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支持下的协同教育将成为信息化教育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新型媒体微博的诞生,为教育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为教师和家长带来了不限时空的新的交流方式和学习方式。

一、微博的应用特点

微博(Micro-Blog),即微型博客,原型为Twitter,是一种新型的Web2.0互联网服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网页客户端等利用这个平台实现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信息的传送、分享和下载,将生活中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微缩成一句话或者一张图片,发到新浪微博上,和朋友分享。传播内容限制在不超过140字(140字可能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目前出现了长微博,长微博就是字数在10000字以内,这时将文字转换为图片),可以添加表情、图片、视频音乐等,并可以添加需要关注的人,即时看到他(她)的信息。引用陈永东教授的观点[3]:微博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六个字 “短、平、快、碎、即、开”。

二、微博在家校协同教育中的应用优势

微博能解决如信息传递的单向性、家校交流通道不畅通、学生的特殊指导不能兼顾等弊端。微博在家校协同教育中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优势。

1.微博优于传统家校协同教育模式

微博能解决传统家校协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困难。比如说:家长可能会因为事务忙碌不能到场,而且家长会一般是安排在学期前和学期末开展,其连续性差,交流不充分,教师不能向家长及时反馈学生在校的阶段性的学习情况。并且如果没得到学生的允许就对家长进行电话采访或家访,会对学生的个人隐私造成伤害。而且家访不能顾及到每位学生,同时,现在大部分学生对家访都存在反感,对教师的敬意不断削减,认为教师是向父母打小报告,这样反倒会对学生的学习会起到反作用。对于这样的问题,通过微博教师可以每周末与家长们协商时间进行网上交流;相较于家访和电话等传统形式,教师可以从家长那获取到学生的近期生活情况,根据这些情况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信息。利用微博的形式,学生、家长可以同时参与,学生不仅得到知情权,也能看到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及父母对自己的看法。当然,微博的设置要求父母不以真实姓名命名,以防止其他与家长了解自己情况,造成心理压力。[4]

2.微博是优于其他家校协同教育的社会性软件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性的软件迅速走向教育领域。家校协同教育中一般用的通信技术主要有校讯通、博客、Q群、E-Mail、微信等。大部分校讯通都要向家长收月费,而微博的注册只需通过极少的时间和资源就可以申请到免费的个人微博。同时,微博是面向大众、操作简便、易学的交流平台,没有年龄和专业限制,随时随地可以在“自己的地盘”上信息。因此,利用微博来开展家校协同教育,对家长的信息技术水平并没有太高的要求。据《2007年中国博客市场调查报告》显示,有一半的博客用户因为没有空闲时间而放弃了对博客的更新。由于工作的繁忙和家庭琐事,教师也并没有太多时间去管理博客,家长也不能保证及时查看博客。而微博140字快速更新的方便快捷,能够支持手机发表,让微博实现随时随地更新。[5]微博比Q群及微信更具有组织性,比E-Mail内容形式更丰富些。

三、微博在家校协同教育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微博在家校协同教育中的应用主要考虑到需求情况、角色的分析、内容和功能模块的设计。

1.需求分析

家校协同教育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在沟通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度不高[6],而合理利用微博,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2.角色分析

在利用微博进行家校协同教育的过程中,家长、教师、学生则成为微博主要的角色。应该深入了解三者在微博中彼此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进行微博教学设计。教师充当的角色是微博的发起者和管理者,并充当着主持人的角色;家长充当的不仅仅是参与者的角色,而且还是讨论者,可以与其他教师交流、咨询;而学生则充当参与者的角色。

3.内容设计

利用微博完成家校协同教育,教师微博的内容不仅是作业的布置,让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也不是仅仅是发表学生的成绩,让家长对孩子进行批评。而应该以讨论或者活动等多种形式,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微博互动中来,既能够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也能够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4.功能设计

教师作为发起者,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建立起微群。教师每天作业,也可以发表个人见闻,进一步让学生和家长增进对自己的了解。教师与学生、家长创建微群,可以针对热门话题进行讨论。教师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微博,去了解学生的最近动态,可以私信对个别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帮助。最重要的是,教师最好定期组织家长与学生的互动活动,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家长以匿名的方式申请微博,可以发表关于工作生活中的琐事,如果孩子能够加以关注,可以有效增进对父母的理解。而家长关注教师的微博不仅可以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还能够对其言行举止进行监督。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也可直接与之对话。家长可以与教师进行交流,从第三者的立场来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家长甚至可以关注其他家长的微博,与其他家长探讨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学生以真实姓名申请微博,并加入教师创建的班级微群,不仅可以了解作业的布置情况,还可以发表心情和自己喜爱的事物。可以和教师一起讨论热点问题,说出自己的见解。可以和同学讨论学习问题。还可以关注教师的微博,以了解教师的所思、所想、所感。

5.善于运用混合型通道

仅仅运用微博这种单一的家校协同教育通道是很难达到效果的。以上传统的家校协同教育的方式虽然在一些方面不及微博,但是由于微博只能在网络支持下运行,目前,很多高龄家长信息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对计算机和手机运用的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完成互动活动。微博毕竟是网络社会性软件,教师不能与家长面对面解决学生出现的实际问题,教师也不能像家长会那样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来了解学生家庭真实情况,从而无法和家长沟通。所以,家校协同教育是离不开传统交流形式的。这就需要将传统家校协同通道与基于新型技术的通道结合起来,形成混合型通道,这样家校协同会更好地有效进行,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优势。

四、总结

通过利用微博能够使家庭、学校互相沟通,紧密联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有效防止社会上的不良诱惑带来的影响。并能加深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拓宽了家校协同教育的通道,更好地发挥家校协同的优势。但是,微博毕竟是刚开始在教育领域进行实践,目前,在家校协同教育的应用也处于开拓阶段,今后还需对家校协同设计进行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 南国农.成功协同教育的四大支柱[J].开放教育研究,2006,(5).

[2] 黄立新.技术支持的协同教育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2005.

[3] 王弘张.玩转微博:个人、企业、政府微博实用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 徐涛涛,盛礼萍.微博在家校协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