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司马光教学反思

司马光教学反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司马光教学反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司马光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从一张图片开始。(出示司马光砸缸图)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他不会直接从水缸里把小朋友捞出来吗?

生1:因为司马光还小,他没有那么大的力气。

生2:因为那样做很危险,弄不好司马光自己也可能落入水中。

师:司马光的过人之处在于,变直接从水缸里捞人为砸缸放水救人,他所使用的策略就是转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转化的策略解决数学问题。(板书课题)

出示例题图:

师:这两幅图的面积相等吗?(学生观察、思考、小组内交流结论与方法)

生3:我们可以把第一幅图上半部分的半圆平移到下面,可以把第二幅图中的两个半圆分别旋转180度,这样这两幅图就都转化为长方形,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所以这两幅图的面积是相等的。

生4:我们小组也是采用转化的策略,将它们变为长方形,发现两个长方形的长相等,宽也相等,所以它们的面积相等。

师(追问):还有不同方法吗?(学生一片哑然)

师:你们都是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的吗?

生(齐答):是。

……

【反思】

教学中课题揭示没有固定的程式,可以开门见山式、课末点题式或课间揭示式等等。片段中,教师选择的是导入后直接揭示课题,笔者觉得有些早,策略主题的教学,应当推迟揭题的时间。

1.过早揭示课题,会对学生产生过强的牵引。

在平常的教学中,对于课题我们多半采用导入后揭示甚至开门见山式揭题,以给学生较为明确的心理定向。但策略的教学内容有别于一般的内容,过早揭示课题,会对学生产生过强的牵引。以“认识百分数”与此课“转化”内容为例,同样采用开门见山式揭题。在板书“认识百分数”后,学生会产生这样的学习需求: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是什么样子的?百分数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有什么不同?学习百分数有什么用?这些都是当课的核心内容,这样的认知需求也是我们所希望的,能够对学习起积极作用。如果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学生也能产生一些疑问:什么是转化?怎么转化?转化有什么用?由于策略的使用必须依赖于具体的题目,并且这些题目要具有一定的特征,即并非所有的题目都可以使用转化的策略。学生的这些疑问对学习虽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可带来的消极的一面也很明显,由于学生对这一策略充满好奇与期待,加之我们提供着合适的题型,学生会迫不及待地尝试,这就带来策略教学中,我们常常百思不得其解的一幕:离开解题,解题的策略无从谈起。事实上,过早揭示课题,学生对适合使用某种策略加以解决的问题的特点就会缺乏认识,某一策略对学生而言只是一个模糊的指示,也就缺乏对行为实际的指导意义。

2.过早揭示课题,会弱化学生体验的过程。

司马光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质朴 真实 语文课堂

一、“老师,请等一等”

苏教版语文第二册中的练习8有这样一个片段,练习内容如下:松鼠住在松树林里;马住在___________;燕子住在_________;北极熊住在_______;老虎住在_________;______住在_______。

阅读这道题时,我感觉十分简单,也就没打算让学生在这上面耗费太多的课堂时间和精力,按照我的教学步骤,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指名回答。教学进行的很顺利,学生的答案完全在我的预设之中,就在我想圆满地结束这道题时,忽然看见一只小手固执地举着,我看了看他,孩子已经忍不住喊了出来“老师,请等一等”。他的发言接下来却让我和学生有了一次精彩、真实的对话。这个孩子问得很简单,他说:“老师,你们怎么都说老虎住在森林里呢?它明明是住在动物园的笼子里的啊!”其他的孩子顿时哗然,围绕着“到底住哪”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热闹得讨论表面上看似乎脱离了课堂教学,但学生不仅在讨论中解决了问题,更真实地接受了一次动物生存和环境意识的启蒙教育。这等一等,值得!

思考:

听着这些闪烁着思维火花的语言,我真有些为自己备课时的武断感到惭愧,我们总是为了自己的顺利教学而迫不及待地想让学生跟着自己走,我们却忽略了孩子们的思维是活跃的,聪睿的。但是,很多时候,老师容易着急,总是抢在学生的前边,把自己的理解(也许是正确的,也许不是完全正确的,或者不是很丰富的)告诉给孩子。这样的时候多了,孩子便形成了等待、依赖的习惯,本来很愿意发言的同学失去了发言的机会,本来在积极思考的同学思维产生了惰性,本来很活泼的学生逐渐变得沉默起来,于是,课堂就从活跃走向了沉闷,教学就从灵动走向了机械。

二、“我的办法更好”

这是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学中引起学生极大兴趣的一个片段:师:小朋友,司马光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让我们也都来做一回司马光,你还有什么办法救自己的朋友吗?生:我给他一根绳子,然后我们几个人一起把他拉出来。生:我觉得这个办法不太好,万一拉不动怎么办,反而耽误时间。我想先给他一个救生圈,那样他就不会沉下去,然后我们再去找大人。生:这个办法也不好,那时哪有救生圈啊。生:我可以站在边上安慰他,让他不要害怕,这样他的危险也会减少的。生:老师,我的办法比司马光的更好,司马光拿大石头砸缸,缸里有那么多水,他又看不见孩子在哪,万一砸的时候孩子受伤了怎么办?我想还是我想可以找一把梯子,放到缸里,再让他爬上来。

思考:

孩子们的体会是多么细致入微!他们考虑了老师或许根本没有想到过的问题。孩子们的机智在于对教材的语言文字、插图、生活信息的综合运用。我们熟悉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更谈不上学生有独特的体验,也就谈不上教学的智慧的共鸣!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只有相互交流,才能让学生取长补短,才能真正产生内心的共鸣。

三、“应该怎样读”

曾在语文课堂上听到这样一个朗读训练的片段,文章的题目是《杨树之歌》,为了突出杨树之歌的欢乐,老师在布置朗读任务时强调要放开声音读,要响亮地读。因此,当分小组比赛读时,一组的同学们就读得高亢有力、精神十足。但二组有人马上提出意见:“杨树之歌”的意思是杨树唱的歌。我觉得杨树唱歌时声音可能会低一点,温柔一点。一组:不。杨树唱歌就是很响亮的,你看“下雨时唱的响亮,刮风时唱的欢快。”我们不就是应该读得高一点吗?二组:杨树借助风雨的力量唱歌时是很响亮的。但它自己唱歌的时候呢?是不是就低了?让我们读给大家听一听。(接下来,教室里响起了抑扬顿挫、高低相融的声音。) 同学们随即达成协议:我们觉得读这篇课文时应该有高有低,有快有慢,那样读起来就更有味了。

思考:

老师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孩子们呢?还有什么理由不放手呢?还有什么理由不让出“舞台中心”呢?“退”一步海阔天空,会更利于孩子的成长。老师形式上的“退”的结果是学生实质上的“进”。 曾经有一位哲学家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一个地球”,是啊,如果我们每一个教师多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多给学生合作、讨论、交流的机会,激活起学生的热情,那学生世界必将更加丰富多彩,学生撬起的将不再是一个个“小问题”,而是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司马光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一、善用直观模型呈现条件和数量关系

借助于直观形象模型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以及抽象的数量关系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在解决问题时,若问题中条件比较多,关系比较隐蔽,可以借助直观模型(如实物图、线段图、方格图、表格等)呈现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量。其中线段图就是一种常用的直观模型。如四年级下册有一道题:小明到六楼办事,他从一楼到四楼用了60秒,照这样的速度,他从一楼到六楼一共需要多少时间?问题中条件比较多,关系比较隐蔽。在用线段图呈现已知条件和未知量时,打破常规竖着画线段图,像楼房一样就显得非常直观。

二、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运用

解题实践证明,用好数学解题策略,可以收到化难为易的效果。《司马光砸缸》是所有孩子耳熟能详的故事。为什么司马光能做出不同凡响的行动呢?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司马光与其他小孩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截然不同:其他小孩为救出落进水缸里的小孩,想把落水者从缸中拉出来,使人离开水,这对众小孩来说,是很难办到的,而司马光却反常规而行,想办法使水离开人,这就比较容易办到,因而成功救出落水者。比如在四年级中有一道“抢30”的游戏,就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中“倒推策略”的极好运用,游戏规则为:两个人轮流报数,每人每次可以报1个或2个数,谁数到30,就算谁赢。

分析:第一个人可以报1或1、2,接下来第二个人的情况就比较多了,对于1,第二个人可以报3或3、4;对于1、2,第二个人可以报3或者3、4,这样思考头绪太多,情况复杂,所以我们可以从结论入手。因为每人每次报数可以报1或2个数,所以,要抢到30必须先抢到27,这样,另一个人接着只能数28或28、29。无论哪种情况,都把30留下了。同理可知,要抢到27应先抢到24,继续这样分析得到只要抢到3的倍数就能获胜,于是首先要抢到3。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经历策略形成的完整过程,让学生深刻领会策略内涵。不能满足于让学生掌握策略,而应让学生体验策略的形成过程,在经历策略形成过程中获得对策略内涵的认识与理解,让策略的学习过程成为发展策略意识的途径。

三、注重多种解题策略的训练

在教学中注重多种解题策略的训练十分必要。要选择有多种解法的问题鼓励和引导学生多角度探索解题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如:甲乙两队合修一条长1500米的公路,20天完成,完工时甲队比乙队多修100米,乙队每天修35米,甲队每天修多少米?

这道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得出了不同的解法:

(1)先求出乙队20天修的,根据全长和乙队20天修的可以求出甲队20天修的,然后求甲队每天修的。算式是(1500-35×20)÷20

(2)先求出乙队20天修的,根据乙队20天修的和甲队比乙队多修100米可以求出甲队20天修的,然后求甲队每天修的。算式是:(35×20+100)÷20

(3)可以先求出两队平均每天共修多少米,再求甲队每天修多少米。算式是:1500÷20-35

(4)可以先求出甲队每天比乙队多修多少米,再求甲队每天修多少米。算式是:100÷20+35

(5)假设乙队和甲队修的同样多,那么两队20天共修(1500+100)米,然后求两队每天修的,再求甲队每天修的。算式是:(1500+100)÷20÷2

(6)假设乙队和甲队修的同样多,那么两队20天共修(1500+100)米,然后求甲队20天修的,再求甲队每天修的。算式是:(1500+100)÷2÷20

(7)假设乙队和甲队修的同样多,那么两队20天共修(1500+100)米,也就是甲队(20×2)天修的,由此可以求出甲队每天修的。算式是:(1500+100)÷(20×2)

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方法最简便,哪种思路最简捷。这类题,可以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探究数量间的相互关系,并能从不同的解法中找出最简捷的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题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水平,切不可在难、偏、怪上做文章。

四、注重拓展性问题解决的训练

拓展性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自己从生活周围寻找情境、收集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等。这个拓展的过程有些类似于过去应用题教学中的让学生自编应用题,但又有所不同。这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更是一个合作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拓展性练习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思考方向,使学生产生纵横联想,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可以设计如下的题目:把一个长方形纸平均分成2份,让学生折一折,然后说一说折法,思考有几种不同的折法。

本题练习目标不强求,形式不固定,方法不唯一。经过学生的操作可以发现主要有3种不同的思路。

第①种折法:思维状态一般,把长方形的两条长或宽重合,有2种折法;

第②种折法:打破思维常规,沿长方形对角线折,思维活跃,也有2种折法;

司马光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一、给足质疑的时间和空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是在人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我们应该在学生感知的不同阶段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时机。

(1)课前质疑。把质疑作为预习环节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自读感知的基础上质疑。由于课前时间与空间上的充裕,可以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写在小纸条上交给老师(这也可以是教师前期诊测的一个重要环节),老师依纸条上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调整教学设计。实践表明,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学生不甚了解和感兴趣的内容恰恰是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比较好办,按学生的思路展开讨论即可。②由于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的质疑能力存在差异,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浅显,通过仔细读文就能解决;有些问题比较散乱;有些问题则不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就能解决的。这时,教师的梳理工作显得特别重要,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以肯定的态度进行归纳和总结,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什么问题就行了。

(2)课中质疑。随着学生对课文内容感知程度的加深,尤其是当学生一开始提出的问题比较浅显,难以涉及课文的重、难点时,教师在课中为学生提供的质疑机会就显得既重要又必要了。对低年级学生而言,质疑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这时老师所做的更多的是提供一个质疑的环境,让学生在参与中逐步提高质疑能力。如果学生提不出(或提偏)问题没关系,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3)课后质疑。人们对宇宙的探索总是从问号开始,以句号结束,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在画上句号的同时又能产生新的问号,甚至更多的问号,于是再进行探索与研究,人类社会就是在这种探究活动中得以发展。下课前再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这既是对本节课目标达成的一个反思与检测,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更高层次的质疑,开始新的探究活动。如:在教学完《司马光》一课后,有学生提出:司马光不砸缸不行?我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不少学生认为不能不砸缸,也有学生认为可以想其他的办法,只要能救出小伙伴就行。这时候再组织学生想象当时情景,结合生活实际,交流自己的想法,有利于指导他们体会司马光的多谋善断。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质疑技巧

(1)培养质疑的习惯。可以通过具体的科学家、名人的事例,教育学生不要不懂装懂,让学生知道“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同时不要盲从任何人的结论(包括家长和老师),要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敢于与人交流。

(2)学生是学生的老师。组织学生开展“我是怎样想到提这个问题”的交流活动,“他提出的这个问题好在哪?”的评议活动,在交流评议中让问题意识强的学生带动弱的学生,提高学生提问的技巧,以求得整体提高。

(3)教师适时适度发挥主导作用。①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方法性总结。如:他提出了自己不懂的词语(句);他在对课题质疑;他在根据文中的问号质疑;他在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质疑;他在比较中质疑;他在从结果的反方面质疑……②创设质疑的情境,激发学生质疑的欲望,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质疑。如:在教学《好学的爸爸》一课时,老师扮做“爸爸”,让学生扮做“我”(或其他小朋友)向“爸爸”质疑。③在梳理学生的问题中提高质疑的技巧。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一致的,只是问法不同而已,教师应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辨析,提高质疑能力;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虽不是教材中的重、难点问题,但对解决重、难点问题有帮助,教师应积极引导。

司马光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有的老师问:“成语歌里的成语,为什么有的在成语词典里查不到呢?”

成语的界说以及成语词典的收录标准向来异说纷呈,宽严不一。目前看得到的成语词典,收得少的只有几千条,收得多的可达两万多条。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取从宽的一说。除了大家都公认的成语以外,也酌收了少量由谚俗等其它熟语形式转化而成的准成语以及正向成语转化的固定短语。小学生学习语文,不是重在给他们建构一个语文知识的系统,而是重在培养他们的读写听说能力。我们选收成语,编写成语歌,着眼点是常用不常用,有无积累价值,而不是界定其是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成语。

“在低年级就安排儿童学习成语,是不是为时过早?成语多来自书面语,有的还是典故,儿童能理解得了吗?”

诚然,我们编写教材要考虑儿童的可接受性,这是勿庸置疑的。然而,我们却不可形而上学地来看待这个问题。实践证明,儿童学习语言,对于某个成语的理解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是一个成语的方方面面都理解了才去运用,而是在言语实践活动中逐步地加深了对这个成语的理解,逐渐地知道了该怎么运用这个成语。实际上这是一个动态的、逐步深化的过程。

我们教儿童学习语言文字,自然要教给他们语言的精华,教给他们长效的、终生有用的东西。而成悟恰恰是汉语言的精华,而且文化含量特高,让他们从小接触这些语文精品,不仅能提高其语文能力,而且能增加其文化底蕴,其重要意义自不待言。郑板桥有一副对联说:“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导标新二月花。”语文教学也应该做到“删繁就简”,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有一些树叶,一秋、二秋就落了,唯有“三秋树”上的树叶是不掉的,是耐寒的,是经得起考验的。成语是汉语言的精粹,具有言简意丰、形象生动的特点,被誉为汉语言词汇库中的“集成块”,至今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不正是“三秋树”上未凋的树叶吗?这恰恰是我们应当好好抓住的东西。好几年前,朱家珑同志曾打过这么一个比方:“现在很多家长都在给孩子安排食谱,以便让孩子科学地进食,健康地发育成长。但是给孩子吃什么?怎样吃?吃多少?这里面是大有讲究的。蛋糕香甜可口,孩子大都爱吃。稀饭易于消化,在中国的家庭里大致也是要常吃的。而牛肉之类是高蛋白食品,营养丰富,缺点是消化起来慢一些。如果要使你的孩子有强健的体魄,光靠蛋糕、稀饭的营养毕竟不够,还必须补充牛肉这类的高蛋白。所以,我们绝不能因为牛肉之类比较难消化就从孩子的食谱中将其取消,那样做显然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的。”我以为这是颇有见地的。多年来,我们一味强调要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却忽略了开发儿童的潜能,忽略了当今时代儿童知识面扩大、感悟力提高的一面,其结果是造成了我们的孩子语文功底浅薄,文化积淀甚少。这是很值得我们反思的。为了克服这一流弊,我们应当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吸收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像“二月花”那样领导标新,敢为人先,大胆冲破这一人为的禁区。

可不可以等学生进了中学,理解力强了,再去背成语歌呢?我以为这是不可以的。国外学术界有一种“文化剥夺”的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人在他的生命的某一特定阶段未能充分发展某一方面的特征,那么这种特定特征在生命的较后的各个阶段常常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这种思想在动物和婴儿的行为中已经得到充分的证明。”儿童时代是记忆的高峰阶段。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儿童时代背会的东西往往终生不忘,这便是所谓的“童子功”。如果在他们的记忆高峰阶段被剥夺了必要的记忆刺激,是不是也会产生某些无法补救的损失呢?这就正像《金缕曲》中所说的那样,“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低年级儿童正处在启蒙阶段,识的字很少,没法查成语词典,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们理解成语歌里的成语呢?”

这的确是一个难题。然而只要我们顺应儿童的思维特点,遵循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办法总是有的,而且教学效果也不会差。

我有一个6岁的孙女。有一次她正在画画,我问她:你会画些什么?她说:会画机器猫,画小狗,还会画大自然。我问她:什么是大自然?她说:大自然就是有山、有水,有花,有小鱼……她不是从概念上去解释这个词的意思,而是用相关的表象来说明她对这个词的理解。这就给我们一个启发,让儿童理解成语的意思,不是要给成语下一个定义,让儿童把定义背下来。儿童理解成语的过程就是在他们的头脑里建立对象的言语形式与本然生活之间对应关系的过程。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带有具体性、形象性,因而以具体而形象的事物作为理解成语意思的中介当是行之有效的。下面介绍的几种方法,大家不妨一试:

一、联系课文内容教成语

为了给儿童学习成语提供方便,单元练习里成语歌的内容大都与该单元的课文内容有一些联系。我们教学成语歌就要充分地利用这一有利条件。

如本册第8单元有《司马光》一课,该单元练习中的成语歌便是:“临危不惧/多谋善断/从容不迫/方寸不乱”。我们一看便知,这就是对司马光临危不惧、从容应变的赞颂。帮助学生理解这几个成语,只要联系《司马光》这课的故事情节说一说就可以了。老师可以告诉学生:一个小朋友掉进了大水缸,情况危急,别的小朋友吓坏了,司马光却不害怕,这就叫“临危不惧”。他急中生智,想出了砸缸救人的好主意,并立即行动,这就叫“多谋善断”。他不慌不忙,很能沉得住气,这就叫“从容不迫”。“方寸不乱”,“方寸”就是“心”,“方寸不乱”是说他遇事心里不乱,跟“从容不迫”的意思差不多。

又如,“练习7”的成语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备无患/防患未然”。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打算,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愁。《蚂蚁和蝈蝈》中的蝈蝈就是这个样子的。夏天,蝈蝈只顾乘凉、唱歌、睡觉,根本不去想冬天到了怎么办,结果到了冬天,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这就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蚂蚁就不是这样,还在夏天天气很热的时候,就已经储备过冬的粮食了。由于事先有了准备,所以到了冬天,就不会挨饿受冻。这就是“有备无患”,“防患未然”。帮助学生理解这首成语歌,只要联系《蚂蚁和蝈蝈》一课的有关情节说一说,让学生大体上知道意思就可以了。

二、借助生活经验教成语

启发儿童回忆相关的生活情景是理解成语的好办法。如“练习1”的成语歌:“欢声雷动/欣喜若狂/载歌载舞/灯火辉煌”。这几个成语都是描写欢庆、热闹场面的。“申奥”成功那天夜里人们狂欢的场面,儿童仍记忆犹新。教师便可启发学生回忆回忆当时的情景,相机出示成语,解说意思。教师可以问学生:当“申奥”成功的消息传来时,是什么情景?(生答:广场上沸腾了,人们伸出两个指头欢呼着,跳跃着,一次又一次地把鲜花抛向空中。)这就叫“欢声雷动 欣喜若狂”。还有的人又是唱歌,又是跳舞,这叫做什么呢?(生答:载歌载舞。)广场上的灯都亮了起来,照得广场就跟白天一样,这就叫──(生答:灯火辉煌。)

三、观察相关事物教成语

将儿童带至现场,一边观察,一边讲解,让成语与该成语所代表的事物或情景在儿童的头脑里挂起钩来。如教学“练习2”的成语歌“春暖花开/春*满园/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教师就可以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把儿童带到公园里,让儿童观察一下园子里的景物,说说看到了什么。教师相机出示成语,让学生结合眼前的景物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师可以现场进行教学:春天来了,小朋友观察一下,大自然有哪些变化?(生:风变得暖和了,花儿开了。)天变暖和了,花儿开了,这就叫“春暖花开”。(生:柳树发芽了,地里长出了小草,杏花开了,蜜蜂忙着采蜜……)你看,公园里到处都可能看到春天的景色,这就叫“春*满园”。春天的景色好看不好看?(生:非常好看。)春天的景色很好看,非常美,这就叫“春光明媚”。春天来了,大自然多热闹呀!春天的气氛多浓呀!这就叫“春意盎然”。

四、凭借语言环境教成语

有一些成语歌,几个成语意思连贯,很像一首四言小诗。教学这样的成语歌,不要孤零零地解释四条成语,而是要把它当成一首小诗来教。要让学生一边读成语歌,一边借助生活经验展开想像,力求进入成语歌所描绘的境界中去。读的时候,也不要觉得是干巴巴地念四个成语,而是要把它当成一首小诗来读,要一边诵读一边在头脑里“过电影”,力求读出感情来,读出韵味来,有一种美的感受。这么一来,儿童凭借语言环境,就能意会到这四个成语的意思。

如第3单元的成语歌“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百折不回/勇往直前”就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教。四个成语,语意连贯,一气呵成,表达了一个中心:抱定一个宗旨,只要坚持不懈,顽强不息地干下去,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教学时,教师可联系《精卫填海》的故事内容,帮助儿童理解成语歌的大致意思。(关于“愚公移山”,教师可以简单地讲讲这个故事。)然后,让学生把它当作一首四言小诗来诵读。要读得铿锵有力,要把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读出来。成语歌的意思明白了,四个成语也就自然理解了。

我们将一组有内在联系的成语编成成语歌,就是为了便于儿童记忆。心理学家乔治.米勒经过多年对记忆机制的研究,提出了“块”的新概念:“人们的记快具有块状结构。人记忆某件事物,总是跟与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信息一起,以整块形式来记忆的。”(见张光鉴《相似论》100页)以韵语的形式来记忆成语是符合“块”的记忆机制的。教成语歌的重头戏是“读”是“背”,每一首成语歌都要让儿童熟读成诵,烂熟于胸。因为非如此就不足以形成牢固的积累。有的老师教成语歌,不要求儿童读,也不要求儿童背,只是要求他们查查成语词典,把定义记在书上,这就难以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司马光教学反思范文第6篇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真心与文本、学生作平等的对话,以真情与作者、学生作真诚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活起来。这种多向交流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激发出学生的潜能,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以前,我曾对“课堂交流”和传统的“提问应答”式的教学模式的界别有过困惑。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思考、探索、实践,我在理论上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课堂交流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的设计突破了学科中心视野,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而且,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也是靠学生来完成,因而课堂交流要以学生为主体。语文教学要创设交流型的课堂文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单纯的“听者”“答者”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思者”的角色。而教师除了要围绕学生来精心设计交流外,还应本着平等交流的思想,善于做一个倾听者。

如教学苏教版第八册《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老师作为引导者给学生讨论的话题:英雄应该具有哪些特征?在课堂交流时,同学们就自己的个性化理解表达了心目中的英雄形象:

――英雄就是像叶欣那样。临危不惧。

――英雄就是像叶欣那样,身先士卒。

――英雄就要像叶欣那样,舍己为人,危险时冲在最前面。

――英雄就要像叶欣那样让人敬畏,抢救患者,保护同事。

在同学们的思路都狭隘地围绕“叶欣”大无畏精神的范围时,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导大家拓展思路:“难道英雄就一定都要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吗?你们还有不同的看法吗?”这么一问,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像雷锋那样心中有他人,从平凡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的人是英雄;像桑兰那样勇敢坚强、战胜疾病的人也是英雄……学生“言”思泉涌,大大提高了交流的实效。

二、课堂交流要善于把握交流时机

课堂交流应该贯穿始终,如果教师能很好地把握住交流的时机,那么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创设问题情境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没有实质性问题的交流是空洞的交流,学生也无法表达自己的见解。它可以是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也可以是学生面对情境或在活动过程中经过观察、经历、体验后提出质疑而自发生成的问题。如在教学苏教版第七册《一路花香》这篇文章时,我首先用课件展示一只完好的水罐和一只破损的水罐,让学生说说完好的水罐和破损的水罐的不同之处,根据习惯性思维,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破损的水罐没有用。之后课件出示挑水工一路挑水回家的情景,在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合理的问题情境后,我适时抛出交流的话题:那只破损的水罐真的一点用处也没有吗?看看文中的破水罐有什么用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他们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当然,学完课文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说破水罐的其他用途,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思考。实践表明,在语文教学中,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有效地构建愉悦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发其学习新知时变压力为探求新知的动力。如此一来,学生才会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才会培养出积极的探索精神,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2.在学生思维卡壳处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如《月光启蒙》一文中“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如果用语言进行解释,学生是无法真正理解的,这时就有必要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生活环境之中。于是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听母亲唱歌谣时是怎样陶醉的感觉?接着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大家各抒己见,从“眼”“耳”“鼻”等方面感受到作者被“陶醉”的感觉,然后再辅以感情朗读,使学生在朗读感悟中体会到了其中诗意般的美,对那句话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3.在内容需要求异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求异”就是寻求不同,它是对思维定式的否定。在学生思维求异时适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会发表各自独特的见解,这种见解可作为新的学习资源来深化学生的认识。如我在教学《司马光砸缸救人》一文时,一名学生提出:“如果司马光没有想到砸缸的办法救人,那该怎么办呢?”此时,我就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交流:你能想到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救小伙伴的生命吗?课堂教学一下子被激活了,众说纷纭,各说各的办法,互动中不断闪现智慧的火花,等学生进行了充分交流以后,我,便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从众多方法中寻找最佳方案――砸缸。

三、课堂交流要与教学目标的训练相吻合

训练是一种实践活动,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必由之路。师生交流应以训练为主线,只有通过训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才能体现出来,语文教学目标才能实现,学生的语文素质才能全面提高。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黄鹤楼送别》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了解李白,出示了许多李白的其他诗作,让学生朗读、交流,体会李白的激情与豪迈。可是,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些诗歌,朗读起来很不熟练,把所教的内容割裂了,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堆砌了李白的一首首古诗,没有理解“文包诗”这类课文的教学应以文为主,以诗为辅。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时,提的问题和对学生进行的各种训练都要紧扣教学目标,要利于学生的发展。

司马光教学反思范文第7篇

课堂生态环境是根据生态学理论,充分利用生态环境条件而建立的一种多样性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它崇尚自然,关注师生互为互动、倡导整体和谐、促进资源共生,是一个以生为本、重视学生学习的体验和感悟,让师生心灵对话、焕发生命活力的舞台。

体验教学是以体验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价值观、方法论和教学策略与方法。与体验性学习相比较,它不仅关注学生为什么体验、体验到什么、怎么体验的问题,更关注体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体验、教师对学生体验的引导、组织、调控以及教师、学生的各种体验有机融合,从而促进师生心灵对话,提升教学的效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体验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针对各年段学生和学习内容的特点,制定切实有效的体验目标,积极创设体验情境,通过听、说、读、写、思、查、演等语文实践活动,在反思、理解、感受、感悟、感动、发现、整合和建构等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情商,促进知识、经验的转化和积极情感的生成,使学生树立较强的学习自信心,不断实践、创新,主动地、积极地发现、建构、创造意义。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亲历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教师、环境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多元互动的关系,课堂呈现师与生、人与文、情与理、导与放、思与悟等方面的平衡、统一、亲和、融洽,课堂就充满了变化与灵动,充满了诗意与创造,变成了一幅幅鲜活而生动的画面,流淌出生命成长的异彩。

体验教学,强调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亲历性、参与性,也确保了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真实灵动的个体感受和意义内化。因此,语文课堂上积极实践体验教学,将有力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命效度。

(一)联系生活,回归本真课堂

“语文学习的外延是生活。”生活中习得的各种经验给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为学生的学习体验奠定了基础。

1.联系生活品句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体验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往往会促进他们对课文的内涵有深入的感悟。对于小学生来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因此,就学生读不懂的个别词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出发,唤起对生活的记忆,引导他们回归课文,联系有关语句深入思考,体会课文中词语的意思。这样,学生解词就更形象、个性化了,对句子就有了独到的认识。

2.联系生活激情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教学决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而经验是体验的基础。要想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课文情境,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头脑中储存的相关信息作为感悟课文内容的前提。最根本的手段还是要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通过师生的平等对话交流,让学生发现受感动或印象深的地方,再根据生活中的已有经验认真读,细致品。这样,不仅能体会人物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还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激活情感体验,可谓一举多得。

3.联系生活明理

“语文学习,只有密切联系生活,才能焕发勃勃的生机。”我们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孩子们每时每刻都在被形形的观念影响着、左右着成长。这些观念也真实反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珍视课堂上生成的宝贵资源,引导学生将文本中的思想与生活的体验相联系,明辨是非,积极地在碰击中创造思维的火花。

(二)走进角色,生成灵动思维

1.角色朗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自我解读,联系自身经验深入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努力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每读一段文字,学生只有真正将自己融入文本,才能产生独到的体验,“由于理解的角度不同,体验出的情感也不同,自然读出的味儿也就不同。”因此,我们的体验性教学常常创设情境,让学生“做一做”文本中的那个人或物,想他所想,说他所说,做他所做,开展“角色朗读”,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读出自己的韵味。只有这样,才能在朗读中再现文本的内涵。

2.角色表演

角色表演,是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它不但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解读,而且对提高其语文综合素质有很大帮助。因为课堂表演能兼顾认知、情意和身体运动三大教育目标领域,有很强的综合性。它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单项表演。即表演没有情节,没有多个角色,只是对课文某个词语意思作诠释。如教学《司马光》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中“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中“使劲”这个词语,可以让他们演一演司马光。这样,不仅加深孩子们对词语的理解,也增强了阅读课文的情趣。

②综合表演。课文表演的部分,内容比较丰富,有很高的教学价值,它组合了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参与,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验感官上的快乐和满足。综合表演调动、调节着以情感需要为核心的一切心理、生理因素,把认识与创造、对美的追求与体验、张扬个性与全人格统一起来,十分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整体提高。

③课间操表演。“新课程标准”提倡阅读教学中加强“教师――学生――文本”的三维对话,在阅读课堂上采用“课间操”表演,就是教师把课文内容编成儿歌,配以动作,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进行表演,并插入师生间活泼生动的对话,这样,既活跃了课堂,又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课堂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

3.角色替换

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理解课文语言所蕴含的情感,把握课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方法之一就是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去体验,去假想,去把自己的生活、感情和课文所展示的以及你要展示的生活、感情相比照、相联系。

在教学《木兰从军》、《大禹治水》、《永远的白衣战士》等情境性强、人物个性品质凸现的课文时,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暂时忘却自己的真实身份,分别从家人、战友(同事)、病人等角度进行角色体验,在劝说中,在感叹时,学生走进角色,用自己的心体验文本角色的所思所想、所说所做,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不断巩固和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反复触摸,开掘广阔空间

1.触摸文字,感知文本内容

语文课堂教学应以文本为主,努力拓展学生阅读、想象的空间,在对语言文字的想象中,充分享受语言之美、语文之美,在直接触摸中逐步清晰对文本的感知。

(1)边读边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边读边思是最基本的文本触摸方法。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我读懂了什么?”“我发现了什么?”“读了这段文字,我有什么新的体会?”等引导学生在读中思索,于思中加深对文字触摸的感受,从而感知文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读中想象。想象是语言的翅膀。张开想象之翅,就会发现语文的天空更蓝更美,语文的世界更加精彩。就拿《九寨沟》第三自然段中“雪峰”的教学来说吧: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读读描写雪峰的句子,调动他们的生活感性经验,根据文字想象画面。通过请学生读,在想象和相互交流中,展现雪峰的无限风光,体会想象的无穷魅力。

(3)以评促读。这是提高学生对文本感悟能力的有效方法。可以通过自评、他评、小组评、教师评等多种方式来促进学生读好文本、加深感悟;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读书做记号、做批注来提高学生触摸文字的敏感性,让他们能读“文”生“意”,读“文”生“感”,在触摸中生出自己的个性化见解和独特的感受来。

2.触摸情感,走进人物心灵

“情以物牵,辞以情发。”(刘勰)“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语文新课标(修订版))语文阅读教学要不断深入,要让学生有独到的真切的体验,就必须与情感联系起来。“有情”是对话的前提。因此,教学除了引导学生“读懂什么”以外,更重要的是学生“体验到了什么?”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深入文本,在积极对话中丰富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的探究、体验作为教学的主线,积极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积极与文本对话,与人物对话,在心中激荡起他们情感的涟漪,才能达到以情激情、情景交融的美好境界。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这种境界中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积极对话、探究的乐趣,学语文的兴趣浓厚了,搜集、处理各类信息的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3.触摸思想,实现文本超越

语文阅读教学要丰富师生双方的精神世界,就一定要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文本,从而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丰富他们的人生。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多角度触摸文本的精神世界:从文学的角度去欣赏,从语言的角度去把握,更重要的是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孩子感兴趣的是什么?孩子会怎么理解文本的价值?怎样把握才能真正引领孩子走进正确、获益最大的精神世界?”这应该是每一个语文老师在钻研教材、与文本积极对话中经常思考的问题。如此,语文课堂才会充满理智的挑战和教学的智慧,这样的语文教学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

(四)积极活动,创生文本价值

“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维果茨基)因此,仅仅注重学生个体的角色体验、感悟是不够的,还有赖于开展师生、生生间的多项合作、交流活动,来激活整个课堂。只有在课堂上联系课内外,积极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机会,搭建平台,他们才能有所感、有所悟,直至有所创。

1.提供“参与――选择”的空间

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理论告诉我们:孩子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特别接近儿童生活的戏剧形式,不仅唤起他们的新异感、好奇心,使他们激动不已,而且能产生巨大的角色效应。”“由于角色的转换,因新异感激起热烈的情绪,让儿童作为活生生的人,在角色意识的驱动下,全部地投入,全面地活动起来,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

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选择合作伙伴,给同学的学习出谋划策,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精心准备等,有助于课堂宽松、民主氛围的营造,为学生“感悟――创造”提供有力支撑。

2.搭建“内化――创造”的舞台

语言习得理论告诉我们:语文课本应该成为一种凭借,一种有目的、有步骤地为学生创设的语文生活环境。学生有70%的语言得自课外的语文学习。因此,语文课堂,应该积极为学生搭建课外学习和课内创造的舞台。例如《小动物过冬》教学结束环节,可以设计“小燕子采访”这一环节,将教学推向。这个环节中,学生将自己多渠道搜集来的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又在和燕子的角色对话中创造性地表现,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表演能力,更在创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

(五)智慧对话,拔节师生生命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三者之间的对话应该具备交互性,是多维立体的。课堂教学要真正实现这种多位对话的理想境界,必须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民主、宽松、张扬个性、鼓励求异的课堂环境。只有这样,不但使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到积极发挥,而且使过程本身具有生成新因素的能力,具有自身的、由师生共同创造出的活力。阅读教学中,只有学生将文本所蕴含的内容、情感与自身的认识、情感紧紧联系起来的时候,才能真正读懂意思、读出韵味、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来。

司马光教学反思范文第8篇

关键词:培养阅读能力;阅读教学;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144-01

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独立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上述目的,教师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学生拥有主体地位的阅读活动中,学生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自动开启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做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自然,读者从接受的信息中产生的内驱强弱、有无,对其内在阅读兴趣和积极性的有无或强弱起关键作用,对其阅读行为是否进行和怎样进行产生重要影响。为此,我在阅读教学中经验简单总结如下。

1.突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教学一方面是教给学生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记忆、思维等多种能力。课文时代感强,文质兼美,由于小学生长于形象思维,朗读练习时,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善于运用声情并茂的描述性语言,通过播放音乐等手段来烘托、渲染气氛,促进学生入情入境。小学生注意的分配能力不强,默读可以留给学生想象的余地。教师要经常提示学生运用扫读、跳读、重点处反复读等方法,逐步提高默读速度和默读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识记和背诵,教学和智力发展就是不可思议的。"人们学习语言大多是先记而后逐步理解的,或者是朦朦胧胧地知道一点意思后,随着知识的增长与阅历的丰富,到达一定的程度,自然产生一种"顿悟"。小学阶段是学生记忆力最好、学习语言的最佳期。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精讲巧练,挤出时间来指导学生背诵。背诵是一项艰苦的学习,学习只有掌握一定的背诵方法,才能顺利地完成背诵。背诵训练要体现出层次,先要求大多数学生正确背,再要求全班学生正确背,最后要求大多数学生有感情地背,加快背诵速度。背诵时,要教给学生一些技巧,如先分段背诵,再连起来背诵,逐个击破的方法。这样学生背诵起来就容易得多了。由于小学生识字量有限,在阅读中经常会遇到生字新词,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课内阅读中,学生获得的知识量是有限的,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早期课外阅读,指导学生有选择地多读广读,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经过反复训练,就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压力,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支探索。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正是在互相问答、互相讨论的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

在小学阶段,就要下气力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用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有所收获。教师要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老师在讲读课之前,让学生从报刊上收集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课上行非常成功。学生有了这种习惯,对于学习其他课文,就会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也为将来收集,整理信息打下基础。

4.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觉得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有了这样的日积月累,何愁语文知识不丰富,语文阅读能力不提高。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要在阅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功夫。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已知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读读课题,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的阅读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5.拓展学生思维,促进阅读创新

在现实生活中,一般按常规思维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但有的事情和问题按常规思维却解决不了,在这种情况下,就得大胆求异突破思维定势,从事情或问题的反面(逆向)去想,以取得成效。这就是示异思维或叫逆向思维,。求异思维是创造型价值规律必须具备的思维品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课例。《司马光砸缸》中司马光的绝顶聪明就在于从反面设想,使水离人,砸缸放水,救了落水的小孩。在教学这类课文时,通过课内的启发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大胆求因,用求异思维解决现实的事情和问题,这有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途径、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和结论,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突破意向线性思维的狭隘和保守,以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品质。在阅读教学中的可结合课文让学生说说和课文不同的方法和想法,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跳水》一课时,让学生想想当船长的孩子爬上桅杆顶端,情况十分危急时,除了船长开枪的办法命令孩子跳水外,还有什么办法可救孩子。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发散、想出种种的不同方法之后,还需要再引导学生将他们所想出的众多办法和课文中讲述的办法进行比较、选择,经过讨论,使学生明白课文中的方法是最佳的方法。

6.变换阅读方式,体验收获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