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日月潭课件

日月潭课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日月潭课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日月潭课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多媒体;激趣;导入;识字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9-0004-02

由于低年级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分神等特点,教师若能巧妙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上来,让课堂充满活力。但巧妙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需要教师对多媒体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利于教师的有效运用。

一、巧用多媒体,激趣导入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苦役。上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力仍然停留在下课时的那种兴奋状态之中,并没有马上因为上课铃声的响起便能专注到课堂学习上来。此时,如果教师生硬地进行教学,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不利于教学。若教师巧用多媒体,加上丰富灵动的语言,必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吸引到课堂学习中来。

例如,教学《日月潭》时,学生对台湾并不了解,教师可以在导入新课时出示一幅中国地图,用轻松、欢快的语言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秀丽。之前我们已经了解过北京、黄山等地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飞’往祖国的宝岛――台湾。(多媒体出示画外音:小朋友欢迎你到台湾来)那里有许多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就是其中一处。大家想不想去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日月潭,欣赏宝岛上那颗最耀眼的明珠。可是,我们想要观赏日月潭美景,首先得闯关成功,才能拿到门票。”……学生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很快完成了识记生字的学习任务,这时多媒体再次出示画外音:“太棒了!祝贺你们闯关成功!(课件出示门票)让我们拿着这张来之不易的门票,快去欣赏日月潭美丽的风景吧。”……这样教学,使学生仍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利于进行下一环节的课文学习。

一般而言,学生对新授课容易产生新鲜感,能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之中,可是到了期末复习阶段,学生对已经学过的内容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对复习课的导入多下工夫,可通过多媒体激趣导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在期末复习阶段,教师一般会根据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巩固复习。例如,在《量词复习与巩固》一课中,教师创设“探险救人”的情境导入复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一年级学生对卡通形象喜爱至极,所以教师接着出示“小灰灰被困”的图片,让学生参加“量词王国大探险”的学习活动。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喜不自胜,一节复习课下来,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巧用多媒体,促进教学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而识字与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因为两千多个常用的汉字要求在一二年级就必须掌握,可见识字学习任务的重要。加上汉字字形复杂、字义宽广、字音多变,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易掌握。

1.设计游戏环节识字

注意力等于记忆力,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集中,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再怎么认真讲都是徒劳的。为了能保持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专注力,教师的每个教学环节都必须要不断地变换形式,让学生时刻保持学习注意力。识字是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在R字课上设计游戏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识字,而且能让学生牢牢记住所要学的字,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课堂上出示字宝宝时,教师可以运用电子白板的拖拽功能,把字宝宝从宝箱中拖拽出来,不断产生惊喜,使学生的学习兴致高涨。又如,“摘苹果”“采蘑菇”“送字宝宝回家”“登山”等游戏都是在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情况下进行的,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趣味横生的直观情境中高度保持注意力,除了认字外,还达到了巩固识字的效果。

2.借助字形演变识字

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生字中有许多是象形字,在识字环节中,教师不妨穿插字形演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生字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例如,《数星星的孩子》中的“勺”字,由课件演示“勺”字的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再到标准宋体,教师边演示边解说:“汉字发展到现在,经过了几千年的变化。汉字的祖先是甲骨文,就像画出来的一样,可有意思了。这个‘勺’字,甲骨文像长柄的盛具,盛具上的圆圈是指示符号,表示盛具上盛舀的食物,金文则形象地画出了巨匙盛物状,之后的每种字体都有所变形,渐渐地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勺’字。”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看到了“勺”字的演变过程,而且深深地理解“勺”字的意思是用餐具舀食物。这里,教师从追溯字源出发,通过对图形和文字进行比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细化了对具体笔画的认知,激发了学生的识字欲望。

3.根据引导自主识字

日月潭课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情境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可以是课前精心设计的,也可以是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随机设计的。巧妙设计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而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在“教”上做文章,做到既“传道”又“传情”,既“解惑”又“解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披文以入情”,才能善解文情。那么,如何巧设生动的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把语文课上到学生的心里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魅力呢?

一、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情境创设艺术

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改变了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把新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并能举一反三,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有效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师发挥聪明才智,针对本校实际情况,开展语文活动,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就教师个人而言,首先要深入学习、理解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原理,发现教学本质,并且时刻关注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动态。

二、多样化的情境设计,改变单一学习方式

1、创设调动积极性的游戏情境

玩是孩子的天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探索,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

2、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化情境

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听故事的。小学低年级到中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他们感觉到学习语文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语文。而创设故事化情境就是一条非常适合低年级孩子的形式。把教材中的一幅幅画面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小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3、引导质疑,创设问题情境

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引起的。儿童好奇好问,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新颖、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来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学生的迫切愿.如我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引导学生提出“山水有什么特点?”这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释疑来理清水的静,清,山的奇,秀,险,通过播放桂林秀风光,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4、利用多媒体,创设画面情境

教师可根据小学生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特点,通过多媒体来创设画面情境.如《日月潭》这篇课文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日月潭的美丽景色。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日月潭风光秀丽的特点。在教学时,我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用画面展示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风光,配以优美轻柔的音乐,同时教师适时范读,引导学生抓住“湖水碧绿、隐隐约约、轻纱、朦胧、仙境、风光秀丽”等词语,品词品句地朗读,把学生带到文本中去,让学生感受到日月潭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充分体会到日月潭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5、联系教材,创设表演情境

人天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欲望。在教学中,排演课本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尽情展示自我的机会,这个机会是人人均等的,不管你的语文成绩好坏,参加机会就属于你。学生自编自组表演课本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并在排演本剧的过程中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

6、适时引导,创设朗读情境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出真情实感,用充分的时间来品读,是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坚持读为本的理念,每篇文章不仅要充分地读,还要适当范读。由此,在教学中我不仅提供给学生个别读、集体读、小组赛读、评读等的机会,还用范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在范读时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去,力求读得声情并茂、流畅自如,让声入学生之耳,让情入学生之心。让学生在自己的朗读或教师的范读中,领悟语文的情味、韵味、诗味,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优美,体会作家在作品中所倾注的感情,或品味作家所阐述的生活哲理。

7、创设开发创新能力的开放式情境

日月潭课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语文;融合策略

小学语文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门最基础的教学科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融入多媒体技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注意力,由此可见在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促进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

一、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使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不仅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也是快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实现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由于多媒体技术属于一种新型技术,而且小学生通常具有好奇心强的特点,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使学生更加关注多媒体技术呈现出的语文知识。二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由于多媒体技术能够更加生动、真实地为学生的创设出具体情境,因此学生能够产生“语文知识十分有趣”的想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是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节省教师书写板书的时间,提高语文课堂授课效率。四是有助于小学语文与时代的与时俱进,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增强学生、教师、学校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使教学随时展而发展。

二、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策略

1.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小学语文教学课件。传统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会借助黑板加粉笔的模式为学生书写板书,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但是数学板书会占用一定的课堂时间,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基于此,在实现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小学语文教学课件,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喜欢新鲜色彩的特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课件中融入一些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鲜明色彩等元素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能够紧跟教师课件中所呈现出来的思路学习语文知识。例如,教师在为小学生讲授《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教师可以积极地在多媒体课件中融入树木、森林、小兴安岭等图片,使学生能够被多媒体课件所吸引,从容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保证其学习效率。2.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具体的语文教学情境。不同的语文课文呈现着不同的语文情境,由于很多教学情境无法利用实物为学生展示出来,此时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积极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为学生放映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图片、视频,为学生创设出与该篇文章相联系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更深入地理解到该篇文章所讲述的内容[2]。通过创设具体的语文教学情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为学生讲授《巨人的花园》一课时,教师应该为学生播放一个与花园有关的视频,从而为学生创设出真实、具体的教学情境,降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难度,从而加深学生对该篇文章的记忆。3.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更多的语文知识。虽然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主要应该依据教材为学生讲知识,但是语文教材中的知识是有限的。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学生呈现出更多的语文知识[3]。通过为学生展示更多的语文知识,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含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但是由于小学生辨别能力相对较差,因此教师在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更多语文知识时,应该注重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学生年龄,从而为学生引入更多真正能够促进其发展的知识。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授《日月潭》一课时,教师可以积极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更多描写日月潭的文章,使学生不仅能了解日月潭,还能学习到分析文章的技巧,提高本节课的教学质量。

总之,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提高教学有效性,希望更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课件、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并为学生呈现出更多语文知识,让学生在开阔自己视野的同时,提高自身语文学习水平。

作者:李凡香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银滩路小学

参考文献:

[1]许海艳.试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7):195.

[2]方震.多媒体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策略[J].中国新通信,2015(8):58-59.

日月潭课件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且教且思;预设;生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6-0065-02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课《葡萄沟》,描述了新疆吐鲁番葡萄沟的风土人情,那五光十色、娇艳欲滴的一串串葡萄,让我们读着、读着就不由得直流口水。而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更让我们觉得可亲可敬。教学这篇课文,我觉得只要教师能真诚地注入情感,让学生走进文本,感悟体验是不成问题的。现结合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片断进行诊断与分析,以探寻有效教学之策。

一、案例与描述――场景呈现,课堂的不足之况

【教学片段一】

师:同学们,前不久,我们游览了风光秀丽的日月潭,领略了日月潭早晨、中午的不同美景。这节课,我们又要到一个更美的地方去游玩,那里的人热情好客,总是用美味的水果招待客人。想知道是什么水果吗?

生:(七嘴八舌地喊) 葡萄!

师:(装作没听见)下面我们来猜个谜语:“远看玛瑙紫溜溜,近看珍珠圆溜溜,掐它一把水溜溜,咬它一口酸溜溜。(打一水果)”

生:(又齐喊)葡萄,葡萄。

【教学片段二】

师:课文中有一句描写葡萄的句子写得很美。请大家找一找,读一读。

生1:我找到的句子是:“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师:是啊,写得真美,请大家欣赏课件图片,谁来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颜色的葡萄?

生2:有紫色的,有绿色的。

生3:有红色的,还有深绿色的。

师:是啊,这么多种颜色,真是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让我们一起品读欣赏葡萄的美丽吧!

(教师正想叫大家齐读时,突然冒出几个声音)

生4:老师,没有白色的啊。

生5:也没有暗红色的。

生6:是哦,我也没看见……

【教学片段三】

师:假如老师是游客,你是维吾尔族的孩子,你打算怎样招待我呢?

生1:我会摘下最甜的葡萄招待你。

生2:我会把葡萄炸成汁请你品尝。

前面两个学生精彩的回答正是教师预设的答案。教师正暗中得意时,一个学生说:“葡萄好吃别贪吃,要慢慢享用啊!”

生3:我们的葡萄不是白吃的,吃完要唱歌的!

生4:小姐,好吃你就多吃点!(连广告词也出来了)

二、诊断与分析――且教且思,课堂的尴尬之扰

课堂教学确实是一门高超的艺术,需要教师不断潜心钻研文本,不断摸索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法。上述课堂教学的尴尬之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课前导入显得呆板、低效

正如授课教师在课后反思时说,精心设计的开场白,本来以为很精彩,可在实施过程中,却震惊地发现,自己的课堂显得那么的做作,那么的呆板。当教师问道:“想知道是什么水果吗?”学生已经异口同声地答出来了,可是教师准备好的谜语还没有猜呢,他只能装作没听见。无奈之下,还是自编自导说出了谜语,学生猜后,再引出课题。这就没有凸显出环节的自然与和谐,略显尴尬。

(二)信息技术使用效果不大

为了让学生感受葡萄的美,教师用课件出示了一幅多彩的葡萄图片,让学生先看图说说葡萄的颜色,然后品读句子。谁知句子还未品读,下面已有学生大声喊出“没见到白色的、暗红色的葡萄”,片刻尴尬后,教师略显不耐烦地说:“没看见是因为葡萄太多,被遮挡住了。”然后再继续让学生品读句子,读出葡萄的五光十色及美丽,但学生的朗读也始终没有预设的那么投入。直观形象的课件、插图能很好地刺激学生的感官,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然而,有时候教师精心制作了课件,可是对学生来说所起的作用不一定大,教学效果也不一定好,原因可能是教师运用多媒体的时机不是很恰当,也有可能是多媒体课件图片与课文情境不完全相符。

(三)创设情境前反复研读文本的力度不够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悟课文中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教师创设了“假如老师是游客,你是维吾尔族的孩子,你打算怎样招待我”的情景,可是学生的回答并不都尽如人意,有些答案令教师哭笑不得,十分尴尬。课后细细想来,这不能怪学生的顽皮,根本原因是教师自己预设的问题不够精当,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让学生反复研读文本段落才是关键。

三、感悟与收获――有效之策,让课堂焕发活力

在上完《葡萄沟》这课后,执教老师回想起这三个教学片段,确实感觉留下了遗憾与失落。语文教学中,教师对课前的引入、多媒体的使用、课堂问题的生成等都要经过认真思考、仔细揣摩。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冲破尴尬,让课堂焕发活力呢?

(一)课前导入,灵活运用,自然和谐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精心设计导语,巧妙地导入新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因此,教学片段一在引出简单而有趣的课文情境后,明明早已让学生预习了课文,教师根本不必再安排猜谜语了。当教师问“想知道是什么水果帷保学生回答是“葡萄”之后,就可以直接出示“葡萄”这个词。随文识字后,让学生说说对“葡萄”这种水果的印象,再引出课文,这也许更能凸显教学环节之间的自然与和谐。

(二)信息技术,紧扣文本,事半功倍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现代教学中的地位很重要。直观形象的课件、图片能很好地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其学习兴趣。那么教学片段二中,在课件的制作上就要扣紧课文插图,丰富葡萄的多彩的颜色,既让学生在视觉上看到葡萄是色彩斑斓的,又要符合文本段落的语境。这样的多媒体辅助才能凸显效果,学生在品读时才会入情入境,读出葡萄的五光十色及美丽。

(三)读中感悟,注重有效,少走弯路

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多读,从读中感悟。在教学片段三中,创设问题情境之前,要引领学生反复研读描写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的句子,再给学生自主演示的机会。学生深入了文本内容中,回答时才不会跑偏,也会少走许多弯路。面对课堂中三个学生的另类回答,教师可以采用追问的形式:“这可不是维吾尔族的孩子呀!请你找出课文中描写维吾尔族孩子好客的语句,读一读,再回答问题。”这样适时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中,能使学生的回答更贴切。

日月潭课件范文第5篇

在说话、朗读训练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这一优势,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寓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智力开发于生动活泼的形象之中,达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思维发展、巩固说话、朗读能力的效果。

〔说话训练〕

在进行说话训练时,除了可以运用多媒体训练学生看投影说话,看图片说话,看VCD片复述故事、续说故事外,还可以用以下方法,巩固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电脑绘画与说话相结合

电脑绘画是多媒体技术中最基本的技能,在说话训练中,我充分运用这项技能进行说话训练。

1.把话变成画

在小语学法指导阅读训练方法中有“学习把古诗中的画面想象出来”,要求学生再造想象,把作者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我把它迁移到说话训练中,运用电脑绘画把自己的话变成电脑中的画。如:学生春游回来后,我就启发学生说说自己找到的春天的特点,然后让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把自己说的话在电脑中用图画表现出来。这样说说、画画,一会儿,学生面前的电脑屏幕上就出现了一幅五彩缤纷的春景图。这样就把学生看到的、想象的、说的话通过双手操作,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出来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把画变成话

学生掌握了多媒体技术后,就可以运用这个技术在电脑屏幕上很快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绘出来。学生绘画不是盲目地乱画,他们头脑中都有创作、思维的过程,这时我又让学生把画变成话,说出自己创作思维的过程,说清画面内容。

这种由画到话再由话到画的训练过程,发展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设计动画与说话相结合

学生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自己设计动画,再看动画自编童话故事是说话教学中一种新的尝试。个性不同、创造力不同的学生设计的动画、编的童话内容也不一样。训练中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重视个性、主体性的发展,力求让学生设计的动画、说的童话多彩多姿。为鼓励学生大胆设计,合理想象,提高创造力,我还定期评选“小小动画设计师”、“童话大王”等。

三、电脑游戏与说话相结合

心理学家洛克说:“教导儿童的主要技能是把儿童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电脑游戏的趣味性、刺激性、机智性则能开发智力、培养儿童的敏感性。因此,我尝试着把电脑游戏引进说话训练中。

电脑中储存的游戏丰富多彩,玩完一个游戏后,我都让学生说你玩的是什么游戏,有什么规则,你怎样由不会玩到会玩,说说你失败到成功的过程。如:我指导学生玩“挖地雷”的游戏,游戏规定挖错一个则全盘皆输。我就指导学生动脑分析地雷的位置,说说你怎样“挖地雷”,结果怎样,你怎样逐渐找到“挖地雷”窍门的。这样玩中说,说中玩,既巩固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朗读训练〕

在语文教学中,我也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如何让学生读得声情并茂,读得入情入境,这也得借助电教手段的帮助。

一、观察画面,语言描述,入情入境

在指导朗读时,我们要充分运用多媒体画面,善于渲染气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意境,体会感情,学生进入了情境,就自然而然地读出感情来了。

如在教学《日月潭》一课时,精心设计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台湾吗?那里有一个风景秀丽的日月潭,如人间仙境,你们愿不愿跟老师一起游览一番呢?”这时可出示多媒体画面,指导学生观察那里碧绿的湖水,连绵的群山,茂密的林木等,并配上一段声情并茂的语言描述,创设一个美丽的意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呈现于眼前的不单是一个山水画面,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迷人境界,对课文产生深厚的兴趣,为读好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播放音乐,指导朗读

根据课文内容,选配一段音乐,来烘托、渲染气氛,再配乐朗读,也能收到入情入境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雷雨》一课时,在初步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选取一段适合的音乐,学生边听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然后根据音乐的旋律,加上范读时慢时快,时轻时重,让学生在时而凝重,时而轻松的音乐中欣赏朗读,学生在音乐的烘托之中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范读后,鼓励学生――谁读得好就给谁配音。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读得声情并茂。

三、多媒体画面与录音相结合,感受语境美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画面与录音相结合,就能把朗读与理解,朗读与欣赏,观察与想象结合起来,有效地丰富学生的语感,让学生进一步意识到语言文字的美。

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就运用课件出示背景图――高山、大地、森林、河流、遗像。画外音朗读课文《,你在哪里》,然后在哀乐中引出课题,将学生带入教师所创设的令人悲痛的意境中,使学生在课文的楔入时就受到情境感染,唤起相应的情感体验,思想与作者产生共鸣。接着播放多媒体画面――“天灰蒙蒙的,长安街送灵车的人前不见头,后不见尾……个个泪流满面。”然后教师一面播放哀乐录音,一面不失时机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悲壮的场面伴随着低沉的乐声和令人心酸的文词,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的崇高的美德,迅速勾起学生对的无比怀念的崇敬之情,从而拨动了学生心灵的琴弦,促进其思维火花的升华,学生读起书来也就很用心、用情。

四、观看录像,指导朗读

根据课文内容,播放录像,再现语言文字描绘的客观事物,使学生进入情境,也能使学生更好地读出感情来。

日月潭课件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低年级;语文;语文教学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存在注意力容易分散有意注意难以保持长久知识面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强的特点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巧妙运用多媒体课件的生动形象性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巧妙运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可以化难为易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巧妙运用多媒体课件表现方式多、容量大的特点可以扩宽学生知识视野从使语文学习效果达到最佳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且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够稳定很难保持长时间的学习兴趣这会影响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文字、图片、动画、音像等集合在一起把枯燥单调的文字内容转化为直观形象、有声能动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播放这些课件能够很好地吸引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以«不用嗓子的歌手»的教学为例在引入环节笔者设计了“听声音猜动物”活动第一步:用多媒体先后播放小蜜蜂、小青蛙、蝉和黄莺的鸣叫声第二步:猜声音小蜜蜂、小青蛙和蝉的叫声学生很熟悉很快就听出来了并猜出是哪种动物发出的而听到黄莺的叫声时他们愣住了这动听的叫声是哪种鸟的叫声呢?虽然猜来猜去他们都猜错了但是他们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课堂上第三步:用多媒体播放黄莺飞翔的动态图并为学生解疑:“刚才美妙的歌声就是小黄莺唱的想组建一支合唱队你们愿意陪她一起去找金嗓子歌手吗?”此时学生兴趣盎然异口同声地答道:“愿意!”由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面的学习环节进行得很顺利而教学小蜜蜂、小青蛙、蝉的发声方法时用多媒体播放小蜜蜂振动翅膀、小青蛙声囊收缩、蝉腹部振动的动态图以此来让学生保持学习热情在最后的“拓展延伸”环节笔者利用教室多媒体平台播放海豚、蝈蝈和哈哈树的发声视频以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在这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在课堂上从开始到结束注意力被多媒体深深吸引住学习语文的兴趣很浓很多学生课后都能主动探究其他动植物是如何发声的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突出教材重点

化难为易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难以理解抽象的知识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将课本上抽象的文字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有声可动的画面这对学生学习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十分有帮助以第二册«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为例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认识蝌蚪和青蛙的样子了解青蛙生长的过程以及在成长过程中的不同形态变化由于低年级学生见到蝌蚪的机会极少对青蛙了解不多教师光靠读课文和讲解很难让学生掌握上述教学重点难点知识如果教师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第一步:在多媒体课件上出示“一群小蝌蚪”的静态图指导学生观察蝌蚪的形态再出示课文中描写蝌蚪样子的句子这样图文结合让这些从没见过蝌蚪的学生对蝌蚪有了具体的认识第二步:在多媒体课件上演示蝌蚪变青蛙的动态组图先出示动态图一指导观察让学生记住蝌蚪是“先长出了两条后腿”的接着出示蝌蚪动态图二指导学生观察图二的蝌蚪有什么变化除了腿有变化其他还有什么变化最后出示动态图片三指导观察图比较蝌蚪和小青蛙的区别在出示每幅图片时除了让学生观察青蛙的四肢变化之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观察青蛙颜色和花纹的变化在学完蝌蚪变青蛙的课文段落后再用多媒体幻灯片出示填空练习题检查学生对青蛙生长过程的掌握第三步:出示“青蛙捉虫”动态图指导学生观察图后说说长大的青蛙的样子在学生看图回答后用幻灯片出示写青蛙样子的句子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这样通过运用图文结合的多媒体演示本课的重难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在了学生的面前学生对青蛙生长的过程和青蛙的样子有了正确和全面的认识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

扩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语文教材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但承载的内容有限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以教材知识为基点向同类知识拓展扩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小学低年级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不强有些学生在拓展环节很被动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把师生收集的资料分享出来就可以让全体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例如在学习第三册«日月潭»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杭州的西湖、安徽的黄山等风景区的图片、视频让低年级的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祖国的山河壮美在学习第四册«能干的钟点工»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把机器人的最新资料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知道机器人种类繁多遍布各行各业生活机器人可以帮人们完成各种家务而工业机器人、特种行业的机器人能承担繁重而又危险的工作机器人在各个领域发挥着独特作用一次次的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获得了大量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宽广学习效果也就越来越好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运用好多媒体课件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还能拓宽学生视野大幅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郝迎英.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3).

[2]陈晓玲.娱乐化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13).

日月潭课件范文第7篇

地理教学板书、板图、板画内容丰富,复杂多样,在有限的黑板上难以充分展示出来,而且教师在课堂上完成这些内容丰富的板图、板画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特别是对部分青年教师来说,图若画得正确、标准并不容易,这样就影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地理教学中我国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内容丰富,素材多,但生动活泼、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的画面少,一般情况下难以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完成德育任务,再加初中地理授课时间少,往往不被学生所重视,地理教学如要正常进行,亟需一种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用时少、收效大的教学手段。

利用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能够增加教学密度,在教学中有效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真正实现地理教与学的优质、高效。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注意力集中,思维主动活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才能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知识。兴趣又是一种有积极作用的情绪,这种情绪在一定情绪中极易产生。因此,利用CAI课件创设与课堂内容相应的情境气氛,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例如在《台湾省》、《黄河的治理》、《长江的开发》等课件的片头加入“阿里山的姑娘”、“黄河颂”、“长江之歌”等视频影像歌曲。当学生一进入教室,悠扬的音乐、悦耳的歌声、美丽的画面,一方面给学生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来。一首首熟悉的歌曲用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轻松又新颖。又如讲到台湾的旅游资源时,日月潭等风景名胜呈现在画面上,一边欣赏,一边还能听到优美动听的解说,犹如身临其境,乐而忘返。就这样,让学生处于一种亲切的情境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提高和巩固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在教学中帮助突破重点、难点

对于缺乏阅历的学生来说,地理学科的难点是一些难以直接观察的地理事物,而CAI课件则能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帮助学生建起概念与表象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各种感觉器官之间的联系。

例如《月相》一课中,月相的成因,是难点又是重点,传统教学中,只能由教师结合课本插图抽象地讲解,初中学生空间想象力差,很难接受,教师也很费力,现在使用微机模拟月相变化的过程,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同时用音乐、动画和语言显示变化的不同阶段,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统一在一起,把形象编码揉合在一起,生动直观,学生一看就懂,且印象深刻。由于微机演示动画的各个步骤是事先设计好的,所以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便于教师贯彻教学意图,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三、有利于充分发挥地理教学中的地图作用,达到图文相统一的效果

地理教学一刻也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形象材料,是地理学科的骨架,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现象、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慧。因此发挥地理的作用是地理教学的成功之母。就初中课本来讲,大小图形就有200多幅,另外地理填充册中也有配套的一些图形。换句话说,如何掌握好这些图形的内容,发挥它的作用,是学好地理知识的关键。如果用一般教学手段展示图的内容,有一定局限性,而采用电教手段,就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例如在《中国的天气与气候》一节,假如只按课本上条条顺序讲下来,学生会感到乏味,远不如教师用幻灯片展示出夏季、冬季气温、降雨等气候图片,指导学生自己看图进行分析,综合归纳,评价得出结论。教学中采用这种新颖活泼的形式,改变古板单调的老面孔,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另一方面又能充分体现地理教学中地图的作用,为出色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基础。

四、在地理课堂中发扬学生的主体性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教学的参与程度决定教学的质量,而现代化社会对学生能动性的要求,更是规定现代教育一定要充分发扬学生的主体性。

对于在课堂上创设学生独立探索的情境,微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长江的开发》一课中,教师让学生分组自己操作微机,画出它的支流、沿途流经区域等,这样的小组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主体性教学的理想模式。

五、在开放的渠道中增加信息的密度

在地理课堂上,利用计算机高处理信息的特长,对复杂的过程、繁杂的过程或动态的图形提供高速处理,可以大大提高信息的效应。同时,课本繁杂的文字、静态的图形,通过计算机简单的图像表示出来,或者生活中丰富的自然地理现象,通过计算机再现出来,都能有效地实现地理课堂的开放性,增加课堂信息的密度。例如《中国地形》中把高原、盆地、平原山脉用动态形式呈现,使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又如在《板块构造》、《地壳运动》课件是制作多个动画,把“大陆漂移”、“海底行动”、“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褶皱”、“断层”、“火山的形成”等都变成动画显示,学生看后一目了然,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运用到地理课堂教学之中,不断丰富地理课堂教学的内容。

总之,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去完成中学地理教学的任务,是教学中的新改革,它能给地理教学带来生机,带来活力,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形式。

参考文献

[1] 地理教学中CAI的使用

[2] 地理教学兴趣培养

日月潭课件范文第8篇

一、点击思想道德,寓德育教育于音乐之中。

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应该是审美教育,未来的课程改革也将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人类变得文雅和充满爱心。这才是音乐教育的理想目标。因此,无论是在欣赏课、歌曲学唱课、舞蹈编排上还是大型团体操的编排中乃至课堂教学的全部过程中,我都在点击着"德"这个理念。尽一切可能给学生提供各种类型、风格多样的音乐体验,尽力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其成为具有音乐审美分辨能力的人。通过音乐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德育,而不是枯燥地讲解哲学道理、美学道理、社会道理。

例如:在教唱《接过雷锋的枪》时,刚好是3月5日雷锋纪念日。我抓住音乐课的有利时机,在初二年级全面教唱,一会儿两个声部的歌曲,学生一气呵成唱了下来。但我话题一转,用讨论的形式出题"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如何学雷锋"?有的学生举手说:"我去扶盲人过马路。"其他学生哄堂大笑,因为不太实际,为此讨论激烈起来,有的说到大街上搞清扫,为灾区人民献爱心,为失学儿童献爱心,同学之间礼让友爱。是啊!雷锋生活的年代和现在不同,现在我们生活有了保障,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那么我们处处想他人所想,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少年,也是向雷锋叔叔学习。同时,还讲述了孔繁森、王伟等现代英模的事迹。学生们说我们好像是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但音乐的浓浓氛围又让学生感到这是音乐的天地。

在祖国颂歌教学中,结合时间因素("十一"左右)以歌唱祖国为中心,由学唱歌曲《歌唱祖国》、《祖国歌》,欣赏歌曲《祖国颂》、《祝福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配乐诗朗诵《我爱你中国》,器乐曲《伏尔塔瓦河》的丰富材料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较好地让学生体验出每一首歌曲在表达热爱祖国、歌颂祖国的情感。特别在欣赏课中,我将配乐诗朗诵《我爱你中国》、《祖国颂》、《祝福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四个内容整合在一起,运用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将课的内容制成课件,画面、歌词、音乐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生动感人,唤起和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特别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强烈欲望,会弹钢琴的学生争相弹奏了钢琴曲《黄河》,旋律激昂回荡在教室,同时教师把音乐家冼星海、肖邦的爱国故事讲述给学生。还有听赏后,学生一分钟即兴双语演讲,一改过去听后教师总结的做法,效果颇佳。爱好绘画的学生用画笔在黑板上、书上制作插图,抒怀,生动形象,表达了对祖国巨大变化的爱恋。

在学唱和欣赏军旅歌曲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VCD,让学生观看的英勇豪迈、可歌可泣的画面,知道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给爱好军事的学生说话的空间,没有现代化的钢铁军队保卫我们伟大的祖国,就没有我们安定的幸福生活。课的实质已超过音乐瞬间,化学武器、生化武器,学生们滔滔不绝,火花的闪现为他们课下的知识积累提供了展现的地方。

二、点击人文、史地自然

歌剧欣赏《茶花女》、《简爱》时,为让学生在欣赏中充分理解,课前我安排学生自主收集整理有关这方面文化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与交流。引导学生以开阔的视野,学习和了解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使学生懂得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树立平等的多元化文化价值观。一节课下来学生知道了歌剧的特征是歌唱,起源于意大利,对小仲马、大仲马、莫伯桑等中外文坛巨匠也了解了不少,音乐课的精彩点击超出了课的本身。

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时,首先在古曲《春江花月夜》的伴奏下,我背诵了唐代大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学生惊讶的眼神中已使我们师生的心灵贴近,碰撞出火花。在后来我知道绝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张若虚其人,更不知道这首长篇唐诗《春江花月夜》了,音乐、诗歌的完美结合激发着学生丰富的联想与想像。远远超过了音乐语言所表现的意境。宛如一幅春天静谧的山水画卷,给学生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同时给语文课注入了甘泉,音乐、古诗如同生花的妙笔,使学生的文学修养迅速提高。