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制造业科技创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 引言
装备制造业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的产业,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等,都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我国装备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上有着自己的比较优势,伴随着世界上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中国有机会成为新的世界装备制造业中心。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太差,这使得我国装备制造业与世界上其他装备制造业巨头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即:劳动生产率和工业增加值率低;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高水平生产能力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对我国现有的企业生产能力和科研单位的科研能力进行整合,促进生产部门和科研部门的信息交流,提供科技信息咨询服务、公共产品服务。并且由第三部门来提供。第三部门,亦称非营利性组织,指除政府部门和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部门之外的组织或部门,而关系到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的第三部门之一就是装备制造业行业协会。
2 科技信息咨询服务的公共产品属性分析
我们设计这样一种科技信息咨询服务,它由某个机构来提供,这个机构的组建者可能是政府、行业协会或是企业。通过不断收集企业对科技产品创新的需求信息,同时关注科研部门的科研活动动态与新的科技成果这类供给信息,既促成双方合作进行新科技的研发,又可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科技信息咨询服务做为一种公共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明显特征。
首先,这种服务的效用具有不可分割性。如果这项服务由政府来提供的话,因为政府的运行成本由全体社会成员分担,只要政府生产出这种服务,它就一定得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这种服务。若是由行业协会来提供这种产品,则情形是相同的,只不过这个“集体”的范围小一些,是成员企业的集合而已。
第二,这种服务具有非竞争性。因为一旦信息咨询服务被生产出来,由于信息具有可重复使用性和广泛受益性,多一个企业来消费这种服务不会减少其他企业对这种服务的消费,同时也使得所搜集信息中大部分对某个企业无用的信息在其他企业那里能够得到应用。由此可见其边际成本为零。
第三步,这种服务的收益具有非排他性。所谓非排他性,是指产品一旦被提供出来,就不可能排除任何人对它的不付代价的消费(最起码从合理成本的角度来看是如此的)。因为假设一个企业并没有分担这项服务的成本,因此被这项服务排除在外,而这项服务又确实能提供对它有用的信息,那么把这个企业排除在此项服务之外,就很可能使它丧失了一次科技创新的机会,而没有提高这个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或产品附加值,由此使社会丧失了获取巨大收益的机会,这就是把这个企业排除在外的机会成本。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这项服务具有非排他性。
3 不同公共产品提供主体的效率分析
萨缪尔森的公共产品最佳供给模型假设存在一个万能的计划者,他知道每个人为了消费公共产品而愿意支付的价格。然后把这些价格反馈到总计划中,计算出整个经济的各种公共产品的组合。在仅有公共产品和少数消费者的经济中,每个个体承担生产公共产品所需成本的份额可能相当大。随着群体规模的扩大,个人为公共产品承担的成本减少许多,以致他即使不出资,公共产品的供给也不致减少。对于公共产品来说,个体数目较多,个体扭曲偏好的动机比人数较少时强。
现在分析一个政府政策。假设政府决定组建一个部门为企业与科研单位进行信息中介服务。组建的新部门的一切费用由企业负担。假定企业以年产值的一定比例P为该部门上缴费用,来承担该部门运营成本。而政府面对的企业有两类,一类对该部门提供服务的偏好很大,如装备制造业,另一类对该部门提供的服务的偏好比较小,如服装业。
政府最初的设想是根据两部分偏好不同企业的不同需求确定不同类企业的P值,确定公共产品的供给量Q*,Q*定下来后再根据不同的需求曲线确定P1、P 20对于偏好大的那类企业,P大些,对于偏好小的那类企业,P小些。此时,公共产品的供给达到了帕雷托最优。
但事实上,D1类中的企业可能会有这样的考虑,即,由于公共产品的成本由大量的企业负担,而自己所承担的份额是很小的,所以自己的决策不会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有影响。于是,如果自己隐藏自己的偏好,将自己伪装成D2类的企业,则自己在享受相同水平的公共产品水平条件下,自己承担的成本减少了,即由原来的P1降到P20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需求曲线D1就发生偏转,成为D1,而总的需求曲线D也发生偏转,成为D′,此时该部门愿意提供的公共产品水平为Q′,降低了Q的供给水平,偏离了真实情况下的最优结果,造成了三角形ABC的效率浪费。而在极限情况下,可能所有的企业都隐藏自己的真实偏好,假装自己对该部门提供的科技咨询服务不感兴趣,以为会有其他企业负担该公共产品的成本,而自己坐享其成。此时总的需求线就成为过零点的垂线,与S交于P轴,此时公共产品的供给量为零,意味着政府此项计划根本无法实施。
在这种尝试失败后,政府决定不再顾及企业的偏好区分,对所有企业确定相同的P轴,此时的情形如图2。
假定政府决定公共产品的供应水平为Q*,而两类企业将要分担的成本严在P1、P2之间。此时政府服务为C点,则对于D1类企业来说,由于供给水平不足而产生的效率损失面积为DCE,而对于D2类企业来说,由于该公共产品供给水品高于其需求而产生了浪费,相应的效率损失面积为ABC。
由上面的分析可见,由政府来提供一种公共产品,要么面临无法实施的尴尬境况,要么就会存在效率浪费问题。
如果政府改变策略,把这个为企业提供科技信息咨询服务的供给职能交给行业协会来进行。假设:①行业协会确实能准确地反映成员企业的偏好,并诚实地为会员企业提供公共产品;②行业协会数目足够多,能提供足够多样化的公共产品供应水平;③企业能自 由地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适合的行业协会并加入。
如图3,其中D1、D2分别是两类企业的需求曲线,S为该公共产品的供给曲线。D1、D2类企业分别加入两个不同的行业协会,此时,这两个行业协会根据所服务的这类企业的需求曲线来定出不同的P1、P2和提供不同水平的公共产品Q1,Q2此时经济达到了帕雷托最优,不存在效率浪费的问题。
由图3我们发现,两个行业协会如果提供同质的公共产品的话,那么D2类企业的行业协会所提供的低水平的公共产品是对D1类企业行业协会所提供的公共产品的重复投资,造成了资源浪费。这说明如果两个行业协会提供同质的公共产品的话,仍会产生效率损失,但事实上它们提供的公共产品往往不是完全同质的,因为企业在选择自己要加入的行业协会时不仅要考虑自己要分担的成本与公共产品供应水平是否符合自己的偏好,同时也要考虑这种公共产品的品种组合是否符合自己的偏好,企业的选择是综合这两种考虑后作出最优的组合的决策。由于与政府相比,行业协会更接近会员企业,更加了解会员企业的效用与需求;同时,不同企业可以对不同品种、不同数量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对行业协会施加影响,以用多样化的公共产品组合来更好地服务会员企业。可见,能供给更加多样性公共产品也是由行业协会比政府更有优势的地方。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是当务之急,而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对现有生产能力与科研能力进行整合又是重中之重,所以有必要在生产部门与科研部门之间建立一个媒介,来提供科技信息咨询这种公共产品,而由行业协会提供这种产品显然在效率上优于政府。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发挥由行业协会来分配公共产品的效率优势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行业协会确实能准确地反映成员企业的偏好,并诚实地为会员企业提供公共产品。使得由行业协会来提供科技信息咨询这类公共产品更有效率。
一、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提升过程
按照波特的理论[1],产业竞争优势是指一国的特定产业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创造出比其它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它可以直接表现为该国的产品价格低于或质量优于其它国家的同类产品。产业竞争优势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以较强的产业竞争力表现出来,集中体现了企业竞争优势和代表了国家竞争优势。
国内外已有不少关于科技创新、产业竞争优势的理论研究成果。本文作者曾构建了产业竞争优势评价模型[2],对中国医药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演化阶段进行了实证分析;黄文青[3]对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与循环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赵玉林,周珊珊等[4]基于新钻石模型对武汉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进行了评价;王家庭[5]基于中国30省区的数据对科技创新、空间溢出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张赛飞,邓强等[6]对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本文则以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为研究视角,分析科技创新对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提升作用,为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一)从绝对指标上看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提升
1.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整体表现。
从1995-2011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从业人员及出口额等总量指标都逐步提高,分别从1995年的965.36亿元、937.09亿元、53.55万人和528.41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23 576.3亿元、23 227.6亿元、361.49万人和14 265.7亿元,增幅达20倍之多[7],这也反映了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在逐步形成和提升。见图1。
图1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提升的表现
注: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2-2012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里面没有1996年和1997年的出口额数据
另一方面,1995-2011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总产值、从业人员、主营业务收入、企业数和出口额不仅绝对数量在增长,而且其占全国的比重一直位居首位。其中,出口额更是一直占全国总出口额的1/3以上,当年价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几乎也是一直占全国的1/4以上。因此,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在全国具有绝对竞争优势,而且主要是规模优势。见图2。
图2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主要指标占全国比重
2.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各细分行业的表现。
从当年价总产值和出货值两个方面分析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五大细分行业,即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在广东省及全国的发展情况。从当年价总产值看,1995-2011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总产值占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总产值的比重一直在50%以上,1995年和1999年甚至超过了70%,因此,相对于其他四个高技术行业而言,其具有绝对的优势。其次是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其占广东省高技术产业总产值的比重,平均也在30%以上,2003年超过了40%,因此,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在广东省也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相反,1995年至2011年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在广东省的优势并不明显,特别是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其占广东省高技术产业总产值的比重不到0.5%,另外,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占广东省的比重也不超过5%。见图3。
图3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5大细分行业总产值占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比重
从出口额的角度同样可以看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在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出口中具有绝对优势,两者之和占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出口额的95%以上;而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1995-2011年三者比重加起来不到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出口额的5%,具有相对劣势。见图4。
图4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5大细分行业出口额占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出口额的比重
(二)从相对指标上看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提升
为了更全面了解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情况,下面再从出口竞争力指数这个相对指标的角度进一步分析。
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其竞争能力的大小揭示了该产品所处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在这里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用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etition,TC)来衡量。贸易竞争力指数主要从产品的进出口的数量来分析某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具有简单、直观、明了等特点,能够快速反应产品在某一时点或连续某一阶段产品竞争力的变化。
高技术产业的贸易竞争力公式为:
式中:TC为高技术产业贸易竞争力指数;Ve为高技术产业的出口值;Vi为高技术产业的进口值。
通常,TC指标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除了经济膨胀、通货膨胀等宏观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它均在±l之间。当其值大于0时,说明竞争优势大,且越接近1越大,竞争力越强;小于0时,说明竞争力弱,指数越趋近于-1,其竞争力越弱。若TC≥0.8,则该产品具有很强竞争力;若0.5≤TC<0.8,则该产品具有较强竞争力;若0≤TC<0.5,则具有强竞争力;若TC=0,则该产品具有一般竞争力;若-0.5≤TC<0,则该产品具有低竞争力;-0.8
由于数据有限,本文只测算了2002-1010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高技术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见表1。
由表1可见,广东省高技术产业贸易竞争力指数只有2002年小于0,其余年份均是介于0和0.5之间,说明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具有强出口竞争力。
另外,与其他省级区域对比可以看出,福建、江苏、天津高技术产业的贸易竞争力略强于广东省,福建省高技术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最强。
二、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现状
科技创新就是基于科技的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它是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其越来越成为促进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力量。
(一)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投入增速明显
为促进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广东省经济的转型升级,近年来,广东省不断提高对高技术产业的R&D投入力度。广东省R&D经费内部支出在1995年只有1.735 3亿元,而在2001年超过了50亿元,2005年超过了100亿元,2008年超过了200亿元,2011年则达到了将近481亿元。同时,广东省高技术产业投入的新产品开发经费也是大幅度提高,由1995年的2.94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581.28亿元[7]。
相对而言,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也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是很大。而2011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分别为4.33亿元和1.21亿元,远低于2007年的22.54亿元和2.23亿元[7]。见图5。
图5 1995年至2011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投入情况
(二)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产出成绩斐然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专利申请数和拥有发明专利数在2011年分别达到39 338项和45 172项,达到历史最高值。
同样,近几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新产品产值和新产品出口额也得到大幅度提升。2011年的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新产品产值和新产品出口额分别达到7 408.07亿元和4 283.09亿元,也创下历史记录。见图6。
图6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各项科技产出指标
三、科技创新对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提升的测度
通过前述分析可知,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和科技创新能力都得到极大提升,但科技创新对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提升作用又如何呢?下面我们来进行具体分析。
(一)科技创新提升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测度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们,科技已成为生产力的要素之一,而且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远远超过劳动力和资本这两大传统要素。同样,本文认为科技创新在广东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提升过程中是内生变量,因此在建立模型时把其作为单独的变量考虑进去。
用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为解释变量,以广东省高技术产业总产值为被解释变量,取1995-2011年之间的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OLS法)进行回归分析。由于对各时间序列取对数后不影响变量之间的关系,而且对经济时间序列取对数后可以避免模型的异方差,因此对指标的原始数据都取其自然对数,建立双对数函数模型进行计量检验:
ln Y=c=a ln X(2)
式中:Y为解释变量广东省高技术产业总产值;X为被解释变量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a=d(ln Y)/d(ln X) ,即为科技创新对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提升所作的贡献。运用Eviews 7.0经济计量软件进行计算,得到回归模型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投入的增长与其竞争优势的提升正相关。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每提高1%,就可以促使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提升0.661 7%。
(二)科技创新提升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各细分行业竞争优势的测度
采取上述同样的方法和模型,分析科技创新对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各细分产业竞争优势的提升作用。
以Y表示被解释变量广东省高技术产业i总产值的增加;ci表示广东省高技术产业i的常数;ai表示科技创新对广东省高技术产业i竞争优势的贡献度;Xi表示解释变量广东省高技术产业i的R&D经费内部支出,建立双对数模型
式中:i=1,2,…,4。i=1时代表广东省医药制造业,i=2时代表广东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i=3时代表广东省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i=4时代表广东省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由于1995-2011年广东省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数据不全,无法进行回归分析。所以,在此就不再计算科技创新对广东省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贡献度。
四、结论与建议
第一,加大研发投入强度,进一步提升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
从上述分析可知,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投入的增长与其竞争优势的提升呈正相关。虽然近些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总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但其研发投入强度却不到2%,远低于发达国家的20%。因此应不断提高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进一步提升其竞争优势。
第二,提高研发投入产出水平,加强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近些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出现下滑,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更多地用于了先进设备的引进,而这是不利于广东省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因此应加强广东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工作。同时,也要加强研发投入经费的管理,提高发明专利授权数,因为这是研发使用效率的一个重要标志。2009-2011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发明专利数占专利申请数的比重分别是68.06%、72.77%和65.99%,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因此要继续保持这种优势,合理支配研发投入经费。
第三,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和升级。
虽然广东省是全国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大省,拥有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拥有华为、中兴和腾讯等一大批创新型电子信息产业,但是其众多关键的技术和产品仍主要靠进口解决。在全球家电制造产业链上,广东省的家电产品也一直在中低端徘徊。因此,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和升级,重点发展规模超千亿元的软件、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群。同时,也要大力发展以技术创新为主要驱动力,极具产业包容性的智能家电,实现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和升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广东省高技术产业。
[ [6] 波特 迈克尔.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768.
[2] 张倩男.中国医药制造业竞争优势演化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9(6):4348.
[3] 黄文青.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与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1):2941.
[4] 赵玉林,周珊珊,张倩男. 基于科技创新的产业竞争优势理论与实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88100.
[5] 王家庭.科技创新、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30省区数据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2(11):4954.
[6] 张赛飞,邓 强.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125130.
关键词:中国制造;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
无论是在传统行业,或是在高技术含量的现代制造业中,我国制造业企业与国外优秀企业相比,利润水平上都存在巨大差异。目前中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大约为发达国家的1/17。有分析报告把中国制造业这种利润水平不高的增长称为“悲惨式增长”。虽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其深层原因而言,主要还是我国企业的制造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较弱。如何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的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1 我国制造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本文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由于制造业中涉及的行业比较多,必须遴选出具代表性的行业。张华胜研究中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时在选取代表性行业时考虑了三个选择指标,一是工业总产值,其反映了行业的规模;二是年末从业人员的数量,其反映的是不同行业吸纳就业人口的程度;三是工业增加值,其反映了不同行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本研究也根据这三项指标选择了13个行业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见表1。
表1的数据显示,从总产值在行业所占比重看,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表现较为突出。除了上述几个行业外,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在行业所占比重的指标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纺织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在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指标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也有不俗表现。以上情况表明,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中技术含量较高的通信、计算机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以及以电力、石油为主的能源工业已成为我国工业的主导产业,我国制造业结构有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特点。但从吸纳就业人员的角度看,传统的以冶金和纺织工业为主的原材料和低技术加工工业仍然起到很大的作用。
2 制造业科技创新投入分析
2.1 技术创新的基础设施条件投入
2.1.1 企业科研机构建设
一个企业是否拥有科研机构成为判断企业创新取向的一个重要指标。表2显示,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拥有科研机构的企业所占比重为24。3%,相当于每4家企业才拥有1家科研机构,这个比率是比较低的。虽然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企业科研机构在行业所占比率高于全国企业的平均水平,但是企业拥有科研机构的数量仍然是不高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拥有科研机构的数量最低,这显然是与我国电力科技发展规划不协调的。改革开放以来,电力行业先后制定了从“六五”到“十五”电力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我国电力工业在新的发展模式下业已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若电力企业仍然缺乏稳定的科研机构,就很难取得技术主导,进而就很难获得核心竞争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医药制造业企业拥有科研机构数在所有行业中是最高的。医药制造业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低污染的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药制造业发展较快,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升,跟该行业企业重视科研机构建设有关。
2.1.2 技术设备投入
微电子控制设备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不仅反映了企业的设备水平,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的知识技术水平和信息化水平。表3显示,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微电子设备占生产经营用设备的比重已达到了13.1%,其中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为最高,达到了35.5%,其次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达到了22.2%,其它行业如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都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说明我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实施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同时也应注意,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这样的能源工业企业微电子设备占生产经营用设备的比重竟然只有2%,这种现状急需改变。
2.2 科技创新经费的投入
表4显示,在各种科技活动的经费来源中,企业资金的比重最高,在13个主要行业的企业活动经费来源中企业资金都占到了80%以上,最高的接近95%;其次是金融机构的贷款,而政府资金则是排在第三位。这表明企业的科技活动主要还是依赖于自有资金,政府的资金投入非常有限。而有关的研究发现,我国政府对企业的直接资助和对行业研发机构的资助都会促进企业自身科技投入。因此,要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应该构筑政府和企业双重投入机制,依靠管理体制创新,充分发挥财政科技经费导向作用,积极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这才是全面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和进步的有效途径。
此外,研究与开发活动被认为是创造新知识的最主要的活动,因此产业的R&D经费强度被作为衡量产业技术密集度和技术先进性的重要指标。表5显示,从全国工业企业的情况看,研究与开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0.8%。技术含量越高的产业,R&D经费强度指标亦相对较高,其中医药制造业R&D经费强度指标最高,达到1.8%。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最低,均只有0.1%,甚至都低于传统的纺织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若不引起重视,将会对这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
2.3 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的投入
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是实施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反映了企业整体技术水平的高低。表6显示,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整体来看,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只有5%。虽然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的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均高于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但其比重均不超过10%,比率仍然很低。
3 创新产出
专利是企业科技活动的重要产出之一。表7显示,2007年,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专利申请数达到了95 905件,是2000年时数量的三倍多。其中
专利申请量较大的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行业。但在专利申请中,知识含量较大的发明专利所占比重较低,仅占37.61%,这表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处在较低水平。同时,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户均拥有的专利数太少,特别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纺织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户均拥有的专利数还不到1项。
此外,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新产品出口额占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等指标也是衡量企业创新产出的重要指标,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创新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都是属于新产品产值比较高的行业。从制造业的整体情况看,新产品出口额占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23.60%,不到1/4,其比率是比较低的。我国出口量较大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和纺织业,新产品出口额占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较高,分别达到了44.39%和35.33%。
4 结论与建议
4.1 我国产业结构正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在我国,要解决科技进步与劳动就业的矛盾,就必须正确处理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选择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既具有向知识经济转变的特征,也具有重化工等工业化发展高级阶段的特征,技术含量较高的通信、计算机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以及以电力、石油为主的能源工业已成为我国工业的主导产业,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特征明显。但是,相对于技术密集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吸收劳动力就业方面却有着明显优势。在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上,我们既面临发展高新技术的压力,同时又面临大规模劳动就业的巨大压力。
4.2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实施取得初步成效,但某些行业的信息化程度还很低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这些产业,以信息技术的增量盘活这些产业的存量,是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途径,也是保持我国21世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具体措施是推广应用微电子技术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实现产品与服务的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同时,应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核心业务,实现业务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
4.3 我国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处在较低水平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使得“中国制造”名扬世界、中国产品行销全球的同时,“中国创造”却默默无闻、中国品牌限于国内,使得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应切实引导中国企业提高专利意识,彻底改变诸如轻创造重制造、轻自主创新重技术引进、轻技术革新重机制转换等观念。同时,要完善专利保护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件;简化申请专利的程序和手续;大力推行专利向市场的转化等。
4.4 科技经费投入还要进一步加强
一方面,政府要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要认真执行国家各种关于科技投入的要求,立法保证政府每年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要高于GDP、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同时要发挥地方财政的潜力。另一方面,要构建完善的科技投融资体系,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方式扶持制造企业的科技创新。
开放型区域作为制造业高度发达的重要社会经济承载区域,对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世纪60年代后,一些主要发达国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以知识为依托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将“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转移到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地区。
开放型区域面临挑战
资源紧缺,严重受到外部供应限制 开放型区域属于资源输入型地区,资源能源相对匮乏,各区域之间的能源争夺不断加剧;部分地区受干旱趋势和南水北调工程不确定性影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以江苏省为例,2005年江苏人均GDP已达2000美元,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2010年全省工业总产值将达到58935亿元,人口控制在7800万以内,区域对自然资源的总体需求进一步增大势在必然。
产品输出受国际市场影响 开放型区域属于外向型经济发展区域,企业运作方式多以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为主,也常被称为“出口加工型经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让东莞的出口制造业,尤其是玩具、纺织服装和制鞋业面临严峻挑战。不容忽视的是外向型中小企业,这类企业大多以初级代工为主,自身抵抗风险能力比较弱,在遇到经济环境动荡时容易遭遇危机。
加工治安早本身面临产业竞争、产品升级换代的挑战 产品绿色化发展趋势明显,国际市场绿色贸易壁垒越来越强,要求进一步强化食品、医药、电子信息类企业的环保责任,对开放型区域相关产业提出升级发展的新要求。我国东部沿海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产业大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环节,研发、设计和营销、品牌等环节较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废弃物综合利用能力低,节能藏排任务面临严峻挑战 开放型区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大部分区域污染防护的设施建设水平较低,导致加工制造产生的大量废弃物滞留本地。造成了对当地环境及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面临着由“世界工厂”变为“垃圾场”的严峻挑战。
土地激情虐严重束缚区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开放型区域面临土地资源紧张的束缚,存量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对土地的依赖性很强。例如,珠三角大部分市已显现有建设项目无地可用的窘境。如东莞目前可供利用的土地不足40万亩,按照每年消耗3万亩的速度,十几年内就将耗尽,土地资源紧张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
技术、资本等软要素的整合能力低 开放型区域缺乏先进的核心技术,生产率低下,很多企业没有技术来源,一半以上大型企业没有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大多数企业选择从国外买技术的方式进行生产,只能进行低级加工制造,产生较低的附加值。另外,对外资的依赖性强,如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大量外资企业纷纷撤离东莞,将资金和生产线转移到中国内地及印尼、缅甸、越南等地,造成东莞当地大量的外向型资金密集型企业纷纷倒闭。
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
开放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应主动应对全球产业格局变革、区域竞争加剧和资源环境约束挑战,重点强调功能空间布局的集约共生、产业自身的生态高端、输出产品的绿色健康,强调政府、企业和个人消费的绿色化。
大力发展资源集约利用的设施体系建设 开放型区域应积极坚持开源节流并重的原则,通过调整资源结构、应用先进技术、加强行为管理等措施,增强前端环节资源能源供给能力,推进中端环节的资源集约化利用,推动末端环节的废物循环化处置,构建有利于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生产、输送设施体系和集约运营管理体系。如积极引入绿色能源,构建清洁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完善非常规水源利用的设施体系;完善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推动末端环节的废物循环化处置。
依靠内需拉动向内向型经济转化 开放型区域需要适当转变发展模式,由绝对优势的外向型经济向一定程度的内向型经济配合相对优势的外向型经济方向转化,从而充分拉动内需,提高可持续经济发展水平。如多渠道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鼓励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收入。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配合财政政策,适度增加货币供给量,满足经济持续增长的需要。
内生发展,提升科技创新等软要素支撑能力 借鉴先进国家制造业获得全球强大竞争优势的经验,大进大出型加工制造业区域应该重点提升科技创新等软要素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加快产业升级,发展先进制造业。首先,要建立技术层面的保障体系,在该类区域经济社会系统中,引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重点加强生产工艺技术创新,推进科技创新对清洁生产及资源回收处理的支撑力度。加快产品创新,开发各种节能环保类的产品,在当前国际竞争中争取领先地位。关注意识创新,培养绿色消费、绿色营销等社会观念。其次,建立创新环境的支撑体系,营造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培育科技创新人才的教育体制、吸引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环境和留住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对于企业来说,要充分把握对科技创新可持续化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使企业的发展目标、科技力量、管理方式、组织机构等都向可持续化转向。
辽宁特别是沈有雄厚的装备制造业发展基础和优势,是中国现代工业发源地之一。辽宁的装备制造业一半在沈阳,而沈阳的一半在铁西。作为有着近一个世纪工业文明史的铁西工业区,在“一五”“二五”时期就已成为国家重点重化工业基地,不仅创造出中国工业史上500多项第一,更有“共和国装备部”和“装备制造业之都”的美誉。目前铁西区内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共有90大类,1000余个系列,近万个品种,装备制造业产值已占全省的22%以上。可以说,铁西代表着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是辽宁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的核心区域。同时,经过近几年的超常规发展,铁西初步走出了一条改造振兴的新路,成为老工业区成功改造的典范。现在,区内装备制造企业大量聚集,拥有沈阳机床集团、沈鼓集团等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内“排头兵”企业,吸引了美国GE、日本三菱等3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此投资建厂。而且,国家高度重视以铁西为发展龙头的沈西工业走廊建设,其重大战略意义和极强发展后劲对于形成符合国家新型产业基地要求的区域发展格局,迅速提升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整体经济实力和对外开放水平,具有集中辐射和引领带动作用。因此,找准相应的对策措施,加速推进以沈阳铁西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建设,在“十一五”时期,将铁西打造成具有较大规模体量、产业结构合理、自主研发能力较强、具有世界影响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是辽宁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的最佳依托。
积极推动综合配套改革和制度创新,为装备制造业聚集提供更加良好发展环境。要推进装备制造业这一关系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产业的聚集,首要任务就是要形成具有布局相对集中、企业关联度较大的产业聚集地带,在具备聚集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创新、配套协作等其他效应的显现。积聚并释放这些产业聚集优势,需要国家、省市政策的大力扶持,为装备制造业聚集提供最根本保证。国家制定的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以及沈阳市将铁西区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的战略举措,为铁西老工业区的再次腾飞、装备制造业的高度聚集创造了基础条件。近几年,国家又给予了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很大的政策支持,豁免了企业历史欠税、帮助重点企业股权、债权进行“缩水回购”,并且拟命名沈阳市铁西区为“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示范区和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这一系列优惠政策进一步减轻了企业负担,优化了企业资产,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注入了强劲动力。为进一步加速装备制造业发展,建议把以铁西为发展龙头的沈西工业走廊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并将规划建设面积达850平方公里的沈西工业走廊与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新区一样,确定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铁西可利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条件,在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企业产权制度、金融制度、用地制度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为促进装备制造业的聚集和加速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此外,还应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政府投入、商业化运作等多种形式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在交通、运输、能源等各方面为装备制造业聚集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满足招商引资与入区企业建设、生产的基础需求。
全面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继续吸引装备制造产业加速向铁西聚集。国内外许多地区的成功发展经验表明,通过全面开放把特定类型产业在区域内聚集起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是发展区域经济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日本东京的装备制造业集群、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集群、我国珠三角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区,都是通过全面开放促进产业聚集的发展模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铁西几年来的大发展、快发展也是得益于始终坚持全面开放。铁西把区内企业整体搬迁改造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产业空间布局与产业链条优化重组结合起来,并利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出口加工区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企业和资本入驻铁西,初步形成了聚集规模优势。下一步全面开放战略的实施应针对薄弱环节及发展的关键部位展开。铁西应加快吸引更多世界500强企业及跨国公司总部向铁西聚集,进一步提高整体实力,解决虽聚集了以沈阳机床、沈鼓集团为代表的众多装备制造企业,但缺乏具有极强影响性和带动力的世界级企业和行业牵动大项目的问题;应千方百计使国内外装备制造产业的先进技术、装备、人才和资本向铁西聚集,解决装备制造业尽管已形成了重装、汽车及零部件、火电、化工、交通等众多产业、门类较齐全,但普遍存在着产业发展水平不高,核心技术不强,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应加快基础配套园区和专业产业集群向铁西聚集,解决尽管专业园区和仪器仪表、模具、铸锻等十大产业集群虽已初具规模,但尚未构建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有效协作配套体系的问题;应加速以交通、物流、金融、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生产要素向铁西聚集,解决铁西目前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远远不能满足企业不断增多和对物流、交通运输需求增加的问题。这些薄弱环节的有效解决将促进区域内资源和要素的自由流动,最终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装备制造业聚集的核心竞争力。要打造世界先进装备制造聚集区,仅靠简单的聚拢是无法实现的,必须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产业聚集的实质就是生产要素不断聚集与创新的过程。铁西近几年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高,目前拥有一批国际知名产品,数控机床、盾构机已经具备了与国外企业竞争的实力,高压开关产品的制造技术已经跻身国际先进水平,100万伏特高电压开关设备技术填补了国际上在电网工程应用中的空白,实现了国家电网建设的历史性突破。并且有沈阳机床、沈鼓等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数控机床、鼓风机等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近20万平方米。但整体来看,仍然是核心技术引进的多,关键部件依赖进口产品多,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装备少,企业的科技投入不足,自主研发能力不强,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不够。要解决这些问题,全面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科技创新水平,应逐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政府、研究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机构等组织构成,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组成战略联盟或各种合作,形成具有聚集经济效应和大量知识溢出的经济网络,使参与者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长期可持续,能够产生巨大的创新集合效应。装备制造业是事关国家战略的基础性产业,政府在科技创新方面应给予有效的、长远的、具有牵动性的激励政策,为基础科学发展与前沿技术和创新经济研发提供支持保障。在铁西可考虑设立装备制造业发展基金,包括装备制造业振兴基金和重大装备研发风险基金,主要用于扶持国有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提高国产成套装备的竞争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提升;作用;凸显
高新技术产业是利用高新技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单位的集合,具有知识、技术高度密集的特点,能够有效提升区域科技实力,带动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近年来,漳州市积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加快推动科技资源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技术创新特别是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2011年,漳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单位数355家,产值581亿元,比上年增长29.1%,高新技术产业创造增加值15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56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9%、28.7%;实现利润总额62.63亿元,比上年增长26.8%;高新技术产业出口额125亿元、申请专利812件、其中发明专利228件,分别比上年增长10.7%、25.9%、68.9%,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快速、健康发展趋势。
一、发展特点
1、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一是产业规模逐步扩大。2011年,漳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单位355家,比上年增长14.1%;实现总产值581亿元,比上年增长29.1%;创造增加值154亿元,比上年增长28.9%。二是就业队伍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对劳动力的需求持续扩张,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就业队伍不断壮大。201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74824人,比上年增长12.2%。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占同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和城镇以上从业人员比重分别达19.6%、16.0%。
2、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按行业分类,主要分布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五大行业。其中,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产值458亿元,比上年增长29.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85亿元,比上年增长37.6%;医药制造业产值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3%;医疗器械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产值9.9亿元,比上年下降2.1%;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产值9.7亿元,比上年增长59.9%。
3、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一是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增多,比上年增加了22家。二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专利数量快速增长。2011年,漳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专利申请数812件,其中发明专利228件,分别比上年增长25.9%和68.9%。三是企业科技创新产出快速增长。2011年漳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29.1%和28.9%。企业在多个领域中实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
4、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凸显。高新技术产业是利用高新技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单位的集合,具有知识、技术高度密集的特点,能够有效提升区域科技实力,拉动地方综合经济的整体提升。2011年,漳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581亿元,占同期规模工业总产值的24.1%。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创造的增加值对全市工业增加值、GDP贡献率分别为了26.7%、10.2%,拉动同期工业增加值、GDP增长6.4和2.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工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对全市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存在不足
1、创新意识不强。部分企业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观念,满足于维持现状,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进行自主创新、实现技术储备的能力和危机感不够强,对技术创新上缺乏足够的重视,资金、科研力量等方面的投入相对不足。
2、行业发展不一。一是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强劲。2011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实现产值9.7亿元,同比增长59.9%,行业发展动力强劲。二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三大行业平稳较快发展。2011年三个行业实现增加值分别为458、85、14亿元,分别增长27.9%、37.6%、35.3%,行业发展呈现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三是医疗器械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出现下降。2011年,漳州市医疗器械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虽然在全市各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下降2.1%的不良趋势。四是仍有多个行业目前还处于空白状态。
3、县域间发展不平衡。2011年漳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主要分布在芗城区、龙海市、南靖县三个县域,共实现产值438亿元,占全市75.4%,主体作用突出。其中芗城区、龙海市产值分别达到233亿元、138亿元。特别是芗城区的产值占到全市产值的40.2%,在漳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起到挑大梁的作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最少的华安县仅1.4亿元,仅为芗城区的0.2%,相差231.6亿元。
4、研发经费投入不足。产业投入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尤其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显得更为重要。国际上通常用R&D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来反映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实力。我国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要求企业R&D投入大于其主营业务收入的3%,而漳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的R&D投入强度不足1%。201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0.78%,远远低于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2.5~5.0%的水平。
5、人才供需矛盾突出。漳州市科技人才总量一直偏低,企业科研人才缺乏,特别是具有开拓型的高层次科研人才缺乏,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制约漳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瓶颈。一是企业科技人才短缺。2009年以来,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社会总人口的比例均在2%以下,通过计算,2009年、2010年、2011年占比都为1.2%,科技人才总量偏低。二是科技人才分布不够合理。从2011年漳州市高新技术产业R&D人员分布上看,分布在试验与发展领域和应用研究领域R&D人员折合全时单量分别为5063人和115人,占比分别为97.8%和2.2%,基础研究领域目前仍为空白。
三、对策建议
1、重视科普教育,提高思想认识。一是加强科技知识培训,在漳州市辖高校开设专门班、专业课,加强对新技术的培训,把科技人员培养成为科技研发的行家里手,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二是宣传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动员引导各级科研单位和企业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和敢闯敢干敢冒风险的意识,积极开展创新活动。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逐步形成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要以发展规划为引导,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将各种生产要素向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重点行业集中,将高新技术企业逐步向开发区和各种工业园集中,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强整体抗风险的能力,使之成为漳州市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
3、发挥各级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鼓励企业积极创造条件,尽快成为省定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政府相关优惠政策,以加快企业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为落后的县(市、区)要加大推进高新技术化的进程。
4、强化政策扶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一是进一步发挥财政投入政策的导向作用。制定出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政策,逐步增加财政对科技的投入。二是进一步发挥税收政策的激励作用。严格落实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如,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扣除政策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三是进一步发挥商业金融政策的支持作用。深化银企合作,促进更多的银行制定出台支持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建立和完善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的信用担保体系,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切实支持企业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5、优化人才建设,进一步为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一是加强宣传和引导,营造爱才惜才的浓厚氛围。把“招才引智”工作放到和招商引资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形成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二是完善制度和机制,畅通科技人才引进渠道。加快建立人才选聘机制,为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提高科技创新人才的待遇,吸引科技创新人才到漳州发展,鼓励优秀人才进入企业和研发机构开展创新活动。三是注重培养和使用,确保人才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通过课题攻关、项目转化、学术交流、外派培养等渠道,使科技人才不断发挥创新作用。
参与文献:
[1]郭善耘.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研究报告[J].海峡书籍,2011.
关键词后工业化;上海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
近年来,受到产业结构调整、外部需求不振、全国产能过剩以及要素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影响,上海制造业表现持续低迷,2016年上半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已经下滑至26%,距离“十三五”规划纲要中25%的“底线”仅一步之遥。曾经风靡一时的“上海制造”似乎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风采。在上海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的后工业化时代,上海的制造业究竟何去何从?“上海制造”应该如何重新崛起?本研究将通过对上海自身特点和产业结构的分析,结合国际城市的先进经验和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就这些问题给出答案和建议。
一、制造业是上海未来五年发展不可或缺的“压舱石”
1.从对经济的支撑作用看,制造业是防止经济波动的“稳定剂”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相对于金融、房地产等虚拟经济而言,制造业的发展更为稳定,不容易受到外部市场和环境的干扰。因此,扎实的制造业基础,是应对经济波动、稳定城市就业、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稳定剂”。以上海近10年的数据为例[1],相较于金融和房地产业而言,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的波动幅度明显较小(见图1)。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上海以金融为主的服务业发展受到较大冲击的背景下,上海制造业为全市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以2010年数据为例,当时上海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38.1%,但当年制造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了66.6%,“稳定剂”的作用可见一斑。
2.从对标国际城市看,在人均GDP2万美元以上阶段保持25%的制造业比重是必要的从国际大都市的经验来看,保持一定比例的制造业是城市稳定发展的重要砝码,尤其是在人均GDP为2万美元左右的后工业化阶段,保持25%左右的制造业比重是非常必要的。以新加坡为例,从1990年至2005年,新加坡人均GDP从1万美元提升至3万美元的15年间,其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均保持在23%以上,特别是在与上海近期人均GDP相近的1990~1995年这5年期间,其制造业占GDP比重一直稳定在25%左右(见图2)。即使是到2014年人均GDP已经超过5万美元的时期,新加坡的制造业比重仍保持在18%的水平(见图3)。由此可见,在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的后工业时期,保持25%左右的制造业比重是相当必要的。
3.从上海自身发展实际看,广阔的郊区是制造业发展的主战场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本身就存在着内部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郊区和中心城区的资源情况和产业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虽然上海整体上来看土地资源非常稀缺,但在广阔的郊区,仍存在适合制造业发展的土地空间。此外,相较于中心城区服务业高度发达的现状而言,郊区还处在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在未来五年仍应把制造业作为发展的重点。一方面,从大都市产业空间布局规律来看,金融业、文化创意产业、科技产业、制造业等四大产业布局总体呈现“3、8、12、15”的特征,制造业通常分布在距市中心15公里范围之外,即上海的郊区。由此可见广阔的郊区是适合制造业发展的主战场。另一方面,近年来的实践表明,郊区大力发展服务业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以商办楼宇的数据为例,原静安区的商办楼宇空置率一直控制在5%以内,而奉贤全区48栋商务楼宇中,空置率超过50%。因此,依据目前上海产业空间布局集聚规律和土地资源情况,未来五年,上海的郊区非常适合也必须依靠制造业的稳定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上海仍有保持一定比重的制造业的必要。
4.从上海服务国家战略看,制造业是建设科创中心必须依靠的扶梯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赋予上海的重要战略任务,不仅关乎上海的未来,也关乎整个国家的未来。因此,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不是打造“盆景”,而是做成“苗圃”,要培育成“森林”。对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要求中就重点强调了“要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如果过快地实行“去工业化”,上海就失去了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就无法为科技创新成果进行中试和产业化提供“足够肥沃的土壤”,这些科技创新成果也就无法真正落实到产业发展上,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国家战略任务自然也就难以完成。由此可见,制造业是上海建设科创中心必须依靠的扶梯,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保留适当比例的制造业是上海完成国家战略要求的必要基础。
二、后工业化时代上海制造中心崛起必须坚持“三个体现”和围绕“四个方面”
未来五年,处在后工业化时代的上海制造业的发展,应坚持“三个体现”的原则,即“体现国家战略、体现支持城市功能和体现推动转型升级”。同时,还要结合国际产业发展趋势和自身特点,紧紧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这“四个方面”下功夫,争取早日实现“上海制造”的重新崛起。
1.高端化:打造占据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的“上海制造”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任务来看,上海未来重点发展的制造业,必须是技术含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引领全球制造业发展新趋势、占据创新链高端的先进制造业。如极限制造、石墨烯材料、卫星应用及位置服务相关设备制造、机器人、3D打印、航空航天和海洋装备制造等。从上海落实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参与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使命来看,未来五年上海制造业应着力向全球产业链高端迈进,切实抓住全球产业链中“微笑曲线”两端,努力提升上海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价值,时刻警惕高端产业低端化,避免重复以往“两头在外”的低端制造模式。从上海资源约束和综合成本高企的自身条件来看,未来应重点发展的必须是附加值更高、要素投入产出效率更高,占据价值链高端的先进制造业。如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产业和高附加值都市型产业等。2.智能化: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向智能化、数字化和个性化发展随着以机器人、3D打印和数字制造等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发生新一轮调整,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加速转变的趋势日益凸显。上海制造业要提升全球竞争力,就必须牢牢把握这样的变化趋势,在未来五年应着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在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全产业链环节全面融入新型的智能技术和数字技术,深化机器人、3D打印、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和创新,全面提升制造业重点行业和企业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2],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向智能化、数字化和个性化发展。
3.绿色化:加快淘汰和转移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的相对劣势产能“十三五”期间,上海整体发展受到土地、能耗、人口、环境等多重底线约束,“上海制造”要实现绿色化和集约化发展,就必须快速提升要素投入生产效率。因此,上海必须要在未来五年加快淘汰资源能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较低的“相对劣势产能”,从而为附加值和效率更高的新兴产业腾出更多环境和资源空间。一方面,上海应在钢铁等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的重化工业方面“深度挖潜”,争取淘汰更多相对劣势产能。以钢铁行业为例,其平均单位产值能耗远远超过制造业的平均水平(2013年上海市钢铁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单位产值能耗为整个工业平均值的5.25倍)[3]。同时,由图4可知,和东京、纽约等国际大都市相比,上海钢铁业占比依然偏高(近年来东京、纽约的钢铁业占制造业比重长期维持在2%左右,而2015年上海钢铁产业占工业比重为3.49%,相比而言明显偏高)。另一方面,上海还要加快推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二次转移”。2014年上海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仅是纽约、东京的约1/6和1/4,因此必须尽快淘汰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以提升劳动力的投入产出效率。加工制造业曾在上海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成本上升和要素供给条件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本市已不具备大规模发展条件。近年来,尽管广达、昌硕、“四英”等代工型企业加速向市外转移,但退出进程不如预期,仍有空间。未来五年,上海应把握全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制造业整体布局调整的契机,充分利用“东西联动”效应,加快推进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向市外的“二次转移”。
关键词:滁州市;制造业转型升级;问题对策
滁州,安徽省省辖市,位于皖东江淮之间,与南京市山水相连,是南京“一小时都市圈”主要成员和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重要一翼。2015年实现生产总值1305.7亿元,总量居安徽省第5位。人均GDP达32634元,工业化率为46.8%。对于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滁州来说,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是强大的工业、强大的制造业。如何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握这次转型升级机遇,促进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对滁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滁州市制造业发展现状与成效
(一)制造业规模和实力大幅提升
“十二五”以来,滁州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工业迈上了快车道:2011~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连续5年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2011~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连续四年跨过300亿元、400亿元、500亿元、600亿元台阶。其中2014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95.9 %,比2011年提高1.9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1年的42.6 %上升到2014年45.1 %,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已成为滁州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见表1)。
从规上工业中制造业主要指标变化情况看其实力稳步提升、效率稳步提高。制造业总产值由2011年的1470.7亿元上升到2014年的2174.4亿元;制造业资产总计由2011年的758.4亿元上升到2014年的1461.8亿元;制造业从业人员数由2011年的168632人上升到2014年的228369人,劳动生产率由2011年的21.6万元/人提高到2014年的23.4万元/人(见表2)。
(二)初步形成了六大主导产业
进入新世纪,滁州市初步形成了家电、硅基材料、化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装备制造、新能源六大主导产业。与2010年相比,2014年六大支柱产业规模企业由561家增加到929家,实现产值由736亿元增加到1587亿元。2014年先进装备产业总产值突破700亿元,农副产品深加工突破400亿元,智能家电产业近400亿元,新型化工产业近200亿元。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企业数达到223家,居全省第3位,产值421.9亿元,居全省第6位。高新技术企业463家,实现产值1025.2亿元,占规模企业产值比重36.5%,居全省第3位。
(三)制造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进入“十二五”,滁州市制造业着手在扩大总量的基础上调结构,在加快速度的基础上转方式,在做大规模的基础上促升级。
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近年来,加强对水泥、玻璃等行业的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化解过剩产能。
二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智能家电基地、新能源汽车、健康营养、轨道交通装备等一批成长性好的产业基地。
三是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科技投入产出不断增加。滁州市R&D经费投入强度由2011年的1.08上升到2014年的1.72;万名从业人员科技人员比例由2011年的13.15人上升到2014年的26.76人。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增长迅速,万名从业人员专利申请数(项)由2011年的13.46项上升到2013年的26.88项;万名从业人员专利授权数由2011年的7.81项上升到2013年的10.80项(见表3)。
二、滁州市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滁州市制造业发展迅速,但是与全国、全省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制造业总量较小
2011至2014年滁州市制造业企业个数、制造I总产值、资产、从业人员人数纵向比增长较快,与安徽省名列前茅的合肥市、芜湖市相比,体量明显较小。2014年滁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558.8亿元,是合肥市的26.5%,是芜湖市的40.2%。
(二)产业结构层次不高
制造业核心问题是在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大部分企业产品附加值较低,依然处在产业链的低端。一些传统产业,比如水泥、玻璃等行业的企业面临劳动力、资源、环境成本等压力陷入经营困境,订单大幅锐减,产品价格不断下降,产能过剩,产业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新常态下企业靠拼资本、拼资源、拼环境,走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老路,难以为继。
(三)产业发展较为松散
2016年10月份,对滁州市部分县市区的开发区、工业园区进行了调研,发现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领军企业不多。二是大企业原材料、零部件与服务,本地化程度不高,本地配套能力不强。三是缺乏企业家、领军人才和专业人才,企业研发能力相对较弱。这些问题已影响到滁州市产业竞争优势的确立。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关键在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有四个基本要素:一是生产要素条件,二是市场需求条件,三是相关支撑产业,四是企业结构、战略与竞争。二个附加要素:政府行为与发展机遇。基本要素形成的“钻石模型”之间相互作用,有利于企业获得规模经济与技术扩散,有助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集群还降低了新企业进入壁垒。因此,滁州市要获得产业的竞争优势,必须从产业集群抓起,从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配套、人才与企业研发能力等产业集群基本要素着手,强化产业集群建设。
(四)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制造业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品牌、创新能力不足等制约滁州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一步凸显。一是创新人才不多。2014年滁州市R&D人员7563人,在安徽省虽位列第6位,但只是合肥市R&D人员的15.6%。滁州市每万就业人口中从事R&D活动人员26.76人,低于安徽省平均水平。二是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滞后。2014年滁州市规模以上大中型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44.2%的企业建立了科研机构,合计达到68个,较上年下降了7.4个百分点。研发活动的覆盖面还处较低水平。2014年滁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机构覆盖面仅为21.5%,虽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但是还有近八成以上的企业都没有研发机构。目前尚没有一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国家级企业研究中心有44个,滁州市只有中国扬子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2家。三是科技投入不足。2014年滁州市R&D投入强度1.72,在安徽省位列第7位,低于安徽省平均值1.89,远远低于合肥3.11的水平。四是科技产出不大。从专利的申请量与授权量来看,滁州市与合肥市、芜湖市差距较大。2014年滁州市专利申请量仅为合肥市的29.9%、芜湖市的44.5%,专利授权量仅为合肥市的24.0%、芜湖市的34.1%。五是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亟需改善。
三、滁州市制造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进入“十三五”,滁州市制造业面临总量不大,结构不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新形势下,滁州应进一步认识产业发展规律,走出一条符合滁州实际的产业升级道路。
(一)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因为成长性高、潜力大、带动性强,是撬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支点。滁州市提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培育一批百亿级、千亿级的新兴产业集群。目标已经明确,关键是要沿着科学的发展路径,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是规划领先。学习借鉴浙江省的经验,在制定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期规划纲要的同时,制定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将产业集聚区作为经济发展主平台。这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将开发区作为经济发展主平台是有区别的,产业集聚区更多聚焦产业集群的建设。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打造成产业集聚区的先导区和示范区。抓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需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减少抓到篮子都是菜的现象。二是龙头带动。一是做大做强既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积极帮助具备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申请国家“863”、“973”计划及各类科技项目;按照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和管理办法,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辅导和争取工作。二是围绕安徽省、滁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新型化工等产业领域的龙头项目、世界500强项目、上市公司项目、高校院所产业化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引进拥有核心技术和品牌的骨干企业、龙头企业。三是全产业链打造。当前,国际、国内投资区位向什么地方转移呢?向具有产业集群基础的地方转移。例如安徽艾美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总公司是福莱特光伏玻璃集团公司的原料供应商。当艾美特公司落户凤宁现代产业园后,福莱特公司新上的项目,也跟随落户在凤宁现代产业园。产业集群的基础好,就能吸引来更多的上下游企业和关联机构。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产业链完整了,产业集聚了,产业竞争优势就建立起来了。四是资金支持。争取省政府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用好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投资基金,鼓励社会资本、天使投资基金等各类股权投资基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
当前,许多传统行业盈利能力下降,企业开工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企业发力,政府给力,在推进转型升级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方面取得实际性进展,企业才能在逆境中谋求新的发展。转型升级重在打组合拳,分类进行改造升级;创新升级;购并升级。一是改造升级。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企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向价值链高端延伸。调研中,我们看到相当部分的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在市场中找到新的增长点。二是创新升级。促使企业经营由低端向中高端发展,不断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支持重点、优势产业中的企业走二次创新为主的道路,通过引进、借鉴、模仿,积累的创新能力,逐步走上原创道路。例如蓝德集团通过引进科创团队,研制出高端数控机床,成功地由传统行业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发展。三是购并升级。对大型企业,鼓励通过资本运作,增强创新能力。在企业兼并中获得核心技术、研发团队、品牌和销售渠道,从而提高产品挡次和产业升级能力。
(三)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
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源于科技进步,而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根本保证。滁州市要探索从农业大市向工业大市、由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的发展新路径,必须走追赶式创新发展之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一要制定创新引领战略。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抓手,依托企业主体,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开发和人才引进为支撑,围绕主导产业组建技术创新联盟,构建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二要优化创业创新的生态体系。一是政府提供精准化服务。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把“决策快、审批快、兑现快”作为滁州市的核心优势,着力为创新者、创业者打造“量身定制”的扶持政策和精准化服务;制定税收返还、租金减免等优惠政策等,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二是加快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优化创新环境。着力加快研发机构、产学研联合体、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打造更多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基地,为企业提供研发、工业设计、检测等服务,帮助企业提升创新研发能力。三是提供科技与资本共舞平台。通过政府性创投引导基金、产业母基金等,引导各类天使基金、股权基金、私募基金入驻开发区与产业集中区,与企业形成共生联盟。四是实现孵化与投资结合。积极构建“创业苗圃+加速器+产业园”的接力式孵化链条,为项目承担组织提供扶持资金,将项目孵化与企业孵化结合起来,实实在在地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三要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以信息经济为代表的新产业,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模式,以电子商务、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为代表的新业态,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新技术,加大在“四新”领域的投资力度,培育新的产能。四要借鉴浙江省建O特色小镇经验,聚焦特色产业,建立融合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激活小镇创新创业活力。
(四)打造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为适应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需要吸引大量的人才服务滁州的发展。一要制定专门政策,支持企业引进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机构,积极为企业搭建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加大领军人才引进与紧缺人才力度。调研中,一个企业负责人告诉我们,在探索“互联网+”的过程中,他们遇到的最大的难题不是资金问题、也不是厂房问题,而是专业人才紧缺的问题。他们希望政府能帮助企业招引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的专业人才。二要积极与知名院校合作办学,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滁州市在融入长三角、南京都市圈过程中,大力引入南京市高校分校进入高教科创城,这是一步高招,需要高位推进。企业有了所需的专业人才,才有能力从事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品牌推广等工作,为滁州发展“高端产业与产业高端”提供人才支撑。三要大力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主导产业发展。学习借鉴德国的企业人才结构,加快形成“企业家+工程师+技工”的制造力量。不断强化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引导本地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转型,建立一批实训基地,形成一批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补上制造业高级技工匮乏的短腿。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时报制造业调查组.中国制造业大调查:迈向中高端[M].中信出版社,2016.
[2]吕微.中国制造业创新与升级路径、机制与政策[M].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
[3]王国平.产业升级规律与中国特色的产业升级道路[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01).
[4]王国平.产业升级模式比较与理性选择[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01).
[5]王国平.产业升级的国际比较[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5(01).
[6]李菲.实现浙江制造的新跨越[J].浙江经济,2016(07).
[7]李强.建设特色小镇 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升级[N].浙江日报,2015-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