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农民收入问题调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民人均纯收入;制约因素;对策分析

一、近两年纯收入构成

(1)工资性收入仍然是为全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增速相对较快,保障了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12年,亭湖区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8173元,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60.87%,比上年增加1022元,同比增长14.29%,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65.2%,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增加的主要背景有:一就业稳定并上升。二劳动力工资水平提高。2012年6月1日,我区最低工资标准从930元调整到1100元,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7.5元调整为9.6元,分别增长18.3%和28%,还有全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补发工资。三政策及用工需求迫使工价上涨。在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中,来自外出从业得到收入最高,为4021元,同比增长11%。(2)家庭经营性收入已经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支撑,农民靠传统的种养业为唯一收入来源的格局被打破。2012年我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纯收入增长有所减缓。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4578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4%,比上年增加452元,同比增长10.95%,对农民增收贡献率为28.86%。其中,来自第一产业的人均纯收入为1719元,比上年增长5%,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37.57%;来自第二产业人均纯收入为1927元,同比增长12.17%,来自第三产业的收入为932元,增长20.26%。(3)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尽管增幅大,但占农民收入的比重较低,是农民收入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财产性和转移性纯收入增长迅速,成为农村居民增收亮点。财产性收入得益于我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村级财力的壮大、分配提高。2012年转移性收入得益于退休、养老待遇提高。2012年,全区农村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到22.09万人,新增近8500人。

二、目前我区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

(1)“三高”影响农民种植收益。2012年农资价格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普遍高于上年,增幅在15%左右徘徊,造成农民惜本,生产性投入不足,是制约农民增收一大重要因素;二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规模农业效益,出现种田不如打工的现状,三是自然灾害风险大,难以保障农民种田收益。农业生产是露天工厂,由于突发性天气不可预测性,往往造成种田风险加大。病虫害、天气性灾害是夺取农业稳产、高产的主要障碍。(2)农村劳动力结构不太合理。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明显,留守农民年龄普遍偏大,文化不高,对新技术、新模式接受能力差,体力有限,对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田间劳动作业有一定影响。(3)养殖业效益不稳定。由于生产与市场信息不对称,养殖业生产周期性波动明显,所以很难保证今后一段时间养殖户收益。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范文第2篇

农民收入变化的特点及构成农民收入多年保持增长态势。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体制创新、农产品总量增加以及农产品价格提高等原因,廊坊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有了大幅度增长。20__年达到4053元,成为全省第一个超过4000元的地市,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99.73元。

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拉大。20__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为6882元,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为20__元,比例为3.43∶1。农民收入长时期上不去,直接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种植业收入所占比重下降,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构成来看,主要包括四部分:即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家庭经营非农产业纯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及转移性收入,其中前三项约占90左右。根据近四年农民收入构成的统计数字,种植业收入由61.22下降到59.21,种植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由22.44下降到20.69。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比较稳定,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农民增收缓慢的主要制约因素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及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一方面,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大。多数地区种植业收入占收入的比重达到60左右,加上人均耕地有限,生产资料价格上升,造成低投入、低产出,农产品质次价低,农民因此而得到的收入有限。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大量富余劳动力的存在,使得农村隐性失业人口增加,农民负担较重,影响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加大了农业投入的成本。

政府职能部门对农民增收支持力度不强、服务不到位。一是财政直接用于农业投入的数额有限。二是政府为农民生产和农产品销售方面提供的技术服务及信息咨询不到位。三是政府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力度不够。

消除障碍,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向农业要效益,深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首先,要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畜牧、蔬菜、林果花木等产业。其次,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又是推进生产区域化、专业化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民收入;影响因素;计量分析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速连年下降,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对农民增收问题的高度重视。国内外学术界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在1997年专门为中国读者写了一句话:“如果中国能避免战争、政治动乱和乌托邦式集体主义,那么当美国和西欧在下一个20年里经济增长率徘徊在2%时,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应该是这个数字的两倍。”无独有偶,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也曾说,中国面临着潜在的社会和地区差距,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就可能影响社会凝聚力(斯蒂格利茨,2001)。韩长赋(1999)、陈锡文(2001)、林毅夫(2002)、张元红(2005)等人已经把新阶段农业和农村问题的核心归结为农民收入的增长问题。本文对影响我国农民收入的因素展开研究,首先对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进行定性分析,然后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定量研究,并结合计量经济分析的结果分析影响农民收入的各影响因素的特征,最后给出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建议。

二、农民收入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下降

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从1995年至2006年,全国农村居民年纯收入由1995年的1577.8元增加到2006年的3329.5元,总增长幅度达42.8%;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实际增长4.7%。然而,这一阶段的增长主要分布在1997年之前,之后便出现连续趋缓的特征。据统计资料反映:199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9%,1997年下降为4.6%,比上年下降了4.4个百分点,1998年下滑到4.3%,1999年进一步降到3.8%,到2006年,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增长速度跌到了2.1%。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有扩大趋势,从1995年的城乡居民人均年收入比为1:0.368到2000年的1:0.358,截至2006年已达到1:0.253。农民的消费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大致比城市居民要落后10~15年,农业增长也大大落后于工业增长。

(二)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

引起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城乡差距逐年扩大的主要影响因素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自然因素。农业是一个脆弱的行业,极易受到环境的制约,自然灾害更是影响农民收入的一个最根本因素。

2.经济因素。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经济因素。

3.政策因素。有专家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向农民征收农业税的国家。对于城镇居民征收的个人所得税有一个免征额标准,但对于农民却没有。

4.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低。

三、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

(一)模型的构建和指标的选取

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因素众多,这些因素分布于再生产的不同环节或不同层次上,以不同方式对农民收入发生作用。因此在建立模型时,再生产各个环节的因素都要有所考虑,最终将影响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引入模型加以分析。

1.其他条件不变时,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增加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将下降,这是由我国农业劳动力过剩而引起的。

2.当农业生产成本既定时,农产品收购价格越高,则农民农业收入就越高。

3.当农产品收购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既定的情况下,农民对农业生产投入越多,即在化肥的边际效益还大于其边际成本时,化肥的使用量增加则农业收入越多。

4.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势必增加,同样增加农业收入。

5.农民的文化水平越高,则农民农业收入会越多越稳定。

综上所述,通过对各影响因素的定性筛选分析,建立如下的多元线性计量经济模型:

其中,Y代表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自变量X1-X6的经济含义分别为:X1:农业劳动力;X2:有效耕地面积;X3:财政用于农业支出;X4:农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X5:单位土地化肥施用量;X6: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D1是虚拟变量,代表文化水平,D1=1代表大专及以上教育,D1=0代表其他。其中,X2有效耕地面积是农作物总的播种面积减去成灾面积;另外,a1-a7是对应变量的弹性系数,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要素增加的比率会引起农民收入增长变动的比率,u是随机扰动项。

(二)模型的初步估计

首先搜集相关变量的数据(均选自《中国统计年鉴》,见附表),借助Eviews3.1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下:

(三)模型的检验

1.多重共线性检验:此模型的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2.异方差检验:模型中不存在异方差性。

3.自相关检验:通过D-W检验模型的随机扰动项互不相关。

4.R2检验:通过R2检验。

5.F检验:方程整体拟合程度好,所以通过F检验。

6.t检验:t0.05(5)=2.447,对于α1-α7来说,t>t0.05(5),在0.0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t检验。

四、政策建议

根据上面的分析结果,结合现实情况,对提高农民收入提出下面几点建议:

(1)加强对农业的财政支出,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投入以及加强农民素质的培养和提高。(2)加大农村的教育投资力度,将农科教相结合。(3)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护耕地,依法解决农村征地,扩大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提高单位土地的化肥施用量。(4)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局面,加快城镇化建设,转移剩余劳动力。

参考文献

[1]季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举足轻重.理论学习.2005(12)

[2]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农村研究报告(2005).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范文第4篇

关键词:山西农民 收入来源 消费构成

中图分类号: D6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与城市人民相比,山西省农民无论在人均收入与生活水平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山西省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要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而且这种差距在持续扩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收入差距的199、79元上升至2008年的9021.19元,自从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民的人均收入增长率要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的人均增长率,种种迹象表明:山西省农民收入水平整体很低,改善农民的生活与收入仍然是国家所面临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山西省农民收入来源以及结构特征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山西省农民的收入也逐渐呈现出多渠道、多途径的发展趋势,在市场经济发展与进步的国家政策的带动下,山西省农民也纷纷走出农村,为自身开拓了更多的收入渠道,整体来看,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家庭经营性收入。这部分收入是整个收入体系的关键部分,然而吗,其总体水平却呈现下滑趋势。自从国家实行家庭联产承保责任制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农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稳步上升,从1978年的14.78元上升到2009年的2000元,大概上升了135.01倍,从05年以前的数据分析来看,家庭经营性收入比例始终没有低于55%,然而到了06、07年却降至51%左右,在08年甚至下降到48%,时至09年这部分收入的比重竟然仅为1920.65元,同上年相比减少了将近67元,比重降低了3.35%。

第二,工资性收入变现出上升势头。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工资性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比重迅猛上升,已经能够同家庭经营纯收入相媲美,同其一道共同构成了收入来源的主体。在1978年,将双方加起来占据了整个农民收入的91%,进入新世纪的头四个年头,比重已经上升至96%,在07、08年总的比重也是在90%左右,没有出现太大的浮动,但是,新的发现就是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却有所上升,从21世纪初期的38%增长至08年的42%,到了09年,整个省份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已经跃居在1800元左右,同比增长了4.46%,与此相对应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却呈现下降的趋势,可以看出,工资性收入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构成。

第三,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都有所上升。纵观山西省农民收入的整个过程就会发现,所谓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都没有占据很大的比例,07年之前大概占据总收入的3%到4%之间,到了07年跃居7.6%,08年大概为9.7%,期间没有产生过大的浮动,基本处于平稳上升的情况。从上面的分析可以总结出,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一直没有作为农民收入的主体形式,而且一个必要的补充,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这两项收入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局面,到了09年,整个省份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达到人均205.12元,同比上升了52.06元,达到34.02%的上升率,与去年相比增长了1.34倍,转移性收入大概达到人均333元,同比增长了将近35%。

如果按照收入性质进行归类,农民收入可以分为:生产性收入与非生产性收入,从山西省农民收入比重的调查来看,其中生产性收入依然占据大多数,其中涵盖了家庭经营性收入与工资性收入,前者又能够被具体细化为: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的收入,第二产业(工业建设、建筑建设)收入,第三产业(服务业、商业与物流业-----)的收入,以下是家庭经营性收入中各种产业的比例与结构分析:

从调查研究数值上看:第一产业(农、林、牧、副、渔)占据家庭收入的比例最大,然后就是第三产业,大概达到23%,最后才是第二产业,其比重大概仅为2.5%,从最近的调查研究表明:09年,山西省农民在第一产业的收入方面要比去年下降7个百分点,其中农业的收入也大幅度减少,减少将近4个百分点,牧业下降将近30个百分点,更为醒目的是第二产业收入比重降低了20个百分点,与此相对应的第三产业收入却在稳步上升,上升大概达到12的百分点。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三大产业在农民收入的比重变化十分明显,其中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变化最为明显,第三产业呈现出飞速增长的趋势,已经远远超越了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可以说促成了农民的收入结构的转变,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一个最新的渠道和来源,与此相对应的第一、二产业的比例却大大降低。

增加山西省农民收入的方法与途径

加大对山西省的三农财政投入。由于山西省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地形条件,在发展农业方面存在很多不利因素,要想促进当地的农业发展,就要加大对当地的农业经济投入,在结合地方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等方面来不断完善当地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业发展条件,特别是要加大对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修力度,为农业生产提供巨大的便利,改善农业生态条件,一方面能够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另一方面也为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解决了就业问题,为农民开拓了收入渠道。

维护生产资料的稳定价格,激发农民生产热情。国家要做好相关的调控措施,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调控,而且还要却尽量确保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农民的收入的稳定性,最关键的因素是要调控生产资料,例如:种子、化肥----价格上涨过快,确保农民能够通过种植真正获得良好的经济收入。

完善城市化进程建设,开辟农民收入渠道。农村的城市化建设与发展,必将为农民带来新的工作契机与收入途径,也就是说,使农村成为一个趋向现代化发展的空间,形成一个经济与文化中心,发展乡镇企业,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收入来源,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备之举,而且也能够带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加快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培训农民,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农民的经济收入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自身的文化与技能素质,农民只有具备一技之长才能某一领域崭露头角,才能被更加广阔的社会条件接受和认可,农村要大力开展对农民的科学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完善农民的工作能力,提高科学种田的水平,确保农民在一个更高的社会舞台上发挥作用,获得更多的收入。

总结: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山西省城乡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农民的经济收入有待完善,农村建设有待加强,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多属于家庭性经营收入与工资性收入,与过去相比,农民的经济收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进步,但是,总体来看,他们的经济收入与城市居民相比,依然有待提升,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增加农民收入,开拓农民收入渠道,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保华.促进山西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对策研究.经济问题,2005(5)

[2]王留香,牛翠芳.浅析山西农民增收的现状及对策.决策参考,2008(22)

[3]王宇雄,关于增加山西农民收入的思考.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报,2005(10)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民家庭;理财;理财品种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045-02

一、基本情况分析

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为保证问卷的可信度和代表性,在做问卷设计和调研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控制措施。选择乌鲁木齐县3个具有代表性的村镇(安宁渠镇人口总数为23 224、水西沟镇人口总数为15 876和甘沟乡总人口数为7 516)为主要调研对象。调研对象中52.7%为男性,47.3%为女性。家庭年收入在10 000元~30 000元之间,占样本总量的83.2%。本次调研以年龄在20~60岁之间为主,调研对象的平均年龄为40.3岁。

本次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176分,问卷的有效率为88%。问卷回收后,对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1.乌鲁木齐县农民收入状况分析。由调查结果得知,乌鲁木齐县农户家庭年收入在10 000元以下的占13.6%,收入在10 000元~20 000元之间的农户占31.8%,收入在20 000元~30 000元之间的农户占34.7%,年收入在30 000元以上的农户占19.9%。乌鲁木齐县农户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是依靠务农,有48%左右的农民家庭要外出打工,乌鲁木齐县农户中有21.7%的人除了务农外,在农闲的时候靠“农家乐”、“牧家乐”来增加他们的收入。

2.乌鲁木齐县农民理财素质分析。本问卷针对不同收入层次的乌鲁木齐县农民对“理财”一词的认识,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收入阶层的农民对“理财”的认识不同。乌鲁木齐县农民对“理财”的认知程度,了解“理财”的农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没听过“理财”一词的农民随着收入的增加在减少。

3.乌鲁木齐县农民理财产品分析。调查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县农民目前选择的理财产品主要有储蓄、房产、养老保险、民间借贷、基金。(1)储蓄。调查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县农民选择储蓄的比例最高,有98.3%的农民选择了储蓄,选择储蓄是因为农民收入不高,储蓄被认为是最安全稳定,最有保障的理财工具,因此储蓄受到了人们的青睐。(2)养老保险。调查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县农民对养老保险的投资比重为85.5%。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子女的负担越来越重,在赡养父母方面变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怎么样才能不增添子女的经济负担,受到了农民的关注,这是农民选择养老保险最主要的原因,为自己的晚年提早做好规划。(3)民间借贷。调查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县农户中有19.3%选择了民间借贷。民间借贷是农民理财有的理财方式,广泛存在于农村地区,由于农民收入水平不均衡,农民有的资金紧缺,有的农民手中闲散资金多,而当农民自己的资金不能满足生活和生产需要时,民间借贷就起着这种调节作用。民间借贷的利率是银行规定利率的4倍,远远高于银行利率,因此在农村受到农民的广泛喜爱。(4)基金。调查数据显示,乌鲁木齐县农民选择基金的比重为15.3%,选择基金的农民受教育程度都在大专以上,年收入是在30 000元以上的农民,这样的农民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其次他们的收入高,有能力去承受基金这种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5)房产。调查数据显示,乌鲁木齐县农民中选择房产的占9.1%,据调查农民们主要是在市区买了房产,他们买房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孩子以后上学,同时投资房产来实现资金的保值、升值。

综上所述,乌鲁木齐县农民理财产品的选择比较单一,对于购买国债、期货、股票等理财产品几乎无人问津,这可能是受相关知识和经验的限制,同时农村也没有发达的证券交易市场。农民对于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选择量,相对于低风险低收益的理财产品选择量较少,选择储蓄的农民是选择基金农户的6.4倍。

三、对策建议

1.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关于三农政策的落实,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大幅的提高。但是相对于城镇居民来讲,农民收入水平总体还是偏低。提高乌鲁木齐县农民的收入,首先,政府应该帮扶一批“农家乐、牧家乐”示范户,让他们先富起来,以“农家乐、牧家乐”促增收,以增收促养殖,以养殖促旅游。其次,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乌鲁木齐县政府应积极探索“订单”、“定向”等培训方式,加强培训与用工单位和就业市场的挂钩,以需求定培训,以输出带培训。

2.增强农民理财意识。农民要掌握一些理财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通过各种媒介如第三方理财投资咨询机构不断吸收各种理财产品的新知识,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而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金融知识,积极参加各种专业知识的培训,在不断扩充自身文化素质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理财能力,能为自身和家庭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理财目标。

3.金融机构支持。农村的金融机构要根据农民自身的特点,把农民群体细分为不同的类型,并以此为基础设计相应的理财服务和投资组合。比如就针对农民目前关注比较多的子女就学问题、养老问题等,可将教育储蓄产品的准入条件适当降低,并设计专门针对农民养老的投资理财产品等。只有对理财市场进行市场细分与市场定位,突出差异化服务,才能给农民的财产进行保护与投资规划,制定出真正满足农民需要的金融理财产品。

参考文献:

[1] 步淑段,刘淑艳.农民家庭理财现状问卷调查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6,(6).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范文第6篇

调查中,我们对当前农民家庭收入进行了量化,以湾龙乡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为例,去年人均收入4170元。其中种粮人均收入约2920元,占70%;利用农闲外出打工人均收入约420元,占10%;全乡出国劳务人均收入约200元,占5%;其余包括养猪、养鸡、养鸭、养鱼等收入约400元,占10%;种菜收入约占5%。由此可见,种粮收入仍占农民总收入的2/3还强,而传统的种地、养殖方式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增收潜力不大。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农民增收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人多地少。以湾龙乡为例,全乡25000人,水旱田6.6万亩,人均2.6亩地。耕地资源有限是农民致富的最大障碍。

二是农民观念陈旧,满足现状,不愿创新,旱涝保收思想严重。在农村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一块地父辈种啥,儿子辈基本还种啥,几十年不变。不求变化,但求旱涝保收,维持现状。一些村民“小富即安”思想、“小钱不愿挣,大钱挣不来”的懒惰思想作祟,影响了农民增收致富。

三是缺少龙头企业。目前,全乡乃至全市普遍缺少具有带头作用的龙头企业。农产品转化难,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困难。

四是缺少资金。资金一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只扶持有效的大项目,一些想致富而没有资金的人只能是望洋兴叹。

五是缺少科技。科技致富奔小康是正路,但没有科技,就好比瘸子走路缺拐一样。

当然,这些原因有政府方面的,也有农民本身的。增收慢、农民急、国家及各级政府更急。近年来,许多地方有过许多种增收尝试,也取得了一些不小的成绩,但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有力配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破除农民的旧观念,走新型合作社的道路

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引导广大农民破除传统思想,树立劳动致富光荣的思想。各级政府引导广大农民结合本地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绿色经济,把增收的主渠道从单一粮食这条道上扩大到粮、牧、特、劳等方面,着力调整农民收入结构,既巩固农民增收的基础,又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同时,由政府引导,积极组织农民成立合作社,降低市场风险,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走共同致富的道路。光明街道业家村是个远近闻名的酸菜村,产品销往梅河口市当地及山城镇、海龙镇、辉南县等地,供不应求。当初也是一家一户小作坊式的经营,产品质量好,但销路不好,村党支部了解后,把一家一户联合起来,成立酸菜协会。目前,加入协会的农户已有八十多家,产品形成规模,以质量取胜,增强了竞争能力,产品打开了销路,占领了市场。

二、大力发展企业

梅河口市提出“以项目建设统揽经济工作”,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就地吸纳、转化剩余劳动力,是一个很有效的途径,收效很好。纵观全市财政收入排名前几名的红梅镇、曙光镇等无一不是在这方面抢占了先机,尝到了甜头。以红梅镇为例,几年前还是个外债累累的穷镇。近三四年,镇里发挥当地资源、地域优势,广招商,大招商,顺发肉鸡厂、红梅植物油厂、特色砖厂、家具厂、果仁厂等二十多户企业纷纷落户该镇,吸纳剩余劳动力2000多人,年增收1200万元,增收优势明显,潜力巨大。以工业化带动农民收入提高,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农村产业化带动农业发展,这是一条重要的增收渠道。

三、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范文第7篇

关键词:枣庄市;农民增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国家和地区关注的焦点。2012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在“收入倍增”中着力促进农民增收。枣庄市是一个农业市,农业人口占全市绝大部分,农民的生活状况关系着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鲁南一个资源枯竭转型城市,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如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转型时期,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枣庄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紧迫和关注的重要问题。

1 枣庄市农民收入现状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最南部,地处苏鲁豫皖4省交汇处,是中国南部地区进入山东以北地区的第一门户,素有“山东南大门”之称,享有“江北水乡,运河古城”的美誉,现有人口394万,总面积4563km2。枣庄境内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水稻,是国家商品粮基地[1]。2012年农村居民纯收入突破9000元大关,人均达到9606元,比去年增加了120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枣庄市农民收入近5a来一直保持增长。2008年保持2位数的增长率,但是2009年回落到1位数的增长,自2010年开始都保持2位数的增长,在2011年更是高达18.2%。增长速度更是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速度。但是2012年又回落到14.4%,增长率有所降低(见表1)。

据枣庄市统计局2013年7月份统计月报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枣庄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944元,增长13.5%。其中,家庭经营收入1329元,增长17%,来自第一产业收入846元,增长5.9%;在非农收入中工资性收入1439元,增长9.8%,财产性收入18元,增长7.7%,转移性收入158元,增长21.7%。数据说明随着全市经济社会各方面的不断发展,枣庄市农村居民的现金收入结构发生了新变化,农业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其所占比重逐渐缩小,随着农村居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工资性收入在农村居民收入来源中占据主要地位,而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在农民收入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小,对农民收入的提高影响很小[2]。统计分析认为,要改善枣庄市农民收入的状况,实现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必须从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方面为着眼点。农民收入能否又好又快实现质和量两方面的均衡增长,既受到第一产业,也受到非农产业以及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影响[3]。

2 枣庄市农民增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2年枣庄市农村居民纯收入人均达到9606元,比去年增加了120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从构成上看呈现出“三增一降”的特点:家庭经营性收入4060元,增长11.6%;工资性收入5032元,增长17.3%;转移性收入439元,增长12.0%;财产性收入75元,下降5.1%。虽然农民增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增收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亟需解决的问题。

2.1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具有弱质性

枣庄市大部分地区的种植业还是“靠天吃饭”的局面。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农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产业还存在着差距。农业的弱质性导致目前的农业与现代产业还存在很大差距,其他产业控制着农业产前和产后的部分,而附加值很低的产中部分则由农民承担,加剧了农民增收困难[4]。

2.2 农业组织化程度低

枣庄市农户多以家庭经营为主,生产规模较小,经营分散,这些都造成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下,制约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同时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真正为农民利益服务的专业化组织机构尚不健全,这些都导致农民增收困难。

2.3 农民素质水平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足

农村居民中其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很小,有很大一部分农民没受过任何专业技能培训,不能够准确的领悟各种方针政策,也难以真正享受各项科研成果推广带来的好处。农民素质水平低下,制约着农民工资性收入水平的提高。也造成了农村存在大量不能够及时转移的剩余劳动力。

2.4 农业基础设施不健全,农业生产条件差

随着近年来财政等资金投入增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加大,枣庄市的农业基础设施保障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在2012年发生了百年不遇的重大干旱,麦田最大受旱面积达到130266.67hm2;2013年夏播期间,又遭遇干旱天气,对玉米、花生等作物的播种造成较大影响。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分散式农业,其应对风险能力弱,抗灾减灾能力不强的问题更加凸显。农民增收依然任重道远。

2.5 市场信息滞后,农资价格上涨较快,粮食生产成本持续上涨

2012年粮食种植面积比2005年增长了15.7 %。但农资价格不断上涨,2013年上半年农资价格上涨8.3%,其中化肥价格上涨11.7%,饲料上涨7.1%,农用机油上涨6.3%,农用种子上涨7.9%。农资价格持续上涨,推高了农业成本,增加了农民负担。尽管政府对农民实行了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的优惠政策,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资价格上涨对农民造成的损失,但是依然会影响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由于市场信息机制不健全,农民无法及时的掌握市场信息,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下,农产品的价格波动较大,农民难以控制市场,农产品处于劣势,应对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在高起点上保持种粮稳定增产增收的难度较大。

2.6 农民负担重,承受社会和生活保障各方面的风险

长期以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重城市、轻农村的对策,致使农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近几年来虽然国家针对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养老难的问题,出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并作为一项制度广泛普及。使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但医疗服务的价格过高,医疗补偿的水平不足,养老保险金发放金额仍然偏低,农村居民的负担和后顾之忧的压力依然较重,这些问题让农民增收存在很大阻力。

2.7 城镇化进程缓慢,企业的经济带动作用弱,农村居民就业水平差

在农业生产条件相同的前提下,非农产业收入的多少很大程度的影响着农民收入的高低。枣庄市的城镇化水平较低,与工业化不相适应,城市的经济辐射作用收效甚微[5]。同时由于受到2008~2012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乡镇企业的收益甚微,很多企业甚至破产倒闭,不得不裁员,而技能很低的农民工是首当其冲。大量的农民工处于裁员或被裁员的边缘,其就业前景惨淡[6]。

3 促进枣庄市农民增收的措施

通过对枣庄市农民增收进行的相关分析,为了更好地促进枣庄市农民增收,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3.1 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第一产业的产品结构

开发名优特新产品,增加优质产品的比重;要适应市场的要求,大力发展“果、畜、菜”优势产业。不断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品质优良、高附加值、开发前景广的新产品,使农民在产品开发中不断增加收入。改革原来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推动农产品的深加工,提供服务于农民,保证农民切实从中获得经济利益的龙头企业[7]。通过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等方式组织和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延长农业生产链,使农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使农民从产品的储藏、加工、流通、销售环节中获取更多的收益。

3.2 推进农民专业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目的,大力发展专业服务组织。2012年,全市新认定107家市级改革试点合作社。目前,全市已发放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证782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603家,其中以土地为纽带的合作社达到843家,规模经营土地30066.67hm2,利用农地抵押贷款3.93亿元,全市土地流转面积39473.33hm2,收到了抓改革、增活力、促发展的良好效果。

3.3 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积极培训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

进行专业技术培训,鼓励各类培训机构,主动与劳务市场和用工单位沟通联系,签订合同,定向培训;搞好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的依法自我保护能力;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对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更多一点专业技能知识,为分工转岗创造条件,提高就业的多面手技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促进农民增收。

3.4 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收入的多少与农产品的数量和价格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农产品数量的多少是决定收入多少的基础。针对近年来我市遭遇旱情的现实,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增强农业减灾抗灾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全面提升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农产品数量稳定增长,为增加农民收入打下物资基础。

3.5 建立健全农村信息化网络和信息机制

建立健全农村信息化网络和信息机制,利用各种媒体、网络、合作社定期不定期地向农村居民市场信息,提供信息服务,让农村居民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掌握市场信息,提高农民种养效益和增加收入,不因市场信息闭塞或滞后,而影响农村居民的收入[8]。

3.6 利用好各种惠民政策,帮助农民增收

加大扶植帮助中、低收入人群增加收入力度,使贫困人群尽快脱贫致富;政府加大对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的补贴,尽可能地抑制农资价格过快增长,让农资价格的增长与农产品出售价格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真正的减轻农民负担;提高粮食种植补贴水平,扩大其补贴范围,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继续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投入力度,尽量抑制医药价格过快上涨,提高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发放金额;建立农民工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切实解决务工农民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依法将务工农民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认真解决务工农民的住宿、子女上学、大病医疗、工伤保险等实际问题,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3.7 以乡镇驻地为依托,以农村二、三产业为载体,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

借助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的载体,加快乡镇驻地城市化建设,向周边农村伸延,扩大城镇面积,发挥其辐射作用,吸纳更多的有条件的农村二、三产业企业向城镇集中,使广大农民离土不离乡,从事非农产业,增加工资性收入等非农产业收入,从而达到扩张城镇规模,增强城镇综合实力,真正实现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目标,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的含金量,促进农民增收向农业增收和非农产业增收并重转变[9]。

4 结语

总之,在新型社会转型时期,枣庄市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促进“幸福新枣庄”目标的实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镇化 建设进程,最重要的还是农民增收问题。解决农民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必须高度重视的任务。只有农民富裕了,才能促进其他各项工程的实现。农民增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张红霞,韩光辉.制约滨州市三河湖镇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与研究[J].现代农业,2013(8).

[2] 程立兵.从桐城市农民收入情况看农民增收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3.

[3] 王一群.当前农民增收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以山东省临沂市为例[J].新农村建设,2011.

[4] 叶春涛.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及政策[J].祖国,2013(2).

[5] 付琳茹,潘爱芹.从收入构成的角度论山东农民增收的途径[J].现代农业,2013.

[6] 任莹莹.“三农”政策下农民增收问题浅析-以山东省淄博市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3.

[7] 焦国栋.农民增收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J].理论前沿,2010(24).

[8] 高尚.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与思考[N].渭南政报,2012-11-26.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范文第8篇

[关键词]家庭养老养老保障制度人口老龄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农民的生活水平、生存状态如何,关乎整个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而由于受生活环境、经济状况、文化素养等方面的限制,农村老年人更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不仅是关系着尊老、敬老美德能否得以继承发展的精神文明建设,而且更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养老存在问题分析

(一)家庭养老为主,农民对社会养老认识不足

受我国古代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在中国不仅具有深厚的社会心理与舆论基础,更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据有关部门调查估计,在1000名被调查了解的老年农民收入来源构成中,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占79.68%,子女供给占12.4%;在生活照料和情感慰藉方面,日常生活照料方面主要依靠家庭的占97.6%,感情抚慰方面主要依靠家庭的占92.8% 。可见,在农村,家庭养老仍处于主体地位。与此相对比,农民对社会养老模式缺乏了解和认可。

(二)农民收入不稳定且增长缓慢导致养老资金短缺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农业支持工业的产业政策,致使农业发展缓慢,农民收入低下。而农民的收入除用于生活消费和农业生产外,还要承担子女教育和人情往来的费用。因此农村家庭可支配收入不足,没有足够的经济剩余作为养老资金。

(三)老龄人口不断增加,加大了农村养老难度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上升,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或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随着农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口的数量逐年增加,且增长速度快。虽然老年人的寿命在不断延长,但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超过65岁之后),老年人口健康状况有所恶化,患病率、伤残率都会上升,自理能力下降,将更多地需要日常护理、生活照料和社会服务。然而,传统的孝道思想在现代生活理念的冲击下,逐步丧失了对子女赡养老人的约束力。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农民涌向城市,这一切必将使家庭养老的支持力下降,加重家庭养老负担。

(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弊端

首先,农村养老保险统筹级别低。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县级统筹,这使得养老保险关系在省际甚至县际转移很困难甚至不可能,这实际上也就是限制了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如农民工群体,长年在外使得他们不能在户口所在地参加养老保险。现有的这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忽视了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脱离了现实情况,这也是多年来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政府资金支持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的筹集方式是以个人交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给予政策扶持。实行减免农业税改革后,农村集体经济与从前相比变得薄弱,集体分担的那部分养老金很难兑现。而政府那部分养老资金的投入有限,对大部分农民起不到太大的现实意义。

二、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重视道德教育,继续倡导家庭养老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孝”文化在我国仍然根深蒂固,养儿防老依然是大多数农民的首要养老模式。然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却冲击着传统的尊老、养老观念,青年人孝敬、赡养老人的观念不断淡化,甚至遗弃、虐待老人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政府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尤其是树立青少年尊老、敬老、爱老的观念。积极展开各种形式的道德建设活动,并对不赡养老人、虐待老人的行为以法律手段做出严惩。

(二)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养老支持力度

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社会和政府要真正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并积极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和专业技能,以扩大农民就业面。途径二是强化土地保障功能在农村养老中的作用。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鼓励和引导农民适当增加土地种植面积。虽然目前农村土地功能有所弱化,农民来自土地的收入也有所减少,但土地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政府应引导农民合理利用土地并在技术、资金上给与支持,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其次,还要变革与更新土地的保障模式,积极摸索多种形式的土地资本化,将土地变为一种可以资本化的资源。同时,各地应尽快建立与不断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使土地合理有偿的流转起来,使农民获得相应的收入。

(三)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首先要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行差额补助的制度,是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措施。因此,建立和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科学的方法确定保障线标准,使生活水平低于保障线的农村老人都能获得基本的物质需要。其次将农村养老保险法制化。经过一段时期、在一定地区试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政府应当及时将可行有效的保险制度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并在实践中逐步补充或完善,使农村养老保险走上法制化轨道。第三在家庭养老的基础上,大力推行农村养老的社会化。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养老保障的核心和基础。只有逐步建立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鉴于目前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两种模式衔接不够紧密的情况,应该打破城乡二元社会保障结构,即农村应实行与城镇一样的养老保障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统一模式。当然,由于城乡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在养老保障需求、基本原则、经济发展水平、人们思想价值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在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还有许多方面难以实现城乡全面接轨。就全国而言,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应当根据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不同的政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