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故事

科技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科技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科技故事范文第1篇

什么将会得到加强?什么将会被削弱?什么将会被取代?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新机遇?

我们从高情感到高科技,从手写到电脑打字的转变与人们对于电脑的神化有很大关系,电脑似乎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良方。当然,它一定能够弥补我们在教育方面的不足。美国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在下降?那就在每个教室里都放上一台电脑这个信息时代的伟大标志吧。这样问题就解决了。几十年来,人们对于为每个教室都配置一台电脑的呼声就一直没有停止。但是人们是否已经仔细思考过电脑会给教育的真正目的带来的影响呢?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让孩子学会如何学习,这是他们可以继续终生学习生涯的惟一方式。我们在一直呼吁引入先进科技,但是却没有考虑过它的教育价值。

在不久的将来,某个产品所包含的高情感,比如它的设计和所包含的艺术价值,将会逐渐把它与其他相似科技含量产品区分开来。

这个对于电脑和诗人的比喻代表了我对于社会发展的观点:我们不仅需要大力推进智力发展,而且还要支持和培养情感与精神能力。我们非常需要在它们之间达到平衡——高科技与高情感之间的平衡。这个世界的科技水平越发达,我们就越需要艺术家和诗人。

今年年初,有一次我在波士顿洛根机场(Boston’s Logan Airpor)乘飞机。由机晚点造成了航班延误,我们这群同病相怜的乘客只好坐下来等待。我的对面坐的是一家人:年轻的父母和他们的两个孩子。他们很少说话,至少那位年轻的父亲是这样的,他看起来极度不耐烦。突然,他的手机响了起来。他立刻直起身来,一下来了精神,接电话的声音十分响亮:“你好,你好。”

我看着他,意识到他被这个电话拯救了,从百无聊赖中被拯救从来,从家庭责任中被拯救出来。在我看来,这个年轻的父亲与科技的关系似乎出现了问题。当目睹这一过程时,我想全美国肯定有许多人们在等待他人把自己从面前的事务中拯救出来。

盲目冲动

许多公司由于担心新技术会给竞争对手带来新的机遇,因此都在不停地更新自己。而更新需要资金,而且所需的资金总是要比他们预计的要多。人们总是会在科技方面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却忽视了自身的作用。IBM第一代大批量生产的主机360在20世纪60年代初炙手可热,就是因为所有的公司都认为主机对于公司来说是必需品。IBM销售人员戏谑地说自己的顾客都是由于“担心、不确定和疑惑”(或者简称为FUD)而购买产品的。人们往往觉得:“我们总不能无所事事。不管是对是错,我们都必须做点什么。”当时公司间普遍流传的一种观点就是,要想在新的技术时代的竞争中获胜,公司必须配备自己的主机。人们经常会因为担心落伍而盲目花钱,过去和现在都是如此。

科技故事范文第2篇

一、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例题:故事书和科技书一共有130本,科技书比故事书多30本。故事书和科技书各有多少本?

解题步骤:首先,学生读题;其次,请学生找条件和问题(教师用直线、曲线画出);再次,请学生讨论思路(小组合作);最后,学生讲题,教师及其他学生进行补充、讨论。

1.方法一教学片段

生甲:“我们知道两种书一共130本,我们就用130除以2,又知道科技书比故事书多30本,就用130除以2的得数减去30本,就是故事书的本数。”

生乙:“不对,这样算出的结果是故事书35本,科技书65本,总数成了100本了。”(其他学生都皱着眉头,有说甲对的,有说乙对的。)

师:“请大家验证一下结果。”(学生纷纷验证结果,发现总数不对了。)

师:“错在哪里?谁能讲明白?”

(画图讲解,教师注意先与学生一起将图在黑板上画准)

生甲:“我认为不能直接用130除以2,因为两种书的本数不一样多。”

生乙:“对,不能直接除,要想除应先将多余的30本去掉。”

(这时教师应抓时机重点引导学生思路:假设两种书本数正好同样多。)

师:“为什么要在总数中去掉30本?去掉30本怎样了?”

生甲:“去掉30本的话,两种书就同样多啦。”

请这名学生到黑板前指图讲,可以将表示30本的线段擦掉,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去掉30本,两种书就一样多”的模型。这个过程就是在学生头脑中建模的过程,也许每个学生头脑中的模型不同,但是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假设同样多,在这里“同样多”就是一个解题的重要模型。

师:“去掉30本的话,两种书同样多了,是以谁为标准?跟谁同样多?”

生:“是以故事书为标准,科技书和故事书同样多。”

师:“那么两种书的总数变了吗?”

生:“变了,总数也要减去30本。”

师小结方法一:“从线段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以故事书的本数为标准,假设故事书与科技书的本数同样多,科技书的本数就要减去30本,这样两种书的本数变为130减30本。”

2.方法二教学片段

师:“刚才在解决问题时我们用的假设与故事书同样多的方法,现在,我们可不可以假设都和科技书一样多?”(学生小组讨论)

生:“可以,我们假设都和科技书同样多,那么就要给故事书加上30本。”

师:“那么两种书的总数变了吗?”

生:“变了,总数也要加上30本。”

请学生小结方法二:假设都和科技书同样多,那么总数130本要加上30本。

生:“如果以科技书为标准,假设故事书与科技书的本数同样多,故事书的本数就必须加上30本,这样,两种书的本数变为130加30本。”

师:“同学们,我们对比一下这两种方法在解题思路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都是以一种书为标准,假设两种书同样多。”

师:“对,我们在假设两种书同样多时,一定要注意以谁为标准,这样才能及时调整总数的变化。如果是以多的为标准,我们的总数就要加上多的部分,如果是以少的为标准,我们的总数就要相应减去,大家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否提取出正确的数量关系是解题关键,我们看似建立了两种不同的模型,但实际上都是由“同样多”这一种模型演变来的。学生能否灵活运用,关键在于第一次建模时是否真正理解了所建模型的意义,只有学生真正理解第一次建模的意义,才能在遇到相似问题时灵活应变。有了刚才的建模,学生再遇到相似问题解决起来就简单多了,许多学生一看到“谁比谁多或少”时,头脑中一下就显现出模型,不论是速度还是正确率都有大大提高。

二、教学后记

科技故事范文第3篇

神奇咒语:我觉得最近十年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孩子们被关在他们的房间里,不愿意走出去。我们可以用科技把孩子们带到自然世界里。

希洛·西瓦·苏尔曼是一位印度插画家,也是一位动画和视觉艺术家,她喜欢通过多媒体的视觉效果来讲述故事。

一个夜晚,星光灿烂,苏尔曼和朋友阿里坐在沙漠里聊天。

他们认为,从古代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那时候开始,世界没有任何变化。在传说里,人们跳上战车从天空飞驰而过;现在,我们使用的是飞机。那时候,印度王阿朱那口渴了,拿出一支箭射进地里,水就会冒出来;现在,我们使用的是钻头和机器……魔法已经被机器代替了。

这个结论令苏尔曼非常伤心。她认为,科技应该丰富人们的想象力,而不是扼杀它们。

苏尔曼说:“我觉得最近十年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孩子们被关在自己的房间里,不愿意走出去。”

离开自然,想象力也变得枯竭。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苏尔曼想通过科技创新创造出魔法世界,通过这个魔法世界,领着孩子们去感受自然。

她利用平板电脑和互联网,创造了Khoya——一个互动程序。Khoya将故事与读者的参与紧密地联系起来。

在电脑上打开Khoya,它会说:“把你的手指放在一盏灯上。”这是一盏古老的灯。灯亮了,魔法世界徐徐拉开了序幕——苏尔曼创作的新故事开始了……

在阅读故事中,孩子们需要进行各种尝试。

当你读着书,指令就会跳出来,要求你提供不同的自然物的照片,比如木条、石头、花,等等。在一个章节里,需要一朵花的照片,而在另一个章节里,需要的是一块树皮的照片……

这些照片是下一段魔幻之旅的通行证。

这些照片还可以通过网络和其他人分享。一个伦敦的孩子拍了一张狐狸的照片,说:“哦,我今天遇到了一只狐狸。”一个印度的孩子拍了一张猴子的照片,说:“啊,我今天看到了一只猴子!”

不同地方的孩子在这里相遇,交朋友。大家的视野更加开阔了。

苏尔曼计划下一步要在故事里实现更多的参与方式,比如,活泼的精灵们出现在孩子们的照片里,在某一页,你需要模仿一阵微风把屏幕上的落叶吹开,才能继续阅读……

多神奇啊!

·芝麻播音台·

苏尔曼说:“我所说的魔法,不是指巫婆和神龙,而是指孩子们的魔法,就是这些我们童年时心存的各种奇妙的想法。”

科技故事范文第4篇

1从动画片中挖掘故事的续写

续写是很能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习作方法。续写故事,就要靠想象,想象要大胆、新奇,又要合乎情理。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观看电视动画片,把欣赏动画片和指导续编故事、续写相结合,这种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学生既能关注故事的情节发展,又能专心地有目的地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环境等方面认真收看,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为续编故事积累习作素材,一举两得。为了让习作指导更为集中,让学生编故事更容易些,使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教师可以采取从“扶”到“放”的指导方法,即提供一个故事的开头片断,让学生找到故事的线索,顺着这个线索,把故事编写完整。进行续编故事的习作训练,指导学生掌握续编故事要做到瞻前顾后、顺藤摸瓜。如《哆啦A梦》是学生喜欢看的动画片。片中的哆啦A梦有一个神奇的口袋,里面有各种神奇的魔具,能帮大雄度过难关,解除各种疑难杂症。为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我让学生也来当一回作者,新编一个关于哆啦A梦和大雄之间的有趣而又神奇的故事。学生在观看了《哆啦A梦》的动画片断后,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哆啦A梦最神奇的地方是什么,学生对哆啦A梦非常熟悉,因此,马上就能说出来,再引导学生续编故事,从而激发了他们的习作欲望。有的学生写道:哆啦A梦递给大雄一个普通造型的“优点反射镜”,然后慢条斯理地说:“戴上这个反射镜,当别人要批评你的时候,一看到这个镜子,马上会发现你的优点,就会表扬你。”大雄拿着反射镜,就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他的两眼放光,就像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似的。大雄喜滋滋地拿着反射镜,来到妈妈的面前,想让妈妈也好好地表扬自己的优点。

2从动画片中挖掘场面的描写

场面描写是学生习作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展开、感情与情绪的渲染,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场面描写是对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画面所作的描写,它所表现的是特定场合中的人物、环境和情节的综合。场面描写中,既有环境的描摹,又有情节的渲染,更有人物的特定的活动,点面结合,富有层次。动画片《灌篮高手》是篮球爱好者喜欢看的节目,也是小朋友爱看的节目,这部动画片既能为学生的场面描写提供素材,也能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带着习作目的去观看《灌篮高手》,为指导学生写“比赛场面”打下基础。如,动画片中的主人公樱木花道与对手决战时,那激烈、精彩的比赛场面,樱木花道精湛的灌篮技术,以及在篮球场上的顽强拼搏精神,正是同学们要学习的地方。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一个篮球比赛的场面进行具体的描写。教师在指导写《灌篮高手》的《精彩的篮球赛》之前,先指导学生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然后,让大家一起分享灌篮高手樱木花道的风采。结合讲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

3从动画片中挖掘童话的编写

电视动画片中的主人公很多是活泼可爱的动物,展示给小朋友的是动物间充满神奇而又有趣的故事,有团结友爱的,有斗智斗勇的,有克服困难的,等等。观看这些动画片,也为学生编写童话提供了素材。学生充满想象力,也喜欢编写童话。如《猫和老鼠》让人感到久违的天真。猫与老鼠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化敌为友或势不两立:为敌时绞尽脑汁,互不相让;为友时,亲如兄弟,不记前仇。教师可指导学生也以猫和老鼠为主人公,想象猫和老鼠之间所发生的不和或互助的故事。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编写与电视动画片中不一样的情节,同样去表现他们之间微妙的关系。比赛看谁编的童话故事《猫和老鼠新编》比电视中的更有趣。如,有的学生这样写道:“猫被老鼠捉弄得火冒三丈,两根胡子气得不停地向上翘,尾巴不停地摆动着,真是吹胡子瞪眼睛,就像是一颗快要爆炸的炸弹似的。猫气呼呼地想:今天,我不把该死的老鼠捉住,我誓不为猫。人们不是都说老鼠怕猫吗?老鼠想要跟我斗,下辈子吧!想着,它就一溜烟地跑到老鼠窝前。”

4从动画片中挖掘观后感的撰写

动画片中的感人情节同样让人流泪。教师可推荐学生观看有益的动画片,让学生带着情感去看,为写观后感积累生活经验。如《宝莲灯》的素材取自于中国流传很广的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沉香为了寻找、救出母亲,历尽千辛万苦。这部动画片教导人们只有不断努力,靠坚强的意志,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战胜顽固的敌人。教师引导学生用心去看这部感人的动画片,并且精心选择自己最受感动、感触最深、最受教育的片段,在班队活动中进行交流后,用心地写观后感。

5从动画片中挖掘科技小论文的练写

科技故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科技创新 教学 能力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小学语文作为小学生的基础课程,也是最重要的课程来说,对小学生综合知识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语文,是小学生理解其他课程的基础。虽然语文是教小学生学习母语,但是依然有着非常困难的部分。小学生在学龄前能够比较顺畅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但是,在上学前,他们在听、说、读、写方面都有比较大的欠缺,所以,小学语文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小学语文能否学好,也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理解能力。小学语文除了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之外,还需结合其他科目,因此,小学语文也担负着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责任。

一、培养学生的课件创新兴趣

兴趣对小学生的学习来说非常重要,孩子在学习选择中很难有自主意识,通常不会有功利性的去学习,而是把上学和上课当成是集体活动的一种。在小学生看来,喜欢学习的理由通常比较简单,一是喜欢教课的老师,二是喜欢课堂内容。实际上,这两点结合为一点来说,就是教师应该把握小学生的心理,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语文教学看起来只是学习书本知识,其实不然。在语文学习中,会学到方方面面的内容,包括古代文学的诗词歌赋、名人轶事,以及现代的名人名事、自然科学、道德理念,以及西方的故事等,在这些故事里,不乏有曹冲称象、爱迪生发明、达尔文自然科学等涉及科学方面的小故事。这些故事题材的学了学习生词、造句之外,教师还应该多多通过科技方面的介绍来提高小学生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兴趣。

二、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在当前小学教学中,很少有专门设置的科技类课程,比较重视科技创新的学校会带领学生参观科技馆、组织观看科技类的视频、组织科技创新小活动等。创新是一种复杂的脑力活动,小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只要教师加以引导,可以在语文学习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转变枯燥的课文学习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求知的欲望。尤其是当学生愿意主动表现时,教师应给予奖励。这能够提升小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1]

这种科技创新的氛围体现在教室里,也可以走出去。比如,在学到《曹冲称象》这一课时,曹冲是用石头称象,这时可以启发学生来思考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同时,学生在提出很多其他思路时,教师应给予鼓励。为了营造更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带模型进行实验教学。用模型船和模型大象以及电子称来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来验证课文中曹冲称象是否正确,并让学生称出模拟象的重量。这种简单的小实验加入到语文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探讨、研究学习的思维。当学生能够在自己动手学习的实验中发现知识时,学生对这篇课本的理解和记忆也就更深,可以帮助语文教育的深入实现。而同时,走出去的科技学习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科技类的活动,比如学校和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入科技馆,在科技馆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语文知识――更多的词汇和语句,还可以学到更多的科技知识。在参观完科技馆之后,还可以给小学生布置相应的作文作业,让学生把看到的东西用文学的语言描绘出来,这才是将语文学习和科技创新充分结合。

三、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思维

语文教学看似和科技教育没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语文能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打下非常重要的基础。创新思维在科技创新的实践中起着指导作用,小学生从小学语文中能够学到非常广泛的知识,在小学课程学习中,小学语文还是肩负着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责任的。

语文中也有着很多创新因素,比如刚刚提到的科技创新类的课文和小故事,这些课文和小故事能够激发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动力。在没有科技创新课程时,小学语文在有条件时,就可以进行创新培养的培养。[2]

语文课堂可以是学习语言知识的课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课堂。教师应该善于挖掘语文课堂的多样性特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设出合适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出科技创新思维。

四、积极评价,鼓励学生创造

一直以来,小学语文教学都是处在教师教授拼音、单词、词汇、语句、作文方面的内容,很少有语文教师把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作为语文课程教学的任务的。但是,在当前新课改时期,语文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的综合创造能力,尤其是科技创新能力。当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主动体现科技创新思维时,教师应该给予积极的评价,并且鼓励学生参与创造。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的创造精神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综上所述,小学生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培养小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恰是时候,小学语文教学在很多课程内容上能够充分与科技创新思维培养相结合,教师应该注意在教课时创新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

【参考文献】

科技故事范文第6篇

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故事。在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人生百态,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沟通。当纸质书籍还没普及的年代,人们通过口述的方式将信息总结成故事,一代一代传递下去。而在科技日益发达的现在,使用科技帮助我们讲故事,将故事分享给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趋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故事通过网络分享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什么是数字故事

数字故事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一个多世纪前,电影拉开了数字化故事的序幕。虽然看电影很快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之一,如何制作电影却花了数十年的时间才慢慢普及。8毫米胶片相机和摄像机的出现让人们自己拍摄电影变成可能。随之带来的问题则是如何编辑电影,让影片具有观赏性。科技的发展产生了许多的编辑软件、网站、应用程序等,允许个人完成影片编辑并分享给整个世界,而各种视频网站的出现更是让视频分享变得容易。

在教育领域,数字故事也在几年前开始蓬勃发展,微课就是数字故事的一种表现形式。也许这种定义会有一些反对的声音,认为微课是课程的表现形式而不是故事。从科技和叙述的角度看,微课使用多媒体工具作为载体,将大量信息通过教师的转化变成更容易理解的知识点传递给观众。就像吴宇森的电影《赤壁》一样,《三国演义》原著中的大量内容通过导演的转换变成了观众更容易接受的影音模式。通过短短数小时的影片,观众可以宏观地了解赤壁之战的全过程。对于阅读古文有难度的观众来说,数字故事(电影)的确意义重大。让我们再次回到微课的例子,教师在微课中的位置是导演兼演员,将有难度的知识点(如《三国演义》的原文)通过简单的表达(视频、动画、动作等)制作出学生可以理解的数字故事(电影),最终完成信息传递的目的。

为什么要讲数字故事

无论我们现在是否依赖科技本身,数字故事已经成为我们和世界沟通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教学中,数字故事不仅仅是作为微课一种形式存在的,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和能力提升。包括ATC21S在内的多家教育研究机构认为,学生在21世纪应该具备至少10种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的生活,这些能力包含:创造力、辩证思维、问题解决、决策、沟通和合作、信息读写能力、数字公民意识、终身学习意识、社会和个人责任,以及学习如何去学习。

在使用科技工具录制数字故事时,学生从被动的故事接受者(观众)变成了组织信息编写故事的创造者(讲师)。制作数字故事的过程也是学习和运用21世纪能力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展现自己的创造力、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数字公民意识,以及信息读写能力。数字故事将视频、动画、音乐、文字和语音等元素融合在一起,使用多元化的表达形式,一方面对学生的21世纪能力进行培养,另一方面通过数字故事的制作,鼓励学生参与并完成一个个的挑战,最终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激励、建立自信心以及各种学习方法的熟练运用。

制作优秀数字故事的8个步骤

好的数字故事不仅脉络清晰,还可以让读者感同身受,简单易懂。传统的好故事一般具备了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六大要素,使用文字作为媒介将故事大意表现出来。和传统的故事不同,数字故事的表现方式更多元,以图片、动作、文字、声音为主要传播方式,一些好的数字故事还具备了简单的互动功能,让读者能够根据自己的选择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

要制作好的数字故事,学生需要遵循以下8个步骤。

1. 思考故事内容

所有的故事都是从一个想法开始,数字故事同样也从想法开始。这些想法可能来自课堂主题,课本的章节标题,或是教师在课堂上的问题,也可能来自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由于故事本身是开放的且没有固定结尾的,故事的内容可以是虚构的也可以是写实的。数字故事在准备时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主题可以是一个明确的方向,也可以是泛泛的内容,但无论是什么主题,最终都必须具有指向性。也就是说,故事的主题必须清楚明白地反映制作者的想法。

头脑风暴在思考故事主题的过程中是必须的。一个人的想法总是有局限性的,在数字故事的选题中,我们鼓励进行小组合作,这样每位学生都可以了解其他人的想法,最终完善自己的观点。同时,小组的合作也能最大程度地展开某一个话题,拓展故事本身的可看性。

当学生思考好他们想写的内容后,一定要让他们把想法写下来: 写一两个

关键词 或者一句话,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用图画的方式展现出来。当然,我们也允许低年级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输入设备。完成头脑风暴后,我们可以随机抽一些学生或小组的想法纸条和小伙伴们进行交流,让一些有想法的学生对其他学生进行二次启发。

我们的实验班上有一些学生希望讲一个关于博物馆的故事。在开始的时候,我请他们写一段故事的提纲。主题句是他们选择的博物馆的名称和位置。他们还需要在提案中总结出博物馆的三个有趣的地方。而总结句则是解释他们选择写这个博物馆的原因。在写提纲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对自己要写的内容有了想法,同时还提高了他们的段落写作能力。其中一位学生事后说道:“我觉得我终于知道该如何写段落了。” 而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则可以使用这种方式配合学习设备上的软件说出来(如讯飞等软件),再完成编辑。

2. 研究、搜索、学习

不管是写虚构故事还是纪实故事,学生都需要研究、搜索、学习和主题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就是他们即将要写的故事的素材。素材越多,数字故事的信息容量也就越大。素材质量越高,数字故事就会变得更有深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判断信息有效性的能力也将得到锻炼。当他们深入研究一个主题的时候,总是能发现正确或是错误的信息。学生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判断,找出能够使用在故事中的信息。

在这个阶段,信息整合尤为重要。我通常会要求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把信息串联起来。大纲、索引和在线笔记工具都是很好的整合信息的工具。如果学生在这个阶段可以将笔记数字化,他们在开始做数字故事的梗概时会节省很多时间。

3. 数字故事梗概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最糟糕的是不知道从何下笔。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鼓励学生在正式写数字故事之前要完成前面两个步骤。如果学生已经有了故事的想法或提纲,只需要一点点修改,提纲就可以变成故事简介。当学生对他要写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后,学生就会通过搜索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就像是一块块拼图,经过适当的整理,数字故事的草稿就完成了。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读写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比如,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故事内容决定人称的使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的方式扩大词汇量等。在我们的实验中,我们会根据学生提交的故事梗概给出一些建议,引导学生去读一些我们认为比较好的读物。比如,一位一年级学生尝试着用旧体诗表达他的想法,我们则建议这位学生去阅读《笠翁对韵》加强对韵律的理解。

4. 使用故事描述板进行情节设计

有了一个好的数字故事草稿,好故事就已经完成了一半。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将根据自己的故事梗概,使用故事描述板进行情节设计,学生完成这个阶段的过程也是培养他们将文字和想法转化为视觉元素的能力的阶段。《星球大战》的导演乔治?卢卡斯曾经说过:“如果人们不知道如何理解并应用声音和图片,那他们和那些虽然受到高等教育却仍然不具备读写能力的人有什么差别呢?” 使用故事描述板是理解声音图像的第一步。

几乎没有剧本只包含一幕的内容。所以,学生需要通过填写数字故事描述板对要表达的数字故事做一个详细的规划。只有在详细地规划数字故事后,故事的条理性、准确性以及表述都才会有所提升。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需要提前计划自己的内容才能够有效地表达内容。对高年级学生而言,他们需要通过计划数字故事的过程去平衡内容的侧重。

5. 收集或制作资料,如图像、音频、视频等

图像、音频、视频在讲述数字故事中可以说是神来之笔,它们将文字变得鲜活起来,也让学生的故事制作过程更加有趣。学生以自己制作的故事描述板作为大纲,收集或制作能够表达主题的图像、音频和视频文件。他们即将完成的故事基调都是由这些素材决定的。在这里,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使用视觉图像准确描述文字。这个阶段也是教授学生版权问题及合理使用他人作品的好时机。学生可以在这个阶段把他们的故事读出来并用软件录制下来。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学生能通过讲述数字故事发现自己故事中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在我们的观察中,学生收集或制作图像、音频或视频资料的时间远远超过他们完成其他步骤的时间。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学生不知道如何选择

关键词 ,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低年级学生常常会混淆细节

关键词 和主题

关键词 ,他们用主题的

关键词 去搜索所有他们希望获得的信息。如一位学生一直在iPad上搜索“白羊座”,而不是故事的主角“福利克斯和艾伦”,她得到的图片和视频更多的是白羊座的星座图等,并非故事主角。第二,我们接触过的大部分学生都追求完美。根据家长的反映,他们常常会在寻找图片上花上40分钟——他们会打开百度,在输入

关键词 后不断点下一张,直到他们找到最喜欢的图片为止。这一现象在低年级中非常普遍,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必须在前25张图片中选出自己想要的,如果无法找到自己想要的就要更换搜索的

关键词 。

6. 整合内容

通过整合内容,学生很容易就能发现他们完成的故事情节中需要修改的地方。有时,他们会发现自己做的研究还不够,他们的故事还需要更多的内容。学生不断审视、修改他们的故事情节,为了修改自己的作品, 醉心于自己的作品,甚至忘记了下课的时间,废寝忘食。更令人高兴的是,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做出来的作品往往超出你的预料,比如将几张图片混合,在视频片段中加入独特的转换场景,在作品中添加各种音效。教师在这个阶段需要做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标准,让他们了解什么是完成作品的要素以及如何能够完成并且超越给自己设定的目标。

整合内容不仅仅是将多媒体素材和文字进行整合,更重要的是将不同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在总结的过程中,学生的信息读写能力和思考能力都能够获得提升,其核心为如何用自己的语言和想法将看到、听到、读到的信息通过思考完成整理,再用一种观众能懂的方式表达出来。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整合内容的最大困难在于,他们必须事先有着非常详细的计划,否则他们很容易偏离自己的目标和想法。通过我们的观察发现,低年级的学生在整合内容的时候经常全盘推翻自己对数字故事的规划,重新根据自己新的想法随性完成数字故事的叙述。这是由于低年级学生在计划阶段没有进行详尽的思考,没有教师的细致引导造成的。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针对学生计划的细节重新规划了评分标准,要求学生在分享数字故事时同时上传完整的计划(可以通过照片上传)。我们在为数字故事评分的时候,会对照学生的计划做出关联性评分,即数字故事中必须涵盖计划内的一切内容。

和低年级相反,高年级的学生总是能按照计划完成数字故事的制作,但在研究和信息收集方面缺乏创造性和批判性。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要求学生必须阅读和收集至少三个来源的信息,并且在来源中至少有一个和其他来源立场不同的内容。根据这些内容,我们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归纳总结和独立思考完成对内容的整合。

7. 分享故事

在完成数字故事后,学生下一步的任务就是分享。通过网络分享我们看到和听到的已经变成了当今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做的也是去接纳并使用这样的分享方式。分享学生的作品包括校外分享作品和校内分享作品。

通常情况下,学生在校外完成了数字故事的制作,可以选择上传到各种视频网站或者云空间中,并将链接地址发给其他同学完成分享。这种分享模式受制于网络,较慢的网络传输速度很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分享体验,同时也让其他学生在指定时间内无法看到相关的视频。因此,学生也可以选择在课堂内分享,即不需要网络上传,通过课堂内网的设备进行即时推送,如iPad和Apple TV的组合。不过,课堂分享需要很多的时间,尤其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课堂分享会遇到一些技术上的难题,比如他们无法解决推送选项的问题,或学生过早的推送会导致其他的设备被强制下线等。另外,初期的课堂分享可能需要技术人员的现场支持,教师也可以和学校管理网络的部门联系,了解学校网络管制条例,允许学生在学校网络环境下完成分享,以保证学生的作品可以被更多人看到。通过网络分享学生作品,还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当学生知道有很多人能够看到他们的作品时,他们更愿意花时间把作品做得更好。

8. 听取他人意见并进行反思

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指导他们如何进行反思,如何正确评价他人的作品。学生应该经常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我在讲述数字故事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是我可以改进的?

学生应该知道如何正确评价别人和自己的作品,提出有建设性、有价值的建议。网络中有很多的软件都提供了学生评价他人作品的功能。学生可以通过博客、维基空间、论坛以及学生反馈系统发表他们对他人作品的评价。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投票系统,让学生给他们觉得好的作品投票。

结 语

科技的不断进步给学校提供了使用技术的机会,而大部分的学校很好地把握了这个机会。许多学校对讲述数字故事展现了极大的热情,因为教师认为使用数字故事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交流他们对问题的不同看法。数字故事将不同的信息串联起来,让学生有机会将书本和实际结合在一起,通过调查研究一个问题,对书本上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讲述数字故事和视频创作的技能是学生未来在21世纪沟通的必备技能。数字故事的出现正如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对我们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一样,改变了我们交流的模式,改变了我们学习知识的途径。学生创作的数字故事是对信息的收集、研究、整理、整合,这样的故事让听众很容易就能了解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给教师提供了一个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方法。

在我们引导学生进行数字故事制作的过程中,发现了学生许多的优点,这些优点是我们从来没有注意到的。比如,一些教师眼中的后进生实际具备非常强的思考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他们对平常的作业兴趣不大,但对搜索信息、思考内容和讲述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相反,很多教师眼中的优等生却没有表现出教师所期待的内容——他们更多地选择了稳妥的模仿而并非创新。从研究者的角度,我们愿意看到每一位学生能够做到最好,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而并非对原故事的复述,因为我们期待更多的是一种思考练习而不是阅读理解。不过,学生家长反映学生关联事件的能力和自信有着明显的加强,这也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可以说,讲述数字故事的过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习惯,改变了他们获取知识的方式,让他们从被动听取教师教授的内容转变成主动研究。

科技故事范文第7篇

特色:

1、每天读点故事APP是你的随身精品故事库。专业编辑严格审核、良心推荐好故事。

2、短篇、中篇、系列文、连载,类型多样,驻站作家超万名。海量精彩故事,24小时实时滚动更新,让你远离文荒。

科技故事范文第8篇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成为众多教育者的目标,情境教学是教育者实践出来的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途径。所谓情境教学,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的方式,结合小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增强师生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能力,在全面的素质提升中,学习能力自然就水涨船高。情境教学主要是运用故事激发学生兴趣,运用多媒体推动课程的展开,由此来达到让学生享受课堂,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选用故事引入学习,激发兴趣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观点,延续至今,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对于小学生来说,故事是他们的乐趣,也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东西。将知识尤其是将逻辑性相对较强的数学知识融入故事和游戏中,使学习和乐趣成为一体,是促进学生吸收知识、消化知识的有效手段,这也符合“因材施教”的思想。

比如,在小学三年级上册的“吨的认识”这一章中,可以设置这样的习题:某新建的大桥限重10吨,下列这些车哪个能够顺利通过呢?(1)熊大开着装载8000千克货物的卡车。(2)光头强开着1车载着1吨的松木和开着1车载着7吨的红杉木。小学生看到题目后,会充满兴趣和积极性,因为《熊出没》是小学生爱看的流行动画片,这样把故事和兴趣结合起来,就不觉得枯燥了。

二、运用多媒体推动课程的展开

日新月异,科技的发展不仅为经济、政治方面所服务,也为文化服务。科技在教学中的运用已经屡见不鲜。针对于小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一定程度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创设出不一样效果的情境,让学生精神抖擞地专注听讲。

例如,对于小学二年级下册的“图形变化”学习中,如何引起学生对学习图形的注意,让他们充分意识到学习这个知识点的作用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基于这些思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放一个小视频。视频内容可以很简单,就是用百度影音播放歌曲默认的图形变化图,让学生看完后,提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再引导说:“同学们是不是看到一个圆形变成一个螺

钉形旋转呀?”让学生看到图形变化的美,更有兴趣地进入课堂。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中起着重要

的作用,它是灵活的,也是需要被严谨运用的。通过故事和多媒体来吸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实际上就是充分运用人特有的口

传本领和现代科技独有的多媒体优势相结合起来,是情境教学显

著的特征之一。教师应该基于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