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虎门销烟的故事

虎门销烟的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虎门销烟的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虎门销烟的故事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教育;优化,:课堂教学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应该将信息技术介入语文课堂,以此拓宽教育时空,为学生多渠道、多层次获取知识提供了可能。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优势,跳出教材、跳出学科,注重生活中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内容,使语文教学富于时代气息,才能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信息技术的整合。下面以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的教学过程为例,谈谈自己的认识。?

《》介绍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经过,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再现了中国历史上让人激动、自豪的一幕。文章语言简练、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可这一壮举离学生生活年代久远,学生难以体会。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这一障碍,与信息技术整合,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本课的设计思路为:课前带领学生有针对性地上网浏览的时代背景资料,积淀情感;扣住销烟前、销烟时、销烟后的动人画面,通过对具体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当时历史的回顾,把握文本内涵;通过激情朗读抒发爱国之情。最后让学生观看《》电影写好读后感,进步激发爱国热情。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出示“天安门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图片】导人课题,认识这一壮举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2、齐读课文的第一句话。为什么说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值得纪念的日子,当时中国历史又是一段怎样的历史呢?请学生交流自己的预习资料和感想。【示林则徐和的资料】

3、思考:一堂语文阅读课,通常有导人、教学新课、拓展延伸这几个重要环节。在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中,教师要抓准时机适时出击。这就是新课刚开始时的兴奋期。在一节课当中,学生刚进入课堂的几分钟最为兴奋,学习积极性最高,注意力也最容易集中。教师应当抓住这一个良好时机,运用信息技术,配以启发性、引导性的导语,在最短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语文课本上的内容,一般都比较简略,尤其是对于中外名人、历史事件等。因此在本环节教学中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兴奋期,提供了有关林则徐及的资料,让学生对课文的历史背景有了充分的了解,为下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范读第二自然段。

2、这一天的虎门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3、学生交流,相机指导读好词语,理解词语,体会那一天的热闹、场面的隆重,景色的壮丽。【观看录像片断】。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工人们是怎样销烟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然后画描写销烟过程的语句。

2、学生自读自划。

(1)、【出示文字】:只见一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了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人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2)、销烟分几步完成?哪三步?

(3)、【观看录像片断】再读读这句话,想想这些民工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做这些动作的呢?

四、导读第四自然段

1、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在观看的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有什么反映呢?在旁边观看的外国商人目睹了这个壮观的销烟场面,他们又会有什么感想呢?【观看录像片断】。

2、交流自己的感受。

3、是啊!这些鸦片商都是惟利是图的资本家、不择手段的侵略者。他们打着平等经商的旗号,把无数的鸦片运到中国,牟取暴利,他们想让我们中国人成为他们的奴仆和挣钱的机器。林则徐邀请他们来观看这次销烟,就是为了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就是向他们发出警告,也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板书)

4、思考:国外心理学家研究成果证明,人类通过听觉和视觉获得的信息是他获得所有信息的94%。这充分说明,多媒体教学对学习的重要作用。信息技术以其直观的形象,美妙地图画,艳丽的色彩,动听的音乐,充分展现语文美的因素,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现行教科书由于媒介的局限性,提供的知识信息较少。而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融合多媒体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知识信息。

本环节的教学带领学生通过看录像片断,对这件远离他们生活的历史故事有了更直观印象。学科间的整合使得课堂教学更形象生动,学生在趣味盎然,主动实践的教学氛围中,轻松地获取了大量的相关信息,获得了多方面的知识体验,同时加强了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

五、拓展说话。加深理解

现在,当我们看完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面对着端坐在我们面前的这位伟大民族英雄的塑像,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什么呢?【出示林则徐塑像】

六、作业

1、看电影《》进一步了解林则徐及这一事件,写出读后感。【利用语文综合实践课,播放《》录像】

2、思考:短短几十分钟一堂语文课,课堂教学中的整合是为了更高效率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要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我们不能把时间大量地化在某些整合环节上,结果学完一节课后关于语文的知、能、素养的收获得之甚少,课堂学习效率反而降低了。那么一些花时间较多,不宜安排在课堂上的整合环节,我们可以放到课外,使语文课堂教学在课外得以延伸,开展多种与各学科整合的语文学习活动,真正形成大语文格局。刚才在课堂中学生的看的录像片断都是比较零散,对于这一历史事件还是知之甚少,于是课后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完整理地欣赏《》录像,并写出观后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升华了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