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读红色经典有感

读红色经典有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读红色经典有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读红色经典有感范文第1篇

课堂是孩子们学习的主阵地,我们要在课堂上把他们的阅读兴趣调动起来,使他们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一、读儿歌、童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语文课文,均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如果孩子对书本的内容感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将来的学习必大有好处。

在一年级上册的拼音教学中,我选出了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和童谣,用创编动作的方式与孩子们共同学习。

如《小小的船》这首儿歌,篇幅短,语言精练,读起来朗朗上口并易于加上动作。我首先把自己当成坐在月儿上的那个小姑娘,用充满情感的语调,加上自己创编的动作欢快地读起来。孩子们纷纷效仿,有些孩子读着读着还能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创编动作,课堂很活跃。孩子们很快理解了儿歌的内容,并能够当堂背诵,回到家后还认真地表演给爸爸妈妈看。有一位家长在与我交流时说:“老师,您的方法还真不错,现在我的孩子不但能在读课文中的儿歌时加上动作,读其他的儿歌时还能创编动作,读得又好又快。”看来这个方法挺有效的,我由此延伸到了课外,把一些短小的诗歌、童谣、散文带入课堂,与孩子们共同品读,共同欣赏,如诗歌《小熊过桥》、《原来是你》,散文《蒲公英》。孩子们非常喜欢表演,四十几个人就有四十几种不同的诵读风格和表演形式。

二、读经典童话

文学作品用生动精练的语言,形象地反映自然、社会和人们的心态,塑造典型的人物,描述典型的事件。孩子阅读这些作品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受到美的熏陶,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孩子们越来越喜欢阅读了,我引导他们读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以此提高他们辨别是非、感受生活的能力。格林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小红帽》、《灰姑娘》都成为孩子们喜欢阅读的作品。我给孩子们讲述《安徒生童话》里的经典故事《海的女儿》:“小人鱼纵身跳进她熟悉的大海,只觉得自己的身体变成了透明的泡沫慢慢升起来,升入玫瑰色的云块,升上了湛蓝的天空……”四十多双明亮的眼睛里饱含着晶莹的泪珠,他们为小人鱼的遭遇伤心难过。

再由课外回到课内,当我读到《酸的和甜的》时,孩子们从四个小动物身上看到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当读到《称赞》时,孩子们从小刺猬和小獾身上学会了赞扬别人;当读到《纸船和风筝》时,孩子们为小熊和小松鼠的友谊而感动不已;当读到《巨人的花园》时,孩子们明白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的阅读面越来越广。他们喜欢和我同读一本书,在书的海洋里,我们时而化身为一条小鱼,一同游弋在江南水乡的清波里,时而被淘气的马小跳逗得哈哈大笑,时而为故事中人物的命运感叹不已。

有一天,我把美国作家盖尔·卡森·乐文为青少年写的第一本书——《魔法灰姑娘》拿到班上与孩子们共同阅读。《魔法灰姑娘》讲的是一个名叫爱拉的女孩一出生就收到仙女一份不好的礼物——服从,但坚强的爱拉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在寻求自由和自我的路途中化险为夷的故事。爱拉与咒语进行了激烈的抗争,最后破解了咒语,赢得了自由与幸福。孩子们向我复述了故事,深入地思考。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校运会,孩子们纷纷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报名,我们班体质较弱的那个孩子缩在角落里默不作声,原来他参加过短跑项目,但因体质问题没有取得名次。明白了他自卑的原因,我再次翻开《魔法灰姑娘》,将爱拉被迫到淑女精修学校接受严格训练的那一段读给孩子们听:“爱拉因做不好刺绣的活儿,被女红老师罚三天不许吃饭,爱拉只好饿着肚子练习刺绣,手指被针扎了无数次,最终做成了精致的绣品……”读着读着,那个孩子把头抬了起来,我趁机鼓励:“孩子们,我们参加运动会是为了强身健体,达到锻炼的目的,拿名次是次要的,我们要像勇敢的爱拉一样,敢于挑战自我。”那个孩子最后勇敢地报了名,在同学们的帮助和鼓励下,虽然成绩不算理想,但他甩掉了思想的包袱,成了勇敢的孩子。我从孩子们的身上看到了爱拉坚强的影子。文学作品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

三、读名家名作

书,是知识的来源,也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那些文质兼美的名家名作,更是我们学习写作的典范。

孩子们进入中年段后,我喜欢和他们一起读中外名著,一起读报刊中的优秀文章,让他们从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中感受美,从千姿百态的景物描写中想象美,进而产生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获取写作的灵感和材料。

课堂上,我和孩子们与朱自清爷爷一起嗅《春》的气息:“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课外,我与孩子们走进曹文轩爷爷的小说系列,与《草房子》里的桑桑、《青铜葵花》里的青铜和葵花、《细米》里的少年细米和表妹红藕对话,我们为“痛苦是美丽的”这句话争论不休……

同读课文《白鹅》、《白公鹅》后,我让孩子们仿照这两篇文章的写法也写一种小动物;同读《猫》后,孩子们仿照老舍爷爷的写法写出一只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以下是苏雨昕同学写的《小仓鼠》:

“我养了一只小仓鼠,它毛茸茸的,可爱极了!

小仓鼠有四只红红的小爪子,一个胖乎乎的、圆溜溜的像小球一样的身子。身子上有一个小小的嘴巴和粉红色的小圆鼻子,当然,还少不了一对机灵的黑眼睛和尖尖的小耳朵。它的毛色真漂亮,白毛中夹杂着黄色的毛……”

瞧,她写得多有趣呀!孩子们的文章愈写愈好,愈写愈精彩,这得益于阅读。

四、成长与快乐

孩子们觉得自己的文章越来越有可读性,我把他们的文章收集起来,编入《班级优秀作文选》中,有的则粘贴在学习园地上,更好的则寄到报社。今年六月,苏雨昕同学的文章:《面对困难,我有勇气——读〈魔法灰姑娘〉有感》在 《小博士报》上刊登了。孩子们从书香中得到了成长,收获了成功。

读红色经典有感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文学;影视;现代性;审美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别无选择地踏上了试图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漫漫征途,从图画、文字到科学、艺术,无不记录了这个充满深刻意味的过程。而艺术的最高价值在于它不仅仅表达了创作者对世界、对自我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它带给人们不可替代的审美感受,成为人类的精神家园和灵魂栖所。影视艺术在当今社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直观或迅速地通过感官传达着咨询、情感、刺激,使人们能通过视觉、听觉去感受图像画面传导的信息。

一、文学与影视艺术的关系

文学与影视的关系问题曾在理论界争论许久,固然,现在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影视艺术的本质特征,既不会把它简单地等同于文学,同时也不会忽略其自身包含的“文学性”。不论我们怎样区分文学与影视的不同特质,都无法否认二者之间的彼此渗透和深刻联系。

文学和影视都是运用形象思维,通过塑造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唤起人们审美感知的艺术样式。爱森斯坦认为,电影思维是人类最完善的一种形象思维,最符合人类艺术活动的逼真性和时空自由跳动的假定性,所以早就为文学大师所掌握,至于电影机的发明,不过是使这种形象思维物质化而已。我国古代文论中常常讲“意在笔先”,认为文学意象形成于动笔之前。总之,不管是用作家手中的笔,还是架起影视艺术家的摄影机,它们最终的目的都是塑造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象。但是,它们塑造的手段却各有不同,文学以语言文字为手段塑造形象,而影视则以空间画面为手段塑造形象。语言文字的特性决定了文学形象只能出现在读者的想象之中,因而它是朦胧的、模糊的,具有一种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而影视形象没有符号作为中介,它直接诉诸观众的视觉,具有物质的空间显现。因此,影视形象是直接的,文学形象是间接的;影视形象是具体的,文学形象是抽象的;影视形象是单一的,文学形象是多义的。

影视与文学最根本的联系还在于两者都具有时间艺术塑造形象的延续方式,也就是说,它们都要竭尽所能在时间的流动线上进行某种叙述。影视虽然是诉诸视觉的空间艺术,但同时又是可以运动发展的时间艺术,影视的运动性决定了它的时间特性。文学是词与词的衔接在延续时间中积累组合,在读者的脑海里形成对文学作品的形象、体会,影视则是画面之间的衔接在延续时间中运动发展,在观众眼前构成整个影片的银幕形象。正因为文学与影视共有时间艺术的延续形式,所以电影在其发展初期,才有可能从文学中学习蒙太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蒙太奇就是镜头在时间上的组织形式;正因为文学与影视同有叙述的功能,所以二者都可以表现运动,在流动的时间中描绘动作的发展,并通过动作表现人物的内在心理活动,影视才有可能像文学那样使用对话,并以此来揭示人物性格。影视与文学在时间推进上彼此相似,文学才有可能反过来学习影视的表现手法。由于文学与影视同有时间艺术的美学特征,所以它们将继续在互相影响中并肩而行。

二、文学与影视的转换

文学与影视有着先天而紧密的亲缘关系,文学不仅是影视艺术的母体,还源源不断地为其提供着新鲜而丰富的艺术滋养。文学作品历来是影视题材的重要来源,影视改编的不断实践,是影视艺术与文学母体保持联系的最直接的一个纽带。当今社会,文学影响力的下降和影视文化的崛起是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音像取代文字,视听取代阅读,影视取代书籍,已经是当代人类文化发展进程中一个无可回避的演化趋势。因此,反对将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止过,有些作家、学者认为文学作品的改编会破坏其深刻的意蕴以及语言魅力。

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是运用电影、电视思维,遵循影视艺术的规律和特点,将他种文艺形式的作品再创作为影视剧作的艺术形象。改编是影视创作的重要来源,它实际上肩负着普及文学名著、扩大影视题材、开拓自身艺术表现领域的使命。文学与影视的转换通常不改变原著的风貌。将文学作品经过改编搬上银幕,历来是国内外电影、电视题材的重要来源。从《一个国家的诞生》《乱世佳人》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可谓数不胜数。在影视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稍微有些名气或出色的小说与戏剧作品几乎都被搬上过银幕;影视艺术发展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又可以说是影视文学的改编史。然而,有些作家认为文学叙述的魅力会止步于影视。C•格拉西莫夫面对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中那轮著名的“黑色的太阳”,却让电影画面绕道而行,以俯拍的繁茂树冠取而代之。[1]尽管影视编导们殚精竭虑,诸多从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还是让作家们微词不断。加西亚•马尔克斯曾经这样表达他的直率想法:“具体到我的小说来说,我一向反对将它拍成电影。”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认为:“在文学作品被搬上银幕后,它的韵味就会损失很多,这样就彻底毁坏了小说的文学价值。”[2]

现代社会及其生活方式,使人们可以没有阅读,但不能没有影视。文学与影视的转换不仅使受众人群增多,而且能扩大文学作品的影响力。但两者之间的转换,需要忠实原著的本意,不能把原著改编得面目全非。文学作品与影视是两种不同的艺术样式,从一种艺术样式转换成另一种,绝对的重现是不可能的。每一次对文学作品的改编,都是在运用创造性思维,挖掘文学作品背后深刻的内涵,使广大观众对其进行一次新的心灵感受及审美享受。

三、文学与影视的审美

文学与影视都是给人来鉴赏的,鉴赏判断是审美的。为了确定某物是否美,我们不是由知性把表象联系于客体以取得知识,而是由想象力,也许要与知性相结合,联系于主体及其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影视是直接诉诸于视觉的空间艺术,那么它就必然像绘画那样具有空间艺术的审美意义:镜头以撼人心魄的空间表现力给观众以巨大的心理冲击;画面以独特的构图魅力和夺目的色彩运用吸引观众的审美注意,从而使他们产生情感的律动。当然,我们在对影视进行审美时,在感叹各种视觉、听觉上美的震撼的同时,能探究和发现影视美背后的深刻意韵以及现代性意义。比如张艺谋导演的作品《红高粱》,整部影片在一种神秘的色彩中歌颂了人性与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当我们面对《红高粱》时,就会感知到全片都被那辉煌的红色所浸透。导演对这种基调的选择几乎完全剥夺了我们对戏剧情节的关注,而进入一种对一个特定的造型空间的纯粹情绪性体验。这是一种对完美自由的自然生命的渴望与赞美。这不是一个完全现实时空的再现,而是我们内在生命力的精神外化。影片结束在那神秘的日全食中,红色的扩张力获得了一种凝固的近乎永恒的沉寂效果。黑红色的高粱舒展流动,充满了整个银幕空间,极为辉煌、华丽、壮美。

文学作品对语言文字进行凝练,组织结构,富有节奏和韵律地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进而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读者根据自身的认知能力以及审美判断去发掘文字背后的内涵。对文学的鉴赏是一种精神性的活动,这种精神活动又是富于审美意味的。一方面,鉴赏者以审美需求为内在动力,由此激发鉴赏兴趣,以便在欣赏作品过程中获得内容之外的审美感受;另一方面鉴赏者在欣赏作品时也付出了自己的感情,并以此种审美情感贯穿始终,从而完成个体情感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3]鉴赏者的精神收获是作品与其心灵碰撞的结果。比如对《红楼梦》“命意”的理解,不同身份的阅读者就有完全不同的切入点:“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留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文学作品中既有的艺术容量决定了读者鉴赏活动中普遍性的一面,而读者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作品的创造性读解又有其特殊性的一面。人们对文学艺术的审美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达到人与人之间健康、和谐的精神共鸣和情感交流。文学与影视作为一种艺术样式,都应将审美和艺术视为人性完整、人生意义获得实现的重点。

四、影视应在文学滋养中提升

影视艺术离不开文学的滋养,是否具有丰盈的文学精神和品格是一部影视作品优劣高下的重要标准。文学对影视作品的滋养是多方面的,有人说它从诗歌里借鉴了含蓄生动的比喻;从散文那里领略了清淡的风韵;从戏剧那里学到了紧凑顺畅的整体结构和戏剧矛盾冲突的设置;从小说那里懂得应该注意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文学作为人学,丰富了影视艺术的人文性,具有对人类共同价值的关怀,从表现现实人生、剖示感性生命出发,为观众提供现实生活中精神展示的可能性,在情感表达上追求真挚,不虚假造作,在叙事上讲究圆融连贯,在表现手法上学习对意境的营造。诸如情景交融、先声夺人、铺垫照应等,让场景的气氛营造和人物情绪的转换互相映衬,在有限的画面中拓展出无限的审美内涵。文学经典中王熙凤出场和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手法在一些影视作品中被广泛借鉴,成就了中国影视艺术的民族风格。传统之外,一些现代派或者后现代小说的技巧,如主观的叙述方式和心理结构的整体构思等也在丰富着影视艺术表现的可能性空间。

除了对影视艺术思想内涵的渗透、故事和人物对话语言、表现手法等多方面的滋养,还有一些影视经典直接被改编于文学作品,可以这么说,一些世界名著都已被搬上银幕,如《红楼梦》《简•爱》与它们的文学原著一样成为艺术的精品。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中外影视艺术历史上经典的作品都充盈着丰富的文学性,把对人类共同价值的关怀作为自身的价值追求,用优美诗性的语言向观众奉献着精彩动人的故事。文学的心灵诉求、理性思索、人性关怀和形而上精神,提高了影视作品的艺术品位和思想的丰富性及深刻性。

影视的生命与文学基础、哲学高度紧密联系,不可分离,离开了文学性的支撑,电影只会变成高科技的杂耍。人们对于影视的要求不再仅仅是满足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画面的刺激与美,他们更希望能够在影视中寻找对生活的思索,对人性的思考。影视需要借鉴文学的深刻性和思想性,只有那些具有优美的语言艺术、思想内涵、品质优越的作品,才能打动人们,使思想美真正进入影视作品中,从而在影视作品中表达对人类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命运的思考,展示对人类共同价值的关怀。影视艺术的发展需要在文学滋养中提升。

[参考文献]

[1] [前苏联]弗雷里赫.银幕的剧作[M].富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15.

[2]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文学言论集(下)[J].外国文艺,2007(06).

读红色经典有感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 语文教学 朗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a)-0188-01

朗读是小学语文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基础训练,也是发展思维、提高认识的一条最有效途径。《语文课标》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也曾指出:“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有专家指出:“就学习语文来说,朗读最重要,可以说,不朗读,不出声朗读,光靠看,光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教学。

1.分析朗读相结合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一次,听一位教师上《春》一课,仅仅理清了文章脉络后,她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春天的景色这么美,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来。”为何“美美”,景色美又在何方?课后,我问学生:“景色美在哪儿脑中有画面吗?”“哪些词句写出了景色美?”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一次我上《鸟的天堂》,其中有一句:“这是一棵大树。”我请学生试读,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正确地读?”结果,有的把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我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一棵”,从而强调上文说的“许多棵”、“二棵”都是错误的。朗读到位了,对榕树之大体会也更深了。

2.提高朗读情趣

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应重视朗读,教师的朗读要起示范作用。范读不光可以给学生提供模仿的样板,而且还可以给学生启发,使他们从中领会准确表达中心思想的语言表达方式。如在教《老师带领我们找春天》这一课时,读到“我们又来到果园里,有的桃树已经开出粉红色的小花,微风吹来,飘着一股清香……”这篇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赞美的情感。通过老师绘声绘色的范读,学生就会被带入春天美妙的情境之中去,从而达到了指导朗读与理解课文的目的。当然,教师范读并不是让学生简单的机械模仿,而是给学生一个对比的对象。使他们更直观地感受课文思想感情。范读能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欣赏水平。

3.以激励的语言促朗读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小学生尤其喜欢赞扬和鼓励。因此,教师要带着欣赏的态度去聆听和感受学生的每一次朗读,对他们的朗读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让他们体会到被赏识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要灵活评价学生的朗读情况,评价要具体明确,以鼓励为主,绝不“泼冷水”,以保护学生的朗读积极性。但是对学生所出现的明显的错误也不能一味的夸奖和称赞,而是应该很巧妙地找出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再委婉地提出值得改进的地方,这样既成就了学生成功的愿望,又能使学生对自己的不足心领神会。

4.发挥多种朗读手段

读红色经典有感范文第4篇

[关键词]芭蕾 教学 表演意识

芭蕾是欧洲古典舞蹈,起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深受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宫廷的喜爱。芭蕾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对世界各国的艺术形式都有很大的影响。作为一直以来颇受人们青睐的艺术表现形式,芭蕾被赋予更多的价值。在芭蕾教学中,学生表演意识的调动和培养十分重要,也是研究芭蕾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培养学生表演意识时,不仅对学生表情的丰富性有要求,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去处理和表现动作。

一、基础训练中如何调动学生的表演意识

(一)培养表演意识要注重形体的协调性。芭蕾是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就其表演特征来说,不论是展现动作本身的艺术性,又或者是表达社会生活与情感,都对表演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它要求演出者不仅有过硬的技术素质,还必须具备优秀的表演意识,以期能够充分理解被表演对象,并用自身的肢体传达出来,想要形成这样的表演意识,就要积累足够的日常学习和表演经验。

所谓表演意识,是指在进行表演活动时,演员对表演范畴理解和认识的程度,它是思维和感觉等心理过程的综合。如前所述,表演意识必须在日常学习中不断积累形成,所以要从基础培养。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芭蕾的热爱。在最初开始学习的阶段,让学生从钩绷脚开始,打好基本功,再让学生跟随音乐舞动起来。在初级教学阶段,为了避免枯燥,教师应该准备多样的教学音乐,不至于让学生们感到枯燥乏味。同时通过自己编排的舞蹈组合,优美的音乐等鼓励学生,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舞台美感的潜意识。

在基础培训中,注重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动作,创造出和谐、一致的审美形象。在课堂上,对学生最初表演意识的调动来自于音乐,音乐一响,表演者头随手动而动,这就是对学生表演意识的调动。学生随舞姿的变化而变化,头和手的动作一致协调后就有了舞台表现力,这一点非常重要。有一些学生在学习芭蕾时,过度注重四肢的动作,而忽视了头和四肢的协调性,就容易导致动作呆板僵化,没有舞蹈演员的精气神。要求学生把每一次训练当作舞台表演,提高表演意识。

(二)芭蕾中主要动作与辅助动作关系的处理。同时提高学生的动作意识,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对芭蕾的主要、辅助动作的处理和理解能力,做好引导,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

1、辅助动作,从字面意思我们就可得知,它是为主要动作服务的,有时候起到承上启下、连贯的作用。例如Pas Chasse、Glissade以及Pour Batterie等,这些动作在表现对象审美特征等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为了使整个舞蹈保持连续性以及结构的完整性等方面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一定要重视这些动作的价值,处理好它们的链接能力,但这些辅助动作不能占用过多时间影响主要动作,以保证舞蹈的表现能力。

2、主要动作,指的是芭蕾舞中极具表现力,并且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审美感受,能够体现芭蕾艺术特征的动作。例如Grand Battement Jete、Grand Plie等动作。学会处理这些动作间的关系,要求学生必须充分理解这些动作所特有的审美特征,以及动作所蕴含的表现力。也只有如此,在进行芭蕾舞表演的时候才能够有丰富的层次感,不仅主要动作塑造的舞蹈造型可以得到凸显,辅助动作的链接也让整个舞蹈流畅具有观赏性。另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技巧表现意识,动作本身的速度就是表现力,学习芭蕾必须要对速度有感知。有快速的、慢速的、相对稳定的和相对大幅度的等等,利用好这些技巧可以在表演中不断将剧情推到,同时展现出表演者的舞蹈能力,这些技巧学生在课堂学习时要格外注意。

此外,芭蕾作为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其优秀作品产生是经过了想象、创造和表现等过程的。例如,芭蕾舞“开绷直立”的特征,就具有独特的审美属性,可以表现出所诠释角色的高傲与气派。

二、剧目课在表演意识培养上的作用

剧目课,是学生在学习芭蕾过程中一项重要的课程。W生通过学习芭蕾的经典剧目,来感知芭蕾的表现方式。在剧目课上,需要教师用各种方法来引导启迪学生学习。剧目课上要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就要多看多听,多想多学。例如可多观摩国内外芭蕾舞剧团的演出视频,看优秀的芭蕾舞蹈家在舞台上是如何表演的,使用了哪些芭蕾舞技巧。技巧的注意并不难,很多学生在起初观看国内外芭蕾舞视频时,就非常注重捕捉表演者的技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注意舞者的表现力,如何通过动作、神情、甚至眼神来诠释角色的所思所想。如果说课堂部分是搭起了骨架,让学生掌握基础动作和表现力,那么剧目课堂就是要往里面填血和肉,让学生不只用身体跳舞,还要用心去感受。剧目课欣赏国内外著名剧目时,教师首先要讲清楚剧目中的人物身份、时代背景、成长环境等要素,让学生对所要表演的人物有一个宏观上的认识。再帮助学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情感体验以及现实遭遇等,使学生对表演人物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产生同情心。

例如,在《睡美人》第二幕《咒语》中的舞蹈表现,教师在分析时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剧情梗概,以及人物心理活动状态。睡美人出生宫廷,但自出生就被诅咒,众星捧月下长大的她有着单纯的心和一名公主所拥有的一切。这就要求表演者在这里表现出那种欢快的、单纯的快乐。但是表面一片祥和下实则暗潮涌动。虽然国王细心呵护着公主,却还是被老巫女扮演的妇人递过去的纺锤刺破了手指。这时整个剧目都从欢声笑语中急转直下,紧张、阴云密布的氛围整个弥漫,学生在表演时,必须把握好那种心理状态,利用自己的舞蹈动作,向观众传达紧张情绪,推进剧情发展。这里老巫女和公主两个人物的扮演者从面部表情到手势、舞蹈动作都要协调,要符合此时此景,符合场景下的人物心理。所以,如果演员对剧情没有一个理解,不知道角色的心理状态,只是机械地表演几个动作,表演就无从谈起。扮演的角色也会瞬间失去色彩,显得苍白缺乏生命力。但是一旦读懂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发自内心的去解读、感受角色内心,则扮演者的手势和舞蹈动作以及面部表情等就被赋予了生命力和强烈的感染力,人物就变鲜活了。

三、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培养表演意识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是高于生活的,舞台上展现的一出出剧目是生活现实经过艺术家创作后提炼而成的。所以对学生表演意识的培养也要着眼于生活。

(一)要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表演对象的需求去模仿,去观察、去模仿、去感受。这有利于学生真切感受表演对象的内心情感、认识表演对象的特征。就如王羲之喜鹅,为写好鹅字观察所养之鹅般。芭蕾舞大师乌兰诺娃为了将鹅表现得活灵活现,也常常去观察白天鹅的举动。

(二)在生活中培养表演意识。获取生活经验有两个途径,一个是自己亲身经历,另一个则是通过别人获得间接的生活经验。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芭蕾舞者,就必须要善于观察生活。养成观察、了解、模仿周围的风度和气质的习惯,这对以后遇到角色需要诠释时有非常大的帮助。针对男性角色就仔细观察生活中所遇到的男性,看他们展现出来的状态,是粗犷的、绅士的,还是豪放不羁的,又或者是文质彬彬的,还是性情沉郁的,感受他们的一言一行;女性角色就看身边女性的状态、气质。此女是时尚小姐,那边那位是文艺女青年,这位一袭华衣,还有市井阿婆买菜时斤斤计较的样貌,这些都要一一感知,并将人物形象在脑海中提炼编号,等到遇到适合的角色时,立即从大脑中调阅,这些生活中鲜活的形象就可以帮助表演者去理解角色,演绎角色了。

(三)间接获取生活经验。《红色娘子军》舞剧是中央芭蕾舞团的“镇团之宝”,对于很多观众来说,《红色娘子军》已经成为一种抹不去的经典记忆,一种符号。而为了表演好这出芭蕾舞剧,中央芭蕾舞团几乎每一代年轻演员都要送到部队去军训,去体验,来塑造舞剧中女战士的飒爽英姿,以及刀舞、刺杀舞等女兵气慨的舞蹈动作。这就是年轻演员从部队获取来的间接经。

读红色经典有感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读说 生活化 兴趣 写作 做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1004-6097(2013)02-0059-03

作者简介:张薪(1973―),辽宁大连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辽宁大连市第42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中学作文教学。

“学贵有疑”, 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更需要在疑问中探索,在探索中寻求出路。

近几年,初中作文教学出现了过程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更注重学生作文的实践体验和实践收获,以及作文过程中动作、语言、情感等方面的记忆,但仍然停留在对整体事件的叙述上。学生对作文的认识还停留在“知道”“明白”“有同感”的层面,而对细节的推敲、表述的准确、词汇的丰富、情感的细腻以及生命体验,仍需要相应的读说训练,进而由作文能力的提升过渡到做人境界的提升。

具体而言,有效的读说训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一、借助教材范本,训练学生说读的能力

教材是主体和主导之间的纽带,所以,作文学习活动的设计,要从教材入手。

说读训练,要从学生的思维能力出发,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寻求文本和学生能力之间的衔接点,追求更自然、更流畅的效果。如,在教授《山的那一边》时,可采用以读训练为主,结合“借用文章句子说读”的形式”。如:“山那边的山啊!你为什么老是铁青着脸,你什么时候能够让我看到那雪白的海潮啊?”充分地“说”之后,再让学生分组,合作探讨作品的内容,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这种方式,从学生角度出发,以主体能力训练为起点,抓住重要的一点进行训练,做到了学生与文本结合、学生与学生结合、学生与老师结合,是一种生态课堂。这种微调,从细处着眼,却能起到大的作用,能营造一种极佳的氛围,能够让学生摆脱死板教条的传统的课堂形式,引导学生微笑着走进课堂,幸福地学习。

二、结合课堂,把训练常规化,层第化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能坚持,训练才有效。作文技法的学习,应改变单调的讲授说读练习。与其讲方法,不如引导学生学会准确、优美地“说”,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层级来坚持训练。

(一)借助教材,教会学生能够准确地“说一句”

例子一:学习《百草园》,“百草园是……”;“百草园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着碧绿的菜畦,还有那硕硕可爱的黄蜂和孩童们好奇的心……”

例子二:学习《雪》,“南方的雪是……”“朔方的雪是……”“南方的雪是洁白的,柔和的,妩媚的,充满阳光的暖色的……”“北方的雪是蓬勃而纷飞的,那苍凉的天底下,那个誓死的精灵,用歌唱用舞姿在演绎着生命的绝美……”

借助教材,选用恰当的句式,合理运用优美的修饰语进行说话训练,由一句话到三句话,到五句话,每周五次,随教材进行,循序渐进,贵在坚持。句子训练的重点要教学生学会运用修饰语,合理安排顺序,经过一个月左右,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好一句两句,甚至更多句。经过三个月的训练,学生能够说得流利,有感情,有体验,有时还能融进自己的审美体验。

(二)结合课内外,变式多练习,引导学生会“说一段”

“段”的训练比较难,笔者就按照记叙文的要素,自己先说一段,给学生一个说话的“路子”, 如:上课的时候,笔者进到教室里常常会给学生一个“引子”:“伴着轻扬的铃声,我们又一次来到了语文课堂……”

学生例子:“……在风的吹拂中,书卷泛着淡淡的墨香,每一笔画都浸润着华夏五千年的深厚和博大。唐风宋雨,跨越时间的藩篱,传来诗意的声响。静静地端坐着,望天上云卷云舒,,绿色的操场洋溢着每一个学子青春的梦想。阳光暖暖,世界在静谧中化为我们生命最美的诗行……”

再如:天气晴好的时候,笔者就会先描写一下后操场,“瓦蓝的天空下,我们的后操场干净整洁,红色的砖块在阳光的温柔照耀中惬意地小憩着……”然后让学生再描述一下银白的防护网、树、风、学生活动等:“银色的围网在风的轻抚中仰望着春天的希冀,泛着青绿的老白杨,睁开了惺忪的睡眼,摇一摇身上的浮尘,笑着迎接春天。那朵朵飘来的纤纤云朵,婀娜地舒展着生命的韵律。校园,在诗意中流淌出青春的气息……”

有时候笔者让学生带一两样东西,互相提供口头作文材料,描摹它的样子、经历等,同时要注意随时整理好这些材料。

生活是语文的第一课堂,适当地结合场景,充分地运用教材,能让学生借助已有的语汇材料,将生涩的课堂转化为动态的富有情趣的活动课堂。把教材与生活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对作品和生活有自己的描述,有自己的认识,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对作品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倾向,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启示,并提升言语的表现力。

三、借助生活实物,调动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写作文的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前提。在实践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将学生的兴趣与写作方法、动机、过程、思维等方面恰当地结合起来。关于这一点,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尝试和体验活动。如,可以写物品细节激发学生爱生活、爱读书、爱作文的兴趣。

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相信:用心观察生活、用心去写,就能写好。其实,生活很美好。

如,给出下面一段文字,让学生猜猜看,是什么?

晶晶灼灼,依序而立。(整体、视觉)颗粒饱满,盈盈溢光,珠圆玉润,熠熠流彩(局部、视觉);色泽嫩黄,灵明剔透(色彩、视觉),如澈水碧天映霞彩,皎月流光洒瑶池(联想、想象、感觉)。可与珠翠相媲美,能跟仙肴赛馨香(对比、感觉)。轻啮一粒,质如软糯,味若佳酿。徐徐蠕齿,山野之香,汩汩流淌,沁入心脾(味觉)。仲夏凉夜,木椅石桌,伴日月星辰,有如此美味,这次第,怎一个“乐”字了得?(交待环境、抒感)

当笔者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一个个面面相觑。于是笔者就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抓住能体现事物特征的 “颗粒”“如软糯”等词语进行分析,最后得到答案:苞米棒子!学生对此都惊愕不已,脸上放射着兴奋的光彩,课堂气氛达到。

再如,可以这样来写白菜:

古朴竹篮,静静而立。葱绿菜蔬,仰卧其中。如玉的躯体在白滑中凸呈弧线的婉美,由根部中央起始,厚而渐薄,片片相合,在水汁润润中泛起一种投合与默契。绿色的裙边褶皱蜿蜒,旖旎蜷曲,如纤纤细浪般漾涟漪圈圈。侧卧轻切,蓦地,叶片洁白无暇,亭亭而立,如玉树临风,似秋菊吐蕊,显露出一种内质的华美。浅黄的芯叶,如纤羽,若柔丝,如万条丝绦相萦,若千缕金线缭绕。轻啮微片,一种清爽之气畅澈心怀,浑然若饮甘泉佳酿,通透淋漓。古有诗仙饮酒梦中寻仙,今有我凡夫俗子味野蔌,执妙笔,畅然抒怀,悠哉,悠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需要热情,生命的成长需要热情。有了热情,学生就能够从生活入手“写好物品细节”,从而激趣,再走进作品,阅读“经典细节”,规范自我。从兴趣走向规范,进而能够读好书、做好人、写好文章。

四、拟定思路,明确整体,形成篇章

在“读”和“说”的基础上,经过半年左右的训练,就可以进一步借助教材进行“成章”的训练。这种训练,要给学生一条好思路。

如:说景物的思路:天云风阳光山树水;说名著的思路:环境人物读书作者内容美句联想启迪;说物品的思路:环境人物读书作者内容美句联想启迪(军功章、证书、字帖……);说青春的思路:眼前环境人物情境联想(可以从时间或者空间再理顺小的思路)感受回到眼前生命意义。

学生示例:

时间:2011年5月12日

地点:初一五班教室

话题:当我们老了的时候……

青春随想曲

杨蕊

当我们老了的时候,我会轻轻地走在林荫路上,每当深秋,看那飘零的落叶,心中会留下太多的沧海桑田。那时候,时光老人会在我身上留下重重的痕迹,苍白的发,微驼的背,粗糙的手,脸上也布满了皱纹,说话的速度我想也会慢了吧?

那时,每当春天,我会常常坐在石阶上,看石缝间嫩绿的小草,它一定会勇敢地破土而出,鼓起勇气冲破束缚,努力生长。那一刻,我会微笑着,因为我也曾经这样奋斗过、努力过。我与它有着同样的经历,努力的经历。

那时,我会常常坐在窗前,回想起当年的语文课堂,那时候,每当太阳升起时,我们就会高高兴兴地捧起书本,动情地朗读,“山,是青的;云,是白的……”朗朗的书声在宽敞的教室中回荡。秋天的金黄燃遍了山野,大地一片丰收的景象,人们的脸上流淌出灿烂的微笑……

那时候,我会常常重回母校,看看当年的那片操场,那棵已经老了的松树,那一排单杠,那会笑的花朵……我会静静坐在小马扎上,徐徐回想,想着自己当年像海燕一样飞翔的场景。在人生历练的考场上,任凭暴风雨的侵袭,我依然无怨无悔,因为青春的赛场上,我努力过。

那时候,我会从容地漫步海边,伴着初冬的第一朵雪花,拾起落叶。在“奶奶”和“孙女”的清脆的声音里,我明白了黄发垂髫的快乐……

那时候,我常常回味,回味生命的点点滴滴,回味曾经的青春容颜,回味岁月的沧海桑田,回味生命由清变浊而又复清的甘甜……

那一刻,我会明白幸福的真正内涵。

此刻,我站在教室里,怀揣着一颗年轻的心,充满欢笑,充满向往,充满着对蓝天白云的期待,充满着对瑰丽生命的憧憬。

此刻,我正跨越时光的藩篱,诉说一颗不老的心灵。珍惜现在,拥抱青春,生命因表达而充满色彩!

“读”“听”“说”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性,为“写”作了厚实的铺垫。笔者所带班学生仅初一一年,作文的写、改数量就达到了两万字,最多的达到了三万字。

作文方法都是些抽象的文字,都是总结出来的概念,只有把它实践化、具体化、生活化,变概念为学习活动,学生才能掌握得更透彻。

总之,要构建具有动态、有序、提升和创新发展特征的作文课堂,提升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

作文,应该在读说中练习写!

参考文献:

[1]戚成林.立足审美,教出趣味―实用文教学策略管见[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生版),2012,(11).

读红色经典有感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艺术教育 听障儿童康复教育 应用

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是包括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启蒙教育,完成艺术教育中艺术审美、创造美的任务。具体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美术教育、音乐教育和文学艺术教育。通过对学前儿童进行艺术教育来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通过以艺术领域的基本理论、艺术活动的价值与儿童的心理发展相结合,我认为对听障儿童进行艺术教育具有以下意义:

1.为听障儿童完满型人格的塑造打下基础。审美艺术中所培养的对外部世界的整体反映能力是造就完满人格的基础训练,在教育中应坚持艺术教育与体、智、德教育相结合,使教育中的“社会性”、“科学性”与“审美性”相结合,为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塑造完满人格打下基础。

2.有助于全脑功能的开发。据研究,任何一种艺术教育都是大脑两半球协同作用的结果。在艺术教育中要坚持直觉与抽象、情感与理智、非理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教育,这有助于促进以右脑功能为主的全脑功能开发。

3.有助于听障儿童一般智慧和创造力的发展。艺术活动中所发展起来的直觉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对逻辑思维起互补作用。

4.有助于发展听障儿童的艺术兴趣和艺术天赋。由于听力的缺失,听障儿童有时会以其他的感官来代替,这使得他们在观察力及审美力方面表现出特别的能力,如果老师能及时地给予正确的指导,将极大地唤起幼儿的艺术兴趣和艺术天赋。

那么,怎样把艺术教育结合到听障儿童的康复教育中呢?怎样将艺术教育与听觉训练、语言训练相结合?下面笔者将从美术教育、音乐教育和文学艺术教育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听障儿童美术教育

(一)听障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

幼儿的美术教育是指儿童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它反映了儿童对周围环境世界的认识及儿童的情感和思想。听障儿童美术教育内容包括绘画、手工和欣赏三大部分。

(二)美术教育在康复教育中的应用

我们以绘画活动为例介绍美术教育与听觉训练的结合。

教师或家长坐在幼儿的同侧,给幼儿一张白纸,让幼儿根据成人的描述来进行绘画。如:请你在纸的中间画房子,幼儿听懂中间和房子两个关键词后,可以在纸上画出图画。教师或家长可以继续发出指令:请你在房子旁边画一棵树\请你在树下画2朵红色的花……游戏结束后,幼儿的画也完成了,幼儿沉浸在画好图画的喜悦感与成就感中,不会觉得枯燥和无聊。教师和家长也利用游戏的方法对幼儿进行了听觉训练,对幼儿的方位词、数量词、颜色等都进行了辨听。对年纪较小或认知能力达不到的幼儿,可以减少指令中关键词的数量。

当然,绘画是为了表现幼儿内心的想法,我们也可以不对图画的画面作过多的限制,哪里有花、哪里有树,都可以让幼儿自己来设计。比如在进行春天的主题教学时,老师告诉幼儿:春天到了,小草发芽了,桃花开了……幼儿便可以通过老师的描述,加以自己的想象来画出美丽的春天,春天里有小草、桃花、梨花。幼儿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在图画上画出燕子、小河等。

美术活动中到处渗透有语言教育,手工活动折纸活动中幼儿可以认识许多形状,在绘画中可以认识各种颜色。在美工活动中可以了解到各种物品和工具的名称,在展示图画时更锻炼了表达能力。家长和老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幼儿表达:你的画上有什么啊?有什么小动物啊?××小动物怎么叫啊?对于程度较好的幼儿更可以让他自己来描述图画,老师只要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和欣赏者。

二、听障儿童音乐教育

(一)听障儿童音乐教育的内容

对听障儿童进行音乐教育听起来似乎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事实上,虽然他们不能完整地获取音乐,但是对他们进行适当的音乐教育也是可行的。

幼儿园音乐活动的内容包括唱歌活动、韵律活动、倾听声音和音乐欣赏活动。但对听障儿童来说.要让他们音调准确的唱歌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但是只要方法适当,韵律活动、倾听声音和音乐欣赏活动都是可以应用到他们的康复教育中的。

(二)音乐教育在康复教育中的应用

1.韵律活动

在听障儿童的音乐教育中,韵律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节奏感。在对听障儿童进行听觉训练时常常要练习辨听音节数量,良好的节奏感有助于幼儿对音节数量的辨听。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可以通过感知动物的叫声这个方法。有一首歌曲是这样的:

我爱我的小鸡,小鸡怎么叫?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

我爱我的小鸭,小鸭怎么叫?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我爱我的小羊,小羊怎么叫?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

我爱我的……

这首歌曲中的内容都是幼儿最熟悉的小动物和它们的叫声。小班的幼儿也已经有这样的基础能听辨这几个小动物的名称及它们的叫声,所以听到这首歌曲时他们都很感兴趣。

在刚给幼儿播放这段音乐的时候,幼儿听到前奏时就表现得很兴奋,说明幼儿都是喜欢音乐的,不仅是听力健全的幼儿,听力残缺的幼儿也同样乐于感受音乐、欣赏音乐。

后来的一段时间里,他们会跟着音乐做动作了,听到“嘎嘎嘎”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学小鸭子,这说明幼儿已经把听到的声音和以往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了。

随着对音乐的熟悉,有的幼儿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唱歌了。虽然他们不能完全地跟唱,但是每到小动物的叫声时,他们都会一边做动作模仿小动物一边跟着“唱”起来。刚开始时他们跟不上音乐的节奏,只顾自己:“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没有节奏感可言,但是到后来,幼儿已经开始逐渐有节奏感了,他们会唱:“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虽然还是不能和音乐完全一样,但是我们能明显看到幼儿的进步,相信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和对音乐的逐渐熟悉,幼儿会在节奏感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在生活中会听到很多有节奏的声响,可是有时候幼儿不一定能注意到它们,也因此浪费了很多在生活、情景中学习的机会。作为听障儿童的老师和家长,我们应当留心周围的一切事物,发现能运用到幼儿康复教学中的东西。汽车的喇叭声“笛笛笛”、火车的汽笛声“呜……”、钟表的响声“滴答、滴答”都可以作为幼儿教学的内容。通过听这些声音,幼儿不但能明白声音的长短、高低、强弱各有不同,而且能很好地培养节奏感。

听障儿童通过听力补偿和听力重建,已经可以很好地感知到声音的节奏了,只要方法得当,就一定能培养出良好的节奏感。

2.倾听声音

倾听声音的主要的目的是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听觉习惯。在进行倾听声音的活动时,老师可以找来各种各样的声音片段,和幼儿做一个猜声音的游戏,老师放一段音乐,让幼儿仔细去聆听,然后告诉老师听到的是什么。音乐可以是动物叫声,也可以是各种自然环境声响。通过游戏的方式,孩子一定能激发听声音的兴趣和培养专心听的习惯。

通过倾听声音,幼儿还了解到声音是有区别的,有的声音大,有的声音小,有的声音长,有的声音短……也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帮助幼儿练习辨听声音的有无、大小、快慢、长短。经典游戏《抢椅子》就是听辨声音有无的一个很好的游戏。

3.音乐欣赏活动

音乐欣赏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聆听不同节奏、不同情绪的曲子来感受音乐的内涵。要选择一些内容简单、节奏鲜明、易于理解的歌曲和乐曲。还可以带幼儿去欣赏音乐剧,或者是老师给孩子排一个简单的音乐剧,让他们通过直观的感受和体验来理解乐曲,建立起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三、听障儿童文学艺术教育

(一)听障儿童文学艺术教育的内容

文学教育的总目标是以“美”引“真”,储善壮体,寓教于乐,实现文学的多元价值,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主要包括对文学作品的感知力、理解力、体验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领域目标。

在提到幼儿园艺术教育时,教师想到的往往是音乐、美术和舞蹈,常常把幼儿文学教育忽略在外。其实文学活动和美术、音乐等艺术活动一样,能够提高幼儿审美的感知力、审美理解力及创造力。对于听障幼儿来说,文学教育不仅仅只是教单词、教句子,更重要的是理解文学作品,把自己的情感经验融入其中。

儿童常接触的文学作品有儿歌、儿童剧、故事等,在为幼儿选择作品时,要考虑到幼儿的语言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

(二)文学艺术教育在康复教育中的应用

如同文学作家鲁兵所说:“对尚未识字的幼儿,文学作品不是他们自己读的,而是父母教师念给他们听的……儿歌、故事、童话,都是只能通过大人的朗读,尚未识字的幼儿才能得到真正的欣赏,不只是了解其内容,而且欣赏语言艺术。”根据幼儿这一特点,我们要多给幼儿组织一些文学欣赏活动,如讲故事,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有感情地朗读都有利于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加深对故事的印象。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儿童文学名著,如《丑小鸭》、《白雪公主》等,也可以用观看表演的形式来进行文学欣赏教育,比如带幼儿去看一些童话剧或者木偶剧。

让幼儿学习语言也可以用多样的形式,比如让幼儿把语言从模仿、复述变成表演。如故事《是谁帮小桃树松了土》,故事里有小桃树、大象、小白兔等角色,故事中小桃树说:“大象,是你帮我松了土吗?”“小白兔,是你帮我松了土吗?”在复述故事时有一个小朋友总是不会说:“是你帮我松了土吗?”几遍下来他已经不耐烦了,于是老师改用表演的方式来进行,让这名小朋友扮演小桃树,小朋友很兴奋,也很认真,虽然一开始说得还是不好,但是小朋友刚才不耐烦的情绪已经没有了,玩得很开心。一个故事表演下来,“是你帮我松了土吗?”这句话他说了好几遍,一遍比一遍说得好。通过在表演时的反复表达起到了强化的作用。

听障儿童的艺术教育是康复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通过进行艺术教育,幼儿能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但是要注意的是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的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中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

参考文献:

[1]刀维洁.听障儿童康复教学教法.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1.

[2]卢晓月.听障儿童康复言语康复技能.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1.

[3]周兢.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4]魏霜,黄昭鸣,陈茜.前语言期听觉言语康复在听障儿童语言发展中的重要性.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6.4:27.

读红色经典有感范文第7篇

据说,那些得了电脑幽闭症的人会说:电脑,启动我。当按下开机按钮,等电脑操作系统把显示器的东西料理妥当,幽闭症的人才苏醒过来,开始了他或者她的一天。

至于我,白天处在工作状态,忙碌,严肃,果断,沉稳,把一切料理得妥妥当当。不过,这个干练从容的人并不是我。

黄昏来临,街灯亮了,脱去西装,靠在沙发上,对着一首乐曲和一瓶红酒说:启动我。于是,生活开始。这个时候,地球的转动开始变慢。

这个时候,需要音乐和红酒都在,缺了一个,这个夜晚会是跛腿的夜晚。

在酒吧、宴会和party上,端杯红酒,听着爵士音乐或者酒吧音乐,优雅地微笑。约会时,在轻柔乐声中,随着两只水晶杯的轻轻接触,心也随之轻轻颤抖或者陶醉。这些场景,是常见的关于音乐与红酒的经典叙述。其实,这些大多不靠谱。

这是人工的情调。

一般来说,人造的东西不如神造的。你要是有些观察力,就会发现,有两种东西其实是神造的,但它们假装成人造的东西,散落在人间----第一种是音乐,第二种是红酒。

俗话说得好,只要在山上找到蘑菇,那座山就是活的。同样可以说,凡有青青葡萄藤的地方,那片土地就是活的。葡萄酒是自然的作品,在雨水阳光里,成熟的葡萄会走下来,回到地上,自己发酵变醇。而音乐呢,其实是山谷里的风,雨后旷野的彩虹,雾中月光,海洋和山峰,谁说的来着“乐曲中有一条通往天堂的路”。

很多人都了解喝红酒与菜肴的世俗搭配,而红酒和音乐这两件自然造物的搭配,似乎少有人说起。实际上,这是比酒菜搭配更为精致的升华阶段。认真说来,红酒和音乐的匹配,更讲缘分,更讲命里注定,更有前世500次回眸换来此次擦肩而过的感觉。

有个电影,名字好像是《当男人遇上女人》。里面的男人说,“我的妻子有600种笑容”。当红酒遇到音乐时,其表情不止600种。带上一只红酒,进入音乐世界,所有的曲子听起来就都有了醉意,紧张的会变得舒展,温柔的会变成缠绵悱恻,惆怅的更是愁肠百转,那些高贵典雅的,会褪掉绫罗绸缎,只剩纯棉睡衣。

也可以带一支曲子,进入红酒世界,那么,那只酒会醒来。所有的葡萄酒都有青涩、芬芳、圆熟的生命曲线,而顶级红酒还多一个收敛、睡眠和复苏的曲线。好的酒是能听懂好音乐的,所以,要让顶级好酒苏醒,需要寻找足够好的音乐。

因此,如果真想享受红酒遇到音乐的雕刻时光,最好是独自一人。有时候两人也行,如果两人能够融为一体。

有一种说法,红酒颜色越淡越好,但法国拉菲堡的葡萄酒却浓重如黑檀木色。也许,是它浓缩了太多的味道才有这种颜色吧。1855年,该酒在评级时被冠以“顶级庄中的顶级庄”的美誉。走进拉菲堡的土地,看到沙砾地上除了葡萄园,就剩下古老和安静。

这样的土地,只能奉献同样的葡萄。品尝好年份的拉菲酒的人会发现,当这种曾被路易十五册封为‘国王之酒’的陈酿刚在舌尖游走时,带来的竟是清淡、平和的感受。不过,接踵而来的将是意犹未尽,它会使你闭上眼睛,除却杂念,继续感受后续的典雅、丰富和深厚。除了黑醋栗、紫罗兰和蓝莓的味道,还有雪松、铅笔、矿石和烟草味道沉湎其中。这种酒,带有贵金属一样的男性贵族风格,在没有感情流露的表情里,克制着太多的情感,它让饮酒者隔着距离,去感受优雅与精致。

品拉菲时,也许有人会选择古典音乐,比如巴赫。但是,我会选现代的查克‧伯朗。查克‧伯朗按下钢琴的第一个琴键,周围的东西就会消失,只剩洁净音色,如同第一滴拉菲。其实,他的一个专辑就叫《纯粹》。查克‧伯朗不仅有纯粹,他还有一个专辑,叫《深呼吸》。深呼吸,意守丹田,就能听到钢弦间的泛音震荡,就能感受音符晶莹,洗尽铅华,留下高贵原色。

有一杯1982年的拉斐在手,有一支查克布朗的钢琴曲响起,这个夜晚,就能走到静谧有序的拉菲堡畔,看着纪隆德河水沉默流过。

红酒不是谄媚的,不是咆哮的,也不是变态的。所以,许多优雅的乐器,都可以是红酒的天然搭档。比如长笛,比如黑管,比如萨克斯,也许,还有古琴(不过没试过)。我自己,则把钢琴视作红酒的蓝颜知己。说是蓝颜,因为大家经常把红酒喻为女性,而钢琴以其冷静和距离感,隐含了男性特征。就像弹钢琴的女孩居多,但世界级的钢琴大师里,似乎少有女性添列其中。

后来,一首《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让我有了新的认识---原来古典吉他,才是红酒的梦中情人。马德里音乐学院院长对前来求学的西班牙少年泰雷加说,你是为吉他而生的。后来的事情证明,被世人誉为“吉他的肖邦”的弗朗西斯科.泰雷加确是为吉他而生,不过我朦胧觉得,泰雷加其实是为阿尔罕布拉宫而生。

这所伊斯兰人在西班牙建造的登峰造极的奢靡宫殿,随着伊斯兰人的背影逐渐远去,风刻雨蚀,只剩下了夕阳中的残墙颓壁。无人能够重建这座神秘的红色宫殿,而泰雷加,用吉他在世人心里重建了阿尔罕布拉。

这首“名曲中的名曲”是适合深夜听的曲子,对它来说,钢琴键的金属声太野蛮了,它的灵魂只能栖息在羊肠琴弦上。曲子刚刚展开,低音沉郁,一丝难以名状的感觉就开始浸入空气。随着深思的A小调与丰满的A大调交替出现,精巧繁复的浮雕、阿拉伯藤蔓、几何纹饰、银制吊灯、大理石水池以及昔日风华涓涓流过。尾声中,乐曲更加平静,一个渐慢渐弱的琶音带出主和弦,阿尔罕布拉的大门无声关上,宫殿的巨大轮廓在暮色中逐渐隐去。

全曲从始至终,轮指连绵不绝,哀而不怨,伤而不凄,美而不艳。它不说一字历史,可里面全是斑驳的岁月;旋律中没有一个情节,可听起来都是阿拉伯人、西班牙人和你我的人生故事。

其实这首曲子并没有悲苦之情,可它走出来的时候,如果手边有烟,那你会情不自禁地点燃。手边有红酒,你一定会打开。心里有伤疤,应该会泪流满面。

有人说,泰雷加的眼睛里,有如同阿尔罕布拉宫般的气质。其实,泰雷加的一只眼睛是失明的。不过,谁都相信,对阿尔罕布拉,我们都没有他看得真切。

听这样的西班牙音乐,最好取出的也是西班牙红酒。走在西班牙广阔田野上,到处是南欧灿烂阳光下恣意生长的葡萄园。在这种接近原生态的生长环境里逗留,会看到许多珍贵原生品种以及那些百年老藤。西班牙人早在古罗马时期就盛行酿酒,在那些覆盖着蛛网和陈年尘土的老窖中,有许多东西,在你还没出生的时候就在那里了。

从西班牙的马德里驱车向北,再向西,便到了斗罗河谷地区(Ribera del Duero)。在河谷12000公顷的葡萄园里,有一个钻石区域---维加园,生产西班牙最昂贵的红酒。之所以昂贵,贵在窖藏之久。大木桶醇化1年,中型木桶再醇化3年,老木桶中再醇化6-7年。加起来,至少要10年。据说,也有的年份,珍藏级的窖藏了25年后才上市。如此超长的醇化时间,在红酒中实属罕见。

有行家批评维加园这种做法太做作,太过分。可是,更多的人看来不这么看,喝红酒的人是喜欢时间停滞的人。维加这种珍藏级别的红酒,只供应列在名单上的客户,而且是限量供应。如果想列入名单,需要耐心,因为有一个长长的候补名单排在前面。在西班牙,没有进入维加园的供酒名单,说明还未进入主流阶层,说明社会地位不够,对社会名流而言,自然是丢面子的事情。

打开一瓶被发酵十多年的维加珍藏酒,沧桑感扑面而来,你会知道,酒瓶子里窖藏的是西班牙的广袤原野和灸热阳光,雄浑的单宁酸会把口腔内壁刮疼。等单宁扫荡之后,薄荷、浆果和烟草才踏歌而来,各种植物和果实的味道经过长时间渗透磨合,已经分不出谁是谁。

欣赏维加园的珍藏红酒,要有恰当的人生阅历。正如泰雷加创造《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的年纪,44岁。早几年,激情可能会太汹涌。晚几年,可能只剩平静。

人造的东西可能千人一面,像从复印机出来的。神造的东西,则各自不同。所以,听音乐,品红酒,实际都是过于私人的事情,是一个私人故事,不可言说。

这种私人故事,有可能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正如《柏拉图的》所言,人的最佳状态是有创伤的时候。

读红色经典有感范文第8篇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突围的关键,就在题目中的一个“问”字。为什么会“问”起来呢?

在这首诗题目下面,李白自己提供了一个小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这个贾淳是什么样的人士,目前还不可考。但是,他居然“令”李白问月,这里就有两点值得分析:一是,他与李白的交情不一般;二是,看来这位贾淳先生对于当时诗中关于月亮的流行写法有看法。一般写月亮的题目大抵都是描述性的,如春江花月夜,或者月夜、关山月,最老实的就是一个字:月。后来就有了咏月,到了拜月、步月、玩月,就是挺大胆的了。在全唐诗中,光是“望月”为题者,就有五十首。可能是这位贾淳先生对这样单调的姿态有点厌倦了,所以才敢于“命令”李白来一首“问月”。李白之所以接受这样的命令,可能也是受这个“问”的姿态所冲击,激发出灵感来。要知道,向一个无生命的天体、一种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发出诗意的问话,是需要才情和气魄的。在唐诗中,同样是传统母题的“雪”,也有对雪、喜雪、望雪、咏雪、玩雪,但是,就是没有问雪。在贾淳那里,“问”就是一种对话的姿态;而到了李白这里,则又不是一般的问问,而是“把酒问”: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这是李白式的问。停杯,是把酒停下来,而不是把杯子放下来。如果是把酒杯放下来,就和题目上的“把酒问月”自相矛盾了。这种姿态和中国文学史上屈原《天问》那样的问法是不太相同的: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出自汤谷, 次于蒙。

自明及晦, 所行几里?

夜光何德, 死则又育?

屈原在这里更多的是对天体现象的追问:老天怎么安排天宇的秩序,为什么分成十二等分,太阳月亮星星是怎么陈列的,太阳从早到晚走了多少里,而月亮的夜光消失了怎么会重新放光,凭着什么德行,等等。这是人类幼稚时代的困惑,系列性的疑问中混淆着神话和现实。屈原的姿态是比较天真的。但是,李白的时代文明,已经进化到不难将现实和神话加以区别了。所以李白要把酒而问,拿着酒杯子问,姿态是很诗意、很潇洒的。酒,是令人兴奋的,也是令人迷糊的。酒是兴奋神经的,又是麻醉神经的。酒在诗中的功能,就是让神经从实用规范中解脱出来,使想象和情感得以自由释放。因此在诗中,尤其是在李白的诗中,“把酒”是一种进入想象境界,尽情浪漫的姿态: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人攀明月不可得,说的是十分遥远;而月亮与人相随,说的是十分贴近。这就构成了一种矛盾,似乎是很严肃的。但是,这完全是想象的,并不是现实的,因而是诗意的矛盾。人攀明月,本身就是不现实的。月行却与人相随,关键词是“相随”,也是不现实的。月亮对人,无所谓相随不相随。相随不相随,是人的主观感受,是人的情感的表现。这种情感的特点是什么呢?月亮对人既遥远,又亲近,到紧密地追随。这种矛盾的感觉,把读者带进了一个超越现实的境界,天真的、浪漫的境界。接下去,并没有在逻辑上联贯地发展下去,而是一下子跳跃到月亮本身的美好上去: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这两句换了韵脚,同时也是换了想象的角度。前面一句的关键词是“皎”,是比洁白更多一层纯净的意味。有了这一点,诗人可能觉得不够过瘾,又以“丹阙”来反衬。纯净的月光照在宫殿之上。这里的丹,原意是红色,皎洁的月亮照在红色的宫殿之上。丹阙,似乎不一定在色彩上拘泥原意,可直接解作“皇宫”。古代五行说以五色配五方,南方属火,火色丹,故称;南方当日之地,丹又引申为有关帝王的事物,如丹诏(皇帝的诏书)、丹跸(帝王的车驾)、丹书铁券(皇帝颁给功臣使其世代享受免罪特权的诏书)等等,都不一定是红的。丹阙就是帝王的居所。下面一句,则写月之云雾。不是说云雾迷蒙,因为云雾是黑白的,而这里却说是绿烟。绿的联想是从什么地方生发的呢?我想应该是从飞镜来。今天我们用的镜子,是玻璃的,没有绿的感觉;而当时的镜子,是青铜的,青铜的锈是绿色的,叫做铜绿。有了绿烟,不是不明亮了吗?但是这里的铜绿,是被灭尽了的,一旦灭尽了,就是发光了。但是不说发光,而说“清辉”焕发。清有透明的意味,辉也不像光那样耀眼,有一点轻淡的光华。从“飞镜”到“绿烟”到“清辉”,构成统一互补的联想肌理。这是一幅静态的图画。接下去再静态,就可能单调,所以李白让月亮动起来: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这个动态的特点是:第一,幅度是很大的。从空间上来说,是从海上来,到云间没;从时间说,从宵到晓,从夜晚到清晨。第二,从活生生的“来”,到神秘的“没”。到这里,语气既可以是疑问,又可以说是感叹。这是本诗许多句子的特点。因为诗人虽然是问月,但是,并不指望有什么回答。只是表达自我对现成现象的挑战和惊讶。倒是下面的句子真格地问起来了: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好像是对神话的发问,也并不在乎有什么回答,只是诗人的感兴。这在他的《朗月行》中也曾经发出过“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之问。白兔捣药,老是捣个没完,和谁一起享用呢?这好像不过是问着玩玩而已,其实,深意隐约可感。关键是句子中的那个“孤”字。白兔是不是有伴?嫦娥是不是有邻?孤独感,正是诗人反复强调的意脉。接下去,跳跃性就更大了。一下子跳到: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这种孤独感从哪里来呢?从生命的感觉中来。第一,生命在自发的感觉中,并不是太暂短的,而是相当漫长的。然而,一旦和月亮相比照,就不一样了。“今月曾经照古人”,那就是说,古月和今月是同一个月亮,今人中却没有古人,古人都消失了,生命之暂短就显现出来了。第二,“今人不见古时月”。本来月亮只有一个,今古之间,月亮的变化可以略而不计,不存在古月和今月的问题。但是,李白作为诗人,却把“古时月”和“今月”作了区分。这是一个想象的对比,同一个月亮,因为古人和今人看了,就有了古月和今月之分。有了古今月亮的区别,古人和今人的区别就很明显了。由于古人已经逝去了,他们感觉中的月亮,已经不可能重现了。把古月今月对立起来,不过是为了强调古人和今人的不同。虽然古人今人是不同的,但是,他们在看月亮的时候,其命运又是相同的: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三点。古人今人虽是不同的人,然而在生命像流水一样过去这一点上是一样的。和明月的永恒相比,在生命的暂短这一点上,古人今人毫无例外。这似乎有点悲观,有点宿命。但全诗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似乎并不如此,相反倒是相当开怀的。原因是,李白对于生命苦短,看得很达观。最后用这样的话来做结:

唯愿对酒当歌时,月光常照金樽里。

对酒当歌,其中的“当”,是“门当户对”的“当”,“对”也就是“当”,并不是“应当”的“当”。这是用了曹操诗歌中的典故(《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是直接抒发“人生几何”的苦闷,而李白则是用一幅图画。这幅图画由两个要素构成:一个是月光,一个是金樽。本来月光是普照大地的,如果那样,就没有意味了。只让月光照在酒樽里,也就是把其他空间的月光全部省略,让月光所代表的永恒和金樽所代表的暂短,二者统一为一个意象。暂短的生命由于有了月光,就变得精致了。永恒不永恒的问题被诗人置之脑后,诗人就显得更加潇洒了。

这几句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属于千古绝唱一类。除了因为表现出当时士人对生命的觉醒之外,还因为其思绪非常特殊。在自然现象的漫长与生命的暂短、人世多变与自然相对稳定不变的对比中,显示出一种哲理的深刻。

李白没有辜负老朋友贾淳命意的期望,这首诗成为神品,对后世许多诗人产生巨大影响。如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辛弃疾的《太常引》(一轮秋引转金波)、《木兰花慢》(可怜今夜月)等等。王夫之在《唐诗评选》卷一中说这首诗:“于古今为创调,乃歌行必以此为质,然后得施其体制。”①此话,在今天的读者来看,可能有点隔膜。关键词是“歌行”,说的是,这首诗是歌行体,是李白时代的“古诗”。这种古诗与律诗、绝句不同,不讲究平仄对仗,句法比较自由,句间连贯性比较强,古人、今人,古月、今月,相互联绵地生发,明明是抒情诗,却似乎在推理,用的不是律诗的对仗,而是流水句式,情绪显得尤为自由、自如。

李白的这首杰作,并不是李面对月亮、施展才华的唯一选择,下面这首则从另一个方面展示了李白的心灵肖像。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一作“碧岩畔”)

这一首,又是以月光和酒为意象的主体,但从根本上是不相同的。上面一首中,把酒问月的姿态已经是够浪漫的了,这一首虽然仍然有把酒、举着酒杯的姿态,但是不同在于,没有把月亮当成被问的对象,而是在想象中把它当作有生命的大活人。

在内涵上,这一首也和上面一首不太相同。从标题上看就很清楚:月下独酌。关键词是一个“独”字。也就是孤独。上面一首,还有一个朋友在边上撺掇他问月;而这一首的诗意,就从没有朋友的感觉中激发出来,一开头就是: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很孤独,只有自己一个人,没有一个亲人,话说得很直白,属于直接抒情的手法。孤独比之群居,更受诗人青睐。在唐诗中,以独坐、独立、独游、独往、独酌、独泛、独饮、独宿、独愁为题者甚多。李白有许多以孤独为主题的诗,似乎对独酌之美很有体悟,光是以“独酌”为题的诗,他就写了七首。这一首是从《月下独酌》四首中选出的。其实其他几首也是很精彩的。如其三中说:“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在醉意中可以忘却生死、荣辱等等的痛苦。正是因为这样,酒才是超越圣贤、神仙的自由的象征:“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这就显示出孤独之饮,并不是痛苦的,而是高傲的;孤独是寂寞的,然而又是自由的,是不为世俗所拘束,达到自由的精神境界的。当然,所有上述的诗歌,都是一种豁达的人生之悟。但是这种豁达,是一种直接激情的表白,以痛快淋漓、极端化、不留余地为特点。而我们面前的这一首,则是想象境界的描绘: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本来是独酌,没有亲人。本诗的立意就是在要打破孤独,举杯邀月,把月亮当成朋友,这是第一层次。对影成三人,这是第二层次。层次的上升,强化了欢乐的氛围,但同时也增添了孤独的色彩。本来在中国诗文中,形影相吊,是孤独的表现,李密在《陈情表》中创造了这种经典性的意象。但是,李白借用这个意象,反其意而用之,又没有绝对反其意,而是把它与自己的生命的特殊体悟结合起来。李白所强调的是,毕竟月亮和影子并不是人,把月亮和影子当成朋友,恰恰是没有朋友的结果。正是因为这样,这里抒发出来的感情,就不是一般单线的,而是复合的,一方面是想象中解脱自由,一方面则是现实的孤独压力,其间交织着欢乐和悲凉。这一点到了下面,情绪就酝酿着转折了: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毕竟月亮和影子的友情,缺乏人的特点。“不解饮”,也就是不能解愁,影子随身则更是徒然的,“对影成三人”,就完全是空的。这不是把想象境界彻底解构了吗?不然: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虽然月亮和影子是没有生命的,但是不能因此而陷于孤独的痛苦之中,还是赶紧行乐,享受生命的欢乐。只要“我”进入欢乐的境界,月亮和影子的“徘徊”“零乱”,就有了生命的动态。但是,这种动态并不是生活的真实,多多少少是有点醉时的幻觉的。那是不是值得多虑呢?不: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哪怕是暂时的欢乐,也是应该尽情享受的。一旦真正醉了,没有感觉了,分散了,也就不是悲观的理由了。为什么呢?这里隐含着诗人在人世孤独的悲凉。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天上,在银河之上,会有相逢的日子。这当然是一种自我安慰,安慰中有沉重无奈。

这首诗完全是在想象中展开,其想象之奇特、精致,令人惊叹。我在《文学性演讲录》中对之有过分析:

文学想象来自感知的变异,感情冲击了感觉,作家的观察掺进了情感,就不是原来的样子了。月光照在大地上,有一个人在喝酒,月光把人的影子留在大地上,这是两个东西,不成其为文学想象,要成为文学想象就要发生变异。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本来在当时的传统诗文中,“形影相吊”早在晋李密的《陈情表》中就是孤独到极点、凄凉到极点的表现。而李白把这个意思写成诗歌却使之发生了根本的转化。主观特点是诗人的孤独感,客观特点是月光照着诗人的影子,这还不是诗的艺术想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就不一样了,月亮就不是月亮了,而是一个有生命的对象了,成了“我”的朋友。但艺术想象之妙在于“对影成三人”,不仅月亮成了朋友,而且影子也成了朋友。有了这样的想象,诗人的孤独之感就得到充分的表现。本来只有一个人饮酒,很孤独,现在三人共饮了,应该是不孤独了吧。但更加孤独了,因为月亮和影子从另一个角度的衬托,越发使诗人形单影只。文学想象就是让客观对象的形态性质发生变异,使之和主体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异,有了这种变异,感情就渗透进去了。

人、月、影子,本来是互不相干的,现在互相安慰了,但人更加显得孤独,而且这孤独由静态的变为动态的: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这是一种由静到动的变异。“我舞影凌乱”是客观事实,“我歌月徘徊”是想象,二者相对,形成一种结构,正好表现达到心灵默契的程度。

传统理论中“如实反映生活”一说,是不可能的,因为主体的介入,客观和主体特征结合起来,肯定有所变异,不是性质的变异,就是形态的变异,或者功能上的变异。这个道理很简单,但传统的理论忽略了。过去西方的理论家强调艺术的两种精神,如尼采在论悲剧起源时说,艺术有两种精神:一种是“醉”的精神,希腊的酒神狄俄尼索斯精神;一种是“梦”的精神,阿波罗的精神。“醉”的是不清醒的,无理性的,“梦”的也是不清醒的,朦胧的。有了这两种精神,就是想象的精神,才能变异。①

当然,并不是说,诗的想象一定要导致对象的变异,也有对象并不变异一样能够抒发深厚的感情的。我们来看杜甫的《月夜》:

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读诗,可以不管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直接从文本体悟欣赏,这是美国新批评学派的主张。这有道理,因为,一般读者根本就没有可能先弄清作家生平,再进行欣赏,就是根本不了解时代背景,也不妨碍读者对文本深入感悟。但是,这样的说法,多少有点绝对化。有时,有些作家十分经典,关于他的生平资料并不难得,参照了时代和生平,对于理解文本,有显而易见的好处,又何乐不为呢?

读杜甫,联系其生平,就十分必要而且可行。因为杜甫诗号称“诗史”,他的个人生活,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掌握时代和生平的资源,对于分析杜甫的诗,有很大的好处。例如这首《月夜》的写作时间是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子和儿子逃到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一个月后,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八月,杜甫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意在前往灵武,投奔中央王朝。但不久就被叛军俘虏,送到沦陷中的长安。杜甫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名作。

杜甫一生漂泊,常常有思念亲人的诗作,思念的痛苦大都是对全家的,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具体到人,堂而皇之的,则往往是兄弟,如“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月夜怀舍弟》)。对月怀友,理直气壮,差不多每一个诗人都有大量的作品。当然,涉及到闺情的,戍客、游子思乡,闺中怀远,早在《古诗十九首》中就是很集中的母题。后来这方面的作品,大都是乐府古题,是很普及的。但是,那样的诗作中所怀念的女士,往往是没有人称的,是概括的,所表现的是普遍的人情,而不是个人的。有一个相当奇异的现象是,直接诉说思念太太,是很少的。检索《全唐诗》,公开以“寄内”为题的,也就是完全是为自己的妻子而抒情的,只有十二首。其中李白就占了三首,而这三首统统是在李白身陷牢笼之时所。在杜甫的千余首诗作中,赠给朋友的诗作蔚为大观,光是题目上冠有李白的名字,为李白而作的就有十首之多。而写到自己妻子、正面写自己对妻子的怀念,这首可能是惟一的,恰恰也是身陷囹圄之时。这也许是巧合。李白《南流夜郎寄内》中这样说:

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

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

这里也写到了明月,而且是高楼上的明月,苦盼妻子的音信,看得大雁都飞尽了,还是得不到。像李白这样异数的诗人,写到想念自己妻子的时候,居然离不开普遍运用的“大雁”这样的意象,所表达这样一点感情,其实也比较一般,没有多少自己遭逢苦难的复杂情绪。

同样是身陷囹圄,杜甫以俘虏的身份,想念自己的妻子,则是比较别致的,唐诗研究专家霍松林先生在赏析这首诗的时候说:

题为《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如果从自己方面落墨,一入手应该写“今夜长安月,客中只独看”。但他更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处境,而是妻子对自己的处境如何焦心。所以悄焉动容,神驰千里,直写“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这已经透过一层。自己只身在外,当然是独自看月。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一联做了回答。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啊!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那个“独”字,又进一层。①

因为对杜甫的生平有细致的了解,所以说得细致入微。当然,霍氏此说,并非完全独创,而是有文献根据的。《瀛奎律髓汇评》引纪昀的话说:“言儿女不解忆,正言闺人相忆耳。”又引许印芳曰:“对面着笔,不言我思家人,却言家人思我。又不直言思我,反言小儿女不解思我,而思我者之苦衷已在言外。”②杜甫表现对妻子的感情,不像李白那样从自我的角度来写其思恋之苦,而是写妻子和自己一样望月;其内心之感触如何,并无一字直接表述,只用“独看”两个字暗示。独看,就是孤单,对月之时,不是两人共看。独看,一为自身孤独之感,二为思念远方之夫,三为暗示内心深处的回忆。回忆什么呢?杜甫不说回忆共看,而说,小儿女并不理解母亲在“忆长安”。这里的“忆长安”有点蹊跷。小孩子不懂得回忆家在长安的情景,有什么好“怜”的?其实小儿女所不懂的是母亲在回忆。回忆是无形的,无声的,看不出来的,小孩子一点不懂得母亲在那里想爸爸,这才显得天真烂漫,可爱。杜甫在这里,拐了三个弯:一个弯,是自己在望月,思念太太,却写太太在望月,思念自己;第二个弯,不说是太太在回忆夫妻二人共看情景,却说小孩子家不懂得母亲在回忆的内涵。第三个弯,这种回忆应该是比较甜蜜的,正是往日的甜蜜,才衬托出此时的忧愁,这种忧愁是太太的,也是自己的,这种忧愁当然是苦的,但也是甜蜜的。

杜甫在这里,曲曲折折地表现出了对妻子的隐秘的温情。这种温情,不但在杜甫的诗中,即使是在李白的诗中,都是很少见的。如果这里还不是很明显的话,接下去就更清楚了。

香雾云鬟湿,

这当然是写妻子的美,但这种美,不是一般的美,而是女性的躯体之美。香雾,是写对妻子头发的嗅觉,这是极其亲近的人才会有的。“云鬟湿”,一方面是写妻子对月的时间很久,以至于头发都被雾打湿了。另一方面,湿是看不出来的,只有写对妻子的头发有触摸,才有感觉,这就更为亲近了,不但是情感的亲近,也是躯体上的亲近。杜甫越把妻子的美深化,同时也是向自己的男性的潜在感觉深入,在香和湿的嗅觉和触觉中,写出了男性的潜在意识。下面这一句,就更为大胆了:

清辉玉臂寒。

近一步写触觉。写女性的美,一般写头发,通常是视觉,因为看可以是远距离的,故为诗歌美化女性的共同法门。但写到头发以外,写到躯体,写到手臂,写到手臂上的温度,这就到了诗与非诗的临界点了。如果写的这种温度是由一个男性感觉出来的,那就有点危险了。然而,杜甫是有分寸的,对于玉臂的温度,及其感觉主体,他含糊其辞。“清辉玉臂寒”,是月光照射的结果;但是“寒”是人的感觉啊,月光怎么会有寒冷的感觉呢?也许是妻子自己的感觉吧,也许是杜甫的感觉吧,这就不必细究了,留给读者去想象罢。可以说,这两句,是杜甫对女性之美,从纯精神的思念到躯体的触觉的一次勇敢的突围。

最后两句:“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不说今天如何思念,而是说异日相逢时回忆,在帏帐之前,让月光照耀着两个人的眼泪。其实,这里暗示的是二人共看明月。既然今日不能共看,那就异日共看。明月的光华本来是照着两个人的全部身躯的,但是,杜甫却说,仅仅照着两个人的泪痕。月亮的光是没有热度的,居然把泪痕照干了。可见共看的时间很长,否则不足以把泪痕照干。为什么会有眼泪呢?为什么不替妻子把眼泪擦干呢?这就是说,让它默默地流,让它慢慢地干。为什么呢?因为回忆,回忆今日的独看。今日独看之苦,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什么话也不用说,只要无言地相对,就能深深地体悟。可见今日之苦,何其深也。

拿这一首怀念妻子的诗,和李商隐的《夜雨寄内》相比,是很意思的。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