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媒体专业培训

数字媒体专业培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数字媒体专业培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数字媒体专业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多媒体;传统培训;手术室护士;专科培训

多媒体是指以计算机作为各种媒体,信息技术集成的综合治疗的核心,它提供了信息人与机器,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和声音之间交流的新途径。作为当下最流行的一种教育技术,多媒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开阔视野,了解和拓展我们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最新趋势,多媒体技术对护理教育的兴趣带来了许多创新的启示[1]。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各手术专科技术趋向高、精、尖发展,对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专科护士培养已成为必然,因此通过不同途径的专科培训与继续再教育学习,尤为重要,2013年我科结合多媒体培训后手术室整体专科护理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手术配合的主动性、准确性和默契性明显改观。使专科人才得到了全面整体的提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3年我科手术室护士20人,按3个层次进行培训。具体为新入手术室护士;低年资手术室护士:即3年以上手术室工作经验;高年资手术室护士:即5年以上手术室工作经验的护士。

1.2方法采用多媒体结合传统方式针对过去通科配合手术护士所存在的问题,结合手术室专业特性重点各专科组以组长为主,根据培训计划将培训内容分到个人,大家应用多媒体查资料制作课件互动、讨论,同时聘请相关专业教师传授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的医学知识,除了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和护士与患者之间的知识交流,采取理论讲座和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技能培训,包括老师讲课专科护士的领导者,外科医生,操作手术室护士高学历和相关技术人员。专家理论讲座:①专科手术解剖和外科手术,病理生理变化的应用程序;②进度专科手术治疗的疾病,手术和护理的焦点;③新的手术设备,专业设备,设备使用和维护,包括建筑设备,性能,原则,程序,注意事项及一般故障排除的进展和应用;④紧急护理;⑤专科手术与手术技能位置放置专家最新发展和新理论。技能培训。技能培训主要是物理操作演示的新设备,仪器及设备,手术演示,并置于与常规手术示范教学中的地位等。手术与乐队的领导者承担责任教导引入教学和训练的过程的概念,根据操作的配合完成操作的流程图。

1.3评价指标制定培训计划,结合本科实际情况,按照3年以下、5年以下、5年以上专科护士培训目标,将培训计划表在内网公布;考核方式:分阶段培训结束后,科室组织统一考核,年终综合评估机构:评估包括:①随机抽查术前准备,术中和术后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如放置位置;②演示物理操作,设备故障排除,设备维护等等;③发生意想不到的情景模拟手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评估应急反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④教学查房,讲座中的一个小的评估沟通技巧,管理技巧和教学指导能力的形式;⑤通过问卷调查手术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评价工作能力。考核评价分为4个级:95分为优秀,93分为良好,90分为合格,90分为不合格。每次考核结果与个人绩效挂钩。

2结果

2.1改进培训方法前后考试成绩比较。通过新方法培训后的考核平均成绩、合格率及优秀率与2012年比较,明显提高,有效地提高了科室的专科技术整体水平,见表1。

2.2改进培训方法前后手术医师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满意度比较,见表2。

3讨论

新的培训方式与传统培训方式比较具有明显优势。

3.1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整体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多媒体虚拟现实技术培养了大家的观察能力,通过手术过程的实时观看,高清显示,灵活控制,语音交互及视频的高清事实传递,对于开展的新手术、新技术、疑难大手术等可通过网络视频、手术直播等将手术室内实况传输到示教室内,共同参观学习,这样既可以保证手术室里安静清洁,减少对手术医生的影响,又可将示教室里的状况传输到手术室里,实现音频的交互功能。甚至,也可实现手术监管,减少手术室医疗事故的发生,降低由于现场体验而引起的手术感染率[2]。

3.2培训形式更灵活多样多媒体的应用提高了大家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各专科组以组长为主根据培训计划将培训内容分到个人,大家应用多媒体查资料制作课件,互动、讨论,使大家加深了映象,从而达到学习提高的目的。同时开阔了大家的视野,对大家今后应用多媒体新技术学习培训起到了引导作用。

3.3专业化培训考核更系统全面培训、考核做到了规范化、系统化管理,将专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个人培训考核等信息进行信息化管理并同时随时更新不断完善,从而有利于今后高质量、高效率培训工作的开展。将考核结果与专科组长及个人的绩效挂钩突出团队意识,强化了责任心。

3.4培训效果更明显提升通过多媒体系统化专业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手术室专科护士的整体水平和优秀率,考核平均分从91.3分提高到92.75分,优秀率从20%提高到30.91%。同时,通过考核中的反复交流、沟通,锻炼了大家的口才与胆色,增强了对手术配合的默契度、准确度、应急、沟通及动手能力,树立了良好的自信心,有效地密切了医护间的配合,患者满意度从95.4%提高至99.2%。

3.5促进手术室护士的发展卫生部医政司处长郭燕红护理的新趋势国际研讨会指出:规划工作需要临床护理专业领域,在重症监护,急诊急救,器官移植,外科护理,在地区癌症患者护理,如培养专科护理人才[3]。多媒体管理由相对固定的专科护士的图案提示工作的开展,使手术室更加灵活。在手术室工作人员失踪的情况下,它的运作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同时推进手术室及专科护理的发展。加速培养优秀专科护士,职业素养有利于建设学术兴趣的培养步伐

,不断形成创新精神,提高团结协作意识[4]。

4小结

多媒体新技术对于我国护理教育有着诸多启示,当前手机中的3G功能日渐完善,而这只是网络通信技术运用中的冰山一角,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其优势必将延伸到各行各业[5]。 随着医学的进步和护理的发展,新技术的多媒体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的应用势在必行,因为专科护士,可大大提高手术配合的质量,因为他们专注于临床护理的具体方面,可新的理论和思想在临床试验中,他们所做的一切对保健部门的质量有较大影响[6]。手术室专科护士通过培训,提高了外科护士的积极性,准确性和,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医生的满意的进展,但也提高了护士参加专业学习,参与研究,参与论文写作的理解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高度专业化和一专多能的现代手术室护士[7],以适应现代大规模机械化全院的发展,提高质量和效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钦峰,刘学.多媒体新技术对护理教育的启示[J]. 当代护士,2012,12:159-161.

[2]黄鑫,胡艳波.医院手术室数字化转播系统的设计与完善方案[J].医院数字化,2010,25(8):37-38.

[3]尤黎明. 对 中国 模式的护理专科化发展之路的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 2007,7(8):21-23.

[4]丁艳萍,高名全.构建科学的专科护士考核体系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1):71-72.

[5]王桂珠.多媒体技术教学应用的发展趋势[J].现代教育技术,2010,12:29.

[6]宋烽,王建荣,主编.手术室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59.

[7]毛晓萍.手术室专科护士组的设置与管理[J].护理杂志,2005,22(8):83-84.

数字媒体专业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需求分析 教学资源 环境与平台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逐步深入,人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影响信息化进程的因素、存在的问题、如何改进等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并且达成了共识。普遍的认识是,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及能力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由此认识引发的学校的普遍做法是,加强各种技术培训,使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得到提升,教师从事信息技术教育所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技术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从而满足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要求。

由此引发的问题是,教师承担了过重的负担和巨大的压力,深感疲惫。但普通的教师无力改变现状,较重的压力使教师无奈地敷衍应对。我们在与一线教师进行关于多媒体教学的探讨中发现,教师们对多媒体教学提不起兴趣,分析原因发现,教师为了做好多媒体课件,必须参加多媒体技术的培训,利用学到的一知半解的多媒体技术去做多媒体课件,非常费时费力,甚至影响到自身专业和对教学教法的学习与研究,但为了达到学校的要求,不得不花大力气拼凑课件。

对于拼凑课件、应付多媒体教学的这种情况,学校的管理者认为,这是教师“懒惰、不勤奋”,甚至是不努力工作的表现,从而制定相关的制度,督促、要求教师无论采取何种办法都必须把多媒体课件制作好,这样才能上好多媒体课。

二、问题的分析与总结

出现这种情况,教学管理者不能单一地认为这是教师素质的问题。平心而论,教师都在为成为学生喜欢的优秀教师而努力工作,但在每个学校的不同的管理体制下,总是有适应和不适应这种管理体制的教师。能够适应学校现行体制的教师,他们工作非常努力,代表学校管理者的要求,而大部分不适应学校现行管理体制的教师,始终无法成为学校的教师。现行管理体制造就的优秀教师固然是非常优秀的,但如果管理者换个角度,分析大部分教师的需求,创新管理体制,使大部分教师都能适应,相信学校就能够造就更多的优秀教师,进而促进学校教育的快速发展。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角度的改变,可以使问题的分析更清晰,思路更开阔。对于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暂且不分析教师应该做什么,而是从分析教师需要什么、学校的管理应该如何创新的角度,来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分析起来,总结如下。

1.学校没有统一的多媒体教学的认识和标准。

对于什么是多媒体教学,如何进行多媒体教学,许多学校在认识上是模糊的。甚至认为,多媒体教学就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使用多媒体设备,而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而言,这是个简单的问题。对于如何上好多媒体课,学校认为课件制作的好坏就是多媒体教学的评判标准,但在课件的优劣评判上很含糊。在没有标准的情况下,学校盲目地管理教师使用多媒体授课,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多媒体教学管理的混乱。

2.学校忽视了教师的困难和需求,过于强调和依赖教师个人的信息素养和能力。

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在没有统一认识和标准的情况下,盲目强调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在迫于教育信息化发展形势的要求,唯一的管理方式就是对教师施加压力,让教师依靠自身的努力去创造价值。而对于教师的困难和需求,学校并没有较好地给予解决。

3.学校管理部门削弱了自身应该为教师提供资源、创造环境的服务和创新管理的职能。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管理者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更需要管理者根据教师的困难和发展的需求,创新管理体制,建立教学资源库,提供教师所需的技术支持平台和政策环境。但目前许多学校对这个方面的工作做得远远不够。

三、用系统的观点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我们可以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看作一个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学人员、教学资源、政策环境和技术平台是四个关键的组成部分,它们是影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体性因素。

在信息化教育发展系统中,人员因素是最基础的因素,他们是教育信息化的执行者,人员中包括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除了人员的因素外,系统的发展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教育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其中软件资源在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以上两个因素的前提下,建立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利于教师开展信息化教育的政策环境和技术支撑平台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推动力。

但是,由于学校缺乏对多媒体教学的统一认识,学校的管理者忽略了教学资源、政策环境和技术支撑平台的作用,只强调教师个人的作用,而对于教师对教学资源及环境、平台的需求甚至是教师的困难有所忽视,由此形成的局面是一线教师在支撑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师担负着巨大的压力。

作为一个正常运作的系统,系统中的每个因素都应起到关键的作用,并且各因素间有着相互影响和信息反馈。正常发展的教育信息化系统也应如此,作为系统发展的执行者的管理人员对教师有着较强的影响关系,但这种影响关系不是系统中的主要影响关系。管理人员在一线教师信息反馈的基础上,采用制定政策、组建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创建教师需要的环境和平台等方式影响一线教师的教学行为,是系统中的重要影响关系。这些不同的影响关系组成了一个闭环式的教育管理系统,共同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一线教师的需求分析

在当前的教学工作中,作为教育信息化系统中的主要执行者的一线教师时常处于被动教学的境地。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资源、政策环境和技术支撑平台有着较强的需求,甚至有着较大的困难,总结如下。

1.教师有对教学资源如与课程配套的软件、教育教学方法和经验、多媒体素材和电子教案等有着较强的需要。

因为对教师而言,获取或制作这些资源单纯依靠教师本人的力量是比较困难的,且有相当多的教师有着这方面的需要。

2.教师有着对合适的培训方式和内容的强烈需求。

在培训方式上,许多学校的做法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这给许多教师造成了较大的困难,他们希望能够得到培训和学习的机会,但往往由于其他个人或工作上的相关事务而无法系统地学习培训内容。

在培训内容上,学校组织得比较多的是课件制作技术。据教师反映,他们很认真地学习了一些制作技术,但由于课件制作涉及的技术过多,制作起来费时费力,始终不能够做出优秀的多媒体课件,但教师们又不能很深入地、系统地掌握课件制作技术。

3.教师的困难。

由于教师一方面要顾及授课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另一方面要抽出时间专门学习难度较大的课件制作技术以便制作课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教师的精力。教师们期望学校能够有专门的多媒体技术服务机构为之提供技术方面的帮助和支持,从而减轻对多媒体技术的恐惧和压力。

五、对学校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建议

明确教育信息化系统发展运行的规律,分析教学人员对发展的需求,学校在信息化教学管理上采用创新式的管理方式。

1.制定合适的教育技术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

通过调研与考察,教师们比较乐意接受的是集中培训与网上自学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通过网络,教师们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学习,并且在时间安排上比较随意,且不会漏掉培训内容。集中培训可以为教师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并且能够解决教师自学遇到的问题。

关于培训内容,我们的观点是,教师们应以专业培训和教育教学技能培训为主,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们必须掌握的,信息技术培训应以电脑日常应用和教学资源的简单处理与使用为主。教学课件的制作不作为教师的必备技能和培训内容。

2.学校成立课件制作平台(机构)。

学校成立专门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和技术指导部门,在教师们准备好教学内容并进行了教学设计后,依据教师的申请,为教师提供课件制作指导和多媒体资源的设计与制作服务。该机构可以聘请学有余力、爱好多媒体设计的学生为教师进行技术指导。

这样做的好处:减轻教师的负担,使教师将精力投入到专业建设和教学设计方面;有了多媒体专业人员的指导,课件的质量必将有大的提高;教师依据好的教学设计,配合资源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必将大力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

3.建立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但能够为教师备课提供资源,还能够丰富教学课件,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因素。

当然,激励措施、多媒体教学比赛、研讨等手段的使用都能够有效地促进教育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总之,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学校对教师的需求多作分析,对多媒体管理制度多作创新,对教学资源的建设多作支持,对教师和管理人员多作激励,那样,学校的教育信息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张冬玉.影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教师因素分析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9,(10):30-33.

[2]周三多.管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数字媒体专业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标签 大众标注 研究进展 大众标注系统

[分类号]G250.76

1 引言

“大众标注”由“Folksonomy”一词翻译而来,是Web2.0环境下信息组织的一种新方法。与传统的信息组织方法相比,大众标注是指使用标签(Tag)对自身创建或他人创建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标注,以供标注者自身或者他人检索信息资源的过程或结果。大众标注系统是大众标注理念实现的技术途径,是基于大众标注的理念与方法构建起来的、允许用户对数字资源或网络资源进行自由标注的网站或系统平台。作为大众标注系统功能加以具体实现的重要手段和大众标注系统的核心组成要素,标签是一种“Free-form Key-word Metadata”(自由形式的关键词元数据)。目前,国外学者围绕大众标注系统中标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标签的基本理念、标签的呈现界面、标签的组织对象(网页资源,主要是博客;视频资源;音频资源等)以及标签与信息检索(检索结果处理、相关度排序、搜索引擎和语义处理)等方面。

2 有关标签基本理论的研究

自大众标注开始进入国外学者的研究视野以来,有关其底层支撑――标签的基本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标签的定义、标签与元数据的区别、标签的优点与不足以及使用标签的心理动机等方面。

2.1有关标签定义的研究

标签的基本含义是“标明物品名称”,具有标示作用。对于标签的内涵定位,多数学者认为,作为大众标注系统功能得以实现的手段,标签是一种自由形式的关键词元数据,赋予标签的过程可看作一种标注行为。在大众标注的理念下,赋予标签的标注行为实际上已经既能直接揭示内容,又能为日后提供查找,因此具备了标引功能。而对于标签的外延,Noruzi A认为标签可以是概念(Concepts)、类别(Categories)、分面(Fac―ets)或者是实体(Entities)。Scott A.Golder等认为标签的种类主要包括:表明事物范围的标签,表明标注对象类型的标签,表明所有者的标签,对类别进行归纳的标签,表明事物的性质或特征的标签,自我识别之用的标签以及表明事物用途的标签等。

2.2标签与元数据的区别

元数据作为关于数据的数据,其创建与使用都离不开专业人士的参与,而且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利用元数据来组织网络资源,其根本目的是使因特网更加有序化。有学者评论指出,元数据是专业人士的“万全之策”,但往往会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与此相比,从严格意义上说,标签也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只不过标签的创建与使用没有元数据严格,它鼓励大众参与,并不需要遵循严格的标准与规范。利用标签来组织网络资源,其根本目的是使因特网更加有趣。有学者评论指出,用户使用标签的根本目的是寻求组织因特网信息的最佳方案,最终使得信息组织更加简单化。

2.3标签的优点与不足

自由创建、自由使用是标签与生俱来的突出优点。Prentiss Riddle论述了标签的种种优点。包括:标示,可以方便查找;指代,索引中指代原件;聚类,可以提供关联度;分面标引;体现集体智慧等。ChristopherH.Brooks和Nancy Montanez研究认为,标签已经成为一种用于注解和组织包括博客在内的各类网络信息资源的重要工具。大众标注允许用户自行创建、选择标签对自身感兴趣的资源进行标注,这虽然有利于信息组织的自由,但却在无形中导致标签标注质量的下降。Noruzi A认为,大众标注中标签的主要缺点是歧义多(polysemy)、同义多(synonymy)、单复数滥用以及专指度不够。

2.4使用标签的心理动机

研究用户使用标签的心理动机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用户使用标签的偏好,包括对相同主题的资源是否使用相同的标签进行标注、对资源对象进行标注时使用的标签数是否相同等方面。George W.Fur-nas对当前较为流行的几个大众标注网站系统(Flickr,Del.icio.us,RawSugar)在实用性上进行验证,考察了这些网站的运作原理、用户激励机制以及标签的生命力和为大众接受的认可性,对用户使用标签的动机进行了研究。

3 有关标签呈现界面的研究

时至今日,很多提供大众标注的站点已经能够通过标签为用户提供管理和共享用户感兴趣的url、图像、视频、音频等功能。但是,如何高效地在海量标签中查找到符合自身需要的资源成为人们关注的普遍问题。从目前多数网站在标签呈现方面采取的处理方式来看,在首页面采用标签云图(Tag Clouds)汇集一定数量(具体数量由各个网站确定)的热门标签、不同标签所标注的资源数量多通过标签的字体与颜色与来呈现,是较为普遍的方式。围绕这一点,国外学者开展了较为热烈的研究。A.W.Rivadeneira等指出,标签云图是对一组词语,也就是诸多标签进行可视化揭示的一种方式。在标签云图中,词语的字体、大小和颜色可以反映标签的被使用频率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标签之间的关系。Martin J.Halvey则评估了标签呈现技术的应用效果。Ben Shneiderman等分析了如何通过构建合理的界面设计策略来支持大众标注、浏览和资源共享。

4 有关标签组织对象的研究

在大众标注出现伊始,标签多用于个人博客中的资源组织、标注。随着人们对大众标注理念的进一步熟悉,标签的组织对象已经从早先的博客资源向图片资源、音频资源以及视频资源等多媒体资源进一步拓展。

4.1标签用于组织博客资源

目前,标签已经成为了一种用于标注和组织包括博客在内的各类网络信息资源的重要工具。Christo-pher H.Brooks等以Technorati网站为例,抽取了使用率最高的350个标签进行分析,判断同一标签所标注的所有博客网页是否具有主题上的相关性。Gilad Mishne开发了一款名为AutoTag的工具,它可以通过合作过滤的方法,为用户在标注博客时提供更为合适的标签。在此基础上,通过配合博客信息的相关控制机制,可以使得用户的标注过程更加简单,而且可以保证标注的质量。此外,有学者研究认为,利用标签来揭示主题,借助标签语义上的相似性来确定使用相同标签的博客在主题上具有相关性,而由于两个博客可能在主题上的相关性,进而可以推断其可能在

随后的标注过程中会使用相同的标签云图。

4.2标签用于组织图片资源

随着标签标注对象的进一步扩展,如何提高标签标注图片资源的效率也成为国外学者较为关注的问题。2007年6月,Bageshree Shevade介绍了如何使用个性化的社会化网络文本对图像进行标注的框架。这个框架相当有意义,它能够提高人们标注图像的效率。这种背景信息能够帮助相关用户非常方便地理解标注者所使用标签的真实含义。而Andrew D.Miller则对flickr开展研究,指出flickr为一些用户提供一些不同主题的图片或照片集、大众标注体验以及独特的隐私保护方式。这种服务策略有别于以往的图片共享风格。另外,文章还进一步研究了照片或图片标注者的一系列行为,包括图片或照片的描述、组织、发现、共享和接收等。

4.3标签用于组织音频资源、视频资源

使用标签组织音频、视频资源进一步扩大了研究标签组织对象的学者的研究视野。Jane Murison介绍了BBC England消息板新功能,即允许用户使用词组或短语对对话记录进行标注。这是一种分面浏览的方法,它可以成为当前浏览方式的有益补充。当前的消息板所采用的自上向下的编辑架构缺乏足够的灵活性,而且不能持续一致地揭示内容,用户往往很难发现资源的具置。此外,也有学者投入到标签标注视频资源的研究中,包括研究如何提高标签在播客资源中的描述、组织与检索效率。

5 有关标签与信息检索、语义处理的研究

随着标签应用的广泛发展,如何提高标签的信息检索与语义处理效率逐渐成为标签研究的热点。

5.1标签与信息检索

包括del.icio.us在内的多个支持大众标注的网站为用户提供使用标签标注网页资源的功能,以便用户在线自行组织其感兴趣的网页资源。在大众标注系统中,标签主要有两个作用:标注与索引。标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索引为用户进行信息检索与信息发现提供方便。大众标注在提升网页搜索效率上具有两方面的表现:标签是主题相关的网页资源的一种概要性描述;同一标签的使用量可以显示出该主题下网页的数量规模。Taciana A.Vanderlei具体描述了大众标注理念在搜索引擎中的应用情况,并指出大众标注理念可用于改进搜索质量,同时描述了一组使用大众标注加以实现搜索引擎查找与检索的条件。2006年,RyanBarrows在其文章中介绍了基于整合的搜索,即如何将标注、分类和浏览加以集成,以便提高终端用户进行检索的效率。

5.2标签与相关度排序

大众标注是一项新兴的网络服务。它能够帮助用户共享、分类和发现自身感兴趣的网络资源。Yusuke Yanbe介绍了一个可以提高检索效率的概念模型,在该模型中,来自大众标注系统的各种标签数据被系统进行开发与抽取,以便用于检索性能的改进,同时,他开创性地提出将基于点击排名网站的等级机制与大众标注对同一网站的标注强度相结合的解决方案。Sung Eob Lee研究指出,大众标注为信息过滤和信息检索领域带来一种全新的性能。通过研究用户的标注行为,文章得出结论,大众标注可以被进一步应用到数字资源的相关度排序中。随着标注系统的逐渐流行,标签垃圾对标注系统的影响日益明显,具有误导性的标签虽然可以提供某些资源的显示度,但却使用户深受其扰。Georgia Koutrika构造了一个框架用于对标注系统和用户标注行为进行建模,并提出一种基于可信任标注的名誉,用于对同一标签所汇集的所有文档进行相关度排序的方法。

5.3标签与语义处理

如何从网页资源中挖掘出计算机可以理解的语义信息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大众标注作为网络资源有效组织与查找的一种方法,能否通过标签建立标签本体以进一步提高大众标注系统的语义处理性能,是近年来国外学者将标签与语义处理结合起来开展研究的聚焦点。继Sheung-On Choy研究了大众标注系统中的语义信息检索性能之后,David Laniado、Paul Alex―andru Chirita、Michel Buffa等学者纷纷撰文开展此方面的研究。David Laniado通过建立标签的本体,整合了标签的导航界面,为各个标签提供显性的语义关系。Paul Alexandru Chirita指出,语义web能否成功实现取决于大众标注实现过程中用来注解网页的标签的有效性,并提出了P-TAG的方法。Michel Buffa以wikis为研究的切入口,研究标签与语义技术结合在wikis的信息查找方面的应用。Sabnna Geissler的研究则进一步推进了标签与语义处理的研究。在其文章中,Sabrina Geissler探讨如何增强合作性的工作和学习环境――虚拟知识空间以及如何使得虚拟知识空间具有语义注解功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文章通过显性的语义标注和用户行为的合作过滤提出了计算机处理可查找网络资源的操作原理。

6 基于大众标注系统的标签发展趋势探析

自出现伊始,人们对大众标注所寄予的厚望即是自由。也就是说,与以往必须由图书情报专业人员制订分类体系(如国内的中图法、科图法、人大法等分类体系),再由专业人员进行分类、标注的信息组织方法相比,大众标注应该能够允许普遍民众不用经过专业培训、不需具体专业分类知识就可以采用自然语言等非受控语言来标识各种数字资源,以适应Web2.0环境下普遍民众既是信息资源的接受者、又是信息资源创建者与组织者这一形势的需要。作为传递大众标注理念的媒介,用户能够使用标签实现哪些功能以及大众标注系统能够对标签进行哪些操作,均是标签研究者的研究核心。从当前的情况分析,未来的大众标注系统将更加注重于既能有效防止标签垃圾又能让用户充分享受到自由标注的乐趣。同时,根据标签之间的主题相关性,进而汇集语义相关的信息资源,从而增强用户通过标签共享信息资源的功能,使得大众标注系统能够根据标签所标注的资源规模确定标签云图中各标签的字体、颜色与大小。此外,在本体等信息组织方法的推动下,根据不同领域的知识元构建标签本体并以标签本体为基础,实现基于标签的语义检索将是未来大众标注系统研究者继研究标签垃圾有效处理、基于标签的相似度排序、标签界面可视化效果等之后对标签进一步关注的研究内容。而基于大众标注系统的标签在功能上也将在这一研究方向下继续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