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格言大全

教师格言大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教师格言大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师格言大全范文第1篇

时间不像花朵,谢了还会再开;时间不像燕子,冬天去了南方,春天又会回来;时间不像太阳,晚上走了,但早上又来了;时间不像……时间是一支笔心,用完了,只能丢弃,不能再出墨水了。经过了小学,我已用完“笔心”的八分之一,迈向新的中学生活。在这短短的七天里,我百感交集,心中有许多说不出口的感受。

军训,是对学生受益非浅的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提高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深入了解和深厚的感情。今次的军训,我收获了许许多多,同时也失去了在家里玩的时间,正所谓“挨一拳头学一着”,我觉得也是值得的。

一开始军训时,大家都不熟悉军训的规矩,所以做的马马虎虎。军训完之后,大家都回到寝室去睡觉了。只有我们班还要逗留在教室里。回到教师,大家都垂头丧气的,也许是因为今天做得不好,被教官骂了一顿的缘故吧。大家只见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句格言,说:“大家知道‘形成于思毁于随’是什么意思吗?”大家都在叽里咕噜,似乎明白了似的。老师有点着这句格言,说:“大家明白就好,但是你们今天的表现就‘毁于随’了。我们做什么事情,第一,要认真;第二,不要随便。做事情随随便便能做好吗?只有认真做,不随便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得精。明白吗?所以下次军训一定要认真,不随便。给一个好印象给教官,明白吗?”大家都觉得老师这翻话说得头头是道,所以大家异口同声的说:“明白!”经过了这次,我明白了军训要认真,不能搞小动作、开小差,要听从教官的命令,这样才做得精、做得好。

教师格言大全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学课堂 文化气息 文学 诗词

数学新课标实施以来,数学教学得到了很大改观,但课堂气氛还是比较严肃、紧张,充满压抑感,学生厌学情绪普遍存在。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主动学习,仍然是广大数学教师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教学中,若能恰当地引用诗词,使数学课堂多一些文化气息,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陶冶情操。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数学知识文学化

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确实抽象,这也是数学的一大特色。但是,将数学知识与诗词结合,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创造优美的教学情境。

对称,数学的一个重要术语,是指图形等在运动变化中保持的一种不变形。它与文学中的“对仗”有相似之处,在讲解对称时,借助“对仗”来说明,可达到更好的效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王维的诗句,明月——清泉,松间——石上,照——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非常类似于数学上的对称。清初女诗人吴绛雪作有一首辘轳回文诗: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全诗共十个不同的字,描绘了一幅风吹水动、花香暗浮的夏日图。妙的是诗的上两句倒着读过来就是诗的下两句,可谓数学上标准的对称。

极限,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古人以“一尺木椎,日截其半,万世不竭”来说明。近来,徐利治先生引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来描绘,可谓妙绝。

仰角、俯角,是指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可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联系。……

应用题,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其实,在我国的数学宝库中,有许多以诗词形式出现的数学题目,讲相关内容时,如能将它们引入教学,可为课堂注入生机,令数学多一份亲切,令教学多一份趣味。

略举一例:

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二倍增,

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顶层几盏灯?

这是明代数学家吴敬编著的《九章算法比类大全》中的一道题。

解:各层倍数和:1+2+4+8+16+32+64=127。

顶层的盏数:381÷127=3(盏)。

二、教学语言文学化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利用专业术语向学生介绍数学概念、抽象化的定理、法则外,如能恰当地运用诗词点缀数学课堂,既可启迪思维,又能增加情趣,有时还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具体地说,学生刚接触题目,未弄清题意,不知如何求解,正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分析时,抓住问题本质,解决主要矛盾,好像“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想了许久,终于有了头绪,却又不能使问题彻底解决,还要继续思考,犹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陷入困境,感到困惑,努力后得出新的思路,教师可配以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对某一问题想了许多方法都未能求解,不经意时,偶尔得一法,使问题顺利完成,就像“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或“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经过反复思考,问题终于解决,心情舒畅,兴奋不已,则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

三、激励评价文学化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烦恼和挫折,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思想教育加以疏导。若用平淡无味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说教,就显得平铺直叙,缺乏激情和感染力,也就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说服效果当然不好。反之,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若能适时地引用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带有格言警句性质的诗词进行教育,学生不仅乐于接受,而且还能增强说服力。

例如:当学生学习不刻苦时,教师可用诗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或“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来勉励;学生在取得成绩沾沾自喜、骄傲自大时,可用名言“谦受益,满招损”或“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来提醒。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实现新课标要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让我们构建充满文化气息的数学课堂吧!

参考文献

教师格言大全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西方习语 文化差异 男女地位 饮食文化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R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200-01

一、引言

每一种语言的发源都经历过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由于东西方的地理位置不同、气候各异等影响,各族自身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等方面的习语偏向会有所差异。习语是人们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是语言的精华,是民族个性和各种修辞的集中体现。习语主要包括成语、典故、谚语、格言、俗语、俚语和歇后语等,通过对英汉习语对比学习,我们不仅能了解不同文化中语言的民族性特色,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

二、中西方习语中男女地位的差异

中国是几千年的古老国家,受着儒教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看似社会分工的问题,实际上却是对妇女活动的限制,古代的中国还要求女人要遵从“三从四德”。女性处于“无权地位”,天生低人一等,并一度成为被社会藐视、贬低的对象。因此有了这样的一些习语,如: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女子无才便是德;娶到的媳妇习到的马,任我骑来任我打;九个姑娘不如一个跛腿男人。

古代西方的女性地位和中国的差不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女权主义者的推动下,现代女性的地位在西方国家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The wife is the key of the house”(妻贤一家兴),“He who does not honor his wife, dies honors himself”(不尊重妻子的人就是不尊重自己);“A good wife makes a good husband.”(妻贤夫自良);“A good wife and health is a man best wealth.”(贤妻和健康是男人的至宝),这些习语都充分地表现了女性在西方国家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三、中西方习语中饮食文化的差异

中国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中国是一个很注重吃的国家,中国人讲究菜的色、香、味、形。中国人饮食主要是以大米、面食为主,由于地大物博,人口分布广,各个地方的人都会有不同的口味:酸、甜、苦、辣、咸。因此在民间流传着“煮饭要放米,讲话要讲理。”“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同时,中国的饮食习语中还有喻人喻事的作用。比如说一个人是“老油条”,是指他是一个阅历丰富、世故、圆滑的人。“吃醋”在中文里的另一个含义是指忌妒。如果想表达一个人性格泼辣,可以称她是“小辣椒”。

西方人的饮食主要是以面包和肉类为主,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他们会制作牛扒之类的大块肉,但他们非常注重食物的营养。如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Better an egg today than a hen tomorrow.(今天一个蛋,胜过明天一只鸡)。西方人的习语中也有暗藏喻意的习语,如a big potato是指重要人物;an apple of one’s eye是指掌上明珠;in the soup是指陷入困境。

四、中西方习语中价值观的差异

中国千百年来受佛教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以中庸、明哲保身为特点的处世哲学,主流文化价值观是和合精神。中华民族自古就注重和谐,崇尚“天人合一”、“顺应自然”。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与人为善的民族,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在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主张亲仁善邻,协和万邦。这在汉语的习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 “知足常乐”、“ 一箭易断,十箭难折”、|“生死有命,宝贵在天”等。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主流是为自我满足而奋斗的精神,西方文化张扬个性,强调维护个人利益,注重独立自主发挥个人潜力,强化个人权利意识。个人主义是一切行为的准则,自我实现是人生的最高需求和目的,独立是实现自我的最有效手段,人权神圣不可侵犯,是实现自我的保障,他们性格外向、坦率,崇尚独立,富有冒险精神,遇到问题时他们通常不会立即放弃,而是常说“I'll try”,这在英语的习语中也有相应的表现,如 “Go Dutch“(AA制),“stand on one's feet” (自食其力),“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 (一鸟在手胜过双鸟在林)。

五、结束语

本文从男女地位、饮食文化、价值观三个方面分析了中西方习语运用的差异,可以看出,习语是人们在劳动实践和认识世界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思想结晶,它能明显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我们只有了解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才能深刻理解英汉习语的涵义,并正确运用,在交际中才不会造成误会。

参考文献

[1] 王利,谚语中的中国古代女性文化透视,兰州学刊,2006.12。

[2] 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中国翻译,1999,(3)。

[3] 金瑞德,刘建民等,中国历史成语故事大全[M].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8

[4] Sweetser E.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M]. London and NewYork :CUP,1990.

[5] Jennifer Seidle, W. Mcmoredie, English Idioms (fifth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教师格言大全范文第4篇

盼望着盼望着,同学们愉快的寒假也快到啦,不过在寒假之前最重要的还是期末考试,学校为同学们召开了期末动员大会,共同阅读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关于初三中考动员大会学生代表发言稿四分钟范文,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初三中考动员大会学生代表发言稿四分钟范文1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学校召开期末考试总结表彰大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教师向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同学表示亲切的问候!向在这次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班级和同学表示热烈祝贺.

同学们,紧张的期考试已落下了帷幕,优异的成绩见证了同学们的不懈努力,也见证了老师们辛勤的工作。学校为你们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而感到高兴,也为自己付出的劳动有所收获而感到欣慰。

同学们: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听到了你们琅琅的读书声;我看到了中午刚吃完饭,大家又放弃了休息的时间,争分夺秒地坐在教室里专心致志地听讲;课后,很多同学更是放弃了看电视、玩耍的时间,用于复习功课,这是何等可贵的学习精神啊!

教师们,你们辛苦了!你为了提高你的学生学习成绩,你常常披星戴月、挑灯夜战。有些老师的孩子还年幼,年幼得还在学走路,可是我们的老师没有时间去照顾,把更多的关心和爱,给了我们的学生我常常夜深人静时还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园丁精神?这就是一种最有力的诠释。像这样爱生胜过爱子的教师,我们学校很多,如:李春秀教师,熊小教师,卢嗣宏教师,李雪松教师,杨冬梅教师,田宏军教师,汤冬梅教师等等。同学们,请用热烈的掌声来表达对这些优秀教师的敬意!

最后祝全体师生学习进步,工作顺利,牛年大发,新年快乐

初三中考动员大会学生代表发言稿四分钟范文2把握今天的奋斗,才能赢得明天的精彩。期末考试脚步的临近,让学生们的紧迫感日渐浓厚。范文大全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期末考试动员讲话范文的相关材料,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助。

同学们!离期末考试只有20天的时间了,时间对于我们来说相当紧迫,所以同学们要以期末考试复习为重心,以期末考试为中心,以争取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为目标,把必须要做的事情和可做可不做的事情清楚地分开,安排一个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抓紧时间,认真复习,努力提高复习质量。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妥善安排复习计划,注重复习效果。

复习是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学习 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复习不单是机械的重复,而更应包含者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平常学习好一些的同学应该利用复习之机夯实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力所能及的,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加大复习的力度重在知识的迁移、在训练能力上下功夫。做到触类旁通、举一返三,使自己在学习上再上新层次,进入更高的学习境界。机不可失,时不待我,原来基础较差的同学应充分利用期末复习的时机,狠抓基础,查漏补缺,做到复习到位,消化到位,宁可学少点,也要学好点。在复习中不但要听懂,更要会做,不但会做,更要做得规范,防止水过地皮湿,一问三不知,更防止吃夹生饭。

复习过程中,由于时间紧,科目多,任务重,同学们定然会倍感压力,遭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那么我们一定要保持自信、乐观和沉稳的心理状态,坚持信念,勇往直前,避免出现心情浮躁、无所适从的状况。时至今日学什么,如何学?应理清思路,克服心理障碍,排除内外干扰,集中精力,用期末考试的成绩来验证自己的学习行为。

当然,我们在抓好期末复习的同时,每一位同学应一如既往的遵守好学校的一日常规,常规纪律是搞好学习的前提保证。常规更是育人的明确尺度。在这期末复习最紧张的时刻,需要提醒同学们的一点是:学习是以时间做保证的。我们不主张搞马拉松式的疲劳战术。劳逸结合,注重提高复习效率是期末复习应该注意遵循的原则。我们必须跟着老师走,尽可能地达到老师的复习要求,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自己的复习节奏,尽快进入一种积极的、平稳而有力的、富有效率的复习状态中。我们要在这为数不多的复习时间里,尽力弥补平时学习中的遗误和不足,把复习内容落实到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上!

同学们,我们有着高远的志向,我们都有理想的大学,我们选择了读高中,选择高考之路,就意味着要拼搏,要奋斗,要吃苦,要全力以赴,奋战到底!期末考试是我们迎接高考和实现理想过程的一部分。期末考试是一个学期以来教和学的总结,是对同学一学期来工作和学习的一次检阅,是我们评价同学们一个学期学习情况的重要依据,通过期末考试可以反思学习过程,发现学习问题,研究学习方法,进而改进和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质量,以达到我们师生共同进步的目的。这是我们高中阶段的第一次真正的大考,全市统考统改,是对我们高中学习的第一次重大检阅,考好了,就证明你成功了一步,你就会更有信心迎接未来更多的挑战,家长会为你感到骄傲,会对你更有信心,老师会更有工作的动力和热情;这也是我们迎接高考的第一次重要历练,是我们积累成功经验的重要机会,就让我们的成功人生从高一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开始吧!

同学们,你做好准备了吗?你下定决心了吗?你咬紧牙关、发下狠心了吗?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让我们勇敢起来,勤奋起来,向青春的天空发出我们的最强音:全力以赴,奋战到底,顽强拼搏,永不放弃!

祝同学们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

初三中考动员大会学生代表发言稿四分钟范文3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上好

首先,我要感谢各位领导,能给我在这里发言的机会。其次,我要感谢11、12班的全体同学,因为是你们不懈的努力,在第二次段考中取得了优秀成绩,才使我有机会站在这里。

前不久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潮,仿佛让我们从夏天直接进入了冬天,中间那个令人神往的金秋,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秋天结束了,但老师和同学们的汗水与辛劳,在冬天里硕果累累。通过这次考试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成绩优秀的同学和成绩有明显进步的同学,你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父母证实了你们的孝心,向老师证实了你们的尊重,向同学证实了你们的努力。但冠军毕竟只有一个,受表彰的只是少数人,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我们更多的是要从他们的成功中对照和反思自己的差距,看一看我们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习目标是否明确、学习方法是否得当、学习的效率是否高效。当我们已经意识到了差距,我们就要奋力追赶,希望在下一次表彰会上能够看到你们灿烂的笑脸。

在高三备考会议中,我们敬爱的何校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的意思是,我们现在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我们应该小心谨慎,坚实的迈好每一步,这样才能使我们取得辉煌的成绩,最后事实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其实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开弓没有回头箭。高一是我们的起点,起点的好坏对我们将来能否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迈好这坚实的一步。段考只是一个加油站,在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中有许多次大大小小的考试。一次考试并不是句号,更不是人生的全部,关键是我们要从中得到经验和教训,在此我想对同学们提出几点意见:

一、要自信。自信是我们进步的基础,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启明灯,只要别人地里的庄稼长得好,你就别埋怨老天没下雨。

二、要立志。路有多远,脚不知道但心知道。没有理想,我们的学习就像小船失去了方向,所以我们首先要确定奋斗的目标。

三、要吃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请相信风雨过后会有彩虹!

四、要讲究学习方法。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从经验中找到前进的动力。

五、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昂首做人,低头做事,埋头读书,抬头看路,主动求学。

以上五点就是我对大家提的意见,在这里我还要特别强调的是“学习效率”,我们知道效率和时间是成反比的,没有较高的学习效率,我们就要比别人多付出一倍甚至两倍的时间,这是学习中最忌讳的事。怎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呢?关键就是要静下心来,一定要做到专心致志,不要在学习的同时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谁都明白,可还是有许多同学在边学习边听音乐。或许你会说听音乐是放松神经的好办法,那么你尽可以专心的学习一小时后全身放松地听十分钟音乐,这样比带着耳机做功课的效果好多了。在母校七十周年校庆来临之际,怎样做到即为母校献礼又能在期末统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是我们现在所面对的重要问题。我相信每一位同学都能摆正两者之间的关系,正确的安排好自己的时间。

大家都知道,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

可以改变自己。希望同学们从暂时的喜悦沮丧中走出来并及时调整自己,为期末统考早做准备。我坚信:你们的青春会因你们的不懈努力而绽放!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初三中考动员大会学生代表发言稿四分钟范文4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很荣幸作为学生代表站在这里发言。这次考试,我们每一位同学都经受了失败、痛苦和成功的洗礼,得到了磨练、反省和升华自我的机会,这正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考试失利的同学也未必是坏事,失败是一支清醒剂,是不断成功的动力,即使我们一百次跌倒也要第一百零一次爬起,因为我们正处在人生攀登的山腰上,还有很长的路等待我们去开拓、创造。

态度决定一切。有这样一句话:“当我冷眼旁观时,生命是一只蓝色的蛹;当我热情相拥时,生命是一只金色的蝶”。学习也是这样,当你把学习当作自己成长发展的需要时,才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当你把学习当作是一种负担时,学习就是一种痛苦。谁愿在一片郁闷和痛苦中学习呢?

或许一次次的努力,仍然是未能如愿的成绩;或许带给心灵冲击的不仅仅是努力与结果的反差;或许在无人知晓的时刻,坚强或委屈的泪水曾在心中流淌……而令人佩服的正是这样一种而令人佩服的正是这样一种挑战自我、永不言败的精神。

我们要从暂时的喜悦中走出来,从暂时的沮丧中走出来,胜不骄,败不馁,宠辱不惊,卧薪尝胆,及时调整自己,为下一次考试早作准备。有这样一句格言:“在人生的道路上,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吧,只是别忘了赶路”。

有人说,高三是一片广翰无垠荒凉死寂的沙漠,高三人则是一群洞穿腹地寻找幸福之家的跋涉者,需要承受烈日的纸晒炙烤,干渴的煎熬,风沙的击打,迷途的恐惧。然而我们不怕,因为一路上会有太阳和行星做伴,一路上会有老师的叮咛和鼓励,会有父母的关怀和爱护,会有朋友的帮助和支持。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共同去求索。育新的希望,去谱写新的辉煌!大海再辽阔,挡不住鸟儿奋飞的翅膀;高山再险峻,挡不住勇士脚步的丈量。同学们,如果把高中三年比作是一场400米比赛,此刻我们已经完成了其中的6分之5,在剩下的66.67米处,我们应该拼劲全力向终点冲刺了。让我们点燃激情的火把,擦亮智慧的神灯,其实幸福就在我们的脚下,希望就在我们的手中;坚持你的方向,握紧你的拳头;就让努力成为我们对成功的最好注解,就让汗水成为梦想花开的有力见证。

初三中考动员大会学生代表发言稿四分钟范文5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国旗下发言的题目是《一路走来,期待绽放》。

风来了又走,花开了又落,又是一秋繁华!时光飞逝,不经意间,本学期的学习即将结束,我们也即将迎来了期末考试。

自古以来,考场上少不了的二字,便是诚信。“诚信做人、诚信考试,绽放属于自己的色彩”,说出来就像是天经地义一般平常。诚实守信是每个学习者所应遵守的准则。自古以来,读书人都是以节操为本,以诚信为基。我校学生更应该传承民族美德,树立道德新风,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

诚信如此重要,我们更应倍加珍惜,如果仅是为了相对漂亮的分数,或是逃避一时的难堪,而选择自欺欺人在自己的回忆里失去了绽放自我的机会,岂不可惜?

也许有些同学的考试成绩不是太如意,可是即使自己的成绩不理想,也不要在考试中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我们应当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做一个诚信的人!赢要赢得别人心服口服,即使输也要输的坦坦荡荡。虽暂时不能绽放成绩,那可以选择绽放我们的诚信之花。

如果你想在考试中作弊,想在考试中投机。那么我想试问,你将会拿着通过丢失自己的尊严而得到的高分去炫耀吗?还是捧着那通过违背自己人格的而拿到的荣誉去讥讽别人的诚信!在那短暂的虚伪谎言下,所有的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生命不可能在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你只会在其中堕落之后再堕落,如同吸食着,一点一点的吞噬你自己的精神你自己的人生!那你的人生也会随之凋零。

教师格言大全范文第5篇

关键词:做人;德育;抽象继承法

中图分类号:B82-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6-0069-007

真正的哲学家关注道德和道德教育问题。孔子就是一位道德哲学家和教育家,中国历代大哲无不如此,道德本体论即是中国哲学的本体论。近代德国古典哲学的创立者康德把“实践理性”作为自己哲学体系的核心,其本体论旨在由宇宙本体回归道德本体。当我们打开冯友兰著作的时候,扑面而来的是哲人气息,有关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作为哲学家兼教育家,冯友兰早年的一些散论、演讲和在清华大学担任教学行政管理职务时的一些文牖、报告,广泛涉及了中学教育、大学教育、学术独立、办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就教育思想来说,他论及了智育和德育,而德育是其教育思想的主旨和核心,尤其在“贞元之际所著书”即“贞元六书”中,与此相关的议论充满在字里行间。

冯友兰的德育思想与其哲学思想紧密交融,形成了其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既是其哲学思想的主旨,也是其教育思想的本体。

一、“做人”、“教人”与“化人”

冯友兰认为,在生产家庭化的社会里,教育制度以家庭为中心(如把塾师请到家里来),而在生产社会化的社会里,则以社会所设立的教育机关为中心。他用工厂比喻近代化的学校,认为自工业化时代以来,“因为学术界细密分工,所以教育制度,亦须工厂化”,“所谓教育制度工厂化者,即集合许多有专门知识、专门技术底人在一起,合力以教某种学生,用一句不十分好听底话,即合力以制造某种人才”[1]265。他之所以认为这句话“不十分好听”,因为他用“制造”取代了“培养”,把人才说成是“制造”出来的。由“工厂化”的学校“制造”出来的人才其实就是专家,近代的学校便是“制造”这种专家的场所。然而,教育毕竟是以人为中心的,“人师”不能等同打铁匠,“专家”也不能仅仅是加工出来的机器或部件。正是针对这一情形,有人抱怨新式学校只会传授知识和技能,至于做人的道理即道德教育严重缺失了。“在这种工厂化底学校里,传播知识固然还没有什么困难,但关于道德修养方面底事,这些工厂化底学校,既不能有一个‘人师’为中心,则学生在这一方面,完全得不到什么益处。他们因此认为,这种学校毕业出来底学生,只知道要做事,不知道要‘做人’。”[1]269-270 “有许多人说,现在底教育,只教学生知识,不教学生‘做人’。”[1]349他们认为,学校就是知识贩卖处,教师就是知识贩子,这种工厂化学校毕业的学生,只知道“做事”——只有知识,不知道“做人”——缺少道德。“做事”的教育是智育,“做人”的教育即德育,智育的目的在于教学生如何“做事”,德育的目的在于教学生如何“做人”。

对于“做人”这两个字,冯友兰赋予了自己独到的解释:“照这个名词的最高底意义说,做人是说人必须有一种道德品格,可以使他能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可以使他‘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弗为’;可以使他‘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可以使他‘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如孟子所谓‘大丈夫’者。”[1]271这种做人的尺度正是儒家“圣贤”的标准,凡夫俗子是难以企及的。其实,人之所以称为“人”,只是相对于动物而言。“‘做人’亦是宋明道学的名词。孟子有一句话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即是人之所以为人者。一个人若照着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去做,即是‘做人’。”[1]349也就是说,人若不照着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去做,而只照着人之同于禽兽者去做,那就不是“做人”,而是做禽兽了。“照着人的定义去做,即是‘做人’”[1]350,此为冯友兰对“做人”一词最平实然而又最深刻的界定和理解。

冯友兰指出,按照人的定义“做人”的人,仅仅靠工厂化的学校是无法培养(“制造”)出来的,“因为这种道德底品格,并不是可以‘教’成底”,“工厂化底学校对于学生‘做人’,并非无所帮助……不过我们要特别提明者,即一个人的‘做人’,并不是他的学校所能完全负责底。因为学校不过是一小社会,在它之外,而又超出它之上,还有社会。社会对于人底影响,是更大底”[1]270-271。故而,冯友兰不仅把道德教育看成是学校的事,更看成是全社会的事,从而引出了“化”的概念,“化”即教化之“化”、化育之“化”。如他说:“说到‘做人’,我们可说,‘做人’并不是可以教底,至少并不是可以专靠教底。一个人所处底社会,对于他的品格,有决定性影响。这种影响我们称之为‘化’。一个人的‘做人’,不靠‘教’而靠‘化’,至少可以说,不大靠‘教’而大靠‘化’。”[1]270学校毕竟是社会的一部分,这种“化”,对于学校教育来讲,就是良好的校风,“所以一个学校,亦有其风尚,即所谓校风是也,一个学生的动作言谈,都是受他的学校的校风影响”[1]270;对于社会来讲,“化”就是良好的社会风尚,“在以社会为本位底社会中,人更易受所谓风尚的支配”,“在以社会为本位底社会中,‘化’的力量比在以家为本位底社会中大得多”[1]273。这是说,“教”是学校的事,主要是指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化”是学校和社会共同的事,主要指道德的陶炼和养成。“化”就是教师身体力行的无形感化,是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熏陶浸润,是健康良好的社会风气的潜移默化。这种“化”的功能恰是杜甫诗中所描述的那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自然神奇效用,“化”的目的正是为“做人”培育出肥沃适宜的道德土壤。

“教化”本来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固有的范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冯友兰把他分而析之后又赋注了新的内涵。学校教育无疑以知识教育为主,但兼有“化”人的功能即道德教育的作用,不过,人的道德修养主要还要依靠社会的教化。一个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说到底是“社会化”的结果,社会是铸炼人格的大熔炉,“社会化”便是冶炼的全过程。可见,冯友兰的这种德育理念是一种大教育思想,学校教育便是大教育系统中的一部分。学校教育为“有形的”教育,社会教育为“无形的”教育,“化”就是这“无形的教育”的同义词。冯友兰说:“我们现在太注重有形的教育了……有形的教育固然是不可少的,但所谓教育者,却并不只限于此。另外有一种无形的教育。这种教育,并不靠学生读书、听讲,而只用另外一种方法,使学生潜移默化,改过迁善,而不自知。大概关于知识方面的教育是非用有形的教育不可的;至于关于道德方面的教育,若专靠有形的教育,恐怕是不能有什么功效的。‘声色之化民末也。’这是一句老话,但却是一个真理。严格说起来,我们不能只‘教’人,使他成为道德底;我们还‘化’人,使他成为道德底。”[2]146

如何“化”人?冯友兰认为“化人者”身教应重于言教,因为“为师者”的行为对学生的感化作用是语言不可取代的。例如孔孟程朱陆王,他们在政治和社会上的出入进退,以及辞让受予,在道德操守和品格行为上都表现出其人格魅力,“他们所以能‘化’人者,是他们的这些行为,并不是他们的‘语录’”[1]272。不可否认,一部好的“语录”可以给人鼓舞和信心,但如果作“语录”者说到做不到,或者只会说不会做,或者说得好听做得难看,再或者说人话不做人事,那么,“语录”再好,只能适得其反。由此可见,冯友兰开显出的德育思想,乃是一种超出学校教育的以社会为师、以力行为范的大教育、大德育理念。

二、道德标准与德育目标

德育的内容为道德教化,道德教化的目的是“做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然而,道德行为何以可能?何者为道德的?道德教育的目标又是什么?等等。围绕着这些问题,冯友兰厘定了道德行为的标准,设定了道德行为的目标,并以此形成了其德育思想中一而贯之的心路脉络。

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又称为“尊德性”和“道问学”,二者构成一副对子。《中庸》说“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宋代的朱熹据此声言二者并重。然而,这里毕竟有一个孰先孰后以及哪一个更根本的问题,由此产生的矛盾就是“做人”与“做事”的矛盾,即“德性”与“事功”的相悖,也即“义”与“利”的冲突。王阳明认为二者是一回事,没有必要把“尊德性”与“道问学”相分,“尊”是尊做人的道理,“学”是学做人的道理,“道问学”到头来毕竟归于“尊德性”。实际上,王阳明是对的。中国传统知识体系中缺少分门别类的科学认知体系,知性的教育是几乎没有的。但到了清代,清初的顾、黄、王、颜和乾嘉年间的汉学家们刻意把二者区分开来,并将考据训诂看成“道问学”的不二法门。其结果,无论宋儒还是清儒,都没有把德性与知性、道德与知识、德育与智育相分殊,因而失之笼统、差之含混。

冯友兰在“贞元六书”中,反复给道德做了界定,基本精神就是强调道德是一种社会规律。正因为道德是一种社会规律,那就与注重自然规律的近代科学知识体系相区别了;正因为道德属于必须遵循的一种社会规律,社会人的道德行为就自然成为一种可能的行为了。冯友兰说:“道德的性质。一个社会组织,如欲存在,其分子必须遵守某些规律。如一个社会组织的分子,皆守此规律,则此社会组织,即是一个健全社会底组织……这些规律,即是所谓道德。”[3]392人是组成社会组织的“分子”,任何一个这样的“分子”都不可能脱离社会的组织而单独存在,也不可能摆脱社会的规律而随心所欲。“道德是所以维持社会存在的规律。在一个社会内,人愈遵守道德底规律,则其社会之组织必愈坚固,其存在亦必愈永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尊重道德底国风,与中国社会的组织的坚固,与中国民族的存在永久,是有密切关系底。”[2]325这里,他明确指出道德就是专司维持社会存在的规律,并把中国社会的稳固、中国民族的长久归功于中国人的“尊德性”。据此,道德行为的标准也就要看它是不是能“维持社会存在的规律”了。他说:“什么是道德。社会是许多分子所构成者。人即是构成社会之分子。一个社会,如其存在,其中分子必须遵守一种维持社会的规律。其依照这种规律的行为,就是道德行为。”[2]274“凡是某种社会,必须有某种规律,这个某种社会的分子,必须遵守这些规律以维持这个社会的生存。”[2]275

冯友兰在对道德和道德标准的界定中所使用的“社会规律”一词是个近代社会科学的术语。他在《新理学》中还结合中国传统哲学范畴进一步深化对道德内涵的挖掘,指出中国古典哲学所讲的“道”,其中就有“道德”的含义。他说:“所谓道之一义,是人在道德方面所应行之路。社会之理所规定之基本规律,以及道德之理所规定者,均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应行之路。所以社会之理所规定之基本规律,以及道德之理,旧说亦谓之道。”[1]105就此意义而论,道德就是“人道”,“人道”即社会之道。

由此,冯友兰特别强调道德的社会性也就是人的社会属性。如说:“凡道德底行为,都必与尽伦与尽职有关。所谓道德者,是随着人是社会的分子而有底。”[1]546“道德必与社会有关系。如果没有社会,也就没有道德或不道德的问题。”[2]274-275这即是说,一个孤立的个人,无所谓道德不道德,“像鲁宾逊飘流在荒岛上,那里没有社会,他一个人随便怎么做,都没有关系”[2]275。道德是社会的人在社会交往关系中形成的一种规范,“纯粹个人的事就不会有道德问题,所以我们可以说,道德是根本不能分为公私的”[2]277。道德行为是能够维护社会、国家和个人利益的行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道德的标准就是“仁”与“义”,那种不仁不义、自私自利或利己害人甚至是既不利己也要害人的行为,显然是不道德的。

冯友兰还分析了道德与理性的关系。他接过孟子的话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即在其是理性底。”这里,他运用了西方哲学范畴点明了孟子话中似明而未明之理,从而把人与禽兽之间的标志性的区别在话语表达上明晰化和科学化了。他进一步指出:“如社会组织,道德底规律等,出于人的道德底理性。科学技术等出于人的理智底理性。人之有文化,证明人是理性的动物。”[1]352在康德那里,科学理性多半为“经验理性”,而道德理性则多半属“先验理性”,人不能给自然立法,但人完全可以给自我立法,这就是康德的“绝对命令”。“道德理性”与“理智理性”正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尊德性”与“道问学”之辩应当辩明的重要差异之处,但宋明儒都没能把它说清楚,至冯友兰运用西方哲学的分析方法始,终于把它说清楚了。他用此种方法进一步分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其有道德底理性,有理智底理性。有道德底理性,所以他能有道德底活动。有理智的理性,所以他能理智底活动,以及理智的活动。所以说人是理性的动物,可以包括人是政治底动物。”[1]351“人是政治的动物”本是亚里士多德的话,亚里士多德的原意是说人必须置身于国家组织中通过政治活动显示人的存在。然而,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并不在此,而在人有理性,即荀子所说的“有知”。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这是说人与动物的差别就那么一点点,但这一点点却是根本性的,那就是君子能够一贯保存的道德属性或“道德底理性”,即“仁”与“义”。就动物本能来说,在“饮食男女”上人与动物无异,饮食为了个体的生存,男女为了种族的繁殖,这是无所谓道德的。但是如果只考虑自己的生存无视他人的生存,只为本族的繁殖而不顾他族的绝种,这就与动物无异了。由此,孟子所讲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是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这就是道德理性有与无的区别。故而冯友兰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其有道德底理性,有理智底理性。”

动物的自然属性,加上人特有的“异于人以外底别底动物的性质”即道德理性,就是人的定义。“照着人的定义去做,即是‘做人’”——上文已述,冯友兰认为德育的功能就是“化人”,让人在潜移默化中践履“做人”。人有小人、君子、贤人和圣人之分,因此,“做人”也有不同的目标。冯友兰依此把做人的目标分成四个层次,这就是他的“四境界”之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觉解”,依“觉解”的不同而进入不同的境界,依境界的不同划立出不同的道德修养的目标层次。

首先是“自然境界”。所谓“顺才而行”、“率性而为”,即“行乎其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这是一个无觉解的境界。即使在道德事功方面干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业,也是无觉解的。所谓“觉解”就是自觉、觉醒和理解。在冯友兰看来,原始人的境界如此,文明时代的大多数劳动者的境界如此,既使工业化社会的底层人民的境界也是如此。我们可以把冯友兰所说的自然境界中人的道德称为“原始道德”,即依凭质朴率真的人性自然而为,他们不知也无需知何为道德、为何道德和道德何为,只是在不自觉的状态中顺应社会规律行事,这里只有自然的自由,而根本没有意志的自由。其二是“功利境界”。冯友兰说,在此种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为利”的。“所谓‘为利’,是为他自己的利。”[1]499在自然境界中的人,有时也是为利的,因为动物都是为利的。但是动物为利是出于本能,完全是自然而然无觉解的,即“浑沌”的。与动物的本能和自然境界中人的在“无觉解”和“浑沌”状态下“为利”的根本不同,功利境界中人的“为利”完全是有觉解的,即自觉、自愿、自为和主动的。尽管在这一境界中的人可以干出功在天下、利在万世的大事业,但这只是结果,其目的和出发点却是自私自利的。也就是说,功利境界中人的行为其动机与行为、目的与结果完全可以相反。其三是“道德境界”。在此种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行义”的,义与利是相反的,也是相成的。冯友兰在这里发挥了孟子的“义利”之辩,认为求私利的行为是“为利的行为”,求公利(社会的利)的行为则是“行义的行为”,前者属于功利境界,后者则在道德境界。道德境界中人对于人性已有觉解,“他了解人之性是涵蕴有社会底”,认识到社会的制度及其道德和政治的规律,“人必在社会的制度及政治底道德底规律中,始能使其所得于人之所以为人者,得到发展”[1]500。因此,其义行也是自觉、自愿、自为和主动的。孟子所说的那种“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人,应该属于道德境界中的人。其四是“天地境界”。立于天地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事天”的。他不仅了解社会的“全”,还了解宇宙的“全”,他是全知“大全”或“道体”的人。这种人,不仅知人、知性,也知天。这种人,“不但对于社会,人应有贡献;即对于宇宙,人亦应有贡献。人的行为,不仅与社会有干系,而且与宇宙有干系。他觉解人虽只有七尺之躯,但可以‘与天地参’;虽上寿不过百年,而可以‘与天地比寿,与日月齐光’”[1]500。孟子所说的那种能养其“浩然之气”、“至大至刚”的人和那种具有“良知”、“良能”的人,其修行多半已进入了天地境界。

可见,天地境界是一种精神境界,也可称为宗教境界。它包含了道德境界,却超越了道德境界,是一种超道德的境界。冯友兰自己解释说,如按照中国道学家的观点,他所说的道德境界,乃为仁义境界,他所说的天地境界,实为道德境界。这是说,他所称的道德境界属经验道德的层次,他所说的天地境界属超验道德的层次。或者说,天地境界是理想的道德目标,道德境界是现实的道德目标。冯友兰的德育目标,其事在道德境界,其志在天地境界。他指出,在道德境界中的人,对于人生的规律,尤其是道德的规律,有较深的了解。了解了这些规律都是在人的“性分”以内,遵守这些规律即叫做“尽性”。而在天地境界中的人则不同,他了解了这些规律不仅是在人的“性分”以内,而且是在“天理”之中,遵守这些规律,不仅是尽人道而且是行天道。同样是道德的行为,同样是行仁行义,在道德境界中的人需要做出一种特意的取舍、选择,即须“有一种努力”,而在天地境界中的人,其行仁行义“至大至刚”,“他有最深的觉解,以‘游心于无穷’”[1]576,不须一种特别的努力。这种“游心于无穷”的“觉解”,近乎一种本能,是那般地自然自为——“他固然亦是‘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但他如此并不是出于一种特别有意底选择,亦不需要一种努力。”[1]576由此,冯友兰区分了贤人与圣人:前者为贤人,后者则为圣人。他说:“所谓贤人是指在道德境界中底人,则说贤人与圣人的不同,在于生熟的不同,则是大错底。贤人思而后得,勉而后中。圣人不思而得,不勉而中。这是由于他们的觉解的深浅不同,而不是由于他们的练习的生熟不同。”[1]641因此,冯友兰所说“道德境界”中的人有一种道德责任,负有一种“应当”的自我立法,犹如康德说的那种“绝对命令”的自律;而“天地境界”中的人则无所谓自律和他律——“心中有一太极,物物各有一太极”,物我、天地同于太极大全,此在之处是“至善”的境界,皆为自由意志,无需任何道德律令,这就是中国儒家的“圣人”境界,即“圣域”。冯友兰认为,德育的最高目标就是要求人们去做“圣人”:“在道德方面,及理智方面均完全底人,即是圣人。照着圣人的标准‘做’者,即是‘做人’。”[1]355

做圣人的标准,绝不是高不可及。邵雍曾说,“圣人,人之至者也”,本意指的是人中修行最高者和不可超越者。冯友兰解释说:“人人之至,即是人之至。照着人之至去做,即是‘学’。”[1]350圣人原来是可以学做的。孟子说“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说“途之人可以为禹舜”,王阳明说“满街都是圣人”,这都是把道德理性向道德实践的一种拓展,其实是旨在把道德贵族化向平民化的引申——这正是冯友兰德育思想中不可忽视的“正眼法藏”。

三、 “抽象继承”与“道德传承”

1957年1月,冯友兰发表了《中国哲学遗产的继承问题》一文。这篇文章发表之后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学术界引起了颇大的反响和争议。在那个年代,要想使反对者不上纲上线地批判,其实很难。

冯友兰在这篇文章中说:“在中国哲学史中有些哲学命题,如果作全面了解,应该注意到这些命题底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抽象的意义,一是具体的意义……在了解哲学史中的某些哲学命题时我们应该把它底具体意义放在第一位,因为这是跟作这些命题的哲学家所处的具体社会情况有直接关系的。但是它底抽象意义也应该注意,忽略了这一方面,也是不够全面。”[4]94通过对抽象意义与具体意义的区分,冯友兰认为如果舍弃一些哲学命题的具体意义,它的抽象意义就成为“对一切阶级都有用”的了。尽管他行文非常谨慎,使用的是不确定的问句,但文章的立意是很明显的,即认为有一些哲学命题的抽象意义并不具有阶级的意识形态性,现代人可以拿来继承。故而,批判者把它命为“抽象继承法”。后来冯友兰表示,为了避免误解,不再用“抽象”和“具体”的提法,而改为“一般”与“特殊”。应该说,这一改动是有意义的。“抽象”和“具体”是一对思维法则的逻辑表达,而“一般”和“特殊”更适宜认识论上的分析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冯友兰在文章中列举了一些哲学史中的案例,几乎都属于道德哲学命题。如孔子的“仁”(“爱人”)、“为己之方”、“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他认为,这些命题,如果从具体意义上来看,都留有时代和阶级的印痕,当然不能用;“但从抽象意义方面看,也是一种很好的待人接物底方法,我们现在还是可以用。”[4]96本来,孔子的这些伦常道德范畴都有特殊的阶级和时代背景,“五四”以来一再被先进人士作为封建道德教条加以批判,如果扬弃这种阶级和时代的具体意义而加以“抽象继承”,那么,这些具体的封建道德摇身一变就成为普照一切的道德之光了。批评者指出冯友兰的这种“抽象继承法”实际上仍然是其“新理学”方法的移植。

如果把当时历史条件下对“抽象继承法”过左的批评置之不论,平实而论,所谓“抽象继承法”确是冯友兰对待历史遗产的一贯的方法。这不仅反映在他对待传统哲学遗产的继承态度上,而且反映在他对待传统道德和德育思想的继承态度上。如在“贞元六书”中,冯友兰反复提到《左传》所说的“三不朽”(或“三立”)命题,认为真正不朽的是“立德”。他说:“说做人有三不朽:一是立德,二是立功,三是立言。在这三不朽中,立德是最要紧。”[2]141“中国所谓有三不朽,西洋人是亦承认底……不过对于这三种不朽的评价,西洋人与中国,不尽相同。照中国人的说法,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西洋人的说法,大概要是:太上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其次有立德。”也就是说,西方人首重立功,而中国人首重立德。面对这种中西差异,冯友兰明确赞成以“立德为先”的价值观。他说:“中国重有德的影响,使人人向有德这一方面走,因此中国的社会组织得以坚固,中国民族的存在得以长久。中国民族,这样地稳扎稳打,才能有如上所说稀有底成就。”[1]328然而,道德有“新道德”和“旧道德”之分,“新道德”不是一切都好,“旧道德”也不是一切都坏,道德在“变”、道德与时俱进的秉性则是不争的事实。这里,道德的传承或继承问题、继承什么和如何继承的问题,就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首先,冯友兰认为,道德是变化的。道德随着时代、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道德的变是相对的。他说:“道德底规律,有些是随着社会之有而有者,有些是随着某种社会之有而有者”,“所以一个社会内底人的生活方法,一部分可以随其社会所行底道德规律之变而变。一种社会内底人的生活方法与别种社会内底人的,可以不尽相同。”[1]340这里所说的“某种社会”、“一个社会内底”、“一种社会内底”、“别种社会内底”,都是指的道德的特殊或具体的历史条件,由于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不一样,此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在彼社会中就不一定适用,反之亦然。“一种社会之理,有其所规定之基本底规律。有某种规律,即有某种社会制度……一种社会之内之人,在其社会之制度下,其行为合乎其社会之理所规定之基本规律者,是道德底;反之亦然则是不道德的。”“两种规律不同,制度不同,而与之相合之行为,俱是道德底;似乎道德底标准,可以是多底,相对底,变底。”[1]107“变”即随着社会之变而变,如“五常”、“忠孝”等“旧道德”规范就要变,“那些可变的道德,同时会有许多标准”[2]277,“变”意味着对它们的否定或扬弃。

其次,道德又是不变的。虽然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但在万变中总有一“常道”(恒常的道德)。这一不变的“常道”充分体现了价值的永恒性。董仲舒曾说“天不变,道亦不变”,他没有把不变的“道”讲清楚。如果说天也变,道也变,但有一超然的天道不变,那么,董仲舒的命题也不是全无意义。实际上,被冯友兰“抽象继承”的道德就是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质诸百王而无谬”的一般性的“常道”。例如,“一个社会中的人,必须有仁有义,这个社会才能维持存在。这种道德始终不变”[2]276。“仁”与“义”就是永恒的“常道”。不过,有些道德规范,随着社会制度的变迁必然要去适应具体改变了的环境和条件,这也是一种“变”, “在此变化中,那种专门为维持以家为本位的社会规律——道德——也就有所变更”[2]276,明显的就是“忠”与“孝”这两种道德律令,其意义就发生了变化。“可是现在却必须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对于国家民族必须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现在我说忠孝,这忠孝两字的意义,已与从前大不相同了。”[2]276可见,变的是内容,不变的是形式;变的是具体的现象,不变的是抽象的本质。

总之,时空是在变化的,道德是可以继承的。在冯友兰那里,抽象的道德律令可以超越时空界限而在新的具体场景里得以还原。这种道德就是一个民族文化不灭的灵魂。当我们在纪念这位哲人及其给后人留下的精神遗产的时候,当学术包容的理念已逐渐成为一种可贵的普适性价值的时候,我们应当对他的“抽象继承法”给予“同情的理解”。我们必须承认,冯友兰“抽象继承法”的立意是深刻的,用心也是善良的。不是吗?我们难道不渴望着有那样一种永恒不灭的道德之光不断地附着于新的生命个体,就像我们渴望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世代传承一样吗?今天,我们正致力于民族大复兴——全面的复兴,而每当我们追问如何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时,我们必然会说走过的弯路太多太多,也会反思“”给我们造成的道德创伤太深太重。蓦然回首,你会发现冯友兰的“抽象继承法”不时地闪耀着智慧之光,尤其在需要进行道德重建的当下社会更为可贵。不过,我们仍然需要被提醒:不要把传统道德看成一种幽灵的复活,也不要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对立。在我们研讨冯友兰的道德教育思想时,我们有必要反复体味这位哲人一句耳熟能详的格言:“阐旧邦而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道德理想不可泯灭,传统文化也须更新。更新,包含是继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1.

[2]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14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