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苏联战争

苏联战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苏联战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苏联战争范文第1篇

一名德国士兵在日记中写道:“俄国人不是人,而是某种钢铁铸成的东西,他们不知疲劳,不怕炮火。”“想想斯大林格勒大战——80个昼夜的肉搏拼杀情景吧!街道不是用公里来计算,而是用尸体作单位来丈量的。斯大林格勒不再像座城市,它淹没在一片漫无边际的浓烟烈火之中,简直像一座炉火映红的巨大熔炉。”

面对这段惨烈的历史,艺术家们依据各自不同的历史观察、艺术见解和现实需求,在不同年代拍摄出风格不同的战争影片:弗拉基米尔·彼得洛夫的《斯大林格勒战役》(1949年),尤·奥泽洛夫的《斯大林格勒大血战》(1989年),德国人约瑟夫·维尔斯麦尔的《决战斯大林格勒》(1993年),法国人让-雅克·阿诺的《决战中的较量》(2001年)。有趣的是,在全新演绎的《斯大林格勒》中,导演费多尔·邦达尔丘克及其主演托马斯·克莱舒曼还分别是影片《斯大林格勒大血战》和《决战斯大林格勒》的演员。当我们讨论当下热映的《斯大林格勒》时,不孤立地探讨这部电影,而是将其放置在不断被重述的战争片系列之中,将可能成为一次富有启发的思考历程。

寻找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电影语言

毋庸置疑,苏联至少在两个层面上创造了电影艺术的高峰:苏联蒙太奇学派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苏维埃国家初建时期,困扰电影大师的是怎样建立一种不同既往的社会主义电影语言,来表达不同既往的新价值观。苏联蒙太奇学派的兴起正是对于这一问题的回应。基于强调“冲突”性的蒙太奇理论,苏联早期的战争片(如爱森斯坦的《十月》)创造出一种充满斗争性、原创性且极具艺术感的电影语言:通过画面的并置和不规则构图,呈现“冲突”而非和谐,通过“冲突”的陌生化效果,让观众领悟世界内在的不平等。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苏联战争片中,蒙太奇学派的理论渐渐淡出,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另一番极具原创性的电影表述方式。此时的战争片已经娴熟地掌握了长镜头(用比较长的时间,对一个场景、一场戏进行连续拍摄,形成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而既往蒙太奇理论那种“冲突”的美学,又以某种方式得到很好的保留,而这也正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好莱坞现实主义的差异所在。好莱坞现实主义注重镜头间的顺滑连接,叙事很流畅。这与苏联蒙太奇学派那种“突破画框”的斗争性格格不入。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苏联卫国战争结束,作为战争转折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被苏联首次拍摄成电影《斯大林格勒战役》。

应当说,这部电影作为斯大林70大寿的献礼之作,其背景正是斯大林个人崇拜的顶峰时期。为了庆祝70大寿,苏维埃组成了特别委员会,命名了“斯大林周”,出版了《斯大林文集》,人们纷纷学习斯大林的思想。在这股热潮之中,作为苏维埃文化事业的核心,电影当然不能袖手旁观。这部电影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拍摄成一部史诗电影,也是为了颂扬斯大林的功绩。但尽管有个人崇拜的色彩,我们仍然可以从中看到苏联战争片的闪光之处。

随着片头翻开的巨书,历史一幕一幕地展开。在此,影片对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语言有着娴熟的应用。战争画面基本上不采用稳定构图,即使在运动镜头中,观众也可以清晰地感觉到画面“冲破边框”的强大震撼。影片中一个较快的向前移动镜头,画面中充斥着炮火和坦克。镜头随即切换为固定大仰角镜头,在一个倾斜的构图中,一位母亲从濒临倒塌的楼房中走出,怀中抱着死去的孩子,头顶天幕上是黑色的烟雾和乌云。大仰拍镜头中,隐约可见母亲眼中的泪光。

应当说,镜头所传递出的动荡之感来自于战争本身携带的恐怖,但并不止于此,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独创性的电影语言,其“冲突”的内核事实上引发了更深层次的冲击——在景深镜头、蒙太奇和大仰角、对角线等不稳定构图的共同营造之下,人们看到战争,并进而感到一种变革的力量,这才是影片更想展现的。也正是在此,《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战争场景与此后俄罗斯电影中好莱坞化的战争场景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影片中的冲突是结构性的,而不是外在的视觉景观和调味品。战争所引发的观影焦虑并不来自于血腥暴力和大场面,而是来自于那种深层的斗争性:世界不是和谐的,它充满矛盾和不平等。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与战争片几乎存在着天然的亲和。也正因为此,尽管这部《斯大林格勒战役》因出于斯大林崇拜的鼎盛时期而显示出个人崇拜的印记,诸如对朱可夫的智谋与运筹帷幄含糊其辞,战役的胜利都被呈现为斯大林英明决策的结果。但影片对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呈现仍然是震撼而有力的,每一个画面都几乎要“冲破画框”、喷涌出来。

“解冻”中重构战争片

随着20世纪50年代中期斯大林遭到批判,战争片在“解冻”潮流中被重写。这次重写对于苏联战争片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它构成了此后苏联和俄罗斯战争片的某种范例,直到近期乏善可陈的《毒太阳2》或《斯大林格勒》中,仍然可以看到“解冻”式的残迹。

“解冻”带有十足的去政治化内涵。它借助对于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否定,全面改写了此前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什么来“解冻”呢?当然是人道主义。在“解冻”时期的著名战争片《第四十一个》(1956年)中,美丽的女战士,已经开始被白匪军官深情的蓝眼睛所吸引。战士写不出诗歌,向白匪军官请教。白匪军官真诚地告诉她:“读书吧!”在此,苏联的意识形态正在发生置换,现实内在的“冲突”已经转换为和谐美好的爱情,一切阶级都不重要,爱情可以弥合所有裂隙,人完全可以爱上自己的敌人。于是,爱情开始成为战争片中替代“冲突”的元素,而隐藏在爱情背后的人性及各种普世价值,也开始繁复地纠缠在一起。

20世纪60年代,瓦西里耶夫大获成功的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延续了这一脉络。这部小说被改编为话剧、电影和歌剧等众多艺术形式。在1973年的电影版中,每个姑娘都拥有一段战争“前史”,这些历史无一不关乎爱情。而影片为了刻意强调爱情的神圣美好,将这些回忆爱情的段落呈现为彩色画面,它们与战争的黑白画面形成鲜明对比。在这一时代语境中,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这一历史事件获得重述(《斯大林格勒大血战》1989年),人道主义叙述模式成为其间醒目的变化。这一版本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生活场景和爱情佐料的加入。女兵第一次用枪打死了敌人,伤心地大哭起来。男兵安慰她说:“小傻瓜,这可是敌人。”影片便借助女兵女性的身份表达出两个要点:第一,女兵答道:“我知道他们做了很多孽,可还是觉得难受。”——人道主义可以超越现实的苦难与差异,纳粹虽是恶魔,你依然可以同情它。第二,女兵深情地对男兵说:“我喜欢你……在战场上该说真话。”——爱情被确立为“真实的”,无关爱情的一切——比如为了保卫斯大林格勒而牺牲——仿佛都变成“虚伪的”。在此,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已经遭遇改写,曾经充斥画面的战斗性被置换为爱的表述,人道主义开始作为新的意识形态出现在战争片中。

毋宁说,尽管“冲突”被置换,但这一时期的苏联战争片依然是充满魅力的。一方面,所谓的“人性之美”突破了苏联专制主义对于人性的遮蔽与无视,成为当时针对专制主义颇为有力的批判武器。另一方面,这种人道主义又在战争表述中引发出一种“反战”的和平的美好想象,它坚信只要人类彼此相爱、彼此同情,现实中的一切苦难都将不复存在。这种人道主义乌托邦也构成了《第四十一个》、《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一系列战争片的魅力所在。当然,“反战”其实并非人道主义所独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对于“反战”以及战争的残酷也是毫不讳言的。《斯大林格勒战役》(1949年)中怀抱孩子流泪的母亲便是极好的例子。但人道主义的反战又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反战如此不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呈现战争的残酷,并进而呈现现实中的“冲突”,用以询唤革命的主体,用行动来改变现实。人道主义则提供了一个美好的爱的乌托邦,它告诉人们,爱可以抚平一切。

“后苏联时代”的思想真空

同样是反战话语,前者成立的前提是人们相信自己拥有变革世界的力量,后者成立的前提是爱和人性想象的有效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东欧剧变前夕出现的《斯大林格勒大血战》透露出不同既往的信息——人道主义和爱情的美好想象正濒临崩溃,一种世俗的关于生存的话语正在蚕食脆弱不堪的爱情理想。影片中的瓦夏跟陌生女孩结婚,为的是给女孩留下一张军人领款证。但随即女孩也被征兵,女孩向瓦夏表示感谢,并告诉他自己已经不需要军人证了。在此,与其说东欧剧变前人们的生活日益困苦,生存危机掩盖了爱情,不如说早在东欧剧变之前,人道主义话语便已经危机重重,爱或人性的普世价值已经无法诠释现实生活的苦难。同时,如果认为东欧剧变以及随之而来的全球化能够拯救这种精神危机,那便大错特错了,好莱坞的个人英雄主义并没有给“后苏联时代”的战争片提供拯救性力量,恰恰相反,更深的精神危机正在来临。

或许可以将俄罗斯国产大片《莫斯科2017》(2012年)作为“后苏联时代”的寓言。告别苏联时代的俄罗斯并没有发现“美丽新世界”,而是一举陷落到全球化生物链的底层。第一世界的财团们正在研制新垃圾食品,俄罗斯人的饮食结构正在直接被其操纵,身体正在发生变异。在此,那个上世纪80年代缺衣少食的孩子并没有见证市场与人性,而是见证着人人为自己、弱肉强食的灾难。这种灾难给俄罗斯战争片带来两个不同既往的体验。首先,战争片渐趋好莱坞化,“冲突”和“反战”都被战争场面的奇观化所取代。大场面、血腥、暴力及技术构成战争片的全部看点。其次,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中,人道主义乌托邦不复存在,爱情也丧失了往日的魅力。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后苏联时代”的思想真空。

苏联战争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俄罗斯;军事油画;人道主义精神;精神体现

前言

在苏俄军事油画中,对于人道主义精神进行了很好的体现,而在苏俄军事油画的创作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将这种人道主义精神加以有效的体现,与其和艺术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苏俄军事油画中的人道主义精神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发展至今,苏俄军事油画中呈现人道主义精神的方式主要包括讴歌英雄使命、关注平凡的生命、缅怀战火中的温情、诗化乡愁和直面战争痛苦。苏俄军事油画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对于我国的军事油画创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所以对于苏俄军事油画中的精神进行解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苏俄军事油画发展概述

苏俄军事油画中之所以会将人道主义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与其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的,俄罗斯东正教是苏俄军事油画人道主义精神的起源,东正教有着非常浓厚的人道主义和道德理想色彩,而这些扎根于俄罗斯民众的心中,并且在其民族性格中得到了沉淀,所以对于其艺术创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后来欧洲的思想启蒙运动又进一步影响了俄罗斯的艺术创作,最终使得俄罗斯艺术创作的内涵更加深广,形式也更加丰富。

在十月革命至卫国战争期间,苏俄的军事油画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被作为政治宣传工具的,由于历史的大变革,使得俄罗斯的艺术创作也发生了复杂的变化,一时间新文化形式、新艺术形式不断的涌现,而且列宁也提出关于艺术的论断,强调艺术必须要服务于最底层的民众,所以正是在这种氛围之下,使得这一时期的军事油画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特点。虽然当时的大环境如此,但是苏俄军事油画中的人道主义关怀仍未中断,在这一期间的军事油画中,仍然体现着对于底层群众的关怀及对和平的渴望。在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期间,苏俄美术发生了重要的变革,一系列的美术社团相继成立,艺术思想也异常活跃,而这一阶段的军事油画更加趋向于对于朴素情感的表现,在军事油画中对于普通士兵生活和训练状态进行了展现,但是这也是和平时期人道主义的一个体现,所以这一阶段的军事油画往往都是对于普通士兵的奉献及坚强进行歌颂。

而在卫国战争到苏联解体之前,这一阶段的战争尤为残酷,整个国家面临着深重的灾难,经过不屈的奋斗,苏联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也正是在这场战争中,苏联人民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而这场战争也大大地刺激了苏联的画家们,直到苏联解体前,卫国战争的题材经常出现在苏联军事油画之中,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的创作来抒发着自己的爱国情怀,同时也表达着对于战争的愤怒,比如说普拉斯托夫的《法西斯的飞机飞过之后》以及拉科技昂诺夫的《前线来信》等作品,都表达着这些情感。在卫国战争期间,军事油画作家们对于战争进行了描写,在其作品之中歌颂了苏联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和爱国、献身精神,虽然面临着深重的灾难,他们仍然在其作品中对人道主义精神进行了很好的表达。而在苏联解体之后,苏俄的军事油画仍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并且取得了很多的发展。

二、苏俄军事油画中的精神解读

(一)爱国精神的解读

通过对于苏俄军事油画发展史的回顾,不难发现,在众多的军事油画作品之中,都对爱国的精神进行了很好的体现,苏俄军事油画大都是以战争作为素材,通过对于这些素材的描绘来表达出艺术家的爱国之情,来体现出整个民族的爱国之情。比如说艺术家通过对于英雄的赞美和讴歌来对爱国主义精神进行了很好的展示,这些英雄在战争中承担着拯救国家和人民的责任,为了和平而与敌人不断的抗争,在苏俄的油画作品之中,从来没有停止对于英雄和正义的歌颂。在苏俄的军事油画之中,这些英雄可以是小孩,也可以是老人,还可以是妇女,但是他们都具有同一个特征,那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愿意通过牺牲自我来救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比如说在阿・伊・因戴扎罗夫的作品《狙击手》中,描绘了以为年仅十二三岁的小伙子在胸前挂着一把狙击枪,脸上还有着天真的笑容,但是他同时也是一位战争中的狙击英雄,正是因为对自己祖国的热爱,才使得他在如此小的年龄就拿着枪走向了战场,捍卫民族。

(二)人道主义精神的解读

战争是一场深重的灾难,在战争中,人们流离失所,遭受着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摧残。因此在苏俄的军事油画作品中,还对人道主义精神进行了体现,充分地体现了对于战争中人们的关怀,虽然在苏俄军事油画中有很多关于英雄的描绘,但是也从不缺乏对于平凡生命的关注,所以在苏俄军事油画中,既通过对于英雄的描绘来对爱国精神进行了表达,同时又通过对于平凡生命的描绘来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苏俄的军事油画作家也对这些平凡生命的奉献精神和人性美进行了赞扬。而在苏俄军事油画中出现的平凡的生命大都是老人、妇女或者小孩,画家通过军事油画的创作既抒发了对于他们的人道主义关怀,同时又赞颂了他们的英雄主义和爱国情怀。比如说巴普柯夫的《小护士》,所描述的就是战地医院里一位小护士守护在伤者病床前的景象,从一个护士的角度来对战争中妇女的生活状态进行描绘,充分地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

(三)民族精神解读

在苏俄军事油画之中,还对于民族精神和信仰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绘,比如说萨维茨基的《游击队的圣母》,就将传统文化中的圣母画像的样式应用到了其画作之中,使得军事油画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并且充分地体现了其民族精神和信仰。无论是对于英雄还是平凡的生命的描绘,都无一例外地展现了俄罗斯的民族精神――不屈不挠、英勇奋斗。

三、结语

苏俄军事油画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形式,而且苏俄军事油画作品还对民族精神、人道主义精神及爱国精神进行了有效的展现,军事油画已然是苏俄油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好的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对于许多精神进行了有效的展现。

[参考文献]

[1]李永林.军事题材油画创作的历史启示[J].美术观察,2005,(9):16-17.

[2]杨友成.中西油画艺术的创作背景与现念比较[J].美术界,2013,(1):85.

苏联战争范文第3篇

一、明确历史地图类型是正确提取地图中有效信息的前提

历史地图按不同的标准来划分,存在不同的类型。就高中历史学习与考试而言,一般是按历史地图的内容将其分为综合历史地图和专题历史地图。综合历史地图是以某一历史时期为限,综合反映该时期的自然条件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重要社会现象,既反映该时期的大势,又注明了重要史实发生的地点。专题历史地图则是反映某一历史时期关于自然环境、居民、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等某一方面的专门情况。如政区疆域图、战争形势图、经济分布图、建筑布局图、交通路线图等。许多综合地图实际上是由多幅专题地图融合而成的。

不同类型的历史地图,其图中信息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因而读图关注的要点也不一样。“疆域图”重在要求我们掌握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某一政权和重要的地方行政区域的四周边界及范围,包括课文提及的重要行政区划建置。“形势图”重在要求我们根据其反映的主题观察和分析其信息要素。“路线图”是对历史活动的一种动态表示,我们应根据不同主题把握其侧重点。如进军路线图重在关注军队经过的重要地点、重要战场和涉及范围;交通路线图重在关注相关陆路、水路交通线的起止点(包括经过的重要海洋),涉及的主要城市和国家等。“分布图”主要是有关经济方面情况的地图,我们应在对其全貌有一个基本认识的前提下,结合课文内容记住典型的物产分布地,留心它们与河流等自然要素的关系,并关注由此反映的历史现象。“河流水利图”,如《隋运河图》重在搞清组成运河的各段名称以及起始点连接的重要城市;《关中水利图》等则重在掌握重要水利工程的名称、位置及其连接的河流等。“城市平面图”,大多是古代史上一些著名城市的建筑布局图。对于这类图,首先要搞清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要掌握城市的特色和历史地位。以西汉长安城为例,在布局上,宫殿占据城市的大部分面积,“市”很小,而且位于城市的边缘;唐长安城较之西汉长安城,宫殿比例缩小,“市”移至城市中心区,且“市”与“坊”界线分明。挖掘城市布局的特点,有助于了解经济发展给城市功能带来的变化。

二、理解历史地图语言含义是正确解答历史地图问题的基础

历史地图是用地图语言表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空间状态的特殊形式。所谓“历史地图语言”,是指各种历史地图中的符号及文字说明。历史地图中的地图符号通常有:表示区域范围的经纬度、海岸线、国界线或区域线、河流走向线,表示地理环境的各种小圆圈,表示方向或态势的各种箭头和其他图例规定的特殊符号。这些地图符号在历史地图中往往都具有特定的含义。这正是历史地图和一般地图的显著区别。当我们面对一幅历史地图,至少注意应从三个方面思考:(1)该历史地图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空间状态,包括范围区间、重要地名及相对位置、发展变化的方向或态势,图中使用了什么样的历史地图语言。(2)该历史地图中各种特殊符号(含地名)表达的历史含义。(3)综合图中的地图语言,该图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主题。

现以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47题“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题为例,做一简要的解析:

4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根据图12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中①、②两条界线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图12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东、西边界线的确定。

第一,透过试题标题“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这一历史语言和图中的“德国”、“华沙”、“苏联”等具有历史意义的常规地理信息,我们可以大体判定该图所反映的空间状态应是欧洲的德国、波兰和苏联的疆域变化,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三国疆域变化)应与20世纪的战争密切相关。

第二,该历史地图图标的含义主要包括:“1945年由苏联占领的波兰领土”、“1945年由波兰占领的德国领土”、“①1939年8月规定线”、“②1939年10月分界线”和“③波兰二战后的边界线”,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波兰和苏联三国的边界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三国边界线变化这一历史现象。

第三,综合分析该历史地图,我们可以推定该图所反映的历史主题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德国、波兰和苏联三国边界线发生的变化”。“①1939年8月规定线”实际上就是苏德双方1939年8月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所确定的“分割波兰线”。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一是德国在准备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前,为避免第一次世界大战东西两条战线同时作战悲剧的重演,解除后顾之忧;二是苏联为了打破英法祸水东引企图而力图自保,避免首先遭到德军的攻击,为备战赢得时间。“②1939年10月分界线”就是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后,苏联派兵进入波兰,苏军与德军实际占领区的分界线。“③波兰二战后的边界线”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与民主德国、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的疆域分界线。其变化原因,一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德国战败;二是以美苏为首的战胜国以雅尔塔会议协定为基础,重新确定的德国、波兰和苏联等国之间的边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大国推行的强权政治。

参考答案:(1)界线①:德国准备发动侵略战争;苏联自保;苏德签订秘密协定,分割波兰。界线②:德、苏分别侵入波兰,波兰亡国;德、苏分占波兰。

苏联战争范文第4篇

这是一首歌,一首很久远、熟悉而又亲切的歌曲——《白桦树》。 优美如流水般的吉它声伴着婉转低回的歌曲旋律,演唱风格朴素而简单,几乎一个调子的低诉……凝神聆听,淡淡的忧郁,深深的忧伤,痛楚的爱情,教人浑然忘了周围的一切,让我的心如一下被什么东西揪住了一般疼痛不止。屏息时,早已饱含了满眼的泪水。听着听着,心就如游离一般跟着这忧伤的旋律,走进那片遥远的飘着洁白云朵的天空,走进云朵下那片沉寂幽静的白桦林……。

白桦林,林深树远,树身洁白,树干修直,亭亭玉立,优美雅致,但如此优美娴静的白桦林却总是与一丝丝忧伤相连。

《白桦林》也曾是前苏联的一首民歌,源自乌克兰,是反映前苏联卫国战争的。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就这样深沉地对俄罗斯音乐情有独钟,而从小生活在东北的我更对白桦林有一种深深的渴望与向往,或许源了内心深处某种最敏感的心灵撞击。

在我的记忆中,断断续续保存着关于苏联卫国战争题材的电影,炮火燃烧着家园,洁白的白桦林里穿梭着为了家园而战的苏联青年男女,小伙子是那么刚毅勇敢,年轻姑娘是那么善良美丽,但在战争面前他们不得不流露出一双迷茫而忧伤的眼睛。战争是最能反映人性的,炮火连天下,面临生死离别的爱情也是永远的教人感动。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俄罗斯的艺术家创作了很多反映战争与爱情题材的歌曲作品,比如《小路》、《山楂树》、《喀秋莎》等等,把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给爱情带来的痛苦,用最朴实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让我们记住了这些优美而略带忧伤甚至痛楚情调的歌曲。时光荏苒,不管关于中苏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少摩擦,但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俄罗斯这个民族的歌曲却一直温暖和感动着我们,教人心灵净化。

童年的记忆里,在家乡我爷爷家的院子里,几个快乐而又充满忧伤的知青,用一只手风琴拉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让我第一次听到了那么奇妙、优美的曲子,那也是我平生第一次看到、听到了手风琴这个乐器。在后来深深浅浅的记忆里,关于苏联的歌曲都那么吸引我,无论是在开心的时刻还是心情迷茫的时候,只要一听到这些充满俄罗斯情调的旋律,就如一道道温暖的阳光从厚重的云层中慢慢渗进我的心房,又总像一只温暖的小手撩拨着记忆深处的温情。

人类的善良一定是相通的,不仅仅是这首悠扬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更忘不掉那高亢激越的《伏尔加船夫曲》,在感染于《三套车》的亲切和生动时,也更开怀于那首欢快情调的《红莓花儿开》……,这些为我们中国大众耳熟能详的歌曲无不透露出这个民族朴实、正直、善良的情怀,其悠扬感人的艺术旋律,怎不会如一道道清澈的溪流流进我的心田。

一直就对白桦树情有独钟,端直挺拔的树干,素洁淡雅的品性,在秋的寒风中美得竟像一尊女神。白桦林不仅让我们想像到苏联惨烈无比的卫国战争,更让我们怀念起一份柔美的情感,在电影《这里黎明静悄悄》中,白桦林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个漂亮的俄罗斯姑娘,他们为了捍卫家园,勇敢地投入战争,是战争让她们成长,是战争让她们的爱情熠熠生辉,最后,善良的姑娘在与凶残的法西斯歹徒殊死搏斗中,壮烈牺牲在美丽寂静的白桦林。

特别敬佩这个作者,一个中国人竟能有这么纯真的情感来渲染异国一个亘古的关于战争与爱情的主题,《白桦林》柔美的旋律非常接近俄罗斯歌曲特色,他用低低的音弦,近乎哀伤的情调,共鸣出这样一首纯美的音乐作品,聆听着这样近乎唯美的歌曲,一种凄美、悲壮、崇高的情感冲击着浑身的每一个细胞。男低音和女声的和声唱出了卫国战争的悲壮,手风琴和吉它的伴奏弹出了白桦林超凡脱俗的静谧与安详。

《白桦林》以其凄美的故事内容,忧伤的情调,反映出了一种最平凡又最高尚的情感。在炮火硝烟中演绎的爱情最让人感动,因为它超越了尘世的庸俗委琐,残酷的战争激越着生命的平凡与壮丽,“天空依然阴霾依然有鸽子在飞翔,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是啊,战争过去了,又有谁来记住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听到这里无不教人泪流满面。《白桦林》正是吻合了人们心底追求真善美的渴望,让人的灵魂在经典的朴素中得到完美的升华。

“我带着一身疲倦,从遥远陌生的地点回到了可爱的家园。白桦树啊,依然站立在水塘旁边,她穿着白色的裙子,垂着绿色的发辫。”这是俄国诗人叶赛宁眼中的白桦林。

“我要沿着这条细长的小路,跟着我的爱人上战场……”这是《小路》中那充满了悲伤与不屈的歌吟。

苏联战争范文第5篇

而当我们真正看到影片之后,会发现它与五六十年代苏联新浪潮时期的杰作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第四十一》、《士兵之歌》、《伊万的童年》等影片中浓郁的诗意和悲怆的反思传统,在《斯大林格勒》中虽有一定程度的体现,但没有更进一步的超越,其叙事和主题的力度也在很大程度上被商业目的所削弱了。由这内外两方面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当下战争片创作的革新和依然面对的困境。

战争与电影

战争片是电影史上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它的价值存在于战争这一历史形态对电影这一艺术载体之间的支撑上。二战之后,世界范围内的战争片创作达到,经过长期的积累,已经形成了很多的类型样式,如战斗片、战俘片、惊险片、英雄传记片等,都有各自成熟而鲜明的套路。

但是在今天相对和平的年代里,战争片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一方面是在娱乐至死的环境中,作为渲染残酷质感和破坏力度的战争片很难获得观众兴趣,战争在记忆中找不到印象,人们也就无法进行情感投射;另一方面在于战争片本身的创作瓶颈,不管是宣扬英雄主义精神,还是表达反战主题,都很难在叙事层面上出现新的东西。于是,当下的战争片开始向娱乐屈服,出现了某种类型杂糅的趋势——把自己伪装起来,作为娱乐叙事的背景或某种搀和元素来出现,比如《黄金大劫案》、《厨子戏子痞子》等电影,都与战争有着紧密的关系,但又不是战争片。

相比之下,《斯大林格勒》无疑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战争片,它对战争过程的直接展现、对人性的揭示、对英雄主义的颂扬,都是典型的战争片元素。但是关于这场二战中最惨烈的战役的影片,此前已经有了四部之多,有的是从宏观上营造史诗氛围,有的是从微观上讲述传奇故事。所以,《斯大林格勒》在题材上本身就不具有什么新意,它的突破也只能建立在技术上,也就是制造视觉奇观的噱头。

人性与情爱

《斯大林格勒》从局部入手,通过两支敌对的小分队在数天之间的较量,以及对寥寥几个人物的塑造,从侧面透视这场战争的惨烈。“斯大林格勒”在影片中不仅是一个地理坐标和一次历史事件,更是成为“战争”这一人类现象的象征符号。把影片中的故事放在任何一个战役背景下也都能说得通。

故事的冲突点在于对一座房子的占有和抢夺,苏联军队的大反攻失败,仅有几个侦察兵进入城内,占领了一座楼房,而原本守卫这座楼的德军上尉卡恩奉命夺回楼房。有了这个核心目标,电影就可以坐下来慢慢谈情说爱了。它在剧情上铺展了两条情感线索:一条是六个苏联士兵与楼房里唯一留下的少女卡嘉之间的爱情故事;另一条是卡恩与沦陷区的俄罗斯少女玛莎之间的纠葛。电影在平行叙事中,交替叙述两方的情感发展,间或加入一段战斗场面。在经过几次拉锯之后,矛盾必将达到顶点,最后的问题解决就是影片的。由于影片在文戏部分的表现有些拖沓,对观感的刺激性并不大,只有到了战斗时,才能提起精神。

在这两条线索中,能够明显看到作者的立场。从表面上看,两个故事呈现出爱/性、光明/黑暗、纯真/肮脏、活着/死亡的对比,观众自然会被前者所感动,但是从人性揭示角度来看,后者的力度却要比前者更强,卡恩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质疑,让我们看到了战争对双方都造成的伤害,而玛莎的行为,在生存的诉求面前也是可以理解的。

军事与政治

当然,影片也通过苏联士兵的话语,表达了对卫国战争的反思。苏军上尉格罗莫夫担心自己的部下不是为祖国和斯大林作战,而是为一个女人作战。当他意识到这个问题时,恰恰说明了他的头脑是清醒的。而当他清楚这场战争的荒诞时,他并没有反抗,而是继续执行任务,并在最后一刻用自我牺牲消灭了敌人,这就更是一个悲剧。

事实上,斯大林格勒战役为什么持续如此长的时间,造成如此大的伤亡,与希特勒和斯大林这两位集权人物的精神较量是分不开的。斯大林决不允许这座以自己命名的城市被德军占领,所以命令部队无论如何要守住脚下的每一寸土地,谁若退缩,立即枪毙。所以影片中的苏军小分队虽面对敌强我弱的包围形势,毅然接受了上级的固守命令。而希特勒也坚决要用这场战役来毁灭苏军的意志,即使后来的战役形势发生了变化,他还是命令部队务必夺下斯大林格勒,而错失了很多突围和作战的机会,导致最终的失败。

影片虽没有强调这一点,但是从一个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到创作者有意识的隐喻。卡恩集合手下的部队进行战前动员,他说上帝与“我们”同在,而希特勒就是上帝,就在“我们”身边。但是在画面中,我们分明看到部队的背后墙上恰好是斯大林的巨型雕像。这一颇具意味的构图昭示了战争本质上的非正义性。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弄权者的游戏,而军队只不过是棋子,是“万骨枯”的注脚。观众在看到这个情节时会发出会心的一笑,影片的效果就达到了。

商业与艺术

《斯大林格勒》的结局是典型的商业叙事模式,就像警匪片或西部片一样,敌对双方的首脑人物必定相遇,进行一场最后的决斗。影片中的卡恩与格罗莫夫对峙于阁楼,同时拔起枪射击,双双中弹。(这样的情境我们在《英雄本色》、《喋血双雄》等香港黑帮片中早已司空见惯,甚至在吴宇森的《赤壁》中,也安排了周瑜和曹操进行直接的刀剑较量。)主角人物必定是最后一个倒下,当炮声过后,尘埃掩埋了一切,只留下那个在塔楼上的少女,为生命留下最后的希望。

然而,在观影过程中,我已经给影片做了另一个结局的设定:卡嘉和玛莎都被自己的男人送到了这座无人的塔楼中,当战斗在进行过程中,玛莎步上楼层,与楼上的卡嘉相遇,四目相对时,这两个隶属于不同阵营中的男人的女人,心里会有什么感想?这样的结局可能会传递出更加丰富和深厚的意蕴。但可惜的是,影片让苏军狙击手一枪结束了玛莎的性命,完成了圆满而封闭的叙事,终结了某种更加开放性的结尾。

这便是商业和艺术之间的距离,也许只有一步或一条线的间隔,却是生与死的设定。

写意与写实

战争片是动作片的一种,在表现战争场面时,也便有了写意和写实两种方式。《斯大林格勒》引以为傲的对战争场面的还原,恰恰结合了这两种方式。影片从一开始就从宏观上展现了斯大林格勒的城市面貌,这已经不像是人们所能居住的环境,而是地狱的模样。到处是残垣断壁,炮火仍在蔓延,整个城市弥漫在一种灰黑色的浓雾中,观众似乎能够闻到其中浓烈的火药味,也是死亡的味道。这种如油画式的惨烈场景首先为故事奠定了一个基调,在这种环境下,任何事的发生都是反常的,也是正常的。而在细节上,我们分明看到被炮灰沾染的钢琴、书籍、布娃娃等物件,它们暗示了战前的生活,也就批判了战争的破坏性。

在表现战斗场面时,影片运用声音、镜头、道具等元素,渲染出真实、激烈的战斗状态,观众的心被提止嗓子眼,有一种口干舌燥的感觉。影片运用慢镜头的处理方式,把战斗着的人物的动作分解成可看到的镜像,在动与静的结合中,摄录了从生到死的过程。但同时,这种方法也让人物的动作显得很笨拙,影像有些凝滞,就像电脑上的劣质游戏画面一样,显得机械。

苏联战争范文第6篇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为什么要年年唤起?事实上,越是基本的常识越需要轮番唤起。最早的教训来自春秋时期齐国旁边的鲁国和梁国。

齐桓公为了称霸,下令大家必须穿丝制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一时间全民皆丝,丝价大涨。管仲还特意对鲁、梁二国的商人说:“你们给我贩来一千匹,我给你们三百斤金;贩来万匹,给金三千斤。”于是,鲁、梁二国的老百姓都把丝运到齐国卖了高价,鲁、梁二国国君看到利润丰厚,就要求他们的百姓都去织丝,没人种粮食了。

只一年,两国就出现了饥民,再回头补种粮食,为时已晚。鲁、梁百姓从齐国买粮每石要花上千钱,而齐国的粮价每石才十钱。三年后,鲁、梁不得不服从齐国的霸权。

粮食是命根,国家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时,必然会以粮食来相互制约。粮食的衍生品除了美酒、乙醇,其实还有国家安全。粮食的决定性意义,在战争中显露无遗。

官渡之战,曹操一开始总是输,最后之所以能够以少胜多,最关键的就是他烧了袁绍的粮草。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行军打仗历来以粮为纲,饿着肚子是没法打仗的,烧了对方的粮草,则胜券在握。粮草如此重要,所以,曹操亲率5000名将士前去乌巢,一把火烧了袁绍的军粮,袁绍兵败如山倒。

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个高手,在祁山打了一场粮食战争。《晋书》记载,司马懿赶到上,成功地阻止了诸葛亮的抢粮行动,虽然诸葛亮在祁山附近打败魏军抢到少量粮食,但是没有影响到司马懿主力部队的粮食供应,而蜀军依然缺粮,不得已只好退兵回川。

这是冷兵器时代的冷战,二战后的冷战,粮食一样成为利器。苏联首先用来对付美国。

1948年,苏美矛盾激化,苏联心一横,干脆封锁了西柏林。那里居住着250万居民以及西方占领军,不生产任何食物和生活必需品。美国没有办法,只好在空中运粮的同时,和苏联谈判,最终做出妥协,解除封锁。

30年后,轮到美国挥舞这个绝对致命的武器。

苏联1979年悍然入侵阿富汗,美国就直接停止对苏联的粮食援助,还联合其它国家对苏联进行粮食禁运。一旦苏联沿着所谓的新思维指引的方向进行改革,苏联要多少粮食就给多少粮食。结果呢?苏联解体。

苏联战争范文第7篇

军事迷评选出人类史上十大狙击手。

10.弗朗西斯·皮克汉格顿,加拿大

此人在一战中一共击杀378名对手。

9.卡洛斯·海斯科克

美国最成功的狙击手之一,在越战中击毙93个对手。这是经过确认的,未经确定的击毙数字可能达300。

他的技术来源于小时候的训练,在脑洞老师玩弹弓的年纪,他就背着枪带着猎狗在丛林里打猎了。

在战场上,卡洛斯喜欢在自己的帽束上夹一根白羽毛。从而被称为“白羽毛狙击手”。越南派出一个排的狙击手寻找这位“戴白羽毛的”。并开出三万美元悬赏金。当时打死一名普通美国狙击手的赏金是8美金。

卡洛斯最匪夷所思的射击是子弹从敌人的瞄准镜射入然后击中对方的眼窝。

使用武器:温彻斯特M70步枪

8.张桃芳

史上十大狙击手:中国的张桃芳跻身其列

中国江苏人,在朝鲜战争的上甘岭战役里,用442发子弹,歼敌214名美兵。

张桃芳可以说是一位天生的神,1951年入伍,52年入朝,53年进入一线阵地,一身的本领全是现学现用的。

更神奇的是,他的记录是凭借一枝不带任何光学瞄准设备的莫辛―纳甘步枪来完成的。

在一次与美军狙击手的对决中,对方使用了专门用来狙击的M2重机枪。张桃芳利用美军机枪射击的间隙,突然起身,提枪、瞄准、发射一气呵成。抢在对方射击之前将其击毙。

7.柳德米拉·M·帕夫里琴科,苏联

这位苏联狙击女王在战斗中一共击毙309名德国士兵。颜值也相当高!

她为什么射得这么准呢?有一个线索,她小时候就喜欢玩弹弓。看来练狙击还是得从娃娃抓起。

使用武器:莫辛-纳甘M91-30狙击步枪

6.查克·马威尼,美国

越战美国第一狙击手,一共击毙319人。被称为“冷血杀手”

这位也是神童级的狙击手。据说六岁时就能用玩具枪击中十米外的小昆虫。

使用武器:温彻斯特M70步枪

5.蒂亚斯·海岑诺尔,德国

二战德军第一狙击手,一共击杀345人。而且此人很挑。他认为衡量一个狙击手是否成功,不在于他射杀的数量,而是射杀的质量。也就是说,不但要射杀,还要射杀军官。带着这个思想,蒂亚斯·海岑诺尔在诺曼底登陆中,连续击杀盟军指挥官。使得盟军八次进攻都告失败。

使用武器:6倍瞄准具的K98狙击枪。

4:瓦西里·扎依采夫,苏联

此人是“德军狙击王克星",据说德国狙击学校的科宁斯校长就是被他干掉的。他的故事被拍成了大热电影《兵临城下》。

他击杀数量不是最多,只有250名,但他的影响力很大,比如击杀科宁斯,给德国沉重打击。另外,他训练了28名狙击手,这28名狙击手一共击杀三千多名对手。而且此人还是理论派,出过两本有关狙击方面的手。

使用武器:莫辛纳甘91-30型狙击步枪。

3.尼古拉.雅克里维奇.伊林,前苏联

一共击杀494人。

2.伊万西德.萨连科,前苏联

苏联王牌狙击手,一共击杀了500名对手。

1.西蒙?海亚,芬兰

在苏芬战争中,此人身着全白迷装服,一共击杀542人,此外还用冲锋枪击杀近200人,人称“白色死神”。

这位世界第一狙击手使用的武器是芬兰版的莫辛纳甘狙击步枪。

苏联战争范文第8篇

一、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难以真正体会人在战争中的恐惧、迷茫以及遭遇战争后人内心的伤痛。如何拉近学生和战争的距离,触动他们的心灵,这是课堂开始时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

二、主人公索科洛夫的一生分成了若干个故事,内容庞杂,难以在课堂上一一讲解,因此,本课设计让学生找出小说中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或细节,来自主朗读、发言,自然地去诱发学生的阅读情感,对索科洛夫的人生经历有了更为细致和深刻的感受。

三、重视探究拓展环节。凡尼亚是苏联战后的新一代,在他的身上寄托了作者最虔诚的祈愿:希望孩子能不再重蹈前人的悲剧。联系现实中饱受战争折磨的孩童照片,使学生了解到“凡尼亚”的悲剧依然在不断上演,从而震撼学生的心灵。这是肖洛霍夫写作《一个人的遭遇》的目的所在。

【教学目标】

1.阅读作品,感受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

2.思考文本,了解祈祷和平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走近战争,探寻教学入口

(《神秘园之歌》的音乐响起)(PPT展示内容)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车站,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喀嚓咯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怪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虑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他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教师明确:一个家庭的遭遇,就是千万个家庭的缩影。战争,让人们失去了亲人;但战争,带给人的苦难又何止如此!这堂课,就让我们通过《一个人的遭遇》主人公安德烈・索科洛夫来更深切地感受一个普通人在战争中的命运。

二、细读战争,感受人物形象

1.请同学概括索科洛夫从战俘集中营成功逃亡之后经历了哪些事情?注意表述时按时间的顺序。

参考:成功逃亡――妻女被炸死――找到儿子――儿子阵亡――领养凡尼亚――出车祸(板书)

2.《一个人的遭遇》以曲折的情节给我们展示了索科洛夫的动荡不安、饱受打击的一生。请同学举出一个感触最深的细节,结合文本说明选择的理由。

(学生发言交流,穿插学生的个人朗读,在交流过程中生成以下问题)

问题一:失去儿子后,“我没有哭,我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这是为什么?

参考:与阿拿多里取得联系,使得索科洛夫燃起了希望之光,这是他余生的唯一精神安慰。本是近在咫尺的亲人,再见面时却已是阴阳相隔。静静躺在棺材里的阿拿多里,已经不再是索科洛夫记忆中的样子。只有嘴唇上仍旧保存着的一丝笑意,让索科洛夫认出这具尸体是他的儿子阿拿多里。战争使得他失去了温暖的家和所有的亲人,使得原本一颗对生活充满热望的心一点点的冷去,直至陷入绝望和黑暗之中。哀莫大于心死,眼泪便在心里干枯了。

问题二:遇到凡尼亚后,“我的热泪怎么也忍不住了”,这是为什么?

参考:对凡尼亚的怜悯。五六岁的凡尼亚因为战争成为孤儿,白天人家给他什么,他就吃什么,夜晚走到哪儿,就睡到哪儿。面对这样一个可怜的孩子,怎能不令人揪心流泪?遇到凡尼亚,使得索科洛夫又找到了亲人和家的感觉,他又重新获得生存的意义和希望。因而,曾经枯死的心又再次复活了过来,他的热泪怎么也忍不住了。

问题三:“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这泪水有什么含义?

参考:索科洛夫白天不当着孩子流泪,他有着坚强的灵魂,但一直在梦境中追悔着自己在临别之前推了妻子一把,“直到现在一想起来,心还像被一把钝刀割着似的”,想到再也不能见妻女一面,心中的悲痛油然而生。索科洛夫的苦难来自于战争,但是他的苦难并没有随着战争的结束而结束,即使有了凡尼亚,也不可能彻底抚慰被战争折磨摧残的索科洛夫。战争留给人们心灵的创伤是永久性的,它将伴随着人的一生。

3.教师总结:

同学们的讲述,在我们面前呈现出一个历经战争磨难仍坚忍不拔,饱受生活痛楚仍心地善良的索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

《一个人的遭遇》中令我们悲痛的是索科洛夫在战争中经历的苦难,但是让我们灵魂震撼的是索科洛夫在战后的废墟上重新站立起来的顽强姿态。残酷的战争将人们推入了黑暗的深渊,但是美好的人性又将人们带回了阳光之下。

三、探究战争,体悟作者态度

1.遭遇战争、家破人亡、泪湿枕头的只有索科洛夫一个人吗?

请同学们看相关数据:(PPT展示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人类蒙受空前灾难。战火蔓延到40个国家,有56个国家参战。在抗击德意日法西斯的战争中,双方动用军事力量9000万人,其中苏联2200万人,中国有4.5亿人卷入战争。

据不完全统计,二战中死亡者共达5500万人。这是历次战争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其中苏联死亡2700万人。卫国战争中苏联人以每个家庭牺牲一个成员的代价,打赢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有人为国捐躯,所有母亲都有丧子之痛。

明确:看完这些资料,我们发现小说虽然只讲述了一个人的遭遇,但却概括了所有苏联普通人在战争中的命运。索科洛夫的形象是在战争中的“人”的代表,是艺术作品中的典型形象。它是一个民族在战争中的遭遇,也是世界上所有的“人”在战争中的遭遇。

2.小说的结尾处,凡尼亚挥动一只粉红的小手向我告别,刹那间,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我慌忙转过脸去。……这儿最重要的是能及时转过脸去。这儿最重要的是不要伤害孩子的心,不要让他看到,在你的脸颊上怎样滚动着吝啬而伤心的男人的眼泪。对此,你怎样理解。

参考:凡尼亚是战争孤儿,无法理解别人的同情和怜悯。然而,孩子越是天真可爱,就越发显出战争的残酷罪恶。“我”包括一切有良知的人都会坚决地不想孩子看到经历战争的人的眼泪,不想让孩子们纯真的心灵蒙上战争的阴影。小说的结尾处实际上是作者在抒发虔诚的心愿:呵护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还给孩子们和平的天空……

四、控诉战争,祈祷和平降临

肖洛霍夫希望孩子们能够远离战争,拥有和平,这个美好的愿望如今实现了吗?

时至今日,世界上的战争仍然没有停止,仍有儿童重复着凡尼亚的不幸命运,甚至还有着比凡尼亚更为的不幸的孩子们。

(PPT展示图片)

1.巴格达的小男孩透过炮弹炸开的墙壁看着外边,可是,曾经温馨的家已经没有了。

2.在逃亡的路上,面对着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巴士拉小女孩的眼中充满了恐惧。

3.12岁的阿里・伊斯迈尔在简陋的巴格达医院里同死神作斗争。前一天夜里,一颗导弹从天而降,他成了孤儿,而且满身伤痕。

4.巴格达一间停尸房内,一位母亲抱着儿子的尸体痛哭。她的儿子在一起美军军营附近的自杀性爆炸事件中丧生,另有11人也死于非命。

问: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些照片想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