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6-0001-03

一、引言

德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被誉为德国经济的“秘密武器”,在世界不同教育模式也享有盛誉,高质量无可替代的“德国制造”的背后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被许多国家竞相仿效,在我国德国的“双元制”也已成为学习德国教育的代名词,学习和借鉴德国的教育模式一直是教学改革的动力和源泉,但是十几年的实践并不是满意的结果,中国创新型人才的匮乏和枯竭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以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视角重新审视德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德国的教育模式本土化,这不仅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和挑战,同时也是未来中国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本文以德国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为例,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视角,微观审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摒弃以往照搬奉行“拿来主义”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从可操作层面为我国高职院校的创新人才模式改革寻求路径建议,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精华。

二、德国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简介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是德国具有代表性类的高等教育机构,其前身为高等专业学院,应用科学大学凭借其在应用性科研和实践性教学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被誉为德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摇篮。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成立于1994年,位于德国经济、技术及科技十分发达的巴伐利亚州的代根多夫市,目前拥有在校生5000人余人。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分别有企业经济学、经济信息学系、土木工程系、工程和机电一体化系等5个院系,其中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信息技术和业务管理等专业位于德国前列,学术氛围浓厚,被认为是德国最好的应用科技大学之一。

三、以人才创新为视角微观审视人才培养机制

(一)教学设计突出能力本位为导向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整个学习领域的设计都是以能力本位行动导向,无论是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教师通常按照职业情景确定学习领域,组织教学一般以小组形式进行,同时注重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注重小组团队间的沟通与协作。

以国际营销学课程教学为例,国际营销学是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工商学院的专业核心课程,其课堂教学的从始至终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发,内容设计注重行为过程,紧紧围绕课堂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三大任务进行层级科学设计,内容始终围绕现实的经济环境以及市场需求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教学安排中老师必须提前准备与课程相关的热点问题或产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市场营销策划方案设计,以巴西的啤酒如何进入德国市场,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点评分析,将巴西啤酒带人德国市场将会有哪些影响和制约因素,学生要对目前德国的啤酒市场进行市场调研,德国消费者面对外来啤酒能否接受,会产生什么样的顾虑,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面对切切实实的行业市场信息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发挥的空间。

老师课堂依据项目讲授相关理论支撑体系,给学生解决现实和理论之间的差异,总结评估产品在市场的认可度、制订市场营销方案,整个设计过程老师可以提前提供具体的模板,有些简单的目录可以让学生来填写即可,并列出相关借鉴的理论书籍,写出做项目的步骤(依据)。通过这个模式使得学生熟悉整个项目的框架,以实际的市场问题作为项目研究贯穿教学始终,这种以能力为本位的设计思路是我们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

(二)依托科技园区学生深度参与企业科研项目

大学与企业科技园区完美结合已经成为德国当地区域经济的强劲的推动力,德国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科技园区也叫科研与技术转让中心,是德国当地政府为整合资源拉近企业与大学之间的科研合作,为此专门设立以大学为背景研发合作平台,企业与项目合作的内容通常有教授联系,企业也可以自愿申请,通过此平台,企业不仅成为大学科研项目的重要的资助者及合作科研伙伴,也为学生全程参与体验科研活动提供了基础条件。

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在州政府支持下,分别设立8个不同专业领域的科技园区,其中涉猎光学、地理信息学、生物学和嵌入技术、机电一体化、机器人技术等内容,这些科技园区将大学与企业实际研究有效的嫁接起来,涉及的企业及项目宝马奔驰轿车,德国的机器人制造,玻璃工艺制造等等,各个系部都有重点合作项目,有效地将教学与科研达到完美的结合。

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在校学生5000人,各个专业的双元制学生的学习都能参与企业科研项目以及培训任务,企业与科技产业园参与的项目教学,要求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5人一8人的项目小组,由企业教授老师分配项目课题,项目内容也可由参与的合作企业提出,并安排相关专业人员参与辅导,项目内容主要为解决是所在地巴伐利亚州周边各企业的生产和市场需求,提供相关科技攻关和战略决策。

(三)校企合作呈现多元化、全方位、立体式

全方位的校企合作是保障学生顶岗实习高效平台的基础,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与企业合作形式已经日趋成熟,呈现多元化、全方位、立体式,为学生的各种实习和项目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许多应用科学大学都和企业共同开设双元制专业,专业申请首先要经过企业的筛选,其理论教学在大学完成,实践教学则在企业完成,分别轮流3个月,企业要想成为双元制项目伙伴要有专门的双元制委员会审核企业的资质。

企业全方位为学生提供实习和毕业岗位,与学校相对应企业也设计专门的部门和网站及时提供实习岗位信息和申请指南,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本科学习其中第六学期在企业实践实习,第7个学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有60%~70%的学生选择在企业中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内容往往以实习企业的相关实践问题为主,企业方不仅积极配合并提供支持和辅导,同时也会为学生海外实习、培训和项目研究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对于家庭困难学生也可资助提供一定的学习基金,帮助其完成整个学业。

(四)注重教师企业背景强化教育培训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师必须要有企业背景,其中必须由5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也可聘请校外老师,对不同的岗位和职称都有不同的要求,其中教学、科研、管理岗位条件及要求是不同的,一般教授每周的授课时间是16-18小时。

教职员工定期进行不同形式的培训,通常有研讨会、小组讨论、论坛和演讲等形式,培训的理念主要围绕如何创新教学突出学生能力为主,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教师培训可以申请英国高等教师培训中心进行培训,老师可以申请参加,费用学校负担,培训地点通常在英国,也可以选择在当地培训,经常组织与外国教师进行互相交流,广泛开展继续教育、网络远程教学培训等模式。

四、我国高职院校人才模式改革的本土化思考

(一)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进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改革

以本土化视角来审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进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改革已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教学模式的设计宗旨围绕学生的应用、创新、开发、实践及学生未来的创业开拓能力开发,树立知识传授要为能力培养服务的观念,形成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和修正教学活动程序,形成融知识、理论、实训于一体的科学的教学模式。紧紧围绕课程理论、教学宗旨、作业流程、实施应用和综合评价等基本环节进行科学设计和丰富资料文案,力争从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出发,积极推行“行动引导”“任务引导”“项目引导”等新型教学方法,全面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系统锻炼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适应社会的快递发展。

实施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的核心是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占据主体地位,综合运用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启发式、协作参与式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彻底改变教法单一的局面,同时强化过程性考核,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评价能力。

同时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树立高职课程观,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课程观,不断更新完善高校教师聘任制度,加强高校教师与企业实体的业务联系,加大产学研项目合作力度,政策鼓励引导教师转变观念,开阔眼界,立足专业服务于地方经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从彻底改变目前高校教师社会实践能力不足的现状。

(二)鼓励引导学校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特别是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背景相适应,建构起具有地方特色的“双元制”,这不仅是德国教学模式理论的一个生动实践,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深度改革的必然选择。努力改变目前校企合作中很多局限性的问题,一方面企业和高校合作的力度远远不够,企业课程只是零星介入并无实质改变,同时各个专业校企合作发展不平衡,很多校企合作只是单纯的项目合作,没有建立有效的长效机制。

鼓励学校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切人点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产、学、研共同发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高职院校主动与企业构建合作平台,分别在学生实习、订单式教育、就业推荐以及师资交流与培训等方面都可以开展长期合作,组建各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体。

同时设立校企合作发展专项资金,该资金可用于校企合作项目建设,学生在实习期间意外伤害保险,部分实习能耗等给予适当资助,对院校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产品研发、科技攻关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也可给予资助或奖励等,以此彻底打消校企合作的后顾之忧,提升校企深度合作的规模和效益。

(三)发挥政府宏观职能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创造条件

纵观目前高职院校正在实施的工学结合或是校企合作表面上看起来繁荣热烈,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相关的项目,但是实践状况事与愿违,全社会以及企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状况越发匮乏,很多实习走过场,专业不对口、很多时候成为企业廉价的劳动力,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归咎与校企合作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在校企合作具体操作层面缺乏引导和约束,无法形成长效机制,所以应该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为校企合作营造良好的外界环境。

要加强立法,首先出台和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法律,明确学校和企业应承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从法律的层面上给予规范和约束,调动企业参与和支持校企合作办学的积极性,同时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专业岗位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或适当的经费补贴,对不履行或不有效履行义务的校企合作责任主体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也可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其次政府应成立专门的职业教育管理协调机构,或者发挥指导、统筹和协调作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为校企合作提供政策倾斜或优先支持等公共服务,也应该建立校企合作意外伤害处理机制,明确企业和院校的安全义务,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的实际相结合,建构起具有我国教育特色的“双元制”体系。

参考文献:

[1]宋晨.从主体角度看德国“双元制”校企合作模式的本土化[J].长春大学学报,2012(12).

[2]齐绍琼.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

[3]高红英.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究与启示――以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4).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学校体育 创新 人才 

论文摘要:新的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其核心是培养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体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文章从学校体育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作用和在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入手,对学校体育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进行分析,以期为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服务。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要求 

新的世纪是经济、科技全球化的世纪,是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科技突飞猛进的世纪,是多元化思想文化冲突与激荡的世纪。当代知识教育的主题就是培养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面对巨大的发展机遇,世界各国都争相把创新教育列入本国培养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撰文指出:“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因此,改革教育体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探索的热点。 

我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摆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成为本次课程改革取得的重要进展之一。”2002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试行)的通知》中强调:“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对一所本科院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内容之一。” 

可见,教育对于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如何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急需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学校体育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作用 

1.开阔视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在发展学生各项身体素质的同时,采用不同的信号,利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加强学生左、右脑的应激训练,使之协调、平衡地发展。调动学生的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或多向思维,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体育课堂上,学生通过对技术动作的观察、分析获得反馈信息,对完整的技术动作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中查找到自身技术动作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如球类运动项目,只有观察到对方的弱点,并根据对方的情况分析指定自己的战术,才有可能在比赛中击败对手,取得最后的胜利。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实践,提高对事物认知能力的过程,一旦这种能力变成习惯,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必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学校体育要想发展就必须创新。体育教师在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同时,必须利用自身的创新教法和创新精神来感召学生,在这种强烈的创新意识的驱动下,学生才可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潜能,激发出创新的激情。体育课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育教育教学创新意识、强化素质教育的最好的场所,包括思想意识、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考核等方面的创新。如教学内容的创新中,要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就必须变革体育课教学内容枯燥和单调的弊端,更多地利用具有地域特色,受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和教学内容。 

3.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培育学生的创造性个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受教育者,而不是教育本身,创办教育的目的是为育人服务的。体育教育的特点就是在“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通过开设适合学生学习的富有特色的体育课程,扩展学生学习体育的空间和自由度,使学生从运动中找到乐趣,具有主动学习、参加锻炼的自觉性。学生在接受体育学习的同时,创造性、个性得到激发,为具备创新潜能的人才脱颖而出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学校体育在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对我国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未来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肩负了新的历史使命,需要认真和全面的总结。在面临新环境、新要求、新的发展机遇的大背景下,学校体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尤其值得我们重视。 

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忽视了与体育学习活动以及创造潜能发展相联系的个性特征,体育教学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设置面太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管理与考试评价机制形式单调,缺乏灵活性、针对性。第二,忽视了与体育学习活动以及创造潜能发展相联系的情感,教学方法与手段不灵活。第三,忽视了营造有利于创造力发展的民主氛围和创新的人文环境,人文教育薄弱,只注重运动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创新意识淡薄,创新氛围不浓。第四,忽视了营造有利于创造力发展的制度与体制的创新,领导部门不重视及创新环境运行体制不完善。第五,忽视了营造有利于创造力发展的外部硬件设施建设,教学条件落后,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缺乏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如下:一是教师知识结构和学历结构不合理。教师观念和知识更新缓慢,缺乏教育学的知识背景,造成教学实践中教学创新和科研创新意识不强。另外,绝大多数教师是由体育院校培养的,很容易使教师在教育、训练、科研中沿袭传统的模式,不利于各类院校横向的信息交流和优势互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创新能力的发展。二是文化氛围欠缺。对“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认识肤浅,对体育课程改革的认识不够,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落差较大。三是硬件条件的制约。近年来,高等体育院校的教学和实验手段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从量和质上与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有很大距离。四是创新氛围不浓。相当一部分学校没有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创新能力放到应有的位置上,教师也没有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加以重视、严格要求。五是现行教育体制在学生创造能力培养方面仍有很大的局限性,教育观念认识不清,体育课程改革相对滞后,影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四、学校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发散型思维。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一个人创新能力的核心,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发散思维上。在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发散型思维。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往单一的授课方法,提倡探究式、自主式教学以及问题法、发现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以及想象力。通过教与学的积极双向活动,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的多向思维,学会对问题进行全方位和多角度进行分析。 

2.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好奇心、进取心、想象力、挑战性的创新精神,具有独特的便利条件。在教育和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创新是民族生存的基础,允许和鼓励学生别出心裁,大胆怀疑,发表各种意见和建议,克服墨守成规的思想;强化创新主体观教育,坚持培养学生勇与挑战、知难而进的精神和勇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和能承受挫折的良好心态。

3.提高教师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是要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创新,对广大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只有教师了解当今高新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才能从科学的角度鼓励学生探索,开拓未来;只有教师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将科研看成是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推进教学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推动力,才能教会学生如何主动学习。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不能仅停留在过去书本的理论界,要有新思想、新思路、新教法,这样才能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4.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存在,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保障。主体性教育主要强调、承认并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独立、能动而富有创造性的社会个性。教师要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个学生,尊重其人格,尽量满足学生个性的需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设计和评价过程中来,改变以往保守、权威和专制的作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学习的奴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把学习视为一种享受,促使每个学生全面、自由而充分地发展,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5.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考评体系。改革以往那种“讲解—示范—练习—纠错—再练习”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单一,组织形式呆板,以技术教学为目的,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鼓励学生质疑,引导他们标新立异、创造性学习、创造性思考和解决问题,构建一套思维活跃、具有创新功能的体育教学模式。改进现有的考试方法和评价制度,教育评价体系中存在着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评价形式单一,只重视学生运动技术的评价,而忽视学生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评价。二是只重视结果的评价,而忽视过程的评价,致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体育教学评价必须重视整个体育教学过程,注意客观反映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的影响,制定出能够准确体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科学评价体系。在评价教学内容上,应把创新能力作为学生能力的重要评价因素;在评价教学方式上,要坚持灵活性和多样化,可提倡学生间互评、学生自评和结合教师的评价。 

6.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条件。首先,体育课教学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同时,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充分进行自我表现,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只有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主动性才能增强,创造性才能发挥。其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体育教学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作用,建立和完善体育教师的培训制度,确保教师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有效提升,健全体育创新机制,保证体育创新机制能长期、有效地运行。 

 

[参考文献] 

[1]孙长缨.着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中国教育学刊,1999(6). 

[2]黄汉生.面向21世纪体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课程设计[j].体育学刊,1997(3).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第3篇

>> 双导师制应用型IT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双主体”、“双导师”制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素质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创新发展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西安交大双院制人材培养模式的探索 双导师制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与创新人才培养 应用型创新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下力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创新应用“双能”型物流工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竞赛型创新基地建设与软件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以“双证制”促进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探索 因地制宜:英语专业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 产学研模式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企业创新互动机制研究 基于素质教育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经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汪伟.协同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7).

[6]辛均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路径选择与发展趋势[J].高等农业教育,2013,(12).

[7]王玉玺,等.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协同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5).

[8]陈健.协同创新提升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水平[J].中国高校科技,2015,(10).

[9]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7).

[10]EgitaPetrova,Dace Jansone,VinetaSilkane. The Development and Assessment of Competencies in Vidzeme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4.

[11]Robert Cowen.The Eval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J].Kogan Page Contributors,1996.

[12]David D,Wai Sum Wong.Global Perspectives on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J].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2002 .

[13]王云儿.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以能力为导向的学生学业三维评价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11(6):102-106.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第4篇

1.思想观念保守,协同意识淡薄

教育部、财政部在2012年5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明确规定:“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二五’相关行业领域以及地方重点发展规划,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聚集创新要素和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形成协同创新的新优势。”〔1〕但是,现实中地方高校的管理模式仍按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层级体制”的制度原则进行运作。这种管理体系注重管理人员的职位体系与等级架构,并缺乏与系统外部进行信息交流的主动性。高校行政管理的“机关化”趋势严重,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保守,协同意识淡薄,学校内部协同合作尚可顺畅,但与社会、企业及行业协同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此外,由于受制于传统“本本主义”的影响,甚至有些教育官员及教育工作者没有充分认识到协同资源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对校内外各类教育资源协同整合在育人方面的重要性漠然置之。

2.法规政策体系缺位

完善的法规政策体系是高校协同创新战略发展的“助推器”,可调节协同创新发展前进的速度,而且也是高校协同创新战略发展的“稳定器”,对协同创新持续健康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迄今为止,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国家统一标准仍未出台,国内重点高校与一般地方高校分类实施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层级分类标准也尚未出台。此外,高校本身也没有及时出台适合自身特色的实施细则,以致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探索中出现纷繁混乱及各自为政的现象,使地方高校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遭遇发展“瓶颈”,严重制约了国家整体协同创新战略改革目标的实现。

3.人才培养内部协同机制尚未完善

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被视为传统教学工作,缺乏协同意识,人才培养内部协同机制不健全,具体表现在:一是协同育人决策机制不健全。不少地方高校未能准确领会人才培养与协同创新战略关系的实质内涵,教书育人决策机制缺乏协同创新元素。二是内部协同体系存在壁垒。学科专业与教学科研之间存在条块分割,难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协同教育培养。三是人才考核评价机制陈旧。对信息时代人才的考核评价仍沿袭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的范式标准,难以准确权衡人才考核“定量”与“定性”的辩证关系,协同育人模式孕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未得到充分重视。四是内部育人环境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仍局限在“校本培训”的小圈子里,处于自我封闭、自我设计的状态,无法通过竞争机制引进和使用外部优秀的教育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协同培养。五是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和实践操作经验的师资力量缺乏,学术型兼技能型的“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六是激励机制不完善。人才培养的结果性激励偏多,缺乏对协同创新育人过程的行为激励、组织激励和环境激励等。

4.缺乏外部环境的强力支持

地方高校创新协同人才培养的开展和实施必须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保障。目前,地方高校创新协同人才培养一直存在着妨碍其发展的诸多障碍,外部环境供给力不足是其中之一。政府、企业、行业对实施协同创新战略缺乏协同沟通,造成各协同创新主体各自为政、互不配套、难以衔接。原因是,这些外部环境因素给予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持缺乏整合机制,分解在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各项支持内容、措施,未经科学整合与总体谋划,因而无法有效帮助地方高校推进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略。

二、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1.树立全新的协同育人理念

协同创新战略改革是高等教育事业进入新世纪后遇到的发展机遇。借此契机,地方高校要尽快树立全新的协同育人理念,牢固树立“协同育人”的指导思想,逐步建立适应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唤起社会对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高度重视,使新时期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成为各界共同关注的议题。

2.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政策体系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推进给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则是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法规政策体系。简要来说,此项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部门要尽快制定国家层面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管理规定》,以法律法规等形式确立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法律地位,明确高校、企业及社会其他部门共同参与协同育人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合作各方的职责。同时,还应尽快出台配套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分类实施细则,“985工程”、“211工程”重点高校与地方高校应参照不同的标准,实施分类管理。二是地方高校应根据有关法规政策,并结合自身特色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和实施细则,为协同育人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三是应制定完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操作“说明书”,必须通过实际调研和组织专家论证,并根据地方高校现实发展阶段的状况,细化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条例,对各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质量、主体责任、协同效益等作出具体规定。

3.完善具有特色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一是坚持推进专业知识教学与实践实习、技术服务、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改革,以及培养“创业、创新、创优”的应用型人才目标定位。全面深化地方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打通学科、专业、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界限,探索建立跨学科专业的研究中心、实验中心和教学中心等教育平台,促成教育资源的共享共用、相互支撑、相互渗透。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创新、模式优化、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改革,形成以“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优能力”全面提升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评估机制,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管理与沟通机制,加强完善人才工作的各种长效保障机制。二是探索“以人为本”的培养机制,建立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研究,从而实现教学与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将知识能量转化为技能能量,提高学生主动改造世界的创新意识。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开展个性化、探索性、创新性的协同合作型教育试点,将探究思维引入教学过程。三是要解决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所急需的“双师型”师资缺口问题。地方高等院校要针对重点领域邀请相关企业的专家到校讲课、讲座或指导学生实习,以弥补校内师资在实践实训方面的不足。与此同时,高校的专任教师也要定期到企业行业参观学习及挂职锻炼,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实践操作技能。

4.营造良好的外部支持环境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创新,培育,机制,人才

 

一、引言

二十一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内动力来源于企业各种创新活动,创新的源泉来自人才。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已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打造一支实力强大的创新人才队伍,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

二、企业创新人才培育中

1. 企业评价创新人才的标准缺乏多样化。多数企业仅仅把学历和职称等指标作为评价创新人才的唯一标准,而不是从人才创新能力的角度对其进行评价。众多周知,创新能力强的人多数具有较高的学历和职称,但凡

2.企业培养创新人才缺乏积极性。企业对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缺乏足够重视。创新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存在多主体性。政府、学校、企业在创新人才的形成过程中均需承担一定的培育责任机制,而创新人才又具有商品的特性,具有很强的流动性,现实中并不存在只供某个企业独自拥有的情况。这使得企业容易认为培养创新人才

3.企业培育创新人才过程中存在忧患意识。创新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人力资本之一。企业培育创新人才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其获取利润,这决定了企业在创新人才培育过程中必然会考虑投入与产出问题。创新人才培育成本主要来自于人才培养期间产生的各种成本。收益主要是培育过程中创新人才在企业创新活动中创造的价值增加值。与物质

三、企业视角下创新人

纵观国内外企业的发展,任何一个成功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一支实力强大的创新人才团队。可以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特别是发现和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并激励他们的创新精神、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建设,乃至企业自身发展的重中之

1. 构建创造革新能力的培育机制。根据创新人才的类别及企业的实际需求,从技术、管理、制度等不同视角建立一个综合性

2. 企校合作培育创新人才。企业和学校两者在创新人才培育上各有千秋。企业在经营运作中具有大量的实践机会,这对培育创新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相当有利,但在理论学习方面则相对欠缺。学校培育使得创新人才能够接受丰富的理论学习,为后续的实

3. 鼓励员工参加各种职业资格培训。随着我国用工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国家对各种行业的从业资格管理正逐渐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各种职业资格认证的出现,客观上也对创新人才的

4. 构建企业间的人才交流模式。对于有条件的企业机制,可以建立创新人才交流模式,加强企业间人才的交流与合作,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四、结 语<

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创新人才培育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然后针对这些不足,从企业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以期对企业创新人才培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br> ”的策略,进行创新人才的交流和共享,在不影响创新人才开发与利用的前提下,减少企业人才使用成本,实现知识共享的目标。

培育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种培训员工参加的积极性较高,即使企业不愿支付培训的费用,员工也愿意自己付,但要求员工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企业的鼓励与支持。

践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储备,但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接受实践锻炼的机会相对缺乏。将两者优势进行互补机制,联合培养创新人才,通过联合办学,使企业的人才需求成为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向,企业的创新需求成为学校教育开发的重要内容。

创新人才培育机制,为企业高效、优质的培育各类急需的创新人才,使企业创新人才培养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

重。创新能力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的地位,同时也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运问题。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是创新人才成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下面谈谈企业创新人才的几种培养途径:

才的培育途径

资本显著不同的一个特点是,人力资本并不具有很强的依附性,因此容易产生投资者与收益者的分离,使创新人才培育企业不能独自享受创新人才创造的价值收益。另外,企业还可能在付出了培育成本后,得不到预期收益。主要是由于员工或是要求提高工资待遇,或是因为待遇问题跳槽,从而使创新人才培育的企业蒙受损失等。

是政府、学校的责任,企业充当的只是配角。恰恰相反机制,企业在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才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企业本身就是创新活动的主体,而学校作为教学、科研的主体,经过学校培养出来人才的是创新人才的半成品,他们需要在企业运作过程中的不断实践和历练,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创新人才。

具有高学历和高职称的人,并非一定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高学历高职称和创新能力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是否为创新人才,除了看学历和职称外,重点需要企业通过实践对其创新能力进行检验。

存在的问题

力的作用日益加大。然而在企业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关于创新人才的培育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从企业视角来分析创新人才培育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企业创新人才培育途径。

参考文献

[1]孙莉,朱国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6,(12)

[2]杨宇.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苏北经济欠发达原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18)

[3]李美云.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科技与经济,2006,(20)

[4]何旭明,屈林岩.科学发展观与创新人才培养[J].教育与人才,2006,(10)

[5]卢宏明.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0)

[6]张黎.创新人才素质浅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3):95-97

[7]平旭.德育视野中的创新人才培养[J].江苏高教,2001(2):52-54

[8]张纹.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实现德育创新[J].理论研究,2000(1l):6-7

[9]丁钢.创新:新世纪的教育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6

[10]郝敬习,赵子恺.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人才[J].中国计量学院学,2000(6):26

[11]陈然,黄雪雄.谈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高校教师素质的提高[J].高等农业教育,2000(8):14-15

[12]黄楠森.创新人才的培养与人学[J].南昌高专学报,2000(1):5-7

[13]赵修渝.关于知识创新的人才素质的研究[J].探索,2003,(2)

[14]王树祥.浅谈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教育教学杂志(高等教育版),2006(12):158-159

[15]董国强.创新人才素质硬核论[J].中国教学纵横杂志,2002(12)

212003江苏省镇江市梦溪路2号江苏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国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述评

中图分类号:G 64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2)05007606

高等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承担着主要责任,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正值社会转型时期,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国内现有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相关研究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国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进行简单述评,希望能够对国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予以梳理,借鉴其优秀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并发现研究存在的不足,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研究寻找新的视角。一、国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文献研究概况1.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关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和实施问题,现有研究存在不同体系和分析方法。第一,从“观念—制度—行为”[1-5]维度对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分析。例如,李国强提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遵循的主要原则是: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以制度、体制和机制的建设以及经费的投入为保障,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学科交叉和综合为方向,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为核心,以教学质量为根本;学校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包括制度体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培养基地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第二课堂建设、教学信息化和公共平台建设、政策措施和经费投入等方面,在财力、物力、人力、办学条件、学院(系)办学自权、学校办学绩效评价、体制机制等方面制定了全面细致的计划。[1]张菊芳等认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应着重从教育理念和教育环境、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形式、师资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探讨。[5] 第二,主要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6-8]两方面对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展开分析。例如,蒋毅坚等认为,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包括两方面,一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二是课堂教学、创新实践和创新氛围三条途径[6]。

上述研究中,第一种研究体系主要是从“观念—制度—行为”的维度进行分析,但由于有些行为来自制度要求,而有些又不来自制度要求,这样一来,行为层面的分析不容易凸显出来;第二种研究体系则是主要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两方面展开分析,它对人才培养的分析也不够全面,只是涉及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的问题,对课程计划和教育教学内容未明确纳入体系。可以看出,目前,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存在着多种研究体系和分析方法,而现有分析方法和体系又有其局限性或片面性,没有形成完整的研究框架。2.对高校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现状的研究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依然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因素。第一,高校人才培养观念、方法、评价和资源等因素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9-11]例如,张建钢认为,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因素主要体现在:(1)在人才培养的理念上以知识观为指导;(2)人才培养体系尚未从封闭走向开放;(3)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4)教学评价不利于大学创新教育的开展;(5)教育资源紧缺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9]第二,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育教学内容、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因素。[12-13]例如,黄崴等认为,我国高校培养人才数量大幅增加,但创新型人才相对缺乏;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评价等众多领域离创新型人才培养还有一定差距,需要做出创新性变革。[12]第三,高校人才培养方法方式存在着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因素。例如,刘宗安提出,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观目标相比,我国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遵循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规律,教学与科研融合不够,没有在科技创新中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中创新科技。[14]第四,高校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因素是思维问题。[15-16]例如,徐春明从创造性思维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受传统培养方式的影响,大学生创造性思维仍普遍欠缺,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其原因和表现主要是:(1)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至今没有变革;(2)应试教育、以分数论英雄带来的副产品是知识面狭窄;(3)目前的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直线上升,心理、意志脆弱是他们普遍的弱点。[15] 又如,王秀丽认为,造成目前大学生创新素质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思维标准化;二是知识无活力化[16]。

上述对我国高校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现状的研究中,各学者的研究视角各有侧重,但均未形成完善研究体系。第一种观点谈到观念、方法、评价和资源,缺少对制度层面的分析;第二种观点侧重对教育教学内容、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的分析,缺少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方面原因探讨;第三种观点只涉及培养方法方式问题;第四种观点又只是侧重对思维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并不全面,理论还有待进一步补充和完善。3.对提高高校人才培养创新能力的研究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很多,研究者立足于各自的学科专业或研究领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第一,侧重从观念、内容、途径和方法等角度进行分析。[9,10,13,16]例如,张建钢提出构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路及策略:(1)确立科学的教育理念;(2)构建开放创新的课程体系;(3)积极探索研究性教学方式;(4)开展创新性科技活动;(5)加强教师队伍的创新能力建设;(6)营造开拓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9]第二,侧重从方法、制度等方面进行阐述。[17-18]例如,李勇认为,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应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倡导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要完善研究生的培养机制,激发研究生和导师的创新热情;要支持研究生大胆开展创新性强、尤其是具有原创性的课题的研究;有条件时可设立研究生创新科研基金,资助学生独立选题、自主创新;要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国际科技交流等活动[17]。第三,侧重“内容、方法、制度”建设,例如,黄葳等提出,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建设过程,要根据高校的基本职能,从科学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和知识服务创新三个维度系统建设,提出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建设策略:(1)改革课程体系,加强通识教育;(2)改革教学模式,加强研究性、个性化学习;(3)改革学生评价,促进人才主动成长。[12]第四,着重从培养途径和方法的视角进行探讨。[19-22]例如,闫青提出了构建产学研合作的教学体系、大学科技园的实践平台、工程技术中心与重点实验室的创新平台[19];又如,戴伟芬等认为,人们对闲暇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认识远远不够,当今大学生每年有160多天的闲暇时间,约占全年天数的47%,因此,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扩展到更加广阔和丰富的日常生活中去已刻不容缓。[20]

上述对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创新能力的研究中,存在着多种体系和分析方法相互交错的现象。多种体系和分析方法相互交错的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度探讨,但其在逻辑性和体系的完整方面必然有所欠缺。另外,可以看出,目前的研究对创新能力不足原因的探讨大都限于表面现象,且基本上只停留在定性研究,缺少定量研究及对深层次原因的进一步分析。

二、国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研究概况1.试点按大类招生与搭建大类课程平台 一方面,国内高校试点按院系或大类招生和培养[23-27]。目的是进一步深化学校以“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为方针的教学改革,它旨在促进学科调整和整合,强调基础与专业的合理衔接,培养学生跨学科、创造性的能力,使学生入学后能够得到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避免学生因过早进入专业学习而知识面狭窄的弊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是最早实施这项招生改革的院校。据了解,2002年,北大有13个院系实行按院系招生,3个专业按学科大类招生。[23]同年,清华大学在经管学院也试行了按“工商管理类”统一招生、按学院进行大类培养的人才选拔模式。在随后几年的高招中,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院校也纷纷试行该模式。[24] 另一方面,部分高校推出大类平台课程[28-29]。搭建大类课程平台,部分依托学科基础课程,另外再加上大类内各专业主干课程的融通,在不同专业之间实现课程统筹融合,聚焦同一学科不同专业的核心部分。例如,北京大学于2008年秋季学期推出了“大类专业平台课”,作为各院系学生的必修课,要求学生在自己所属学部各院系开设的指定专业课中选修一定学分的课程。大类平台课的设立,是将全校本科专业关联度相对较密切的教学院系划分为理工、人文、社科和经管四个大类平台,通过大类平台课的开设来拓宽学生的基础学科知识,增大学生的专业选择余地,在学科的融合与交叉中加强对学生的综合培养。①从2009年起,复旦大学开始实行按大类招生与前期培养,有28个专业按学科分10个大类招生并进行前期的统一培养,各大类学生先学习统一的大类课程,在一段时间后,进行专业分流,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理性引导下的自由选择机会,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28]

国内高校为了实现最大可能的个性化培养,积极探索、实践大类培养模式与搭建大类课程平台。但由于教师的知识背景和教学机制是学科化的,在这种情况下,按大类招收的学生与按学科组织教学的教师之间会产生对接的困难。这种问题的影响是否真的存在?若存在,影响有多大?目前的研究与实践均未明确涉及。2.构建创新性实践教育体系国内高校以往的实践教育偏重于知识的验证和学生动手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围绕着创新的实践活动即使有也往往是零散的、个别的,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来说,体系是不完整的。为此,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开始重视实践教育的创新性和创新教育的实践性,把人才培养的实践性要求和创新性要求融合起来,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创新性实践教育体系。[30-35]例如,西南财经大学通过深化实践教学体系认识、搭建实践教学体系框架、拓展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等,架构创新型财经人才培养的实践教育体系。[30]清华大学通过完善综合性学科布局、凝练前沿及交叉学科方向、汇聚一流学者、搭建坚实的研究平台和开展多样化学术交流等五项建设措施构筑创新性实践教育的高水平学科平台;通过研究型学习、高水平科研和多样化交流三个系列环节构成创新性实践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和有效的资源配给机制两种保障机制,引导、激励和支撑学生持续投身创新性实践。[31]同济大学组织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通过创新实践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释放创造潜能,提升人才竞争力。已建成的创新实践基地是该校实施计划的主要平台。[32] 广东工业大学采取“集聚社会优质资源、多模式构建创新平台、大力推动协同创新”的新思路,通过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和建设、校企协同打造创新实验实践平台、“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立项、校企联合建立学科竞赛平台等,多方联动构建创新性实践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结合、实践教育与创新教育结合、实践教育与全面育人结合的实践教育理念,系统、科学地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构建多样化的专业教育、实践平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教育体系,是目前国内各层各类高校的普遍做法。3.设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 国内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通过调整自己的人才激励模式,逐步建立了特色明显的人才激励体系。目前,激励机制主要有设立“创新学分”②③④⑤⑥、设立“创新基金”[33-34]和推行“本硕连读”或“硕博连读”模式[25,33]等三种类型。

“创新学分”的设立是教育与教学创新的一个方面,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学校良好的创新氛围,鼓励有专长、有特点、有个性的学生脱颖而出,成为高素质人才。“创新学分”是相对专业培养教学计划学分而设立的,是对教学计划学业学分的补充和完善。例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从1999年起开始设立“创新学分”,该校规定:凡在教学计划之外,学生通过自学,独立收集资料,参加实践、调研和独立设计、制作,以及参加含省级以上统一组织的教学竞赛所获得的成绩、成果,经过专家鉴定认可后均可纳入“创新学分”,并计入学生学业总学分。②武汉大学(2003年)③、中南民族大学(2006年)④、山东大学(2008年)⑤、河北大学(2010年)⑥等高校也陆续设立“创新(教育)学分”,进一步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创业能力。除了设立“创新学分”外,有高校通过设立“创新基金”来激励创新人才的培养。例如,2006年,南京大学推出“3+2”模式的研究生创新工程来激励创新,“3”是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资助基金、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2”是启动两种经费提升研究生课程质量,即“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资助经费与“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经费。[33]同济大学设立创新实践专项基金作为该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的保障。创新实践基金设立的宗旨是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学校在每年的预算中专列300万元作为创新实践计划基金的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创新、自主科研、有优势有特色的项目。[34]另外,还有高校推行“本硕连读”或“硕博连读”培养模式。例如,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规定,“创新实验班”的学生在三年级结束后,根据学业情况优先获“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资格,从而实现本硕连读。[25]南京工业大学(2009年)推行“1+4”硕博连读模式,其基本思路是推行“自主学习”,尽量在1年时间内学完基础理论课程,留下4年时间让博士研究生进入实验室,激发创新思维。“l+4”模式方案有利于促进学生与导师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5]

综上所述,近年来,国内各层各类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对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的探索与实践,内容主要体现在整合课程体系、构建创新性实践教育体系、激发学生创新热情等方面。从整个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结构看,各高校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虽然也形成了自己学校的特色,但也只是个案,而且只是局限在对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各要素间的定性分析,缺少全面、细致的定量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各高校的实践探索,还只是停留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上,而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效率研究几乎没有。这可能也是造成对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各主体因素间分析得不够全面的原因之一。

三、简评及研究视角选择1.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存在多种体系和分析方法如果要列入指导思想(观念)、培养制度,则宜从“观念—制度—行为”的维度进行分析,这样的分析方法虽有许多好处,但行为层面的分析不会凸显出来,况且,行为有些来自制度要求,有的并不来自制度要求。如果要列入培养主体、培养客体,则适宜从“主体—中介—客体”的维度进行分析,这样的分析方法虽然也有许多好处,但中介的分析也不会凸显出来。高校人才培养主要涉及三方面问题:一是培养什么人,它主要涉及价值层面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二是用什么培养人,它主要涉及内容层面的课程计划和教育教学内容;三是怎样培养人(通过什么方式、途径培养人),它主要涉及行为层面的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宜着重围绕上述三个方面进行,而将教育观念、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培养评价等渗透其中。2.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可参照“创新”的定义展开根据1995年欧盟在其《创新绿皮书》中对“创新”的定义——“创新是在经济和社会内成功地生产、吸收和应用新事物,它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并使得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求成为可能;创新不仅是一种经济机制或技术过程,而且还是一种社会现象”[36]。创新大体上有三种主要类型: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也可着重围绕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一系列的技术(方法)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三个方面展开。3.国内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实践还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国内高校结合本校实情,在创新人才培养上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探索,主要以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设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构建并实施创新性实践教育体系为途径,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氛围。从整体来看,应该说国内高校已经完成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转向,但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到长期以来传统的社会人才培养理念和教育教学实践惯性等因素的影响,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不容乐观,陈旧和落后的理念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实践行为。这使得国内各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实践还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各高校在行动和步调上还显得非常不协调。4.对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要素间的分析主要局限于定性分析一般说来,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体系的结构,即创新人才培养各要素间的联系。而从目前国内已有的研究文献看,对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要素间的分析主要局限于定性分析,对创新人才培养效率的研究也缺少全面、细致的定量分析。因此,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也可通过建立一套能够相对准确测度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真实状态指标体系,特别是开展以数学模型为基础的实证研究。

通过上文对国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现状的概述及简单评析,本文认为,目前,国内关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虽然已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出现了多种研究体系和方法,在聚合课程体系、创新培养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尝试。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也是后续研究的主要视角):第一,研究显得比较分散,没有形成完整的研究框架;第二,理论上显得较为薄弱,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因素研究各有侧重,但并不全面,理论有待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第三,对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探索也较少,大都限于表面现象,对于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则有待进一步分析;第四,定量研究显得比较薄弱,特别是以数学模型为基础的实证研究还比较缺乏。

①北大选课手册2009-2010学年第1学期[Z].

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关于设立创新学分的决定(试行)[Z].1999年3月.

③武汉大学创新学分实施办法(武大教务字[2003]017号)[Z].

④中南民族大学本科学生创新学分暂行办法(试行)[Z].2006年6月.

⑤关于印发《山东大学大学生创新学分认定办法》的通知[Z].山大教字[2008]85号.

⑥河北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Z].2010年11月.

[1]李国强.以创新能力为目标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7(10):31—33.

[2]万琼.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影响因素及其优化[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

[3]张兄武.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9):9—11.

[4]马廷其.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11(5):104—107.

[5]张菊芳,席海涛,曾德伟.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2):13—14.

[6]蒋毅坚,赵一夫.关于创新人才培养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2008(12):6—7.

[7]刘智运.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2—15.

[8]郭广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类型及因素[J].中国高等教育,2011(5):12—15.

[9]张建钢.建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浅见[J].中国高等教育,2008(11):52—54.

[10]史玉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路径选择[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11]王兴达.河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07.

[12]黄崴,贾汇亮.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保障机制与建设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7(19):56—60.

[13]杨清涵.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9.

[14]刘宗安.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4—16.

[15]徐春明.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9):26—28.

[16]王秀丽.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17]李勇.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提高我国高校自主创新能力[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1):58—60.

[18]解飞厚.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制度的视角[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86—91.

[19]闫青.基于自主创新体系的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8—20.

[20]戴伟芬,孙宗禹.试析闲暇视野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3):13—15.

[21]杨丽霞,丛美琼,刘明星,等.理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调查及分析[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71—75.

[22]王金霞.浅谈创新人才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2):30—31.

[23]北京大学按院系或大类招生和培养情况简介[EB/OL]. [20120401]. http:///shownews.php?nid=224.

[24]大类招生:创新人才选拔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50530.

[25]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创新实验班介绍[EB/OL]. [20120112]. http:///GetArticleInfo?formid=266.

[26]按大类招生培养宽口径人才[N].重庆晚报,20110518.

[27]冯开甫.高校按大类招生的冷静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5—87.

[28]范慧慧,朱军.围绕课程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0(5):39—42.

[29]姜广峰,付志峰,郭广生.大化工类创新性人才成长与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10):39—41.

[30]刘灿,毛洪涛.架构实践性教学体系 打造创新型财经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8(21):32—34.

[31]顾秉林,王大中,汪劲松,等.创新性实践教育——基于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1):1—5.

[32]于航,胡展飞.从知识传递到主动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96—98.

[33]周合兵,沈文淮,罗一帆,等.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创新教育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9):66-68.

[34]郑春龙.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12):73-75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第7篇

>>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协同创新背景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研究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合作培养机制构建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研究 协同创新模式下的高校人才教育培养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协同创新培养的新模式 协同创新理念下高校新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 浅谈行业特色高校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协同创新为契机助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 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分析及建议 高校协同创新的现实困境 协同创新视域下高校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协同创新模式下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探析 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基于协同创新中心的高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试论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绩效评估目标 产学研协同创新视域下高校转型发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中国教育新闻网.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侧记[EB/OL]..

[3]钟玉海,王守恒,朱家存.高等教育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第8篇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留给我们一个沉重的问题。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大学义不容辞的历史性责任,中国大学能不能培养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国人热议的话题和难以破解的难题。不可否认建国以来我国高校鲜能培养出大师级领军人才,我国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还需积极探索。我国对于高校一直没有停止对资优拔尖学生的培养模式的探索,进入新世纪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多年的努力和摸索,我国高校尤其是高水平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

1 国外相关经验借鉴

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模式及机制:美国高校创新意识靠前,胆子大,水平高,造就了美国现今高比例拔尖创新人才拉动经济迅猛发展的局势。

德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培养拔尖创新学生的教学体制,包括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科学合理的教学体制作为前提基础,需要基础面宽,知识面广,专业涉猎广泛的通识型人才。

日本高校培养拔尖创新学生的教育模式:日本高校的教育教学更加贴近重视学生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同时接轨国际高校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建立健全一个更加人性化、适应能力更强,更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

2 对我国构建学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的启示

我国构建学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有效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高职院校是将来高校实现发展的一种转变,我国要培养拔尖学生,途径之一就是在现有的高校内部分化出拔尖人才培养机构,如实验班、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创新团队、荣誉学院等,并建立合适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故研究我国高职拔尖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发展理念、培养特色和办学模式,对于高职院校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四川省教育厅项目,国家示范高职院校拔尖创新学生培养的新模式探索中的研究得到下面理论基础,在高职教育变革春天将来临时期,探寻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以加快培养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具体可从以下方面试行:第一,依靠“教授型名师”直接培养创新学生。高职院校应选拔出一批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教授型师资担任创新学生的导师。第二,在实践中培养创新型人才。拔尖学生须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修养,让其在研究中发挥作用,比如校外实训。也可把学生吸收到课题组中,让他们做教师的助手,参加一些具体的科研工作,如文献检索、文献综述、调研、收集整理资料、实验工作、撰写论文。在实践过程中,增长才干,以便创新。第三,改革现有的学校评估要求、教师评估要求、学生管理制度。对创新学生因材施教,在相关课程完成时,特殊要求,单独制定个人计划,让其多实战。第四,增强高职创新学生的奖励,以激励学生,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应增强学院对创新学生的奖励,尤其是对于有一些创新才智和潜质的学生,在全国性、省级比赛、专业学科比赛中取得重大荣誉的,如本院学子首次使用无人机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对于此类科技创新发明等,学院应适当提供资助,以激发优秀人才的创造潜能与创新热情,发掘更多有潜质的创新人才。如有可能,省教育部可拟设定省级创新学生专项资金来鼓励优质学生。第五,建立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可率先搭建产学研合作,形成企业(公司、工厂)、高职院校、科研机构的高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首先要建立高职在校生参与生产实习,让在校期间接触实践、以及科学前沿。重视对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在实践中教授理论知识,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生产中理解知识。第六,重视国示高职院校多学科之间的融合,不同学科的交杂会萌发出新颖的思想,国示高职可率先引领不同学科的融合,文科中渗透数理化知识,理科中交杂文科思想,同时让专业学科跟必修重点学科渗透,如本院计算机科学系软件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时,可以从编程角度教授学生如何实现某一理论,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先讲理论过程,再加入数学程序实践课。同时学院健全多学科交叉的机制,对重点交叉学科给予重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