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陵十二钗副册

金陵十二钗副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金陵十二钗副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金陵十二钗副册范文第1篇

1、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晴雯的判词。

2、晴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首,贾宝玉房里的四个大丫鬟之一,虽是丫鬟,但在宝玉房里过得千金小姐的生活。红学中普遍评价她有林黛玉之风。她长得风流灵巧,眉眼儿有点像林黛玉,口齿伶俐,针线活尤好,曾为宝玉病补雀金裘。

(来源:文章屋网 )

金陵十二钗副册范文第2篇

关键词:红楼梦;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

刚刚结束的高考作文试题,又无一例外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热议。其中北京地区的试卷微写作部分有一个可供选择的题目为:“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来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此题共占10分,要求以180字左右来完成。

应该说,此题的设计还是有一定的新意与难度的。众所周知,《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为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以如此大的分值进入高考语文试卷,说明命题者对这部名著作为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高度认可。但同r,大家也知道这部作品是包含谜团最多、争议也最多的作品,至今仍有大批专家、学者在进行着皓首穷经般地研究,不少问题仍众说纷纭,令人莫衷一是。考题要求考生以花来陈述此红楼四美及原因,相对那么多红楼悬案来说,难度不是很高;但是相对于一般的读者和高中考生来说,还是很富有挑战性的。

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四人,在《红楼梦》中的身份地位、性格特征、叙事作用,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林、薛、史三人是与贾家关系最为密切的亲戚,为小说男主角贾宝玉的姑表或姨表姐(妹)弟(兄),她们同为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人物。香菱本与贾家无任何关系,她是甄士隐的女儿,本名甄英莲;幼年被人贩子倒卖,后遭薛蟠强抢,才改称作香菱,并成为薛蟠的侍妾,一直没有地位,为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的人物。如果说林、薛、史为大家闺秀,香菱恐怕连小家碧玉都称不上。在作品中,她们四人的性格差异很大。林黛玉娇柔任性,清高孤傲;薛宝钗典雅娴熟,安分随时;史湘云爽利阔达,放任不拘;香菱则痴玩稚拙,天真无邪。相同的是,她们均为宝玉所说“清净洁白”的一类。

根据书中的叙述和描写,如以花来来比拟她们四位,薛宝钗是最显明而易讲的。第六十三回,怡红院 “群芳开夜宴”,宝钗抽到的一签上画牡丹,题:“艳冠群芳”,旁有诗说“任是无情也动人”。牡丹素有“国色天香”之誉,盛开时雍容华贵,清香四溢,不摇而丽,无言而媚;正与宝钗雍容有度、淡远宁静,不以物喜、不以物忧的品格相应。对此说,几无争议。对史湘云当以何花相比,便有不同说法。同在怡红院 “群芳开夜宴”一回,湘云掣出的一签上画海棠,题 “香梦沉酣”,旁有诗说“只恐夜深花睡去”,故有人以海棠比附湘云。但第六十二回有最能体现湘云性格的一段故事――史湘云醉卧芍药茵,她酒醉而眠于石板之上、芍药树之下,粉脸潮红、青丝散披、肌肤微露,花瓣浅埋。以此著名场景,又有人以芍药花来称史湘云。据《本草》记载:“芍药犹绰约也,美好貌。此草花容绰约,故以为名。”此花朵大色艳,妩媚多姿,又名为“娇容”“余容”(《名医别录》),还有人将之推为“花相”(花中宰相)。史湘云舒朗大气的性格,正与此花的特征相吻合。

从香菱的名字来看,应该拿菱花来比附香菱。但是,也有人认为应以莲花来称香菱才对,因为她的原名叫甄英莲。第五回对香菱的判词是:“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图册上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这里的“一株桂花”,是指夏金桂;“莲枯藕败”是暗示香菱将来的命运不济,“根并荷花一茎香”是说菱花作为一种水生植物是和莲花共生的,与莲花一样的美丽脱俗,其实质亦是暗指香菱的两个身份:英莲和香菱。但依曹雪芹的初始设想,香菱应不是莲花,而是和莲花共生的菱花。

莲花,也叫荷花、芙蓉、芙蕖,是我国水乡最常见的多年生草本花卉。莲花以其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在中国文人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花中的君子”。就此意义而来,很多人以为应以芙蓉花来称林黛玉。第六十三回怡红院 “群芳开夜宴”,林黛玉伸手掣出一枝芙蓉,上题“风露清愁”四字,另有诗说“莫怨东风当自嗟”。但问题并非如此简单。第七十八回,宝玉于晴雯夭逝后,痛撰《芙蓉女儿诔》一文来进行哀祭,文内以黄金美玉来比喻她品质的高贵,以冰晶雪莹来比喻她心地的纯洁,以星辰日月来比喻她智慧的光华,完完全全是将晴雯视为芙蓉花神,此似乎就与拿芙蓉花来称林黛玉产生矛盾。在红学理论中,有“晴为黛影”之说,即把晴雯看作是林黛玉的影子,故有人以为宝玉的《芙蓉女儿诔》表面是在赞晴雯,实际是在赞黛玉。还有人以为,晴雯是木芙蓉,即为合欢;林黛玉是水芙蓉,即荷花,两者和而不同,也可备一说。

林黛玉是倾注曹雪芹心血最多的一个奇绝形象,也是深得历代文人墨客喜欢的一个文学典型,在她身上寄寓着我国古典文化的内在神韵与文人精神。因此,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又不是仅荷花就可比附尽的。在第一回所写的神话世界里,林黛玉的前世不是花,而是草,是一棵修炼成精可以化为人形的仙草――绛珠草,有人说其就是灵芝草。林黛玉所居住的地方叫潇湘馆,这里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种满了翠竹。第二十三回,众姐妹搬进大观园的时候,林黛玉亲口说自己最爱些竹子;在第三十七回大观园起诗社时,她又被封了 “潇湘妃子”的雅号。竹,青翠直立,重节有信,被古代文人视为“岁寒三友”“四君子”之一。只不过,绛珠草、竹均不是花,而属草或其它了。

金陵十二钗副册范文第3篇

关键词:适度;质;量

一只饥饿的小老鼠遇到了一只盛满大米的米缸,看着白花花的大米,小老鼠兴奋不已,每天跳进跳出,想吃就吃,但是缸里的米一天天减少,缸口与米的距离一天天拉大。当小老鼠所能跳过的高度低于缸口与米之间的距离时,它没有摆脱米的诱惑,仍跳进缸中享受米的滋味,但就这一跳,使小老鼠在吃完缸中的米之后,困毙在缸中。

俗话说:“物极必反。”这个故事说明,任何事物都必须保持其一定质的数量界限,虽然在一定界限内,量的变化不会改变事物的质,而一且超出这个界限,量的变化就会引起质的变化。在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任何事物都有个“度”,只有使事物保持特定质的量的界限,才能不断促进事物发展小老鼠的悲哀就在于没有把握好能够跳出米缸的“度”,以至于最后一跳,误了卿卿性命。

这就是我们说的适度,适度是指事物保持其质和量的限度,是质和量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认识事物的质,才能在实践中掌握适度的原则。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内,事物才能保持它自身的存在,超过了特定的范围,就会向对立面转化。

世间万物皆有度:

就说国画中的“留白”,要表现的东西并不需要完完全全地显示出来。留一点白,留下的是无尽的意蕴、无尽的遐想、无尽的回味。鱼游水中、只需画出鱼的游与水草的摇摆即可,至于水,留下的宣纸上的空白处便是水之清的最好表现。诗歌中常用的“隔”的手法,不过于直白,只是在所要表现的思想和情感上罩一层“轻纱”。虚实之度的把握,使得诗歌的语言富有了表现力和美感

适度体现在人生的方方面面:

古人云:“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是说饮食要有度,不能饿到极点或者渴到极点才去吃喝,也不能吃的过多喝的过多,摄入的营养也要适度,低了,人会因为营养不良无法工作学习,高了,营养过剩人会生病。过度害己伤身。

工作学习强度要适度。低了,无法完成任务,高了,诸如“头悬梁,锥刺股”一样地学习,又会透支精力,使人累倒,进而无法再工作。期望值要适度。太高了会因无法实现而丧失信心。太低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理想目标要适度。标准低了,变成短期目标。高了,成了空想。

爱是好的,爱让人类得以延续,让生命得以成长。但爱是要讲原则和方式的,爱要有度,超过这个度,爱就会变成一种伤害。比如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其实是葬送了孩子的未来。

不过,其中学问最大,最难以把握的就是为人处世的适度。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对晴雯的描写。晴雯,作为宝玉房内四大丫环之一,她锋芒毕露,待人处事偏激,处处树敌,最终在大观园的检查中,有人在王夫人耳边煽风点火,王夫人是以晴雯太过美丽、举止不端的罪名将她赶出了贾府,但若不是她平时待人处世不懂得把握尺度,太过偏激,太过直接,不顾别人颜面的做法,又怎会招致祸端,落得个悲惨死去的结局?

同为宝玉房内四大丫环之一的袭人,与晴雯却是另一个极端。袭人做事举止得当,待人处事总是谦恭有度,无论对贾母,对宝玉,对园内众位小姐,甚至对下面的小丫环,她都是处处为别人考虑,因此就连王夫人也对她另眼相看。只是,她谦卑过度以致没有自己的原则。

悲晴雯,待人太过尖锐以致丧命;叹袭人,待人太过圆滑以致失去自我。她们都没有把握好一个“度”,以让自己安然无事又能保持自我。这是两种不同的悲剧,其根源却是一样,让人叹惋,让人深思。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意思为事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招致侮辱;对待朋友太过烦琐,就会被疏远。

金陵十二钗副册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译作注释;释源;深化;追加

1、引言

译作,特别是文学翻译,常有译注。译注或是对罕僻地名、人名、文化背景略作解说,或是对译文处理加以交代,以方便译文读者阅读理解。我国资深翻译家王忠亮指出,在文学翻译作品中,每当涉及原作的文化风俗、历史背景以及语言表达特点等问题时,译者常在“引用”“替换”的同时做某些说明,这就是所谓的“译注”。译注是由译文读者与原著之间的文化差异产生的必然现象,同时又是丰富本国语言、固定外来新词的有效手段。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各国之间语言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译注作为对原作信息内容的补充,愈发起着重要的作用。好的译注不仅能对作品的表达起补偿作用,使读者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原著,获得同原著读者一样的艺术感受,更能让读者直观地了解被译介国家独特的文化和观念。译注的重要性早就引起中国译介研究者的关注。1991年,王忠亮就提注释的作用可分为:释源、深化、追加三种形式。强调注释不仅能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更是文艺美学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文将通过对《红楼梦》伊藤漱平译中译注实例的分析,对这三种形式进行具体讨论。

2、释源

王忠亮所说的释源,是指对原著所述的文化风俗、历史背景、特有事物等的解释,对原文同译文的语言表达方面的差异所做的处理说明,对原著所引外文的解释等。众所周知,《红楼梦》这部作品是中国古典文化艺术的瑰宝,其中蕴含极为丰富的的文化内容。作品场面浩大,涉及历史典故无数。可见,要向外国读者介绍这样一部复杂的作品,不加适量的译注是不可能做到“尽责于原作,尽责于读者”,使译文读者感受到同样的艺术效果的。例如:

例1.《红楼梦》第九回:好,你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我不能送你了。

译文:なによりのこと。こんど塾へいらっしゃったら、それこそいまに月の居で桂を手折りなさるわけですものね。ではわたくし、もうこのまま失礼してお送りしませんから。

这句话是林黛玉对贾宝玉说的。“蟾宫折桂”这一成语,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科举考试时代用以比喻“应考得中”的。对于例1,伊藤漱平在进行直译的同时,在章回文末对“蟾宫折桂”注解如下:「折桂とは科の人合格をいう。桂は木榍・肉桂の。晋のが良にげられ策第一に及第したとき、わが身を桂林の一枝に比してった故事(『晋)に基づく。如果少了这个注解,译文读者不仅难理解这句成语的真正含意,更不可能从中把握说话者的心理感受。

例2.《红楼梦》第六十一回:凤姐儿道:“……又道是‘苍蝇不抱无缝的蛋’。虽然这柳家的没偷,到底有些影儿,人才说他。

译文:熙のいいますには「……それにまた『割れ目なしの卵にはも寄らぬ(火のないところには立たぬ)のもある。あの柳の内さんも盗みこそかなかったにせよ、やはりどこか後ろ暗いところがあって、そんな判が立ったものにいないわ。

例2伊藤也采取了对原文语句进行直译的方式,不同之处在于,为了让读者对原文有更深刻的理解,译者在译文旁边又加上了意义相近的日语谚语“火のないところには立たぬ”。这一添加让读者真正理解了话语的含意,同时也让读者领会到原文的语言文化特色,可以起到丰富译文语言的作用。

3、深化

对原著中采用以语音,词汇特征为修辞手段的地方,须以创造性替换手段予以复制并加注阐明(有时也可以直接括注于该现象之后)原文的“言外之意”、“潜台词”须加译注以点破与指明。这就是王忠亮所指的“深化”作用。

《红楼梦》原作中从人名到地名,从诗歌曲赋到对联谜语,无一不通过语音或词汇特征为修辞手段的,因此译作中相关的译注就随处可见。如第五回中的“金陵判词”,即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所看到的金陵十二钗、副册以及又副册上的十四首带画的诗词。这些诗词巧妙地运用了隐喻、典故、双关、字谜等修辞格来暗示人物的命运和故事的结局。伊藤漱平在处理这些文字时,多采用直译加译注的方法。日语中汉字的使用,为《红楼梦》的日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像藏字和拆字诗这样的双关诗词,译者在译文中只要保留原字就可以起到传达言外之意的效果。然而,日语中的汉字字形虽与中文的差异不大,然而发音却相去甚远,为了让译文读者更深入的了解作品的内容和原文作者的良苦用心,伊藤还是在译文后面加上了详细的注解。

正册第一首“玉带林中挂,金簪雪中埋(玉は林にかかりて,金钗は雪にうずもる)”句中的“玉带林”反过来正是“林黛玉”三字的谐音。“金簪雪”中的“雪”谐音“薛”,“金簪”则是“宝钗”之意,用以暗指“薛宝钗”。正册判词十中“桃李春风结子完(桃李、春にをむすばせつ)”句“李”、“完”正谐音“李纨”。伊藤译中所有的双关语都采用了直译的做法,即译出双关在句子中的一层意思,而舍弃双关语暗示人物的另一层意义,其直接损失就是人物的难以辨别。从判词的作用来看,这是一个极大的损失,为了挽回这一损失,译者只能采用加注的办法,即前一句加注“薛宝钗と林黛玉とを合わせみんだもの……の前のと中の林にかかった玉、雪(薛と同音)に埋もれた金钗は、それぞれ黛玉と宝钗とをあらわす”。

以上例子在译出原著特有人物及其命运际遇的同时,加注做了某些解释说明,对于表现原著人物的特征,塑造其形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日本的出版物对文字要求严格,处理周全,对日文汉字的发音尤为重视。考虑到读者的阅读方便,译作中对难度的汉字以及固有名词、专有名词等都尽量标注读音。然而,这些注音充其量也只不过是日语汉字的音读音,如果没有加注的说明,译文读者无法实现对故事情节的展开真正意义上的“深化”理解。

4、追加

王忠亮所指的追加,是指对原著的创作特征补加必要的说明,对原著的内容矛盾之处予以订正等,这是文学翻译不可推卸的责任。严格说来这种注释已不属于表达的范围,而是译者对原文的认识。在《红楼梦》的译注中,体现这一形式的注释,我们比较多见的是译者对《红楼梦》版本差异的解释。

据统计,《红楼梦》的版本多达十几种,伊藤漱平先生选哪本为翻译的底本,并没有在译本中明确表明。但从他的译注中,我们可以知道,他在翻译这部作品的时候,参考了很多版本,包括甲戍本、庚辰本、戚本等。《红楼梦》伊藤漱平译,第一回译注二“なにをあくせく……常ならじ:このはいわゆる「甲戍本にのみられる。……”第一回注二三“やがて玉……命名され:この所原文「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甲戍本より入した。……”第七十二回注三“半月、校本原文「半年は庚辰本によったもの。いま戚本の「半月にった。”译者根据其他资料补充上去的译注,对于译文读者研读该作品时了解作品的版本特征和创作背景相当有益。

译作注释的首要功能是信息功能,通过在译作中添加注释,不仅可以丰富语言表达,更是传播异国文化的有效手段。对于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来说,译注的丰富,不仅让读者能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容、情节的展开,更能从译注中了解到很多源语国的历史文化特色。译注作为一种对原著的理解表现手段,势必反映出译者的语言和文化修养水平。因此,为了做好译注,译者应该深入培养自己的文化修养内涵,在深入研究原著的同时,对不太熟悉的事物应作出必要的考证。并权衡主次轻重,选择出应该进行注释的部分,以恰如其分的词语进行表达,是原著的真是面貌得到清晰的展现。

参考文献:

[1]刘士聪,《红楼梦》翻译研究论文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宿久高,论日本文学译作中的译注问题(J),外语学刊,2012(1)

[3]伊藤漱平,红楼梦,(M)东京:平凡社 1994

[4]王忠亮,关于文学翻译中的注释问题(J)外语学刊,1991(2)

[5]康东元,日本近现代文学翻译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金陵十二钗副册范文第5篇

关键词:香菱学诗 悲剧命运

在《红楼梦》中,香菱学诗是作者曹雪芹着墨不多却可“一笔多能”的精彩情节之一。它没有宝黛爱情的缠绵悱恻,也无十二金钗的争奇斗艳,更无大观园里的热闹喧阗。然而,香菱学诗的淡中有味却在于,它不仅能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曹雪芹的诗学观及诗学思想,也为我们展现了众多红楼儿女多元化的性格侧面,尤可注意者,它也向我们传达了香菱这一艺术形象所蕴含的悲剧意义——这,也恰是作者匠心独运的所在。

香菱,本名英莲,谐音“应怜”,为姑苏阊门外乡宦甄士隐之女,在小说第1回,被癞僧指为“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元宵观灯失踪后,被拐子连卖两次,初卖与冯冤,继而卖之于薛蟠,终引出人命官司。在小说第16回,小说借平儿之口补述香菱“竟与薛大傻子作了房里人……,那薛大傻子真玷辱了他。”此后,关于香菱的重要情节,除了第48回香菱学诗之外,尚有第62回“呆香菱情解石榴裙”,香菱与众丫头因斗草而污裙,宝玉为之解围,并寄以同情。在第80回中,香菱被夏金桂易名为“秋菱”,因屡受夏金桂之折磨,终酿成干血之症。

香菱学诗一节是香菱在红楼大观园里演绎的一个重要情节,也是揭示香菱命运悲剧的一个重要侧面。我们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试作分析。

首先,从香菱学诗本体而论,香菱学诗主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步,香菱拜黛玉为师,并将黛玉的垂教视为自己的“造化”。第二步,香菱博览群诗,读诗,品诗。第三步,香菱三次作诗,终于梦中得佳句。按照林黛玉之教授方法,香菱首先应读王摩诘之五言律一百首,继而须读杜甫的七言律,然后是李白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以此为基底,再将应玚、谢灵运、阮籍、庾信、鲍照等人的诗作一一读后,如此便能很快地掌握作诗的门径。在此期间,香菱废寝忘食,学思结合,且不时地与黛玉交流读诗心得,所以就有了香菱品诗、论诗的精彩片段。香菱第一首诗写得很粗糙,用语浅显,无法打开思路,正如黛玉所说“意思却有,只是措辞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要她“只管放开胆子去作”。香菱之第二首诗虽不像前一首那样笨拙,亦能放开胆子创作,但却因“过于穿凿了”而脱离主题,将吟月之作写成了“句句倒是月色”的附会之作。经过两次的失败,香菱更加潜心琢磨,苦思冥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香菱白日间虽未能做成,却于梦中得佳句。其第三首诗是这样写的: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红楼梦》第49回)

较之于此前二首,大观园众人对此诗的评价有了明显的提高,“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该诗首联,以“精华难掩”起势,既咏月,又喻人,托物言志,一语道出了香菱于恶劣的处境中才华难掩,脱颖而出的光芒。窃以为,“绿蓑”、“红袖”二句是香菱隐指自己独守空闺,思念夫君薛蟠的写照。末句“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是她发自内心盼望呆霸王早日归来,夫妻团圆的呼喊。又如小说第62回,写香菱与芳官、蕊官等小丫头玩斗草游戏时,曾因她失口说出“夫妻蕙”而被众丫鬟嘲弄说:“你汉子去了大半年,你想夫妻了?便扯上蕙也有夫妻,好不害羞!”,此例亦为明证。也许,与大观园众儿女的诗作相比,香菱之诗作水平尚远不能与之相媲美,但,退一步而论,今之学有所得已是此前的香菱可望不可及的了。香菱苦志学诗,其“苦”主要通过宝钗之视角折射出来。只见“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茶饭无心,坐卧不定”是香菱学诗时的最佳写照。香菱与宝钗作伴,同吃同宿,香菱之苦,宝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因此,香菱没日没夜地苦学也被宝钗认为是“呆子”、“诗魔”、“自寻烦恼”,一句“呆香菱之心苦”暗示了香菱工诗之艰难。

回溯中国古代文人的兴衰际遇,确曾有一大批诗人、词人难以摆脱“诗工命穷”的悲哀。宋代诗人叶茵说:“近来何事倦于吟,岂是因吟误却身。此道自来多冷淡,郊寒岛瘦少陵贫。”在叶诗中,虽仅提到了苦吟诗人孟郊、贾岛和杜工部之困顿人生,然而,无可否认的是,自古工诗命穷者,不独男子,才女工诗的结局往往也与佳人薄命联系在一起。如,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明万历年间才女冯小青,南宋女词人朱淑真等。这三位女性皆善于工诗,且命不平顺,尤其值得注意者,三者在爱情婚姻生活上皆流离坎坷,郁郁而终。诗工命穷的悲哀固然源于诗人外在客观条件的制约,但也与他们个人的工诗传统不无关联。南宋爱国诗论家刘克庄曾言:“诗必穷而工,必老始就,必思索始高深,必锻炼始精粹。”又说:“诗非达官显人所能为,纵使为之,不过能道富贵人语。世以王歧公诗为至宝丹,晏元献不免有腰金枕玉之句,绳以诗家之法,谓之俗可也。故诗必天地畸人,山林退士,然后有感触,又必与其类锻炼追琢然后工。”凡此表明,不经历一番穷困潦倒,贫困凄凉,很难创作出好的诗篇。红学评论家朱作霖先生有言,“独念香菱一生,无一顺遂,其后虽亦居正,而卒以产亡,天何遇之苛耶!以是知诗之不宜工也”,此语正是对香菱工诗命穷发出了深深地惋惜。

其次,从香菱判词及整体命运遭际而论,香菱学诗是曹雪芹刻画其悲剧命运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香菱居于金陵十二钗副册之首,《红楼梦》第5回揭示其判词:“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判词前有配画:“画着一株桂花,上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首联“根并荷花一茎香”,隐寓“香菱”之名,意为菱与莲同生池中,同根而生,亦谓香菱即是原来的英莲。香菱曾有言曰“不独菱花,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第80回),此句也恰切地暗示了香菱之名的来历。颔联“平生遭际实堪伤”一语是对香菱一生悲剧命运的总评。“自从两地生孤木”二句意指自从薛蟠娶夏金桂为正室之后,香菱受尽夏金桂百般迫害,最终惨死。配画中“水涸泥干”喻指香菱生存环境的险恶,具体而言,即指她在薛蟠的夫权与夏金桂的夹缝中求生存的非常之艰难。香菱是不幸的,在那个封建宗法制度无处不在的时代,她身为呆霸王薛蟠侍妾,毫无身份,毫无地位,按照王熙凤所言,“那薛老大也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但是他娶了香菱没半月,“也看的马棚风一般了”,不当一回事。由此可见,香菱此时已然成为了薛蟠习以为常的,这,也是封建姬妾制度在香菱身上留下的烙印——即使没有夏金桂,香菱的悲剧也早已注定。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香菱又是幸运的。她出身诗书官宦之家,早年辗转被卖的遭遇将她推入了无可逆转的命运漩涡之中。若依此循绎,香菱的余生也只能如蝼蚁般屈居于薛蟠之下,没有追求自由的权利,没有独立的人格,更何谈自己的兴趣爱好,吟咏性情!然而,仍是在同样的环境之中,作者曹雪芹安排了一个薛蟠因故远游的机会,遂使香菱得以获得暂时性的身体和精神的解放——一直怀揣着诗人梦想的美香菱得以入园,与大观园的脂粉香娃们诗酒唱和,雅集欢会。对于一个缺乏诗书素养而又独守空房的寂寞而言,诗词吟唱的高雅情趣此时此刻也成为了香菱悲情人生中梦寐以求的调味剂。在香菱拜师之际,她对林黛玉道,“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探春要请香菱入海棠诗社之时,香菱说,“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顽罢了。”由“造化”、“羡慕”之语可见,香菱对那些有着深厚诗书素养、生活在大观园中的年轻人的生活是何等地歆羡!何等地渴慕!即此而论,香菱学诗不仅符合作者的创作意图,也是香菱悲剧人生中之势在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