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五年级科学课件

小学五年级科学课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小学五年级科学课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五年级科学课件范文第1篇

关键词:直观建构;概念;数感;活动;模型

中图分类号:G623.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289(2014)08-0055-03

一、直观辨析:让概念理解更通透

【片断1:这叫“能容纳”吗?】

师:请大家结合刚才我们对容器的理解,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是容积。

生1: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师:说的真好!这句话中,哪些字词最重要?

生2:我认为“能容纳”最重要。

师:它是什么意思呢?

生2:“能容纳”就是能装东西。

师:(急切)装多少?

生2:嗯……

师:你们觉得呢?(学生迟疑)请看(教师出示一个玻璃杯),这个杯子有容积吗?

生齐:有。

师:(教师向杯中倒入红色的水,倒水至杯子空间的时)请大家想一想,这叫“能容纳”吗?

生齐:不叫。

师:(倒水至杯子空间的时)这叫“能容纳”吗?

生齐:不叫。

(教师继续倒,直至水溢出水杯,流到桌面上)

生齐:好了,好了,不能装了……

师:还能容纳吗?

生齐:不能容纳了。

师:什么叫做“能容纳”?

生3:装满时就叫做能容纳。

【赏析1】数学是从概念开始的,概念又是逻辑思维的第一要素。“容积”这个概念是本节课的教学主题,概念中的“能容纳”,既是核心,又抽象且生僻,如何直观建构?教者独具匠心。当学生说到“能容纳”就是“能装东西”时,教师并不急于揭示“装满”的关键词,而是急切的追问:“装多少?”拽住学生准备放松的思维线头,随即用“玻璃杯”和“水”这两个媒介承接思维,在5个不同的水位点紧紧叩问“这叫‘能容纳’吗?”驱赶学生的思路逐渐开阔,直至学生齐呼“不能装了”,才让概念水到渠成。整个过程,教者以“辨析”为策略,以杯中水位的变化为思维牵引,以水满四溢为终结,使原本抽象、生疏的“能容纳”含义随着水的上涨和溢出变得清晰可见、形象直观、淋漓通透,让观者记忆深刻。

二、直观感知:让数感形成更真实

【片断2:1 ml、10 ml、100 ml有多少?】

师:你知道1 ml有多少吗?

生1:我想是科学课上用滴管取水的“一滴”那么多吧。

师:是吗?请4人围成一组,用针管取出1 ml水。(学生从水槽中吸取红色的水,教师巡视)取好的小组把针管举起来。(每个组都举起针管)你们是怎么取出1 ml水的?

生2:我发现针管总共是10 ml,那么每一个小的刻度就表示1 ml。

师: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齐:同意。

师:观察一下1 ml水究竟有多少?生活中什么地方见到多1 ml吗?

生1:老师,我们发现1 ml水比滴管滴出的一滴水要多很多。大约是我们钢笔笔管吸满的墨水那么多吧。

师:这个组很会观察。现在请大家用同样的方法取出10 ml水。(学生全神贯注操作)取好了吗?想一想,生活中见到过这样的10 ml吗?

生3:我的眼药水是10 ml。

生4:我带的口服液瓶的容积大约是10 ml。

师:把口服液瓶举起来,让大家也看看。见过吗?

生齐:见过。

师:现在我想请大家取出100 ml水,该怎么办?

生5:我们已经取出了10 ml水,再取9个这样的10 ml,倒在一起就行了。

师:倒在哪儿?

生6:(举起量筒)倒在这里。

师:明白了吗?开始吧。(学生踊跃操作,约2分钟纷纷举起量筒)你们取到的刚好是100 ml吗?和量筒上的刻度重合吗?

生7:老师,我们组取的是105 ml。

师:为什么呢?找到原因了吗?

生7:可能是用针管取10 ml时,多了一点吧。

师:对了,我们取10 ml时一定要准确,才能保证刚好得到100 ml。哪些组刚好是100 ml?请举手。(10个组中有7个组举手)

师:生活中有容积大约是100 ml的物品吗?

生8:我妈妈的香水瓶容积大约是100 ml。

…………

【赏析2】《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教学证明,数感必须依托直观感知来进行建立。毫升是小学生认识的最小的容积单位,1 ml、10 ml、100 ml,乃至1000 ml(1 L),这些数量对于容积数感认知基本处于零状态的小学五年级学生来讲,无疑是空中楼阁。为了将容积数感从无形变为有形,教者从工具选择和感知量变两方面超越教材,并二度开发教学资源。测量工具选用学生熟悉的打针用的针管和实验仪器量筒,充分发挥它们贴近生活、使用简单、度量准确的特点,为科学建立数感提供了保障。在感知量变时,教师遵循“积少成多、循序渐进、亲身体验、联想生活”的原则,从感知1 ml开始,为1 ml、10 ml、100 ml分别找到了“钢笔笔管”、“口服液瓶”、“香水瓶”等生活数量原型,特别是1 ml,从猜想“一滴水”到“一笔管水”的变化过程,数感从模糊直至清晰。在10 ml到100 ml过渡时,教师留足时空,将想办法的机会让给学生,生5和生6的精彩发言,无疑是教师预设且最希望生成的答案。感知,既要感到,又要知晓,教师创设的感知活动,既让学生感到了1 ml、10 ml、100 ml的多少,又让学生知晓了它们的实际大小,这种直观感知形成的数感不仅真实,而且踏实。

三、直观体验:让活动经验更深远

【片断3:每天要喝几杯水?】

师:水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更是生命之泉。(播放配音课件:科学家告诉我们,健康的身体每天至少需要2 L水,其中的1 L来自食物,另外1 L则需要我们喝水补充,你每天的喝水量达到标准了吗?)

师:你每天喝多少水?达到健康标准了吗?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实验,看看每天我们至少要喝几杯水。

1.课件出示活动步骤(如图1)。

2.各小组使用提供的实验材料(一瓶550ml的矿泉水,4个同样大小的一次性杯子),按照步骤,实验员操作,观察员讨论,记录员记录讨论结果。

3.汇报。

师:有结果了吗?哪些小组来汇报?

生1:我们组倒了2杯半,一杯水大约220毫升,5杯水大约是1升。

师:其他小组和他们的实验结果相同吗?相同的举手。(各小组均举手)根据一次性杯子的大小,推想一下,你的水杯能装多少水,每天至少要喝几杯水?

生2:我水杯的容积大约是150 ml,每天要喝7杯水。

师3:我水杯的容积大约是200 ml,每天要喝5杯水。

………………

【赏析3】《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将“双基”修订为“四基”,其中“基本活动经验”正是现今数学课堂所缺失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作了这样一个比喻:我们要用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才能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有机体的一个部分,因此,要让学生在亲历中体验,在体验中累积,让经验的“根”长得更深。本节教学是一个体验性的数学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形成基本的活动经验。教学中,教师将教材中“感知1 L有多少?”的活动和教材后的“你知道吗?”紧密联系在一起,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相融。课中,教师从“健康饮水”说起,首先让学生体验一瓶550 ml水能到入几个纸杯;其次由1纸杯的容量估计出1 L的多少;最后推想出自己水杯的容积,建立起牢固的数学印象,进而转化为一种直观的活动经验。

学生通过对550 ml的水的平均分,自主判断出“1纸杯水的多少”,这就是经验的“根”,而据此经验估算出的“1 L水的多少”就是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即“枝”,根据这“根”,还可以生长出2 L、5 L、10 L……许许多多的“枝”,最后当你充分感知了“1纸杯水的多少”后,推测自己水杯的容积,便实现了无缝对接,成为了有机的组合体,这一在亲历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的活动经验之树必将枝繁叶茂。

四、直观操作:让模型建立更鲜活

【片断4:几次就可以装到0.5 L处?】

师:(出示0.5 L量筒)这个量筒上标有一个0.5 L,这是什么意思?

生:1:可以装水零点五升。

师:不准确,它表示最多可以准确计量出0.5 L的液体。大家猜一猜,如果把100 ml的水倒进去,几次就可以装到0.5 L处?

生齐:5次。

师:是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选5个100 ml水取准确的组依次上台将水倒入其中)通过验证,你有什么发现?

生2:我发现5次刚好可以把水装到0.5 L处,说明零点五升就等于五百毫升。

师: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齐:同意。

师:真会总结。(板书:0.5 L=500 ml)那么,1升等于多少毫升呢?

生3:1000 ml,因为1升是两个0.5升,所以1升就等于1000 ml。(板书:1 L=1000 ml)

【片断5:它们是这样的关系吗?】

师:刚才,有同学说1 L=1 dm3、1 ml=1 cm3,它们是这样的关系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观察一个演示实验,看看能有什么发现?

(课件播放实验过程,如图2,教师边播放,边引导思考)

师:从这两个实验演示的过程,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1升等于1立方分米,因为把1升水倒入容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器中,刚好倒满。

生2:我观察到容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正好可以装下1毫升的水,所以1毫升等于1立方厘米。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升(L)=1立方分米(dm3)、1毫升(ml)=1立方厘米(cm3)

【赏析4】数量关系是一种最简单的数学模型。本课的教学重点就在于要建立起容积单位之间与容积和体积单位之间的联系,即进率关系。如何让这样的数学模型的建立深入人心?教学中,教师打破传统、常规的“介绍式”的教学方法,把“关系的生长点”放在了自主操作和他主操作上。片断4中,学生从猜次数到上台倒水,再到观察现象,至最后总结,充分体现了“猜想―验证―归纳―推理”这一完整的做数学的全过程,学生所建立的“1 L=1000 ml”的数量关系将是终身难忘。片断5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演示实验,一方面观察正方体的容量和水的多少,另一方面观察实质的等量关系的形成过程,直观建构起了升与立方分米,毫升与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关系。不难发现,不论是自主,还是他主,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都充分展示了直观性带来的成效,这不正是学生所需要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