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学发展现状

生物学发展现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生物学发展现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物学发展现状范文第1篇

从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由于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较国外晚,使其在实际的发展中还是存在许多需要完善与改进的地方。基于这种现状考虑,我们必须要提高对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器械产业的完善、优化与创新意识,并通过各种有效性措施的大力落实,促进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器械产业的健康、稳定、长效发展。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医疗器械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R1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294-01

1 前言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BME)主要是指结合了化学、物理、数学、计算机与工程学原理,从事医学、生物学、卫生学以及行为学等方面的一种研究。生物医学工程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其应用工程技术手段,可以有效的解决目前医学中的一些问题,从而为各类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保障人们的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医疗器械产业主要是指在疾病预防、诊断与治疗中所应用的电子医疗设备、内外科器械、离体诊断设备、牙科器械、整形设备以及医院供应品等等。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器械属于医院诊治疾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也是现代医药产业发展的两大支柱。基于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器械产业的重要性,本文就以我国的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器械产业作为研究方向,论述其发展现状,并对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前景展开探讨。

2 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现状

2.1 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现状: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作为一项研究方向诸多、内容复杂、要求极高的专业,其在我国的发展已经经历了36年,但是,我国生物医学工程较国外相比,其起步还是较晚,综合来看,其与国外的发展还是具有一定的距离。而从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现状来看,其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及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人才的培养。其一,培养能从事医疗设备管理、医疗器械质量控制与管理、医药市场营销、医学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人才;其二,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将医学技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并以此为目标来培养高级临床医学工程技术型人才;其三,培养出综合能力较强,能够从事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开发与生产的高级人才。⑵研究成果。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人工关节、人工晶体等功能性假体;人工心脏瓣膜、人工心脏起搏器等人工器官;不同规格、不同种类的电磁与激光治疗设备;超声成像、磁共振成像、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生化分析仪等新型临床诊断与监护技术、监护设备等。

2.2 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现状:

生物医学工程在我国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临床疾病的诊治效果,还推动了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而当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情况,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⑴医疗器械工业现状。由于国外医疗器械对国内医疗器械市场造成的冲击,近年来,我国已开始重视对医疗器械的自主研制与创新。例如,在“十二五”规划中,特别强调了我国自产医疗器械的应用与普及、产品创新。并在着力突破高端装备大多引进国外的问题。力求实现高端主流装备、医用高值材料、核心部件等医疗器械的自主制造,以实现降低医疗费用、打破进口垄断的问题。⑵医疗器械营销现状。我国的医疗器械生产销售企业诸多,尤其是近年来,在科技的快速发展下,使得我国医疗器械的营销势态良好,例如婴儿培养箱、心电图机、高压氧舱、磁共振成像系统、体外诊断试剂、各种敷料及卫生材料等数千种大小不一,规格不一的医疗器械在全国各医院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⑶医疗器械技术现状。在科技的快速发展下,医疗器械的性能与质量也得到了不断升级。而我国各大小型医院,在先进性医疗技术的驱动下,所应用的医疗器械也在不断升级和完善,例如,基层医疗卫生机械对采色超声成像仪、生化分析仪、免疫分析仪、多参数监护仪、心电图设备、耗材等医疗器械的配置与升级。一些大型、综合性医院对实时三维彩色超声成像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64排螺旋CT等先进性医疗器械的应用。

3 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前景

3.1 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前景:

虽然生物医学工程在我国的发展比较迅速,但其与国外的发展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基于这种现象,我国对于生物医学工程的持续发展也十分重视。而在分析目前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情况与研究成果之后,笔者认为,我国今后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前景,将会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⑴纳米技术、介入性微创技术、激光技术以及植入型超微机器人,将是未来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重点。⑵生物型人工器官、生物机械结合型将会有新的突破,各种高质量的人工器官将会广泛应用于临床。⑶药物与材料相结合的新型给药装置或技术将得到有效发展。⑷所应用的各种诊疗仪器与装置,将会逐渐朝着远程医疗信息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转变,其诊疗所用机器人会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3.2 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前景:

我国目前的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占医药总市场规模的14%,这也表现出我国的医疗器械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与全球水平比还相差甚远,不过,这种现象也给投资者们看到了该领域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技术的不断升级下,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将会逐渐替代国外进口器械,随着机械器智能与生物智能技术的发展,我国在未来必将不断研发高科技医疗器械。此外,由于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之后的医疗器械产业还会以家庭会对象,研发生产出一系列适用于家庭自我监护、诊断的高科技医疗器械产品。

4 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器械产业在医学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而近年来在科技的快速发展下,我国对生物医学工程也越来越重视,且医疗器械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相信在未来医学技术的不断完善下,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器械产业也会有更加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王卫东,曹德森,医学工程保障中的质量控制的研究[J],医疗设备信息,2007年03期.

生物学发展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级微生物学;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154-02

研究生的培养不同于本科生,按教育部下发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1号)所说,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研究生教育,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意见要求在研究生学习阶段,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要有机结合,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级微生物学是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微生物学学术型研究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是微生物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在研究生的课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理论、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高级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也逐步变化,旧的理论、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有些已淘汰,新的已经补充。为了使研究生及时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与动态,提高其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与科技管理、指导生产实践的能力,本教学团队在多年的教学基础上,对研究生的“高级微生物学”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主要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一、修订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

江西农业大学1957年创建了微生物学科,国内知名学者黄其望、欧阳谅等老前辈创建本学科。半个多世纪历经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微生物学科得以发展壮大。2003年本学科经教育部批准为硕士点,开始招收微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高级微生物学”一直被列为微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没有固定教材,讲授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同时设定一定学时的讨论课。随着研究生扩招,研究生掌握的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参差不齐。为了使研究生的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得以强化,为了拓宽研究生的知识背景,“高级微生物学”课程以周德庆主编的“微生物学教程”和沈萍主编的“微生物学”为主要教材,教师讲授部分内容,学生自学部分内容。

根据学科发展和进步及时修订和完善教学大纲,新的教学内容分几个部分:

(1)简要介绍微生物学发展史,微生物研究与发展现状,巩固本科学习阶段的内容,夯实研究生学习高级微生物学的基础;

(2)根据微生物的特点,沿着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代谢调控等基本理论主线,阐述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和学科的最新成就;

(3)围绕微生物学基本技术和最新的技术方法,从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与应用实践,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两方面讲解。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尽量结合科研和生产的实例,阐明微生物学现代技术方法、原理和应用,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应具备的科研思路和常用的微生物学技术,引导学生在科研设计和实验中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在结合国内外微生物学科的一级期刊以及Science、Nature等杂志上新近发表的微生物学相关研究成果授课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微生物学领域中的源头创新及科学效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时展保持同步。

二、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大多数研究生认为研究生学习期间关键是要把实验做好,课程的学习不重要,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积极,所以经常有大量的学生缺课。有的研究生为了获取学分,不是深入探索学习相关知识,而是通过考试前死记硬背一些考试内容过关。如果老师要求写文献综述,很多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就在网上收集一些论文资料,不做任何分析,敷衍了事。研究生教育要求学生不但知识背景要宽泛,而且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要达到这种目的必须是通过课堂教学而不是通过实验完成。因此我们试图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将理论教学分解为精讲部分、讲座部分、自学讨论三个部分。把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首先布置课前文献报告,再组织课堂交流,讨论文献相关问题,最后监督讨论后的研究报告和进程,把知识灌输改变为以重视能力培养为目的的传授知识。通过探究式、激发式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开展专题演讲,锻炼学生综合能力

完成理论基础知识的讲解部分内容后,给每个学生设立一个主题,如重金属的微生物代谢研究进展、微生物来源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和组合生物合成、微生物代谢组学、细菌的信息交流、环境微生物基因组学、土壤微生物生态工程、微生物蛋白组学、未能培养微生物、新基因发掘和功能研究、农用抗生素的研究等,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将来的研究工作进行选题。学生可利用互联网、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写成5000字左右的综述(不含参考文献),制作PPT,安排一定的课时要求学生轮流上台演讲,其他学生和老师作为评委,根据其幻灯片制作是否精美、语言表达是否流畅、内容是否条理清晰、回答问题是否恰当等指标为演讲的同学综合评分。研究生通过这些新知识的学习,开阔了的学习视野,启发了思维,强化了学术研讨和文献调研的能力,奠定了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的基础。

四、增设实验环节,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由于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研究生生源多样化明显。不同的生源掌握的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差别明显,新生现状给研究生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是第一学期开设高级微生物学课程,很多学生尚未进入实验室,为了培养研究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增设了实验环节。在实验安排中,首先设计的是一些基础性的实验,如,土壤中好氧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及无菌操作技术;细菌与酵母、放线菌与霉菌的菌落特征识别;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放线菌染色技术及其形态和结构观察。随后根据学生将来的研究方向选题,设计实验方案,在老师指导下开展实验。例如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我们确定的题目是“放线菌发酵培养物对土壤及植株养分的影响”通过实验了解不同浓度的链霉菌代谢产物处理水稻种子,对种子萌发率、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以稻瘟病菌为病原菌对三叶一心期的水稻进行处理,以观察链霉菌对水稻幼苗抗病效应的影响。通过这个创新实验环节,一方面提高了不同生源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也得到了提升。

五、规范考核模式,强化基础知识,考查思维创新

研究生课程考核模式主要有三种,提交课程论文、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等。但这些考核方式均存在弊端,如课程论文,学生只是在网上拷贝现有的论文,不做任何的归纳总结。开卷考试则是学生把试卷拿回去,在网上搜索相关答案直接照搬照抄。闭卷考试时,学生就在考试前突击,死记硬背。总结经验,我们对高级微生物课程成绩的最终评定做了许多调整,量化各项指标。我们将考核内容设定为考勤5%+课堂交流25%+课外作业15%+期末考试55%,考勤考查的是到课率,课堂交流包括课堂问题的交流和由学生选定的专题演讲,课外作业为布置的每章节的作业,期末考试主要是讨论型的题型。增加平时成绩和讨论分析题型的比例,可以有效避免学生考前突击,考后就忘的现象,引导学生真正地用脑学习。

为了顺应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不仅要有宽泛的生命科学理论知识,而且其技术知识层次也要跟上现代生物实验技术不断更新的步伐。因此我们在研究生的高级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随时关注高水平期刊文献,更新补充知识,及时引导学生密切关注最新的研究。教师从学习者实践体会方面得到宝贵信息和教学资源,促进了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提高了教学水平,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相长。

国内许多生物相关专业院校都开设了《高级微生物学》课程,各院校在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实践等方面各有所长,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的做法。例如南京农业大学充分利用英文原版教材提供的课程网站、各类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信息质量,关注前沿动态和最新科研成果,采用双语教学试点部分教学内容、建立网络交流平台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当然在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在安排课程实验时,需要课时的保证和实验场地,由此影响了原来的教学安排,这就需要协调实验室和师资安排。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课程改革的可行性,尽可能地完善高级微生物课程教学模式,促进研究生研究性、自主性学习,完善知识背景和提升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于汉寿,杨冰.研究生高级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J].微生物学通报,2011,38(7):1112-1116.

[2]马富英,余洪波,张晓昱等.试论研究生高级微生物学教学定位[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9,(3):24-27.

生物学发展现状范文第3篇

基础医学专业发展现状及人才培养的思考

访问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疗中心见闻与启示

全科医师实践技能培训短期效果评价

医学研究生导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关于论文题名的规定

协同创新,构建校校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

关于论文中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

EPOS在耳鼻咽喉科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园区化管理在某高校的实践与探索

医药卫生类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制定的思考

留学生妇产科学全英语教学的问题与思考

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实践

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关于汉字数字用法的规定

医学生沟通能力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论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开设领导力课程的必要性

医学微生物学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中医教育中的应用

医学研究生科研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

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医学院校实习权利的研究与对策分析

全球背景下的中国医学教育改革

药物分析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

重庆市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现状调查分析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构建研究

医学研究生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状况实证研究

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缘由、实践与比较

博士学位论文双盲评审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如何提高青年教师生物化学教学质量

医科独立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参加农村卫生适宜技术项目培训有感

英语专业(医学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将科研创新引入本科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索

博洛尼亚进程中的俄罗斯高等医学教育

知识产权制度对科技奖励制度影响的初步探讨

中美医学教育差异对八年制教学的启示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探索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循证素质培养

KPI考核在附属医院教学管理部门的实践

基于GMER理念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

临床技能培训课程与医学生培养的关系研究

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中医本科教育的几点思考

我国民办高等医学院校发展前景研究

独立设置医科大学学科融合的重要意义

对免疫学理论模块教学目标的思考

PBL教学法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生物学发展现状范文第4篇

丰富的历练和成长经历

王尚武1977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师从中山医科大学神经科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焯霖,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王尚武博士多年从事医疗工作和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主攻神经系统遗传病分子生物学,他曾于1993年因脑血管病遗传学研究获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尚武博士作为第一研究者首次提出并在分子水平上证实原癌基因neu/erbB2具有抑制野生型抑癌基因p53表达的负向调控作用,以及对与癌转移有关的尿激酶基因表达则有正向调节作用。 他20余篇,在医学知识领域、医学临床实践和现代医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积累了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工作经验。

他所带领的科技研发团队对自主知识产权极为重视,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申请国际PCT专利二项(获得国际检索单位关于专利“新颖性、创新性和工业实用性”的正面评价)和美国发明专利二项。2010年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发明专利证书二项。

王尚武所领导的科技研发团队开展的关于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基因工程生物医药产品项目,分别获得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科技局立项(已通过结题验收),获得科技成果登记证书;2008年获得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部门的立项支持。

他和朱雅南女士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靶向性共表达新型p53和p53AIP1的重组腺病毒”已获得发明专利证书。该专利叙述了一种构建靶向性共表达新型肿瘤抑制基因p53和p53调控的细胞亡诱导蛋白1基因(p53AIP1)表达盒结构的重组腺病毒的方法及其用途和意义。

成立凯诺生物,致力产业发展

科技成果,只有在产业化后才能转化成生产力,并最终服务于社会。作为一个在国外留学工作多年的生物医药专家来说,王尚武深深知道,国内生物医药的科研及产业发展现状远远不及发达国家,抱着为国服务的信念,他于2001年归国以后创立了广州市凯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0年公司科技项目“治疗过表达原癌基因neu/erbB2恶性肿瘤的重组腺病毒”获得广州市罗岗区科信局战略性新型产业项目的科技项目立项资助。

科技项目“靶向性共表达新型p53和p53AIP1的重组腺病毒”2010年获得广州市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资金和2011年获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立项资助。

2011年公司科技项目“治疗帕金森氏病的共表达GAD65和GDNF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获得广州市重大科技专项立项资助。

生物学发展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物科学; 科教策略; 信息技术

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国家对生物教学重视,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地研究教学策略,努力实现科学有效的进程,为把农村生物教学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就关于新课程农村初中生物科教的实施做一些论坛

一、实施科学教学策略策略,设法提高教学效果

当今生物学的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世纪,生物科学是与人类生活、生存关系最密切的学问。中学生物教学肩负着为培养生命科学技术队伍的后备力量和提高全民素质的双重任务,其重要性不低于数、理、化,不少学生和家长对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兴趣和主动性,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一)设法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员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明确学习目的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首要条件。因为它是推动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主动地对学生进行目的教育。如,七年级上册结论课中向学生介绍了生物学的发展现状、前景和成就,利用这节课可以很好地吸引和教育学生,实践证明,在课堂上,随时注意向学生介绍生物科学发展的现状和前景,最能够吸引和教育学生,可向学生介绍世界未来十项热门高科技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遗传工程和仿生学的最新成果。在遗传工程方面,目前对于基因组的研究和利用比较深入,进展也较快。生物细胞已被作为“微型工厂”用于生产各种“高附加值的物质”,诸如抗菌素,抗癌物质,香料,激素和酶等,基因疗法已进入临床试验,以基因为靶子的药物研制将成为医药开发的焦点,可将抗灾害和防病虫的基因植入马铃薯、棉花等作物的幼苗中。仿生学的深入研究将制造人体许多部位(如假肢、人造眼)的替代物……生物科学确实发展迅猛,前景光辉灿烂。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是决定一个国家、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举足轻重的科学,是未来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谁在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方面争先,谁的经济就会扶摇直上,就会在世界格局中处于有利地位,从而激起他们探索生命知识的欲望,树立参与和为国争光的远大抱负。另外,也可在学年、学期开始时,向学生说明总的教学内容、目标。在学习每章、每节时让学生明确具体目标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由于学生明确了目标,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大大提高,从而保证了学习计划的顺利完成。

(二)采取有效策略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激情

进行目标教育,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必要手段,但更重要的兴趣培养还必须始终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和巧妙安排教学内容,对于一些易使学生感到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单调枯燥的知识,可在讲授课程之前,恰当地灵活运用直观教具, 也可设法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也可穿插一些生动形象的小故事,还可以风趣地运用比喻、类比、拟人的方法,也可用与诗句来引导,如“青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来讲述植物的传粉和受精,“人间四月芳菲尽,山上桃花始盛开”描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这样可唤起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又如:在讲授生物进化论之前,先组织学生观看“生物的进化”、“从猿到人”的科教片,使学生获得形象生动的感性认识和进化观点,既巩固了讲授内容,又增加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讲“血液成马”的内容时将红细胞比喻为人体内的红色运输队,将白细胞比喻为“白色卫士”,将血小板比喻为“管道巡逻兵”,发炎现象比喻为“作为反击战”等待。实践证明,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若能恰当地将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便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地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知识的消化与吸收。

(三)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抓好实验教学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概念,理解和巩固生物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学生物教学只有重视与实际的联系,加强教学中的实验与课外科技实践活动,才能取得成效。在安排实验方面,可采用的两种方法,一种是讲课与实验同步,当堂讲,当堂做。二是将部分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课外实验,如“环境对鼠妇的影响”等都让学生课外实验。另外,结合教学内容还可组织学生调查当地的生态环境、生物资源,让学生动手采集、制作生物标本。在校内外种花,种草,植树,饲养小动物等等。对实验的观察越细致,越准确,学生的认识就越丰富,越深刻,思维也就愈加活跃,广阔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

二、做好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整合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新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生物是一门理论性、科学性、实践性、社会性都很强的学科,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正可以克服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本人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整合:

(一)收集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从网上收集到文本、图文、声音动画、视频等个种课程资源。对于文本资料、图片资料可用打印分发给学生;对于动画视频等资料可以制成短片备用。比如,在学习《空气质量与健康》时,我从网上收集部分城市的资料打印分发,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到的空气质量现状,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又如,在学习“计划生育”这部分知识时,我收集相关资料打印给学生观察,使其明白,由于“重男轻女”思想的作祟,许多地方男女比例失调,尤其是农村更为普遍、严重,让学生们提高意识并去宣传相关知识。

(二)变导入形势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激发学习兴趣方面,多媒体有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可以在进行生物多媒体教学前,让学生欣赏几曲他们喜爱的MTV歌曲,同时在屏幕的适当位置展示一下这节课即将学习的内容和要达到的目标,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中陶冶情操,也能让学生初步了解这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将学生轻松带入课堂;再如,平时注意收集有关音像方面资料如(中央电视台的《人与自然》、《动物世界》、《致富经》等栏目,生物教学光碟等等),将其剪辑制作一些精美的短片,根据教学需要插入课堂教学中,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精选多媒体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集图、文、声、光于一体,直观、形象、生动。在生物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这特点,恰当展现表现形式,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变抽象为形象,变微观为宏观,变静态为动态,使“死”的生物学概念、规律变成“鲜活”的生物知识,使不易看清的微观世界和难以理解的生理过程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1.文本处理

多媒体有强大的文本显示功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许多内容显示出来,可以使重点突出,是知识之间的联系一目了然。特别是在上复习课时,运用好文本,可以可以帮助学生很快抓住要点,融会会贯通,形成知识网络。为了提高效果、字体、大小、颜色与背景设计要协调统一,既不要太花哨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不能太单调引不起学生的兴趣。

2.图片展示

在生物教学中,由于科学特点,教学挂图用得比较多,在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也是一种较好的直观教具,其作用不容忽视。但教学挂图种类有限,携带不方便,展示困难,不好保管,容易被破损;而网上生物图片资源丰富,各种图片应有尽有,存放快捷,因此只要应用恰当,多媒体幻灯片的播放功效是使用挂图所无法比拟的。但在实践中要注意图片的大小要适当,展现的方式要简洁,尤其是配音不要太响亮刺耳。

3.实物展示

为了帮助学生弄清某种生物的细微结构,我们可以将其放在展示台上,用生物投影仪展示在大家面前。比如,在探究种子的结构的实验中,同学们探究完了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后,对这两种种子的各部分名称的异同点仍不是很清楚。针对这一种情况,我让各组分派代表上台将他们的探究成果――两种种子的结构通过投影展示在屏幕上,让同学们一起探讨,种子的结构就一清二楚了,同学们很快掌握了这部分知识,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习效果。

4.影像播映

利用多媒体的播放功能将有关生物教学方面的视频资料,电影,电视录像资料,光碟等以短篇的形式给学生播放,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增加气味性,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学的快、掌握得牢。

5.动画应用

生物的某些抽象的生理过程用图片表示,学生很难理解。这时可以利用flash制作一些小动画,使这些生理过程更加直观、有趣。例如,《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难以理解,就可以在一个放大的细胞内部和周围用不同颜色画上各种物质,使它们慢慢地进出细胞,这样物质交换过程就一目了然;《花粉管的萌发》也是一个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的过程,如果用传统的方法以图“干讲”,学生会“云里雾里”不着边际,现在制成动画,就可以演示花粉萌发,花粉管穿过柱头、花柱、珠孔到达胚珠内的过程,为学习受精、果实的形成等奠定了基础等等诸如此类的学习内容都可以制成动画。

总之,科学的教学策略既能让我们的教学进程轻松自然而高效,又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接受知识,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我们在教学过程要认真备课,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力争把生物知识更好的传授给农村的人们。

参考文献

[1] 牛贺林.生物新课改的反思[J]. 教育教学论坛,2011(13)

生物学发展现状范文第6篇

硫酸铜对越冬大棚罗非鱼小瓜虫病的防治试验

梧州市水产业现状及健康养殖发展思路

田林县休闲渔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短盖巨脂鲤与奥尼罗非鱼混养效益好

乌苏里拟鲿苗种培育技术

鳜鱼网箱养殖试验

泥鳅的人工养殖与管理技术

宋代的商品经济与水产品贸易

“全州禾花鱼”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日本香川大学稻川裕之副教授在我所进行学术讲座

甘西所长及杨弘研究员调研罗非鱼链球菌病口服疫苗生产应用效果

广西水产遗传育种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领域

致病性鮰爱德华氏菌药敏及中草药提取液体外抑菌试验

凡纳滨对虾TRAP-PCR分子标记体系的建立

两个珍珠养殖海区浮游植物种群特征及其比较

Cd2+和Cr6+对马氏珠母贝的急性毒性效应

南美白对虾高产稳产的技巧

20世纪广西水产业科学技术(三)

广西凌云县再次发现野生大鲵

叶绿素α法估算隆林网箱养殖区初级生产力

银鱼移植与水体生物环境的相互影响

大化县渔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深入百色市探讨加快渔业经济发展的可行途径——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主题活动

山区小池塘草鱼流水高产养殖技术

胡子鲶健康养殖效益好

黄沙鳖绿色生态养殖技术

浅谈山塘水库高产养鱼技术关键

水产用药的十大注意问题

养殖牡蛎的敌害

天峨县水产畜牧兽医局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推动水产畜牧重点产业大发展

怀头鲶落户广西,人工繁殖首次获得成功

红水河下游鱼类产卵场调查

斑点叉尾的人工繁殖试验

对广西水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建议

加快人工鱼礁建设,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从北渔“航母"的浮沉看创新意识

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南美白对虾淡水驯化试验

南美白对虾生态育苗试验

江河网箱高密度养殖斑点叉尾(鱼回)试验

罗非鱼亲鱼大棚越冬保种技术

东风螺笼捕技术

中华乌塘鳢养殖技术

浅谈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浅谈渔船数据管理的一点体会

广西南宁罗氏沼虾良种场建设项目通过初步验收

2005年度广西科学进步奖揭晓广西水产研究所二项目上榜

广西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简介

绿色太阳鱼繁殖生物学研究

养殖条件下倒刺鲃的年龄与生长

三角鲤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要点

金丝鲶的选育与养殖

水泥池培育光倒刺鲃鱼种技术小结

斑鳢的养殖技术

美国渔业环境和水产品管理体系考察报告

广西远洋渔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

广西发展冷水性鱼类养殖的现状与思考

抓住特色推进玉林渔业发展

百色地区地头水柜养鱼技术

提高水产品质量,积极应对绿色壁垒

生物学发展现状范文第7篇

【关键词】蓖麻产业;子长县;发展现状;对策

蓖麻是一种特殊的工业油料作物,是当前国际市场上非常畅销的产品。蓖麻生产主要是提取蓖麻油,蓖麻油具有粘度大、比重高,低温不凝固,高温不变质,不燃烧等特点,可应用于航空和精密的高级油,刹车油和防护油。还可以通过水解、酯化、环氧化、裂解、聚合、衍生等手段,加工成上百种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具有耐低温性、耐光、耐氧化和耐热、抗老化等性能,被广泛的用于汽车、船舶、机床、建筑、军工医疗卫生等行业中,被称为再生的“石油”资源。蓖麻脂化成的甲脂、丁脂还是生产剂、塑料、化妆品、洗涤剂等的主要原料,榨油的饼柏可作肥料,经脱毒处理后作饲料,蓖麻叶可养蓖麻蚕,因此用途十分广泛。

目前世界年需蓖麻籽190—240吨,我国年需量40万吨以上实际生产总量不足20万吨,缺口达一半以上,国内有大中型蓖麻油加工企业近二十多家,其中年加工万吨以上者8家。由于受蓖麻原料供应短缺的困扰,多数加工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蓖麻油的供应和需求相甚远,70%的需要进口。因此,蓖麻种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贸易需求。

1.子长县种植蓖麻的发展现状

1.1子长县种植蓖麻概况

子长县隶属于陕西省延安市北部,北靠横山、南接延川、东连子洲、西邻安塞,位处于黄土高原腹地。境内地势起伏、沟壑纵横。受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的影响,此地区气温较低、平均气温在9℃,平均降水量在500mm左右,无霜期为175天,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但境内有清涧河、无定河、延河三大水系穿过,可对干旱的气候进行调节。子长县土地广阔,土层深厚,多为黄绵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积温有效性高。根据蓖麻的生物学特性,子长县非常适宜种植蓖麻。同时,县内劳动力充足,具备发展蓖麻种植的人力资源,而且此地区有大面积种植的历史,为我县蓖麻种植和产业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境内无化工企污染,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为蓖麻品种繁育、改良、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等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1.2政府加强政策扶持

随着工业的发展,对蓖麻市场的需求逐渐增大,子长县认真分析当前形势以及发展趋势后,确定将蓖麻作为主导产业进一步发展。为了全面促进产业化、规模化的生产,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免费发放种子、地膜、肥料、提供脱壳机使用等,大力发展蓖麻产业,以全面增加农民收入。随着政府对当地农民的政策扶持和经济发展导向,农民对蓖麻无论是从作物种植、栽培技术,还是经济效益、市场发展都有了深层次的认识。2009年在子长县政府的推动支持下种植面积达到22400亩,平均每亩产450-500斤,亩产值1300-1600元;2010年种植面积26800亩,平均每亩产480-520斤,亩产值1600-2000元。

1.3科学研究的技术支持

从2003年开始,子长县中药材开发中心从山东引进了蓖麻杂交种,并组建了技术服务队,具体负责蓖麻新品种技术培训、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按照产业发展思路,着力培育适合我县种植的新品种,改变传统的蓖麻品种及种植技术,为实现全县中药材规划种植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研究出的蓖麻杂交新品种,在2008被陕西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认证,获得“秦蓖2003”杂交种专利证书,填补了陕西乃至西北五省没有蓖麻杂交种的历史空白。2008年在杨凌农高会被评为后稷特别金奖。高科技的研究水平、精湛的研究人员形成了良好的蓖麻产业服务体系。

2.子长县蓖麻产业发展对策

2.1探索订单种植新道路

由于子长县与外界交流较少、农民信息较为闭塞,市场经济发展缓慢,对蓖麻的销售造成了一定的阻力,而且形成生产与销售的错位,出现卖难买难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蓖麻的积极性和经济收入。为了促进蓖麻产业化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种植蓖麻的后顾之忧,子长县在示范推广的过程中探寻出订单蓖麻产业发展的新道路,即通过蓖麻订单农业合同,“中心+技术+农户”的形式,由中心组织农户建立蓖麻种植基地,将中心和农户牵在一起,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包销产品,解决了难卖的问题。同时还组织定点收购,在一百亩以上的村配置蓖麻脱壳机一台,积极联系油脂厂,保证产品不积压,在各个乡镇设点收购,现款兑付,不打白条,确保产品不积压,从而完成了蓖麻生产最大限度的产值转化。发展蓖麻订单农业不仅是在现有形势下新型推广方式的一种有益尝试,而且还能保证收购,采取农民自愿的方式,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为农民增收。

2.2积极开展技术宣传和培训工作

为了推进子长县蓖麻种植产业的发展,特别印制了蓖麻前景和种植技术要点20000余份,及时发放到种植户手中,为农民科学种植提供技术保障。同时结合技术指导和培训,通过热线电话、科技110、技术咨询外、发放资料、走村串户、到田间地头作实地指导,努力提高技术入户率。采取多手段、多渠道的方式对蓖麻的生长特性、合理种植、适时播种、科学管理、适时采收等技术和问题进行讲解,使农户掌握基本的种植技术,增加种植效益。

2.3树立典型,全面推广

为推动子长蓖麻产业的全面发展,使子长县种植蓖麻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组织召开观摩现场会,以树立典型的形式,推动示范辐射的作用,带动连片发展。在会场上,通过安排田间观摩讲解,用图片展览、光碟片等方式进行宣传,吸引当地的农民,使其对种植蓖麻的发展前景有一个正确而良好的认识,从而激发广大农民种植蓖麻的热情,为扩大蓖麻种植规模奠定基础。

2.4定期检查督促,确保科学的田间管理

为了使蓖麻种植能够切实得到重视,科学田间管理技术能真正落实到位,组织人员定期对种植面积、种子发放、播种施肥、出苗、定苗、整枝、收购等问题进行深入检查监督,以确保各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科]

【参考文献】

[1]徐良.我国蓖麻产业发展现状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

[2]刘秀丽,陈海山,刘艳杰等.白城市蓖麻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3:(5).

生物学发展现状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程;生活化教学;教学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生物科学和技术已经渗透进人类的生活各个领域,正在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并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新课标》倡导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主张让学生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及意义

生活化教学,就是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学科知识,充分挖掘其中的生活内涵,在教学活动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达到生物学科教学的生活化。

高中生物课程中,必修模块选择了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选修模块选择了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特别是人教版教材栏目设计和正文内容的编写上,更是突显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教材中的“问题探讨”“与生活的联系”

“与社会的联系”和“科学・技术-社会”等板块,旁栏中的“相关信息”“旁栏问题”,以及“练习”和“自我检测”中的习题,都注重以生活实际、科学研究为背景,为生活化教学奠定了基础。

而作为学生,他们更希望老师在课堂教学时能多联系生活实际,更贴近生活,更关注生物科学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更希望能多做实验,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期望生物学知识对自己的生活和将来学业、职业的选择和发展有所指导和帮助。

目前,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也体现出生物科学时代性,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产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当地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现状,试题内容越来越多地与中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所以,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更好地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理念,是社会和生活的需要,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是教学三维目标落实的需要,也是高考升学的需要。

二、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经调查,目前我们高中生物的生活化教学的境况并不尽如人意。有些学校在生物生活化教学实际实施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渗入到实际的教学中,难以达到真正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是按照原有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授课。

(一)教师本身的素质参差不齐

教师本身对生物的生活化教学理解不够透彻,专业性素养高度不够,对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也不敏感,再加上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没有更多精力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即便关注到细节,发现了问题,特别是一些生物科学发展前沿的研究成果,也很难准确做出专业解释。甚至有些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不敢把课堂放给学生,就是.怕学生提出来的问题自己解决不了,导致课堂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

(二)学生对生活的漠视

由于长期的升学压力和家庭、社会对孩子们过于严密的照顾,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敏感度降低。虽然喜欢生活化的生物课堂,但是缺乏生活经验,缺乏对问题的洞察力,给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实施增加了难度。

(三)政策的支持和考核标准支持不够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通常以实验为主,目的是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由于一些客观条件、课堂时间的限制,以及教学进度的影响,一些实验在课堂的规定时间难以完成。高中生物课时的安排是固定的,迫于进度和升学的压力,老师和学生又不得不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成绩上。再加上经费、设施、学生安全等诸多问题,生活化教学不能最大限度地真正落到生物教学中去。而对于老师工作和学生综合素质考察,也多注重成绩和过程,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对于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没有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和细致的办法,无法真正推动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全面实施。

(四)家庭和社会的关注度不够

生活化教学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但是,大多数家长不懂得教育和教学,能做的只能是督促孩子复习。而社会对于生物的生活化教学更是了解甚少,就更谈不上配合和提供资源。

三、深化高中生物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建议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大中小学的开展,生物课堂的生活化教学模式将逐步完善与改进。在构建生活化生物教学课堂的过程中,应当以实际的教学目标发展作为引导,将学生的生活方式融人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通过课堂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针对当前在生活化教学中的发展现状,为更好地使得生活化教学理念应用到实际教学环节,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发展。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深化生物教学生活化,提高教师素质是关键。生物科学发展迅猛,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同时,专业化知识的更新不容忽视,教师要注重广泛学习和了解生物科学的研究热点和前沿的研究成果。通过讲座、培训等形式,加强理论学习,让教师更好地理解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依据。集体备课、公开课等,注重对教师生活化策略运用的指导和运用,注重收集与生活实际和时事热点等相关的素材,并研讨进行科学的解释。

(二)建立完善的课外生活化实践体制

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通常是以课堂作为教学主阵地,而忽视学生的课外活动,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学生可以真正的回到生活,认识生活,课外活动是将课堂中学习的有关理论知识应用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的主要阵地。所以,可以建立完善的课外生活化实践体制,通过课外学习实践活动,将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使其养成一种“爱动脑,爱思考的”学习习惯。例如,人教版第二章,细胞中的无机物一节中,在植物细胞中的无机物有哪些,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到生活中寻找答案,可以将本班的学生进行分组,每组种植一定数量的小麦幼苗,当小麦幼苗成熟后,每组对小麦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与讨论,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植物所含有的无机物成分。在此教学案例中,教师让学生直接深入到田间,种植小麦。将发育成熟的小麦做出其成分的分析,不仅使学生对此知识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一种团队合作精神。

(三)构建生活化的教学课堂

课堂作为教学的阵地,要将教学生活化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课堂教学立足于现实生活,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更加贴近生活实际,让生物科学真正走进生活。

1.教学情境生活化

生活化的情境,能够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学习环境。所以,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问题巧妙地设置在生活情境中,营造一种生活化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使学生的学习真正融人到生活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教学内容生活化

新课标倡导教师注意结合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调查、讨论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社会责任感。教师要善于收集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与时俱进的生活题材进行教学,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调查、观察、实验和制作等活动,引导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去观察、认识和理解生活中的客观事物或现象,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科学和技术。以人教版必修一《生命的物质基础》一节为例,分析生物基础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首先,在课程刚刚开始时,教师就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

“同学们,知道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中所含的主要物质是什么,有哪些物质可以用来维持生命的正常活动呢”,问题提出后,教师就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讨论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食物中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学生们进行相互讨论,讨论维持生命的主要物质。每组派出代表发言,有学生答道“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代谢出现紊乱缺乏营养物质,那么我们就会到医院中输液,输液的主要成分就是葡萄糖,由此可以推断出葡萄糖能够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必要物质”。其他组的同学也相继发言。最后,讨论结束后,教师对每组同学的观点进行总结。通过上述教学案例,可以看出在生物是一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相关的课程,在人们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真正接触到现实,同时保证学生能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使生物知识真正融人生活。

3.教学评价生活化

常规的作业是习题训练,学校考查的内容越来越多地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题目情景或设置为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场景,或与当地生态、经济、环境紧密相关,或选择生物科学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成就,加强了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但是,学生并没有真正走进实际生活。也可以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运用所学知识自酿葡萄酒、米酒,自制泡菜、腐乳等,安排学生真正去实地考察当地生态环境,调查当地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利用酶的特性清洗污渍等。这样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生物学,人们生活中时时在应用生物学,不但体现了生物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同时让学生体验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

(四)善于开发和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