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学活动设计教案

教学活动设计教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教学活动设计教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学活动设计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感悟 教案 书写 备课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5(c)-0000-00

书写教案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一大环节。教案是实现教材及大纲要求,向课堂教学过渡的必经环节,它上承教材研究和教学设计,下接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中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因此它也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键点。

教师像一个导演,教案像一个剧本。如果想要做一个优秀的导演,就要有一个好的剧本,我们对于剧本的操作、角色的配置都该有预见性,而这个预见性就反映到剧本里。现今由于教育改革的推进,各种版本的教材以及各式各样的教学辅助材料摆在了教师的案头,那么教案在教学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教师该如何完成一份合格的教案呢?

1、教案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重要性

老话说的好,用眼睛去看十遍,不如自己动手写一遍,通过写教案可以让教师对教学内容予以更深刻的理解,对自己的教学质量进行深刻的反思,通过写教案能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做出对比,在以前教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从而获取更多的经验,这样才会使教师对教学越来越熟练,这种做法更适用于经验相对少一点的老师,让他们对自己的教学做出相应规划,以便于提供他们的自信和教学能力。

近几年教学改革越来越浓烈,一体化教学方法的推进更使得我们对教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案中体现的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甚至要有详细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用具,以及教学安排及具体实施等内容,对于教学过程当中出现的各个环节都要有一定的描述,因此,对于教师来讲设计好一堂课的教案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教案的设计老师能够把握每一节课所教学内容的多少,教师能掌握每名学生在学习中的动向。通过教案能够更明确教学方法,凸显教学内容。所以教案不仅要写,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浪潮不断更新、改进,教案作为我们老师经验积累的仓库会更加丰富!

2、教案反映教师教学活动的过程

作为一名教师就要认真写教案,无论纸质教案还是电子教案,只要认真的完成一份教案就是对教学活动的一份承诺。因为如何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如何采取方法进行重点难点的突破,如何设计板书,如何实施教学进程、开展教学活动都能在教案里充分的体现,这些是教师成长的必需的常规,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中积累教学经验。

教案应该灵活的去写,不能总是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块去复制,教案主要是一堂课重点内容的体现,要学会抓重点,怎么去实施教学活动,师生间怎么去进行互动,这些都要在教案里体现出来,教案写的好,对教师上课是很大的帮助和点拨,也能成为日后学习的借鉴,多多总结教学中的经验,不应该让它成为一种负担。在教案中可以明确的看出来教师们的主题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写的好的老师也能从中体现出教学精华,教学中学到的和失去的理念,成为反馈教学、总结教学的一种方式方法。这样写教案才有意义,一个对学生对工作负责的老师,就会对教案予以认真的态度,工整的去完成每一个环节,当然他新颖的教学思想也会得到老师们的认可给予好评。他的教学成绩也一定会名列前茅,这就是写教案的好处,反而不是一种负担。

所以,教案要与课堂进行有效的结合,主要是要调整好心态,也就是老师怎么对待教学的一个问题,我认为写教案就是一种老师对工作是否认真的态度,是对教学思路、教学思想的一种展示,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所以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学会写教案。

3、绝不提倡“零”教案

尽管我对写教案也不是很感兴趣,从教至今找不出一个像样的教案,尽管所有的老师都对写教案多少都有些怨言,但我还是认为绝不提倡“零”教案。

假如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老师或某位老师接了一门新课,那么讲课之前,就必须要认认真真地备课,认真写教案。这个过程是掌握内容的过程,也是研读教材的过程,更是设计教学过程的过程。有了认真备课这个前提,老师才会在课上做到游刃有余,获得良好的课堂效果。而作为自己教学过程的经验总结的教案,不仅仅见证了自己的从教过程,而且会成为自己不断积累、不断提高的一个阶梯。教案就好像是一份历史档案,以后再教相关知识的时候,再备课的时候就会相对轻松一些,拿来以往的教案经过修改或重新编制继续使用。所以,对于老师来说,写教案是促使自己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

现在教材里的内容比起以前都很灵活,很多新内容、新知识都需要好好的去讲解去研读,一旦讲不好,老师就会陷入被动,所以怎么上课,怎么上好一堂精彩的课是另外一回事,要理清课堂的思路,设计好教学环节,熟悉教学内容从而灵活运用,所以说写教案其实就是理清思路的一种方法,写了,教师心里就有数了,就避免了知识缺乏、紧张引起的手忙脚乱。

也有很多老师采用网上备课的形式,这大大减轻了自己的劳动强度,但是在网上备课也不能抄袭别人的教案来用,还有根据自己的实际课堂情况来进行筛选,这也是备课的一个过程,有了自己的东西,不全是抄袭别人的,才能把课堂讲的更生动。

无论纸质教案还是电子教案,用心来完成都是出色的教案。总之,写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认真编写好教案,对于教师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无疑是很有价值的。但一定要正确认识写教案的意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教学活动设计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学模式;双动两案;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8-0062-03

伴随着新一轮的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中地理教学若要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就要改变传统以教案为指导的单一的教案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体现教师的主导性,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此基础上,一种新型的地理教学模式——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其他的新生事物一样,都有其进步的一面,同样也都存在着不足。无论其理论性还是实践性都缺乏足够的基础铺垫。因此,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该教学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做完备的基础工作,在完善的基础上综合创新。

一、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内涵

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概念的设定,是在地理教学模式概念的基础上在具体的思想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具体界定为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元认知理论、地理学习理论和地理教学理论等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以学生的地理学习方案(以下简称学案)与教师的地理教学设计方案(以下简称教案)为媒介,以学生学习活动、教师教学活动为手段,以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提高地理教师教学能力为目标,完整的地理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有机结合的教学策略体系。

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中的“双动”是指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二者呈交流互动的关系。即强调学习活动过程与教学活动过程的合理安排、交流互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自学能力的培养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学法指导等有机结合,突显“双动”。

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中的“两案”是指学生的学案与教师的教案,它是师生交流分享的媒介。学案是学生的学习方案,它要回答的是学什么、为什么学和如何学的问题,即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案,它要回答的是教什么、为什么教和如何教的问题,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学案是学生学习思维的体现,教案是教师教学思路的体现。通过学案将学习方法与学习过程记录下来,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中;通过教案将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记录下来,落实到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中。

二、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功能

1.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特点。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除了具有整体性、中介性和操作性等一般教学模式的共同特点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性。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强调地理学习活动与地理教学活动协调统一,既强调学生地理学习方法与学习过程,又强调教师地理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强调学习过程,即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既注重地理教学活动的设计,更注重学习活动的设计。

(2)设计性。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实施的目标是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设计学习过程与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会教学、学会设计学与教的方案。二者目标的实现均依托于地理学案与地理教案,因此,学案、教案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要明确学的内容与教的内容,而且要勾勒出清晰的思维轨迹,体现认识过程发展规律,重视学与教的过程与方法设计。

(3)开放性。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兼容并吸收其他教学模式的优点,与此同时它内部各要素的设计也是开放的。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互相开放的,也是向其他所有教学媒体开放的。学案与教案的设计和编制充分体现了开放性与适度的弹性原则。

(4)多功能性。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多功能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它一方面关注学生与教师的成长,学生既学会了知识又学会了学习;教师既传授了知识又学会了教学,另一方面关注了地理教学的整体功能、努力实现地理课程三项教学目标。其次,多功能性还体现在该教学模式学科的广适性。这种边学习边总结的学习模式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领会到一种处理知识与信息的方法,学生可以把这种方法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及日常生活中,这会逐渐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及自我教育的能力。这种学会学习的理念将会对学生终身受益。第三,多功能性还体现在“两案”的设计上,具有激励作用。

(5)学科性。从教学模式类型上看,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属于地理学科教学模式,具有地理性。该教学模式以完成地理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和教师地理教学能力为宗旨,在学案与教案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紧扣区域,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图文并茂,凸显地理学科的空间性特点,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从地理的角度来认识社会,并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发挥了地理学科育人的独特功能。

2.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功能。

(1)有助于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效率和效果。通过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实施“先学后教”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训练学生的地理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2)有助于地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通过有效的构建和实施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教师能够掌握一套针对地理的有效教学策略体系,进而掌握地理认知方法、媒体使用方法和组织方法,从而提高地理教学能力。

(3)有助于学生地理学习活动和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通过实施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不断积累学案和教案,为以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研究性学习提供必要条件,为教师改进传统教学方式,积累教学资源提供有效的保证。总之,通过实施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地理学习效率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并最终实现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其在实践过程中都会受到不同方面的影响,并不断暴露出不足、不完善之处,这都要求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最终趋于完善。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其实施过程中也必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的完善。

1.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自提出以来,虽然做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和专题研究,并开展了学案、教案教学实地考察调研,但其基本理论体系尚不够完善,缺乏必要的创新,同时缺少相关的学术论文和著作进行论证。

2.缺乏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实践研究。在传统教学模式占统治地位的当代教育背景下,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遇到许多的困难和阻力,实验学校范围窄、样本少、代表性差等都不利于其大范围、快速地推广和实践应用。

四、推广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策略

为了加快推进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以下几个方面需引起重视:

1.深化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理论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构建完善的理论体系。要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学案和教案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地理学习规律和地理教学规律,并且进行课程资源的建设、作业的设计、教学原理和运行机制等研究。在大量专题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创新,不断发展并完善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基本理论体系。并在系统总结多年来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写出版学术著作。

2.以学习“有用的地理”为指导,全面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只有适应和满足中学地理教学工作的需要,为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和地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良好的技术和方法,让学生学以致用并意识到人地关系和谐的重要性,才能在社会上发挥作用,并使自身得到长足发展。因此,要加强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实用性研究,逐步扩大实验学校的范围,为中学实际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

五、结语

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相比传统的以教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优势,它以学案和教案为主,不仅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有效的结合,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推广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使其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充分发挥其在地理学科教学中的优势,并逐渐向其它学科推广。

参考文献:

[1]徐宝芳.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概述[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Z1).

[2]徐宝芳,裴亚男,陈萍,王香东,孙俊梅.高中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构建[J].地理教育,2007,(2).

教学活动设计教案范文第3篇

一、校外科技场馆(实验室)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的问题表现

教师在校外科技场馆(实验室)进行教学准备和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两种误差,一种是将此类课程视为校外课外活动,主要表现为课程过程设计松散,学生活动过多,缺乏教师引导等;另一种是直接照搬校内课堂教学模式,主要表现为忽视了学生在校外场馆学习时,普遍表现出的兴奋、放松,渴望了解新场地、新教具的心理,以及校外场馆与教室在空间上的差异性。

这种误差最显著的表现多集中于教案与学案,视为校外课外活动的教师在撰写教案的时候,多忽视三维目标的应用,取消了板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的较少,多采用活动式方案设计,弱化了教师在知识建构中的引导作用;照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师则在教案设计中忽视了场地大小、封闭性(许多场馆为开放或半开放环境)以及课桌椅的差异性对学生注意力、教学响应速度上的影响,使得同样教学时间单元下,在校外场地往往无法完成相同的教学内容。而在学案上,则多表现为没有学案,或者设计的学案开型过大,根本无法在没有相应课桌椅的开放环境使用,使得学案使用起来非常困难,甚至形同虚设。

二、校外科技场馆(实验室)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活动设计

使用校外科技场馆(实验室)的初衷主要在于实验设备、教学资源的使用。因此,活动或实验的设计往往是其中的重点,需要在备课和教案设计中着重考虑。其中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校外场馆资源(区域)圈定。

校外科技场馆(实验室)不是为基础教育专门设置的,设备、资源、展教具的空间摆放,课程所需资源之间的距离等因素将对课程的实施、学生的位置以及教学环节间隔的时间造成很大影响。

2.学生行走路线的设计。

许多资源(设备)是固定摆放的,特别是精密仪器或大型展教具,无法为一次教学活动调整位置。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它们之间的距离,以及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行走路线。

哪些位置需要学生驻足,哪些需要学生经过,哪些是在同一教学单元使用,行走路线是否重复或交叉,行走路线所需时间在每个教学单元的比例,是否影响到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等。

3.教学过程的节奏把握。

校外科技场馆(实验室)不同于教室,它们往往场地更加开阔,甚至本身就是一个小型广场(如科技馆、博物馆),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注意力、兴奋点甚至视觉的游离频率都会不同于普通教室的学习过程,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应该避免长时间讲授或长时间分组活动环节的设计,而是让各环节更紧凑,避免节奏松散拖沓,更要避免将大时间块的学生活动内容放在整个教学活动的中间环节,一方面会造成课时的不好把控,另一方面,学生的注意力会过于分散,不利于学生进入教学情景。

三、实施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案设计

1.学案开型设计。

学校教室开展教学活动时的学案,往往是采用8开或16开设计,一方面此种开型设计简便,另一方面也与各学校一体机印制试卷多采用8开纸型相关。但是校外场地往往无法为学生提供常规的课桌椅,甚至在一些开放场地,并不具备50套以上的学生座椅。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8开或16开纸型的学案不方便学生的使用,特别是在书写方面,造成很大困难。

在不增加学校印制成本的前提下,笔者建议使用16开纸型,3段式设计(如图所示):

这种样式的好处在于,一方面还是16开纸型,便于文印室印制,节省成本;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折叠使用,16开三分后,学生可以相对轻松地单手握持,便于在没有课桌或只有小桌板的情况下使用,特别是在学生需要在场馆中观察、调研时,随手记录。当然这样对于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教案板书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等师范学校 少数民族学生 教案书写

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学生入学前期的生活环境各有不同,大部分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学习和生活,学习经历也相差很大。教案主题目标模糊、教材参考分析能力差、书写格式混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教师指导学生设立教案主题

幼儿园教育内容与其他年龄层的教育有很大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教学内容主题是由授课教师根据当地环境、幼儿发展特点自主设定的,没有如同中小学的材和教学主题内容。仅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目标指导要求。《纲要》中对教学内容做了领域划分即“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针对这一要求,首先就要明确目标确立教案的主题内容。

1.要考虑的是确定活动内容,以发展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哪些方面为目的。这些对于刚刚接触教案书写的学生来说是完全处于无意识状况,开始以生动的幼儿课堂实例来分析里面所包含设计思想,让学生明白主题设计必须有一个核心目标,这个核心目标就是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在五大领域的某一个或几个方向上得到发展,带着学生经过几次分析之后,就要求学生自己进行分析,来加强对主题确立中幼儿能力发展相关内容设计的重要性的认识,能在自己的教案主题确定中主动加入对幼儿各方面发展相关的内容设计。

2.考虑当地幼儿的基本特点和生活环境,确定教学主题。北疆地区是以哈萨克族为主要民族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这里的气候条件、生活环境造成了人的生活方式由其独有的地方特色,所以以师生共同讨论的方式来让学生认识少数民族生活环境的主题内容,了解特殊地域的题材优势。

3.解决最为棘手的语言问题,要罗列书面常用语句式更换关键词,进行主题表述的练习。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能力较低,口头表达都有很大的困难,所以要独立表达书面语更是难上加难。但是有问题就必须要解决,语言问题是一个需要长期学习慢慢累积来解决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可是学生当前就必须要用汉语书写教案,所以要精心组织和罗列一些在主题确立时的书面常用语言句式,反复让学生进行更换关键字的练习,即根据自己的主题设置,把这些句子中的相关关键字换掉,熟练主题表述的书面用语。

二、钻研分析教材,学习他人设计和书写教案的经验

任何内容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我想教案书写同样需要模仿。借鉴不同领域、不同年龄、不同形式的教案,开展分析讨论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不同层面理解教案内容的学习。

1.了解各领域的教育特点,收集不同领域的教案,分析各领域的教案书写要求。从基本的分领域教学过渡到综合教学的教案,了解幼儿园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各地教材大部分是以《纲要》的五大领域划分开展教育活动的,我们就从最基本的各领域教学设计内容开始入手,分析了解各领域教学设计的书写特点。当学生熟悉各领域的不同之后,再了解综合教育,即将各领域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没有明显的领域划分,而是以幼儿发展和教育内容的综合性为主要教育活动内容。让少数民族学生由浅入深地了解不同内容的教案异同点。

2.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分析教案内容,从而了解各年龄阶段幼儿的教育特点和教案书写要求,再逐步了解混班教学活动教案书写的特点。《指南》均对幼儿不同年龄的教育目标有明确的范围指导。首先,让学生根据不同年龄的教案范文和《指南》的目标指导相对照,讨论各年龄层的学习发展特点,分析教材的设计意图理解教案的语言含义。其次,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借鉴教案的理解。最后,阅读混合班级的教育活动教案,讨论其特点与分年龄层的教案区别之处。

3.幼儿园的教育形式是多样的,针对不同形式的教育设计,开展教案实例分析。幼儿的教育是包括一日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小组、区角活动以及集体教育活动等多种教育形式的总和,不只是单一的集体教学活动。孩子的教育活动无处不在,而这些不同的形式的教育活动都要有具体详实的设计教案。

三、分析教案书写的格式要求

少数民族的学生,文字书写能力很薄弱,他们对基本的教案书写格式都很难理解并书写出来。为此,通过对各类教材、案例的分析后,还要对具体的书写格式进行系统的学习训练。为更好地理解教案书写要求,制定固定的教案格式模版,让学生根据模版要求填写具体的内容,从而对教案的四个基础部分书写。即: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的格式要求有具体的理解。

在确立主题的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填写内容,从讨论每一部分的书写要求来分析各部分的语言使用,实践感知教案的书写格式和设计内容。

1.教学活动主题即名称的书写,以主题为中心分析教育对象、领域划分和名称内容。名称的制定是依据我们的主题制定的,名称中要书写班级、领域、名称。

2.活动目标的制定以幼儿年龄特点为中心,参照《指南》的目标导向制定。教育活动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开展教育活动,所以目标的制定尤为重要。

3.活动准备的书写,要充分考虑目标的要求、设计的需要,书写知识性准备和物质准备内容。从目标的要求中分析对幼儿、教师的知识准备要求,分析在本次教学活动中需要哪些知识性的准备。

四、教案书写训练活动

学生书写训练环节中,考虑学生的语言能力差异很大,要求按照学生的不同语言能力来划分书写,使其得到最大化的教案书写提升。

1.分组练习书写,多种练习形式让学生慢慢掌握书写技巧。首先,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并掌握教案书写的内容和方法。其次,让学生分组集体设计备课。民族学生语言和学习经验差异大,部分学生能说不会写,就组织全体学生分组进行教案设计书写训练,使能力强的学生在合作中帮助能力弱的学生。让学生在各小组的配合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再次主动讨论、探索教案的设计方法和书写格式。

教学活动设计教案范文第5篇

摘 要:以中等职业教育药物分析课程“中国药典”内容为例,对原有教案的格式内容进行改革,设计为引入、主体、总结三个部分,分别注明所需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所需资源和评价,能让教师有效控制教学过程,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并合理组织学生活动。通过实践证明,教学效果显著。

关键词 :药物分析 教案创新 中等职业教育 中国药典

药物分析是中等职业教育药物制剂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高度的药品质量意识和相应的知识、技能,能够从事药品的生产、供应、使用和监督管理各个环节的分析检验工作,能够发现药品出现的质量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该课程具有理论综合性明显、实践操作性强的特点,是一门典型的“方法学科”。

由于药物分析工作的特殊性,如何帮助学生把握该学科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是从事中职药物分析教学的教育工作者们一直探讨研究的问题。

经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药物分析授课过程中,改革教案的形式内容,并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教案的指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一、教案的含义

教案是教师为传授该学科特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培养学生的专业态度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方案;是教师为实现自己课程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将特定时段的教学活动及其内容和形式进行有机组合、有序排列而形成的教学实施体系。

对于教师而言,教案的编写不仅是教师处理教材的一个设计思路,更应该是一名教师教育思想的体现。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在准备教案时,往往关注的重点在于我“怎么教”,而不是学生“怎么学”,即使教师有考虑,也很少在传统的教案中体现出来。传统教案的模式往往长篇累牍,或是形式呆板,在课堂上很难清晰有效地发挥出即时作用,只是作为教师在准备教学中的一份手稿,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创新式教案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实例

经过一段时间针对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学习与应用,以及对目前国内外中职院校所用教案的了解与归纳,笔者对于如何编写适合中等职业院校药物分析课程教学的教案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不断改进原有教案,根据教学情况实时更新。笔者以药物分析中“中国药典”内容为例,说明对创新式教案的设计及应用,以及在教学环节中发挥出的显著效果。

1.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一堂课开端的导入部分与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密切相关。如果能在课堂的一开始,就用一个成功的导入让学生兴趣盎然,牢牢地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产生了求知欲,激发主观能动性,这就为成功的课堂打下了基础。将导入作为一个部分,独立与教学主题内容之外,让教师在备课中更加关注导入,也会不断思考,寻求能最高程度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开端。

该堂课以回顾上一堂课内容,即国家药品质量标准内容导入,引导学生回忆药品质量标准的定义、内容,以及我国现行的药品质量标准,即引导出中国药典。接着就可以以“中国药典究竟包括什么内容?”类似的问题,正式开始新课的讲授。

2.主体

授课主体即该堂课的核心,是完成教学目标的活动,在教案中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用时、所需资料及评价方式呈现。对主体的有效把握可以让教师更好地掌控课程进程,并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监督并评价学生的参与情况,非常适合参与式的教学方法。该堂课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在授课开始,以《中国药典》的历史发展入手,像讲故事一样,从中国第一部药典《唐本草》的诞生、影响以及发展娓娓道来。这个过程会让学生对我国的中医药历史产生自豪感,循序渐进地引发学生的兴趣。接着通过布置查询药典的任务,这个任务难度不大,通过分组协作,培养了团队合作的意识,也能在共同的努力下很好地完成任务,进而让学生增强自信,对接下来的内容不会“望而却步”。教师根据小组给出的答案进行点评与鼓励,并进而详细讲授药典几部分的具体内容与作用,这部分是该堂课的重点,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区分《中国药典》四个组成部分,并能做有针对性的查询练习。接下来的小组活动以练习的形式开展,内容为《中国药典》中涉及的具体知识的检验和对相关内容的查询。在评价环节采用小组间互相检查并评分的形式,小组间形成竞争,这会激励学生更高的学习热情。过程中教师注意控制节奏,调整氛围,让学生在良性竞争的环境中参与课堂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

3.总结

每堂课最后的总结是必不可少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其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该堂课的教学目标,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检验与巩固。在该堂课的总结环节,笔者设计用提问的方式,提问能有效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对全体学生产生压力,让学生主动思考。在提问中注重控制节奏,让提问的范围涉及全体学生。如“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药典是什么?”“现行《中国药典》是哪一个版本?”“《中国药典》分为哪几部分内容?”等(表)。

三、小结

作为关系到人类健康与安全的一门课程,药物分析教学过程中必须有精心的设计与实施,才能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常常把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只注重“教”,不在意“学”,通过创新式教案的实施,时刻提醒教师关注学生活动,始终把学生的“学”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其次,传统式教案并不注重时间的分配,往往导致教师忽略对时间的管理与控制,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创新式教案细化时间,让教师与学生尽可能在合理分配的时间内开展活动,让教学过程有序而可控;第三,通过对所需资源的罗列,可让教师在备课时做好充足准备,自信而有效地进行教学;最后,把对学习主体——学生的评价列入教案,能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状态,把握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而根据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整。通过对传统教案的改革与创新,在药物分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艳秋.药物分析[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

[2]郭润勤.中职药物制剂专业《药物分析技术》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 2013(20).

[3]钟凌.新课改下中职药物分析综合教学方法实践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2(24).

[4]方定志,万学红.医学教学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5]逄满贞.教师编写教案改革初探[J].中小学电教,2011(1).

教学活动设计教案范文第6篇

怎样写好规范的英语教案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开始备课时,教师得考虑一系列的问题:如何计划一个课时?如何遵循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课程标准?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课堂教学组织者?怎样最充分地利用课本和各种教学手段?怎样的教案才算是“规范”的?下面谈谈如何写好规范的教案:

一、教案的格式

教案的格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好的教案一般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教学目标:即一堂课最主要的总目标。

2、教学目的:即一堂课中要求学生掌握的详细目标。细列这些条目,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有机地安排各个教学环节,预先判断目标是否适度,在课堂结束时或课后评估学生的学业成就。要罗列教学目标,明确写清要求学生做到的是什么,不能太含糊。这里要注意其可行性。清晰的教学目标有利于课后重新审视并评估学生对教学目标的掌握程度。

3、重点和难点:一堂课中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和难点列出来,以便于设计合理的教学步骤。

4、教材和教具:列出教材和教具看似小事,但设计好使用策略就意味着教师明确了上课要带什么以及课堂各个环节如何安排。常常有教师去上课忘记带录音机、投影片、挂图、卡片、课堂作业或学生作业本之类的东西。写上要带什么、如何应用会有帮助。

5、教学步骤:这也没有统一格式。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步骤自然不同。即使相同的课型,教材、学生、教学条件不一样,教学步骤也就不一样。这一部分可包括:

(1)开场白或开场活动、游戏,作为“热身”(warming-up)。

(2)一系列的活动及教学设计。应预先给全班活动、小组活动、两两活动、教师和学生的说话时间等各个环节分配好时间。

(3)结束语。

6、板书设计:将最重要的单词或词组或知识点,列出来,使得学生明确一节课的重点,课前设计好,就不会出现漏写或者板书杂乱无章的现象。

7、课外作业:要精心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

8、课后小结:小结一堂课的得失,分析教与学的实际情况,以便于及时作出调整。

二、写教案时要考虑的问题

1、如何开始备课

在教师着手备课之前,必须吃透课程标准(大纲)及教材,在此基础上,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的语言能力,以确定课题和教学目的,明确教学目标。从教学目标出发,确定重点和难点,考虑用哪些教学法来组织课堂。然后精心挑选、设计练习,确定要做、改、删、增的练习,列授课计划提纲,再逐步仔细预测各种教学技巧和教学手段的应用,特别是涉及可能修改计划、增删内容的教学步骤。

2. 思考几个问题

(1)教学技巧上,是否有足够的变化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成功的外语课上总有不同的活动,使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

(2)不同教学技巧的应用和教学的组织有没有得到有序的、合乎逻辑的安排?理想化的课堂教学须朝着教学目标由易及难、循序渐进。建立在新知识之上的教学活动必须精心安排。

(3)整堂课的节奏设计得好吗?节奏的含义,可以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活动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如果课堂活动多而短,那么学生刚刚找到某活动的“感觉”,又得“跳到”

2 读后感

下一个活动去了。这样不好。第二,教师应考虑如何把各种教学技巧、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揉合在一起。例如,一堂课上连续搞全班俩俩全班小组俩俩全班……的活动,每个活动五分钟,那么,这些活动是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的。第三,控制好节奏也有利于各个教学活动之间的衔接。例如:

(4)整节课的时间有没有安排好?这是备课最难控制的因素之一。新教师往往容易提早授完所备内容,而后又易矫枉过正,不能完成课时计划。这里有两点值得提醒。预先准备一些“备用”的复习活动。如果提早授完已准备的内容,则进行复习巩固练习。

3. 学生的个体差异

随着教学过程的重心由教师向学生转变,学生的主体作用日益突出。课堂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主张,备课一般应以中等程度的学生为准,但也应适当照顾两头的学生。可以考虑以下五个方面:(1)教学内容适当包含一些较难或较易的项目,(2)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问不同难度的问题,(3)设计的教学活动尽可能让全体同学都参与。

4. 学生谈话与教师谈话

教学活动设计教案范文第7篇

一、 编写教案存在的问题

1.追求形式,浪费时间

长期以来,各级主管部门,对教师编写教案要求过细过死,导致广大教师在制度约束下,陷入“教案八股”的编写之中。有的学校用旧标准定期对教师教案进行检查、评比,有的甚至将教师撰写教案与年度考核、评优、晋级或有关福利待遇挂钩,所以,有些教师无用的教案恰是领导的旧思想,旧的管理方法逼出来的是学校管理者误导的结果。就如教师说得:“我们现在的学校给教师的‘自由’实在太少了,时时追求统一,样样要求统一,时不时面临‘下岗’的威胁,谈论什么教育创新?许多很有才气的师范生从教后起初如初生之犊般虎虎有生气,他们敢想敢说敢做,给学校带来一股清新之气。但是要不了三五年,他们就变了,变得循规蹈矩。”据有关资料显示,教研人员对教师备课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在备课过程中,有的教师工作量相对而言比较大,要把工作搞好,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上课、辅导、批改作业、管理教育学生几乎占用了全部工作时间,备课写教案则被挤到晚上加班加点。由于他们缺少读书学习、扩展视野、给自己充电的时间,又不能静下心来用整块时间来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自然有创见性有个性特点的教案就很难产生。对教师编写教案要求过多过细,而教师只有20%的精力用于钻研教材、了解学情,80%的精力用于书写教案,或者叫抄教案,应付主管部门检查。

2.视野狭窄,缺少创新

教师编写教案“八股式”模式,一是缺少创新。除了管理上的误导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视野狭窄、信息闭塞。相当多教师备课,尤其农村中小学教师,手头只有一本教科书,一本课程标准,一本教学参考书。有的学校教师甚至手里仅有一本教科书,其他什么也没有,各种教学资料奇缺,学科专业杂志基本没有看见过。外出学习的机会没有或很少。而业务钻研不够,知识结构陈旧,学科水平低,教研只搞些形式,教师没有充电、没有吸收,机械重复原有的教案,观念陈旧、知识没有更新,导致编写教案缺少创新能力。尤其有些缺少骨干教师的群体都在低水平中重复,是近亲繁殖。因此,很难从旧的教案编写模式中跳出来。考评时,往往凭着书写工整、结构完整、环节清楚、字数多少、板书设计、教学随笔数量等来评定教案的优劣。其中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这样本质的东西,往往被忽略,有个性的教案往往得不到公正的肯定和倡导,“逼迫”教师随“大流”,不敢站到课改的前沿,久而久之教师的教案就还原成管理者的意识上来,迎合理管者的要求。二是注重格式。目标、重难点、提问、板书、课时、教具等均作统一要求。不考虑教师的个性、教学经验与能力、学科的差异、内容的侧重,不顾教师班级的实际情况,追求统一的检查与评定,束缚了教师的创造性的发挥,导致了教案形式上的“八股”,使本来很严肃、很有创意的编写变成抄写,丧失了教案设计的意义。三是注重详案。检查者只关注教案本身编写的页数、书写工整程度、环节结构完整程度。而不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结合,不与教学过程结合,不与教学效果结合,教案设计的合理性与操作性缺乏深入细致的检查。

二、 教案编写创新的要求

1.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多年来,我们的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气氛有些沉闷,其他原因固然有,但注重推崇名家、盲目照搬名家,而忽略对每个教师自身优势、教学特点的研究不能不说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任何一次教育改革,无不以教育观念的变革为先导,教育每前进一步,无不依赖教育观念的突破。备课的改革也是一样,教师思想上观念上必须有所突破与创新,没有教师教育思想上的一次重大装转变,就不会有整个备课内容方法上的突破。部分教师在课改当中教案没有创新,还未能跳出“导入――讲授――巩固――作业――小结”的思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旧模式,与其说是方法技巧的落后,不如说是教育思想陈腐,教学观念落后。编写教案,应该推荐一些好的教学模式,号召教师认真学习吸收,但不能用一种教学模式机械地去要求老师,束缚他们的教学个性。因此,可以说观念更新比方法更新更重要。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所以,改革备课方法应先改革备课思想。

2.由静态向动态备课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基本上是教师按着“我教你学”思路来编写教案,教学过程完全是由教师控制的。这种教学设计基本上是预设的、有计划的,是可控制的。它是静态的、单一的、细致的、单向的,每一个环节,活动内容、时间、学生发言、教师讲什么都由教师课前进行设计。新课程教学设计应“以学定教”。像裁剪师为每个人“量体定衣”一样。教学设计应体现学生学习需求的教案,绝不等同于过去的“教案”。教学设计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多向互动,始终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发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循环中进行的。唯其如此,教学设计不应是对课堂情景进行面面俱到设计,只能做大体轮廓上的描述,应为学生留下更多空间,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得到充实完善。

原先很多教师为了应付检查常会照抄名师教案,没有照顾学生实际,学生思路跟不上就生拉硬拽,将学生绳之以“案”。学生和教师都成了教案的“奴隶”。现在可以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灵活掌握教学目标,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实际上学生的思路就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线索,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前进。过去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现在应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己任;过去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今天我们陪着学生走向知识。

3.由经验型备课向研究型备课转变

传统的备课是一种封闭式备课,教师往往满足于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备的教案,讲的是自己知道的,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独自钻研教材,选择自己熟悉的教法。十几年、几十年备课上课全凭自己经验,这是一种老牛拉磨式的磨道循环。

如今新课程实施,备课应是开放式,备课内容、形式、方法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备课不仅备课内还要备课外;不仅备教材还要备教材之外,如:图书、报刊、电视、电影、广播、网络、戏剧等,另外如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新闻、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

新课程下备课就是教研,备课就是课程改革。备课本身就是一种研究活动,每一次新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就是对旧的教学方案否定与创新。教学设计推陈出新就是教学改革,因此时下教师备课应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概括起来新课程备课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备课内容的开放性②备课方法的多变性③备课过程的反思性④教学设计的创新性

三、 教案编写创新的做法

1.依据实际情况,因人而异

目前,学校多数教师兼任着两门以上的学科,教师教学任务之重可想而知,为了适当地减轻教师编写教案的负担。教案编写中认为,教案要求应当因人制宜,因师而异。对于新教师应提倡写详案。因为他们在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教学过程的设计操作、课堂的调控、教学的应变和驾驭能力等方面缺乏经验,需要较详细的教案作参照,以保证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对于骨干教师可以写轮廓式的简案,详略得当,提纲挈领,课堂练习要精心设计,进而写出个性化的教案。对于老教师的教案要求就可以更灵活些,教学过程中流程设计方面可以更简略,但对于练习题的设计要求应具有针对性、层次性与开放性,以便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巩因与应用。这样,可以留有更多的时间让教师们去进行一些有价值的研究。

2.借鉴网络资源,改为自用

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普及,网络资源共享已经成为现实。我们知道在网络上有许多优秀教案,这些优秀的教案应作为我们教学的好帮手,为平时教学服务。对于网络上教案可用的尽量要用,先将这些优秀教案下载下来,然后再根据学校教学设备、学生学情、自己教学的风格和特点做必要地修改与补充,使之更具有操作性与有效性。能这样,又何必浪费时间去抄袭教案呢?如果我们将宝贵的时间用于备课组集体研究如何使用这些现成网络资源,共享这些现成的资源,效果岂不更好?

教学活动设计教案范文第8篇

一、参与教师独立思考,形成个体初始教案

大江大河汹涌澎湃、气势磅礴,但它们却是由那无数涓涓细流汇集而成。个人智慧就好像那无数的涓涓细流,是集体智慧的源泉。在集体备课活动中,备课的效果最终取决于集体智慧发挥的效果,而集体智慧是否得到最大发挥,又首先取决于集体中个人智慧的最大发挥。教师集体备课,不是用集体备课的形式取代个体备课的形式,而是对个体备课的发展、补充和完善。所以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教师的个体独立备课不是被取消,而是成了其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甚至是起始环节。教师个体的独立思考和精心准备,是教师有效集体备课的基础和前提。教师有效集体备课,首先就是要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个体必须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查阅各种相关的资料,调动各种教学资源,精心选择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精心组织教学流程,精心设计学生作业,形成个体的初始教案。初始教案可以是详案,但这样比较费时,为了减轻教师负担,所以通常可以写成简案,甚至只是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的构思或框架,不必写出来。

二、参与教师交流讨论,形成集体的案

参与教师个体完成初始教案后,就进入集体备课的核心环节,即参与教师进行交流讨论。能否在好的个体教案的基础上形成好的集体教案,达到最佳的集体备课效果,教师间的交流讨论是否深入至关重要。因此,在这一环节,教师的讨论一定要深入,畅所欲言,把自己的不同观点和意见都发表出来。只有让这些不同的思想和观点进行充分的碰撞与融合,才能从中提炼出相对较好的东西,才能形成优秀的集体教案。

教师的交流和讨论,我们常常按照以下操作流程进行。

1.参与教师说课。参与教师说课,就是让教师把自己对本堂课教材的理解,课堂整体设计思路、基本框架、采用的教学方法、选择的教学媒体以及设计意图等等向其他教师进行介绍和展示,使其他教师明确,让其他教师进行评价。在这一环节,可以让所有参与教师分别说课,也可以是部分教师或者一个主备教师说课。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2.参与教师评课。参与教师评课,就是让参与备课的所有教师,对说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评价,发表各自不同意见,评选出其中好的教学设计、好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一、设计中的不同之处和改进办法等。

3.进行辩论。在评课过程中,老师们发表了不同的意见,难免会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这是就要对这些不能统一的意见展开辩论,在辩论中形成共识。辩论时,老师们要以学术研讨的精神来对待,尽情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要有所忌讳,就是要使各种思想和观点进行激烈的碰撞。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逐渐达成共识,找出最佳方案。

4.形成集体教案。经过辩论,教师之间形成共识后,参与教师就要一起进行教学设计,形成集体的教案。在集体教案的设计中,可以以个体教案中的某一较好教案为蓝本,对其进行增减修补,形成案。也可以参照各参与教师的意见,博采众长,重新设计。最后由主备教师进行整理,形成教案文本。

三、结合实际,形成集体教案中的特色教案

集体讨论形成的案,只是一个蓝本,而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由于各个班的学生情况有所不同,统一的教案不一定适合每一个班级具体情况。同时,教师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教学风格和教学经验也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所交班级的实际情况等对统一的教案进行适当细化和调整,在体验教案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教学特色,使之操作性更强,更加适于自己驾驭和实施,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即在集体教案的基础上形成适于不同具体实施者的特色教案。

四、实践检验,发现问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个教案如果不付诸教学实践,无论设计得怎样完美,都是一纸空文。一个教案是否有价值吧,必须要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只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才能检验教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才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只有通过教学实践不断的暴露其中的问题,根据发现的问题不断改进,教案才能更加科学和合理。因此,形成统一的教案并不是集体备课的终止,而仅仅是完成了其中的一个阶段。

教师既是教案的制定者,也是教案的实施者。教师应形成这样的观念:教案的教学实施不是集体备课的结束,应看作是集体备课的继续,是集体备课的实验环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关注教学的效果,还要关注依据教案进行教学时出现的问题,找出教案中不便于操作的地方和影响教学效果的地方,以便对教案进行改进。为了更好的发现教案中的问题,备课组内的某一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其他教师要积极的参加听课和评课,这既为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借鉴搭建了一个平台,又便于教师发现教案中存在的问题。

五、反馈交流,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