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摊经济的积极作用

地摊经济的积极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地摊经济的积极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地摊经济的积极作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增值税转型 固定资产投资 减轻税收负担

一、序言

我国从2009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消费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与生产型增值税的主要差别在于购入固定资产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是否可以直接抵扣。增值税转型大大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可以起到激励企业更新改造设备的作用,但增值税转型能否起到预期的效果,以及不同地区的实施效果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仍有待考察。

二、我国增值税转型的情况

生产型增值税在经济发展中曾经发挥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形势地改变,当前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却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因此消费型增值税成为增值税转型的必然选择。然而在当前经济环境的约束下,增值税转型不可能一次完成,转型的过程中必然呈现出以政府为供给主体、强制性、渐进式的三个特征。

(一)增值税的种类

增值税是指从事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从事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取得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增值税按照对外购固定资产处理方式的不同可划分为三种:

1.生产型增值税

不允许扣除任何固定资产的价款,只允许扣除生产资料中属于流动资产的部分。

2.消费型增值税

允许将纳税期内购置的用于生产应税产品的全部固定资产价款在纳税期内一次全部扣除之后纳税。

3.收入型增值税

对购置用于生产的固定资产,只允许将已提取的折旧价值额给予扣除。

(二)我国选择消费型增值税的原因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型增值税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重复征税、抑制投资、阻碍技术更新等问题层出不穷,生产型的增值税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了。而消费型增值税不在生产环节征税,有利于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可以彻底消除重复征税带来的各种弊端,将增值税对投资的任何不利影响减到最低限度,有利于加速设备更新,推动技术进步,因此国家在1994年开始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等行业实行增值税转型试点改革。

二、两种增值税优缺点的对比

(一)生产型增值税的优点与缺点

1.生产型增值税的优点

生产型增值税对消除投资膨胀、抑制非理性投资发挥着积极作用,生产型增值税有利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型增值税更有利于发挥税收的财政职能。

2.生产型增值税的缺点

尽管这种制度能够保证财政收入,缓解财政压力。但由于这种税对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所含的税款不予抵扣,造成了抑制投资和税负不平的问题还是显得比较突出。同时,由于对固定资产所含税金不允许抵扣,使得产品成本中包含了这笔税金,产品重复征税,企业负担重。

(二)消费型增值税的优点与缺点

1.消费型增值税的优点

目前,世界上实行增值税的国家普遍选择消费型增值税或收入型增值税,其主要原因在于,消费型增值税不在生产环节征税,有利于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可以彻底消除重复征税带来的各种弊端,将增值税对投资的任何不利影响减到最低限度,有利于加速设备更新,推动技术进步。同时,消费型增值税与其他两种类型的增值税相比,在计算征收方面要简单的多,最适合凭发票扣税,也有利于纳税人操作,方便税务机关管理,是当前国际上最先进、最流行、最能体现增值税制度优越性的一种类型。

2.消费型增值税的缺点

第一,税收比重占国家财政的90%以上,尤其是近几年增值税在税收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一直稳定在50%左右。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以折旧部分进入生产经营成本的固定资产连同增值税税额就会从原来增值税税基中退出,由此导致增值税税基减少,并相应减少增值税收入;第二,中国目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占多数,消费型增值税的采用扩大了固定资产的需求,导致资金需求量增大。

三、增值税转型的主要内容

此次增值税转型的主要内容是:我国于2009年1月1日正式推行增值税转型,在维持现有增值税税率不变的情况下,允许全国范围内(不分行业和地区)的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其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为预防出现税收漏洞,将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应征消费税的游艇、摩托车和小汽车排除在上述设备范围之外。同时,作为转型改革的配套措施,将相应取消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

(一)可以抵扣的固定资产的范围

现行增值税征税范围中的固定资产主要是机械、机器、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经营、生产有关的工具、设备、器具,因此转型改革后允许抵扣的固定资产仍然是上述范围。建筑物、房屋等不动产不能纳入增值税的抵扣范围。

(二)增值税改革中对于小规模纳税人的相关规定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负责人表示,为给中小企业提供一个宽松有利的发展环境,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

(三)增值税改革中关于矿产资源的相关规定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负责人表示,金属矿和非金属矿采选产品的增值税率从13%恢复到17%。恢复税率的原因有:一是对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适用低税率,不符合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要求;二是减少了资源开采地的税收收入,削弱资源开采地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三是导致征纳双方要对这类适用低税率的货物与其他货物划分,增大征收和纳税成本。

四、增值税转型后对企业的影响

(一) 转型后给企业带来的机遇

1.刺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允许抵扣固定资产价值,可以减轻高新技术产业的税负,提高投资利润率,降低投资成本,克服重复征税,缩短投资回收期限,从客观上刺激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投入,实现技术和设备升级。

2.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

消费型增值税允许抵扣购进固定资产,在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的同时,也激励了一些传统的产业也在进行技术的升级改造、降低成本、更新设备。投资数额的增多,大量先进机器设备进入生产过程,使社会购买力提高,扩大了投资中所需商品的需求。

3.对内外资企业实施同等对待

在我国内资企业使用的是生产型增值税,而外资企业使用的则是消费型增值税,所以内外资企业之间的竞争并不公平。消费型增值税的使用使得无论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均加以抵扣购进固定资产部分,享有同样的税收政策,形成公平的竞争环境。

(二)转型后给企业带来的挑战

这种增值税的征收方式导致本来应分期摊入的固定资产成本在计算增值税过程种被一次性地摊入了购置当期,这样必然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应纳增值税额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金额上表现为下降,甚至大幅下降,或出现倒挂现象,虽然这样的误差会随着固定资产的损耗增加而逐渐抵消,但是免不了让信息使用者费解。

五、增值税转型后给国家带来的影响

(一)增值税转型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内需、投资、出口,受世界经济下滑及全球金融危机,特别是受欧美、日本经济衰败的冲击,我国的出口急剧下降,大规模地增加政府投资,确保就业和经济增长,成为目前最主要的应对方针。增值税转型不仅在客观上能够起到减税的效果,而且作为拉动投资的策略之一,将有利于刺激相关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防止经济增速过度下滑。

(二)增值税转型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

增值税是我国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是我国第一大税种,但是由于增值税是共享税,所以在考虑中央财政对增值税转型承受能力的同时,必须对省、市、县和乡四级财政的承受能力给予充分考虑。增值税转型将可能会对部分地方政府的财政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部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在一段时期内难以保持稳定,所以必须考虑通过中央转移支付对省、市、县级财政进行财政救济从而减轻地方财政压力。

六、结论

展望未来,增值税转型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内在需求的一种回应,同时也是对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挑战的一种强有力地回应。增值税转型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领域带来的影响是广泛的,每一次的税制转型都会涉及到利益再分配问题,在对增值税制度进行改革的同时,还必须建立相关的配套机制,尤其是增值税地方财政与中央分成比例,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转移支付制度,进而减轻和弥补增值税转型带来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吴睿鸫.增值税转型时不我待[N].中国经济时报,2008(09).

[2]宗震宇.基于增值税转型背景下的企业增值税税收筹划研究[D].江苏:南昌大学,2010.

[3]蔡昌.增值税转型的经济效应与对策分析[J].中国税务,2009(01).

[4]江妍.试析增值税转型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影响[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01).

[5]刘剑文.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增值税转型[J].中国税务,2009(01).

地摊经济的积极作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互联网+ 出租车行业 现状分析 改革建议

前言

出租车行业在我国快速的城市化道路上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发展,但是出租车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也存在的相当多的问题和矛盾,当“互联网+”时代来临和深化时,出租车行业中的这些问题瞬间激化,如传统出租车和网约车的对抗,出租车司机等对出租车行业的发展和社会治安稳定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此,努力构建“互联网+”背景下出租车行业管理与运营模式迫在眉睫。

一、当下出租车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出租车是大多数人会选择的出行方式,这给人们提供了许多便利,因此出租车在城市交通系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一个环节。近年来,城市出租车行业坚持从机制创新入手,不断强化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对方便市民和游客出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

(一)政策法规建设相对滞后

至今为止,从中央到地方都没有出台具体明确出租车经营模式、方式的行业管理法规,致使出租车行业管理权分散,不清晰,导致行业管理被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出台后没有涉及出租车管理方面的条款,为此给交通执法带来了许多困难。致使对出租汽车行业是采取公车公营的公司化经营模式还是采取经营权和车辆都属个人所有的挂靠方式或出租车经营权为公司所有,由经营者投入购车资金的合作模式或经营权和车辆都属个体所有的个体模式经营缺少法定的依据。就大部分中小城市而言,现有的出租汽车基本采取挂靠或合作经营模式,事实上形成了公司和行业管理部门都很难充分行使管理权的局面,车辆在审批后,进入自由流动状态,致使出租车行业管理权分散。对出租车市场是宏观调控,进行数量管制,还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自由进入、自由发展也没有法定的依据。出租车经营方式等问题,也缺乏相应的法规管理依据,使执法人员很难对出租车非法经营作出相应的处理。

(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购置“私家车”从事出租“黑车”者日益增多

近年来,国家取消了购置私家车“先审批,后购置”的规定,并且对农村人口购置车辆进行补贴。一部分社会无业、企业下岗分流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甚至还有部分解除劳教人员利用私家车不纳入行业管理的政策漏洞,购置小轿车。

往往管理人员明明知道是“黑车”,却无法取得证据,无法查扣。更有一些“黑车”经营者停靠在自己的铺面或者饭店、宾馆门口非法待客,却否认从事“黑车”营运。同时,“黑车”经营者为了逃避稽查处罚,窥探管理机构的管理动向,利用稽查时间和地域的空隙从事非法营运。他们还采用先进的通讯手段,相互联络,与稽查执法人员“捉迷藏”,从而造成了查处“黑车”取证难的问题。在查扣“黑车”过程中,当管理人员检查时,“黑车”往往急速逃脱,不顾及安全,经常出现碰撞事故。即使查处后,驾驶员要么不下车,要么不交钥匙,甚至暴力抗法,聚众闹事,唆使老人堵车,有的还以黑社会势力威胁执法人员,造成了查扣“黑车”难的问题。

(三)服务设施还不够配套,缺少科学合理划定的机动车停车场及出租车停车场

目前大多中小城市出租车停车泊位和候车泊位明显不足,出租车随叫随停阻碍交通现象比较严重。大多中小城市机动车停车场及出租车停车场建设长期未列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出租车现有的停车点,基础设施不配套,没有明显标志,甚至与班线客车争抢客源,造成客运纠纷不断。一些城市由于没有规定的机动车停车场,各宾馆商店、酒店饭馆、娱乐场所门口、马路沿线,“黑车”随意停靠,非法待客运营。运政管理部门虽明知其非法待客,却无法获得确凿的证据进行查扣。

(四)司机收入低、风险高、社会负担重,行业不稳定因素多

目前,出租车企业普遍存在收费不合理、收费过高的问题。司机工作长达10~12小时,但是每月收入却不高。如广州只有两千元左右。这几年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司机的利润进一步降低,而外地出租司机的增多,有大大增加了的概率。

二、“互联网+”对出租车的影响

20世纪最后十年,基于现代通信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及其升级版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于出租车行业而言,互联网的影响同样不言而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互联网技术正在以多种方式对出租车行业进行重塑,它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产生了新的问题,甚至进一步放大了出租车行业既有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大体上,互联网技术正在从如下方面改变着这个行业的特征。

第一,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及各种移动终端的应用软件程序,司机和乘客的匹配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在传统出租车业态下,司机和乘客的匹配是完全随机的过程。预约出租车的出现,一定程度改变了这种随机匹配模式:乘客通过向特定预约车公司叫车,可以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出行时间;对于出租车服务提供者而言,这不但免掉了由于车辆空驶产生的各种成本,而且节约了城市道路资源。

第二,互联网技术根本上改变了出租车行业的供给模式。在传统模式和预约车模式下,即便不考虑经营权问题,出租车行业为了增加供给,就必须购买更多符合标准的车辆,并且聘用更多取得资质的司机,即供给的增加意味着更多的资金和劳动力资源的组合投入。然而,在互联网模式下,网络平台公司只要开放注册平台,任何拥有合格车辆且自己拥有驾驶资质的个人,都可以在接受审查、注册成功后而成为出租车服务的潜在提供者,只要他打开应用程序接受客人下单,就正式成为出租车服务的供给者。对于平台公司而言,它通过调动已有的社会车辆资源来增加供给,避免了自身的重资产化。对于过去因为存在行业供给刚性而导致市场失灵的出租车行业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重要变化。

第三,移动互联网、GPS和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有助于出租车行业实行更加灵活的、动态的、基于需求时空变化的定价机制。利用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网络平台公司能够对不同时段和不同地区的出租车的供给与需求进行更加准确的估算,从而可以根据供需缺口进行费率调整,推动供需实现平衡。譬如,在上下班高峰期,网络平台公司可以调高费率,以此来吸引更多已经加入平台的车辆打开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对于城市边缘地区亦可采取类似措施,从而使得出租车运力在时间和空间的配置上更加合理。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若干新问题:第一,乘客的信息安全。已有的案例表明,信息安全问题不但可能发生在司机层面,也可能发生在公司层面。技术上,对司机可以比较容易实现客人信息的屏蔽,然而,在公司层面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第二,在线评价体系可能的偏差。在线评价目前是平台公司奖惩司机的重要依据,但是,大量对电商领域的经验分析表明,这个评价体系的准确性是值得怀疑的。第三,信息透明化容易导致司机和乘客之间的相互歧视。

在互联网技术对出租车行业带来上述深远影响的情形下,如果把出租车行业放到整个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放到更加宽泛的国家治理框架下来考量时,我们会发现,出租车行业的一些既有矛盾可能会变得更加突出。这些矛盾值得我们去做更深入的分析。

三、对现行业出租车改革对策建议

第一,以增量泶动存量的改革,使得传统出租行业,也就是巡游车实现转型升级,同时使得网约车能规范发展。

第二,明确出租汽车行业定位、深化巡游出租汽车改革、规范发展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和私人小客人合乘以及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第三,坚持属地管理,在制度设计上给地方发挥主动性留有了足够的空间和余地,体现了因地制宜和因城施策。

第四,建立健全对话机制。政府有关部门定期召开出租车驾驶员代表座谈会,直接听取驾驶员对运输管理和市场秩序的意见建议,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解决出租车驾驶员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物价等部门要加强调研,制定双方都认可的利益分成方案。改变目前出租车公司将高企的运营成本以提高“份子钱”的方式无休止地摊派到司机身上的情况,激发司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五,着力优化特许经营制度。一是打破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根据城市的发展情况和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及时适度地增加出租车特许经营额度的投放,满足乘客对出租车服务的需要。二是完善行业进入和退出机制。特别是要通过扩大公众参与、实行执法公开等,切实加强对出租车行业的日常监管,增强执法刚性,对服务质量不达标的企业和司机,坚决收回特许经营权,清退出市场。特许经营权不是财产权,政府完全可以依法收回。三是加强对出租车经营公司的成本价格监审,合理确定其向司机收取的“份子钱”,不能总是由财政和顾客为其经营成本上升买单,以促使其改进经营管理,降低成本。监审的关键是要扩大公众参与,并引入真正独立的第三方专业机构。

结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度发展,对现行业出租车的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推进出租车行业改革,不仅能有效解决现行业出租车所面临的困境,亦能使得我国城市居民出行问题得到改善,使增量市场和存量市场更高的融合,促使传统出租车行业在“互联网+”背景下完成跨产业整合的改革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勇,城市出租车经营模式改革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3,(20):285-286.

地摊经济的积极作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7-0058-05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的必然产物。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得国家核心竞争力更多地表现为对人力资源和知识成果的培育、配置和调控。知识经济的发展,是以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为基础。从当今世界知识经济一体化的角度来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经济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服务于地方和行业经济建设的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是由“创业教育”的概念发展演变而来。“创业教育”(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的概念是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随后,人们将“创新教育”的理念融入到“创业教育”中来。“创新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产物,作为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其内涵相当丰富。

关于“创新教育”,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见解。有学者认为,“创新教育”是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人们的创新思S与创新能力的教育。还有学者认为,“创新教育”是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的,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是与时俱进的教育。关于“创业教育”,学者们也给出了广义的和狭义的不同界定。广义的“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精神的人的教育,实质上,也就是一种素质教育。狭义的“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具有从事工商业活动的综合能力的学生的教育。其实,“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相同,都是培养具有一定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两者的作用具有共同的功效;“创新教育”使“创业教育”融入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创业教育”则使“创新教育”更为具体和实在。当然,“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也是有区别的。“创新教育”更强调素质方面的教育,侧重人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创业教育”更多地关注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侧重实践能力的培养[1]。

二、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

创新创业教育最初萌发于美国,目前已经在全世界兴起。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从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型工业化国家,都是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实现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由原有的粗放型经济转变到知识经济,全民创业,万众创新尤其重要。那么,新时期地方本科院校应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力支撑和智力支撑。

(一)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地方本科院校的生命线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生命线。地方本科院校总体上发展形势良好,为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与此同时,由于地方本科院校发展过快,而自身办学资源供给不足,也缺少成熟的办学经验,特别是被当今科学主义、功利主义的思想所笼罩,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地方本科院校能否科学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看其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经济社会建设的要求。当今经济社会的建设,需要大量具有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人才。作为以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与行业经济发展为办学导向的地方本科院校,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确立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人才培养目标就显得特别重要。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其发展的基石。

(二)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急切需求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范型。素质教育注重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身心健康与健全人格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性能力。能力本质是创造性,创造性是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基础,创造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前提。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一致,都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应该是社会本位、学生本位和知识本位价值取向的融合,而且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更具有根本性。因为,以人为本的教育“不能只考虑作为‘工具的人’,也应该考虑作为‘目的的人’;不能只提高人的生存能力,也应该考虑如何增加人存在的意义”[2]。

(三)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能够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当今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面临严重的就业压力。就业压力源是一个客观变量,呈静态,是个体在就业过程中经历的各种生活事件、突然的创新性体验、慢性紧张等。面对同一就业压力,不同的大学生会有不同的压力反应。目前,我国劳动力数量供大于求,再加上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等原因,今后若干年,我国每年都将有数以百万计的就业岗位缺口,然而,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都将增长五六十万人。面对严重的就业压力,地方本科院校只有更新大学生的就业思路,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开辟多元化的就业渠道,才能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三、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

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2015年5月,国务院颁行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当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可采取如下策略。

(一)更新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

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落后。目前,我国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比较世俗化、功利化和简单化,主要表现为:把创新创业认为是不务正业,功利化倾向严重;把创新创业等同为“地摊式”的活动,形式主义严重;把创新创业教育看作就业培养,简单化倾向明显[3]。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并非仅仅是知识教学、就业培训,教学、培训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创新创业教育应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教育形式。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要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老板”,而是将“创业”作为一种精神、一种能力和一种素质融入到育人的全过程中,使学生个性得以发展、人格得以健全,真正体现“育人为本”的理念。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地方本科院校应更新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地方本科院校一直沿袭我国传统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其最大的弊端就是过分注重创业知识的学习、创业技能的培训,而轻视创新创业智力的开发。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需要的是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建设、知识经济发展的复合创新型人才。所谓复合创新型人才,应该具有独立的精神世界和自由创造精神。实施创新创业教育,首先应明确教育的真谛。教育即生长,就是为学生的生长提供宽松自由的环境。在皮亚杰(Jean Piaget)看来,“儿童是主动学习者,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老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出自儿童本身”[4]。因此,最好的教育方式是熏陶,是浸润,而不是知识的灌输。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就业培训,而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塑造学生的创新创业品质[5]。因此,应变革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从根本上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二)增强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联系

创新创业教育不可脱离专业教育进行。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共同问题就是脱离了专业教育,主要表现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各自为政、互不沟通,创新创业教育没有纳入到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也没有有机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而主要是独立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单独进行创业技能的训练。然而,我国创业学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学科课程建设还在探索之中。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时,对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主观随意,缺乏科学依据。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宗旨,就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所谓的人才质量,就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就是其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能够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地方本科院校不能脱离专业教育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应结合专业教育来开展。首先,抓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内核,普及创新创业教育观念,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入创新元素,整合社资源,营造创新创业的教育教学环境。其次,构建沟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桥梁,在学习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专注学生创业知识的学习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能力、生存能力和创新能力潜移默化地得以增长。在具体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时,地方本科院校可以将创新创业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纳入到专业教育之中,首先是初步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培养;然后是创新创业技能的培养,最后是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只有结合专业教育对学生进行创业特质、创业知识与创业技能的教育,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创业能力与创业品质。

(三)强化课程的整合

“课程整合”(curriculum integration)也叫“课程综合”,是指把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学科融入到一个课程整体中去,变革原有课程内容与结构,改变整个课程体系,建立综合性课程文化。从课程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古代社会由于缺少科学基础、水平低下,课程是以综合为特征,并且始终带有综合的痕迹;近代社会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古代社会的简单、低水平的综合不再可行,这样分科课程得以出现和成熟;现代社会,由于分科课程发展,显示出学科之间壁垒封闭的弊端,因此人们希望通过课程的综合,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早在19世纪的德国,赫尔巴特(Herbart)教育学派就提出了课程综合化的“中心统整法”,随后于20世纪初期又提出了“合科教学”。到了20世纪90年代,模糊学科界限、寻求课程的综合化成为课程改革的基调[6]。

强化课程整合是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必然要求。课程整合是现代科学发展的需求,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表现为,一方面,某一领域不断再分化,越来越细;另一方面,往往又跳出本身领域,在与其他学科交融中获得新生。强化课程整合也是当今社会发展以及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的诉求,如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核武器威胁等问题,不是一两门学科能够解决的。课程整合是课程发展历史过程中的否定之否定。当然,地方本科院校不能脱离科学发展和社会的现实背景,在课程建设时应突出综合化的趋势。地方本科院校加强课程整合,其目的是强调多学科的交叉,开展有效学科间的联动,或者是学科内的联动,使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各种课程的长处。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过程中,应发挥本校优势,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内外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各种教育资源。

课程整合对教学、教师与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综合性要求。这种综合性要求并不是面向知识,而是将知识作为一种工具与媒介,融入到教学每个环节,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在这个创新力无限发挥、个性张扬的时代,每个人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智慧和作用,那就应该善于学习、学会探究、懂得合作与交流。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探索创新提供了最大可能性和广阔空间。地方本科院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时,对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有利的课程,都应该吸收、融合与加工,把它们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地方本科院校强化课程整合,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专业口径,让学生在灵动、鲜活情景中建构知识、建构生活。

(四)重视课程体系的开发

关于“课程开发”(curriculum development)这一词语,学术界一直没有得到一致的认识。由于研究者对课程的定义有不同的理解,那么对“课程开发”的界定也就有了各自的观点。与“课程开发”相近的词语是“课程设计”(curriculum design)和“课程编制”(curriculum making)。美国学者舒伯特(Schubert)认为,“课程开发”与“课程编制”是同义的,而且“课程开发”是“课程设计”的上位概念,其包括课程设计以及设计的背景。在应用型教育中,人们一般倾向于使用“课程开发”,以突出“开拓”和“应用”,强调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而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并达到可应用的目的。美国课程论之父泰勒(Tyler)探讨了“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步骤,把“课程开发”的内容和过程表述为四个方面: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如何选择有助于实现这些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如何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如何评估学习经验的有效性[7]。

开发科学合理课程体系,是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保证。课程体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课程体系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要素。在课程实践领域,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课程开发问题。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人才,应用技术与科学比较起来更多地受到地方经济、资源、能源、原材料和行业背景的制约,而这些资源、能源和原材料是有区域性的,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行业特点。地方本科院校只有根据区域特色和行业背景开发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才能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紧密联系的,地方本科院校根据区域特色和行业背景开发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转变为教育实践的重要途径。

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应确立学生发展本位的课程开发价值取向。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是地方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开发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学生本位课程观与社会本位课程观的统一。学生发展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是人格的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是指培养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探索精神、批判与创新能力。地方本科院校课程开发,必须依赖学校教师,在分析区域经济和行业背景的基础上开发符合学校特色发展理念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地方本科院校在开发课程体系时,应突出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和多元性,这样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空间选择和问题选择,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当然,也可以将创新创I教育纳入到活动课程之中,结合校内外的各种活动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通过产学互动、校企结合,把大学专业教育与科学研究、地方经济建设、行业生产有效整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科研、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在进行课程体系的开发时要保证其长期性、连贯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五)践行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观

“课程实施”(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就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一个课程变革的过程。美国课程论专家古德莱特(J.K.Goodlad)从实践层面给“课程”做出了五个层级的界定:“理想的课程”“官方的课程”“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这就是对“课程实施”很好的诠释。课程实施是以课程开发为前提的,课程实施的目的,是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合乎社会要求的积极作用。

教学是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陶行知认为,创新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民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整个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追求民主的历史。追求教育教学中的民主,需要营造科学合理的教学心理氛围,这样的氛围应该是智力紧张、情绪轻松的;追求教育教学中的民主,需要理性回归师生关系,这样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和谐的;追求教育教学中的民主,需要教师角色的转变,这种转变是由农耕时代的“园丁”到工业时代的“工程师”,再到信息社会的“产婆”。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并且给予教学以新的内涵,教学就是课程不断创造与生成的过程,教学就是师生共同交往、积极互动、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学让学生合作交往、积极互动、自主探究,就需要教师具备苏格拉底(Socrates)式的反问功夫,来“催生”学生的智慧与人格。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交往、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团队合作意识,从而更好地建构创新创业知识,形成创新创业能力。

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应践行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观。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机会,以便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课程只有通过实施,才能把静态课程内容转化为动态的育人过程。课程实施是一种重要课程形态,在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美国课程论专家麦克尼尔(J.D.Mcneil)根据课程改革发生的不同水平,提出了课程实施的从上至下策略、从下至上策略和从中间向上策略。地方本科院校课程实施不是一个课程实施策略选择的问题,而是对课程实施的策略应用与发展的过程。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应强调在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实施过程中,将学校、教师、学生作为课程实施和改革的主体;同时,赋予学校、教师和学生更多的自来实施课程变革,并且解决变革中的问题。课程所提供的材料只有经过教师和学生的选择、加工,才能作用于学生,并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由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创新精神的形成、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只有当教师和学生围绕课程内容展开一系列的心智操作和身体操作,课程所提供的内容才能深刻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并逐步内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六)走进社会大课堂,突出实践教学

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应走进社会这所大课堂。社会大课堂并非是单一的一次讲座或者是一次学术报告,而应是以“融入社会、协调发展”为根本思想来开展的育人活动。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应走M社会,在社会活动中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社会大课堂,要求课堂应该迁移到社会中去。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如果仅仅局限在课堂上,那是培养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把学生封闭在校园里,培养不了未来事业的开拓者。走进社会大课堂,让学生到工农业生产第一线和社会实践中,真正体会到国家繁荣与富强,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从而激发学生无穷的创新创业动力。让广大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边学边做、学做结合、以学促做,提高他们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创业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

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应突出实践教学。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结合,通过理论学习来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理论的认识与理解,其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深化过程。加强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课程要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课程内容必须联系社会生产实践。只有结合当今社会的生产实践来开发和实施课程,课程才能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根本不可替代的作用。创新创业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其人才培养模式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践课程内容,淘汰过时的纯验证性实验,通过实践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工作设计能力。

参 考 文 献

[1]高晓杰,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J].中国高教研究,2007(7):91-93.

[2]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1.

[3][5]王丽娟,高志宏.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创新[J].江苏社会科学,2012(5):238-240.

[4]皮亚杰.皮亚杰教育论著选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