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范文第1篇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9.032

1职业素质相关理论概述

1.1素质

教育学所讲的素质侧重于社会属性主要指教育和环境影响如社会、教育、家庭等方面因素。素质的形成不仅是人自然属性的发展还受到社会和环境的影响通过个体的认知和实践内化为稳定而内在的素养和潜能。

1.2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下,在从业过程中经过职业教育和培训不断进行学习、积累、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这种品质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

1.3影响高职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因素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内容便是培养高职生的职业能力而职业能力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概念。高职院校要把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看待在高职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教学功能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要注意到影响职业素质培养的各方面因素因势利导从而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其中包括:观念因素、个体因素、环境因素、教学因素,等等。

2我国高职教育教学素质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根据调查显示在课堂实施过程中任课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拓展能力而是更多关注学生是否将所学知识记住或者是考试的分数。这些都会导致课堂教学没有生气,学生即使掌握了知识却丢失了一次在课堂上提升自己关键能力的机会。

(2)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与现代高职教育存在差距。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仍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这种讲授方式传递知识的方法单一、填鸭式教学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学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采用各种手段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估。

(3)缺少对学生职业素养能力的培养。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但学校里大部分老师都不是很清楚职业素养能力的内涵。这说明学校缺乏对学生的能力观教育而这会导致部分教师和学生对职业能力产生理解偏差如此的情况下培养出的职业能力必然是不全面的。

(4)在对高职教师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职业学校存在以下现象,一方面是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但教师数量有限,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绝对数量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这一现象说明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师生比不足能全面投入到实践教学工作的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

(5)学校的办学条件跟不上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不足。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一方面是过于随意变动性强经常是今年设置明年取消专业发展缺乏连贯性;另一方面是为求升本求大求全专业设置结构没有突出学校特色。不合理的专业设置是一种对学生的不负责这些院校往往在办学上只看到学校的短期利益而忽视了学校的长期发展对学生素质培养缺乏关注。那些不符合学校办学实际的专业最后往往只能取消或者低质量运行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而学生素质培养的不足又进而导致就业困难。

3高职教育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研和前人研究成果总结出了高职教育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现状对这些现状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分析。总结出的问题不是单个高职院校的个别问题而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学的开展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应该详细分析其原因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

3.1高职院校对职业能力的概念不清楚

在?业能力备受企业关注的今天高职院校也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但培养效果却差强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高职院校对职业能力的概念不清楚。许多职业院校的教师直接将职业能力看作是专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比如专业实践课中关注的只是学生能否完成特定的任务却忽视了学生是如何完成这一任务的、学生在任务完成后是否有所反思等。

3.2高职院校不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目前我国高职学校采用的主要是传统本科的方式,教学上以讲授式为主评价手段上以闭卷笔试为主。这种教学虽然简便易行容易为人接受但实际上却与灵活的职业教育不符更与职业能力的培养不符。讲授法是一种填鸭式的教育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比较低但是这种教育也许在普通教育还有市场但在职业教育却是问题重重。对于理论课或许我们还可以采用讲授法进行授课但对于实践课、职业素养课、职业道德课等却是弊端多多。

3.3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存在不足

课程内容关乎职业素质培养的成败,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存在课程内容难以适应职业需求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教材建设不足很多专业能够选用的教材非常有限。同时在学生的眼里职业素养课程太虚不像专业知识实际极易忽视。矛盾明显学校要求学生加强自身职业素养却轻视开展职业素养课程使学生职业素养的开展不尽人意存在短板。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意义突出一个是社会能力的重要内容一个是方法能力的重要内容如此存在短板实在令人担忧。

3.4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不合理

高职院校所聘用的教师不同于普通院校的教师,应该在具有教育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具有相应专业的实操知识和经验即具备“双师”特质。同时在教学的开展中还需要引进一定比例的兼职教师以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对兼职教师高职院校本身就缺乏引进动力兼职教师的管理本身不方便况且也不易引进。

3.5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存在问题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范文第2篇

一、让职业素质的培养进入高职的课程、课本与课堂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开发职业素质培养提升课程,明确职业素质的培养要求与教育内容是高职眼下职业素质培养进课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从理念的层面上讲,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已为高职界普遍认同,但落实到具体的培养计划、开设的具体课程、实施的课堂教学环节之中,则目标与现实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所以要使得职业素质的培养具有针对性与有效性,首先是明确职业素质培养的目标,将职业素质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之中。而且职业素质培养课程的目标一定要具体化,要有一定的指向性、可操作性与可评价性。关注当前高职教改的一个热点,是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路径,开发项目课程结构式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改变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学科体系模式,从而突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能力培养的主体性,教学模式的项目特色性。这种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课程体系与项目化教学模式,比较适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职业成长规律,较好地解决了“学的东西有用”“让学生学起来的”的问题,成为当今高职教改的主流方向。但整体来看高职项目化教改,仍然突出能力培养主线,开发的是能力训练课程,在推动由学科结构向项目结构“脱胎换骨”的项目序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职业素质的培养内容依然游离于能力训练项目之外,没有进入体系的项目规划之中。这样的项目化课改势必不能解决好素质提升的问题。所以,要切实落实人才培养质量,在关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训练有效性的同时,职业素质的培养训练也必须作为一个重要的开发项目,从顶层设计项目化课程体系开始,梳理职业素质的学习内容,寻找合适的学习项目载体,以工作实践为起点,围绕服务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设计专门的职业素质培养提升项目,并纳入项目结构式专业能力人才培养体系。比如学院化工大类的专业,可以开发职业危害与安全防护、环境保护等学习训练项目,有意识的通过素质训练学习项目,营造职业素质的培养环境,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升纳入到专业能力训练为主的人才培养计划,将职业素质的培养纳入项目载体的项目化教学过程,有零落不自觉的素质培养状态变为自主的有计划的素质提升过程,有效地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意识与能力,实现专业能力提升与职业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

二、推行综合素质评价模式改革,为职业素质培养营造良好的实施环境

加大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知识水平、职业素质培养水平的考核与评估,不断完善高职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的评估机制,逐步建立高职学生能力评价机制、素质评价机制、个性特长评价机制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建立符合高职学职业素质基本要求的具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保障职业素质的培养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程中,课程模式、课堂教学模式、教材模式的改革推进很快,这些改革不仅提高了高职课程、课本、课堂的生动性与有效性,而且全方位地开发了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在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与之配套的评价模式的变革方面,却很少涉及。目前项目化课程改革中涉及的考核模式,依然强调理论认知,重视能力评价,轻视综合素质。因为在各种形式的评价体系中,对素质的评价一直比较难。评价的主体、评价的标准、评价的过程、评价的方式等等,因为评价指向是个软性指标,内涵丰富,涉及面广,不好定量客观描述、评判,所以实施起来非常复杂且不好操作,多数学校大都采用班主任、辅导员、学工部门为主体评价的德育全面衡量原则,给出一个很“宽泛”的评价等第,作为各种评奖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这种评价不仅起不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反而成为考而优则优评价机制的陪衬。因此,要真正建立有效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这条改革之路还必须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来推行。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综合素质评估制度,建立由学生、企业、用人单位、社会需求方(第三方评价)为主体,学生能力评价、职业素质评价、个性特长发展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标准,以让学生能更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及兴趣、特长、潜力等设置多层次、开放性、具有选择性的考核形式为主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估机制,通过机制与制度来明确职业素质在高职学生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地位与作用,以考核和评估来促进高职院校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与重视,营造良好的职业素质教育环境。

作者:陈向平单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安全素质;培养模式;大安全观;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5-0175-03

一、引言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大多数直接进入生产现场,成为一线新员工。据相关部门统计,新员工是生产安全事故的高发群体,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新员工缺乏职业安全素质是关键因素,如对安全生产缺乏认识、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不强、缺乏安全技术知识和处理发生事故的应变能力,等等。[1]因此,面对我国当前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和社会对高安全素质人才的急迫需求,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安全素质已迫在眉睫。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安全素质培养的观点,强调从人才培养源头上规范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观点,[2-8]但缺少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安全素质培养等相关内容的研究。本文结合常州科教城(高职教育园区)这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基地的具体状况,对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培养目标、内容体系、培养方式方法及培养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对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安全素质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培养目标

职业安全素质是指人们对所从事的行业应具备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心理等素质的总和。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素质,是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重要途径,是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因此,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培养目标应为:通过系统的教育培养,使学生掌握所属行业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具备基本的职业安全意识、心理素质及应急能力,成为具有较好的安全知识基础的专业技术人才或成为具有较好安全知识基础和较好专业技术背景的高安全素质技能型人才。即为用人单位输送具备较高职业安全素养的“安全人”。[9]

三、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培养内容体系

1. 基于大安全观的安全素质培养内容体系

大安全观是指将以生产领域为主的技术安全扩展到生活安全与生存安全领域,形成生产、生活、生存的大安全,将仅由科技人员具备的安全意识提高到全民的安全意识,尤其强调全民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10]因此,要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安全素质,必须先加强其大安全观教育,以提高其基本安全素质。安全素质教育不同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应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校园环境、专业交叉、教育资源、大学生自身状况等方面来综合考虑。基于大安全观的安全素质培养应主要包括:安全基础知识、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安全心理、应急能力等方面的内容,见图1。通过基于大安全观的安全素质培养,可以宣传、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教育普及安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自我保护和应急能力。

2. 基于行业的职业安全素质培养内容体系

高职学生毕业后大多直接进入生产作业现场,因而,开展与本行业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安全教育极为重要,尤其是机械、化工、纺织、机电、建筑等行业风险较大的工科类专业。由于学生毕业以后就业场所和岗位不尽相同,发生事故的几率不同,潜在的危险因素差异也很大,因此,要区分不同专业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安全素质教育培养。基于行业的职业安全素质培养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业相关的安全知识。不同专业有不同安全知识结构、安全技能,比如建筑类应加强建筑安全知识学习,化工类应加强化工安全知识学习,等等。

(2)风险管理知识。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风险,但风险管理的方法和理念是一致的,高职学生应加强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相关知识的学习。

(3)行业相关的应急知识。不同的行业发生事故后产生的事故后果不尽相同,因此应该加强适用于本行业的应急知识培训,比如化工类专业应加强火灾、爆炸和泄漏事故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

(4)事故案例分析。加强与本行业相关的事故案例教育,是提高学生职业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比如建筑类可重点加强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触电等事故案例分析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四、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培养方式

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培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应该结合学校、学生和专业的实际,开展不同形式的职业安全素质教育培养活动,当前,主要的培养方式有以下几种:

1. 理论知识教学

安全理论知识涉及面广,可以开设安全类公共理论课程和专业安全类课程。开设安全类公共课程可使学生从系统安全角度了解安全知识的重要性,增加安全理论知识在大学生中的普及,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安全认识论和安全方法论等基本概念的认知。而开设专业性的安全知识课程,可以增加学生对本专业职业安全的认识,并建立起各个专业相关的职业安全知识体系。比如化工类专业就可以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知识课程教学活动,可在培养方案中增加1~2门安全理论与技术相关的公共必修课程,如《化工安全技术》、《安全系统工程》等。

2. 实践及实训教学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实践及实训教学是其走向职业生涯关键的一步,加强这一环节的职业安全知识教育,既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又能加深高职学生对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领悟,从而有效提高其职业安全意识,为将来从事专业工作打下良好的职业安全素质基础。因此,可以在实践或实训环节增加安全技术、安全技能等方面的培养与考核。如开展实践过程中的应急演练活动,就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对本专业应急技能的掌握。

3. 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建设

安全文化就是安全理念、安全意识以及在其指导下的各项行为的总称,主要包括安全观念、行为安全、系统安全、工艺安全等。[11]安全文化主要是通过“文之教化”的作用,将人培养成具有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安全情感、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表现的人,是提高学生安全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可以针对不同专业,在校园内举办多种多样的安全文化活动,如定期邀请消防、气象、安全方面的专家来校讲学;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教育讲座;进行事故案例、事故预防、应急处理、逃生自救等安全知识图片展览;结合社团举办“安全教育月”活动;组织安全素质教育巡回演讲等,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地广泛营造高职院校安全素质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以氛围促进安全素质的提高。

4.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就是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有针对性地穿插一些典型的事故案例或安排一定学时的事故案例分析,比如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来让学生感受事故的残酷,并吸取教训,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安全意识。

5. 信息化教学

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多通道地为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如网络教学、短信平台提醒、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学生掌握的安全知识更广、接受的渠道更多、学习的形式更丰富。

五、高职院校加强学生职业安全素质培养的对策

加强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培养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对策。为此,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才能确保高职学生的职业安全素质教育培养得到落实。

1. 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教育必须得到社会、企业和学校的重视,尤其是得到高职院校领导的重视

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竞争、维护学校安全与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的党政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并加以落实,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将“安全工作无小事”、“安全重于泰山,稳定压倒一切”、“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等理念体现在学校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

2. 优化课程设置,适当增加安全素质教育内容

各专业应结合实际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的设计,适当增加或渗透一些职业安全素质教育的课程,尤其是对于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如建筑、化工、机电等,更应增加现场安全技术相关的课程教学。

3. 加强专业师资的职业安全素质培养工作

只有具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因此,必须加强专业师资的职业安全素质培养。学校可以与企业联合,开展专业教师现场接受职业安全培训或教师定期到企业交流等活动,积极培养专业教师的职业安全意识、安全技能。

4. 加强学生职业安全素质培养评估体系建设

学校必须建立职业安全素质培养评估考核体系,对学生职业安全素质教育培养进行考核,以确保教学效果。可建立完善的职业安全素质指标评估体系,选择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评估考核,以掌握学生职业安全素质的实际情况和职业安全素质教育培养的效果,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职业安全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安全素质的全面达标。

5. 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加强校企联合办学

职业安全素质教育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可以通过加强校企联合办学、项目化教学、订单式办学等举措,从企业生产现场实际的角度来加强学生的职业安全素质培养。在教学手段上,要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手段,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形象生动地掌握安全知识要点。在教学场地和知识点选择上,不应仅拘泥于教室和书本,要积极采取现场教学,请校企合作单位安全技术人员或专家结合生产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把教学课堂摆到生产现场,讲解安全技术要领和安全事项,示范安全操作步骤,这样的现场教学对提高安全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加有实效。

六、结语

现代工业的发展对一线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包括了职业安全素质,所以,加强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的培养势在必行。高职院校应通过建立以安全素养培养为主线,以安全防范教育、行业及专业安全教育和一般安全理论教育为内容的,各方面有机配合的职业安全素质教育体系,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于大安全观的安全知识和所属行业的职业安全知识技能,消除因对本行业危险、危害无知带来的恐惧,提高职业安全素质和从业能力,为社会各行各业的安全发展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淑兰.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学生安全素质培养的探讨[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1,7(03).

[2]欧彦麟.论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教育[J].中国集体经济,2011,(12).

[3]陈仙等.高校学生安全素质调查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6).

[4]朱忠祥,童政权.大学生安全意识的现状调查与思考[J].衡水学院学报,2010,12(3).

[5]赵文武等.工科学生工程安全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2).

[6]梁晓瑜等.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宿州学院学报,2009,24(1).

[7]刘伟,陈晓红.现代工程类大学生的安全素质教育研究[J].安全,2011,(2).

[8]邵辉,王凯全.校园安全文化对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的影响与作用[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4,5(2).

[9]金长星,白树新,董连阔.谈大学生安全素质培养[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0(04).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艺术设计教育;职业素质;能力;精神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文化和经济事业的蓬勃发展,一些相关的艺术设计行业也相应地发展起来,成为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文化产业。由于市场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增加,并且社会对设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使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必须改变现状,以求良性发展。

二、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分析

在西方现代设计思潮的冲击下,面对我国由于经济转型发展所带来的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视觉传达设计、染织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计算机图形设计、印刷工艺设计等艺术设计专业逐渐在高职院校应运而生。

我国高职的艺术设计教育遵循高职教育特点,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社会需求逐步发展起来。但由于在艺术设计专业这个领域的积累不是很多,现今学生在具体项目操作过程中,由于知识面窄、文化底蕴浅等原因,专业技能较为单一,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设计教育处于一种培养半成品的状态。面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艺术设计人才需求多元化的客观现实,对设计人才的职业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必然也对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必须借鉴普通高校的少许经验,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艺术设计素养,并根据自身条件以及社会的实际需求,确定专业层次,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素质结构——知识与技能的比例协调。强化岗位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加强计算机图形操作技能、工艺流程实习等实践部分;加强产学合作,逐步建立校企间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教师要根据专业课程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实例与实训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和职业关键能力,向社会输送被社会接纳、有特色、高质量的艺术设计人才。

三、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模式探究

所谓艺术设计行业的职业素养,主要是指人们为了服务社会而进行设计,在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各个认识与实践领域所进行的勤奋学习与涵养的锻炼,进而体现出专业领域内的职业意识、职业才能和职业精神。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育实用性和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艺术设计专业所要求的学生综合职业素质要采取“三位一体、循序渐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阶段性学习中得以提高,达到本专业高技能人才的新时代要求。

1、增强学习主观能动性,激发职业意识形成

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改变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的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方式。学生的学习应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前提下,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合作的互教互学关系。教学活动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韩愈在《师说》一文中就提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重心应该是“解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参与、促进和指导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激发他们建立良好的职业意识。教师可采用启发式、情境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创造兴趣,给他们一些适时的专业设计思路提示以及针对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指导,培养每个学生都有发现和体验创造的自由空间,充分激发学生的个性特质潜能,增强学习探索的积极性。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 尽量做到信息自己采集,数据自己处理,问题自己提出,课题自己选定,通过多样的形式思考探索来设计,培养他们的实际能力与独创精神。这样,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特性和潜在优势,能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全面的定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不断的提高自己,使自己的职业素质得到升华,在今后的就业道路上才能走得更高更远。

2、提升艺术素养,显现职业才能水平

设立高职艺术设计学科,需从专业素质教育的高度,通过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这种“能工巧匠”的能力,除了技术应用这种显性知识外,还包括很多设计过程中审美经验和艺术创造的隐形知识存在。

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语言传达出来的审美活动过程。设计者的任务就是要设计出表现美、创造美的作品应用于生活当中。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采用“欣赏、体验、理解、唤醒”模式,提升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与设计表现能力,培养艺术设计行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从审美教育角度出发,不仅重在课堂体验,还应主动带领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设计展览等,陶冶他们的艺术情操,汲取前沿的设计理念与艺术动向。从艺术教育自身出发,开展绘画、书法、摄影、舞蹈等艺术表现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学生在参与及欣赏中培养良好的审美习惯,加强对艺术的感受力、审美力、创造力。从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出发,在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提升艺术修养,从而体现到具体的设计工作中。

俗话说“术业有专攻”, 掌握艺术设计领域所需的基本设计理论,才能具备完备的艺术素养。只有把艺术审美素养、专业的设计理论素养与实际技能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艺术综合素质,才能更好的服务于设计。

3、锻炼职业综合能力,培养职业精神

职业能力强调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重视个人品质在职业活动中的作用。它把职业技能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共事能力,组织、规划、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作为职业能力的重要构成,旨在为个人终身学习与今后的工作发展奠定基础。

3.1、专业素质能力的提高

首先,当面对一个不熟悉的工程或设计,该从何入手,涉及哪些学过的知识。学生此时需要培养综合分析的能力,找到清晰的思路和合适的设计方法。

其次,学生在了解设计的实际任务后,往往手头资料不足或对技术有生疏,必须培养他们有能通过上网搜索、图书馆资料查阅来寻求案例参考的技能,使他们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比较几种设计方案和设计表现手段的优劣,最终选定合适的方案投入到应用中去。

再者,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会发现一些项目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的探究过程中,帮助他们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同时学生通过实践学习,对自己的设计成果进行总结和自评。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积极发现问题和勇于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思想品质和勤奋钻研的职业精神的形成。

3.2、企业素质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同时耐心地听取他人的建议,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这样,在走出校园后,能够更好地面对社会、适应社会。比如,笔者本院学生处征集校足球队标志方案,学生为达到录用方的设计要求多方搜集素材,主动与录用方进行设计的沟通和交流,经过修改做出了让录用方满意的设计方案。学生在项目实训中培养了今后从事本岗位的职业沟通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多参加比赛和各种艺术活动,也将促使学生群体意识、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等职业素质得到锻炼和发展。

3.3、设计创新能力的挖掘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技能竞赛;环境专业;高职;素质培养

现在,当代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就业率一直比较低,很多用人单位都需要招收有工作经验的人才,大学生刚刚从学校毕业,学习到的仅仅是理论知识,没有过多的实践经验,所以,在高职院校中一定要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环境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就业中更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现在,高职院校都在大力推行技能竞赛,技能竞赛也得到了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通过技能竞赛,可以使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在教学中更加有方向感。

一、技能竞赛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复合型的知识

很多高校组织技能竞赛,学生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可以调动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会主动将学过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对知识加以整合,在竞赛中完成具有创意的作品,环境专业的学生在技能竞赛中,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对设计的作品进行提炼和加工,再运用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将理论知识与亲身的实践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加得扎实,同时也让环境专业的学生在技能竞赛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有的放矢。

二、技能竞赛在环境专业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可以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在学习中的问题

很多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身的理论知识非常扎实,但是,在技能竞赛中,他们对自身的学习情况又会有新的认识,他们会发现自身在学习中的问题,找到盲点,分析自己离专业水平的距离。环境专业的学生通过参加技能竞赛,能够发现自身的知识储备还是不够的,专业知识学习方面还是存在盲区,在书本上学习的知识不能很好地迁移到实际的工作中,在竞赛中,学生在设计作品的时候要将知识迁移,这时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学生不知道应该运用哪方面的知识,尽管知识都在头脑中,但是却不知道如何灵活运用,当一个方案被设计出来后,学生已经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都在头脑中思考过一遍了。

三、技能竞赛在环境专业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可以让学生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只能够在实践中获得,然而,在环境专业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参与到实践中的机会比较少,通过技能竞赛,学生可以充分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在设计比较中,学生可以运用不同的材料来设计,通过自己的创新思维,设计出优质的作品。

四、技能竞赛在环境专业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技能竞赛过程中,学生的素质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要面临很多问题,所以,学生要想克服困难,就必须树立一种永不言弃的精神,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内容,这就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力。

现在,由于高校的扩招,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毕业,这就使得劳动力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学生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能力,尤其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都是以实践为主的,所以,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充分利用技能竞赛的机会,充分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范文第6篇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心理教育

高职院校,旨在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在认识层面上是普遍认同的,但在操作层面上,却存在重技能轻素质的做法。我在青果公司为期七天的顶岗实习,让我了解到现在企业更加看重员工是否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职教育是为了适应社会需求而进行的职业专门化的定向教育。根据企业对员工职业素质的要求与社会现状分析为什么要进行职业素质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应从几个方面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

一、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原因

1.1高职教育的大众化使高职学生素质大大下降

目前,国内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大众化的高职教育让更多学生受益,伴随全国性的大范围的高职扩招,拥有良好学习方法、能吃苦耐劳的学生已不多见,同时由于部分院校只强调学生数量,而忽视学生质量,使高职学生素质大大下降。我校作为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在目前的形式下,保证我校高职学生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1.2知识经济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挑战

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人才的需求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大批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所以迫切需要一大批有较高的技能型、技术型的实用人才及管理、经营、服务人才。用人单位非常重视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素质,所需人才应是具备积极进取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更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责任感、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以及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1.3职业教育的发展对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职业学校培养目标是企业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重“知”和重“能”

但更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数文化知识薄弱,比较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倾向和思想倾向,主要表现在不思进取,觉得在高职读书没什么前途,对自己今后就业悲观。在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更应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

二、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2.1规范日常管理,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必须从规范日常管理抓起,从一言一行入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对学生未来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高职教育阶段基本上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这个时期应严格日常管理,注重养成教育。首先,建立健全学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比较完备的管理制度体系,并严格按照制度规范教学及校内各方面的秩序,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其次,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努力强化管理的教育功能,推动健康、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日常管理中,从新生入学抓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入手,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引导教育学生养成努力学习、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尤其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通过组织新生参观专业教室、实习实训基地等,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培养目标及专业的优势及发展方向等,让学生热爱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只有热爱自己的专业,才能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初步树立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

2.2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拓展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企业用人标准中,文化课学习成绩与沟通能力等其它职业发展潜力相比 更着重后者。因此,应通过多次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来锻炼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拓展学生的职业素质。作为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我校也非常重视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的教育,因此,在学分制推行的同时把素质拓展学分也纳入到必修学分中,以促进素质拓展活动的开展,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3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强化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丰富的社会实践是指导人们发展、成才的基础,是实现知行统一的主要场所。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职业素质培育的根本途径。离开社会实践,既无法深刻领会职业素质的内涵,也无法将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转化为造福人民、贡献社会的实际行动。因此,要引导高职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职业情感。在专业实习、社会调查中有意识地了解职业,熟悉职业、体验职业。培养对职业的正义感、热爱感、义务感和良心感。例如:我校为各个专业安排了相应的实践企业。组织学生到企业、社区锻炼,培养对职业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可以利用社团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市场,了解职业。为了加强我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每年暑假我校都会组织“三下乡”活动。

2.4以职业心理辅导来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

高职院校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在当前的人才竞争中暂时处于弱势地位,其承担的内、外环境压力比较大,心理问题不容轻视。与其他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高职学生有自己的思想特点,富有个性,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这主要是由于社会环境决定的。当前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适应性和与人沟通的问题,二、三年级学生则以情感、人际关系和自我成长等问题为主,而毕业生主要是就业压力等问题。

高职院校应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调查、测试和咨询活动,建立和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普查、日常的心理咨询。同时,通过互联网或校园局域网为那些心理上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咨询和服务。简言之,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一环,高职院校以及整个社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寻求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措施和对策,促进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范文第7篇

【关键词】英语口语大赛 职业素质 高职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25-02

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于2004年启动,并于2011年起纳入国家职业技能大赛。自发起之日起,此项赛事适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需要,按照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成为各个院校,乃至行业、企业关注的热点。大赛旨在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展现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与风采,激发广大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大赛对当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产生了积极地推进作用,同时也涌现了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英语人才。

一、大赛与国家教育政策的一致性

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包括现场描述、情景交流和PK辩论三个环节。现场描述要求参赛者抽取一幅表现某一情景的图画、图表、广告等,根据给出的说明(如进出口额、市场变化、人口变动、生产状况、景点介绍等)进行口头陈述;情景交流要求参赛者抽取一个题目,由一位外籍主试官和参赛者分饰不同角色进行一对一的现场交流,话题包括一般日常交际、企业介绍、产品介绍、涉外业务等;PK辩论要求每两人一组就某一热点社会话题进行PK辩论。考题来源于生产、生活的实践,总的来说大赛考查了参赛者在模拟真实职场环境下以英语为工具对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要求学生既要有扎实的听、说、读、写等英语应用能力,又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沟通交流能力、信息处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辨、应激等职业能力。大赛近年来也更加注重与行业、企业的合作,行业、企业直接参与赛项的设置、命题以及评判,大赛也成为当届毕业生就业和企业招聘的平台。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提出:高职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侧重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高职英语教学提出要求:培养学生职场环境下的语言交际能力,提升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大赛的赛项设置与国家对于高职英语课程的总体要求是一致的,都强调了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二、大赛过程中参赛选手的问题分析

大赛对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特别是职业素养的要求和考查也越来越深入,针对大赛中参赛选手出现的问题和失误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调整教学方案,全面促进学生能力的成长。

1.英语基本功应用能力

参赛选手都是历经层层选拔和全面培训的各校英语尖子生,但即便作为佼佼者的他们,在英语基本功和应用能力上或多或少有一定的欠缺。高职的学生普遍都是高考的失败者或失误者,底子薄,基础薄弱,而英语又是弱中之弱,开口难,口语练习少,发音不准确,词汇量少,句型单一,写作逻辑欠缺,这些在高职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参赛选手的身上也隐约出现。基本功是基础,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何来深层次的能力提高?

2.英语思维的欠缺

中国传统的英语教育多是教一些简单的生活用语、单词,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学科知识、能力培养很少,所以学生多是背一些英文单词,很少能说流利的句子,自如地使用英语表达思想,这一现象在大赛中也比较凸显。简单的说,用英语思维,就是用英语来理解英语。英语思维是许多英语学习者的愿望。中西文差异很大,英语和汉语的表达方式也不同。对于一个生活在非英语环境中的中国学生来说,要做到部分或全部用英文来思考确有很大难度,通过阅读获得大量的语言、词语、语法和语用等信息的输入,逐渐提高对英语思维形式的感受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有意识克服来自母语的干扰,同时与英美外籍人士直接的交流更能增强英语思维的培养。

3.心理素质

大赛的参赛选手历经层层选拔,身经百战,但是在参加省级或全国大赛时还是出现了心理素质低下的问题,抗压能力差,紧张焦虑,语言逻辑混乱,不能在高压环境下有效地自我调节,不能对评委的问题进行很好的答辩。在一次省级比赛中,一名参赛选手上台后紧张得以至于一句话也说不出,心理防线已经崩溃,竟哭着跑出了会场,令现场评委和观众感到十分尴尬和无奈。口语大赛不仅比的是英语应用能力,也考察参赛选手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高压环境下,在公众面前能否自我调节,展现自我风采。

4.知识广度

大赛的赛题来源于真实或模拟的职场环境,对于还是在校生的参赛选手来说,有些来源于课堂教学之外的题目可能会比较陌生,语言上无法展开,比如让工科的学生谈一谈股票或者市场份额可能就比较难一些。大赛不仅仅考查学生的英语能力,而是用英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更多地是来源于当前的时事政治和热点文化现象,如果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时事政治不加以关注,或者只是浅显的有所了解,而没有对问题形成比较系统的认识,没有在语言组织上加以拓展,那么在比赛时就很难有出彩的表现。

5.身势语的使用

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但是起辅助作用的身势语在人类交流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在人们的交际行为中,语言交际所传达的信息仅占35%,而65%的信息则是通过非语言交际(主要是身势语)来传递的,这说明了身势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身势语主要包括眼神、手势、身体姿势、面部表情、举止动作以及触觉等方面的内容。良好身势语的使用(如干净整洁的服饰、得体的举止动作、适宜的面部表情)无疑会使参赛选手在评委的心目中增加几分筹码。但在比赛中,有的参赛选手表情动作非常僵硬,而有个别选手滥用身势语。在某市的一次比赛中,一选手耸肩、摇头、踱来渡去,身势语非常丰富,给人的感觉非常美国化,但丝毫无法掩饰她语言上的匮乏。身势语的使用不当反而平添了几分厌烦。

6.竞争意识大于合作意识

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中,其中之一是合作意识。这一条在大赛中几乎荡然无存。大赛第三项为正反PK,笔者认为很多指导老师和参赛选手对这一项都有很多的误解,辩论双方极尽全力维护自己的观点,针锋相对,一方抓住对方的漏洞和失误,咬死不妨,争夺话语权,不让对方发声,场面异常火爆。而笔者认为辩论双方既是竞争的关系也是合作的关系,不然为何还要辩论,主题演讲岂不更好?正反双方共同就一话题展开辩论,你一言我一语,从对方的观点中试图找到自己的论据,并以此作为反击对方的武器。独占话筒,不给对方说话的机会,态度不友好,恐怕并不能在评委心中留下好的印象。

三、以大赛为契机,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针对大赛的特点以及参赛选手出现的问题,结合高职教学的总体规律和发展趋势,笔者就高职英语课程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和优化英语教学资源库

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教授在其“语言输入假说”中强调了语言输入对于语言习得的重要性。英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语言输入,更好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因此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有赖于英语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和优化。资源库的建立既包括硬件上的也包括软件上的。硬件上的主要体现在载体的建设,如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以及网络平台。重要的是软件上的建设,即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累了大量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资源,但相对来说不够系统,因此有必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实现资源优化利用。可以划分四个模块,即公共英语模块(日常教学资源)、职业英语模块(专业英语以及职业通用英语)、大赛题库(大赛真题和模拟题)、考试和自我评价模块(分单元检测、四六级考试等)。

2.教学设计、模式、方法、评价突出职业素质的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提出:高职英语课程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以学生的职业需求和发展为依据,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选择,充分体现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基于此,不能简单地将词汇和语法作为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要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过程,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能力,提升职业素养,教学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重点考察学生在情感、学习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成长和提高。

3.开拓学习空间、建立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与课堂教学都是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机成分,相辅相成,课堂教学是基础,集中学习,而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有力补充,也是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和展现能力的平台。第二课堂不拘泥于课堂教学的死板,形式的多样性、趣味性以及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学生的参与,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特点和需求,以饱满的热情和信心参与到活动的各个环节,课堂教学所讲授的知识点在第二课堂的活动中得到实践和检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都得到了提升。常见的第二课堂形式多样,主要有英语社团、英语角、英语沙龙等,内容如英语演讲比赛、口语写作大赛、英语话剧、英语广播等。同时英语教师作为第二课堂的指导者,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发现学生的特点和优点,对课堂教学进行及时调整,师生之间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4.强化校内实训,拓展企业实践

大赛考查参赛选手在职场环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途径只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与实践如何结合,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校园内,强化实训环节,二是校园外,企业中真刀真枪去实践。公共英语其中一个话题为酒店服务,教师可以在教室内讲解酒店预订、入住、结账相关环节的知识和常用句型,进而创建模拟的酒店情境,或者在酒店实训室中,让学生分组,分饰不同角色进行演练,这样在一定的情境下语言知识和职业能力就能够很快地在学生的头脑中得到建构。然而这样的训练毕竟是模拟的,对话基本都是预设的,企业中的实践,特别是对于相关酒店、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学生更容易发现自身的不足,如前文所提到的心理素质、应激能力、身势语的使用等,进而有针对的进行改正和提高。

四、结语

有人说全国技能大赛是少数人的“福利”,其实不尽然。全国技能大赛是面对所有高职学生的,目的是高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大赛对于高职英语的教学改革发挥了导向作用,促进了英语教学由“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转变,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深化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需要的英语应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2011.

[2]教育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

[3]李绍青, 卢育红, 高菊. 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影响研究.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4(10): 87-90.

[4]李玉萍, 闵阅. 高职高专英语口语大赛综述及其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当代外语教育, 2013(5): 73-74.

[5]刘丽洁,李从容,杨丽娟. 借助英语口语竞赛平台,培养学生英语综合素质. 海外英语,2013(01):7-8.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职 大学生 英语 职业素质 途径

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于,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出能够满足不同岗位要求的,拥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实践应用型人才。而要满足这一条件除了要加强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以外,还需要提高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英语课程是学生的一项公共基础课,同时英语能力也是大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大学生职业素质当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要在英语课程教学当中围绕职业素质的培养进行课程内容的优化调整,促进各专业学生自身职业素质的养成和综合能力的进步。

一、职业素质概念及其特点

职业素质是人才的一种综合能力,能够体现出个人对职业以及社会的适应程度,是个人综合实力的一种体现。职业素质的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理解:第一,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是在职业生涯当中个人各优良品德的总和,例如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科学严谨等;第二,通用职业能力。个人在职业生涯当中处理各项工作能够普遍应用的能力和素质,例如组织协调、沟通交往、文字运用等;第三,专门职业能力。每一个人的职业或者是所处的岗位不同,而这些职业或者是岗位都对个人能力提出了特殊要求,那么这也就直接决定了专业知识与技能。职业素质应包含以下几个特征:第一,职业性特征。每个人由于所处的职业和岗位不同,那么对于个人的职业素质要求也存在相应的差异;第二,稳定性特征。职业素质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长时间的工作当中积累形成,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第三,整体性特征。个人的职业素质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而这些素质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能够片面的将素质能力进行分割;第四,内在性特征。职业素质可以说是本人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和内化逐步形成的心理品质,是一种内在品德;第五,发展性特征。虽然个人的职业素质相对稳定,但是通过继续学习还是能够得到继续的发展和提升。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1.提升综合素质。将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贯穿融合到高职英语的课堂教学,不仅符合英语课程大纲的教学要求,也能有效推动综合素质提升。现在的职场要求中,英语能力也是关系到工作水平、工作效率的重点因素。高职英语的教学涉及到听说读写多个环节的内容,这些不同的教学环节可以为学生交流表达、语言应用等多个方面能力的提升提供巨大的帮助和支持。另外,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强化对学生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职业素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高职英语教学无论是在方法还是在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都进行了创新改革,并且注重增加实践内容,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满足社会需求。将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作为核心目标,是进行高职教育改革及提升英语课程教育质量的有力举措,同时也为高职英语教育更好地与社会需求和企业需要相适应作出保障。高职英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将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和学生的英语语言训练进行有机整合,提升英语教育的实践价值以及职业性,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的将英语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这样的人才培养手段也会让大量的职业化人才脱颖而出,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和国家建设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基于英语能力突出的具备良好职业素质的毕业生将更容易得到工作机会。因此,高职英语教育中的职业素质培养工作是满足社会需求,确保教育和时代接轨的重要方法。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1.提升英语教师综合素质。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有效性,还会直接影响到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未来发展。为了更好的在高职英语教育当中强化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强化,必须要充分发挥英语教师的教育指导作用,由教师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也就是说教师首先要具备超强的职业素质,影响和激励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受到职业素质的熏陶,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根基。一方面,教师要注重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环节渗透职业素质。高职英语教育不能够单纯的强调知识教学,更为关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除了要掌握静态化的语言知识以外,还需要深刻理解和体会语言的人文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主动的探寻知识,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的英语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广泛接触社会在课堂教学以及课下为学生渗透关于通用职业能力的相关内容,有效拓展英语教学,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为学生健全职业素质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为职业教育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2.改革高职英语教材内容。高职英语教材承载英语知识的主要媒介,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载体,在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当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高职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情况下,原本的教材以及教材内容已经难以满足当前需求,必须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的改革,使其能够更好的符合现实需求,满足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需要。对此,要积极选编与职场相符能够体现高职教育重点的英语教材,让学生真实的体验职业情境,丰富学生的实践学习体验。对此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考虑到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育的特征和要求,突出职业性;(2)考虑到高职大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职业素质培养的要求;(3)考虑到教材内容必须要包含丰富多元的语言信息,从而保障好教学效果;(4)教材创编要符合实用原则,同时要增加内容的趣味性。另外,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可以邀请企业当中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参与其中,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其中的职业性内容,发挥其对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巨大价值和促进作用。例如,可以适当的增加贴近学生职业需求的英语内容,如外贸英语当中适当增加与今后职业密切相关的内容,比如A Japanese company and SINOCHEM have entered into a new contract;We both want to sign a contract, and we have to make some concessions to do it;We sign a contract when we are acting as principals.(“principals” refers to the “seller” and the “buyer”)等。

3.创新优化英语教学模式。高职英语教育要有效贯彻落实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就需要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来为实际教学提供动力,增强改革的活力,最大化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要注重实践创新,同时可以根据教学需求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整合,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最为关键的是要增强学生实践学习体验,让学生能够了解到英语语言的实用价值和对自身职业发展的巨大帮助。例如,教师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在学习完外贸函电的相关内容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搜集英语外贸函电句型和内容,并且能够指出实际的应用场合。学生会在任务的指导之下,积极的搜集材料,同时也会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和日常积累来进行总结,对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有着巨大的推动力。如1. Please draw on us for the amount of your invoice and attached the documents listed below to your draft. 2. We propose to pay by D/A at 30 d/s. 3. We agree to accept the goods in 3 shipments and you may draw on us at 60 d/s from the date of dispatch of each shipment. 在教W手段方面,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来为学生扩展学习内容,提供科学高效的学习手段。最为常用的是多媒体教学、微课教学等,通过对先进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实践应用的方式来拓宽学生的时空范围,帮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职业内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4.强化英语实践交流学习。英语知识的学习不能够单纯的局限于课本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更为主要的还是要进行广泛的实践交流,这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当中有着关键作用。同时学生要想更好的适应毕业之后的职业生活,实际工作中做到得心应手,就必须要掌握丰富的实践技能并切实将英语语言用于跨语言交际实践当中。因此,高职英语教育除了要为学生提供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积累的平台以外,还需要为学生拓宽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展开贴近职业以及学生所学专业的英语交流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让学生成为具有较高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第一,高等职业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人才培养以及学生职业素质的培训过程中要考虑到市场以及企业的需求,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素质,并结合职业技能来强化对学生的英语培训,让学生能够在企业实践当中适应职业生活,积累丰富的实践交流经验,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质量。第二,在日常英语教育当中要注重对实践场景的模拟,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进行积极的英语交流。例如,设定酒店预定的场景,可以进行简单对话练习:A:Good afternoon. welcome to the Peace Hotel. May I help you ? B:Yes, I'd like to check in ,please. A:How many nights would you stay? B:A week. A:would you like a single room or double ? B:Single room please. A:ok , Is there anything else I can do for you ? B:May I have a telephone number ? A:Yes,here you are.

四、结语

高职英语课程是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工作的有效阵地,通过英语教学,学生们不仅可以掌握英语知识,也可以强化职业素质中的重要组成――英语能力。在新的教学目标下,我们应将素质培养其贯穿于英语课程的教学环节,发挥英语教学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当中的天然优势,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有着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在教学实践环节,要注重提升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改革英语教材内容,创新优化教学模式,强化英语实践交流,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平台。

参考文献:

[1]彭桂香.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讨[J].教育探索,2011,25(8):54-55.

[2]谢玉林.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及对策[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11-12.

[3]崔晓会.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职业生涯教育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15,(1):107-109.

[4]王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6(20):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