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的价值和意义

教师的价值和意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教师的价值和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师的价值和意义范文第1篇

一、创设情境多维互动的教学策略

从知识构成上看,学生的学习力意味着将知识呈现、思维方法与价值意义转化为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力与驱动力。具体来说,学生通过知识学习而获得的学习力,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符号表征的记忆力,而且意味着对知识生产的思维方法的理解力和因对知识价值意义的领悟而生成的驱动力。学生的学习力之所以难以内化已有知识并对已有知识进行创新性运用,是因为学生没有带着问题去学习。没有问题,既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也遮蔽了知识创生的过程,这就使学生难以内化已有知识并对已有知识进行创新性运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经历知识创生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感知、体验知识创生、发展的过程。

当前,有许多教师认为,只要把教材的内容讲透,学生记住了所学的知识就行了。因此,他们很少指导学生学习思维方法,也很少给学生讲清楚学习这些知识的价值意义。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问答式教学方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的知识呈现和机械训练远远多于启发式探究,其突出表现就是教师既不展示知识因问题而创生的过程,也不关注学生面对问题时是如何思考的。

基于以上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作为静态的认识成果的知识教学,更要关注作为经验形态和过程形态的知识教学,实现从照本宣科“满堂灌”到问题引领“探究式”转变。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找准创造性思维训练与教材内容之间的结合点,创设出各种各样的教学问题情境,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个体与学习中介互动等多维互动策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探究、质疑问难、探索求解。比如,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时政材料、社会热点结合教材内容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白所学知识对自己成长的价值和意义。通过这些多维互动的教学活动,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提升他们主动探求的欲望及能力。

二、立足教材文本又高于文本知识的教学策略

从知识形成来看,学生的学习力是在明白知识蕴涵着表述“是什么”的符号表征及其潜藏的“如何做”的思维方法和“为什么做”的价值意义的基础上,对既有知识的内化和外化,表现为知识的内化力和创新力。因此,知识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学生识记、掌握特定的知识符号,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再现特定的知识符号背后的思维方式与价值意义。

但当下的课堂教学中,却存在忽略知识的符号表征所隐藏的思维方法及其蕴涵的价值意义而对知识符号进行死记硬背,也存在着脱离特定的知识符号表征而抽象地传授知识的思维方法或价值意义的说教。前者突出地表现为教师忽视呈现概念、公式、定律等形成的过程,认为学生只要机械地记住这些概念、公式、定律,就提升了学习力。这种做法的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使学生处于浅思考甚至不思考的状态,而且记住的知识符号因不理解也不会灵活运用。后者则表现为教师忽视甚至脱离“是什么”的符号表征而大谈知识的思维方法和价值意义。这种离题万里、信口开河的空洞说教,不仅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力,而且还会不断消磨学生的学习欲望,最终产生厌学。

基于以上的认识,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中,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统一,三者不可偏废。教学需要传承知识,只不过是将知识告诉学生,还是将学生引向知识,不同的选择,其效果将截然不同。从一定意义说,将学生引向知识,就意味着善于创设一种文体情境,让学生抱着好奇的心态、探究的欲望去经历、体验知识创生的过程,让学生在主动探究、自主建构中形成知识的内化力和创新力。因此,教师要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要充分肯定学生在探索、体验的学习过程获取知识与技能积极性,让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去学习,热爱学习,并自觉化为行动。比如,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知识时,既要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概念内涵,更要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探索、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形成、发展过程。

三、“成己”与“成事”统一的教学策略

从知识的目的来看,学生学习力意味着学生“成己”与“成事”的统一,是学生通过知识学习而获得的成就自己和做好事情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其目的在于既让学生学会,也让其会学与乐学,并让学生因学习而形成知识的内化力和创新力,以便让其在“成己中成事”与在“成事中成己”。

在现实中,教师的教学往往存在缺“人”的问题。教师心目中根本没有学生的位置,教学中照本宣科,他们只是充当教材知识的传递者,而学生往往表现为对文本知识的死记硬背。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无我”,照搬文本,困于教参,在教学中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独立思考、判断与主张,未能结合自身的生命体验、感悟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教材知识进行“再创”。因此,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既无情趣,也无理趣,忽略学生应学什么和怎么学。

教师的价值和意义范文第2篇

一、深度挖掘文本的内隐价值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包含三个层面:一是作者意义,即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主观意图;二是文本意义,即作者在作品中通过语言词句呈现出来的意义,而文本意义和作者意义又总是有差距的;三是读者意义,即读者通过阅读所领悟到的意义,不同读者由于自身经验、知识和能力的限制,从同一文本中领悟到的意义也会有所不同。

教师在研读文本时就应当树立起尊重作者的意识,充分了解作者,掌握其创作意图。“知人论世”是解读文本的一条重要原则,这不仅是解读文本的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而且是我们为人的一条准则。因为不顾作者所处环境,不管作者的创作意图,难免会断章取义,甚至自己所理解的会与作者的本意南辕北辙。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大多是别有用心之徒故意断章取义、肆意曲解、搜罗构陷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有责任把这种尊重作者的意识植入学生的心田,使之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为我们的民族不再重演历史的悲剧构筑起一道最有效的“防火墙”。这样的解读方式,能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人格素养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在学完《狼和小羊》这篇课文时,许多教师都让学生续编:狼往小羊身上扑去,结果怎样呢?这时,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结果各不相同:有的说小羊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战胜了狼,狼死掉了,得到了应有的下场;有的说可怜的小羊最后被狼吃掉了。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予以表扬,说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确,学生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但我们如果深入去钻研,就知道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让学生从这则寓言中明白对狼这样的坏人,同它讲道理是没有用的。结合这样的写作意图,大家可以想象,狼既然这样凶残,那小羊的命运可想而知,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因此充分尊重作者,尽量把握作者意义,是进行多元解读和能把握好价值取向的前提。

二、正确引领文本的多元解读

深入领悟文本意义是进行“多元解读”的基础,也是教师进行“价值引领”的基础,因为阅读活动中我们所直接面对的主要是文本,教学活动所依据的也应该主要是文本。离开了与文本的直接对话,离开了对文本的深入领悟,所谓的“多元解读”将成为无源之水,所谓的“价值引领”也将成为无本之木。

一位老师执教。《司马光》一文,其实主要是赞扬司马光在危急时刻不慌不忙、急中生智、挺身救人。学生将《司马光》教学片段解读成破坏公物,伤到其他小朋友。让这大智大勇的司马光被群起而攻,批了个体无完肤,使大部分学生对人物的理解严重偏离了课文原意,与课文主旨背道而驰。如果任其发展,这将是一种负效的,不负责任的教学行为。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多读文本、细读文本,潜心涵咏,力求多角度地解读文本。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尽量准确地把握文本所传达的意义,虽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是无论有多少个,他首先都必须是“哈姆莱特”。然而,每个学生的经验、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不同,他们的理解也必然是不尽相同的,教师要尽量让学生把自己所理解的清晰化,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这样就实现了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三、要牢固树立“生本”意识

所谓“生本”,即以学生为本,把学生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文本”固然重要,“生本”更重要。无论“多元解读”,还是“价值取向”,都要把学生的实际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备课时,要多想想“学生会怎么想”“学生会怎么问”;上课时,要多问问学生“你们怎么想”“你们怎么看”。

“接受美学”的理论认为,文本作者的意图是当代人不可能“客观”地完全再现的,文本的“原意”也是不可能完全恢复的。因为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时间间距”是不可能克服的,也是不应当克服的。读者完全可以从文本中读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来。因而我们应当牢固树立“生本”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但是,提倡“多元解读”并非放弃“价值取向”,我觉得应该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恰当寻求文本的拓展链接点。当学生的解读明显偏离了主流价值观的时候,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当然这种纠正必须依据文本,做到有理有据。比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这课时,有一位老师让学生讨论“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有学生认为“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因为它想尽各种办法来骗肉。”还有学生认为“这是一只聪明的狐狸,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出几种办法来骗肉,并且最终得逞了。因此,我们也要跟狐狸学习,遇到事情要动脑筋。”教师对这两种答案都加以默认。我认为这样的处理就不合适。我们应当向学生指出:狐狸遇事动脑筋的做法值得提倡,但狐狸动的是歪脑筋,想尽办法骗取别人的财物,那就是不对的。

第二,准确捕捉文本的切入点。文本的切入点只能存在于细读之中。并非先有一个贴着标签的切入点,然后供你来慢慢地细读。所以,我们应沉入言语、逐字逐句地解读,在细读中捕捉文本的切入点。

教师的价值和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期望价值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 教师教育

20世纪四五十年代,麦克里兰发展了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是一种力求成功并选择朝成功(或失败)目标的活动的一般倾向。阿特金森对成就动机理论做了进一步的发展,该理论是运用数量化的形式表示。

教师教育是提高教师素养,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四化伟业,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当代教师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进程,影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迫在眉睫。本文凭借成就动机理论,来探析教师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以期对今后教师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一、成就动机理论的实质

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阿特金森将该理论进行量化处理,他认为个体的动机强度(T)是由成就需要(M)、期望水平(P)和诱因值(I)三者共同决定的,用公式表示即T=M*P*S。在这个公式中,M是个相对稳定值,是个体努力以达到成功的性格特质;P是个体通过努力后,对成功可能性的估计;I为成功的诱因值,即对成功的自豪感。它与P是互补的,I=1-P,即任务越难,达到成功的可能性越小,一旦成功那么会体验到更多的自豪感。

个人的成就动机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力求成功的意向;其二,是避免失败的意向。力求成功的动机用Ts表示,避免失败的动机用Tf表示,因此,上述的成就动机即有Ts=Ms*Ps*Is和Tf=Mf*Pf*If,其中,Pf=1-Ps即成功的可能性越大,那么失败的可能性也就越小。这样,个体追求某一目标的总成就动机T是由Ts和Tf共同决定的,用公式表示为T=Ts-Tf=Ms*Ps*Is- Mf*Pf*If= Ms*Ps*Is- Mf*(1-Ps)*[1-(1-Ps)]= Ms*Ps*(1-Ps)-Mf*(1-Ps)*Ps=(Ms-Mf)Ps(1-Ps)=(Ms-Mf)[-(Ps-1/2)2+0.25]。由上述公式可知,成就动机的总强度与(Ms-Mf)和Ps有关。动机曲线呈现一条抛物线曲线,当保证Ms>Mf,这时个体追求成功的动机最大,所以他们会选择有所成就的任务,而当成功概率Ps为50%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因为这种任务给予他们一定挑战性。但同时,也让他们有机会,让他们通过努力来提高自尊心和获得心理满足。而当MsMf,Ps影响着成就动机的强度,当Ps趋近50%时,成就动机越来越高。据此,希冀对教师教育的发展模式有所启发。

二、成就动机理论对教师教育的启示

1.提高教师生活质量,关注教师的生命意义和生存价值

教师是联系课堂、学生、学校的枢纽,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是教育兴衰成败的节点。以往的教师教育中,我们只是把教师视为一个被改造的对象,殊不知,教师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也同样有着各种各样的情绪和喜怒哀乐。而今,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关注教师的生命意义和生存价值应成为教师教育的焦点。只有赋予教师这一职业的生命意义和生存价值,教师才会更有激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创造出一个个优秀教育的楷模,才会有追求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需要和职业成就的需要。

2.教育理论捆绑教育实践

职前教师教育有助于准教师形成系统的教育科学理论,但往往缺乏一定的教育实践技能和教育实践机会。而职后的教师教育,又过分重视教育实践技能的培训,忽视了教师理论水平的提升。如何提高职前准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和职后教师的理论水平,已然成为制约教师教育进程的首要因素。为了使教育对象有更高的成就动机,应提供一定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学习的机会。但对于教育实践和理论学习的难度,应控制在让教育对象觉得经过努力可以成功。不可把目标定得过高,过高让教师觉得遥不可及,为避免失败的埋下根源;也不可把目标过低,过低的目标让教师觉得轻而易举,反而挫伤教师追求成就的积极性,趋近50%的成功概率的任务会大大增加教师追求成功的可能。教育理论和实践双管齐下,并驾齐驱,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同时也保障教师教育的质量。

3.回归教育研究本质,感受教育研究魅力

朱小蔓教授认为,教育研究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功能:一是思想上的反思;二是理论上的澄清;三是价值的创造;四是方法上的示范。教育研究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互循环促进中产生的,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研究是教育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教师自主发展的方式,也是教师教育的突破口。教师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回归教育研究的本质,教育研究是为教育而研究,而不是为研究而研究,是滋生在教学与课程中间的研究,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学校可以设立一些对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激励和保障机制,提高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动机。在对教师开展教师教育时,首先,给予教师全新的工作思路以及教师参与研究的成功范例(如魏书生的实例),让教师们逐步提高参与教师研究的动机强度。其次,介绍一系列教育研究的方式和方法,必要时可以让教育工作者们参与其中,感受教育研究的魅力。

4.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

著名教育家吕型伟曾说过,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意义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意义在于创新。21世纪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世纪,人才培养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教师树立创新意识已成为一种有目共睹的意识。但在教师教育过程中也不可操之过急,要细化目标,让教师逐步产生创新的教育理念、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创新的管理方式,凭借优秀创新教学案例给予教育一定启发,逐步让教师有追求成功的动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关注教师的生命意义是前提,采取各种提高教师成就动机的方式为辅,促进教师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22-223.

[2]汪文贤.教师教育概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20.

教师的价值和意义范文第4篇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inciple of Value Engineering, the basic concept and principles of Value Engineering are defined, the significance of Value Engineering in the university teacher resource management is sketche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its principle in selection and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teachers, payroll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teachers,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other aspects of university teacher resource management is discussed.

关键词: 高校教师资源管理;价值工程原理;应用

Key words: university teacher resources management;the principle of Value Engineering;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4-0001-02

0 引言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等院校的经营环境以及社会地位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的高等院校已经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教研单位和教书育人的场所,而成为了我国创新科技的主力军和实施科教兴国的主要阵地,是推动我国社会生产的关键因素。高等院校的教师资源关系到高等院校发展实力和潜力,所以,一支高素质的教师资源队伍对高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价值工程基本概念及其原理

所谓价值工程是指从一定的功能出发获得在劳务、产品、工作、工程等方面的价值的研究方法,价值工程是一种科学的价值提升方法,这一概念的提出者麦尔斯将其定义为“一个用以处理和鉴别服务产品在工作中的缺乏主要作用却能够降低工作量或者成本的要素的完整的系统,这一系统融合了现有的知识、技能和技术,能够将用户的需求与无实际利用价值的成本进行区别,达到改进服务、产品的目的”。而美国价值工程师协会负责人马蒂则将其定义为“价值工程通过系统的、有组织的努力,能够使系统、产品、服务的能够达到一定的价值目标,它实际是以最少的付出获得必须的价值工程”。

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的内涵: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及其包含的内在规律的书面反映即为原理,价值工程基本原理是对价值工程活动反映出来的普遍规律的反映,价值规律包含了三点基本内容即价值本质性原理和准则性原理以及费用与动态的关联原理,这三点原理互相联系、互相以来,是对价值工程活动的内在规律的反映。价值工程原理的基本模式为价值=产出价值/投入成本,或者价值=产出功能/投入成本,这一公式的作用在于以对象的最低使用周期成本实现使用者的需求功能,从这一公式可以看出,价值越高,则有效利用资源的程度就越高,利用价值原理对某项管理活动进行评价时,是进行经济和技术、成本与功能的综合性评价。

2 价值工程规律在高校教师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高等院校的教师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学校的师资力量在不断增强,但是目前高校内普遍存在缺乏专任教师、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的等问题,高校积极利用价值工程原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1 提高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利用价值工程原理加强高校教师资源的管理可以最大程度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学校工作效率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社会的一份子,高校教师不但有自身的关于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而且还有个体特殊的思想感情以及人格尊严,在对高校教师资源的管理过程中,可以加强在物质、精神、政治、行政方面的激励,注意改进管理方法,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这样能够保持教师饱满的工作激情,促进他们加强对业务和技术的研究,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促进更多教研成果的诞生。

2.2 促进高校各项科研研究的正常进行 对教师资源加强管理可以为高校顺利开展各项科技研究活动提供人才基础和技术保障。高校教师资源是学校开展教学工作、保证教务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资源,因此,只有合理组织教师开展科研和教学活动,才能将高校中教与学的关系进行充分协调,从而形成教师资源与其他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高校科研活动和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

教师的价值和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免费师范生 职业认同 述评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162—04

教师职业认同是师范生的一种心理品质,会形成一种行为动力,间接影响其健康成长,密切关联着免费师范生的教育教学与相关教育改革问题。自从2007年国家实行免费师范生政策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尝试研究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问题,以期更好地提高免费师范生的教育质量。

一、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概念的界定

(一)职业认同

关于职业认同,一直以来都没有统一的定义。叶澜对职业认同感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她认为职业认同感是所有求职人员对拟进入的职业应具有的起码的心理品质。孙美红、钱琴珍认为“职业认同”是指一个人从内心认为自己从事的职业有价值、有意义,并能从中找到乐趣,因此职业认同通常是在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活动的过程中,对该职业活动的性质、内容、职业社会价值和个人意义,甚至对职业用语、工作方法、职业习惯与职业环境等都极为熟悉和认可的情况下形成的。张晔则将职业认同感定义为一个人对其所从事的职业在其心目中的一种确认,由于该职业符合自身终生之向往,从而认定其非常有意义和价值,所以用全部身心投入其中并且能从中取得乐趣的心理状态。

从以上观点可以发现:职业认同是指个体对其所从事的职业的各种因素的看法,职业认同是在了解其所从事的职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心理品质。

(二)教师职业认同

教师职业认同既指一种过程。又指一种状态,这是大多数学者所公认的。过程观认为教师职业认同是个体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教师角色的过程;状态观认为教师职业认同是当下教师个体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刘富喜认为教师职业认同是一种泛指,是教师个人在履职实践和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对教师职业的性质、特点、价值、需求、情感等方面形成的体验和认知,这种体验和认知趋于与社会共识同化且不断深化。由此可以看出学者们对于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定义是从动静两个方面共同论述的。从动态的意义来讲,教师职业认同是在一定时期内逐步建立的;从静态的意义来讲,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对所从事职业的综合看法。

(三)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

就目前的研究来看,我国学者关于师范生职业认同的研究比较少,对于师范生职业认同并无一个全面的定义。在所查阅的文献中仅有魏淑华、薄艳玲对师范生职业认同进行了定义。魏淑华将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界定为师范生对将要从事的教师职业和目前师范生身份的感知与体验。薄艳玲从师范生职业认同的构成因素及形成过程提出:师范生职业认同是指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知、情感、意志、期望、价值观及职业行为倾向的综合,这是从静态上考察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水平;而动态的教师职业认同则强调师范生在专业学习阶段思想上对教师职业的认可、内化教师职业社会期望,行为上对教师角色同化的过程。

通过以上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这样来认识师范生职业认同:认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状态,是动静的结合体。对于教师职业的认同,是师范生主体的建构,且不同的个体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具有能动性和多元性。认同本身是一种社会行为,认同的形成根源于个人与他人之间的互动,这使得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具有社会性。

二、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研究方法例举

问卷调查法是用目的明确、预先编写好的问卷对大量被试进行的调查。曾丽红用自己编制的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问卷,选取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三个学校的免费师范生作为主要调查对象,研究性别、家庭收入等因素对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影响。解滨羽、唐瑛从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行为这六个维度对新疆教育学院全日制师范方向专科学生进行了教师职业认同感的问卷调查研究。

访谈法是指对有限数量的教师作结构性或半结构性的访谈。石艳从某师范大学第一批免费师范生中抽取25个样本进行访谈,同时对其中的6位同学进行了连续三年的跟踪性访谈,深入分析了免费师范生的身份认同。

个案研究法是指围绕个别教师职业认同的不同方面进行的深入研究。薄艳玲以广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职业认同差异性较大的四名高师生为个案,研究个人环境和组织环境对高师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

文献法即收集、查阅相关文献或书籍,从中为自己的研究提供视角、理论依据。魏淑华、曾丽红等学者在研究中均运用到此方法,大量查阅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资料,为自己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

教师的价值和意义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教学;知识;教育意义

本真的教育,应该是一种既授人以生存的技能与手段,又能够导以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使人建构自己意义世界的教育。教学不是仅止于简单的知识技能传授,也不是简单地对现成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的照搬。教学应当关怀人的价值,启发人生的意义,有效地充盈生活与人生。

一、反思教学,教育意义的褪色

(一)知识本位的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都是一种工具性的教学,教学的任务就是无休止的传授知识。从赫尔巴特的四步教学法,到布鲁纳的发现法,再到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归根到底都是基于这种教学观之上建构的。这种教学观突出的是知识的接受和认识能力的提高,却相对弱化了教学的意义。这种教学模式认为教师的天职是传授知识,而学生就是一个“知识的皮囊”,认为只要给学生灌输的知识越多,教学就越成功。这种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只能导致教育中“人”的缺失。

(二)功利化的教学目的

现代社会,人们更多的将视线停留在追求功利的层面上,致使工具理性膨胀,价值理性迷失。在唯经济主义、唯科学主义的操纵下,教育成了推动科学和经济发展的工具,成为了对青少年进行谋生能力培训的舞台。功利驱动下的教育忘了“为何而生”,使现代人“从实用主义的层面去思考问题,而不去寻求超越现实生活意义、理想信仰与终极关怀。教育养育人的精神、发现人的价值,被培养掌握一定的知识、技术的生产者和个人所代替,教育成为人们追求功利的一种手段。

(三)机械化的教学过程

现代学校教育受科学主义影响,把效率作为教育致力的方向。把教学过程视为以认知为中心的、知情意行的直线流程,强调教学目标的规范性;教学内容的整齐化;强调教学过程的可控性;教学结果的可及时检测性。教学过程成了按照科学的理路如何有效地达到预定目标的手段,教学过程可以在我们的设计中成为高效的模式化的操作流程。

二、教学使命,教育意义的追求

关于教学的教育意义在中国教育史上很早就出现了,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开始的奴隶社会的教育中,学校所出现的礼、乐、射、御、书、数的分科教学,虽然各有特殊的教学目的,但也同时具有教育意义。提出了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用以指导各科教学;陶行知强调教师在教学中教书育人的作用。当代班华教授也曾论述过让教学成为道德事业。教育意义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

在国外教育史中,首次明确提出教学的教育意义,并系统地研究和论述的是十八世纪德国大教育家赫尔巴特。他曾说过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在赫尔巴特那里,教学总是使两方面日臻完善:人的智力与道德。第斯多惠扩大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思想,提倡推行全人教育,这种教育不仅指道德品质因素,而且还指兴趣意志、性格等因素。教育家乌申斯基把教学的教育性视为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他认为教学是“教育的主要工具”。教学是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教学具有教育性,教学应是帮助某人获得或改变某种技能、态度、知识、思想的一种尝试。

三、意义挖掘,重拾教学的使命

教学是一种价值活动,具有育人的价值。教学不是单一地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而是要培育能够在社会中实现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在教学中,教师实际上通过“教书”实现“育人”。

(一)教学内容的侧重与挖掘,拓展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

每个学科对学生的价值,除了具体的知识以外,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只有有在这个学科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为拓展现有学科的育人价值,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认真地分析本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而不是先把握这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我们并不认为学科知识对学生的发展不重要,而是教学对学生的价值不应该仅停留在此,教学为学生的多方面发展服务是最基本的立足点。因此,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来分析不同学科能起的独特作用。

(二)教学设计的重组与加工,综合设计弹性教学方案。

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人的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教学方案的设计不是硬性规定,重要的是水到渠成。只顾好学生不顾差学生,会导致班级学生两极分化的更严重,掌握知识固然重要,但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才是其成人的关键。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老师的和善有爱这些非智力因素,不仅对学习成绩的提高,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使他们迈向有意义的人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的氛围与方式,自由和对话。

创设自由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有利于教师以饱满的教学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有计划地运用各种方式激起学生的内在认知矛盾和情感冲突,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多向互动。对话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自主、创造性的发展。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在教学中善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并使之提升为学生的良好个性情感和品质。这样才能有利于师生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流、达成教学过程中的精神契合与文化传递。

总之,教学不仅是传递知识的工具,它更具有价值教育的功能。教学的教育意义在于使教学真正成为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的教学,让课堂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生命自然舒展的场所。

参考文献

[1][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

[2]王北生.生命的畅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刘铁芳.守望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班华.让教学成为道德事业[J].教育研究,2007,(2).

[5]鲁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J].教育研究,2004,(6).

[6]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5).

[7]黎琼锋,王坤庆.引导选择:让教学成为丰富的价值世界[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2).

[8]杨启亮.教学的教育性与教育的教学性[J].教育研究,2008,(10).

教师的价值和意义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校教师 生命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023-04

[作者简介]赖雪芬,嘉应学院教科院副教授(广东梅州514015)

生命意识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概念,是对人的生存及价值的体认与感悟,通常包括浅层次的生存意识和深层次的生命价值意识。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生命意识研究在心理学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国外,研究者喜欢用生命意义来诠释生命的目标感,比较注重对生命的存在与价值取向、生活满意度(幸福感)等方面的研究,而国内学者则倾向于用生命意识来体现个体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近几年来,生命意识在国内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目前的研究存在两方面的局限性:一是对大中小学生的生命意识研究较多,对教师研究较少;二是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教师是学生精神生命的创造者,高校教师必须有自觉的生命意识才会善待自身和学生的生命,才会努力去实现生命的价值,从而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笔者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行高校教师生命意识现状调查,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提升策略。

一、高校教师生命意识调查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调查采用笔者自编的“高校教师生命意识量表”,包含6个维度、34个题项。6个维度分别是:生命认知――测量高校教师对身体、心理和精神及教育过程中生命体现的认识;生命引导――测量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行生命引领以及影响的情况;生命关怀――测量教师对学生给予爱的表现,生命自主――测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展自我、确证自我、实现自我的情况;生命价值――测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生命体验程度;生命发展――测量教师的成就动机水平和未来目标。问卷采用Likter5点记分,正向题目的备选答案从“很不符合”、“较不符合”、“说不清楚”、“较符合”到“很符合”,依次按1至5分记分,反向题目记分则反之。被试的得分越高,说明其生命意识水平越好。

(二)调查问卷的发放与统计

笔者在广东和海南的4所高校随机抽取教师510人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97份,有效率为97.5%。其中,男教师229名,女教师268名;25-30岁教师150人,30-40岁教师216人。40-50岁教师108人,50-60岁教师23人;文科教师288人,理科122人,工科66人,其他21人;助教119人,讲师270人,副教授91人,教授5人;本科学历者为166人,硕士学历者295人,博士学历者36人。

全问卷的同质性信度α系数为0.953,6个分问卷的同质性信度分别是0.792、0.860、0.906、0.535、0.927、0.848;构想效度为Y2/df=2,041,GFI=0.910,AGFI=0.883,CFI=0.927,NNFI=0.832,RMSEA=0.059,表明本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对回收问卷按预先设计程序行编码、录入。全部数据用spss19.0行统计分析和处理。

二、高校教师生命意识调查分析

(一)高校教师生命意识的基本状况

高校教师生命意识的平均得分为3.64(高校教师生命意识各个维度和总体得分情况如表1所示),介于“说不清楚”和“较符合”之间,说明高校教师生命意识处于中上水平。生命意识各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在3.21-4.29之间,生命引导和生命关怀得分超过了4分。六个维度平均得分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生命关怀、生命引导、生命认知、生命自主、生命发展和生命价值。高校教师的生命意识平均得分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处于较高水平,这可能与高校对生命教育工作的重视有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命教育理念在教育界引起重视,行了广泛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不少高校开始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引发了高校教师对自身“为何而生”问题的思考,开始重新认识自我并调整自身的行为,使其生命意识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二)高校教师生命意识的人口统计学差异

通过人口统计学变量对高校教师的生命意识及各维度行差异检验发现,在性别差异上,生命认知维度达到显著差异(t=4.647,p

在学科差异上,生命认知和生命意识两项在总分上达到差异(F=6.945,p

三、提升高校教师生命意识的策略与建议

(一)高效管理方式的转变

教师的生命价值主要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得以实现的,作为教师生命成长的主要场所,高校应实施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为教师生命意识的提升创设良好的氛围。

1.为教师生命价值的实现创设宽松环境。一是积极推行参与式管理,让全体教师都能参与学校管理,使之拥有双重角色――既是教师又是管理者,发挥其积极性和聪明才智,成为“学校人”而非“工具人”,在推动学校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二是要了解并尊重每位教师对生命价值的不同追求,在管理过程中设置更大的弹性空间,让教师生命价值得到更好的实现。三是改变现行评价制度,改变任务式的量化考核方式,积极为教师发展服务,让教师体会到生命的尊严。

2.为教师生命认知和生命价值的提升做好必要的规划。对于高校教师来说,过硬的专业和道德素养是他们开展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师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源泉,是提高教师生命认知和生命价值的保证。因此,高校要把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管理者要高瞻远瞩地制定学校的长远教师发展规划,建立完整的教师培养体系,照顾有特殊心理需求的教师。如为副教授职称群体和40-50岁年龄组的教师提供更多修学习的机会,以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教学艺术、心理素质、道德素养。

(二)高校教师自身观念的转变

高校教师生命的成长,也是一个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超越属于自律的范畴,是教师生命成长中的较高境界。高校教师生命意识自律水平的提高要从两方面着手。

教师的价值和意义范文第8篇

道德与人的终极意义相关联。而生命是则人最根本也是最终极的目标,为此道德凸显生命性。教师道德养成教育是促进教师“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发展。这四个方面凸显了生命性:(1)道德认知:应首先以生命为认识对象,生命是道德的,在生命的世界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是相关联的,同时只有在生命的引导下,人与人之间才能对话,才能共存,生命给予了世界理解与尊重、珍惜与感恩,世界才变得和谐。(2)道德情感:生命感动是个体道德形成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生命是值得感恩的,生命中处处留有感动与真实,生命是赋有情感的,生命中的情感是道德的,道德情感的释放与其说是感动引起的道德,还不如说是生命情感引起的道德。(3)道德意志:生命是坚强的,是最有意志力的。它源源不断地给予人无尽的意志。道德意志离不开生命的意志。在面对生命时,人的意志是才最强的,最持久的。生命存在感动、存在死亡,与死亡抗争下去的只有坚强的意志,为此,道德意志最终来源于生命意志。(4)道德行为:当个体生命面对或者想象垂危的生命或者已逝的生命时,易于在道德情感后产生道德行为。它在唤起个人生命对他人、人类甚至自然生命的珍惜之情、敬畏之情时,进而产生道德行为。与此同时,教师道德不是静态的规范和目标,而是一个不断自主建构的实践过程。[3]生命视域下的教师道德养成教育,应在自我生命的基础上,融于生命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我道德“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发展,提高教师生命道德素养,促进教师生命的发展。

二、生命视域下教师道德养成教育的异化

在当今社会中,面对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而人的生命价值与道德素养却凸显着危机。教师道德常被认为是社会的风向标,学生的楷模。教师道德的高尚与否直接影响着祖国下一代的道德风貌。但是,如今教师道德败坏,摧残学生的生命现象屡屡皆是。教师与自我、与学生、与同事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教师缺失了“生命”,成了“空壳”。“人对生命的漠视引发了社会的精神危机,精神危机会腐蚀人的灵魂,正如哲学家狄尔泰所言:知识与生命的脱节、理论与生活的分离,产生了许多无思想的生命和无生命的思想。”[4]如今,教师道德养成教育缺失了对“生命”的关照,缺乏对生命的了解、关爱与尊重,缺乏生命关怀的养成教育会导致教师生命意识的淡薄、生命情感的冷落、生命信仰的缺失、生命意志丧失。

(一)生命道德认知意识淡薄

所谓生命道德认知意识的淡薄主要是指对生命的无视与残忍。当今,全国各地连续地曝光教师体罚、虐待学生事件,其发生频率之高、手段之残忍无不令人感到震惊。据报道,深圳某幼儿园孩子因不肯睡午觉,屡次被老师用签字笔扎破脚心;某学校一名教师对一位身体和心智尚未发育成熟,思想和意识有待完善和提高的小学生,进行棍棒震慑,学生受皮肉之痛后,在6月天里,还要被罚在露天操场跑步36圈;温岭女幼师虐童照在网上曝光,学生被教师头朝下扔进垃圾桶里,孩子被教师用塑料胶带封住了嘴巴;日前,微博上爆料南昌三眼井小学10岁女生佳佳回家后被发现嘴角出血、脸上肿胀、走路直喊疼。在母亲追问下,佳佳自述,在学校,她因课堂作业不会写和上课不认真,多次遭到数学老师踢打等等。我们的教师本应怀着一颗神圣职业理想之心,育人子弟、一展作为,可是一些教师却令人发指地施暴于未成年无辜的孩子,他们在弱小的生命面前却是如此狠毒,他们对生命如此的藐视却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二)生命道德情感的冷落

都说母爱无私,其实最无私的应该还有师爱。母爱的基础是血缘亲情,具有特定的对象,而师爱不能选择,教师必须用生命去爱每一个学生。但是,如今教师对学生的爱哪里去了?还记得5•12汶川大地震中,在地动山摇的那一刻,都江堰某中学教师范美忠选择了独自逃跑,把学生丢在后面。“范跑跑”的这一行为在网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与指责。范跑跑是这样辩护自己行为的:“我不是一个勇敢献身的人,只关心自己的生命。”这样的教师在生命垂危面前对于学生生命漠不关心,没有一点师情味。教师道德情感的冷落还表现在对其职业情感的冷落上。如今,随着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精神文明却显得有些苍白无力。许多教师在其工作岗位上都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精神空虚,对待工作和生活感觉毫无意义,这是教师道德情感中缺失对生命的理解所导致的。教学是感情的投入,是生命的追求,没有感情的投入就会失去教育的本真意义,失去教育的生命力。

(三)生命道德信仰的偏失

信仰是一个人的基本态度,是渗透在他全部体验中的性格特征,信仰能使人毫无幻想地面对现实,并依靠信仰而生活。”[5]184信仰是对世界和人生的一种价值态度,是对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和选择。信仰是个人的精神支柱,对社会而言信仰则是力量的源泉。[6]作为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教育信仰就决定了教师的使命感。如今,就整个社会而言,偏重个人利益的世俗化倾向得以加强,追求高尚的理想道德逐渐弱化,这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职业信仰的形成。如今,部分教师对于自己的信仰处于迷茫状态,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个人主义的选择中走失了方向,从而让教育的经济色彩和功利色彩加重,而教育的本真价值和赋予的生命意义却逐渐消失。

(四)生命道德意志的丧失

《哲学大辞典》把道德意志界定为:“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或者决定道德行为的过程中,自觉地作出抉择、克服困难的顽强力量和坚持精神。”[7]1615唐凯麟教授的《伦理学》对道德意志这样规定:“所谓道德意志,是个体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通过自觉地确定目的、支配行动、克服困难等表现出来的能动的实践精神。”[8]252如今,一些青年教师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成长,没有吃过苦受过累,对于在教学工作中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意志丧失了,对教学事业的奉献精神也缺失了,对教学中的批判反思精神也吞没了。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意志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应该继续发扬,教师的这种精神直接影响着自身良好职业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从而会促进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教师生命个体的提升与生命质量的完善。

三、生命视域下教师道德养成教育构建

教师的道德发展是建立在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及意愿基础上,是内在的、主动的发展。[9]自主性是教师道德养成教育的内在动机。生命视域下教师道德养成教育是让教师自主地去认识与培养教师的生命道德认知、生命道德情感、生命道德意志及生命道德行为。从而使教师正确认识自我的生命价值,理解教育活动的生命意义,唤起教师生命的良知与生命的意义,培养教师的人文精神、职业信仰精神、激发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情怀,进而更好的完善个体生命,提高个体生命质量及价值,为教师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为此,教师道德养成教育应从生命视角培养教师“知、情、意、行”入手。

(一)生命道德认知教育:养成教师生命意识

生命是人生的载体,亦如人生一样,它虽然不完美,但是它拥有希望。“人之为'人'的本质,应该说就是一种意义性存在、价值性实体。”[10]213生命是脆弱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个体的生命都是需要呵护和珍爱的。在道德养成教育中应有意识地去培养教师热爱生命的意识。教师学习相应的教育学理论时,提升到生命的高度去学习,使教师更好的认识教育的生命性,理解教育事业的真谛,进而内化为教师的教育理念。在生命道德认知培训中使得教师养成自觉地生命意识,之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会自觉地站在生命性的认识基础上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教育的生命性内化为教师教育理念,在教育中感悟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性。如此,教师对其学生生命,会同样关爱与珍惜,在爱护学生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生命价值意识。此外,在教师道德养成教育中教师还应该学习相应的教师法规,充分认识到教师的权力与义务,以利于今后更好的指导教育教学事业。

(二)生命道德情感教育:唤起教师生命情感

当今哲学的生存论和教育回归生活的召唤,要求教育以情感教育的方式来体察和认识教师职业。良好的教师职业情感通常表现为:热爱其工作,能从自己的工作中体验到较高的成就感,执着地追求教育理想,自觉自愿地投入工作,并从中获得精神满足。[11]生命是最赋有情感的,道德情感教育在生命的指导下会更加有感染力和感召力。生命道德情感教育将极大地增进教师对教育事业热情,提升教师生命的感悟、增进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爱其教学、爱其学生、爱其同事,培养他们在今后教育教学中兢兢业业、恪守岗位的崇高心态和乐观精神。在养成教育中要坚持以生命道德情感为着力点,积极创设和谐教育环境,使生命道德情感在个体内心中萌芽,激发教师生命中的火种,唤起教师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让生命道德在情感的渲染下内化于教师生命之中,升华人性、提升生命信仰。

(三)生命道德意志教育:增强教师生命意志

如今青年一代的教师很少有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新一代的青年教师在刚刚从师范院校走出,挤进教师的门槛时,正准备享受教师的安稳工作,对于老一辈的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精神早已觉得过时,导致工作中懒散拖踏、不积极进取,对工作缺乏反思批判精神。为此,在青年教师职前教育中,必须注重生命道德意志的养成,意志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平时的生活中锻炼而形逐渐养成的。为此,加强青年教师中华传统美德的学习,创设情境,锻炼青年教师意志力,增强教师奋斗精神、反思精神、创新精神。加强教师生命道德意志的养成,完善个体生命,个体的生命完善不仅需要智力训练,更需要品质的培养和意志的锻炼,以生命去激励意志,以意志去提升生命。

(四)生命道德行为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