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背影家园

背影家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背影家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背影家园范文第1篇

难舍那一黄土

走在远离故乡的路上

为了北方人民吃上一江清水

你们舍却那

生养你们一生的故土与家园

谁能有一步一回头更加依恋和难舍

谁又有离乡背井更加伤感和疼痛

那眼眶分明噙着离别的泪

走远了

你们仍是故土养大的儿女

背上的古铜色

还写着故土的颜色

离别是为了拥有故乡

远去是为了寻找

更加美好的家园与生活

今天你们是移民

注定着背井离乡去寻找家园

明天你们将在

新的家园里开辟新的生活

离别

依依惜别故土

坐在通往新家园的车队上

你们再次回头把故乡张望

那是一场永恒的离别

写满愁绪 写满悲壮

从此家乡成故乡

自此村民变移民

离别的乡情离别的泪

是谁在站台把你们相送

车窗内外

模糊的双眼把亲情乡情隔远

紧握的双手将故乡他乡拉近

没有什么离别

比这种离别更永久和漫长

没有什么失去

比这种失去更伤感和疼痛

这是一种永恒的离别

这是家园永远的失去

远离亲人别离故土

为了南水北调

你们去开辟崭新的生活

为了国家建设

你们去重建自己的家园

舍利取义

你们舍小家顾大家

携妻带子背井离乡

将自己的亲情友情乡情抛却在故土

把自己未来的幸福生活建设在他乡

向前

抹去眼泪

你们跨出勇敢的步伐

泪别故园

向前 向前

再向前

那是新生活的召唤

为了寻找美好的家园

你们响应祖国的号召

带走与你相伴的乡土

携走与你共眠的生活铺盖

就这样走在新生活的路上――

去他乡

失去家园为的是重建更好的家园

向前

你们擦干眼中悲壮的泪水

为了奔向远方的明天

启程

我们组成车队

为你们送别

医疗卫生安全生活

各种保障一应俱全

蜿蜒的车队一路护送

丹江水情更深

故乡他乡一家亲

30多辆车队蜿蜒

列队欢送

那离别 那悲壮

那伤感 那疼痛

油然而生

车队启程

故土难离的眷恋

乡情亲情的难舍

车窗内缓缓挥动的手臂

道别了那片青山绿水

去他乡

装好所有的家当

你把泪水珍藏

明天你们就要去他乡

带上对故乡的依恋

吻别生养你们的故土

再一次把故乡打量

在国家建设的大局上

你们不得不背井离乡

从此将失去家园

远走他乡

没有什么眷念比故乡更依恋

新的家园已为你们建好

但去往他乡的路途却变得更加遥远和漫长

再看一眼故乡的山

再喝一口家乡的水

你把故土揣在心怀

想家时就闻一闻故土的芳香

你把家乡的水装上

思念时就尝一口家乡水的甘甜

去往他乡的路途

不远却很漫长

去往他乡的旅程

不长但却需要一生去行走

你们已备好远行的干粮和水

含泪走在他乡的路上

故乡默默目送你们背影渐远

走远了,你们还是我们的乡亲

去他乡,你们仍然与我们同饮一江清水

无论路途再远

不管道路再长

我们也要护送你们

去他乡

去到那个美丽的地方

背影家园范文第2篇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点点滴滴的好人好事,有的事看起来微不足道,例如:捡一块垃圾,扶奶奶过马路。有的事看起来则重于泰山,例如:修建房屋和铁路,都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但这些都表达了人民一份独特的爱。

记得在2008年5月12日那天,汶川发生了大地震,房屋倒塌,家园摧毁,使许许多多的人们流离失所,失去亲人,在这危难当头,全国人民立刻伸出援助之手。在我们塔坡小学,也掀起了向汶川人民捐款的风波,为了使汶川变得向以前那样焕然一新,人们幸福的生活,到了下午,我便跑回家,拿出自己所有的零花钱,连平时省吃俭用的爸爸妈妈也来援助汶川,虽然钱不多,但却表达了我们对汶川人们深深的祝福,深深的爱。我的心中默默地祈祷着他们能早日重建家园,过上太平的好日子。

还有一次,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大地,我走在大街上,发现人们抵挡不住高温的攻击,便津津有味的吃起了冰激凌,使体内温度大减,人们明显舒服了许多,可在他们的身后竟是随手扔下的袋子随风飘扬,污染了环境,给美丽的大地涂上了阴影,我赶忙将它们捡起放入了垃圾箱,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我真希望他们能自觉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

世界因为爱变得更美,人们因有爱变得更善良,我们更要善待生活,感恩生活,人间才会处处有爱,生活才会更美好。

背影家园范文第3篇

阵阵凉风袭来,让人不由得打个冷颤。街道上,永远不停歇的喇叭声依然那么烦人,忙忙碌碌的背影一刻都不停歇。

他们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的一个角落里,有一群快乐的却不幸的孩子们,他们小小的年纪,并不是在大人的怀抱里,手心里,而是担负起了繁重的家务,但他们并不悲伤,他们心中充满爱,充满希望,也渴望像别的孩子一样,能背起书包,唱着歌儿,快快乐乐的上学去。

现今,科技发展,时代进步,家家户户都过上了优越的生活。他们不愁吃穿,不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很富裕。人人都开着跑车,穿着名牌,自由自在的过着日子。如今,在教室里,听到的并不是朗朗的读书声,而是想茶馆一样的嘈杂声,让人心烦不已。

背影家园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 对话 引导策略

语文课堂上如何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双向交流,提高学习效率,广大同仁一直在孜孜探求着。对话理论在教学中的适时引入,表现为一种全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强化了师生的平等关系,强化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果能让对话精神飞扬在语文课堂中,语文课堂会更充满活力,教学效果会更加优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正是这一对话理论,使语文课堂焕发了生机,对话让学生的眼睛触摸文字,让学生的心灵可以倾诉,让学生的思维能够飞翔……面对学生主体的对话参与,作为教师该如何正确引导呢?

一、重视隐含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教学中,要让享有了“话语权”的学生真正“有话可说”,关键在于给予学生对话的“谈资”。由此,教师必须设法为学生与课文“牵线搭桥”,与文本“共度好时光”,也为师生对话“蓄势”。作为主导者的教师要清楚, 对话教学不是简单的交流,而是平等的沟通;不是简单的接纳,而是精神的共享;不是简单的言说,而是生动的互动。

对话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尊重学生阅读文本中的独特体验,又要尽到“主导者”的责任,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顺利地进行。教师在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中,固然要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中“文本中心”“仰视作者”的态度,却又不能走向另一极端,一切以读者(学生)为中心随心所欲地解读文本,而完全无视文本(作者)的客观存在。

这样说也许比较抽象,不妨举个实例。有位学生在阅读朱自清的《背影》后,主要的“发现”是“父亲违反交通规则”。面对学生这样的“独特体验”,教师要不要指导?有人认为应该尊重学生的“发现”。这是典型的“极端读者中心主义”,它在“尊重读者”的名义下,实际上把文本(作者)完全逐出了对话过程。对《背影》这类“一看就懂”的文章,缺乏阅读经验的学生最容易“一看而过”,忽略了文本丰富的隐含信息。那位除了看到父亲“违反交通规则”之外一无所得的学生,就因为“读”得太容易,不动脑筋地一眼扫过,才形成了这种极其肤浅的“阐释”。老师如果对这种肤浅的“阐释”也一味鼓励的话,那就偏离了本文情感和价值观的目标。

还拿这篇《背影》来说,它看似浅白,其实作者对读者的“暗示或提示”极为丰富,例如文章首尾都以伤感的笔调写了父亲的凄凉处境──失业、丧母、家景惨淡、谋生艰难、老境颓唐;也以愧悔之情写了“我”的自以为是,自作聪明;又含蓄地交代了因为双方的原因而造成的父子关系一度冷漠(他触目伤怀……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直至经历了车站送别时那些感人的细节,其后“我”又读到了父亲来信中那句催人泪下的伤心话“……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于是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父亲的养育之恩、拳拳的爱子之心,以及自己几年来对父亲处境和心情的不理解,因此,在“我”对父爱的回味中,深深交织着愧疚、悔恨、自责等复杂的情感,而所有种种复杂的情感又都凝聚在晶莹的泪光中重现父亲背影时的瞬间感受上。这样,父亲的“背影”才会在“我”的心中成为交织着复杂情感的永远抹不去的记忆。面对这种看似浅白、其实内蕴丰富的文章,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就要在学生初步“读懂”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注意隐含在文字背后的重要信息。至于学生从这些隐含信息中获得怎样的结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正在学会”与文本(作者)对话,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对话过程中所积淀的生命“拔节”的真切体验。当然,教师在宽容地对待学生的独特体验的前提下,作为对话中平等的一个成员,也可以谈谈自己的阅读体验──这时教师的“讲”,不同于填鸭注入,而是一种对阅读体验的师生“共享”。总之,只要着眼于“实实在在教会学生阅读”,只要一切以学生“发展”的利益为标准,那么,即使遇到某些似是而非的漂亮“理论”的迷惑,也不会失去自己的判断力了。

二、因势利导,激活学生之间的对话热情

生生对话指的是教学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包括一对一(单个学生之间)的交流、一对众(单个学生与小组内其他成员、单个成员面向全班同学)的交流和众对众(学习小组之间)的交流等几种形式。由于对话的双方处在同一个知识层面上,对话双方对生活的体验与悟对基本处于同一起点,使得生生之间的对话更具亲切感和亲和度。

当然,生生对话的实现,首先需要教师调适好自己的角色,做一个思想者,把握好对话的特质与要义,将对话的理念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做一个倾听者,听清对话双方的主要观点和精华所在,思考下一步的对策;是激发者,善于抛给学生具有实质性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强化对文本的理解。

背影家园范文第5篇

是故意还是无奈,昨天的眼泪究竟还有多久才能散尽。

深夜的街道孤单的身影,为灵魂找寻不再流浪的理由。

古老石碉拖长夕阳又一次坠落精彩,穿梭于寨子石板里的脚印沉重到与回忆又一次的重创。

飘扬的经幡放飞久久的信仰,望月时的思乡家园的小巷是否仍然弥漫起熟悉的炊烟。

深夜的星空繁星点缀,我找寻属于自己的那一颗,与其它一样还会那明亮吗?

把一种属于自己深夜的歌,与空中的星伴奏着自己的人生。

人生之中,走出轮回的步伐,在无数次的思索与挣扎中,竟忘记如何才能再次步入轮回之门。

让都市里高楼大厦的冰冷,被枯燥但却反复的日子冲撞时间的真实,时间的流逝,被风吹拂无数愿望与失落,却把生命再一次延伸具有钢的忍性。

为一次假装的糊涂,戴上不真实的面具,付出的心面对无奈的错误,爱的痛苦只有自己最清楚,背影之后不在乎的表情,伤时刻折磨心的跳动。

背影家园范文第6篇

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的榜样。每一个小朋友都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他们在观察着我们向我们学习如何做人与做事。一度的儿童节是幼儿最隆重的一个节日,小朋友的节日就该小朋友轻松自在的过。让小朋友做评委做观众享受节日。今年我园的“六一”儿童节将以开展“父母的六一”庆祝活动的形式来进行,为了使庆祝活动顺利进行,特制定此方案。

一、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庆祝“六一”活动,让幼儿看到父母的伟大形象,感受到父母的观爱,从而度过一个幸福、难忘的“六一”儿童节。家长在参与幼儿的节日庆祝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树立自己在孩子心中高大自豪的榜样。进一步感悟幼儿教育的观念,学习科学的育儿方法。了解家园共育的重要性,让小朋友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向家长、社会展示幼儿的“六一”活动,进一步塑造本园的良好形象。

二、活动主题和宣传口号

1、活动主题:榜样 !做个好爸爸好妈妈。

2、宣传口号:

爸爸妈妈有一双能干的手;我爱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爱我;。好样的!我的爸爸妈妈。

背影家园范文第7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小朋友和家长朋友们,大家好!

再过十几个小时,2015年就要与我们告别了,我们即将迎来崭新的2016年。在这一年中发生在沅梦幼儿园的点点滴滴让我们难以忘怀,沅梦一切的精彩,都因为有你们的存在。

宝宝篇:宝宝们用自己的欢笑点缀了这个大家庭,依稀记得他们刚刚入园的时候,那小小的背影让爸爸妈妈明白:他们即将拥有自己的生活,而我们已经不能随便打扰,同样作为家长的我,和在座各位一样,心里一阵酸楚…

但后来我们知道,他们很快乐,他们学会了许多新本事,他们也有了很多好朋友,他们在逐渐长大,作为家长,我们深知,在脱离我们的怀抱后,孩子才能够羽翼丰满。

他们会用行动告诉我们:我爱你,爸爸妈妈!虽然我不能再时刻与你们黏在一起,但在甜甜的梦里,我会梦到你们的微笑。

这一切的成长,都是爸爸妈妈你们给予孩子的信任,我相信每一个父母在不舍的同时,也会眼含泪花心里默默的说:"宝贝,你能行!"如今,再看看这小小的背影,他们健康,快乐,似乎在告诉我们:别担心,我真的能行!

教师篇:我曾听到过一句话:有一种职业是不计回报的付出!这里有一群20多岁的小姑娘,她们个个都有十几个或几十个儿子女儿,她们不是妈妈,胜似妈妈,她们不怕困、不怕饿、也不怕冷,只要有孩子的地方,她们就是女超人!

她们有时候没原则,孩子一撒娇就一切代劳,她们会被批评、被误解…任辛勤的汗水和感动的泪水斑驳了脸庞,依然会温柔的笑着。

为了这份职业,为了不辜负家长的嘱托,她们们一直努力着,从未停歇。也许你看到了她们眼角的皱纹,没关系,那是她们一次次微笑开出的花朵。

就是这样一群人在为沅梦、为幼教事业、为社会默默的奉献者,她们说:为了这份爱的事业,我们无怨无悔,从年少,到白头!

家园篇:在沅梦,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常常出没在幼儿园大门外、栅栏外,偶尔偷瞄,偶尔打听,只要老师号召,随叫随到!这群人就是你们——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幼儿园有开放日的时候,你们比过年还高兴,终于可以陪着孩子一起上幼儿园了!幼儿园有家长课堂的时候,你们学习起来比小学生都认真,生怕漏掉什么,幼儿园有亲子活动的时候,你们玩的比宝贝们还要嗨!

背影家园范文第8篇

影片《云上学堂》讲述的是彝族年轻的代课教师李玉林为兑现自己的承诺,攀着“天梯”来到悬崖上的二坪村,让这里传出了琅琅的读书声。第二年,李玉林把妻子和孩子也接上山来,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已经被社会各界有所了解,那么编导者为什么仍然会把这样生活原型的生活素材进行艺术加工而搬上银幕?这里又寄托着编导者和大众怎样的梦想?

通常而言,人们将电影视为艺术之梦,它可以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愿望、无法获得的满足暂时得以实现和获取。脚踏实地生活着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曾经飞扬的梦想,但实现梦想的过程却可能很曲折很艰辛,因此会放弃或改变。渐渐地,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很多人的梦想不再翱翔,但那些可以唤起人们梦想的故事却不断地被编织,故事可以为人们在熟悉的社会情境或类型中采取虚拟的行动,提供释放的背景,触发实效的行为。

《云上学堂》从人物的心灵出发,在简单质朴的生活方式中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爱,人与自然之间的依存与和谐,影片展示出来的不仅仅是李玉林、陆清芬夫妇的内心世界,更是一种能够代表当代中国人不畏艰险、积极乐观、顽强奋进的精神力量,艺术地表现了当代中国人在艰难的生存条件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云上学堂》将真实的故事以艺术手法浪漫化,将普通人的经历传奇化,将生活中的普通人物点染得英雄主义色彩更加浓烈。片中的李玉林有着自己的梦想,从开始简单地为了兑现自己和岳母许下的成为一名正式教师的诺言,深化到扎根悬崖上的二坪村,为那里建起一所学校,引领二坪村的村民和孩子走出文盲的蒙昧状况。这个过程是李玉林带着观众实现梦想的过程――随着影片故事的发展,李玉林的梦想在观众的注视和共鸣中,一步一步化为现实。

一、意蕴:守望精神家园

如果说电影《云上学堂》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梦想可以成真”的榜样力量,那么影片还指涉心灵漂泊的现代人需要重铸精神家园的主旨。

影片情节从李玉林娶妻生子开始,以多年后他坐着火车归家与亲人团圆结束,这个过程是他个人兑现承诺的过程,也是他建立家庭并扎根二坪村,在此传播知识与文化的过程。十几年人生历程浓缩在影片中,只能攫取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事件,李玉林夫妇的小家,一直在为二坪村的大家无私奉献着。不可否认,当下观众对电影观赏的娱乐性诉求十分强烈,对电影的教育功能有本能的排斥,这需要新的经过更有效隐喻性转换的意识形态话语方式,才能达到主旋律影像传播的落实与接受。所以,观众没有在影片中更多地看到大山深处村庄的蒙昧,这里反而更像一处世外桃源,村民淳朴热情,甚至片中角色木留方被关押在监狱的父亲只是因困苦的生活条件下,争水械斗而犯法――这是人物台词讲述的,观众只看到这个戴罪之人见到孩子长大而百感交集的泪水。

《云上学堂》重拾牺牲与奉献的主题,其内在核心是构成牺牲奉献与英雄叙事结合的模式,这在某一层面上呈示了人们对于物欲横流现实的一种反驳。李玉林夫妇是当代的平民英雄,他们的精神被赋予了一种独特的现实意义。编导者将这一切都表现得很生活很真实,影片中的李玉林夫妇不是被神化了的英雄,他们在面对“云上学堂”时也曾畏难过、想放弃过――妻子陆清芬在给学生们上课时自己的孩子没有人照顾,一度情绪爆发打算负气下山离开,重病女孩的一番话和丈夫沉默的理解,使她回心转意,从而真实地表现了片中人物为实现梦想而付出的代价。这不是张扬着所谓的精英意识,而是赞美扎根于生活的一种真诚的知识分子精神。

由于市场的压力和商业社会的物欲横流,现在“泛娱乐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甚至已经遮蔽了很多严肃的社会问题。人们可以看到,不仅娱乐圈充斥着娱乐,甚至社会问题的表述也娱乐化了。没有娱乐似乎不行,但只有娱乐也是不行的。在很多娱乐片占据市场的同时,更需要具有现实意义与丰富精神内涵的影片来守望人们的精神家园,这一点,影片《云上学堂》做到了。

二、视角:宏大叙事中的背影

影片《云上学堂》里,有一个场面令人印象深刻:李玉林面对空谷群山弹奏起久久没有被奏响的脚踏风琴,《国歌》回荡在大山中蓝天下。这与澳大利亚影片《钢琴课》海边弹琴的镜头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场戏是片中最能够体现导演浪漫主义风格的段落。李玉林面对群山弹奏《国歌》的背影,也可以是中国的任何一个教师,任何一个公民,这场华彩段落将普通山村教师奉献中隐含着的强国之梦呈于人前,并将奉献的对象由四川山区村民转换为民族、国家认同的精神。这种创作理念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质地,如同影片虽然时间跨度有十几年,但没有清晰的时间坐标,观众可以在不同演员扮演的山区孩子木留方的成长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还有,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彝族居住区,演员却没有讲当地的方言而说的是普通话,这也是一种泛化的叙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