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公民意识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公民意识教育范文第1篇

近年来,加强公民意识是党和政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是要把公民培养成具有民主法治理念、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意识、能够享受权利、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的具有行为能力的公民。公民意识的核心是公民的权利意识教育。公民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基本自由的同时,负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意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办家、社会所需要的有积极生活态度、有政治参与热情、有民主法治素养、能与其他公民和社会组织合作的合格公民。由此可见,公民意识教育与法律意识教育是殊途同归的。从法律意识教育的角度来看,公民意识教育是更深层次的公民法律意识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有效发展途径。

一、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公民意识教育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一是公民的主体意识教育,即公民作为国家主人和社会主体的意识。公民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自觉关心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荣誉和安全。二是公民的权利意识教育,即公民对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某种行为合法性的意识,以及对他人合法权利的尊重。三是公民的责任与义务意识教育,即公民必须履行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的意识。四是公民的法律意识教育,即公民要有尊重法律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公民不仅要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而且要同各种违法行为作斗争。五是公民的道德意识教育,即公民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生活中必须具有的道德规范意识。公民要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此外,公民意识还包括公民应具有的民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方面的意识。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意义主要有:第一,一个国家的国民只有具备了完整的公民意识,才能成为合格的公民。只有当广大国民普遍具备了完整的公民意识和公民性格,才能建立成熟的、民主法治充分发展的公民社会。“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逐渐落实,必将促进我国公民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第二,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来说,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有效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有力实施,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功建设,是一个非常基础的环节。第三,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对我们现阶段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言,是最为直接、有效的补充,也就是说我们发展民主法治,必须靠高度的公民意识来弥补法律制度所不能覆盖的空白。第四,当前公民意识缺失,应该说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参与监督意识不强,二是权利和义务分离,政治、社会、经济等领域中许多问题与公民意识缺失有直接联系。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能推动上述状况的改变。

二、法律意识教育是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法治国家的法律对公民的资格与行为、权利与义务、利益与责任、法律关系等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法治国家的文化对公民意识有相应的要求。因此,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过程,一方面是向公民灌输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法律意识的过程,另一方面则是向全社会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的过程。公民依照宪法和法律,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公民的法律意识教育,核心是培养正确的权利和义务观念,在法制轨道上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法律对社会生活的规范、引导和保障功能,主要是通过权利义务机制实现的。每个公民只有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在法制框架内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并切实履行自己的义务,整个社会才能够实现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

三、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更深层次的法律意识教育

在今后的法律意识教育中需要进一步强化公民意识观念的教育,突出公民意识的培养。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一精神对于做好公民的法律意识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公民意识教育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一个重大课题,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法律有效执行的社会基础和效果。在现代社会中,公民意识教育实际上是更深层次的公民法律意识教育,它体现了公民对法律精神与内容的理解、认同与情感,表现为人们的一种观念、感觉和心理状态,它深植于公民的社会意识之中,又作用于法律意识实践,是法律意识实践的内在推动力,形成尊重法律、维护法律、自觉遵守和实施法制的风气和习惯,可以说是尊重民主、维护民主、实施民主的风气和习惯。

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关键是国家公职人员

公民意识教育范文第2篇

现代信息技术为政治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但要使公民意识教育真正优质高效,让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不仅仅是教师使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和辅助教学手段就能达到的,关键在于把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课有机整合起来,实现高中政治课堂最优化。但是,信息技术不是万能的,不可滥用,否则会失去教学重点,将公民意识教育课上成游戏课或纯活动课。此外,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同时也是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自信心、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的效果才会理想。在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学过程中,要防止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倾向。我们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导作用,又要承认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把二者有机地协调统一在一起。

另外,高中的时事政治又是政治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时事政治教学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并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教师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发挥其公民意识教育的功能。如办专栏、板报,组织时事政治竟赛等多种形式,既可以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对学生进行深化传授,可以收到课堂教学所不能收到的公民意识教育的效果;还可以采用讲座,影视录像、电化教学等方式进行时事政治教学实现学生意识教育的目标。

同时,在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活动中,需要红色文化这根纽带把教师和学生有机地结合起来。今天,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将红色文化与新的传播技术结合,开拓创新了红色文化的传播方法与途径。红色资源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利用红色资源,挖掘其中的道德情感价值,转变高中政治教学理念,对保证高中政治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和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将产生重要影响。开发和利用红色课程资源能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红色资源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政治使命感,培养其具有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和道德修养,还能让学生发挥潜能、发展个性、实现自我价值。

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高中政治课堂必须要增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充分发掘公民意识教育的资源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注意落实意识教育的内容。教师不仅要深入钻研大纲和教材,而且还要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把教材中那些能够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内容充分发掘出来,延伸课堂教学的内涵,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情景性、实践性和实效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意识教育目标,实施教育。

公民意识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思想品德课;教学

公民意识,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颇多关注的一个问题。学者们纷纷从政治学、社会学以及法学等各个不同的视角来解读其概念、价值与意义。虽然学者们关于公民意识概念的阐释不尽相同,但是在公民意识对于建设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意义上却是认识统一的。在公民意识培育和提高的过程中,高校应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本文主要从高校思想品德课,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角度,谈谈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公民意识教育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不仅内容十分丰富,而且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的体系。学理上对于其含义的理解并不一致,简单地讲,公民意识主要是指自然人对于自己作为公民在国家和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责任等的自觉意识。

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优良成熟的公民意识是现代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而具备优良成熟公民意识的公民又是现代法治国家不可缺少的主体要素。在我国,建设法治国家已成为时代的诉求;而法治国家制度的建立,不仅要以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前提条件,而且要有普遍的公民意识作为人文心理基础。[1]因为,只有具备优良成熟的公民意识的公民,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并积极地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管理,才能树立起对法律的坚定信仰并正当地行使权利和自觉地履行义务。所以,民主政治的实现和法治秩序的建立离不开公民意识的支撑。另一方面,公民意识也是社会个体成为现代社会主体的重要标志。只有具备现代公民意识的社会个体,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同并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

然而,公民意识并不是公民零散的个人意识,不可能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作为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公民意识,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社会意识形式。[2]所以,必须通过公民意识教育加以培育和提高。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有学校的、家庭的和社会的,等等。其中,学校教育是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

大学生群体作为公民,而且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公民,其公民意识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的整体公民意识水平。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关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意识和一定的平等意识、权利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等现代公民意识。但是,我国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现状距离现代社会理想状态的积极公民还有很大的差距,[3]部分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仍然处于一种不自觉的或模糊的状态,以致现实中出现这样一些消极的意识倾向,例如:不能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的关系,当面对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冲突时往往过分强调个人利益而忽视国家利益或社会利益;不能正确理解权利义务的关系,片面强调权利的享有而忽视义务的履行;不能正确把握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定位,缺乏充分的政治参与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对国家政治活动和社会管理事务关心不够、参与不足;不能正确处理知行统一的关系,公民行为意识差甚至出现知、行错位的现象,等等。上述现实状况,说明大学生的公民意识需要进一步的培育,而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承担起这一责任。

二、高校思想品德课与公民意识教育的契合

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高校思想品德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同时应成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平台。而且,从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看,高校思想品德课与公民意识教育是契合的。

第一,教育目标的契合。一直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都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小学起到大学,都开设思想政治类课程。尽管不同教育阶段的课程名称有所不同,但实质的教学目标却是统一的。高校思想品德课,相较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的其他课程,更侧重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和法制观的培养,侧重于学生理想信念的塑造和爱国情操的提升,根本目标定位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这使高校思想品德课在目标上更接近于公民意识教育,而后者,更是以培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合格公民为直接追求。

第二,教育内容的契合。综观高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如果从关系的角度分析,主要涉及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从规则的角度分析,则主要涉及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公民意识教育,一般来说,主要包含主体意识教育、权利意识教育、责任意识教育、规则意识教育等内容,其中自然涉及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关系、涉及涉及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可见,两者在内容上也是契合的。

高校思想品德课与公民意识教育在目标和内容上的契合,为两者在教学中的结合提供了现实可能。此外,长期的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实践所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庞大的教育资源,也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教学中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思路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总体规划、统一部署。对于高校而言,只有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与管理的方方面面,并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才能使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产生实效。高校思想品德课作为高校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平台,应充分发挥自身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的作用。

第一,注意教育目标的凸显和教学内容的融合。目前,我国高校基本没有设置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因而,须将公民意识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高校思想品德课来说,虽非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但在课程教学计划中也应凸显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为此,高校思想品德课应基于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契合,重点加强主体意识、关系意识和规范意识等方面的公民意识教育,并将其融合到各个章节的具体教学内容中。首先,加强对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公民作为参与或监督现代国家权力运行和社会管理的独立主体,是现代国家的基本要素之一。一个公民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主人身份,是公民意识的前提、基础。[4]为此,高校思想品德课须重视对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教学中,可以结合“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及“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等章节内容,使学生理解“公民”的丰富内涵,确立公民角色的自我意识。只有具备明确的主体意识,学生们才能树立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增强参与意识,才能以国家主人的姿态积极参与国家管理,才能具有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才能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其次,加强对大学生的关系意识教育。作为社会个体,公民始终处于与国家、社会、集体及他人的关系之中。公民的清晰的关系意识,有助于化解冲突、促进和谐,从而保障社会安定和国家安全。教学中,可以结合“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等章节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定位,把握各种关系的处理原则,从而在具体行为时作出正确的选择。再次,加强对大学生的规范意识教育。道德与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规范。对于公民而言,只有具备良好的规范意识,才能尊重道德、遵守法律,才能依照道德和法律的要求选择正确的行为。教学中,可以结合道德和法律部分的具体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含义、明确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理解道德的基本要求和现实意义,从而使其确立正确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实际生活中积极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做一个有道德的守法公民。

第二,积极探索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方法和途径。我国的大学生群体,基本上处于18到22岁这一年龄阶段。这一年龄阶段的大学生,价值观基本形成但尚不稳定,自我意识较强但社会实践能力不足,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尚不深刻、全面;并且,经过长期的思想品德教育,他们对公民教育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所以,为提高教学实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的选择上必须考虑大学生的个体特征。首先,要考虑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虽然说必要的灌输仍然是需要的,但单一的灌输和重复的说教易引发学生的反感,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可以尝试通过讨论、恳谈、对话、辩论等方式,寓教于理、寓教于情,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从而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孕育和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其次,要重视教学途径的实践性。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不仅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提升教育效果,而且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检验教育效果。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学生的公民行为能力;也只有通过学生的实践表现,才能体现公民意识教育的效果。所以,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方面,实践教学的意义非同一般。然而,事实上,实践环节恰恰是教学的薄弱之处。虽然高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计划中设置了一定的实践环节,但是,实践教学并未在较大范围和较多层面上展开。为此,一方面,应增加高校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另一方面,应拓展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教学的渠道。要努力寻求校内有关部门和校外社会资源的配合,使实践教学在校内和校外通过多渠道在更多层面上展开,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实践中实现自我教育,生成和提升公民意识。目前来说,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校内的公德实践活动、参与学校事务管理活动,也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参加青年志愿者、社会服务、参观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公民意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大学生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此,高校思想品德课应担负起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责任,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融入到思想品德教学中,为社会输送具有强烈公民意识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小群.公民意识与法治国家的构建[J].江淮论坛,2009..5.

[2]纪政文.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探析 [J].东岳论丛,2009.3.

[3]李俊卿.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实证研究与培育途径[J].社会科学家,2010.11.

公民意识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民意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代使命

[作者简介]曾熙,东莞理工学院讲师,硕士,广东东莞523808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6-0145-0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稳步发展,人们的公民意识也不断增强,中国公民社会也随之兴起。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以公民社会为其社会基础,而公民社会则需要塑造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公民。因此,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使命。

一、公民意识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公民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依据。以自身作为国家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与理性认识。公民意识是在现代法治环境下形成的民众意识,它要求公民具有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权利观和义务观,秉持合理、合法、守法的基本理念,形成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关系的正确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

公民意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一是公民的主体意识,即公民作为国家主人和社会主体的意识。二是公民的权利意识,即公民对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某种行为合法性的意识,以及对他人,合法权利的尊重。三是公民的责任与义务意识,即公民必须履行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的意识。四是公民的法律意识,即公民要有尊法守法的意识。五是公民的道德意识,即公民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生活中必须具有的道德规范意识。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就是要教育大学生基于自身的主体地位,正确认识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法律地位,从而形成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并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二、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意义

目前,我国公民意识的整体水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还不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这一政策导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青少年时期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公民意识形成和培养的关键时期。针对目前高校教育中公民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和制度,公民意识培养比较薄弱的实际,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时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的阶段,这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是即将走向社会的公民群体,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就是实现大学生由“准公民”向“现实公民”转化的过程。因此,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与其他系统相比,学校对公民意识的形成就具有更强的系统性、组织性和目的性,更利于广泛地提升公民意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推行,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必须在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大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正视并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要求,提高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逐步培养起良好的公民意识。只有通过公民意识教育使大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大学生才会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才有可能吸收现代文明最基本的精神和价值取向,从而实现大学生的现代转型。

(二)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和谐的社会,其公民必须能对自己的公民资格、公民权利、公民义务、公民参与等公民意识有一个理性的自觉。一个国家的国民只有具备了完整的公民意识,才能成为合格的公民。也就是说,公民意识是构成公民社会的基础,公民社会则是现代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深刻的影响。

首先,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经济建设的需要。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多元利益的竞争经济和理性规则的法治经济,要求社会成员以平等身份参与市场竞争和利益分配,并遵循公平与效率、竞争与合作、平等与自由等各项市场经济规则。这就要求作为国家建设重要后备力量的大学生从个人与国家、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中对这些规则予以认同和内化,明确自己在其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从而为市场经济提供必要的价值观念基础,推动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其次,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公民意识中的自主、平等精神,能使大学生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地位,从而激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公民意识,塑造成熟的现代公民,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战略性要求。因此,必须尽快普及并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从而推进民主政治。

最后,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有力保证,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作为和谐社会基础的道德教育应以公平正义为其基本内容。公民道德所反映的自觉平等意识、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正是对个体权利、义务关系的主体意识的强调。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三、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对策

公民意识的培育,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程,需要从建构公民意识教育的社会环境、发展学校公民意识教育、拓展公民意识教育的形式等方面着手:

(一)促进民主化的教育与管理。孕育培养公民意识的良好氛围

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受制于大学生自身所处的政治环境和参与其中的政治实践。也就是说,大学生在政治参与和民主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生成和积淀公民意识,是公民意识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条件。高校要改变过去居高临下、呆板说教的教育方式和过于严肃的管理方法,代之于民主开放、平等对话的教育和管理方式。例如学校管理方面需要校务公开,欢迎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决策,强化学生会职能等等。而在教学方面则要求师生平等,注重对话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师生之间还要加强交往,这种交往应该是师生双方精神的交流、心灵的沟通。有了这种交往,“人就能通过教育既理解他人和历史,也理解自己和现实,就不会成为别

人意志的工具”。再者,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这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意识和相应的知识技能等。总之,要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方式本身就要民主,坚持以人为本,把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公民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公民行为训练与实践体验

学校开展的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而开展形式多样的公民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对公民的权利义务的理解更加深刻全面,并可以达到知行统一。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指出:“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公民意识的培养,社会实践发挥着关键作用,只有将理论传授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知行统一;只有在实践中亲身体验、感悟,才能逐步提高自身的道德认知水平,自觉按照公民的要求支配自己的行为,公民教育才有感染力,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当前,高校公民教育要改变重理论知识传授、轻行为养成教育的现状,根据《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精神,把公民教育融入社会实践中。要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开辟公民教育的新领域,拓宽青年学生成长的公共空间,如通过开展青年志愿者、文明修身工程、爱心募捐等活动,引导学生走进社会、熟悉生活,从身边的具体事情做起,培养其公德心、公共责任感、公共生活规则意识。总之,学校要鼓励学生以公民的身份和角色,积极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激发公民意识的产生,只有让他们体验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才能有公民意识的升华。

(三)整合校内外多方教育力量,形成以高校为主导的强大合力

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是大学生在其成长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生活中,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因素综合影响而形成的。家庭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打下基础并对大学生影响深远;社会(尤其是网络等大众传媒)是公民意识教育的“大课堂”,信息社会的各种传播媒体以快速、新颖、刺激为特点的方式无孔不入地渗透着各种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对大学生的影响正面与负面交错并存;学校是公民意识培养的主阵地、主渠道。与其他系统相比,学校对公民意识的形成就具有更强的系统性、组织性和目的性,更利于广泛地提升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教育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7-170-02

一、前言

公民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映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公民之间平等的关系。法律规定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完全平等,即公民不论担任何种职务,从事何种工作以及何种出身,都处于平等地位,都享有同等的权利,都承担同等的义务。公民意识即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公民对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的认同,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等,它强调社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社会意识,具体体现为视自己和他人为拥有自由权利、有尊严、有价值的人,勇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自由权利、尊严和价值的意识,这种意识还包含公民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一个合格的公民应当具备科学的公民意识。大学生经过高校教育而成为社会的合格人才,进入就业岗位,发挥专业才能,为社会服务。公民意识是大学生素质的重要体现,高校教育是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

二、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缺失之原因

公民意识是现代民主政治国家的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社会意识,虽然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我国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一些原因,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公民意识还显得不尽人意: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大声喧哗,乘车不排队,不主动给老人、孕妇、小孩让座,或者一有言语不和,便恶言相向,甚至拳脚相加,对他人缺乏最起码的尊重和礼貌;对人对事都采用“个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处理方式,不积极参加公共活动,对他人的事情漠不关心。可以说,缺乏公民意识已经成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绊脚石。部分律师、学者建议将见死不救、见危不助等行为入罪;也有很多学者表示,与其立法惩处“见死不救”,不如立法鼓励和保障“见义勇为”。除此之外,我国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不清楚自己享有哪些权利,该尽什么样的义务,缺乏参政、议政的公民意识,缺乏社会监督观念,即使对官员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义愤填膺,却又不敢举报,有的想举报却又不知道以哪种方式,哪种渠道去哪个部门进行举报。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校大学生缺乏公民意识,有它深刻的历史与现实原因,具体如下:

(一)历史上封建专制传统导致现今社会公民意识缺乏

我国是有着二千多年封建专制历史的国度,历史上没有公民这个词,国家与公民的关系在中国就是天子与臣民的关系。到了近代虽然经历资产阶级革命,但很不彻底,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比较多,长期的君子臣民关系导致应该与民主同时伴生的公民意识缺乏。

(二)个人主义膨胀导致社会公德与社会责任感缺乏

社会责任感是指一个人对他人,对社会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是公民对这种责任的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和崇高的情感。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社会责任感的内容也不同,在当今社会,缺乏社会责任感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不断涌现,如政治方面,如官员们滥用公权或在其位不谋其政,经济方面如只考虑经济利益使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在文化方面最突出的就是制黄贩黄,等等这些都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具体表现。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主体追逐物质利益而忽视义务与责任

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之下,人们一味强调个人的能力而不顾社会公德,唯利是图,个人主义抬头,胜者为王败者寇的思潮流行,人们的社会公德心、责任感滑坡。同时由于我国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在普及法律意识时,比较强调维权意识,对法律责任义务强调得少一些。人们分析中国传统法律时总是强调不讲权利只重义务,我们在普法时特别强调公民的权利,反而对新时代公民应有的义务、责任有所忽视。须知法律是讲公平均衡的,权力义务是对等的。市场经济过分强调个人的能力、独立、个性、创造性而忽略公民起码的责任感的培养。总之,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导致公民意识缺失的原因之一。

(四)转型时期,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尚未建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的一些不良影响渗透进来, 特别是经济转型时期,追逐利益的个人为了一己之利丧失了社会公德和社会的责任感,而转型时期属于新旧交替之际,原有价值观念受到挑战,甚至瓦解,而新的价值观念尚未树立起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尚未建立,人们的价值观念存在缺失。

三、我国高校教育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之不足

公民意识教育是指通过各类教育活动,使公民增强民主意识、权利与责任意识、法制意识等公民意识,增强政治参与、社会参与等公民能力,成为与民主法治国家相适应的现代公民。公民意识教育是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是要把公民培养成具有民主法治理念、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意识、能够享受权利、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的公民。但高校教育对于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上存在诸多不足: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意识教育脱节

自尊、自爱、自律,诚实、勇气、谦逊等等这些精神理念和价值观都是人们在市场经济当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所以说,市场经济同时又是道德经济。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实践要求有现代价值观念支撑,需要与之相应的道德教育理念。然而,我们的教育还没有转变到提高公民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上来,这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

(二)高校对于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安排不合理

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政治和法律多方面的内容,通常情况下高校重视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而忽略政治和法律方面的教育。大学生对于政治权利只知道选择权与被选举权,忽视社会公共参与权利及能力培养;对于法律,只略懂刑法,不能深入理解民法的平等、公平、诚信原则,不懂劳动法的竞业禁止义务以及职业素养提高,没有形成公平、正义观念,这是因为高校教育不重视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

(三)高校对于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理论与实践脱节

大学生处于集中学习知识、文化的时期,逐渐形成问题意识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力不会停留在书本上和口头上。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必须内化为个人意识,有切身体验或情感的介入,才能获得行为和人格力量。但大学生所处的环境主要在于高校之内,高校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些脱节,系统教育使得大学生公民知识水平普遍较高,但行为水平偏低,在公共生活中与他人和谐共处的能力不强。

四、对策研究:我国高校教育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强化与促进

构建和谐社会、法治社会已成为全国人民的迫切愿望,提高公民意识已显得意义重大。提高公民意识已成当务之急,我国高校教育对在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强化与促进,们如何提高公民意识呢?根据我国国情和当前的当前的社会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法律教育从思想政治教育分离,专列为一门通识课程

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权利义务内容,尤其是义务内容。我国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有重点地开展普法宣传,如对青少年重点宣传未成年人有关的法律;对农民工和流动人口等重点宣传劳动保障方面的法律,积极引导广大公民 自学法律知识、参加法律培训、寻求专业咨询 ,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法。高校法律教育目前被思想政治课程涵盖,课时安排上以思想政治为主,法律教育为辅。高校教育课程安排上应当改变这种状况,重视法律教育内容,单列一门法律教育作为通识课程。通过高校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重点在于教育大学生牢记自己的公民义务和竞业禁止义务,注重职业道德之中的自律和他律,其中他律即是法律约束。

(二)高校领导干部是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风向标

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的管理者,理应属于社会成员的佼佼者,除了能良好地履行公务之外,他们在业余时间的言行举止,同样会对周围的公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表率作用,他们的社会影响力足以涵盖其所在的领域和社区。所以领导干部们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把正能量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自己的言行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成为大家行动的方向标。高校领导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起着风向标的作用。

(三)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化公民道德教育

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公民意识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处于统领和支配达到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没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规范,就没有正义感,公民意识教育就会失去方向。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只有与社会主义道德有机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养成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履行见利思义、顾全大局的道德准则,形成互谅互让、友好协商的道德风尚,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形成。

公民意识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现代文化 跨界民族 公民意识

[作者简介]王志刚(1972- ),男,河南息县人,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安晓平(1960- ),男,陕西西安人,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屯垦文化和民族文化。(新疆 阿拉尔 8433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环塔里木历史文化资源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11&ZD099,项目主持人:安晓平)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疆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成效跟踪调查研究”(项目编号:BTYB03,项目主持人:王志刚)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041-03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民族成分众多,宗教氛围浓厚,周边局势复杂。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又是典型的跨界民族,与邻国同源民族有着相似的文化和部族认同。处理好跨界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关系,有利于边疆稳定和社会和谐。跨界民族的大学生作为该民族中的精英群体和活跃分子,既代表着该民族未来发展的方向,又可以帮助公民在国家建设和边疆和谐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素养如何,直接引领着该民族的国家认同。因此,加强跨界民族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是新疆各民族国家认同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典型跨界民族的新疆塔吉克族、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他们与邻国主体民族传统文化的相似性以及地缘政治的特殊性造成其民族文化认同方面的复杂性,这具体体现在:对本民族文化认同与对中华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民族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之间的关系;民族文化认同和伊斯兰教信仰之间的关系等。跨界民族文化认同的这种复杂性增添了多民族学生汇集的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工作的复杂性。为此,必须加强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以此为重要突破口来增强其国家认同,构建和谐精神校园。

1.公民意识是增进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重要精神动力。处理跨界民族各种复杂认同关系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是解决好其对本民族认同和对国家认同的关系问题。“牢固树立起公民意识不失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黏合剂’。”①文化是民族的重要标志,尽管生活在同一国家里,但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导致跨界民族在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上存在一定的错位,牢固树立起公民意识可以促进彼此认同一致性的实现。“不分主体民族还是少数民族,尊重所有成员平等权利的多民族公民国家,需要一种更高的认同,所有公民共同拥有的认同。”②对跨界民族而言,强化包括国家认同在内的公民意识,比单纯强调国家认同会产生更为有效的结果,因为公民意识的教育就是将国家认同社会化的过程,它有利于实现文化和政治认同的统一。

2.公民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增进新疆高校大学生跨民族的和谐关系。塔吉克、柯尔克孜、哈萨克等跨界民族都有着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在当前更是对国家高度感恩和认同的。但新疆跨界民族国家认同的优良传统在年青一代人身上能否得到很好的传承,即认同的代际转化问题,近些年来已成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中受到挑战的突出问题。新一代跨界民族大学生虽然文化程度较高,但他们没有经过革命时代的磨炼,对新疆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侮和阶级压迫的历史记忆较为模糊。一方面他们在原先相对封闭状态下的古朴爱国情怀和国家认同受到一定冲击;一方面,他们在环境变化、民族间接触频繁形势下对民利和利益的诉求势在必行。要想既能保证他们的国家认同意识不会削弱,又要使新生代跨界民族大学生积极地适应和融入现代社会,就必须改变思想教育的方向,把公民意识教育提到突出位置上来。举例来说,生把哈萨克斯坦看成是自己的“祖国”,这种观念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他们与其他民族大学生的和谐交流,因此,要去除狭隘的部族意识,强化公民意识的感悟。总之,柯尔克孜和哈萨克等民族的大学生,大多来源于相对封闭落后的农牧区,在走出封闭和融入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公民意识的教育是克服他们同其他民族交往障碍的关键环节。

二、现代文化为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指明了方向

1.现代文化是一种“公民文化”。一般认为,现代文化是相对于传统文化而言的,但又是继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它是包容、开拓、创新、科学、理性的文化,是对封闭、落后、保守、愚昧、极端思想的否定。培育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必须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因为“在一个世界各国人民都以文化来界定自己的时代,一个没有文化核心而仅仅以政治信条来界定自己的社会哪有立足之地?”③从全世界范围看,在个人和国家的关系上,现代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公民文化”,它应该是一种力图摆脱狭隘部族意识的先进文化。跨界民族大学生因为受先进文化影响较深,现代文化为其公民意识的成长提供了长远动力。

2.跨界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成长的特点。总体来看,新疆的几个跨界民族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活环境相对封闭,我们在看到他们保持着高度的国家认同和爱国情怀的同时,也必须承认他们对民利追求、法制观念等现代公民意识的欠缺。相比较而言,大学生则是本民族中接受现代文化较多、民主法治观念较强的一个群体。而且,在进入大学后,他们会随着环境的改变和视野的开阔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公民意识。跨界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提升在当前呈现出两种同时并存的倾向:作为国家公民身份认同感的强化;作为本民族成员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话语权的感悟。前者充分体现了跨界民族大学生在现代文化引领下国家认同感的上升,后者则体现了他们对民利和自身利益的关注。在公民意识增长的同时,对本民族权利和利益的过分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会助长本民族意识的增强,从而导致内聚和排外情绪。特别是近几年来,新疆周边国家推行的民族主义政策使得跨越国界的民族主义思潮有所升温,民族文化和民族认同的力量也不断加强。对于跨界民族大学生来说,这种文化的因素如果缺乏及时的引导,或许会对其政治认同产生不利于国家的影响。

3.现代文化引领跨界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合理性。作为公民意识教育的产物,跨界民族大学生对公民权利和本民族利益诉求的增长会导致他们过于关注本民族利益和话语权而淡化公民义务观。在此情况下,要想把他们的公民意识强化在国家认同层面,必须用现代文化对跨界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开阔视野,把视线转移到国家这个大家庭上来。“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政策实际上是继承了中华文化几千年以来处理民族关系“文化化”的思想传统,把少数民族(包括跨界民族)更多地看成是一个“文化群体”,增强政治上的国民意识,淡化族群观念。④我们要从过去威权社会转变成真正成熟的民主社会,不只是制度的改变,人民的心灵也要经过一个彻底转变。所以当前我们真正需要的公民教育不是公民权利义务的知识性教育,而是一种文化改造工程,它主要是心灵的、更是道德的。⑤现代文化正是为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对国家和公民身份公共合理性的认识提供心灵和道德标准。现代文化引领下的公民意识教育,能增强学生自身的判断能力,帮助学生从“自在”走向“自觉”,也就是既能尊重自我,又能容忍异己,塑造起理性的民族自豪感。

三、现代文化引领下加强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

1.普及高等教育层面的“国民”权利和义务观的教育。当前,新疆各级学校特别是高校中都高度重视“四个认同”(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的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在调研中发现,“国民”权利和义务观的教育严重不足。“公民身份是指个人同国家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个人应对国家保持忠诚,并因而享有受国家保护的权利。”⑥如果跨界民族的大学生都能认识到自己是社会主义中国大家庭中的一员,领会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就会在内心深处形成一种对国家的高度政治认同,同时,自觉遵守国家法律,社会稳定和民族关系的和谐也就有了坚定的思想基础。当然,这一过程需要现代文化的引领。

2.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体系。包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现代文化的集中精神体现。不管跨界民族的大学生来自哪个地区,同国外同源民族有着怎样共同的历史和文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应是各族学生共同信仰的理论体系,是公民教育的强大理论武器。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目前多流于形式,且停留在理论和应试层面,真正深入各民族学生心目之中还任重道远。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校园普及体系,而不仅仅局限于理论课中。新疆许多高校已形成校领导、行政人员、辅导员、“两课”教师和各族大学生共同倡导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普及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举例来说,有些高校大力推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活动,受到各族学生的普遍好评,对于学生的道德情操修养也起到了很好的感染作用。知荣辱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美德,“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代各族大学生判断是非真假、领悟善恶美丑的精神坐标。尽管风俗习惯和教育背景参差不齐的各族大学生有自己的心灵空间,但正如易中天先生所言:“人性是相通的,少数民族也是这样……同他们的接触使我受益匪浅。”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和深化,是把各族学生培育成高素质的现代公民的良好途径,同时,也通过校风引领了社会风尚。

3.推行以“大国学”为理念的大学校园多元文化教育。在多民族汇聚的大学校园里,作为中国公民共同接受教育的各族大学生,有着不同的文化诉求,这就要采取多元文化的教育,现代文化为其指明了方向。在现代文化的视野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地位得到提升,而将其纳入“国学”的范围则有利于提升跨界民族学生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就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⑧如果把《玛纳斯》和哈萨克英雄史诗等也纳入“大国学”的视野,鼓励其他民族学生也加强学习,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必然为自己民族文化地位的提升而自豪,这必将有利于各民族共同探讨现代文化,增强公民意识。当然,多元文化教育并不意味着国家为了保护族群文化就不要在少数族群聚居区做任何现代化的努力,或者是每一种文化在各自群体内独立发展而其他文化包括先进文化不能过多介入。这样不仅会影响到新疆跨界民族现代化的进程,而且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新疆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作为公民教育重地的大学校园文化教育更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引导不同民族学生以公民身份进行相互学习。

4.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改善新疆高校的双语教育。对跨界民族进行公民意识教育,语言是一个重要环节。新疆多年来探索出了一条成功有效的高校双语教育路径,为各民族消除隔阂、增进交流和理解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少数民族接受现代文化减少了障碍。但是,在现代文化的视野下,新疆当前双语教育的文化因素还远远不够。在加快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下,由于各民族交流的进一步频繁,不仅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功能得到提升,其作为文化载体促进不同民族跨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的作用也会慢慢显现。新疆目前的双语教育一方面难以适应跨越式发展对文化交际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也难以应对边疆地区社会发展不平衡性和教育水平多层次性的现实,好多基层双语教育片面强调语言之间的翻译和转换,忽视了文化因素。跨界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文化之间文化做到相互理解,才能为双语教育提供更好的学习动机。对异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如果有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参照系,就能更好地反省作为大中华文化之一的本民族文化。

5.以现代文化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宗教观。新疆的三个跨界民族同其邻国主体民族一样,都信仰伊斯兰教,这给公民意识教育增加了难度。虽然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以及各级全日制学校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从事宗教活动,但跨界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宗教氛围浓厚的农牧区,家庭和社会对他们的影响是深远的,即使大学阶段还需要加强正确宗教观的教育。新疆内外敌对势力特别是宗教极端主义势力有时候就利用跨界民族同族而且信仰同一种宗教的 “文化氛围”,误导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淡化和削弱中华民族认同感。在现代文化的视野下,要使学生明白,民族和宗教是不同的社会范畴,伊斯兰教并非是他们民族文化认同的归宿。从历史上看,他们都曾受到过多种宗教的影响,不仅其民族文化史和宗教文化史比他们的伊斯兰教史悠久,即使其皈依伊斯兰教的过程也各具特色。他们各有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史,在共同的问题上也必须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与时俱进,形成现代宗教观,才能保持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时,新疆跨越式发展的生动实践正在改变着各族人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现代的大学生多以世俗性的民族文化作为认同的基础。因此,要以现代文化引领他们的思维方式,开阔眼界,做更自由和理性的文化选择,使文化认同上升到一个更高境界。

总之,民族边界和政治边界的错位性导致了新疆跨界民族在文化认同上的多重性和异常复杂性,培育跨界民族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正确的公民意识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们不能仅仅通过“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等类似宣传即能在跨界民族大学生中牢固地树立起国家认同观念。为此,必须从深层次上培育他们的公民意识,而这又必须“以现代文化为引领”。

[注释]

①李崇林.边疆治理视野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2010(4):42.

②(美)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M].王建娥,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32.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④马戎.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选题与思路[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7(3):l6-22.

⑤王可.两岸四地公民教育与公民社会学术研讨会综述[J].学术研究,2007(11):151.

⑥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不列颠百科全书:第4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236.

公民意识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杜威;道德教育;大学生公民意识

约翰·杜威(1859-1952)作为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被誉为“实用主义神圣家族的家长”。其哲学理论和教育思想影响力辐射到整个美国乃至世界。而事实上,当我们把视角专注在杜威理论的哲学价值还是教育学意义的时候,我们还发现它同时还富含了道德教育的营养。反观杜威的思想框架,在惊奇地发现这其中包含了历史上几乎所有有关道德和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学说之外,更可贵地是未来道德教育思想的种子早已孕育其中,从而对后来的道德教育理论产生深远的影响。他的道德教育思想中把道德教育看作是一个公民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所必须接受的理智训练,这种理智训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每个公民都能够运用个体的理智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参与民主的社会生活。正因为如此,我们有必要从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全面解读之后,来尝试着如何合理借鉴杜威道德教育思想来促进我国当前公民意识教育向良性发展。

一、解读杜威道德教育思想

(一)杜威道德论的目的

教育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目的,这有别于杜威提出的教育无目的论,杜威所指的“真正的目的是含有理性因素的。它不是武断的,而是善于适应环境变化的,因为是具有实验性质的。”①杜威在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开篇中说到,“本书体现我探索和阐明民主社会所包含的思想,和把这些思想应用于教育事业的许多问题所作的努力。”②杜威指出,教育有三个要点:儿童生活、学校与教材、社会。儿童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而成人社会是学校教育的目的。学校是种特殊的社会机构,它必须执行其特殊职能以维持和增进社会的生活与福利,必须服务社会。而学校在社会中的角色就是介乎儿童和成人社会之间的桥梁,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儿童走过这座桥,到成人社会中去做一个有用的分子。在民主国家里,教育“要养成配做社会的良好分子的公民。”对社会有用的,就是道德的一一这是杜威实用主义道德观的基本内涵,因此“所谓社会的目的便是道德的目的。”一个人,如果能承担儿所应尽的社会责任,那么他就是有道德的,合格的。杜威指出:“所谓德行,就是说一个人能够通过在人生一切联合中和别人的交往,使自己充分地、适当地成为他所能形成的人。”

(二)理想公民

1、有效的参与者

杜威指出,良好的公民必须是社会的完全有能力的有用的成员,是能够全面支配自己的生活的人。人们习惯于把公民定位于政治生活的主体,把公民资格的训练理解为明智地投票的能力和服从法律的素质等等。这种理解其实是把公民的整体人格割裂了,把个体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简单化了。在民主社会中,个体不只要能服从,还要能领导;要成为家庭的一个成员,要培养未来的儿章;要从事有益于社会的工作,并通过工作维护他自己的独立和自尊;成为社区中的好邻居、积极成员,对生活的价值、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简而言之,一个良好的社会成员,一个有用的人,“能生活得像一个社会成员,在和别人的共同生活中,他对社会的贡献和他所得到的好处能保持平衡。”③

2、有独立人格的变革者

要成为现代社会要求的良好公民,个体必须学会与周围个体或群体更好相处,获得必要的生活经验和共同生活的基础,只有如此才会达到“共同理解”,实现个体的社会化。为此,个体有必要发展各方面的有用的习惯或德行。而现代公民的道德与传统所理解的道德是不同的。传统道德强调个体对既有规范的消极服从;而文明社会的公民道德是一种走向自然的真道德:公民道德注重对人的本能的利导与发展,追求人的自为与为人的折中。在自为方面,首先要保重身体;其次要敢于表白自己的信仰、主张,并实行贯彻;最后要努力自我教育,培养自己的完善性格,发展自己的能力特长。在为人一方面,主要是各尽本职、团结合作。杜威强调,为人、利人并不是时刻有意做善事,只要安分守己去做他应做的事,也就够了。真道德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能行真道德的公民,不是阿众媚俗、庸言庸行、无功无过的乡愿,而是有创造能力、积极精神、轰轰烈烈地去改造世界的人。④

(三)公民教育的方式

要把公民培养成一个好人,一个有用的好人,一个在道德上的好公民,就需要对有严重缺陷的传统的道德教育进行改造,针对全体公民进行一种全新的道德教育,杜威将之称为公民训练。之所以称为公民训练在于他认为不能狭隘地理解公民教育,公民教育不只是公民政治意识的培养,还要训练公民各种技能。这些技能不仅包括参与政治生活的技能,还包括在道德上进行理智思维和行动的技能,只有掌握宽广的技能才会使公民个体担负起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杜威认为后一种技能,即公民在道德上进行理智思维和行动的技能尤为紧迫。因而,将杜威的“公民训练”称为道德上的理智训练更为贴切一些。也就是说针对公民进行的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针对公民进行道德上的理智训练。杜威指出,公民在道德上的理智训练应该包括广泛的内容。

1、服从与自我管理的能力

要培养一个好公民,仅仅进行服从的训练是不够的,还要培养他在自我指导、自我管理、自我负责的能力,以及有关领导的才能。“他必须具有自我指导和指挥别人的能力,进行行政管理的能力,以及担负与其职位相称的责任的能力,这种有关领导能力的教育,在政治方面和工业方面一样不可或缺。”⑤杜威的这段话表明,一味地对公民进行如何“服从”的教育并不应当是公民理智训练的主要内容。在一定意义上,公民“服从”意识的缺失正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理智的服从,即不知道何时该去“服从”,何时不该去“服从”。理智的“服从”即是公民个体运用自身的反省思维恰当地处理实际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道德情境的能力。另外一个方面,公民“服从”意识的缺失还是因为他们在“自我指导、自我管理、自我负责”等方面能力的欠缺。在这里“自我指导、自我管理、自我负责”的能力是一种理智地控制自我的能力,这说明公民训练还要包括一些理智的自我控制能力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使得公民能够恰当地把握何时“服从”,何时去建设性地“不服从”。

2、明智的反思能力

公民训练可以表示比职业能力更加宽广的若干资格。“这些资格包括的范围很广,从使一个人成为比较令人满意的伙伴,到有政治意义的公民训练,例如明智地判断人和各种措施的能力,在制定法律和服从法律时起决定作用的能力”⑥等等。这里的“明智地判断人和各种措施的能力”表明道德意义上的公民训练是一种理智的反省思维能力的训练,就如上所说,这种训练不是让公民个体单纯地“服从”呆板的道德规范,而是让他们根据具体的道德情境做出自己的理智判断、选择和行动。

3、理智的生活能力

要培养公民个体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个人创作的能力和欣赏艺术的能力、自我娱乐的能力、有意义地利用闲暇的能力等。这些内容是更广泛意义上的公民道德训练的内容,它们使得一个公民在社会生活中不仅是一个“服从”的个体,还是一个自主发展的个体。通过教育培养公民个体在合作、创作、艺术、闲暇、娱乐等方面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理智地生活。这种生活不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经过个体自我认同并积极面对的生活,因而应当成为公民的民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二、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启示

在杜威的教育方式中,每个人既是行为者,又是思考者。这种公民教育过程是经验过程,也就是通过民主生活、民主参与实践公民资格,从而培养好公民。一方面从学校即社会的角度出发,强调学校生活应该成为民主的生活;另一方面从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出发,充分重视学生主体性地位,赋予主体已高度的自觉自省义务,从而提高自身的公民素养。

(一)塑造学校的民主生活

杜威认为,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学校环境的职责在于平衡社会环境中的各种成分,保证使每个人有机会避免他所在社会群体的限制,并和广阔的环境建立充满生气的联系。只有这样,同一个政治单位内,不同群体的联合所引起的离心力才能得到抵制。“在训练人方面,学校是一个小小的社会,一个民主的社会。”⑦(下转第38页)(上接第36页)

1、人文化的大学校园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既要有显性的约束力,又要有隐性的感染力。如通过培育大学精神提高大学生公民意识,学校的教学理念、管理风格、纪律规则、学习研究风气、教师榜样、教育者的态度、人际交往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习惯、沟通信息的模式等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广播站、校园、校园网、宣传橱窗、学生刊物、学术讲座和定期举行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讲座并展开讨论,从而使大学生意识到公民其实就在身边。各种校园氛围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也可以通过设立校史陈列馆等弘扬民族精神和宣传道德理念的标志物,使大学生接受无形的公民意识教育。

2、榜样化的教师

在大学校园里教师对大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大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肩负的重任,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一要讲政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高尚的思想品德要求自己,在精神面貌和思想境界上做学生的榜样;二要关心:以关爱每一个学生为自己的宗旨,剔除冷漠和淡漠,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和问题,加深学生与老师的内在情感;三是要诚心,待人要真长,对学生要讲究信誉,对工作要高度负责,真正获得学生的信赖,向学生展现良好的公民道德风范。

3、民主化的生活

学校即社会,大学生活体现的也是一个小的社会,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时刻注意提高自身的素养,有一个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时刻遵守校规校纪,加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些好的生活习惯会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公民生活,更好的具备踏入社会后所需要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交往意识。

(二)做“文化自觉”的新公民

先生提出,中国人要有“文化自觉”,要深切理解当今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发展交融一体的趋势。大学生公民教育正是以一种“新民”的姿态,要求在自我反省、自我更新中摒弃民族的人格缺陷,诸如:自大、虚伪、残忍、偏执等。同时,在个人修为方面,更加突出谦虚、理性、求真、仁慈、有爱、宽容、自省等品德的培养。而就其中而言,五大优秀品德对于当今社会公民意识培养更为重要。

一是爱心。拥有爱心的人是幸福的,宽容、同情、公益等优秀品德都是从爱心上生长出来的。一双有爱的眼睛才能看见爱的世界。

二是责任心。只有自己感到身负道德责任,才会在乎良心的呼喊,才会承担社会道义。而责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关爱生命和行为自律;懂得感恩和学会关心;回馈社会与保护生态文明;理想信念和爱国奉献。

三是诚心。它让人们之间的关系充满信任,让人们的行为获得相互支撑。

四是公义心。如平等、自由、权利、民主等,这些是民主生活所必须的品德。

五是力量心。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需要勇气和执行的力量,否则道德就永远不会被付诸行动。

注释:

①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9:113.

②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9:5.

③孙月刁.杜威的多元论自由观[J].社会科学,1985,4.

④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上册)[M].人民出版社,1990.

⑤杜威.道德教育原理浙[M].王承绪,等译.江教育出版社,2002:11.

⑥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32.

⑦杜威.学校与社会[M].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08.

参考文献:

[1]伍丽.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环境道德教育的启示[D].南京林业大学.

[2]李志强,李肖.引入、批判、反思与借鉴--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研究90年[J].玉溪师范学报2007(5).

[3][4][8]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9:5,113,132.

[5]孙月刁.杜威的多元论自由观[J].社会科学,1985,4.

[6]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上册)[M].人民出版社,1990.

[7]杜威.道德教育原理浙[M].王承绪,等译.江教育出版社,2002:11.

公民意识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农村小学;现代化;公民意识

G621

现代公民意识一般会在世界、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这五个层面中体现出来,具体表现为国家意识、社会法律意识、民主意识、环境意识以及社会公德意识等多种意识的协调和整合,因此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就是希望通过相应的教育和引导促使现代公民逐渐形成独立的人格意识、自觉的权利义务意识、完备的公德意识以及积极的法律意识等,进而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能够扮演好社会成员的角色,为社会建设以及社会和谐发展贡献相应的力量。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地区的现代公民意识教育逐渐缺失,对农村群众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以及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都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十分有必要探索合理的农村小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培养策略,从小学阶段开始对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加以培养,进而改善农村群众现代公民意识缺乏的现状,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一定的力量。

一、城市化背景下全面培养农村小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重要性

(一)国民观念的现代化建设是城市化建设的关键点

在理论研究中对城市化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不能仅仅将城市化与工业化或者农村户口向着城市户口的转化等同,而是应该对城市化建设的方方面面进行分析,并以国民观念的现代化为核心关键点,对城市化建设作出正确的指引[1]。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应该认识到,不论是身份的转变还是生产方式的转变,都是形式上的转变,只有广大农民群众能够真正认识城市化建设问题,将自身思想认识由传统的小农意识转变为现代化的市民意识,城市化建设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也才可以得到显著的提升。因此在城市化背景下对农村小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加以培养有助于解决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切实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

(二)现代公民意识教育能够促使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水平得到提升

由于当前我国公民长时间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因此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效果相对较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未来健康成长[2]。而在农村小学教育中积极开展现代公民意识教育,能够在提升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同时促使学生对思想道德形成正确的认识,致使学生积极对自身思想道德意识加以培养,进而逐步增强现代公民意识,保证学生在未来社会中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现代公民意识教育的开展对农村小学生自我发展也产生着积极影响

在城市化背景下,积极开展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对农村小学生自我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一般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其一,公民意识教育在学生自我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让学生对现代社会建设形成初步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积极参与到相关社会实践中,为学生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现代公民意识教育的实施还能够促使农村小学生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等得到一定的强化,对学生未来成长成为高素质人才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3]。其二,我国农村地区小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相对薄弱,因此实施公民意识教育也是合理开展农村小学教育的必然要求,只有在农村小学教育中适当的渗透现代公民意识教育思想,小学教育的德育教育功用、人文教育功用等才能虻玫匠浞值姆⒒樱农村小学生的未来全面发展也才能够成为可能。

二、城市化背景下对农村小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加以培养的策略

在当前城市化背景下对农村小学生实施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农村小学生的未来发展以及农村地区城市化建设、甚至社会的和谐发展都产生着特定的影响。因此农村小学教育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适当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加以强化,保证农村小学生也能够在未来获得良好的发展,切实加快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

(一)将课堂教学与现代公民意识教育相结合

在当前城市化建设背景下要想对农村小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加以培养,就应该注意将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工作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机整合,保证现代公民意识教育能够全面渗透到课堂教学实践中,从事实入手对学生实施科学的现代公民教育和引导。一般来说,当前我国公民教育内容相对复杂,要求也相对较高,面对这一问题,农村小学要想保证现代公民教育效果就应该对课程进行合理选择,进而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向学生传输现代教育思想,最大限度的提升现代教育效果。对于我国小学教育来说,最为适宜的课程就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师要想对学生实施现代公民教育,就应该将现代公民意识教育渗透于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让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相关知识的同时能够接受相应的现代教育和引导,逐步培养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勇于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促使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在提升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基础上,为农村地区的城市化建设奠定基础,为农村地区城市化建设工作的发展贡献相应的力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