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入职背景调查

教师入职背景调查

教师入职背景调查范文第1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职数学;教与学;问卷调查;分析总结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109-03

我院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和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的大力支持,招生人数不断扩大,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进入学院,学生在学习相关数学课程时普遍感到困难的现象更加突出,为了进一步了解基于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数学教与学的情况,为了更深地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改进教学方法,特进行本次问卷调查。

一、问卷调查对象、方法及目的

根据学院特点及本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基于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数学教与学调查问卷》,以学院2012级监理、建筑、造价三个专业共165名学生(好中差)进行不记名问卷式调查,调查时已结束第一学年《高等数学》和《工程数学》的学习,全学年总学时数160(建筑、造价)、120(监理)学时。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习惯、态度、动机及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解,这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学习高职数学的一般特点,并由此得出对高职数学教学的启示。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问卷的回收并逐项统计,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165份问卷,收回16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8.2%。从这一调查结果可以看到高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状况及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待改进的情况。

1.高职学生学习数学的状况――不排斥、有困难: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的学生对学习数学并不排斥(仅有4.91%的学生对数学学习表示不喜欢),全勤达到77.9%,爱上数学课、觉得数学课有意思的学生占69.33%。并且能充分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数学的动机也比较理性,能够做到认真学习该门课程,部分学生做到了认真听课46.63%,善于记笔记42.33%,认真规范地做作业49.08%,还有少数学生学会用数学软件包4.91%对课程设置等方面也基本满意。这非常有利于教师开展课堂教学与组织课外辅导。但同时,问卷调查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有79.75%的学生因有其他事要干而不去上数学课,60.12%的学生仅在考试前总结一下所学知识,42.94%的学生很少借过或买过高职数学方面的书籍。一句话,他们的学习是被动的,大多数只有在老师的要求下才学习。这种现象表明:现在的高职学生,一是因基础差而影响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从而惧怕数学;二是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对学数学的意义和目的不够明确,只是习惯地依赖老师的引导与演示;三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善于总结学习方法,他们除了机械地按要求完成作业外,大多没有主动积极学数学的习惯。

2.高职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不了解、有意愿:通识教育也称普通教育、自由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在高职数学课程中融入通识教育理念,将生活中的数学作为通识教育课程,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路径。虽然问卷调查结果中显示,有60.12%的学生不了解通识教育,但是有92.64%的学生希望将数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渗透于高职数学课教学中,65.64%的学生希望把通识教育理念融入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在通识教育背景下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以人为本。因此可以看出虽然广大学生对通识教育概念不太熟悉,但在他们了解了通识教育的主旨之后,对其强调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广泛认可。通识教育如能采用切实可行和有效实施的途径,将得到绝大部分学生的支持。

3.高职数学的教学状况――不适应、待改进:进入大学后数学课堂容量增加,许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意义上的“填鸭式”、“灌输式”、“接受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问题的分析过程,只讲不练,缺乏激情,使许多学生不适应教学方法,导致学习困难,有58.9%的学生需要通过多做练习来巩固知识,还有36.2%的学生建议采用多变的教学方式。教师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大多数学生听不懂,造成学生缺乏外在的学习动力,能经常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与专业相关的课题、结合实际生活案例讲解数学知识的教师只有接近35%的比例。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主要归于对能力的培养,学生对能力培养需求占60%,但仅有40%的教师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学生学习数学只感觉学到一些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至于为什么学习数学,在思想上很模糊,这是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的主要原因。有33%的学生对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数学教学提出以下诚恳的建议:讲练结合,更有激情、不死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贴近生活,强化师资,侧重于与专业有关的知识的认识和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系统、独立、具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维能力,在讲解数学知识的同时介绍一些数学历史和数学家等等。因此为了培养具有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良好综合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高职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势在必行。

三、问卷调查分析总结――教学反思

针对本次调查中学生学习高职数学相关课程时存在的问题及教师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该做何感想和反思呢?

1.面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机,主动地学习。我们要帮助学生认识到高职数学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对高职数学的学习有一个正确认识,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要密切联系学生所学的专业方向,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向学生介绍高职数学知识在本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同时还可将学生的个人目标与高职数学的学习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对高职数学的学习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其次,充分认识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的情况,了解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对教学内容和进度进行合理安排,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性地教学,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采用正确的学习方式,总结好的学习方法,有效地学习。

2.面对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数学教师不仅是课程的组织者、引导者、解惑者,还应是课程的开发者,同时还是数学风格、情感、意志的塑造者。首先作为数学教师必须精通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学生所学专业的一些基本知识概念,及时掌握数学及专业前沿知识与信息,特别是世界经济和专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学教师掌握新知识、新信息就越发显得重要。其次,数学教师不仅要掌握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育理论及教学技巧(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及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熟练运用等),同时要开发与专业结合的教学内容,才能真正将数学应用在专业之中,形成特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数学教学要求及专业培养目标。最后,通识教育背景下,“填鸭式”教育转变成素质教育,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为学校,为家长,为学生,更为自己在竞争机制中的发展与提高,在实施教学的同时更需要融入对学生的情感,数学课的教学品行、数学情意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对学生人格、情感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2)需要变换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我们有必要采用多种方式的教学模式(有36.2%的学生建议采用多变的教学方式),调整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注意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结合我院高职数学教学特点,深入进行教学改革。数学知识大多抽象性较强,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适合的案例进行“情境创设法”教学:引入例子、提出问题情境、课堂讨论、教师总结,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达到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问题研究法”改变了“传授式”教学模式,真正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为了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莫名其妙”的现象,教师采用“实际尝试法”,组织学生自己挑选某些内容,让学生自己扮演教师角色进行讲解,教师从中找出注意点和难点,然后就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纠正或补充,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兴趣;“启发设疑法”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通过循循善诱、设疑、鼓励大胆猜想,学会举一反三,从而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同时高职数学教师可以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掌握知识。(3)需要理论联系实际,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和人文价值。在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数学的教学应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加强数学文化通识教育,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和人文价值。教学中应当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学内容上应有所创新,促进相关课程和相关内容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因此,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应传播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人文价值,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介绍一些与该知识相关的数学史和数学家,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又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用,感受数学家的严谨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

在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数学的教与学存在的问题,是国内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的数学教师和学界专家共同努力才能把该问题逐步解决。本文对高职数学的教与学存在的问题只是作了简单的调研与剖析,希望能引起更多的关注,为高职数学教学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为自己后续的研究做铺垫。本研究问卷调查的范围还不够广,仅限于本学院三个专业160多人,我们将在今后研究中扩大研究范围,延伸研究领域,将在数学与其他专业课学习融合的障碍上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更好地为高职数学的教学及改革服务。

参考文献:

[1]冯惠敏,曾德军.武汉大学通识教育调查与分析报告[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

[2]杨秀芹,陶美重.通识教育的实践:困境与路径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

[3]蒋莱,王颖.研讨型课程:大学通识教育的有效途径[J].中国大学教学,2007,(9).

[4]冷万芬,皮磊.现代信息化社会与数学教师素质[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4(2).

[5]宋立温.高职院校数学教师应具备素质的认识与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8,(2).

[6]樊福印,李少峰.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运用的几种方法[J].电大理工,2006,(4).

教师入职背景调查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新常态;企业应用型人才;农村职教;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4-0019-04

【作者简介】谢革新,江苏省江都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扬州,225200)综合科科长,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农村职业教育、教育社会学。

一、缘起

众所周知,一个时期以来,职业教育特别是以中职教育为主体的农村职教仍在艰难中前行。我们认为,造成当前农村职教发展步履维艰的根本原因,正是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所指出的,“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职业教育走出困境、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农村职教的主体是中职教育,它地处农村,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适用人才。农村职教是整个职教的重要基础,农村职教的发展事关整个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当前,农村职教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差距究竟在哪里?差距有多大?这是农村职教工作者寻求问题解决的第一步。在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组织下,笔者于2014年8~10月间深入苏中地区的扬州、泰州两市境内的21家大中型企业,开展企业应用型人才状况的调查研究。本次调查的对象为21家企业的领导人和人力资源部、技术部、研发部、车间等企业管理层负责人,调查共涉及50670名企业员工。调查共开展实地调研访谈21次,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292份,其中有效问卷254份,问卷有效率为86.9%。问卷调查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企业应用型人才现状,二是企业应用型人才愿景,三是企业对包括中职教育、高职教育、普通大学教育(包括本科、大专)和普通中学教育(包括高中、初中)四类不同教育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的评价。调查力图通过了解企业对具有四类不同教育培养员工群体的岗位能力和岗位之外为岗位能力提供素质支撑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能力的映像、评价、愿景及比较,摸清当前农村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调研结果

1.岗位能力。对“安心本职工作”的评价结果依次为:大专本科38.28%、中职33.98%、高(初)中14.45%、高职13.28%;对“胜任本职工作”的评价结果依次为:大专本科50.79%、中职26.38%、高职15.75%、高(初)中7.09%。从这两项调查结果看,中职教育背景员工群体表现较好,仅次于大专本科。对“敬业精神很强”的评价结果依次为:高职72.84%、大专本科67.89%、中职61.79%、高(初)中45.59%,中职教育背景员工群体表现略欠,仅好于高中教育背景员工群体。对“岗位动手能力很强”的评价结果依次为:高职74.12%、中职67.26%、大专本科28.54%、高(初)中27.21%,中职教育背景员工群体表现次于高职教育背景员工群体。我们发现,虽然目前企业需求排第一位(占企业人才需求的49.61%)的仍是技能操作型人才,但是企业对招聘员工的学历层次要求排第一位的却是高职、大专(占48.42%),企业最主要最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引进渠道是高校招聘(占39.30%)。这从侧面反映出目前中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方面――动手能力上并未完全达到人才培养要求,或者说并未完全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我们在调查中同时看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与企业深度合作机构排第一位的是高校(包括高职、大专、本科)(占68.90%),目前中职在与企业的深度合作、联合培养上相对欠缺。

2.智力因素能力。对“岗位继续学习能力很强”的评价结果依次为:大专本科86.71%、高职69.78%、中职50.30%、高(初)中39.46%。对“思考与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依次为:大专本科64.88%、高职7.92%、高(初)中5.96%、中职3.83%。从上面结果中可以看出,在企业岗位继续学习能力、思考与创新能力上表现最优和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贡献最大的员工群体依次是普通本科、大专、高职,同时显示被企业所看重的应用型人才关键能力的认可度是和其受教育的层次、年限成正相关的。说明在转方式、调结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今天,企业岗位人才的智力因素能力越来越关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而越来越被企业所青睐;同时还说明在这一新常态的新背景下,中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单一、层次偏低和智力因素能力培养欠缺等问题凸显,中职毕业生缺乏技术含量高的岗位的就业竞争力和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些都影响了中职教育的吸引力。

3.非智力因素能力。在对“完全能适应企业发展”的评价中,职业教育背景员工群体的得分仅为46.80%。在对“员工职业素养”评价所设置的5个选项中,职业教育背景员工的得分占比依次是:职业道德47.06%、专业知识17.25%、创新能力16.47%、团队意识15.69%、沟通与协作能力3.53%。从上述两项评价的结果中可见,虽然职业教育背景员工群体在非智力因素能力方面的职业道德上获得了充分的肯定,但是整体而言职教背景特别是中职教育背景的员工群体在非智力因素能力方面发展不尽如人意,在适应企业发展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上的表现也不尽人意。说明中职教育毕业生的非智力因素能力较差,适应现代职场和企业发展的能力不够;同时反映出当前各地方中职校在非智力因素能力培养方面不平衡、有欠缺,对非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4.应用型人才对企业的吸引力。企业应用型人才的引进渠道主要是高校招聘应届毕业生(占39.30%)和人才市场中介招聘(占30.74%),合作职业学校上门推荐和网络招聘仅各占10%左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深度合作机构的选择主要是高等职业院校(占39.37%)和本科高校(占29.53%),中专、中职学校仅占15.75%;企业引进应用型人才的学历层次要求的选择主要是高职、大专、本科及以上(占69.29%),中专、中职仅占28.35%。企业的上述选择反映出应用型人才对企业的吸引力,从这一调查结果可见当前中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其培养的人才吸引力较弱,受企业青睐度在降低,出口的空间在被压缩。

综上所述,在加快转方式、调结构、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今天,人才培养没有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与经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上出现问题,这就是当前中职教育特别是农村职教发展的瓶颈所在。

三、背景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国家层面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纲领和指针。《决定》明确要求,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学校发展活力,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这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职教发展的新背景。按照《决定》的要求,职教必须“以服务发展为宗旨”,因而必须在适应和服务于这一新背景的前提下实现发展,加快推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按照《决定》的要求,要“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

基于当前农村职教角度的审视和领会,结合《决定》的精神,笔者主要有两点认识。第一,在国家层面,《决定》中涉及的中职教育强调了两个对接:“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和“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两个对接是破解农村职教发展瓶颈的牛鼻子。首先,“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之间互为前提和依据。“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是“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的前提和依据,因为“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即提高人才培养的吻合度,这是大力推进农村职教发展的出发点,要在这一出发点上推进和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中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必须符合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的要求,必须放在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中来实现。其次,“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也是“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的前提和依据,因为“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是大力推进农村职教发展的最终落脚点,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实现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这一宗旨,在当前新背景下就必须着力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着力“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其次,“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和“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它们都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前提和依据。第二,针对一个时期以来中职教育特别是以中职教育为主体的农村职教的人才培养与当前经济社会需求在吻合度上出现的偏差,我们认为只有变革才能突破,才能适应新常态这一新背景的要求;我们要从当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和新常态的要求出发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做文章、寻出路。

为此,我们农村职教人和农村职教办学者应抓住国家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重大战略部署的有利契机,积极顺应这一趋势;依据新常态背景下行业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的需要,变革农村职教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吻合度。

四、对策

第一,在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上,“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提高人才培养吻合度。一是在农村职教的专业设置上,参照研究最新版本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开展对当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行业企业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广泛调研,紧跟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节奏,重点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鼓励发展的产业和行业,紧贴产业、企业、职业岗位,结合建立、完善与高职人才培养相衔接贯通和农村职教自身办学优势设置专业,科学、准确地确定开设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压缩、撤并或撤销供大于求、技术含量低、薪酬待遇低、工作稳定性差的陈旧专业。二是在农村职教的课程设置上,依据农村职教各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通过深化与行业企业一体化合作,研究和对接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要把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课程之中,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二为一,合并进行,使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直接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让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均受益;针对农村职校学生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特殊性,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分层教学思想,每个专业的课程都可依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基础进行分层,分别制订两个或多个层次的课程设置方案。三是在农村职教的宣传上,要在农村地区加大现代工业文明和现代企业文化的宣传,要大力宣传新兴产业和企业,大力宣传经过现代信息技术革新与改造后的现代企业的新兴岗位和新兴技术;认识到职教的专业与企业的岗位是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提升社会公众对企业岗位的熟悉度和认同度。

第二,在专业技能和顶岗实习课程教学上,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一是在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上,要借助行业企业的力量,由学校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确保在实际场景中进行。二是在专业技能和顶岗实习课程教学上,实行学徒制和分层制培养,借助企业的力量在专业技能上实行现代学徒制和分层制培养。三是在专业技能和顶岗实习课程教学评价上,和分层制培养相对应实行分层制评价,即将学生和师傅对应地分为基础技能型、技能操作型、技术应用型、技术创新型等层次和创新创业型等方向,要求分别达到各自层次的技术技能培养要求。基本层次的要求是要掌握一至两个岗位的操作技能并尽可能适合中高职衔接需要,较高层次的要求是要掌握多个相关联岗位的操作技能,同时完全适合中高职衔接需要,更高层次的要求是要掌握岗位群的关键环节的操作技能和一定的技术应用与研发能力等,通过分层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层次、方向上成才。四是在特长学生的培养上,要打破常规,进行个性化培养,为其营造更大的成长空间,将这部分学生纳入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计划,选择行业企业中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对其进行特殊培养;利用和区域内有影响的企业合作,同时和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将高年级特长明显的学生直接带到企业技术研发一线,由师傅团队在研发中教学,在问题解决中培养,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既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持,同时又为地方企业培养适合的、留得住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第三,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上,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进入高职和未来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一是在德育工作和精神品质的塑造上,要发现和挖掘地方行业企业中取得成功的典型人物和人物事迹,使学生认识到人的精神品质决定了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消除社会上认为文化基础差就一定不能成才的偏见和思维定式。二是在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上,要认识到文化基础课关乎职校学生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终身受用的综合素质的基础和将来职场竞争力的基础;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要瞄准学生进入高职和继续深造、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需要;要根据农村职校学生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性,改进教学方法,采取分层制,充分运用互联网+、智能化环境下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第四,在非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上,要认识到非智力因素对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具有新的内涵,直接关乎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等职场必备的非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要把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等基本非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纳入到课程设置和学期的教学计划之中;同时要融入农村职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利用职教教学与社会、企业岗位实践提供的真实教学场景接触密切的特点,在开展专业实践教学的同时进行以职业精神、职业素养为核心和表现形式的职业学校非智力因素能力养成教育;师傅和教师既要教授技术技能又要注重培育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等非智力因素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Z].2014-05-02.

[2]张德江.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R].中国人大网,2015-6-29.

教师入职背景调查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科研能力;因素分析

二十一世纪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新的增长点,也是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化的重要保障。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是适应卫生行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数量与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研究影响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各类因素,提出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对策建议,将有利于教师的能力发展和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一、教师教科研能力对卫生类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影响

(一)教科研能力是促进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基石。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是全球化背景下经济与社会的变革对现代大学与大学教师提出的时代要求[1],是促进卫生类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学校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与卫生事业服务的基石。跨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卫生领域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势必要求卫生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卫生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教师必需站在卫生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研究卫生技术岗位对人才知识、技能、素质的综合要求。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教科研能力,是卫生类高职教育增强人才培养岗位适应性的重要保证。

(二)教科研能力是提升高职教学质量与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础。随着卫生事业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规格要求的悄然变化[2],随着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卫生技术人才岗位的变化,需要卫生职业教育教师深入研究专业设置的岗位针对性,更好地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服务[3]。今天的卫生职业教育必然需要以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作为内涵建设重点,教师教科研能力必将成为高职院校走内涵发展道路的关键[4]。因此,如何帮助教师从讲台新手到专家型(研究型)教师的成功转型[5],是提升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与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检索、问卷调查与座谈访谈的方法,系统分析影响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各种因素。来自省内卫生高职类院校260位教师参与了本次调查,所有数据输入Excel表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一)教师教科研能力相对较弱,缺乏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从某校近三年获得的课题立项与情况分析,教师人均数量少,缺乏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和高层次的立项课题.

(二)科研团队意识不强,主研方向不明,缺乏优势领域。调查数据显示,教师中27%人不知如何有效申报课题,而自认为教学任务较重,没有充足的时间投入科学研究的占到调查总数28%[6]。在制约教师科研质量提升的原因分析中显示,教师自身缺乏优势研究领域或主研方向不明是影响教师科研质量提升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缺乏时间保证和重立项轻研究过程的积累,分别占到调查总数的33.16%,23.16%。教师不善于根据自己的学术背景与专业特长确定自己的研究领域,导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弱化,既限制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也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科研能力培训薄弱,不利于教师的在职发展。在培训项目分析显示,教师最希望得到的培训是科研能力,其次是教学技能。教师希望学院帮助设计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减少一定的教学工作量以增加研究时间,加强学术交流提高教师学术水平。目前教师接受培训内容分析,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居多,其次是校本培训。调查中还显示有69.47%的教师没有参加过院企合作项目研究。

四、对策建议

(一)做好顶层设计,分类指导教师规划研究领域。分类指导教师规划研究领域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学校要结合教师成长规律、学术背景与个体发展需要,根据教师发展的不同时期设计具体目标与任务,分类指导教师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研究基础和优势,锁定研究领域,有效引导教师结合学校的整体发展需要,在学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等领域,积累研究经验和第一手资料,逐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二)加强团队协作,发挥组织智能提升能力水平。科学研究需要团队协作,互补互助才能达到团队成员的最大工作效率和团队组织智能的发挥。卫生类高等职业教育特点是要岗位针对性强,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并重。教师唯有加强团队建设,包括校际合作和校企合作,组建有不同层次教师及行业专家参加的研究团队,才能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中发挥协同作用,有效推进教科研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创新激励机制,构建促进教师能力提升的平台。有效的教科研管理在于善于为教师搭建能促进教师能力提升的适宜平台。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利于教师教科研能力发展的氛围,鼓励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整合、教材建设等方面选择主研方向,引导教师乐于把学校的整体发展与自身发展相结合,把教学一线与临床一线相结合,实现教师的校本在职发展,是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

(四)锁定优势领域,厚积薄发提高研究成果品质。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不但需要外部条件,更需要有激发教师主动投入研究的内在驱动力。学院应遵循科学研究本质规律,不但善于引导教师投身科学研究,更要帮助教师锁定自己的优势研究领域,引导教师根据自身业务专长与研究优势,结合专业,深入临床开展应用性研究,从关注自我发展向关注行业发展、学校发展,关心学生发展转变,厚积薄发出成果,从根本上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作者:孙小娅 薛若雯 徐承萍 章文静 单位: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玉衡.美国大学文化发展新趋向———教师发展从关注自身专业到关注学生学习[J].外国教育研究,2008(9):41-45.

[2]李晓明.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本科教育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2(3):18-23.

[3]许序修.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发展性评价”[J].中国教育学刊,2009(5):83-85.

[4]李琼生.实施“质量工程”背景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32-34.

教师入职背景调查范文第4篇

[摘要]通过对我国27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调查,目前我国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有心理学教育学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以兼职为主,女性教师多;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上,尚未形成制度。建议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位点建设力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结合实际,按生师比规定专职教师队伍数量。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基本情况

1.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以兼职为主。专职教师少

在本次问卷调查的27所高校中,除1所高校信息不详之外,其它26所高校共有专、兼职教师160人,平均每校6.15人。其中,专职教师47人,占29.38%,平均每校1.81人;兼职教师113人,占70.62%,平均每校4.35人。实际上,在26所高校中,有3所高校尚无专职教师,兼职人员中有一部分人只是挂名或偶尔参加活动(有先后聘请的)。因此,经常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数有可能还要少。

据我们的粗略统计,27所高校约有学生516 322人,按47个专职教师折算师生比约为1:10 986,即平均每个专职教师要面对1万多学生,这大大超过了一个教师所能承担的工作量,其教育质量能否保证也值得怀疑。

2

.教师队伍以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医学三方面力量构成,且以心理学教育学工作者为主

调查结果表明,160位专兼职教师中,除7人信息不详之外,153人中有心理学教育学学科背景的102人,占66.67%,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背景的22人,占14.38%,有医学背景的14人,占9.15%,分列前三位。这一排序与马建青、王东莉(1995年)的排序不同,他们的排序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且以思想政治教育人员为主。这一结果不同是符合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的,它反映了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专业化的进程及所取得的成效,是很令人欣喜的。

3.专职教师所学专业相对集中。兼职教师所学专业相对分散

本调查的47个专职教师中,除3人专业信息不详之外,44人中有心理学(临床心理、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教育学学科背景的35人,占79.55%;有临床医学学科背景的5人,占11.36%;有哲学学科背景的3人,占6.82%;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背景的1人,占2.27%。44人所学专业涉及四个,专业相对集中,心理学教育学、医学、哲学学科背景分居前三位。在本调查的113位兼职教师中,除4人专业信息不详之外,109人中有心理学、教育学学科背景的67人,占61.47%;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背景的21人,占19.27%;有医学学科背景的9人,占8.26%;其它专业(如中文、哲学、数学、俄语、体育、法律、煤炭)的12人,占11.01%。109人中所学专业一共涉及10个,专业相对分散,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医学学科背景分居前三位。

4.女性教师多,男性教师少

本次调查的160位专兼职教师中,女性教师107人,占66.87%,男性教师53人,占33.13%。其中,47个专职教师中,有女性教师34人,占72.34%;男性教师13人,占27.66%。在113位兼职教师中,女性教师73人,占64.60%;男性教师40人,占35.40%。

5.在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中,专职教师多于兼职教师

在本调查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中,除两人年龄不详以外,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68岁。35岁以下教师70人,占44.30%,36~60岁之间的教师87人,占55.06%,60岁以上1人,占O.06%。47位专职教师中,35岁以下的教师29人,占61.70%;113位兼职教师中,除两位信息不详之外,35岁以下的教师41人,占36.94%。35岁以下年轻教师的比例,专职教师高于兼职教师24.76个百分点。

6.教师队伍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超过半数

在本调查的160位专兼职教师中,除12人学历信息不详之外,有研究生学历的88人,占59.46%;本科学历的56人,占37.84%;双学位的3人,占2.03%;专科学历的1人,占0.68%。其中,47个专职教师除1人学历不详之外,46人中具有硕、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有26人,占56.52%;有本科学历的17人,占36.96%;具有双学位的3人,占6.52%。

113个兼职教师除11人学历信息不详之外,102人中具有硕、博士研究生学历的62人,占60.78%;具有本科学历的39人,占38.24%;具有专科学历的1人,占0.98%。

7.其他参与人员因校而异

本次调查中,我们对“除专兼职教师外,你校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还有……”作了统计,除3所高校信息不详之外,24所高校中,四个选项中,选“学生辅导员”的占75.00%,选“班主任”的占54.17%,选“学生骨干”的占66.67%,选“任课教师”的占41.67%。(因每所学校可能选择了两个以上的选项,因此四个选项的百分比合起来超过了100%)。调查结果也显示,不同高校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广泛程度也有所不同。有15所学校选择了四个选项中的2~3项,占62.50%,有5所学校选择了四个选项中全部四项,占20.83%,有4所学校在四个选项中只选择了其中一个选项(学生辅导员或学生骨干)。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在职进修情况

1.专兼职教师进修制度还未形成。兼职教师进修机会更少

关于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进修情况,在问卷调查的27所高校中,除两所学校信息不详之外,专职教师“一年至少保证有一次机会外出进修或参加研讨会等”的占60%,“有时有一次机会甚至更多机会,有时一次机会都没有,没有规定”的占32%,“没有机会”的占8%;兼职教师在这三个选项上的比例则分别为28%、16%和56%。总的说来,专兼职教师有一些培训与提高的机会,但培养的制度还未形成,随意性较大。相比而言,兼职教师的培养机会更少。本调查的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是以兼职教师为主的,这种使用多而培养少的矛盾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有较大比例的高校还没有举措培训其他参与人员

关于参与人员的培养培训与提高,笔者也曾作过调查,除2所学校信息不详之外,在其它25所学校中,“学校定期举办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的培训活动”的占44%;“学校分批选派人员接受专业培训”的占56%;“学校没有什么举措”的占20%(因其中有5所学校同时选了前两项,所以百分比合计超过了100%)。可见,在参与人员的培训与提高上,各高校之间存在差异,有20%的高校还没有培训举措。

在目前我国专职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以兼职教师和其他参与人员为主要力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下,在培养提高专职教师的同时,更需要加强对兼职教师及其他参与人员的培训与提高,这是促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也关系到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与深化。

三、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1.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位点建设,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

目前国内一些高等院校已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专业的学科和研究生学位点,以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如首都师大教育系自1998年起招收学校心理辅导方向的本科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02年增设了心理咨询本科专业。然而,这些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合理规划并创造条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位点,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

2.切合实际,按生师比规定专职教师数量

教育部出台的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四个文件中,除[2003]2号文件外,其它三个文件都强调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问题。三个文件在文字表述上大同小异,即要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在专职教师的配置上,三个文件都提到“少量、精干”的原则。“少量”是数量规定,数量如何规定,[2001]1号文件中没有涉及。[2002]3号文件(实施纲要)中特别提到,专职教师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确定”。[2005]1号文件中指出,“配备一定数量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这些提法比较模糊,弹性较大,刚性不足,操作起来不方便。笔者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数量太少,师生比平均达1:10 986,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日本国立大学每5 000~10 000名大学生配有1名专职心理咨询员,而私立大学则每3 000~5 000名大学生配有一名咨询员。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辅导与咨询人员与学生的比例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为1:450,70年代以后下降至1:250至1:300。要解决这一矛盾,笔者认为,各高校要保证足够数量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现阶段可按师生比l:3 000~5 000配置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为了提高专兼职教师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职业道德以及必备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教育部社政司在天津师范大学设立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各省也设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中心,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工作。但根据被培训者反映,普遍存在下列问题:培训内容过于注重理论讲授,缺乏必要的操作技能训练;缺乏实习督导;案例分析少;培训时间短,很少有时间让学习者自己去体验或彼此分享、督导,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要改变这种现状,笔者建议:

第一,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包括培训目的、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师资要求、培训时间、拟达到的效果等,这些都要有详细的规定,做到培训计划化、规范化。一个培训计划在实施一到二轮后,要广泛征求培训人员和被培训人员的意见,做到及时修改完善,逐步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培训包。

第二,开展分类培训。目前,我国高校参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专兼职教师、班主任、政治辅导员、其他任课教师等)的专业水平及技能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根据这一现状,笔者建议,各级培训部门要针对不同人员,制订不同的培训规格要求,坚持开展分类培训。按照不同的规格要求,实施不同内容、不同时间的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第三,坚持培训经常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专业化水平低到专业化水平高,这一过程是分阶段的,不可能一步到位,中间有个过渡阶段。我们的方向是通过若干年的努力逐步完成这一过渡。要达成此目标,除了从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引进、充实专业人才外,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对现有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因此,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做好培训的持久战准备,督促各级培训机构将培训经常化,并长期坚持。

第四,加强技能训练与实习督导。很多时候,各级培训机构为了增加规模效益,培训班的人数往往多则超过100人,少则70~80人,加上时间仓促,学员少有机会甚至没有机会参加技能训练与实习、督导。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笔者认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控制承办方的规模,一般不宜过大,要合理分配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培养的时间,并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师资的研究能力与反思能力的培养。

4.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工作

2001年3月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最低要求是“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中专以上毕业证书、经心理咨询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获得毕(结)业证书者”。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对于通过培训达到上岗要求者,由教育部认定的有关承训机构颁发资格证书,逐步做到持证上岗。”显然,这两个规定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部门,彼此并不互相认定,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此,教育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必须加强沟通,解决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证上岗与现实存在的矛盾。

5.管理激励,调动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新的工作,教师需要学习,需要研究,需要投入,需要付出,因此有必要通过各种管理措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的参与有学校管理作为保障。如将兼职教师的值班算作其工作量的一部分,并折算为标准学时;咨询老师的咨询报酬平均每小时不低于50~60元;学校要对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工作进行考评,对工作突出的老师,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并获得相应的物质奖励,考核不合格的要取消其资格;学校要配合有关部门,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老师进行资格审查,符合要求的才可以上岗;凡获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的老师,可优先外出进修、培训、参加各类学术会议。

6.全员培训,使每个教师都能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全校员工的共同参与,即全员参与。因此,高校必须对全体员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等的培训,使每个教师都能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这样,就扩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增强了这支队伍的力量。而有了师资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并由消极的矫治性教育模式转向积极的预防性、发展性教育模式,同时还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力量得到整合,心理教育辅导员不再是孤军作战,可以大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性功能并避免产生教育效果相互抵消的情况,还能有效杜绝课堂上伤害学生心理健康的行为。

教师入职背景调查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 非英语专业学生 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 词汇量

词汇是语言学习中重要的基础,在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中,英语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英语运用能力。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要求达到的3400个词汇。我们学生的词汇量远远没有达到这个要求。本文主要研究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习得的现状及其使用策略的情况,主要想寻求适合此类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来帮助他们增加词汇量,提高英语水平。

一、德宏职业学院学生英语词汇教学现状

(一)调查情况

1.笔者在2013年9月对我院新入学的761名三年制非英语专业专科班的新生进行了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摸底测试。及格率为:11%(84人及格),第二部分语法和词汇:202人及格占26.5%。对792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中有下列问题很有代表性:你最常用的扩大词汇量的方法是:(1)通过课堂上老师讲授。(2)自己背诵词汇表。(3)利用电子(手机)词典查询未知的单词。(4)利用文本字典查询未知的单词。(5)做阅读练习来积累词汇。(6)阅读英文报纸或杂志来增加词汇量。(7)听英文歌曲。(8)看英文影视剧。本调查结果显示:德宏职业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记忆单词最常使用的3种方法是:(1)通过课堂上老师讲授。(2)背诵词汇表。(3)利用电子(手机)字典核查单词。

2.德宏职业学院学生英语学习词汇现状

从问卷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92.7%的学生都认为不能长久记忆记单词。(2)大部分学生缺乏策略意识,完全凭机械记忆,不能做到定期复习单词。只有2.5%的学生提到在句子中记单词或记派生词。(3)95%以上的学生都认为在英语学习中词汇很重要,93%的学生希望老师讲授积累词汇的记忆策略。

(二)影响学生有效学习词汇的因素

1.学生学习词汇的效率不高

该层次的学生普遍基础不够扎实,学习方法刻板。大部分高职高专学生在英语词汇背诵方面,突击背单词的能力都比较强,但是,遗忘速度也较快。通过笔者2个月的培训学习,学生的词汇学习没有明显的进步,他们对词汇策略培训的兴趣也有所减弱。结合访谈,分析原因,得出如下结论:(1)学生记忆单词多是只是单纯记单词,不知道结合语境,记忆效果不好;(2)学生不能够做到及时、定期复习。针对高职学生,只传授诸如构词法式的词汇策略和各种策略理论对他们词汇学习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2.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罪魁祸首是教师词汇教学方法单一

现在的高职英语教师将工作重心放到了激发学生对于词汇量积累的积极性上。学习动机理论认为,学生的内部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教师在教学时,采用的教学方式基本都是较传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慢慢的降低,并且,词汇量的增加使得学生在积累词汇量时遇到阻碍,这就可能会使学生丧失学习词汇量的自信心。

二、高职高专英语词汇积累的教学策略

1.坚持音、形、义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体现语义学的理论

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对于词汇教学应该是对词的发音、外部形式和所表达的意义三方面的综合性教学。词义在英语教学中更加复杂,这是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义学理论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中的运用应当更为广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和应用,要帮助他们辨析、归纳和整理所学的词汇。

2.坚持把句型和情景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从语用学理论角度来看,解释语言意义需要用到多方面的信息,因此,语言学习者要全面的掌握理解词汇的方法。包括语言表面形式、词语组合结构、文化背景、语境等。学习英语词汇的最主要的目的是把词汇运用于交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使学生更形象的理解词的含义,从而加深记忆。

3.坚持讲授词汇时要结合文化背景因素来教学的原则

词汇用法要根据不同地区、国家文化背景及语境来判断其意义、使用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强调整篇文章的背景,结合上、下文理解文章里所处的文化氛围,再来讲授词义。这样,学生在日后掌握词汇时会有意识的把词汇联系到文章的背景中,不会脱离了实际,只知道词汇的本意,使其变得毫无生气。

4.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实施不同教学策略,做到因材施教

在学习英语上高职高专学生语言意识比较敏感,在记忆力和模仿力上面比较强,在深入了解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能力也很强,所以他们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自主学习。所以在进行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主要是注重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单词。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可在课堂上或课堂外布置一些与词汇相关的活动和任务,让他们以自主或协作的方式完成。

总之,在英语学习中,词汇是让很多学生困扰的问题,但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探索掌握词汇的新方法,让被学生视为枯燥无味的词汇问题变为生动有趣,除此以外,引导学生掌握词汇记忆的规律,学生词汇量得到扩大,能够阅读简单的英文文章,自然慢慢地对英语产生兴趣,如此长期坚持,英语能力必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白云霞.浅析高职高专英语词汇教学原则及策略.高教前沿,2010,(4).

教师入职背景调查范文第6篇

关键词:校企深度融合;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历来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之一,伴随着《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如何把优秀的高职学生培养发展成为共产党员,如何加强对高职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是高职院校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工作。特别是在当前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新情况、新认识,当然,也带来了很多新内容、新机遇、新挑战。为了探索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我们申报了《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探索与实践》课题,并根据课题的调研计划安排,设计了《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探索与实践问题研究调查问卷》,对校企合作的企业单位和学生党支部进行问卷调查,在对调查问卷整理的基础上,对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把握当前校企合作企业单位对学生党员实习生教育管理的理解,掌握当前实习学生党员在企业单位实践的情况,了解在校学生党员对校企深度融合的认知以及学生党员对学校教育培养、实习和工作之间关系的认识,不断探索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问卷分为学生版和企业版两版,学生版又针对学生是在校还是顶岗实习有所区别。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党员的基本信息、思想政治素质、理想信念、思想状态、职业道德、党员意识、心理健康和企业单位的基本信息、用人状态、对学生党员的态度等方面。对在校学生共发出调查问卷500份,收回495份;对顶岗实习期学生发出调查问卷150份,收回148份;对校企合作的企业单位发出调查问卷60份,收回53份。

二、调查研究阶段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在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年龄普遍介于18-22之间,由于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工科院校,所以男性比例占到71.5%。在调查中发现当代大学生入党意愿高涨,对入党动机和身边部分同学不愿意入党等问题能够较客观的回答,无论是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还是正式党员,大都担任了学生干部职务,对于、党员的权利和义务比较了解,认同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必要性,能够接受现在常见的教育、宣传、管理的途径和形式,对于组织生活、党组织活动态度比较积极,但提出教育活动形式单一、内容缺乏新意、活动效果不理想、手段方法不够先进、缺乏生机与活力等问题。原因分析:一是高职院校的三年制学制导致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普遍集中在大二年级,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主要集中在大三年级或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的分散性、流动性较强,使教育管理的难度更大,问题更突出;二是从学校的角度看,往往把重心放在培养和发展上,相对的教育管理的力量薄弱,这对很多新入党的学生党员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三是专职党务工作者数量不足,大多是“身兼数职”的辅导员、专职教师等承担,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2.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毕业班学生党员顶岗实习所在实习单位主要集中在企业和工程一线,调查表明,学生党员调换实习单位的频率普遍低于非学生党员,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党的关心程度较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珍视并愿意主动亮出自己的党员身份,能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能够定期向学院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实习工作情况,能够主动与指导教师联系,相信党组织,希望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帮助。并认同针对实习期党员应采取不同于在校学生党员的一些教育管理方式,但存在实施起来效果欠佳的情况。原因分析:一是对毕业生党员的思想状况没有在校生党员的容易掌握,即使通过网络平台传达信息、交流情况,但仍受到一定的约束,没有相应的制度和监督机制;二是教育方式创新不够积极,组织活动受到实习的限制,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三是受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影响,少数学生党员出现理想信念弱化,组织性、纪律性有所松懈的情况,没有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四是毕业生党员由于自身学习、实习及就业压力大,时间分配不平衡,往往忽视党性锻炼、党基知识的学习等。

3.校企合作单位对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校企合作单位主要集中在工程领域,人员流动性较大,调查表明,用人单位比较看重的是扎实的专业基础、艰苦奋斗精神和务实作风、创新能力、事业心和责任感,80%的用人单位会优先录用学生党员,但在面试时,仅有37.7%的用人单位对参加面试的学生党员感觉表现突出、58.5%感觉学生党员表现一般,而在录用之后,86.8%的学生党员工作状态获得用人单位的满意。原因分析:一是学生入党的首要条件是成绩,但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的时候除了看学生的成绩,更看重他们的职业素养,而这些是很难在面试时体现出来的,所以面试的表现不突出。待进入岗位角色之后,大部分学生党员表现出良好的吃苦耐劳、团队协作、敬业精神等企业看重的职业素养;二是与学生党员及学校基层党支部沟通交流不畅,有很多外系企业、合资企业或民营企业未建立基层党组织,学校基层党支部往往与学生党员及其实习就业单位不能达到理想的沟通与交流程度,很容易造成毕业生党员两头都没有参加组织生活,出现党员教育管理的“真空”期。

三、推进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

1.加强在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

一是构建分级教育模式,注重入党前教育,通过保证充裕的培训时间、丰富的培训内容和多样的培训形式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积极引导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二是严格发展中的教育管理,通过抓住过程,提升党员教育管理质量;三是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不断加强党员教育管理阵地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师资建设、党员教育管理教材建设。

2.改进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

一是提高对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必要性的认识,加强对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指导;二是强化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力量,配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育管理师资队伍;三是创新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努力拓展教育管理的领域、对象、内容、手段、功能,提高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四是进一步完善关于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与企业的沟通交流。

3.借鉴企业经营管理理念

一是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引入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党员的吃苦耐劳、团结协作、敬业精神和责任感;二是在校期间,积极营造职业教育环境,让学生在上岗前对将来的职业环境有所了解;三是搭建校企深度融合交流平台,保障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与校企深度融合工作有效衔接。

四、结论

在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做好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是学校党建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重要体现,我们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在教育管理理念上不断升华,才能真正落实好这项工作,才能取得更大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张建华,吴加恩.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2).

[2]陈寿兰.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建设[J].文教资料,2014,(32).

[3]张元元.基于“校企共培”模式下的高职院校“订单班”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对策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

教师入职背景调查范文第7篇

Abstract: The new media, such as Internet, SMS, blog, mobile newspaper, microblogging, WeChat and micro-film, which are based on the network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The lack of integr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integrit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aces many challenges. To overcome the dilemma of integrity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urgent need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carries o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integrity problem, establishes integrity education system for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to innovate the integrity education, which has a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P键词: 高职大学生;新媒体;诚信教育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new media;integrity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8-0233-03

0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建立在网络基础之上的互联网、短信、博客、手机报、微博、微信、 微拍等新媒体应运而生。校园是新媒体交流应用最广泛的地方,不仅给大学生诚信教育带来了机遇,提供了双向互动的平台,而且带来了挑战,带来了双面影响,带来了现代性危机。鉴于此,大学生诚信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探索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研究,无疑具备着较为深刻的客观意义。

1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大学生诚信教育呈现新特点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创新,新媒体的发展给现代的学生带来了便利和资源,但由于新媒体进入门槛低且操作简单,导致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性日益严重。据调查,近85%以上的高职大学生,业余生活在QQ 聊天、网络游戏、淘宝购物中度过,互联网的虚拟性和直观感,受到高校大学生的青睐,他们改变了以往接受信息的传统习惯。

2 新媒体对高职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5年6月22日至30日,由课题组和学院团委、学生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活动。调查活动对象为全日制在校高职专科300名学生,各系按人数比例抽取学生参与调查。其中男生235名,女生65名。本次调查问卷主要是针对三个方面,一是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大学生对诚信问题的基本看法,二是大学生在学业、生活、社会方面的诚信现状,三是家庭、学校、社会和新媒体对高职大学生诚信的影响,共68个指标;收回有效问卷283份,有效率为94.33%。新媒体的发展,给高职大学生诚信教育带来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和参与社会活动等方面。

2.1 新媒体对高职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正面影响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同学们普遍能够认识到,诚信是当代高职大学生重要的品质之一,在各方面都非常重要。有72.43%的同学认为,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诚信,一向严格要求自己,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做到诚信;有79.86 %的同学认为诚信品德对个人素质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有62.19%的同学把诚信视为人的最重要品质。从调查的数据分析,在新媒体时代,高职大学生在学业、生活、网络等方面关于诚信认识的主流是好的,可以说充满着相当的正能量。一方面,新媒体拓展了诚信教育的视野。新媒体及时、快速提供丰富信息知识的特性,给大学生了解国内外诚信教育的动态及发展趋势提供了便利,为大学生创造了交流思想、答疑解惑、疏通心理的场所,改变了传统的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把大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中解放出来,强化了诚信教育的效果。二方面,新媒体丰富了高职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一种全新的社会组织“网络社会”,为大学生诚信教育增加了新内容;三方面,新媒体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改变了大学生“师道尊严”的传统思维模式,消除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障碍,改变了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平等关系,拓宽了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渠道。

2.2 新媒体对高职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负面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新媒体技术给高职大学生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在网络诚信、经济诚信、学业诚信、交往诚信及现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诚信缺失状况,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一方面,网络上一些反动、非法、色情、暴力、有害、虚假的信息,在不断侵蚀高职大学生的思想,干扰高职大学生正确诚信观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高职大学生诚信判断与选择能力,使个别高职大学生意志沉沦,迷失自我,出现了网络诚信问题;二方面,网络多元文化也对高职大学生的诚信观的形成产生了错误的引导,导致高职大学生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冷漠,诚信认识偏离正确的轨道,违背诚信准则和诚信规范,出现了经济诚信问题;三方面,新媒体背景独特、鲜明的时代特征,催生了大学生个性的张扬,巩固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主体地位的确立,影响大学生对传统诚信观的选择和判断,缺乏诚信认知、诚信判断和诚信选择能力,导致学业诚信问题;四方面,新媒体传播方式的虚拟性、隐匿性,让高职大学生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间不同的身份互换,弱化了诚信教育对高职大学生的规范约束功能,导致了交往诚信问题。

3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大学生诚信教育缺失的危害性

高职大学生由于经验不足,容易受到不良现象的影响,导致自身诚信出现问题。这些大学生的诚信行为,不仅体现在个人素质上,也影响到整个未来企业、行业、产业的发展。由于大学生诚信缺失,给大学生诚信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3.1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危机 在新媒体背景下,受社会化过程和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受社会、学校、家庭等环境方面失信因素的影响,导致高职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出现了危机。一是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不良影响。新媒体背景下,西方社会意识、资产阶级思想、敌对势力等无孔不入的渗透入大学生的思维和理念,高职大学生较弱的判断、鉴别能力,容易导致高职大学生诚信判断标准失衡,诚信行为失范;二是高职院校诚信教育缺乏针对性、现实性。传统的诚信教育目标过于理论化、笼统化,目标指向性不强,方法较为单一,内容偏于理论,缺少实践性,师生之间缺少互动、交流,在教学过程中,重技能轻人文,导致高职大学生诚信认知和诚信行为的错位;三是“学而优则仕”的不良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是每一位学生学前教育的启蒙者、引导者和示范者。家庭诚信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着每一位学生,有些家庭只重视知识和能力教育,忽视了对孩子的诚信教育,忽视了家庭情感教育的作用,导致子女长大后出现了有才无德的诚信危机。

3.2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大学生诚信教育认知危机 高职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如何,是高校进行思想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也是衡量高校教育质量的标准。高职大学生连起码的诚信品质都不具备,谈何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新媒体在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供新的内容、新的发展环境和更为广阔的教育平台的同时,新媒体多元文化的传播及不同的道德观念的汇集交织,对大学生的诚信认知产生了影响。

3.3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大学生诚信教育实践危机 高职院校的宗旨是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未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将分布在企业的各个角落,成为企业的专业骨干和一线技术人员,其诚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整个产业诚信建设的发展,甚至严重影响中国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涉及因素众多,高职大学生作为其发展主体,在日常交往中已经潜移默化的接触到了各种市场经济的标准,逐渐的将自己行事的目标变为了利益,这无疑滋长了部分人唯利是图、急功近利的心理。此时若大学生无法坚守其心,其诚信信念受到破坏,势必会影响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和发展。

4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大学生诚信教育创新探索

4.1 加强网络社会治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 在新媒体时代,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抢占网络教育阵地,建立完善的网络诚信教育体系。一是高职院校要转变教育观念,与时俱进,加强能力培训,建立一支适应新形势的教育队伍;二是以优秀辅导员、诚信典型学生、优秀大学生为代表,树立各类诚信典型,建立诚信教育的网络舆论场,在潜移默化中开展诚信教育。同时,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建立师生网络互动平台,营造良好的网络诚信教育环境。

4.2 完善网络诚信建设机制,增强大学生对诚信教育的社会适应力 网络诚信问题不仅存在于大学生中,更是一个社会普遍现象,急需一套完整的、明确的法律法规来给人们划定一个法律界限,做到有法可依。通过建立网络诚信机制,引导当代大学生提高法律意识,依据网络法律和道德意识的规范,行走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做到有法必依。现在的问题是,制定网络法规的依据是什么,具体的法律条文应该涉及到什么程度,什么样的网络行为是处于道德和法律边境上的,把握好这个“度”,是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促进大学生网络诚信的重中之重。

4.3 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学校管理制度,创新大学生诚信教育 按不同的诚信内容和条例,高校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诚信准则,出台一套诚信评价制度。首先,对学生的考试诚信、助学贷款诚信、平时为人处世的诚信等系列诚信行为,进行量化,形成规范的指标,建立奖惩分明的实施制度,更加标准化地评判大学生的行为。其次,通过校园网络、电台、橱窗等媒介进行诚信氛围的营造,大力宣扬诚信案例,开展各类诚信主题活动,强化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再次,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跟随一生,将个人诚信纳人到大学生档案袋中,成为给用人单位衡量毕业生素质的一份重要依据。

4.4 积极拓展“互联网+大学生诚信教育”空间 新媒体时代为诚信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一是在这个新媒体横行的时代,许多高校都投资建设了校园网,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诚信教育提供了更新的方法;二是在互联网技术日趋盛行的时代下,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为高校诚信教育工作提供了多样化的技术;三是微博、微信等新平台的普及,为高校诚信教育提供了多样化的平台。

新媒体时代积极推动了诚信教育工作的创新。一是通过开设通识课程,让学生在学自己喜欢的课程的同时,自然接受新媒体的正确认知,及时纠正他们不诚信的思想偏轨;二是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社团活动等传播交流的平台,倡导积极向上的诚信正能量;三是学校和家庭保持一个良好的沟通和联系,学校和家庭进行双向管理,成为学生诚信教育工作的第一主阵地。

5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诚信教育创新保障措施

通过对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诚信教育表现形式的阐述,可看到新媒体背景下的诚信教育,为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因此,需要对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诚信教育创新做好措施和保障。

5.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诚信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基本层面提出了当下中国主导价值的原则和方向,有利于帮助大学生重新认识和评判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一方面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出发,加大网络传播阵地建设,侧重政策宣传,打造显性平台;通过非专题性网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网络生活,加强舆论导向,打造隐性平台;另一方面主流媒体与网站实行良性互动,成为引导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手段,采用引导与融合相统一的方式,循循善诱,疏导结合,有效地引领社会思潮。积极利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教材和课堂,进头脑入行为。

5.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 强调“要始终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立德树人的实践中,一是在高职院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为大学生提供丰富选择,成为提升人文素质的一个载体;二是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学科专业和研究平台建设,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传播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搭建平台;三是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体系中,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现实需要结合起来,鼓励师生积极创新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方法,积极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品位。

5.3 改进与创新大学生日常行为引导教育 教育的根本在树人,在于唤醒大学生的诚信。首先利用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学会辨别是非与善恶,在交流与沟通中,加强对新大学生日常行为的引导教育。青年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只有不断推进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他们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培养网络诚信行为,形成道德“自律”,才能最终提高大学生网络诚信的意识,养成网络诚信行为。

参考文献:

[1]汪兴堂,陆秀英.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学生诚信缺失现状调查与分析[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5-12.

[2]何伟,左辉,朱必法.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诚信道德问题及对策[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6(3).

[3]黄继雄.论加强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2009-06-20.

教师入职背景调查范文第8篇

作者简介:杨倩,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福建厦门/361005)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机会变化的调查研究”(批准号10JJD880011)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 基于对全国175所高校47170名大一新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家庭背景对我国社会成员进入不同类型高校的影响,结果发现:家庭背景对子女获得高等教育的层次、质量与性质具有显著影响,但各个具体的家庭背景因素对子女进入不同类型院校的影响力不尽相同;学生在获得不同层次、质量、性质的高等教育上呈现出不同的家庭背景特征;中间阶层子女在高等教育选择过程中获益颇多。

关键词: 家庭背景;高等教育获得;高校类型

一、相关研究与问题的提出

高等教育机会研究一直以来为世界范围内的学者所关注,特别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先后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家庭所处社会阶层、文化、经济等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获得的影响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如英国1963年著名的《罗宾斯报告》[1]、美国1966年《科尔曼报告》[2]均提出了家庭社会经济状况(SES)与子女入学机会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西维尔[3](1969)、哈尔西[4](1972)、卢卡斯[5](1980)、克兰西[6](1997)等学者的研究也表明家庭职业阶层等家庭背景对子女高等教育机会获得具有较大的影响。在法国,布迪厄通过对1966-1970年和1984-1985年法国不同社会出身子女高等教育机会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发现20年来法国高等学校中学生的社会阶层构成情况改变甚微,高等教育体系的二重结构更加明显,更多支配阶层子女进入处于顶端的名牌大学,而大部分底层社会子女只能进入招收多却选拔不严格的文理学院。正如其在《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一书中所阐述的一样:“在那些过去和现在一直处于社会等级最顶端的学校里,出身于社会空间支配区域学生的比例进一步扩大了,由此产生的效应是:它们与小型高等学校及普通大学之间的差距扩大了。”[7]

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全面实行收学费制度与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张的开始,我国学者开始关注高等教育机会问题,并逐渐呈现出较为繁荣的态势。与国外研究较为一致的是,国内研究者也基本以家庭背景为切入点探讨高等教育获得的群体差异问题,涉及家庭职业阶层、经济、文化、居住地背景等多个方面。如余小波[8](2002)、谢作栩 [9](2004)、文东茅[10](2005)、丁小浩[11](2006)、刘精明[12](2006)、杨倩[13](2011)等人分别通过调查数据进行研究,结果均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家庭所处社会阶层、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家庭居住地背景的不同,其子女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学校的层次、类型上均存在差异,高等教育资源有更倾向于较好经济背景和较高社会地位家庭子女的趋势。

从国内已有的研究来看,较多地关注了不同家庭背景下子女获得高等教育的差异,而较少关注“家庭背景如何影响我国社会成员获得不同层次、质量、性质的高等教育”这一问题。对此,本文根据已有研究提出以下理论假设:假设一,家庭所处社会阶层、文化、经济、居住地背景对子女获得高等教育的层次、质量与性质具有显著影响;假设二,家庭背景各因素对子女获得不同层次、质量、性质高等教育的影响力不同;假设三,父母职业阶层较高、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家庭收入较多、城市居住背景的子女更容易接受更高层次、优质的高等教育,也更容易获得民办高等教育机会。

二、数据、变量与方法

本研究数据主要源自“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数据库”中的“2007级大一新生问卷调查数据库”。该调查涉及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共175所高校的2007级大一学生,共发放问卷55595份,回收48143份,回收率达86.6%,其中有效问卷47170份,总有效率达84.85%。

本研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考察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获得的影响。根据研究假设,分别就高等教育获得的层次、质量和性质三方面进行分析,具体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别建立三个模型,模型A、模型B、模型C分别反映家庭背景对所有学生获得高等教育层次、质量、性质的影响。本研究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因变量定义为三类:一为在校大学生是否就读本科院校的虚拟变量(Y=1),以高职高专院校为参照(Y=0);二是在校大学生是否就读重点本科院校的虚拟变量(Y=1),以一般公办本科院校为参照(Y=0);三是在校大学生是否就读民办高校的虚拟变量(Y=1),以公办高校为参照(Y=0)。自变量除了包括父母职业阶层、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状况、家庭居住地等家庭背景变量,还引入学生性别变量,以综合考察家庭背景的影响。数据分析采用Backwald Stepwise构建模型,具体变量定义及说明见表1。

三、数据结果分析

1. 家庭背景对不同层次高等教育获得的影响

(1)父母职业阶层的影响

在模型A中,父母职业阶层对子女获得本科教育机会有一定影响,中间阶层子女就读本科院校的概率显著高于基础阶层,其概率比为1.190,优势阶层与基础阶层子女升入本科院校的机会并无显著差异。

(2)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子女就读本科院校的机会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并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程度父母与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父母之间的差异,当父母由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升为高等教育程度,其子女进入本科院校的概率是原来的1.842倍。

(3)家庭收入的影响

家庭收入对子女进入本科院校虽有显著影响,但中等收入家庭与高收入家庭的回归系数显著,并为负值,这意味着低收入家庭子女与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家庭子女相比更有可能升入本科院校,家庭收入与子女高等教育层次的提升并非正相关关系。

(4)家庭居住地的影响

家庭居住地对子女就读本科院校的机会具有显著影响,城市子女较农村子女更有可能进入本科院校,其概率比为1.268。

(5)性别的影响

性别因素对学生获得本科教育机会发挥了显著作用,男生比女生更容易进入本科院校,其概率比为1.157。

2. 家庭背景对不同质量高等教育获得的影响

(1)父母职业阶层的影响

在模型B中,父母职业阶层对子女获得重点本科教育机会有一定影响,但从系数和概率比来看,父母职业阶层的影响不大,中间阶层子女就读重点本科院校的概率显著高于基础阶层,其概率比为1.090,优势阶层与基础阶层子女升入本科院校的机会没有显著差异。

(2)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子女升入重点本科院校的机会影响显著。在模型B中,与父母具有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子女相比,父母具有高中教育程度的子女就读重点本科院校的机会增加至1.218倍,父母具有高等教育程度的子女则增加至1.791倍。随着父母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其子女就读重点本科院校的机会也大幅增加,父母受教育程度在子女获得优质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3)家庭收入的影响

在模型B中,家庭收入被踢出在回归方程之外,表明在控制其他家庭背景因素的影响之后,家庭收入对子女能否进入重点本科院校没有显著影响。

(4)家庭居住地的影响

家庭居住地对子女就读重点本科院校的机会具有显著影响,城市子女较农村子女更有可能进入重点本科院校,其概率比为1.386。

(5)性别的影响

性别因素对学生获得重点本科教育机会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作用,男生比女生更容易进入重点本科院校,其概率比为1.605。

注:显著水平***≤.001;**≤.01;*≤.05。数据来源: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数据库,http://210.34.0.194/das/。

3. 家庭背景对不同性质高等教育获得的影响

(1)父母职业阶层的影响

在模型C中,父母职业阶层对子女获得民办高等教育具有显著影响,优势阶层子女与中间阶层子女就读民办高校的概率显著高于基础阶层子女,其概率比分别为1.764、1.473,这表明父母职业阶层越高,其子女越容易获得民办高等教育。

(2)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子女获得民办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依然十分显著,但父母具有高等教育程度,其子女就读民办院校的概率显著低于父母具有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子女,这表明,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子女进入民办院校的概率并非正相关关系,父母受教育程度为高等教育程度时,其子女就读民办高校的可能性较小。

(3)家庭收入的影响

在模型C中,中等收入家庭与高收入家庭的回归系数不仅非常显著,且为正值,概率比值也很大,这意味着家庭收入对子女能否就读民办高校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即在控制其他家庭背景因素的条件下,家庭收入越高,其子女越有可能就读民办高校。与低收入家庭相比,中等收入家庭子女就读民办高校的概率增加至1.678,而高收入家庭子女就读民办高校的概率则增加至2.336。

(4)家庭居住地的影响

家庭居住地对子女就读民办高校的机会具有显著影响,城市子女较农村子女更有可能进入民办高校,其概率比为1.100。

(5)性别的影响

性别因素对学生获得民办高等教育影响显著,男生比女生更容易进入民办院校,其概率比为1.166。

四、研究发现

1. 家庭背景影响高等教育获得的一般态势

假设一得到部分证实。家庭所处社会阶层、文化、经济、居住地背景确实对子女获得高等教育的层次、质量与性质具有显著影响。所有家庭背景因素均对子女进入本科院校和民办高校产生独立的显著影响;除家庭收入外,其余家庭背景因素都对子女进入重点本科院校发挥独立的显著作用。

假设二得到部分证实。各个具体的家庭背景变量对子女就读何种层次、何种质量、何种性质院校的影响力确实不尽相同。具体来说,父母职业阶层对子女能否进入本科院校、重点本科院校、民办高校均有显著影响,但对子女获得民办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最大;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子女进入何种类型的高校都具有显著影响,不同的是,对于更高层次、更好质量高等教育的获得而言,家庭背景发挥了强大的正向促进作用,即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子女越有可能接受更高层次的优质高等教育,而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获得来说,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子女就读民办高校的可能性相对越小,同时,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子女获得重点本科教育的影响大于对子女进入本科院校和民办高校的影响;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能否就读重点本科院校并无独立的显著影响,对子女接受本科教育虽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相对较小,且并非正向促进关系,但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就读民办高校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即在控制其他家庭背景因素的条件下,家庭收入越高,子女越有可能就读民办高校;家庭居住地对子女能否就读本科院校、重点本科院校、民办高校均发挥了显著作用,即城市子女比农村子女更有可能接受本科教育,进入重点本科和民办高校。

假设三得到部分证实。虽然总体上家庭背景越好,子女获得各种类型高等教育的机会越大,但是学生在获得不同层次、质量、性质的高等教育上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具体来说,容易获得本科教育层次的学生具有的特征为:家庭处于中间阶层、父母具有高等教育文化水平、家庭收入不必很高、城市男性;容易获得重点本科教育的学生具有的家庭背景特征为:家庭处于中间阶层、父母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城市男性;容易获得民办高等教育的学生具有的特征为:家庭处于较高阶层、父母文化水平不必太高、家庭收入较高、城市男性。

2. 中间阶层子女的获益

从本文的分析结果来看,在控制其他家庭背景因素的影响之后,家庭职业阶层仍然对子女获得高等教育的层次、质量与性质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中间阶层的子女无论是在获得本科教育机会上,还是在获得重点本科教育机会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这很有可能是因为中间阶层家庭的父母所拥有的独特“习性”有关。

中间阶层家庭的父母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我们在对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后,发现中间阶层中父母具有高中以上教育程度的比例为82.4%,仅略低于优势阶层(86.3%),而基础阶层中父母具有高中以上教育程度的比例仅为45.1%,两者悬殊显而易见。同时,从本文对“中间阶层”的定义来看,中间阶层家庭的父母一般都拥有专业性的工作,如医生、教师、工程师、会计师、 律师,或是基层管理人员、小雇主。较高的文化程度与职业特性促使中间阶层父母具备了诸如文化能力、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语言能力、生活方式等独特的“习性”,这些“习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认知能力。他们往往相信,子女通过接受教育尤其是接受较高层次的优质高等教育能提升子女与家庭的社会地位,为子女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而他们在家庭中竭尽所能为子女创造极好的家庭文化资源与文化氛围,以便使子女拥有良好的成才环境,获得更高层次更优质的教育。因而,尽管控制了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之后,职业阶层仍能对子女进入本科院校、重点高校发挥显著作用。这又恰恰从一个层面反映了中间阶层所具备的“习性”促使其为子女营造的家庭教育氛围、价值观念、文化资源等与学校教育特别是精英高等教育系统保持着高度一致,从而有助于子女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正如布迪厄所认为的一样,家庭所传递的文化资本与学生在学校里获得的教育资本,二者如果相调和相一致必定有益于学生的学业成功,反之,如果相矛盾相排斥就会使学生面临更多的不适应与学业障碍。

参考文献:

[1] Louise Archer. Higher Education and Social Class: Issues of Exclusion and Inclusion [M]. New York: RoutledgeFalmer,2003.

[2] James S. Coleman et al. Equality of Education Opportunity[M].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66.

[3] Sewell, William H. & R. M. Hauser. Education , Occupation and Earnings:Achievement in Early Career [M]. New York:Academic Press, 1975.

[4] A·H·哈尔西.趋向于能人统治吗?——英国实例[A].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37.

[5] James Richard. Nontraditional student s in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 Persistent Inequities and the New Ideology of Student Choice [J]. Tertiary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2000, (2).

[6] Clancy, Patrick.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Participation and Performance[J].Higher Education Quarterly, 1997,(1).

[7][法]布尔迪厄著.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32.

[8]余小波.当前我国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机会探析——对某所高校 2000 级学生的实证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2(2).

[9]谢作栩,罗奇萍. 闽、湘、川 3 省社会阶层高等教育机会获得差异的初步调查[J]. 教育与经济,2004(3).

[10]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3):58-63.

[11]丁小浩.规模扩大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2):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