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还款风险分析

还款风险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还款风险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还款风险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 风险分析 风险控制

一、信贷资产证券化概述

资产证券化是将缺乏流动性、可以在未来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或资产组合作为支持资产,在金融市场上发行该资产的支持证券的一种融资手段。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以信贷资产为基础资产,多由银行、金融公司或资产管理公司发起。在2013年我国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中,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规模占比为68%,居主导地位。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起步较晚。上世纪90年代,资产证券化的理念才被引入,2005年才开始试点运用,此后又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试点中断。2012年5月17日,央行、银监会和财政部联合《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这意味着沉寂四年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重新开启了大门。随着近期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资产证券化已经成为如今的市场热点。

尽管资产证券化有诸多优点,但它的风险十分值得警惕。我国在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方面的经验不足,未来必将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必须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来保障证券化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因此,对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涉及的风险管理、制度建设等核心问题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分析

信贷资产证券化面临诸多风险,也有诸多的分类方式。本文按照风险产生的来源,将其分为基础资产所产生的风险和证券化过程所产生的风险两类。

(一)基础资产所产生的风险

基础资产所产生的风险,反映的是信贷资产作为发行证券的基础资产,其自身还本付息能力的不确定性。投资者获得收益的来源正是基础资产未来所产生的现金流。基础资产的质量好坏是影响其产生现金流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基础资产所产生的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和提前还款风险。

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即违约风险,是信贷资产证券化参与主体对它们所承诺合约的违约所造成的可能损失。在信贷资产证券化中,根据涉及主体的不同,信用风险主要包括原始债务人的信用风险和资产证券化参与主体的信用风险。影响信用风险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基础资产的质量上,包括基础资产各级别的贷款余额比例、贷款集中度、行业分布、期限结构等。

2.提前还款风险。提前还款风险是指,债务人在既定的还款时间超出还款计划所规定的还款额度偿还抵押贷款本金、造成资产池的现金流量失衡所造成的可能损失。提前还款受到债务人自身的财务状况影响。此外,市场利率的变化和其他融资成本的变化等因素,也是导致债务人提前还款的原因。

(二)证券化过程所产生的风险

对于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由基础资产所产生的风险其实与普通信贷资产的风险相似,而由于证券化过程所产生的风险则是其所独有的。证券化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主要包括交易结构风险和参与主体风险等。

1.交易结构风险。资产证券化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于交易结构能否实现破产隔离。破产隔离的存在,使得资产证券化产品独立于融资者也即资产发起人的经营状况或整体信用。不能实现真正的破产隔离的交易结构将带来风险。比如,在很多情况下,难以确认支持资产的转移是否构成了法律上的销售。发起人通过向SPV销售支持资产进行融资时,有时会附带一些特定的义务,比如发起人仍然保留对基础资产的剩余索取权,此时该项交易的性质可能不被认定为产权转移,而是担保融资。这样一来,破产隔离就未能实现。一旦发起人破产,基础资产就有可能被追索,导致资产证券化失败。

此外,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交易结构也可能对现金流造成不确定的影响。由于资产证券化产品具备结构化安排,比如优先/次级结构、本金/收益账户、加速清偿和违约事件等设置,将导致其现金流支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对此类风险进行分析时,要根据交易文件中对现金流支付机制的规定,综合考虑证券本金和利息偿付顺序、再投资收益、提前偿还事件、回购条款、违约和加速清偿事件等等。比如,违约事件触发后,支付顺序可能发生变化;加速清偿事件后,次级期间收益不再获付,从而不再对优先级份额的偿还提供内部增信等。

2.参与主体风险。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参与主体较多,涉及到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信评级公司和资产评估公司等中介机构。为确保证券化交易的顺利进行并完成,各参与方都应切实履行相应的义务。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参与主体都可能影响到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质量。因此,在评价风险时,还要考虑各个参与主体的各项资质。具体来讲,参与主体风险包括受托机构的违约及破产风险、专业机构的失职风险等,比如资产评估报告或会计报告不实,法律意见书结论错误等等。

三、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控制

基于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分析,风险控制措施主要集中在基础资产和证券化过程两个方面。

对于基础资产所产生的风险,资产组合是综合控制基础资产风险的基本方法。要审慎挑选支持资产组合,实现基础资产质量的风险分散,个别基础资产发生违约、提前偿还等情况时,不会影响到整个资产池的稳定性。具体来讲,可行的措施有:使资产池来源尽可能多元化,资产池中所汇集的资产及其债务人分布在不同地域或行业;控制单项资产占资产池份额在一个较低水平;信贷资产期限应与证券化产品期限相似,本息的偿还分摊于整个资产的存续期间等。

对于证券化过程所产生的风险,控制交易结构风险的有效手段是尽量确保破产隔离的实现。由于法律认定标准上存在难度,可参照过往成功案例,向有相关实务经验的机构咨询,可事前向管理当局确认,以降低证券化交易风险。而对于参与主体风险,为防止受托管理人违约,可要求其提供违约担保来加强其履约压力,确保投资者因其违约而遭受的损失得到赔偿。对于专业机构,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是聘用那些声誉好、专业强、经验丰富的专业机构参与到证券化过程中。

参考文献

[1]袁宏泉.信贷资产证券化也要防范风险[J].银行家,2006(3)50-53.

[2]罗斌,曾祥英.信贷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选择的博弈分析[J].武汉金融,2006(1):28-29.

还款风险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经济评价 改进

投资项目的前期工作是投资决策前必不可少的工作步骤,长期以来,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滞后,前期方案深度不够等是多年来困扰投资管理的问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作好投资项目前期工作和经济评价,实现投资决策科学化,提高投资效益,是投资项目各个层次的决策者以及咨询人员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1 如实做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不断完善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

在项目的投资决策中可行性研究本来应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一段时期以来,有的将可行性研究搞成了上项目的脚踏板,究其原因,主要是投资体制还不完善,企业还没有真正的自主权。我国的投资体制改革,开始是投资主体只有国家一个,项目所需资金都靠国家拨款建设,而后改为“拨改贷”,成就了相当多的无本经营企业,企业产权界限不清,管理者权、责不明,利润要上缴,投资伸手要,拨款也好,贷款也罢,只要能拿到钱就可以上项目,企业就有可能在规模上更上一层楼,造成了严重的后遗症;自1986年国家实行了资本金制度,这种情况才开始扭转,投资主体才开始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

在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国家正在并继续改革项目审批制度,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在进一步深化。上项目者必须自主决策,投资者要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全面责任,在充分做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做到建设项目“三个不建”,即建设项目没有可行性研究报告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济评价不充分不建,项目经济评价效益不达标准不建,只有这样才能如实反映项目的真实效益,作出合理决策。

多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对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作了一些详简不同的规定,原国家计委和建设部于1993年4月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在指导我国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实现项目决策科学化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当时条件下,更贴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使我国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理论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金融、投资、财税等方面的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对经济评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技术经济工作者适应新形势,进行新的思考和探索,去研究和解决新的问题,随着我国加入WTO,与国际接轨,从大的方面看,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构、市场分析的重点内容、方案比选的方法、资金筹措方案的研究和项目风险的分析等;从细节方面讲,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和简化、评价基准的确定、计算价格的选取、重要计算参数的选取等方面的问题都有值得进一步探讨之处。

2 风险分析应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强调的重点内容

当前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已由法规性文件予以固定下来,目前国内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设有风险分析专篇,而一般的工业项目的风险分析却重视不够,尤其对市场、投资以及经济效益方面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项目的影响程度分析预测不够,导致许多项目实施后实际数据与可研出入很大,甚至完全失实。尽管可研报告中作了敏感性分析,并显示项目效益对一种或几种不确定因素相当敏感,但决策者认识不够,依据方案内部收益率和还款期的大小进行决策,显得过分简单,容易导致失误,造成无可挽回损失。投资项目的建设要耗费大量资金、物资和人力等宝贵资源,且一旦建成,难于更改,因此投资项目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更显重要。为了有效的防范和控制风险,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认识到不仅在投资项目的前期工作中需进行风险分析和风险对策研究,更重要的是在项目实施过程及经营中应有效地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分析。因此当前提高风险意识,强化风险分析,重视风险分析的结果是市场经济下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所必须的。

3 投资项目有关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是编制好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必要前提

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是由咨询单位完成,有理由要求咨询单位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但在实际上要做到这一点却困难重重。咨询工作受到各方面的制约,一是审批限额的存在,导致为了将项目的审批权留在地方,不得不压低投资,特别是将流动资金作为调节投资大小的“砝码”,导致流动资金准备不足,甚至影响项目的生产经营。其次是为了要把项目争到手,不得不夸大项目的效益,模糊项目的风险,这些制约的因素主要在业主,而不是咨询单位本身;再者若是对于依托老厂的项目,需要老厂的现状资料以及对有无项目状况的预测,这些工作都必须要由业主来完成。同时,各级主管部门和审批机构握有项目的“生杀”大权,对促进项目前期工作的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总之,做好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有关各方的共同责任,也只有各方面都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可行性研究才能给出客观公正的结论。

4 正确对待市场与价格的预测

对于一个具体建设项目特别是经营性项目来说,市场和价格就是项目存在的关键所在。财务评价的敏感性分析中,对经济效益影响最敏感的因素无疑就是产品销售价格,往往变化1~2种价格,项目就可能从不可行变成可行,一种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将使可行性研究报告变成为可批性研究报告。因此,市场和价格的预测在经济评价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市场走向和价格高低往往成为项目经济上是否可行的最重要砝码,预测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当前财务评价中,普遍采用现行价格或所谓生产初期的预测价格,这种提法与评价中简化计算以及反映相对准确性的原则是一致的,但往往差之毫厘、缪之千里,甚至导致完全相反的评价结果,究其原因,其一是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尚不健全,不规范,市场经济的规律性不明显;其二是我国经济与国际市场尚未完全接轨,区域性强,产品价格波动大,特别是供求量相对较小的产品,价格的规律性更难掌握;再者,目前我国咨询机构缺乏必要的、完整的价格信息系统,仅仅依靠技术经济工作者经验进行判断,随意性较大,难以得到相对准确的预测结果。

《方法与参数》仅对价格作了原则性的说明,而对数据的测算、选取及具体应用并未加以详细说明。为了规范这方面的工作,保证评价的质量,应该增加这方面的内容或在有关实施细则中加以明确,并且规定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加深市场预测与价格分析的内容,描述必要的预测过程以及采用的数据和预测模型。

5 清偿能力分析应给予重视

在项目评价中,一般以全部投资FIRR高低来判定经济上的可行性,人们对盈利能力分析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要高于清偿能力分析。然而,清偿能力指标分析决不能忽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清偿能力指标较盈利能力指标来得更为直观、清晰,一个项目如果背着沉重的债务包袱,那是极其危险的。

国内现行财务评价以最大还款能力计算贷款偿还期,仅是一种理论计算,与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不一致的,任何一项贷款,事先必须明确贷款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是还款期限,如果不能满足,则另选融资方式和途径,以最大能力计算还款期,实际上是未考虑任何风险因素,是一种理想的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一般是很难实现的。通常做法是根据还款期限等计算各年偿债额,再分析资金运用状况和清偿能力,偿债率指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设置的,

6 国民经济评价亟待规范

对于一般的工业项目,在可研阶段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已日趋减少,这与《方法与参数》的初衷是不一致的,大中型项目,特别是有关国计民生的大型项目,完全有必要从国民经济总体角度考虑,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对于非盈利的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必要的国民经济评价更是必不可少。同时《方法与参数》有关国民经济评价内容亟待规范、补充和完善,应有专门的政府机构或由权威的社会中介咨询机构定期有关经济评价参数,供咨询机构使用。

7 合理发挥技术经济人员的作用

还款风险分析范文第3篇

随着信用卡业务的授信总额不断攀升,银行资金投放力度不断加大,投放渠道不断拓宽,信用卡业务的风险问题值得关注。虽然信用卡的授信总额的增加,可以给银行带来更多的收入,但是逾期未偿信贷总额以及期末应偿信贷总额的增加无疑也加大了信用卡风险发生的概率。

一、风险事项

目前过度重视信用卡发卡量的增加,采用跑马圈地式的经营模式,对客户的资信情况审查不严,导致信用卡业务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不良客户,且不良金额以每月400万的速度递增。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1、客户准入质量不高。在竞争信用卡客户时,对申请人的个人情况审查过于放松,甚至都停留于表面,降低信用卡申办的门槛,放松对申请人的资信审查,从而更容易引发信用卡的信用风险和欺诈风险。

2、客户逾期较多。持卡人在申请到信用卡后,由于持卡人的经济状况的改变或社会发生变化造成的持卡人不能还款所产生的信用风险,还有就是某些道德恶劣的蓄意透支而不还款的道德信用风险。

针对以上风险事项,我行风险审批部严格把控资信审查程序,控制内部运作风险。在现有条件下,制定了有效的信用策略,做到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相互制约,加强办卡前、后对客户的监管力度。

二、下一季度重要风险隐患预判

下一季度,重点风险事项还是以不良客户为主,主要原因在于客户在多家银行获得的总体授信额度往往会远超其保障能力的授信额度,成倍放大了客户叠加的透支额度,一旦客户大量透支超出还款能力,无力偿还本金和利息,将给银行造成大量的资金损失,加剧了银行风险。

三、对策安排

1、审查从严,过滤风险隐患。授信审批部门要认真审查授信项目,依据规定的程序,在授权权限内独立审批。项目审批后,必须按照“先落实条件,后实施授信”的原则,认真审核各项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再进行放卡。

还款风险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289-02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违约风险的研究始于90年代末,随着中国金融体系的逐步建立和住房抵押贷款的发展,研究的层次不断加深。首先是违约风险特征因素的识别,部分学者从博弈论的角度来探讨违约原因。其实是从供给者及市场角度,然后是违约风险的防范与预测研究。此外有些学者认为利率的变化等原因引发的借款人提前还款也应是一种违约行为,因为提前还款会造成银行资金流的变动,对其他还款人有着借鉴的影响。

1.1 从违约风险特征因素角度研究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

雁,王雅林(2006)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评价判断矩阵,通过权重的计算,可以得出抵押物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环境风险、和抵押贷款条件风险所占比重较大。刘春红(2000)将影响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微观因素分为经济因素、非经济因素和中间因素三大类。在实证分析中,构造了借款人个人情况、贷款变量、房屋变量和衍生变量等4个变量。王福林(2004)在文中利用杭州某商业银行数据(样本容量为1861个)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马宇(2009)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也对影响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杨红,陈德棉(2009)用定性分析法在文章基于借款人特征、贷款特性、房产特征三个维度构建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相关变量选择的分析框架,在违约微观变量的选取上主要使用了专家咨询法。上述学者实证研究的结论共同之处是都认为房产特征对违约的影响最大,然而对于受教育程度等借款人特征对违约的影响程度略有不同。王福林认为房产投资特征、区域经济、建筑面积因子对贷款质量影响最大,年龄婚姻、财务负担比率、贷款期限因子影响较小,学历职业因子对贷款质量影响不显著,而马宇(2009)则认为研究结果发现对违约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是住房面积、月还款额占家庭收入比、是否期房、受教育程度等。

国内部分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中样本反映个体特征的信息不足,因此得出的结论出现了很多失真现象。即使采用了大样本数据,对于多变量加入模型中的方法,相对于国外依然有一定的差距,没有使用动态的数据来分析,如何优化样本选择将是今后实证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向。

1.2 从博弈论角度研究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

吴晨等(1999)是国内最早应用博弈论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进行研究的学者。他建立了个人借款博弈和个人还款博弈模型,认为银行对个人资信的判断最为关键,它直接关系到银行的获利情况。田启伟(2004)等人是将借款人作为一个理性的博弈方,而外界市场环境的变化作为一个自然博弈方;当房地产市场景气时,理性的借款人必然选择守约,从而构成了此博弈的一个均衡;当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时,理性的借款人会权衡自己成本和收益的关系,从而选择有利于自己的行为,以达到博弈的均衡。

陈颖(2007)认为住房抵押贷款合同签订后,借款人和银行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在还款阶段进行决策是一种博弈行为。通过重复博弈模型的计算,可以得出对借款人还款行为征收违约金,对借款人的违约行为采取诉讼手段追偿,是防止贷款违约的最有效工具。孙冰,刘洪玉(2006)将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理论和模型引入对个贷市场借贷双方信息结构的研究,在考虑个贷利率、抵押物价值和借款人违约概率的情况下,分别建立消费者借款购房目标函数和贷款人放贷目标函数,分析交易达成条件和贷款人放贷策略。

国内学者运用博弈论研究表明,在信息不对称的个贷市场中,贷款人放贷策略的局限性,如利率管制会降低信用配给的有效性,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产生。部分学者应用博弈论来分析违约原因,但是都只考虑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一个方面,将借款人与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结合起来进行多方博弈分析,将会使得分析结果更为全面准确。

1.3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供给者及市场角度研究个人住房抵押贷款

孙冰,刘洪玉(2005)认为细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专业环节,促进参与机构的专业化和多样化,使其在业务链上各类专业机构各司其职,相互牵连能够有效降低和分散风险。尚耀华(2006)从银行的角度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购房者违约风险、市场风险、银行的经营风险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风险是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的主要来源。牛明雷(2003)认为还款方式单一、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保险不完善以及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是住房抵押贷款中的主要问题,解决措施主要可以采用抵押贷款还款方式多样化、建立和完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制度、建立规范的社会共享的个人征信系统以及实现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张宇,刘洪玉(2009)利率市场化程度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层次单一、贷款产品模式单调等市场固有缺陷,导致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体系,且潜在风险水平高、可控性差。

在这部分的研究中,国内学者认为个人住房贷款的供给者在市场中并不成熟,个贷市场上缺乏有效的保障机构以及二级市场。但是并没有在研究中对未来市场以及供给者如何完善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提出的建议多集中在政策层面,缺乏定量研究对于理论的支持。

1.4 从违约风险防范与预测角度研究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

蒋勤、祁彦(2002)分别研究了美国、澳大利亚以及加拿大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担保制度。认为我国应该调整保费结构及保费计算方式,国家应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住房抵押贷款保险体制。之后的学者在借鉴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何晓晴,谢赤,吴晓(2005)根据中国的现阶段的国情,可考虑采取积极的宽限期政策、无限责任抵押政策、积极的违约罚金政策和增加借款人的信用成本等具体的防范措施。买建国(2005)认为应该建立以政府担保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分摊机制。尚耀华(2009)从期权理论的视角分析了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问题,建立了违约概率预测模型。明确了住房抵押贷款的违约条件,即抵押物的市场价格小于借款人的债务面值,从而把违约概率的预测问题转化为抵押物的市场价格和债务面值的确定问题。

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一方面是对国外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保险经验借鉴研究;另一方面是如何利用保险机制来分散和转移风险。此外对于风险的预测也有一定的涉及。但相比与国外的研究,一是对于抵押贷款保险费率的计算问题少有涉及,只是在宏观层面提出建立保险体系的想法。二是在用模型预测住房抵押违约问题时,模型单一且精度不高,尚处于起步阶段。

1.5 从利率以及提前还款角度研究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

刘洪玉(2003)应用平行数据模型,研究了不同收入家庭申请住房抵押贷款时,贷款比率、房价收入比和家庭收入特征属性对其贷款价值比(LTV)选择行为的影响。吴青(2005)认为可变利率住房抵押贷款可以规避利率风险,是基于这样两个前提,一是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调整总能与银行资金成本的变化保持同步;二是住房抵押贷款的还贷按借款合同有序进行。陈为涛(2005)认为加息会造成贷款居民提前还款的意愿增加,从而加重了银行的资金运营成本。刘洪玉(2007)运用比例风险模型,探讨影响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款风险的显著因素.针对提前还款买权,引入了一种新定义的买权价值,其结果不仅表明新定义的买权价值与提前还款风险显著相关,而且还得到了与国外类研究不完全相同的结论,借款人收入与提前还款风险显著负相关,借款人年龄与提前还款风险非显著相关等。孙冰(2009)提出将风险跃迁概率引入到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款――违约概率的定量估计中。得到的实证研究结论包括借款人历史还款状态可以作为表征其未来还款状态的重要指标。姚捷(2005)认为提前还款行为之所以广受关注,是因为它直接影响住房抵押贷款现金流的变化,从而改变着MBS的价值。吴青(2005)利率下降时提前还贷的选择而更受借款人欢迎。但对银行而言,固定利率的利率风险管理有较高要求。

国内学者认为利率的变化是引发借款人提前还款的重要因素,借款人的提前还款时抵押贷款合同的违约,并没有说明这种违约应该在合同中规定怎样的费率才能有效的解决。同时认为应该把集中在银行的违约风险分散到政府,保险公司等各个机构,从而降低违约风险。但是国内研究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上,对宏观经济层面的研究较多,提出的政策建议缺少实证研究的支持。在样本的获取上,国内学者数据来源有限。

2 结语

国内实证研究比较少,即使有研究缺乏数据,国内研究多为静态的模型,不能动态的分析各种风险。因此,在国内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的实证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增加扩大样本范围,增加样本选择的随机性和数量。二是应多采用动态的时间序列数据。

在研究方法上,可以在影响风险的变量中加入多因素的分析方法,建立多维模型,可以考虑加入房地产周期,或是国家政策周期的因素,使得变量更为全面。人文,政策等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的影响都应适当的加入到模型中,如何量化这些宏观因素是一个难点。

参考文献

[1]雁,王雅林.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住房抵押贷款风险评价[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11).

[2]刘春红.上海市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因素实证分析[J].上海金融,2000,(1).

[3]王福林,贾生华.国外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理论述评及其启示[J].海南金融,2004,(7).

[4]杨红,陈德棉.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相关变量选择[J].金融证券,2009,(4).

[5]马宇.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9,(5).

[6]吴晨,蒋晓枫,黄卫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的博弈分析[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9,(12).

[7]田启伟,肖凯.住房抵押贷款理性违约的博弈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4,(6).

[8]陈颖.住房抵押贷款偿还过程中的博弈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39(8).

[9]孙冰,刘洪玉.信息不对称下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交易与风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5(3).

[10]牛明雷,李爽.住房抵押贷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3,25(4).

[11]张宇,刘洪玉.当前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利率风险分析中国软科学,2009,(8).

[12]吴青.固定利率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风险分析[J].武汉金融,2005,(7).

[13]陈为涛,杨晓庄.加息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影响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5,(11).

[14]刘洪玉,孙冰.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款风险因素实证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1).

[15]孙冰.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跃迁概率研究[J].金融论坛,2009,(4).

[16]姚捷.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借款人提前还款行为分析商业研究,2005,(23).

[17]尚耀华,万威武.如何运用房贷保险控制违约风险[J].经济导刊,2007,(7).

[18]买建国.住房抵押贷款被动违约风险控制方略[J].货币银行,2005,(9).

还款风险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风险类型;防范策略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金融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各个机关愈发重视金融发展所带来的重要作用,提高了对金融发展的重视程度。而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是金融发展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具有资金融通的重要特征。其中,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问题与居民的住房问题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为此,就需要加强对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的管理,使得资金能够在平稳的状态下运行,使得住房公积金能够有效的利用,进而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风险,保障我国城镇居民的住房需求。

一、住房公积金的概念与内涵分析

一般而言,所谓的住房公积金指的是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以外商投资为主的企业、城镇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从近年来修改的住房公e金有关政策来看,逐渐放宽了对于个人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房租的规定,部分省市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允许购房时提取职工直系亲属的住房公积金,甚至还放宽了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缴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以及普通自住住房物业费。目前潍坊市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为单位和个人不低于各6%,不高于各12%。自2016年2月起,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存款利率调整为统一按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执行。

二、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主要风险类型分析

(一)信用风险分析

信用风险是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中普遍存在的,且非常容易发生。从实际中来看,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中,容易出现借款人的信用级别不高、信息不全等问题,借款人有意不履行还款义务,拖欠贷款,保证人有意不承担连带责任风险,蓄意欠资赖账等,借款人履行合同约定的意识过于薄弱,就会存在违约的风险。住房公积金是保障城镇居民用房需求的一种手段,主要的对象是社会中的中低层人员,这些人员的收入有限,偿还贷款的能力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加大贷款的信用风险。

(二)管理风险分析

住房公积金是居民的一项保障制度,管理的层面广,管理的范围大,在管理上就会存在一定的难度。从内部的管理制度而言,在开展各项工作的时候,如果没有严格的按照规定要求开展,就会存在着违规贷款的可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漏洞,使得公积金中心会承受一定的损失。并且,管理人员对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认识不够充分,管理的意识较淡薄,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内部监督的能力,在进行对借款人情况调查的时候,容易出现把关不够严格,资料审核不够仔细,加大贷款风险出现的可能性。

(三)抵押风险分析

从当前来看,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是以住房抵押的方式。但是,以这种方式进行抵押,容易出现问题,比如抵押物损毁风险,包括遇到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如火灾、地震等情形;还包括人为造成的,如保管不善、拆迁等情形;还包括房价泡沫,房价产生大范围波动会直接影响抵押物价值。另外抵押物处置风险,处置抵押物涉及借款人个人居住问题以及社会问题,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住房本身的特性,被抵押房产的拍卖难以强制执行,以及执行起来牵扯精力多,处置时间长,加大了抵押权行使成本。

(四)资金回收风险分析

在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存在着的贷款资金回收风险,是一种不可规避的风险,指的是由于某种因素的变化,可能使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面临不能及时回收的可能性,其中,包括借款人还款能力风险,比如借款人失业或月收入减少以及不稳定情形,包括利率风险,利率的上行会造成借款人还款成本增加,影响其还款能力;另外包括取消强制担保风险,无担保虽然减轻了借款人的贷款负担,但却加大了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回收的风险。

三、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的防范策略

(一)健全个人的信用信息档案库

在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中,信用风险是主要的风险类型之一。而为了提高对信用风险的防范措施,就要建立健全的个人信息档案库,以方便查询个人贷款的信用。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个人住房公积金的贷款时间较长,并且其中还包含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从而加大了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中的风险。在建立健全个人信息档案库的时候,要有一个严格的标准,来对贷款人的信用级别进行分级,评级的指标是借款人的职业信息与职务、收入水平、教育文化程度、家庭信息等,来对此进行统一的评估与考核。并且,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还应该要加强与各相关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实现资源共享,对于一些拥有不良信用或者是有恶意贷款的人,应强制进行担保或者不予贷款,进而提高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的防范能力。

(二)强化内部管理与监督

在实际中,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全面与完善,再加上内部监督过于薄弱而造成的。为此,一方面要及时的完善内部的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的约束制度与规范制度,制定规范具体的操作规程和实施细则,以规范贷款的发放、管理、控制、收回程序;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审核机制、内控机制,加强个贷台账及档案资料的收集,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另外还需要建立和落实住房公积金贷款终身负责制,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按照有关的管理制度开展工作,在工作上能够做到相互监督,能够严格、仔细的审核各项资料,更为全面的评估借款人的信息,进而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风险。

(三)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提高住房公积金的风险防范能力,就需要从工作人员入手,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其中,要提高操作风险的预防措施,可以从贷款操作流程的风险化入手。一是要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提高工作人员的职责意识,让他们能够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借助于标准化的贷款流程、业绩考核以及操作,来避免因人员的变动而引起的不确定因素。与此同时,还需要强化对住房公积金信贷人员的管理,提高对他们业务操作能力的监督能力,从而来提高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管理效率,提高贷款风险防范的措施;二是要善于利用激励与约束机制,来提高信贷从业人员各项工作开展的规范性,并且完善内部的考核机制,来激励员工能够更加认真的对待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三是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工作,让工作人员对自身岗位有正确的认识,明确自身的职能,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从而真正的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综合素质以及工作效率。

四、结语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面临着较多方面的风险,贷款风险的存在,就会加大其中的不确定性,进而可能面临损失。为此,就需要从各种手段入手,比如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监督与管理的能力,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来提高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风险防范能力,提高住房公积金的管理能力,进而能够更加全面的发挥出住房公积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茜莹.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与防范对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09).

[2]梁玉双.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成因与防范对策[J].经营者,2015(09).

[3]史利霞.论加强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的管理及防范措施[J].经济研究导刊,2015(02).

[4]李宪典.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探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5(01).

还款风险分析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风险;防范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发展,银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存在很大风险,需要对其进行规范管理,防止因某些不规范经济行为,为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带来风险,以促使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向着健康、积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进而让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于和谐、稳定状态[1]。

一、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存在风险

(一)系统风险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系统风险主要是指,因为经济、金融政策等一系列宏观因素发生变化,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中存在的缺陷造成影响,金额所导致系统性风险[2]。如下:

1、利率风险: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的期限一般都比较长,在五年以上,最长可达三十年。在这种跨度较大的时间内,可能会出现几次大型经济波动,导致市场利率出现变化。在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中,当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所占的资产达到某一界限时,利率的变化就可能会给其带来无法避免的经济风险。

2、流动型风险

银行的资金大都始终处于一个流动状态,当银行的流动资金无法满足其流动需求量时,就会出现银行资金无法满足支出资金需求量的风险,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是一种有效期比较长的业务,其资金流动特性比较低,而在银行中的资金来源大都期限不长,会导致其将短期资金用于长期运作,造成支付现金无法达到支付需求的风险[3]。

3、住房贬值风险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住房价格一路上涨,但随着我国政府对房地产经纪的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其市场回归理性发展,有些城市的住房价格将会逐渐下降,一旦房价下降幅度超出购买者原来的预算范围,就会给商业银行的贷款造成一定的风险。

(二)银行后期管理风险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是一种有效期在5-20年的长期业务,在贷款发放完以后,银行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管控[4]。在这期间会出现风险主要有:①相关资料在整理、移交以及保管等过程中受到损害或者丢失,导致贷款依据缺失;②抵押登记不规范,导致抵押物品的价值无法达到贷款需要偿付的价值;③贷款发放以后,银行因监控管理以及催款不力,导致借款人出现拖款和赖账行为。

(三)开发商带来的风险

新世纪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飞速发展,大量房地产开发企业不断崛起,有些企业因具有比较雄厚的资金后盾以及良好的经营业绩,成为各银行所争夺的合作对象,但这种竞争会给一些信誉较差的企业带来可乘之机,使用各种不法手段对银行进行欺诈,以虚假信息向银行申请住房按揭贷款,达到目的后即进行资金转移。

(四)项目存在的风险

项目风险也是按揭贷款的源头风险,其风险主要来源于开放商以及楼盘自身所附带的不足,致使借款人出现违约以及抵押物品价值失效等情况。在项目风险所涵盖的内容较多,主要有:开发商的后续资金缺乏,导致无法按期完工交房;开放商缺乏预售资格进行违法售房,预售合同无效;客户和开发商之间因为房屋问题出现争执甚至解约等。这些情况一旦出现,就会导致客户拒绝还款,解除购房合同,银行就会成为风险直接承担者[5]。

(五)信用风险

首先,因为社会缺乏对个人信用进行评价、约束的机制,导致社会风险的存在;其次,由于有些借款人存在赖账心理,当担保条款以及抵押物品对其约束力较差时,就会出现借款人信用风险;再次,由于借款人对于自身的实力预期过高,导致家庭收入无法满足还款要求,出现支付风险;最后,由于借款人发生意外事故,导致身体出现残疾,失去还款能力,出现意外伤害风险。

(六)抵押风险和欺诈风险

由于价值评估的方式存在差异,可能会出现高估房,导致客户的贷款成交数较高,进而出现贷款金额高于抵押物价值的风险。由于房屋建筑违规或存在质量问题,抵押物的产权无法移交,导致抵押物无效,出现贷款风险。此外,因为一些不良开放商制造虚假按揭进行骗贷,并将贷款挪用,导致楼盘无法按期竣工,抵押物无法得到有效落实,甚至有开发商携款逃跑,都会导致欺诈风险。

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风险的主要防御措施

(一)加强银行业务人员的培训

个人贷款操作手续在不断被完善,但其操作过程比较繁琐,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客户经理队伍,重视各岗位的人员配置,对客户经理进行培训,让其对工作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并拥有加高的职业素质。此外,可建立有效的奖惩考核机制,促进银行业务的健康、和谐发展。

(二)加强银行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审查

主要审查方向有:①对开发商企业的项目土地出让金支付情况以及出让金来源等进行核实,并评估其资金实力和筹资能力;②对开发生的房地产开发资质等级证书进行审查,并了解其从业时间和经验;③对开发企业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查,并以此了解该企业和各相关企业之间的关系,防止出现假按揭情况;④对开发商的工程款支付情况进行查询,防止其将贷款挪用到其他方面,出现假按揭情况,并了解其经营实际情况,剔除拥有不良信誉的企业。

(三)加强银行内部的管控建设

①对于借款人进行严格的款前调查,详细询问其购房产的价格、结构、户型、交房日期、周边环境、交通、物业管理等情况,并对其实际情况进行核实。严格审查借款人的各项证明文件,以及购房首付款的支付人。此外还需要按照国家规定,对借款人还款能力、抵押物品价值以及信誉度等进行审查;②坚持合同面签制度,坚决拒绝房地产开发商代替业主办理贷款手续。③加强档案管理的日常检查,监控每一项售房款的去向,且客户经理需要严格执行住房按揭贷款的贷后检查制度。

结束语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是一种具有成长和厚利特性的个人金融产品,这一业务的推出,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房地产销售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已成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但该业务中存在一些缺陷,导致银行面临的风险极大,需要及时得到解决。(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潍坊寒亭支行)

参考文献:

[1]张献奇.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信用风险及管理策略[J].中国农业会计,2014,22(03):52-58.

[2]兰花.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法律风险分析及防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

[3]王旭霞.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研究[D].新疆大学,2010.

还款风险分析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个人住房贷款;提前还款

1.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经济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腾飞,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获得了大幅增长,对于改善生活条件的需求愈发迫切,其中购房需求被放在首要位置,居民购房热情愈发高涨,房地产业也由此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国家扩大内需等各项积极财政政策的刺激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短期内大幅增长,其中房地产投资在我国GDP中的占比逐年增长。

随着我国个人住房贷款的发展以及受贷款利率调整的影响,即我国个人贷款基准利率由下降通道转为上升通道之后,直接导致很多地区出现集中性的提前还款高峰。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借款人在贷款存续期内的还款规划、资金成本和产生的费用以及家庭收入结构、水平等的变化是导致借款人提前还款行为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如果说我国居民传统“无债一身轻”的观念是主导借款人提前还款规划的直接原因,那么由贷款利率波动拉动借款人支付资金成本的提升以及我国经济向好带来的借款人家庭收入结构的调整及绝对额的不断增长,将成为借款人家庭最终落实提前还款规划的推动力。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旨在识别影响个人住房贷款提前还款的主要因素,为商业银行在贷款审核阶段及贷后管理阶段进行有效的管理提供依据,并为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估价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具体理论和实践意义如下:

从理论研究角度看,由于国外对个人住房贷款乃至个人住房贷款提前还款行为的研究起步较早,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而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却处于起步阶段,以往由于数据样本整体数量不足、缺乏完整性、连续性等原因,导致学者在进行定量分析和建立模型时存在较大难度。由此,通过本论文的分析及实证研究将为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提前还款风险的管理提供有益参考。从实践研究角度看,通过本论文的分析及实证研究将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之后,合理确定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发行价格提供有力依据。同时,通过对个人住房贷款提前还款行为表现形式的研究,深入探讨由提前还款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带来的影响,从而有利于商业银行提升风险的有效性。

2.个人住房贷款提前还款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2.1 外生因素分析

外生因素要包括由于地理环境、经济整体情况或人口变化等因素导致的借款人提前还款风险,以及由自然环境变化或借款人死亡导致贷款无法偿还,由保险公司或担保公司代为偿还借款人应还未还欠款而出现的提前还款违约风险。

2.2 内生因素分析

内生因素是指与个人住房贷款紧密相关的内生经济变量,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因素。

2.2.1 房产价格因素分析

房产价格是导致借款人发生提前还款重要因素,一方面由于房地产价格上涨,借款人可以通过再融资的方式获得更多贷款,满足其多样化的个人消费及经营需求,由此借款人就会提前还清原贷款的方式以申请更高额度的贷款。另一方面,借款人由于改善居住条件、子女上学等刚性需求引发的换房行为,导致借款人要提前还清个人住房贷款,撤销房产他项权以便房屋的销售。

2.2.2 借款人收入状况因素分析

宏观经济向好,住房的转手率提升,促进提前还款行为的发生。当经济形势走低,居民无力偿还贷款,银行会通过拍卖等方式处置房产后收回贷款,也会形成借款人的提前还款。另外,住房公积金缴存也加速了借款人的提前还款。

2.2.3 利率因素分析

固定利率条件下,市场利率下降时,借款人提前还款的概率加大。采用浮动利率条件下,市场利率提高时,借款人提前还款的概率加大。另外,较低的市场利率水平会促使很多本来不具备还款能力的购房者购房,通过转手,加速提前还款。

3.个人住房贷款提前还款管理的国际经验

3.1 违约金管理制度

违约金制度,即银行对于个人住房贷款提前还款的借款人收取违约金,并以此作为银行价格补偿的方式。

3.2 贷款产品创新模式

伴随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竞争程度日趋激烈,由此市场上涌现出很多新兴的个人贷款产品,特别是在还款方式上更为多样,既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也起到了管理提前还款风险的作用。(1)多样化的贷款计划。根据不同的职业类别和收入水平对借款人进行细分,并针对不同的群体设计个性化的产品,以起到降低借款人还款压力,限制提前还款的作用。(2)Mortgage One账户。即通过将借款人的存款账户与贷款账户关联的方式,将借款人存款账户中的资金视为提前偿还贷款,不仅为借款人节省了利息支出,还保证了借款人资金的流动性,同时起到了降低提前还款的作用。

3.3 衍生金融工具管理模式

在美国,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方式以固定利率为主,银行为借款人提供提前还款的选择权,而此举将无法预期个人住房贷款整体资产组合在将来一段时间内的现金流动性。由此很多商业银行通过套期保值的方式化解个人住房贷款提前还款的风险。险。

3.4 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

近年来,管理个人贷款提前还款风险的新手段是通过资本市场将提前还款风险进行转嫁。其基本机制是金融机构通过将个人住房贷款打包出售给特别设立的特殊目的公司(SPV),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上的个人住房贷款转变为现金,从而使个人住房贷款的违约风险和提前还款风险随着贷款的销售转移给SPV,从而通过SPV发行的个人住房贷款证券(MBS)在资本市场上将这些风险分散给众多的投资者。金融机构的利润被锁定为该个人住房贷款发行利率和销售利率之间的买卖差价。从整个金融市场系统风险管理角度看,由于遵循了风险配置的基本原则,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由风险过渡者(金融机构)转移给承担不足者(愿意且有承担该风险能力的投资者)手中,对降低系统性风险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4.管理个人住房贷款提前还款风险的建议

通过分析结果和国外经验的总结,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在提前还款风险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一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4.1 建立健全违约金制度

违约金制度,是在个人住房贷款的交易价格中,通过运用风险定价机制,对借款人的提前还款行为进行补偿的技术。违约金制度是商业银行提前还款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管理方法。违约金制度是国外普遍采用的一种管理提前还款的方法,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很多种方式,包括规定违约金、盯住市场违约金等,商业银行根据自身发展现状及对风险的容忍度,综合运用各种方式以弥补提前还款造成的损失。

4.2 运用表内对冲方法管理提前还款风险

表内对冲,利用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方和负债方对于市场利率变动产生的反向效应可以相互抵消的原理,合理安排和管理表内各项业务,以使市场利率变动对表内业务的总体影响降到最低水平。由个人住房贷款提前还款产生的风险如果能够实现在商业银行表内业务中自然对冲,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不仅转嫁或转移了金融风险,而且降低了管理成本,同时对于整个金融体系来说,起到了有效控制和管理系统性风险的作用。

4.3 推进个人贷款产品创新和提升服务水平

管理和控制提前还款归根结底是为了挽留客户,以此为出发点考虑,最容易实现的方法莫过于通过商业银行自身个人贷款产品创新,乃至个人金融产品的联动以及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从而不断提高单一客户口袋份额,并通过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提升客户对同一银行产品和服务的认可度、信赖感和忠诚度。

参考文献:

[1]施锡全,张淼.我国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款的博弈分析[J].财经研究,2002,10.

[2]施方.住房抵押贷款中提前偿付行为的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1,9.

[3]楼江.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前偿还的研究[J].房地产金融,2001,3.

还款风险分析范文第8篇

一、信贷风险控制概述

信贷风险控制是目前金融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相对落后,工作人员对于信贷风险内涵、原则以及流程不是很明晰,因此有必要对这几个内容进行简单阐述,从而更好的帮助农村金融机构把握好信贷风险控制的要点。

(一)信贷风险控制内涵

信贷风险控制是指对于信贷活动中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分析、控制的活动总和,信贷风险客观上存在于信贷活动之中,具体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等等,信贷风险只能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但是却很难被完全消除。信贷风险控制的主要目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减少信贷风险发生,另外一方面就是减少信贷风险所带来的损失,信贷风险控制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即要以最小的信贷风险控制成本带来最大的收益。

(二)信贷风险控制原则

信贷风险控制原则有以下几个:首先就是未雨绸缪原则,信贷风险控制的上策在于构建信贷风险预警体系,将各种潜在的信贷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避免信贷风险发生带来损失。其次就是统筹管理原则,信贷风险种类很多,这意味着信贷风险控制需要从宏观以及全局的角度出发,统筹管理好各种信贷风险,从而确保信贷风险的最小化。最后就是动态调整原则,信贷风险控制需要具有良好的弹性,能够根据信贷风险控制环境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实现信贷风险的有效控制。

(三)信贷风险控制流程

信贷风险控制流程包括风险识别、评估以及应对三个环节,信贷风险的识别主要是对于通过信贷风险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密切关注潜在的信贷风险苗头。信贷风险评估是对于识别出来信贷风险进行一个评价,主要任务就是对信贷风险发生概率、信贷风险损失进行一个基本估计。风险应对是指针对那些发生概率较高、潜在损失巨大风险采取风险分散、转嫁、补偿,最大限度的减少信贷风险损失。

二、农村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控制问题

目前农村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控制远远滞后于自身发展的需要,这直接带来农村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的居高不下,总结当前农村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控制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风险理念控制理念落后

当前农村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控制理念比较落后,没有做到根据信贷风险控制的需要而不断创新,落后的理念直接导致了信贷风险控制效果的走低。农村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控制理念的落后关键就是没有树立全程跟踪、全员参与、协调配合的风险控制理念,信贷风险控制就是集中在贷款客户的审查以及信贷风险发生之后的应对这两个环节,在此之间的信贷风险控制基本上是缺失的。同时农村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控制没有做到全员参与,信贷风险控制被认为就是信贷部门的工作,得不到其它部门的配合,这也一定程度上拉低了信贷风险控制效果。

(二)风险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内部控制是信贷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将会直接影响信贷风险控制效果,目前农村金融机构在信贷风险内部控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表现为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权责分配缺少制衡、内部控制沟通不畅等问题,这些方面的缺陷带来了农村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控制作用的薄弱,进一步的放大了信贷风险。举例而言,在信贷人员约束方面,很多农村金融机构没有完善的信贷人员约束机制,导致了信贷人员客户审查的不细致以及放贷行为随意,埋下了信贷风险隐患。

(三)风险分析不够科学

风险分析是信贷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如果风险分析不科学的话,必然会给信贷风险控制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多的负面问题。目前农村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分析方法比较单一且落后,信贷风险分析更多的就是依靠传统的经验判断,做不到定量分析,结果导致风险发生概率以及风险潜在损失不能够被精确地掌握,从而影响到了信贷风险应对方案的准确设置。举例而言,可能某些信贷风险损失巨大,但是因为分析不科学低估了风险损失,就会导致风险应对出现失误,进而带来很多本可避免的信贷损失。

(四)缺少贷后管理

农村信贷风险控制基本上集中在贷前阶段,即通过贷款门槛的设置来进行信贷风险的控制,但是在贷后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贷款发放之后基本上就不再进行跟踪管理,其结果就是对于贷款客户的财务状况、还款能力变化等不能及时掌握,做不到及时进行贷款回收或者制定风险分散策略,导致信贷损失的产生。举例而言,在行业波动的情况,农村金融机构因为贷后管理的缺失,做不到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加强这一行业的信贷回收,从而使得信贷坏账增加。

三、农村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控制策略

针对目前农村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控制的典型性问题,本文认为在信贷风险控制工作开展方面,农村金融机构重要的是结合信贷风险控制相关理论,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更新风险控制理念

树立正确的信贷风险控制理念对于农村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控制水平的提升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农村金融机构需要摒弃落后的风险控制理念,根据信贷风险控制的要求树立起来全程介入、全员参与的信贷风险控制理念。农村金融机构要将信贷风险控制贯穿到整个信贷活动中去,同时将全员纳入到信贷风险控制中去,争取赢得全员对于信贷风险控制的支持以及配合。

(二)完善风险内部控制

农村金融机构需要根据信贷风险控制的要求建立起来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充分利用好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来进行信贷风险的防范。信贷风险内部控制机制的关键点在于一方面要完善信贷风险控制制度,另外一方面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信贷审批权力制衡机制,这样就能够让信贷风险控制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提升这一工作的规范性,同时还可以建立起来科学的决策机制,避免审批权限过于集中形成的巨大信贷风险。

(三)加强风险分析

信贷风险分析是信贷风险控制的核心环节,农村金融机构需要在信贷风险分析方面引入更精确的分析方法,对于信贷风险进行一个定量层面分析,全面把握好信贷风险的大小,进而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供基本的依据。风险分析方面需要配备精兵强将,全面提升信贷风险分析人员的岗位胜任力,确保信贷风险分析的准确性。

(四)完善贷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