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复旦大学考研论坛

复旦大学考研论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复旦大学考研论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复旦大学考研论坛范文第1篇

Key Words: English writing; errors; problems; solutions

Introduction

Due to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English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world stage. Meanwhile, English writing, serving as a part of basic skill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has been greatly promoted along with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translating skills. However, when it comes to English writing, most of the students who have studied English for years can not write an elegant essay. The main problem may lie in the fact that English learners are too much influenced by the mother tongue, thus unable to get rid of the fixed way of expression of their own culture. For example, they write incorrect English “My studies are quite busy.” The sentence should be “I am quite busy with my studies.” Why do students commit such mistakes? What types of mistakes are they frequently making? In what way can errors be avoided? To find out the answer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errors in students’ compositions in great details.

I. Lexical Errors

Lexis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language study. In this section, lexical errors are analyz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errors in noun, verb, article, preposition and pronoun.

A. Errors in Noun

According to grammatical form, noun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lasses: countable nouns and uncountable nouns. Errors in noun are selected from students’ compositions:

(1) We can choose from an advertisement books.

(2) And her mouth is very small with red lip.

(3) Sometimes, our parents brought us some foods and books.

In example (1), the suffix “-s” should be omitted after the article “an”. In example (2), the suffix “-s” should be added to “lip” in accordance to the English plurality. Example (3) takes the uncountable nouns “food” as countabl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很多食物”.

Compared with Chinese, English grammar appears to be more specific and exact, such as countable plural nouns, which do not exist in Chinese grammar. Therefore, Chinese students tend to ignore the plural form (-s) while writing English.

B. Errors in Verb

In this section, transitive verb errors and intransitive verb errors made by students will be concentrated. Transitive verbs must be followed by an object, while intransitive verbs need not. Here are some errors:

(1) Just look the student around me.

(2) Waiting the end of the punishment.

(3) Let’s discuss right now.

In examples (1) and (2), the intransitive verbs “look” and “wait” are used as transitive verbs , which may result from the fact that in Chinese “看某人” and “等待某人”are transitive.The objects of the transitive verbs in example (3) is wrongly omitt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for in Chinese it is said “现在就讨论”, but the correct pattern in English is “discuss something”.

According to Cai Jigang(2003), on the one hand, English is explicit, which indicates that meaning is conveyed through different forms of words; on the other hand, Chinese is implicit, which expresses meaning through word order or the context. Transitive verbs and intransitive verbs are restricted by what kind of elements that follow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it is likely that students misuse the transitive verbs and intransitive verbs.

C. Errors in Article, Preposition, and Pronoun

Except noun and verb errors, errors in article, preposition, and pronoun are also committed in students’ written task frequently. Firstly, errors in article are discussed.

(1) Therefore, it is also good means of solving the problem of heavy traffic.

(2) Pollution is the biggest problem in the cities.

In (1), the necessary article is missing; On the contrary, the unnecessary article is used in (2), which cause the errors.

Errors in article may result from the fact that there is no article contrast in Chinese nouns.

Secondly, errors in preposition are discussed.

(1)We can draw some conclusions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2)However, people have different attitudes to failure.

For the Chinese sentences “我们从这些数据中得出结论” and “但是,人们对于失败持不同看法”, there is no need to use prepositions. However, in English there should be a “from” and a “towards” in the sentences (1) and (2) respectively.

Students sometimes use wrong prepositions, because there are 286 prepositions in English, but only 30 in Chinese. The same preposition in Chinese can be used in various positions. However, in English, prepositions are used more vigorously.

Thirdly, the pronouns in English are various, including personal pronouns, possessive pronouns, reflexive pronouns, reciprocal pronouns, demonstrated pronouns, interrogative pronouns, relative pronouns and indefinite pronouns. English speakers use pronouns much more than Chinese so that Chinese learners tend to commit errors of missing pronouns while writing English.

Ⅱ.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Errors

In this section, discussion will be concentrated on errors in punctuation, capitalization and Chinglish way of expression.

A. Errors in Punctuation

Punctuation in English is a little different from that in Chinese. The author will not discuss errors of this type further, since they are easy to identify and overcome for Chinese learners. However, the author only discusses some typical examples here:

(1) She doesn’t own the happiness that should belong to such little girl,

(2) As far as money is concerned, my opinion is, “money is not everything!”

Punctuation in English is a little different from that in Chinese, thus causing difficulty for Chinese learners. In sentence (1), “,”should be “.” , as in English, only “.”can be used to end a sentence besides “?” and “!”. The error in sentence (2) is “,”after “is” should be “:”, which is used to introduce an explanation, to precede a quotation or a statement.

B. Errors in Capitalization

Capitalizations are used mainly at three places: the first words of sentences, key words in titles, and proper names. Students often misuse capitalizations, look at the following examples;

(1) they don’t care about it, no matter how much money.

(2) For my part, It has different meaning in different time.

(3) near Shaan Xi Historical Museum

The first letter of a word at the beginning of a sentence should be capitalized in English. Therefore, “they” in sentence (1) should be“They”. But the first letter of a word in the middle of a sentence should not to be capitalized, as shown in example (2). What’s more, in sentence (3), “Shaan Xi” should be “Shaanxi”, because the name of a place is often linked together, and the first letter of the second word should not be capitalized, e.g. Beijing, Shanghai, etc.

C. Chinglish Way of Expression

Sentence structures may reflect the formation of a certain language. Due to the ignorance of the rul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students may misuse the two languages. Eg:

(1)Reading books can acquire knowledge.

(2)To learn English should be step by step.

(3)What teachers say in class, I have always take notes of it.

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accounting for the sentence structure. English focuses on the explicit sentence structure, thus becomes more exact. Sometimes meaning is conveyed only by one verb, the rest of the actions by grammatical relations, types of phrases and clauses. However, Chinese is verb-centered or meaning-centered, which time order, cause-effect order are used for sentence construction.

IV. Cause Analysis

Having studied types of errors committed by university students in English writing, the author concluded the error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A. Cultural Difference

Owing to different living environments and social conventions, different languages may have different versions. For example, in CET-6 writing titled by “Should Setting Firecrackers Be Banned”.Some students write: Sometimes people set off firecrackers to celebrate the red and white happy events(有时人们放鞭炮是为了庆祝红白喜事). Chinese prefer wearing red when getting married, and white when people die. In contrast, westerners prefer wearing white in wedding, black in one’s funeral. Therefore, if the reader is a westerner, obviously he /she cannot understand this.

Therefore, the ignora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 can create barriers and errors in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 which may lead to some unnecessary misunderstandings and confusions, and not appropriate expressions or wrong sentences in students’ writing.

B. Thought and Expression Difference

Different ways of reasoning lead to different expressions. Chinese is characterized by thinking in terms of images, which refers to principal made of thinking in the course of literary creation, about how to reflect life with the aid of images, create artistic images through models and imagination and express the author’s thoughts and feelings. On the contrary, English reasoning is logical thinking or abstract thought, based on the concept, reasoning and judgment.

C. Personal Factors

Besides cultural, thought and expression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English writing, personal factors should als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Personal factors include effective abilities of comprehension and application writing. There is no doubt that writing helps to promote the exactness of English use. Different literary style requires different writing skills. For example, skills vary from letter writing, research paper writing, lecture writing, novel writing, newspaper writing and so on.

V.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errors committed by students in their writing, suggestions are raised for the improvement of L2 teaching. Firstly, students should be encouraged by their teachers to read English works, know more about western cultures, conventions and social problems by being exposed to the original English . Secondly, language teachers themselves should be more careful about the correct and proper use of English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Moreover, language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s’ errors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for the errors can inform the teachers of what kind of progress the learners make, how far the learners are away from their goal and what kind of contents should be emphasized again. As in students’ written task, language teachers should collect the common errors and devote part of the class to explain, which can be called “an error of the week”(Li, 2002). For specific measures at the lexical level, suggestions are given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errors in students’ writing. Firstly, since English learners are lack of variation in word choices, it’s better for language teachers introduce some effective ways of memorizing English words to enlarge students’ vocabulary. Secondly, language teachers should explain new words in English as much as possible. In this case, students will not try to find the words’ Chinese equivalent, so that they have more chances to think as native speakers do. Also, it’s better put the word or the phrase into an example sentence for explaining its usage, so that students could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d or the phrase and use it correctly. Moreover, when making sentences, language teachers should emphasize the verb tense and make students keep in mind the importance of verb tenses. Last but not the least, language teachers are advis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analysis of sentence structure and give more explanations to the long, complicated sentences. In a word, all these measures are raised for a promotion of students’ abilities to master the language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errors in their written task.

Conclusion

It is believed that error occurrence is an indispensable but significant phenomen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The discussed errors in students’ compositions not only reflec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English writing, but also indicate the significance of knowing the cultural, thought and expression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Being aware of the various errors and causes, students have a clear view on how to write essays more exactly and effectively.

References

[1] Dai,W.&He,Z. (2001) A New Concise Course on Linguistics for Students of English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 Ding,W. (1994) A Handbook of English Writ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 蔡基刚. 英汉写作修辞对比 [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 胡敏. 考研英语写作创作策略与高分范文 [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

复旦大学考研论坛范文第2篇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地发展,金融业高素质人才需求量大,而金融行业如银行、证券等收入较高的现状,让无数考生的眼神紧盯金融学,挤破了头也要冲一冲金融学。于是,金融学不但成为关注度最高的专业,同时也成为录取分数水涨船高的专业。

金融学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专业,一般为银行、证券、保险、信投、投资等行业培养既具有金融理论基础知识和掌握金融业务技术,又能够运用经济学一般方法分析金融活动、处理金融业务,有一定综合判断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金融学以经济学为主干学科,主要学习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金融学、银行学等课程。

金融学涉及许多数学知识,如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等,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学起来更游刃有余。而且金融行业注重学历与经验,如果要成为该行业的精英,仅靠四年本科的学习是不够的,如果考研的话,数学成绩好优势更为明显。所以,如果您高中阶段数学学得很困难,那么金融学不是您最佳的选择。

目前开设金融学的高校多,拥有金融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院校有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等。各高校虽均以金融学招生,但学科特色仍各有偏重。其中,复旦大学是国内最早成立的金融学科系之一,主要涉及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保险的教学和科研,只招英语语种考生。而武汉大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与实践能力,并从2005年开始与法国鲁昂高商合作中法金融班,部分优秀学生可辅修相关课程并同时获得经济学和文学双学士学位。暨南大学金融学系前身为是1925年成立于上海的暨南学校商科大学部银行理财学系,因此该专业在银行方面多有建树,“货币银行学”为省级精品课程,并与广东省银行同业公会长期合作定期举办“金融家论坛”。

金融学专业的就业,理想状态就是进入银行业、证券业,工资待遇比较好,但目前金融行业的普通人才趋于饱合,但高级人才却难求,因此也形成了金融行业更倾向于招收学历层次更高、专业素养能力更强的高级人才。

关注理由――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国内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再加上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让人们对经济、金融行业的前景看好。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地发展,金融业高素质人才需求量大,而金融行业如银行、证券等收入较高的现状,让无数考生的眼神紧盯金融学,挤破了头也要冲一冲金融学。于是,金融学不但成为关注度最高的专业,同时也成为录取分数水涨船高的专业。

金融学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专业,一般为银行、证券、保险、信投、投资等行业培养既具有金融理论基础知识和掌握金融业务技术,又能够运用经济学一般方法分析金融活动、处理金融业务,有一定综合判断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金融学以经济学为主干学科,主要学习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金融学、银行学等课程。

金融学涉及许多数学知识,如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等,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学起来更游刃有余。而且金融行业注重学历与经验,如果要成为该行业的精英,仅靠四年本科的学习是不够的,如果考研的话,数学成绩好优势更为明显。所以,如果您高中阶段数学学得很困难,那么金融学不是您最佳的选择。

目前开设金融学的高校多,拥有金融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院校有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等。各高校虽均以金融学招生,但学科特色仍各有偏重。其中,复旦大学是国内最早成立的金融学科系之一,主要涉及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保险的教学和科研,只招英语语种考生。而武汉大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与实践能力,并从2005年开始与法国鲁昂高商合作中法金融班,部分优秀学生可辅修相关课程并同时获得经济学和文学双学士学位。暨南大学金融学系前身为是1925年成立于上海的暨南学校商科大学部银行理财学系,因此该专业在银行方面多有建树,“货币银行学”为省级精品课程,并与广东省银行同业公会长期合作定期举办“金融家论坛”。

金融学专业的就业,理想状态就是进入银行业、证券业,工资待遇比较好,但目前金融行业的普通人才趋于饱合,但高级人才却难求,因此也形成了金融行业更倾向于招收学历层次更高、专业素养能力更强的高级人才。

国际经济与贸易

关注理由――我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近些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仍保持15%左右的增长,使人们对对外贸易行业的未来信心十足。

从宏观层面讲,国际经贸培养的学生应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具有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基本技能。从目前的情况看,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人多,但专业素质强的人却比较少,甚至很多学习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并未从事有关国贸的工作,因为他们并不具备从事国贸工作的实力。

从能力方面讲,学习国际经贸首先要具备语言(外语)能力,不懂外语,怎么走出国门与外国人沟通,那就更谈不上从事贸易工作了,所以许多院校较多采用专业学习与外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正在创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汉语、英语和一门第二外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复合专业。其次是沟通交流能力,贸易相关行业,常常涉及到谈判、协商,所以就需要一定的沟通、谈判技巧,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的学生就不太适合,这也是许多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院校设有礼仪课程的原因。

本专业的课程分为理论性与实务类两种,进校前两年,学的基本上都是理论,而且基本上都是初级理论,多且杂,包括宏观、微观经济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原理,微积分,统计学,概率统计,国际经济学等。理论多、课程多,一度会让学生认为本专业针对性不强,但这些基本理论正是奠定该专业能力的基础。到了大三、大四,会增加一些实务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在这个阶段中,部分同学慢慢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会根据是直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是从事外贸交易工作,还是管理工作,从而培养其他方面的特长,如阅读一些管理方面的书、营销方面的书,从中提升自己的营销与管理能力,又如一些知名人物传记,特别是与本行业相关的知名人士的从业经验,丰富自己的视野。

拥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国家特色专业的高校包括对外经贸大学、厦门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厦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市场营销跨专业大类招生,培养既具有国际经贸理论基础,又具有市场推广能力的学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以“主体突出”“两翼丰满”为特色,专业知识结构与能力突出、外语能力和实践能力强。

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对口的专业包括到外贸行业从事对外贸易工作,到政府对外经济贸易管理部门从事对外贸易管理工作,到一些科研院所从事研究工作。针对最后一种,一般需要深造,在理论水平上更上一层楼才可以。

土木工程

关注理由――国家对土木相关的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大力投入,使该行业人才需求量大。

走进一座城市,满眼皆是轰轰隆隆得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所:混泥土搅拌机欢快地转动着,吊臂机忙碌地上上下下,施工工人忙进忙出……从拔地而起的高楼,到掘地三尺的地铁轨道,再到高速公路、高铁、高架桥,无一不告诉人们国家正在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于是,对土木工程专业关注也不出意料之外。

土木工程是以培养掌握各类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含矿井建筑)、道路、隧道、桥梁建筑、水电站、港口及近海结构与设施、给水排水和地基处理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根据开设专业院校特色的不同,有的偏向民工建,有的偏向道路、桥梁,还有的偏向轨道、隧道。所以在不同的高校,有的以土木工程专业招生,有的按大类招生。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按土木工程大类招生,设有建筑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土木工程材料三个专业方向和一个土木工程力学精英班(按4+2目标培养),而同济大学虽设有土木工程学院,却是以建筑工程系、桥梁工程系、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水利工程系等招生,并不直接以土木工程专业招生。

学习土木工程,首先得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基本的就是掌握开设的各门课程。由于本专业以力学和土木工程为主干学科,因此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石力学等力学课程和地基与基础、工程地质学、工程水文学等为专业必修课。此外,有一些看似很枯燥的理论课程也很重要,比如施工管理、施工法律法规等上课时听得很没意思,在施工中却是和开发商、监理打交道所要知道的常识。

如今,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都进入电子绘图的时代,如PKPM、SAP2000、鲁班算量、天正建筑、3DS MAX等都是土木学子耳熟能详的软件。很多学子认为只要掌握几种专业的设计软件,就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如鱼得水。但目前的设计软件多,各自适合的行业不一样,最好是根据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学习目标行业常用的软件,并努力成为使用该软件的专家。

总的来说,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可到施工工地、设计院、房产公司基建处等从事相关工作。施工工地注意实践能力,但比较苦、比较累,而且还要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到设计院工作是许多学习土木工程学子的目标之一,但目前来说,普通本科生进入设计院的几率比较小,设计院的招人起点都是研究生;有的同学对房产公司的基建处比较感兴趣,认为工资高,工作相对清闲,但对于刚刚进入基建行业的学子来说,从事的大多为一些无关紧要的工作,专业能力较难得到提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关注理由――电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资源,在多领域的广泛运用,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就业率高。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所属的电气工程是一门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注重实践,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可以说,所有与电相关的专业、课程都可以涵盖在其中。

在所有的工科类专业当中,其课程难度属于中上等,由于课程类别的跨度较广,有一部分专业课相对较难,如《模拟电子技术》《电磁场》等。对于工科类专业,理和工是相结合的,对数学和物理的要求较高,几乎每一门专业课都要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否则学习起来会比较辛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与物理的联系相对较多,如《电磁场》就是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关于磁场方面理论的深入研究,专业基础课《电路分析》也与高中物理中电路方面的内容有较多联系。同时学习本专业还需要有较强的计算机能力,一般会开设与软硬件相关的课程有《微机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等。

由于这一专业所涉及的范围广,所以不同的大学在课程设置上都会有各自的侧重点。如四川大学侧重发输电领域,《发电厂电气部分》《发电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电力市场运营系统》等是必不可少的课程,而西南交通大学侧重轨道交通领域,设置的课程主要面向铁路用电,如《牵引供电系统分析》《牵引供电变技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等,还有一些学校侧重建筑市场领域,即建筑电气,课程又有不同。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这一学科注重实践能力,大部分专业课都同时开设有实验课程,要把书本上的知识在实际中体现出来,一般每个暑假都会有实习安排。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大一暑假有金工实习,大二暑假有电子工艺实习,大三暑假安排专业实习,每次实习一般为一到两周,在学校科技园或者铁路局供电段。金工实习需要学习操作各种设备,如钻车、刨车、铣车、电焊机等;电子工艺实习需要学习相关的电路板设计件,熟悉各种电路的焊接工艺,并按要求完成相应要求的电子产品;到铁路局供电段实习则是对铁路用电有个感性的认识,包括牵引变电所的各种设备,运行状况,以及接触网结构等。

与较难的课程相比,值得一提的是几乎所有的制造类企业都需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这也是在土机电(土木、机械、电气)三大工科类专业中,电气专业的优势所在。由于每所大学侧重方向不同,所以学生的就业方向也可能不同,如四川大学偏向电力部门,西南交通大学偏向铁路部门。

如果有意继续深造,在研究生阶段,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级学科下细分为多个二级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压、电机与电器等。在二级学科里,强电与弱电专业划分的较为清楚,研究方向也有较大区别。就业形势也相对较好,一般以科研或设计单位为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关注理由――制造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国防实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十分重视装备制造业的规划和发展,在新的五年计划中提出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

一提到机械,也许有些同学的脑海里浮现出的是一幅手执扳手,正在机械前面忙碌,浑身被弄得脏兮兮的画面,于是对该专业不感兴趣。但通过学习该专业的学子感受――“我是学机械的,现在已经毕业了,可以从事的行业很多,是属于难得的好就业的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毕业后很多工作都能做,可以从事设计方面的工作,在汽车、电子、机械行业还是很受欢迎的”,才发现该专业虽然课程多,学起来并不轻松,但就业却相当不错,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涉及机械行业中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诸多的方向,具体研究的内容包括开发低公害汽车发动机、提供机械性能的铝合金和形状记忆合金的新材料、研究提高汽车涡轮增压发动机性能与开发减震降噪的机械等。随着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航天、造船、采矿等工业领域的发展,机械制造和自动化更加需要长足的发展,并且存在极大的发展空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大多以“ 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为培养方向,“宽口径”是指立足机械学科的知识体系,将电子信息、自动化技术和管理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纳入课程体系中,使学生适应宽广的工作领域;“厚基础”体现在加重数学、力学等学科基础类课程;“重实践”体现在注重学生的基础技能训练和工程训练。主要课程一般包括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材料力学,机械制图、单片机、电力拖动,液压与气压传动、数控编程与应用、auto CAD、Proe、微型计算机原理应用、机械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基础等。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由于专业方向多,有的侧重机电一体化,有的侧重机械设计,有的专攻液压的,还有学工程机械等。不同的专业方向会影响就业的行业选择,一般来说,学机械设计的一般能去设计院或者是工厂做设计员,较多需要深造;学机电一体化的一般都进工厂;液压研究的主要是科研等;学工程机械的能去一些工程机械生产厂家,或者去路桥施工单位等。因此,该专业的选择空间还是比较大的。但需要提醒考生的是,从该专业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来讲,比较适合男生,目前就读该专业的女生很少,用人单位在选择时也更倾向于男生。

会计学

关注理由――会计专业人才需求量大,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后待遇好。

会计学是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在取得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的基础上,研究怎样对再生产过程中的活动进行计量、记录、预测和监督,促使再生产过程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经济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实用型的专业,会计学必须要接触统计学、审计学等与数学相关学科的知识。该专业文理兼收,但各有所长,文科生做事谨慎、记忆力好,理科生对数字敏感,数学基础好。

会计学的主干学科包含经济学,但却是属于工商管理类,在学习中更多涉及管理方面的课程,如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会计人才将会日趋专业化,特别是计算机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使会计电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对会计人员这方面的要求也很高。随着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许多高校会计学专业下设CPA(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和会计国际化专业方向,在课程设置方面增加了CPA鉴证、国际会计、西方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国际金融、跨国公司会计等,培养能在跨国经营企业、涉外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从事相关工作的人才。

说到会计学就业方向,还是比较广泛的,可以到企业(国企、外资、民营)、事务所从事会计工作,也可以到理财咨询公司从事咨询工作。民营企业需求量大,但空间比较小,平台也不如其他几种就业途径宽阔;外资企业的待遇比较高,而且后续的培养提升机会较多,但入门的要求高,英语水平好的学生比较有竞争力;事务所就是一个字――“累”,但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对于一个审计项目,你必须从头跟到尾,包括和送审单位的沟通等,能充分锻炼能力;理财咨询算得上一个新兴的行业,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未来的发展前景看好。

但是,在选择时还应该听听社会对本专业的不同的声音,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社会对会计人才的大量需求,使得会计专业成为“热得烫手”的专业,将来可能和其他热门专业一样,会面临人才饱和的情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关注理由――在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其强大的适用性广泛运用于各行业。

眼看微软的Windows从3.X到现在的2007,而中国的软件业还是在原地踏步,难道我们真要每年等微软给他的操作系统换一次名字,给他交一次钱吗?这么大的利润为什么不留给我们自己,为什么不让别的国家给我们交钱呢?这是广大中国计算机人共同的梦,要实现这个梦的人是正在学习计算机的“准程序员”们,他们是中国软件明天的希望!

但原本这样一个朝阳专业,却上了近些年某些就业调查机构公布的“就业红牌榜”,成为就业率低,就业待遇差的一个专业,使无数感兴趣学子最终放弃。是专业不好,还是未学得精髓?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些特点吧!

计算机学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理论性强、实践性强、发展迅速。目前大多数院校前两年注意数理基础方面和自然科学基础课的培养,后两年主要是专业课程的设置,增加可选性、多样性、灵活性和方向性,突出学科方向特色,体现最新技术发展动向。本专业既要学习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值分析等理论课程;又要学习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如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等;还要学习与数学相关的课程,如离散数学、概率统计等。

复旦大学考研论坛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业辅导;成长成才;深度辅导

作者简介:许云燕(1986-),女,湖南张家界人,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助教;丁文俊(1976-),男,浙江上虞人,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讲师。(北京 102206)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9-0120-02

一、学业辅导的定义

学业辅导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这已是教育界普遍认可的原理。与学业辅导相关的理论在20世纪开始蓬勃发展,著名的有苏霍姆林斯基的智育理论、赞科夫试验教学论体系中的教学原则、巴班斯基教学最优化理论中对学习技能的研究、斯卡特金关于自学指导的研究等。[1]

随着上述理论的不断丰富,学业辅导的实践也在不断开展。在美国,部分高校将学业辅导界定为“大学里以个体或者团体为单位,对学生所开展的以学术为导向的辅导咨询工作”。很多地方也将这种学术辅导称之为学业指导。我国教育界名人杨蓦、马超山早期曾用以下五个方面来界定学习指导:一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教育,使学生乐于学习、愿意学习、主动学习;二是通过向学生传授“学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如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对象、学习条件等),使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独立学习;三是就其方式来说,主要是结合各学科内容的教学(即渗透式);四是就其目的而言,其根本在于增强学习活力,发展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保证教学质量;五是学习指导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活动。[2] 笔者认为以上理论多是将学业辅导定义为以提高学生掌握课堂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力为目标的各类教学实践活动,对于高校学生来讲,这些定义较为狭窄。加之我国很多高校目前尚无明确的学业辅导定义,主要是以帮助成绩落后的学生取得学习进步为目标的帮困补差工作,缺少促进学生发展的相关内容。[3]因此,高校学业辅导可以定义为:依据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及各类学科特点,发挥教师、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作用下,号召优秀学生发挥自身影响力,调动其他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实践活动。

二、开展学业辅导的必要性

华北电力大学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在进校即确定了自己的专业,但学生在高中毕业时对大学的专业设置并不十分了解,填报志愿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杨艳玲认为,对专业不了解导致新生在学习的适应过程面临的压力较大。据杨艳玲对一些理科专业大学新生的访谈得知,“课程多”和“内容难”是上课后的突出感受。学业受挫后,一些学生对学习丧失了中学时的“自我胜任感”,容易产生自卑、焦虑和厌学情绪。

1.学生在专业学习与规划方面缺少有效指导

在填报志愿时,很少有学生对自己的性格、爱好和专长进行分析,而是盲目地选择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2003年复旦大学对该校二年级学生的调查表明:部分学生入学前的专业选择有点盲目,有36.7%的学生曾经产生过转专业的念头,其中“74.8%是因为‘兴趣’而想改专业”。[4]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对该校教师和2000届本科毕业生的调查发现,40.1%的被调查学生在四年中曾经有过换专业的念头,主要原因是“很多同学当时对专业不了解,选择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进入大学之后才发觉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对于现行的划分专业的方法(即录取时划分专业的做法)只有极少的教师和学生表示同意,分别为6.9%和5.3%。”而在2013年6月份,某调查机构也披露了一项针对大学在校生的调查数据,仅有29.5%的人表示满意自己当年的高考专业志愿,41.0%的人表示一般,还有29.5%的人表示不满意。针对“如果不满意自己的专业怎么办?”这一问题,在调查中,73.2%的人选择接受现实,9.9%的人选择跨专业考研,另有8.4%的人则试图转换专业。目前很多大学对转系转专业采取了越来越宽松的政策,然而对于选择大学就读专业这个可能决定一生的重大问题,如果都依靠进入大学后的转专业来实现,显然不现实。

2.新生在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忽视基础课学习

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通常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从有严格的学习规划与要求的环境到完全自主自由的选择课程学习的环境,大多数学生对大一的课程重视程度都不同,而在大学教学安排中,基础课程几乎全部集中在大一阶段,整个大学阶段学习成绩的好坏与这些基础课程的学习情况息息相关。基础课程虽然与高中有所关联,但在难度、深度和广度上远远超出高中阶段的知识,这些基础知识是大学后续学习的基础。与此同时,大学生的时间相对于中学而言很灵活,属于个体自己支配的时间较多,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容易在迷茫的适应过程中耽误了基础课学习,从而影响以后学习的基础。从大一开始实施学业辅导,带领新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专业课程,是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的必修课。为此,需要有一套比较全面系统的学生学业辅导体系,以期学生入校后能够迅速适应自由性很强的学习环境,能够在参与学业辅导与接受学业辅导的过程中,更加详细地了解所学专业课程,及时认清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所在,解决学生专业和课程选择时的迷茫困惑。同时,大学阶段是人生中的关键时期,一个人专业的选择、综合素质的培养、多方面能力的锻炼和人格的最终定型从某种程度上讲都发生在大学阶段。因此,开展大学生学业辅导和学习指导,对大学生、学校和社会很有必要。

三、学业辅导在学生成才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学业辅导不仅对学习困难生有极大的帮扶作用,同时也能极大地激发学业困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促进优秀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推动高校优良学风建设。

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顺利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业,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经过前期的大量调研和精心筹备,华北电力大学学生处、教务处于2013年3月开始在学校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一年级学生中全面启动学业辅导试点工作。试点辅导的课程选取学校大一新生的两门重点课程,即“高等数学”和“工程制图”,学业辅导员由院系选的学习成绩优秀、学有余力、具备较强责任心和良好表达能力的高年级学生担任。截止到2013年6月,华北电力大学学业辅导试点工作已开展三个多月,目前学校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2012级工图课程已经结课并考试完毕,“高等数学”课程辅导持续至16周,学校学业辅导工作在推动大一新生了解本专业基础课程,尽早明确本人的学业规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在高年级选拔兼职学业辅导员的方式,辅导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为2012级学生做课后答疑,相比仅仅只有教师上课答疑的情况,兼职学业辅导员的配备,为学生们提供了更便利的专业课程咨询途径,提高了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2012级学生的工图课程成绩。就纵向而言,2012级与2011级学生相比,成绩有了很大提升,不及格人数降低至平均每班一人左右,同时85分以上人数平均每班有4人;从横向上而言,与第一学期的无全班通过的结果相比,本学期全部通过的班级达到四个,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业辅导工作确有其实效性。

2.降低不同学生在专业基础课程上的差距

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往往不知道自己学什么、怎样学、成绩下滑怎样补救、专业困惑如何解答等,这对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培养思考能力产生了不利影响,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和就业、择业问题的解决。通过学业辅导能够让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广泛接触,让高年级学生,或者是本年级学业规划较成熟、专业掌握程度较高的学生对其他学生加以正确引导,以自身实例帮助被辅导学生尽早适应大学生活、掌握大学基础课程、了解专业前景、进行合理的学业规划,从而降低学生之间的学习成绩差距,形成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

3.为大学四年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门以后,全员参与学校制度化、规范化的学业辅导,不仅能及时了解专业课程内容,同时也能在加深专业认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决策创造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自我规划等综合能力,为进一步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4.有利于深度辅导工作的科学化与精细化

对大学生开展深度辅导工作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辅导员要做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引导者和教育者,就必须对学生的各种问题有所了解。由于“90后”学生主动性差,自我分析能力较弱,辅导员在深度辅导时找到切入点比较困难,这样会使深度辅导的效率大打折扣。通过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学业辅导,兼职学业辅导员在课下与学生的交流频繁,同时与辅导员保持信息沟通,有利于辅导员从学生学业问题中顺势而为,寻找突破点,使得深度辅导从被动转为主动,有利于打破与学生的交流瓶颈,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一个更为广阔的互动平台。

5.进一步推动兼职学业辅导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

当前很多高校提倡“全员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以期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的良好环境。在“育”与“学”的互动过程中,强调学生凭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与外界的互动,互相生成有效信息。[5]“全员育人”的目的是使教育和学习的过程成为知识理解、融会贯通、提炼、升华的过程,“全员育人”环境的创造需要有信息交流、有效互动的平台或载体。这就要求学校教师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展开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实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

学业辅导应涵盖指导者与学生间良好的互动,在保证被辅导班级养成良好学习风气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优秀学生的全面发展,兼职辅导员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对专业以及大学整体规划的认知,与被辅导班级一起进步。因此,在整个学业辅导的实践过程中,以教师为指导,兼职学业辅导员为桥梁,学生为主体,有效地加强了专业教师、辅导员以及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这种“多相互动”的模式,既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为兼职学业辅导员的技能提升和教师教学方法的修改提供了依据,推动了大学有效实施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

四、结论

华北电力大学自2013年年初开始在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开展学业辅导试点工作,学校旨在通过选拔优秀学生担任兼职学业辅导员、配套安排学业辅导教室,从课程答疑、制度管理与思想教育引导入手,督促学习困难学生努力学习,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尽可能预防学生出现留级、退学、开除学籍等影响学生正常学习的情况。同时通过加强“爱心、信心、耐心”教育,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提升自我发展,帮助被辅导学生在学习上不掉队。在实施过程中,逐步探索通过多种有效方法打造学校特色的学业辅导模式,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作为辅导员,从最初的专业介绍、课程介绍到后期的专业学习指导、课后学业辅导、就业方向选择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的积极响应和认可。学业辅导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将学业与学生成长成才相结合,不仅能有效利用和整合各种学习资源,避免学生时间精力的浪费,还能在推动学生形成大学整体规划和锻炼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教师与其他年级兼职学业辅导员的正确引导下,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减少盲目与浮躁,让其明确学业目标,推动个人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强.高校学习辅导工作的理论综述与实践初探[J].辅导员工作创新论文集,2003,(6):120-121.

[2]杨骞,马超山.学习指导的意义探微——兼谈学习指导的理论依据[J].教育科学,1996,(1):21-24.

[3]尹冬梅,张端鸿.学习辅导: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内容[J].思想理论教育,2006,(7).

复旦大学考研论坛范文第4篇

本研究以“使用与满足”为理论背景,重点考察SNS的使用与使用者的孤独感(loneliness)、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之间的联系。这是基于社会心理学与传播学关联背景下的研究,试图揭示出人们使用“社会媒体”(social media)的动因与满足。以及对于某些特征人群,SNS作为一种网络媒介基于人际交往可能产生的作用。

当下,因特网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已经渗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往的正常社交生活的减少或倒退,带来了新的心理方面的问题――孤独。Kraut等研究者(1998)曾经进行了一项历时研究,主要检验因特网在社会交往与心理变化方面的效果,一个主要发现就是使用者的使用与孤独体验相关。在之前的互联网与孤独感关系研究中,对于两者的相互关联有过进一步的确定或否定。长期以来对于社交、孤独感、认同感等与网络的联系的认知,或许会随着SNS的出现而有所改变。

二、文献回顾

2.1关于SNS

Social Networks Sites(SNS)是一种网站,在该类网站上,使用者们可以创造一个页面,并且将这个页面连接到其他人的页面上从而形成一个清晰的个人交际网络。(Pew Research, 2007)其背后的理论构想类似于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Milgram提出的“六度分割理论”。基于这种理解,出现了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即SNS,通过“熟人的熟人”来进行网络社交拓展,比如Friendster,Wallop,Myspace等。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SNS,研究的对象、侧重点也是多样化的,从网络上身份的建构与表达(Boyd D. M.,& Heer J., 2006),到建立并维护社会资本(人脉)(e.g., Ellison, Steinfeld, & Lampe, 2007),以及对隐私的主动性暴露、保护条件等研究(e.g., Gross & Acquisti, 2005; Hodge, 2006)。国内对于SNS的研究较少,除了部分关注其作为网站的经营、营销主题外(黄绍麟,2008),在新闻传播学领域,出现了对于SNS受众使用行为的分析(詹恂;古玉立,2008),大部分的研究视角比较单一,颇注重于“实名制”等特点,忽略了SNS更丰富的特点与意义。

2.2使用与满足,动机

随着网络的不断高速发展,和其互动性的特征,研究者开始试图将使用与满足理论适用于新媒体的应用。(Ruggiero, 2000)很多学者试图将该理论在关于网络的心理与行为两个维度展开进行应用。Papacharissi and Rubin(2000)提出了五个人们使用因特网的主要动机,分别为人际使用、消磨时光、查询信息、便利以及娱乐。认为喜欢社交的人使用互联网主要是收集信息,而面对面交流能力比较缺乏的人使用网络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动机。同年,Hanjun(2000)提出了针对人际、信息、兴趣、娱乐、教育五种不同类型的网站,其使用四种动机是不同的。2004年,Stafford等研究者将受众的满足分为三种,即内容满足、过程满足、社会满足,而其第三点,就是针对网络上的人际交往和社会网络的。

虽然对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在网络使用方面的理论已经较为完善,并且日臻丰富,但是SNS由于其特殊性,与其他的网络使用行为不可同日而语。将网络的使用动机笼统的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网站、网上行为是不能深入揭示其特性的。

即便是与其他网络交往形式相比,SNS也是具有明显差异性的。如与网上社区相比,SNS是自下而上发展的,以人为中心的、用户自控的、文本驱动的、去中心化的、自我组织的、实名制的;而网络社区则为自上而下发展的,以地点为中心的、版主控制的、主体驱动的、中心化的、结构化的、匿名的。

正是因为SNS的特殊本质,它成为“网络使用”与“人际关系”的合体。在SNS的使用过程中,使用SNS的动机既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使用网络的动机,也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人际交往的动机。

2.3 关于孤独感、社会认同和媒介使用的研究

孤独感与网络使用之间的关系,属于社会心理与CMC的关系中的一个衍生部分。一些研究者将使用与满足理论和孤独感的研究联系起来。如Rubin发现爱看电视的人更容易感觉孤独并更少与人交往,(Rubin,1994)后期又发现慢性性格孤独与人际交往衰退和电子媒介使用增多有关,如用电视来消磨时光。(Perse & Rubin,1990) 对于区分孤独与非孤独人群,研究者往往关注他们使用动机中的被动情况,如Canary 与Spitzberg观察到孤独的人群使用媒体更少,获得满足更少。(Canary & Spitzberg,1993) Finn和Gorr发现孤独与看电视的一些动机正相关,如陪伴、逃避、消磨时间。(Finn & Gorr,1988)

尽管长期以来,互联网一直都是与其他人广泛交往的工具,在国外的学术研究中,孤独感始终都与过多的互联网使用相关联。“因特网给予了他们一项同时可以交流和休憩的工具,常常也提供了被现实生活所拒绝的那种安全而有趣的社交生活。” (Morahan-Martin,1999, p. 431).互联网可以让人们逃避压力、不安,同时也让人们沉溺于自己选择、喜爱的环境从而远离现实生活,感到孤独,缺乏认同。一系列的定量研究确认了过多使用互联网和孤独感之间的关联,(Kraut,et al, 1998; Lavin, et al, 1999)以及孤独感和自我强迫性使用互联网的关系。(Loytskert & Aiello, 1997; Morahan-Martin & Schumacher, 2000; Young, 1998)这些研究虽然从某些角度证明了互联网和孤独感之间的关联,但SNS作为社交类型的互联网使用行为与孤独感之间的关联,是否与其他行为与孤独感之间的关联相同,有待进一步研究判断。

社会认同的概念源自社会认同理论,该理论是是Tajfel 等人在20 世纪70 年代提出,并在群体行为的研究中不断发展起来。后来Turner又提出了自我归类理论,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强调了社会认同对群体行为的解释作用。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个体通过实现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来提高自尊,积极的自尊来源于在内群体与相关的外群体的有利比较。(张莹瑞;佐斌,2006)

大众媒介为社会认同提供了一个平台,可以让自己和形象相似、行为相近的内群体确认身份,与外群体做比较区别的机会。(Valkenburg et al.,2005)在使用媒体的选择中,身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年轻人很容易在人际关系的基础上,通过选择社会媒体建立群际关系。(McKay S; Thurlow C; Toomey-Zimmerman H, 2005)一些针对年轻人的社会媒体使用研究指出,除了娱乐、寻求信息之外,人际、互动目标始终被不断确认。

关于因特网的使用与心理学效应方面的研究,始终是不连续的,且不时出现相反结论。一些研究报告说网络使用会导致社会活动减少,孤独感、压抑感增强。(Kraut P; Patterson M; Lundmark V, et al.,1998)而另一些报告则称因特网使用者相较于非使用者,使用网络可以有助于熟人之间交流,获得更大的社会网络、更多的社会支持。(Katz JE., & Aspden P.,1997) 如Shaw and Gant (2002) 经过对“聊天室”的五个部分的实验后发现,使用者通过使用线上聊天功能,孤独感降低了,社会支持感增强了。基于上文已经提及的SNS的使用与传统媒体、甚至其他新媒体、网络功能不同,对于SNS的使用与孤独感、群体认同的关系的判断,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1:SNS用户的孤独感与SNS的使用是否相互关联?

2:SNS用户的社会认同与SNS的使用是否相互关联?

3:SNS用户的孤独感与SNS使用之间的关联是否受到其社会认同度的影响?

4:SNS用户对于社交功能的使用,是否能够满足其社交心理需求?

3.2 抽样

本研究为“传播学―社会心理学”背景下的定量研究。选取的SNS样本为 人人网,据统计其占据国内SNS市场75%的份额,覆盖国内2000多所、外海1200多所高校,实名注册用户超过1500万,活跃用户超过880万。(郑宇钧;林琳,2008)因其较高的普及率、影响力、使用率,确定为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了滚雪球抽样的方式来邀请参与者自愿参与调查研究问卷的填写以及焦点小组、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共有331位被访者参与了调研,共收到有效问卷199份,问卷完成率为60.1%。

在199为被访者中,男女比例为41:59。年龄跨度为14至31岁。其中本科生为120人(60.3%),硕士研究生为71人(35.6%),博士研究生为7人(3.5%),博士以上为1人(0.5%)。共有来自全国21个省(直辖市)的被访者参与了问卷填写,其中最多的为上海,占36.18%。来自海外的比例为4.02%。

3.3 测量

本研究的测量对象主要为使用者的孤独感、社会认同、SNS使用行为。包含了测量如下变量:

3.3.1 孤独感

对被访者孤独感的测量工具为Revised UCLA Loneliness Scale (UCLA)(Russell et al., 1980),该量表含20个积极或者消极方面的陈述,以测量被访者的社会关系孤独程度。 Russel(1982)在第三版UCLA孤独量表发表时提出,由于孤独感实际上涉及各种各样的关系以及引发各种各样的不同结果,具体区分孤独感下面的维度很困难。之前多位研究者曾经试图对Russel的孤独感定义做进一步辨析,试图区分不同的维度。Austin(1983)经过因子分析,发现了因子一包含了所有负面或孤独的项目,因子二包含了所有正面的、积极的项目,因子三包含了中性或不孤独的项目。之后McWhirter(1990)的研究验证了上述观点,并得到同样的结果。

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Alpha高达0.90,量表的内在信度相当高。所有被访者的量表平均得分为45.2(SD=12.1)。问卷KMO为0.892,非常适宜做因子分析。在因子分析中,共产生出4个特征值大于1.0的因子。其与上述外国研究结果有一致性。经过与理论的对比、分析、整合,命名四个因子如下:社会孤独 (eigenvalue=7.12,explained 35.60% variance);社会支持(eigenvalue=1.79,explained 8.94% variance);归属情感(eigenvalue=1.34,explained 6.74% variance);人际关系自评(eigenvalue=1.01,explained 5.06%):

3.3.2社会认同

对于被访者社会认同的测量,使用的测量工具为Luthtanen和Croker(1992)的Collective Self-Esteem Scale,在Tajfel和Turner的认同理论中,自我认识由两个方面组成:个人认同(personal identity)和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Luthtanen和Croker清晰地定义了这里的“社会认同”并非指社会身份体现,即一个人的受欢迎程度、吸引力、声誉与举止表现等,而是和自我认知中,与人种、民族、出身、宗教、对于社群的归属感相关联的内容。

根据Luthtanen和Croker的设计,此量表是为了区分不同个体在社会认同上的自我感知,而不是个人认同、自尊心等,因而在建构该表过程中,共设计了四项分表以构成总表。四个构成社会认同概念的维度是:成员身份(Membership Esteem)、他人对群体的评价(Public Collective Self-esteem)、自我对群体的评价(Private Collective Self-esteem)、认同的重要程度(Importance to Identity)。

根据199名被访者填写的结果统计显示,该量表的信度较高, Cronbach's Alpha高达0.89。问卷的KMO为0.873,适宜做因子分析。因子分析中,共产生出4个特征值大于1.0的因子。产生的因子结果与原先理论的假设并非完全一致。其中“成员身份”因子与理论假设一致。而另外的三个因子与理论假设略有不同,命名因子如下:

1、“对群体地位的评价”(eigenvalue=6.13,explained 38.35% variance):

6项指标被用来检测被访者对于“群体地位”的认知。根据本研究被访者的访问结果,“对群体地位的评价”因子所包含的6个项目均属于原先量表的理论假设,第二、第三个因子。基本可以说,原设计中的两个因子在本次研究中合并为了一个。原因可能是原先量表的假设、建构是基于西方人的,本次研究的对象为中国人,中国人对于集体和个人概念的把握有异于西方人,所以出现了两个因子的融合。另一种可能是本次被访者多为大学在校生,是由样本的特殊性造成的。

2、“成员身份”(eigenvalue=1.49,explained 9.34% variance)

3、“认同的重要程度(消极)”(eigenvalue=1.40,explained 8.76% variance)

4、“认同的重要程度(积极)”(eigenvalue=1.31,explained 8.19% variance)

根据结果,原设计的“认同的重要程度”因子被拆分开来,因子3所对应的2个项目用来解释社会对群体的评价是否会影响到个人对自身的消极评价。另外两个积极项目被归入因子4。

3.3.3 SNS的使用

SNS使用行为这部分问题主要来自于对Ross等(2009)年对Facebook研究中使用的调查问题的改编。18个问题的Cronbach's Alpha为高达0.90,问卷内在信度良好。使用态度的测量经过因子分子只提取到一个因子,问卷的内在一致性良好。使用行为的测量经过主轴因子法,共生成两个因子:“社交深度”、“社交广度”,如右图:

四、结果

4.1 孤独感与SNS使用

199个被访者的孤独感与SNS使用的相关关系体现在上表中。经过回归计算,199个被访者在以上七个因子上分别得到每个个案的因子得分(factor score),经过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孤独”与用户的“使用态度”和“社交广度”均成显著正向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用户的“社会孤独”越强烈,越倾向于希望使用人人网,并且在人人网上认识更多的朋友。

按照之前Carnegie Mellon(Kraut, R.,et al.,1996)大学的研究结果,使用网络会导致抑郁和孤独。即我们的正常的社交活动被互联网所切断,因特网的重度使用者花在家人和朋友身上的时间少,从而成为被动的社交者,这导致他们体验到更多的孤独。

在我们无法判断“孤独感”和“SNS使用”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前提下,目前的研究发现与前人的发现是基本保持一致的。但是我们也发现,孤独感强烈的人,并不是在使用的频率、深度上表现得突出,而是在“认识更多的朋友方面”表现突出。所以不能简单推论说,就像前人研究的,因特网的使用会导致孤独感,同样,SNS的使用会导致孤独感。另一种可能是,孤独感强的人,试图通过使用SNS,去弥补日常生活的社交缺陷,所以他们并不是类似于“因特网重度使用者”(heavy user)的“SNS重度使用者”,却是使用SNS去与更多人交往的人。

4.2 社会认同与SNS使用

结果显示,“对群体地位的评价”与使用者的“社交广度”有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即,如果一个使用者所在社会群体的社会地位,在别人和自己的评价中越低,越会倾向于在人人网上结交更多的朋友。

另外,“认同的重要程度(消极)”与使用者的“社交深度”有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很有可能那些持“所在群体的社会地位与自己没什么关系”观念越强的人,越不会在人人网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会和校内上认识的朋友成为更加亲密的好友。

4.3 社会认同对于“孤独感与SNS使用之关系”的影响

在前文中,我们发现了用户的孤独感与SNS的使用相关,尤其是与交往的广度相关。但是,对于社会认同感不同的用户,是不是都存在着孤独感会影响SNS使用的关系呢?为了进一步检验社会认同是否会影响到孤独感与SNS使用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将社会认同作为控制变量(controlling variable)进行处理,来进一步探究。

被访者在社会认同量表的总得分经过由低到高的排序,199个被访个案被近似三等分成三个子集,仅仅是研究中的相对值,不具备理论含义和严格的界定过程。本研究之所以没有使用偏相关测量(partial correlation)来进行检测,是因为希望能够更加清晰的辨别具体群体的特征。

结果显示,在社会认同度相对较低的群体内部,原先发现的“社会孤独”与“社交广度”的显著正向相关关系依然存在,但是与“使用态度”不再显著相关。

在社会认同度相对中等的群体内部,原先发现的“社会孤独”与“使用态度”的显著正向相关关系依然存在,但是与“社交广度”不再显著相关,同时与“社交深度”出现显著相关关系。

在社会认同度相对较高的群体内部,原先发现的“社会孤独”与其他使用行为因子的显著相关关系全部消失了。

基于以上研究发现,研究认为“社会认同”会对孤独感与SNS使用的关系产生影响。在社会认同度相对较低的群体内部,孤独感强烈的人可能会使用SNS扩大交际圈;在社会认同相对中等的群体内部,孤独感强烈的人可能并不会去使用SNS交更多的朋友,而是使用其来加固和朋友们的关系,并且在态度上更加认可SNS;在社会认同感相对较高的群体内部,孤独与否,不能再对SNS的使用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了。

4.4社交动机与满足

为了探究在用户使用SNS过程中,其社交动机是否能够得到满足,本研究测量了使用行为与用户自己对使用效果的满意程度之间的联系。

在左表中可以观察到,“使用态度”、“社交深度”、“社交广度”三个因子均与满意程度成显著正向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越是对SNS的使用有好感、使用的程度越深、在SNS上社交的范围越广的用户,越感到可以增进自己和对方的友谊。

五、讨论

5.1 孤独感与SNS使用之间的关系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本次研究的参与者中,孤独感和SNS使用之间是有正向相关关系的。

以往的诸多研究结果显示,过度的因特网使用会给使用者带来孤独感。而且这种孤独感是以生活中的现实社交关系的弱化为代价的。孤独的人往往在社交方面具有某种客观上障碍或者劣势,主观上某些原因导致了他们不愿意与别人更多的交往。而Spitzberg和Canary(1980)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强烈的孤独感会表现为在人际交往中变得被动、退出,以及其他相应的行为。既然“过度的因特网使用”会引发用户的孤独感,孤独感会导致正常生活中社交活动、社交关系的损失,那么,用户会不会在孤独感的驱动下,去使用因特网交朋友――即使用SNS呢?根据上文的研究结果,这很可能是成立的。从人人网实名制的角度分析,虽然这些社交行为是在线上产生的,但是它们已经不再是纯粹“虚拟”的行为。如果彼此的信息都是真实的、彼此的生活如果有交集,那么作为一对朋友也都是真实存在的,可以发展为线下关系的。

在一种行为和一种心理状态之间,确定因果关系是复杂而困难的。我们可以将结果解释成与以往研究成果相一致,称“过度的SNS使用会导致用户的孤独感”,但是实际上,更可能是由其他网络使用造成的用户孤独感,驱使了这些大学生去使用SNS,来通过线上的交友、社交行为来缓解自己的孤独感。对于因特网的其他使用内容来说,可能“使用”是因,“孤独感”是果;但是对SNS来说,更可能“孤独感”是因,“使用”是果。这一点虽然没有数据上的因果关系实证支持,但是可以从访谈中窥见端倪。之前Amichai,Y.和 Ben,E.(2003)的研究结果中,也提出了这样一种类似的可能,即孤独感驱使用户去进行网络社交,并且用复杂的方法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5.2 社会认同、孤独感与SNS使用

根据上文的研究结果,社会认同的某些方面和SNS的使用也是有关系的。越是觉得“对自己的评价和和所在群体的社会地位没什么关系”的人,越可能在人人网上和朋友建立更加深入的关系,使用行为更加频繁、深入,但是未必会去扩大自己社交的范围。目前90后日渐成为大学生的主体,他们“特立独行”、更加重视自我主体性等特征,可能会在线上社交注重更深入的交往,而不是更多的好友数量。

在之后以“社会认同”为控制变量的详析模式下,我们发现了更多有价值的结果。将被访者区分为社会认同度低、中、高三个人群后,孤独感和SNS使用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在社会认同度较低的群体,或者说在被访者中,认为自己所在群体的社会地位评价较低、不想成为目前所在高校、专业、地域等群体一员的学生来说,自己的孤独感越强烈,越可能在SNS上将更多的人的“加为好友”。而且在访谈和田野调查中我们发现,这种情况下的“社交广度”往往具有一种审美、娱乐或功利的倾向,比如去将在目前在名校的帅哥美女、同生日、同乡、中学校友等对象加为好友,或者将自己计划中要考研的高校、专业在读的学生为好友等等。而这些人对人人网的好感并不明显随着孤独感的加强而变强。同时,这种“加为好友”的行为,多数情况下并没有使得他们能够和对方的社交程度进一步深入。

在社会认同度中等的群体,出现了不同的倾向。在这个群体,孤独感看起来并没有转化为“好友数量”、“浏览页面人数”,而是转化为更多的使用时间、使用频次,在自己的页面上花更多的功夫,比如发表日志、对好友的照片进行评论等等。“社交深度”和其“孤独感”出现了显著正向相关的关系,而“社交广度”此时则不再显著相关。同时,在这个群体里,孤独感越强,越倾向对SNS持有好感、好评。

在社会认同度较高的群体,用户的“孤独感”和使用态度、社交深度、广度之间的关系都不再显著。某种意义上说,这类群体多为名校、名专业、一线城市的学生,对于他们的孤独感与线上的社交行为之间的关系,我们已经观察不到明显的关系了。

5.3 使用与满足

和“娱乐”、“搜集信息”等相比,“孤独”、“社会认同”能否被确定为网络使用动机的一种,还有待验证。对于媒体,尤其是网络而言,随着技术的进步、社会形态的演进,动机也已突破了以往简单的分类,或者有形的需求。

2009年7月16日,百度魔兽世界吧发表的一个名为“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帖子短短五六个小时内被390617名网友浏览,引来超过1.7万条回复。这一事件更像是一次行为艺术,一次娱乐文化的狂欢。而在最近一段时间,“哥…寂寞”式的流行语被正式收入类似于新华网之类的官方媒体年度流行语评选的“十大”中。如“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哥不寂寞,因为有寂寞陪着哥。”等等。

无论是“贾君鹏事件”,还是“哥”、“寂寞”流行语,背后都是一种社会的集体“孤独”。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严锋说:“‘口水’长帖在各大论坛都很普遍。我们这个时代新的创造和集体表达都喜欢用这种方式。”“网络有着与现实不同的规则,弥补了现实中的失落。包括‘寂寞党’在内,每个人都是这种‘集体行为艺术’中的一个角色,万千网友合作创作了一个作品――它可能叫‘贾君鹏’,也可能叫‘寂寞’”。(吴越,2009)孤独成为一种群体性的心态后,使得“孤独感”愈发可能成为一种明显的网络使用动机。

根据Finn和Gorr(1988)的研究结果,重度独孤的媒介使用者,大都是相当被动的,而且很难从媒介获得满足感。如果把孤独感当作使用SNS的动机,根据本研究的结果,被访者的“使用态度”、“社交深度”、“社交广度”都与“满意”呈现出正向相关的关系。仅仅根据这个结论,我们可以说,使用SNS,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正像孤独感的来源、构成、状态是复杂而多样化的一样,不仅仅是线上活动增进彼此友谊就可以说明SNS一定能够满足用户心理需求的。根据我们的访谈结果,SNS的使用在初期会使用户较为兴奋,但是后期会出现使用日渐减少,甚至退出的情况。SNS的使用是否能够满足用户“独孤”的需求,仍然有待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黄绍麟(2008)SNS营利模式初探,互联网周刊,2008年第7期

张莹瑞,佐斌(2006)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3期

詹恂,古玉立(2008)我国校园SNS受众媒介使用的调查,新闻界,2008年第3期

郑宇钧,林琳(2008)当校园SNS照进现实――校内网的人际传播模式探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3)

[美]韦斯特,[美]特纳(2009)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吴越(2009)“贾君鹏式”流行语:众声喧哗后的寂寞叹息,中国青年报2009年07月28日

Amichai,Y., Ben,E.(2003). Loneliness and Internet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9 (2003) 7180

Boyd, D. M., & Ellison, N. B. (2008). Social network sites: 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3, 210-230.

Boyd, D. M., & Heer, J. (2006, January). Profiles as conversation: Networked identity performance on Friendster. Proceedings of the Thirty-Nin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Los Alamitos, CA: IEEE Press.

Canary, D.J., & Spitzberg, B.H. (1993). Loneliness and media gratification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 800821.

Chen, X. (2004). Acculturating on the Internet: A survey study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online communication and accultur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Global Fusion conference Wichita, Kansas.

comScore. (2007a). comScore Media Metrix releases top 50 Web ranking for July. Reston, VA.省略/press/release.asp?press=1582

comScore. (2007b). Social networking goes global. Reston, VA.省略/press/release.asp?press=1555

Ellison, N. B., Steinfeld, C., & Lampe, C. (2007). The benefits of Facebook “Friends”:Social capital and college students’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2(4),

eMarketer (2006), User-Generated Content: Will Web 2.0 Pay Its Way? Available at 省略 (accessed August 22, 2007).省略. (2008) Statistics. 省略=press=info.php?statistics (accessed May 3, 2008).

Finn, S., & Gorr, M.B. (1988). Social isol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as correlates of television viewing motivation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5, 135158.

Finn, S., & Gorr, M.B. (1988). Social isol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as correlates of television viewing munication Research 15:135158.

Gross, R., & Acquisti, A. (2005, November). Information revelation and privacy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 (The Facebook case). Proceedings of ACM Workshop on Privacy in the Electronic Society (pp. 7180).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Hanjun, K. (2002). Internet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of global interactive advertising. A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Florida. UMI No. 3084013.

Katz JE, Aspden P. (1997). A nation of strangers.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1997; 40:816.222 HU

Kraut P, Patterson M, Lundmark V, et al.(1998) Internet paradox: 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8; 53:6577.

Kraut, P., Patterson, M., Lundmark, V., Kiesler, S., Mukopadhyay, T., & Scherlis, W. (1998). Internetparadox: 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3, 6577.

Kraut, R., Scherlis, W., Mukhopadhyay, T., et al.(1996). The HomeNet field trial of residential Internet services.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39:5563.

Lavin, M., Marvin, K., McLarney, A., Nola, V., & Scott, L. (1999). Sensation seekingand collegiate vulnerability to Internet dependence.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2, 425430.

Loytskert, J., & Aiello, J. (1997, April). Internet addiction and its personality correlat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Ea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Luthtanen, R. & Croker, J.(1992)A Collective Self-Esteem Scale: Self-Evaluation of One's Social Identity.Pers Soc Psychol Bull 1992; 18; 302

Magid, L. (2006). Protect kids on MySpace. CBS News. Retrieved September 9, 2007, 省略/stories/2006/02/03/scitech/pcanswer/main1277909.shtml

McKay S, Thurlow C, Toomey-Zimmerman H. (2005).Wired whizzes or techno-slaves? Young people and their emergen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Williams A, Thurlow C, eds. Talking adolescence: perspectives on communication in theteenage years. New York: Peter Lang, pp.185206.

Morahan-Martin, J. (199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neliness and Internet use and abuse. Cyber Psychologyand Behavior, 2, 431440.

Morahan-Martin, J., & Schumacher, P. (2000). Incidence and correlates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amongcolleg e student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6, 213.

Murchu, I.O., J.G. Breslin, and S. Decker (2004), Online Social and Business Networking Communities, DERI Technical Report, August 2004.

Papacharissi, Z., & Rubin, M. A. (2000). Predictors of Internet use.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44(2), 175196.

Perse, E.M., & Rubin, A.M. (1990). Chronic loneliness and television use.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and Electronic Media, 34, 3753.

Pew Research. (2005) Teen content creators and consumers. 省略/ pdfs/PIP SNS Data Memo Jan 2007.pdf (accessed Jan. 8, 2009).

Pew Research. (2007) Social networking websites and teens. 省略/ pdfs /PIP_ Teens_Content_Creation. pdf (accessed Jan. 8, 2009).

Ross, Craig; Orr, Emily S.; Sisic, Mia; Arseneault, Jaime M.; Simmering, Mary G.; Orr, R. Robert. (2009) Personality and motivations associated with Facebook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Mar2009, Vol. 25 Issue 2, p578-586

Rubenstein, C.M., & Shaver, P. (1982). The experience of loneliness. In: L.A. Peplau & D. Perlman, eds.Loneliness: a sourcebook of current theory, research and therapy. New York: Wiley, pp. 206223.

Rubin, A.M., Perse, E.M., & Powell, R.A. (1985). Loneliness, parasocial interaction and local television viewing.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2, 155180.

Ruggiero, T. E. (2000).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 in the 21st century.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3(1), 337.

Russell, D., Peplau, L. A., & Cutrona, C. E. (1980). The revised UCLA Loneliness Scale: concurrent and discriminant validity evid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9, 472480.

Shaw, L.H., and Gant, L.M. (2002). In defense of the Interne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communication and depression, loneliness, self-esteem,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2:157171.

Stafford, F. T., Stafford, R. M., & Schkade, L. L. (2004). Determining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for the Internet. Decision Sciences, 35(2), 259288.

Valkenburg PM, Schouten AP, Peter J. (2005).Adolescents’ identity experiments on the Internet. New Media & Society 2005;7:38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