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歇后语教学

歇后语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歇后语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歇后语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歇后语;小学语文;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0―0086-02

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本文主要通过搜集、整理我国各版本小学语文教材入编歇后语情况、分析该情况产生的原因,总结该情况对实践的启示作用。

一、我国各版本小学语文教材中歇后语入编情况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中歇后语的基本情况,现选择其中应用范围最广的三个版本:北师大版、苏教版、人教版,进行数据统计,并分别对小学语文这三个版本全十二册的语文天地、练习、语文园地(回顾*拓展)部分所编入的能够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六种语言形式的出现次数进行了统计,这六种语言形式包括歇后语、成语、谚语、古诗文、格言警句和对联。

1.各版本小学语文教材调查。北师大版教材这六个语言形式按出现次数由少到多依次为:歇后语0次;谚语、对联均3次;格言警句10次;成语14次;古诗文43次。这六种能体现传统文化的语言形式在此版本总共出现73次。该版本教材在一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下册中没有出现任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形式,歇后语出现在全十二册中出现次数为“0”。由此可见,此版本存在过分重视古诗文的学习,而忽略歇后语重要性的现象。

苏教版六个语言形式的出现次数由少到多依次为:谚语1次;歇后语、对联2次;格言警句5次;古诗文31次;成语61次;总计101次。数据显示,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十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说传统文化贯穿于小学六个年级全十二册教材的始终。但是,该教材过度强调成语和古诗文的学习,使得其它语言形式出现的机会甚少,比如,歇后语和谚语等。因此,苏教版歇后语教学也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人教版六个语言形式出现次数由少到多依次为:谚语2次;歇后语、对联均3次;格言警句9次;古诗文21次;成语31次,总计69次。此表在数据分布上显示出“整体均衡”的特点。歇后语在此教材中总共出现3次,对比之前两个版本有所增加,但其数量仍不足。

2.分析及结论。

(1)三个版本共同收录的能够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歇后语、成语、谚语、古诗文、格言警句,对联的总次数为243次。三个版本所收录歇后语、成语、谚语、古诗文、格言警句、对联句分别为:歇后语4次;成语106次;谚语6次;古诗文95次;格言警句24次;对联8次。歇后语,成语,谚语,古诗文,格言警句,对联分别占总收录数的比例约为:歇后语1.65%;成语43.62%;谚语2.47%;古诗文39.09%;格言警句9.88%;对联3.29%。

(2)在所选篇目中,成语出现的概率最高,其次是古诗文、格言警句、对联、谚语,而歇后语排在最末位,在概率上远远落后于成语及古诗文。更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选的是全国应用最广的三个版本的歇后语数据统计,而其中北师大版的数据统计表格中竟然出现了歇后语总数据为“0”,即完全不收录歇后语的情况。

(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全十二册尚未收录任何歇后语。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收录了以下歇后语,人教版收录的歇后语共十七则,相对丰富一些,但也非常有限。无论是只字未提的北师大版,还是相对较多的人教版,简简单单数则歇后语相对于广阔歇后语海洋,可谓沧海一粟,极难显现出歇后语独具魅力的语言形式。在重拾中国传统文化呼声渐高的如今,歇后语却似乎渐渐被教材“免疫”,被遗漏在历史的洪流中。

3.原因透析及实践启示。这三个版本虽然不能完全代表我国所有教材中歇后语的入编情况,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歇后语缺失的严重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来自多方面的:

(1)可能是来自于小学语文教材编写要求。小学语文语言文字要规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这就必须地对语文教材的语言文字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做到严谨、规范。而歇后语这一语言形式过于鲜活,有时甚至打破常规,不如“成语”、“古诗文”等形式规范。

(2)这与小学生认识发展的特点有关。从时间范围说,儿童首先认识的是眼前和身边发生的事情,然后逐渐地知道过去的人和事。从空间范围说,儿童认识事物,一般是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接触面逐渐扩大。因此,小学语文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不论识字、阅读还是作文,其内容的选编都应当做到由近及远,逐步扩展。而歇后语是经过千古传诵而发展至高度凝练的语言形式,往往需要更多的生活经验和文学功底才能够实现透彻的理解,这一点也导致歇后语不被广泛采用。

此外,不同版本教材的歇后语收录情况各有差异,这也代表着各个不同地区对文化的不同理解和重视程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歇后语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收录。比如,北师大版在整体上不如人教版和苏教版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歇后语完全未入编也是可想而知的。苏教版是三个版本中最能体现“传统”二字的小学语文教材,但是苏教版更加倾向于收录成语和古诗文这类形式较规范的语言形式。而人教版则综合了前两者的特点,追求较均衡的结构,以最宏观的方式呈现教材。

然而,不论是何种原因造成了歇后语的缺失,歇后语这一独特的语言形式都不应该被小学语文教学拒之于千里之外,因为其本身的独特性以及小学生群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可以充分证明歇后语教学存在的必要和意义。

参考文献:

[1]蒋蓉.小学语文教学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

[2]唐作藩.中国语言文字学大辞典[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

[3]王岩.论汉语熟语的审美功能及其语用意义[J].汉字文化,2007,(6).

[4]温端政.汉语语汇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

歇后语教学范文第2篇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国歇后语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色,是语言的精华。翻译是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的媒介。翻译活动的首要目标是文化交流和沟通。而对歇后语的翻译,要达到交流的目的,必须要克服文化壁垒。

关键词:歇后语的翻译文化壁垒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I046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作为记录人类历史及表达人类生活和思想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深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因此,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语言的发展常常折射文化的变迁。而翻译是在译语中用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它不仅涉及两种语言,而且还涉及两种民族文化。翻译是通过语言机制的转换连接或沟通自身文化和异国文化的桥梁;翻译是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的媒介。但翻译不是万能的,而是有限度的。翻译中存在着许多非对应关系(无论是文化、语言层次上,还是审美层次上),造成缺项,构成实实在在的障碍(许钧:《译事探索与译学思考》)。

汉语中的歇后语,正是一种独特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在其他语言中一般找不到相应的表达方式。这种结构形式所表达的意义,又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具有极强的民族性。因此,在汉译英的实践中,歇后语的翻译对译者无疑是一大挑战(郭建中,1996)。由于汉语歇后语构造上的特别之处,其文化承载的厚重是其它许多修辞格所不能比拟的,我们不能把它忽略不译,而是应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采用多样化的手法,竭尽一切可能克服文化壁垒,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二歇后语的定义和溯源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是广泛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三歇后语的分类

歇后语分为喻意和谐音两类。喻意的歇后语,它的前部分是一个比喻,后部分是对前部分的解释,如“大海里捞针――无处寻”、“快刀切豆腐――两面光”;谐音的歇后语,它的后一部分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表达意思,这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妙语双关的现象,如“旗杆顶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窗户上吹喇叭――鸣(名)声在外”。

四歇后语翻译中的文化壁垒

1、由于汉英两民族思维方式和习惯的不同,对于牵涉到习惯用法(语义联想)和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歇后语,为消除文化壁垒,就要采取直译加意译的方法来翻译。例如:

丈二金刚/和尚――摸不着头脑

(What you said at the meeting made me completely at a loss)

上例中的“摸不着头脑”,其语义联想对汉民族文化中理解起来是不成问题的,但对英语民族而言,就不可能产生同样的语义联想。故直译之后再加意译,并注明“摸不着头脑”是汉语中的习惯用法。

2、对一些具有强烈而浓厚的民族特色,往往涉及汉民族的历史文化、神话传说,经典著作,乃至封建迷信等的歇后语,意译往往不能说明问题,为消除文化壁垒,让英语民族的读者彻底理解这种歇后语的意思,必须加注交待文化背景。例如:他们一东一伙,都是看透《三国志》的人,要我说,那一耳括子,也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

Hard to say.The two of them are hand in glove,and they’ve both read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I should say that box on the ear was skillfully given by a Chou Yu and gladly taken by a HuangKai.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译文如不加解释,外国读者仍然是看不懂的,所以译者将这一歇后语的出处《三国志》另加了如下注释:A fourteenth century novel based on events which took place in the third century A.D. ChouYu of the Kingdom of Wu had Huang Kai, another Wu general, cruelly beaten,and then senthim to the enemy camp in order to deceive the enemy.通过这种意译加注的翻译策略,既翻译出了意思,又达到了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目的。

3、由于汉英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有些歇后语在翻译过程中,无法保留原语中的比喻形象,在英译时可将其转换为译语读者所熟悉的形象套译,虽然译后形象有所改变,但喻义相似或对应,能达到翻译的目的。例如: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这种套译策略,既巧妙地避开了文化壁垒,又达到了交流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

4、对一些双关歇后语的翻译,为了消除文化壁垒,也可对其改头换面,重设意境。如:

绱鞋不使锥子――针(真)好!

A sherbet in a midsummer night"s cream: cool!

虽说直译成中文“仲夏夜梦吃果露冰糕――真爽”的时候双关丢了,但英文“cool”是双关。而如果将中文原文译成“To sew shoes without an awl, a needle is good”,不仅丢了双关,而且毫无意义。改换意境是为了在不偏主题的情况下求双关。因为这里“cool”有“凉”和“棒”的双关意思,而“cream”既有赞美“杰出”、“优秀”的意思,也可比喻物理上的人体之“精华”,可以一语双关。

“……姨奶奶犯不着骂我,我又不是姨奶奶家买来的。‘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罢咧!这是何苦来呢。”

“……You’ve no call to swear at me,madam.You didn’t buy me.

We"re all birds of a feather――all slaves here.Why go for me?”

梅香是婢女常用的名字,代指婢女。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奴婢只能和奴婢结拜兄弟姐妹。译者改换原文的形象,套用英语读者十分熟悉的比喻来翻译。虽然梅香和拜把子等词的文化内涵受到了损失,但对译文读者而言,产生了和原语读者一样的感受。

5、由于文化壁垒的存在,在一些文学翻译中,译者有时不得不舍弃歇后语这一独特的结构形式和民族特征而采取省略译法。例如:

“我这个人你也知道,说话向来是‘袖筒里入――直出直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

“You know me――I speak frankly and to the point.”由于其比喻及其喻意无法为外国读者所理解,译者也就只能省略了歇后语的这种独特的结构形式和外国读者难以理解的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概念。

五结语

歇后语的文化特色无不与其丰富多彩的来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社会风俗、历史典故、思维观念和道德标准产生了许多中国式的表达方式,绝大多数歇后语正是这种典型中国文化的折射。有的歇后语还带有地区性的特点,方言色彩比较浓厚,有些偏僻的特殊意义不容易懂,因此歇后语的翻译不能仅仅着眼于语言转换,而要透过语言表层剖析歇后语的文化内涵,进行仔细的中英文化比较,并通过各种翻译手法,不拘一格地消除文化壁垒,达到文化交流和沟通的目的。在着手翻译前,先要了解歇后语的出处,然后要注意兼顾歇后语的意义、形象、风格以及英语的表达习惯等,也就是说,歇后语的翻译虽“译无定法”,但要力争达到“信、达、雅”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许钧:《译事探索与译学思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11月。

歇后语教学范文第3篇

一、注意目的性、计划性

语文活动课必须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下进行。如我在设计“趣说歇后语”这一活动课时,首先提前一周把活动方案告诉同学们,让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歇后语,理解自己所收集的歇后语,并能用自己所收集的歇后语创设情景说话,然后在活动时,根据这节课丰富语言,体会歇后语诙谐、幽默,富于哲理性的特点,激发学习语文兴趣,培养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的目的。如讲授《三棵银杏树》时,我按照银杏树在春、夏、秋、冬是什么样的和它的枝、干、叶、花、果有什么特点进行分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反馈,各小组进行补充。最后让学生总结银杏树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快乐,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一草一木的情感。

二、体现“活”“趣”原则

活动课贵在“活”,只有“活”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语文活动课应努力以灵活多样的活动“内容”呈现给学生。例如,可以采用办讲座,讲故事比赛等形式。如:讲授《一次特殊的实验》中,学生在讨论中提出“这是一次怎样的实验,为什么说它是一次特殊的实验?”学生在回答的时候,答案不一,有的说:“它是一次科学实验,所以特殊”;有的说:“教授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所以特殊”;最后教师引导:“它是教授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做的一次科学实验,实验结束之后,教授与世长辞了,它忍受着巨烈的苦痛纪录下最后一次实验,为科学实验做出了贡献,所以它是一次特殊的实验,从而也揭示了科学家为造福人类,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的崇高的献身精神”。语文活动课同时力求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民主的、互助的活动氛围,形成一种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和自主式、协作式、引导式、放开式的教学。学生心智也将得到解放,个性将会得到发展、张扬。

三、体现主体性原则

活动课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是衡量小语活动课效果的重要标志之一。如:在《剪剪、贴贴、画画、说说》这一活动课中,教师就应要求学生动脑筋设计、动手做、动口说,独立思考,独立操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喜好、喜欢制作什么就制作什么,这样学生就制作出各式各样,形态各异的人物、动物、植物、玩具……最后又在教师指导下,上台演讲他们制作的目的、过程及当时心情、感受等。活动中,学生自做自说,个个跃跃欲试,兴趣更浓,自主参与性更强。这样,极大地发挥了学生主体性,调动了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把握教师主导性原则

语文活动课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把握活动目的、调节气氛和总结贯穿于活动始终。如在举行“小学生该不该看电视”辩论时,教师活动前应指导学生如何辩论,掌握辩论技巧。活动后教师应对活动进行小结,告诉学生应该看电视,但要有选择有节制地看电视,不要因看电视而耽误学习或影响视力。还要告诉学生辩论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对能言善辩者进行表扬、奖励,评出优胜方,优胜小组。这样的评价不仅落实了活动目的,而且起到了激励学生今后继续参与的作用。

歇后语教学范文第4篇

(注:为了简洁起见,以下将“教育专业教师”简称“教师”,即下文中的“教师”专指“教育专业的教师”或“教育学科课程的从教人员”。)

一、扩充词汇量,为口语表达提供充足“原料”做积累

口头语言是教师表达思想、传授知识的最基本工具。一个教师若不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特别是将书面语言和内部语言加以外化的能力,即使他对教材内容读懂了,融会贯通了,也难以将复杂、深奥的道理用一种浅白通俗的语言形式全面而准确地表达出来,往往会有唆唆、词不达意等不良表现,致使听者倒胃口,自己也会陷入心余力绌的窘境中而难以自拔,其结果是既贻误学生,也会毁害自己。

人们顺利实现语言外化的一个首要条件就是其头脑中必须有足够的词汇储备,一个人掌握的词汇量越大、越丰富,那么其驾御语言的能力就越强,表达思想感情就越精到,同时也能够准确地理解别人的话语。因此,教师扩充自己词汇量的工作,不仅是夯实其语文基础、提高其文化素养的具体举措,也是为其娴熟的口语表达提供充足“原料”所做的必要积累。

二、积累成语、歇后语、格言等熟语,为丰富语汇,增强表达效果做储蓄

成语是最常见的熟语,具有言简意赅的优点。在我们日常的言谈与写作中,恰当地引用成语常常可以用最少的语言或笔墨表达需要千言万语才能说清楚的事态、思想或情感,这种表达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在讲课时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也会使讲授更富有表现力、说服力和生动。为此,教师对俯拾即是的成语也要做好采撷、领会和运用的工作。

歇后语也是熟语的一种形式。它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智慧的结晶。歇后语一般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句话,中间用破折号分开。前一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一部分是意义上的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通常情况下,只说出前半部分,“歇”去后半部分,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因此称之为“歇后语”。如只说“真是哑巴吃黄连”以示“有苦说不出”,只说“围棋盘里下象棋”以示“不对路数”。歇后语蕴涵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以机智、诙谐、夸张、幽默、惟妙惟肖的语言,让人们在捧腹中认识和理解事物和现实,教师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歇后语,可使语言表达生动活泼,增添教授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格言是一种简练而涵义深刻且富有劝戒和教育意义的话语。格言大多言简意,却又蕴涵着丰富的哲理。或拨云破雾,指点迷津,或发人深醒,启人睿智,或励人志节,催人奋进。格言的文辞精练犀利、一针见血,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引用对说明论点则能收画龙点睛、一语破的之效。教师讲课时适当道来,不仅能洗练利落地传达某一思想或道理,也会因其字字珠玑、富于文采而使讲授润色生辉,生动活泼,能长久地萦绕在人们的脑际,留下逼真传神的印象。为此,教师对格言警句也要借鉴唐朝诗人李贺的做法“每有所得句归囊”。

三、积累名人的成长故事,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学习榜样

走近名人,了解名人,是激励人通往成功的重要途径。在人类浩浩荡荡的文化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无数灿若群星的著名人物。他们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不仅改变了他们个人的命运,也深深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潮流的发展,在他们的人生历程中,有许多充满智慧和胆识的逸闻趣事,也有饱含着血泪而坚持奋斗的悲壮故事。他们每一个人的故事都是一本生动的、有趣的、神奇的教科书,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名人是最好的榜样。借助人们普遍存在的对名人的崇拜心理,发挥代代相传的名人效应,教师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引进名人成长的故事,让学生领略到更多名人的人生风采和成功智慧,引导他们从中汲取成长的营养和教益,就好像给学生设立了一个个人生路标和灯塔,指引着他们前行的正确方向。

四、积累寓言故事,为搭建师生间互动的平台准备素材

寓言故事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寓言的主题表现往往带有警示性和劝诫性。其特点是短小精悍,浅显易懂,深含寓意。它把深刻的道理寓于生动有趣的故事之中,使人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欣赏中,掌握丰富的知识,领悟人生的哲理。很多寓言故事中所蕴涵的人生智慧与做人之道都与教育思想相关联,只要我们头脑中对其有足够的储备,充分联想,恰当借喻,许多难以一下子说清楚的抽象道理,短短的寓言故事就能帮助我们解释得清晰透彻、鞭辟入里。

例如,“北风和太阳”这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天,北风和太阳为谁的能量大而相互争论不休,理论了大半天,谁也不服谁,都觉得自己了不起。最后他们决定以谁能使得路过它们身旁的一位老人脱下外套,谁就胜利了。然后,北风便用力对老人吹去,希望把老人的外套吹下来,但是他越是用力吹,老人越是把外套紧紧裹在身上。北风吹累了。太阳便从身后走出来,暖洋洋地照在老人身上,没多久,老人便开始擦汗,并且把外套脱了下来。太阳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歇后语教学范文第5篇

一、转换角色,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课堂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条件。2012年暑期过后,学校让我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走进教室,同学们坐得端端正正,教室里鸦雀无声。为了打破僵局,我首先自我介绍:“其实大家都认识我。我叫陈艳梅。有人说我挺厉害的。”这时几位胆大的同学悄悄地笑了。我继续介绍:“从今天起,我是大家的新朋友!不知大家喜不喜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喜欢!”我笑了,同学们也笑了。“哪位同学也来像老师一样介绍自己?”一个女同学举起了手,她说:“我叫冯芷雯。特长是唱歌,在班上担任文娱委员。”我问:“她说得好不好?”一阵热烈的掌声过后,又有几位同学作了自我介绍。我一一表扬了他们。又有很多人举起了手,我说:“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以后慢慢认识,好吗?”僵局就这样被打破了。

课后,同学们围着我,亲热地问这问那。他们已经喜欢上我了。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质疑解难中自主求索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居高临下地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和引导。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课堂教学呢?我在教学设计上打破了那种“设计固定教学模式圈让学生钻”的传统教法,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提出问题,根据想知道什么,想学些什么灵活组织教学,适时解决重点、难点,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满足学习欲望。

如:在看图学文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预习,然后提出问题。提问往往很热烈。由于观察点不同,看到的事物不同。通过这样的自读、自悟、讨论、交流,我在学生思路阻滞时给予疏通;认识模糊时加以点拨;方法欠妥时给予指导;表达不畅时给予帮助;学有成效时给予鼓励。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整个课堂其乐融融,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三、培养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开展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呢?

歇后语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高职语文教学 乐学法 常用方法 要点

一、 实施背景

语文课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爱你真不容易”,高职学校的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天性贪玩,对文化基础课不感兴趣,呆板的教学方法尤其令他们感到厌烦。实事求是地讲,课堂上闭目养神或者开小差的学生比比皆是,所谓好学生也大多只是一个记录者,把老师对课文的分析讲解照搬照抄,被动接受,缺乏思考感悟,真正愿学、乐学的学生寥若晨星。

怎样才能使高职语文课堂充满魅力,使学生由“厌之”而“好之”、“乐之”呢?古代先贤的话给了我启发。《礼记・学记》云:“不兴其艺,不能乐学。”《论语》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北宋理学家程颐认为:“教人未见意趣,心不乐学。”

古人尚且懂得“乐学”的道理,现代课堂更不应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为重要的还是要在传达信息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他们积极思维,乐于探索,最终获得知识、锻炼能力。因此,构建“善引乐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变“学堂”,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实施“乐学法”,才是打造高职魅力语文课堂的不二法门。

所谓“乐学法”就是老师要通过“善教”来引导学生“乐学”,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使学生乐在其中,同时产生渴求、探索知识的内动力,不断步入新的境界,达到新的制高点,并获得愉快的享受、美的陶冶。

二、实施方法

好的理论还需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法,下面说一说打造高职魅力语文课堂的常用方法。

(一)趣味性的语言

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工具,语文老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追求语言的精妙之道。准确凝练的语言能提高授课的效率,诙谐幽默的表达,能活跃气氛,使学生眉开眼笑,兴趣倍增,情绪高涨,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意境。

我看过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一个教学案例,当时他进行的是“根据歇后语进行扩展想象”的作文课。一开始于老师就用极富趣味的语言把师生带入轻松和谐的氛围中:

今天看到大家感到很亲切,特别是我们这所学校,那真是哑巴开会――没说的;我们六年级一班的同学,一个个就像雨后的春笋――拔尖!为什么我们这所学校这么有名气?因为老师好,校长治校有方。提起我们的校长和老师,真是狗撵鸭子――呱呱叫!铁锤敲锣――响当当!刚才我把你们的老师和校长夸了一通,我夸他们的时候,大量地使用了什么?(学生:歇后语!)

歇后语是祖国语言的精髓,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生动、形象,极富表现力,一本《歇后语大全》就有这么厚。(用手比划)今天老师再送大家一些歇后语。(投放幻灯片)

于老师因地制宜地运用歇后语夸赞学校、校长、老师和学生,营造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教学氛围,既幽默风趣,又为下面说歇后语和写歇后语做了很好的铺垫。这样的语言既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又起到了示例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快乐化的导入

课堂教学的导入,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它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际教学的前奏,是推动全篇教学的“支点”,组织好一堂课的开端能够直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教师在课前对新课导入必须做好精心的设计,力求使导入“精”“新”“奇”,一下子击中学生的兴奋点,激发起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叩开“乐学”之门。

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或亲切优美,或幽默风趣地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也可以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请学生聆听音乐、欣赏画面,创设情境,使学生情趣盎然,还可以从教材的特点出发,通过组织有趣的小游戏,讲述生动的小故事,设置扣人心弦的悬念等方法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兴致勃勃、兴高采烈的情绪情感。例如学习《诗经・蒹葭》,我们完全可以以播放邓丽君的歌曲《在水一方》导入。“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这样的歌词无论是从意境还是句意上讲都与《蒹葭》极其吻合,用这首歌来导入学习怎能让人不兴致盎然?

总之,课堂导入方法多种多样,形式不拘一格,只要注意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在新课导入时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让学生叩开“乐学”之门。

(三)开放性的提问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要挖出教材中的妙趣,应提倡开放式提问。所谓开放式提问,我认为应具备以下特质。

首先,这种问题没有划一或标准的答案,不能用简单的“是”或“否”之类的词语判定。它对学生的智力提出挑战,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它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现成的,而寻求答案的过程是有趣的,富有创造性的。

其次,实行开放式提问,教师应有民主意识。语文具有模糊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语文教师不能独占课堂话语权。在课堂讨论中,对学生的参与应持鼓励态度,答案不必强求统一,提倡学生提不同看法,抓机会激起课堂辩论,允许败方保留意见,养成学生“敢怀疑,不盲从”的思维习惯。

再次,开放式的问题要有利于唤起学生的联想。我们的提问要让一朵浪花推动一朵浪花,一种思想引爆另一种思想。例如,在讲授李清照《醉花阴・重阳》中的“薄雾浓云愁永昼”一句时,我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李清照的作品中描写“愁苦”的名句很多,谁还能举出几个吗?学生七嘴八舌地吟道:“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我继续追问:这些“愁”有何异同?顿时课堂陷入沉思……片刻之后学生对“愁”有了更深的思考。

最后,开放式的提问也必须选择时机:或在困惑之时,提出关键一问,点活思维方向;或在众说纷纭之际,选取一问,进行讨论,使其柳暗花明;或在答案揭开之时;深入一层提问,挖出更有意义的内涵。

(四)多样性的活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从学生喜爱的活动中寻找突破口,主动、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寓教于乐,为学生搭建学习锻炼、展现个性的舞台,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操作性比较强的课堂活动有以下几种。

1.引入表演,进入情境。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有表现欲,他们常常寻求在同学、老师面前展现自我的机会。语文课堂引入表演恰恰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我发现组织分角色朗读、课本剧片段演出等表演类的教学活动深受学生欢迎,往往能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使他们乐在其中。尤其是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更适合采用这类方法,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等情节,与其让高职学生在文言语法的解释中昏昏欲睡,不如让他们化身为书中的人物,在与古人的亲密接触中学习文言文。

2.设置辩论,启迪思维。

课堂辩论活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特征,由小组或全班成员围绕特定的论题辩驳问难,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在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活动对抗性强,过程精彩刺激,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因此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发展学生语言流利度,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求异思维能力,很多学生十分喜欢这项活动。

3.安排游戏,寓学于玩。

布鲁纳说:“游戏是重要的教育,它的确是成长期的一件大事。”语文课堂上的各种游戏可以挖掘和培养学生的朗读才能、节目主持才能、交际组织才能,充分发掘学生的特长和闪光点。我们完全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之始或结尾安排一个小游戏寓学于玩。例如:学习写新闻摘要,可以安排一个“传令兵”游戏。从报纸上剪下一段新闻报道,要求每组用最快的速度将新闻的要点传向最后一位同学,然后请该同学以规定字数在黑板上写出新闻摘要。又如,学习古诗单元时,可以安排学生一人一句诗进行接龙。这些游戏活动既增添课堂乐趣,又能活跃学生思维,有利于教学。

(五)宽松式的评价

课堂评价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质量、学习成效和表现情况的评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的活动中起着极大的导向作用。大量的事实证明,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是非常敏感的,相对宽松的评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为他们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的评价应以赏识为主,即使学生的回答还不是很完美,甚至还存在一定的错误,也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爱,从而激发再次参与的勇气和继续努力的自信心。

总之,语文课堂上实现“乐学”的方法还很多。我们要解放学生的眼、耳、口、手、脚等器官,使他们在课堂上有自己的思维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正如一位老师所说的:“学生只有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中,将自己的体验与兴趣结合起来,将自己的方法、价值观与知识的获取结合起来,课堂才能由‘死’变‘活’,由‘静’变‘动’,由过去的‘教’而变为‘学’的课堂。”只有以高度的敏锐和智慧不断地去创造那些能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足够的活动机会的教学方法,才能促使学生学习的兴趣、热情保持下去,打造一个充满魅力的高职语文课堂。

三、需要注意的要点

乐学法的实施无疑给昏昏欲睡的高职语文课堂注入了生命的活力,许多学生在语文课的魅力吸引下,重新把目光转向了语文课堂。但是我们在实施“乐学”法的时候不应忽视这样一些要点。

(一)教学内容不能低幼化

乐学法倡导通过幽默的语言、热闹的课堂活动、宽松的评价激发学生“乐学”,但绝不能随意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降低教学要求。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早就告诫我们: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我们的教学要注意难度适当,有时甚至还应该提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因为经过努力得来的成功往往更能成为人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二)教学过程不能脱离文本

乐学法归根结底是一种教学方法,终极目标是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感悟文本,获得语文学习能力。而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一种对话,是师生对话,是生生对话,也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课堂上的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文本为抓手,在对话中交流碰撞,在对话中感悟启迪。切忌忽视文本、本末倒置,为活动而活动。

参考文献:.

[1]蔡伟.课堂教学创新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2]任国胜.善为乐之 开启语文课堂乐学法门[J].2010,(24).

[3]章朝阳.探趣求法 乐学善学――学习“三老”教育思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5,(1).

[4]蔡伟.新语文教学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8.

歇后语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成语模块;教学方法

1.引言

成语是我国语言的精华,能够充分的体现出我国的语言精髓。目前,我国的语文教材也非常重视学生成语知识的学习,在教材中为成语教学制定了专门的模块。但是,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在面对浓缩性较强的成语时往往不能够对其含义进行良好的把握。同时,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成语教学时更多的是安排学生进行简单的抄写,远远达不到课标对于语文成语知识学习的要求。对此,就需要教师能够积极的转变以往教学方式,以创新性、人性化的教学方法获得更好的成语模块教学效果。下文对于成语模块教学应用的几个重点进行了分析,以期更好地提高整个成语教学的成效,保障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2.小学语文中成语模块的教学方式

2.1趣味性教学

由于小学生具有着年龄小、好动性强的特点,这就使教师在实际成语教学时应当抛除原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而是通过创新性强、参与性强的方式开展成语教学,以此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使其能够更乐意、积极、主动的对成语进行学习。其中,表演式教学就是一种非常适合成语教学的方式,首先由教师将学生安排为两组,其中一组学生根据成语所表达的意义进行肢体动作的表演,而另一组学生则会根据其表演的动作对相关成语进行猜测。通过这种方式,则能够在带给学生极大学习热情的同时使其对相关成语的含义具有了更好的掌握。

除此之外,歇后语也是一种有效的成语教学方式,由于歇后语本身就是一种趣味性较强的方式,通过同成语间的结合性使用,能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由教师向学生提出歇后语,并让学生根据歇后语的内容对其进行猜测,比如教师提问“唐三藏取经”。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之后就会回答“好事多磨”;教师提问“最远的距离”,学生则可以回答“天涯海角”。除此之外,一些具有游戏性质的方式与成语分类、成语接龙等也非常适合成语教学。通过这一系列方式的应用,则能够在将班级中气氛进行最大调动的同时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2阅读式教学

成语可以说是我国语言几千年以来的文化积淀,具有着较强的阅读性,在对成语进行朗读时,不仅能够朗朗上口,同时还具有着很强的韵味。而教师也可以安排学生对语文教材中的成语进行反复的诵读,在诵读时注重押韵性以及有序性,并在熟读之后以不同形式的阅读方式继续寻找新的阅读体验,进而能够更好的对成语的意义、内涵进行把握。同时,教师也可以安排学生来到讲台前对成语进行阅读,在阅读完毕之后让学生对这部分成语的意义进行讲述,并使其他同学对该同学的成语阅读、理解情况进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则能够使学生对于成语的读音、字义等具有了更好的掌握。

2.3绘画式教学

我国的成语一般都具有着非常深厚的内涵,很多成语都代表着非常优美的自然风景,如果我们将一组成语展示给学生,往往就能够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幅非常动人的画卷。在教师指导学生对相关成语的含义具有一定的掌握之后,则可以安排学生联系生活实践、结合他们对该成语的理解将成语绘画到纸上,以此帮助其能够更好的对这部分程度进行理解、感悟。比如一帆风顺、海波不惊、烟波浩渺等一系列成语来说,都是非常适合学生在纸上对其进行绘画的,且这部分成语的字义相对来说往往较为简单,教师在向学生进行基本的讲解之后则可以安排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对该成语进行绘画,且在绘画完毕之后向其他同学展示、并解释其绘画的形式与含义,进而获得较好的成语学习效果。

2.4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是现今各学科进行知识教学的一项有效方式,对于语文的成语教学也是一样。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思维上所具有的逻辑性还不是很强,还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具体性以及形象性,即对于新事物、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更多的会对生动形象的事例进行更好的掌握。根据这种特征,教师则可以在实际成语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向学生播放一部分同本堂课程所学习成语内容具有密切关联的影片,以此帮助学生能够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对成语故事进行观察、体验,并更好的对成语内容进行理解。

2.5生活式教学

生活是人最好的教师,成语学习也是如此。在语文课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其能从日常生活经验的角度对成语进行学习、积累。比如,如果当天天气较为炎热,那么教师则可以安排学生说几个同天气炎热相关的成语;如果当天天气有雨,那么则安排学生说几个同降雨有关的成语;如果快到过节、假期时,在可以安排学生说几个同节日有关、欢快心情的成语,以此增强学生成语的应用能力。

2.6号召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学生提升词汇量、开拓视野的一项有效方式。对此,教师可以每周都安排学生进行一定的课外阅读,并要求其在对文章阅读时能够有意识的从中摘录成语。教师通过对学生阅读进行合理的指导,进而让学生阅读适当的课外阅读材料。当假期结束之后,学生就应当在课堂上对课外阅读成果进行汇报与交流,进而在巩固课外学习成果的同时也能够使班级中的其他学生也能够进行共同的学习。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成语作为汉语语言中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到重要作用。成语是我国的语言精髓,通过成语的掌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提升自身的语言水平与能力。对此,就需要教师能够在课堂中转变传统方式,以多样化、创新性、娱乐性的教学方式获得更好的成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陆咸喜.苏教版小学语文成语教学的体会[J].考试周刊.2011(64)

歇后语教学范文第8篇

一、小学语文活动体验课的特点

笔者参照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对小学语文活动体验课的特点进行了如下概括与分析:

1.独立性

小学语文活动课的一大特点,就是在活动中注重对学生独立能力的培养。这是由于小学语文活动体验课主要依靠学生独立地、主动地完成课业。在完成课业的过程中,学生的独立自主与创新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开展小学语文活动体验课,能够使学生明白:若要解决问题,那么就必须靠个人的意志、理智以及情感等方面的因素,去参与到实际的活动之中,尤其是学生理智活动的实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独立地获取知识。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活动体验课而言,从选择及确定活动的内容,直至语文活动过程的组织与实施,都应该由学生亲自操作。

2.实践性

小学语文活动体验课的第二大特点,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地进行实践,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学习技能。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在学校里,应该让学生从写字去学写字,从谈话去学谈话,从唱歌去学唱歌,从推理去学推理。”那么,学校就变成了与实践打交道的工场。凡是通过努力获得成就的学生,就可以不断地体验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二、加强小学语文活动体验课模式的具体实践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活动体验课具有独立性与实践性两个重要特点。因此可以说,小学语文活动体验课的主要培养目标就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以及勇于实践的综合能力,通过不断的实践,促使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下面对如何加强小学语文活动体验课模式的具体实践进行的阐述。

1.巧设情境,活跃思维

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活动体验课《一堂别开生面的歇后语活动课》为例,阐述如何巧设情境与活跃思维。在进行活动体验课之前,应明确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即教师不再居于传统教学模式之中的主人翁地位,而仅仅是作为一名“导游”。学生是以“游客”的身份出现的,他们才是此次“旅游”的主人。因此,在实际的活动体验课上,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活动体验课伊始,教师可以巧设情境,向学生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在汉语的广阔土地上,有一个名叫“歇后语”的王国,那里住着很多居民。他们每天过着“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生活,每天过的日子跟“外甥打灯笼――照旧(舅)”一般平静。一天,这个王国突然来了两个陌生人,看到这里的人们过着十分优雅的生活,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他们左顾右盼,更加“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见状,这两个外地人就向正在下棋的一老一少询问,这个小孩是“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吐不出”。然后老人则说“你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吧?”这两个陌生人则回答说:“我们可是‘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哦。”老人继续回答:“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教师通过设置以上的情境,让学生想象具体行动,并能快速掌握歇后语的知识。

2.激发内驱,注重“动”

小学生好奇爱动,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征决定的。语文活动课就要体现在“动”,即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通过动眼,培养细心观察的能力;通过动脑,提高思维素质;通过动口,提高朗读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动手,提高写字和习作的本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断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并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去“动”,让他们明白这样的道理:只有不断地“动”,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